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wl同安区汀溪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泵房最后完整

wl同安区汀溪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泵房最后完整

同安区汀溪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泵房

深基坑开挖

厦门市吉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2012年01月29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第二章编制依据 (4)

第三章施工工艺技术 (6)

3.1施工测量 (6)

3.2土方工程施工 (7)

3.3锚管、土钉支护 (12)

3.4基坑排水 (16)

3.5监测与检测 (16)

第四章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18)

4.1组织保障 (18)

4.2技术措施 (18)

4.3应急预案 (20)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基本概况

1.1.1拟新建的进水泵房基坑支护工程位于厦门市同安区汀溪镇路下村北部,地处工程场地东南角。建筑零点标高为29.50m。本工程场地较为平坦、开阔,实际场地标高约为28.3 m,进水泵房基坑总面积约1309m2,总体呈长方形,基坑周长约140m,设计基坑底标高为18.35m,基坑开挖最大深度为10米,局部开挖为8.5米。底板为筏板基础,四周为剪力墙至顶板。

1.1.2场地环境:进水泵房地面大致平整,地势较为开阔。拟建物周边未

发现地下管线及地上线路。施工条件较好。

1.2.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

勘察单位: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

监理单位: 厦门市路桥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厦门市吉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单位: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

1.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1.3.1岩土层:

进水泵房场地内的主要地层概况自上而下岩土层主要由素填土、卵石、残积砂质粘性土及全风化花岗石组成。各岩土体的分布及其特征如下:

⑴素填土①:由粘性土回填而成。回填时间大于10年。局部分布,厚度一般为1.10~2.5m,表部越20cm的耕植土。

⑵卵石②:主要成分为粒径60~150mm花岗岩、火山岩亚圆形颗粒。局部分布,层厚4.00~8.00mm.

⑶残积砂质粘性土:主要由长石分化的粘、粉粒及石英砂、烁粒组成,浸水后易扰动、软化。局部分布,层厚0.90~4.30m。

⑷全风化花岗岩:局部分布,层厚1.0~2.40m。

基坑开挖侧壁揭露地层主要为:素填土、卵石、残积砂质粘性土,

1.3.2地下水状况

拟建进水泵房地下水主要为赋存和运移于素填土中的孔隙水,属上层滞水;赋存和运移于卵石中的孔隙水,属潜水;其次为赋存和运移于全风化花岗岩、砂砾状强风化花岗岩、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中的网状、基

岩裂隙水,略具承压性大气降水及地表水为其主要补给源。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水位年变化幅度在2.00~3.00之间。根据资料,本场地的地下水位按现状地面标高下0.50m考虑。

1.3.3气象条件

厦门地处东南沿海,气候湿润温和,为多台风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0°C,夏季月平均最高气温28.4°C;冬季月平均最低气温4.9°C。全年室外空气湿度为73-81%,每年3-10月份进入雨季,其间日最大降雨量可达150㎜以上,暴雨时每小时降雨量达50㎜以上。7-9月间台风较为频繁,基本风压值0.75KN/m2。本工程施工期间适逢雨季,故应合理的安排工期,并应事先做好雨季施工及防台风工作。

第二章编制依据

2.1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2.1.1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汀溪污水处理厂进水泵房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施工图及厦门市同安区汀溪镇污水处理厂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2.1.2厦门地质工程勘察研究院编写的《同安区汀溪镇污水处理厂工程勘察报告》。

2.1.3主体工程设计总平面图、结构施工图等图纸。

2.1.4工程中依据的主要规范、规程和标准及文件(详见附表1):

规范、规程一览表附表1

2.1.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1.6当地建筑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规定:

①、建质(2009)87号文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②、闽建建[2010]41号文件《福建省建筑边坡与深边坡工程管理规定》;

③、闽建建[2009]12号文件《关于建立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报告制度的通知》;

④、厦建质监[2007]14号文件《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关于强化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和实体质量监督的若干措施》;

