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床学 2004-2013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名词解释汇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床学 2004-2013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名词解释汇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床学 2004-2013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名词解释汇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床学 2004-2013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名词解释汇总

01矿产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07简答 04简答 06简答

02简述矿产资源的基本属性(2010简答)

03中国金属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2简答)

04简述金属矿产与非金属矿产的主要特点,并指出下列哪些矿产是金属矿产,哪些是非金属矿产: 05简答 04简答

05决定矿床工业品味的因素(13简答)

06决定矿床经济价值的主要因素? 07简答 06简答

07矿床学的基本任务和具体研究内容(12论述)07论述

08具体研究一个矿床的方法(11论述)

09矿床学原理在找矿勘查、成矿预测中的作用。08论述

10简述亲铁元素矿产主要种类和成因并指出下列哪些元素是亲铁元素,以什么矿物存在?04简答

11矿体产状及找矿学意义(11简答)书p12-13

12论述同位素定年确定成矿时代的基本原理和前提条件,并列出不少于五种主要的同位素定年方法。 05论述(10论述举例说明运用稳定同位素方法研究成矿物质来源)

13元素的成矿方式(13论述元素聚集成矿方式)

14元素聚合成矿石矿物的方式(13论述元素聚集成矿方式)

15简述矿床的成因分类 09论述

16简述矿床多成因问题 09简答

17简述成煤作用 09简答

18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 08简答

19补充内外生成矿作用的主要区别(10简答)书p49-50

20元素超长富集和超大型矿床 p297 09论述

21试论述成矿作用及其基本控矿因素。08论述

22岩浆矿床的主要特征?(12简答)

23举例论述岩浆岩成矿专属性。(13简答)

24对比早期岩浆矿床和晚期岩浆矿床 08简答

24简述岩浆矿床主要成矿作用,并比较早期岩浆矿床与晚期岩浆矿床的特点05简答

25基性和超基性岩浆环境中岩浆矿床的常见类型和一般特点 09论述

26接触交代矿床(矽卡岩矿床)相关概念形成条件,形成过程,成矿作用(12简答夕卡岩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

27接触交代矿床(矽卡岩矿床)的形成过程?(夕卡岩的形成阶段性 09简答)28论述矽卡岩矿床的形成条件及其成矿作用。(论述矽卡岩矿床的主要控矿条件)(13简答夕卡岩控矿要素)

29简述接触交代矿床(矽卡岩矿床)的形成条件及形成过程?(论述) 05论述(12简答夕卡岩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

30热液矿床的主要特征?(12论述)

31SEDEX型矿床的主要特征?(13论述 sedex矿床及主要特点)

31概述密西西比河谷(MVT)型矿床和勘察评价要点(09简答)

32卡林型金矿床(11简答卡林型金矿的形成的地质环境和基本特点)·

33简述如何通过野外地质观察大致确定热液矿床的形成温度。(2010简答)

34论述你所了解的一种矿床成因特征(时空演化特征)。SEDEX型矿床(非火山环境的喷流-沉积矿床)04论述

35斑岩铜钼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论述斑岩铜矿床的主要控矿条件)(13论述斑岩铜矿地质特征)

36简述斑岩铜矿床板块构造成因模式(2010简答)

37简述VMS矿床的及其产出环境(09简单)

38典型高温、中温、低温热液矿床及其蚀变有哪些?08简答

39论述斑岩型矿床形成的基本条件和斑岩矿床的主要特征。07论述 06论述(11论述斑岩型矿床的成矿作用特点和勘查评价准则)

40简述风化矿床的分类与类型(13简答 09简答)

41沉积矿床的形成条件,沉积矿床的形成作用及分类:(很重要)(12论述沉积矿床的主要特点,成矿作用和主要矿床类型)

42论述磷灰(块)岩化学成因说(“洋流上升说”)(2010论述)05论述

43沉积铁、锰矿床的矿物相带(图示)分布特点、成因及其意义(论述)(13

简答 07论述)

43简述(论述)磷块岩矿床化学成因基本内容 05论述

44画图简要说明胶体化学沉积铁矿的矿物相分带(13简答)

45画图简要说明胶体化学沉积锰矿的矿物相分带。

46论述机械沉积矿床的主要矿产及其主要形成条件。 06论述

47变成矿床与受变质矿床的区别(简答或论述)08论述

48简述宣龙式铁矿和鞍山式铁矿的主要特点。05简答

49总结铁铜金矿的各大矿床类型和特点(自然界铁矿床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11简答,铜矿床的主要地质作用和主要矿床类型 12简答)

沉积矿床的主要特征?((12论述沉积矿床的主要特点,成矿作用和主要矿床类型)

真题总结

1.简述矿产资源的基本属性

①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②矿产资源是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③矿产资源的分布具

有随机性、不确定性④矿产资源的概念是不断演化的,它是为我们服务的,是要能被我们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所利用

2.矿床学的基本任务和具体研究内容

基本任务:第一、正确认识各类矿床的地质特征、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查明矿床的成因;第二、查明矿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规律,认识矿床在地壳中的的分布规律,以便预测在何种地质环境中,可以期望找到何种矿产和矿床类型

具体研究内容:

1)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及其在矿体中的分布与变化,并了解矿石的形成条件,确定矿产的质量和加工工艺性质

2)测定矿体的形态、大小、产状及其与围岩的关系,查明矿床的规模、产出位置和开采条件

3)研究矿床与地层、构造、岩石及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生物活动、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关系,查明它们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4)研究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和演化过程,阐明矿床成因

5)研究矿床所在区域的大地构造、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及其对矿床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矿床形成和分布与地壳发展演化的关系,阐明矿床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

3.具体研究一个矿床的方法

1)野外(现场)观察:对区域地质和矿床地质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编录,测制各种地质图件,采集需要深入研究的矿物、岩石、化石及构造现象标本等

2)实验室研究:将现场采集的标本和样品,在实验室内进行鉴定、测试和分析,以了解矿石与有关岩石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和形成条件,以及确定矿石质

量、品级和类型

3)成矿模拟实验:应用数学的、物理的、物理化学的和生物化学的原理等来分析各种成矿作用

4)综合研究: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各种数据、资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对比,编制综合性图件和专题性图件,编写地质报告

4.决定矿床工业品味的因素

1)矿床的规模大小:规模愈大,工业品味要求愈低

2)矿石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如在斑岩型铜矿床中伴生的钼,只要达到万分之几便可综合利用。由于钼的存在扩大了矿床工业价值,因此对铜矿床的工业品位要求可适当降低3)矿石的工艺技术条件:对于自熔性铁矿石的品味要求也比非自熔性铁矿石品味要求低。如菱铁矿矿石就比磁铁矿矿石的工业品位要求低,因为在冶炼菱铁矿矿石时,

可以不加或少加熔剂

5.元素聚合成矿石矿物的方式

1)结晶作用:包括岩浆结晶作用、凝华作用、蒸发作用。

岩浆结晶作用:当岩浆冷凝到一定程度时,达到了其中某一矿物的饱和点,矿物

就会从岩浆中结晶出来

凝华作用:岩浆的热能使一些易挥发的物质气化,并沿着裂隙逸散,它们在火山口、

喷气口等处直接结晶形成凝华物

蒸发作用:在天然盐池中,当海水或湖水受蒸发而逐渐浓缩,盐在溶液中的浓度不

断增加,最后达到饱和而结晶出来

2)化学作用:包括化合作用、胶体化学作用、生物化学作用

化合作用:各种气体、液体和固体相互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矿物

胶体化学作用:胶体溶液通过吸附作用或离子交换作用,把某些有用元素固定下来

生物化学作用:生物对某些成矿物质的聚集具有重要意义,如煤和石油、硅藻土3)交代作用:溶液与岩石在接触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组分的带入和另一些组分带出的地球化学作用,也叫置换作用

4)离子交换及类质同象置换作用:

6.简述矿床的成因分类

Ⅰ内生矿床

一、岩浆矿床(岩浆分结矿床、岩浆熔离矿床、岩浆爆发矿床)

二、伟晶岩矿床

三、接触交代(矽卡岩)矿床

四、热液矿床(岩浆气液矿床、非岩浆气液矿床)

五、火山成因矿床(火山岩浆矿床、火山-次火山气液矿床、火山沉积矿床)

Ⅱ外生矿床

六、风化矿床

七、沉积矿床(机械沉积矿床、蒸发沉积矿床、胶体化学沉积矿床、生物化学沉积矿

床)

八、可燃有机矿床

Ⅲ变质矿床

九、接触变质矿床

十、区域变质矿床

十一、混合岩化矿床

Ⅳ叠生矿床

十二、层控矿床

7.简述矿床多成因问题

1)矿床多成因论的中心思想是矿床的物质来源、成矿作用和成矿过程等方面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多样的

2)还有一种矿床多成因的认识是指对某些成因已有定论的矿床类型在随后的研究工作中发现了新情况,获得了新资料,提出了与传统认识不同的新的成因看法

8.对比早期岩浆矿床和晚期岩浆矿床

1)早期岩浆矿床:指岩浆冷凝过程中,有用物质较早地从岩浆中结晶和富集所形成的矿床

特征a矿石的矿物组成与母岩的矿物组成基本一致b矿体与母岩没有明显的界线,

一般呈逐渐过渡关系,矿石常具自形晶--半自形晶结构、包含结构c矿石构造以

侵染状为主,矿体形态呈矿瘤、矿巢、凸镜状、似层状

2)晚期岩浆矿床:在岩浆冷凝的晚期阶段,在矿化剂的影响下,有用矿物较硅酸盐矿物从熔浆中晶出较晚,矿石矿物主要是金属矿物充填在硅酸盐类矿物间或胶结硅酸

盐矿物,形成海绵陨铁结构

特征a矿体与围岩一般界线明显,矿石主要为致密块状构造b矿体常呈条带状或似

层状,还可形成脉状、凸镜状

9.简述围岩蚀变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概念

蚀变作用:岩石在汽水热液作用下,发生一系列旧矿物为新的更稳定的矿物所替代的交代作用

围岩蚀变:由于热液矿床矿体周围的围岩,在成矿作用过程中经常发生蚀变作用,称为研究意义:1)有利于发展成矿理论:由于围岩蚀变是整个热液成矿作用的一部分,蚀变矿物的形成与矿石的沉淀在成因上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2)有利于找矿:蚀变围岩是重要的找矿标志。由于围岩蚀变的分布范围比矿

体要大,在找矿时易被发现

10.概述密西西比河谷(MVT)型矿床和勘察评价要点

概述:产于碳酸盐岩中的,具有显著后生特征的一类铅锌矿床,因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有典型发育而得名。成矿物质来之地下(热)卤水,在碳酸盐岩中的孔隙、裂

隙、溶洞、不整合面及层间破碎带等空间内充填交代形成的属于受地层层位控制

的后生矿床

勘查评价要点:1)常位于一些特大型沉积盆地的边缘附近或沉积盆地之间相对隆起区

的边缘

2)大多数产于相对未受变动的台地或浅水碳酸盐中,尤其是白云岩 3)矿田的范围很大,矿田内各个矿床的规模不一定很大,矿田内未发

现与成矿有关的火成岩

4)MVT矿床是后生的,Pb、Zn等硫化物充填于岩石早先存在的空隙或

交代胶结物

5)矿物组成简单,主要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白铁矿等11.简述斑岩铜矿床板块构造成因模式

在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接触地带,富有有用金属组分的的大洋地壳俯冲到大陆板块下,并从消失带插入地幔,致使大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这种熔融作用可从洋底沉积物释放出大量富含金属的含盐流体,当这些富含金属的含盐流体随同钙碱性岩浆一起上升到地壳浅部,岩浆冷凝结晶时,它们便运移到侵入岩体顶部,通过交代岩体本身或附近围岩而形成斑岩铜矿。

