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探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多元互动弹唱教学研究与实践

初探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多元互动弹唱教学研究与实践

初探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多元互动弹唱教学研究与实践
初探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多元互动弹唱教学研究与实践

初探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多元互动弹唱教学

研究与实践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推进,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成为日趋关注的焦点。弹唱教学作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技能,而学生对技能认知与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学生服务基础教育的能力素养。新一轮音乐教学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探索、进行时,弹唱教学的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将是其中一项最具价值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音乐教育专业多元互动弹唱教学研究

众所周知,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以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权威性、独断性、“领合式”或“填鸭式”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重大变化。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多元互动教学设想的提出与实践无疑顺应了当今高等院校中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历史潮流,互动是教育教学永恒不变的主题,没有互动的教育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育,而多元互动教学正是互动教学的升华。多元互动教学的实施与开展,在激发学习动机、改变学习态度、掌握学习策略和转变学习方式等方面对提高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一、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弹唱教学的现状

随着连年的教育扩招,给高校教育带来了发展与挑战。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如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如何有针对性的进行能力拓展,也是发展进程一直存在的困惑。弹唱教学作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与必备课程,教授与学习的程度制约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与能力拓展,甚至影响学生能否适应就业实践。现如今的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弹唱课程,学生人数众多,课程需求大,教师教育压力大,不能满足技能问题中针对性的“一对一”指导。弹唱专业作为新形势的产物,专业教材相对来说还比较少,教师教学容易出现片面性;教学内容上,往往是简单的几首曲子感受学习,脱离了实际应用;再之,学生钢琴基础能力差距较大,教学进程缓慢。学校开设这门课程,但重视程度不高,只作技能训练的部分,没有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加之对学生的实践考核形式单一。长久以来,我国的教育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单一教、学生单一接受”,角色互动与转换较少,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性,也没有给师生、生生教学情感交流的互动时间与空间。

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多元互动弹唱教学研究与实践

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指引下,首先,强调高等院校自弹自唱课程应随着时代发展而变革,使高师自弹自唱课程主动适应地域中小学

实际教学的时代需要;其次,注意增强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再次,初步转变了“学科本位”的课程观。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学生通过专业的师范性教育灵活掌握基础教育教师需要的能力与专业素养,这就要求培养机制更具针对性与实用性。深入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特点,设计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内容、找准定位,紧紧围绕学生专业技能与就业需求,建立健全与完善课程机制、考核与评价模式,给予互动交流的空间。在弹唱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对弹唱课程的基础知识了解、合作互动学习交流、就业前景的需求关注。帮助学生清楚的认知弹唱课程学习的过程与目的,制定与自己相适应的学习计划与目标。

坚持因材施教,做好课前准备,利用多媒体,建立线上讨论反馈与线下实践学习的双效互动模式。营造多元互动弹唱教学良好环境,师生都要转变以往的思维定式,结合实际教学需求,给师生、生生互动的学习环境,加强学习的有效迁移。多元互动弹唱教学结合理论技法学习、实践观摩,课下给学生布置弹唱拓展练习,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发现旋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艺术活动,或设计中期“弹唱大赛”,创建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学习成效,更多的是激励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多元互动弹唱教学课程模式需要建立科学的课程管理与

课程考评机制。规范和完善考核机制,将日常课堂、中期检验、实践锻炼、期末创新,相互结合给予科学合理的评定。引导学生对弹唱教学、学习进行反馈,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利用评价与反思相结合,让学生发现自我优势与不足,利用同辈群体的影响,建立学生合作意识,调整自己的弹唱学习、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创造性。

综上所述,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弹唱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是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相统一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过程。多元互动教学研究与实践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的教学不仅更新了教学的指导思想打破传统的教学沉闷局面,更拓展了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过程,使枯燥无味的技能训练转变为快乐无限的音乐享受。教师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弹唱课程教学与学习中的认知与体验,融入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实现思想交流与碰撞,情感转换与实践拓展,逐渐达成教学与学习双向成长的目标。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5年度广西艺术学院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课题成果,项目名称: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多元互动弹唱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JGK04。

音乐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音乐教育改革增添了浓重的一笔。,突出一个“新”字。“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音乐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新课题。 一、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所谓创新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智力产品。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而音乐教育对创新精神的培养,的确有着其它学科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1、从音乐的本质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审美的教育。通过演唱、演奏或欣赏音乐作品,感受真、善、美的音乐形象,给人的情感领域以无形的巨大的影响。人的创造的动力系统主要由三大要素组成:内驱力、情动力、意志力。情动力是整个系统中起着中间桥梁的重要作用。“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2、从音乐教育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看,十分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音乐形象通常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演奏、演唱或欣赏者,由于兴趣、经历、知识、阅历等等的不同,对音乐也会有多种多样的理解。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握音乐形象的基础

