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不同轮作方式对黔产半夏土壤机械组成与养分含量的影响_张皓

不同轮作方式对黔产半夏土壤机械组成与养分含量的影响_张皓

不同轮作方式对黔产半夏土壤机械组成与养分含量的影响_张皓
不同轮作方式对黔产半夏土壤机械组成与养分含量的影响_张皓

作物杂志Crops2015(2):101-106DOI:10.16035/j.issn.1001-7283.2015.02.020不同轮作方式对黔产半夏土壤机械

组成与养分含量的影响

张皓1何腾兵1,2林昌虎3何冠谛4高安勤1,5

(1贵州大学农学院,550025,贵州贵阳;2贵州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550025,贵州贵阳;3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550001,贵州贵阳;4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550025,贵州贵阳;5六盘水市农业委员会,553000,贵州六盘水)

摘要本研究于2013年以4种轮作方式[半夏分别与太子参、何首乌(三年生)、金荞麦(短柱型)、苦参(一

年生)轮作]土壤作为对象,分别运用简易比重计法、电位法、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凯氏蒸馏法、高

氯酸消解-钼锑抗比色法、氢氧化钠熔融-火焰光度计法,测定了土壤机械组成、pH及有机质、全氮、全磷、全

钾含量。结果表明,半夏分别与太子参、何首乌(三年生)、苦参(一年生)轮作土壤质地均为中壤土,物理性粘

粒的含量分别为37.60%、44.60%、33.93%,与金荞麦(短柱型)轮作土壤质地为轻壤土,物理性粘粒的含量

为31.10%。土壤pH值无显著差异,半夏与金荞麦(短柱型)轮作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全氮含量最高。细

砂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粗粉砂与土壤有机质、全磷、全氮含量显著正相关,细粉砂与土壤有机质、全

磷、全氮含量显著负相关,粘粒、物理性粘粒与土壤有机质为极显著负相关,与全氮含量为显著负相关。细砂、粗粉砂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35.91%、64.09%。综合考虑,半夏与金荞麦(短柱型)轮作在

4种方式中最优。

关键词轮作;黔产半夏;土壤机械组成;土壤养分

半夏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历版《中国药典》均有收载,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1]。一方面市场对半夏需求量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野生种质迅速缩减,两者之间的矛盾使人工种植半夏成为保障供给、保护半夏资源的必要措施。贵州省是半夏的主产区,也是人工种植半夏的集聚地,多年来在毕节市赫章县,种植半夏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然而连作造成土壤的pH、有机质含量以及阳离子(Ca2+、Mg2+和K+)交换量显著降低,使半夏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弊端,严重制约着其产量与品质,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轮作是目前解决作物连作障碍应用广泛且效果比较明显的一种方法,通过轮作可以有效缓解土壤养分不均衡,减轻土传病虫害的发生,作者简介:张皓,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

何腾兵为通信作者,教授,主要从事土壤学、环境科学的

教学与科研工作

基金项目:贵州省中药现代化重大专项“贵州石斛、半夏等6种中药材产地适宜性技术评价体系构建与产业示范”子课题

[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2)6010-3-1];贵州省科技

创新人才团队建设计划项目“贵州省土壤水肥调控与农

业环境污染防治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黔科合人才团队

[2013]4020);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农业资源与环境”特

色专业建设

收稿日期:2014-08-01;修回日期:2014-12-26实现作物产量、品质和产值的提高。

土壤是植物生存的基质,其氮、磷、钾素的供给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繁殖策略及其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功能[2-7]。土壤的机械组成与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及养分供给具有密切关系,王彦辉等[8]、谢春华等[9]认为土壤中氮、磷、钾的供给能力取决于土壤颗粒的大小。高亚军[10]的研究表明土壤的形成就是粘粒的形成与机械组成的变化。粘粒越多,土壤胶体越丰富,吸附性能越强,所吸附的土壤养分越丰富。

笔者在调查半夏种植基地的前提下,选择4种轮作方式[半夏分别与太子参、何首乌(三年生)、金荞麦(短柱型)、苦参(一年生)轮作]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轮作方式下黔产半夏土壤机械组成与养分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贵州省半夏良好农业规范(GAP)基地建设提供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域位于贵州省赫章县,地处黔西北高原向黔中高原过渡地段,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同时具有北亚热带夏湿春干温凉的气候特征,平均海拔高度2100m,年均气温11?,年均降雨量

2015年第2期

923mm,无霜期210d,年均日照时数1200h,土壤类型为黄棕壤。常年土地滋润,不受干旱天气影响。

1.2研究方法

1.2.1样地选择供试样地轮作方式:①太子参与半夏轮作;②何首乌(三年生)与半夏轮作;③金荞麦(短柱型)与半夏轮作;④苦参(一年生)与半夏轮作。各种植方式的田间施肥量及其他田间管理均一致,轮作模式为上茬种植半夏,当年种植其他中药材,下茬种植半夏。

1.2.2土样采集2013年10月,半夏收获后,下茬半夏种植前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采样前一周研究区未见雨雪,样品选择多云天气在一日内完成采集。土壤样品深度控制在0 20cm,按样点“S”形路线分布,每个土样采5个点以上混合,去除大块砾石与植物须根,混合均匀,取土质量1kg,装入无菌塑料袋中,分别进行编号,密封保存。

1.2.3土样制备土样经室内风干研磨,过孔径1.00、0.15mm筛,装瓶、备用。

1.2.4土样测定土壤机械组成用简易比重计法测定;土壤pH用电位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用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测定;土壤全氮含量用凯氏蒸馏法测定;土壤全磷含量用高氯酸消解-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壤全钾含量用氢氧化钠熔融-火焰光度计法测定。

1.2.5数据处理数据分析采用Excle2003、Spss20.0软件进行。

2结果分析

2.1土壤机械组成

2.1.1不同轮作方式土壤机械组成状况土壤机械组成是构成土壤结构体的基本单元,和土壤成土母质、理化性质关系密切[11]。半夏宜选择排灌良好、土壤肥沃、质地疏松的砂壤土或者黄壤土。本研究对4种轮作方式土壤的粗砂及中砂(粒径0.25 1.00mm)、细砂(粒径0.05 0.25mm)、粗粉砂(粒径0.01 0.05mm)、中粉砂(粒径0.005 0.01mm)、细粉砂(粒径0.001 0.005mm)、粘粒(粒径<0.001mm)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计算出物理性粘粒(粒径<0.01mm)的含量,依据卡钦斯基制对土壤质地进行划分(表1)。由表1可知,半夏与太子参轮作土壤、与何首乌(三年生)轮作土壤、与苦参(一年生)轮作土壤质地均为中壤土,物理性粘粒的含量分别为37.60%、44.60%、3

3.93%,与金荞麦(短柱型)轮作土壤质地为轻壤土,物理性粘粒的含量为31.10%。

砂粒(粒径0.05 1.00mm)含量均小于30%,其含量大小顺序为半夏与苦参(一年生)轮作土壤>与金荞麦(短柱型)轮作土壤>与太子参轮作土壤>与何首乌(三年生)轮作土壤;粉粒(粒径0.001 0.05mm)含量变化不大,介于41.82% 45.51%;粘粒的含量在26.27% 34.30%,半夏与何首乌(三年生)轮作的土壤含量最高,与金荞麦(短柱型)轮作土壤含量最低。

土壤机械组成变异强度评价参照薛正平等的三级评价法[12]进行分析,变异系数(CV)<10%为弱变异;10%≤CV≤30%为中等变异;CV>30%为强变异。砂粒含量变异属于强变异,其中粗砂及中砂的变异系数均大于55%,粉粒各组分的含量中,粗粉砂、中粉砂属于中等变异,细粉砂属于弱-中等变异。4种轮作方式中,砂粒含量变异系数在12.11% 27.28%,大小顺序为半夏与何首乌(三年生)轮作土壤>与苦参(一年生)轮作土壤>与金荞麦(短柱型)轮作土壤>与太子参轮作土壤。

表1不同轮作方式对黔产半夏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

轮作方式

土壤机械组成(%)

粗砂及中砂细砂粗粉砂中粉砂细粉砂粘粒物理性粘粒

质地

①0.04?0.03aA26.05?3.17abA20.63?2.24aA 5.10?1.07aA16.09?1.33aA32.03?3.34abA37.60?4.55abA中壤土

CV(%)68.9112.1610.8620.898.2810.4312.09

②0.37?0.33aA19.94?5.48bA22.01?2.54aA 4.82?0.62aA18.54?1.48aA34.30?5.82aA44.60?10.49aA中壤土

CV(%)88.0127.4611.5612.847.9716.9723.52

③0.31?0.17aA27.86?5.17abA24.80?1.92aA 4.36?0.92aA16.35?1.56aA26.27?3.90bA31.10?4.80bA轻壤土