12.简述VMS矿床的及其产出环境

概念:矿床产在海相火山岩、火山沉积岩系中,矿体常呈似层状或透镜状,成群成带集中分布。矿体中金属硫化物特别富集,含量可达60%以上,构成块状、密集条带状矿石产出环境:1)富钠镁铁质和长英质岩石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或称细碧角斑岩系列中2)在正常钙碱性系列以长英质岩石为主的火山岩系

3)镁铁质火山岩的蛇绿岩中

13.简述风化矿床的分类与类型

1残积及坡积砂矿床:原生矿床或岩石遭受风化作用,其中未被分解的重砂矿物或岩石碎屑,残留在原地或沿斜坡堆积起来形成的矿床。类型:砂金矿床,残积--坡积砂锡矿床,残积铌钽砂矿床

2残余矿床:原生矿床或岩石化学经风化作用或生物风化作用后,形成一些难溶的表生矿物,残留在原地表部,其中有用组分达到工业要求时,即成为残余矿床。类型:残余粘土矿床(如高岭土矿床,蒙脱石矿床),残余红土型铝矿床,离子吸附型稀土元素矿床

3淋积矿床:原岩或贫矿体经化学风化作用,某些易溶物质被水带到风化壳下部的潜水面附近沉淀先来所形成的矿床。类型:淋积型硅酸镍矿床,淋积型铀矿床

14.论述磷灰(块)岩化学成因说(“洋流上升说”)

A上部海水层是浮游生物的活动地带,在大约60m深度的范围几乎不含磷,因海水中的磷已被生物大量吸收

B当生物死亡后向海底下沉,也将表层海水的磷带入较深水层。由于有机质分解出CO2,因而随着深度增加,CO2含量不断增高,分压力增高了,海水溶解磷的的能力增大C由于海水的垂直循环,当富含磷的和CO2的深部海水上升到陆缘地带时,因深度越来越小,CO2不断向浮游生物光合带扩散,使其分压力减小。这种水首先变得对碳酸钙饱和,所以碳酸钙首先沉淀,后来这种水对磷酸钙也饱和了。所以磷酸钙就以磷灰石的一种变种沉淀下来

D因此,磷酸盐沉积在陆缘带的上部和中部,生成鲕状构造的胶状凝灰岩

15.简述成煤作用

煤是由植物遗体和极少部分的动物遗体堆积而形成的。

由植物转化为煤,一般需经过泥炭化/腐泥化和煤化两个作用阶段。

由植物转变为泥炭的作用即为泥炭化作用。腐泥化作用是指浮游生物和菌类死亡后沉向水底,在停滞水体,即一种缺氧的还原环境下通过细菌,特别是厌氧细菌的作用,植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遭到分解,通过聚合作用转化为腐泥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形成大量沥青,故又称为沥青化作用。

煤化作用是由泥炭向褐煤、烟煤和无烟煤转化的过程

16.简述油气藏的形成条件

a首先要有产生大量石油的生油岩b其次要有多孔的渗透性的储集岩,以容纳从生油

岩中运移出来的石油c第三要有由储集岩与不渗透盖层或其他遮挡因素组成的圈闭捕捉石油,使之能在圈闭中聚集起来

此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床学考研重点

简述题

3.矿产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矿产是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它是一种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自社会生产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矿床有三重属性,即地质属性、经济属性、环境属性。

地质属性矿产是漫长地球历史的产物,是地球系统的一部分,在时间空间分布符合地质规律,但非均匀分布,矿产是不可再生资源,有限的资源。

经济属性矿产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随采选冶技术和市场价格的发展而变化,即经济利用的可变性(全球范围内考虑)

环境属性开发过程:水土流失、耕地毁损、水系污染,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化、地方病滋生使用过程:污水、粉尘、废气,造成大气污染、酸雨、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厄尔尼诺(El Nino)和拉尼娜(La Nina )现象

4.决定矿床经济价值的主要因素?

决定矿床工业价值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矿床本身的特征和性质包括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储量,矿石的质量(品味、有益

和有害组分含量),矿石综合利用价值和矿床开采、选矿、冶炼技术条件等。对废金属矿床,不仅要注意矿床的储量和品味,而且要注意有用矿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工艺技术特点。

(二)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对矿产的要求主要包括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对各类矿产

的需要数量,矿床的地理分布,该地的发展远景计划等。在当前,国际间矿产贸易日趋扩大的条件下,也要考虑矿产的国际市场价格、供求情况等因素。

(三)矿区的经济因素如动力资源、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的条件、交通运输以及粮食、

劳动力供应等。

在评价一个矿床时,应该全面考虑上述各种因素,但决定矿床是否有开采价值,首先要考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要素。

5.简述亲铁元素矿产主要种类和成因并指出下列哪些元素是亲铁元素,以什么矿物存

在?

Fe、Pd、Cu、Cr、Pb、Ni、Ti、Zn、W、Mo、Co、S、Pt

答:亲铁元素矿产主要为金属矿产,包括铁、镍、钴、钼、钨等。成因:亲铁元素具有最小的原子容积,内层由未填满的电子层,这些元素与铁一起集中,因而最富集于地球的内核。在地球的化学演化中,亲铁元素与基性和超基性岩由十分密切的联系。

其中Fe、Pd、Ni、Ti、Pt、W、Mo、Co,以铁的硫化物和硅酸盐矿物存在。

6.简述金属矿产与非金属矿产的主要特点,并指出下列哪些矿产是金属矿产,哪些是

非金属矿产:

方铅矿;金刚石;绿柱石;硅藻土;花岗石;磁铁矿;钾石盐;磷块岩;硼镁石;

菱镁矿;蔷薇辉石;黄铜矿;黄铁矿。

金属矿产主要特点:①提供工业使用的主要是金属元素,这些元素的克拉克值通常较

低,它们必须通过成矿作用才能富集成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石;②许多矿物都含有金属元素,但只要其中的某些矿物才具有工业价值;③金属矿产在地理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金属矿产主要特点:①组成非金属矿产的主要元素的克拉克值高,因而矿种多、分布广、储量大;②利用方式多,除少数矿种用来提取非金属元素或化合物外,大多矿种可以直接利用某些矿物、矿物集合体和岩石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和工艺特性;③可一矿多用,如膨润土、高岭土等粘土矿物,既可以作耐火材料和陶瓷原料,又可作充填材料、涂料等。

金属矿产:方铅矿;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

非金属矿产:钾石盐;磷块岩;硼镁石;菱镁矿;蔷薇辉石;金刚石;绿柱石;硅藻土;花岗石

8.简述岩浆矿床主要成矿作用,并比较早期岩浆矿床与晚期岩浆矿床的特点。

答:岩浆矿床主要成矿作用有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岩浆熔离作用、岩浆爆发作用。

早期岩浆矿床特点:矿石的矿物组成与母岩的矿物组成基本一致,矿体与母岩没有明显的界线,一般呈逐渐过渡关系。矿石常具自形晶—半自形晶结构,矿石构造以浸染状为主。有用矿物在重力或动力作用下主要聚集在岩体的底部或边部。矿体形态呈矿瘤、矿巢、凸镜状或似层状。

晚期岩浆矿床特点:在岩浆冷凝过程的晚期阶段,在矿化剂的影响下,有用矿物较硅酸盐矿物从岩浆中晶出较晚,矿体与母岩一般有明显的界线。矿石矿物主要是金属矿物充填在硅酸盐矿物颗粒间或胶结硅酸盐矿物,形成海绵陨铁结构。矿石主要为致密块状构造。矿石的矿物组成基本与围岩一致。矿体常呈条带状或似层状,矿石以稠密浸染状为主。有些矿体附近的围岩有绿泥石化、黑云母化、金云母化和碳酸盐化等蚀变现象。

15. 简述接触交代矿床(矽卡岩矿床)的形成条件及形成过程?(论述)

接触交代矿床的形成条件

(一)岩浆岩条件

岩浆岩是形成矽卡岩矿床的先决条件。有利于形成接触交代矿床的岩浆岩,主要为中酸性岩浆岩。

从岩体的产状看,一般是侵位于中深到浅成环境是最有利于接触交代矿床的形成。

从岩体的形成时代看,我国大多数与接触交代矿床有关的侵入体,在东部以燕山期为主,而西部则主要为海西期。

(二)围岩条件

围岩岩性是决定矽卡岩及矽卡岩矿床形成的重要条件,它不仅影响成矿物质的沉淀。同时也影响成矿作用方式、矿体规模及矽卡岩和矿石的物质成分。

有利围岩主要是各种碳酸盐岩石,如石灰岩(或大理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泥灰岩和钙质页岩等,其次是火山岩,如安山岩、英安岩和凝灰岩等。

一般情况是厚层的、成分单一的灰岩往往不利于成矿,而薄层碳酸盐岩石或成分不纯的碳酸盐岩石,如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等对成矿比较有利,特别是薄层灰岩和其物理化学性质有明显差异的火山岩或页岩成互层时,常常是富矿赋存的场所。

围岩的节理、裂隙及孔隙(大小、性质结构、开放程度、形态)对矿化富集及矿体的形态、产状也有重要影响。晚期形成的成分复杂的矽卡岩比早期形成的成分简单的矽卡岩渗透性大,这些具有高渗透率的矽卡岩起着矿液通道和储矿岩的作用。

(三)构造条件

构造控制含矿溶液的通道,为成矿提供有利的空间。

①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构造

矽卡岩矿床绝大部分受接触带构造控制。接触带构造形态有平直的、波状的、港湾装的、锯齿状的等。

岩体的凹部往往对成矿有利。

②围岩层理、层间破碎带及构造裂隙

在接触带附近的有利围岩中,层理发育而显著,特别是在不同岩性岩层之间的层间剥离、层间破碎带及构造裂隙等,对矽卡岩矿床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

③褶皱构造

一般在褶皱轴面发生弯曲处、褶皱倾伏端及褶皱的方向和性质发生变化处,往往有利于岩浆的侵入和与其伴随的矿化。因此矽卡岩矿床常产于褶皱轴附近或翼部。

④捕虏体构造

捕虏体构造实质上是岩体内部石灰岩等捕虏体的接触带构造。矿化往往沿捕虏体边部断续分布,有时整个捕虏体都被交代,形成相当规模的矿体。

(四)温度条件

矽卡岩矿床形成的温度范围很广,一般认为矽卡岩矿物的形成温度在800—300℃之间,金属矿物的形成温度约在500—200℃之间。金属氧化物:600~350℃,主要500~400℃;金属硫化物:450~100℃,主要在300℃上下。

(五)深度和压力条件

矽卡岩矿床形成的压力与其所在的深度有关。接触交代矿床一般形成于1—4.5km之间。

矽卡岩矿床的形成分过程两个成矿期和五个成矿阶段。

1、矽卡岩期

主要形成各种镁、镁硅酸盐矿物和铝硅酸盐矿物,无石英生成。

①早期矽卡岩阶段

此阶段形成的主要矿物是硅灰石、透辉石、钙铁辉石、钙铝辉石、方柱石等,其特征是以岛状、链状的无水硅酸盐为主,一般称干矽卡岩阶段。

②晚期矽卡岩阶段

此阶段是在临界点附近条件下形成的,表现气水热液对早期形成矽卡岩进行交代,形成大量复杂链状含水硅酸盐矿物,阳起石、角闪石、透闪石等,又称为湿夕卡岩阶段。这个阶段由于温度逐渐降低,溶液中的铁杵部分参加硅酸盐矿物外,大量以磁铁矿形式出现,故又称湿夕卡岩阶段。

③氧化物阶段

这一阶段是在高温热液条件下进行的(临界点以下)。形成长石类矿物如正长石、酸性斜长石;云母类矿物有金云母、白云母及少量黑云母。此外还有少量的石英、萤石等。矿石矿物油白钨矿、锡石、赤铁矿及少量磁铁矿。

2、石英硫化物期

这一成矿期中,二氧化硅一般不再全部和钙、Mg、Fe、Al成分一起形成矽卡岩矿物,而独立形成大量石英,此外还有大量金属硫化物形成。包括二个

矿化阶段。

④早期硫化物阶段

在高—中温热液条件下完成。形成的脉石矿物主要是绿泥石、绿帘石、碳酸盐、石英、萤石,这些矿物主要是交代早期形成的硅酸盐矿物而成。矿石矿

物主要出现铁铜硫化物: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辉钼矿、辉铋

矿等。又称铁铜硫化物阶段。

⑤晚期硫化物阶段

形成条件为中温热液,这一阶段中石英和碳酸盐明显增加。硫化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另外还有部分黄铜矿,此阶段又称铅锌硫化物阶段。

矽卡岩矿床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是溶液在接触带内多次活动的结果。成矿期和成矿阶段的划分只是矽卡岩矿床形成的一般规律。

16. 典型高温、中温、低温热液矿床及其蚀变有哪些?