上,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展开联想、想象,进行二度、三度创作,能直接而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陶冶高尚情操,发展创造力,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对人生和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然而,当前音乐的教育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方面还存在不少弊端。 二、当前音乐教育的弊端 1、没能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发明创造都与已知元素密切联系,都建立在旧的知识基础上。实行传承性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不等于就可以降低对学生基础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那种把“传承”与“创新”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错误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的途径,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 2、音乐课缺乏创新性。有些创新课脱离了音乐艺术的特点,打着音乐的旗号上成美术课或手工课。如有的教师让学生听一遍录音就让他们进行想象画,使学生的想象脱离了音乐情境而作漫无边际的幻想。把音乐之美置于创新之外,使创新成为一种虚设形式。 学生为了取得较好成绩,一味地迎合教学考核标准,这就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

初中音乐欣赏课《金色的秋天》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欣赏课《金色的秋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西风的话》和《在希望的田野上》、《丰收锣鼓》、《扬鞭 催马运粮忙》,感受相同题材的音乐,不同的表现方法,所产生的不同音乐效果。 2、能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来表现秋天丰收的气氛,并且可以了解几种打击乐 器。 3、听辨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中各种乐器的效果,并能够排列出现顺序。 4、能够自选乐器为《扬鞭催马运粮忙》伴奏,并随着音乐模仿马蹄声和动作。教学重点: 体会音乐如何渲染气氛,描绘场景 教学重点: 听辨民族乐器的音色并排序 教学媒体: 多媒体,云锣,木鱼,碰铃,小钹,响板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联系秋天的自然景色变化,引导学生说出秋天应该有的情绪,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从而,引出音乐作品是如何运用多种形式来表现秋天落寞的情绪,以及秋天丰收人们喜庆的场面。 展开新课 1、播放音乐《西风的话》

设计提问:该曲的音乐风格,节奏特点,以及它所表达的音乐感觉是什么样的。 (抒情歌曲,速度中速,表现了深邃悠远,余味无穷的意境,有点淡淡的忧伤。) 2、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设计提问:①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欢快,热烈,喜气洋洋的情绪。) ② 音乐中出现了哪些事物?表现了什么场景? (炊烟、小河、冬麦、高粱、荷塘、果香等等,表现了一副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 3、从农村富了,粮食丰收了开始,引出农民欢庆丰收的场面。 4、选择合适的乐器。来表现丰收场景。 主要乐器:笛子、二胡、云锣、木鱼、唢呐等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选择乐器,更有利的加深印象。 5、播放民乐合奏《丰收锣鼓》,请听辨先后出现的演奏乐器。 ①堂鼓②唢呐③唢呐④二胡⑤云锣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听觉灵敏度,也可以加深对民族乐器的印象。 6、给音乐分段。每一段表现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开镰收割,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 第二部分:竹笛开始,表现秋天美景,抒发劳动者欢快的心情。 第三部分:全曲高潮,表现欢庆丰收的热烈场面。

用音乐去陶冶孩子的情操

浅谈用音乐去陶冶孩子的情操 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有其独特的魅力,而音乐教育,更是一门富有艺术内涵的教育,她对孩子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张扬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纵观我国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却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许多教师把音乐课当做语文、数学课一样来进行教学,把教学目标重点放在了音乐知识的认知上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上。当我们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从该学段的学生特点、教学大纲要求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审视小学音乐教学时,显而易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及创造力,通过教学让音乐溶入孩子的心田,为纯真的孩子播下音乐的种子,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培养孩子的优良品格,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才是小学音乐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陶冶情操归根结底是对学生情感的培养。音乐是蕴涵情感最丰富的艺术,正是音乐中所表现的情感才把音乐与培养情操紧密地结合起来。古代的哲学家认为音乐的陶冶对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标准有着重要的作用,此所谓“兴与诗、立与礼、成与乐”。音乐教育的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美感教育,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感受、美的熏染。 1在歌唱中激发趣味 唱歌教学需要用音乐形象感染和教育学生,这就需要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这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给他们的必要条件。”尤其在小学教育中, 音乐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该熟悉音乐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而后根据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理解力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引导学生能用心、用情、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歌唱活动中,如,对低年级,可以找形象、有趣的带词练声曲,“小青蛙,呱呱呱,大青蛙,呱呱呱……”从模仿青蛙的叫声开始,指导学生练唱,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唱出动听的歌声,也给每个孩子带来欢乐。 2在活动中提升情感 课外音乐活动是学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还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审美体验,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由于面向全体学生,又具有很强的德育功效。如:清明节的革命歌曲音乐会,六一儿童节的文艺演出,八一建军节的军旅歌曲总动员,国庆节开展的“十月歌会”、“爱我中华”歌会等,把诗和歌舞串联一起,以表演唱、齐唱、合唱等形式表达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党的真挚感情。这种寓教于乐的做法,深受学生的喜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小器乐进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方案