CV(%)55.6618.547.7521.129.5314.8615.42

④0.12?0.07aA29.64?7.05aA19.95?5.21aA 5.08?1.20aA18.18?2.26aA26.84?3.92bA33.93?4.93abA中壤土

CV(%)60.2323.7926.1023.5812.4114.6014.54

注:表中同列不同小写字母代表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同列不同大写字母代表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极显著),下同201作物杂志Crops

总第165期

2.1.2不同轮作方式土壤机械组成差异分析在Spss20.0中,采用Duncan法进行单因素差异分析,结果如表1。4种轮作方式在P=0.05时,土壤粗砂及中砂、粗粉砂、中粉砂、细粉砂含量无显著差异;细砂含量在半夏与太子参轮作、与何首乌(三年生)轮作、与金荞麦(短柱型)轮作土壤中无显著差异,在苦参(一年生)与半夏轮作土壤中同②轮作方式相比表现为差异显著;粘粒含量在半夏与太子参轮作、与金荞麦(短柱型)轮作、与苦参轮作土壤中无显著差异,在何首乌(三年生)与半夏轮作土壤中与③、④2种轮作方式相比表现为差异显著;物理性粘粒含量在半夏与太子参轮作、与金荞麦(短柱型)轮作、与苦参轮作土壤中无显著差异,在何首乌(三年生)与半夏轮作土壤中与③轮作方式相比表现为差异显著。4种轮作方式在P= 0.01时,机械组成的各组分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

2.1.3半夏土壤机械组成与其养分相关性从表2可以看出,细砂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粗粉砂与土壤有机质、全磷、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细粉砂与土壤有机质、全磷、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粘粒、物理性粘粒与土壤有机质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氮为显著负相关。其他颗粒组成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说明粗粉砂、细粉砂的多少决定土壤的供肥能力,土壤中这2种颗粒所占比例越高,土壤的供肥能力越强,此结果与隋跃宇等[13]的相同,与安国英等[14]的不一致。

表2不同轮作方式半夏土壤机械

组成与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机械组成pH有机质全磷全钾全氮

粗砂及中砂-0.017-0.0160.0150.0890.108

细砂-0.2140.550*0.0510.1550.372

粗粉砂0.4250.540*0.553*0.3410.597*

中粉砂-0.282-0.458-0.3450.084-0.410

细粉砂-0.334-0.602*-0.573*-0.479-0.588*

粘粒0.096-0.693**-0.176-0.228-0.526*

物理性粘粒-0.070-0.750**-0.349-0.224-0.598*注:*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2.1.4半夏土壤颗粒对其养分含量的相对贡献率

细砂、粗粉砂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因此将细砂、粗粉砂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回归分析,探索二者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贡献率。经过F检验和t检验,回归模型合理,见表3。

表3不同轮作方式半夏土壤颗粒对养分含量的相对贡献率

回归方程复相关

系数

颗粒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对贡献率(%)

粗砂及中砂细砂粗粉砂中粉砂细粉砂粘粒

y=-11.747+0.474x1+0.846x20.797**-35.9164.09---

通过表3可知,细砂、粗粉砂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35.91%、64.09%。粗粉砂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贡献率较高可能与该粒级在土壤中占的比例较高有关,这与安国英等[14]的研究结果相似。

2.2不同轮作方式半夏土壤养分差异分析

植物-土壤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土壤的养分差异与植物生长、土壤微生物活动等多重因子相关,这一直是土壤学和生态学研究的热点[15]。供试土壤的母质、气候以及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措施一致,不同轮作方式半夏土壤养分表现出的差异与轮作植物本身根系有关,即土壤养分含量受植被类型因素影响[16]。从表4可以看出,4种轮作方式土壤pH值无显著差异,介于4.28 4.74。有机质含量在半夏与金荞麦(短柱型)轮作土壤中同其他3种轮作方式相比表现为极显著差异,半夏与太子参轮作、与何首乌(三年生)轮作、与苦参(一年生)轮作3种方式之间无显著差异,半夏与金荞麦(短柱型)轮作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达到25.59g/kg,CV为8.57%,土壤机械组成为弱变异,其他轮作方式为中等变异。全磷含量在半夏与苦参(一年生)轮作土壤中同其他3种轮作方式相比表现为极显著差异,半夏与太子参轮作、与何首乌(三年生)轮作、与金荞麦(短柱型)轮作3种方式之间无显著差异,总体全磷含量较低,半夏与金荞麦(短柱型)轮作土壤全磷含量最高,变异系数最低,为弱变异,其他轮作方式为中等变异。全钾含量介于5.45 6.40g/kg,4种轮作方式间无显著差异,半夏与金荞麦(短柱型)轮作土壤全钾含量最高,除半夏与苦参(一年生)轮作土壤为中等变异外,其他轮作方式均为弱变异。全氮含量与有机质含量情况相似,半夏与金荞麦(短柱型)轮作土壤同其他3种轮作方式相比表现为极显著差异,半夏与太子参轮作、与何首乌(三年生)轮作、与苦参(一年生)轮作3种方式间无显著差异,半夏与金荞麦(短柱型)轮作土壤全氮含

301

张皓等:不同轮作方式对黔产半夏土壤机械组成与养分含量的影响

2015年第2期

量最高,达到4.61g/kg,CV为2.51%,为弱变异,其他方式为中等变异。

根系长度是反映根系吸收功能的重要指标,根系越长,其吸收能力越强[17]。一年生苦参根可生长40cm[18],是导致半夏与苦参(一年生)轮作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在4种轮作方式中最低的原因。

根表面积是另一个可以反映根系吸收功能的指标。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根系表面积也增加,根系吸收能力增强[17]。在4种轮作方式中,半夏与何首乌(三年生)轮作虽然种植年限要长,但是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却略高于半夏与苦参(一年生)轮作,这更进一步证明土壤养分含量与植被类型紧密相关[19]。

从土壤养分含量来看,为了达到少施肥、高产出的效果,选择半夏与金荞麦(短柱型)轮作更为

表4不同轮作方式对黔产半夏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轮作方式pH有机质(g/kg)全磷(g/kg)全钾(g/kg)全氮(g/kg)

① 4.69?0.06aA17.39?3.28bB 1.36?0.21aA 6.28?0.11aA 3.31?0.63bB

CV(%) 1.1918.8415.11 1.7519.09

② 4.62?0.11aA15.34?2.76bB 1.30?0.31aA 6.19?0.14aA 3.13?0.58bB

CV(%) 2.4217.8923.77 2.1918.47

③ 4.74?0.11aA25.59?2.19aA 1.86?0.13aA 6.40?0.46aA 4.61?0.12aA

CV(%) 2.348.577.117.15 2.51

④ 4.28?0.04aA17.01?1.84bB0.59?0.13bB 5.45?1.19aA 2.55?0.52bB

CV(%) 1.0510.8121.7921.8820.17合理。

3讨论

根系分泌有机酸可降低土壤pH值,在一定程

度上提高根际土壤中Fe、Zn、P、Mn等养分的有效

性[20]。本研究试验地土壤为酸性,适宜太子参、何

首乌、苦参的生长,而弱碱性土壤中生长较好的金

荞麦[21],在逆境条件下生长时,根系分泌有机酸数

量明显增多[22],同时造成土壤中微生物群落更为

复杂,腐殖质含量更高,使微生物分泌成分及腐殖

酸对土壤颗粒的胶结作用增强,进而影响了土壤

中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降低根区土壤容重,从而减

小根系对土壤的机械压力,达到疏松土壤的效果。

作物种植方式是影响土壤肥力变化最普遍、

最直接、最深刻的因素。4种轮作方式处理半夏土

壤养分含量与赵明勇等[23]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

可能与作物间的根系分泌物密切相关,根系分泌

物种类复杂,数量和性质差异极大,且这些物质中

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很多,这些物质间往往能够产

生累加效应,达到调节土壤的养分状况、为作物生

长提供必要营养补充的效果[24-26]。对于半夏而

言,氮对其地上器官的生长,以及减少“倒苗”可能

有重要作用[27],肖平阔等[28]研究发现每生产

100kg半夏干物质吸收的氮素(N)为18.56kg,磷

(P

2O

5

)为11.68kg,钾(K

2

O)为16.11kg。半夏喜

钾,陈效杰[29]研究指出,在影响半夏产量的氮、磷、钾3种因子中,钾素的影响仅次于氮素。申浩等[30]指出,合理的通过地面浇施和叶面喷施磷肥,可以促进半夏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长,提高其抗逆性。4种轮作方式中半夏与金荞麦(短柱型)轮作土壤氮、磷、钾含量最高,对保障半夏生长更具有优势。

