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齿轮泵拆装

齿轮泵拆装

齿轮泵拆装
齿轮泵拆装

齿轮泵拆装

目录

一、齿轮泵概述 (2)

二、齿轮油泵工作原理 (3)

三、齿轮泵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3)

四、齿轮泵主要零件及装配要求 (7)

五、提高齿轮泵性能的方法 (10)

一、齿轮泵概述:

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

外啮合双齿轮泵的结构。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和泵缸把吸入腔和排出腔隔开。齿轮转动时,吸入腔侧轮齿相互脱开处的齿间容积逐渐增大,压力降低,液体在压差作用下进入齿间。随着齿轮的转动,一个个齿间的液体被带至排出腔。这时排出腔侧轮齿啮合处的齿间容积逐渐缩小,而将液体排出。齿轮泵适用于输送不含固体颗粒、无腐蚀性、粘度范围较大的润滑性液体。泵的流量可至300米3/时,压力可达3×107帕。它通常用作液压泵和输送各类油品。齿轮泵结构简单紧凑,制造容易,维护方便,有自吸能力,但流量、压力脉动较大且噪声大。齿轮泵必须配带安全阀,以防止由于某种原因如排出管堵塞使泵的出口压力超过容许值而损坏泵或原动机

图4-1 齿轮泵外观

齿轮采用具有国际九十年人先进水平的新技术--双圆弧正弦曲线齿型圆弧。它与渐开线齿轮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齿轮啮合过程中齿廓面没有相对滑动,所以齿面无磨损、运转平衡、无困液现象,噪声低、寿命长、效率高。该泵摆脱传统设计的束缚,使得齿轮泵在设计、生产和使用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泵设有差压式安全阀作为超载保护,安全阀全回流压力为泵额定排出压力1.5倍。也可在允许排出压力范围内根据实际需要另行调整。但是此安全阀不能作减压阀长期工作,需要时可在管路上另行安装。

该泵轴端密封设计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机械密封,另一种是填料密封,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和用户要求确定。

二、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

当电动机带动主动齿轮轴逆时针转动时(如下图),主动齿轮轴带动从动齿轮轴转动,泵体前端进口处形成真空,油液通过进油孔吸入,再经过两齿轮的挤压产生压力油,最后通过油孔排出。齿轮泵也叫正排量装置,即像一个缸筒内的活塞,当一个齿进入另一个齿的流体空间时,液体就被机械性地挤排出来。因为液体是不可压缩的,所以液体和齿就不能在同一时间占据同一空间,这样,液体就被排除了。由于齿的不断啮合,这一现象就连续在发生,因而也就在泵的出口提供了一个连续排除量,泵每转一转,排出的量是一样的。随着驱动轴的不间断地旋转,泵也就不间断地排出流体。泵的流量直接与泵的转速有关。为防止油压增高或空气进入产生出油不畅的事故,在泵盖上设计有安全阀装置,正常运行时,安全阀处在关闭状态,当油压升高超过安全阀的额定压力时,安全阀被压力顶开,这时出口的油通过安全阀里的通道返回进口处,形成油在泵体内部的循环,从而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三、齿轮泵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产生振动与噪声的原因与排除

(1)吸入空气

①齿轮泵的泵体与两侧端盖为直接接触的硬密封,若接触面的平面度达不到规定要求,则泵在工作时容易吸入空气;同样,泵的端盖与压盖之间也为直接接触,空气也容易侵

入;若压盖为塑料制品,由于其损坏或因温度变化而变形,也会使密封不严而进入空气。排除这种故障的方法是:当泵体或泵盖的平面度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时,可以在平板上用金钢砂按"8"字形路线来回研磨,也可以在平面磨床上磨削,使其平面度不超过5μm,并需要保证其平面与孔的垂直度要求;对于泵盖与压盖处的泄漏,可采用涂敷环氧树脂等胶粘剂进行密封。

②对泵轴一般采用骨架式油封进行密封。若卡紧唇部的弹簧脱落,或将油封装反,或其唇部被拉伤、老化,都将使油封后端经常处于负压状态而吸入空气,一般可更换新油封予以解决。

③油箱内油量不够,或吸油管口未插至油面以下,泵便会吸入空气,此时应往油箱内补充油液至油标线;若回油管口露出油面,有时也会因系统内瞬间负压而使空气反灌进入系统,所以回油管口一般也应插至油面以下。

④泵的安装位置距油面太高,特别是在泵转速降低时,因不能保证泵吸油腔有必要的真空度造成吸油不足而吸入空气。此时应调整泵与油面的相对高度,使其满足规定的要求。

⑤吸油滤油器被污物堵塞或其容量过小,导致吸油阻力增加而吸入空气;另外,进、出油口的口径较大也有可能带入空气。此时,可清洗滤油器,或选取较大容量、且进出口径适当的滤油器。如此,不但能防止吸入空气,还能防止产生噪声。

(2)机械原因

①泵与联轴器的连接因不合规定要求而产生振动及噪声。应按规定要求调整联轴器。

②因油中污物进入泵内导致齿轮等部件磨损拉伤而产生噪声。应更换油液,加强过滤,拆开泵清洗;对磨损严重的齿轮,须修理或更换。

③泵内零件损坏或磨损严重将产生振动与噪声:如齿形误差或周节误差大,两齿轮接触不良,齿面粗糙度高,公法线长度超差,齿侧隙过小,两啮合齿轮的接触区不在分度圆位置等。此时,可更换齿轮或将齿轮对研。同时,轴承的滚针保持架破损、长短轴轴颈及滚针磨损等,均可导致轴承旋转不畅而产生机械噪声,此时需拆修齿轮泵,更换滚针轴承。

④齿轮轴向装配间隙过小;齿轮端面与前后端盖之间的滑动接合面因齿轮在装配前毛刺未能仔细清除,从而运转时拉伤接合面,使内泄漏大,导致输出流量减少;污物进入泵内并楔入齿轮端面与前后端盖之间的间隙内拉伤配合面,导致高低压腔因出现径向拉伤的沟槽而连通,使输出流量减小。对上述情况应分别采用以下措施修复。拆解齿轮泵,适当地加大轴向间隙即研磨齿轮的端面;用平面磨床磨平前后盖端面和齿轮端面,并清除轮齿上的毛刺(不能倒角);经平面磨削后的前后端盖其端面上卸荷槽的深度尺寸会有变化,应适当增加宽度。

(3)其他原因

油液的黏度高也会产生噪声,必须选用黏度合适的油液。

2、输出流量不足

①油温高将使其黏度下降、内泄漏增加,使泵输出流量减小。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对于中高压齿轮泵,须检查密封圈是否破损。

②选用油的黏度过高或过低,均会造成泵的输出流量减少,应使用黏度合格的油品。

③齿轮泵一般不可以反转,如泵体装反,将造成压油腔与吸油腔局部短接,使其流量减少甚至吸不上油来。此时,应查泵的转向。

④发动机转速不够,造成流量减小。应查明原因并加以排除。

3、旋转不畅

①轴向间隙或径向间隙太小。重新加以调整修配。

②泵内有污物。解体以清除异物。

③装配有误。齿轮泵两销孔的加工基准面并非装配基准面,如先将销子打入,再拧紧螺钉,泵会转不动。正确的方法是,边转动齿轮泵边拧紧螺钉,最后配钻销孔并打入销子。

④泵与发动机联轴器的同轴度差。同轴度应保证在0.1mm以内。

⑤泵内零件未退磁。装配前所有零件均须退磁。

⑥滚针套质量不合格或滚针断裂。修理或更换。

⑦工作油输出口被堵塞。清除异物。

4、发热

①造成齿轮泵旋转不畅的各项原因均能导致齿轮泵发热,排除方法亦可参照其执行。

②油液黏度过高或过低。重新选油。

③侧板、轴套与齿轮端面严重摩擦。修复或更换。

④环境温度高,油箱容积小,散热不良,都会使泵发热。应分别处理。

5水泵的轴向推力怎样平衡?