本工程安全施工专项方案的编制,一是严格按照招标文件条款规定编拟施工方案的文字、说明、图表;二是认真遵循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和验评标准,合理优化施工方案,确保质量达到合格;三是紧密结合现场条件,着眼企业实际情况,努力做到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安排工期;四是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力求周密组织计划,实行平行流水作业;五是充分发挥规范化管理与专业施工队伍的优势,精心施工。

本施工安全施工专项方案未考虑变更、工程量增减以及自然灾害等不良因素的影响,若发生时,尚需作相应的工程量调整和补充方案。

第三章施工工艺技术

3.1施工测量

3.1.1、开挖前根据甲方提供的控制点,采用全站仪、经纬仪和钢卷尺相结合,将轴线延长投测在附近固定的构筑物或固定标志上,用红漆做三角形标志,注明编号;并用砼进行保护,以防止控制点被破坏。

3.1.2进水泵房基坑的控制性轴线放样,轴线位置应符合设计。

3.1.3控制点、轴线经复核后,进行基坑坡口边线放样,。

3.1.4基坑坡口线放样后,应进行自检,质检员对全部放样进行检查。

3.1.5进水泵房的剖面均为二级放坡,其二级坡面标高及坡底标高依照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控制。

3.1.6基坑施工前应根据业主方提供的高程点对拟建物场地的地面高程进行

测量,每个网点自然地面标高都应测出,并做好记录,以便作为土方方量的计算依据。

3.1.7工程中使用的测量仪器、工具必须经技术监督局或其授权的具有仪器、工具检定资质的单位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施测程序和成果必须满足《工程测量

规范》(GB50026-93)的要求。

3.2土方工程施工

3.2.1土方开挖总体要求:

3.2.1.1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降水井施工完毕→水位下降后进行土方分层分段开挖→施工土钉、锚管→待浆体强度达到80℅后在继续开挖下一层下一段→施工下一层土钉、锚管。

3.2.1.2土方开挖与外运:本基坑土方量约6475立方米,计划投入2台反铲挖掘机和5辆载重汽车及一台装载机,

⑴土方开挖必须在地面高程测量和坡顶轴线(坡口线)放样完成之后进行。

⑵土方开挖应与基坑边坡支护相配合,并严格执行“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不准超挖”的原则。施工中采用分段、分层开挖,使支护结构受力均匀。

⑶开挖前应计划安排好土方开挖顺序,出土及装车方法,严防挖土机械和车辆碰撞支护结构和扰动基底原状土,确保结构安全。

⑷因基坑深度较大,土方开挖时出土坡道的位置尽量使支护结构受力均匀。

⑸土方开挖前应做好排水准备。土方开挖中做好坑内积水及大气降水的疏排工作,确保坑内不积水。开挖结束后,马上施工坑底垫层砼,使基坑暴露时间尽量缩短。

⑹土方开挖应与基坑监测密切配合,开挖一层,喷射坡面第一道砼、施工土

钉、锚管。施工中一旦发生异常,应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并及时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之后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可继续挖运土方。

3..2.2现场准备

3.3.2.1作业条件准备:

①按照设计要求先施工进水泵房四周的降水井将水位下降。

②然后按照设计要求优先在施工基坑顶周围设置截流沟防止雨水及其它水对抗壁造成危害。

③做好测量放线工作。在不受基础施工影响的范围内,设置测量控制网,

包括轴线和水准点。标高、轴线应在复核检查验收后,方可破土开工。

④基坑施工所需的临时设施,如水、电源、道路、排水和临时设施等,应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设置就绪。

⑤夜间施工时,备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

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⑥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进行平整压实。

⑦在机械无法作业的部位,修正土层表面以及清理基(槽)底等,均应配

备人工实施。

⑧当开挖深度范围内遇有地下水时,应根据场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

低地下水位。一般应降至开挖面以下0.5m,然后才能进行土方开挖。做好施工场地防洪排水工作,全面规划场地,保证施工场地排水通畅不积水,场地周围设置必要的截、排水沟和沉淀池。

⑨采用退挖法施工,为挖土方便及减少坡道对挖土的影响,坡道采用内坡道,坡度≤1:6,坡道宽3~4米(因土方量不大,采用单车道)。当坡道路面强度较低或挖土机械所停放处土层处于软土状态时,其地面应填筑适当厚度的碎石或渣土,以防止陷机陷车。

