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1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一模) 历史

2021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一模) 历史

2021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一模) 历史
2021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一模) 历史

长春市2021届高三质量监测(一)

历史试题

考生须知:

I.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满分100分,考试时问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卡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字在甲骨文中从“时f (或)",含义为干戈之地,后引申为部落:在金文中写作“鄞”“图”,含义为王的领地或诸侯封地。“国”字含义的发展说明

A.西周确立中央集权体制

B.中华民族形成共同心理

C.文字书写逐渐规范统- -

D.西周王权逐步得到加强

2.西汉画像砖《养老图》(图1)反映了统治者救助下层民众的现象,其救助原因包括; 天现异象、针对特殊群体救济等。这反映了

A.无为而治的政策

B.民本思想的影响

C.保障制度的成熟

D.等级秩序的弱化

3.魏督时期的政权大都加强对秦岭巴蜀地区栈道的修造和管理,巴山上的斜谷道不仅着眼于关中与汉中,更着哏于入蜀的通道,使“益州为之充韧”。栈道的修造

A.构建了通畅的交通网络

B.消除了地方的割据基础

C.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产物

D.使中原与巴蜀联系加强

4.颜真卿的《祭傜文稿》虽“勾函狻藉"却因表达为国忠贞的悲愤情绪被奉为“天下第二行4书”:北宋蔡京和明代严嵩书法精妙却未有留名青史的书法作品,其原因在于

A.道德观念彤响艺术评价标准

. B.颜真卿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民众好恶决定对艺术的评判

D.唐代书法符合官方意识形态

5.舆服制度是迅过服饰识别身份的制度。在《金忠》中,金国舆服的分类及适用场合都参鉴了《新唐书》《米会要》等记载的舆服体制。这反映了

A.服饰的等级化色彩加强

B.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C.金宋政治联系得到强化

D.服饰文化的相互借鉴

6.宋以前,士人避讳捉及自己贫贱的经历;宋人则刻意突出自己贫贱的经历。据此可知,宋代

A.理学地位得到认可

B.科举制度日益完誊

C.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D.社会流动逐渐减弱

7.明朝前期,银、钱、钞三币兼用:中期以后,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这一变化

反映了

A.商品经济逐渐发展

B.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C.市民阶层力量壮大

D.赋役体制发生变化

8.明后期,传教士利玛窦与徐光启共同翻译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其创立的点、线、直线、曲线、平行线、角、直角、锐角等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这表明

A.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新的生机

B.基督教主动融入中国社会

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

D.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产生

9.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掌握制造技术的工匠可以获得科甲出身,被批判为“过于失体”。这主要是因为

A.自强求富主张受到社会批判

B.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外国冲击

C.重农抑商观念占据主导地位

D.传统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提高

10.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的四批留美学生回固后备受批评; 20世纪初,社会则希望留学生“拯救此将亡未亡之中国”。这- -变化表明

A.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逐渐加深

B.留学生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主体

C.清政府若力培养近代知识分子

D.民主共和思想冲击社会传统观念

11.近代宁波的纱厂大都长期雇用外国技师,到1911 年则“专用华人,自为经营”,而宁波港进口的棉纱骤臧,出口的华厂棉纱增加近10倍。这说明当时民族工业

A.迎来了短暂舂天

B.获得技术独立

C.依赖于国际市场

D.竞争能力加强

12.北伐战争初期,上海《天民报图画附刊》刊登了题为《中国怪现状:无头欤?多

头欤?》的一-幅漫画(图2),画中一位长衫马褂者颈项无头而周身多头。这幅漫

画反映出当时

A.北伐战争得到群众普遍支持

B.军阀割据的政治格局

C.南京国民政府内部派系林立

D.北洋政府的腐败无能

13.表1中的电影作品反映出

表11935 年上海联华公司出品的三部儿童电影

A.大众传媒注重塑造儿童的价值观

B.政府致力于改善儿童的生存环境

C.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

D.电影创作表达作者的艺术想象

14. 1939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的英译本序言中指出:“抗战在武汉、广州失守后正向着一个新的阶段一-有利于中国不利于8本的新的阶段发展,这个阶段就是敌我

相持阶段。”这- -论断

A.扭转了正面战场的颓势

B.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C.阻止了日本的进攻势头

D.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15.1950 年3月,党中央和政务院决定统- -全国财政收入,使国家收入的主要部分集中到中央,用于国家的主要开支。这一-决定

A.标志着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

B.加速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C.推动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D.实现了中国经济的独立自主

16.1985 年,国家科委提出取消科技经费无偿下拨的方式,改为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将科委的资金和科技企业挂钩,最后进行效益分成。这-改革

A.揭开了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B.反映了新时期科研体制的成熟

C.体现了对科技的财政投持续加大

D.调动了科研机构和人员积极性

17.柏拉图认为,古希腊理想社会中的法律要由具有最高知识水平的公民制定,而这些

公民当然应该是哲学家。该观点

A.旨在提高哲学家的政治地位

B.体现了古希腊小国寡民的特征

C.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

D.针对雅典民主政治弊端而提出

18.法律规定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此法律最有可能出自于古代罗马的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19,对图3中历史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

A.《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

B.1787 年宪法确立了美国邦联制政体

C.《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D.1875 年宪法使法国共和政体稳固

A.欧洲主要国家的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

B. 欧洲主要国家工业化发展不平国

C.英国成为工业化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

D.推动了世界交通及酒讯方式变化

21.法国卢浮宫起初是一座存放王室档案和珍宝的城堡。14 世纪,被查理五世改为王吕

并进行扩建。1792 年,卢浮宫成为公共博物馆并于第二年正式向公众开放。18世汇

卢浮宫的功能发生变化是因为

A.加强王权的政治需求

B.复辟因素的彻底根除

C.启浆运动的逐渐深入

D.宫廷文化的日益普及

22.1921 年,苏俄谷物播种面积为7980万俄亩,谷物总产量为3620万吨: 1922年,谷

物播种面积为6620万俄亩,谷物总产量为5630万盹。这一变化

A.抑制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反映了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C.扩大了粮食税的征收范围.

