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02准确解答“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类题目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02准确解答“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类题目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02准确解答“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类题目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02准确解答“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类题目

难点 02 准确解答“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类题目
解答“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类题目的方法有以下几个: 1.审清题干,明确指向。根据题干要求及相关句子,考生应对句子所涉及的对象、句子所谈论的问题 的角度有清楚的了解,以明确题干要求的指向。 2.还句入文,揣摩句意。结合具体的语境读懂原文,揣摩其句意,这是作答“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 意”类题目的基础。 3.抓住关键词,找到突破口。根据语境读懂句子大意后,再细读该句,找出其中具有指代性、隐喻性、 逻辑关联性的关键词语,以求深刻透彻地理解句子含意。 4.细心比照,鉴别真伪。在深刻理解句子含意的基础上,将题中所给的四个选项与原文信息进行比照, 加以判断。一般说来,试题的每个选项都是从原文的某个层次、某个角度提炼概括或转换而来的,这些选 项有的是原文信息的准确反映,有的则是命题人故意将信息扭曲而设置的干扰项。考生要想准确选出答案, 就必须对命题“陷阱”提高警惕。
一、【2015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罗丹的雕刻
熊秉明
熊秉明,
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 著名法籍华人
英雄的崇拜。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 艺术家、哲学
膜拜的情操。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所以雕刻 家。熊秉明集
家在工作中,虽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 哲学、文学、
要首先服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有时,我们在庙宇装饰、纪念碑细部 绘画、雕塑、
也看到日常生活的描写,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带的配曲。
书法之修养于
罗丹的出现,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变革,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约束打破。他不从传统的 一身,旅居法
规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雕 国 50 年,无论

刻首先是一座艺术品,有其丰富的内容,有它的自足性,然后取得它的社会意义。所以他 是对人生哲学
的作品呈现的时候,一般观众,乃至保守的雕刻家,都不免惊骇,继之以愤怒、嘲讽,而 的体悟还是对
终于接受、欣赏。他一生的作品,从最早期的《塌鼻的人》《青铜时代》,一直到他最晚年 艺术创作的实
的《克列蒙梭》《教皇伯诺亚第十五》都受到这样的遭遇,只不过引起的波澜大小不同而已。 践,都贯穿东
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从婴孩到青春,从成熟到衰 西,融合了中
老,人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爱和欲,哭和笑,奋起和疲惫,信念的苏醒,绝望的呼 国 的 人 文 精
诉……都写在肉体上。
神。
他说“忠于自然”,而在他的手中,人体已经开始扭曲,破裂;他说“尊重传统”,然
而他已经把雕刻从纪念碑功能中游离出来。他所做的不是凯旋门,而是“地狱之门”。这是
一大转变。凯旋门歌颂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而“地狱之门”上没有英雄。“地狱之门”其
实也可以称作“人间之门”,而罗丹所描述的人间固然有鲜美和酣醉,但也弥漫阴影和苦难,
烦忧和悲痛,奋起和陨落。罗丹用雕刻自由抒情,捕捉他想象世界中的诸影,诸相。雕刻
是他恣意歌唱的语言。在罗丹手中,塑泥变成听话的工具,从此,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
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自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现代雕刻
“重要句
从此可能。
子”大体上可
说他的雕刻是最雕刻的雕刻是可以的,因为雕刻本身取得意义;说他的雕刻破坏雕刻 以分为以下几
的定义,已经不是雕刻,也是可以的,因为雕刻不仅具有坚实的三度实体的造型美,而且 种情况:
侵入诗,侵入哲学。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见雕刻的源起是可以的;说在他的作品里,
1.从内容
我们看到雕刻的消亡也是可以的。因为他的雕刻在生命的波澜中浮现凝定,生命啄破雕刻 上说,是中心
的外壳又一次诞生。
句。如议论文
他说:“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每天有那么多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从 中表述中心论
世界的各个角落来到巴黎罗丹美术馆,在他的雕像之间徘徊,沉思,因为那些青铜和大理 点、分论点的
石不只是雕刻,那是,用他自己的话说,“开向生命的窗子”。
语句,记叙文
(有删改) 中揭示主旨的
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
语句。
【答案】雕刻开启了以生命为表现内容的历史;雕刻成为人们思考生命的载体;雕刻呈现
2.从结构
了罗丹对生命的思考与想象;雕刻带给艺术家们以创作的启示。
上说,是总领
句、总结句、
重要的过渡

句。
3.从行文
上说,是体现
文章发展脉络
的语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当你在花园里驻足观察那些胖胖的蜜蜂在花丛中起起落落,或者在厨房手拿蝇拍对着
狡猾的苍蝇无可奈何时,你一定认同以下观点:把“飞行家”这个名号冠于昆虫身上是恰 如其分的。昆虫不仅是地球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行者家族,也是最早掌握这项技术的先驱 者。地球上的第一次飞行是个什么场景?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早已消失在岩层之中。不过, 当年第一批飞行者的后代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星球上,它们就是蜉蝣。
蜉蝣这种生物绝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水中,以藻类为食,当它们准备繁殖时,便爬出水
4.从表述 上说,是那些 或反复出现, 或结构复杂, 或含蓄蕴藉, 或富有特色的 语句。
面,在水边的植物上蜕皮,成为有翅的成虫。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飞行,多数
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双翅,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当时机成熟,便在风中
舞动,在空中完成婚配。不久,雌虫产卵,刚刚脱离水面不过十几小时的蜉蝣们再次落回
水中,这也意味着它们个体生命的终结。目前,多数昆虫学家认为,最早的昆虫也像蜉蝣
一样,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翅应该是“风帆”,而非“机翼”。
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几丁质的薄层,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几丁
质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就连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几丁质中贯穿着翅脉,
它们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来应对飞行时巨大的应
力考验。与鸟、蝙蝠的翅膀一样,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
翼面时产生升力。
昆虫与其他任何飞行动物的标志性区别,在于它们扇动翅膀时高得惊人的速度——蜻 蜓一般为每秒 200 次,而蚊子和马蜂则能高达每秒 1000 次。不仅如此,如果逐格回放高速 摄像机拍摄的昆虫飞行影像,你会惊奇地发现,昆虫扑翼飞行可不简单是上下运动,从侧 面观察,昆虫的翅膀其实是在画八字形。直到最近,人们把昆虫放进风洞好好研究了一番 才发现,其实这些小家伙的翅膀是在空气中制造涡流,依靠这些可控的涡流,它们的翅膀 在向下和向上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这是鸟与蝙蝠绝对无法做到的。一只小蜜蜂借助这些 涡流,产生达到其体重 3 倍的升力,而向前的推力则是体重的 8 倍之多,与之相比,一架
分析句子 含意,要注意 “三看”:
1.看句子 位置。
2.看句子