3.2.3、基坑土方开挖

3.2.3.1土方开挖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降水井施工降低水位→坡顶截流沟施工→土方分层分段开挖→分层分段土钉、锚管施工→待浆体强度达到80℅后在继续开挖下一层下一段→

循环施工下一层土钉、锚管→基坑降排水→修坡及清底→坡道收尾

3.2.3.2开挖工艺及作业要求

⑴测量放线:基槽开挖,应先进行测量定位,抄平放线,确定开挖边线、开挖宽度。即用经纬仪测定基槽坡顶及坡底的控制线,做好每皮开挖的控制标志;

用水准仪测定高程,并做出标志,以便施工中控制。

⑵因场地在平面上呈东西向长34.3m,南北向宽38.15m的形状,故土方开挖从南向北实施退挖法作业。车辆出入口设在基坑北侧进场道路,供施工车辆运土行驶。卸土区在离基坑向北100米处。

(3)土方开挖施工要求如下:

1、土方开挖必须遵守“分层开挖,不准超挖”的原则,实施分段、分层开挖。分段宽度15.0m,分层厚度2.0m,以利于受力均衡,土体稳定。

2、挖方开始,首先使用反铲挖掘机依次对南侧→西侧→东侧→北侧边坡,按照1﹕1坡率进行分层放坡挖土,之后在每一层坡面经人工修坡整平、土钉锚管施工,并且在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后,方可对边坡下一层土方进行放坡挖土。依次开挖,直至放坡标高达基坑底设计标高以上300mm时,停止放坡挖土。

3、当边坡部位每一层土放坡完成,喷锚班组人员对该层坡面进行修整、土钉锚管施工。

4、开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基坑二级放坡坡率(1︰1)及一级平台宽度1 .0m。开挖过程中用经纬仪、水准仪等随时控制标高,以防超挖。

5、土方开挖必须与砼喷面、土钉、锚管施工相配合,即开挖一层,喷射面层4cm的混凝土、土钉锚管施工,并在上层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开挖下一层土。

6、土方挖掘时自卸载重汽车应停置在挖掘机的后方装土。

7、当土方挖至基坑底标高以上300mm时停止挖土,该预留土方经抄平后由人工或小型机械挖除并装车运出离基坑30m外。

8、对机械挖不到的地方,应配以人工跟随挖掘,并用手推车将土运到机械能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运走。

9、坡顶外侧和坑底周边要设置300×300截、排水沟(坡度3℅)和集水井

(600×600,深800),将抽出的水通过坑内排水沟汇至集水井内,再抽到坑顶外侧截水沟,经过三级沉淀,最后将水排入市政管网。坡顶至外侧截水沟之间应进行地面硬化,防止地表水流入坑内冲刷边坡,造成塌方和浸泡坡脚和地基土。

10、为防止边坡失稳,坡顶外10.0m范围内禁止堆载、停放机械和重型车辆行走。土方堆放在距离坡顶30m外。

11、土方施工应注意事项:

a、挖土机械和运输车辆在施工和行驶中,严禁碰撞支护结构和扰动基底原状土。

b、挖土机械严禁在高度超过3.0m或在不稳定土层之下作业,但每层土的中心地段应比两边稍高一些,以防积水。

c、在雨季进行土方开挖施工时,开挖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同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并经常对边坡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d、基坑挖至基坑底设计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

12、开挖过程中,要加强基坑稳定性监测,随时掌握基坑坡壁土层的稳定情况。当局部坡壁或支护结构位移速率加快、坡顶地面产生裂缝、坡壁松塌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并及时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之后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可继续挖土。另外,基坑开挖成型后,坡顶外侧应设置护栏,并用密目网封闭,同时在基坑四侧坡顶及施工临时通道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13、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并对坑底土层实施验槽后应及时浇筑底板混凝土垫层。当地下结构完成后,应尽快按土建施工图要求进行土方回填并夯实。

