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成功避过3次股灾私募牛人

成功避过3次股灾私募牛人

成功避过3次股灾私募牛人
成功避过3次股灾私募牛人

成功避过3次股灾私募牛人:目前处于熊市中期

对于市场底部阶段或者牛市初期,我们的选股标准如下:

1)细分行业有增长空间。

2)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3)未来三年的业绩增长可预测、确定性高。

4)PEG<0.7.

谈2016年:熊市的中期

问:进入2016年以来,在经过了这么大幅度的下挫后,您对接下来市场的判断是如何?

周良:牛市只剩远去的背影,去年下半年进入熊市早期,目前处于熊市中期,可能演变为慢熊。牛市和熊市都是市场周期循环必须经历的阶段。

2016年市场行情可能是2011年,甚至2008年的重演。普通投资者是很难盈利的。虽然创业板跌幅已经达到50%,但相对于2012年12月585点的起涨点,还有2.5倍的涨幅,中证500指数也还有一倍以上的涨幅。

企业对IPO的狂热,巨量的定向增发,大小非减持的巨大压力,恰恰说明了目前二级市场估值并不便宜。当大家都要把钱从桌子上拿走的时候,下跌就不可避免。

我们认为2016年是熊市的中期,行情不容乐观。经过两年盈利巨大的牛市,中小创估值处于历史高位,AH股的溢价也处于相对高位。2016年IPO融资将超过2000亿,定向增发融资可能继续超过1万亿。市场的资金供需平衡很紧张。

问:如果行情要想往上突破,您觉得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周良:在熊市阶段,很难看到向上突破的走势。大多数都是短线超跌反弹的走势。要出现中期向上突破的走势。我觉得要有下面几个条件。

1)下跌幅度足够大,空出上涨的空间。

2)市场情绪极度悲观,并持续数月。

3)影响市场预期的降杠杆、融资、再融资、汇率、经济增速等问题被市场基本消化。

4)PEG低于1的公司大量出现。

问:如果说2016年还存在结构性机会的话,您认为哪些板块值得重点关注?原因是什么?

周良:市场大跌后,反弹很弱。叠加全球商品和金融市场动荡,全球股市普遍下跌,后市还是让人不安的。A股最大的特点是极端的情绪化。涨的时候涨过头,跌的时候跌过头。对于靠情绪支撑的市场,投资者情绪的极端变化会带来极端的走势。

聪明的投资者要利用市场的这种情绪化走势来配置投资,而不能随大流,被市场的情绪化所裹挟。市场上赚钱的永远是少数人,大部分人的投资判断是错误的,与其和大多数人的行为模式一样,不如适当与大众反着做。

应对熊市行情,大部分时间要空仓。只有在极度超跌的情况下,才可以短线介入做超跌反弹。切记投资的目的是把绝对收益能够长期积累起来。当市场的潜在收益和潜在风险的性价比不够高的时候,空仓就是最好的投资策略。

熊市中只有在极度超跌的情况下,才是做超跌反弹的低风险机会。超跌反弹的机会在2015年7月9日出现过,在8月26日出现过。今年2月或3月出现的可能也在增加。不要每天都想着会有高性价比的超跌反弹机会。一年也就一两次而已。大部分时间要空仓等待。

我们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连续躲过了去年6月以来的三次大幅调整,净值还创出新高。做短线超跌反弹要选择高流动性和高弹性品种。可考虑次新股、跌破高管员工持股价股、被平仓股、券商、创业板权重股、创业板ETF等。而且只能短线参与,一旦反弹走弱,就要果断再次空仓.

1月23日,朝阳永续携手华宝信托在上海举办2015年度(第十届)中国私募基金风云榜高峰论坛暨颁奖盛典。下午,第一场圆桌论坛主题为:2016年资产配置策略展望。论坛嘉宾泽泉投资董事长辛宇表示,股票下跌的过程就是风险释放的过程,证券市场,目前大家感觉到危机的心态,反过来要看危当中透着未来的机会。

以下为论坛实录:

廖冰:杠杆和政府失去信用对吗?

辛宇:市场上没有同样的树叶,万世万物都在变化着。参与的群体、交易规则等等都不同,但本质的东西没有变,我们每个人的心没有变。所谓心没有变的同事,情绪的变化会带来大家对一个东西的反应过度。从这个来看,体现得很明显。到第三次下跌的时候,人的心态完全和5000点下来充满希望的心情不一样,大家也不谈了。在恐慌、绝望当中,这种心态有显著的变化,个股的下跌产生了两次熔断,这都是心态变化的结果。

辛宇:市场下跌有抵抗,多投很活跃。市场交易两在缩,但A股还是很活跃的状态。

辛宇:股票下跌的过程就是风险释放的过程。这轮有很强的参与想法。

接下来请辛宇讲股票吧,讲讲2016年怎么炒。

辛宇:任何事情都是对立统一的。证券市场,目前大家感觉到危机的心态,反过来要看危当中透着未来的机会。

廖冰:现在是什么情形?其实我们两个不会辩论,现在的经济情况很差,有的说接下来会波及中国,讲今年整个不好,每个人说每个人的理由,要采访大家,100个人可能有100个理由。

辛宇:二级市场投资来讲,所有的理由都必须和一个因素结合,股价跌透没有?便宜了没有?如果大家都认识到危机,并且分析得很透,理由很多,市场还是在40我倍以上的市盈率水平,我们对市场的看法就会不同。

廖冰:是否可以更直接一些?你最年轻,你可以更直接。刚才我和一位嘉宾谈,他说:只要资产配置配得对,股票低到零我也不怕。

辛宇:形势很差,股票跌得足够便宜依然可以买,现在股票估值依然是全球最贵的。我们对悲观的预期并没有得到体现,经过三轮之后A股仍然是最贵的。市场注册制之后,谁都不知道会走向什么样,不如等它出现之后我们在看会带来的影响。第二,大家觉得经济会很差很差或者慢慢复苏,我们不如等经济真正走出来再看。其实投资是长期的,宁可等2、3年也不愿意在生死存亡之间进行选择,等待,错过牛市也无妨。大家做股票,都希望追求短平快的利润,但被动在里面长期等,5年、10年、20年。人的进退、攻守需要保持平衡,上一波牛市经历两年半,这轮熊市一年半也是正常的。

我是2002年开始炒股的,当时指数是1600多点。

廖冰:我记得2001年是2100点。

辛宇:指数背后每个股票复牌看一下,很多股票涨上天了。今天的指数很低,个股依然很高。

廖冰:前面一位嘉宾讲的,中国历来A股比海外股票有溢价,有人说2、3倍,那是小股票。大股票溢价可能是20到40倍之间。这个泡沫一直存在,溢价一直存在,除非我们赌2016年溢价没有了,我们要跌很多。

辛宇:溢价的两大前提,一是制度的安排,我们一直是发审制。

廖冰:小股票大家一致预期,泡泡要逐渐破灭。大股票呢?

