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国家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深入,以及当前时期高校的发展,高校的改革也正在进行之中,学风是高校的灵魂,学风建设也是高校建设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当前学风建设中依然存在着一些较为严峻、值得让人深思的问题。本文通过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对高校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以便于对当前乃至以后的高校学风建设提供帮助。关键词:当前时期、学风建设、问题、解决对策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能否营造一个优良学风环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1]。面对国家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发展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攻坚区,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变化,高校近年来的扩招以及教育制度改革所带来的种种影响,高校的学风建设依然是高校的重点,但新时期又有新的问题以及过去遗留的一些旧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深究。

一、近年来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大学生层面出现的一些问题

大学生作为高校学风建设中的核心人物,既是发起者又是执行者、收益者。大学的主体就是为了大学生服务,同时作为大学生也应该充分理解自己的使命以及肩负的责任。

1.1、学习适应能力差我国的高校大都是“严进宽出”,同时学生

在进入高校之前的高中生活一般都是较为枯燥的全天学习模式,来到大学对于大学全新的培养模式有些不习惯。有些学生甚至在高中就被老师灌输了一种思想—“你们现在的刻苦努力学习就是为了大学放松,等你们到大学就解放了。”殊不知,大学学习的知识将会是影响他们以后职业生涯的东西。由此可见,有些中学老师为了激励学生努力而给学生埋下了一粒不良的种子。面对大学秉承自由开放的学风,在没有老师的监管下,有些本身很优秀的同学竟然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没有自己自学的观念最终在大学里迷失、放纵。相反有的学生善于适应环境,在大学里如鱼得水,积极向上,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这正如青年大学生的社交网络上较为流行的一句话,“来到大学才发现,班级的学霸高中时竟然是个学渣而班级了最颓废的那哥们在高中竟然是班级里积极向上的学霸。”

1.2、享乐在前,吃苦在后

新时期的大学生大都是90后,娇生惯养的学生很多。并且在来到大学后并没有正确定位自己的位置,没有明白自己以后以及目前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有的学生则是在父母的过度安排照顾之下,到了大学后依然还像高中那样衣来伸手,没钱张口就要。更有甚者家长给学生灌输不良思想,让其在大学期间毫无压力,一味的贪图享乐缺乏担当思想。一些学生的家境并不富裕甚至较为贫困,但是来到大学之后有的收到身边同学的影响,跟着学会了放纵,有的则受不了来自外界以及自身的压力最终自暴自弃,贪图自己今天的“好日子”,逃避未来。

1.3、学习无目标,对于未来迷茫

当前的部分大学生对于自己没能有良好人生规划甚至是短期的规划。有些同学在上大学或者是填报志愿的问题上盲从他人,来到大学才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跟自己的心里想象的专业有相当大的落差导致了学习积极性不高,基本上处于混日子的状态,并且自身为未能调整心态。有些同学来到大学只是做到了每天去上课,期末考试,然后就是在其他地方玩乐完全没有为自己的大学之后的生活做到合理规划,日子一天一天过,等到大四了,其他同学都在忙碌时才仓促的做出了决定。有些同学则受到了外界压力的影响,比如“房价”、大学生就业形势等,甚至怀疑自己以后适应社会的能力,没能正确认识到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反而抱怨社会导致了逃避现实的现象在高校存在。他们似乎想在虚拟的社交平台、网络游戏上找到一种短暂的满足感,却忽略了学习的重要性。

1.4、功利心严重

学生把一切的学习任务都与“好处”挂钩,为了满足入党、保研等条件而去学习。或者是学习只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采取考前突击的模式,这也能从高校自习室考前爆满考后冷清的现象反映出来。

1.5、纪律涣散

学生把大学自由开放的办学理念当成了对放松生活的解释,无故迟到、旷课的现象普遍存在。生活中的散漫与学习上的懈怠相互结合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2、学校层面存在的问题2.1、学校在思想教育上有待加强