1、开平衡孔

在泵的后盖板靠近轮毂处钻几个孔,并在后盖板上增加一个密封圈,密封圈的外径与叶轮吸入口外径相等。泵工作时,后盖板密封圈内的液体与吸入口相通,其压力与吸入口压力相近。密封圈外后盖板面积与吸入口外前盖板的面积相等,因而派出液体的压力在前、后盖板上的总作用力基本相等,少部分未被平衡的轴向力由轴承承受。一般情况下,开平衡孔平衡轴向力的效果较好。其特点是:泄漏较多,经过平衡孔的液体又干扰了叶轮入口液体的正常流动,使离心泵的效率降低2-5%左右,只适用于小型单级离心泵。

2、采用平衡管

这种方法与开平衡孔的方法基本相同,在叶轮后盖板上与吸入口对应处设置口环,利用平衡管将此密封空间内的液体引入到泵入口处,使这部分液压与入口压力平衡,从而使轴向力得到平衡,这种装置要求平衡管的过流断面积应等于或大于口环间隙过流面积的4-5倍。

3、采用平衡叶片

在叶轮后盖板的背面对称安置几条径向筋片,当叶轮回转时,筋片如同泵叶片一样使叶片背面的液体加快旋转,离心力增大,使叶片背面的压力显著下降,从而使叶轮两侧压力达到平衡,其平衡程度取决于平衡叶片的尺寸和叶片与泵体的间隙。缺点是泵效率降低。

4、采用双吸叶轮

在流量较大的单级离心泵或少数多级离心泵上采用双面进水的叶轮,则轴向推力由它本身的工作条件得到平衡,但实际上由于制造商很难做到泵的两侧过流部件的几何形状完全一致,所以仍会有较小的轴向力作用在转子上,因此,靠泵轴一端的单列向心滚珠轴承承受。

另外,对于多级泵轴向平衡装置,可采用叶轮对称布置法、平衡毂平衡轴向力和平衡盘平衡轴向力等形式。

6、水泵机械密封常见渗漏现象及对策

一、常见的渗漏现象

机械密封渗漏的比例占全部维修泵的50 %以上, 机械密封的运行好坏直接影响到水泵的正常运行, 现总结分析如下。

1.周期性渗漏

(1) 泵转子轴向窜动量大, 辅助密封与轴的过盈量大, 动环不能在轴上灵活移动。在泵翻转, 动、静环磨损后, 得不到补偿位移。

对策: 在装配机械密封时, 轴的轴向窜动量应小于0.1mm , 辅助密封与轴的过盈量应

适中, 在保证径向密封的同时, 动环装配后保证能在轴上灵活移动(把动环压向弹簧能自由地弹回来) 。

(2) 密封面润滑油量不足引起干摩擦或拉毛密封端面。

对策: 油室腔内润滑油面高度应加到高于动、静环密封面。

(3) 转子周期性振动。原因是定子与上、下端盖未对中或叶轮和主轴不平衡, 汽蚀或轴承损坏(磨损) ,这种情况会缩短密封寿命和产生渗漏。

对策: 可根据维修标准来纠正上述问题。

2. 小型潜污泵机封渗漏引起的磨轴现象

(1) 715kW以下小泵机封失效常常产生磨轴, 磨轴位置主要有以下几个: 动环辅助密封圈处、静环位置、少数弹簧有磨轴现象。

(2) 磨轴的主要原因: ①BIA 型双端面机械密封,反压状态是不良的工作状态, 介质中的颗粒、杂质很容易进入密封面, 使密封失效。②磨轴的主要件为橡胶波纹管, 且是由于上端密封面处于不良润滑状态, 动静环之间的摩擦力矩大于橡胶波纹管与轴之间的传递转矩,发生相对转动。③动、静环辅助密封由于受到污水中的弱酸、弱碱的腐蚀, 橡胶件已无弹性。有的已腐烂, 失去了应有的功能, 产生了磨轴的现象。

(3) 为解决以上问题, 现采取如下措施: ①保证下端盖、油室的清洁度, 对不清洁的润滑油禁止装配。②机封油室腔内油面线应高于动静环密封面。③根据不同的使用介质选用不同结构的机封。对高扬程泵应重新设计机封结构, 对腐蚀性介质橡胶应选用耐弱酸、弱碱的氟橡胶。机封静环应加防转销。

二、由于压力产生的渗漏

(1) 高压和压力波造成的机械密封渗漏由于弹簧比压力及总比压设计过大和密封腔内压力超过3MPa 时,会使密封端面比压过大, 液膜难以形成, 密封端面磨损严重, 发热量增多, 造成密封面热变形。

对策: 在装配机封时, 弹簧压缩量一定要按规定进行, 不允许有过大或过小的现象, 高压条件下的机械密封应采取措施。为使端面受力合理, 尽量减小变形, 可采用硬质合金、陶瓷等耐压强度高的材料, 并加强冷却的润滑措施, 选用可*的传动方式, 如键、销等。

(2) 真空状态运行造成的机械密封渗漏泵在起动、停机过程中, 由于泵进口堵塞, 抽送介质中含有气体等原因, 有可能使密封腔出现负压, 密封腔内若是负压, 会引起密封端面干摩擦, 内装式机械密封会产生漏气(水) 现象, 真空密封与正压密封的不同点在于密封对象的方向性差异, 而且机械密封也有其某一方向的适应性。

对策: 采用双端面机械密封, 这样有助于改善润滑条件, 提高密封性能。

三、由于介质引起的渗漏

(1) 大多数潜污泵机械密封拆解后, 静环和动环的辅助密封件无弹性, 有的已经腐烂, 造成了机封的大量渗漏甚至有磨轴的现象。由于高温、污水中的弱酸、弱碱对静环和动环辅助橡胶密封件的腐蚀作用, 造成了机械渗漏过大, 动、静环橡胶密封圈材料为丁腈—40 , 不耐高温, 不耐酸碱, 当污水为酸性碱性时易腐蚀。

对策: 对腐蚀性介质, 橡胶件应选用耐高温、耐弱酸、弱碱的氟橡胶。

(2) 固体颗粒杂质引起的机械密封渗漏如果固体颗粒进入密封端面, 将会划伤或加快密封端面的磨损,水垢和油污在轴(套) 表面的堆积速度超过摩擦副的磨损速度, 致使动环不能补偿磨耗位移, 硬对硬摩擦副的运转寿命要比硬对石墨摩擦副的长, 因为固体颗粒会嵌入石墨密封环的密封面内。

对策: 在固体颗粒容易进入的位置应选用碳化钨对碳化钨摩擦副的机械密封。

四、因其他问题引起的机械密封渗漏

机械密封中还存在设计、选择、安装等不够合理的地方。

(1) 弹簧压缩量一定要按规定进行, 不允许有过大或过小的现象, 误差±2mm , 压缩量过大增加端面比压, 摩擦热量过多, 造成密封面热变形和加速端面磨损, 压缩量过小动静环端面比压不足, 则不能密封。

(2) 安装动环密封圈的轴(或轴套) 端面及安装静环密封圈的密封压盖(或壳体) 的端面应倒角并修光,以免装配时碰伤动静环密封圈。

四、齿轮泵的装配及主要零件:

泵轴是齿轮油泵的主要零件,其作用是支承和连接轴上的零件,如齿轮,带轮,压盖,衬套等。泵体是齿轮油泵的主要零件,由它将轴,齿轮,压盖等零件组装在一起,起到支承包容的作用,使它们具有正确有工作位置,从而达到所要求的运动关系和工作性能。

图4-2 主动齿轮轴

(1) 齿轮

①齿形修理:用细砂布或油石除去拉伤或已磨成多棱形的部位,再将齿轮啮合面调

换方位并适当地进行对研,最后清洗干净;对用肉眼能观察到的严重磨损件,应予以更换。

②端面修理:齿轮端面由于与轴承座相对转动而磨损,轻时会起线,可用研磨方法

将起线毛刺痕迹研去并抛光;磨损严重时,应将齿轮放在平面磨床上进行修磨。应注意:两个齿轮必须同时放在平面磨床上进行修磨,目的是为了保证两个齿轮的厚度差在5μm范围内;同时必须保证端面与孔的垂直度及两端面的平行度均在5μm 范围内,并用油石将锐边倒钝,但切不可倒角,做到无毛刺、飞边即可。

③当齿轮的啮合表面磨损时,应用油石将磨损所产生的毛刺去掉;同时,调换齿轮

的啮合方位,使原来不啮合工作的齿形表面进行啮合工作,这样不仅能保证其原有的工作性能,还能延长齿轮的工作寿命。

(2)泵体

泵体的磨损,主要在内腔与齿轮项圆相接触的那一面,且多发生在吸油侧。如果泵体属于对称型,可将泵体翻转180度后再用;如果泵体属于非对称型,则需采用电镀青铜合金工艺或电刷镀的方法修复泵体内腔孔的磨损部位。

(3)轴承座圈

轴承座圈的磨损一般在与齿轮接触的那一端面和与滚针接触的内孔上。端面磨损或拉毛起线时,可将4个轴承座圈放在平面磨床上,以不与齿轮接触的那一面为基准将拉毛端面磨平,其精度应保证在10μm范围内。轴承座圈一般磨损较小,若磨损严重,可研磨;或适当地加大孔径并重新选配滚针;或更换轴承座圈。

(4)长、短轴

长、短轴的失效,主要是在与滚针轴承相接触处出现磨损。如果磨损轻微,可采用抛光修复(并更换新的滚针轴承);如果磨损严重或折断,则需用镀铬工艺修复,或重新加工。重新加工时,须满足长、短轴上的键槽对轴心线的平行度和对称度的要求。

部件各主要零件的装配:

1、泵体、中泵体和泵盖用8个螺栓装配在一起,8个规格为M10x40,即大径为10mm,长为40mm。泵体泵盖之间均有橡胶密封圈。

2、主动齿轮的齿顶圆直径为55mm,分度圆直径为44mm,键槽规格为8x7.5x30。从动齿轮的齿顶圆直径为55mm,分度圆直径为44mm,

3、两传动轴轴线距离为44mm。

5、泵体内部有两个轴线平行的轴孔,用于安装轴和压盖,内腔用来装置两个啮合的齿轮,并有进出两个油孔。泵体下部是安装底板。

图4-3 齿轮泵内部装配

图4-4 齿轮轴与轴承之间的配合五、提高齿轮泵性能的方法:

1提高齿轮油泵性能的可行回路

齿轮油泵因受定排量的结构限制,通常认为齿轮泵仅能作恒流量液压源使用。然而,附件及螺纹联接组合阀方案对于提高其功能、降低系统成本及提高系统可靠性是有效的,因而,齿轮油泵的性能可接近价昂、复杂的柱塞泵。

在泵上直接安装控制阀,可省去泵与方向阀之间管路,从而控制了成本。较少管件及连接件可减少泄漏,从而提高工作可靠性。而且泵本身安装阀可降低回路的循环压力,提高其工作性能。下面是一些可提高齿轮泵基本功能的回路,其中有些是实践证明可行的基本回路,而有些则属创新研究。

2、卸载回路

卸载元件将在大流量泵与小功率单泵结合起来。液压油由齿轮泵的出口排出,直至达到预定压力和(或)流量。这时,大流量泵便把流量从其出口循环到入口,从而减少了该泵对系统的输出流量,即将泵的功率减少至略高于高压部分工作的所需值。流量降低的百分比取决于此时未卸载排量占总排量的比率。组合或螺纹联接卸载阀减少乃至消除了管路、孔道和辅件及其它可能的泄漏。

最简单的卸载元件由人工操纵。弹簧使卸载阀接通或关闭,当给阀一操纵信号时,阀的通断状态好被切换。杠杆或其它机械机构是操纵这种阀的最简单方法。

导控(气动或液压)卸载阀是操纵方式的一种改进,因为此类阀可进行远程控制。其最大的进展是采用电气或电子开关控制的电磁阀,它不仅可用远程控制,而且可用微机自动控制,通常认为这种简单的卸载技术是应用的最佳情况。

3、优先流量控制

不论齿轮油泵的转速、工作压力或支路需要的流量大小,定值一次流量控制阀总可保证设备工作所需的流量。在图7所示的这种回路中,泵的输出流量必须大于或等于一次油路所需流量,二次流量可作它用或回油箱。定值一次流量阀(比例阀)将一次控制与液压泵结合起来,省去管路并消除外泄漏,故降低了成本。此种齿轮泵回路的典型应用是汽车起重机上常可见到的转向机构,它省去了一个泵。

负载传感流量控制阀的功能与定值一次流量控制的功能十分相近:即无论泵的转速、工作压力或支路抽需流量大小,均提供一次流量。但仅通过一次油口向一次油路提供所需流量,直至其最大调整值。此回路可替代标准的一次流量控制回路而获得最大输出流量。因无载回路的压力低于定值一次流量控制方案,故回路温升低、无载功耗小。负载传感比列流量控制阀与一次流量控制阀一样,其典型应用是动力转向机构。

4、旁路流量控制

对于旁路流量控制,不论泵的转速或工作压力高低,泵总按预定最大值向系统供液,多余部分排回油箱或泵的入口。此方案限制进入系统的流量,使其具有最佳性能。其优点是,通过回路规模来控制最大调整流量,降低成本;将泵和阀组合成一体,并通过泵的旁通控制,使回路压力降至最低,从而减少管路及其泄漏。

旁路流量控制阀可与限定工作流量(工作速度)范围的中团式负载传感控制阀一起设计。此种型式的齿轮泵回路,常用于限制液压操纵以使发动机达最佳速度的垃圾运载卡车或动力转向泵回路中,也可用于固定式机械设备。

5、干式吸油阀

干式吸油阀是一种气控液压阀,它用于泵进油节流,当设备的液压空载时,仅使极小流量(〈18.9t/min)通过泵;而在有负载时,全流量吸入泵。这种回路可省去泵与原动机间的离合器,从而降低了成本,还减小了空载功耗,因通过回路的极小流量保持了设备的原动机功率。另外,还降低了泵在空载时的噪声。干式吸油阀回路可用于由内燃机驱动的任何车辆中开关式液压系统,例如垃圾装填卡车及工业设备。

六、实习感悟:

1、本次测绘实习我们小组通过对齿轮油泵进行实物拆卸和分析,绘制了全部零件图和装配示意图,最后绘出了装配图,并进一步在AutoCAD软件上绘出了零件图和装配图,至此,我们所学的机械制图知识得到了全面综合的运用,机械制图知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2、实习过程中小组分工有序,组员团队合作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3、在绘图过程中,发现有些制图知识生疏了,通过及时翻阅课本和请教老师,解答了疑惑,同时加深了印象。

离心泵拆装实验指导书 (2)

离心泵拆装实验指导书 (2)

离心泵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单级离心泵的结构,熟悉各零件的名称、形状、用途及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 2、通过对离心泵总体结构的认识,掌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3、掌握离心泵的拆装顺序以及在拆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要求。 4、培养对离心泵主要零件尺寸及外观质量的检查和测量能力。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1、实验设备:单级离心泵2台 图1离心泵的结构

1—泵体, 2—泵盖, 3—叶轮,4—轴,5— 密封环,6—叶轮螺母, 7—轴套,8—填料压盖,9—填料环,10—填料, 11—悬架轴承部件 2、实验工具: 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钢板尺、水平仪、活动搬手、呆搬子、铜锤、螺丝刀、专用扳手、拉力器、平板、V型铁、千分表及磁力表座等。 三、拆装步骤 1、拆装应注意事项

⑴对一些重要部件拆卸前应做好记号, 以备装复时定位。 ⑵拆卸的零部件应妥善安放, 以防失落。 ⑶对各接合面和易于碰伤的地方, 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2、拆卸顺序 A、机座螺栓的拆卸 B、泵壳的拆卸 ①拆卸泵壳,首先将泵盖与泵壳的连接螺栓松开拆除,将泵盖拆下。 ②用专用扳手卡住叶轮前端的轴头螺母,沿离心泵叶轮的旋转方向拆除螺母,并用双手将叶轮从轴上拉出。 ③拆除泵壳与泵体的连接螺栓,将泵壳沿轴向与泵体分离。泵壳在拆除过程中,应将其后端的填料压盖松开,拆出填料,以免拆下泵壳时增加滑动阻力。 C、泵轴的拆卸 ①拆下泵轴后端的大螺帽,用拉力器将离心泵的半联轴节拉下来,并且用通芯螺丝刀或錾子将平键冲下来。 ②使用拉力器卸联轴节, 具体方法是: 将轴固定好, 先拆下固定联轴节的锁紧帽, 再用拉力器的拉勾钩住联轴节,而其丝杆顶正

齿轮泵结构拆装实验报告

二、实验内容(主要对元件或系统的描述) 掌握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而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三、主要实验步骤(认识性实验略) 1.按次序选择不同的元件,拆卸齿轮泵。 (1)切断电动机电源,并在电气控制箱上打好“设备检修,严禁合闸”的警告牌。 (2)旋开排出口上的螺塞,将管系及泵内的油液放出,然后拆下吸、排管路。 (3)用内六角扳手将输出轴侧的端盖螺丝拧松,并取出螺丝。 (4)沿端盖与本体的结合面处将端盖撬松,将端盖板拆下。 (5)将主、从动齿轮取出。 2.按次序选择不同的元件,组装齿轮泵。

(1)将啮合良好的主、从动齿轮两轴装入左侧(非输出轴侧)端盖的轴承中,切不可装反。 (2)上右侧端盖,上紧螺丝,拧紧时应边拧边转动主动轴,并对称拧紧,以保证端面间隙均匀一致。 (3)装复联轴节,将电动机装好,对好联轴节,调整同轴度,保证转动灵活。 (4)泵与吸排管系接妥。 四、实验小结(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实验的意见和建议等) 1.齿轮泵的拆装注意事项: (1)掌握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后再实施拆装。拆装时对应图纸拆卸。 (2)尽可能地将拆装下来的零件按拆装顺序摆放,以防弄乱和丢失。 2.实验室实验中齿轮泵拆装不同于虚拟实验的地方如下: (1)实际拆装中要注意液压元件的防止污染。液压元件一旦被污染,将会带来一系列故障隐患。零件污染后,应用煤油清洗或绸子擦拭,切勿用棉纱擦拭。 (2)拆卸弹簧部件,注意防止弹簧部件的蹦丢;拆卸油封部件,注意使其不受损伤。 最后提醒同学们:学习完本次实验,请下载实验报告,并提交。(15分)(本次实验报告是5个实验报告中的第1个,你需要根据自身情况从5个实验中完成4次报告才能获得成绩。)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实验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特点 二、实验要求: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加深对液压泵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的认识。 三、实验内容 (一)、齿轮泵拆装分析 1.齿轮泵型号:CB-B型齿轮泵 2.拆卸步骤: 1)松开6个紧固螺钉2,分开端盖1和5;从泵体4中取出主动齿轮及轴、从动齿轮及轴; 2)分解端盖与轴承、齿轮与轴、端盖与油封。此步可不做。 装配顺序与拆卸相反。 3.主要零件分析 1)泵体4 泵体的两端面开有封油槽d,此槽与吸油口相通,用来防止泵内油液从泵体与泵盖接合面外泄,泵体与齿顶圆的径向间隙为0.13~0.16mm。 2)端盖1与5 前后端盖内侧开有卸荷槽e(见图中虚线所示),用来消除困油。端盖1上吸油口大,压油口小,用来减小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径向不平衡力。 3)齿轮3 两个齿轮的齿数和模数都相等,齿轮与端盖间轴向间隙为0.03~0.04mm,轴向间隙不可以调节。 4.思考题 1)齿轮泵的密封容积怎样形成的? 2)该齿轮泵有无配流装置?它是如何完成吸、压油分配的? 3)该齿轮泵中存在几种可能产生泄漏的途径?为了减小泄漏,该泵采取了什么措施? 4)该齿轮泵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小泵轴上的径向不平衡力的? 5)该齿轮泵如何消除困油现象的? (二)、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拆装分析 1.叶片泵型号:YBX型变量叶片泵 2.拆卸步骤: 1)松开固定螺钉,拆下弹簧压盖,取出弹簧4及弹簧座5; 2)松开固定螺钉,拆下活塞压盖,取出活塞11; 3)松开固定螺钉,拆下滑块压盖,取出滑块8及滚针9; 4)松开固定螺钉,拆下传动轴左右端盖,取出左配流盘、定子、转子传动轴组件和右配流盘; 5)分解以上各部件。 拆卸后清洗、检验、分析,装配与拆卸顺序相反。 3.主要零件分析 1)定子和转子定子的内表面和转子的外表面是圆柱面。转子中心固定,定子中心可以左右移动。定子径向开有13条槽可以安置叶片。 2)叶片该泵共有13个叶片,流量脉动较偶数小。叶片后倾角为240,有利于叶片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向外伸出。 3)配流盘图实验1-3所示,配流盘上有四个圆弧槽,其中a为压油窗口,c为吸油窗