辛宇:大小股票背后都是不成熟的亿万股民。

廖冰:钱不会从这个池子转到另外一个池子,风格不会变?

辛宇:我觉得很难。无论大小,背后的人性是趋同的。牛市来了,大小股票都张,只是涨多涨少而已。熊市来了大小股票都跌,跌多跌少而已。

廖冰:2016年,请每个人讲一句真话。

辛宇:2016年,投资商应该是悲观中进取,防守中反击,积小胜为大胜。

投资,短中长线一切都有道理。

廖冰:2016年你给大家讲一句话,积小胜为大胜。前面说2016年有没有机会,你说股票很贵,讲了很多理由,由于时间关系讲不下去。

辛宇:防守反击,悲观中进取。随着暴跌,市场会慢慢趋向合理。

2015年股灾回顾

1月13日至16日中信证券连续减持,合计减持套现资金超过100亿元。 1月19日受证监会打压融资融券的影响,上证指数跳空低开-5.53%,以-7.70%报收。 3月17日突破3500 点轮动上涨成新常态。 4月10日沪指站上4000点,大盘正式进入“4”时代,日均成交量牢牢站稳1万亿。 4月16日四月份再次通报规范两融时,市场已无过大反应。 4月22日沪指再次登上七年之巅,距离4400点已不足半步,人民日报发出“4000点才是A 股牛市的开端”的呼喊,多头力量开始实际行动。 5月4日上证指数日线MACD顶背离。5月5日、6日、7日,由于打新冻结大量资金,上证指数出现了牛市中极罕见的连续三根大阴线。同样,这次也很快收复失地创出新高。下跌的主要动力集中在前期涨幅过大的中字头股票、电力、钢铁等板块上。 5月11日大盘基本企稳,牛市的调整暂时告一段落,后期股指的持续走高将是大概率事件。5月13日,中国核电首发申请通过审核,拟募集资金162.5亿元(2007年10月超级大盘股中国石油IPO,当月大盘见顶6124点)。 5月21日上证综指重新企稳并站上了4500点关口,普涨格局延续“中小创”再续新高。 5月25日两市成交创下2.1万亿天量,5000点近在咫尺。贾跃亭拟减持公司股份总数8%的股票,套现约100亿元。 5月28日,汇金公司减持了工行与建行的股份,中国核电单只个股冻结的资金量超过1万亿,上证指数暴跌6.50%。 6月3日,国泰君安上市过会,单只新股冻结资金超过3万亿元。 6月5日场外资金入市仍然较为积极,两融余额突破两万亿元大关,基金发行热度升温,阳光私募发行力度也很大。场外资金的持续流入推动了股指的大幅攀升。同时,券商通过降低折算率和约束配资等方式来控制两融和其他杠杆资金的快速扩大,可能对资金入市的积极性

华为离职副总裁:年薪千万的工作感悟

展的背后,6万人种种梦想、努力、贡献、牺牲、奋斗、抱怨、不满、沉淀、离去、希望、失落;发展的背后,种种机会、重大决策、危机、失误等等的内在逻辑又岂是局外人说得清楚?我不想多说公司,只是想对自己的工作经历好好反思反思,想想自己做了什么努力,做了什么贡献,做了什么自己最高兴、做了什么自己最受益、学到了什么? 总得说来,我在华为的十年是懵懵懂懂过来的,当初我好像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没有详细的规划,只是想着把一件一件事情做好。通过自己的总结和反思,将来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加有规划、更加清晰一点。 大概想了想,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这些年深有体会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今后再发扬。 一、“从小事做起,学会吃亏,与他人合作” 这是研究生毕业前最后一堂课,电子电路的老师最后送给我们几句话,虽然我忘了这位老师的名字,但这几句话却至今铭记。在华为的工作实践,越发感受到这简单的几条的道理深刻。从小事做起不是一直满足于做小事,也不是夸夸其谈好高骛远。学会吃亏不是忍受吃亏,是不斤斤计较于一时一地的是非得失,是有勇气关键时候的放弃。 二、“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我们很多的成功,来自于敢想,敢做,就象我第一次接到问题单,根本不懂,但敢去试,敢去解决,还真的解决了;就像我们做SPES,即使没人、没技术、没积累,还有CISCO等大公司也在做,我们也敢做,敢推行,不盲目崇拜或畏惧权威,也取得了成功。当然,这不只是盲目的胆大,心大还意味着积极地关注广大的外部世界,开阔宽容的心胸接受种种新鲜事物。 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这句话用来形容对IT人的要求,最贴切不过了。真正的成功者和专家都是“最不怕学习”的人,啥东西不懂,拿过来学呗。我们IT现在有个技术大牛谭博,其实他不是天生大牛,也是从外行通过学习成为超级专家的,他自己有一次跟我说,当年一开始做UNIX系统管理员时,看到#提示符大吃一惊,因为自己用过多年在UNIX下搞开发都是%提示符,从未有过管理员权限。 看看专家的当初就这水平!当年跟我做备份项目时,我让他研究一下ORALCE数据库时点回退的备份和恢复方法,他望文生义,以为数据库的回退是象人倒退走路一样的,这很有点幽默的味道了,但他天天早上起来,上班前先看一小时书,多年积累下来,现在在系统、数据库、开发等多个领域已成为没人挑战的超级专家了。但是,学习绝对不是光从书本学习,其实更重要的是从实践工作中学习,向周边学习。 比如说我在华为觉得学到最重要的一个理念是“要善于利用逆境”,华为在冬天的时候没有天天强调困难,而是提出“利用冬天的机会扭转全球竞争格局”并真的取得成功,如果没有这个冬天,华为可能还要落后业界大腕更多年份;华为在被CISCO起诉时没有慌乱,而是积极应对,利用了这次起诉达到了花几亿美金可能达不到的提高知名度的效果。等等这些,把几乎是灭顶之灾的境遇反而转化为