14、应急措施

基坑若出现一些危情,包括基坑变形过大,基底隆起,暴雨、地下水位的变化等,施工现场应配备各种应急材料设备,并包含不限于以下应急措施:

a、在基坑挖土开始前,应将抢险材料与设备准备好。

b、基坑垂直变形过大造成地面裂缝:地面一旦出现裂缝,顺裂缝灌入水泥

与水玻璃混合液,地面用水泥砂浆抹平,稳固变形土体。

c、如果基坑内发生隆起等现象,立即停止相关的挖土作业,堆载重物,必

要时进行基坑回填。

d、对地面沉降过大、过快区域,分层采取双液、添加速凝剂、跟踪注浆的

方法对基坑外土体进行加固等措施制止变形发展。

e、如果出现土方边坡坍塌,立即停止挖土,对坍塌土方进行人工清除。减

少放坡的坡度或对坡顶土体进行卸载,

f、暴雨及雨季施工:及时跟踪天气情况,在暴雨来临之前,检查坑内外

排水系统,备好排水设备,安排专人抽水,保证坑内不积水。在裸露

的坡面上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以防雨水冲刷坡面。

g、在施工现场配备足够功率的柴油发电机,以防止停电,造成排水中断

(4)、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措施:

①设置防护拉杆:在基坑四侧坡顶外0.5m处设置钢管安全护栏。其具体做法如下:

a、防护栏杆材料为A48×3钢管,长2.0m打入土层0.5m,外露1.5m;

b、防护栏杆由横杆和立杆组成:横杆设2道,下道横杆离地高度0.4m,上杆离地高度1.2m;立杆间距2.0m,立杆距基坑外边沿≥0.5m;

c、防护栏杆外侧加挂密目尼龙安全网和竹笆片挡脚板,以防硬质物滚入坑内伤人;安全网自上而下封闭设置;竹笆片挡脚板高度0.4m,其下沿离地面不大于0.10m(见附图1);

d、防护栏杆采用扣件连接并旋紧,经检查后确保安装牢固,之后才可挂网。

②设置专用梯道:基坑内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的专用梯道。梯道由A48钢

管搭设、扣件连接而成,并设有扶手栏杆,梯道宽度为1.10m(见附图2),梯道的搭设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的要求。

③在专用梯道上和坑边护栏每隔30m安装防水碘钨具,以供夜间进出基坑及周边照明之用。同时在护栏、梯道和车辆进出口处挂有安全警示标志。

附图1:基坑临边防护示意图附图2:基坑一下通道示意图

栏杆

3.3降水井、锚管、土钉支护的施工工艺

降水井施工工艺:

按照图纸对降水孔进行定位:整个工程场地内有59个降水井(其中进水泵房周围分布8个)

安装钻机:钻孔机安装要调正水平,应随钻孔延伸逐步加长粗径钻具,以保持钻孔垂直,使虑管顺下到预定深度。

钻机钻至设计标高,接着利用钻机起落采用活塞洗井器以清水反复冲洗虑管部位将孔内泥将及井壁泥皮洗净排出并达到水清砂净为止

钻机开孔口径300mm,然后下入口径110mm虑管。虑管用80目的尼龙滤网包住。(虑管为PVC管,每隔15cm呈梅花状钻8mm的花孔。管顶以上40cm 不钻孔)井底预留降水井沉砂段,然后再连通水边同时在虑管外围投入碎石砾料,作为滤水隔砂之用。

每口井放置潜水泵一台,地面设置自动控制箱进行抽水,使水位降深达到要求,水量大的井可不停地抽,其它可采取有水即抽即停使降水井能满足施工水位要求。下水泵时,所有泵管连接应拧紧,下置井深应预留井底泥砂段。水泵下好后,应包扎好井口,以防异物掉进孔内,保证每口井正常抽水,并作好抽水记录。

3.3.1锚管、土钉支护工艺流程:挖土放坡→修坡整平、埋设喷射混凝土厚度控制标志→插筋→第一次喷射混凝土(大概4cm厚)→土钉、锚管施工、注浆、安装连接件以及安装泄水孔→绑扎面层钢筋网→→喷射第二次细石砼(6cm)→砼养护