循环泵维修作业指导书模板

循环泵维修作业指 导书
1 2020 年 4 月 19 日

文档仅供参考
离心泵维修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指导了解循环泵的设备结构和维修规范,提高工作效率,保 证安全生产。 二.范围
适用于车间操作工、机修工、相关设备维修维护人员,适用 于本公司所有离心泵维修、维护的工作。 三.安全制度及 PPE 防护
维修此类旋转设备需要断电上锁、挂牌、填写挂牌上锁记 录、然后现场试启动,确认无误后才能对设备进行维修。佩戴好 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劳保鞋、工作服、手套,如果维修特殊介质 循环泵时需要增加佩戴防护用品,比如酸碱介质、腐蚀性介质对 人体皮肤有伤害的液体需要配备防护面屏,耐腐蚀手套、耐酸碱 防护服等劳保用品。 四.离心泵用途: 1、ISW 卧式清水泵,供输送清水及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清水的其 它液体之用,适用于工业和城市给排水,高层建筑增压送水,园 林喷灌,消防增压,远距离输送,暖通制冷循环、浴室等冷暖水 循环增压及设备配套,使用温度 T80℃。 2、ISWR 卧式热水泵广泛适用于:冶金、化工、纺织、造纸、以 及宾馆饭店等锅炉热水增压循环输送及城市采暖系统,ISWR 型使 用温度 T120℃。
2 2020 年 4 月 19 日

文档仅供参考
3、lSWH 卧式化工泵,供输送不含固体颗料,具有腐蚀性,粘度 类似于水的液体,适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造纸、食品 制药和合成纤维等部门,使用温度为-20~C~+120℃。 4、lSWB 卧式管道油泵,供输送汽油、煤油、柴油等用油类产品 或易燃、易爆液体,被输送介质温度为一 20~C~+120℃。 五、离心泵工作条件: 1、吸入压力 1.6MPa,或泵系统工作压力 1.6MPa,即泵吸入口 压力+泵扬程 1.6MPa、泵静压试验压力为 2.5MPa。 2、环境温度 40℃,相对湿度 95%。 3、所输送介质中固体颗粒体积含量不超过单位体积的 0.1%, 粒度 0.2mm。注:如使用介质为带有细小颗粒。 六、离心泵产品特点: 1、运行平稳:泵轴的同心度及叶轮优异的动静平衡,保证平稳运 行,绝无振动。 2、噪音低:两个低噪音轴承支撑下的水泵,运转平稳,除电机微 弱声响,基本无噪音。 3、故障率低:结构简单合理。 4、维修方便:更换密封、轴承,简易方便。 5、占地更省:出口可向左、向右、向上三个方向,便于管道布置 安装,节省空间。 七、离心泵工作原理: 1、离心泵就是根据离心力原理设计的,高速旋转的叶轮叶片带动
3 2020 年 4 月 19 日

广开实验报告2:齿轮泵的拆装实验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2 实验名称:齿轮泵结构拆装实验 姓名:学号: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一、实验目的 (1)正确选取拆装工具; (2)齿轮泵主要零件分析; (3)掌握齿轮泵的拆卸步骤; (4)掌握齿轮泵的组装步骤。 二、实验内容(主要对元件或系统的描述) 掌握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而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三、主要实验步骤(认识性实验略) 1.按次序选择不同的元件,拆卸齿轮泵。 (1)切断电动机电源,并在电气控制箱上打好“设备检修,严禁合闸”的警告牌。 (2)旋开排出口上的螺塞,将管系及泵内的油液放出,然后拆下吸、排管路。 (3)用内六角扳手将输出轴侧的端盖螺丝拧松,并取出螺丝。 (4)沿端盖与本体的结合面处将端盖撬松,将端盖板拆下。 (5)将主、从动齿轮取出。 2.按次序选择不同的元件,组装齿轮泵。

(1)将啮合良好的主、从动齿轮两轴装入左侧(非输出轴侧)端盖的轴承中,切不可装反。 (2)上右侧端盖,上紧螺丝,拧紧时应边拧边转动主动轴,并对称拧紧,以保证端面间隙均匀一致。 (3)装复联轴节,将电动机装好,对好联轴节,调整同轴度,保证转动灵活。 (4)泵与吸排管系接妥。 四、实验小结(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实验的意见和建议等) 1.齿轮泵的拆装注意事项: (1)掌握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后再实施拆装。拆装时对应图纸拆卸。 (2)尽可能地将拆装下来的零件按拆装顺序摆放,以防弄乱和丢失。 2.实验室实验中齿轮泵拆装不同于虚拟实验的地方如下: (1)实际拆装中要注意液压元件的防止污染。液压元件一旦被污染,将会带来一系列故障隐患。零件污染后,应用煤油清洗或绸子擦拭,切勿用棉纱擦拭。 (2)拆卸弹簧部件,注意防止弹簧部件的蹦丢;拆卸油封部件,注意使其不受损伤。

齿轮泵及叶片泵

液压泵拆装实训 1.1实训目的 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实训以达到下列目的: 1、进一步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的正确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 3、掌握常用液压泵维修的基本方法。 1.2实训用液压泵、工具及辅料 1、实习用液压泵:齿轮泵2 台、叶片泵2 台、轴向柱塞泵1 台。 2、工具:内六方扳手2 套、固定扳手、螺丝刀、卡簧钳等。 3、辅料:铜棒、棉纱、煤油等。 1.3实训要求 1、实习前认真预习,搞清楚相关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对其结构组成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针对不同的液压元件,利用相应工具,严格按照其拆卸、装配步骤进行,严禁违反操作规程进行私自拆卸、装配。 3、实习中弄清楚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零件、组件特殊结构的作用。 1.4实训内容及注意事项 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拆解各类液压泵,观察、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按照规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泵。 1.4.1齿轮泵 型号:CB-B 型齿轮泵。 结构:泵结构见图2-1 及图2-2。 1.4.1.1工作原理 在吸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从对方齿谷中退出,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增大,完成吸油过程。在排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进入对方齿谷中,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减小,实现排油过程。

图1-1 外啮合齿轮泵结构示意图 图1-2 齿轮泵结构示意图 1-后泵盖 2-滚针轴承 3-泵体 4-前泵盖 5-传动轴1.4.1.2拆装步骤

1、拆解齿轮泵时,先用内六方扳手在对称位置松开6个紧固螺栓,之后取掉螺栓,取掉定位销,掀去前泵盖4,观察卸荷槽、吸油腔、压油腔等结构,弄清楚其作用,并分析工作原理。 2、从泵体中取出主动齿轮及轴、从动齿轮及轴。 3、分解端盖与轴承、齿轮与轴、端盖与油封。(此步可以不做) 4、装配步骤与拆卸步骤相反。 1.4.1.3拆装注意事项 1、拆装中应用铜棒敲打零部件,以免损坏零部件和轴承。 2、拆卸过程中,遇到元件卡住的情况时,不要乱敲硬砸,请指导老师来解决。 3、装配时,遵循先拆的部件后安装,后拆的零部件先安装的原则,正确合理的安装,脏的零部件应用煤油清洗后才可安装,安装完毕后应使泵转动灵活平稳,没有阻滞、卡死现象。 4、装配齿轮泵时,先将齿轮、轴装在后泵盖的滚针轴承内,轻轻装上泵体和前泵盖,打紧定位销,拧紧螺栓,注意使其受力均匀。 1.4.1.4主要零件分析 轻轻取出泵体,观察卸荷槽、消除困油槽及吸、压油腔等结构,弄清楚其作用。 1、泵体3 泵体的两端面开有封油槽d,此槽与吸油口相通,用来防止泵内油液从泵体与泵盖接合面外泄,泵体与齿顶圆的径向间隙为0.13~0.16mm。 2、端盖1与4 前后端盖内侧开有卸荷槽e(见图中虚线所示),用来消除困油。端盖1上吸油口大,压油口小,用来减小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径向不平衡力。 3、油泵齿轮 两个齿轮的齿数和模数都相等,齿轮与端盖间轴向间隙为0.03~0.04mm,轴向间隙不可以调节。 1.4.1.5思考题 1、齿轮泵由哪几部分组成?各密封腔是怎样形成? 2、齿轮泵的密封工作区是指哪一部分? 3、图2-2 中,a、b、c、d 的作用是什么? 4、齿轮泵的困油现象的原因及消除措施。 5、该齿轮泵有无配流装置?它是如何完成吸、压油分配的? 6、该齿轮泵中存在几种可能产生泄漏的途径?为了减小泄漏,该泵采取了什么措施? 7、齿轮、轴和轴承所受的径向液压不平衡力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解决?