土壤有机质作为土壤质量的核心,是氮素的源和库,对半夏生长尤为重要,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对贡献率又以粗粉粒最高,4种轮作方式中半夏与金荞麦(短柱型)轮作土壤粗粉粒含量高于其他3种轮作方式,更有利于氮素的储存与输出。

4结论

半夏与太子参轮作土壤、与何首乌(三年生)轮作土壤、与苦参(一年生)轮作土壤质地均为中壤土,物理性粘粒的含量分别为37.60%、44.60%、33.93%,与金荞麦(短柱型)轮作土壤质地为轻壤土,物理性粘粒的含量为31.10%。半夏适宜在机械阻力小的轻质地土壤中生长发育,所以与金荞麦(短柱型)轮作在4种轮作方式中最优。

4种轮作方式,土壤pH值无显著差异,半夏与金荞麦(短柱型)轮作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全氮含量最高,从土壤养分含量来看,为了达到少施肥、高产出的效果,选择半夏与金荞麦(短柱型)轮作更为合理。

401作物杂志Crops

总第165期细砂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粗粉砂与土壤有机质、全磷、全氮含量显著正相关,细砂、粗粉砂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35.91%、64.09%。细粉砂与土壤有机质、全磷、全氮含量显著负相关,粘粒、物理性粘粒与土壤有机质为极显著负相关,与全氮含量显著负相关。其他颗粒组成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说明粗粉砂、细粉砂的多少决定土壤的供肥能力,土壤中这2种颗粒所占比例越高,越有利于半夏生长。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北京:中国医药

科技出版社,

2010.[2]Critchley C N R,Chambers B J ,Fowbert J A ,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lowland grassland plant communities and soil properties.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002,105:199-215.[3]Chapin F S ,Vitousek P M ,Cleve K V ,et al.The nature of nutrient

limitation in plant communities.American Naturalist ,1986,127:48-88.[4]Wedin D A ,Tilman D.Influence of nitrogen loading and species

composition on the carbon balance of grasslands.Science ,1996,274:1720-1723.[5]Brooks M L.Effects of increased soil nitrogen on the dominance of

alien annual plants in the Mojave Desert.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3,40:344-353.[6]Janssens F A ,Peeters J RB ,Tallowin J P ,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chemical factor sand grassland diversity.Plant and Soil ,

l998,202:69-78.[7]Kirkham F W ,Mountford J O ,Wilkins RJ ,et al.The effects of ni-trogen ,potassium and phosphorus addition on the vegetation of a

Somerset peat moor under cutting management.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1996,33:1013-1029.[8]王彦辉,于彬涛.林冠截留降雨模型转化和参数规律的初步研

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8,20(6):25-30.[9]谢春华,关文彬,

吴建安,等.贡嘎山暗针叶林生态系统林冠截留特征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24(4):68-71.[10]高亚军.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演化机制及土壤质量评

价研究.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24.[11]何腾兵.贵州山区土壤物理性质对土壤侵蚀影响的研究.土壤

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5(1):85-95.[12]薛正平,杨星卫,

段项锁,等.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合理取样数研究.农业工程学报,

2002(4):6-9.[13]隋跃宇,焦晓光,

程守全,等.海伦市农田黑土机械组成与土壤全量养分相关关系研究.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7(4):456-458.[14]安国英,牛三义,

陈玉娥,等.土壤有机质全氮与机械组成之间关系的探讨.河北林业科技,

1993(3):46-48.[15]王志泰,包玉,

李毅.石质边坡植被建植两周年群落特征与土壤养分动态.草业学报,

2012(2):34-42.[16]蒋文伟,周国模,

余树全,等.安吉山地主要森林类型土壤养分状况的研究.水土保持学报,

2004(4):73-76,100.[17]秦川,何丙辉,

刘永鑫,等.生物埂护坡上黄花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草业学报,

2013(5):256-264.[18]郭吉刚,关扎根.苦参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山西中医

学院学报,

2005(2):45-47.[19]漆良华,周金星,

张旭东,等.湘西北小流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养分库效应.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2):38-41.[20]Arne S ,Toril D E ,Gro W.Organic acids in root exudates and soil

solution of Norway spruce and silver birch.Soil Biology &Bio-chemistry ,2005,37:259-269.[21]吴惠群,李光德.金荞麦生态环境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994(4):102-109.[22]李振高,李良谟,

潘映华,等.小麦苗期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反硝化细菌的影响.土壤学报,

1995(4):408-413.[23]赵明勇,阮培均,

梅艳,等.喀斯特温凉气候区半夏高产栽培技术优化研究.作物杂志,

2012(3):93-98.[24]Einhellig F A.Interactions involving allelopathy in cropping sys-tems .Agronomy Journal ,1996(88):886-893.[25]柴强,黄高宝.根系分泌物在不同播种模式中的化感效应研

究.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4,4(2):163-167.[26]刘小明,雍太文,

廖敦平,等.不同种植模式下根系分泌物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作物杂志,

2012(2):84-88.[27]陈中坚,孙玉琴,

赵雄廷,等.施肥水平对半夏产量和质量影响的研究.中药材,

2006(8):757-759.[28]肖平阔,王沫,

张振媛,等.半夏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吸收特点的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2):453-456.[29]陈效杰.半夏优化栽培模式研究初报.甘肃农业科技,1998

(4):19-20.[30]申浩,吴卫,郑有良,

等.川半夏生长期氮、磷、钾营养吸收特性研究.中国中药杂志,

2010(1):22-26.Soil Textures and Nutrient Contents of Pinellia

in Guizhou as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Rotations

Zhang Hao 1,He Tengbing 1,2,Lin Changhu 3,He Guandi 4,Gao Anqin 1,

5

(1College of Agronomy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Guizhou ,China ;2Institute of New Rural Development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Guizhou ,China ;3Key Laboratory of Chemistry for Natural Products of Guizhou Province

and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iyang 550001,Guizhou ,China ;4College of Life Science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Guizhou ,China ;5Liupanshui City Agriculture Committee ,Liupanshui 553000,Guizhou ,China )

Abstract Four kinds of crop rotation soils including Radix Pseudostellariae ,triennial Polygonum multiflorum ,the

short column type of Fagopyrum cymosum and annual Sophora flavescens were used as Materials.Simple hydrometer method potentiometry ,oil bath heatingoxidized by potassium dichromate volumetric method ,Kjeldahl method ,per-

5

01张皓等:不同轮作方式对黔产半夏土壤机械组成与养分含量的影响

601作物杂志Crops

2015年第2期chloric acid digestion and Mo sb colorimetry,sodium hydroxide molten-Flamephotometric method were respectively used to test soil mechanical composition,pH,organic matter,total nitrogen,total phosphorus and total potassium con-t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in the radix pseudostellariae,fleece-flower root rotation(three years old)soil,Sophora flavescens(annual)rotation soil texture was medium loam,the physical clay content were37.60%,44.60%,33.93%,reepectively,and in the gold buckwheat(short column type)rotation soil texture was sandy loam,with its physical clay content31.10%.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H values.The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total phosphorus,total potassium,total nitrogen content in the rotation soil pinellia tuber and Fagopyrum cymosum (short column type)soil were all highest.Fine sand(diameter0.05-0.25mm)ha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organic matter,meanwhile,coarse silt(diameter0.01-0.05mm)also ha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organic matter,total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In contrast,fine sand(0.001-0.005mm)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organic matter.Furthermore,clay(diameter<0.001mm),physical clay(diameter<0.01mm)were extreme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organic matter,and correlated with total phosphorus.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content of soil organic matter by fine sand and coarse silt was35.91%,64.09%respective-ly.After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the result,the crop rotations of pinellia tuber and Fagopyrum cymosum (short column type)were the most optimal in the four ways above.