学校没能很好地在学生新入学时让学生正确认识大学,没能正确地把学生引导上适合大学的学习模式。同时在学生入学后没有很好的进行跟踪教育,以及时刻帮助指引。

2.2、学风建设机制不够完善

高校的学风建设是整个学校的乃至社会都应该参与的一项大工程,而不是把学风建设归为某个学校组织或者某个群体去执行。同时学风建设机制缺乏深入大学生内部的调研,无法了解学生的新动向,导致有时做出的决定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当前的需求。

2.3、教师没能以身作则

无论在什么层面上,大学的教师对于一个大学的责任都是无比重大的,教师是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的。同时学生们在没有入学前,就无比向往大学的老师。然而某些大学教师并不能很好的正确教导学生,相反误导了学生。这些教师在课堂上懈怠教学,下课就走,从来在教研室找不到老师;在考试时为了保证通过率,在考前对学生进行划重点甚至划题;在课堂上甚至传播不利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树立的言论从而误导学生;在科研上投机取巧导致抄袭之风盛行。

2.4、正确的价值观宣传力度不足、负面思想盛行

学生没能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就会很容易被不法分子乘虚而入,从而导致了负面思想、享乐奢靡之风等社会不良风气弥漫校园,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乃至祖国的发展都相当不利。

二、针对当前问题提出的对策

1、学校加强系统的思想教育

学校应该全面的针对全校范围进行思想教育,不仅仅是学生而且还有教师。让他们了解他们之中每一个人对于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让教师与同学自觉排斥负面思想从而卯足了力量为学习、为科研而奋斗。

2、加强教师的培训

在欧美的一些名校里实行导师制度,对于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来说有点困难,教师并不能一对一辅导。但是我们应该借鉴导师制度中导师对于学生定期的引导作用。我们的教师应该在新生入学时期配合学校以及有关行政人员做好帮助学生完成从高中时期的学习模式到大学新的学习模式的平稳过渡工作,引导同学学习。必要时可以提前让同学了解自己的科研工作,这样的话可以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专业同时学生在基础教育完成后可以有针对的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要兼顾自己上课方式与高中教师上课方式的结合,可以对学生实行由严格到让其自学的平缓过程。同时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兴趣有方向的讲解知识,多于学生沟通。

3、合理的安排教学计划

鉴于绝大多数的学生容易在大一迷失自己,高校可以在教学计划上有所调整,尽量让学生在入学初多学知识,保持高中求学的劲头。在往后的时间可以逐步调整放缓课程的进度达到让学生合理的过渡到大学学习模式。

4、加强对学生的心里教育

针对学生对于未来迷茫的现象,高校可以考虑请来社会上杰出的

人才多给本校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对于一些学生对专业有落差的现象给予正确的引导,每一个专业都有它的作用,都是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同时专业教师也要做好思想工作,教育学生。同时学生择专业也是学生的自由,专业老师也不必碍于专业发展强留学生,大可以在新生入学后得知学生非常不满意本专业时鼓励其转专业(因为高校转专业都要求学生的成绩比较高)。让学生有热爱学习的动力。

5、加强学风建设的机制完整性与科学性

正确的学风建设应该是发动全校而努力的,高校应该做好宣传工作,以及明确职责,同时需要深入学生内部调研,了解学生真正的想法以及让学生在学风建设中起到监督、举报、管理的职责。各行政人员做到对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的全程记录以便于迅速解决问题。

学风是高校的灵魂,高校学风建设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学风建设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大学的水平。可以说高校的学风决定了高校以后的发展。所以它应该从整个高校出发,每个人都为之奋斗、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教技〔xx〕1号

[2]张婷婷.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探讨.黑龙江科技信息

[3]赵治.试论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中国电力教育.xx年第18期总第169期

[4]杜德新.浅析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理论前沿

xx年第7期

[5]韩延明.学风建设: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高等教育研究.xx年3月第27卷第3期

