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运动训练概述

运动训练概述

运动训练概述
运动训练概述

第一章运动训练概述

第一节运动训练学概述

一运动训练学的本质

(一)运动训练学的释义

运动训练学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揭示和阐明运动训练规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对运动训练学名词分析:

1训练过程---训练的全过程(启蒙训练、初级训练、深化提高训练、保持竞技能力训练)

2 运动训练规律---训练规律的分类(专项规律、项群规律、一般规律)及其三类规律的关系

3综合性---运动训练学的特点

例:60米(8″)×4(30″)×5(3′);60米(8″)×4(2′)×5(3′)。

(二)运动训练学的本质

运动训练学的本质是揭示和阐明运动训练的规律。

(三)运动训练学的特点

本源性、综合性以及实践性是运动训练学的主要学科特征。

运动训练学理论源自于运动训练实践,它没有承接和移植其他领域成熟学科作为构建自己学科的母学科,而是直接相伴于运动训练实践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体育学理论体系中的许多学科相比较,本源性是运动训练学最具特色的学科特征。

运动训练的终极目的是创造理想的运动成绩,而运动员的比赛结果却受着众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回答和解决运动训练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运动训练学理论也就需要从众多理论学科.包括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体育教育科学中吸取营养,丰富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表现出鲜明的综合性特征。

综合性:指由多学科构成该学科的理论基础(运动训练学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横向联系,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等生物学科)

实践(应用)性:总结训练实践经验并上升为指导训练实践的理论,解决训练实践中的为何练、练什么、怎么练和练多少的问题。

二运动训练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运动训练学的产生

(二)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发展

1.发展过程基本梗概

我国运动训练学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基本上可分为两个发展时期6个发展阶段。第一发展期是“训练理论的吸收与发展期”(1953-1981年)。这一发展期又分为训练理论的吸收阶段(1953-1957年)、初步形成与发展阶段(1958-1962年)、停滞阶段(1962-1975年文革期间)、恢复与发展阶段(1976-1980年)。第二发展期为“运动训练学的初步形成期(1981年至现在)”。在这一时期里,我国部分训练理论学者经过短期的努力不仅初步形成和确立了我国自己的运动训练学体系,而且还使我国运动训练学初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7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一些体育理论学者敏锐地注意到国际上一般训练理论与训练学的创立和发展趋势,积极引进了前苏联、民主德国等国的运动训练学专著和论著。一批体育学院体育理论教师转而从事训练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和运动训练学的学科建设。1981年7月23日——8月5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组织了全国几所体育学院的学者在沈阳体育学院以协作的方式开始了《运动训练学》

的编写工作并且制定了《运动训练学》大纲(初稿),明确了编写分工任务。1982年1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学会,在北京召开了工作会议,会上转发了这个《运动训练学》大纲(初稿),与1982年在广州召开了《运动训练学》定稿会,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组织编写的,我国第一本《运动训练学》1983年诞生了。之后,北京、沈阳、上海、成都等体育学院各自编写出本院使用的《运动训练学》教材。与此同时,上海体育学院于1982年首先在运动系本科和专科中正式开设了运动训练学课程,同年由上海体育学院徐本力为全国青年篮球队教练员训练班编写了一套《运动训练学》内部讲义。直至1986年2月才由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了由北京体育学院过家兴主编的我国第一本体系较完整的综合性《运动训练学》教材。同年沈阳体育学院董国珍也编著了一本《运动训练学》内部教材。1988年3月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教材小组召开了教材选优会议,经专家们评审,选出北京体育学院过家兴等同志编著的《运动训练学》和沈阳体育学院董国珍编著的《运动训练学》为“优选”教材,后经原教材的各章执笔人修改,由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了体育学院通用的《运动训练学》教材。

90年代以来,由徐本力、董国珍、田麦久、延峰、胡亦海、刘建和、王永盛、宋继新等人相继正式出版了一批运动训练学和有关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方面的专著和教材。

90年代末以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的理论建设正在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对传统的综合性的运动训练学进行了新一轮的修订,由上海体育学院徐本力教授主持编写的我国第一本体育院校《运动训练学》函授通用教材于1999年12月正式出版;由北京体育大学田麦久主持编写的“九五”国家重点教材一一全国体育院校全日制《运动训练学》通用教材,也于2000年8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两本各具特色的全新的体育院校《运动训练学〉〉教材,将我国综合型《运动训练学》教材的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另一方面,从90年代末开始,我国一些运动训练学的学者,也在专题性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建设上做出了新的贡献。其中田麦久教授主编的《项群训练理论》和《论运动训练计划》也分别于1997年和1998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和台湾文化大学出版社出版。徐本力教授编著的《现代运动训练原理》也于2002年由台湾辅仁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些教材和专著的出版,把我国运动训练科学理论的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更加巩固了我国运动训练科学理论在国际上的先进地位。

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者大多数比较重视教育学科、社会学科、系统学科在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体系上的基础作用,然而在运用其它学科的知识量上,我国学者之间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自1983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编写的第一本《运动训练学》问世之日起,我国的《运动训练学》学科就受到了我国竞技运动领域各个方面的高度重视。尽管我国《运动训练学》学科的研究内容有与国际趋向相似的部分,但是我国《运动训练学》学科更注重的是走学科内涵充实与外延发展的道路。具体地讲,我国《运动训练学》学科的发展方向大体分为两类。

我国《运动训练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大致分为三个方向:

一是我国《运动训练学》学科将由三个层次组成,即《专项运动训练学》、《项群运动训练学》、《运动训练学》的发展中得以充实和完善;

二是将我国《运动训练学》学科与“运动选材学”、“运动竞赛学”、“运动管理学”等学科高度整合,共同形成《竞技运动理论》(竞技体育学)学科的主体框架;

三是将《运动训练学》学科继续向高度分化后的“技能训练学”、“体能训练学”、“战术训练学”、“运动战略学”、“训练方法学”等方向深入。

第二节运动训练

一运动训练的定义

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教练员指导下使运动员提高或保持运动成绩和竞技能力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体育活动过程。

分析:从运动训练的构成要素分析

1.人的要素:运动员和教练员(医疗、后勤、科研等人员)

2.目的要素:提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

3.计划要素:计划性的体育活动

4.讨论:根据分析列举运动训练内容。(导入有形训练和无形训练)

结论:运动训练包含两个方面,有形训练和无形训练。

1.有形训练的范围条件:教练员、运动员、场地场馆、器械器材等。

2.无形训练的内容:饮食、睡眠、作息时间、营养补充、社会关系等。

二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一)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

(二)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相互性。

竞技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由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智力能力等构成。

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1)影响竞技能力的各因素互补;(2)竞技能力表现上的互补性。

(三)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

(四)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适应性及劣变性:

(五)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

(六)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

第一节项群训练理论总论

一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

1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

2加强了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3实现了训练学理论原有两个层次之间的有机过渡。

二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体系

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标准:

按运动项目的主导因素;

按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

按动作技术的确定性特点;按人与器材的关系;按比赛场地的不同特点;按参赛人数的多少;按比赛成绩的评分方法等等。

三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

1.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

项群训练理论可以给竞技体育的战略制定者以有益的帮助。它可以对不同等级的运动项目进行对应的项群分析,能够帮助竞技体育的战略制定者从宏观上把握众多运动项目发展的状况,有利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科学地分析造成各类项目发展水平高低不一的原因,继而还可以选出与现有优势项目隶属于同一项群但暂时落后的项目,从而使这些项目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可以极为方便地借鉴同项群中先进项目成功的训练经验,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暂时的落后的项目有可能比其他项群的落后项目更快地得到发展和提高,向优势项目的行列中转移。

2.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运动项目的宏观管理

项群的划分和想群体系的建立使得竞技项目这一巨大群体的内部结构更加有序,进而为运动训练组织机构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对其实施更为有效的宏观管理提供了新的可能。

3.同群项目训练规律的探讨与揭示

首先,在一般训练学理论中,研究者通常难以注意到和揭示出混处与所有项目之中的一组项目的训练规律,而通过项群理论的研究可以做到这一点。其次,以一个项目的训练实践活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专项拉理论,不可能做出具有更为普遍适用性的提炼和概括,而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可以做到。再次,由于运动项目发展的多样性以及某些运动大项的综合性特点,如果只以历史形成的运动项目为单位去认识运动训练的规律,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局限。而项群训练理论体系的建立,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研究者打破固有运动项目界限的束缚,对进行跨项的规律性的探索和研究成为可能。总之,项群训练理论比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更方便研究者研究和思考运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揭示运动训练中的规律,并能将研究成果直接运用到运动训练实践中,因此,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为研究者的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先决条件。

4.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人才的流动

在同一项群体系中,由于共同规律较多,因此,对运动员在各种竞技能力上的要求大同小异,所以在组建新项目的运动队时,教练员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从本项群体系的领域中选拔人才,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和运用将会引导研究者进行此方面的研究,从而使人们这种朦胧的潜意识转化为科学理论下主动的积极的思维和行动,促进竞技人才的合理流动。

5.项群训练理论与运动训练方法的移植、创新与发展

任何一个竞技运动项目的发展过程,都不可能处于完全闭锁式的状态,在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中,很自然地会从其他项目吸收那些对自己适用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同时,也不断地把自己科学的理论、精湛的技巧以及有效的方法传输给别的项目。然而在人们没有科学的明确的认识项群理论之前,这些移植常常是自发的,也是缓慢的。在项群理论的知道下,广大研究者及教练员、运动员可以有意识的、有效地将与自己项目中项群的训练方法移植过来,同时还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创造还没有被人们采用的训练方法,并发展现有的训练方法,使其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6.项群训练理论与运动员选材选材是培养竞技体育

人才最重要的环节。竞技体育发展到21世纪,各项运动的水平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选拔有运动员天赋的青少年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由于在相同的项群中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与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雷同,因此选材内容和标准也有很多相同之处。特别是在体能类的耐力性项群和速度性项群中,这种相同的因素就更多。如田径投掷项目中铅球和铁饼在选材时各项形态、机能、素质指标基本没有大区别。同时,在少儿体校的基础训练中,虽然在招收运动员之初,对运动员所从事的项目已经有了很初步的意向。但随着运动员年龄的增长,身体发育和技术的发展都可能更适合与其他项目。因此,在基础训练阶段,甚至在较长一段时间里都可以将同属于一个项群的不同项目的运动员集中在一起进行训练,训练内容要更注意基本素质和基本技术,为少年儿童运动员打好基础,有利于将来有更多的选择。

第二节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

一、技能表现难美性项群训练特征

二、技能表现准确性项群训练特征主要包括射箭、射击和弓弩三个竞赛项目。

三、技能格斗对抗性项群训练特征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包括摔跤、拳击、击剑,柔道、跆拳道等项目。具有一对一竞技、按体重分级别比赛、以绝对胜利或得分取胜等竞技特点。

四、技能隔网对抗性项群训练特征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软式网球、排球、沙滩排球、藤球和毽球等项目。