战斗机的推力与重力大小之比能达到 2 就可以“笑傲江湖”了。这样你就不难理解,为什 内涵。
么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了。
3.看上下
当然,这一切代价也相当高昂,飞行是件十分费力的活儿。一只果蝇飞行 1 小时就要 句子。
消耗掉体重的 10%。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儿不太划算,其他很多昆虫
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料”,便让飞行的“经济性”大为改观。所以你绝对不能小看昆虫的
能力,一只小小的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 150 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 3000 公里,完成从北美到
中美洲的长途迁徙。
(取材于王冬《御风而行》)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能支持“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的一项是( )
A.薄薄的翅由几丁质构成
B.不需要骨骼肌肉的支撑
C.柔韧性堪比碳纤维复合材料
画线句子
D.翅脉增强了昆虫翅膀的刚性
结尾的冒号,
【答案】C
提示了大家,
本段是对该句
子的具体阐
述。所以,本
段就是解题的
关键,考生解
题时要认真研
读本段,将选
项内容与本段
仔细比对。
从历年高 考情况看,“理 解文中重要句

子的含意”包 括分析句子的 表层意思和深 层意思,理解 句子的表达作 用,分析句子 使用了何种句 式、何种修辞 手法及其表达 效果,分析句 子的表达意 图,对抽象的 句子进行阐释 使之具体化 等。
此类试题 常见错误有:
1.删:删 减。最常见的 是删减定语、 状语等修饰成 分,导致概念 扩大或缩小。
2.添:添 加原文没有的 定语或状语,

造成对内容的 曲解。
3.调:调 换词语或句子 顺序,从而改 变先后、主次、 因果、条件等 关系。
4.漏:只 强调了问题的 某一方面,有意 漏掉另一方面。
5.凑:将 意义有关或无 关的几个句子 糅合在一起造 成错误。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 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沉默不是金,而是社会的悲剧 刘瑜
①沉默是金,人们常说。这话还被写成大字,镶在框里,贴在很多墙壁上。人们用它来告诫自己:言 多必失,少说多做,祸从口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总之,能闭嘴的时候就闭嘴。
②但是马丁·路德金说: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 ③历史上无数悲剧源于集体沉默。二战期间,普通德国人大多已经隐隐知道那些被推上火车的犹太人 的下场,但是他们对此不闻不问,照常买牛奶面包,上班下班,并对迎面走来的邻居温和地问候“早上好”。 “文革”期间,当学生们用皮带抽打老师或者造反派暴力批斗“走资派”时,也有很多围观群众感到不忍, 但他们只是默默地回过头去。

④有些时候,沉默也许是起源于善意和礼貌,比如在临终亲友面前,我们不愿意谈起他们的病情。但 是另一些时候,沉默源于怯懦。人们害怕权力,害怕高压,害怕失去升官发财的机会,害怕失去房子车子, 于是沉默成了自我保护的机制。高贵是高贵者的墓志铭,沉默是沉默者的通行证。
⑤另一些时候,人们所恐惧的,甚至不是利益上的损失或者肉体上的暴力伤害,而是精神上被自己的 同类群体孤立。出于对归属感的依恋,他们通过沉默来实现温暖的“合群”。解放前为理想浴血奋战、出生 入死的革命家,解放后却在屡次政治运动中保持沉默、随波逐流,很难说仅仅是因为贪生怕死,更多的恐 怕是因为他们害怕被革命队伍抛弃,成为一个“精神上的孤儿”。
⑥所以,沉默的人数越多,打破沉默就越难——因为当越来越多的人卷入沉默的旋涡,从这个旋涡中 挣脱出来需要的力气就越大。历史上的先知,往往命运悲惨。面对第一个站出来大声呐喊的人,人们往往 不会顺着他的手指去看那触目惊心却被明目张胆地忽略的事实,而是怒斥他为什么吵醒了自己的好觉。甚 至,他们会因为那个人的勇气映照出自己的怯懦而恼羞成怒,你那么大喊大叫干什么?哗众取宠,爱出风头, 不识时务,神经病。“沉默如癌细胞般分裂生长”,生活中那些不合理的事实就这样在“合群”的人们的相 互拥抱中越长越大。
⑦拒绝发声并不奇怪,因为发声不但需要勇气,而且意味着承担。但我们要直视沉默。直视沉默也就 是抵抗制度性遗忘和集体性否认的压力,直视生活中不被阳光照耀的角落、被压迫者的痛苦和我们自己的 软弱。人们习惯于用政治或社会的压制来为自己的沉默辩护,却往往忘记了正是自己的沉默在为这种压制 添砖加瓦。我们尽可以堵上自己的耳朵或者捂上自己的嘴巴,但当社会中那些不合理的事实在沉默中越长 越大,最终变成触目惊心的悲剧后,我们还会沉沦于天下太平的幻觉,信奉“沉默是金”的准则吗?
(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2.结合上下文,理解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3.沉默为什么是社会的悲剧?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
1.首先,从信奉“沉默是金”的反面做法入手,借马丁?路德金的话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社会转变的大 悲剧是好人的沉默。其次,列举源于集体沉默的历史悲剧,并分析人们沉默的原因:善意和礼貌;怯懦。 接着,阐述沉默人数越多所带来的危害。最后,指出直视沉默的做法。 【解析】 通读文章,可知本文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一至二段,从信奉“沉默是金”的反 面做法入手,借马丁?路德金的话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社会转变的大悲剧是好人的沉默。第二层,三