机泵拆装实训指导教材

绪论 本课程开设的指导思想目的及具体要求: 我校开设机泵拆装实训课的目的就是使化机专业的学生在学完专业课后,全面地复习及综合所学过的知识,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维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操作技术,从而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牢固的基础。另外,本课同时又汇集了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公差与技术测量及化工安全等内容,是提升综合素质、提高专业操作素养的综合实践教学课程,这也是化工机械类毕业生今后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的一部分,而且也是在生产实习中无法解决的内容,因此本拆装实训的开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拆装实训课的具体要求是: 1.学会识读化工管路图及设备结构图; 2.在了解机械结构的前提下拆装各零部件; 3.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规程进行管路、泵机的安装和拆除; 4.在了解机械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安装; 5.在机械检修完毕后正常启动试运行。 有关检修的基本内容: 企业的生产离不开设备,设备能否正常或高效运行将决定企业是否能够做到优质、高产、低耗、低成本;只有设备管路高效可靠才能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预防各类事故发生,保证安全生产。设备的检修是设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化工设备检修的目的是恢复设备正常使用,从而保证设备和系统的生产能力。设备检修的施工管理则是设备检修计划的实施过程。包括准备、现场管理、操作规程、试运行、验收等过程。按检修规程操作是检修中的重要一环。首先要正确使用检修工具。严禁野蛮打、撬、铲行为并推行“6S专业化管路。 “工具五不乱用”:即不乱用大锤、管钳、扁铲;不乱拆、乱卸、乱拉、乱顶;不乱动其他设备;不乱打破保温层;不乱用其他设备、零部件。 “七要七不要”: 1)移动电机时要轻拿轻放,不要用撬杠橇; 2)拆卸连轴器和轴承时要用液压拉马,不要用手锤打或撬杠橇; 3)拆卸叶轮时要用中心架或专用工具拉,不要用手锤打或硬行下墩; 4)拆卸轴承时要用专用工具,不要用管钳;

溢流阀拆装拆装实验报告

二、实验内容(主要对元件或系统的描述) (1)技术资料查阅。包括产品图样或溢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 先导式溢流阀拆装示意图

1、4—阀盖;2—主阀芯;3—主阀弹簧;5—阀座;6—先导阀芯;7—调压弹簧;8—调压杆;9—锁紧螺母;10—调节螺母 (2)结构和工艺分析。按图样将溢流阀分解成几部分,分析各部分的具体结构,找出哪些是可拆的连接,哪些是不可拆的连接。 (3)分析溢流阀中主要零件的精度及装配精度的关系。 (4)密封。密封是液压元件解决泄漏问题最主要的手段。密封不良将产生外泄漏,或者使内泄漏超差,从而引起压力降低,速度减小,容积效率低和场地污染等问题。密封过度虽然防止了泄漏,但会造成密封部分磨损加剧,寿命降低,功耗加大等不良效果。 三、主要实验步骤(认识性实验略) 1.溢流阀的拆装步骤 (1)拆下调节螺母10。 (2)用扳手拧下4个内六角螺钉,使阀体与阀座5分离,取出弹簧3和7。 (3)用工具将闷盖1和4拧出,取出阀芯2和6。 (4)清洗。在装配过程中,液压元件零部件的清洗对保证装配质量和延长元件的使用寿命均有重要意义。密封件和精密件污染后装配,会引起液压元件的磨损加剧,甚至卡死造成重大事故。为了使元件、辅件发挥令人满意的工作性能,达到预期的使用寿命,在装配前必须进行仔细的清洗。 (5)按拆卸的相反顺序进行装配。

2.溢流阀装配过程需注意的事项: (1)拆下的零件应按次序摆放,不应落地、划伤、锈蚀等。 (2)拆、装螺栓组时应对角依次拧松或拧紧。 (3)需顶出零件时,应使用铜棒适度击打,切忌用钢铁棒。 (4)装配前必须将全部零件仔细清洗、凉干,切忌用棉纱擦拭。 (5)应更换老化的密封。 (6)安装时应参照图或拆装记录,注意定位零件。 (7)主阀芯在阀体内应移动灵活,不得有阻滞现象,配合间隙一般为0.015~0.025mm。 (8)主阀芯、先导阀芯与它们的阀座应密封良好,不得有泄漏。 (9)安装完毕应推动应急按钮,检查阀芯滑动是否顺利。 (10)检查现场有无漏装零件。 (11)装配后要做压力调整实验。 四、实验小结(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实验的意见和建议等) 1.齿轮泵的拆装注意事项: (1)掌握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后再实施拆装。拆装时对应图纸拆卸。 (2)尽可能地将拆装下来的零件按拆装顺序摆放,以防弄乱和丢失。 2.实验室实验中齿轮泵拆装不同于虚拟实验的地方如下:

最新液压泵齿轮泵的工作原理上课讲义

液压泵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1.齿轮泵是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 外啮合双齿轮泵的结构。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和泵缸把吸入腔和排出腔隔开。齿轮转动时,吸入腔侧轮齿相互脱开处的齿间容积逐渐增大,压力降低,液体在压差作用下进入齿间。随着齿轮的转动,一个个齿间的液体被带至排出腔。这时排出腔侧轮齿啮合处的齿间容积逐渐缩小,而将液体排出。齿轮泵适用于输送不含固体颗粒、无腐蚀性、粘度范围较大的润滑性液体。 泵的流量可至300米3/时,压力可达3×107帕。它通常用作液压泵和输送各类油品。齿轮泵结构简单紧凑,制造容易,维护方便,有自吸能力,但流量、压力脉动较大且噪声大。齿轮泵必须配带安全阀,以防止由于某种原因如排出管堵塞使泵的出口压力超过容许值而损坏泵或原动机。 高真空齿轮泵工作原理:高真空齿轮泵依靠主从动齿轮的相互啮合把泵体分成吸油腔和压油腔。吸油腔由于相互啮合的轮齿逐渐脱开,密封工作容积逐渐增大,形成部分真空,因此油箱中的油液在外界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经吸油管进入吸油腔,将齿间槽充满,并随着齿轮旋转,把油液带到左侧压油腔内。在压油区一侧,由于轮齿在这里逐渐进入啮合,密封工作腔容积不断减小,油液便被挤出去,从压油腔输送到压力管路中去。 电动机运转时,推进装置随着主轴一起高速运转本推进装置相似于一轴流泵,其排空(抽真空)的速率远远大于齿轮啮合排空的速率,随着推进装置的推进作用,齿轮啮合的反泄露被阻滞,其形成的极限真空自然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处于较低位置的油液则被迅速吸入泵腔内,然后经排油腔被压入出口排出。 当油路中的阻力(压力)超过所设定的安全压力时,安全阀就启动,使排油腔的油回到吸油腔,从而保持压力不再上升,安全阀起过载保护作用 外齿轮泵有两根相同尺寸的啮合齿轮轴。驱动轴连接电机或减速机(通过弹性联轴器)并带动另一根轴。在重载型工业齿轮泵内,齿轮通常与轴为整体(一个部件),轴颈的公差很小。外齿轮泵的运行原理很简单。液体进入泵吸入端,被未啮合的齿间空穴吸入,然后在齿间空穴内被带动,沿齿轮轴外缘到达出口端。重新啮合的齿将液体推出空穴进入背压处。有三种常用的齿轮形式:直齿、斜齿和人字齿。这三种形式各有利弊,CB—B齿轮泵的结构,有不同的应用。直齿是最简单的形式,在高压工况下为最优应用,因为没有轴向推力,且输送效率较高。斜齿在输送过程中的脉动最小,且在较高速度运行时更加安静,不锈钢保温泵,因为齿的啮合是渐进式的。但是,由于轴向推力的作用,轴承材质的选用可能会造成进出口压差有限、处理粘度较低。因为轴向力会将齿轮推向轴承端面而摩擦,所以只有选用硬度较高的轴承材质或在其端面作特殊设计,才能应对这种轴向推力。为使齿轮泵的承压能力最大化,这些配合部件之间的间隙必须愈小愈好以

