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混凝土色差调整工艺

混凝土色差调整工艺

混凝土色差调整工艺
混凝土色差调整工艺

混凝土面色差调整工艺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工具

色差调整剂、水泥、打磨机、吸尘器、滚筒刷、料盆、泥板、小铲、砂纸、笤帚、口罩等。

2、进行色差调整施工前,应先保持混凝土面干燥,无渗水、出水现象。

二、工艺流程

基层表面打磨→吸尘器吸尘→湿润墙面→素水泥处理蜂窝、毛面→干水泥处理蜂窝、毛面→砂纸打磨→吸尘器吸尘→色差剂涂刷两遍。

1、基层表面平整打磨:使用打磨机将混凝土面凹凸不平

的地方打磨平滑。

2、吸尘器吸尘:使用吸尘器将基面粉尘吸尽。

3、素水泥处理蜂窝、毛面,干水泥处理蜂窝、毛面:采用素水泥掺一定比例建筑胶修补混凝土蜂窝、毛面,待基面半干燥后,再采用干水泥处理混凝土面一遍。

4、砂纸打磨:待混凝土面干燥后,使用砂纸将基面打磨至平滑。

5、吸尘器吸尘:使用吸尘器将基面粉尘吸尽。

6、色差剂涂刷两遍:将色差调整剂进行颜色微调后,基面上试验合格后,进行基面色差剂涂刷。

三、施工质量要求

1、混凝土面无凸起、蜂窝、毛面。

2、施工完毕后墙面颜色必须均匀一致。

3、色差剂涂刷与上一道色差剂涂刷完毕基面搭接不小于10cm。

4、竣工后,混凝土面无混凝土施工通病处理痕迹。

混凝土表面(外观)质量缺陷处理 (2)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结构防水设计理念 (1) 三.本车站现状及渗透形式 (1) 3.1 车站现状 (1) 3.2 漏点形式 (2) 四.产生缺陷的原因分析 (2) 五、缺陷处理技术方案 (3) 5.1 渗水处理 (3) 5.1.1 结构堵漏施工方法 (4) 5.1.1.1 渗漏部位确定 (4) 5.1.1.2 处理方法 (4) 5.1.1.3 止水针头注浆处理方法 (5) 5.1.2 堵漏处理注浆设备及材料选型 (6) 5.1.2.1 963-A型高压灌注机机械特点: (6) 5.1.2.2 性能指标: (7) 5.1.2.3 963-2疏水性灌浆堵漏剂材料性质及其特点 (7) 5.2 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8) 5.2.1 外观质量缺陷的种类 (8) 5.2.2 混凝土表面(外观)质量缺陷的检查和判定 (8) 5.2.3 施工程序 (9) 5.2.4 混凝土表面(外观)质量缺陷的处理原则 (11) 5.2.5 混凝土表面(外观)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法类别 (11) 5.2.6 缺陷修补方法 (12) 5.2.6.1 气泡修补 (12) 5.2.6.2 蜂窝、麻面的修补 (13) 5.2.6.3 挂帘、错台、表面平整度超标的缺陷处理 (13) 5.2.6.4 钢筋头外露的缺陷处理 (14)

5.2.6.5 冷缝的缺陷处理 (14) 5.2.6.6 表面起皮和砂石外露的缺陷处理 (15) 5.3 裂缝处理 (15) 5.3.1 裂缝产生的原因 (15) 5.3.2 结构裂缝处理措施 (16) 六、验收标准 (17) 6.1 一般要求 (17) 6.2 验收 (18) 七、现场管理 (18) 7.1 现场组织结构图 (18) 7.2 技术管理 (18) 八、缺陷修补质量控制 (18) 九、安全文明施工保障措施 (20)

常见的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33704

常见的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建筑行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混凝土外观质量越来越重视。但是目前我国有关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理论及实践经验较少,因此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便成了现在工程技术人员需研究探讨的一门重要技术课题。根据本人多年以来的施工经验并参照相关文献和施工规范,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总结如下: 常见的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跑模,表面不平整,线条不畅,主要表现为表面波浪,用3米直尺检查不符合相对应 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2.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气泡及孔洞,主要 表现为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蜂窝状的孔洞,从而造 成混凝土不密实、强度低。混凝土表面局部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致使混凝 土表面不光滑,外观不美观。3.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受力筋或箍筋等,没有被 混凝土包裹形成露筋,从而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使应力不能有效传递,局部钢筋无混凝土保护层而很快锈蚀,造成结构不安全。4.施工缝处混凝土结 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形成缝隙夹层,造成结构物整体性不好。5.混凝土 表面骨料显露、颜色不均匀及有砂痕产生。 无论现场管理水平如何,混凝土的施工都不可能在非常理想的条件下进行,往往会由于种种原因,或者是结构型式的特殊,或者是气候条件的恶劣,或者是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的不规范等等,一般情况下,很容易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或刚刚施工完不久产生表面缺陷,再者本身施工过程非常规范,工艺、质量均很好,但成品保护意识不强也造成了很多表面缺陷。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找到混凝土产生表面缺陷的内因,在施工中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对既有的缺陷加以必要的修复处理,以提高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一、针对以上常见外观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1 混凝土几何尺寸产生变形的原因 (1)模板安装不够稳固牢靠,以致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局部涨模。 (2)振捣离模板太近且功率大时间长,致使模板变形跑模。 (3)模板使用时间长或者存放不规范等造成模板本身变形。 2 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气泡的原因