五、技能同场对抗性项群训练特征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主要包括足球、篮球、手球、曲棍球、冰球和水球等项目。

六、体能快速力量性项群训练特征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包括跳跃、投掷和举重等项目。

七、体能速度性项群训练特征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包括短跑、跨栏跑、短距离游泳、短程速度滑冰、短程速度滑雪、短程自行车和短程划船等竞技项目。

八、体能耐力性项群训练特征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包括竞走、中长距离跑、中长距离游泳、中长距离自行车、赛艇、皮划艇、越野滑雪,以及中长距离速度滑冰等众多项目。

第三章运动负荷

第一节运动负荷及其分类

一运动负荷的定义

运动负荷是指能够引起运动员机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产生应答反应的外部刺激。

提问与讨论:在训练中的外部刺激。

例:400m(1′05〞)×3×3; 80kg×12×6(3′)。

结果:机体产生应答反应表现:心率的提高;肌纤维增粗力量增加。

判断运动负荷大小的影响因素:

1 外部刺激大小;

2 机体对外部刺激的应答程度。

二运动负荷的分类

1依外部训练环境和机体内部变化的关系,运动负荷可分为内部负荷与外部负荷

负荷量

外部负荷

负荷强度

运动负荷生理负荷

内部负荷

心理负荷

①外部负荷:是指人体外部的各种控制作用对人体所施加的刺激。具体的说是指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所实际承受的各种心理方面的刺激量和身体活动方面的工作量的总称。外部负荷主要包括外部训练负荷刺激、外部比赛负荷刺激和外部心理负荷刺激三个方面,而前两个刺激造成外部体力负荷,后一种刺激造成外部心理负荷。

②内部负荷:是指运动员的有机体在承受外部负荷刺激时所表现出来的内部应答反应。这种应答反应不仅有生理(生化)上的,也有心理上的,从而形成“生理内部负荷”和“心理内部负荷”两种。常用的内部负荷指标有脉搏、血压、最大吸氧量、血乳酸等内部生理负荷指标和注意力、反应时、紧张度等内部心理负荷指标。生理内部负荷指标中最常用的是脉搏,这一生理内部负荷指标最容易测定,因而也最适合于教练员在训练实践中运用。

2依运动负荷产生的机制可把运动负荷分类为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

第二节运动负荷的科学基础

一运动负荷原理(超量恢复原理)见课件图

1 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超量恢复(见课件图)

分析:突出负荷量(强度)对机体能源物质储备的恢复影响。

结论:突出负荷量(强度)的安排,能源物质消耗的慢(快),恢复的时间长(短),超量恢复值小(大),超量恢复稳定(不稳定),多应用于耐力(速度)性训练。

2 负荷的适宜性与劣变性

举例:力量训练(现有最大力量100公斤)

杠铃重量训练效果

80公斤 110公斤

90公斤 120公斤

100公斤 130公斤

二生物适应原理(训练适应原理)

1训练适应是指运动员有机体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内外环境不断取得平衡的过程。

适应是有机体内外环境不断取得平衡的过程。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这种相对平衡是人体生命存在和人体机能正常活动的必要条件。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内环境的相对平衡受到破坏,体内各种功能不得不重新进行调整,以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这就是适应过程。适应是生物活动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通过运动训练提高

人体竞技能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生物学基础。

2训练适应的特性

训练适应过程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

①训练适应的普遍性

训练适应的普遍性是指机体在形态、机能、运动素质、运动技术、战术和心理过程等方面都能发生训练适应现象。

(1)形态机能的训练适应: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机能的适应性变化通常使神经系统中的神经过程灵活性提高,均衡性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对所有器官活动的调节和自我调节作用都有所改善;植物性神经系统对内脏器官的调节速度加快,调节机能经济化。

由于运动器官系统的骨骼、关节、韧带和肌肉的形态与生理生化机能适应性的改善,使运动器官承受负荷能力增强;形态适应使灵活性和柔韧性得到发展;肌肉的营养和代谢物质的运输能力,以及使肌肉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能力增强。

使心血管系统的安静时和定量负荷时的心率、血压和心输出量等指标的机能出现节省化,如安静时心率减少,血压降低;定量负荷时心率、血压、心输出量变化相对较小;极限负荷时机能扩大。使呼吸肌肥大,肺容量和肺泡表面积增大,从而使肺活量、最大肺通气量和最大吸氧量增加。使机体各种能源物质含量增加,酶活性提高;运动时动员和利用能源物质的能力得到改善,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能力提高。

(2)运动素质、技术和战术的训练适应:

运动技术的训练适应表现在技术的形成和运用两个方面。运动技术的形成在于运动素质和运动技能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在训练过程中,随着运动素质的发展,运动技能的增多和完善,形成新的技术动作就越来越容易。通过战术训练可使运动员在一定的运动素质和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比赛的需要形成特定的战术意识和战术行为。

(3)心理和智能的训练适应:

通过训练可使运动员成功地进行训练和比赛所必需的智能和心理过程得到改善。如运动感觉、动作表象、注意分配和集中、运动记忆、分析战术行为和解决战术任务等方面能力的完善,以及积极情绪和意志力的发展。运动训练还可使影响训练效果的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得到发展。

②训练适应的特殊性

机体对训练适应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性质的运动负荷可引起特殊的适应性变化。例如力量负荷和耐力负荷训练使肌肉产生的训练适应现象是截然不同的。力量性训练产生肌肉肥大,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提高等适应现象。耐力性训练的增加可使肌肉线粒体体积增大和数量增加,以及肌红蛋白和有氧代谢酶活性的增加而使有氧能力和长时间工作能力增加的适应现象。不同性质的运动负荷引起机体能源物质的消耗以及其后的超量恢复程度也有所不同。速度性负荷时肌肉CP消耗最大,训练后CP含量剧烈增加。耐力性负荷时肌糖元、磷酸脂的消耗较大,训练后的含量增加较多。运动技术和运动战术训练所引起的适应过程更具有特殊性。训练适应的特殊性是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基础。大部分运动项目的专项成绩需要不同素质的结合。如短跑项目,需专项速度和专项力量。由于这个素质训练适应的特性,机体在速度与力量两方面的训练适应必须相互协调,寻求这两种素质的最佳组合,以保证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③训练适应的异时性

机体由于运动训练而产生适应性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机体各方面的训练适度现象出现的时间也有所不同,机体在机能上的适应性变化往往先于结构的适应性变化。

机体各器官系统训练适应现象出现的时间也有差异。一般来说,神经系统和肌肉、腺体的理论状况最早发生变化,代谢活动发生机能和结构变化需时段长,支撑韧带组织适应性变化需时最长(以月计算)。在上述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的训练适应又比植物性神经系统发生得早,运动器官的训练适应亦比内脏器官较易发生。能量代谢方面则首先是能源物质的适应性增加,其次是酶活性适应性提高,最后才是工谢调节的适应性完善。运动技术、战术的适应性变化往往落后于运动素质的变化。但在专门训练安排的影响下,也可能使运动技术或战术的训练适应在一定程度上早于相应的身体素质的训练适应而出现。在心理训练适应中,某些心理过程的训练适应相对发生较快,在运动知觉、运动表象等。而某些个性心理等特征的训练适应则发生较慢,如性格、气质等。

④训练适应的连续性

体训练适应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由于机体在各种竞技能力方面的训练适应具有异时性的特点,便导致了机体全面适应以渐进积累的方式而形成。在此过程中训练如果有所间断,则上述各方面的训练适应现象不但不能积累,而且有可能消退,这将会阻碍甚至破坏机体全面训练适应的形成。

从运动负荷与训练适应的关系来盾,机体对某一运动负荷形成了训练适应之后,机体的反应会越来越小,最终这种负荷便不通能引起竞技能力的提高。为此,就要不断增加运动员负荷,使机体产生一个新的适应过程,使竞技能力进一步提高。

第三节运动负荷的构成

一负荷量

二负荷强度

(一)负荷强度的表示

1定性表示负荷强度:小强度中强度大强度

阐明定性表示负荷强度的依据:

小强度--摄氧量完全满足机体的需要能量消耗不多

中强度--摄氧量与耗氧量趋于平衡达到有氧代谢最高水平

大强度--机体处于以无氧代谢为主的状度

2定量表示负荷强度

⑴运用成绩百分比表示⑵运用心率推算负荷强度

(二)负荷强度的表示的运用

1运用成绩百分比表示

负荷强度=训练成绩÷最好成绩×100%

例:某运动员100米最好成绩10秒,训练成绩为12秒,求训练强度

解:根据公式:负荷强度=训练成绩÷最好成绩×100%

负荷强度=10÷12×100%=83.3%

又例:某运动员最大力量100公斤,训练负重85公斤,求训练强度

解:根据公式:负荷强度=训练成绩÷最好成绩×100%

负荷强度=85÷100×100%=85%

2运用心率推算负荷强度

负荷强度=(训练心率—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100%

例:某运动员最大心率200次/分,安静心率为60次/分,训练心率为180次,求该运动员训练强度是多少?

负荷强度=(训练心率—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100%

负荷强度=(180—60)÷(200—60)×100%=85.7%

讨论:上述推算负荷强度是一次性负荷,若推算一组负荷练习的平均强度如何呢?

第四节运动负荷的安排

一运动负荷的节奏性

1保持竞技能力 A 后次负荷在前次负荷所产生的超量负荷消失后进行,能源物质储备和竞技能力保持不变;B 完全恢复性训练,常用于竞赛期保持竞技能力;C 在课中,运用重复法,发展速度、协调、技术及战术等。

2 疲劳积累 A 后次负荷在前次负荷还没有恢复到原有水平时进行,能源物质储备减少疲劳积累,竞技能力下降;B 不完全恢复性训练,用于准备后期和竞赛前训练;C 在一次课中,运用间歇法,发展耐力性运动能力。

3 提高竞技能力 A 后次负荷在前次负荷产生超量恢复时进行,能源物质储备提高,竞技能力提高;

B超量恢复性训练,准备期的前期;C在课中,运用重复法,发展速度、协调、技术及战术等。

二加大运动负荷的类型

1 加大负荷的要求:加大——适应——再加大——再适应直至达到最大限度,大、中小相结合

2 循序渐进地增加负荷,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直线式、波浪式和跳跃式。见课件图

直线型:

负荷特点:负荷强度动态变化不明显负荷的上升是基于练习的次数、时间、距离及中重量的不断增加

运用对象:主要适用于负荷起点较底的初级训练者

运用时期:主要用于准备期的前期

波浪型:

负荷特点:负荷明显加大,并使负荷与恢复安排呈节奏性

运用对象:优秀运动员、等级运动员、初级运动员

运用时期:各训练时期

跳跃型:

负荷特点:常以加大负荷强度来实现

运用对象:优秀运动员

运用时期:多用于准备期的后期和竞赛期的赛前训练

第五节运动负荷的评价

一运用心率评价运动负荷

(1)无负荷心率评价运动负荷

A安静心率 B晨脉

(2)负荷心率评价运动负荷

A中等负荷强度时心率B最大负荷强度后的恢复心率

不同的负荷对机体的影响

负荷前后心率对比不变提高降低

训练效果评价负荷小负荷适宜负荷大

机能不变机能节省化能力下降能力提高

①心率恢复加快且规律性加强,表明机能水平提高了,负荷适宜,说明负荷安排科学合理。

②心率恢复减慢,且不规律,表明机能水平下降了,说明负荷安排大。

③心率恢复没有变化,机能能力保持没变,说明负荷安排小。

二运用血乳酸评价运动负荷

安静心率时血乳酸值为1mM/L,运动时无氧阈值为4mM/L定量负荷下,血乳酸值呈现出高水平运动员血乳酸值低;低水平运动员血乳酸值高的状况。

可以通过检测运动员的运动时血乳酸值的变化判定负荷的大小。

血乳酸值的变化增高不变降低

负荷安排负荷大负荷小负荷适宜

第四章运动疲劳与恢复

第一节运动疲劳

一运动疲劳

运动疲劳是指运动员有机体由于外部刺激,导致神经系统工作能力下降和机体工作能力降低。

实例:某运动员以400m(1′)×3×3进行训练,完成情况如下:

第一组,1分钟完成,心率190次/分;第二组,1分钟完成,心率195次分;第三组,超过1分钟完成(1分05秒),心率200次分。

二运动疲劳的生理机制

1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有节奏交替状态破坏;2 能源物质储备减少或耗竭;3 内环境的酸碱平衡破坏,PH值下降;4 体内缺氧,氧气供应不足。

讨论:运动员在什么时候疲劳并说明原因?(提示:根据运动疲劳的名词解释判断)

分析:运动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

三运动疲劳的分类

1 依运动员的能力表现分为隐性疲劳、显性疲劳

隐性疲劳---运动员自我感到费力,但所表现的实际工作能力并未下降。

显性疲劳---运动员感到难以坚持运动,实际工作能力下降。

2 依运动员的疲劳程度分为极度疲劳、中度疲劳、轻度疲劳

极度疲劳-----属显性疲劳;中度疲劳-----介于显性与隐性疲劳之间;轻度疲劳-----属隐性疲劳(见课件表)

四对运动疲劳的评价

第二节恢复

一恢复过程:恢复是指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运动员机体产生运动能力和能源物质储备下降和减少之

后,消除疲劳的过程后,能源物质储备增加及机能能力提高。恢复是一个过程。它包括负荷消耗、基本复原、超量恢复和下降还原四个阶段。(见课件图)

二恢复的类型

1 不完全恢复:是指负荷后,在人体机能和能源物质只恢复了一部分而尚未恢复到原有水平进行下一次练习。

2 完全恢复:是指负荷后,在人体机能恢复到原有水平时进行下一次训练。

3 超量恢复:是指负荷后,在人体机能恢复到超过原有水平是再进行下一次训练。

讨论与分析:三种恢复类型的运用

结论:(示例说明)

1间歇训练法就是运用未完全恢复的方式设计的,主要用于发展速度耐力、力量耐力、专项耐力以及意志力训练。

2完全恢复和超量恢复是设计重复训练法的依据,主要用于赛前训练安排和发展协调能力,集中注意力能力,最大力量能力,反应能力和速度能力,以及用于技战术训练和比赛性训练。

第二节恢复

三运动训练中恢复的特点

1 恢复过程的异时性规律

(1)先快后慢特点:负荷结束后的开始阶段恢复速度最快,随后速度减慢。在恢复的基本恢复阶段,前1/3时间里大约恢复60%,中间1/3时间大约恢复30%,最后1/3时间大约恢复10%。

(2)不同能源物质的恢复速度不同:以磷酸盐消耗为主的速度性练习恢复快;其次是以糖原、蛋白质、脂肪消耗为主的耐力性训练,力量性训练最慢。

(3)不同负荷恢复的速度不同:机体承受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刺激后,会产生不同的超量恢复效果。(4)不同训练内容恢复的速度不同:首先是内环境的平衡,然后是磷酸盐的恢复,最后恢复的依次是糖原、蛋白质和脂肪。

(5)不同的器官恢复的速度不同:首先是大脑和神经中枢的恢复,其次是心血管系统的恢复,最后是肌肉和心理精神的恢复。

(6)不同恢复能力的运动员恢复速度不同:恢复能力强的恢复快,反之慢。

(7)在一定范围,负荷越大,恢复越明显:总体而言,负荷越大,恢复的越慢;负荷强度的恢复快于负荷量。

第五章运动训练周期理论

第一节运动训练周期及其种类

一运动训练周期

(一)变化的周期性特征

人体竞技能力的提高,明显地表现出周期性的特点。在一次负荷下,机体能量消耗产生疲劳,当负荷停止,能力逐渐恢复,通过机体的超量恢复,机体的机能能力得到提高。

如图的过程多次反复,机体能力不断的提高形成竞技状态,表现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高度协调,生理和心理能力达到高峰状态,在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

由于人体的保护性机制,导致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的疲劳,能力下降,竞技状态消失;经过下一个循环,会获得新一个竞技状态。因此,我们可以把这样的一个循环称之为训练的周期(大周期)。

二运动训练周期的类型

运动训练周期的种类(见课件表)

三竞技状态及其形成

1 竞技状态:竞技状态是指运动员为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所处的最适宜的准备状态。

2 竞技状态的形成

竞技状态的形成分三个阶段:

(1)竞技状态获得(形成)阶段:这个阶段又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形成竞技状态的前提条件获得阶段。其条件包括:身体训练水平得到提高、专项运动战术形成、必要的心理品质初步形成。可是,在这个阶段,这些条件还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成为整体。二是竞技状态形成阶段,这个上述形成竞技状态的前提条件彼此有机地、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整体,形成了竞技状态。

(2)竞技状态相对稳定(保持)阶段:竞技状态的所有特征在本阶段全部表现出来了,并进一步得到巩固与发展。可是,形成竞技状态,不等于在任何时候都能创造最好的运动成绩,有时候运动成绩会出现不理想情况,但这是暂时的。这是由于心理状态和技术暂时失常所造成的,并不是获得竞技状态前提条件消失了,只要进行一下调整,竞技状态就会表现出来,运动成绩就会理想,甚至于会更高。

(3)竞技状态消失阶段:在此阶段,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暂时消失了。但是,这种消失应该理解为是暂时的,再经过一个周期的训练,不仅可以恢复起来,还会出现更高的竞技状态。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竞技状态的暂时消失是必然的,是完全合乎规律的一个阶段,又是建立新的更高的竞技状态所必须的。

体能训练水平得到提高,专项运动技战术初步形成,必要的心理品质初步形成;体能、专项技战术、心理品质彼此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竞技状态。

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出来,并保持与发展。

竞技状态形成的标志:

a 机体的各器官系统机能水平达到最高程度,机体活动出现机能节省化。

b 运动技战术达到技巧水平。

c 运动员情绪高涨,渴望参加比赛,对比赛的胜利充满信心。

d 体能、技战术能力、心理能力成为有机的整体。由于机体生理和心理的疲劳,运动能力下降,竞技状态消失。

∴根据竞技状态形成的各阶段把一个大周期分为准备期、竞赛期和恢复期。

第二节周期性运动训练的科学基础

一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

事物的运动是周而复始呈周期性的。周期性的运动不停地发展,每个往复、每个循环都不会完全相同。每一个新的运动周期,都不应是上一个运动周期简单的重复,而应在原有的基础上螺旋式地提高到新的水平。运动训练的周期性特点,就是由物质运动这一普遍规律所决定的。

二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

人体竞技能力的提高,明显地表现出周期性的特点。在一次负荷下,机体能量消耗产生疲劳,继而解除负荷,逐渐得到恢复,通过机体的超量补偿机制,使得运动员的能力得到提高。在这一基础上又给予下一次负荷,即开始了一个新的负荷周期。

每一次适宜的负荷都会引起机体的适应性变化;多次适宜负荷的刺激,就会引起多次的适应性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机体能力不断得到提高,运动竞技状态即不断地培养发展,并逐渐进入良好的竞技状态。这时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能力得到提高,而且相对稳定,各个系统之间保持着高度的协调,进入良好的竞技状态保持阶段。在强烈的参赛动机驱使之下,高度地动员机体潜能,在比赛中常常会创造新

的成绩。由于人体的保护性机制参与到训练过程中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了高度竞技状态之后,即需要休息和恢复,以消除生理和心理的疲劳。就这样,与竞技状态的发展过程相联系构成了一个训练的大周期。当竞技状态消失,运动员通过积极的恢复消除了心理和生理的疲劳之后,继续发展一般及专项的竞技能力,促进竞技状态的再次形成,产生新的适应性机制,从而进入下一个竞技状态形成和保持阶段。

训练的终极目的是提高运动成绩,而运动成绩只有在比赛中表现出来才能得到承认;同时,也只有在适宜的比赛条件下,包括场地、器材、对手、裁判、气候等等条件,才能使运动员将已获得的竞技能力最充分地发挥出来。

三适宜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

训练的终极目的是提高运动成绩,而运动成绩只有在比赛中表现出来才能得到承认;同时,也只有在适宜的比赛条件下,包括场地、器材、对手、裁判、气候等等条件,才能使运动员将已获得的竞技能力最充分地发挥出来。

第六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第一节运动训练方法

一持续训练法

1持续训练法的释义:持续训练法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持续训练法的主要目标:持续训练主要用于发展一般耐力素质,并有助于完成负荷强度不高但过程细腻的技术动作,可使机体运动机能在较长时间的负荷刺激下产生稳定的适应,内脏器官产生适应性的变化;可提高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以及该状态下有氧运动的强度;可为进一步提高无氧代谢能力及无氧工作强度奠定基础。

2 持续训练法的类型见课件表

3 持续训练法的应用

(1)短时间持续训练法的应用

①短时间持续训练法应用的范围

②短时间持续训练法应用的特点

A 适用于技能项目中多种技术的串联、攻防技术的局部对抗、整体配合战术或技术编排成套的技术或战术训练;

B 体能耐力项目。

(2)中时间持续训练法的运用

①中时间持续训练法应用的范围;②中时间持续训练法应用的特点

(3)长时间持续训练法的运用

①长时间持续训练法应用的范围;②长时间持续训练法应用的特点

A 一组持续训练时间长于10分钟;

B 中等负荷强度,心率控制在160次/分;

C 提高有氧代谢系统供能为主的代谢能力,专项耐力,技术的稳定性和耐久力,适用于体能耐力性项目。

A 持续训练时间长于30分钟;

B 负荷强度较小,心率控制在150次/分;