液压泵拆装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液压泵的拆装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进一步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初步认识液压泵的加工及装配工艺; 3)掌握正确的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SCY14-1B 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YB1 型叶片泵、内六角扳手、螺丝刀、螺丝刀、卡簧钳等。 三、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一)SCY14-1B 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 结构图如下图2-1: 图2-1 SCY14-1B 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 1-中间泵体2-内套3-定心弹簧4-镶套5-缸体6-配流盘7-前泵体 8-传动轴9-柱塞10-套筒11-轴承12-滑履13-轴销14-压盘 15-斜盘16-变量活塞17-螺杆18-手轮19-螺母20-钢球

其工作原理为:当电机带动油泵的传动轴8 旋转时,缸体5 随之旋转,由于装在缸体中的柱塞9 的球头部分上的滑靴12 被回程盘压盘14压向斜盘15,因此柱塞9 将随着斜盘15的斜面在缸体5 中作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油泵的吸油和排油。油泵的配油是由配油盘6 实现的。旋动手轮18改变斜盘15 的倾斜角度就可以改变油泵的流量输出。 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1、拆解轴向柱塞泵时,先拆下变量机构,取出斜盘,观察、分析其结构特点,搞清各自的作用。 2、轻轻敲打泵体,依次取出柱塞、压盘、钢球、套筒、弹簧、缸体,注意不要损伤与遗失部件(特别是弹簧和钢球!),取掉螺栓分开泵体为中间泵体和前泵体,注意观察、分析其结构特点,搞清楚各自的作用,尤其注意配流盘的结构、作用。 3、拆卸过程中,遇到元件卡住的情况时,不要乱敲硬砸,请指导老师来解决。 4、装配时,先装中间泵体和前泵体,注意装好配流盘,之后装上弹簧、套筒、钢球、压盘、柱塞;在变量机构上装好斜盘,最后用螺栓把泵体和变量机构连接为一体。 5、装配中,注意不能最后把花键轴装入缸体的花键槽中,更不能猛烈敲打花键轴,避免花键轴推动钢球顶坏压盘。 6、安装时,遵循先拆的部件后安装,后拆的零部件先安装的原则,安装完毕后应使花键轴带动缸体转动灵活,没有卡死现象。 主要零部件分析 1)缸体5 缸体用铝青铜制成,它上面有七个与柱塞相配合的圆柱孔,其加工精度很高,以保证既能相对滑动,又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缸体中心开有花键孔,与传动轴8相配合。缸体右端面与配流盘6相配合。缸体外表面镶有钢套4并装在滚动轴承11上。 2)柱塞9与滑履12 柱塞的球头与滑履铰接。柱塞在缸体内作往复运动,并随缸体一起转动。滑履随柱塞做轴向运动,并在斜盘15的作用下绕柱塞球头中心摆动,使滑履平面与斜盘斜面贴合。柱塞和滑履中心开有直径1mm的小孔,缸中的压力油可进入柱

实验报告2:齿轮泵的拆装实验

(1)正确选取拆装工具; (2)齿轮泵主要零件分析; (3)掌握齿轮泵的拆卸步骤; (4)掌握齿轮泵的组装步骤。 二、实验内容(主要对元件或系统的描述) 掌握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而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三、主要实验步骤(认识性实验略) 1.按次序选择不同的元件,拆卸齿轮泵。 (1)切断电动机电源,并在电气控制箱上打好“设备检修,严禁合闸”的警告牌。 (2)旋开排出口上的螺塞,将管系及泵内的油液放出,然后拆下吸、排管路。 (3)用内六角扳手将输出轴侧的端盖螺丝拧松,并取出螺丝。 (4)沿端盖与本体的结合面处将端盖撬松,将端盖板拆下。 (5)将主、从动齿轮取出。 2.按次序选择不同的元件,组装齿轮泵。 (1)将啮合良好的主、从动齿轮两轴装入左侧(非输出轴侧)端盖的轴承中,切不可装反。 (2)上右侧端盖,上紧螺丝,拧紧时应边拧边转动主动轴,并对称拧紧,以保证端面间隙均匀一致。 (3)装复联轴节,将电动机装好,对好联轴节,调整同轴度,保证转动灵活。

(4)泵与吸排管系接妥。 四、实验小结(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实验的意见和建议等) 1.齿轮泵的拆装注意事项: (1)掌握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后再实施拆装。拆装时对应图纸拆卸。 (2)尽可能地将拆装下来的零件按拆装顺序摆放,以防弄乱和丢失。 2.实验室实验中齿轮泵拆装不同于虚拟实验的地方如下: (1)实际拆装中要注意液压元件的防止污染。液压元件一旦被污染,将会带来一系列故障隐患。零件污染后,应用煤油清洗或绸子擦拭,切勿用棉纱擦拭。 (2)拆卸弹簧部件,注意防止弹簧部件的蹦丢;拆卸油封部件,注意使其不受损伤。

液压泵、齿轮泵的拆装

液压泵、齿轮泵的拆装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可加深对泵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范围的了解,理解选择液压泵的原则和主要拫据。 二、实验仪器 齿轮泵、叶片泵、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等拆装工具。 三、实验内容齿轮泵的拆装 在各类容积式液压泵中,齿轮栗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容易制造、成本低、工作可靠、维修方便等特点,因而广泛应用于中低压系统中。它的缺点是容积效率低、轴承载荷大,此外,流量脉动、压力脉动和噪音都比较大。 叶片泵的拆装 叶片泵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运转平稳、输油量均匀、噪音小、寿命长等优点,因此,在中低压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随着结构、工艺材料的改进,叶片泵正向中高压和高压方向I 发展。它的缺点是结构复杂,吸油性能较差,对油液的污染较敏感。 柱塞泵的拆装(没做) 柱塞泵分为径向柱塞泵和轴向柱塞泵两种:(1)径向柱塞泵性能较稳定、工作较可靠,但自吸能力差、径向尺寸大、结构复杂、价格髙。(柱塞数多为奇数)(2)轴向柱塞泵性能稳定、工作可靠、结构紧凑、径向尺寸小、惯性小、容积效率高,但轴向尺寸较大、轴向作用力也大,结构复杂、价格高。柱塞泵多用于需要高压大流量和流量需要调节的液压系统中。四、实验步骤 利用提供的拆装工具,按顺序拆装液压泵,并记录拆装顺序。 了解完泵的结构后,按顺序将泵装配复原。 检查装配完的泵,零件不可多一件,也不可少一件 齿轮泵: 拆装步骤如下: (1) 拆解齿轮泵时,先用内六方扳手在对称位置松开紧固螺栓,之后取掉螺栓,取掉定位销,掀去前泵盖,观察卸荷槽、吸油腔、压油腔等结构,弄清楚其作用,并分析工作原理 (2) 从泵体中取出主动齿轮及轴、从动齿轮及轴;_ (3) 分解端盖与轴承、齿轮与轴、端盖与油封; (4) 裝配步骤与拆卸步骤相反。

齿轮泵拆装

齿轮泵拆装 目录 一、齿轮泵概述 (2) 二、齿轮油泵工作原理 (3) 三、齿轮泵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3) 四、齿轮泵主要零件及装配要求 (7) 五、提高齿轮泵性能的方法 (10) 一、齿轮泵概述: 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

外啮合双齿轮泵的结构。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和泵缸把吸入腔和排出腔隔开。齿轮转动时,吸入腔侧轮齿相互脱开处的齿间容积逐渐增大,压力降低,液体在压差作用下进入齿间。随着齿轮的转动,一个个齿间的液体被带至排出腔。这时排出腔侧轮齿啮合处的齿间容积逐渐缩小,而将液体排出。齿轮泵适用于输送不含固体颗粒、无腐蚀性、粘度范围较大的润滑性液体。泵的流量可至300米3/时,压力可达3×107帕。它通常用作液压泵和输送各类油品。齿轮泵结构简单紧凑,制造容易,维护方便,有自吸能力,但流量、压力脉动较大且噪声大。齿轮泵必须配带安全阀,以防止由于某种原因如排出管堵塞使泵的出口压力超过容许值而损坏泵或原动机 图4-1 齿轮泵外观 齿轮采用具有国际九十年人先进水平的新技术--双圆弧正弦曲线齿型圆弧。它与渐开线齿轮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齿轮啮合过程中齿廓面没有相对滑动,所以齿面无磨损、运转平衡、无困液现象,噪声低、寿命长、效率高。该泵摆脱传统设计的束缚,使得齿轮泵在设计、生产和使用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泵设有差压式安全阀作为超载保护,安全阀全回流压力为泵额定排出压力1.5倍。也可在允许排出压力范围内根据实际需要另行调整。但是此安全阀不能作减压阀长期工作,需要时可在管路上另行安装。