小器乐进课堂的研究与实 践方案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器乐进课堂提高中小学生音乐素养及创造性思维的研究”课题方 案 一、课题的提出 音乐文化是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学科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它通过让受教育者参与音乐、感受音乐,进而全面地了解音乐,深刻地理解音乐。音乐教育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第四部分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课堂乐器应易学易奏,便于集体教学使用。可因地制宜,选择学习本地区、本民族适宜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乐器。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尤其是器乐的演奏。器乐的演奏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表达和创造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情感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全面发展是学校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 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渠道,音乐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他的作用举足轻重。我们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宗旨,提出“器乐进课堂”这种新的设想,在上学期引进口风琴的基础上,本学期还将继续进了口琴等乐器进行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幸福中成长。 二、概念界定 1、课堂参与 学生的课堂参与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是指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活动,包括学生的行为和相应的心理活动。学生参与主要包括了三个基本方面:行为投入、认识投入和情感投入。 2、音乐教学的参与原则(基本涵义)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与教育氛围,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 3、课堂参与有效性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汇总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节奏,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的组织形态,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节奏则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生命。旋律离不开节奏,节奏却可以单独存在,一切音乐情绪都是以一定的节奏运动来体现的。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合理多样的节奏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接受,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增强他们互相倾听、协作合作的能力,还可以很好地调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表现能力,使音乐教学的开展更加顺利,学生未来的音乐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 二.小学音乐研究现状分析: 节奏教学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他在音乐教学方面有两大独创: 1、声势活动,用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发出各种有节奏的声音,如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感受音乐的织体美、和谐美。 2、歌朗读是他第二独创,这种方法最接近儿童的天性。奥尔夫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强调要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是完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的,它一切从儿童出发,让儿童自己动手,完全打破那种传统的教 学方法,他的这种教学法生动有趣,发挥了儿童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儿童在音乐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规划方案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提出了“节奏第一”的口号,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从节奏教学入手,会更加有利于我们的音乐教学,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知器官,去感悟音乐,创造音乐,唤醒孩子们与生俱来的音乐本能,从而潜移默化陶冶情操。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注意学生的实际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创造,在自己的空间里合作、学习。 3.将音乐与生活充分结合,使音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内容从感性入手,化难为易,使学生充分体验到音乐课堂的轻松与快乐,让学生的音乐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1)研究的内容: 1、歌曲教学中的语言节奏——按节奏朗读歌词。 2、贴近生活,抓住生活节奏。通过模仿、体验、合作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近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欣赏教学中为音乐伴奏,抓住音乐的节奏。 (2)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文献资料法 3、行动研究法 4、案例分析法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时间安排:

谈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b7346301.html, 谈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作者:周晓晗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9期 摘要:音乐教育是推动社会文明的有力手段之一,音乐在反映现实社会时有它的特殊 性。音乐教育通过动人的音乐语言,使人在情感的体验过程中产生共鸣,使心灵得到净化,从而受到教育。人类社会的发展,使音乐教育进一步完善,社会的发展,为音乐教育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音乐教育的深入,又极大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通过音乐教学中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力实现,而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力又在不断地实践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育;综合素质;作用 前言: 发展综合素质的目标,是培养成功的人格,实际就是为了培养“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那么音乐教育作为一门情感和听觉的艺术,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开发智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塑造完美人格等方面,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音樂教育的起源 考古学家们认为,音乐产生于语言之前。人类在概念还没有产生以前,就用声音来表现感情了,然后随着社会交往和智慧的发展才能创造出语言,既能够讲出自己的思想,同时又能把内心感化为音乐。因此也有人认为最初的音乐是一种语言,而语言则是音乐的变形,两者是很难分的清楚的,语言和音乐的分化是在以后的历史中才逐渐完成的。 然而,最原始的音乐在人类早期就被用来作为教育的手段了,原始人通过音乐起一种巫术作用,他们在举行狩猎时又歌又舞,以为这种音乐会使动物受到巫术的感应,自然地等候人去捕捉;同时,这种音乐还会使自己获得战胜自然的神秘力量。原始人这种以音乐为内容的仪式成为人类最早的教育手段。人类很早就发现音乐所具有的强烈的感染人的力量。至今,在非洲一些原始部落中,各种音乐仪式,仍然是实施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在他们的劳动生活中,还作为传递信息的手段,例如不同节奏的鼓声,表达不同的信号。 最原始的音乐没有规整的节奏,只是用自然声音来表达内心的情绪,例如发现果实的时候的狂喜,捕获猎物后的欢闹,两群相遇的互相致意,或者狩猎胜利归来与家群团聚时的欢呼跳跃。有的学着认为,生命的节奏本能是原始人抬大猎物时被发现的,因为这是最早的集体协同动作。节奏产生后就被运用到音乐中了,所谓“击石拊石,百兽帅舞”,就是指远古学生敲击石头,化装成各种野兽的形象在跳舞。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案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节奏,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的组织形态,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节奏则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生命。旋律离不开节奏,节奏却可以单独存在,一切音乐情绪都是以一定的节奏运动来体现的。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合理多样的节奏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接受,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增强他们互相倾听、协作合作的能力,还可以很好地调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表现能力,使音乐教学的开展更加顺利,学生未来的音乐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 二.小学音乐研究现状分析: 节奏教学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他在音乐教学方面有两大独创: 1、声势活动,用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发出各种有节奏的声音,如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感受音乐的织体美、和谐美。 2、歌朗读是他第二独创,这种方法最接近儿童的天性。奥尔夫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强调要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是完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的,它一切从儿童出发,让儿童自己动手,完全打破那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他的这种教学法生动有趣,发挥了儿童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儿童在音乐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规划方案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提出了“节奏第一”的口号,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从节奏教学入手,会更加有利于我们的音乐教学,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知器官,去感悟音乐,创造音乐,唤醒孩子们与生俱来的音乐本能,从而潜移默化陶冶情操。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注意学生的实际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创造,在自己的空间里合作、学习。 3.将音乐与生活充分结合,使音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内容从感性入手,化难为易,使学生充分体验到音乐课堂的轻松与快乐,让学生的音乐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1)研究的内容: 1、歌曲教学中的语言节奏——按节奏朗读歌词。 2、贴近生活,抓住生活节奏。通过模仿、体验、合作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近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欣赏教学中为音乐伴奏,抓住音乐的节奏。 (2)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文献资料法

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新模式的思考

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新模式的思考[摘要]目前高校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大多延续以往的传统教育教学 模式,在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缺乏针对性、目的性、实用性、科学性。文章从对音乐教育类学生培养的目标、教育模式的创新以及做好学生就业思想指导工作三方面,谈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新模式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新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文艺生活的不断丰富,对音乐工作者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校对艺术生大规模扩招。很多院校都增设了音乐专业,目前各高校对音乐生的招生和培养基本上有两大方向: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在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法上大同小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的编纂和教学法基本上是延续以往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缺乏针对性、目的性、实用性,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缺少必要的引导。作为从事音乐教学多年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笔者结合社会现状,通过认真的思考,从实际出发,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学生的培养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一、明确培养目标 音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根据目前社会需求状况,主要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使其能够从事中小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及艺术审美教育工作。在专业知识和文化素质的全面性上,对音乐教育专业的要求应高于音乐表演专业。依据定位,我们应明确培养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充分认识音乐教师职业的重要意义,在培养方案和教材选用上要有别于其他院校,教学大纲和计划有必要修订,教学法应进行探究,学校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落实,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育者必须有创见、有立意。树立正确、先进的教育理念非常关键,能起到引领和落实的作用。在整个大学教育期间要明确目标,培养适应中小学教学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创新目前高校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 二、创新教育模式 1.教材的改革与创新。在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方面,目前各院校大多选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教材,这些教材对学生走向社会与中小学教材方面的连接不是太好,我们应根据社会的需求,结合目前中小学音乐教材,新编一些适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使用的新教材,如在新编声乐教材里可以根据中小学的音乐教材选录一些典型的中国民歌、世界各地的民歌、中外歌剧名段,在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歌曲,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做好教学的准备。再如,对视唱练耳课,我们也可以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新编一些适合中小学教学需要的教材,在教材的编写中注意教材的实用性,视唱的节奏要简单明快,旋律要流畅优美。