C 提高有氧代谢系统供能为主的代谢能力,发展一般耐力

练习:运用持续训练法设计训练方案。

二重复训练法

1 重复训练法的释义

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作用机制是强化条件反射和痕迹积累效应。

重复训练法的主要功能集中体现为:通过同一动作的多次重复,经过不断强化运动条件反射的过程,有利于运动员拿捏和巩固技术动作;通过相对稳定的负荷强度的多次刺激,可使机体尽快产生较高的机能适应,有利于运功员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通过不同类型的重复圳练,可分别促使磷肌氨酸系统(ATP —CP)、乳酸能系统(LA)、(ATP—CP、LA)混合代谢系统的供能能力得以发展和提高。通过不同类型的训练课,有助于分别提高竞技能力的各个因素水平或整体水平。

2 重复训练法的类型(见课件表)

3 重复训练法的应用

(1)短时间重复训练法的应用

①短时间重复训练法的应用的范围;

②短时间重复训练法的应用特点

A 负荷时间短、强度大、动作速度快;

B 间歇时间充分;

C 动作稳定;

D 提高磷酸盐系统的储能和供能能力,速度力量能力。

(2)中时间重复训练法的应用

①中时间重复训练法的应用的范围

②中时间重复训练法的应用特点

1 主要用于糖酵解供能技术、战术和素质训练

A 一次负荷时间在30秒~2分钟,略长于主项,负荷强度较大,心率在180 次/分以上;

B 间歇时间充分;

C 动作稳定;

D 提高糖酵解供能能力,速度耐力、力量耐力,抗酸能力

2 主要用于有氧和无氧混合供能的技术、战术和素质训练。

A 一次负荷时间在2秒~分钟,略长于主项比赛时间,负荷强度较大,心率在180 次/分以下;

B 间歇时间充分;

C 动作稳定;

D 提高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和在其状态下的速度和力量耐力,技术的熟练性和耐久力。

练习:运用重复训练法设计训练方案。

(3)长时间重复训练法的应用

①长时间重复训练法的应用的范围

②长时间重复训练法的应用特点

三间歇训练法

1 间歇训练法释义

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训练作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间歇训练法最初是由德国著名心脏学家赖因法尔和长跑教练施勤于20世纪40年代共同创造。他们从心率与心输出量的关系(即:健康成年人心率每分钟在120—180次之间心输出量能保持在最佳状态)受到启发。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如果将运动中的负荷强度定在每分钟心率为160—180次之间,间歇过程中心率每分钟降至120—140次时,即刻进行下组练习,对加强心脏功能、改善心脏形态、提高机体载氧能力均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对提高某些运动项目的成绩也具有显著效果。

在1952年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上,原捷克斯洛伐克的埃米尔·扎托皮克夺得5000米、10000米和马拉松跑3枚金牌,是本届田径赛中获金牌最多的运动员, 被称为“人类火车头”。他运用此方法创

造了18项世界纪录。

由于战争原因,当时间歇训练法的运用并不广泛,但它标志着中长跑跨入了“速度”时代。

2 间歇训练法的类型(见课件表)

3 间歇训练法的应用

⑴高强性间歇训练的运用

①高强性间歇训练运用的范围

A发展糖酵解、磷酸盐与糖酵解混合代谢的供能能;B适用于体能类速度性和耐力性运动项目的素质、技术的训练;C适用于技能类对抗性运动项目中的攻防技战术的训练。

②高强性间歇训练运用的特点

A一次负荷时间40秒内,强度大,心率190次/分左右;B间歇时间极不充分,心率降120次/分开始下一次练习;C提高速度耐力和力量以及技、战术运用的规范性、稳定性和熟练性。

⑵强化性间歇训练方法的运用

①强化性间歇训练运用的范围

A发展糖酵解与有氧代谢混合供能能力;B适用于混合供能能力的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及运动素质的训练;C各种负荷强度不同的技术动作的组合,或是战术练习。

②强化性间歇训练运用的特点

A负荷心率在170—180次/分,间歇时间以心率降至120次/分为开始下一次练习;B对体能类项目,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略长于主项比赛时间;C力量耐力性和速度耐力性。可提高糖酵解供能和有氧代谢混合供能能力及其有关肌群的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和技术运用的稳定性。

⑶发展性间歇训练方法的运用

①强化性间歇训练运用的范围

A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B适用于需要较高耐力素质的运动项目的训练。体能类项目运用此方法较多。

②强化性间歇训练运用的特点

A一次练习的时间5分钟以上;B负荷心率160次/分左右,间歇时间以心率降至120次/分为开始下一次练习的依据;

练习:运用间歇训练法设计训练方案。

四变换训练法

1 变换训练法定义

变换训练法是指改变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适应能力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2 依变换的内容可将变化训练法分为负荷变换训练,内容变换训练和形式变换训练。

3 变换训练法的运用

⑴负荷变换训练法的运用

负荷变换训练法适应于身体训练,技战术训练。负荷改变主要体现在负荷强度和负荷量。

负荷变换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①负荷强度恒定、负荷量变化。

通过量的提高,发展机体某一运动机能或运动素质耐力水平,或通过量的减少,促使机体恢复。

②负荷强度变化,负荷量恒定。

通过提高强度,发展某一运动机能或运动素质工作强度或通过降低强度,促使机体恢复、或学习某种高难技术。

③负荷强度和负荷量均变化。

通过提高负荷强度,减少负荷量,发展机体某一机能或素质的工作强度或技术动作的难度;通过减低负荷强度,提高负荷量,发展某一运动机能或运动素质,或巩固基本技术。

结论:运用负荷变换法降低负荷强度,有利于学习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负荷强度,可使机体适应比赛的需要;改变负荷强度、练习的时间、间歇的时间和方式及练习的次(组)数,使机体产生与实际比赛相适应的生理变化;可有效地缩短学习掌握巩固技术的过程。

⑵内容变换训练法的运用

内容变换训练法是技能类项目广泛运用的训练方法。适用于技能类对抗性项目中各种技术的串联练习,或者某种变化练习,或者基本技术组合变化练习,或者某种战术的变换练习,或者多种战术混合运用的变换练习;在体能类项目训练中,多应用于身体训练。

运用内容变换训练的练习内容的动作结构可以固定组合,亦可以变异组合,练习的负荷性质符合专项特点,练习内容的变换顺序符合比赛的规律。

⑶形式变换训练法的运用

形式变换训练法运用主要是场地、线路、落点和方位等的变化。

运用形式变换训练法使各种技术更好地串联起来,对运动员产生新的刺激,提高训练质量。

练习:运用变换训练法设计训练方案。

五循环训练法

1循环训练法定义

循环训练法是根据训练的任务,把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练习站,运动员按照要求、依次完成各站练习的训练方法。

2依练习之间间歇的负荷特征可分为重复循环、间歇循环、持续循环训练法等方法。

3循环训练法的运用

⑴重复循环训练法的运用

重复循环训练法对各站之间(组循环)间歇时间不做持续规定,以使机体得以基本恢复,便于进行下一站(组循环)的练习。适用于技术训练,也用于素质训练。

运用重复循环训练可将各种练习顺序的安排符合比赛特点,间歇时间充分,提高高强度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和熟练性,提高该类项目运动员的磷酸盐系统的储能能力,提高运动员有关肌群的收缩力和爆发力。

⑵间歇循环训练法的运用

运用间歇循环训练要求运动员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的状态下进行下一站(组)的练习。常用于发展运动员体能,也可用于协调发展技战术和运动素质之间的联系。

运用间歇循环训练法能提高运动员糖酵解系统及其有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的能力;有效提高该供能状态下的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

⑶持续循环训练法的运用

持续循环训练法要求各站(组)之间无间歇,较长时间连续训练。在训练中,此方法运用较广泛。

运用持续循环的各练习站应有机结合起来,各个练习平均负荷强度相对较低,一次循环持续负荷时间至少在8分钟以上,循环练习负荷强度高低交替安排。可提高运动员持久的对抗能力、技术的稳定性及衔接能力;提高抗疲劳能力;可提高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有氧工作强度以及有氧代谢下的力量耐力。

练习:运用循环训练法设计训练方案。

第七章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我国运动员的体能现状:

除个别项目外,我国历来很难在世界性大赛体能类项目中取得好成绩,2000年悉尼奥运会我国在体能类项目上共取得6块金牌,约占我国金牌总数的21%。2004年8块金牌,占我国金牌总数的25%。

而美国竟然在体能类项目上取得23块金牌,占其金牌总数的66%。

在技能类项目中,我国以表现性项目(体操、射击等)见长。而在对抗类项目上,特别是集体性的项目(篮球、排球、足球等),我们的运动员往往是技术上没输给对手而是因为体能上的不足才导致最终的失败。(提出119工程)

第一节体能训练概述

一体能训练的定义

运动员体能训练是指运动员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影响体能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身体形态---内部形态和外部形态;机能水平---指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运动素质---机体在运动时表现出来的能力。

身体形态(肌肉)---运动素质(力量素质);身体形态(心脏)---机能水平(心输出量)机能水平(心输出量)---运动素质(有氧耐力)

提示:身体各部的各种素质、机能、形态均衡发展;结合运动员的实际状况,分清主次;结合专项技术、战术训练。抓好训练时机,合理运用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期。(见课件表)

发展不同运动能力的适宜年龄区间;注意训练的方法手段,培养运动员训练的兴趣。

二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一)合理安排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训练

根据专项的需要,体能训练分为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

前者指运用多种非专项的身体训练手段所进行的旨在全面提高运动员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基础性身体训练(万米跑、速度练习、基础力量训练)

后者指采用各种与专项有紧密联系的训练手段所进行的旨在提高专项身体训练水平的专门性身体训练(皮划艇引体向上、铅球斜卧推举、游泳拉橡皮带等)。

(二)体能训练应与技术、战术、心理及智能相结合

(三)体能训练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定

(四)运动素质训练应为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

(五)加强意志品质教育

第二节力量素质及其训练

一力量素质的分类

力量素质是指机体克服阻力的能。它包括:最大力量、速度力量(爆发力)、力量耐力(肌肉耐力)

二各种力量素质的训练

1最大力量及其训练

最大力量是人体克服最大阻力的能力。

最大力量的训练

第一,增加肌肉的体积;

A增加肌肉的体积→引起肌肉中的蛋白质消耗→产生超量恢复→负荷大超量恢复高,负荷小超量恢复低→大负荷训练;B实现大负荷训练

结论:保证一定的负荷强度的同时,保证一定的负荷量。

运动负荷的安排:

负荷强度:70%—80%;负荷量:次数8—12次;组数6—10组;组间歇时间:1—3或3—5分钟第二,提高内协调能力

运动负荷的安排:

负荷强度:80%—100%;负荷量:1—8次,6—8组;组间歇时间:1—3分钟

分析:肌肉工作速度与阻力的关系:阻力=K(系数)×速度2(肌肉收缩)