至四段,列举源于集体沉默的历史悲剧,并分析人们沉默的原因:善意和礼貌;怯懦。第三层,五至六 段,阐述沉默人数越多所带来的危害。第四层,第七段,指出直视沉默的做法。 2.在权力与高压面前,勇于发声,这是一种高贵的行为,而这行为会使发声者失去官位和财富,甚至失去 自己的生命;在权力与高压面前,保持沉默,能够保住权力和财富,能够在社会畅通无阻,如鱼得水。 这句话揭示人们沉默的原因是源于怯懦。表达了作者对“沉默是沉默者的通行证”这样的不合理社会现 实的批评与鞭挞。
3.①历史上无数悲剧源于集体沉默;②沉默的大多数让社会敢于发声的“先知”命运悲惨;③沉默让不合 理的事实越长越大,最终演变成悲剧;④沉默为政治或社会的压制添砖加瓦。 【解析】 题目要求结合文意,简要概括沉默为什么是社会的悲剧。通读文章,可知答题区域在文章 第三、六、七几个自然段,仔细阅读这几个自然段,可以在文中筛选出“历史上无数悲剧源于集体沉 默”“面对第一个站出来大声呐喊的人……神经病”“生活中那些不合理的事实……越长越大”“人 们习惯于用政治或社会的压制……为这种压制添砖加瓦”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概括沉默是社会的悲剧 的原因。

初三科学期末复习专题:重难点突破

专题二突破重难点 一.物质转化 例1.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测定其组成,取适量样品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判断: (1)取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 (2)取上述溶液适量,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3)取步骤哦(2)试验后的滤液,加入稀硝酸化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由此某同学得出此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氯化钠.你认为此结论是否正确?(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 . 例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A、B、C、D分别是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硫酸钠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一所示。(“→”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1)四种物质中,属于盐类的物质是(填化学式,下同)(2)物质D是。 探究二:设计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验证某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碳酸钠、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并提纯氯化钠,其实验流程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图二所示。 (3)药品溶液的pH 7试剂甲是溶液; (4)第Ⅲ步实验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5)证明药品中含有氢氧化钠的证据是;第Ⅳ步所得滤液中除指示剂外,还含有的溶质是。 二.除杂 例3.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CO(CO2)——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B.MnO2粉末(KCl)—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Fe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锌粉、过滤 D.Na2SO4溶液(NaCl)—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 A FeSO4溶液(CuSO4)过量锌粉过滤 B CO2气体(CO)过量氧气点燃 C CaO固体(CaCO3)足量的水过滤 D NaCl固体(Na2CO3)过量稀盐酸蒸干 例5.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少量可溶性氯化镁和难溶性泥沙,设计如图所示实

(完整版)导数的综合大题及其分类.

导数的综合应用是历年高考必考的热点,试题难度较大,多以压轴题形式出现,命题的热点主要有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利用导数研究不等式;利用导数研究方程的根(或函数的零点);利用导数研究恒成立问题等.体现了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的运用. 题型一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与最值 题型概览:函数单调性和极值、最值综合问题的突破难点是分类讨论. (1)单调性讨论策略:单调性的讨论是以导数等于零的点为分界点,把函数定义域分段,在各段上讨论导数的符号,在不能确定导数等于零的点的相对位置时,还需要对导数等于零的点的位置关系进行讨论. (2)极值讨论策略:极值的讨论是以单调性的讨论为基础,根据函数的单调性确定函数的极值点. (3)最值讨论策略:图象连续的函数在闭区间上最值的讨论,是以函数在该区间上的极值和区间端点的函数值进行比较为标准进行的,在极值和区间端点函数值中最大的为最大值,最小的为最小值. 已知函数f (x )=x -1 x ,g (x )=a ln x (a ∈R ). (1)当a ≥-2时,求F (x )=f (x )-g (x )的单调区间; (2)设h (x )=f (x )+g (x ),且h (x )有两个极值点为x 1,x 2,其中x 1∈? ?? ?? 0,12,求 h (x 1)-h (x 2)的最小 值. [审题程序] 第一步:在定义域内,依据F ′(x )=0根的情况对F ′(x )的符号讨论; 第二步:整合讨论结果,确定单调区间; 第三步:建立x 1、x 2及a 间的关系及取值范围; 第四步:通过代换转化为关于x 1(或x 2)的函数,求出最小值. [规范解答] (1)由题意得F (x )=x -1 x -a ln x , 其定义域为(0,+∞),则F ′(x )=x 2-ax +1 x 2, 令m (x )=x 2-ax +1,则Δ=a 2-4. ①当-2≤a ≤2时,Δ≤0,从而F ′(x )≥0,∴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 ②当a >2时,Δ>0,设F ′(x )=0的两根为x 1=a -a 2-42,x 2=a +a 2-4 2 ,

2018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果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漕运是关系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重要因素,其本质在于把经济重心区域的物质财富输送到政治中心,它是王朝权力中心得以生存和运行的重要物质输送线。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宋期间, 漕运逐渐转变为东南、西北方向,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 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在空间上的不断变化,直接反映了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区域在空间地域关系上的变动,具有重大意义。 ②漕运作为实物赋税的运输形式持续存在,始终成为政治中心紧扣、牵绊经济发达地区的绳索。宋代以后漕运路线仍在变化和调整,漕粮的征集地区明确地指向以江南为主的南方地区,宋代以后的历代王朝对于南方已处于经济上的依赖状 态。其实,唐代杜牧便已称江淮漕运为“国命”;宋人则称“国家于漕事最重最急”;元人则认为漕粮为“元京军国之资”;明清之人则认为“漕运为国家命脉攸关”,“为一代之大政”等等。可见,宋代以后,漕运的政治意义不断得到强化。 ③由于漕运长距离运输的空间特点,各王朝意识到漕运除了供食京师之外,还可发挥其调控与管理基层社会的功能,于是漕运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社会赈济、救助等领域。尤其是南漕北运之后,漕运线路趋长,朝廷逐渐认识到漕粮运输对于地方的调控意义和价值,越来越多地利用漕粮征派、运输来进行社会制衡,使漕运在经济功能之外也成为王朝用作区域社会调控的政治手段。尤其是清代政府充分发挥漕运及其线路的流动意义,在不增加物资、运输等成本的情况下,广泛发挥漕运的社会功能,重点解决运河一线、长江中下游、直隶地区等重要区域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兼顾周边或确需急救的其他区域。 ④漕运客观上还引发了区域社会经济格局的变动,促进了运河经济带的产生。所谓的运河经济带,主要是指运河水道承载漕粮运输的同时,沟通巨量的南北物资交流,不断促发更多的经济活动与联系,连接更多的区域、市镇、物资、行业与 人群,形成一个相对成体系的、流动状态的、具有发散与辐射作用的经济带。运 河经济带的作用不仅在于沟通南北,更重要的是这个经济带成为元明清时期最富活力、最有生机并最具辐射影响力的区域。 ⑤总之,自秦至清,漕运线路持续变动,漕运的区域指向随之变化。这种变化不 仅意味着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区域在空间上的地域关系的变动,同时也引发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变化;与此同时,漕运越来越多地发挥其社会功能。漕运对于中国古代国家与社会的意义广泛而持久,但就总体而言,其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选自《中国古代漕运空间变动的历史意义》,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阿房宫赋情境式默写