[6]甘寿国.关于高校学风建设的调查与分析.高教探索.xx年第6期

第二篇: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风建设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培养优良学风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那么在对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前,应对学风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定义:从狭义讲,学风特指学生的学习风气;从广义上讲,学风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也就是说,学风指的是一种精神风貌,是学习主体精神的体现,又表现为一种客观的精神状态。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学生从一走进校门,就受到他的熏陶,受其潜移默化作用。但是目前,随着高校招生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的扩招等原因,各高校的大部分学生错误认为大学校门好进了,学习可以放松了,为了拿文凭不顾学风校风,因此,在思想上产生可怕的错误倾向,从而导致许多高校的学风现状不容乐观,甚至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笔者就目前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新时期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风建设是高校改革和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优良的学风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目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要提高

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学风建设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党的十七在党的十六大的基础之上对高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指明了方向。因此,现在学风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教学论题,同时它也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是培养高校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求真务实、明理诚信的道德风尚的有效途径,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学会做人、做事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因此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迫在眉睫。2高校学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严重

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大学更直接地为社会服务,既推动了自身的发展,又对科技成果转化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完全不同的企业文化与

校园文化形成冲突的同时,也势必对学风构成了影响,甚至是某些腐败现象挫伤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个人主义、急功近利、物质至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等不良倾向严重影响学校文化氛围,导致浮躁、功利、散漫等学风的病理现象。

2.2高校扩招症结

自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学校生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入高校,因此导致学生群体呈现复杂性,并且扩招后,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一批从小就没有养成很好学习习惯的

学生和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进入高校,这一批相对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结果对高校的学风和班风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2.3强烈的自我为中心意识形态

目前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烈,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完全处于一种无政府主义状态,想学即学,不想学就不学,缺少约束性和自觉性,寄希望于今后拉关系走后门。有的同学仅仅为了混一张文凭,把学习看成今后能否应聘到一个环境舒适、报酬丰厚的工作单位;还有的同学完全是机械地应付以图“过关”,没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和锐意进取的学习态度;有些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对学习的热情也有所降低,把进入大学作为一种生活形式,读大学是为了享受生活而来。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进入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或者说是人生转折的一个关键点。

2.4教育者不良教风

部分教师不能以良好的教风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教学态度上、在知识更新和容量上、在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上以及在对待考试的态度上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创新意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学生说:“学了一个学期,只是为了最后的考试。”,还有的同学说:“这种教育对我们简直是一种摧残,我们没有感到获取知识是一种享受,相反是在受罪,与其如此,还不如逃课”。柏格林的生命哲学认为:“生命的冲动主要指内在于生命不可遏止的“生命欲”,有了这种冲动,生命才会成为永恒变化发展的东西”。教学作为一种活动,它首先应该是师

生生命活力的一种体现,也是为了使生命更具活力,更具意义。那种没有使学生产生过任何生命冲动的教学不可能是成功的教学。

2.5用人单位录用标准多元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企事业单位不再把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是否录用的唯一标准,而更重视的是学生的能力、特长和综合素质,因此学生不再把获得考试高分作为唯一的目的。许多学生片面地认为,新形势下“锻炼能力”最重要,于是整天热衷于各种社会活动,学舞蹈、忙比赛、做生意,增强所谓的社会适应力。同时,学生对就业有利的课程趋之若鹜,将学习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计算机、英语等实用的工具性课程上,对人文素质课程,甚至是一些专业理论基础课程,表现冷淡,导致了专业基础不扎实、专业学习不成体系。

3搞好学风建设的主要对策

3.1改善学校德育环境是优良学风建设的前提

学校要努力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环境,全力调动全校教职员工育人的积极性,教职工的责任感、能力和对学生的态度,校园的治安、环境卫生、学习条件、学术活动、社团活动所有这些因素决定着学校德育环境的基本性质。要树立“大学风”观念,把学风建设融入到学校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多做宣传,各部门紧密配合,形成学风建设的“合力”,努力形成“孵化”优良学风的软、硬环境。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优良学风建设的主导

