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代圣贤王阳明

一代圣贤王阳明

一代圣贤王阳明
一代圣贤王阳明

一代圣贤王阳明

——听《通俗明史》有感

李义周

5100719074 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涌现了一批卓越的思想家。之后到南北朝,中国又进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被鲁迅先生成为中华文明的“自觉”时期。这时理学已经开始建立。历来有两种对于理学的观点,一派认为理学是哲学的最高境界,将儒释道三家合一,登峰造极;另一派认为理学是儒家挂羊头卖狗肉,把佛学和道家的思想拿来说是儒家的思想,反过来还要骂佛道两家。也许与元朝的文化衰退有关,也许与明朝科举的八股限制有关,明朝时期出现的大学者文学家比起唐宋要逊色很多。朱元璋设立八股,参加科举必“代圣贤立言”,四书五经必选朱熹版本的校注。朱熹是南宋的理学大家,影响力非同凡响,覆盖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加上开国皇帝朱元璋本人的推崇,朱熹学说在明朝的很长时间都是占统治地位的学说。直到王守仁悟道后,才改变的朱学统治学术界的局面。

第一次在书本中遇到王阳明是在初中语文课本中,美籍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的核心当然是讲学习和研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了,这是针对中国学生的。交大物理系大厅就挂着“格物致知”四个大字,设有格物致知班,中科大有个格物致知社,总之中国物理界这个词很流行。文中提到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交大物理系大厅就挂着“格物致知”四个大字,总之中国物理界这个词很流行。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当时我记住了大理论家王阳明,但王阳明究竟何许人还是没有概念。不过觉得这个人能对着珠子做七天定力毅力实在了不起值得佩服。后来到高中开始读一些书了,在余秋雨的《山居笔记》中一篇文章里,读到了王阳明。余秋雨在写自己的家乡余姚,提到小时候知道家里附近有座“养命山”,城里有座医院叫“养命医院”,长大后才知道是阳明山,阳明医院,是纪念王阳明的。刚进交大了解到系里一个同学时余姚人,很有兴致地问他阳明山和阳明医院的事情。真正有定性了解是高中历史课堂,可惜老师只是用主观唯心思想定性,并未讲点实质的内容。所以我一直以为王阳明是位大学者,但是定位并不是很高,可能觉得比黄宗羲还差点。

在明史课上,老师讲到王阳明剿匪,特别是平定宁王叛乱的传奇功绩,我才知道王阳明是位了不起的军事家。而王阳明在整个平叛过程中准确的战略判断真可谓神机妙算,不得不令人佩服。因为王阳明的介入,原本有可能发生的大规模战争得到了避免,更有无数百姓不必遭受战乱之苦。圣贤立言很容易,但是立事功就难了。一则圣贤常“处江湖之远”没有官位,如孔子,孟子,庄子;再者圣贤必然是淡泊名利看轻功名的。而孔孟老庄都是求仁悟道之人,对兵法未必在行。王阳明能够建此奇功,让我耳目一新,立马想了解这位圣贤。我花了点时间读了《大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的文学渲染让王阳明的传奇色彩倍增,当然我知道也需要降降温。另外我知道了王阳明的名字不是王阳明,是王守仁。猜想是王守仁因为其功德过高,大家多以阳明先生的称呼以示尊敬。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王阳明主讲人也持相同观点。

据说王阳明祖上和王羲之有关系,“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充分说明了两晋时期王谢两大家族非比寻常的地位及影响力,过上一千多年王家在浙江一带后人自然会很多。中国人安土重迁,浙江一带又是富庶地区,绍兴余姚一带王姓与历史上的强盛的王家有关系不足为奇。钱德洪《脸谱》,湛若水的《阳明先生墓志铭》,黄绾《阳明先生行状》,都将王阳明祖上追溯到晋朝咕噜答复琅琊人王览,系王羲之的曾祖。但是山阴县志及余姚县志都无法证实。王阳明家世可靠的记载始于六世祖王纲。王纲文武全才,洪武四年得刘伯温推荐,征至京师,拜兵部郎中,后擢广东参议,在增城死于国难。嘉靖七年,王阳明平定广西思田之乱后回山阴时绕道增城拜祠奉祀,在好友甘泉故居壁上题诗:“我祖死国事,肇禋在增城,荒祠幸新复,适来奉初蒸。”

王阳明五世祖王彦达,一生隐居,御史郭纯上疏表彰后朝廷征召,但王彦达深痛父亲以忠殉难,不愿做官。王彦达一生粗衣淡食,躬耕养母,并对儿子王与准说:“记住勿废弃先人事业,我并不期望你将来做官!”

王与准以儒学为业,终生不为仕途。朝廷欲以起用,王与准逃入四明山,坠崖伤足,自号遁石翁,以此报石德。王阳明曾祖王杰淡泊名利,热于学文,著有《易春秋说》、《周礼考证》、《槐里杂稿》等。

王阳明祖父王伦,性爱竹,居处中满竹子,常在竹轩中啸咏,性淡泊,著有《竹轩稿》和《江湖杂稿》等书。竹轩夫人岑氏,信佛教,有贤德。传说岑氏生王华时,祖母孟氏梦其姑抱一红衣与童子授予其并有赐荣华富贵之语。王华聪慧过人,过目不忘,过耳成诵。王华成化十七年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弘治元年充经筵官,后为孝宗的日讲官。有资料记载“讲经筵音吐明畅,词多切直,每以勤圣学,戒逸豫,亲仁贤,远邪佞。”王华为人仁恕坦直,平生无矫言伪行,对人无尊卑贵贱,相待如一,谈笑言议,皆由衷而发。王华的为人处事对王阳明的教育和影响很大。

《明史》载,“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怀孕十四个月才分娩在医学上是否可能还没有说法。梦神人的事情自古多为杜撰。只有名字的事情有些商榷的地方。所谓异人有说是高僧,有说是道士,也难辨真假。王华有四子,长子守仁,次子守俭,三子守文,四子守章。王阳明同祖兄弟五人,伯父子守义、守智;叔父子守礼、守信、守恭。所用之字取遍仁义礼智信之五德,文章恭俭,充分说明了王家是儒学世宗。