D.推动了工农联盟政权巩固

23.1945 年9月的美国民意调查显示,54%的美国人相信美国和苏联在战后能够合作

两个月后,这一数字下降到了44%,到了1946年2月,这一数字下降到35%。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二战胜利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

B.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C.美国拥有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

D.苏联率先对美国实施了冷战

24.对表3解读最准确的是

表3欧盟外交大事记(部分)

A.欧盟全面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B.欧盟加快经济政治- - 体化进程

C.欧盟致力于发展多边外交关系

D.体现出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二、非选择题: 共52分。第25、26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7- -29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7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唐朝继承发展了历代粮食问题的思想和制度。前期沿用均田制并鼓励开荒,大

部分皇帝都能做到“省徭赋,不夺其时”,建立太仓、常平仓等仓廪依系和相应的机

构、法规,同时完善灾害救济和扶助。755年,户数由詹初200万增至近900万,扩

大了兵源、劳役和税收来源。粮食价格长期稳定在较低水平。

——摘编自李维才《唐代粮食问题研究》

材料二

清代康乾以降,政府允许并鼓励从他国输入粮食,鸦片战争以前粮食进口数量

较小,单向的粮食进口贸另主动权完全探予中国之手。近代以来,中国无力抵胡洋

粮进口,逐渐沦为粮食进口大国。国内粮食没有满足自给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

果,其实质是中国经济乃至中国社会处于病态和衰败之中。

——摘编自徐畅《表象与事实:近代中国粮食供求平衡研究》

材料三

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新中国成立70年来,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约2.6%。

中国能比较稳定地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生产世界1/4的粮食,养活世界1/5的人

口。自1982年开始,中央连续多年发布聚焦三农问题的“I号文件",出台了有关粮

食生产、粮食流通、耕地刮度、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涉农资金支持等多项政策。2002

年修订通过的《农业法》对粮食安仝进行了立法保障。2015年通过的《国家安全法》

明确将粮食安全上升到了国家安全战略层面。

——摘编自王钢、钱龙《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粮食安全战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粮食政策的特点及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粮食危机出现的原因。(8 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有利条件。(7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发展并引发社会经济、生活等一系列变化。

1967年,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级建东南亚国家联盟。

60年代,关日经贸、政治摩擦逐渐频繁, 70年代,日本强调要发挥其政治地位

和作用。

60年代,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揿起高潮,也促进了女性争取民主权利

运动高涨。

60年代木到70年代,关苏关系缓和。

70年代,越南、老挝、束埔寨相继拴败关国侵略,实现独立或统一-。

1972年,中英两国正式建立大伙级外交关系。

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一致行动,限制对欧美的石油供应,引发石油危机,加

重了资本主义经济滞胀。但由于民族、宗救以及大国等原因而冲突不断。

——摘编自昊于魔、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历史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

并加以阐述。(要求:特征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在3道题中任选-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7.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I5分)

材料

范仲淹素有“慨然有益天下之心"。年轻时,他上书仁宗,捉出“讲求武备、整顿吏治”等改革主张。庆历断政的方案是对范仲淹以前主张的完善,共十个方面,其中作为重点并首先实施的有三项。改变升官晋级凭资历的陋习,突出能力政绩; 针对巾高级官僚利用滥进子弟造成“冗官”的弊端,严格限制思荫规模。强化对地方官员的监督、考核。在当时党争的大背景下,范仲淹仍行朋党之为,造成改革阵营封闭。面对官僚集团的抵制和可能的“朋党”隐患,次年,宋仁宗罢贬范仲淹、欧阳修等人,改革终止。王安石在改革中崭露头角。朱熹也认为改革体现的务实作风和理恐信念是理学的重要源头。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I)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庆历新政的主要特点。(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庆历新政失败的主要原因。(9 分)

28.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51年9月4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了52个国家参加的对日媾和会议,中国

没有收到邀请,印度、缅甸没有参加。9月8日举行了签字仪式,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没有出席,仪式上签署了《日关安保条约》。《条约》规定日本因不具有有效的自卫能力而承认英军驻中日本;为维护远东的和平与安全,应日本政府要尔

镇压内乱骚动及日本受到外部武力攻击时美国可以为日本安全作出贡献,日本可以使用关军的武力。依据该会议构筑起的国际政治依制被称作旧金山体制。19S2 年8 月,日本加入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55年9月,日本加入了关税与

贸易总协定。

——摘编自王仲涛、汤重南《日本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旧金山体制构建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旧金山体制的非法性及对日本的影响。(9 分)

29.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艾思奇,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被毛泽东同志评价为“党

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他出版了《大众哲学》等文集与著作,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还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大众进行了宣传与闹述,同时对封建阶级哲学和资产阶级哲学进行了批判,使年轻人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一些思想和示例还被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等吸收。艾思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进行了多方面的哲学研究。他主编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我国提供了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通用教材。艾思奇认为,哲学必须体现时代精神,回答时代问题,总结实践的新经验。他还把毛泽东的《实践论》等重要哲学著作进行了大量的宣传、阐释和研究,为中国共产党人确立自己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庞元正、董振华《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艾思奇体现的学人精神。(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艾思奇的历史贡献。(9 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