师资队伍建设包括两部分的建设。一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教师,要使高校学风有根本性的好转,教师是关键。江泽民同志也讲过,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当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应该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说的那样:“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教风对学风具有引导示范、带动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明确其在“授

业”“解惑”的同时,兼负在治学、做人方面的“传道”职责。因此学校一方面要支持和鼓励教师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学生树立表率作用,以自己的优良品德和学风去教育和影响青年学生,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从严治教,对少数不认真备课和讲课,甚至放弃原则,透露、泄露考题,对学生作弊现象熟视无睹,不管不问,丧失了起码的职业道德的教师,应按《教师法》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不搞“下不为例”。同时学校也应解决好教师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投身教学改革、从事科学研究解除后顾之忧,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学生工作队伍建设。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辅导员的教育引导和督促管理作用,尽量减少学生辅导员的日常性事务的处理,以便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加强对学生专业思想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3.3加强制度建设是优良学风建设的保障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方面既要注重对学生个人的激励引导,充分发挥现有奖学金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加大评优工作的宣传力度,激励更多的学生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端正考风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考风是学风的具体体现,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高校要认真执行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努力做到“严格考试要求、严格考试纪律、严格评分标准”。实践证明,没有好的考风,就不会有好的学风。如果不对作弊这一现象迅速予以制止,就是对多数学生的不公正,会挫伤遵纪守法、勤奋学习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造成学生价值观念的严重扭曲,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行之有效的监控体系,在保证出题阅卷的公正性和考场秩序的严肃性的同时,重视对教师的教育,引导教师自觉做好考试工作。另外,也应注意改革考试方法,积极探索既有利于考风好转,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核方法。

2.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优良学风建设的载体

一方面要经常组织和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在师生中广泛进行学术交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培养刻苦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支持、指导学生各类社团文化和科技活动的开展。充分利用知识竞赛、学生科技技能训

练、社会实践等活动,增强学习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的学习方法。目前许多学校开展的争创“优良学风

班”、“优良学风系”活动对学风建设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样,一方面可以创造“比、赶、超”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总结吸取教训,并由点到面,逐步推广。

2.5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是优良学风建设的关键

加强优良学风建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在提高学生思想意识的同时,还必须培养出一支成绩优良、工作能力强、值得同学们信赖的班级干部队伍。因为学风建设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这就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要主动关心同学的思想、生活和学习,增强集体凝聚力,充分发挥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培养班长、学委自觉成为学生、辅导员、授课老师三者之间学风建设的桥梁和纽带,组织学习小组、学习经验交流会和各种学习竞赛活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不断教导学生干部以身作则,以突出的综合素质和优良的学习成绩影响和感染周围同学,在学风建设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为形成“健康、文明、上进”的班风,团支部、学生会可以通过开展趣味运动会、篮、足球比赛、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班级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同学间的感情和友谊,培养团队精神和自律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以良好的班风促进学风建设。另一方面,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要从毕业前的阶段性工作,变为对大学时代的全过程指导。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给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讲

座,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塑造和完善自己。同时大力加强“专业理想教育”,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发展前景的认知,从内心深处焕发出对科学真理的强烈追求。鼓励低年级的学生去大学生供需洽谈会,从而增进对求职的感性认识和实际体验,增强其学习动力。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健全学生在学风建设方面的自我管理机制,要让学生通过自律,自觉养成积极进取严谨治学的良好习惯。

2.6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优良学风建设的根本

学风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反映,加强学风建设首先要从根本上抓起,即从学生的思想工作上抓起。针对许多新生的传统思想,认为考上大学后一切可以不