王阳明的少年,11岁前在余姚对过,11岁到17岁随父亲在京师度过的。这个时期的王阳明并不如有些传记资料中那样的立志圣贤。《年谱》11岁条记录王阳明问私塾先生什么是第一等事?先生答曰:“惟读书登第耳!”但是王阳明怀疑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能有这样的气概,和王家祖上一

向淡泊名利不进仕途有关,并且王阳明与祖父竹轩感情甚好,从小耳濡目染。

《明史》: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时阑出塞,纵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使治前威宁伯王越葬,还而朝议方急西北边,守仁条八事上之。寻授刑部主事。

王阳明自由豪迈不羁,尤其是习武和辞章。湛若水《阳明先生墓志铭》说他“出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王龙溪《滁阳会语》说他“英毅淩迈,超侠不羁”,黄绾《阳明先生行状》说他“性豪迈不羁,喜任侠”。而冯梦龙的《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详细记载了王阳明12岁在京师私塾就读,不肯专心诵读,常常潜出于群儿戏,制大小旗居中调度,左旋右旋,略如战阵之势。其父龙山公出见之,怒言:“我家世代以读书显贵,用得着这么吗?”对曰:“读书有什么用处?”龙山公说:“读书则可以做大官,如你父亲中状元,就是读书之力。”阳明对言:“父亲中状元,子孙世代还是状元否?”龙山公说“父亲中状元只止父亲,你如果要中状元还得去勤读。”《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有小说家习气,非史料,所述之事未必真实。王阳明少年不单单研习书中经史子集,习武任侠,研习兵法,为其后来的建功打下了基础。王阳明48岁平定宁王之乱,张忠、许泰嫉妒功臣,以射箭来挑衅,欲以难堪,不料王阳明镇定自若,三发三中。王阳明“每遇宾宴,尝聚果核列阵势为戏。”中进士后被钦差督造威宁伯王越坟时,他就尝试以军事的方法管理工程建造,从而高质量地

完成了整个工程。

王阳明少年时代对辞章也有极大的兴趣。关于年少时在金山寺宴席上作诗的事情广为流传。“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表现出非凡的想象能力和深厚的文化素养。黄绾《阳明先生行状》记载“己未登进士,观政工部。与太原乔宇,广信汪俊,河南李梦阳、何景明,姑苏顾、徐帧卿,山东边贡诸公以才名争驰骋,学古诗文。”后来王阳明觉得辞章只是虚文于国计民生无益,所以对诗文的兴趣后来越来越淡泊。弘治年间,京师倡为辞章之学,王阳明开始更像倡和,不久齐去,社中人惜之。王阳明笑曰:“使学如韩、柳,不过为文人;辞如李、杜,不过为诗人;果有志于心性之学,以颜、闵为期,非第一等德业乎?”王阳明的诗文,自然、圆融、晓畅、工整,又意境高远,特别晚年的诗,包裹哲理诗,可谓登峰造极,只是为哲学盛名所掩盖,如李白诗名之盛掩盖了他的书法之名。

王阳明先开始奉程朱理学为正宗,在格竹子失败后便动摇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转向了佛老之学。《年谱》记载17岁时王阳明到江西成亲,但是在大喜当天却因与导师坐榻闻养生之说而忘归。31岁王阳明感到释也不是他追寻的。此年八月,他在会稽阳明洞行导引述,据说达到先知,但想起祖母岑氏和父亲,醒悟“此念生于孩提。此念可去,是断种灭性矣。”后来王阳明在西湖养病,往来于哥哥寺院。曾见一禅僧,问其家人,答曰:“有老母在。”又问:“想念否?”答曰:“不能不想。”于是王阳明向和尚明示爱亲乃人的本性,不可灭性

学佛,和尚遂涕泣而谢。《别湛甘泉序》《朱子晚年定论序》都提到王阳明出入佛老的思想变化。

王阳明得罪刘瑾,受廷杖之刑,谪贵州龙场驿丞。在途中王阳明神机妙算,料到刘瑾不会善罢甘休,必会在半路在毒手,伪装投江,躲过一劫。到了龙场后,王阳明生活十分艰苦,先住草棚,后迁居洞中。一天夜里,王阳明突然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然后著有《五经臆说》。在龙场谪居满三年后又迁庐陵知县,不久又到南京任职。这个时期,王阳明开始大规模讲学。而后到任南赣巡抚,剿灭土匪,然后又平宁王之乱。整个过程王阳明当机立断,宽厚仁慈。特别是平叛后面对张忠许泰等人的挑衅,展现自己强大的心学功底。

王阳明无意功名,只是尽人臣之本分。所以虽然立下不世之功,却也不去争名。立功后的王阳明一心讲学,当时沸沸扬扬的大礼义之事完全不在心中。这时期讲学规模有极大发展,可与孔子相提并论。而且哲学思想也日趋成熟。特别是著名的四句教就是这个时期提出的。“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

嫉恨王阳明的人没有闲着,御史程启充、给事毛玉承,攻击新学为异端。嘉靖二年二月会试,朝廷以心学出题,意在批判心学。门人徐珊不答离去,欧阳德、王臣、魏良弼直接发挥王学的学说,被录取。

王阳明被诏平思田之乱,卒于归途。每日门人来吊有百余人,会葬者千余人。世宗听信谗言,下诏停止爵位的世袭,将王学定为伪学。

而王学门人常常集会,讲论师说,在各地建祠堂书院,颂扬师德,

刻阳明文录,传播师言。这类活动打破了朝廷学禁,极大地扩大了阳明的思想。穆宗隆庆年间,才为王阳明平反,谥文成,诏赠新建候。神宗万里十二年,廷臣建议王守仁、陈献章从祀孔子庙庭。

参考文献:

1.《王守仁评传》张祥浩

2.百度百科

3.《明史王守仁传》

4《大明朝的那些事儿》当年明月5《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6《山居笔记》余秋雨

《知行合一王阳明》第四章读书笔记

【内容】:第四章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广西戡乱【感悟】:以下依然是摘录。少部分地方加了一些脚注。 1.王阳明对针对他的诽谤对其学生说,如果有人说你的学问是邪道,你就去辩驳,那不是要活活把你累死啊。况且,学问的好坏岂是辩出来的?你认为哪门学问好,就专心去学习实践,只要它能带给你心灵上的安宁,它就是好学问。 2.“你辩驳就证明你出手,你出手肯定就有人接招,然后还手。王阳明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的学说能普及天下,他渴望学术上的成就,而不希望被卷入进政治的漩涡。” 3.“有人说,如果皇帝和他的亲信认可您的心学该多好啊。”王阳明说,心学无非是让人认可自己的良知,你怎么知道他们不认可自己的良知呢?况且,圣人行事如明镜,物来则照而已,世间任何事都不要强求。” 4.“交趾就是个不安份的恶棍,和他保持关系的最佳方式是承认它作为国家的存在,让它按时进贡即可。它那地方的地理情况没有设置郡县的条件,把它纳入版图只是平添烦恼。”注:后文提到,王阳明说,对恶人,就是不要激发他的恶性,但,同时也要让他知道,自己是不好欺负的。 5.“王阳明的心理战表面看起来没有规律可循。但其实,什么时候该用招抚,什么时候该采取军事行动,看似随心所欲,其实背后都有一个复杂的分析过程。”注,后面王阳明提到,对于良知被遮蔽的人,用招抚的办法只能让他们蹬鼻子上脸,认为政府好欺负,所以只能用剿。 6.“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就是人心。只要人心静了,世界也就静了。” 7.“王阳明教学的理念是,因材施教,不以主观凌驾别人,顺着对方的思想。用心学术语来讲就是“不执”。”比如,有百姓要王阳明想办法镇住一块据说可以预测太平(打仗)与否的石头。王阳明虽然知道这是迷信,但觉得那是当地的传统,没有理由不尊重别人的传统,于是就进行了一场巫术表演,“镇住”了石头,让百姓放了心。 8.“王阳明剿匪的超级武器是:不靠谱。用军事术语来讲,就是虚虚实实,进示以退,攻示以守。总之,就是先把你弄得晕头转向,在你神经错乱时,他发出致命一击。”注,《别对我撒谎lie to me》里的主人用的也是这招。书上还说,“盗贼们大都一根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虚,所以神经高度紧张? 9.“政治无非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一种能力。政治没有是非,利害即是非。”注:办公室政治也一样吧。 10.“一个权谋家最憎恨的就是:你根本没有资格蔑视我的权威却蔑视了,那你就是我最大的敌人。” 11.“事情来的时候,尽我的良知应付。没有事情来的时候,也不要去找事,只要在心上时刻想着致良知就对了。”注:这对实现理想有借鉴。重要的是,时刻准备着,一有机会就抓住,好好利用。万一没机会,也不用强求,准备好就好。 12.“一个人如果在年轻时代不释放自己最本真的性格,他这一生将是不完美的。因为人到中年,就必须负起社会所赋予他的责任。这个时候,就需要内敛,有时候应该委曲求全,有时候应该忍辱负重。”注,心理学里有说到,人的成长过程中,总是要逆反的。年轻时不逆反,成年后就会逆反,只是早晚问题。 13.王阳明临终说的话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14.“每一个人都有另一面,或者说,是自私的一面。纵然良知光明到极致的人也不例外。”注,这里是说王阳明。书中提及他家里的府邸超级豪华,钱财来路不明。唯一的可能是,在灭宁王时取走了宁王府的钱财。还有,他有一妻五妾,他死后家族内斗,而主力军就是他的妻妾,目的是争夺家产。还有,说他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不会管理家族。如果他能把打仗的能力的十分之一转移到家族管理上,他的家族也不会发生内讧。书中还说,王阳明的另一面告诉我们,人人都有缺点,但如果能全心全意发挥良知的力量,人人都能成功。

王守仁与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王守仁(1472—1529) 简介: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明宪宗成化年间,生于浙江余姚。父王华,在明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年)中了状元,王守仁就随父移居绍兴。 生平 相传,王华对儿子家教极严,王守仁少年时学文习武,十分刻苦,但非常喜欢下棋,往往为此耽误功课。其父虽屡次责备,总不稍改,一气之下,就把象棋投落河中。王守仁心受震动,顿时感悟,当即写了一首诗寄托自己的志向: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他以诸葛亮自喻,决心要作一番事业。此后刻苦学习,学业大进。骑、射、兵法,日趋精通。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当时,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学之士,但提督军务的太监张忠认为王守仁以文士授兵部主事,便蔑视守仁。一次竟强令守仁当众射