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提高学生素质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教育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 音乐教学是艺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艺术素质教育。正如李岚清同志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的那样,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了音乐兴趣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因此,当前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也是我们在实践中探讨的问题。 一、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多元文化的教育 当今世界已经走进民主、自由、开放的时代,资讯发达、交通便捷、多民族文化相互冲击和影响,形成了大的文化交流圈。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音乐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多元文化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 1 在歌曲教学中渗透德育 德育包含着许多含义,在新课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学生德育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马雅可夫斯基也说过:“无论是诗,无论是歌,都是炸弹和旗帜。”可见,歌曲有它特有的德育功能。因此教师在教唱歌曲时,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并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善于抓住歌曲的主題思想和音乐形象。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也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建立明确良好的音乐形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富有情感的声音再现这一音乐形象。如<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这首歌曲,首先让学生了解歌词的大意,歌词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祖国秀丽风光图,然后让学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让学生感觉到生活在这美丽的家园里是多么幸福。从以上可以看出歌曲的音乐形象是词曲的综合艺术形象,只有学生对歌曲产生兴趣,才能渗透德育,准确表现歌曲的情感。才能使唱歌教学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2 弘扬民族音乐 少年儿童是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继承者,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延续也要依靠他们,因此必须大力宣传民族音乐,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要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生活在一起,他们唇齿相依,共同为建造祖国的明天

红色音乐文化融入幼儿师范音乐教育实践研究

红色音乐文化融入幼儿师范音乐教育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05T17:26:18.307Z 来源:《成功》2018年第9期作者:时淑平费子红赵晶晶[导读] 音乐,是人类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红色音乐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广大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思想灵魂的直观表现形式。 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唐山 063700 音乐,是人类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红色音乐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广大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思想灵魂的直观表现形式。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文化笼络盛行,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会商业化气息重,一味搜奇猎艳、低趣媚俗,更有甚者胡编滥造,调侃英雄人物,扭曲经典、颠覆历史,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是非不分、善恶不辨。这种变化对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对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成熟的年轻人。 高校作为国家教育领域与阵地,不仅是先进文化传播的前沿,同时也是继承传统、接受教育的高知识分子群体,具有普及和承载性。高校学生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可塑性强、又普遍喜欢音乐,高校红色音乐文化教育活动极具生命力,既能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养,又能增强其社会使命感。 尤其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师范专科学校,幼儿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又是家庭的焦点,牵动着各年龄阶段家庭成员的心。幼儿师范的红色音乐文化教育,具有广泛传播性和高效即实性,可以有效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 校园文化在教育中是开发师生生命潜能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植根于文化底蕴之中。校园文化水平的高低,对教育目标的落实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素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浓缩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魂和根。校园文化,作为学校这个群体全部存在方式的综合理应承载“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有人说历史是一条连绵不断的河,在空间上不断汇聚着涓涓细流带来的生机,在时间上把过去,现在和将来紧紧地连在一起。今天我们探讨对红色音乐文化的继承,既要尊重历史,又要从适应现代学校发展的高度出发,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红色音乐文化的所有积泣。优秀的红色音乐文化是超越时代和阶级局限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为了幼儿师范音乐教育更好的发展,结合本校情况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一、红色音乐文化进课堂是培育校园精神文化的需要 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荣辱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内涵是培养出品德高尚学生的重要途径。 二、红色音乐文化进课堂的实施途径 红色音乐文化进课堂,我校把立足点放到课堂教学上。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学科渗透,要求声乐、钢琴、舞蹈等学科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融入红色文化内容。如在声乐教学中通过演唱红色歌曲,指导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经典,感受革命精神和美好的现实生活;在钢琴教学中渗透积极的爱国主义思想,通过学习红色经典钢琴曲感受学习的激情,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在舞蹈教学中编排大型的红色经典舞剧,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仿佛置身革命,增强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另外,我们还进行了红色音乐文化钢琴教学成果汇报展、红色音乐文化声乐教学成果汇报展、红色音乐文化舞蹈教学成果汇报展和红色音乐文化音乐综合课教学实践汇报展,推动了红色音乐文化进课堂的深入开展。 三、我们还要发挥网络媒体等优势,共享音乐资源,组织各种红色音乐的课内外活动,我们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这样的话更容易培养有信仰的人,一个有信仰的人一定是有精神的人,一个有精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有精神的人,有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 不断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有效的强化人的爱国意识,让音乐教育融入到中国国民教育的正常轨道上来,有效的改变原有的教育结构,把音乐教育融入到素质教育中,让音乐教育的影响力真正的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从而培养大学生的美感教育意识和综合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心灵,达到教育的目的。

