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注册城市规划师 非规划专业一次过注规考试的“七分经验三分教训”

注册城市规划师 非规划专业一次过注规考试的“七分经验三分教训”

非规划专业一次过注规考试的“七分经验三分教训”

——西安七月杨

一、我的备考历程:

二、七分经验三分教训:

(一)关于七分经验:

经验1:教材是基础,是根本,必须研究透;

经验2:老师讲课视频很重要,可以事半功倍;

经验3:真题很重要,做题的目的是以题促记,掌握考点;

经验4:网络互动的作用,既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又方便增强信心;

经验5: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重要;

经验6:如果想把握大快速通过,报培训班很有必要,避免陷入重复学习;

经验7:关于实务,不但要有知识储备,更要掌握技巧,还必须要写和练;

(二)关于“三分教训”:

教训1:真题很重要,但不可太偏重真题;

教训2:该下功夫记忆的东西,还是要记忆,不能太自信,存侥幸心理;

教训3:考场上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要受其他因素影响;

三、我感受的考试新趋势:

四、哪家视频好?

五、某培训机构老师的三句话:

第一句:注规考试,四门课是一个体系,最好一起复习,一起考;

第二句:实务很重要,如果实务没过,其他三门即使过了,也等于零;

第三句:裸考50分不难,通过复习到55分也不难,但要从55分提高到60分非常难;

正文如下:

一、我的备考历程:

我是西安七月杨,因本科不是规划相关专业,所以虽年已四十,却是第一次参加注规考试。从2018年3月开始买书买视频加群学习,历时7个月时间,从起初连考试科目名称都不知道的小白,到考前的信心满满,经历了等待成绩的忐忑,再到成绩出来的惊喜。总算老天不负,有惊无险,作为一个非专业生,较为顺利的一次性通过了注规考试。

2018年3月,我先加了几个注规考试的QQ群,然后第一时间把各群的群文件下载整理了一下,再结合各个群聊天的活跃程度,迅速排除了那些群文件没有干货的群,只保留了两个QQ群。在我看来,一个群的群主如果都不舍得给群文件放一些有用的资料,那这样的群不加也罢。在两个群中,又很快锁定了其中一个群主。看群里考过的群友对她的介绍是“最专业的女奸商”,据说可以只报当年的实务考试分数,就知道每个考生的问题在哪里?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于我这样的考试小白来说,这样的介绍确实很有诱惑力和杀伤力,于是非常果断的找她买了书和视频,加了内部备考微信群。

没想到刚一进群,就傻眼了。群里的考友们复习进度很快,我刚买书,还不知道每一门科目讲什么东西的时候,大家已经按照群主的要求在做实务作业了,当时吓得我都不敢在群里说话。

于是每天上下班路上,抓紧听视频;晚上孩子睡后,拼命看书。几乎每天晚上从11点或者12

点开始,看到凌晨1点多睡觉。坚持了20多天,终于在3月底把4本书草草的都过了一遍。为了跟上大家的进度,4月开始做真题,第一遍不管会不会,都坚持不翻书,会的就做,不会的就凭感觉蒙。全部做完,再和老师给的答案核对,答案一致就先不管,不一致就翻书找答案,不理解的就去群里讨论。这样4月到5月,基本就把真题都过了一遍。之后按照群里安排,把真题答案在课本上进行标注。6月份端午节,群里在南京搞现场培训,我没去现场,但和大家一样,做了老师给的模拟题,成绩比较理想。这时候才开始对自己有了信心。之后的几个月,一边复习,一边和大家群里讨论。当时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即使考试提前两个月开始,我也要有足够的信心走进考场。

10月底,调整好状态,和大家一起上考场。进考场时候,信心满满。走出考场时候,也还算感觉良好。除了原理是第一科考试,感觉有点发挥欠佳,其他都还感觉基本发挥了水平。考完之后,大家都在讨论答案。因为没有真题,我本不想再去核对答案。但因为一个网上的考友很关注原理成绩,很积极的和我讨论答案,没想到核对后发现,很多自己以为对的题都错了。根据能回忆起来的题目计算,发现原理很可能介于过与不过之间,于是开始有点担心。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自己越来越不自信了。

12月20日,成绩公布当天,我还在省外出差。中午11点半,一打开手机,看到很多考友都在问我成绩,才知道成绩已经公布了。让一位考友帮忙查了一下,很侥幸的算是低分飘过了。虽然成绩没有自己预想的那么好,不过总算是如愿通过了。

二、七分经验三分教训:

前段时间和培训机构老师交流,老师让我写一个考试的心得体会。我说好吧,如果没考过,我就写“三分经验七分教训”;如果侥幸考过了就写“七分经验三分教训”。因为前几天一直出差没时间,所以今天给补上,希望可以对新考友们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关于七分经验:

经验1:教材是基础,是根本,必须研究透;

虽然2011年到现在,很多规范更新了,课本一直没有更新。但至少目前为止,相比其他出版社的课本。计划出版社2011版教材仍然是考试的基本教材,至于2019年教材是否更新,目前还没有消息,不过已经更新的规范,必须自己进行更新。要通过考试,适当的时间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最好是能每天投入一定的时间,细水长流,温柔发力。

经验2:老师讲课视频很重要,可以事半功倍;

以机构提供的培训老师的讲解为主,方便理解,加深印象,利于用相对少的时间,迅速的建立知识体系。看书用的是眼睛,视频是眼睛和耳朵结合,甚至走路时候,只靠耳朵就可以,可以让眼睛休息,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经验3:真题很重要,做题的目的是以题促记,掌握考点;

真题主要是帮助我们掌握考点的位置和考试的方式。很喜欢之前一个考友的话,说如果真题是“天上”的话,模拟题就是“天上人间”。所以还是应该以真题为主,不要在模拟题下太多功夫。因为题目答案本身争议性就很多,模拟题更是如此,很容易被错误答案误导。群里曾经给大家任务,让把真题在课本上进行标注,我觉得这项工作虽然费时间,但却非常有效,有利于更好的熟悉教材的重点。做题还是要以单选为主,保基本分,80分单选要保住55分以上。多选20分能拿到5分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做题重点是理解知识点,不要太纠结答案。

经验4:网络互动的作用,既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又方便增强信心;

网络互动更多时候是一种学习累了的调剂方式。还有就是让学习不再那么枯燥,等于在娱乐的过程中去学习。一般在群里都会经历从请教大家问题,到与大家讨论问题,再到最后帮新加群的考友解答问题这么一个过程。就像练级打怪一样,通过讨论,可以强化记忆,完善知识体系。但过犹不及,不能用讨论代替看书。

经验5: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重要;

因为每个人的知识储备、工作经验,以及学习习惯、时间安排都不同。所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重要。我个人的情况一是上班时候时间比较零碎,想上班时候看书或者视频,几乎都是不可能。但零碎的时间,偶尔看看群消息,讨论题目,还是比较适合。二是每天上下班,以公交车为主,而且几乎早晚在公交车上的时间都是一个小时左右。以前在公交车上都是聊天看电影,自从决定考试,我就把手机里所有电影和视频播放软件全部卸载了。每天上下班路上,都用来看视频。这样每天起码就保证了2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三是我通常习惯晚睡,所以晚上的时间可以拿出1-2个小时看书做题。所以结合我个人的工作生活状态和作息规律,培训班的视频以及群内讨论对我帮助很大。

当然每个人情况不同,我有一个同事就是没报培训班,完全自己看书。但前提是他的理解能力和自律能力特别强。我们一起出差,早上我还没醒来,他已经在看书了。每一门都厚厚的做了好几本读书笔记。而且他的实际工作经验也很厉害。十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对规划的理解,项目的把控,这些真不是普通考生可以参考的。

我们曾经开玩笑,我说他就像一位高手,在山洞里面壁修炼武功几十年,然后一出山就是高手。而我是学了几手三脚猫,就去闯荡江湖了,在闯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打架来提高武功。要是把我们两个的方法结合一下,那肯定就是高手了。

经验6:如果想把握大快速通过,报培训班很有必要,避免陷入重复学习;

综合第5条,我们那个同事今年也考的不错,不过他的方法对自身素质要求很高,没办法推广。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要么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不足,要么工作忙,可用于复习的时间有限。鉴于这种情况,报培训班就比较有必要了。而对于培训班的选择,除了授课老师的能力高低,线上线下的各种服务也非常重要。最好是有内部群,有老师督促大家按进度复习,有群友互相讨论,互相促进。只要能跟上群里的进度,通过的把握就会非常大。我今年加的群,371人参加考试,最终通过拿证的292人,还不包括6个人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报名成功。所以现在流行的话叫,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找工作,团队很重要。要考试,好机构的一群好战友也很重要。

时间这个东西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用来学习,就会用来聊天看电影。佛家有云“地里种了菜,就不会长草;心中有了善,就不会有恶。”学习也是如此,把时间用来学习了,总比用来刷剧打游戏要好的多。

报培训班一方面是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就是可以结识更多一起备考的朋友,取长补短,第三个就是有老师指导,避免陷入重复复习,一旦发现不进步要及时调整或者找老师沟通,避免进入58分59分的死循环。

经验7:关于实务,不但要有知识储备,更要掌握技巧,还必须要写和练;

鉴于大部分考生最后都是卡在了原理和实务,特别是实务。就单独把实务拿出来说一下。我觉得实务要通过,有几点,首先是规划的知识体系要扎实,包括原理相关知识,特别是法规知识。