管了,一切有学校、国家包揽下来的错误的传统的意识。自新生入学开始,就把学风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果,有目的有步骤的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新生入学期间,辅导员要深入学生内部,了解学生的想法,从根本上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意识;组织座谈会,畅谈大学生活,介绍经验,吸取教训。同时给学生讲解学院的有关规定及奖罚制度,使新生一入校就对大学生活有一个明确地了解,大学生只有自觉、自强、自立、自制才能成才。教育学生求学要勤,严谨刻苦;增强自律和自制能力。此外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座谈会、讲座等,特邀请学术专家进行教育教学专题讲座,深入开展热爱专业、自立自强的系列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根

本上杜绝思想束缚情况,促使每一位同学树立宏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形成勤奋好学、团结互助,你追我赶的优良学风。

优良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高校学风建设是基础工程和系统工程。要锲而不舍,常抓不懈,不断探索学风建设的新机制和新形式,努力形成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篇:当前我院大学生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我院大学生梁德亮

学风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学生在校园中,经过长期的教育和影响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方式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一、学风的不良现象

目前我院学风状况,与前两年相比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总体来说差强人意。比如各年级到课率参差不齐,这是一个显性问题,也是至今为止尚未完全解决好的问题。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个表面现象,还有许多耐人寻味的问题不得不让人去思考。

首先,到课的学生中不听课的大有人在,不带书的为数不少,不做笔记或没有一个完整笔记本的乃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上微机课时,学生上网玩游戏的现象屡禁不止。

其次,各年级每学期课程量安排松紧不一,在相当空闲的时间内,学生中自觉学习、复习、预习者较少,独立完成作业的的能力较弱,

一个班级中作业雷同现象比较普遍,少数学生甚至连一次作业都没有交过。无论白天或晚间真正去图书馆学习学生比例比较低。图书借出率特别是专业书籍的借出率低。

再者,实验实训环节是增强学生动手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学生独立完成或正确完成实验项目的并不多,对平时的动手训练机会不重视、不珍惜。

另外,学生在课余时间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意识薄弱,未能学会充分利用大学资源提高和完善自我,为今后工作、生活做准备。常见的就是活动参与意识差,活动后的反思改进多虚化,活动效果多归零化,即每年活动差不多都一个样。

上述诸多现象,应该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风问题。

二、原因分析

通过与学生谈心、家长交流以及较长时间工作观察,总结产生学风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构成:

第一,学生自身行为与方法的问题。

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风建设的核心因素,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所以,我们需要切实深刻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意识、心理、学习基础,才可能有针对性地扎实开展好学风建设工作。

1.因生源层次的关系,我院学生在进校初的管理中就容易暴露出一些“先天不足”,如学习自觉性不高、组织纪律意识淡薄、自控能力差、基础文明素养欠缺等。进入我院后,学生不能及时调整更新在

中学教育环境里形成的一些学习、

生活、发展的观念。他们在圆了大学梦后,缺少及时确立新的奋斗目标的意识,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放松懈怠,不会主动地了解大学生活、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在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时,他们往往会采取消极被动的态度,遇到问题不会主动寻求解决,遇到挫折不能积极应对等等。时间一长,学生的惰性思想意识就形成了。如,04级的学生知道只要过了c语言课程就不影响拿毕业证书,所以许多学生甚至放弃了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

2.部分学生进入大学时对专业不了解,选择专业不恰当(多半系家长所为),更何况有的原高中学文科却报考理科,原高中学理科却报考文科,为的是今后好找工作。但进入专业教学后,发现实在跟不上了,逐渐丧失对专业的兴趣,自暴自弃。还有部分学生对专业课程设臵及前后的衔接不了解,感觉学无目标,不知学有何用,同时对实验实训课程不重视,不乐意动手,认为所做的东西没用,没意思。再加上理论知识没有掌握好,动手培训不知所为,主动放弃。我们04级计算机专业,进行了一次组装电脑技能比赛前的调查,两个班70人只有5名男生自信的将手举了起来。这是多么让人触目惊心的数据,让人不免为他们的就业担心,毕竟就业市场是现实而残酷的。