音乐教育的哲学读后感

《音乐教育的哲学》读后感 吴丽玲 最近读了《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它是由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所著,2003年5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熊蕾翻译的中译本。这是一本系统论述美国音乐教育的音乐教育哲学专著。作者贝内特·雷默是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学家,是美国音乐教育领域中审美教育的倡导者。 过去,我一直认为读音乐理论没有美感,我读完此书后感觉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来体验音乐,从而得到审美感受的一种活动。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聆听无疑是最主要的方式,语言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科普兰认为:“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我国普通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也指出音乐欣赏应以聆听音乐为主。教师恰当的讲解,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去体验、理解音乐。 本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十章)。第一部分雷默以美学中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思辨主义、绝对形式主义、绝对表现主义为例说明何种哲学可以成为音乐教育哲学,并详细论述了它们在艺术情感、艺术的意义、体验艺术中的不同,以及这些不同在音乐教育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思辨主义认为音乐的价值存在于音乐本身之外(非音乐的体验),在音乐教育中的体现是“音乐(非音乐体验)被认为是使人变得更完美的有效途径”。绝对形式主义认为音乐的价值在于音乐

自身,“致力于培养天才儿童的音乐技能”;绝对表现主义则是对前两种的综合,“主张音乐提供有意义的认识体验”。第二部分阐述了音乐教育哲学在实践(普通音乐课、表演课)中的体现,指出了当时美国学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音乐课不是核心课程,音乐课仅仅重视技能训练并偏重于音乐之外的体验等),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方法。第三部分是对美国音乐教育未来的展望,提倡艺术教育朝人文方向转变。 作为一本哲学方面的著作,本书有逻辑性强、结构层次清晰的特点。但更为重要的是,本书从很多角度并用很大篇幅阐述了音乐艺术的性质和价值,这是很多论及音乐教育的著作所不及的。正是这一特点,体现了雷默作为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深厚的音乐修养,也为我们研究音乐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参照。本书突现了一个前提,即音乐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价值是由音乐的本质和价值决定的。雷默教授以这一前提为基础,通过对音乐艺术创作、体验、感觉、意义不同方面的论述,使我们更系统地体会到音乐教育的审美体验的实质,也让我们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音乐教育价值的必要性。尤其是书中提到的“音乐是情感的一种语言吗?”“音乐是自我表现的一种手段吗?”这 些看似简单的标题,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要解答它仅仅有音乐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从许多其他相关学科(解释学、美学等)的角度进行论述。本书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雷默教授把音乐教育哲学渗透到实践中,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方法。雷默认为采纳多视角和多种观点的合理成分是建构一种音乐教育的普

小学音乐教学研究论文(8篇)

小学音乐教学研究论文(8篇) 第一篇:如何做好小学音乐教学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兴趣教学而过度地重视技术教学,很容易抑制学生的学习热情,会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提高学生兴趣。 (1)将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中。传统音乐教学讲究的是技术与知识点的教学,课堂形式固定,教学内容也比较古板,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音乐鉴赏,可以对学生起到教育的作用,既能够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又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力,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了学生在日后学习中的发展。 (2)采用表演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感觉到新奇,尤其是让学生上台表演,他们既兴奋又紧张,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创造和兴趣是互为因果的两种因

素,让学生自己利用音乐创造、表演,学生就会对音乐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样,学生对音乐有极大兴趣,就会创造出内容丰富的表演形式。学生在体会到表演的喜悦之后就会更加喜爱音乐,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由于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限,需要教师进行指导,简化表演形式。例如: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音乐情感;经常进行小组舞蹈比赛,教师给出特定的音乐和舞蹈,让学生学习,然后评比出优秀的小组。教师在组织活动时一定要控制好课堂秩序,以免影响课程的进度。 2.保证师生关系良好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关键 使学生亲近教师,才能使学生相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就需要音乐教师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树立良好形象,完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教师信服,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鼓励,使学生树立信心。教师要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与此同时,教师也更加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及考核标准,让学生体会到努力就会有进步。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协调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束语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doc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 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规格 (一)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系统掌握从事学校音乐教育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熟悉国家有关教育的法规和方针政策,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教育观,正确认识和把握学校音乐课程的性质、价值和目标,学会运用符合音乐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教学评估原则、方法,具有音乐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