该泵轴端密封设计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机械密封,另一种是填料密封,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和用户要求确定。 二、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 当电动机带动主动齿轮轴逆时针转动时(如下图),主动齿轮轴带动从动齿轮轴转动,泵体前端进口处形成真空,油液通过进油孔吸入,再经过两齿轮的挤压产生压力油,最后通过油孔排出。齿轮泵也叫正排量装置,即像一个缸筒内的活塞,当一个齿进入另一个齿的流体空间时,液体就被机械性地挤排出来。因为液体是不可压缩的,所以液体和齿就不能在同一时间占据同一空间,这样,液体就被排除了。由于齿的不断啮合,这一现象就连续在发生,因而也就在泵的出口提供了一个连续排除量,泵每转一转,排出的量是一样的。随着驱动轴的不间断地旋转,泵也就不间断地排出流体。泵的流量直接与泵的转速有关。为防止油压增高或空气进入产生出油不畅的事故,在泵盖上设计有安全阀装置,正常运行时,安全阀处在关闭状态,当油压升高超过安全阀的额定压力时,安全阀被压力顶开,这时出口的油通过安全阀里的通道返回进口处,形成油在泵体内部的循环,从而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三、齿轮泵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产生振动与噪声的原因与排除 (1)吸入空气 ①齿轮泵的泵体与两侧端盖为直接接触的硬密封,若接触面的平面度达不到规定要求,则泵在工作时容易吸入空气;同样,泵的端盖与压盖之间也为直接接触,空气也容易侵

化工管路拆装实训指导书

化工管路拆装实训指导书 编写:姜国平 北方民族大学化工学院 2011年12月5日

化工管路拆装实训指导书 一、拆装实训学时 实验学时:8 (不包括实验前预习及实验后结果处理等内容)。 二、拆装实训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实训教学目标: 1.1本管道拆装系统为了更好地实现管道拆装及流体实验参数的测定,管道多采用法兰连接,并配用转子流量计、温度计、压力表、液面计等检测仪表,强调学生树立工程概念,特别是大化工观点的认知,强化手动操作技能训练,各动手单元如管子拆装、管件更换、基本检测器的接线、仪表参数整定;设置的故障检修点诊断等。学生通过自行设计流程、组装管路及调试,可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实际工作打下一定的专业基础。 1.2了解和熟悉化工生产过程中常见离心泵的控制方法及工作原理,了解各种仪表的性能、使用方法和使用场合。 1.3了解并学会工业控制中仪表、测量、执行器的成套方法,学会按照实际手动被控系统要求进行实际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了解各种阀门的结构及适用场合,合理选用并进行管路组装。 1.4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提高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1.5了解和掌握用科学实验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 2.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2.1实训前的预习 要求学生做好实验前的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原理、要求、拆装步骤、实验需测定的数据,了解所使用的设备、仪器、仪表及工具。 2.2实训中的操作训练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细心操作,仔细观察,发现问题,考虑问题,在试验中培养自己严谨的科学作风,养成良好的学风。 2.3实训后的总结 实训完后,认真整理数据,根据实训结果及观察到的现象,加以分析,给出结论,并按规定要求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流程、操作步骤、数据处理、实验结论及问题讨论。实验报告是考核实训成绩的主要方面,应认真对待。 2.4选做本实训学生的条件 由于本开放实验是基于学生在修完专业课程《化工原理》、《化工工艺》、《流体机械》后进行的实训环节,所以选作实验学生必须是大三或大四学生。每次实训人数为5——10人。 三、管路拆装操作注意事项: 1、首先按照化工管道的拆装要求及相关的设备、阀门、仪表等配备相应的拆装工器具,包括高处管路拆装时需要准备两个木凳,以便于拆装。 2、拆装时首先要将动力电源关闭,并挂警示牌,检查无误后才准许工作。 3、化工管路拆装一般是拆卸与安装顺序正好相反,拆卸时一般是从高处往下逐步拆斜,注意拆卸每一零部件都要按顺序进行编号,并按照顺序依次摆在地面上,每组学生在拆装时要相互配合,防止管道或管件掉落而砸伤手脚或地面。 4、所以仪表拆装时要轻拿轻放,防止破碎。认真观察各种阀门的结构和区别,了解其使用特点,拆装时要注意阀门的方向和具体位置。 5、所有密封部位的密封材料一般在拆装后需要更换,将原来的密封垫拆下来,按原样用剪刀进行制作并更

实验报告2:齿轮泵的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正确选取拆装工具; (2)齿轮泵主要零件分析; (3)掌握齿轮泵的拆卸步骤; (4)掌握齿轮泵的组装步骤。 二、实验内容(主要对元件或系统的描述) 掌握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而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三、主要实验步骤(认识性实验略) 1.按次序选择不同的元件,拆卸齿轮泵。 (1)切断电动机电源,并在电气控制箱上打好“设备检修,严禁合闸”的警告牌。(2)旋开排出口上的螺塞,将管系及泵内的油液放出,然后拆下吸、排管路。(3)用内六角扳手将输出轴侧的端盖螺丝拧松,并取出螺丝。 (4)沿端盖与本体的结合面处将端盖撬松,将端盖板拆下。 (5)将主、从动齿轮取出。 2.按次序选择不同的元件,组装齿轮泵。

(1)将啮合良好的主、从动齿轮两轴装入左侧(非输出轴侧)端盖的轴承中,切不可装反。 (2)上右侧端盖,上紧螺丝,拧紧时应边拧边转动主动轴,并对称拧紧,以保证端面间隙均匀一致。 (3)装复联轴节,将电动机装好,对好联轴节,调整同轴度,保证转动灵活。 (4)泵与吸排管系接妥。 四、实验小结(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实验的意见和建议等) 1.齿轮泵的拆装注意事项: (1)掌握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后再实施拆装。拆装时对应图纸拆卸。 (2)尽可能地将拆装下来的零件按拆装顺序摆放,以防弄乱和丢失。 2.实验室实验中齿轮泵拆装不同于虚拟实验的地方如下: (1)实际拆装中要注意液压元件的防止污染。液压元件一旦被污染,将会带来一系列故障隐患。零件污染后,应用煤油清洗或绸子擦拭,切勿用棉纱擦拭。 (2)拆卸弹簧部件,注意防止弹簧部件的蹦丢;拆卸油封部件,注意使其不受损伤。

液压泵拆解和装配事项

液压泵拆解和装配事项 (1)在拆解变量柱塞泵的时候,第一步应先拆液压泵的组合密封件,防止后来主轴松动后损伤密封元件:第二步应拆解控制阀总成,因为控制阀由连杆机构与主泵连接,如果不拆控制阀,主泵就无法拆下:第三步拆解补油泵,拆下补变量柱塞泵AR后就可以使用工具拆卸后端盖:第四步拆解泵的主体部分。装配的过程正好与拆解的过程相反。在拆解变量马达的时候,第一步先拆组合件;第二步拆解控制阀总成;第三步拆解组合阀:第四步拆解变量马达的主体部分。 (2)在安装某些配件的时候,要涂抹黄油,其作用一是在正确的位置黏结配件;二是在装配橡胶密封或配合元件的时候,黄油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保证橡胶密封件在装配过程中不被揉搓损坏。例如在装配组合密封件的时候,每个橡胶密封件的装配点都需涂抹黄油,支撑静密封件的小弹簧也需涂抹黄油,防止在装配的过程中脱离或坠落。 (3)装配组合密封件之前,应注意将主轴的外露部分使用保鲜塑料膜包扎起来,防止主轴上的锐角和毛刺划伤铜、铝件或软质的密封件。 (4)在使用纸质件进行平面密封的时候,要对平面进行刮平处理,防止密封平面上有凸起、杂质和毛刺等。使用平面密封垫片的时候,建议不使用任何密封胶。 (5)为了避免高压变量柱塞泵PVS(马达)内部元件装配后对主轴受力的影Ⅱ向,在进行装配之前,需要使用空壳体将主轴和轴承装配起来,单独检查安装后轴承的游隙。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在进行总体装配之前,还需要对轴承的游隙作检查,具体方法:把泵或马达的壳体和主轴及轴承装配在一起,测量主轴的游隙,根据变量柱塞泵PV16~PV270或马达的规格(即主轴的长度)调整游隙,通过增加或减少后轴承的垫片调整游隙。 (6)缸体和球铰是回转体的主要驱动元件,缸体和球铰有内花键。主轴和缸体的花键上有个宽齿槽,而缸体和球铰的内花键上也有一个同样尺寸的宽齿,称之为“盲齿”。在安装缸和齿槽对准,这样才能正确将回转体套装主轴并进入壳体,否则就安装不进去。主轴上有盲齿槽,宽度大约为正常齿的两倍。 (7)在拆卸柱塞泵的伺服缸之前,在不损坏配件的情况下,应在两个配合件外部的某处使用钢冲子做标记,以免安装出现错误。 (8)在柱塞泵(马达)装配完毕后,需要使用扭力扳手将所有的螺栓拧紧,以确保每颗螺栓有足够的预紧力。 分析与排除喷油泵故障 (1)不供油 喷油泵不供油的原因:油路中有空气、低压油路堵塞、输油泵工作不良或不工作等。 ①油路中有空气。多数原因是管路连接部位泄漏或油管损坏、老化。一般处理方法是:松开喷油泵上的放气螺钉,用手油泵泵油,把油路中的空气排净后拧紧放气螺钉。若是管路漏气,可检查油管、接头连接螺纹、油管垫片是否损坏。 ②低压油路堵塞。该故障通常发生在油箱吸油管及油箱开关和输液压油泵进油口的滤网处。 ③输油泵不工作或工作不良。主要原因有:输油泵活塞磨损严重或复位弹簧损坏;进、出油阀磨损严重或弹簧弹性减弱造成密封不严。 (2)供油量不均匀或不足 主要原因:喷油泵进油压力太低,柱塞偶件磨损严重、柱塞或出油阀弹簧损坏。 ①喷油泵进油压力太低。该现象主要是输油泵工作不正常引起的,原因是输油泵活塞过度磨损、电动止回阀变形或夹有杂物。处理方法是:拆下输变量柱塞泵AR活塞,检查活塞和弹簧有无严重磨损或断裂;有无杂物。 ②柱塞偶件磨损。检查柱塞副配合面,若有明显的拉痕,应研磨或更换新件,还应仔细检查各缸的喷油量。 ③柱塞或出油阀弹簧断裂。可结合“断缸法”进行判断。 ④出油阀漏油。多数原因是出液压油阀密封不良或出液压油阀弹簧断裂。维修时可用研磨恢复其密封