《阿房宫赋》理解性默写 1、杜牧在《阿房宫赋》开篇以夸张手法,用“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两句写出阿房宫占地面之广和建筑之高。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疑问的语气,形容长桥似龙的两句是“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而大肆挥霍的暴行。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连用四句十分精炼的语言叙述了秦王朝在人民反抗下迅速灭亡的历史过程,其中“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两句写阿房宫被焚毁的史实。 5、杜牧在《阿房宫赋》结尾分别指出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其中写秦灭亡原因的句子是“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6、在《阿房宫赋》中,文末总结秦国灭亡的教训,并借以讽今,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两句告诫今人如果不从秦的灭亡中引以为戒,仍要重蹈历史覆辙。 7、《阿房宫赋》用“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奢侈浪费无度。 8、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9、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10、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11、《阿房宫赋》中写楼阁依地势而建,互相钩连、互相环绕的句子是:各抱地势,钩心斗

角。 12、《阿房宫赋》中用“高低冥迷,不知西东”两句写人置身其中会迷失方向,突出了这个庞大的建筑群的错综复杂。 1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两句写出了宫中楼阁的密集程度。 14、在《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走廊像腰、屋檐像鸟嘴的句子是“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15、《阿房宫赋》中用“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两句写宫女们极力展示自己的娇媚以等待皇帝的宠幸。 16、在《阿房宫赋》中,作者从最普遍的人心角度,说明人人都想过好的生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句子是“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17、《阿房宫赋》中写宫妃们来到秦国后从早到晚的弹琴唱歌,成为秦国一份子的句子是“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18、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秦始皇的心日益骄横顽固,统治越来越残暴的两句是“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19、作者在《阿房宫赋》中用互文的方法写六国宝藏的句子是“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20、在《阿房宫赋》中,作者用“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两句写出了宫女们清晨梳妆打扮时头发如同乌云一般纷纷扰扰。 22、在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23、《阿房宫赋》中,用于描述阿房宫建筑结构精巧的句子是“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

专题1-2解三角形重难点、易错点突破(含答案)

专题1-2 解三角形重难点、易错点突破 (建议用时:60分钟) 三角形定“形”记 根据边角关系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是一类热点问题.解答此类问题,一般需先运用正弦、余弦定理转化已知的边角关系,再进一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这种转化一般有两个通道,即化角为边或化边为角.下面例析这两个通道的应用. 1.通过角之间的关系定“形” 例1 在△ABC 中,已知2sin A cos B =sin C ,那么△ABC 一定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正三角形 2.通过边之间的关系定“形” 例2 在△ABC 中,若sin A +sin C sin B =b +c a ,则△ABC 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细说三角形中解的个数 解三角形时,处理“已知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问题需判断解的个数,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下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出现问题的根源 我们作图来直观地观察一下.不妨设已知△ABC 的两边a ,b 和角A ,作图步骤如下:①先做出已知角A ,

把未知边c 画为水平的,角A 的另一条边为已知边b ;②以边b 的不是A 点的另外一个端点为圆心,边a 为半径作圆C ;③观察圆C 与边c 交点的个数,便可得此三角形解的个数. 显然,当A 为锐角时,有如图所示的四种情 况: 当A 为钝角或直角时,有如图所示的两种情况: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由于a ,b 长度关系的不同,导致了问题有不同个数的解.若A 为锐角,只有当 a 不小于 b sin A 时才有解,随着a 的增大得到的解的个数也是不相同的.当A 为钝角时,只有当a 大于b 时才有解. 2.解决问题的策略 (1)正弦定理法 已知△ABC 的两边a ,b 和角A ,求B . 根据正弦定理a sin A =b sin B ,可得sin B = b sin A a . 若sin B >1,三角形无解;若sin B =1,三角形有且只有一解;若0

导数大题方法总结

导数大题方法总结 一总论 一般来说,导数的大题有两到三问。每一个小问的具体题目虽然并不固定,但有相当的规律可循,所以在此我进行了一个答题方法的总结。 二主流题型及其方法 *(1)求函数中某参数的值或给定参数的值求导数或切线 一般来说,一到比较温和的导数题的会在第一问设置这样的问题:若f(x)在x = k时取得极值,试求所给函数中参数的值;或者是f(x)在(a , f(a))处的切线与某已知直线垂直,试求所给函数中参数的值等等很多条件。虽然会有很多的花样,但只要明白他们的本质是考察大家求导数的能力,就会轻松解决。这一般都是用来送分的,所以遇到这样的题,一定要淡定,方法是: 先求出所给函数的导函数,然后利用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以上述第一种情形为例:令x = k,f(x)的导数为零,求解出函数中所含的参数的值,然后检验此时是否为函数的极值。 注意:①导函数一定不能求错,否则不只第一问会挂,整个题目会一并挂掉。保证自己求导不会求错的最好方法就是求导时不要光图快,一定要小心谨慎,另外就是要将导数公式记牢,不能有马虎之处。②遇到例子中的情况,一道要记得检验,尤其是在求解出来两个解的情况下,更要检验,否则有可能会多解,造成扣分,得不偿失。所以做两个字来概括这一类型题的方法就是:淡定。别人送分,就不要客气。③求切线时,要看清所给的点是否在函数上,若不在,要设出切点,再进行求解。切线要写成一般式。 *(2)求函数的单调性或单调区间以及极值点和最值 一般这一类题都是在函数的第二问,有时也有可能在第一问,依照题目的难易来定。这一类题问法都比较的简单,一般是求f(x)的单调(增减)区间或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函数的极大(小)值或是笼统的函数极值。一般来说,由于北京市高考不要求二阶导数的计算,所以这类题目也是送分题,所以做这类题也要淡定。这类问题的方法是: 首先写定义域,求函数的导函数,并且进行通分,变为假分式形式。往下一般有两类思路,一是走一步看一步型,在行进的过程中,一点点发现参数应该讨论的范围,一步步解题。这种方法个人认为比较累,而且容易丢掉一些情况没有进行讨论,所以比较推荐第二种方法,就是所谓的一步到位型,先通过观察看出我们要讨论的参数的几个必要的临介值,然后以这些值为分界点,分别就这些临界点所分割开的区间进行讨论,这样不仅不会漏掉一些对参数必要的讨论,而且还会是自己做题更有条理,更为高效。 极值的求法比较简单,就是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令导函数为零,求出符合条件的根,然后进行列表,判断其是否为极值点并且判断出该极值点左右的单调性,进而确定该点为极大值还是极小值,最后进行答题。 最值问题是建立在极值的基础之上的,只是有些题要比较极值点与边界点的大小,不能忘记边界点。 注意:①要注意问题,看题干问的是单调区间还是单调性,极大值还是极小值,这决定着你最后如何答题。还有最关键的,要注意定义域,有时题目不会给出定义域,这时就需要你自己写出来。没有注意定义域问题很严重。②分类要准,不要慌张。③求极值一定要列表,不能使用二阶导数,否则只有做对但不得分的下