华为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华为员工培训心得体会 ------华为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精品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于1987 年正式注册成立,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 华为的两天培训确实让我们大开眼界,无论是陈老师的个人魅力还是华为的实力都让我极度震惊,一个企业发展到如此地步一定有他非常独到的地方,听了陈老师的培训之后发现,华为在个人能力、发展培养、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以及绩效管理等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下面我就其中的个人能力、发展培养和企业文化这三各方面阐述一下我个人的感受。 首先是个人能力方面,通过陈老师的介绍她的个人发展途径来看,个人能力始终是取得发展的第一步,华为的人才招聘极度苛刻,要经过六轮的面试,可想而知留下的都是能力很强的,假若能力欠缺是不能进华为的,这也奠定了华为发展的基石。网罗天下英才是华为的一个战略,把精英留下了企业能不发展吗?所以说要想有一个大的发展平台,自己的自身实力是必须的,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有匹配平台的实力。 其次是发展培养方面,华为花重金聘请IBM为自己量身打造了一套管理系统,管理是一个企业的根本,没有管理企业最终回成为一盘散沙,最终靠着这套管理系统华为走到了现在。华为还为自己招聘了很多的人才,其中也有很多的应届毕业生,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一般企业是会让他们从基层做起积攒工作经验,但是华为就敢让新人挑大梁,给他们一个巨大的舞台,一个充分展现自己实力的机会,培养属于自己的精英员工,这样的员工会有很高的忠诚度,甚至离职之后也会一直保有华为给与他们的各种精神财富,这个是一般企业无法比拟的。 最后是华为人引以为傲的狼性企业文化,狼是群居动物,每个狼群都有自己的领袖-头狼,头狼靠着自己的实力管理着狼群。狼群的捕猎是靠着头狼的指挥,严格有序分工明确,每个狼都拼尽全力履行自己的职责,华为也在头狼任正非的指挥之下有条不紊的前进着。华为的狼性文化是深入到每个华为人心底的,华为

华为的发展历程给我们的启示和教训

华为的国际化历程给我们的启示和教训 今天的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已经是当今世界上一家大型通讯设备生产厂商,并成为全球第二大通讯供应商,同时也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讯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辉煌的国际化历程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和教训,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借鉴。那么,华为的国际化到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和教训呢?接下来我将重点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先大致了解一下华为的国际化历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这样一个年轻的公司在成立当年就突破了数字程控交换机硬件技术,填补了我国该项技术的空白,此后,91年底大容量空分用户交换机HJD48在年底推出。93年底数字局用交换机C&C08EAST8000年底的全数字多功能ISDN华为公司一年一个新台阶。95年年产值14亿,销售额12.7亿;96年年产值26.3亿,销售额24.2亿;97年年产值则攀升至54.3亿,销售额达到了41.9亿元年超过100%的增长速度,使得华为公司由94年深圳市高科技企业综合排名第一名,95年中国电子百强第26名,上升至96年中国电子百强第21名,97年中国电子百强第18名。到98年底,华为公司已在全国设立了33个办事处,35个用户服务中心,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海外技术援助部门,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公司。目前,华为在通信领域的众多技术上,已形成一系列突破,研制了众多产品。短短数年,华为发展速度之快、势头之猛令人惊叹。

华为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并成为一家国际化的企业,其留下的启示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启示之一:目标 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企业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现在社会上最流行的一句话是追求企业的最大利润率,而华为公司的追求是相反的,华为公司不需要利润最大化,只将利润保持一个较合理的尺度。华为追求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来为他的顾客提供服务。正因为这种目标导向,才使华为从昨天走到了今天。 启示之二:人才 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华为最大的财富。尊重知识、尊重个性、集体奋斗和不迁就有功的员工,是华为的事业可持续成长的内在要求。华为要求员工要认真负责,但认真负责不是财富,还必须管理有效。尊重知识、尊重个性、集体奋斗、不迁就有功的员工,是华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素。华为公司容许个人主义的存在,但必须融于集体主义之中。另外,华为公司十分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工作,每年为此的付出是巨大的,这在华为国际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了作用。 启示之三:技术 广泛吸收世界电子信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虚心向国内外优秀企业学习,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开放合作地发展领先的核心技术体系,用华为卓越的产品自立于世界通信列强之林。华为的技术理念有以下几点:

2015年股灾基本情况、原因、解决方法

2015年股灾的基本情况: 从2014年11月份开始,我国股市迎来了“大爆发”,在持续期间内,股市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然而今年下半开始,这种趋势急转而下,最终形成了“股灾”。截止2015年7月2日,A股这波 下跌,跌幅超过50%勺股票有450只,除去停牌的股票,占比19.23%; 跌幅超过40%勺股票有1511只,占比64.6%;跌幅超过30%勺股票有 1932只,占比82.6%。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沪指连续下挫近1500 点,给市场和投资者以重重一击。这是一波群体性灾难,惨烈的下跌让市场几乎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程度。 2015年中国“股灾”形成的原因分析: 造成本次股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因素、又有经济因素,具体来看,总结如下: (一)客观原因 1、经济运行规律 (1)技术分析层面 如下图所示,是截止到今年8月27日,上证指数的K线图,图形的形状与著名的艾略特波段理论十分吻合。图中,第5浪代表了今年大牛市的过程,当股市达到一定高度后,必然会开始下跌,且下跌的幅度要和之前的涨幅大致相当,这就是图中的a浪,也就是6月份股市的第一次暴跌。然而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导致这次下跌超出了本来的下跌幅度,从而形成了“股灾”。理论来讲,股市的这次下跌属于正常现象,然而由于某些原因,它却超出了正常范围,这就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以控制股票的超跌幅度,使经济恢复正常的运行规律。

(2015年2月----8月上证指数K线图) (2)中国经济的走势 在2014年以来的“房地产化”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越来越大,政府不得不通过倾向性的政策推动中国股市的繁荣来摆脱当时经济的困境。但是如果股市暴跌,其作用是反方向的, 这种反向的作用会使得股市大幅震荡,甚至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而这也正是这次“股灾”形成的原因之一。 2、环境因素 (1)中国股市的过度杠杆化 无论对于外资还是内资来说,抓住机会做空市场,以获得超额的利润, 是投资者的“本职工作”。然而,由于中国市场以及监管措施的相对不完善,使得这些做空行为促成了如今的“股灾”。 促成大量做空交易行为的动能: *融资融券 融资融券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杠杆率,融资融券中,投资者自己的钱只占了一小部分,所以很容易赔光。而券商虽然借钱给投资者,但是为了保证自己不会亏损,会在股票下跌到一定程度时强行卖掉投资者的股票。这种大量的强制平仓会导致很严重的连锁反应,最后导致崩盘的局面。 由于对融资融券行为的监管有所疏漏,一连串的强行平仓交易使得股市不断下跌,而这就为做空提供了动能,使得众多的机构投资者发现了做空赚钱的机会,纷纷抛售自己的股票,造成了股市的进一步暴跌。 *分级基金 可以说,分级基金也是一项高杠杆的投资方式。在我国,初次接触分级基金的投资者是主要的推动力量,他们大部分缺乏相关知识,甚至还没经历过熊市,不懂得下折所带来的亏损的毁灭性,甚至在不少分级B确定下折的情况下还在买入,这就会造成大量的损失。 由此可见,分级基金制度的缺陷,其后果也导致股市的大幅震荡。然而这恰恰