典型高温热液矿床有云英岩型钨、锡石英脉型矿床(如江西大庾西华山钨矿床)和钠长石稀有、稀土元素矿床。其蚀变有云英岩化、钠长石化、钾长石化、电气石化、黄玉化等。

典型中温热液矿床有热液脉型金矿床、热液脉型铅、锌多金属矿床(湖南桃林)、锡石—硫化物矿床;非金属矿床:石棉、萤石、重晶石。其蚀变有钾长石化、硅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

典型低温热液矿床有热液型贵金属矿床、卡林型金矿床、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以及似层状汞、锑矿床。其蚀变有高岭土化、明矾石化、硅化、绢云母化、青磐岩化、碳酸盐化、重晶石化、石膏化等。

21.沉积铁、锰矿床的矿物相带(图示)分布特点、成因及其意义(论述)

氧化物

赤铁矿褐铁矿

硅酸盐

鲕绿泥石碳酸盐

菱铁矿硫化物

黄铁矿

白铁矿

海平面

氧化()

O2

还原()

H S2

沉积铁矿床的矿物相带:

由岸边到大洋依次为氧化矿物相带、硅酸盐矿物相带、碳酸盐矿物相带、硫化物相带?铁的氧化物矿物相带,属氧化环境,形成铁的高价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典型矿物为赤铁矿、针铁矿、褐铁矿等;

?硅酸盐矿物相带,在弱氧化条件下,形成铁的硅酸盐等矿物,如鲕绿泥石,故又称为鲕绿泥石相带;

?碳酸盐矿物相带,在还原条件下形成铁的碳酸盐和碳酸钙的混合物,主要为菱铁矿,故又称为菱铁矿相带;

?硫化物矿物相带,在强还原条件下,经细菌分解有机质产生大量硫化氢,形成硫化物如黄铁矿、白铁矿、胶黄铁矿等。

沉积铁矿床的矿物相带成因:

(1)含铁硅酸盐类矿物经强烈的风化作用,一部分形成铁的胶体溶液,一部分形成

各种易溶的含铁重碳酸盐、硫酸盐或氧化物,但在富含氧的地表中最终氧化、水解成氢氧化铁胶体。

(2)这些胶体在适量腐殖酸保护下被流水带到沉积盆地。

(3)当遇到盐类矿物质或腐殖酸过量与太少,或由于细菌作用而发生胶体聚沉使成矿物质富集。因盆地中pH 、Eh 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铁矿物相分带。

123-软锰矿矿石相带;-水锰矿矿石相带

-碳酸盐矿石相带

高价锰氧化物软锰矿硬锰矿高低价

锰氧化物

水锰矿低价锰氧化物菱锰矿

锰方解石海水面

氧化

还原

P H 8589>.-.大陆斜坡

P H

E H

沉积锰矿床矿物相带:

从海岸向大洋依次为碳酸盐矿石相带、水锰矿矿石相带、软锰矿矿石相带

(1)软锰矿矿石相带:常见在沿岸附近的氧化环境中形成四价锰的氧化物如软锰矿、硬锰矿等;

(2)水锰矿矿石相带:在离岸稍远、海水较深的弱氧化-较还原的条件下,主要形成三价锰和四价锰的氧化物,如水锰矿等,常与蛋白石共生;

(3)碳酸盐矿石相带:在离岸较远、海水较深的还原环境中,主要形成二价锰的化合物,如菱锰矿、锰黄铁矿和锰方解石等,常与蛋白石、黄铁矿、白铁矿等共生。 沉积锰矿床矿物相带成因:

表生条件下Mn 的地球化学比Fe 活泼一些,以离子或胶体形式迁移更远,造成

Fe 、Mn 的分异而形成不同的锰矿物相分带。

沉积铁、锰矿床的矿物相带意义:

研究铁、锰矿床矿物相带的变化规律,对于寻找和勘探沉积型铁、锰矿床以及进

行成矿预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23.简述(论述)磷块岩矿床化学成因基本内容

(1)光合作用带中浮游生物吸附了海水中磷质,使表面海水几乎不含磷

(2)生物死亡后向海底下沉,将从表层水吸附的磷质带到深水层

(3)下降时,由于有机质分解,随深度增加CO 2含不断增加,CO 2分压提高,溶解

磷的能力增强,最终完全分解形成高CO 2分压的富磷海水

(4)由于海水的垂直循环作用,将富磷和CO 2的深部海水沿大陆斜坡带到陆棚地带

(5)因深度变浅、水温升高及植物的光合作用,CO 2扩散分压降低,致使碳酸盐、磷

酸盐过饱和而先后沉淀。在水浅浪击环境中可形成鲕粒、碎屑结构的磷块岩。

24.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

油气藏指一个圈闭和储藏相当数量油气的孔隙性和渗透性地质体。

形成的地质条件如下:

1)充足的油气源:生油岩(层)、生油母岩(油源岩)—指地质时期中曾经生成油气的岩层。其标志为:

(1)深灰色-黑色,富含有机质;

(2)极细粒沉积物(泥质岩、碳酸盐岩)

(3)存在有机质分解污染及低铁化合物如黄铁矿

2)良好的储集岩(层):具有连通孔隙和渗透性的岩石或岩层

(1)储集层:凡具有连通孔隙,使油气储集于能输油气的岩层;

(2)盖层:指在储集层之上能阻止油气向逸散的不具渗透性的岩层。如泥岩、页岩、蒸发岩(如石膏、盐)等;

(3)输导层:指沟通生油层与储集层的通道岩层。其基本形式有孔隙、裂隙,不整合面和断层。

3)大容积的有效圈闭——决定因素

(1)圈闭:又称油捕。指能阻止油气在储集层中继续运移并将其聚集起来的空间场所。

(2)类型:构造圈闭——背斜、断层、裂隙、穿刺

岩性圈闭——透镜体、岩性倾向尖灭、生物礁

地层圈闭——不整合、潜伏剥蚀突起

(3)必备条件:储集层、盖层和封闭

25. 变成矿床与受变质矿床的区别(简答或论述)

变成矿床:原来的岩石受变质作用形成有工业价值的矿床,或原来的矿床经变质作用改变了工业用途的矿床。

如富铝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刚玉矿床,煤经过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石墨矿床,石灰岩经变质后形成的大理石矿床等。

受变质矿床:指原先形成的矿床经变质作用使原先的矿体形态、矿石组构、组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未改变其工业用途的一类矿床。

如由赤铁矿—蛋白石组成的沉积铁矿吃变质后形成由磁铁矿—石英组成的变质铁矿床等。

26.中国金属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整体特点:

①大多数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丰富, 但人均拥有量甚少

我国主要金属矿产中, 钒、钛、钨、锑、稀土和钽居世界第1位; 锡、钼、锂、铍和铌居世界第2位; 铅、锌居世界第3位,其他主要金属矿产都位居5位及以后。

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主要金属矿产中, 除钒、钛、钨、锑、稀土、钽、锡、钼、锂和铌外, 人均基础储量均低于世界人均水平。

②综合矿多, 单一矿少; 贫矿多, 富矿少

我国主要金属矿产中,资源储量以单一矿产形式产出,能占各矿产总量50%以上的只有铁、锰矿、锑矿及铬铁矿,其他金属矿产绝大部分是综合矿。我国大多数金属矿产贫矿占的比重很大,有的甚至基本上都是贫矿。

③大部分资源储量集中在大、中型矿床,拥有一批世界级的大型、超大型矿床

我国主要金属矿产大、中型矿床占有的储量比例相当大,一些世界级的超大型矿床在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中占有重要地位。

(2)我国主要金属矿产资源的区域分布特点:

①从行政区划看, 金属矿产分布广泛, 但储量相对集中

我国金属矿产遍布全国各地,但往往有形成储量相对集中的分布区。如铁矿,产地几乎全国各地都有,但近60%的资源储量集中辽宁鞍山—本溪、河北迁安—北京密云、四川攀枝花—西昌、湖北宜昌—恩施、山西五台—岚县、江苏南京—安徽马鞍山—庐江、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及海南石碌等地

②从东、中、西三大经济带分析, 大多数金属矿产的查明资源储量集中在中东部地

区, 但西部地区也有明显优势矿产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和找矿地质工作部署的不平衡,加上地质成矿条件的背景的不同,建国50多年来,探明的主要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但西部地区也具有优势明显的金属矿产。

27.简述宣龙式铁矿和鞍山式铁矿的主要特点。

宣龙式铁矿:产于中元古界长城系串岭沟组底部的沉积铁矿床,以宣龙庞家堡为代表,在空间上,铁矿体沿古陆边缘浅海盆地分布;矿石有赤铁矿和菱铁矿两种,赤铁

矿层位于含铁岩系下部,以鲕状矿石为主,下部常见肾状矿石。菱铁矿层位于含

矿岩系的上部,与赤铁矿互为消长,显示铁矿物袋的垂直分带现象。

鞍山式铁矿:是我国前寒武纪所具有的、特征性的条带状铁矿床,是我国最重要的铁矿类型,其储量在我国铁矿石总储量中占一半左右。鞍山式铁矿床为沉积变质型

矿床,其形成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在褶皱构造控矿作用中,向斜构造控矿对铁

矿床的形成起主导作用,背斜构造控矿则次之,断裂构造控矿在区域上对铁矿床

的形成起重要作。

28.简述如何通过野外地质观察大致确定热液矿床的形成温度。

一、论述题

1.论述斑岩型矿床形成的基本条件和斑岩矿床的主要特征。

矿床形成的基本条件:

①岩浆岩条件:成矿与钙碱性系列的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尤其是与中酸性次火山岩

有关,多数矿床产在安山岩中,位于火山盆地边缘。与矿床有关的斑岩体多数小于1~2km2,矿体常产于斑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中,形成时代中新生代我国11个斑岩型矿床中有9个含矿岩体出露面积<1平方公里。

含矿斑岩体的化学成分以富钾为特征,一般K2O>Na2O。矿化类型和岩体的酸性程度有关,据统计

SiO2 62~68%斑岩——铜矿SiO2>68%——钼矿为主

②构造条件:次火山岩的侵入与深大断裂有关,但直接分布在深大断裂带的斑岩体铜

矿却为数不多,含矿斑岩体多数分布在深断裂两侧的次级断裂构造中。

③围岩的岩性对成矿有重要意义

当围岩为硅铝质岩石时,由于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含矿热液交代,所以矿化主要在岩体的顶部集中,很少进入围岩。只有当围岩中裂隙特别发育时,含矿热液不仅在岩体中聚集,还可沿裂隙进入围岩中形成矿化。

当围岩为碳酸盐岩石时,在岩体内部形成细脉浸染型矿床,而在接触带上形成接触交代矿床。

矿床的主要特征:

以埋藏浅,品位低,规模大为特征,斑岩型矿床常成群出现,构成成矿区或成矿带,有时还可与其它矿产类型相伴产出,构成一个成矿系列。

①围岩蚀变与金属矿化

斑岩铜矿床围岩蚀变以面型蚀变最常见,围绕岩体中心呈同心圆状产出。

矿床的蚀变自岩体中心向外依次出现四个蚀变带:

钾化带:蚀变矿物主要为黑云母和钾长石

石英—绢云母化带(似千枚岩化带):蚀变矿物主要为石英和绢云母

泥化带(粘土化带):蚀为矿物主要为高岭石、蒙脱石、石英绿泥石

青盘岩化带:蚀变矿物主要为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等。

四个蚀变带并非每一个矿床均发育齐全,矿化岩体的岩性是影响蚀变分带的重要因素。

花岗闪长岩类的蚀为与分带模式符合程度最好。

其中最重要的是钾化还和石英绢云母化带,其蚀变强度和范围直接影响矿化程度。

不同蚀变带常形成不同的矿化组合,造成矿化分带现象。

钾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泥化带→青盘岩化带

斑岩铜矿床中当岩体SiO2<60%时,磁铁矿含量增加,外围有镜铁矿、核心部位将不出现钼矿体,只出现少量斑铜矿。

此类矿床的工业矿体一般位于钾化带上部及石英绢云母化带中。

②矿石构造

伴随着蚀变和矿化分带,同时出现矿石构造分带。

浸染状为主→细脉状、浸染状→细脉状为主→脉状

矿化细脉长数厘米,宽数mm,有的为硫化物,有的为含硫化物的石英细脉。

2.简述风化矿床的形成条件及主要矿产类型特征(论述)

矿床形成条件:

一、气候条件:高温、潮湿——最重要条件之一

由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发育不同类型生物,从而产生不同的风化作用

1、温度:低温极地不利于形成风化壳,热带、亚热带气温高、雨量充沛、生物活

动力强,有利于形成风化壳。

2、降雨量(湿度):低湿度低温的基地,不利形成风化壳;低温高湿度的沙漠,通

过毛细管作用可形成薄壳和内陆盐湖矿床;湿度太高如为暴雨则形成地表径流,

不易使基岩分解;中等雨量或干湿交替环境,地表湿润,最有利于形成风化壳。

另外,同一岩石如玄武岩,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可形成不同的矿床

基性玄武岩:干湿交替——红土型铁矿床持续潮湿——红土型铝土矿

二、原岩条件——内因

1、成矿专属性:不同类型的原岩受风化作用后可形成不同类型的矿床

富铁镁的超基性岩利于形成铁镍矿床;中酸性岩有利于形成铝土矿、高岭土矿;

基性岩既利于形成铁矿床,又可形成铝土矿床。

2、造岩矿物的风化顺序

橄榄石——紫苏辉石——普通辉石——黑云母——石英

钙长石—钠钙长石—钠长石—钾长石—-白云母——石英

3、元素迁移顺序:(按水迁移系数)

1)强烈迁移的:Cl、Br、I、S,

2)易迁移的:Ca、Mg、Na、K、F、Sr、Zn

3)可迁移的:Cu、Ni、Co、Mo、V、Mn、SiO2(硅酸盐中的)、P

4)惰性的:Fe、Al、Ti、Sc、Y、TR…

5)实际不迁移的:SiO2(石英)

三、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水循环条件,可将地下水分为三个带

1、渗透带(充气带或饱气带):位于潜水面以上至地表。雨水富含O

2、CO2等,生

物作用非常活跃,故溶解和氧化能力很强;水自上而下快速流动。

2、流动带(胶结带):位于潜水面与停滞水面之间。岩石空隙间充满着潜水,含O2

少,含盐较多,氧化能力较弱,可将上部分解淋滤下来的成矿物质聚集沉淀;

潜水缓慢侧向流动。

3、停滞水带(滞流带):位于停滞水面以下。此带几乎不含游离氧,流动极其缓慢

(几乎停滞不动),故潜水与原生矿物间几乎保持平衡状态。

由此可见,潜水面决定了风化壳的发生演化;潜水面缓慢下降,分解带亦缓慢下

降,形成富而厚的风化壳;若潜水面上升,则风化壳停止发展,直至殆尽。

四、地貌条件

1、陡峻的高山和十分平坦的地区不利于形成风化矿床,

2、丘陵和准平原地区有利于风化矿床的形成。

五、地质构造条件

1、稳定的地台区有利于风化矿床的形成,造山区则不利于风化矿床的形成;

2、区域构造对风化矿床起控制作用:断裂带可形成“线型”风化矿床;

六、时间

风化矿床的形成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风化作用进行得彻底,形成厚度较大的风化壳矿床。

主要矿产类型特征:

残积-坡积砂矿床特征:

1)矿床产于残积或坡积层中;

2)矿体形态不规则,无明显层理;

3)矿石具棱角状或次棱角状;

4)多为化学性质稳定的矿物,分选性差。

残余矿床成矿特征具有多阶段性(以铝硅酸盐为例)

1)机械破碎阶段:原岩经物理风化→岩屑、矿屑、重矿物

2)硅铝饱和阶段:原岩经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易迁移元素Cl、S等被带走,

原岩中硅酸盐基本无大的迁移,Si、Al饱和→形成水云母及水绿泥石(水云

母化阶段)

3)硅铝不饱和阶段:原岩经阳离子带出作用使相当多的碱(K、Na)、碱土金属

(Ca、Mg)被带走,部分SiO2流失,Si、Al不饱和→形成高岭石、多水高岭石

等粘土矿物(粘土化阶段)

4)铝铁土阶段:经去硅作用使原岩中的Al-Si氧化物联结几乎完全破坏,氧化硅

大量被带走→形成铝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及铁的氧化物,即主要为铝土矿-铁

矿(红土化阶段)

5)复杂化阶段:若地下水位发生变化,又可发生风化作用,使之复杂化。

3.论述沉积矿床的主要特点

?产于沉积岩系或火山沉积岩系中,矿体和其顶底板岩石同属沉积成因,并且表现出沉积的同时性和连续性,属于同生矿床

?各种矿层及其沉积岩系剖面,各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显示一定的矿产与一定的岩性岩相的专属性。

?具有特定的地层层位

?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具明显的层理。与地层整合产出,一般规模较大。

?矿石常具碎屑结构、生物结构、胶状结构,具条带状、条纹状、纹层状、结核状、鲕状等沉积构造

?矿石组分复杂,由氧化物、含水氧化物、卤化物、自然元素等,取决于矿石的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

?一般无围岩蚀变

4.论述机械沉积矿床的主要矿产及其主要形成条件。

主要矿产:既有金属矿产也有非金属矿产,如砂金、砂锡、独居石-金红石、金刚石、石英砂等。

形成条件:

一、物源及搬运介质:

1、物源(原岩)

1)原生矿床 Au —→砂金

2)岩石中副矿物花岗岩中独居石、金红石、锆石等,爆破角砾岩(金伯砾岩)

中的金刚石

2、搬运介质

1)风的分选仅限于干燥地区,其作用较小;

2)冰川搬运能力强,但分选差,形成砂矿可能性小;

3)生物尤其是微生物本身质量小,不可能搬运砂矿物;

4)水,尤其是流水是形成砂矿床最重要的营力。

二、气候

1、寒冷或干燥区:物理风化强烈,碎屑多,但水少,无分选;

2、温湿(亚)热带区:化学风化广泛,水系发育,最有利于形成砂矿;

3、冷热交替区:冷时机械风化形成碎屑,湿热时化学风化水系发育,易迁移分选

形成砂矿

三、地貌

1、陡峻高山区:剥蚀强,可提供大量碎屑物,但因流速大分选差,不易富集保存;

2、平原区:离剥蚀区远,流速小,水动力弱,搬运多为细粒碎屑物,不易形成砂

矿床;

3、低山丘陵河谷区、海滨湖滨区最利于形成砂矿床。

5.试论述成矿作用及其基本控矿因素。

成矿作用:是指使分散在地壳中的元素发生富集而形成矿床的地质作用。按其性质和能量作用的来源分为四大类。

(一)内生成矿作用:主要是由地球内部热能的影响导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能量

来源于地球内部(如放射性元素的蜕变能、地幔及岩浆的热能等),与岩浆活动

有关的一系列成矿作用岩浆活动:

(二)外生成矿作用:主要指在太阳能的影响下,在岩石圈、水圈、气圈和生物圈的相

互作用过程中,导致在地壳表层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其能量来自于地球以

外(主要是太阳的辐射能、部分生物能和化学能),通常是在温度、压力较低(常

温、常压)的条件下进行的。

(三)变质成矿作用:指在内生作用或外生作用中形成的岩石或矿石,由于地质环境的

改变,如经过深埋或其它热动力事件而使之成矿的地质作用。实质上,变质成矿

作用是内生成矿作用一种。

(四)叠生成矿作用:很多矿床的形成不是由某一种成矿作用形成,往往经过多种成矿

作用。即是一种复合成矿作用。可以使先形成的矿床或含矿建造经后期成矿作用

的改造富集,也可通过后期成矿作用外来物质的叠加而形成矿床。

基本控矿因素:包括区域地球化学、构造、岩浆岩、地层、岩相建造、岩性及剥蚀深度等。

(一)区域地球化学

1、元素的丰度:元素在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

2、元素的区域性分布;不均匀分布——地球化学省。如

南岭地区:W、Sn、Be、Nb、Ta,川滇地区:Cu、Pb、Zn、P

湘黔川三角带:Hg、As、Sb,长江中下游:Fe、Cu,山东昭远:Au

(二)构造:

构造运动是驱使地壳物质运动的主导因素,它是矿液运移的动力。构造不仅为含矿流体提供矿液流动的通道,而且为矿液沉淀提供堆积的空间。其分类很多,如

1、按在成矿中的作用:1)导矿,2)配矿,3)容矿

2、按成矿时间先后:1)成矿前构造,2)成矿期构造,3)成矿后构造

3、按成矿构造规模:

1)成矿带,2)成矿区,3)矿带,4)矿田构造,5)矿床构造

4、按构造形迹

1)褶皱构造,2)断裂构造,3)岩体构造

4)火山构造,5)层状构造,6)复合构造

(三)岩浆岩

岩浆活动是内生成矿作用的重要因素。在成矿中有物源和热源作用。

1)成矿专属性:不同岩石类型提供不同的成矿元素:

超基性岩:Fe、Co、Ni、Cr、Au;

基性岩;Ti、V、Mn、Cu、Pb、Zn、As;

中性岩:Ti、V、Cu、As、Zr、Ta等;

酸性岩:Li、Be、Nb、Ta、W、Tl等。

2)重熔型岩体不一定具专属性

(四)地层(时控性)

我国沉积矿产主要分布时期

1、铁矿:中元古代——宣龙式铁矿,如庞家堡铁矿床

中泥盆统——宁乡式铁矿,如宁乡铁矿床

2、锰矿:中元古代——辽宁瓦房子锰矿床

寒武纪——湖南湘潭锰矿床

二叠纪——贵州遵义锰矿床

3、铝土矿:石炭纪——河南巩县铝土矿床

二叠纪——贵州修文铝土矿床

4、磷矿:震旦纪——贵州开阳、湖北宜昌

寒武纪——云南昆阳、四川汉源

泥盆纪——四川什邡

5、盐矿:三叠纪——四川威西盐矿床

白垩纪-第三纪——湖北应城

6、煤矿:石炭纪-二叠纪——河北唐山、山西阳泉

侏罗纪——山西大同、东北鹤岗

第三纪——辽宁抚顺

7、硅藻土:第三纪——吉林珲春、四川米易

(五)岩相建造

1、红色碎屑岩建造:盐类矿床及有关金属矿床

2、冲击碎屑岩建造:Au、Sn、Pt族、金刚石

3、黑色砂页岩建造:Cu、Ni、Mo、U..