结论:当速度超过一定程度,阻力急剧增大(内阻力),无外阻力时,运动所克服的阻力仍然很大,有训练意义

2爆发力及其训练

爆发力是指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释放最大力量的能力。

负荷强度:0—100%;负荷量:负荷次数1—5、6次,组数4—6组;组间歇:时间1—3分钟

要求:1负荷强度要根据专项的要求安排;2无论什么项目,重复的次数不宜过多。

3力量耐力及其训练

机体长时间克服阻力的能力。

负荷强度:50%以下;负荷量:20次以上, 1—3,5—15组;组间歇时间1—3分钟

要求:1保证训练的量,多安排次(组)数。在一定强度下,保证训练的次数。

2负荷强度、次数与组数确定要根据专项特点而定。

练习:设计发展力量训练的方案。

第三节耐力素质及其训练

一耐力素质的分类

耐力素质及其分类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在长时间运动时克服疲劳的能力。

分析:长时间的相对性:相对能源物质代谢可分为三种状况:有氧代谢20—30分钟以上;糖酵解代谢40秒—2分钟;磷酸原代谢10—20秒。

耐力素质分类

二各种耐力素质的训练

(一)有氧耐力训练

1运用持续法发展有氧耐力

强度:60%—70%;心率强度为130—170次/分;量:20—30分钟;30分钟—2.5小时

手段:匀速跑:150次/分;1小时以上;越野跑:1.5-2小时;变速跑:130-145次/分到170-180

次/分;法特莱克跑。

2运用间歇法发展有氧耐力

强度:70—80%;负荷心率为180(170)次/分,恢复心率为120(110)次/分;量:持续时间20分钟—1小时;次持续时间为40秒—2分钟;次间歇时间1—2分钟

分析:

运用间歇法发展糖酵解供能耐力的基本原理:心率在190左右,以糖酵解供能为主,提高糖酵解代谢水平和抗酸能力,发展糖酵解供能耐力。(见课件表)

(二)糖酵解供能无氧耐力训练

强度:80—90%;心率190次/分左右;次持续时间为40秒—2分钟;次间歇时间4—5分钟左右;组间歇时间为8—10分钟

(三)发展磷酸原供能无氧耐力

强度:90—100%,负荷量

分析:运用间歇法发展磷酸原供能无氧耐力的基本原理:以磷酸原供能为主,提高磷酸原代谢水平,发展磷酸原供能无氧耐力。

练习:设计发展耐力训练的方案。

第四节速度素质及其训练

一速度素质的分类

(一)速度素质释义: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

(二)速度素质分类:提问:人体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速度现象?短距离跑,100米项目排球的进攻挥臂动作。导出速度素质的分类: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

二各种速度素质训练

(一)反应速度及其训练

1 反应速度:人体对外界信号刺激快速应答的能力。

2 反应速度训练

(1)反应速度训练的手段

A 简单信号刺激法:利用突然发出的简单信号提高运动员对信号的反应能力。例如:运用起跑提高反应速度训练。

B 移动目标法:通过可移动的刺激物(信号)的移动,运动员相应做出规定的动作提高运动员反应速度。

C 运动感觉法

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让运动员以最快的速度对某一信号刺激作出应答动作,然后教练员将反应速度告诉运动员;第二阶段先让运动员对自己的反应速度作出评价,然后教练员在将实际的反应速度告诉运动员,进行两者比较,目的提高运动员对时间感觉的准确性;第三阶段教练员要求运动员按预先所规定的时间完成某一反应练习。

D选择性练习:随着各种复杂的信号的变化,让运动员做出相应的反应。

例:1、2、3分别代表向前、向侧、转身向后,教练发出1、2或3的信号,运动员近可能的快速完成向前、向侧或向后的动作。

注意力集中,注意力集中时间在8秒以内,适宜时间是1.5秒左右。注意力集中在完成的动作上效果好。经常改变信号的刺激。

(2)反应速度训练的基本要求

A训练反应速度稳定性。B要求运动员注意力集中。C 反应速度的提高重要取决于运动员对信号应答的动作熟练程度上

(二)动作速度及其训练

1 动作速度:移动速度是指人体在单位时间内向某方向发生位移的能力。

2 动作速度训练的方法手段

(1)利用外界助力控制运动员的动作速度。(2)减小外界自然条件的阻力。(3)利用动作加速或利用器械重量变化而获得的后效作用发展动作速度。(4)借助信号刺激提高动作速度。

(5)缩小完成练习的空间和时间界限。

3 动作速度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提高动作速度应与掌握和保持正确的技术动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专门性的动作速度训练与专项比赛动作要求相一致。

(3)在使用反复某一规定动作为手段发展运动员的动作速度时,应合理地变化练习的速度。

(4)动作速度训练中,练习的持续时间一般不易过长。

(5)练习与练习之间的间歇是由练习的强度所决定的,练习强度大,需要的间歇时间就长些。(三)移动速度及其训练

1 移动速度解释位移的含义

2 移动速度训练

(1)反复进行专项训练

负荷强度:采用85—95%;负荷量:控制在20秒以内,4—5次,4—7组;次间歇2—3分钟,组间歇5—10分钟。

(2)力量训练通过力量的增长,实现移动速度的提高。

3 速度素质训练的要求

(1)要结合专项运动进行(2)注意速度素质训练的时机(3)防止速度障碍过早的出现基本原理分析:保证磷酸原供能,次间歇时间保证磷酸原的充分恢复;组间歇保证肌肉中的乳酸降低到一定程度。通过力量的增长,实现移动速度的提高,呈现“延迟性转化”。消除速度障碍的手段:下坡跑、牵引跑、顺风跑、变速跑、带领跑。

练习:设计发展速度素质的训练方案。

第五节灵敏素质及其训练

第六节柔韧素质及其训练

第八章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第一节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

一运动技术、运动员技术能力的定义

(一)运动技术定义

运动技术是指能充分发挥运动员体能和心理能力,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

智能制造技术

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 车辆15-2班刘博洋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一般认 为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前者是智能的基 础,后者是指获取和运用知识求解的能力。智 能制造应当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 统,智能制造系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 实知识库,而且还具有自学习功能,还有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 一、智能制造的制造原理 从智能制造系统的本质特征出发,在分布式制造网络环境中,根据分布式集成的基本思想,应用分布式人工智能中多Agent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实现制造单元的柔性智能化与基于网络的制造系统柔性智能化集成。根据分布系统的同构特征,在智能制造系统的一种局域实现形式基础上,实际也反映了基于Internet 的全球制造网络环境下智能制造系统的实现模式。 二、智能制造系统 智能制造系统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系统,它突出了在制造诸环节中,以一种高度柔性与集成的方式,借助计算机模拟的人类专家的智能活动,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同时,收集、存储、完善、共享、继承和发展人类专家的制造智能。由于这种制造模式,突出了知识在制造活动中的价值地位,而知识经济又是继工业经济后的主体经济形式,所以智能制造就成为影响未来经济发展过程

的制造业的重要生产模式。智能制造系统是智能技术集成应用的环境,也是智能制造模式展现的载体。 一般而言,制造系统在概念上认为是一个复杂的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的整体集成,从制造系统的功能角度,可将智能制造系统细分为设计、计划、生产和系统活动四个子系统。在设计子系统中,智能制定突出了产品的概念设计过程中消费需求的影响;功能设计关注了产品可制造性、可装配性和可维护及保障性。另外,模拟测试也广泛应用智能技术。在计划子系统中,数据库构造将从简单信息型发展到知识密集型。在排序和制造资源计划管理中,模糊推理等多类的专家系统将集成应用;智能制造的生产系统将是自治或半自治系统。在监测生产过程、生产状态获取和故障诊断、检验装配中,将广泛应用智能技术;从系统活动角度,神经网络技术在系统控制中已开始应用,同时应用分布技术和多元代理技术、全能技术,并采用开放式系统结构,使系统活动并行,解决系统集成。 由此可见,IMS理念建立在自组织、分布自治和社会生态学机理上,目的是通过设备柔性和计算机人工智能控制,自动地完成设计、加工、控制管理过程,旨在解决适应高度变化环境的制造的有效性。 三、智能制造系统的综合特征 (1)自律能力 即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具有自律能力的设备称为“智能机器”,“智能机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独立性、自主性和个性,甚至相互间还能协调运作与竞争。强有力的知识库和基于知识的模型是自律能力的基础。 (2)人机一体化

焊接技术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

焊接技术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 郑华 2007-5-12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焊接技术是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需要的,也是机械制造与修理行业的一个重要的加工工艺方法。学好焊接技术将来为祖国经济建设和人们的生活需要服好务。是每名从事焊接人员应该做到的,所以学习好焊接理论,为以后实际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焊接技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2、焊接概论。 3、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 4、焊接材料。 5、常用焊接设备。 6、接头型式和焊缝空间位置。 7、手工电弧焊基本操作技术。 8、气焊与气割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9、氨弧焊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基本操作程序。 10、焊工安全防护知识。

三、教学内容 (一)、焊接技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1、为什么要学习焊接技术。 2、热爱本职、忠于职守。 3、钻研业务、提高技能。 4、务实高效、竭诚奉献。 (二)、焊接概论 1、焊接对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2、焊接工艺发展史。 3、从事焊接工作的发展方向。 (三)、钢的分类 1、按化学成分来分析钢的性质。 2、按用途来分钢的结构。 3、按含碳量来分低中高钢及工业钝钢。 4、按冶炼方法来分。 5、综合分类。 (四)、焊接材料 1、什么叫焊接材料都包括哪些物质。 2、对焊条的要求和分类。 3、焊条的涂药。 4、我国对焊条是怎样化分的。 5、焊条的选用原则。

6、焊条的检验方法及贮存条件。 (五)、焊接设备 1、电焊机构造及工作原理及维修。 2、气焊与气割工作原及操作方法。 3、氨弧焊的工作原理及操作事项。 4、二氧化碳气体保护工作原理及维护方法。(六)、焊接型与焊缝的空间位置。 1、对接接头 2、搭接接头 3、丁型接头 4、角接接头 5、水平位置的焊接 6、垂直位置的焊接 7、横缝位置的焊接 8、仰焊位置的焊接 (七)手工电弧焊基本操作 1、手工电弧焊规范及运条过程 2、引弧 3、运条 4、烧弧 (八)、气焊与气割基本原理及操作 1、氧气瓶和减压器构造