Key words Crop rotation;Producted pinellia in Guizhou;Soil textures;Soil nutrient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土壤肥力精选习题

20**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 --- 土壤肥力精选习 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46小题,共 92.0 分) 读某地区的经纬网和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1. 图中甲地区土地盐碱化较轻、耕地质量较好的自然原因是( ) A. 人类长期耕作,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 B. 多为紫色土,冲积土壤比较肥沃 C. 土壤中水、肥、气、热条件协调较好,肥力高 D. 土壤中含钙质较多,黑土分布广 2. 图中乙地区的经济作物和林木主要为( ) A. 甘蔗、柑橘 B. 甜菜、柑橘 C. 花生、苹果 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 某地土壤剖面图,图 2 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图 1 图2 3. 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 B. 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 C. 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 D. 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 4. 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 A. 免耕直播 B. 深耕改土 C. 大棚温室 如图为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D. 棉花、茶树 5%。图 1 为我国东部 D. 砾石压土

5. 按照字母顺序将“①色暗、肥沃的土壤、②地理位置、③冷湿的温带季风气候”填 入,顺序正确的是 6. 该地区森林面积锐减对本地区的土壤和河流的影响主要有 ( ) 7. 下图为江南丘陵某研究区红壤在不同措施下(均不施肥)实验结果。据此回答。 与处理措施①比较,该实验结果表明( ) A. ②处理措施使土壤有机质增多,利于保持水土 B. ③处理措施使土壤酸性增强,利于积累有机质 C. ②处理措施导致水土流失增强,土壤酸性减弱 D. ③处理措施导致水土流失减弱,土壤酸性增强 8. 影响我国苹果带苹果产量浮动的主要因素是 A. 土壤肥力变化大 B. 天气条件变化大 C. 种植习惯 D. 市场需求 埃尔埃希多地区(下图小方框所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小于 300mm ,土壤贫瘠。当 地农业科技人员对土壤进行“三明治”式的改良,很好地改善了作物生长的水肥条件。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①土壤腐殖质增多 ②水土流失加剧,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 ③河流含沙量减小 ④降水多时易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种植桉树的利与弊.doc

种植桉树的利与弊 桉树种植在我国很多见,特别是在华南地区,好多山区都是在采用山头大片种植,在华南地区经常能见到。那有什么?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 种植方法:秋季种植最合宜。桉树苗应选择苗直根壮叶肥厚的苗株,一般购买的时候都有自带土壤外加薄膜包裹。山头开梯级片区种植。种植坑位一般直径开到不小于80CM,留下余地方便以后施肥和淋水。种植后淋下定根水,刚开始的头一个星期,每保持土壤表面湿润。以后可半月淋水一次,三个月后可以开始混水施小肥。五个月后可以在根部进行埋肥,定期管理就可以。 桉树的价植:目前来说,桉树种植收益还是不错的,价格方面也一直保持一个中高不下的市价。拉平均是750元/立方米,在树林种植来说,这个项目还是可以考虑的。 桉树的好处就是给给农业种植业带来一定的收益,周期也不算太短,人工投入方面也不算太繁杂。但弊端就很明显,给土壤和当地带来的损失很难弥补的。可以说桉树就是一个抽肥机,不但会把土壤内的有机物榨干,引发土地退化,还会引发水土保持情况恶化。 据说桉树气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渗入土地里将很难清除干净,对水质污染极大,人畜饮用后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另外,桉树发出的气味对人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将威胁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这就是为什么有部

分农村的村民在把山头土地包给承包商后一听说要种植桉树都纷纷解约 的原因,因为他们知道这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是这几个山头一年几十块两三百块所不能弥补的。 种植桉树的技术 播种技术 于11-12月采种,次年春播,也可在7-8月采种,当年播种。每100千克果实可获种子1.5千克,千粒重蓝桉为2.8克、直干桉为1.5克,种子发芽率达90%以上。 1.母床育苗。选择土壤肥沃的菜园地做苗床地,在3月中旬播种,精细整地理墒,墒宽1.2-1.6米。将种子浸泡48小时后,用细沙拌匀种子撒播于苗床上,用细粪土复盖1-2厘米厚。浇足水后盖膜,播后7-10天可出土,土壤保持湿润、通风,防止高温烧苗。当小苗长至5-10厘米高时,揭膜炼苗;苗长到30-40厘米高时,宜选阴雨天移栽,易成活。在滇中地区于6月上旬至7月上旬移栽最佳。 2.营养袋育苗。营养土装袋后,将浸泡好的种子播于袋中(每袋2-3粒),再复盖一层细粪,浇足水后盖膜,注意通风和保持水分。在小苗成长期间定苗,拔出弱小苗,每个营养袋留1株。待小苗长至10-20厘米高时可以移栽,一般3月上旬育苗,6月上旬雨季进行移栽。 3.苗床管理。待幼苗出苗后,拔除苗床的所有杂草。桉树幼苗易发生立枯病,发病初期每亩用70%敌克松500倍液(每亩用100千克药液),喷淋或浇泼苗床2-3次,每次间隔时间10-15天。 移栽管理

轮作倒茬的基本原理及其意义

轮作倒茬技术 近年来,向日葵、玉米种植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县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向日葵、玉米连年种植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当地土壤生态系统带来极大的破坏,不利于向日葵、玉米种植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植年限的逐步增加,单一作物连作面积过大会给自然界带来许多危害,比如土壤养分的损耗,土壤有害物质的累积,病虫草害加剧等。从而使作物产量下降,产品质量下降,甚至造成绝产。因此轮作倒茬显得愈来愈突出。 一、轮作、重茬的概念 轮作是指同一块地上有计划地按顺序轮种不同类型的作物和不同类型的复种形式称为轮作。同一块地上长期连年种植一种作物或一种复种形式称为连作,又叫重茬,重茬的危害,经常胜过连作;两年连作称为迎茬。 二、轮作倒茬的好处 要实现农作物持续高产优质,必须实行轮作,这是因为: 1、轮作可均衡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 2、可以改变农田生态条件,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增加生物多样性。 3、免除和减少某些连作所特有的病虫草的危害。利用

前茬作物根系分泌的灭菌素,可以抑制后茬作物上病害的发生,如甜菜、胡萝卜、洋葱、大蒜等根系分泌物可抑制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小麦根系的分泌物可以抑制茅草的生长。 4、合理轮作换茬,因食物条件恶化和寄主的减少而使那些寄生性强、寄主植物种类单一及迁移能力小的病虫大量死亡。腐生性不强的病原物如马铃薯晚疫病菌等由于没有寄主植物而不能继续繁殖。 5、轮作可以促进土壤中对病原物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的活动,从而抑制病原物的滋生。 三、轮作的基本原则 1、注意不同环境病虫害发生程度不同。同科农作物有同样的病虫害发生。不同科农作物轮作,可使病菌失去寄主或改变起生活环境,达到减轻或消灭病虫害的目的。如菌核病的寄主范围较广,且病菌存活年限较长,如向日葵和瓜类轮作,病害会越来越重。不同病菌存活时间不同,轮作的年限也不同。 2、每年选择不同科种植 如:农作物可分为禾本科、菊科、葫芦科和豆科。可按:小麦—葫芦—大豆;向日葵-玉米-葫芦;玉米-瓜类-大豆等。 3、注意不同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充分利用土壤养分。不同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不同,如玉米类需要氮肥较多,瓜类需要磷肥较多,

土壤肥力因素

浅谈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土壤肥力 万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经过我几年来在绿化施工中的观察,苗木的成活率很大方面取决于土壤因素,就此我想就我了解的关于土壤的一点小认识在此作一肤浅的探讨。 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是土壤各种基本性质的综合表现,是土壤区别于成土母质和其他自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土壤作为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物质基础。 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前者指在五大成土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影响下形成的肥力,主要存在于未开垦的自然土壤;后者指长期在人为的耕作、施肥、灌溉和其他各种农事活动影响下表现出的肥力,主要存在于耕作(农田)土壤。 中国的一些土壤工作者根据中国农业生产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将土壤肥力归结为土壤中养分、水分、通气状况和温度状况(简称水、肥、气、热)等4个因素的综合。 土壤中的许多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肥力的某一方面或所有方面,这些因素可以归纳如下。 养分因素指土壤中的养分贮量、强度因素和容量因素,主要取决于土壤矿物质及有机质的数量和组成。就世界范围而言,多数矿质土壤中的氮、磷、钾三要素的大致含量分别是0.02~0.5%、0.01~ 0.2%和0.2~3.3%。中国一般农田的养分含量是: 氮0.03~0.35%;磷0.01~0.15%钾 0.25~2.7%。但土壤向植物提供养分的能力并不直接决定于土壤中养分的贮量,而是决定于养分有效性的高低;而某种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化学位又是决定该元素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化学位是一个强度因素,从一定意义说,它可以用该营养元素在土壤溶液中的浓度或活度表示。由于土壤溶液中各营养元素的浓度均较低,它们被植物