心得体会-王阳明全集读后感 精品

王阳明全集读后感 王阳明全集读后感 金鑫 王阳明是儒家心学集大成者,是明朝时期立德、立言、立功的一代人杰,他的学说使日本在近现代一跃成为东亚强国,这是我对王阳明的最初认知。 毕业后,我参加入厂前培训,当听到培训老师盛赞王阳明时,我不禁对这位不寻常的人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特地到书店去买了一本《王阳明全集》,细细研读起来。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王阳明也有过爱做梦的年纪,他立志要当一名圣贤的人,只是寒窗苦读屡不中第,好不容易官拜兵部武选司主事,又遭贬贵州,但是他并未就此消沉,而是在会稽山下开荒种地,继续研究心学,终于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 每个人幼年时都会有一个梦想,长大后或是当一名科学家,或是当一名警察,或是当一名画家……随着年龄的增长,梦想回归现实,平凡渐渐清晰。 记得一年前,我研究生毕业后开始接触采油工作,心中充满了好奇,时而自信满满的独自顶岗,取样、巡检、测电流样样不落;时而兴致勃勃的夜巡查井,骑着电瓶车在漆黑的井场上飞驰而过;时而思如泉涌,将身边发生的事情奋笔疾书撰写通讯报道……当新鲜变为熟悉,热情化作冷淡,日复一日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剩下的只有执着和坚守。 于是,我执着着自己的梦想,坚守着自己的责任,依旧是每天上班认真巡井;依旧是等班车时翻开《采油工》扫上两眼;依旧会在电脑前撰写修改通讯报道……我想,正是王阳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感悟,让我能够以愉悦的心境在平静、平凡中体味着充实和快乐。 困知勉行,学者之事 在贵州龙场的日子里,王阳明的生活极其清苦,居住在阴冷潮湿的山洞里,但他仍坚持潜心研究儒学,并在山洞附近办学传经,困知勉行,坚韧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完善了心学体系,对世界近现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年年初,我有幸参加了厂培训中心为迎接油田公司采油工大赛而举办的为期一个半月的封闭训练。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1500字 导读:读书笔记《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二读这本书,原因是:想起一位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的伟人:王阳明,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但是一个传奇的人生,在我第一次读的时候,我把书当成是故事书、史书来读,虽然每每被其中的精彩故事情节所吸引,但是回忆起来,一位伟人是如何将自己的一生活成传奇,还有很多他独特的能力以及气质,我肯定还有没发现的。所以二读本书,读的速度很忙,每一场战役,我都很认真地去看他用什么兵法什么战术,试图将他读透,似乎我这样能将他的能力赋能于自己一般。又一次读完,应该是说以下的这几个内容,是让我获益匪浅的部分: 在自我建设上:“内驱的动力才是一个人追寻理想的最大能源”:自小立志做圣贤,可以回忆一下,他的两次赶考,两次落榜,第一次他觉得无所谓,他还可以通过求道,立言成圣贤。第二次落榜,他痛哭,因为他发现这个世界,只有通过仕途才能赋予他改变这个迂腐朝廷的能力。可以说他一生都在围绕这个目标,无论是求道、考功名、或是后期设立心学。

在仕途上:“所谓政治力,无非是一个人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主要就是人际关系”:其实可以发现,王阳明在整个政治历程中,几乎没有接近过政治中心,他就像一个棋子,需要的时候就被召唤。与其说他没能力接近,更愿意说是他不在乎。但是不可否认在运用心学,采用“攻心”的时候,王阳明可谓战无不胜。假设他用到追求权力上,也相信会是完胜的,但那终究不是他一生所求。 在军事战略上,“胜败由心,兵贵善用”:在整本书里面,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在王阳明的排兵布阵,战无不胜的传奇故事。以区区几封信,就能劝降一批十恶不赦的盗匪。在安庆之战,分十三路攻打南昌,又设想好后续的南康、九江的布局,最后活抓朱宸濠。着实是精彩一战。在军事上的成功,总结了一番,一方面,“荣辱不在人,人自迷耳”,王阳明对于功名利禄视如浮云,所以在打战的时候不曾思考过军功,心里牵系的是水深火热的老百姓,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剿匪目标。另一方面,心学中的“攻心”在战术排布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一次的战争他都收集了详细的信息,对盗匪进行全方面分析,再采取劝降或者强攻的不同策略。善于思辨、在事上练,造就了一名出色的军事家王阳明。 在心学的造诣上,“无善无恶心之本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教,很好的概括了心学的宗旨。心如明镜,物来则照,依靠自己的良知,做到定、静、安、虑、得。两个细节至今影响深刻:一是当多年后,王阳明回到老家探望自己的老父亲王华,读后感王华对他说了句“我之所以担心你,是因为

王阳明 知行合一

王阳明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1 简介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致良知 “致良知”作为阳明文化的核心思想有三层重要意义: 第一层意义:[conscience]∶天赋的道德理念。良知直指良心,叫做天理。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的道德意识,人人俱有,是道的本体。道德修养只要求之于心,于心上下功夫即可。月牙山人说:“五脏的平和健康是良知的内在生理环境,善与恶只不过是五脏健康与否的体现。”第二层意义:良知直指良识,叫做精一,是儒家教育的核心文化,出自先王遗训“惟精惟一”。道德是素质中的内在修养,专业技术是素质中的质量,惟精惟一是技术学习和做事的质量要求,是人生的成功哲学。月牙山人说:“人贵精专,成于勤乐,功于经世致用。”第三层意义:“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实现善与精一,知行合一。月牙山人说:“为而不知精一,何以行?学而无用,无以为功。引自月牙山人《无知录》 知行合一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2篇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一 在我求学生涯中,无论是历史课还是政治课,涉及王阳明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反面的。比如在政治历史课本中,王阳明是唯心主义思想家,而我们共产党员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再想到“存天理,去人欲”这种一听就极端的语句,我脑子里直接闪现出老师批判的言辞。因此,在我读《王阳明心学》这本书之前,对老师传授的内容深信不疑,对阳明先生没有任何好的印象,更不会想到会花时间读什么阳明心学。 书中提倡的人生观我非常喜欢,“每个人来到世上,都带有一种使命,就是让自己的人格得以完善,潜能充分发挥,进而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价值,同时让自己获得一个快乐、幸福、成功的高品质人生。”到底如何做呢?就是修心,时刻保持良知在场,而达到“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用做任何思想斗争,不用刻意用脑用心就能做出决断,文中的例子非常生动有趣:“看到一个美女,自然而然的喜欢,看到一个很脏的人,自然而然的厌恶”。 读完全书,就我自身而言启示有三: 01 明确自己的人生追求 就是让自己时刻保持一种正能量,立志干事,发挥出自身最大的价值,