顶板混凝土缺陷露筋的处理方法

4#楼顶板混凝土缺陷露筋的处理方法 1.现象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顶板上层钢筋裸露在表面,没有被混凝土包裹。 2.原因分析 (1)浇注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露放,致使钢筋下坠或外移紧贴模板面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露浆。 (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3.预防措施 (1)浇筑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2)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石子最大颗粒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截面较小钢筋较密的部位,宜用细石混凝土浇筑。 (3)混凝土应保证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合易性。 (4)浇注高度超过2米,应用串筒或溜槽下料,以防止离析。 (5)浇注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 (6)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直径较小或带刀片的震动棒进行振捣;保护层处混凝土要仔细振捣密实;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踏或脱扣等应及时调直纠正。 (7)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压结果正确掌握,防止过早拆模,损坏棱角。

4.防治方法 (1)对表面露筋,刷洗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压平整,并认真养护。 (2)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凿去,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并认真养护。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的整改方案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的整改方案 响应阳五高速投资管理公司2010年5月17日下发的《关于加强全线混凝土外观质量的通知》(阳五工发[2010]30号),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混凝土施工的外观质量,切实解决高速公路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及美观性,我阳五高速A1-1合同段项目部与J1监理办一起于2010年5月18日、19日对本标段内所有的混凝土结构物、大桥高墩、预制T 梁及桥面系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进行了统一排查,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制定了相对应的整改措施。 一、质量管理小组 建立由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外观质量管理小组,全面负责项目质量通病防治工作,从项目领导层抓起,层层分解质量责任,层层落实质量职责,确保施工质量组长: 组员: 职责:负责阳五高速A1-1标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的防治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制定本标段检查并落实各项质量保证措施,督促其整改,总结防治经验。 二、质量管理制度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A1-1项目质量管理手册》 山西省交通厅相关文件要求 阳五高速公路管理公司相关文件要求 三、质量管理重点及措施 3.1质量管理责任表

3.2外观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本次检查过程中发现了部分涵洞墙身表面平整度差、沉降缝不顺直,部分勾缝脱落等不良现象,桃河特大桥墩柱及预制T梁存在不同程度的蜂窝麻面、错台、痕迹及色差现象,现针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的不同问题,整改如下: 3.2.1砼麻面 现象: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石子外露。 原因分析: 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砼表面被粘损。 2、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砼表面粘结模板。 3、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灌注砼时缝隙漏浆。 4、砼振捣不密实,砼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 预防措施: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灌注砼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填严,防止漏浆。钢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砼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砼外观,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修补。即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砂浆或1∶2水泥砂浆抹刷。 3.2.2.蜂窝 现象:砼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原因分析: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原因分析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专题分析 近期,项目施工的墩身桥台等混凝土外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错台、胀模、麻面、气泡较多、砂线、螺栓孔塞堵不规范、烂根、粘模、缺棱掉角、接触网立柱基础下垂等质量缺陷,在指挥部、监理及业主中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了公司的高度重视,公司质量总监也于前几日对项目的现场施工质量,特别是混凝土的 外观质量进行了检查。 为避免再次出现此类现象,确保工程质量,重塑企业良好形象,我项目部特召开本次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的专题分析会,对造成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管控及预防措施。 一、技术原因分析 1、混凝土蜂窝、麻面 可能的产生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浇筑混凝土前模板清理不干净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振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漏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是混凝土表面形成 许多小凹点。 (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水灰比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 方砂浆少石子多,呈现蜂窝现象。 (3)混凝土浇驻没有分层,下料不当或者下料过高,未设串筒,造成石子砂浆 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 (4)混凝土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形成蜂窝麻面。 预防措施: (1)浇筑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打磨清理干净,均匀涂刷脱模剂,并使模板缝隙堵塞严密。

(2)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保证混凝土在拌合机内搅拌均匀。 (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进行下料。 (4)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好振捣棒每次振捣间隔距离,按顺序分层进行振 捣,防止振捣无规律,有漏振现象。 2、气泡较多 可能的产生原因: (1)混凝土在拌合过程中水灰比控制不好,掺减水剂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 (2)振捣过程中,振捣时间的掌握不到位,碰撞模板及钢筋。 (3)人为原因,振捣工疲劳作业或不负责任,振捣时间不够,振捣棒上提速度 过快,存在漏振现象。 (4)混凝土塌落度大,水泥浆稀,含水量大,贴模板面的混凝土气泡含量多, 未排除完。(混凝土含气量过大) (5)材料级配不合理,粗骨料偏多,大小不当,碎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过多,以及生产过程中实际使用砂率比试验时提供的砂率偏小,这样细粒料不足以填充粗粒料空隙,导致粒料不密实,形成自有空隙,为气泡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防治措施: (1)拌合站计量设备必须标定校验,定期自校是否准确,控制好水灰比。 (2)每次开盘时,施工配合比应依据砂,碎石含水量调整实际施工用水量。水灰比偏大,产生气泡多,气泡小;水灰比偏小,产生气泡少,气泡大。砼拌合应均 匀,塌落度不宜过大。 (3)振捣工应掌握好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 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填满充实。