最新-华为牛人的10年工作感悟 精品

华为牛人的10年工作感悟 转眼工作十年了,在华为的十年,正是华为从名不出专业圈子到现在成为路人皆知的大公司,高速发展的十年,见证了公司多年的奋斗历程。 也投身其中,在大潮中边学边游泳,走到今天。 现在我要离开公司了,准备去开始新的事业,接受全新的挑战,我将要去做的事情,风险很大,很有可能是九死一生,九死后还能不能有一生,也难说。 在开始新的事业之前,想起了对过去的十年做个一个详细的总结。 在一个象华为这样高速发展的大企业工作,有时是一种炼狱般的锻炼,如果我能够总结十年的经验和教训,从中学到关键的做事、做人的道理,我想对将来一定大有益处。 这些年来有些人离开公司,写一些东西或书,对公司指手画脚、评头论足、指点江山,对公司的高层领导逐个点评一番,我个人感觉除了带来一些娱乐价值,还有什么益处呢?公司照样在发展,发展的背后,6万人种种梦想、努力、贡献、牺牲、奋斗、抱怨、不满、沉淀、离去、希望、失落;发展的背后,种种机会、重大决策、危机、失误等等的内在逻辑又岂是局外人说得清楚?我不想多说公司,只是想对自己的工作经历好好反思反思,想想自己做了什么努力,做了什么贡献,做了什么自己最高兴、做了什么自己最受益、学到了什么?总得说来,我在华为的十年是懵懵懂懂过来的,当初我好像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没有详细的规划,只是想着把一件一件事情做好。 通过自己的总结和反思,将来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加有规划、更加清晰一点。 大概想了想,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这些年深有体会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今后再发扬。 一、从小事做起,学会吃亏,与他人合作 这是研究生毕业前最后一堂课,电子电路的老师最后送给我们几句话,虽然我忘了这位老师的名字,但这几句话却至今铭记。 在华为的工作实践,越发感受到这简单的几条的道理深刻。 从小事做起不是一直满足于做小事,也不是夸夸其谈好高骛远。 学会吃亏不是忍受吃亏,是不斤斤计较于一时一地的是非得失,是有勇气关键时候的放弃。 二、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我在华为工作十年的感悟

我在华为工作十年的感悟

我慢慢懂得了一个道理,一个大的复杂系统要成功的管理好,没有绝招,依靠的只是一点一滴持续不断的改进和努力。有一度由于压力过大,也使我精神高度紧张,到了比较神经质的地步,有一段时间,一听到CALL机响,甚至是电视广告里的“摩托罗拉寻呼机,随时随地传信息”中的BP声,我的心跳就不由自主加速,喉咙发干。有一次去香港出差,从出发开始就一直惴惴不安,生怕系统出问题,结果刚到香港住进酒店,一个电话就来了,说系统崩溃了。我立即打国际长途叫赵×赶紧去处理,过了几分钟,赵回电话绝望地说,他以最快速度赶到一号楼,进了电梯刚走到一半,喀嗒停电了,电梯卡在中间半个多小时,祸不单行,当时那种感觉真是“农夫内心如汤煮”啊。最后过度紧张使得我想逃避,导致我提出了辞职。所幸那时候的领导袁总和郭总,开导我多次,我逐渐有所缓解,然后慢慢开始理解了什么叫大将风度。做我们这一行,要如履薄冰、但也要有点临危不惧的精神。工作紧张,但心情要避免无谓的紧张。后来我们的ERP系统、IT数据中心,又出现过多次危险情况,淹过水,着过火,而我们最终都能够化险为夷。工作并不只有艰苦和繁琐,有时候,乐趣也不期而至。当时我们的数据库总是出ORA1555错误,严重影响系统的运行,我多天努力、百思而不得其解。现在的管理员可能会想,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吗,但那时网络还没现在这么发达,什么东西一GOOGLE都出来了,我找了大量的资料,苦苦思索,最后终于灵光一现,像拼藏宝地图一样拼出了逻辑严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我记得当时是深夜,内心偷着乐的感觉妙不可言,不需要别人知道、不需要别人理解,走出公司大门,仰望星空,深深吸一口气,内心偷着乐。还有另一次,当我们经过30多个小时的连续作战,解决种种问题,终于顺利升级成功ERP系统后,那种感觉也像打了胜仗的将军,充满胜利的喜悦。记得当时正是刚谈女朋友,给她写了第一封也是唯一一封情书,成为太太后,她有一次跟我说,你那玩意儿叫啥呀,那能叫情书吗?通篇都在讲你如何如何工作的,像工作汇报一样,简直可以跟鲁迅写给许广平的“情书”相媲美,尽是革命理想,没有点花前月下……还有一次,我们的EMAIL系统突然出了故障,大量的来信收不到。那时是华为开拓海外市场的初期,海外还根本没有什么公司网络,所有的一切都是靠EMAIL和国际长途,天像塌下来一般,我们跟主管国际市场的徐直军汇报、最后向老板汇报请示是否应该报公安,因为当时的故障现像很像DDO攻击。系统停了整整七天,我们请了各路专家,日夜攻关,试了N个方案,大家像大禹治水一样过家门而不入。最后还真找到了一个木马“冰河”的攻击,但却发现不是根本原因,故障依旧。最后一天晚上,我与阿韦坐在科技园一号楼冰冷的网络机房,看着系统一封一封的邮件,连接了,又中断了,一筹莫展,濒临崩溃。我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又祭出了我的“二分法”体力活,测试了一封空邮件,能成功;测试了一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大股灾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大股灾 股市在今天已成为很多人投资理财的一个重要所在。其实早在100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出现了股市,而且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发生了三次大股灾。 胡雪岩垮台引起股市下跌 1850年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股市,最早是一些在华的外国人从事外企的股票投机,后来一些中方买办看到有利可图,也加入进来。洋务运动兴起后,很多近代意义的中国企业开始出现,为了融资的需要,这些企业也开始发行股票,进入股票市场。经过20多年的培育,中国股市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从1870年代开始,上海股市开始疯涨。许多商人和投机者大肆追捧新上市的中方企业股票。因为在他们眼中,这些企业多半是官督商办,有着很强的官方背景,经营上也少有竞争对手。在投机者的追捧下,这些企业的股票开始疯涨,当时轮船招商局的股票一开始一股只有几十两,短短几个月便上涨到近300两,而开平矿务局的股票也在短时间内从不足十两涨到百余两。 受股市疯涨的刺激,不仅普通投机者开始大量涌入,一些钱庄也不甘人后,开始将钱庄资金投入股市。钱庄逐渐成为股市中的主力军,其用于拉升股价的资金几乎全为钱庄的流通资金,而在这些资金大量进入股市后,由流通资金变成企业的生产资金,也就意味着市场流通货币开始减少,这离股灾的爆发就不远了。而这次股灾的诱因与当时鼎鼎大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垮台密切相关。 胡雪岩在短短几十年间,依靠灵活的手腕在官场和商场长袖善舞,很快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他所掌握的阜康钱庄营业区域遍布大江南北。在这次股市繁荣之中,阜康将掌握的大量流通资金投入股市。正当阜康大肆牟利时,作为阜康的老板胡雪岩突然垮台,这使得阜康发生挤兑风潮,由于无力应对,阜康只得宣布倒闭。阜康的倒闭令早就岌岌可危的股市终于崩盘,股价一泻千里。开平矿务局的股票1883年5月还是每股210两以上,并且很难买到,到了8月,其股价已跌至120两,而有人则"愿意