而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出乐观豁达、无愧于心的人生态度。 02 端正自己的做事态度 现在工作方面任何付出都想得到回报,达不到心理预期就内心煎熬。当一个人凡事只是为良心而干,他就已经是“致良知”了,要学会接受不满意的结果。 03 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都喜欢给自己贴上了标签,达到了标签上的水平,就认为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很少想到再进行提升和超越,其实那些所谓的不可能都是我们内心为自己设定的。 庆幸自己还年轻,未到而立就发现了这一点,我会努力去挑战,去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活出自己的光芒!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二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学习王阳明心学感悟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学习王阳明心学感悟 立德,他当官不收贿赂,帮助穷人,不畏生死,仗义执言,智斗 权奸,不因人势小而欺之,不因势强而附会。立功,他平定广西,福 建,广东交界的民变,平定南昌的宁王宸濠之乱,为国家立了大功。 立言,这就不得了了,心学的创始者,他独创心学,提倡知行合一. 我工作多年来,人生经验也渐渐丰富起来,各种起起落落后,对 心学所揭示的强大智慧更加叹服,他所提倡的致良知、知行合一足以 让人心定神明,让自身源于良知的本能智慧显露出来,对外在事物能 觉察到事物的本质规律,顺势而行,事半而功倍。要明白心学的 全部奥秘是要孜孜不倦的追寻的,但心学的一个好处就是你不一定要 等到把整个心学理论都搞懂了才能能运用,只要你对其中的某一部分 理论或处事方法有感悟,就可以在实际生活实践。以我自身为例来说, 知行合一这四个字所倡导的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内心与行动的一致性, 近年来就一直指引着我,俗话说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现在社会的 浮躁,个人对成功的渴望,很难让自己静下心来实实在在的去做事, 常常在懊悔自己的自控力,为自己的失败气馁时,多对照一下自己 知与行,感受自己内心的追求,往往能让自己找到行动的方向。 心学的著作《传习录》中写道:夫学、问、思、辨、笃行之功, 虽其困勉至于人一已百,而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不过致吾之 良知而已。意思是他认为学习、询问、思考、分辨、笃行的功夫,虽 然有的的人资质低,要付出比别人多百倍的努力,但只要尽自己的心 中的良知,努力到极致,也可致达彻悟本性,明了宇宙规律的功夫。

也就是说天才其实也是努力致极致的结果,而欲达极致,就必须全力以赴。 先生最大的成就在思想领域,独创“心学”,倡导“知行合一”,倡导“存天理,灭人欲”,追求“格物致知”,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其实是有一个永远知道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东西”在的。他把这个东西叫做“良知”。先生强调说,“良知”是我们每一个人原本就具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我认为蒙学《三字经》开篇就告诉了人们“良知”的存在,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先生认为,“良知”虽然是永远存在的,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些外在的感觉器官是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事物打交道的,并且它们在与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还往往自作主张、妄作分别,将偏见甚至是虚妄之见当做真理,这样就会使人们的生活偏离“良知”的引导,或者说,“良知”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偏见掩盖和遮蔽起来。这是十分危险的,先生主张“致良知”,一个是要自己的“良知”不被蒙蔽,第二个要将“良知”贯彻到生活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导读:读书笔记《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心得感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个半圣人——《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过去半个月啃了两本书:《知行合一王阳明》和《又笨又慢平天下曾国藩》,都是度阴山写的。都说中国有两个半圣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既然王阳明和曾国藩都是圣人,我既然一起读了,那就一起写吧,这就是“一个半圣人”。 格物致知。我之前对这四个字的理解是探究万事万物,从中明白万事万物的道理,这是朱熹理学的解释,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在阳明心学中还有另外的解释,“格”是正的意思,“物”是人的念头,因为外物是人心的映射,“致知”就是达到良知。整体的意思就是要不断纠正自己的念头,使我们找到“良知”。人都是有良知的,同时也有万千个念头,这些念头中有好有坏,有利己的,也有利他的,有真我的,也有自我的,那么我们的良知就可能被一些出于私欲的念头遮蔽,使其蒙上灰尘,格物致知就是要不断地格自己的念头,擦拭心灵,使良知清明。 知行合一。虽未行动,念头一起,便是行了。反省自身,之前也会容忍自己脑海中许多没有付诸实践的自私自利的想法,但王阳明告诉我们,这是不行的,一定要把这种念头“格”掉,虽然没有这样做,但是这样想了,就是一种“行”。书中有一个故事,是王阳明外出郊

游看见一处肥美的良田,于是有了占为己有的念头,当出现这个念头的时候,王阳明及时警觉,立即眉头紧锁,开始自我用功明知道当天黄昏,才对弟子们说:“终于把他克掉了,真难啊”。同样的情景也反复出现在曾国藩的故事里,曾国藩在带兵攻打太平天国的时候,由于中央政府对湘军的掣肘。曾国藩也多次产生抱怨的念头,每当此时,他就拿出自己的绝技“诚”字诀自我用功。他们两人的情景不禁使我想起前几天我读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的书,稻盛先生也说“庄严其心”,也说“反省自身,动机至善,私心了无”,由此可见,那些被称为“圣人”的人都有非常不得了的克己修身的功夫。 心外无物,读懂了自己,就读懂了天下人,世间一切的道理都是“我心具足”的,世人心中有良知,有善有恶,有七情六欲,我心中也有良知和善恶,也有七情六欲。所以读懂了自己也就读懂了天下人。当然我水平有限,只能理解到人这个层面上了,王圣人说的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山川草木,飞虫走兽都是一样的。这一点等我长大了再体悟吧。 人皆可以成圣。说了王圣人这么多,再说说曾圣人,其实我是读了度阴山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觉得意犹未尽,采取找了本同系列的《又笨又慢平天下曾国藩》,读完之后整体感觉度阴山在调侃曾国藩,一点都不严肃。在这本书中描述的曾国藩就跟智商跟不上一样,然而他还成功地平定了[]太平天国,真的让人很不理解。他真的很笨,有个故事相信很多人耳熟能详,就是小偷进他家准备干一票,结果曾国藩回来了,小偷就躲床底下,曾国藩开始背书,结果背来背去都不