关于混凝土颜色的几点见解

关于混凝土颜色的几点见解 1、引言 混凝土已经在很多领域应用了很多年,对其的研究也是越来越深入。对施工单位来讲也着重从外观质量上进行了许多年的不懈努力,但在混凝土施工和使用中仍然存在很多的误区,本文针对存在的诸多误区就使用普通水泥制造的混凝土,从它的表观颜色出发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意见,从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出发得出几点其控制方法,希望对广大施工一线人员能予以参考和指导。 2、混凝土表面颜色形成机理 混凝土构件的制作过程不外乎为:水泥(胶凝材料)加粗细骨料加水再掺加一定的外加剂经过拌和,拌和物经过浇筑、振捣、养生成型。混凝土内起着填充作用的胶凝材料——水泥包裹着整个骨料,混凝土构件表面充满了水泥浆,因此水泥的本色就是混凝土构件表面的颜色,这是基色。基色的深浅通过用水量、水泥的成分以及施工措施和环境的变化来实施。 混凝土除了基色外还充斥着其它的颜色。混凝土内部存在着很多的毛细孔隙。混凝土构件在脱离整个保护条件后,长期裸露于自然环境中,随着硬化过程的进行和多余水分的蒸发,在其表面渗及内部形成许多的、大小不一的毛细孔隙,通过光的折射、反射作用,从毛细孔内反射出骨料,主要是粗骨料的基岩颜色。 3、混凝土表面颜色形成的原因 (一)基岩颜色的表观影响 这里将基岩按原始状态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化学加工前的水泥原料基岩,一种是只经过物理加工的骨料基岩。水泥制作原料基岩包括烧制前的生料和烧制后的熟料及外加掺合料。由于受地理地质的影响,各地水泥的制作原料均存在差异性,原料中所含的矿物成分如铬、铁等含量不一,因此导致最终同等级的水泥内各种成分含量存在差异性。这样最后形成的是混凝土表面基色存在根本的差异性:白、灰、红、青等各种不同的颜色。这里要指出的是这里指的水泥是广泛使用的普通水泥,而非特种水泥。 作为混凝土的骨架——骨料,由于选用的材料有限:粗骨料——石灰岩、花岗岩、石英

混凝土表面色差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表面色斑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1 引言 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日趋美化,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方面人们在混凝土结构物上进行装饰,达到美化结构物的目的;另一方面又重新把注意力放在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改进上,特别是目前高速公路、铁路等大型建筑工程,已把混凝土外观质量作为优质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建设、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组成混凝土外观质量专题攻关小组,深入施工现场,对一些出现频率较高、影响范围较宽的外观质量通病进行解剖诊断,相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对颜色或深或浅,面积或大或小,形状极不规则地出露在混凝土表面且影响广泛的混凝土表面色斑(即表面色差) ,一直没有很好解决,至今它逐渐成为影响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创优的一个障碍。当前,对于如何有效克服混凝土表面色斑,确保混凝土表面颜色的均匀性,确实缺少现成的经验,可参考的资料也极少。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在本文中列举了一些我们以及同行在混凝土施工中曾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分析、解决这些问题。 2 混凝土的本色 混凝土的颜色主要是水泥颜色形成的。普通混凝土常以灰色为主,但由于水泥原料有所不同,只是其灰色的深度稍微有所差异而已。在评价混凝土颜色的时候,通常要设一基准色,即颜色变化前的“本色”。设色的方法是在玻璃板上浇以混凝土,待干燥后,以从玻璃面所看到的颜色作为基准色;也可使用干燥后混凝土断面的颜色作为基准色。现场可以通过混凝土的本色来判断其颜色变化程度的大小。 3 表面色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在硬化后,某些表面色斑也在逐渐形成。因其变化随着混凝土的组成成分、时间长短、外界环境情况等不同而不同,故混凝土表面色斑种类繁多。尽管色斑种类复杂,但工地常见混凝土表面色斑从形成深度划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 (1) 表层型色斑。即混凝土颜色的差异仅发生在混凝土表层,可以通过对混凝土的冲洗与打磨来消除其差异。