离心泵拆装实验指导书

离心泵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单级离心泵的结构,熟悉各零件的名称、形状、用途及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 2、通过对离心泵总体结构的认识,掌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3、掌握离心泵的拆装顺序以及在拆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要求。 4、培养对离心泵主要零件尺寸及外观质量的检查和测量能力。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1、实验设备:单级离心泵2台 图1离心泵的结构 1—泵体, 2—泵盖, 3—叶轮,4—轴,5—密封环,6—叶轮螺母, 7—轴套,8—填料压盖,9—填料环,10—填料,11—悬架轴承部件

2、实验工具: 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钢板尺、水平仪、活动搬手、呆搬子、铜锤、螺丝刀、专用扳手、拉力器、平板、V型铁、千分表及磁力表座等。 三、拆装步骤 1、拆装应注意事项 ⑴对一些重要部件拆卸前应做好记号, 以备装复时定位。 ⑵拆卸的零部件应妥善安放, 以防失落。 ⑶对各接合面和易于碰伤的地方, 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2、拆卸顺序 A、机座螺栓的拆卸 B、泵壳的拆卸 ①拆卸泵壳,首先将泵盖与泵壳的连接螺栓松开拆除,将泵盖拆下。 ②用专用扳手卡住叶轮前端的轴头螺母,沿离心泵叶轮的旋转方向拆除螺母,并用双手将叶轮从轴上拉出。 ③拆除泵壳与泵体的连接螺栓,将泵壳沿轴向与泵体分离。泵壳在拆除过程中,应将其后端的填料压盖松开,拆出填料,以免拆下泵壳时增加滑动阻力。 C、泵轴的拆卸 ①拆下泵轴后端的大螺帽,用拉力器将离心泵的半联轴节拉下来,并且用通芯螺丝刀或錾子将平键冲下来。 ②使用拉力器卸联轴节, 具体方法是: 将轴固定好, 先拆下固定联轴节的锁紧帽, 再用拉力器的拉勾钩住联轴节,而其丝杆顶正泵轴中心, 慢慢转动手柄, 即可将联轴节在钩拉过程中, 可用铜锤或铜棒轻击联轴节, 如果拆不下来, 可用棉纱蘸上煤油, 沿着联轴器四周燃烧,使其均匀热膨胀, 这样便会容易拆下,但为了防止轴与联轴器一起受热膨胀, 应用湿布把泵轴包好。 ③拆卸轴承压盖螺栓,并把轴承压盖拆除。 ④用手将叶轮端的轴头螺母拧紧在轴上,并用手锤敲击螺母,使轴组沿轴向向后端退出泵体。 ⑤拆除防松垫片的锁紧装置,用锁紧扳手拆卸滚动轴承的圆形螺母,并取下防松垫片。 ⑥用拉力器或压力机将滚动轴承从泵轴上拆卸下来。 离心泵拆卸完毕后, 应用轻柴油或煤油将拆卸的零部件清洗干净, 按顺序放好, 以备检查和测量。 四、离心泵的检查 1、叶轮的检查 叶轮遇有下列缺陷之一时, 应予记录。 ⑴表面出现较深的裂纹或开式叶轮的叶瓣断裂。 ⑵表面因腐蚀而出现较多的砂眼或穿孔。 ⑶轮壁因腐蚀而显著变薄, 影响了机械强度。 ⑷叶轮进口处有较严重的磨损而又难以修复。

心得体会 液压拆装泵心得体会

液压拆装泵心得体会 液压拆装泵心得体会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实验人姓名年级班级专业 实验地点实验日期实验指导老师(签名)实验报告 1.本实验目的: 2.本实验所用设备: 3.思考题 (1)齿轮油泵的旋转方向与吸、压油口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实验名称液压泵、液压缸的拆装实验 (2)通过观察油泵的结构说明齿轮油泵是怎样解决困油问题和径向油压力不平衡问题的? (3)观察单作用叶片和双作用叶片,在转子槽内放置的倾角与旋转方向的关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4)影响齿泵工作压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一般中高压齿轮泵在结构上相应地采取了哪些措施? (5)CY14-IB型轴向柱塞泵工作原理、泵结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6)简述CY14-IB型轴向柱塞泵变量特性,你是否掌握了此类泵P-Q 特性曲线的调节方法?画出其P-Q特性曲线加以说明。第二篇、实验一液压泵拆装实训 液压拆装泵心得体会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实训 1实训目的 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 实训以达到下列目的: 1、进一步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的正确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 3、掌握常用液压泵维修的基本方法。 2实训要求 1、实习前认真预习,搞清楚相关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对其结构组成有一个基 本的认识。 2、针对不同的液压元件,利用相应工具,严格按照其拆卸、装配步骤进行, 严禁违反操作规程进行私自拆卸、装配。 3、实习中弄清楚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零件、组件特殊结 构的作用。 3齿轮泵工作原理 在吸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从对方齿谷中退出,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 不断增大,完成吸油过程。在排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进入对方齿

离心泵综合实验指导书

《泵与压缩机》课程 实验指导书 重庆科技学院机械设计制造教研室 2010.6

离心泵综合实验台 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本次实验的操作、记录、数据处理和曲线的绘制,了解离心泵装置的组成;掌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掌握离心泵的特性;了解离心泵的串、并联特性和汽蚀的原因。达到验证和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培养动力能力的目的。 二、实验内容 1.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 2.离心泵启停和串并联实验; 3.离心泵的汽蚀实验。 三、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由两台离心泵综合试验台和两台计算机组成。试验台的组成及设备如下图所示: 试验台组成示意图 1-电机1转速传感器;2-电机1;3-水泵1;4-并联阀;5-泵1压力表(压力传感器);6-泵1真空表(压力传感器);7-泵1出水阀;8-管线;9-串联阀;10-泵2真空表(压力传感器);11-泵2压力表(压力传感器);12-泵2出水阀;13-文丘里流量计(压差传感器); 14-转向漏斗;15-计量水箱;16-调试排空水箱;17-排水阀;18-测量水箱放水阀19-进、排气阀;20-水箱;21-电机2;22-水泵2;23-进水阀;24-排水阀(水箱);25-实验台支架

离心泵参数: 型号:FS103#-2 最大扬程:11 m m3泵进口管径d:32 m m 最大流量:4.5 h 电机额定功率:0.55 KW 电机额定转速:2840 转/分文丘里管流量系数K =0.98 本实验台的电机1上安装了一个转速传感器,经计算后在电子显示屏上读出的是电机1的电功率,泵1的输入功率要经换算后求得;而泵1、泵2的压力表、真空表的读数在电子显示屏上可直接读出;而电子显示屏上读出的文丘里流量计的压差,其流量要经计算而得;电子显示屏上的最上方可读出泵的转速。 四、实验基本原理 本实验台的水泵1(用以测泵的特性及串并联实验)、水泵2(用以测泵的汽蚀余量和串并联实验)。 1.特性实验 实验时,利用各阀门的开、关和调节,形成泵1的单台泵工作回路,在不同流量下,测定一组相应的压力表、真空表、电机1的电功率和文丘里流量计的压差读数(或利用计量水箱和秒表来计量、计算),以及电机的转速n;经计算后即可得出一组泵的流量Q、扬程H、输入功率N、离心泵的效率η等数据,用这些数据即可绘出泵的H-Q,N-Q和η-Q等特性曲线。 2.汽蚀实验 进行泵的汽蚀实验时,利用相应阀门的开、闭和调节,形成泵2的单泵工作回路,并使水箱成为封闭的容器,水泵抽水时,使水箱由于水的抽出而产生真空,从而使泵的进口压力减少,直到发生汽蚀,测出泵的汽蚀余量ΔH。 3.泵的串联或并联实验 利用相应阀门的开、闭,组成泵1和泵2的串联或并联回路,从而测定泵串联和并联时的运行特性。 五、实验基本步骤 1.泵的特性实验 (1)试验前准备 ①将水箱注满水(其水位应至少高出水箱底部的两个进水孔口,此时离心泵内也已灌注满水)。 ②关闭阀门3、9、12,打开阀门7。 (2)进行试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