2018届高三语文11月考试题

2018届高三11月月考 语文试题 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 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 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抵制韩流?看消费型民族主义 梁文道 韩剧风猛烈吹袭大陆后,就有很多人看不过去要出来说话,这种事我们大可以引为茶余饭后的闲谈话题,一笑置之。但是我们也应认真思索,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轻易地把爱韩剧就等于汉奸、看国产片就等于爱国的逻辑理直气壮地宣之于口,而且竟还有市场?很多人之所以能够不假思索地说出这种话,是因为近年有一股更大的潮流,这股潮流就是?消费型民族主义?。 首先,我们要注意它与抵制日货的理路不尽相同。不管你同意与否,提倡抵制日货的人至少还试图搬出一套罢买日货可以打击日本商界然后日本企业会抱怨日本政府外 交政策的推理。?消费型民族主义?却是诉诸感情直觉,要大家以抵制某产品的方式直接表达爱国情怀。当然,实际操作起来,?消费型民族主义?又会和抵制日货运动相混杂,成为后者的指导精神。 其次,?消费型民族主义?不是一种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奉行保护主义的国家如韩国,会硬性规定电影院每年要有一定日数放映韩片,以保证电影生产数量的稳定,以阻挡外来电影带来的竞争压力,目的是扶持自己国家的特定产业。保护政策好还是不好,各有各的观点,但它起码也是套言之成理的说法。?消费型民族主义?着眼的却不是这么深层次的产业发展问题,它只不过是一种浮浅的情绪表达和标签。 ?消费型民族主义?的出现,靠的是两种逻辑。一个是民族主义本身的空洞,另一个是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什么叫民族主义的空洞呢?难道民族主义不是很强大很澎湃的一种意识形态吗?的确,它是的。但它之所以强大,之所以能够把一切事物都纳在民族旗号下,照研究民族主义的人类学家安德森的说法,正是因为它的内涵是空的。举个例子,由于没有人能够肯定到底某物的民族性是什么,所以我们才能把一件衣服说成是很有民族性的,一部汽车是很民族的,甚至连一种动物也是很能代表某民族的(尽管他在血统上和这一民族无关,也不是这一民族培育出来的品种),没有什么不可以被命名为很民族的。 也要注意如今的市场营销越来越强调感性和文化,怎样将一件产品从市场上芸芸竞争者中区分出来,靠的不一定是价廉,也未必是物美,而是它带给你的体验与文化印象。所以广告和设计等创意产业才会变得日益吃香,所以一双外国名牌运动鞋要比同厂生产的本地杂牌贵得多。诉诸正统的国家印象正是产品营销的手段之一,某个服装品牌标榜自己来自法国,让人穿了就变得很高档很浪漫,与某位明星标榜自己是土产中国人,让人看了就证明自己很爱国,其实是同一回事。

《阿房宫赋》情景默写及答案

《阿房宫赋》情景默写 1.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描写阿房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3.杜牧《阿房宫赋》描写渭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 “,。” 4.杜牧《阿房宫赋》普用铺排,不吝笔墨,但也有的句子惜墨如金,极为精当,比如“,。”两句,寥寥数字,写秦始皇大兴土木建造阿房宫,就相当生动传神,极富动态感和气势。 5.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气势,给人以雄伟壮观的印象。 6.杜牧《阿房宫赋》中定阿房宫走廊曲折、屋檐高耸的句子是 “,。” 7.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描写宫殿、楼阁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殿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整。 8.杜牧《阿房宫赋》中,用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句子是“,。” 9.杜牧《阿房宫赋》中,描写宫中的歌唱、奏乐带来春天般感觉的两句是“,。” 10.杜牧《阿房宫赋》中描写宫女对镜梳洗的两句是 “,。” 11.杜牧《阿房宫赋》中描写宫女头发浓密而乌黑的两句是 “,。”

12.杜牧《阿房宫赋》中以“,。”两句写阿房宫里焚烧香料,宫内烟雾缭绕。 13.杜牧《阿房宫赋》中,用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14.杜牧《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有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 15.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兼用夸张、比喻及反问的修辞手法,批判了秦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民财的行为。 16.杜牧《阿房宫赋》中指出“,。”说的是阿房宫突出的钉子比谷仓里的稻米还要多。 17.杜牧《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 18.杜牧《阿房宫赋》中精练形象地描绘了秦人兵败之后,阿房宫被焚而毁于一旦的句子是“,。” 19.杜牧《阿房宫赋》中总结性地说明秦国灭亡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的语句是“,。” 20.杜牧《阿房宫赋》中通过“,。”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21.杜牧《阿房宫赋》中,认为秦统治者如能调整治理方法,则国家可长久延续。他在文中写道:“,。” 22.古人写文章常使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杜牧《阿房宫赋》中就以“,。”作结,警醒后人切勿重蹈覆辙。