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原因分析与防治

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原因分析与防治 本文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对混凝土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治等进行总结和探讨。 标签混凝土;质量缺陷;分析与防治 前言 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缺陷有很多,如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缝隙夹层及裂缝等,这些缺陷不同程度地影响结构的质量。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不得不总结和想方设法去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于如何确保工程的质量、结构的安全及使用寿命,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对混凝土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治等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一、蜂窝: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间出现形状如蜂窝的空隙。 形成的原因:1、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或材料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以及振捣不密实;3、浇筑时模板缝隙处严重漏浆。 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材料计量准确;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振捣时规范操作;浇筑前检查模板搭接及支撑是否严密牢固;2、修补前先将松动石子剔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湿透,但不得有集水,然后用高一级标号细石混凝土浇筑捣实,及时养护。 二、麻面:混凝土表面呈很多绿豆般大小的小凹点,凹点的直径一般不大于5mm,无露筋现象。 形成的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2、浇筑前模板未上脱模剂,并湿润不足; 3、模板接缝不严密,浇筑时局部漏浆; 4、混凝土振捣不够,气泡未完全排出。 防治措施:1、混凝土浇筑前,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模板要涂脱模剂,并浇水湿润;模板接缝要严密;浇筑时,振捣要按规范操作,让气泡完全排出;2、修补前用清水冲洗湿润,用素水泥浆或1:2水泥砂浆抹平。 三、孔洞:混凝土构件内部,有尺寸比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形成原因:1、在钢筋密集部位或孔洞预留及埋件处,混凝土浇筑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而形成孔洞;2、混凝土施工时组织不到位,未按规定下料,另振捣不到位或漏振,形成特大蜂窝及孔洞;3、混凝土中掺有纸袋、木块等杂物,

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1 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常见问题 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其外观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混凝土工程表面不平整线条不畅、缺棱掉角、蜂窝麻面、气泡、漏筋、接缝处理不当、骨料显露、色差等。许多外观质量不良,不但影响了视觉效果,同时也反应了混凝土的内在质量问题,进而不同程度的对结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2 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原材料引起的外观问题 混凝土外观问题第一个环节是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碎石、河砂级配差,不便于水泥沙浆充分包裹,形成蜂窝,同一单位工程中水泥、砂、碎石、外加剂等产地、品牌、颜色不统一,形成浇筑色差。拌和、养护用水未达到《混凝土用水标准》要求,含有害物、杂质等,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色差。工程监理专业

要想达到优良的外观效果,必须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随时抽查。采用水泥、外加剂和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应使用同一厂家、品牌和批次的产品,选用减水率不小于20%的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砂石应尽量采用同一货源,并严格控制含泥量等指标,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的最小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净距的3/4。拌和、养护用水应洁净、达标。原料材的储存也很重要,砂石必须分隔堆放,水泥防止受潮结块。 配合比设计、拌制、浇筑、养护引起的外观问题引起的外观问题 混凝土坍落度过大,难以将水分完全赶出而产生较多气泡,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造成露筋、泌水等。和易性不好,水泥砂浆过少,以致混凝土表面砂浆不足,碎石隐约可见造成的暗斑。 首先,在混凝土配制中,对水泥用量的合理控制,能够有效确保混凝土工程表面光泽度效果,但是,一旦混凝土材料中,水泥用量过多,就会引起混凝土工程表面龟裂发生,而水泥使用量较少时,又会引起混凝土表面磨砂感强烈,光泽度较差。此外,混凝土配制中,水量过多,也会造成混凝土坍落度较大,表面产生气泡或者色差变化较大等问题,对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工程监理专业 其次,混凝土拌制施工中,如果拌制不均匀,则会导致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引起水分损失增加,对混凝土材料的坍落度产生影响,不仅表现为混凝土工程表面色差较大或者是暗色条纹等情况发生,而且对混凝土工程的结构性能与质量效果也会存在较大的影响。较长的拌合时间,能保证混凝土拌合均匀,避免混凝土不匀质,带来色差。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引起的粗、细集料含水率的变化,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避免掺加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坍落度变化较大,浇注振捣后矿物掺合料在表面分布不均匀造成色差。 最后,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要对运输时间进行合理控制,运输到现场进行浇筑前,应注意先搅拌再进行浇筑施工。在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严禁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 进入施工现场的普通清水混凝土应逐车检查坍落度,不得有分层、离析、泌水等现象。混凝土浇筑施工中,进行混凝土振捣或者是浇筑施工的工艺方法选择不当,将会直接影响到混凝

纯剪力墙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24454.46㎡,主体为地下一层、地上十五层,地下室高为4.8m,地上一层高为3.9m,地上二至十五层层高为3.1m,总高度47.60米;建筑功能布局:采用剪力墙结构。防火设计建筑分类:地下室为一级,地上部分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二、混凝土结构外观缺陷概述与分类 混凝土外观缺陷主要存在结构部位为屋顶、剪力墙、阳台、楼梯,混凝土外观缺陷形式主要表现在表面颜色不均匀、蜂窝麻面、表观微裂纹、表面脚印及不平整部分、孔洞、露筋、表面破损,根据不同的缺陷形式及不同结构部位分析其生成原因,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强调混凝土在成型之前的生成、运输、浇注、养护等施工工艺的重要性。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修补处理总原则是不隐蔽,端正思想,仔细分析其成因,正确对待,妥善处理 混凝土结构外观缺陷分类表

三、关于混凝土结构缺陷处理程序 施工过程中发现混凝土结构缺陷时,应认真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对严重缺陷施工单位制定专项修整方案,方案应经论证审批后再实施,不得擅自处理。 四、混凝土结构外观一般缺陷修整 (一)混凝土结构外观一般缺陷修整 1、对于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外表缺陷,应凿 除胶结不牢固部分的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洒水湿润 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 2、轻微裂缝用水泥砂浆等材料进行封闭; 3、连接部位缺陷、外形缺陷可与面层装饰施工一并处理; (二)、混凝土结构外观严重缺陷修整 对于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外表缺陷,应凿除胶结不牢固部分的混凝土至密实部位,清理表面,支设模板,用净水冲洗干净,涂刷混凝土界面剂,采用比原混凝土强度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密实并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常见的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原因分析