试验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

自然地理学 实验指导书 林惠花、肖宝玉、陈秀玲、刘强编 2007.8

自然地理气象实验部分 实验一气象观测场和温度的观测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气象观测场地的建立条件及掌握常见的温度观测方法 二主要内容 1 观测场地的选择要求和观测场内的仪器布置; 2 百叶箱的结构与作用; 3 常用的温度观测仪器与观测方法; 三气象观测场的建立要求及测温仪器构造及原理 (一)观测场地的选择要求 地面气象观测的主要项目都是在观测场内通过各种仪器进行的,观测场地的选择是否适宜,对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影响很大。观测场地的选择关键在于站址的选择。站址应选择在能代表大范围的天气、气候特点的地区,除某些根据特殊需要而建立的专业台站外,一般要求建在平坦空旷,四周没有高大建筑物、树林和大水库的地方。这是因为:在复杂地形影响下,风、云、温度、湿度等要素均有显著差异,不能真实反映这个地区自由大气的实际变化情况;树林及建筑物等障碍物对辐射、温度、降水,特别是风都有显著影响,如建筑物密集的城市,由于建筑物吸热和散热都较快,人类活动频繁,使得城镇温度比农村偏高,湿度较农村偏低,同时建筑群会影响空气的运行,既减小风速,也能改变风向。此外,城镇空气固体悬浮物多,能削弱太阳辐射,使能见度下降,这对日辐射和日照观测均会造成影响;如果台站设在工业城市最多风向的下风方,经常受吹来烟尘的影响,将会影响资料的代表性。因此观测场地距障碍物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通常观测场离的距离应视障碍物的性质而定:孤立的障碍物离观测场地的距离应在3倍以上障碍物的高度;连续的或成片的障碍物离观测场地的距离应在10倍以上障碍物的高度。 场地的选择总体要求是要有代表性,避免局地因素的影响。 观测场地不宜过小,否则场内安置的仪器难以保持一定的间隔,容易彼此遮挡,影响通风。普通观测场有25m*25m和20m*16m两种规格。 观测场地要求平整。由于一般地区绿色植物分布的面积最广,所以观测场内应种植浅草(不长草的地区例外),以更好代表这一地区下垫面特征。为了保护场地和仪器设备,四周最好围有1.2m 通风围栏。围栏的北面正中开一小门,以便出入。场内还应铺设宽约0.4—0.5m的小路,以利于保护草层,保持场内整洁,方便行走。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摘要保护性耕作调节土壤水分状况和理化性质,提高了土壤肥力,是改善土壤环境状况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土壤肥力;土壤环境状况 1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地表覆盖秸秆或留有残茬阻隔降水直接打击地面,防止土壤板结,增加地表的粗糙度,阻挡雨水在地表的流动,增加雨水向土体的入渗量,相应减少了地表径流量。与传统耕作相比,深松覆盖和免耕覆盖比休闲期间的土壤蓄水量分别提 高8.79%~13.39%和7.72%~8.05%,降水贮蓄率提高 13.72%和11.28%,降水利 用效率提高25.55%和11.83%,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6.37%和10.62%。与翻耕相比,少耕可减少地表径流23%~72%、土壤流失6%~24%;免耕减少地表径流59%~100%、土壤流失71%~100%。另外,进行少免耕的保护性耕作措施是秸秆综合利用、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 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2.1 对土壤团聚体数量的影响 保护性耕作可增加土壤团聚体的数量。常规耕作下,翻耕扰乱了土层结构,土壤团聚体被粉碎,耕层内有机质矿质化速度加快,有机-无机-微生物复合体含量下降,使土粒间黏合力下降、水稳性团聚体减少。与之相反,少免耕可增加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或增强团聚体的稳定性。研究发现,免耕直播田与翻耕田的机械组成并无明显差异,但在微团聚体的组成上出现较大的变化,尤其是0~7 cm 的表土层,其中0.01、0.05 、0.25 mm 颗粒直径的团聚体分别比翻耕增加 3.1%、 5.8%和12.3%。黄棕壤稻麦轮作田的定位试验表明,免耕条件下各级水 稳性团粒结构的含量均比翻耕的高,尤其以>5 mm的大团聚体增加较多,而>0.25 mm 的团聚体总量也增加了25%左右。土壤微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数量的增加,有利于土壤积蓄养分,改善结构,增强对环境水热变化的缓冲能力,为作物生长、微生物活动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2.2 对土壤容重和紧实度的影响 保护性耕作调节了土壤容重和紧实度。传统耕作中由于农机具对土壤的压实,可使传统耕作中的表层土壤容重增加14%。免耕直播田0~5cm 土层的土壤 容重比翻耕田低7.66%,在5~7 cm的深度内,土壤容重减少了0.10 mg/cm 3。免耕田的土壤容重不仅小于翻耕,并且随免耕年限的增加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

土壤中的四个因素决定着土壤肥力的高低-推荐下载

土壤中的四个因素决定着土壤肥力的高低 1 土壤水分 1.1 土壤水分类型 土壤水分常以三种形式存在于土壤中,束缚水。紧紧吸附在土粒表面,不能流动,也很难为作物根系吸收的水分叫束缚水。土粒越细,吸附在土粒表面的束缚水越多;毛管水。土粒之间小于0.1mm的小孔隙叫毛细管,毛细管中的水可以在土壤中上下、左右移动,是供作物吸收利用的主要有效水。因此,毛管水对作物生长发育最为重要;重力水。是土粒之间大于0.1mm大孔隙中的水分。由于受重力作用只能向下流动,所以叫重力水。在水稻田中,重力水是有效的水分。在旱田中,重力水只能短期被植物利用,如较长期地充满着重力水(即地里积水),则土壤空气缺乏,对作物生长非常不利。 1.2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土壤水分并不能全部被作物吸收利用,束缚水和重力水都是不能被作物利用的无效水,只有毛管水是能被作物利用的有效水。当土壤中只存在着束缚水时,因作物不能利用,而表现出萎蔫,这时的土壤含水量叫萎蔫系数。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毛细管中开始充水,当土壤中毛细管全部充满水时的含水量,叫田间持水量。土壤有效水的数量是田间持水量减去萎蔫系数的数值。 土壤有效水含量的多少,主要受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砂土和黏土有效水都低于壤土。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毛细孔隙增加,有效水含量高。 2 土壤养分 2.1 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根据作物吸收土壤养分的难易,可把土壤养分分为两类。一类是速效态养分叫有效养分,另一类是迟效态养分又叫潜在养分。速效态养分以离子、分子状态存在于土壤溶液中和土壤胶凿表面上,能够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持效养分存在于土壤矿物质和有机质中,难溶于水而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经化学作用和微生物作用,分解成可溶性的速效养分才能被吸收。理想的土壤,不但要求养分种类齐全,含量高,而且要求速效和迟效各占一定比例,使养分能均衡持久地供给作物利用。

桉树高产用肥施肥的重点和误区.

桉树高产用肥施肥的重点和误区 一、专用肥料 专用肥料,是根据南北气候条件,在气候变化不大的同一区域的省区县份的土壤条件和土壤肥力水平下,针对农作物和植物需要肥料的特点,而科学合理搭配并添加一定量的中、微量元素而生产的一种专用肥料,以促进肥与作物,植物的效应作用,达到肥到功倍的效果。 目前市面有:甘蔗专用肥,木薯专用肥,花生专用肥,桉树专用肥,种类繁多,鱼目混珠,优劣参半。 二、什么是桉树专用肥 肥桉树专用肥是针对桉树速生的特点,在立地水平差,山地贫瘠肥力地下的条件下,以氮、磷、钾为大量元素,钙、镁为中量元素,硼、铜、铁、锌等微量元素进行合理组合,添加有机质和有机态长效保护剂,使其达到对桉树速生高效又长效的专用型肥料。分为基肥和追肥。 三、桉树的需肥特性 桉树的需肥特性,据国内,国外近年来种植的实践的研究结果表明,桉树再生长过程中,平均每株每年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约36克、磷约2085克、钾约20克、钙约31克、镁约8.5克、硫约4克,不同的养分的比例依次为氮>钾>磷,钙>镁>硫。实践证明桉树除氮磷钾等三种大元素外,还需补充吸收多种中微量矿质元素,硼、锌、铁、铜、锰等元素需要量较少。尽管桉树对微量元素的总需要量极少,但对桉树的生长速生却起着很大作用,如果在种植桉树时,这些微量元素得不到适量补充,树木的幼嫩部分如根部、根尖、茎尖首先受害,严重时生长点坏死,木质素形成受阻,不能成才,降低产量。相反,如果配比和施用不当,这些元素含量失衡,林木也会中毒,同样严重影响桉树的产量和质量,经济效益低下。 四、桉树施肥特点及常见误区

(1单施或偏施磷肥 有些种植户只用磷肥作基肥,强调多施磷肥,或强调施高磷的肥料。这是用肥误区之一。 却不知磷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小,易发生化学固定,利用率很低。桉树无法全部吸收所施的磷肥,最终造成磷肥的浪费和养分失衡,肥与桉树生长的投入与产生的经济效应差。 (2自配肥料 有些种植户为了节约肥料成本,用各种肥料简单掺混作为桉树专用肥料,表面看起来比专业生产的专用肥便宜,但是实践施放后肥料对桉树的利用率不到50%。这是误区之二。因为各种原料的颗粒大小相差很大,物料比也相差很大,无法均匀和形成长效颗粒,肥料施入土壤后很快分解挥发、流失或被土壤吸附固定,肥效损失很大,肥力不持久。自配肥料也无法配合中量原素、微量元素,最终也没有发挥肥的效益作用。 (3自制农家肥,取代化肥 农家肥是一种好肥料,对改良土质和培肥地力是比较好的的办法。但再施用前不经过充分的发酵严格的高温处理,不但肥效无法正常发挥,还会携带寄生病菌,把病虫传染给植株。这是误区之三。有人认为鸡粪类的农家肥世代都用,也没有鸡粪对植物的坏处,却不知目前的鸡粪大多数都含有木糖,原本带有病菌的木糖,就会传染给植株,导致成片枯死。但无论从桉树的需肥特性还是从肥料本身的分解性来讲,都是不是科学的。正确的做法是,以充分发酵好的有机肥作原材料,合理配加大中微量元素,用作底肥,不能只用农家肥取代花费。 (4肥多就高产,滥用高浓度复合肥(氮15磷15钾15作基肥或追肥,这是误区之四。