王阳明知行合一分析

心即理 在贵州龙场,如何活下去,变成了王阳明在龙场生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他说,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他一天到晚在想这个死亡的问题,在想生和死之间究竟是个什么关系。为了想明白这个问题,他的做法超出我们常人的想象。他的做法很特别,他用石头给自己做了一个石椁,那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棺材。他躺倒里头,一天到晚在沉思这个问题,躺倒里头,闭上眼睛,体验死亡,体验死去以后是什么感觉。更为重要的是,他在琢磨这个问题的同时,他也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是圣人处在我现在的情景当中,圣人会怎么做?这个问题太重要了,因为我们一直知道,阳明先生从十二岁开始就一直立下了要做圣人的志向,他的整个生命过程当中,就是他不断地寻求圣人之道的过程。所以在龙场这样一个特别艰险,特别艰难的一个环境当中,他就想,圣人处此,当做何道。这个问题很重要,为什么重要?实际上阳明已经在把自己当做是圣人了,这是一种圣人心态的切入。正是因为如此,他不断地在琢磨这个问题,按照史料的记载,在一个月明的深夜,他突然感觉到一片光明,从他自己的心里头,油然升腾。他随即感觉到,自己的全部,都已经随着这片光明,和浩瀚的自然世界完全地融为一体了。一种无限的喜悦之情,也从他的心底涌起,他完全是忘乎所以地一声长啸。这声长啸,在寂静的深夜,可以说是响彻云霄啊。三位随从早就已经睡着了,结果被王阳明这一声长啸从梦中惊醒,他们三个人都非常惊愕地望着王阳明,王阳明是满身大汗,但是脸上却露出非常喜悦的神态。这个情景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龙场悟道。阳明先生非常真切而且深刻地领悟到了生命的真相。死亡在他这里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了。 龙场悟道,那么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其实悟这件事情并不玄乎,并不神秘。它是我们对一件事情不断地深入思考,还找不到门径,突然经过某种偶然事件的启发,或者说,某种生活现象的启迪,突然能够使我们打开了心胸,这就是一种悟的状态。阳明先生一直在沉思关于死亡的问题,生命问题,他也一直在沉思什么事圣人之道,龙场那样子一个特定的环境,一种特定的生活状态,处在那样子特定环境下得特定的生命状态,成为他悟入圣人之道的一个契机。所以在他看起来,死亡并不是生命的对立面,而恰好相反,死亡本身原本就是生命过程的一种构成,死亡也是一种生命事件,只不过是生命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而已。阳明既然已经领会到了生命的真谛,已经超越了死亡对他心灵的束缚,超出了死亡的阴影。它就更加真切而有深刻地领会到了生命的意义。所以在他的眼睛里头原来龙场所看出去的一切都改变了模样。天上漂浮着的彩云,天上的鸟、水里的鱼、绿色的山,青山绿水……这所有的一切东西都成了活泼泼的宇宙生命的呈现。 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领会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原来我们都把圣人之道当做是一种外在的东西去追求,好像当做是一种东西在那里,我们要把它找到。现在阳明先生说,错,圣人之道,原本就在我的心里面,每一个人的心里面都有圣人之道,关键的问题仅仅在于你是否发现了它。你只要把你心中的原有的圣人之道显现出来,你就是圣人。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和世界上的人、事打交道。我们在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我们以一种什么样的心灵状态,去和人,和事打交道,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态度会直接决定我们和人和事打交道的结果。那什么叫做态度呢,态度实际上就是心灵状态,如果我的心,我的心灵是狭隘的、是自私的、是灰暗的,那么在我看出去可能这个世界也是狭隘的、是自私的、是灰暗的。如果我的心灵状态是宽阔的、是无私的、是光明的,那么我的世界也会变得是宽阔的、是无私的、是光明的。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说,如何实现心灵态度的转变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中国古代有一部书叫做《列子》,《列子》里有一个故事,应该是家喻户晓,叫《疑

王阳明心学传习录读后感

王阳明心学传习录读后 感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传习录》读书笔记《传习录》是“心学”的着作。作者王阳明是明代着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他精通儒家、道家和佛家,立德、立功、立言,写下着作《传习录》,传播“心学”精神,广为流传,传播中外,至今仍有络绎不绝的学者研读此着作,习读王阳明心学的奥妙。 我因选修《王阳明心学》一课而接触《传习录》,粗略读下来,对其中一部分名句印象深刻。在此谈谈我对这些名句的理解和感悟。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这句话提出了“人人可成为圣人”的道理。通常,人们总是认为圣人难得,圣人应该是有着特殊品格或能力的人,所以认为自己不会成为圣人,期待着由那些少数的圣人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而不追求自身的修行。王阳明指出了这一观点的错误。人人可为圣人。圣人不是遥不可及的,每个人都应该有圣人的追求,对自己要有更高的要求和定位。同时,也表明了,圣人不是天生的,要想成为圣人,需要经过后天的努力。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如果后天不学习、不努力可能就埋没了,只有通过学习,思想得到提升,除去自身的陋习和错误的观念,才能成为圣人。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一直以来都有“人性本恶”和“人性本善”的争论。荀子曰“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他认为“仁义礼智信”是“伪”,是后天人为教化的结果,而孟子曰“今之学者,其性善”,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仁义之心,即良心,认为“恶”是天性受到了私欲的蒙蔽。古往今来,关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争论一直没有断过。当我在王阳明的《传习录》里看到“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这句话时,我觉得,关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争论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现实是“善”与“恶”共存于人心中,无法追究其起源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心得范文5篇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心得范文5篇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心得范文一 用几天的时间读完了度阴山先生著的《知行合一王阳明》,收获颇丰,对王阳明的生平经历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心学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当然,要收获更多,是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去实践,按王阳明的说法,要做到知行合一,要做到致良知。 先梳理下王阳明先生的人生经历。王阳明出生在贵族家庭,浙江余姚人,是王羲之的后代,父亲王华是状元,家族基因无疑是了不起的。 少年时王阳明表现出聪明过人的神童特质,还有他拥有心无旁骛的专注精神,以及遇到困难挫折坚决不抛弃不放弃的顽强勇气,他很小就立志要做圣人,这样的发愿让所有人惊讶,被人取笑、不理解也好,遇到各种外在的内在的挫折也罢,他始终坚持,终成一代大师,是伟大心学的缔造者,既是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又是书法家、军事家、教育家,集大成于一身,在有明一代,受到万人顶礼膜拜,敬仰爱戴。 他的人生经历可分成几段来看。 20岁之前,是他知识的积累准备阶段,是见山是山的阶段,在这个时间段,他兴趣广泛,对儒家学说、军事、骑射、书法、棋类、