常见的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建筑行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混凝土外观质量越来越重视。但是目前我国有关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理论及实践经验较少,因此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便成了现在工程技术人员需研究探讨的一门重要技术课题。根据本人多年以来的施工经验并参照相关文献和施工规范,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总结如下: 常见的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跑模,表面不平整,线条不畅,主要表现为表面波浪,用3米直尺检查不符合相对应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 2.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气泡及孔洞,主要表现为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蜂窝状的孔洞,从而造成混凝土不密实、强度低。混凝土表面局部粗糙,或有许 多小凹坑,致使混凝土表面不光滑,外观不美观。3.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受力筋或箍筋等,没有被混凝土包裹形成露筋,从而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使应力不能有效传递,局部钢筋无混凝土保护层而很快锈蚀,造成结构不安全。4.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形成缝隙夹层,造成结构物整体性不好。5.混凝土表面骨料显露、颜色不均匀及有砂痕产生。 无论现场管理水平如何,混凝土的施工都不可能在非常理想的条件下进行,往往会由于种种原因,或者是结构型式的特殊,

或者是气候条件的恶劣,或者是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的不等等,一般情况下,很容易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或刚刚施工完不久产生表面缺陷,再者本身施工过程非常规范,工艺、质量均很好,但成品保护意识不强也造成了很多表面缺陷。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找到混凝土产生表面缺陷的内因,在施工中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对既有的缺陷加以必要的修复处理,以提高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一、针对以上常见外观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1 混凝土几何尺寸产生变形的原因 (1)模板安装不够稳固牢靠,以致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局部涨模。 (2)振捣离模板太近且功率大时间长,致使模板变形跑模。(3)模板使用时间长或者存放不规范等造成模板本身变形。 2 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气泡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材料、用水等计量不准确,造成砂浆少而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和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 振捣不密实。 (3)混凝土下料不当,如混凝土依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 层浇注,因而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及振捣又下料造成漏振等,都会造成混凝土离析而产生蜂窝。 (4)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

混凝土质量问题及分析

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连续梁、墩身、隧道混凝土施工中在本项目部通常遇见如下问题,结合现场检查和原因分析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蜂窝、麻面、露筋 轻微的蜂窝、麻面、露筋现象,可认为其属于混凝土外观问题,而严重的蜂窝、露筋则应归于混凝土内在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如下。 造成蜂窝,露筋的原因主要有:(1)混凝土欠振、漏振。在钢筋密集位臵,由于振捣困难,易出现振捣不密实而造成蜂窝露筋现象,如连续梁0号块及各节段混凝土浇筑等。有工人操作不规范,在串桶下料处等位臵出现漏振情况。(2)混凝土坍落度达不到规范要求,忽大忽小,不易振捣密实。 出现麻面的主要原因有:(1)模板漏浆,模板拼缝不严,在接缝处出现漏浆。(2)混凝土过振,局部位臵混凝土过振后,该处出现泛砂,粘结强度低,拆模时砂浆易粘附模板,造成混凝土表面不光滑。 2、表面裂纹 混凝土出现表面浅层裂缝。对于表面浅层裂缝,主要为混凝土密实度不足;收面频次不足距混凝土初凝还有很长时间便完成最后收面作业;混凝土养护方法不当或未进行覆盖养生,常见的情况有拆模后在结构物表面直接淋水覆盖养生布(膜),并保持养生布的湿润状态至养护期限(当地气候不少于7天),没有覆盖或是覆盖后养护

水风干易造成混凝土出现干缩裂纹等;混凝土在强度较低时过早承受荷载,常见情况有拆模过早,下一节段装模过早等;混凝土配合比不当。 3、混凝土节段(连续梁、墩身、隧道二衬)错缝 连续梁、墩身、隧道二衬每一节段模板一般由几块钢模拼成,因此模板之间拼缝存在水平缝和竖直缝,如果拼缝不严,则混凝土表面将产生错缝。一般而言,混凝土表面竖向错缝较易控制,但水平缝的控制较为困难。 出现错缝的主要原因有:(1)模板加工精度不高,模板存在翘曲等,模板安装后拼缝不严;(2)模板施工周转次数较多,在装拆过程中模板变形。(3)各种模板刚度不一,施工过程中变形不协调,产生错缝。(4)模板安装不准确,调整模板时导致模板错缝。 4、混凝土局部存在色差 混凝土分次浇筑的节块易出现色差。出现色差的原因主要有: (1)混凝土原材料改变,特别是水泥品种或水泥本身颜色发生改变,导致上下节段之间颜色不一。此外粗、细骨料发生改变,或是配合比,外加剂等发生改变都可产生色差。尽量避免。 (2)浇筑段拆模时间不一。模板由于工序安排或其它材料周转等原因,导致各节段拆模时间不一,也会使节段之间产生色差,但此类色差会随着时间逐渐淡化,颜色最终会趋于一致。此类色差是暂时性的,对整体结构外观影响不大。