华为内部人我在华为工作年的感悟

华为内部人我在华为工作年 的感悟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华为内部人:我在华为工作年的感悟 我在华为工作20年的感悟 作者背景:徐家骏是华为数据中心的头,技术超级牛人,一级部门总监,华为副总裁,年收入过千万,数据中心是用火山岩建的深入地下的一个大型建筑。防辐射,可防卫星的电子,雷达等手段的侦察。里面有象卫星发射中心那种超大屏幕,机房里满是三米的大型服务器和大型计算机。连接整个华为全球的每一台终端,整个华为每天三十多万封邮件,海外和全球的同步研发,内部的信息管理,内部流程,华为的国内国际IP电话都是通过出去。 上周,我正式提交了离职报告,准备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很大的转折,这是我长时间的思考最后所做的决定。但真的提出离职后,回想在公司的十年,还是百感交集。 1997年7月16日,我只身提着一个包从深圳宝安机场下飞机,走出机场,天是那么蓝、白云那么低、空气那么潮,仰头望天,对这个城市,对公司、对即将开展的工作和生活、对自己的前途一片茫然。到了科技园,发现是个荒凉而偏僻的地方,不过倒很安静,上学的几年中,一连串的打击,使得我似乎有点喜欢这种安静、荒凉、在他乡的感觉。现在想想,经过十年的工作,自己的心灵真是麻木得可以了。那时候的心里,好像时时有些什么没有着落的东西在激荡,但又说不出来,只有

在听德沃夏克的《自新***交响曲》时,才发现多有深处的共鸣以至落泪。 由于没赶上大批应届生的接待,我是自己一个人来到科技园1号楼的,干净整洁的大楼,很帅很靓的保安和前台,进进出出精神饱满的员工,让人的心情为之一振。象没头苍蝇一样乱走了一会后,一位人力资源的大姐,很职业、热情、耐心的告诉了我入职手续如何办理,并安排我当晚在粤海门华为之家临时居住,又安排之后的宿舍事宜,在举目无亲的异乡让人倍感亲切,至今记得。 来深圳、来华为当时确实是一种机缘,96年华为名气并不响,特别是在行业之外,偶尔一次我在同学家里看到一张华为人报,有几片文章印象至今很深:一篇是周劲写的欧洲考察心得,讲欧洲一个20-30人的小公司,所具有的那种全球化运作战略、能力和气度。一篇是唐东风写的被评为杰出员工受表彰后的感想。还有一篇名头很大“中央研究部知识产权处”,当时被这个名头吓了一跳。文中讲到华为当年研发累计投入1.8亿人民币,更让我吓一个跟斗。我想当时清华大学一年科研经费也就1亿多点,这家公司什么来头,花的科研投入比清华还多?当时就有了兴趣。 快毕业的时候,连连受挫,找工作跟当年大部分同学一样,希望留北

华为的发展计划对我们的启示

华为的启示 ----读《以客户为中心》有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的生 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7年由任正非创建于中国深圳,注册资本2.1万元。现任总裁为任正非,董事长为孙亚芳。华为是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全球第一大通讯设备供应商,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也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2014年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中华为排行全球第285位,与上年相比上升三十位。2015年全年收入较前一年增加35.3%,至人民币3,900亿元(约合601亿美元)。2016年5月,华为起诉三星侵犯移动通信及手机知识产权,打响了中国企业向国外大牌企业宣示自己权利的一枪。 华为现在可以说火的是大红大紫,享誉国内外,华为的成功,不仅是其领袖任正非的成功,更是全体奋斗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华为缔造的神话更让国外各界大惊失色,一个起步低微、没有任何背景的民营企业怎么能用了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就打到了自己的家门口呢!华为果然是一个成功有为的中华企业,它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也用一种领袖的气质感染着无数的中国企业和无数的想要有所作为的有志青年,它的种种精神令人钦佩,其生存哲学更是让人仰止。作为银行人的我们,其生存哲学就好像是为在不断前行中的我们打下的标语,而这标语其实早就更应该深深的烙印进我们自己的内心深处。那么这句标语是什么呢----为客户服务是公司存在的唯一理由。在面对竞争趋于白热化的今天,这句话不仅对于我们,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可谓是一剂猛药。药效虽猛,但只有敢于尝试者,敢于自我创新者,才能深得其利。而华为就是这样一路走来,用二十多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不断的验证着这一真理,直到今天...... 说到华为就不得不提到华为著名的胜利之本----“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这也是支撑华为走到今天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三者相辅相成,却又合璧一处,均着力于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就是要企业长期关注客户利益。因为客户是永远存在的,你要把它当成自己的魂一般去珍视守候,客户在,魂在,企业基业长青。我们的一切行动也都归结到为客户提供及时、准确、优质、低成本的服务,以客户为中心就跟人饿了就要吃饭一样,没有客户企业自然会饿死;以奋斗者为本,其实也是以客户为中心。让努力的人、做的好的人去为客