垂直地带性土壤的机械组成与土壤有机质的关系

垂直地带性土壤的机械组成与土壤有机质的关系 ——以武夷山垂直地带性表层土壤为例 【摘要】以武夷山垂直地带性土壤表层的机械组成、土壤有机质为研究对象,对武夷山垂直地带性土壤通过机械组成分析、有机质分析、机械组成和有机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武夷山垂直地带性土壤表层的机械组成上差异较大,从整体角度上看,随海拔梯度的增加,大团聚体比例增加,微团聚体减少。表明土壤的风化程度沿海拔高度增加而逐渐减弱;有机质差异也较大,总的来说有机质含量随海拔增加而增加;土壤的机械组成和土壤的有机质有一定的关系,初步判定粘粒和有机质之间负相关性,和粉粒之间正相关性,但和砂粒的相关性不明显,即有机质含量还受制于三种粒径的比例权重关系。 【关键字】土壤表层机械组成有机质关系武夷山 目录: 1、武夷山土壤概况……………………………………………………………………………. 2、研究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武夷山垂直地带性土壤表层的机械组成……………………………………………… 3.2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有机质分布状况……………………………………………………… 3.3武夷山垂直地带性土壤表层土壤的机械组成与有机质之间的关系……………………… 4、问题讨论及论文小结……………………………………………………………………….. 前言 土壤的机械组成对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同土壤的机械组成不同,矿物组成上差异显著,其化学成分和其它各种性质也均不相同[1]。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分析和研究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有机质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土壤中的养分状况和它对各养分吸附能力的强弱都与土壤的粒级组成有关,所以研究和了解土壤的颗粒组成对于指导土壤的耕作、种植、土壤改良以及了解植被的演替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并且,经读者查阅资料和书籍表明,现阶段,研究土壤机械组成和有机质之间关系的专家、学者比较少,有的也只是定性的阐述。武夷山植被覆盖总体较好,由于植被覆盖率对土壤有机质的制约性并非最重要,因此,研究机械组成和有机质的关系成为了可能。本文则以武夷山垂直地带性土壤表层的机械组成、土壤有机质为研究对象,对武夷山垂直地带性土壤表层的机械组成、有机质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特性进行了初步比较和探讨。 1、武夷山土壤概况 武夷山脉(地理坐标为北纬27°33~54’,东经117°27~51’)位于闽赣边界,呈东北—西南走向,平均海拔高度为1000~1100m ,北段地势最高,其中黄岗山海拔2158m ,是我国大陆东南部的最高峰[2]。在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影响下, 本区水热充足, 年平均气温13℃~ 19 ℃, 年平均降水量1 600mm~ 2 200mm , 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0 %~ 85 % 以上[3]。区内森林植被茂密,植物种类繁多, 特别是拥有2. 9 m 2×108m 2 原生森林植被, 是中亚热带保留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4]。植被和土壤呈现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异, 从山麓到山顶依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中山苔藓矮曲林—中山草甸;普通山地红壤—黄红壤—黄壤—中山草甸土。本次实习由于客观原因没有到达中山草甸土,表一[5]为武夷山随海拔高度的垂直地带性土壤研究样地的相关信息。

桉树专用肥与普通肥料的区别

桉树专用肥与普通肥料的区别 福建省林业厅一项关于桉树腐殖酸专用肥的研究表明:与等价投入(肥料成本)的常规化肥相比,施用系列桉树专用肥的林分生长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常规化肥处理,且叶片浓绿、树势强壮,施后19个月内,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提高了7.8%~51.8%、9.8%~53.0%和30%以上,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26.3%~94.2%,叶面积指数提高41.0%~172:8%。由此可见,对桉树来说,施用桉树专用肥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那么,较普通肥料而言,桉树专用肥拥有哪些特别的优势呢? 首先,桉树专用肥养分全面,配比合理,营养均衡,能提高利用率,真正满足桉树养分需求。单一化肥通常难以掌握氮、磷、钾肥的配比,施用起来既不方便,也难以满足桉树生长需求,一般复合肥虽已按一定的氮磷钾比例配置好,但各种作物的需肥特性毕竟是有差别的,缺乏针对性。而桉树专用肥是根据桉树的生长发育特点与需肥特性而专门研发的专用肥料,其氮磷钾比例完全切合桉树生长需求,从而做到不浪费、无肥害,促进桉树健康快速生长。 其次,桉树专用肥通常添加了丰富的有机质。有机质中的大量有益微生物能促进土壤中的生物转化,保护和改善了土壤环境,又为植物提供了各种营养元素,使土壤生理活跃,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不断提高,防止桉树掠夺性吸收土壤养分造成的土壤恶化板结,提高保水、保肥能力,能增强桉树生长后劲,使桉树始终在一个较好的土壤环境中快速生长;同时,有益微生物有一定的抑菌抗菌的作用,从而减少土传病害。 再次,大部分桉树专用肥都针对性地添加了桉树生长所需的钙、镁,硫、锰、铁、硼、铜、锌等中微量元素。这些中微量元素的施用在桉树对氮、磷、钾的吸收过程中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桉树的营养平衡;桉树大部分病害与微量元素有关,施用微量元素可以提高植株对桉树垂梢病、红顶病等重要病害的抵抗性,对桉树生长有积极影响。 最后,有些桉树专用肥中添加了大量的氨基酸、腐植酸等生物活性成分。这些生物活性成分能明显增强桉树的光合作用,大幅提高光能的转化率和肥料利用率,使碳素同化率增加,为桉树生长发育累积更多的有机物质,形成更多木质素和纤维素,有效提高桉树抗旱、抗寒、抗病、抗倒伏的能力,促进桉树根系发达深扎、叶片增厚墨绿、植株健壮、生长迅速、主干粗壮,从而促进桉树丰产。

实验二测定土壤机械组成

实验一、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 一、目的意义 为什么要测定土壤的机械组成?因为通过测定土壤的机械组成,我们就可以知道土壤质地的粗细。土壤质地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肥力状况,同时它还是土壤分类的重要依据,所以在研究土壤的形成、分布、分类及肥力状况时一定要先测定土壤的机械组成。 测定土壤机械组成(粒度分析)的方法有好几种。在野外因仪器、药品携带不方便,所以常用手测法(揉条法)。在室内则采用吸管法或比重计法。比重计法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容易也比较准确。吸管法一般多用于科研等更精确的分析,因我们课时有限,所以我们实验是采用比重计法。 二、测定原理 测定土壤机械组成也就是测定土壤质地。土壤是由许多大小不同的土粒,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这些不同的土粒组合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土壤粗细状况,就称作土壤质地(soil texture)。 土壤机械组成分析原理,就是把土粒按其粒径大小分成若干级,并定出各级的量,从而得出土壤的机械组成。对于粒径>0.25mm砂粒,一般用过筛法,将砂砾逐级过筛称重。对于粒径小的土粒,则用分散剂法

将其充分分散,再使分散后的土粒在一定容积的悬液中自由沉降,一般颗粒愈大沉降速度愈快。 我们用的土样是过1mm筛的土样,用比重计法测定。在测定以前还要根据土壤pH值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分散剂(请同学们看书第8页)。我们的分析土样pH值是酸性的,所以用0.5mol/LNaOH溶液做为分散剂,这是化学分散法,为了使其充分分散,还必须研磨,这是物理分散法。经过充分分散处理后的土样,要在一定容积的水溶液中自由的沉降,其原理是|:在一定温度下,颗粒越大沉降速度越快。(同学们可看书第7页原理部分)。当比重计放入制备好的悬液中时,比重计所排开的悬液体积等于其自身重量时,它浮在了一定位置上,这时我们就可以直接在比重计上读取克/升的数字,通过计算得出某粒级的土粒含量。这是土壤机械组成分析的原理部分。 三、比重计的使用 这种比重计称作甲种比重计,比重计上有0―60的刻度数字,从中可以读出到0.1克/升的小数。0以上为负值,0以下为正值。读取数字时,应该以悬液面形成的上弯月面顶部和比重计刻度相切的数字,精确到十位小数(0.1)。 四、测定方法和步骤 1.用粗天平称取过1mm筛孔的土样50克置瓷碗中,先加 0.5mol/LNaOH约20ml左右,用研棒研磨5分钟,使其分散呈糊状。再将