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处理方

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xx有色地质勘查局工程地质总队*** l 引言 水工建筑物多以清水混凝土本色为主,以其独特的风格展现在世人面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工建筑物的外观质量对建筑物的整体评价越来越重要。 混凝土的施工受现场管理水平、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施工的气候条件、施工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施工工艺的随意性影响较大,在施工过程中难免出现蜂窝、麻面、错台、表面裂缝等质量缺陷。在运行过程中,常常导致渗漏、冻融、化学侵蚀,降低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过流建筑物容易引起高速水流问题,严重影响混凝土建筑物的外观、耐久性和正常运行。为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就必须对混凝土缺陷进行处理。 2常见混凝土表面缺陷的成因及处理方法 2.1气孔 气孔的表现特性为:分散、单独、小于10mm。 2.1.1形成气孔的主要原因分析 a.砂子级配不合理、外加剂特别是引气剂掺量不规范、塌落度大、铺料厚度不合理。 b.振捣间距和振捣时间不规范致使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 c.模板表面刷油后携带的水、气泡不能完全排出。 d.在一些混凝土斜面或曲面部位,混凝土振捣存有死角,气泡排出困难。 2.1.2预防措施

严格按照规范和试验配比要求配备干净的中粗砂;严格控制外加剂掺量;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摊铺和振捣,混凝土摊铺厚度按照施工前的工艺试验控制,一般掌握在30~50cm,振捣时振捣棒快插慢拔,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确保不欠振或漏振。模板表面有一定吸附性或透气性(如:采用木制模板),气孔可以减少。对混凝土顶面模板建议在混凝土初凝后及时拆模处理气泡,但拆模时要确保混凝土棱角和表面不受破坏,且不能扰动混凝土。 2.1.3处理措施 气泡影响混凝土外观,拆模后要尽早处理。首先表面要充分湿润,用干净的麻布或橡胶海绵抹子在整个表面上擦抹砂浆,以填满所有的气孔和凹坑;砂浆灰砂比为1:2,砂的最大尺寸小于600μm,砂浆用水量要足以使其稠度成为浓乳浆;开始擦抹前24h,应采取遮蔽或喷雾方法处理。 2.2蜂窝麻面 蜂窝麻面的表现特性为: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砂浆少碎石多,碎石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2.2.1原因分析 a.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 b.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 c.混凝土拌和料砂率小,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产生离析,振捣不充分,漏振欠振,浇筑厚度过大,模板接缝处或在连接螺栓孔处漏浆等。 2.2.2预防措施 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灌注混凝土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钢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浇筑过程中按时检测混凝土的塌落度和水灰比等指标;浇筑倾落高度超过2m时须通过串筒等设施下落,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

砼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混凝土质量缺陷成因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一般是由水泥、砂、石子和水等多种材料通过一定的比例拌制而成的。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混凝土的质量至关重要。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往往由于思想上和技术上的种种原因,使混凝土工程出现各种缺陷,造成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问题,甚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后果不堪设想。 1. 蜂窝 1.1 现象 混凝土结构局部不密实,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有许多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1.2 产生原因 ⑴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子、石子、水泥等材料计量不准或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⑵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或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⑶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混凝土灌注,下 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灌注串筒或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使石子过于集中,振捣不出水泥浆; ⑷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未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密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或振捣配合不好; ⑸模板缝隙未堵好堵严,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时模板移位,使水泥浆流失,造成严重漏浆; ⑹钢筋布设过密,混凝土中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⑺基础、柱、墙跟部等部位灌注混凝土时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注上层混凝土。 1.3 防治措施 ⑴按照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原材料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并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和坍落度; (2) 控制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在2 米以内,下料高度超过2 米应设串筒或溜槽; (3) 混凝土灌注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做到振捣充分,防止漏振或振捣不足; (4) 模板缝隙应堵塞严密,灌注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跑浆; (5) 基础、柱、墙根部等部位,应在下部混凝土灌注完后间歇1--1.5 小时,待下部混凝土沉实后再继续灌注上层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6) 支模应严格按技术交底执行,模板底部做好找平层,模板内铺50mm 厚减石混凝土。 1.4 处理方法 (1) 混凝土有小蜂窝,可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后,用1:2 或1:2.5 水泥砂浆修补,并抹平压实压光;

清水混凝土修补方案 混凝土修补 混凝土表面色差

清水混凝土修补方案混凝土修补混凝土表面色差 清水混凝土修补方案 清水混凝土在国内刚刚兴起,忠岭装饰工队在国内做的清水混凝土项目领跑者 一、蜂窝修补方案如下: 1 、对小蜂窝: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压实抹平。 2、对较大的蜂窝: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刷洗干净后支模,再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砼仔细强力填塞捣实,并认真养护。 二、露筋修补方案如下: 1、对表面露筋:刷洗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压平整,并认真养护。 2、对露筋较深:将薄弱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凿去,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砼填塞压实,并认真养护。 三、孔洞修补方案如下: 先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再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比结构高一强度等级的半干硬性的细石砼仔细分层浇筑强力捣实,并养护,突出结构面的砼,待达到50%强度后在凿去,表面用1:2水泥砂浆抹平 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2 首先,蜂窝的现象是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严重缺陷是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一般缺陷是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 规范规定 8.2.1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一般项目 8.2.2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对于较小的蜂窝,应剔除松动的石子,用水冲洗湿润缺陷表面,