比如今年,前四题考的就是原理和相关,后三题以法规为主。其次逻辑性要强,文字组织能力好,字也要漂亮。问题就是字的漂亮和文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所以核心还是知识的掌握,以及答题的技巧和套路。我今年的实务,一部分是跟着机构在群里做过几道题目,另外就是国庆节后,突击做了一下历年真题。

我觉得有两点很重要,第一是在群里跟着大家一起做真题。方便把自己的答案和其他考友的答案进行对比,取长补短,进行综合。第二就是自己一定要动笔,把真题自己先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一遍,然后和机构老师给的参考答案对比,看少了哪些考点,给补上。然后最好能再完整的按照汇总后的答案默写一遍。第三是每次做题,一定要用表看时间。我就是考前一周卡着时间做题,开始做题心很慌。老师说每道题不要超过25分钟,我怕时间不够,就写的很乱,写的字自己都不认识。后来发现每次都是10-15分钟就写完了。于是有意识的把写字速度放慢,发现还是可以在2

0分钟内完成,这样心就不慌了。第四就是不要太迷信网上给的前些年真题的所谓标答。因为前些年答案都很简单,15分的题考点大概只有7、8个,而最近几年考点明显增加。15分的题考点至少要写10个以上,甚至12个以上。很喜欢中建协王浩钰老师的一句话“礼多人不怪,油多不烂菜”!总之如果时间够,就多写,宁多勿少。从今年考试看,前4题必须保住,总分65分至少要拿到45分左右。今年前三题,城镇体系、城镇总规、小区修规,这三个题型是最基本的,必须多拿分。真正拉开大家差距的还是后3题,后边三题总分35分能拿到15分已经很不容易了。

(二)关于“三分教训”:

教训1:真题很重要,但不可太偏重真题;

我觉得就我个人而言,有点太依赖真题,以及太自信了,不够沉稳扎实。

3月份加群时候,我还是小白一个。到6月份端午群内模拟测试时候,我的四科成绩都已经在群里名列前茅了。加上自己一直在群里比较活跃,所以大家都喜欢找我讨论问题,兼之年龄痴长几岁,大家都呼之师兄。于是乎,有点自我感觉良好。没有沉下心去记忆课本中的知识。考前一个月,还在手机APP刷真题的找快感。导致最后虽然通过了,但却比较惊险。

教训2:该下功夫记忆的东西,还是要记忆,不能太自信,存侥幸心理;

因为通过在各个群里和考友们刷题及讨论,自己感觉有点太良好。所以原计划考前重点记忆的内容,都没有去记,总感觉好像不下功夫去死记硬背,靠自己的理解能力就能通过考试。实际情况却是原理考试后,和一个朋友对了答案,发现很多自以为正确的答案,实际都错了。最终估分总感觉在55-60之间,搞得很是忐忑。最终也确实只是64分低分飘过,要是考前下狠心,多下功夫背背书,何至于那么不自信啊。

教训3:考场上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要受其他因素影响;

今年原理是第一科,因为已经十多年没上考场了,兼之同一个考场遇到了两个熟人朋友。所以做题时候,明显不够冷静,好几道简单题因为审题不严做错了。考试还剩余半个小时,看到一个朋友出考场了,我也跟着跑出来了,没有真正冷静的去检查。

三、我感受的考试新趋势:

今年考试的特点是,相关简单,法规次之,原理和实务都比较难,这也符合历年来的规律。只是今年两级分化更突出。

相关简单到我们考场刚过一个小时,就有人举手要交试卷。成绩出来后,也证实了今年考题的简单。我们群里80分以上的非常多。这些年相关的考点一直比较集中,今年真题重复率也较高。

法规今年的特点是课本第一章题目少,总体法规题目少,规范考的多。并且很多都是已经更新的规范。如果自己不去更新,还用2011版教材和汇编,那肯定会掉坑里。总体来说,今年法规对实践工作经验足而课本看的少的考生,更有优势。

原理的特点是今年考点和前些年变化大。以前的出题大户第五章题目少,历年真题重复率也很低。考完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再多给我三个月时间复习,我估计分数也上不去。第二个感觉是以往不看书,只靠刷真题就过关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第三个感觉是以后非本专业的考生要通过原理考试的难度会越来越大了。

实务很多时候属于靠天吃饭。今年前四题属于常规题,过不过就看后三题。而后三题几乎出乎所有考生和辅导老师的预料。实务有点像下象棋,从不会到会很简单,但从会到高手,非常难。这也是很多考生年年58、59分的原因。象棋学会后,不去看棋谱,只靠多下棋,想提高棋艺,非常难。所以很多时候,只靠自己很难提高时候,找机构强化一下,就很有必要。

四、哪家视频好?