4、火山沉积建造:块状硫化物矿床

5、碳酸盐建造:Cu、Pn、Zn多金属矿床

6、含煤建造:煤、铝土矿

7、风化壳建造:Fe、Al、Ni、粘土矿

8、细碧角斑岩建造:Cu、Fe、Mo、Au、Pb、Zn等

(六)岩性

1、物理性质:孔隙度、渗透性、抗压强度等

2、化学性质:交代与充填作用

(七)剥蚀深度

地壳抬升——剥蚀或埋藏浅——风化

地壳下降——埋藏深——变质

6.论述你所了解的一种矿床成因特征(时空演化特征)。

SEDEX型矿床(非火山环境的喷流-沉积矿床)的主要特征

(一)构造地质背景:主要产在古大陆边缘或陆间裂陷槽(或裂谷带),赋矿盆地常为裂

陷槽(或裂谷带)中的三级断陷盆地。

(二)具有鲜明的“层控性”所有硫化物矿体都产在容矿岩系的一定层位中。

(三)具有明显的“时控性”,全球范围内,本类矿床的形成地质时代局限多为中生代和

泥盆纪。

(四)具“岩控性”成矿岩石主要是碳酸盐(以白云岩为主)、炭质千枚岩、碳质、粉沙

质页岩、以变质为白云岩大理岩,碳质片岩等。

(五)矿体具有层状特征:总体呈层产出,因受后期构造挤压多以变形,产生褶皱。

(六)矿石特征:主要矿石是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重晶石等,

具有变质条带,纹层状构造,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

(七)普遍发育同生断裂,同生断裂活动导致岩性、岩相、矿体厚度的变化。有角砾状,

层间角砾岩和角砾状矿石。

(八)成矿元素具有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带现象,Zn、Pb、Cu矿化存在明显的分带现象。

(九)有的矿床有同沉积期的海底火山喷发活动。有同沉积期的海底火山岩。成矿作用为

“海底(火山)喷流——沉积成矿”,具有内生与外生的双重性。

接触交代矿床(矽卡岩矿床)

接触交代矿床:指在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类的岩石的接触带及其附近,由于气水热液交代作用而形成具有典型的矽卡岩矿物组合形成的矿床。

矿床的产出部位:一般位于接触带附近100m内,外带比内带重要。

矽卡岩矿床与矽卡岩关系:同生、继承、叠加等。

矽卡岩矿床的规模:其规模变化较大,从小到特大型都有。呈矿瘤,通常情况下,以小型为主。其形态复杂,不规则。常呈透镜状、扁豆状、囊状。

矽卡岩矿床的围岩若为灰岩为主,则形成的矽卡岩矿床称Ca矽卡岩矿床;若围岩以白云岩为主,则形成的矽卡岩矿床呈Mg矽卡岩矿床;若围岩以硅酸盐岩石为主,则形成的矿床称为Si矽卡岩矿床。

矽卡岩矿床可分两个带:内带和外带。氧化物主要在内带,硫化物主要在外带。

(1).内带:形成矽卡岩的过程中,交代岩体形成的带是内带。形成早,温度高,常见辉石、石榴子石、磁铁矿、赤铁矿,其次可见含水硅酸盐,方柱石、符山石。

(2).外带:交代围岩形成的带称外带。其又分两个亚带:

Ⅰ.第一亚带:产在紧靠接触带的硅酸盐类矿物中,以中温为主,富含水的硅酸盐类矿物;

Ⅱ.第二亚带:产在距接触带较远的围岩中,温度较低,发生硅化(及矽化)、碳酸盐化、萤石化、重晶石化及硫化。

矽卡岩矿床的形成条件:

(1).大地构造条件:

Ⅰ.地槽中最发育,可发育于各个时代的地槽中,褶皱回返可带来大量岩浆;

Ⅱ.活动地台边缘、断陷带都有较复杂的多期岩浆活动,由于经过长时间的地壳下降,有大量硅酸盐类岩石,故形成较多矽卡岩矿床。

(2).岩浆岩条件:

Ⅰ.根据大量资料表明,中酸性钙碱性岩浆岩对形成矽卡岩矿床最为有利;

Ⅱ.多次侵入的复式岩体对形成矿床有利;

Ⅲ.它有一定的专属性: 若K+Na>20%,则形成以Fe、Cu为主的矽卡岩系列;

若K+Na<20%,且K

若K+Na≈10%,K或Na高,则形成W、Sn、Mo矽卡岩矿床.

Ⅳ.岩相学标志:多数和矽卡岩矿床有关的岩体,都是中深或深成相的燕山期的小岩体;

(3).围岩条件:

Ⅰ.传统观点:围岩碳酸盐岩石富含Ca,其中碳酸盐类岩石占95%以上,有不同的岩石化学组成的围岩形成的矽卡岩矿床类型、含矿性都不同;

Ⅱ.现在观点:矽卡岩矿床的形成与一定的地层层位有关;形成矽卡岩矿床需要特殊配

方:当[围岩(MgO+CaO)]/[岩浆(SiO2+Al2O3)]位于0.75-1.24之间时,是形成矽卡岩矿床最为有利的围岩条件;

(4).构造条件:

Ⅰ.接触带的形态、产状对矽卡岩矿床的控制:

a.“整合”接触:火成岩接触体与围岩平行产出。不利于交代作用;如果围岩活动性大,则可形成层状、似层状矽卡岩矿床。

b.“不整合”接触:接触面与产状与围岩产状不平行,其利于矿床形成。

Ⅱ.围岩层理、层间破碎带及构造裂隙:若层理发育,特别是不同岩性岩层之间的层间剥离、层间破碎带有利于矿床形成。

Ⅲ.断裂裂隙构造切开接触带,比较发育,有利于其形成,使距离接触带较远的地方也可以成矿;

Ⅳ.褶皱构造的倾伏端及褶皱方向、性质发生变化的地方利于矿床形成。

Ⅴ.捕掳体,岩捕掳体边缘或裂隙也可以形成矽卡岩矿床;

(5).矽卡岩成矿的物化条件:

Ⅰ.温度:变化范围较广,从简单的矽卡岩岩化开始到矿化结束,温度不断下降,从900 C 开始,氧化物形成温度大于硫化物形成温度。

Ⅱ.压力:处于中深条件下,几百米到三四千米,压力从100atm到1000atm。

溶液性质:在矽卡岩不同的形成阶段,溶液性质不同,pH可从4到9,一般中到弱酸性条件最有利于形成Ⅲ.矽卡岩矿床。若溶液为酸性,则易使围岩或岩体中成矿物质溶滤,发生迁移。

矽卡岩的形成过程(毕利宾科-卡尔波娃的两期五阶段说)

(1)矽卡岩期(分三阶段):主要形成各种Ca、Mg、Al的硅酸盐类矿物,无石英出现。

Ⅰ.干矽卡岩阶段:以岛状、链状的无水硅酸盐矿物,是一种超临界态流体,呈酸性无矿化现象

Ⅱ.湿矽卡岩阶段:挥发份组分富集,溶液为弱酸性或中性,是气成到高温阶段流体,以双链、带状、复链构造的含水硅酸盐矿物,又称晚矽卡岩阶段、磁铁矿阶段Ⅲ.氧化物阶段:是呢矽卡岩期与石英-硫化物期的过渡阶段,为高温热液阶段,温度降到水的沸点一下,形成层状、架状硅酸矿物。

(2)石英-硫化物期:SiO2不再与Ca、Mg、Al、Fe形成矽卡岩矿物,而是独立地形成大量的石英,并有典型的热液矿物(绿泥石、方解石),有大量硫化物出现。

Ⅰ.早期硫化物阶段:硅酸盐矿物为高温交代所形成,形成脉石矿物绿泥石、绿帘石、绢云母、硅酸盐等矿物。矿石矿物有Cu、Fe、Al、Be等硫化物矿床。

Ⅱ.晚期硫化阶段: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锌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主要为中低温阶段的产物。

矽卡岩的成矿作用:(柯尔仁斯基的渗滤-扩散说)

(1).接触渗滤交代作用(单交代作用)

指含矿气水热液沿着被交代的岩石的裂隙系统渗滤而引起,其动力主要为压力差,在有裂隙的横切接触面部位,深部上升的含矿溶液沿着裂隙、断裂,把下层的活性组分带到上层,并与之发生交代作用,又称单交代作用。其特点是下部交代作用强烈,愈往上温度愈低,反应愈缓慢,一般情况下,交代作用产物呈“火苗”状。

(2).接触扩散交代作用(双交代作用)

发生在岩体和围岩两侧,在构造不发育的情况下,停滞的粒间溶液,在矿物颗粒中由于溶液浓度差引起的在岩浆岩与灰岩的接触面流动时,原接触带灰岩的粒间溶液为CaO、MgO所饱和,岩浆岩粒间溶液为SiO2、Al2O3所饱和,两边都发生交代作用,称双交代作用。

Ca系列矽卡岩:Ca/Mg>2;Mg系列矽卡岩:Ca/Mg<2。

.沉积矿床:指由地表各种沉积分异作用形成的各类沉积物,当其中有用物质的质量和数量都达到工业要求时,所形成的矿床就叫沉积矿床。

沉积岩与沉积矿床无明显界限,都经历了同生阶段、成岩阶段、后生阶段。

沉积矿床的形成条件:

(1).物质来源条件:

Ⅰ.陆源:是大陆风化壳剥蚀产物,是沉积岩和沉积矿床的主要物质来源;

Ⅱ.内源:海盆内部,内碎屑是指形成的沉积物质,又被海浪等打碎,再重新形成。

Ⅲ.宇源:宇宙的陨石等。

(2).气候条件:

它影响陆源物质的搬运方式和数量,还和沉积矿床有关系。

(3).岩性岩相条件:

Ⅰ.沉积矿床是由特殊的沉积相所形成;

Ⅱ.性质不同的岩性建造,其沉积含矿性、沉积矿床特征不一样;

(4). 构造条件:地台易形成矿床;

沉积矿床的形成作用及分类:(很重要)

一、.成矿物质的搬运方式和沉淀方式:搬运动力以水为主,还有有风、冰川、重力。

流水搬运物质的运移形式:碎屑颗粒、胶体溶液、机械悬浮物、真溶液。

Ⅰ、机械搬运及沉淀:

影响其能力的因素有:流速大小、碎屑颗粒大小和比重、水介质比重、粘稠度。

Ⅱ、可溶性物质沉积分异---化学搬运及沉淀:

a.碱金属、碱土金属、卤族元素常以络合物形式呈真溶液被搬运;

b.溶度积决定真溶液中物质的沉淀与否;

c.普斯托瓦洛夫假说:以溶液式胶体搬运的元素和化合物,在水中的按其化学性质沉淀顺序来沉淀,受Ph、Eh、T、P等影响,首先沉淀氧化物,其次沉淀磷

酸盐,再次沉淀硫化物,最后为卤化物。

Ⅲ、胶体形式搬运及沉淀:

a.胶体溶液迁移过程不受重力分异影响,而且其表面带电荷,具有反应吸收能力,故胶体存在具有使成矿物质沉淀的作用.

b.胶体在表生沉积作用过程中,广泛出现,可以以多种形式胶体出现;

c.胶体在成矿中的意义:其性质不稳定,易发生变化,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就形成了矿床。难溶物质形成胶体发生长距离搬运,要有有机质存在,使其不沉淀,有机质的这种作用叫有机质的护胶作用。大陆水携带的物质遇到海盆,海水破坏有机质护胶作用,改变其物理化学条件,使其在紧靠海岸线的地带沉淀,不同化学元素受本身地球化学性质控制,也受海盆控制。

二、生物作用

Ⅰ.生物直接参与成矿;

Ⅱ.生物间接作用,改变环境,生成有机酸(有机质护胶作用)

三、Eh、pH值发生作用:

Eh、pH 发生改变的地方,就是成矿物质沉淀的地方;

四、同生、成岩、后生作用的概述:

沉积物沉淀→压固脱水→成岩→后生变化过程

元素迁移→富集→重新分配→再富集→沉积矿床

沉积矿床的分类:(很重要)

分类依据:按成矿物质的物理化学特点、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地质特点分四类:

1、机械沉积矿床(砂矿床)

2、蒸发沉积矿床

3、胶体化学沉积矿床

4、生物-化学沉积矿床。

机械沉积矿床:风化壳中,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比重较大的碎屑物质在风、冰川、流水等外生营力作用下,当这些搬运介质因各种因素能力下降,因而富集形成的矿床。其物质主要为抗风化能力强的,性质稳定的氧化物,也可以有硅酸盐,一般无硫化物。