在华为工作十年的感悟

在华为工作十年的感悟 作者背景:徐家骏是华为数据中心的头,技术超级牛人,一级部门总监,华为副总裁,年收入过千万,数据中心是用火山岩建的深入地下的一个大型建筑。防辐射,可防卫星的电子,雷达等手段的侦察。里面有象卫星发射中心那种超大屏幕,机房里满是三米的大型服务器和大型计算机。连接整个华为全球的每一台终端,整个华为每天三十多万封邮件,海外和全球的同步研发,内部的信息管理,内部流程,华为的国内国际IP 电话都是通过出去。 上周,我正式提交了离职报告,准备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很大的转折,这是我长时间的思考最后所做的决定。但真的提出离职后,回想在公司的十年,还是百感交集。 1997 年7 月16 日,我只身提着一个包从深圳宝安机场下飞机,走出机场,天是那么蓝、白云那么低、空气那么潮,仰头望天,对这个城市,对公司、对即将开展的工作和生活、对自己的 前途一片茫然。到了科技园,发现是个荒凉而偏僻的地方,不过倒很安静,上学的几年中,一连串的打击,使得我似乎有点喜欢这种安静、荒凉、在他乡的感觉。现在想想,经过十年的工作,自己的心灵真是麻木得可以了。那时候的心里,好像时时有些什么没有着落的东西在激荡,但又说不出来,只有在听德沃夏克的《自新*** 交响曲》时,才发现多有深处的共鸣以至落泪。 由于没赶上大批应届生的接待,我是自己一个人来到科技园 1 号楼的,干净整洁的大楼,很帅很靓的保安和前台,进进出出精神

饱满的员工,让人的心情为之一振。象没头苍蝇一样乱走了一会后,一位人力资源的大姐,很职业、热情、耐心的告诉了我入职手续如何办理,并安排我当晚在粤海门华为之家临时居住,又安排之后的宿舍事宜,在举目无亲的异乡让人倍感亲切,至今记得。 来深圳、来华为当时确实是一种机缘,96 年华为名气并不响,特别是在行业之外,偶尔一次我在同学家里看到一张华为人报,有几片文章印象至今很深:一篇是周劲写的欧洲考察心得,讲欧洲一个20-30 人的小公司,所具有的那种全球化运作战略、能力和气度。一篇是唐东风写的被评为杰出员工受表彰后的感想。还有一篇名头很大“中央研究部知识产权处”,当时被这个名头吓了一跳。文中讲到华为当年研发累计投入亿人民币,更让我吓一个跟斗。我想当时清华大学一年科研经费也就1 亿多点,这家公司什么来头,花的科研投入比清华还多?当时就有了兴趣。 快毕业的时候,连连受挫,找工作跟当年大部分同学一样,希望留北京,但连续被联想、方正、科海、卫通等当时大名鼎鼎的公司录取后又告知要交几万块钱才能解决户口问题之后,想到了还有华为这样一家公司,给人力资源部寄了一份简历。没几天,一个深圳的电话,说某年某月某日有 个副总裁来北京,面试一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跑过去了,是公司原副总胡红卫,他基本上没有问我什么问题,到是介绍了一下华为的情况,然后把人力资源经理田景琦叫了过来,当场就给了我一个“录取通知函”和入职操作指导。我一肚子犯嘀咕,这是不是一家

华为管理变革成功的启示

华为管理变革成功的启示 成功变革至少需要四个层面的组织保证 变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过程,如果企业要实施变革、并希望把变革的目标落到实地,那就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至少要做四个层面的工作:第一,任何变革都是企业一把手工程,企业的一把手要对整个变革做出承诺。 第二,成立变革指导委员会或变革指导小组(根据变革涉及的范围大小)。组织变革往往涉及企业多个部门,而且涉及的面很宽,程度也很深,有变革指导委员会或变革指导小组对于领导整个变革非常重要。 第三,如果变革项目比较大,有若干相关项目,且下面又包含若干子项目,那就需要成立变革项目管理办公室或类似机构,以便从更高层面协调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关系。如果变革项目很小,那变革项目管理办公室可能就不必专门设立。 第四,变革项目组。任何变革项目都要有人做,企业的变革项目组,就是参加变革具体项目工作的团队。团队成员来自跨部门,变革项目组是真正解决企业变革最后一公里的机构。 公司的变革项目管理办公室是变革指导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变革工作的总体协调也是由变革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的。它的任务大体上如下:负责项目或多项目管理,咨询合同、项目目标、进度、质量、风险以及项目预算、项目资源保证以及跟各相关方面的沟通、项目过程监控、专家及顾问的管理等。这些都是由变

革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的。公司变革项目组专门负责变革项目的具体管理和实施,最重要的任务是承担项目最终的交付责任。 对于项目组来讲,它主要的任务是对项目目标的达成承担全部责任,包括流程、质量。另外,对变革的业务目标也要承担责任,因为所有的变革说到底都是为业务服务的。变革的结果能不能达到预期业务结果,要有人来负责任,要有人来具体落实,这个落实的部门就是变革项目组。 变革项目组还要确保解决在项目进展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和变化带来的问题,尽量减少变革对当前公司业务发展的影响。 但仅仅把机构成立起来还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机构需要作出决策,机构还要运作,有很多程序性的工作需要制度保证。比如,公司成立变革指导小组或变革指导委员会,它由哪些人来组成?决策的机制是什么?遇到重大变革问题怎么做决策?决策程序是什么样的?决策下来的结果,变革的结果怎么落实,都需要有正式的文档、制度、流程来保证。 还有一点与变革的组织保证也是有关系的。企业的变革实际上是一个生态系统。每一个企业在进行变革的时候,它要关注咨询公司及其顾问团队与企业各个层级的沟通,尤其是做大项目的时候,沟通更加重要,因为只有很好的沟通才能使整个变革过程成为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 变革的时机和节奏如何把握

华为内部人我在华为工作年的感悟

华为内部人:我在华为工作年的感悟 我在华为工作20年的感悟 作者背景:徐家骏是华为数据中心的头,技术超级牛人,一级部门总监,华为副总裁,年收入过千万,数据中心是用火山岩建的深入地下的一个大型建筑。防辐射,可防卫星的电子,雷达等手段的侦察。里面有象卫星发射中心那种超大屏幕,机房里满是三米的大型服务器和大型计算机。连接整个华为全球的每一台终端,整个华为每天三十多万封邮件,海外和全球的同步研发,内部的信息管理,内部流程,华为的国内国际IP电话都是通过出去。 上周,我正式提交了离职报告,准备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很大的转折,这是我长时间的思考最后所做的决定。但真的提出离职后,回想在公司的十年,还是百感交集。 1997年7月16日,我只身提着一个包从深圳宝安机场下飞机,走出