现浇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

现浇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 一、施工部署 针对混凝土主体所出现的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逐项分析产生原因,确定处理方案,项目部落实相关责任人。 二、施工措施及处理方法 现浇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采取如下施工措施及处理方法: 1、( 2、混凝土少量露筋 现象: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钢筋裸露。 产生原因:混凝土坍落度过小,钢筋保护层过小使混凝土难以下落,振捣时局部漏振、欠振。 施工措施:调整混凝土的施工坍落度,保证混凝土坍落度在满足施工要求条件下尽量较小,且根据天气状况、现场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振捣混凝土按要求进行快插慢拔振捣棒,适度振捣,对钢筋较密处加强振捣,防止因振捣漏振、欠振、过振的现象。 处理方法:将软弱混凝土层剔除,彻底清理干净,钢筋归位,用清水冲刷干净,充分润湿,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修补的混凝土用湿润的毛毯覆盖外包裹塑料布养护不少于7 天。 3、混凝土少量蜂窝

现象: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 产生原因:混凝土坍落度过小,钢筋较密集使混凝土难以下落,振捣时局部漏振、欠振等。 。 施工措施:调整混凝土的施工坍落度,保证坍落度在满足施工要求条件下尽量较小,且根据天气状况、现场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振捣混凝土按要求进行快插慢拔振捣棒,适度振捣,对钢筋较密处加强振捣,防止因振捣漏振、欠振的现象。 处理方法:对较为小蜂窝用清水冲刷干净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掉粗骨料的水泥砂浆抹面压实;对较大蜂窝,要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部分及突出骨料颗粒,尽量剔成喇叭口,彻底清理干净,用钢丝刷或压力水洗刷干净,支模后可用粒径10~20 mm 细石混凝土(比原标号高一级)仔细填塞捣实,在用湿润的毛毯覆盖养护不少于7 天。 4、混凝土夹渣 现象:钢筋混凝土构件中混凝土夹层存在,有松散混凝土层及夹杂物。 产生原因: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过长,使混凝土层间形成施工冷缝; 上下层混凝土间存在杂物,形成夹渣;混凝土浇筑时,底部未铺水泥砂浆层或下层混凝土浮浆未清除。 施工措施:控制混凝土浇筑上下层间隔时间,防止混凝土层间形成施工冷缝;上下层混凝土间存在的杂物在浇筑前彻底清理干净,避免形成夹渣;混凝土浇筑时,底部先铺一层水泥砂浆在进行浇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1 模板制作安装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能否达到工程整体美观的要求,首先取决于模板,模板的制作安装质量是关键,混凝土的平整度、光洁度、色差度都与模板直接相关,如模板不平顺,板缝不严密,发生渗水、漏浆,甚至支架松动,模板跑模、变形等都将引起混凝土质量不良或外观粗糙现象。模板宜采用优质大平面组合钢模板,或自身没有色差高质量的竹胶模板,对使用的模板进行精密加工,可进行粗磨、中磨、细磨、精磨、微磨、抛光等六道工序的镜面加工,同时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模板在安装前,应均匀涂刷脱模剂,避免使用废机油等不合格材料作为脱模剂,影响混凝土表面色泽。模板支撑应牢固,接缝严密、尺寸准确,不因模板漏浆产生蜂窝、麻面和模板变形、胀模产生混凝土表面翘曲、边线不顺的外观质量通病,立好的模板放置时间不宜太长,应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下道工序操作时造成的污染和大气中灰尘的污染。因此,对模板从设计到安装,必须严密策划、细化实施,在质量上必须达到苛刻标准,决不能仅满足于一般钢结构(或模板)质量条件,必须牢固树立高标准、严要求的精品意识,制订内容明确、施工自控的质量标准。 2 混凝土浇筑工艺质量控制 2.1 混凝土配合比 (1)水泥用量:延长混凝土的模内养护期或加大水泥用量,有利于混凝土表面的自然光洁度。施工现场对结构混凝土模板的成套数