高考数学难点突破_难点34__导数的运算法则及基本公式应用

难点34 导数的运算法则及基本公式应用 导数是中学限选内容中较为重要的知识,本节内容主要是在导数的定义,常用求等公式.四则运算求导法则和复合函数求导法则等问题上对考生进行训练与指导. ●难点磁场 (★★★★★)已知曲线C :y =x 3-3x 2+2x ,直线l :y =kx ,且l 与C 切于点(x 0,y 0)(x 0≠0),求直线l 的方程及切点坐标. ●案例探究 [例1]求函数的导数: )1()3( )sin ()2( cos )1(1)1(2322+=-=+-= x f y x b ax y x x x y ω 命题意图:本题3个小题分别考查了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求导的方法,以及抽象函数求导的思想方法.这是导数中比较典型的求导类型,属于★★★★级题目. 知识依托:解答本题的闪光点是要分析函数的结构和特征,挖掘量的隐含条件,将问题转化为基本函数的导数. 错解分析:本题难点在求导过程中符号判断不清,复合函数的结构分解为基本函数出差错. 技巧与方法:先分析函数式结构,找准复合函数的式子特征,按照求导法则进行求导.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y 2222222222 22222222222cos )1(sin )1)(1(cos )12(cos )1(]sin )1(cos 2)[1(cos )1(cos )1(] ))(cos 1(cos )1)[(1(cos )1(cos )1(]cos )1)[(1(cos )1()1(:)1(++-+--=++---+-=+'++'+--+-=-+' +--+'-='解 (2)解:y =μ3,μ=ax -b sin 2ωx ,μ=av -by v =x ,y =sin γ γ=ωx y ′=(μ3)′=3μ2·μ′=3μ2(av -by )′ =3μ2(av ′-by ′)=3μ2(av ′-by ′γ′) =3(ax -b sin 2ωx )2(a -b ωsin2ωx ) (3)解法一:设y =f (μ),μ=v ,v =x 2+1,则 y ′x =y ′μμ′v ·v ′x =f ′(μ)·21 v -21·2x =f ′(12+x )·211 1 2+x ·2x =),1(122+'+x f x x 解法二:y ′=[f (12+x )]′=f ′(12+x )·(12+x )′ =f ′(12+x )·21(x 2+1)21- ·(x 2+1)′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题1

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题(1)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起法律工具主义,还要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左右,管仲提出依法治国。此后,法律就被公认为是治理国家的工具。所谓治世之具,也可以叫治国之具,法律的工具主义从这儿就开始了。到唐朝,魏征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国家好像是一匹奔马,骑在马上的骑手就是皇帝,皇帝手中拿的鞭子就是法律,这样就把法律工具主义更加形象化。既然古代的法律是君主手中的鞭子,这个法律必然受到君主的影响。遇有开明的君主就能够发挥法律治世功能的作用,遇到昏君那就没有办法发挥法律的治世功能。历史事实也确实如此。唐太宗时期就是个讲究法制的时代。当时,针对官吏假冒伪造履历,唐太宗说了一句话,以后再遇到假冒履历的官员必死不赦。不久,又发现了假冒履历的事情,大理寺少卿戴胄据法断流,没有断死刑,唐太宗就非常不高兴,说我说过以后再有一定要处死。这时戴胄讲了一句话,他说什么是法,法是“国家布大信于天下”,不能因为皇帝一时喜怒的意见,使法丧失了大信,这样说服了唐太宗。唐太宗说了一句话,法乃天下之法非朕一人之法。所以皇帝也遵法了,这就发挥了法律的工具主义的作用,这是遇到了明主。 遇到了昏君的时候,就是法制的败坏。隋文帝本来是很重视法律的,但是到晚年任意为法。比如说六月天要判处犯人死刑,大家就劝解他从汉以来都秋冬行刑,六月天不能判死刑。他说六月天为什么不能判死刑呢?六月天还有雷霆震怒,雷还会击人呢,我是皇帝我也可以杀人。所以法律工具主义是人治下的法制,遇到明主确实起到了治世的功能,但是遇到昏君的时候便不能发挥积极作用。法律工具主义不仅影响了整个古代社会,也包括近代社会。想起用法就把法拿出来,不想用法就把法收起来。所以今天我们要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法律权威主义的观念,就必须肃清法律工具主义的残余影响。 法与改革的关系就是古人所说的改制与更法。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大变动时期,其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联在一起的。到汉以后,专制制度牢固建立起来,谈改革多半都是经济体制改革。无论是先秦的也好,以后的也好,体制改革总是和法制密切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成功的改制,成功的改革都是和法制相向而行。举一个大家知道的例子,就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就经济体制改革来说,是建立一家一户的封建的生产方式。政治体制改革是废除世卿制度,建立军功爵制。这次改革借助于法律,颁布了许多新法。开阡陌,封疆令,废除了过去的土地国有制。颁布二十等军功爵令,奖励首功,废除世卿世禄。这些法律明确地提出改革的内容和方向,对改革起了引导作用。其次商鞅也利用法律扫除或者是减除阻碍改革的旧势力。把反对改革的旧贵族,甚至太子的师傅处以肉刑,借以推动改革。最后是运用法律来巩固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得到了秦国百姓的拥护,所谓秦民大悦。尽管商鞅被处以死刑,但其法未败。所以改制与更法密切相关,成功的例子都是改制与更法相向而行。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用法律来治理国家的认识起源很早,法律作为治国之具,从它用来治理国家那天起,就形成了法律工具主义。 B.魏征用比喻来阐释法律工具主义,他说国家好像是一匹奔马,骑手就是皇帝,皇帝手中拿着鞭子,就是法律。 C.在古代要发挥法律治国之具的作用,皇帝至关重要。因为皇帝一时喜怒的意见会使法律失去它应有的信用。 D.戴胄能够依法断案,没有判假冒履历的官员死刑,他认为“法乃天下之法”,非皇帝一人之法,不能随意变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追溯法律工具主义源头,指明我国在很早时候就有人提出了依法治国的主张。 B.文章第一段引用官员履历造假事件,论证古代社会君主对法律工具主义所起的作用。 C.文章第二段,以隋文帝为反面事例,论证君主不依法行事随意变更法律造成的恶果。 D.文章第三段,在论法与改革的关系时,运用商鞅变法,阐明改革与变法应相向而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我们都知道,评价一节课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就在于看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否被突破。如何把握重点、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难点,是教学活动中永恒的主体,教师只有把握重点、突破教学上的难点,才会扫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解除学生心理上的困惑,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坚定信念,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那么,如何能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突破重难点呢? 一.课前研讨,分析教材,初步确定重难点。 教师在教学中能抓住重点并突破的解决好重点,是教好课的基本条件。教材的重点,是指教材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它在整个教材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大量知识的相互关系中它是主要矛盾,处于主导地位,起着主要的支配作用。确定教材重点,首先要认真研究教材,掌握教材具有关键性的知识内容,然后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有那些方法? 1、明确重点问题,引起学生重视。 2、讲解重点问题,要做好充分准备。 3、巩固重点问题,做必要的练习。 4、处理好重点问题和非重点问题的关系。