机场,天是那么蓝、白云那么低、空气那么潮,仰头望天,对这个城市,对公司、对即将开展的工作和生活、对自己的前途一片茫然。到了科技园,发现是个荒凉而偏僻的地方,不过倒很安静,上学的几年中,一连串的打击,使得我似乎有点喜欢这种安静、荒凉、在他乡的感觉。现在想想,经过十年的工作,自己的心灵真是麻木得可以了。那时候的心里,好像时时有些什么没有着落的东西在激荡,但又说不出来,只有在听德沃夏克的《自新***交响曲》时,才发现多有深处的共鸣以至落泪。 由于没赶上大批应届生的接待,我是自己一个人来到科技园1号楼的,干净整洁的大楼,很帅很靓的保安和前台,进进出出精神饱满的员工,让人的心情为之一振。象没头苍蝇一样乱走了一会后,一位人力资源的大姐,很职业、热情、耐心的告诉了我入职手续如何办理,并安排我当晚在粤海门华为之家临时居住,又安排之后的宿舍事宜,在举目无亲的异乡让人倍感亲切,至今记得。 来深圳、来华为当时确实是一种机缘,96年华为名气并不响,特别是在行业之外,偶尔一次我在同学家里看到一张华为人报,有几片文章印象至今很深:一篇是周劲写的欧洲考察心得,讲欧洲一个20-30人的小公司,所具有的那种全球化运作战略、能力和气度。一篇是唐东风写的被评为杰出员工受表彰后的感想。还有一篇名头很大“中央研究部知识产权处”,当时被这个名头吓了一跳。文中讲到华为当年研发累计投入亿人民

华为带我我的启示

华为带给我的启示 华为,作为一家无背景、无资源、缺资本的民营企业,成立仅仅二十多年,就成为了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并将西方众多百年巨头纷纷斩落马下。它被众多跨国对手视为“东方幽灵”。毫无疑问,华为是中国最优质的一家民营企业,没有之一;毫无疑问,华为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走近华为,研读华为的创业和发展历程,使我受益匪浅,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启示。 启示一:选择一个有吸引力的行业。 有人曾经问,华为为什么成功?两位在华为工作了9年的高管做了非常有趣的表述,一位说:“因为我们圈了一块肥田。”另一位则形象地描述:“电子通信行业是一片深水,只有深水才能养大鱼。”肥田意味着高利润,深水意味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所以说,选择一个有吸引力的行业对企业获得成功是至关重要的。相反,如果企业进入一个不该进入的行业,例如目前高污染、产能严重过剩的钢铁、水泥等行业,那基本上会血本无归。正如中国古人所讲的那样“男要入对行”。 启示二:发掘自身优势,选择恰当的竞争战略 德鲁克先生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谈到管理者要善于用人的长处。那么对于企业也是一样,企业要能够发掘自身优势。波特先生在“竞争战略”一书中谈到企业要获取有利的竞争优势就要实施基于价值链的战略,主要是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华为识别出了自身无与伦比的成本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了成本领先战略,获得了强大的竞争优势,打败了一个有一个竞争对手。所以,企业应善于发掘自身优势,选择恰当的竞争战略。 启示三:建立战略联盟,打造命运共同体 哲学里谈到事物的发展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家企业无论自身实力如何,所掌控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往往超过自身所拥有的资源,所以企业需要从外部获得资源。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打造命运共同体来获得所需资源,将是一个明智之举。华为通过与客户、合作者、供应商、制造商建立广泛的战略联盟,打造命运共同体,实现了一石数鸟。既获得了资金,促进了华为的销售,还疏通了长期客户关系,更高明的是:令所有通信制造企业头痛、造成现金流不畅的回款问题解决了,这些优势帮助华为在关键时刻战胜了对手。所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学会与供应链上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打造命运共同体,风险共担,收益贡献,实现多赢。 启示四:对员工进行激励 任何企业都是由人组成的,处于企业中的人工作是否积极、工作是否有效率对于企业的成败至关重要。所以对员工进行激励,使之自觉努力地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华为通过两种方法对员工进行激励:一是高薪。华为在高速运转的过程中,一直走“高薪”路线,坚持“不让雷锋穿破袜子”的原则,使员工的付出和回报成正比。这就使员工意识到如果把工作做出成绩,就可以得到高的报酬。为了得到高的报酬,员工就会积极努力的工作。二是员工持股。华为通过员工持股,使员工成为了股东,员工和企业成为了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员工当然希望自己财富增值,所以会自觉努力工作。所以企业对员工进行激励时,可以从高薪和员工持股入手。 启示五:注重长期利益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冲突。在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坚决的选择长期利益,因为路铺的远才能走的更远。华为于1998年开始拓展巴西市场,在连续8年亏损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撤资,坚持认为长期一定会有很好的回报。在2008年时,实现收入超过1亿美金。华为坚决地选择了长期利益,最终在巴西市场获得了成功。相反,有的企业注重短期利益,忽略了长期利益,例如柯达公司,最终走向没落。所以企业在发展

2015中国股灾与救市之我见

2015中国股灾与救市之我见 序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中国股市在短短的二十几年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深沪股票市场以来,到现在的股市规模已经在亚洲属于第一位。据中国社科院预测,到2020年,A股总市值将达到80万亿元。中国股市曾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标志,令世人骄傲。但自从2008年开始便步入了漫漫熊途,长期低迷,令人痛心。2015年6月中旬,中国股市在持续了一年多的高涨之后遭到重挫。此后的两个多星期,中国股市跌幅超过28%,中国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蒸发了大约3万亿美元。有人质疑:中国股市真的把国民经济的发展利润分享给股民了吗?为什么2015发生的股灾会如此严重?下文我将从何为股灾,2015年股灾产生的原因,股灾的现状特点,发展趋势以及管理层救市的思路措施等几个方面来论述此文,最后提出我个人的看法。 正文 股灾就是股市的灾难,指股市内在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受某个偶然因素影响,突然爆发的股价暴跌,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巨大动荡,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异常现象。这是百度百科中股灾的解释,其中的“某个偶然因素”每个国家的不同股市原因是有差异的。而我们中国2015年的股灾就是在今年6月开始,由沪指A股的暴跌引发的接下来连续18个交易日暴跌以及后续很长一段时间的股市低迷,