人工智能发展史

人工智能学科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由于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人们开始了具有真正意义的人工智能的研究。(虽然计算机为AI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但直到50年代早期人们才注意到人类智能与机器之间的联系. Norbert Wiener是最早研究反馈理论的美国人之一.最熟悉的反馈控制的例子是自动调温器.它将收集到的房间温度与希望的温度比较,并做出反应将加热器开大或关小,从而控制环境温度.这项对反馈回路的研究重要性在于: Wiener从理论上指出,所有的智能活动都是反馈机制的结果.而反馈机制是有可能用机器 模拟的.这项发现对早期AI的发展影响很大。) 1956年夏,美国达特莫斯大学助教麦卡锡、哈佛大学明斯基、贝尔实验室申龙、IBM公司信息研究中心罗彻斯特、卡内基——梅隆大学纽厄尔和赫伯特.西蒙、麻省理工学院塞夫里奇和索罗门夫,以及IBM公司塞缪尔和莫尔在美国达特莫斯大学举行了以此为其两个月的学术讨论会,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探讨人类各种学习和其他职能特征的基础,并研究如何在远离上进行精确的描述,探讨用机器模拟人类智能等问题,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术语。从此,人工智能这门新兴的学科诞生了。这些青年的研究专业包括数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信息论和电脑科学,分别从不同角度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可能性。他们的名字人们并不陌生,例如申龙是《信息论》的创始人,塞缪尔编写了第一个电脑跳棋程序,麦卡锡、明斯基、纽厄尔和西蒙都是“图灵奖”的获奖者。 这次会议之后,在美国很快形成了3个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中心,即以西蒙和纽威尔为首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组,以麦卡锡、明斯基为首的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组,以塞缪尔为首的IBM公司研究组。随后,这几个研究组相继在思维模型、数理逻辑和启发式程序方面取得了一批显著的成果: (1)1956年,纽威尔和西蒙研制了一个“逻辑理论家“(简称LT)程序,它将每个问题都表示成一个树形模型,然后选择最可能得到正确结论的那一枝来求解问题,证明了怀特黑德与罗素的数学名著《数学原理》的第2章中52个定理中的38个定理。1963年对程序进行了修改,证明了全部定理。这一工作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计算机模拟人的高级思维活动的一个重大成果,是人工智能的真正开端。 (2)1956年,塞缪尔利用对策论和启发式搜索技术编制出西洋跳棋程序Checkers。该程序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能在下棋过程中不断积累所获得的经验,并能根据对方的走步,从许多可能的步数中选出一个较好的走法。这是模拟人类学习过程第一次卓有成效的探索。这台机器不仅在1959年击败了塞缪尔本人,而且在1962年击败了美国一个州的跳棋冠军,在世界上引起了大轰动。这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大突破。 (3)1958年,麦卡锡研制出表处理程序设计语言LISP,它不仅可以处理数据,而且可以方便的处理各种符号,成为了人工智能程序语言的重要里程碑。目前,LISP语言仍然是研究人工智能何开发智能系统的重要工具。 (4)1960年纽威尔、肖和西蒙等人通过心理学实验,发现人在解题时的思维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首先想出大致的解题计划;2。根据记忆中的公理、定理和解题规划、按计划实施解题过程;3.在实施解题过程中,不断进行方法和目标分析,修改计划。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思维活动过程,其中主要是方法和目的的分析。(也就是人们在求解数学问题通常使用试凑的办法进行的试凑是不一定列出所有的可能性,而是用逻辑推理来迅速缩小搜索范围的办法进行的),基于这一发现,他们研制了“通用问题求解程序GPS”,用它来解决不定积分、三角函数、代数方程等11种不同类型的问题,并首次提出启发式搜索概念,从而使启发式程序具有较普遍的意义。

“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课程编号:MACH3436 学时:56 (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12 上机学时:4 课外学时: 16(课外学时不计入总学时)) 学分:3 适用对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三、四年级 先修课程: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数字/模拟电子技术、C语言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 任玉田. 新编机床计算机数控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2] 黄玉美,王润孝,梅雪松.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8. [3] 李斌、李曦等. 数控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2010. [4] 毕承恩,丁乃健. 现代数控机床.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5] 王爱玲. 现代数控原理及控制系统.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5. [6] FANUC系统、Siemens系统等各式各类技术手册.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性质:专业知识类专业主干课程 目的: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构成,数控机床的基本使用,培养数控系统的开发和初步设计能力,以及数

控机床控制系统的维护技能。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1. 学习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2. 掌握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与数控机床的基本使用; 3. 培养数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能力。 二、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讲述了数控技术的基本知识:数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知识,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现代CAD/CAM 的自动编程技术;机床数控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及其组成;数控插补原理、刀补原理,及其计算机实现方法;数控伺服系统基本组成,检测装置基本原理及其选用,位置控制的实现原理及方法;伺服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数控系统速度及加减速控制的实现方法。通过学习能够初步设计、维护并开发实际的数控系统。 本课程还包括以下实验内容: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基本操作,了解数控机床驱动及检测元器件,了解位置反馈测量信号分析;编制数控车床、铣床加工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并在机床上进行实际操作;插补程序编制。 三、教学基本要求 1. 了解数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2. 掌握数控系统及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3. 掌握数控系统的硬件与软件基本结构 4. 掌握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结构,以及控制方法

重型机械行业焊接技术现状参考文本

重型机械行业焊接技术现 状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重型机械行业焊接技术现状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国内外概况 焊接技术是重型机械金属结构设备制造与安装施工的 关键工艺技术之一,在工业发达国家重型机械制造业中得 到广泛应用。发展至今,我国的重型机械焊接技术与美国 (如P&H公司等)、德国(如西马克公司等)、法国(如 奥钢联公司等)、日本(如三菱重工、小松株式会社等) 等发达国家间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这些国家及地区采 用焊接结构件的比例日趋增大,其中自动化、机械化的气 体保护焊及多丝埋弧焊等高效焊接工艺方法消耗的焊接金 属材料约占全部焊材总量的50~70%,其焊接生产采用机 械化、自动化、高效的焊接工艺方法,带来焊接生产效率 高、焊接质量好的效果,国际竞争力强。

在我国重型机械金属结构行业,气体保护焊、双丝埋弧自动焊、龙门焊机、电渣焊等高效焊接工艺方法在大型金属结构制造企业中的应用日趋增多,高效焊接方法完成的金属结构件已占其总重量的50~80%左右,在中小型企业中,CO2气体保护实芯焊丝、埋弧自动焊等方法也得到一定应用。但总体来说,我国重型机械制造中劳动工资低廉的优势正在被生产效率低下、质量成本高昂的巨大差距所抵消,这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2.产品情况 重型机械金属结构行业主要为国家大型骨干企业和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提供重型机械装备。行业制造骨干企业如第一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第二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大连重工?起重机集团有限公司、中信重型机械有限公司、郑州煤机厂、北京煤机厂、上海振华港口机械公司、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等,主

人工智能发展史

人工智能发展史 人工智能学科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由于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人们开始了具有真正意义的人工智能的研究。(虽然计算机为AI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但直到50年代早期人们才注意到人类智能与机器之间的联系. Norbert Wiener是最早研究反馈理论的美国人之一.最熟悉的反馈控制的例子是自动调温器.它将收集到的房间温度与希望的温度比较,并做出反应将加热器开大或关小,从而控制环境温度.这项对反馈回路的研究重要性在于: Wiener从理论上指出,所有的智能活动都是反馈机制的结果.而反馈机制是有可能用机器模拟的.这项发现对早期AI的发展影响很大。) 1956年夏,美国达特莫斯大学助教麦卡锡、哈佛大学明斯基、贝尔实验室申龙、IBM公司信息研究中心罗彻斯特、卡内基——梅隆大学纽厄尔和赫伯特.西蒙、麻省理工学院塞夫里奇和索罗门夫,以及IBM公司塞缪尔和莫尔在美国达特莫斯大学举行了以此为其两个月的学术讨论会,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探讨人类各种学习和其他职能特征的基础,并研究如何在远离上进行精确的描述,探讨用机器模拟人类智能等问题,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术语。从此,人工智能这门新兴的学科诞生了。这些青年的研究专业包括数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信息论和电脑科学,分别从不同角度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可能性。他们的名字人们并不陌生,例如申龙是《信息论》的创始人,塞缪尔编写了第一个电脑跳棋程序,麦卡锡、明斯基、纽厄尔和西蒙都是“图灵奖”的获奖者。 这次会议之后,在美国很快形成了3个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中心,即以西蒙和纽威尔为首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组,以麦卡锡、明斯基为首的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组,以塞缪尔为首的IBM公司研究组。随后,这几个研究组相继在思维模型、数理逻辑和启发式程序方面取得了一批显著的成果: (1)1956年,纽威尔和西蒙研制了一个“逻辑理论家“(简称LT)程序,它将每个问题都表示成一个树形模型,然后选择最可能得到正确结论的那一枝来求解问题,证明了怀特黑德与罗素的数学名著《数学原理》的第2章中52个定理中的38个定理。1963年对程序进行了修改,证明了全部定理。这一工作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计算机模拟人的高级思维活动的一个重大成果,是人工智能的真正开端。 (2)1956年,塞缪尔利用对策论和启发式搜索技术编制出西洋跳棋程序Checkers。该程序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能在下棋过程中不断积累所获得的经验,并能根据对方的走步,从许多可能的步数中选出一个较好的走法。这是模拟人类学习过程第一次卓有成效的探索。这台机器不仅在1959年击败了塞缪尔本人,而且在1962年击败了美国一个州的跳棋冠军,在世界上引起了大轰动。这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大突破。 (3)1958年,麦卡锡研制出表处理程序设计语言LISP,它不仅可以处理数据,而且可以方便的处理各种符号,成为了人工智能程序语言的重要里程碑。目前,LISP语言仍然是研究人工智能何开发智能系统的重要工具。 (4)1960年纽威尔、肖和西蒙等人通过心理学实验,发现人在解题时的思维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首先想出大致的解题计划;2。根据记忆中的公理、定理和解题规划、按计划实施解题过程;3.在实施解题过程中,不断进行方法和目标分析,修改计划。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思维活动过程,其中主要是方法和目的的分析。(也就是人们在求解数学问题通常使用试凑的办法进行的试凑是不一定列出所有的可能性,而是用逻辑推理来迅速缩小搜索范围的办法进行的),基于这一发现,他们研制了“通用问题求解程序GPS”,

第一章 数控加工技术概述

第一章数控加工技术概述 1.1数控机床概述 1.1.1数控机床的组成 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自动地对零件进行加工。它是把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刀具运动轨迹、切削参数等,按照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单,再把程序单的内容输入到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中,从而控制机床加工零件。数控加工的过程见图1.1。 图1.1 数控加工过程 数控机床由数控系统和机床本体两大部分组成,而数控系统又由输入输出设备、数控装置、伺服系统、辅助控制装置等部分组成。图1.2所示为数控机床的组成示意图。 图1.2 数控机床的组成 1.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输出设备的作用是输入程序,显示命令与图形,打印数据等。数控程序的输入是通过控制介质来实现的,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有软盘、通信接口和