教材的难点是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教师所教的内容,有难有易,如果教师不把难点加以解决,不但影响当前学生的学习,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根据各种难点的具体特点,有以下解决方法: 1、缺乏基础知识造成的难点 学生新知识的获得是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这就是温故而知新的方法。 2、由于知识抽象造成的难点 解决的办法有:讲解时多联系学生所熟悉的实际,用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讲解抽象的东西。 3、对新知识过于生疏造成的难点 对于一些新知识,运用原有的思维很难理解,需要在认识上有个新飞跃,这就要求教师采取演示、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4、其他情况造成的难点 有的问题涉及面广,需要同时综合的运用多种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对这类问题,切勿急躁,要仔细分析问题的复杂因素,逐个解决,然后综合的运用所掌握的现有知识,灵活的解决新课题。 综上所述,对待各类问题,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切不可千篇一律的用一种方法解决。

九年级数学重难点突破专题

15年期中考试重难点突破 15年期中考试与往年相比,具有传承性,亦有突破,会是传统与创新、变革激烈碰撞的一年,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开阔视野,明确考试命题的方向,熟悉中考考点,章节重难点,易错点,易混淆点,自己问题所在,逐一突破,才能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稳定可靠,藉此讲义,助你成功。 中考考点: 一、一元二次方程: 三大陷阱:①二次项系数a ≠0;②利用关于x 1,x 2的等式求未知字母系数的值时,验△;③关于方程的类型的分类讨论; 中考考点:①利用方程根的定义求代数式的值;(整体代入法,若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还需要注意降次思想)②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熟练理解记忆公式法,含字母系数的十字相乘因式分解法,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因式分解法,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及步骤,高次方程与整体思想注意验△)③韦达定理及根与系数的关系;(据根的分布,求字母系数的取值或范围时注意字母所在位置或利用配方法判断方程根的分布,会求含x 1,x 2的对称式的值及利用构造法求值(非对称式要结合根的定义),注意含x 1,x 2的绝对值的问题的常用解题策略,⑤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常见题型:面积问题(注意平移,分割拼接转化为特殊图形,立体转化为平面)、经济型问题(归一法),单循环、双循环问题(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新变化: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几何图形中的计算问题;(动点位置或运动时间,线段最值,等腰三角形分类讨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一、一元二次方程: 1、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M 为AD 的中点,N 在边CD 上且∠NMB=∠MBC ,MN 的延长线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G ,则GN 的长是 。 2、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 是直线y=2与x 轴之间的一个动点,且点M 是抛物线c bx x y ++= 221的顶点,则方程12 1 2=++c bx x 的解的个数是( ) A 、0或2 B 、0或1 C 、1或2 D 、0或1或2 3、二次函数y=ax 2 +bx+c (a ≠0)图象如图,下列结论:①abc >0;②2a+b=0;③当m ≠1时,a+b >am 2 +bm ;④a-b+c >0;⑤若ax 12 +bx 1=ax 22 +bx 2,且x 1≠x 2,x 1+x 2=2.其中正确的有( )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②⑤ D .②③⑤ 4、已知方程x 2 -2(m 2 -1)x+3m=0的两个根是互为相反数,则m 的值是( ) A .m=±1 B .m=-1 C .m=1 D .m=0 G N D C B A

高考数学热点难点突破技巧第讲导数中的双变量存在性和任意性问题

第07讲:导数中的双变量存在性和任意性问题的处理 【知识要点】 在平时的数学学习和高考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等式的双变量的存在性和任意性问题,学生由于对于这类问题理解不清,很容易和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混淆,面对这类问题总是感到很棘手,或在解题中出现知识性错误. 1、双存在性问题 “存在...),(1b a x ∈,存在..),(2d c x ∈,使得)()(21x g x f <成立”.称为不等式的双存在性问题,存在..),(1b a x ∈,存在..),(2d c x ∈,使得)()(21x g x f <成立,即)(x f 在区间),(b a 内至少有一个值......)(x f 比函数)(x g 在区间),(d c 内的一个函数值.....小.,即max min )()(x g x f <.(见下图1) “存在..),(1b a x ∈,存在..),(2d c x ∈,使得)()(21x g x f >成立”,即在区间),(b a 内至少有...一个值...)(x f 比函数)(x g 在区间),(d c 内的一个函数值.....大,即min max )()(x g x f >.(见下图2) 2、双任意性问题 “任意..),(1b a x ∈,对任意..的),(2d c x ∈,使得)()(21x g x f <成立” 称为不等式的双任意性问题. 任意..),(1b a x ∈,对任意..的),(2d c x ∈,使得)()(21x g x f <成立,即)(x f 在区间),(b a 任意一个值.....)(x f 比函数)(x g 在区间),(d c 内的任意.. 一个函数值都要小,即max min ()()f x g x <. “任意..),(1b a x ∈,对任意..的),(2d c x ∈,使得)()(21x g x f >成立”,即)(x f 在区间),(b a 内任意一...