安徽农业大学土壤肥力

1、土壤肥力答:简单地说土壤肥力就是土壤供给养分的能力。是指在植物生长期间,土壤能持续不断地、适量地提供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因素及其他生活条件的能力。 5、土壤缓效钾答:指存在于土壤的层状硅酸盐矿物层间和颗粒边缘,不能被中性盐在短时间内浸提出的钾。 硝化作用指土壤中大部分NH4+通过微生物作用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过程。 2、可持续农业答:可持续农业是一种经过长期之后能增进环境质量、提高农业所依赖的资源贮备、满足人类对基本食物和纤维的需求以及改善农民和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的一种农业制度。 3、最小养分定律答: 田间作物产量决定于土壤中最低的养分,只有补充了土壤中的最低养分才能发挥土壤中其他养分的作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4、保护耕作答: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7、潜在饥饿答:指作物的某种元素不能满足需要而又不显出缺素症状时的状况。8、最大利润产量答:来自对最高产量研究数据的经济分析,它比最高产量稍低即投入的最后1个单位增量与收益相抵的那一点。9、养分平衡法答:是以作物与土壤之间养分供求平衡为目的,根据作物需肥量与土壤供肥之差,求得实现计划产量所需肥料量 10、灌溉施肥答:将肥料溶于灌溉水中,随着灌溉水将肥料施入土壤或生长介质。 2、为什么说土壤温度主要由含水量控制水分具有较大的热容量、导热率和蒸发潜热,土中水分含量又与土壤发射率有关,因此调节土壤水分含量又对土壤温度有较大影响a土色加深地面发射率降低b地表温度下降,地面长波辐射减少c今年地面水汽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因而,白天灌溉地面辐射有所增加,土壤导热率也增大,所以水运用的适宜有增温、降温、保温的作用。 1、为何磷肥的利用率较低?如何提高磷肥的利用率? 答:(1)磷在土坡中只能移动l~3厘米距离,而且磷在移动过程中极易被土集所固定;(2)作物根部直接接触的土壤也很有限的;(3)作物中的富含磷部位为种子,其用量本来就不大;建议采用水肥一体化施肥,这样可以节约用水和提高磷肥利用率:(1)根据轮作换茬制合理施用磷;(2)根据土壤条件合理施用磷肥;(3):根据磷肥的特性合理施用磷肥;(4)氮、磷肥配合施用。

影响土壤健康的六大因素

影响土壤健康的六大因素 土壤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你是否知道健康土壤到底是什么样子?现给大家作以分析。 一、土壤有机质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与土壤肥力、作物健康度、作物产量等有着很大的联系。资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肥力水平呈正相关。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往往表现为透水透气性好、供肥能力强、不容易出现板结以及盐渍化的情况。因此说,提高土壤有机质是耕作管理的第一要务。 二、土壤微生物 作为土壤的活跃组成部分,土壤微生物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中,通过代谢活动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以及分泌的有机酸等有助于大团粒结构的形成,最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土壤。 在我们的农田中,微生物的作用尤为重要,杂草、作物的枯叶、杂草的烂根以及施入土壤中的粪便都需要微生物才可以腐烂分解,释放出养分,形成腐殖质,进而提高土壤肥力,

改善土壤结构。在农药、化肥被大量滥用的今天,微生物还可以降解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降低农残危害,帮助土壤恢复健康。 三、土壤中微量元素 在土壤和植物中,通常认为中量元素包括钙、镁、硫,微量元素包括铁、铜、锌、锰、钼、硼、镍和氯等。我们在农业生产时会发现,当作物不健康时,往往是由于其中的某一个中量元素或微量元素缺失而导致的,当作物的各种元素都有充足的补给时,才会有健康的作物,才会生产出优质的果实。因此说,给土壤不仅要补充作物生长所必须的N、P、K等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的补充也是相当重要的。 四、土壤酸碱度 不同的植株都有自己喜欢的土壤,将南方的作物直接栽种在北方,即使将它放在温室中提供同等的热量,如果土壤还是北方的土壤,那么它就不会生长得很好,那是因为每个作物都有自己喜欢的酸碱度。

关于桉树生态影响问题的说明

关于桉树生态影响问题的说明 1、桉树无毒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刘夙指出,一部分树种对另一部分树种的汁液或腐叶敏感现象,并不仅限于桉树。在关于“桉树有毒”一类的报道,都没有准确的、可比性强的试验资料可以进一步加以论证,至于桉树对人体有害的说法,更是“纯属无稽之谈”。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也支持这一观点:在原产国澳大利亚,各大城市的饮用水源的涵养林基本上都是桉树,而水源从未出过问题,还有澳大利亚的动物考拉(树袋熊),生活在桉树林中,专吃桉树叶为生,如果桉树有毒,动物能吃吗?再者桉树的另一种副产品——桉叶油,则一直被广泛用作化妆品和药品的原料。 2、桉树不是“抽水机” 桉树林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气候调节上发挥的作用,丝毫不比其他树种逊色。科学研究表明,每合成1公斤生物量(干重),松树需要消耗1000升水,相思、黄檀、香蕉、咖啡需要800升以上,而桉树只需要510升。可见,桉树的水分利用效率很高。由于桉树生长快,总的用水量可能会比其他树种多一些,但并不构成危机。事实上,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墨累-达令河许多支流的源头就是桉树林,这些桉树林起到了极其有效的水源涵养作用。 3、桉树不是“抽肥机”,科学经营桉树,不会造成地力衰退 所有人工林树种,由于实行集约经营,都会造成一定的肥力

减低,因为人工林生长快,密度大,吸收的矿物营养多,再加上一些地方农民将枯枝落叶全部取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这很正常,并不会造成土地荒废这么严重的后果。关键是科学管理,补充养分,采用配方施肥,土壤缺什么就补什么,问题就解决了。 4、桉树不是“霸王树”,桉树林下同样具有生物多样性 在桉树的原产地澳大利亚,桉树林中动植物资源丰富,走进桉树林随处可见到袋鼠、鸟类和爬行动物,地上则有茂密的灌木和杂草。个别情况下,桉树林下植被很少,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是桉树种得太密,林下无阳光,营养竞争激烈,造成植被稀少;二是有些地方在种植桉树之前本身就没有植被,桉树长起来了,只能说明桉树的适应性强;三是高度集约经营,人工抚育强度太大,除草及时,导致没有杂草。

土壤机械组成方法

实验土壤机械分析--比重计速测法 、目的要求 土壤矿物质颗粒是上壤固相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颗粒直径大小, 对土壤理化性状及肥力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土壤颗粒分析,测定各粒级所占的百分含量,可以确定土壤质地,它是土壤学实验中的基本的分析项目之一。 土壤质地对土壤形成、土壤理化性质、肥力因素、植物生长及微 生物活动都有很大影响。因此,测定土壤颗粒组成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比重计速测法,按卡庆斯基质地分类(简制)确定土壤质地名称。 二、方法原理 比重计速测法是将一定数量的土样(<1毫米),经过化学与物理处理,使其充分分散成单粒,然后置于一升容积的水中,让其自由沉降,其沉降速度符合司笃克斯定律(即球体(土粒)在介质(水)中沉降,其沉降速度与球体(土粒)半径的平方成正比,而与介质(水)的粘滞系数成反比)。根据不同温度下土粒沉降时间,可以用甲种比值计测定悬液的比重。比重计读数直接指示出悬液在比重计所处深度上的悬液中小于某一粒径的土粒的含量,再据卡庆斯基质地分类表查出质地名称。 司笃克斯定律: 其中:V 半径为r的土粒在介质中沉降的速度, 重力加速度土粒的半径 di 土粒的密度,平均为2.65克/厘米3 d2 介质(水)的密度 卩介质(水)的粘滞系数