砂矿床形成条件:

(1).物质来源:可来于风化壳,也可以是先成的岩石风化物,还可以是古老的砂矿床;

(2).矿物特性:比较稳定,具有抗风化能力,比重大;

(3).各种外力作用要有利于碎屑物质形成、搬运、分选、沉积、保存,不同营力作用形成不同的矿床;

(4).搬运营力主要为流水,其次为风;

(5).地貌条件:不同地貌单元,外力特征不一样。低山丘陵的河谷区和海滨区最有利于砂矿床形成;

(6).保存条件:砂矿床抗风化能力弱,因此砂矿床形成必须有良好盖层,新构造运动要缓慢下降。

变质矿床

1.变质矿床:指岩石或早期形成的矿床受到变质作用,改变了他们原来的形态、结构构造和物质成分,使原来的物质成分发生强烈的改造或活化迁移而富集形成的矿床。其成矿作用叫变质成矿作用,是一种内生作用。原矿成分+变质流体(变质作用下)→变质矿床

2.变质效应是指经变质作用后,原生的岩矿发生改变的变化。它包括变质改造和继承性两方面。

3.随着矿物成分的变化,其化学成分也在改变,这种变化是由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还原作用、重组合作用和交代作用的改造做形成的:

(1).脱水作用:由于T、P增加,原来含水多的岩石释放出水;

(2).重结晶作用:在高T、高P下,原来非晶质、细晶质、隐晶质会逐渐结晶;

(3).还原作用:原来高价的离子,在高温缺氧的条件下就会还原为低价的离子,致使矿物发生变化。

(4).重组合作用:原先沉积的物质,在变质过程中,可产生一系列新矿物;

(5).交代作用:在高T高P下,有定向变质作用下,形成变质热液,与原岩发生各种交代作

用,促使原岩中的各种组分重新组合,并迁移、富集,从而发生矿化和蚀变。

如磷块岩形成。

4.变质矿床的形态和产状比较复杂,如凸镜状、串珠状及不规则囊状等,但也有板状和似层状矿体。变质矿床的形状和产状既受原岩或矿体控制,也受变质作用强度和类型制约。

5.控制变质矿床的因素:

(1).物理化学因素:

Ⅰ.温度:参加变质的元素按照温度变化,达到形成新的平衡的矿物;

Ⅱ.压力:

动压力:构造应力、地球运动、板块运动,控制变质带产生,有构造应力,则某些地方肯定发生变质;

静压力:静压力增加,则真分子体积减小,比重增大,形成新的矿物组合;

Ⅲ.挥发份作用(CO2、H2O等):直接参与化学反应,形成含水含挥发份矿物;作为溶剂,促进重结晶作用;是物质成分带出的介质。

儿科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题重点

骨髓外造血:常于婴幼儿期造血需求增加时出现,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及幼稚粒细胞,当病因去除后,贫血恢复,上述改变全部恢复正常。 生理性体重下降:常见于新生儿生后一周内,因摄入不足,水分丢失,胎粪排出等,可出现体重暂时性下降(不超过正常体重的10%),至生后7~10天内恢复至出生时的体重。 生理性贫血:常出现于生后2~3个月时,由于1.生后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2.胎儿红细胞寿命短,易被破坏,3.生后发育迅速,血循环量迅速增加的原因导致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都较低,为生理现象,可自然度过。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生长发育良好,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步正常。 生理性黄疸:1.一般情况好,2.多于生后2~3天出现,3.消退时间:足月儿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可延迟到4周,4.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umol/L,5.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221umol/L(12.9mg/dl),早产儿<257umol/L(15mg/dl)。 病理性黄疸:1.出现早(生后24h内),消退时间晚: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2.病程重(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221umol/L,早产儿>257umol/L),3.进展快(每日上升>85umol/L),4.直接胆红素>34umol/L,5.黄疸退而复现,具备以上一项者即为病理性黄疸。 bone age骨龄:指用X线检查测定不同年龄儿童长骨干骺端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数目、形态的变化,并将其标准化。 高渗性脱水:血钠浓度>150mmol/L时的脱水,失水大于失电解质,表现为细胞内脱水严重,临床特征:1.脱水症状相对较轻,2.高热、口渴明显、皮肤干燥,3.神经系统症状明显,4.见于高热、不显性失水多、医源性。Eisenmenger syndrome 左向右分流型的先天性心脏病:正常症状下不出现青紫,当分流量增大导致肺动脉高压,使右心的压力超过左心,左向右分流逆转为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出现紫绀,即为艾森曼格综合征。 严重循环充血: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一种严重表现,由于水、钠潴留,血浆容量增加,循环负荷过重所致,出现气急、心率增快、肺部湿罗音,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吐粉红色泡沫痰、心脏扩大、奔马律、肝大、水肿加剧。Basic planned immunization 基础计划免疫:指小儿1岁以内应该完成的免疫接种,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 差异性青紫: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时,分流量大时导致肺动脉高压,当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压力时,肺动脉血流逆向分流入主动脉,由于动脉导管位于降主动脉住,故出现下半身青紫较上半身明显,即为差异性青紫。 硬脑膜下积液:是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并发症,<1岁多见,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多见,其特征有:1.有效治疗3天体温不退或退而复升,2.病程中进行性颅压增高或意识障碍,惊厥等。头颅透光检查或CT辅助检查,硬膜下穿刺可确诊。 肾炎性肾病:是肾病综合症的一种型别,除了具备肾病综合症的“三高一低”(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高度浮肿)外,还具有高血压、血尿、氮质血症、补体降低的任何一种改变。此型多发生在学龄期,病理改变多为非微小病变型,多对激素治疗不敏感,预后较差。 单纯性肾病:是肾病综合症的一种型别,只具备典型的肾病综合症的“三高一低”(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高度浮肿),不具有高血压、血尿、氮质血症、补体降低的任何一种改变,此型多发生在学龄前期,病理改变多为微小病变型,多对激素治疗敏感,预后较好。 primary complex:即原发综合症,是小儿原发型肺结核的一种类型,包括:肺原发病灶、局部淋巴结病变和两者相连的淋巴管炎,胸部X片呈“哑铃状”或“双极影”,现在较少见。 肾病综合症: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对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症,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高度浮肿为临床四大特点。 低渗性脱水:失钠>失水,血钠<130mmol/L,出现细胞外脱水,细胞内水肿,临床特征:1.脱水体征相对重,容易发生休克,2.口渴不明显,3.重者出现嗜睡,恶心,呕吐,惊厥,见于长期腹泻,营养不良,医源性。 Rule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即生长发育规律,1.生长发育是连续、有阶段性的过程,2.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新生儿晚发型血症:指生后7天后才出现的败血症,病因多为生后水平传播,病原菌以金葡萄球菌和机会致病菌为主,常先有脐炎、肺炎或脑膜炎等局灶感染后出现全身表现,此型较早发型死亡率低。 tetralogy of Fallot(TOF):法洛四联症,为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由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室间隔缺损、右心室

2018年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考研复试通知复试时间复试分数线复试经验

2018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考研复试通知复试时间复试分数线复试 经验 启道考研网快讯:2018年考研复试即将开始,启道教育小编根据根据考生需要,整理2017年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考研复试细则,仅供参考: 一、复试科目(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

二、复试通知(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 复试工作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生源质量的基础环节。我校以《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为依据,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北京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17年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补充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切实执行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须相同的原则,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制定本办法。 一、复试工作原则 (一) 坚持科学选拔。积极探索并遵循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规律,采用多样化的考察方式方法,确保生源质量。 (二) 坚持公平公正。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三) 坚持全面考查,突出重点。在对考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考察基础上,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四) 坚持客观评价。业务课考核成绩应量化,综合素质考核也应有较明确的等次结果。 (五) 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二、复试工作组织管理 复试工作实行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学院复试工作小组、学科(专业)复试小组三级管理模式,各小组的具体职责如下:

北京化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资料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复试考卷(样题)综合一

附: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复试考卷(样题)综合一(满分100) 一.简答题(每题3分,总分15分) 1、被控变量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2、控制变量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3、选择控制变量时应当使K f尽可能小、T O适当小些,为什么?简述理由; 4、为什么控制系统一定是负反馈?形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条件是什么? 5、控制器的放大倍数K c、积分时间T i、微分时间T D对控制系统的动态质量和静态质量有何影响? 二.判断并简要说明原因(每题3分,共15分) 1、水槽液位控制系统,是否正确?为什么? 2、下面是一个管式炉上的控制系统,这是什么系统?被控参数是什么?控制参数是什么?画出系统的方块图。 燃气 原料

3、往复式柱塞泵流量控制方案如图所示,是否正确的? 简述理由。 4、高位槽供水系统上有一个控制系统,该系统为了保证平稳供水,同时保证水不溢出。 这是什么控制系统,该系统有什么问题?为什么? 5、如图所示锅炉汽包水位的双冲量控制系统是否正确?简述理由。 三. 计算题(10分) 设某系统中广义对象传递矩阵为: 111221220.75 1.251.30.84G G G G -????==???????? o G A .

采用简化静态解耦,简化解耦矩阵形式为: 122111F F ??=???? F 求出简化解耦矩阵各个元素。 四、某加热炉控制系统如图。(10分) 1)说明这是哪种类型的控制系统。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各是什么?可以使用哪种测量元件? 2)画出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五、试给出一般传感器的模型,并给出五种可用于传感器的物理效应。(10分) 六、简述三线制铂电阻测温的工作原理,画出电路图,并说明该电路的特点和适用场合。(10分) 七、设计一个利用四片应变片测力的差动式传感器,画出组成框图和测量电路,说明应变片粘贴位置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10分) 八、如图1所示采用差压变送器测量液位高度H ,已知0p 为液体上方空间的气体压力,1ρ为被测液体密度,2ρ为隔离液的密度,且21ρρ>,21,h h 为已知高度,试确定差压变送器的量程和迁移量。(10分) 图1 九、试给出五种常用的流量检测方法,说明那些测量方法的测量结果受被测介质的密度影响,并比较这些方法的特点。(10分)