力;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 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能运用计算机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具有现代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 (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 生活态度,尊重他人,具有团结精神和协作能力。 三、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 各类课程的课内总学时为2600 —2800学时,其中公共课程约720学时(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专业课程为1900 —2100学时,按110 —115学分安排。 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 (一)必修课(约1000 —1200学时,55 —60学分。括号内数字为建议学分) 1.乐理与视唱练耳(8 ) 2.多声部音乐分析与习作(8) 3.声乐(6) 4.钢琴(含歌曲伴奏)(6) 5.乐器演奏(中外乐器各一种)(6) 6.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3) 7.外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3) 8.中国民族音乐(3) 9.外国民族音乐(3) 10.合唱与指挥(6)

中学音乐教育教学案例

中学音乐教育教学案例 音乐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表现和享受音乐的过程,音乐作为特殊的艺术学科,只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体验。下面是有中学音乐教育教学,欢迎参阅。 中学音乐教育教学范文1 这一学年我担任的是初中部七年级(133136)和八年级(129132)八个班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音乐教育教学每年都反反复复,但在每年反复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却有着不同的收获。现将这一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音乐是最擅长表现情感、以情动人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给人自由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乐曲,或许几分钟之内使你获得几星期苦思冥想的东西;或是衬托出一个美好的幻想;或是寄予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片灼灼的情感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深处留下美的烙印 .音乐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懂得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二、在教学过程中,本着让学生从要我学----我想学----我要学这一过程进行转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对教材的目标进行了设定。并根据初中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安排了本学年的教学计划,精心编写了各个年级各个课时的教案和导学案,配合学校强势推进教学改革。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我一方面在教学模式上采用一些适时有效的设问,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实物展示与课件相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课堂教学实效性。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在课堂活动中,我会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环境,能够在课堂中点燃学生的求知火焰。 三、本学年除第一单元是唱歌课外,其他单元不是创作就是器乐或欣赏,比较枯燥难上,学生的兴趣也不太高,教学比较难开展。我就大胆的在教学中加入适当的表演,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有了提高,课堂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复习四分音符时让学生用走来感知;八分音符让学生用跑来感知,这一下学生很快就记住了。 四、配合学校政教处,成功的举办我校第二届花样年华艺术节,并成功出演节目吉他独奏《爱的浪漫史》。此次艺术节的文艺演出活动给学生充分发挥自我潜能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使他们懂得团结协作的巨大力量和重要性,同时也得到广大师生及各界社会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方案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方案一、主办单位 教育部 二、承办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师范大学、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三、协办单位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 四、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8年10月中下旬 地点:广西师范大学 五、参加对象 (一)学校名额 各省(区、市)推荐1-2所学校(至少推荐1所学校)参加,有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试点学校的省(区、市)至少推荐1所试点学校参加。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可直接报名参加。 (二)学生范围 参加展示的学生为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2015级全日制在校本科三年级学生(不包括进修班、函授班和成人高等学校的学生)。 (三)组队方式 每所学校由3名学生组队参加展示,其中1名学生由学校指定,另外2名在各校抽签确定的学生范围中选定。抽签在7月召开的秘书长会议上进行(秘书长会议另行通知),2015级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总数不满50名的学校,抽取4个学号;学生总数为50名以上(含50名)的学校,抽取8个学号。各校从抽签确定的学生范围中选定2人参加。 六、项目与办法

项目分为:音乐教学能力、“微课”展示和社会实践三部分。音乐教学能力包括歌唱与钢琴伴奏、自弹自唱、合唱指挥、中外乐器演奏、舞蹈展示五项内容,以上各个项目提倡和鼓励展示中国作品。“微课”展示为录像评审。社会实践为现场观摩中小学音乐教学。 所有参展学生均须参加上述三个项目。其中,音乐教学能力所有参展学生均须参加歌唱与钢琴伴奏、自弹自唱两项。合唱指挥、中外乐器演奏、舞蹈展示项目分别由一名学生参加,得分既计入个人总分也计入学校团体总分。 (一)音乐教学能力 1.歌唱与钢琴伴奏(满分100分):以学校代表队为组,每组3名学生两两合作完成。每名学生歌唱、伴奏各一次,单独计分。曲目由参展学生自选,每名学生演唱(伴奏)时间不超过4分钟。 2.自弹自唱(满分100分):每名参展学生弹唱现场抽签曲目一首。现场抽签曲目为视谱弹唱(五线谱、简谱任选),不提供曲目范围。 3.合唱指挥(满分100分):参展学生现场抽签一首曲目,采用直接指挥大学生合唱团演唱的方式进行展示。7月召开秘书长会议时统一提供合唱曲目(线谱版),含2/4(6/8),3/4(9/8),4/4(12/8)三种节拍类型。 4.中外乐器演奏(满分100分):参展学生演奏除钢琴外的一种乐器,可从中国乐器(二胡、琵琶、扬琴、古筝、笛子等)、外国乐器(手风琴、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单簧管、小号等)中选择一件演奏,演奏时间不超过5分钟。乐器自备。 5.舞蹈展示(满分100分):参展学生展示一个自备舞蹈片段,展示时间不超过5分钟。 (二)“微课”展示(100分) 1.“微课”应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突出音乐教学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凸显音乐学科的特点,注重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2.“微课”内容应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中的4个学习领域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的6个学习模块必修课程范围内,而且须从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义务教育音乐教科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音乐教科书中选择。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如何用音乐教育学生