MDI方式。MDI即手动输入方式,它是利用数控机床控制面板上的键盘,将编写好的程序直接输入到数控系统中,并可通过显示器显示有关内容。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的发展,有些数控机床可利用CAD/CAM软件在通用计算机上编程,然后通过计算机与数控机床之间的通信,将程序与数据直接传送给数控装置。 2.数控装置 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指挥中心”。它的功能是接受外部输入的加工程序和各种控制命令,识别这些程序和命令并进行运算处理,然后输出控制命令。在这些控制指令中,除了送给伺服系统的速度和位移指令外,还有送给辅助控制装置的机床辅助动作指令。现在的数控机床一般都采用微型计算机作为数控装置,这种数控装置称为计算机数控(CNC)装置。 3.伺服系统 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系统分主轴伺服驱动系统和进给伺服驱动系统。主轴伺服驱动系统用于控制机床主轴的旋转运动,并为机床主轴提供驱动功率和所需的切削力。进给伺服驱动系统是用于机床工作台或刀架坐标的控制系统,控制机床各坐标轴的切削进给运动,并提供切削过程所需的转矩。 每—坐标轴方向的进给运动部件配备一套进给伺服驱动系统。相对于数控装置发出的每个脉冲信号,机床的进给运动部件都有一个相应的位移量,此位移量称为脉冲当量,也称为最小设定单位,其值越小,加工精度越高。 4,辅助控制装置 数控机床除对各坐标轴方向的进给运动部件进行速度和位置控制外,还要完成程序中的辅助功能所规定的动作,如主轴电机的启停和变速、刀具的选择和交换、冷却泵的开关、工件的装夹、分度工作台的转位等。由于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具有响应快、性能可靠、易于编程和修改等优点,并可直接驱动机床电器,因此,目前辅助控制装置普遍采用PLC控制。 5.机床本体 机床本体即为数控机床的机械部分,主要包括主传动装置、进给传动装置、床身、工作台等。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的传动装置简单,而机床的

焊接工艺介绍

焊接工艺介绍 一、概述 二、CO2气体保护焊 三、点焊 四、电极

一、概述 1、焊接工艺的基本概念 焊接工艺是根据产品的生产性质、图样和技术要求,结合现有条件,运用现代焊接技术知识和先进生产经验,确定出的产品加工方法和程序,是焊接过程中的一整套技术规定。包括焊前准备、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焊接方法、焊接顺序、焊接操作的最佳选择以及焊后处理等。制订焊接工艺是焊接生产的关键环节,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产品制造质量、劳动生产率和制造成本,而且是管理生产、设计焊接工装和焊接车间的主要依据。 焊接结构生产的一船工艺过程如图所示。焊接是整个过程中的核心丁序,焊前准备和焊后处理的各个工序都是围绕着获得符合焊接质量要求的产品而做的工作。质量检验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以控制和保证焊接生产的质量。每个工序的具体内容,由产品的结构特点、复杂程度、技术要求和生产量的大小等因素决定。 2 焊接工艺的发展概况 焊接方法是焊接工艺的核心内容,其发展过程代表了焊接工艺的进展情况。焊接方法的发明年代及发明国家见表2.1.1。按照焊接过程的特点,焊接分为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每一类根据工艺特点又分为若干不同方法,见图2.1.2。 目前许多新的焊接工艺正逐步用于焊接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焊接生产率和焊接质量。在重型机械、冶金矿山机械、工程机械、电站锅炉压力容器、石油化工、机车车辆、汽车等行业中普遍采用了数控切割技术、

埋弧自动焊、电渣焊、CO2气体保护焊、TIG焊、MIG焊、电阻焊和钎焊等焊接方法并具有成套的焊接工艺装备。尤其是汽车生产线中采用了co 2气体保护焊、TIG焊、MIG焊等焊接机器人、电阻焊机器人和自动生产线,大大提高了焊接质量和生产效率,焊接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己达到总焊接工作量的35%一45%。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焊接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还较低,按熔化焊来计算,目前日本为67%,德国为80%.美国为56%,原苏联为40%,而我国还不到20%,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焊接生产主要还靠手工电弧焊,自动化水平高的气体保护焊和埋弧自动焊应用少。从焊接生产工艺装备水平来看,我国近年来,生产了成套的焊接工艺装备和焊接生产线,也有的厂家从国外引进了自动化水平较高的焊接辅助装置、焊接质量和生产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焊接生产工艺中的应用、在国外已经比较普遍,除用于焊接工艺参数的控制之外,还可用于整条生产线、焊机的群控。它还可以根据材料厚度自动选择并预置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过程实现自适应控制、最佳控制以及智能控制等。 研究开发具有智能的焊接机器人,特别是具有自动路径规划,自动校正轨迹,自动控制熔深的机器人将是近期和21世纪的重点方向。 电子束、激光、等离子等高能束流用于焊接,可以完成难熔合金和难焊材料的焊接,焊接熔深大、热影响区小、焊缝性能好、焊接变形小、精度高,并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必将在核、航空、航天、汽车等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推进焊接工艺的进步。 采用复合热源焊接是焊接工艺的又一发展动向。利用复合热源焊接

智能制造概述

智能制造概述 摘要:介绍了智能制造提出的背景、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人工智能与I M T、I M S的关系, I M S 和C I M S, 智能制造的物质基础及理论基础, 智能制造系统 的特征及框架结构, 并简要介绍了智能加工中心IMC, 智能制造技木的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制造系统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关键词:智能制造,IMS, IMC, IMT。 Abstract: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main contents and objectiv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MT, IMS relations, IMS and CIM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the material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the framework structure, and gave a briefing on intelligence Machining Center IMC,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 of wood, as well as th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s research results and problematic. Key word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MS, IMC, IMT。 一. 智能制造提出的背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部门, 是决定国家发展水平的最基本因素之一。从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历程来看, 经历了由手工制作、泰勒化制造、高度 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集成化制造、并行规划设计制造等阶段。就制造自动化 而言, 大体上每十年上一个台阶: 50~60年代是单机数控, 70 年代以后则是CNC 机床及由它们组成的自动化岛, 80 年代出现了世界性的柔性自动化热潮。 与此同时, 出现了计算机集成制造, 但与实用化相距甚远。随着计算机的问世与 发展, 机械制造大体沿两条路线发展: 一是传统制造技术的发展, 二是借助计算 机和自动化科学的制造技术与系统的发展。80年代以来, 传统制造技术得到了 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存在着很多问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向产品、工 艺和系统的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传统的设计和管理方法不能 有效地解决现代制造系统中所出现的问题, 这就促使我们借助现代的工具和方法, 利用各学科最新研究成果, 通过集成传统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科学以及 人工智能等技术, 发展一种新型的制造技术与系统, 这便是智能制造技术( In

焊接作业指导书概论

施工组织设计 批准: 审核: 编制: 2003年5月

1、工程概况及焊接工作量 大庆石化分公司厂区采暧系统改造项目,新建三台 QXL58-1.6/150/90-AⅡ型热水锅炉。#1、#2锅炉本体安装工程由黑龙江省火电第一工程公司承担。 1.1焊接作业主要由金属钢结构和受热面部分组成。其中金属钢结构部分主要由承重钢结构、一般支撑钢结构和密封结构等组成。受热面部分主要包括:锅筒、水冷壁、屏式受热面、对流管束等焊接项目。1.2主要焊接接头型式、规格及工作量祥见附表一。 2、作业前的准备: 2.1施工技术要求 2.1.1焊工必须持有效的合格证件方能上岗。 2.1.2施焊前焊工应掌握所焊部件的材质,并确认所选焊接材料无疑后方能使用。 2.2作业环境的质量要求 2.2.1焊接场所应有防风、防雨等措施。 2.2.2每个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文明施工,焊丝头、焊条头不得随意乱扔,随时装入回收桶内。 2.3作业准备 2.3.1所有焊接材料必须有质量合格证件,并经报验后方可使用。2.3.2管子坡口内外壁10~15mm范围内以及所用焊丝均应清除锈迹、污物,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2.3.3焊口施焊前应把正对口尺寸,并垫置牢固,不得采用强力对口。

2.3.4钨极氩弧焊采用的电极应为铈钨棒,钨棒端头6~10mm范围内应磨成圆锥型,安装时应使钨棒处于喷嘴中心位置,不得偏斜。钨棒伸出端面长度为6~10mm。 2.3.5所用氩气纯度不应低于99.95%。 2.3.6作业前应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完好,如:流量表、软管等。2.3.7严禁在管子表面引弧、试验电流及焊接临时支撑物。2.3.8严禁在焊口间隙内加填塞物。 2.3.9管子对口时内外壁应齐平,如有错口其错口值不得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对口间隙为2~3mm。 2.3.10承重钢结构焊接前应将焊缝表面锈、油漆等打磨干净,焊缝内不许加填塞物。 2.4施焊前应进行技术交底,焊工应在交底后方可施焊。 3、作业主要方法及作业程序 3.1手工钨极氩弧焊应采用直流正接,电流为80~120A。 3.2点固焊时应检查各个焊点的质量,如有缺陷应立即清除并重新点焊。点焊长度一般为15~20mm、高度为2~3mm。 3.3引弧应为短路引弧,并应在坡口内进行。 3.4开始焊接时应先用电弧加热母材,当呈现熔池时应立即填加焊丝。为防止产生裂纹,焊接开始时焊接速度不宜太快。 3.5焊丝速度必须与焊枪运动速度相适应,焊丝融化时不能离开氩气保护区,以避免高温氧化影响焊接质量。 3.6氩弧焊收弧时,焊接速度应减慢,并增加焊丝的填充量,待熔

焊接方法发展概述及焊接的本质及其分类

焊接方法发展概述及焊接的本质及其分类 电弧焊是指利用电弧作为热源的焊接方法,简称弧焊。它是熔焊中最重要的、应用最广泛的焊接方法。 一、焊接方法发展概况 焊接是指通过适当的物理化学过程(加热、加压或两者并用)使两个分离的固态物体产生原子(分子)间结合力而连接成一体的连接方法。被连接的两个物体可以是各种同类或不同类的金属、非金属(石墨、陶瓷、玻璃、塑料等),也可以是一种金属与一种非金属。 早期的焊接,是把两块熟铁(钢)加热到红热状态以后用锻打的方法连接在一起的锻接;用火烙铁加热低熔点铅锡合金的软钎焊,已经有几百年甚至更长的应用历史。现代焊接方法的发展是以电弧焊和压力焊为起点的。电弧作为一种气体导电的物理现象,是在19世纪初被发现的,但只是到19世纪末电力生产得到发展以后,人们才有条件研究电弧的实际应用。. 1885年俄国人别那尔道斯发明了碳极电弧,起初主要用作强光源,可把它看作是电弧作为工业热源应用的创始。而电弧焊真正用于工业,则是在1892年发现金属极电弧后,研制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交流电弧焊机,特别是