造成了很多投资者、公司还有管理者的巨大损失,这种暴跌是已经危及国家金融安全,损害经济发展和政府威信的一次严重股灾。下面要说的是我归纳的2015年中国股灾的特点。 一.突发性。2015年6月12日沪市创下5178点新高,仅仅一天以后以暴跌百点收盘,短短的20天之内即跌去1000点,其速度之外更让人瞠目结舌。6月15日以来,A股出现世界金融史上都相当罕见的急促暴跌,两周时间里从快牛一下子急变为快熊。指数方面惨不忍睹,上证指数从6月12日的最高点5178点以来暴跌29.9%,创业板指数则自6月5日的最高点4038点以来暴跌39%。个股方面,更是惨上加惨,6月26日、6月29日、7月2日、7月3日接连出现沪深两市l000多只个股跌停的情景。跌的快而猛,股民们深深的处在恐惧之中,每天的千股跌停,使股民看到股市慢涨暴跌的一面,他们来不及判断股市的即将走向,也来不及判断是继续持有股票还是赶紧抛出,就已经全面跌停。这种突发性被一种欺骗性所掩盖,比如2014年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并引发的市场爆炒,堪称极度的非理性,以致两公司市值之和超波音加空客之和,被称为“中国神车”。甚至在4月21日跌停后仍有大量股民涌入。所以人们看不到此次股灾什么时候会爆发,被中国南北车欺骗。 二.破坏性。从6月15日至7月8日,短短17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从5178点暴跌至3373点,暴跌32.11%。两市市值蒸发24.5万亿,相当于10个上海市的GDP和13个中石油的市值。跌幅超过50%的股票有450只,跌幅超过40%的股票有1511只跌幅超过30%的股票有

工作十年感悟的说说

工作十年感悟的说说 如果你工作十年你有什么想说的呢,以下的工作十年感悟的说说,一起来阅读欣赏吧。 工作十年感悟的说说【1】 1、在职场骑驴找马,经常跳槽,薪水不断高升是一种方法(呵呵,俺LP就是如此,跳了八次,薪水从一千到现在六、七千,经常要给俺讲经验),但认定发展,固守一个地方也未尝不是一个方向,这样人脉关系,客户,环境还会更熟,容易发展(俺即是一例,毕业在国家机关呆一年出来,在这个公司呆九年了,薪水从三百到现在是LP的八倍,当然也是苦尽甘来,此是后话),前提是一定认准公司会有发展。 2、去大的公司固然好,可以学到先进的管理经验等,但在一个蒸蒸日上的中小公司也是不错的,“小公司做大事”,会有机会危以重任,在与公司共同发展中学到实战经验,而一个人的经验是弥足珍贵,无法复制的! 3、要有远大的目标,但一定要脚踏实地的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平地起”千万不能眼高手低,否则你会沦为:“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4、“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你羡慕别人的收入成就,报怨自已的工作或环境是无助于事的,消极工作更是要不得,因为公司损失的仅仅是工资,而你却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

5、一定要坚定的靠自已,可能你有当官的亲威或富有的朋友,当你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时,你会越来越难把握自已的命运! 6、要把工作与生活分开,千万不要把自已的全部投入到工作中,记着,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乐趣还在生活中,健康是自已的,而老板只是把你当雇工,赚钱的手段,无论他说的口吐莲花。 成功励志:一个工作十年员工的感悟【2】 一、“从小事做起,学会吃亏,与他人合作”,这是研究生毕业前最后一堂课,电子电路的老师最后送给我们几句话,虽然我忘了这位老师的名字,但这几句话却至今铭记。 在华为的工作实践,越发感受到这简单的几条的道理深刻。 从小事做起不是一直满足于做小事,也不是夸夸其谈好高骛远。 学会吃亏不是忍受吃亏,是不斤斤计较于一时一地的是非得失,是有勇气关键时候的放弃。 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话用来形容对IT人的要求,最贴切不过了。 真正的成功者和专家都是“最不怕学习”的人,啥东西不懂,拿过来学呗。 我们IT现在有个技术大牛谭博,其实他不是天生大牛,也是从外行通过学习成为超级专家的,他自己有一次跟我说,当年一开始做UNIX系统管理员时,看到#提示符大吃一惊,因为自己用过多年在UNIX下搞开发都是%提示符,从未有过管理员权限。

华为用人之道的启示

华为用人之道对成都人才引进工作的启示1987年,44岁的任正非在深圳创建了华为;26年后,这位当年的“二道贩子”已经让华为立足于世界级电信制造企业之林;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华为排行全球第315位。 在华为总部考察学习期间,我便对于华为的用人之道产生了兴趣。返蓉后,便利用业余时间研读了《华为基本法》和《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一书。现将学习心得归纳如下: 一、华为的用人之道 (一)员工的培养 (1)富有活力的用人机制。建立内部劳动市场,允许和鼓励员工换岗,让员工掌握多种技能和适应竞争,促进人才的有效配置和激活沉淀层。发掘员工的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潜力。通过持续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实现公司人力资本增值目标。包括:管理者技能开发体系、新员工培训体系、用户培训体系、业务技术培训体系。 (2)有效的长短期激励机制。华为之所以能够吸引人才,一是因为这项事业的崇高性和辉煌远景,二是因为华为遵循“知本主义”,实行员工持股制度,在分配体制中能体现出知识劳动的价值。华为的股本结构是:30%的优秀员工集体控股,40%的骨干员工有分量地控股,10~20%的低级员工和新员工适当参股,而且员工持有的股份会根据其“才能、责任、贡献、工作态度与风险承诺”做出动态调整。“权力智慧化,知识资本化”,把精神追求与利益回报相结合,是华为文化的最大特征。

(3)多渠道培养人才。内部建立培训制度,年轻人每年有7%的时间接受培训,采取派出员工到国外考察学习、向著名大学提供贷学金、奖教金或特殊津贴等方式,建立长久多样的人才供应渠道。 (4)不惟学历,注重实际才干。华为不考理论,注重实际作业能力,干什么,考什么。有学历是优势,没学历也不用自卑。这种考核机制逼着所有的人都得奋力划船,争取进步。 (二)管理者的选拔 1.优秀管理者的三个衡量标准: (1)具有敬业精神,对工作是否认真,是否能持续不断地改进。 (2)具有献身精神,不能斤斤计较。 (3)具有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否能完全接受企业文化,担负起企业发展的重担。 2.选拔管理者的六大原则: (1)管理者要具备踏实的办事能力、强烈的服务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驾驭与管理能力。华为要求每个管理者都能够亲自动手做具体的事,那些找不到事做又不知如何下手的管理者,就会面临被精简的命运。在基层没有做好工作的,没有敬业精神的,是得不到提拔的,任何虚假数字、作风浮夸的管理者都会被降职、降薪。在华为,要求中高层管理者具备自我提高的能力,能够很快地适应社会、企业的发展要求。同时,管理者必须充分理解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具有自我批判能力。要关心部下,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能够和持不同意见的人交朋友。对管理者而言,做员工真诚的朋友很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