如何用音乐教育学生 一、加强音乐素养教育的意义 音乐在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音乐可以净化心灵、美化情操,可以促使人健康向上。在大学中,适当地开设音乐课程,引入良好健康音乐,无疑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调节紧张的学习气氛。因为音乐有益于开发智力和培养高尚的人格,一些发达国家,对音乐教育都十分重视,将音乐作为必修课程。美国《音乐教育全国教育大纲》“1990年的目标”规定:(1)所有学生都应接触到音乐课;(2)中学应要求至少修一个卡内基学分的人文艺术学科方能毕业;(3)大学应要求修一个学分的人文艺术学生方能入学。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同时也是最早的,最有影响力的音乐教育家。孔子培养弟子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里,“乐”置于第二位。在他的教育哲学中,道德与音乐是相辅相成的。“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礼”是谓理天地阴阳之秩序,“乐”即取得和谐,他提倡的是以音乐来提高品德。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进一步深化了音乐对人思想的净化作用,他说:“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他认为,音乐教育除了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教育以外,还承担把人教育成美的人和善的人。我国现阶段教育事业相对还比较落后,反映了我国现在国民的整体素质还未达到一个理想的程度,我们应当充分地重视大学音乐教育,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二、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制约因素 (一)教育机制改革的滞后 随着时代的前进与发展,教育机制也逐步完善成熟,由传统的教育模式一步步地转向更加合理的,符合新型人才培养的现代化教育,这在高校教育机制中体现得最明显。不过,由于长期以来保守教育机制的深刻影响,我国的教育体制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弊端,在大学教育当中,教育意识还不够开放,普遍存在着过死、滞后的现象,根深蒂固的高考机制和传统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育的开放度,同时也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对大学音乐课堂的忽视 在我国,对大学生的音乐教育是个较薄弱的环节,音乐课堂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除了有音乐专业的院校设有专业的音乐课堂和教学设备,多数普通高校只开设了音乐选修课,课程较少,上课的质量也不高,使许多大学生在主观或客观上无意识地放弃了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学生在校期间受到的音乐熏陶和培养少得可怜。从学生群体中的抽样调查反映:9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选修课堂所学的音乐知识太少,老师并不重视教学,通常以播放影碟敷衍课堂授课;从教师群体中的抽样调查表明:60%以上的教师反馈的信息是学生本身不重视选修课,学校也不重视音乐教育,开设音乐课的阻碍和困难重重。大部份普通高校没有将音乐纳入必修教学计划,教师要想在音乐教学上有质的突破还存在着许多障碍,第二课堂的开设也存在许许多多的现实困难。据统计,在我国,80%以上的普通高校音乐只作为选修课,音乐教育程度浅,授课条件也十分有限,有许多高校至今为止都没有一台象样的钢琴,导致音乐课堂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因此,我国现阶段的音乐教育很难有突破性的提高。从中学毕业会考到高考再到大学,音乐课潜规则被取消,人为地打消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主动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体现了我国文化教育质量的落后。(三)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涌进,西方文化思想也日益强大地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在中国,1986年和1998年都有人经常向我表示关心的问题是,西方音乐流行的层面和在古典的层面上都日益占支配地位,以至中国的传统音乐面临着不受重视乃至灭亡的危险。”每一种文化所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如何在学习并保留自已的传统音乐和包容外族文化的音乐之间,达到一种健康的平衡。现阶段我国的音乐领域中,西方文化色彩浓厚的通俗乐、摇滚乐的冲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