1930年前后出现了薄皮和厚皮焊条以后才逐渐开始的。厚皮焊条的出现,使手工电弧焊技术进入成熟阶段,它熔深大、效率高、质量好、操作方便等突出优点是气焊方法无法比拟的,于是手工电弧焊很快被广泛应用于车辆、船舶、锅炉、起重设备和桥梁等金属结构的制造。钨极氩弧焊和熔化极氩弧焊也是在30年代先后研究成功的,成为焊接有色金属和 不锈钢等材料的有效方法。这一时期,工业产品和生产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迫切要求焊接过程向机械化、自动化方面发展,而且当时的机械制造、电力拖动与自动控制技术也已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于是便在30年代 中期研究成功了变速送丝式埋弧焊机,以及与之匹配的颗粒状焊剂和光焊丝,从而实现了焊接过程自动化,显著提高 了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 进半个世纪以来,正是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一方面,这些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提出了各种使用要求(动载、强韧性、高温、高压、低温、耐蚀、耐磨等)、各种结构形式及各种黑色和有色金属材料的焊接问题。例如,造船和海洋开发工业的发展要求解决大面积拼板大型立体 框架结构自动焊及各种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问题;石化工业的发展要求解决各种耐高、低温及耐各种腐蚀性介质的压力容器焊接;航空航天业则要求解决大量铝、钛等轻质合金结构的焊接;电子及精密仪表制造业则要求解决大量微型精密

焊接技术论文

焊接技术论文 题目焊接技术的概述 站点名称 指导教师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2014年 12月 29日

摘要:焊接在电子产品装配过程中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也是制造电子产品的重要环节之一.如果没有相应的工艺质量保证,有再好的设计图纸也难以生产出精密的电子仪器。它在电子产品实验、调试、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而且工作量相当大.焊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电子产品的故障除元器件的原因外,大多数是由于焊接质量不佳而造成的。因此在使用电烙铁时,要有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而提升产品品质及延长零件寿命。在焊接之前,应该清楚了解焊接的器件、手法、注意事项,掌握熟练的焊接操作技能,这样才能使产品的质量得到保证。 关键词:焊接;电烙铁;使用方法。 Abstract:Welding technique is a very significant technology of electronic product assembly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ing electronics products.We can not produce sophisticated electronic instrument just with great design drawings .We should ensure that we have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quality.the use of welding technique is widespread in the experiment debugging and produce of electronics products.It’s workload is too heavy.the greater of the welding quality,the better of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Apart from the cause of components and parts,the poor welding technique will also cause the fault of the electronics products.When using electric soldering iron,we should know the correct use to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and extend the life of the product.We should clearly know the device,skill and attentions of welding.mastering the skill of welding technique will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Key words:welding;electric iron; use.

第一章 数控机床概述.doc

第一章数控机床概述 数控技术是综合应用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检测及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的产物,它已开始在各个领域普及,并且它所带来的巨大效益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科技与工业届的普遍重视。 20世纪40年代以来,汽车、飞机和导弹制造工业发展迅速,原来的加工设备已无法承担加工航空工业需要的复杂型面零件。数控技术是为了解决复杂型面零件加工的自动化而产生的。1948年,美国帕森斯(Parsons)公司在研制加工直升机叶片轮廓检验用样板的机床时,首先提出了应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机床加工样板曲线的设想。后来与美国空军签订合同,帕森斯(Parsons)公司与麻省理工学院(MIT)伺服机构研究所合作进行研制成功。1952年试制成功第一台三坐标立式数控铣床。后来,又经过改进并开展自动编程技术的研究,于1955年进入实验阶段,这对加工复杂曲面和促进美国飞机制造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958年我国开始研制数控机床,1975年研制出第一台加工中心。目前,在数控技术领域,我国同先进国家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但这种差距正在缩小。数控技术的应用也从机床控制拓展到其他控制设备,如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数控测量机和工业机器人等。 1.1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机械产品的性能、质量、生产率和成本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自动化是实现上述要求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单件、小批生产占机械加工的80%左右,一种适合于产品更新换代快、品种多、质量和生产率高、成本低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应用已迫在眉睫。而数控机床则能适应这种要求,满足目前生产需求。 1.1.1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为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奠定了基础。1952年,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机床上,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数控机床。从此,传统机床产生了质的变化。近半个世纪以来,数控机床经历了两大阶段和六代的发展。 1.数控(NC)阶段(1952年-1970年) 早期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底,这对当时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影响还不大,但不能适应机床的实施控制要求.人们不得不采用数字逻辑电路制成一台机床专用计算机作为数控系统,这被称为硬件连接数控(HARD-WIRED NC),简称为数控(NC) 。随着元器件的发展,这个阶段经历了三代,即1952年的第一代——电子管数控机床;1959年的第二代——晶体管数控机床;1965年的第三代——集成电路数控机床。 2.计算机数控(CNC)阶段(1970年-现在) 直到1970年,通用小型计算机业出现并成批生产,其运算速度比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比逻辑电路专用计算机成本低,可靠性高。于是将它移植过来作为数控系统的核心部件,从此进入了计算机数控(CNC)阶段。1971年,美国Intel公司在世界上第一次将计算机的两个核心部件——运算器和控制器,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称之为微处理器 (MICRO-PROCESSOR),又称中央处理单元(简称CPU)。1974年,微处理器被应

智能制造概述

智能制造概述 1 智能制造国内外发展与应用状况 1.1 美国智能制造的发展与应用 1.1.1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转移及虚拟经济不断深化,美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制造业日益衰退,“去工业化”趋势明显。因发展中国家占据廉价劳动力,产业资源丰富等优势,所以部分美国企业将工厂外迁,同时美国加大对房地产、金融等方面的投入,也降低了对制造业的投入。制造业的萎缩导致美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净进口规模不断增加,贸易逆差由1980年的190亿美元迅速增加至2008年的6983亿美元。不仅美国低端产品在丧失出口竞争力,高端产品的领先优势也开始动摇,美国高新技术产品在全球市场出口份额所占权重由20世纪末的20%下降至2008年的11%。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遭受重创,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停滞。2009年,金融危

机进一步蔓延,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萎缩2.6%,创下1947年以来的新低。失业率方面,2009年失业率高达9.3%,远高于1990~2008年的平均失业率。此后,在美国政府一系列救助政策的强力干预下,经济下滑势头得以缓解,但失业率一直在8.5%~10%徘徊。 面对由虚拟经济危机爆发导致的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困境,美国社会各界深刻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美国国内主张发展制造业、改变经济过分依赖金融业的呼声不断高涨。2009年年末,美国提出了重振制造业的经济复活战略,提出了一系列的重振制造业措施。美国政府提出重振制造业战略,不仅是为了尽快摆脱所面临的经济困境,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再次领导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继续保持对全球经济和技术的强大领导力,为经济的繁荣和持久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1.1.2发展历程与支持政策 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就已经提出了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AMT)的理念,也意识到了制造业的重要性,因此在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需要重振制造业。 20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了制造业信息化。1993年,美国政府开始实施AMT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研究世界领先的先进制造技术,以满足美国对先进制造技术的需求,提升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美国国家科

数控技术教案(全)

第一章绪论 本章重点:1.数控机床概念 2.数控机床采用的新颖机械结构 3.数控机床按检测系统的分类 一般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数控机床的优缺点、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一、数字控制: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的运动及其加工过程 进行控制的一种控制方法。 数控机床:国际信息处理联盟(IFIP)第五技术委员会,对数控机床作了如下定义:一种装了程序控制系统的机床。该系统能逻辑的处理具有使用号码或其他符号编码指令规定的程序。 二、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 (一)产生: 1、传统的生产方法已满足不了生产需求 1)单件小批量生产——占70%,一般用试切 法,技术水平要求高,劳动强度大,精度 不高,无法实现自动化。如:普通车、铣、

刨、磨床等 2)工艺流水作业——调整法加工,生产率提 高,精度提高,成本低,品种多,采用组 合机床,多机床配合,环节出现问题,生 产停滞。 3)自动机床:用凸轮控制,适于生产简单工 件,且改型困难 2、社会的需求 1)品种多样化 2)零件精度和形状复杂程度不断提高 3)生产品种的频繁换型 3、技术上的可行性 1)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2)电子技术的发展 a、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 b、各种功能优越件的产生 c、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 3)新颖机械结构的出现

a、滚珠丝杠—代替普通丝杠,动作更灵 活,间隙更小,精度提高 b、滚动导轨—代替滑动导轨,移动灵 活,克服爬行和前冲现象 4)机床动态特性的研究成果 使机床的刚度更好,主轴转速更高,抗振 性提高 由于生产的发展要求出现新的生产工具,而在技术上又已具备了条件,于是在1948年,美国帕森斯公司提出应用计算机控制机床加工的设想,并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进行研制工作。1952年试制成功第一台三坐标立式数控铣床。1958年我国开始研制数控机床。 (二) 发展: 1952——1959年,电子管制成数控机床控制系统 1959——1965年,晶体管制成数控机床控制系统 1965——1970年,小规模集成电路 1970——1974年,大规模集成电路 1974——,微型计算机

焊接工艺学教案

焊接工艺学教案

《焊接工艺学》教案 第一章焊接技术概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焊接的定义、分类及优缺点。 2.掌握防止触电及防止火灾、爆炸、中毒、辐射及特殊环境焊接的安全技术措施。 3.理解焊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焊接劳动保护措施。 4.了解国内外焊接技术发展与应用概况。 二、教学难点、重点 1.焊接的定义、分类及优缺点。 2.防止触电及防止火灾、爆炸、中毒、辐射及特殊环境焊接的安全技术措施。 三、学时分配 章节名称学时合计 §1-1概述 2 6 §1-2 焊接安全技术与劳动保护 4 四、教材分析与参考 §1-1概述

1.金属连接的方式 在金属结构和机器的制造中,经常需要用一定的连接方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按一定形式和位置连接起来。金属连接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拆卸连接,即不必毁坏零件(连接件、被连接件)就可以拆卸,如螺栓连接、键和销连接等。另一类是永久性连接,也称不可拆卸连接,其拆卸只有在毁坏零件后才能实现,如铆接、焊接和粘接等。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教材将拆卸时仅连接件毁坏而被连接件不毁坏的连接情况也归纳为可拆卸的连接,如铆接。而将连接件和被连接件全部毁坏后才能实现拆卸的连接方式称为永久性连接。通常可拆卸连接不用于制造金属结构,而用于零件的装配和定位;永久性连接通常用于金属结构或零件的制造中。 2.焊接的定义 焊接就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达到结合的一种加工工艺方法。 由此可见,焊接最本质的特点就是通过焊接

使焊件达到结合,从而将原来分开的物体形成永久性连接的整体。要使两部分金属材料达到永久连接的目的,就必须使分离的金属相互非常接近,使之产生足够大的结合力,才能形成牢固的接头。这对液体来说是很容易的,而对固体来说则比较困难,需要外部给予很大的能量如电能、化学能、机械能、光能、超声波能等,这就是金属焊接时必须采用加热、加压或两者并用的原因。 3.焊接分类 按照焊接过程中金属所处的状态不同,可以把焊接方法分为熔焊、压焊和钎焊三类。 熔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将焊件接头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目前熔焊应用最广,常见的气焊、电弧焊、电渣焊、气体保护电弧焊等属于熔焊。 压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必须对焊件施加压力(加热或不加热),以完成焊接的方法。如电阻焊、摩擦焊、气压焊、冷压焊、爆炸焊等属于压焊。 钎焊是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钎料作填充材料,焊接时将焊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