3.部分学生从众心理很强,只要有人逃课、迟到、早退,就随之而去,对自己要求不严。

第二,家庭教育与社会影响的问题。

少数家长的心态是。现在家庭经济不愁,孩子今后的工作不愁,

唯独担心孩子进一步学“坏”,并为此而犯愁。他们希望学校管理严一点,孩子能学得好点就学,比放在家里自己管要好得多。这种思想对学生影响极大。同时,社会不良风气也对学生发生着相当消极的影响。没关系,无所谓,不负责任等现象在这部分学生中表现得较为明显。

第三,教学环节与教风的问题。

从教学环节入手,我们是否应当审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问题是否解决。效果怎么样。教与学的互动性如何。不能忽视的是,现在教与学脱离现象依然存在。比如,注重学习结果多了一些(关注及格率),而关注教学过程的质量以及学生掌握实际理论或动手技能高低少了一些。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为“主动”,学为“从动”。应该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做被动的事、补救的事多了,而主动性作用的发挥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里所说的“主动”就是:应在教学环节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改革和改进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将一些好的教学成果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而不是简单降低教学要求,去被动迎合“学生基础差,自觉性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当”等现实情况。

同时,学风与教风相互之间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从本三层次客观需要出发,虽然降低了一些课程的理论难度,但是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监控力度不应降低,对学生课余作业完成质量的要求不应降低,对学生实验实训内容、效果的检查力度和对实

验报告规范化指导要求不应降低。而且,这种监控、检查和要求,需要贯穿于整个教与学的进程中。

但是,在教学中,还有不少课程的作业批改量不足(甚至不改),对学生作业完成质量要求不高(一张纸也可),作业流于形式,学生不能通过完成作业的过程提高知识水平和技能,寻找到正确答案。

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不注重学生的听课质量和学习效果,以自己为中心满堂灌,或者因备课不充分而“读书”,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学习,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答疑和辅导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也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之一。但是,有的教师在考试前,将已经多次模拟练习的例题再次明确化,或者清晰点化了相应的考试重点。有一部分学生不重视日常学习过程,迟到、早退、旷课,寄希望于考前透题、圈题,突击背题,满足于“60分万岁”。这种现象与个别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严格要求不无关系。

第四,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素质与能力问题。

1.有的辅导员不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表面号召多,工作不落实,缺乏针对性,不善于总结或吸取他人经验,工作方法简单,威信差,没有号召力,对问题学生的触动性不大。

2.有的辅导员思想认识有误区,认为这部分厌学的学生只要不犯事就行了,得过且过,甚至原则性不强,处理学生违纪等问题不及时(或不处理),无意识地助长了不良习气。

三、思考与对策

优良教风是良好学风的基础和保证,教师是教风建设的主导。教师除了遵循教学规律、规范教学环节、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外,如何发挥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是我们每个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课题。

从许多老教师多年的教学示范和自己教学实践中感悟到:

为人师表,是树立教师威信的关键;敬业精神,是感召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丰富的知识面,是吸引学生兴趣的源泉;幽默诙谐的语言,是调动学生情绪的有力武器;亲和力,是保持与学生良好交流基础;严肃性,是规范学生学习的原则;严谨的治学态度,是确保教学质量的保证。总之,教师和政治思想工作者的一言一行,是潜移默化地教育、改变学生学习行为十分重要的因素。

作为民办院校教师和辅导员,需要真正了解我们学生各方面状况的参差不齐,需要在提高授课质量和授课效果上下功夫,需要在加强自身内涵和素质上下功夫。我们学院有不少学生高考入学分数并不高,但学习目的性明确。通过不懈

努力,他们不仅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在综合素质培养上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也有部分学生,入学成绩很好,却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思进取,滑到了令人堪忧的地步。

所以,辅导员和所有学生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要加大感情投入,要做学生的知心人;要把普遍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结合起来,把坚持原则和人性化教育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工作过程中,要严格履行教师职责;要加强课堂的监控力度和对学生作业的指导力度;要不辞辛劳,真正掌握学生的实际状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