儿科学名词解释全

生长:指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可有相应的测量值来表示其量的变化 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 乳牙萌出延迟: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后未萌出者为乳牙萌出延迟 脱水:是指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所引起的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脱水时除丧失水分外,尚有钠、钾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 轻度脱水:表示有3%-5%体重或相当于30-50ml/kg 体液的减少 中度脱水:表示有5%-10%的体重或相当于体液丢失50-100ml/kg 重度脱水:表示有10%以上的体重减少或相当于体液丢失100-120ml/kg 佝偻病X 线长骨片显示:骨骺端钙化带消失,呈杯口状、毛刷状改变;骨骺软骨带增宽(>2mm );骨质疏松,骨皮质变薄;可有骨干弯曲畸形或青枝骨折,骨折可无临床症状 胎龄(gestational age ,GA ):是从最后1次正常月经第1天起至分娩时为止,通常以周表示 出生体重(birth weight ,BW ):指出生1小时内的体重 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SGA ):婴儿的BW 在同胎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 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 ,AGA ):婴儿的BW 在同胎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的第10至90百分位之间 大于胎龄儿(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 ,LGA ):婴儿的BW 在同胎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 高危儿(high risk infant ):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 呼吸暂停(apnea ):是指呼吸停止>20秒,伴心率<100次/分及发绀 新生儿贫血:生后2周内静脉血血红蛋白≤130g/L 或毛细血管血红蛋白≤145g/L 定义为新生儿贫血 假月经:部分女婴生后5—7天阴道流出少许血性分泌物,或大量非脓性分泌物,可持续一周。是由于来自母体的雌激素中断所致。 湿肺(wet lung ):亦称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增快(transient tachypnea of newborn ,TTN ),多见于足月儿,为自限性疾病,系由肺淋巴或(和)静脉吸收肺液功能暂时低下,使其积留于淋巴管、静脉、间质、叶间胸膜和肺泡等处,影响气体交换 选择性易损区(selective vulnerbility ):这种由于脑组织内在特性的不同而具有对损害特有的高危性称选择性易损区 生理性黄疸(physiologic jaundice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出现生理性黄疸,特点为: 1. 一般情况良好 2. 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但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 3. 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μmol/L (5mg/dl ) 病理性黄疸(pathologic jaundice ): 1. 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2. 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μmol/L (12.9mg/dl )、早产儿>257μmol/L (15mg/dl ),或每日上升>85μmol/L (5mg/dl ) 3. 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4. 黄疸退而复现 5. 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 (2mg/dl ) 具备上述任何一项均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胆红素脑病(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若血清未结合胆红素过高,则可透过血-脑屏障,使基底核等处的神经细胞黄染、坏死,发生胆红素脑病 21-三体综合征:又称Down’s 综合征,以前也称先天愚型,是人类最早被确定的染色体病,在活产婴儿中发生率约1:600-1:1000,母亲年龄愈大,发生率愈高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 ):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是先天性氨基酸代谢障碍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因患儿尿液中排出大量苯丙酮酸代谢产物而得名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PID ):指免疫系统的器官、细胞、分子等构成成分存在缺陷,免疫应答发生障碍,导致一种或多种免疫功能缺损的病症(PPT 版)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PID ):免疫缺陷病可为遗传性,即相关基因突变或缺失所致,称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书上的)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 ):出生后环境因素影响免疫系统,如感染、营养紊乱和某些疾病状态所致,称为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感染所致者,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联合免疫缺陷病(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CID ):该组疾病中T 和B 细胞均有明显缺陷,临床表现为婴儿期致死性感染,细胞免疫和抗体反应均缺陷,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尤以T 细胞为著 结核菌素试验:小儿受结核感染4-8周后,作结核菌素试验即呈阳性反应。结核菌素试验反应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硬结平均直径不足5mm 为阴性,5-9mm 为阳性(+),10-19mm 为中度阳性(++),≥20mm 为强阳性(+++),局部除硬结外,还有水肿、破溃、淋巴管炎及双圈反应等为极强阳性(++++) 结核菌素试验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1.接种卡介苗后 2.年长儿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呈一般阳性反应,表示曾感染过结核杆菌 3.婴幼儿尤其是未接种卡介苗者,阳性反应多表示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年龄愈小,活动性结核可能性愈大 4.强阳性反映者,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 5.由阴性反应转为阳性反应,或反应强度由原来小于10mm 增至大于10mm ,且增幅超过6mm 时,表示新近有感染 阴性反应见于:1.未感染过结核 2.结核迟发性变态反应前期(初次感染后4-8周内) 3.假阴性反应,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所致,如部分危重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风疹、百日咳等;体质极度衰弱者如重度营养不良、重度脱水、重度水肿等,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4.技术误差或结核菌素失效 稀释性低钠血症:由于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受结核炎症渗出物刺激,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导致远端肾小管回吸收水增加,造成稀释性低钠血症 脑性失盐综合征:结脑患儿可因间脑或中脑发生损害,调节醛固酮的中枢失灵,使醛固酮分泌减少;或因促尿钠排泄激素过多,大量Na+由肾脏排出,同时带出大量水分,造成脑性失盐综合征 麻疹(measles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已知最具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如果接触了麻疹,几乎所有未接受免疫的儿童都将感染麻疹 Koplik 斑:又称为麻疹黏膜斑,是麻疹早期具有特征性的体征,一般在出疹前1-2天出现。开始时见于下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为直径0.5-1.0mm 的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常在1-2天内迅速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唇部黏膜,于出疹后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 渗透性腹泻:肠腔内存在大量不能吸收的具有渗透活性的物质引起的腹泻称为渗透性腹泻 分泌性腹泻:肠腔内电解质分泌过多引起的腹泻称为分泌性腹泻 渗出性腹泻:炎症所致的液体大量渗出引起的腹泻称为渗出性腹泻 肠道功能异常性腹泻:肠道运动功能异常引起的腹泻称为肠道功能异常性腹泻 急性腹泻:连续病程在2周以内的腹泻为急性腹泻 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2个月为迁延性腹泻 慢性腹泻:病程为2个月以上 轻型腹泻:常由饮食因素和肠道外感染引起,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重型腹泻: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转变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 ):指无明显免疫抑制的患儿在院外或住院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 院内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 ):指住院48小时以后发生的肺炎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 ):是累及支气管壁和肺泡的炎症,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炎,2岁以内儿童多发 轻症肺炎:除呼吸系统外,其他系统仅轻微受累,无全身中毒症状的肺炎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先心病):是胎儿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先天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AGN ):急性起病,多有前驱感染,以血尿为主,伴不同程度蛋白尿,可有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病程多在1年内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RPGN ):起病急,有尿改变(血尿、蛋白尿、管型尿)、高血压、水肿,并常有持续性少尿或无尿,进行性肾功能减退 迁移性肾小球肾炎(persistent glomerulonephritis ):有明确急性肾炎肾病史,血尿和(或)蛋白尿迁延达1年以上;或没有明确急性肾炎病史,但血尿和蛋白尿超过半年,不伴肾功能不全或高血压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病程超过1年,或隐匿起病,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或肾性高血压的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症(nephrotic syndrome,NS ):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有以下四大特点:(1)大量蛋白尿;(2)低白蛋白血症;(3)高脂血症;(4)明显水肿。(1)(2)两项为必备条件 激素敏感型肾病(steroid-responsive NS ):以泼尼松足量治疗≤8周尿蛋白转阴者 激素耐药型肾病(steroid-resistant NS ):以泼尼松足量治疗8周尿蛋白仍阳性者 激素依赖型肾病(steroid-dependent NS ):对激素敏感,但减量或停药1个月内复发,重复2次以上者 肾病复发与频复发(replapse and frequently relapse ):复发(包括反复)是指尿蛋白由阴转阳>2周;频复发是指肾病病程中半年内复发≥2次;或1年内复发≥3次 孤立性血尿或蛋白尿(isolated hematuria or proteinuria ):指仅有血尿或蛋白尿,而无其他临床症状、化验改变及肾功能改变者 WHO :血红蛋白的低限值在6个月-6岁者为110g/L ,6-14岁为120 g/L ,海拔每升高1000米,血红蛋白上升4%,低于此值者为贫血 6个月以下贫血标准:我国小儿血液学会议暂定:血红蛋白在新生儿期<145g/L ,1-4个月时<90 g/L ,4-6个月时<100 g/L 者为贫血 血清铁(SI ):血浆中的转铁蛋白与铁结合,此结合的铁称血清铁 未饱和铁结合力:未与铁结合的转铁蛋白仍具有与铁结合的能力,在体外加入一定量的铁可使其成饱和状态,所加的铁量即为未饱和铁结合力 血清铁结合力(TIBC ):血清铁与未饱和铁结合力之和称之为血清总铁结合力 转铁蛋白饱和度(TS ):血清铁在总铁结合力中所占的百分比称之为转铁蛋白饱和度 血清铁蛋白(SF ):可较敏感地反映体内贮存铁情况,因而是诊断缺铁ID 期的敏感指标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 ):红细胞内缺铁时FEP 不能完全与铁结合成血红素,血红素减少又反馈性地使FEP 合成增多,未被利用的FEP 在红细胞内堆积,导致FEP 值增高,当FEP >0.9μmol/L (500μg/dl )即提示细胞内缺铁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 ):是小儿、尤其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急性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以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ntidiuretic hormone,SIADH ):炎症刺激神经垂体致抗利尿激素过量分泌,引起低钠血症和血浆低渗透压,可能加剧脑水肿,致惊厥和意识障碍加重,或直接因低钠血症引起惊厥发作 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 ):是指由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若病变主要累及脑膜,临床表现为病毒性脑膜炎;若病变主要累及脑实质,则以病毒性脑炎为临床特征,若脑膜和脑实质同时受累,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 非交通性脑积水:炎症渗出物粘连堵塞脑室内脑脊液流出通道,如导水管、第IV 脑室侧孔或正中孔等狭窄处,引起非交通性脑积水 交通性脑积水:炎症破坏蛛网膜颗粒,或颅内静脉窦栓塞致脑脊液重吸收障碍,造成交通性脑积水 骨龄:用X 线检查测定不同年龄儿童长骨干骺端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数目、形态的变化,并将其标准化,即为骨龄 营养性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是儿童体内维生素D 不足引起钙磷代谢失常,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维生素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的伴发症状之一,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 佝偻病串珠(rachitic rosary ):指佝偻病患儿骨骺端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沿肋骨方向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出现的圆形隆起,从上至下如串珠样,以第7~10肋骨最明显 鸡胸(chicken breast ):1岁左右的小儿可见到胸骨和邻近的软骨向前突起,形成“鸡胸样畸形” 郝氏沟(harrison groove ):严重佝偻病小儿胸廓的下缘形成一水平凹陷,即肋膈沟或郝氏沟 面神经征(Chvostek 征):以手指尖或叩诊锤轻击患儿颧弓与口角间的面颊部(第7颅神经孔处)可引起眼睑和口角抽动者为阳性,新生儿期可呈假阳性; 腓反射(peroneal sign ):以叩诊锤骤击膝下外侧腓神经处可引起向外侧收缩者即为腓反射阳性。 陶瑟征(Trousseau 征):以血压计袖带包裹上臂,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5分钟之内该手出现痉挛状属阳性 新生儿(neonate newborn ):系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 围生期(perinatal period ):指产前、产时、产后的一个特定时期。目前我国常用的定义是:妊娠28周至生后7天 正常足月儿(normal term infant ):是指胎龄≥37周并<42周,出生体重≥2500g 并≤4000g , 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假月经:部分女婴生后5—7天阴道流出少许血性分泌物,或大量非脓性分泌物,可持续一周。是由于来自母体的雌激素中断所致。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 ):严重肺炎、酸中毒、低氧血症时,肺血管压力升高,当压力等于或超过体循环时,可致卵圆孔、动脉导管重新开放,出现右向左分流,称持续胎儿循环(PFC ),即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贫血:生后2周内静脉血血红蛋白≤ 130g/L 或毛细血管血红蛋白≤145g/L 中性温度(Neutral temperature):指机体维持体温 正常所需的代谢率和耗氧量最低时的最适环境 温度 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由于体内水分丢失较多、 进入量少、胎脂脱落、胎粪排出等使体重下降, 约1周末降至最低点(小于出生体重的10%,早产儿为15%~20%),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体重 胎粪吸入综合征MAS :指胎儿在宫内或产时吸 入混有胎粪的羊水,而导致以呼吸道机械性阻塞及化学性炎症为主要病理特征,以生后出现呼吸 窘迫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足月儿和 过期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RDS ):又称肺透明膜病 (HMD ),是由肺表面活性物质(PS )缺乏而导 致,以生后不久出现呼吸窘迫并呈进行性加重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早产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各种围生期窒 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 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 ):因胆红素在体 内积聚引起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若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5~7mg/dl (成人超过2mg/dl ),即可 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红细胞增多症:静脉血红细胞>6×1012/L ,血红蛋白>220g/L ,红细胞压积>65%。常见于母-胎 或胎-胎间输血、脐带结扎延迟、先天性青紫型 心脏病及IDM 等 新生儿溶血病(HDN ):系指母、子血型不合引 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 腹泻病(diarrhea ):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 消化道综合征 肺炎(pneumonia ):是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油类或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 部炎症 重症肺炎:除呼吸道以外,其他系统亦受累,出现其他系统表现,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甚至危及 生命。 三凹征:上呼吸道梗阻或严重肺实变时,胸骨上、下,锁骨上窝及肋间隙软组织凹陷。称“三凹征”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 ):是小儿、 尤其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急性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 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以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 征 脑积水:循环发生障碍(通路受阻、吸收障碍或 分泌过多)产生颅腔内脑脊液容量的增加,积于 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 急性肾小球肾炎(AGN ):急性起病,多有前驱 感染,以血尿为主,伴不同程度蛋白尿,可有水 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病程多在1年内 肾病综合症: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 的临床综合征 免疫缺陷病(ID ):指因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和免疫分子(可溶性因 子白细胞介素、补体、免疫球蛋白和细胞膜表面分子)发生缺陷引起的机体抗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 ):指免疫系统的器官、细胞、分子等构成成分存在缺陷,免疫应答发生障碍,导致一种或多种免疫功能缺损的病症 免疫重建:是采用正常细胞或基因片段植入患者体内,使之发挥其功能,以持久地纠正免疫缺陷病 骨髓外造血:出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和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的造 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骨髓 外造血” 生理性溶血:生后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暂时 性降低,网织红细胞减少;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且破坏较多,称生理性溶血 贫血: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或血红 蛋白量低于正常 缺铁性贫血(IDA ):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的贫血症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 ):红细胞内缺铁时FEP 不能完全与铁结合成血红素,血红素减少又反馈性地使FEP 合成增多,未被利用的FEP 在红细胞内堆积,导致FEP 值增高,当FEP >0.9μmol/L (500μg/dl )即提示细胞内缺铁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 12或(和)叶酸缺乏所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主要临床特 点是贫血、神经精神症状、红细胞的胞体变大、骨髓中出现巨幼红细胞、用维生素B 12或(和)叶酸治疗有效 结核病(tuberculosis ):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原发型肺结核:是原发性结核病中最常见者,为 结核杆菌初次侵入肺部后的原发感染,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 原发型综合征:由肺原发病灶、局部淋巴结病变 和两者相连的淋巴管炎组成 室间隔缺损(VSD ):由胚胎期室间隔(流入道、小梁部和流出道)发育不全所致 艾森曼格(Eisenmenger )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量较大使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出现不可逆的阻力性肺动脉高压,当右室收缩压超过 左室收缩压时,左向右分流逆转为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时,出现紫绀 差异性发绀(differential cyanosis ):当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压时,左向右分流明显减少或停止,产生肺动脉血流逆向分流入主动脉,患儿呈 差异性发绀,下半身青紫,左上肢有轻度青紫,而右上肢正常 法洛四联症(TOF ):由右室流出道梗阻、室间 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四种畸形组成 充血性心力衰竭:指心脏工作能力(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下降,即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 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病理状态,是儿童时期危重症之一 罗伯逊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 ):染色体 总数为46条,其中一条是额外的21号染色体的 长臂与一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长臂形成易位染色体,即发生于近着丝粒染色体的相互易位,称 罗伯逊易位,亦称着丝粒融合 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又称非经典型PKU ,除了有典型PKU 表现外,神经系统表现较为突出, 如肌张力异常、不自主运动、震颤、阵发性角弓 反张、惊厥发作等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 ):是由于各种不同的疾 病累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以致甲状腺 素缺乏;或是由于甲状腺素受体缺陷所造成的临床综合征 哮喘:是多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 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的增加,通常出现广泛 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 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 缓解 闭锁肺(silent lung ):体格检查可见桶状胸、三 凹征,肺部满布哮鸣音,严重者气道广泛堵塞, 哮鸣音反可消失,是哮喘最危险的体征 哮喘危重状态(哮喘持续状态:哮喘发作在合理应用常规缓解药物治疗后,仍有严重或进行性呼吸困难者 气道高反应AHR :是哮喘的基本特征之一,指起到对多种刺激因素,如过敏原、理化因素、运动和药物等呈现高度敏感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气道炎症的严重性。