量,总是结合拆模使用周期重复使用的原则(额定拆返次数)来考虑,故当模板使用要加快周转,不便延迟拆模,据施工气温,或混凝土浇毕24h左右过后,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的短时内就要拆除侧模。既然混凝土在模内养护期较短而又要使混凝土拆模后表面仍有好的自然光泽,则可考虑采用比通常情况略为加大或维持一定的水泥用量,对无外加剂的混凝土也可略微降低水灰比来考虑,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宜以增大用水量(随意加大坍落度)来增大水泥用量。 (2)含砂率:砂石骨料含砂百分率除与级配、孔隙率相关外,还与砂的粗细程度(细度模数)相关。最佳含砂率是指在砂石骨料级配的规定条件下,选择能同时满足混凝土质量和工作和易性要求的砂最佳含量:为了促使混凝土达到均匀密实质量和充分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使混凝土中细骨料含量较通常的最佳含量稍为增大一点。因为混凝土的匀密过程是以和易性为前提的,和易性包括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而这些性能还在于混凝土中有足够的水泥砂浆起主要作用。当减水剂(水剂约在1%,粉剂1.5%左右)掺量不大的情况下,砂石含砂率较通常情况稍提高1%~2%(如原有用砂率37%提高到38%~39%,原32%提高到33%~34%),混凝土的浇捣塑性明显改善,混凝土成型后粗骨料被砂浆包裹覆盖层厚度均匀,混凝土表面避免出现“相料色差”。 (3)坍落度:对有外观质量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较通常采用的坍落度略减少1~2cm,使混凝土拌和物稠一点粘一点,振捣效果好一些,有利于混凝土外观质量。为此,需将通常的非泵送混凝土的坍

混凝土缺陷的分类及产生缺陷的原因

混凝土缺陷的分类及产生缺陷的原因 3.2.1 麻面 麻面是因为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出现小凹坑、麻点、气泡等,形成粗糙面,但混凝土表面无钢筋外露现象。 根据赤尾站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分析出现麻面的主要原因有: (1)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充分,导致结构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2)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3)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4)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或振捣时间不足,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面。 3.2.2 蜂窝 蜂窝是因为混凝土结构局部疏松,骨料集中而无砂浆,导致骨料间形成蜂窝状的孔穴。 根据赤尾站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分析出现蜂窝的主要原因有: (1)因混凝土运输时间过长及拌和不均匀,造成骨料分离; (2)混凝土配合比误差过大或砂、石子、水泥、水材料加量不准确,造成混凝土砂浆少,石子多。 (3)卸料高度偏大,造成骨料分离; (4)模板破损或模板缝隙未堵严,造成漏浆; (5)混凝振捣不充分,漏振,振捣时间不够,未达到返浆的程

度。 3.2.3 露筋 漏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筋、分布筋或箍筋等裸露在表面,没有被混凝土包裹。 根据赤尾站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分析出现漏筋的主要原因有: (1)浇筑混凝土时,钢筋垫块位移,或垫块漏放,致使钢筋下坠或外移紧贴模板面外露;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露浆; (3)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4)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5)骨料粒径偏大,振捣不充分,混凝土于钢筋处架空造成钢筋与模板间无混凝土。 3.2.4 裂缝 钢筋混凝土结构常见的裂缝包括干缩裂缝、温度裂缝和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裂缝。 根据赤尾站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分析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有: (1)混凝土温控措施不到位; (2)所浇混凝土养护不善; (3)有外力作用于混凝土结构,如混凝土过早承受荷载,或结

混凝土外观质量保证措施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编制目的 (1) 四、常见的外观质量问题 (2) 五、造成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2) 1、模板方面的原因 (2) 2、混凝土配料方面的原因 (3) 3、混凝土拌和方面的原因 (3) 4、混凝土浇筑方面的原因 (3) 5、钢筋显隐现象 (3) 六、加强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措施 (3) 1、注重模板的使用和管理 (3) 2、注意控制钢筋下料和钢筋制安 (4) 3、严格混凝土配料、搅拌的规范操作 (4) 4、规范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操作 (4) 5、施工缝处理 (7)

**省水利第**工程局**水库导流洞工程项目部 混凝土外观质量保证措施 一、工程概况 **水库位于**流域**支流***上游、**省**市**县县城以西9km 的**村,水库是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供水,兼顾发电的大(2)型水库,水库总库容5.84亿m3,控制流域面积1325km2。**水库设计洪水标准采用500年一遇,相应洪水位418.36m;校核洪水标准采用5000年一遇,相应洪水位422.41m。水库主要建筑物有主坝、副坝、溢洪道、泄洪洞和输水洞,次要建筑物有电站、交通道路、桥梁等,临时建筑物导流洞等。水库工程规模为大(2)型,工程等别为Ⅱ等。主坝为粘土心墙砂砾(卵)石坝,最大坝高90.3m,建筑物级别为1级,副坝、溢洪道、泄洪洞、输水洞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 级,临时建筑物导流洞级别为4 级。 导流洞布置大坝右岸山体,工程包括进口明渠段、控制段、洞身段、消能工段及尾水渠段等五部分。导流洞轴线总长度约1128m,其中进口明渠段长约387m、控制段长10m、洞身段长341m,出口消能段长140m,尾水渠段长250m。进口底板高程为343.0m,闸孔尺寸为7.0×9.8m(宽×高),洞身采用城门洞型,断面尺寸为7.0×7.2+2.6m(宽×直墙高+拱高),隧洞出口底板高程342.0m,采用底流消能,导流洞消力池末端尾水渠入主河道。 二、编制依据 1、《**省**水库工程导流洞施工图纸》; 2、《**省**水库前期工程导流洞施工标招标文件》; 3、《**省**水库前期工程导流洞施工标投标文件》; 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与防范处理导则》。 三、编制目的 编制《混凝土外观质量保证措施》用于指导本标段(钢筋)混凝土施工,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