甚至道家养生等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且有很深的造诣。这个阶段值得提起的几件事,一个是他说话说得晚,4-5岁还不会讲话,直到有个道士建议改个名字王守仁后,才开口讲话;二是他十七岁结婚婚礼当天,他竟然外出与一个道士聊天忘了时间错过了迎娶新娘。 21岁至34岁,是他心学创建的阶段,是否定之否定阶段,是见山不是山的阶段,21岁,他通过乡试中了举人,对朱熹格物致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竟然对着竹子格了七天七夜不睡觉,终于病倒,甚至产生了幻觉,通过这次经历,他对朱熹的理学产生了疑问,对心学有了初步的思考。28岁,通过会试,进入中央部门当了个小官,接下来几年,他又对佛学、道家学说的一些理论进行了思考,终认为这二者非真正的道,有个传播非常广的故事,一个得道高僧坐禅3年了,王阳明问他是否想念母亲,和尚从入定中回神,满脸泪回家去了。王阳明志向高远,对于仕途上的发展并不太感兴趣,朱厚照上台后,34岁的王阳明因为一次上书事件,得罪了大太监刘瑾,被发配到贵州龙场,也正是因为这次遭遇的历练,才造就了心学的产生。 35岁至58岁,是他实践心学的阶段,是他的学术升华阶段,是见山还是山的阶段。在未开化的贵州龙场地区,王阳明用他坚忍不拔的气魄,用他博大宽广的胸怀,还有精深渊博的学识,在当地一步步站稳脚跟,他用心学来教化当地民众,逐渐声名远扬,38岁时,

(修身修心)王阳明心学精华及感悟

(修身修心)王阳明心学精华及感悟 1、欲修身,先养心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心即理。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人生启迪: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2、不忙不乱,不焦不躁 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天地间的大气,本来没有瞬息中断过。但有了一个主宰,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即使千变万化,主宰是一成不变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运行一样永无停息,即使日理万机,也经常从容自在,也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怎么会不忙呢? 人生启迪:忙碌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不幸的是,与身体的操劳相伴随而来的,还有内心的忙乱急躁、焦虑不堪。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而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便更难在为人处世之时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 3、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1

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如今,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体自会廓然大公,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 人生启迪:心胸狭隘的人,只会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郁郁寡欢;而心胸宽广的人,他的世界会比别人更加开阔。 4、回归简单 “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此语诚然。顾后之学者忽其易于明白者而弗由,而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此其所以“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也。 “道的大的方面容易理解”,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只是后世的学者疏忽了那容易理解的道而不去遵循,却把难以明白的作为学问,这正是“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人生启迪:圣人做学问追求一种“大道至简”的境界,值得我们学习。人活一生也应如此。为什么人们会不厌其烦、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那些看似风光,实际上令人身心疲惫的“负担”呢?皆因内心少了一份简单,少了一种简单的人生态度。与其困在财富、地位与成就的壁垒中迷惘,不如尝试以一颗简单的心,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 5、做人要“诚” 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诚”有从工夫上说的。诚为心之本体,要恢复心的本体,就是思诚的工夫。 2

王阳明心学20句知识讲解

王阳明心学20句

王阳明心学20句 学王阳明,要牢牢记住一点:一切的问题,都是心的问题,都要从心上找原因。而这原因,往往都是心不够定,心性不够沉。 王阳明说,人为了生存,难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东西,诸如金钱、名利、地位。不过,有的人是在“良知”的指导下追寻这些,有的人却只是一门心思地追求外物。如果我们的内心永远盯着那些外物,必然会累得死去活来。 而心学的最大妙处在于:我们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况下追逐外物,只要能以良知为指引,追求什么都是可以的。因此,王阳明心学不仅是我们身心修行的法宝,还是我们人生问题的灵丹妙药。尤其,是下面这20种直接关系现实生活的真切智慧。 1、做事是最靠谱的修炼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大意: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磨练自己,才能立足沉稳,才能达到“无论动还是静,都能保持心中沉定”的境界。 感悟:王阳明告诉我们,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门。因为如果心不静而躁动,这些躁动就会在做事时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势必要尽量调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而这,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2、与朋友相处,懂得谦让很重要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大意:与朋友相处,彼此谦让,就会受益;彼此攀比,只能受损。

感悟:是人都有私心,都会注重自己的利益,每个人的付出都是需要得到回报的,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朋友之间以彼此谦让为基础,不仅每个人的利益不会受损,双方在互帮互助、互利共赢中还能使彼此获得更大的利益。两人之间的交情,也会随之越来越深。 3、越不想看书,越要硬着头皮看 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大意: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感悟:肤浅浮躁的心,总是会本能地往舒服上跑。越是贪恋舒服,就越不会成长、成熟,甚至还会更加肤浅浮躁。所以要扭转这种状况,就要逆着自己的性子来,越不想做什么,就越要耐着性子去做。这正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砺。 4、一点私心都不能留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大意:克制自己务必要将私心彻底扫除干净,一点私欲没有才算可以。有一点私欲存在,众多的恶念就会接踵而至。 感悟:克制自己,是为自己泛滥如河的私欲筑起一道堤坝,势必要固若金汤、滴水不漏。如果留存一点私欲,就如同在堤坝上豁开了一道口子,很容易就造成大坝的决堤。因为这时你整颗心都还是欲望主导的,只是潜伏了下来。所以克己修身,是来不得半点妥协的。 5、悔悟是人生最好的药 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体会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 体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体会 县广播电视台刘晓兵 近日,阅读了《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感触很深,这本书用非常浅显、有趣的语言,不但讲述了王阳明精彩的一生,也在这过程中把王阳明的心学作了清楚的介绍。 王阳明是诞生在大明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生活在大明时期的王阳明,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当代社会比明朝当然有了巨大的进步,但环境对于人的诱惑或者挑战却也更多更严重。竞争的压力,转型期社会中各种扭曲现象,都可能让人心中不平、不静、不忿、不服。能否坚持良知,坚持自己的理想,