病理学名词解释(重点)

变性: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通常伴有细胞功能低下。 细胞水肿: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改变;是因线粒体受损,ATP生成减少,细胞膜NaK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Na和水的过多积聚;常见于缺氧、感染、中毒时肝、肾大会心等器官的实质细胞。 玻璃样变: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半透明状蛋白质蓄积。 病理性钙化:骨和牙齿之外的组织中固态钙盐沉积,可位于细胞内和细胞外;分为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 坏疽:指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 纤维素样坏死:是结缔组织及小血管壁常见的坏死形式;病变部位形成细丝状、颗粒状或小条块状无结构物质,由于其与纤维素染色性质相似,故得名;主要见于风湿病和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机化: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的过程。 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的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严重淤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部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黄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 心衰细胞:慢性肺淤血时,若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其血红蛋白变为含铁血黄素,使痰呈褐色。这种巨噬细胞在左心衰竭的情况下出现。 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粘膜表面的过程。蜂窝织炎:指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疏松结缔组织中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常发生于皮肤、肌肉、阑尾。 脓肿:为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其主要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主要发生于皮下和内脏。 慢性肉芽肿:是由巨噬细胞局部增生构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病灶较小,直径一般在0.5~2mm。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生长调控发生严重紊乱,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 癌: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肉瘤: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异型性:由于分化程度不同,导致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相应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此差异称异型性。 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同样类型的肿瘤。 乳头状瘤:见于鳞状上皮、尿路上皮等被覆的部位,乳头状瘤呈外生性向体表或体腔面生长,形成指状或乳头状突起,也可呈菜花状或绒毛状。 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常发生在鳞状上皮被覆的部位,如皮肤、口腔、阴道等处,大体上呈菜花状,可形成溃疡。 脂肪肉瘤:起源于脂肪组织的恶性肿瘤,常发生于软组织深部、腹膜后等部位,较少从皮下脂肪层发生,多见于成人,多呈结节状或分叶状。 平滑肌肉瘤:多见于子宫,好发于中老年人…… 风湿小体:风湿病增生期病变,小体中央为纤维素样坏死物,周围有风湿细胞、淋巴细胞等细胞成分,此小体为风湿病特征病变。绒毛心:见于风湿性心外膜炎,当心外膜腔内渗出以纤维素为主时,覆盖于心外膜表面的纤维素可因心脏的不停冲动和牵拉而形成绒毛状,故得名。 肺肉质变:大叶性肺炎并发症。由于肺内炎性病灶中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释放的蛋白水解酶量不足以溶解渗出物中的纤维素,大量未能被溶解吸收的纤维素即被肉芽组织取代而机化,病变肺组织呈褐色肉样外观,故得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一组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统称,共同特点为肺实质和小气道受损,导致慢性气道阻塞、呼吸阻力增加和肺功能不全,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和肺气肿等疾病。 肺气肿:指远于终末呼吸道(即肺腺泡)受损,管腔永久性膨大和含气量增多。 硅结节:硅肺的特征性病变,为境界清楚地圆形或椭圆形结节,直径3~5cm,色灰白,触之有沙砾感;由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胶原形成,早期为细胞性结节,以后发展为纤维性结节、玻璃样结节。 燕麦细胞癌:属肺小细胞癌,癌细胞小,呈梭形或燕麦形,胞质少,似裸核,癌细胞呈弥漫分布或呈片状、条索状排列。 假小叶:指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肝细胞团。 早期胃癌:指癌组织仅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而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者;大体分为隆起型、表浅型和凹陷型。

儿科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题重点

儿科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题重点

骨髓外造血:常于婴幼儿期造血需求增加时出现,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及幼稚粒细胞,当病因去除后,贫血恢复,上述改变全部恢复正常。 生理性体重下降:常见于新生儿生后一周内,因摄入不足,水分丢失,胎粪排出等,可出现体重暂时性下降(不超过正常体重的10%),至生后7~10天内恢复至出生时的体重。 生理性贫血:常出现于生后2~3个月时,由于1.生后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2.胎儿红细胞寿命短,易被破坏,3.生后发育迅速,血循环量迅速增加的原因导致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都较低,为生理现象,可自然度过。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生长发育良好,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步正常。 生理性黄疸:1.一般情况好,2.多于生后2~3天出现,3.消退时间:足月儿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可延迟到4周,4.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umol/L,5.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221umol/L(12.9mg/dl),早产儿<257umol/L(15mg/dl)。 病理性黄疸:1.出现早(生后24h内),消退时间晚: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2.病程重(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221umol/L,早产儿>257umol/L),3.进展快(每日上升>85umol/L),4.直接胆红素>34umol/L,5.黄疸退而复现,具备以上一项者即为病理性黄疸。 bone age骨龄:指用X线检查测定不同年龄儿童长骨干骺端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数目、形态的变化,并将其标准化。

北化考研复试班-北京化工大学机械工程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北化考研复试班-北京化工大学机械工程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 北京化工大学经过60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哲学、医学等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形成了从本科生教育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目前,学校共设有15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575人,研究生6789人(其中博士974人),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学生3350人,学历留学生353人。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 专业介绍 机械工程硕士是工程硕士下属的一个研究领域,全称Master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主要培养掌握现代机械设计基础理论和方法、现代制造技术、现代控制理论等一系列机械设备设计和具备机械生产设备使用维修能力的人才。机械工程硕士的研究领域与材料工程硕士、动力工程硕士、电气工程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控制工程硕士、软件工程硕士、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的研究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复试科目与人数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30材料力学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各招生人数82、40人 复试时间地点 (1) 复试专业课笔试时间:3 月 30 日晚 18:00,地点待定(报到时通知)。 (2) 复试面试时间:3 月 31 日,地点待定(报到时通知)。

病理学考试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一、名词解释 0.1.01病理学(pathology) 0.1.02病理解剖学(pathologic anatomy or anatomical pathology) 0.1.03病因学(etiology) 0.1.04发病机制(pathogenesis) 0.1.05病理变化(pathologic changes) 0.1.06尸体解剖(autopsy) 0.1.07活体组织检查(biopsy) 0.1.08细胞学(cytology) 0.1.09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 0.1.10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 0.1.11分子病理学(molecular pathology) 0.1.12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0.1.13基因诊断(gene diagnosis) 四、问答题 0.4.01举例说明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0.4.02简述病理学常用研究方法的应用及其目的 0.4.03简述病理学的发展史 答案 一、名词解释(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 0.1.01①一门医学基础学科;②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形态、代谢和功能变化);③目的:认识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为防病治病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0.1.02①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③研究病变器官的代谢和功能改变及临床表现;④研究病因学和发病学。 0.1.03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条件的一门科学。 0.1.04①即发病学;②在原始病因和发生条件的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环节、机制过程。 0.1.05①在病原因子和机体反应功能的相互作用下;②疾病过程中脏器和组织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0.1.06①一种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②对死者遗体进行病理剖验;③目的:确定诊断、查明死亡原因,提高临床医疗水平;及时发现传染病和新的疾病;为科研和教学积累资料和标本。 0.1.07①患者机体的病变组织;②组织获取方法:局部切除、钳取、穿刺针吸以及搔刮、摘除等;③目的:研究疾病、诊断疾病。 0.1.08①病理检查方法;②黏膜或组织表面脱落或刮取的或深部穿刺所得的细胞;③诊断疾病,尤其是肿瘤的诊断。 0.1.09①常用的研究技术;②体外条件下;③疾病(病变)的发生发展。 0.1.10①能与组织细胞某些化学成分特异结合的显色试剂;②病变组织细胞内的化学成分; ③认识形态和代谢改变;④疾病诊断。 0.1.11①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细胞化学的结合;②分子水平上研究疾病发生的机制。 0.1.12①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②未知抗原或抗体;③肿瘤病理诊断 0.1.13①DNA或RNA中碱基序列;②内源性基因的异常和外源性基因的存在;③生物性病原因子、遗传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和个体基因的识别和诊断。

北化考研复试班-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化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北化考研复试班-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化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 北京化工大学经过60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哲学、医学等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形成了从本科生教育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目前,学校共设有15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575人,研究生6789人(其中博士974人),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学生3350人,学历留学生353人。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 专业介绍 化学专业是一种大学专业。化学专业培养具备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和其它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复试科目与人数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62有机化学或664无机化学(含分析化学) ④860物理化学 招生人数128人 复试时间地点 报到时间:3 月 30 日 9:00-11:00,14:00-16:00 报到地点:无机楼 215 室 笔试时间:3 月 30 日晚 18:00-20:00 笔试地点:报到时见无机楼 215 室公告栏面试时间:3 月 31 日全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