相比于其他考试培训机构扎堆的情况。规划考试虽已实施十多年,参与培训的机构却很少,有影响力的更是只有2-3家,足可见规划考试的培训不好做。一是规划专业综合性强,知识面广,同时又有较强的实践性,一般老师还真拿不下来。二是规划属于不断发展中的学科,各种理论都有时间局限性。理论知识很多时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像数学有标准答案,兼之历年考题和答案都属于保密状态,因而很多题目都很有争议。

目前主流的培训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把考生集中起来,现场授课,课后也有视频录像提供。授课一般分为精讲班和冲刺班,精讲班侧重于课本知识体系的梳理,讲的比较全面。冲刺班侧重历年真题的分析以及当年考题的预测。每一科的现场培训时间都是1-2天,也就是8-16课时。另一种方式是按照课本章节分开讲,每一科通常包含30-50课时,因为战线长,课时多,所以仅限于线上授课。两种方式各有利弊,根据每个人可以投入的时间来确定。如果时间有限,肯定首选第一种;如果时间相对宽裕,可以两种方式结合。

各机构授课的老师也是各有特色,就我个人来说,只推荐一位老师,就是中建协主讲实务的王浩钰老师。一般老师讲课,简单的就讲简单,复杂的就讲的复杂。还有一种奇葩老师,喜欢把简单的内容讲复杂,以显示自己的权威,把考生搞得云里雾里的。而只有极少数老师可以做到化繁为简,把复杂的内容讲简单。很幸运,王浩钰老师就属于这极少数老师。我第一次听王老师的讲课,就感觉醍醐灌顶,酣畅淋漓,这才是真正的绝顶高手啊!

五、机构老师的三句话:

在我自己的备考过程中,所在机构老师帮助很多,其中有三句话,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句:注规考试,四门课是一个体系,最好一起复习,一起考;

因为今年是第一次考,而且听说考试从两年一循环改成了四年一循环,难度也提升了。所以我开始的打算是先选简单科目过两门,慢慢考。老师知道后,直接告诉我,不要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四门课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内容也有交叉,要么就不考,要考就一定要有一次过四门的计划和决心。还好我是一个听话的人,就照老师的要求做了,最终也一次性的通过了。

第二句:实务很重要,如果实务没过,其他三门即使过了,也等于零;

在复习到6月份的时候,我的其他三科模拟成绩,在群里已经比较好了。老师又很及时的出来给我泼冷水,说你还没开始实务复习,如果实务过不了,其他三门过了也是白搭,明年还是要

四门一起复习。还好后来我在群里和大家一起做了几道实务真题后,老师才开始对我的实务比较放心。

今年考后和大家交流,很多考友都是第一年就过了其他三科,后来因为实务没过,坚持好多年的都过不了。有的经历了2、3个循环,还有的已经坚持考了10年。

还好我听了老师的话,在前期复习的基础上,考前一周,集中做了实务的题目,对自己做题的时候有了更多认识,在上考场的时候心里比较踏实,也基本正常发挥了水平。

第三句:裸考50分不难,通过复习到55分也不难,但要从55分提高到60分非常难;

这句话我开始也是不理解,我觉得如果第一年能考55,再复习一年,怎么也可以考到65以上。但今年通过原理和实务的考试,我是真的信了老师的话。通过各个群里考友们发的考试成绩看,也的确如此。很多裸考的考友,可以考到50分,但认真复习的,却最终58、59分,被挡在了门外。通过大家发的成绩单看,出现最多的成绩,也是60和59这两个数字。“行百里者半九十”,60和59一分之差,大家的心情却天地之别。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如果想从59分提高到60分,就一定要有考70分,甚至80分的决心。基础打牢了,才能减少意外的发生。

从上边三句话看,我所在的机构老师通过这么多年的培训,对注规考试的理解,确实很深,也确实当得起考友领路人这个称呼。一句真心的谢谢,送给老师。是不是奸商,不重要,对于我来说,专业最重要。对于我这样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来说,相比培训投入的那些费用,毕竟时间更重要。就这三句话,足以值回我交的培训费了。

考试结束后,本想就此休息,群里的考友们却都已经在摩拳擦掌,准备新的考试。有的计划考研,有的准备考一注,还有计划考消防的,考咨询的。受大家影响,我也准备今年再试水一下消防考试。

如果有想一起考消防的朋友,也可以直接加我QQ287345518或者微信yangzhuoran910。大家一起备考,一起享受复习的艰辛和考后的喜悦。

通过考试,认识了群里很多乐观上进的考友,也算注规考试的一大收获了。和上进的人在一起,学习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最后再次感谢培训机构的老师,感谢授课的所有老师,也感谢在微信群和QQ群和我一起备考的所有考友们!

废话不再多说,直接上成绩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