3.3.2基坑侧壁土方开挖时必须按照1:1坡率进行放坡。

3.3.3修坡整平埋设喷射混凝土厚度控制标志并插筋和安装泄水管:基坑边坡每一层土开挖到位后,由人工对边坡进行修理整平并拍实,之后按照直径 14 @1500×1500要求进行插筋,直径14钢筋长度L=1.0m,外露10cm,以便挂绑钢筋网片。

3.3.4 按照埋设喷射混凝土厚度控制标志第一次喷射4cm厚混凝土做钢筋保护层。(水泥采用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3.3.5土钉、锚管施工、注浆、安装连接件

3.3.5.1锚管施工

(a)采用直径48钢管,壁厚3mm,端部用6mm厚的钢板经过机械处理加工成圆锥形扩大头形状。

(b)锚管的管壁须设置出浆孔眼,每隔30cm开设1个孔,在锚管长度方向上孔错开120度,孔直径8mm。

(c)靠近内锚头0.5m外锚管2/3长度上开注浆孔,剩余1/3长度不开注浆孔。在每个出浆孔下面焊一根50mm长的8mm一级钢筋作为防泥筋,防止泥土

或其它东西将孔堵住。

(d)锚管用强力压入被支护土体中,倾斜角允许偏差小于5°,如遇部分锚管打不进卵石层,则换钻机打孔,在穿锚管。

(e)锚管注浆前,要用清水清洗管体,直到管内流出清水为止。采用低压注浆工艺,灌注水泥净浆,为了加速凝固外掺水泥用量0.05%的三乙醇胺早强剂,水灰比0.5,注浆压力为0.5-0.8Mpa,喷射直径为130mm,注浆材料强度M20。排气管停止排气且注浆压力达到设计要求并稳压3min时,或孔口溢出浆液时,方可停止注浆。坡面设直径50mm长1米外倾泄水管,外露5cm,外倾坡度≥5℅,泄水管水平间距2.0m,竖向间距2.0m。泄水孔外包双层50目尼龙滤网,土里面长度每隔15cm设置梅花交错直径6mm渗水孔。

3.3.5.2土钉施工工艺

(a)土钉的钻孔直径为130mm。

(b)土钉主筋直径为22的三级钢、长度为8.3m、横向间距为1.5m,竖向间距为1.2m、倾角为向下10度。每隔2m焊接3根8mm的一级钢筋作为主筋的定位架。

(c)按照土钉的分布方格网。在每个竖向以及横向方向上安装2根16mm 的二级钢@1200*1500

(d)土钉采用湿法成孔,钻孔的长度应比设计锚杆长度长500mm。成孔后,先将孔内残留或松动的杂土清除干净,然后安插钢筋。钢筋使用前要清除污锈。

(e)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水灰比1:0.5,水泥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P.0)。浆体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应低于25Mpa。注浆时,注浆管应插入孔底250~500mm处,孔口部位宜设置止浆塞及排气管。

(f)土钉采用一次注浆工艺,采用纯水泥浆注浆为常压注浆。通过注浆自孔底注浆,待浆液流至孔口。

(g)采用喷射混凝土护面时,面层厚度不少于100mm,内配ф8@150×150

单向钢筋网和ф14压筋。钢筋网与土钉连接牢固。土钉注浆体及面层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才可进行下层土方的开挖。

(h)土钉支护的顺序主要为挖土放坡→修坡整平、埋设喷射混凝土厚度控制标志→插筋→第一次喷射混凝土(大概4cm厚)→土钉施工、注浆、安装连接件以及安装泄水孔→绑扎面层钢筋网→→喷射第二次细石砼(6cm厚)→砼养护钢筋使用前调直并清除污锈,钢筋直径8mm的采用HPB235级钢筋、钢筋直径14mm和16mm的采用HRB335级钢筋、钢筋直径22mm的采用H RB400级钢筋。材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及《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钢筋采用焊接连接,焊接接头先进行试焊,合格后正式进行操作。焊接工艺及质量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2003)的有关规定执行。钢筋HPB235级采用E43xx型、钢筋HRB335级和HRB400级采用E50xx型

a、在已喷好的第一层混凝土上面绑扎直径8mm@150*150单向钢筋网和直径16mm的加强筋和锁定筋(锚管施工)其中锚管与加强筋焊接、锁定筋与加强筋焊接(双面焊)。

b、在已喷好的第一层混凝土上面绑扎直径8mm@150*150单向钢筋网和直径16mm的压筋(土钉施工)单面焊,焊接长度>30mm(土钉施工)。坡面设直径50mm长1米外倾泄水管,外露5cm,外倾坡度≥5℅,泄水管水平间距2.0m,竖向间距2.0m。泄水孔外包双层50目尼龙滤网,土里面长度每隔15cm 设置梅花交错直径6mm渗水孔。