三、试剂及仪器 1. 0.5mol ?L-1(N&C2Q)草酸钠溶液:称取33.5克草酸钠(化学纯),加蒸馏水溶液解后稀释至1升,摇匀。 2. 0.5 mol ?L-1(NaOH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克氢氧化钠(化学纯),加蒸馏水溶液后稀释至1升,摇匀。 3. 0.5 mol ?L-1(NaPO 6六偏磷酸钠溶液:称取51克六偏磷酸钠[(NaPO)6](化学纯),加蒸馏水溶解后稀释至1升,摇匀。 4. 天平(感量0.01克)、铝盒、有柄瓷钵、橡皮塞玻棒、大漏斗、定时钟、沉降筒、搅拌棒、温度计等。 5. 甲种比重计(鲍氏比重计):刻度范围为0—60,最小刻度单位1克/升。刻度代表比重计所处深度上的土壤悬液的平均比重。 四、操作步骤: 1. 称取通过1毫米孔径筛子的风干土50克,如为砂土则称取100克,精确至0.01克,放入有柄瓷钵中。 2. 根据土壤pH分别选用下列分散剂: 石灰性土壤(50克样品):加0.5 mol ?L-1(NaPO)6六偏磷酸钠60毫升。 中性土壤(50克样品):加入0.5 mol ?L-1(2 NaC2O)草酸钠25毫升。 酸性土壤(50克样品):加0.5 mol ?L-1(NaOH氢氧化钠40毫升。 3. 加入分散剂后,用橡皮塞玻棒研磨15分钟,(粘土研磨25分钟),研磨好以后,将土浆通过大漏斗用蒸馏水全部洗入1000毫升的沉降筒中,用蒸馏水加至刻度,然后将沉降筒放在平稳处,用搅拌棒上下搅拌1分钟(每分钟上下各30次),搅拌停止后立即记时。 4. 根据悬浮液的温度,查表2 —1,小于0.01毫米土粒沉降所需的时间(如15C时为30分钟),在到达所需时间前30钞,将比重计轻轻放入沉降筒,到达所需要时间时读出比重计的读数,取出比重计,用水洗净,放入空白液中读数。

《土壤肥力学》试卷

2011级土壤学硕士研究生《土壤肥力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土壤肥力 答:简单地说土壤肥力就是土壤供给养分的能力。是指在植物生长期间,土壤能持续不断地、适量地提供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因素及其他生活条件的能力。 2、可持续农业 答:可持续农业是一种经过长期之后能增进环境质量、提高农业所依赖的资源贮备、满足人类对基本食物和纤维的需求以及改善农民和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的一种农业制度。 3、最小养分定律 答:田间作物产量决定于土壤中最低的养分,只有补充了土壤中的最低养分才能发挥土壤中其他养分的作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4、保护耕作 答: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 5、土壤缓效钾 答:指存在于土壤的层状硅酸盐矿物层间和颗粒边缘,不能被中性盐在短时间内浸提出的钾。 6、硝化作用 答:是指土壤中大部分NH4+通过微生物作用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过程。 7、潜在饥饿 答:指作物的某种元素不能满足需要而又不显出缺素症状时的状况。 8、最大利润产量 答:来自对最高产量研究数据的经济分析,它比最高产量稍低即投入的最后1个单位增量与收益相抵的那一点。

9、养分平衡法 答:是以作物与土壤之间养分供求平衡为目的,根据作物需肥量与土壤供肥之差,求得实现计划产量所需肥料量 10、灌溉施肥 答:将肥料溶于灌溉水中,随着灌溉水将肥料施入土壤或生长介质。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为何磷肥的利用率较低?如何提高磷肥的利用率? 答:(1)磷在土坡中只能移动l~3厘米距离,而且磷在移动过程中极易被土集所固定; (2)作物根部直接接触的土壤也很有限的; (3)作物中的富含磷部位为种子,其用量本来就不大; 建议采用水肥一体化施肥,这样可以节约用水和提高磷肥利用率: (1)根据轮作换茬制合理施用磷;(2)根据土壤条件合理施用磷肥;(3):根据磷肥的特性合理施用磷肥;(4)氮、磷肥配合施用。 2、苹果“小叶病”、白菜“心腐病”、花椰菜“鞭尾病”、油菜“花而不实”、 水稻“胡麻叶斑病”分别是缺乏什么元素引起的? 答:苹果“小叶病”是缺乏锌元素引起的,白菜“心腐病”是缺乏钙元素引起的,花椰菜“鞭尾病”是缺乏钼元素引起的,油菜“花而不实”是缺硼引起的,水稻“胡麻叶斑病”是缺氮、钾及硅、镁、锰等到元素引起的。 3、为何硝态氮肥的施用可加重石灰性土壤上植物缺铁的程度? 答:凡是肥料中的氮素以硝酸根(NO3-)离子形态存在的叫硝态氮肥。 石灰性土壤中一般含有较高浓度的重碳酸盐,是碱性土壤,石灰性土壤中水溶性铁的浓度很低,如果再使用硝态氮肥,就会酸化根际土壤,增加铁的溶解度,而且质膜上的Fe 3+还原酶活性增加,将Fe3+还原成Fe2+,以利于根系吸收。但是石灰性土壤中的高浓度重碳酸盐具有很强的缓冲能力,能将根系分泌的质子迅速中和,使质膜表面和根际微环境仍处于高pH值条件下。由于质膜上的三价铁还原酶活性受pH值影响很大,高pH值抑制质膜上还原酶的运转,造成植物根吸收铁量下降,而发生缺铁症。这个是在石灰性土壤中使用硝态氮肥导致植物缺铁的直接外界因素。

桉树对水质的影响

桉树对水质的影响 1 、桉树是“抽水机”:桉树是速生丰产林,桉树还有很强的蒸腾作用,对土壤的水分需求极大,大面积引种桉树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影响到水土保持,时间长了,土地表面板结,还出现土地沙化现象。 2 、桉树是“抽肥机”:桉树对土壤的肥料和养分需求极大,而且桉树枯枝落叶少,不利于土地肥力的恢复,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凡种植了桉树的,土地肥力下降乃至枯竭,原始植被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肥料和养分而受到严重破坏,引发土地退化,水土保持情况恶化,土地贫瘠,到时再引种其他植物根本无法存活。土壤强度侵蚀比例逐年升高,山体滑坡和洪涝灾害增多。 3 、桉树是“霸王树”:桉树对当地乡土的、原产、原生的物种有极大的抑制性。它生长了,其他物种就不能生长,而且会慢慢地退缩,最后造成桉树林都是地表光秃秃的,地被上没有草、灌木(如家乡俗称的当泥树、牛奶根、鸡屎藤、金银花等),也没有小乔木及各种中草药材等。其他物种不能和它一起生存。原生物种衰减、退化,植物种类极为单一,无法给大多数动物提供食物或适宜的栖息环境,林中动物十分稀少甚至绝迹,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生物食物链断裂,生态十分脆弱,缺少天敌对虫害进行控制,很易感染虫灾,造成大面积损害,砍伐天然林种植大片树木种类单一、树龄相近且十分密集的人工林,会导致“绿色沙漠”;干燥且易形成火灾;还会导致小气候变化等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将遭受颠覆性的破坏,且难以恢复。而且不一定在两三年内显现出来。 4 、桉树施用的化工产品毒性强、毒效长,桉树气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种植桉树时将施用某些毒性强、毒效长的化工产品,该产品一旦施加在土地里,将很难清除干净,对水质污染极大,人畜饮用后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5、关于桉树林建植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一直以来是人们研究和关注的重点。目前,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桉树林的种植或多代连栽均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这可能是由于物种替代效应、竞争效应、化感效应和继发性人为干扰效应等原因所引起的。但也有研究认为桉树林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能是由于人为干扰过多引起的,而且在其他人工林中也存在这种现象。 6、桉树林下土壤容重提高,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下降,引起土壤水分渗透速率下降,进而导致最大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减少。,一方面是由于人为抚育过程,压紧表层土壤,同时加速地表有机残余物与土壤的混合以及有机物的分解,导致了土壤容重的增加和土壤结构性状的下降驯;另一方面人工林生物多样性较低,直接影响到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和数量以及林下凋落层的组成和数量,从而影响着土壤的孔隙发育和土壤持水性能。 7、桉树取代马尾松造林是我国南方典型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之一。桉树取代马尾松造林后,土壤全碳、易分解碳库、中等易分解碳库、难分解碳库、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显著降低,但速效磷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由于桉树林施肥和磷素在土壤中移动性弱导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蛋白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树种变化、桉树林轮伐期短、林下植被差、炼山、翻耕等可能是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降低的驱动因子;施肥有助于缓解土壤养分降低。 (一)、桉树纯林结构单一,生态稳定性差 人工林的生态效益不如天然林的生态效益,短轮伐期的速生林会存在一定的生态隐患。营造大面积的纸浆用材林基地,容易出现造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消耗地力过多的问题。多数研究认为,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失衡,是地力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工林特别是短轮伐期人工林,常使土壤肥力下降。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在幼龄林中,边材与心材的比例比老龄林高,树冠生物量与干材生物量的比例亦随年龄变化而增大。轮伐期短,意味着采伐取走物质中边材比例大,树冠生物量也大。据估计,将桉树在轮伐期由57年缩短到18年时,每单位木材取走的P数量增加70%,桉树7年生时便开始形成心材,此后木材中高达90%的养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