2018届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届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传承数千年,从未中断,为世界各国文化源流所仅见,见证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以汉字的独特性为基础,在儒释道思想的浸润下,中国书法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含量的独特艺术形式。与中国画相比,书法以汉字为基础,其思想性、抽象性都让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更为紧密、直接的关系。哲学家、艺术家熊秉明认为,实际上中国书法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因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在于哲学,而要使哲学精神的抽象落到现实生活,书法正起了桥梁的作用。书法家沈鹏则强调书法的艺术性,他认为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在本质上不给人输送知识,因此它在文化中无法担当核心的重负。书法是纯形式的艺术,形式即其内容。历史地看,书法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书法风格的发展史。近代以来,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进入,挤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汉字、书法中的文化精神不断消减,很多书法工作者丧失了对文化传承的兴趣和能力,这是书法传承和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书法既是艺术,更是文化,它是一种真正地对人、社会、国家、民族和整个人类有滋养作用的艺术。这滋养的力量正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共同涵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源流的儒释道思想给书法的传承与发展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儒家给了书法中正平和,道家则让书法飘逸超迈,佛家赋予它空灵玄远。 无论是书写工具,还是艺术形式,抑或是文化内涵,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要健康有序地发展,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是它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需要处理好的问题。 传承至极是经典,经典至极才是创新。失去传统的参照,创新只能是造作概念,闭门造车。针对文化传统缺失和盲目创新之风盛行的现实状况,书法当下最切实的做法应该而且必然是回归传统——回归它文化的传统,艺术的传统。 书法回归文化传统,回到儒释道的文化根源是要获得思想的滋养。如果书法本身没有文化精神的内蕴,书法工作者不了解它的文化传统,它就会丧失文化上的独特性。书法承载着道,同儒释道的原典一样,书法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而其中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是完成这一切的根本。 书法回归艺术传统是为了艺术审美的纯化,这就要在书写性和艺术性上下功夫。既要对历史的技法层面诸如笔法、墨法、结体和章法等基本要素有全面体会和熟练掌握,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也要在审美上以古代经典文论、法帖为理想,通过研习、临摹和吸纳,体现对于经典艺术品格的追求。无论帖学与碑学,它们都在长期的操作实践中确立了书法创作的基本范畴和审美规范。书法是用其极简略的笔墨、精粹的线条去表现对万物的情思,用线条的起伏、粗细、曲直、干湿、轻柔、光润的不同变化去传达作者的精神人格。这种审美的纯化有利于书法作者感情的凝结和表达,塑造自己的风格特色。没有情感的注入,书法只会沦为冰冷的技术,不管是王羲之的《兰亭序》,还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抑或苏东坡的《寒食帖》,里面无不灌注了浓烈的情感,当然也就形成了光耀书法史的个人风格。 (摘编自《科学对待中国书法的文化传统》)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书法在儒释道思想的浸润下,以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的汉字的独特性为基础,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含量的独特艺术形式。 B.熊秉明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在于哲学,而书法使哲学精神的抽象落到现实生活,因此,中国书法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 C.汉字、书法中的文化精神不断消减,很多书法工作者丧失了对文化传承的兴趣和能力,所以,近代以来,西方各种文化思潮进入中国。 D.沈鹏认为,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是纯形式的艺术,形式即其内容,本质上不给人输送知识,因此,书法不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是全文的引子,指出书法艺术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B.文章认为,书法艺术要健康有序地发展,当下最切实的做法就是回归传统。 C.文章采用层层深入的顺序展开论述,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中心论点。 D.文章笫六段运用例证法阐述了审美的纯化对书法作者的有利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书法回归艺术传统就要在书写性和艺术性上下功夫,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在审美上体现对经典艺术品格的追求。 B.当今社会,造作概念、闭门造车的书法创新,是缺失文化传统的表现,当下最切实的做法应该而且必然是回归它文化、艺术的传统。 C.线条对于书法极其重要,线条起伏、粗细、曲直、干湿、轻柔、光润的不同变化可以传达书法作者的精神人格,表现其对万物的情思。 D.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东坡的《寒食帖》,都注入了书法作者浓烈的情感,形成了光耀书法史的个人风格。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纯生活 冉正万

《阿房宫赋》理解性默写

阿房宫赋情景默写题汇编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原因都是自己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的语句是:“ ! ,;,。”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 4.《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5.《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 6.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是:,。 7.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 8.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 9.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语句是:,? 10.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

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 11.《阿房宫赋》最能表现“秦人”对珍宝的态度的两句是:,。 1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现皇帝的车队仪仗远去的名句是:,。 1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仅用八个字就把项羽火烧阿房宫的史实写了出来:,。 1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现这座庞大的宫殿依山势而设计、结构精巧的特点的句子:,。 1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将阿房宫的奢华与百姓的生活作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秦始皇的残暴。其中将阿房宫的钉子与百姓的粮食进行对比的两句是:,。 16.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醒晚唐统治者,对于强秦盛极而亡的历史,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以史为鉴,那么就会“”。 17.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警醒当朝者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 18.“,?”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奢侈靡费而不知怜惜的人发出的愤激的质问。 19.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那么“”;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那么“”,又怎么会灭亡呢? 20.杜牧《阿房宫赋》中在分析秦国灭亡的原因时,指出假如国君懂得关心百姓,秦国就会得以延续的句子是“,。”。 21.杜牧《阿房宫赋》中以“,。”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高考数学热点难点突破技巧第06讲导数中的双参数问题的处理

第06讲:导数中的双参数问题的处理 【知识要点】 对于导数中的单参数问题(零点问题、恒成立问题和存在性问题),大家解答的比较多,一般利用分离参数和分类讨论来分析解答. 对于双参数这些问题,大家如何处理呢?一般利用下面分离次参法和反客为主法两种方法处理. 【方法讲评】 【例1】已知函数. (1)若函数与函数在点处有共同的切线,求的值;(2)证明:; (3)若不等式对所有,都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解析】(1),,, 与在点处有共同的切线, ,即, 设,, 故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故,

; (3)由题得不等式对所有的,都成立, 因为,所以,所以,即 所以,所以 【点评】对于不等式,里面有两个参数和一个自变量,形式比较复杂,所以我们可以想到转化和化归的思想,想方法把双参数变成单参数,这个方法就是分离参数. 由于题目求的是的范围,所以我们称是主参数,是次参数.第(3)问首先分离次参,最后得到了的取值范围,因此这种方法可以称为“分离次参法”. 【反馈检测1】已知,设函数. (1)存在,使得是在上的最大值,求的取值范围; (2)对任意恒成立时,的最大值为1,求的取值范围. 【例2】已知函数.若不等式对所有,都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因为,所以

所以 令 所以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 所以 所以综合得. 【点评】(1)在中,是自变量,要求的范围,所以是主参,是次参.(2)对于不等式,由于,有正有负,不便分离次参,所以我们 中把次参看成自变量,把看作参数,利要构造一次函数反客为主, 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分析解答.(3)一次函数在上恒成立,只须满足 .(4)对于“分离次参”的题目,也可以利用反客为主的方法解答. 【反馈检测2】已知函数,,,. (Ⅰ)讨论的单调性; (Ⅱ)对于任意,任意,总有,求的取值范围. 【反馈检测3】已知函数. (1)当时,解关于的不等式; (2)若对任意及时,恒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