3.3.7喷射面层细石混凝土

砼喷射采用砼喷射机,混凝土配合比严格配制,混合料应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且随拌随用。宜采用干净的中、粗砂,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5mm 喷射作业开始时,先送风后开机,再给料。结束时,待砼料喷完后,再关风。喷射过程中,喷头应与受喷面保持垂直,距受喷面0.6m~1.0m。喷射应自下而上进行,喷头一般按螺旋式轨迹压半圈均匀缓慢地移动。喷射作业中应保持砼表面

平整,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砼料回弹率≤15%。其中锚管区域喷射80mm厚C20细石混凝土,土钉区域喷射100mm厚C20细石混凝土.

3.3.8砼养护:坡面砼喷射2h后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为7天。

3.4基坑排水(具体做法见附图)

3.4.1截、排水沟、集水井施工:

3.4.1.1基坑开挖范围内土层内水量较多,在基坑施工中采用集水明排的方法实施基坑降排水。

3.4.1.2土方开挖前应按照设计完成基坑顶外侧的截水沟施工,并将坡顶与截水沟之间的地面进行硬化,以防地表水或雨水流入基坑内冲涮坑壁和防止坑内积水浸泡坡脚;土方开挖完成后,立即在基坑底四周距坡脚0.5m处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随时将坑内积水抽排到坑项外侧的截水沟中,再经三级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

⑴排水沟、截水沟的截面尺寸为宽300、高300,两侧采用MU7.5砖、厚120,M5砂浆砌筑;沟底砖砌60厚;顶面、内侧、底部采用M5水泥砂浆抹面,厚度20mm。截、排水沟的坡度宜为2.0℅(详见附图)。

⑵集水井在截、排水沟上四角布设,其平面规格为内侧600×600,四边采用MU7.5砖、厚120,M5砂浆砌筑(与水沟相通处不砌砖),底部铺设素砼C15垫层,厚150;内侧、顶面和底部采用M5水泥砂浆抹面,厚度20mm(详见附图)。

3.5监测与检测

3.5.1基坑监测

3.5.1.1应委托具有岩土工程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基坑稳定性监测,并及时将检测数据反馈给设计单位,并且在基坑工程开工之前根据设计及有关规范,编写出“基坑支护监测专项方案”,以便实施动态化设计和信息化施工。

3.5.1.2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应安排专人进行巡查,巡查的主要内容为坡顶

3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地表裂缝,支护结构出现异常及地下水位变化等。

3.5.2检测与试验

3.5.2.1喷射砼厚度检测:坡面喷射混凝土厚度采用钻孔法检测,钻孔每100m2坡面为一组,每组不应少于3点。

3.5.2.2砼强度试验:在现场将细石砼制作成试块,养护28d后送试验室进行抗压试验,以测试其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C20。

3.5.2.3对锚杆、土钉进行抗拉试验检测承载力,在同条件下,试验数据为土钉总数的1℅.且每层不少于3根。

第四章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4.1组织保障

建立由工程部、技术部、质安部负责人组成的工地安全领导小组,设专职安全员,制定安全制度,搞好安全教育,消除事故隐患,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施工安全和员工健康作为本工程项目部的重要职责,并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的技术标准。

4.2技术措施

4.2.1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

4.2.1.1施工现场的坑、沟的通道口等危险处,要设有盖板、围栏、安全网等防护设施及明显标志。

4.2.1.2参加施工的工人,要熟悉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中坚守岗位,严禁酒后操作。