并保持住它,消灭一些坏的念头和习惯,保持积极的心态努力做事,所谓”事上练“,变得也更加重要。我们真的很难知行合一,很难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来扪心自问自己的良知,更不用说用良知来引导自己的心和行为了。心学简单明快,但王阳明的一些观点让人看了振聋发聩,即便当代人如我,看得时候也不禁冒出冷汗。自己的良知是否被蒙蔽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否在逐渐被消磨自己是否在知和行上保持一致夜深人静,当这些问题冒出来时,我知道自己必须要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了。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阳明先生并不是反对格物致知,而是对格物致知有了新的认识,不像朱熹教导的那样对着物体思考推导物体的规律和本质,而是从自我的内心出发来思考问题。而后阳明先生提出并贯彻实行“知行合一”的领导思想方针。其大意是知和行并不是分开的,正所谓: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大概的意思是学习便是知,做事便是行。但从宽泛的范围来思考的话会发现:学习的时候思考也可称为行,而做事的时候思考也可称为知。由此我认为所谓格物的物并非是桌椅板凳,而是一种过程,一种为人处事过程中的思考应该也可谓之格物(我瞎掰的)。通俗的讲:行即为思考,行即为实践。怎么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读后心得(总结文件)

知行合一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 近期深公司开展了以“知行合一”为主题的讲座,会后给青年员工下发一本名为《王阳明心得》的书,拿到书后翻看了几页,一下子被迷住了,选读几篇之后,意犹未尽。 在会前,对王阳明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一搜索才知道原来是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又名叫王守仁,因为号阳明子,人们一般尊称他为阳明先生。王阳明生于公元年,卒于年,享年岁。王阳明是和孔子、孟子、朱熹并列的圣人,合称孔、孟、朱、王。 王阳明主要活动于明朝中后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 “知行合一”主要是针对社会上言行不一的弊端提出来的。不止在当时,就在我们所处的时代里,在我自己身上,就存在很多“知”于“行”不合一的情况。究其原因,大概有两个。一、自身能力够。明知道应该去解决某个问题,完成某件事情,可是不到目的,行动上没有什么进展,面对问题没办法解决。 二、思想上的怠慢。有能力去完成的,有思想要把事情做好,可是思想上的弦松懈了,想着能马马虎虎简单处理就不把事情做到细致。 知与行,知与行是不可分割的。而要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能够静下心来,“诚意格物”,摒弃自己的私心杂念,这其实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道德修养观点。光是自己坐在那里想还是不行的,如果人老是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坐久了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喜欢安静,讨厌活动”,甚至成为“痴呆汉”,因此人还要多多“事上磨炼”,做到“知行合一”,这才是道德的完成。王阳明指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为知。”他认为,人在道德修养上要多多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实践,倘若只是空想,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乱了,不去努力实践,那平时所想的功夫,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王阳明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当有一我看见一个小孩子掉到井里面,必然会动恻隐之心,倘若顺着这种恻隐之心的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这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他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但是,倘若这我此时转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看了《知行合一王阳明》,方知“知行合一”的内涵,首先先了解王阳明,王阳明被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他还领兵平乱剿匪,用极少的代价闪电般地彻底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司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是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水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凭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凭借知行合一的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通过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为我们剖析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

用马克思主义观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用马克思主义观浅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作者:————————————————————————————————日期: 2

用马克思哲学观浅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班级:历史一班学号:20100510290 姓名:拓万荣【摘要】:“知行合一”是宋明理学心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观点是他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程朱的先知后行和王夫之的行先知后的观点而提出的。其中“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从马克思哲学观看既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反复而“知行统一”则是实践与认识到统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在很多方面都用马克思的哲学观来解释,除了上面的实践与认识观,还有联系发展的观点也能用来解释“知行合一”的发展及现实意义。 【关键字】:马克思哲学观王阳明知行合一 在当今社会,我总是能听到“知行合一”的呼声。这种呼声在各个高校尤为最盛,成为了各个老师的口号和同学们追求的目标。众所周知,“知行合一”观是王阳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观点是他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程朱的“知先行后”和王夫之的“行先之后”而提出的。“知行合一”观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仍有现实的意义。“知行合一”也为一种哲学观,它所体现的很多方面都能用马克思哲学观来解释。 一、从物质与意识的观点看“知行合一”的提出 “知行合一”是阳明学的基本命题之一,也是其哲学重要理论贡献之一。据《年谱》记载,该命题是阳明于“龙场悟道”次年即1509年,在贵州的贵阳书院 讲学是明确提出的。[1]其实,知行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只不过在程朱理学时 有了集中的讨论。当时以朱熹为代表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知行相须”,而以王夫之为代表却主张“行先知后”,王阳明认为这两种观点都不能准确地把握知与行的关系,因而他从格物致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马克思的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能动地反映物质,王阳明根据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两种不同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就是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而“知行合一”做为一种意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批文人士大夫提倡知行统一,纠正“知而不行”“行而不知”现象的客观现状。 二、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看知与行的关系 (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爱曰:“古人说知行个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 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2]马克思实践与认识观告诉我们人的 认识就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存环反复,换个角度,也即是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