4.2.1.3喷锚作业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必须体检,符合条件者才能从事相应作业,凡患有精神病、高血压、心脏病、肺病、癫痫病及聋哑人等,严禁上岗。

4.2.1.4现场设置的专职安全员,其主要职责是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对各个作业环节进行认真检查,发现安全问题及时处理解决。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应经常到工地检查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工作。

4.2.2 机械施工安全措施:

4.2.2.1反铲挖掘机操作工,必须经过培训及考核,并发有操作合格证,严禁无证人员上岗操作。

4.2.2.2砼搅拌机:

a、搅拌机安装要平稳、牢固,行车轮要离开地面,机座要高于地面,便于出料。

b、开机前电气及设备应良好,先空转运行,待机械运行正常后,再加料搅拌。

c、要边加料边加水,不能加料后再启动加水,投料不能超过规定容量。

d、加料时,工具不能碰搅拌叶,更不能在运行中把工具伸进搅拌斗内扒料。

e、发生故障,应断电停机,查找原因,不能强行机器运行。

f、工作完毕后要将搅拌机清理干净,清理时不得使电机和闸具受潮。

4.2.2.3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a、工地应使用品牌的标准电箱、开关箱。配电室要做到“五防一通”。即:防水、火、雷、雨、小动物,通风良好,保持干燥,门向外开,开关箱及配电设施上挂设安全警告牌,并配备必须的消防器材安全用具。

b、干线采用导线截面50mm2电缆以满足供电要求,干线的立杆间距为30~50米,分支线均从电杆处接到配电箱。架空线架设应离地面4米以上,机动车道6米以上,电缆应架空2.5米以上。采用杉木电杆,尾径不小于6.0cm。

c、采用三相五线制,所有的用电线路绝缘良好,无老化、破损和漏电,并用于绝缘子固定电线。

d、工地有配电室,从总配电箱、分电箱、移动电箱直到开关箱。开关箱应具有防漏电、短路、过载的三种保护功能和三种防止漏电装置,接零、接地、漏电保护装置。保护零及各接地电阻应大于10Ω。

e、电工每天上班前应检查各开关箱及漏电保护器是否失灵,如失灵应及时更换。现场的施工机械均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配电箱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应分别接在各自的接线端子板上,金属外壳应作接零或接地保护。配电箱安装应周正、牢靠,离地面高1.2m以上。

f、配电箱以及箱内电器均标明用途,分路应有标记。

g、开关箱应有门锁,下班时要断开电源,并锁上开关箱。

h、所有的熔件应与线路用电设备的实际负荷匹配即保险丝额定功率为电机额定功率的1.5倍。

i、配电箱或配电线路维修时应悬挂停电标志牌,停、送电必须由专人负责。

j、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应定期检测绝缘电阻,达不到绝缘要求的老化电气线路和表皮破损的电缆、电线必须及时更换或检修。露天照明不得使用花线或塑料胶质线,过道电线应有过道保护。

k、施工现场用电由专职人员布置,并严格遵循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l、在检查电器设备前应先断开电源,并用试电笔检查确认无电后,才能工作。

m、各动力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采取保护接地。这样可以使外壳上的感应电或者由于绝缘损坏造成漏电流入大地,使设备外壳能保持与大地相同的电位。

n、临时用电线路及设备的绝缘必须良好,不准使用裸线。

q、电动施工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和外壳应接地,所使用的导线应是绝缘的橡皮软线。

s、使用电动工具应穿胶鞋,湿手不得接触开关,电源不得有破皮漏电现象。

t、潜水泵使用前要进行电路检查,以防止漏电。开泵后有专人看护抽水。潜水泵移动时,绝不能让电线受力、受磨损、受砸。站立在水中的操作人员必须穿绝缘胶长靴。

w、现场生产照明、生活照明线路应分开架设。

x、在建工程的外侧边缘与临近线路的安全距离和防护措施应符合《现场临时用电规范要求》。

y、现场要求持证电工进行技术交底,并按要求建立施工用电安全技术档案。

4.3应急预案

为保证基坑支护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在施工中万一出现紧急情况时,应急援救工作能迅速有效展开,并最大限度地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建质(2009)87号文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结合本工程实际工况制定本预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