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黑格尔《历史哲学》中国篇

黑格尔《历史哲学》中国篇

黑格尔《历史哲学》中国篇
黑格尔《历史哲学》中国篇

第一篇

中国

历史必须从中华帝国说起,因为根据史书的记载,中国实在是最古老的国家;它的原则

..又具有那一种实体性、所以它既然是最古的、同时又是最新的帝国。中国很早就已经进展到了它今日的情状;但是因为

它客观的存在和主观运动之间仍然缺少一种对峙,所以无从发生任何变化,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止的历史的东西。中国和印度可以说还在世界历史的局外,而只是预期着、等待着若干因素的结台,然后才能够得到活泼生动的进步。客观性和主观自由的那种统一已经全然消饵了两者间的对峙,因此,物质便无从取得自己反省,无从取得主观性。所以“实体的东西”以道德的身份出现、因此,它的统

治井不是个人的识见,而是君主

..的专制政体。

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其他亚细亚人民虽然也有远古的传说,但是没有真正的“历史”。印度的《四吠陀经》并非历史。阿刺伯的传说固然极古,但是没有关于一个国家和它的发展。这一种国家只在中国才有,而且它曾经特殊地出现。中国的传说可以上溯到基督降生前三千年;中国的典籍《书经》,叙事是从唐尧的时代开始的,它的时代在基督前二千三百五十七年。这里不妨说明的就是,亚细亚的其他王国也是十分古老。据一位英国作家的推算,例如埃及历史,可以上溯到基督前二千二百零七年,亚述历史为二千二百二十一年,印度历史为二千二百零四年,东方主要各国的传说一般大约都可以上溯到基督出世前二千三百年。假如我们拿这些年代来比较《旧约全书》所记载的,在诺亚洪水和基督教纪元之间,一般认为有二千四百年的间隙。但是约翰·米勒对于这项数字已经提出了有力的异议。他确定洪水在基督前三千四百七十只年,比较要早一千年左右——引了希腊译本《旧约圣经》来维护他的观点。我之所以提出这种说明,不过要免得以后当我们遇到时代在基督前二千四百年,而没有提到洪水的事情的时候可能引起的麻烦。

中国人存有若干古代的典籍、读了可以绎出他们的历史、宪法和宗教。《四吠陀经》和《摩西记录》是相同的文书;荷马的诗篇也是相同。中国人把这些文书都称为“经”,做他们一切学术研究的基础。《书经》包含他们的历史,叙述古帝王的政府。并且载有各帝王所制定的律令。《易经》多是图像,一向被看作是中国文字的根据和中国思想的基本。这书是从一元和二元种种抽象观念开始,然后讨论到附属于这些抽象的思想形式的实质的存在。最后是《诗经》,这是一部最古的诗集,诗章的格调是各各不同的。古中国的高级官吏有着一种职务,就是要采集所格封邑中每年编制的歌咏,带去参加常年的祭礼。天子当场评判这些诗章,凡是入选的便为人人所赞赏。除掉这三部特别受到荣宠和研究的典籍以外,还有次要的其他两部,就是《礼记》或者又叫做《礼经》,以及《春秋》;前者专载帝王威仪和国家官吏应有的风俗礼制,并有附录一种。叫做《乐经》,专述音乐,后者乃是孔子故乡鲁国的史记。这些典籍便是中国历史、风俗和法律的基础。

这个帝国早就吸引了欧洲人的注意,虽然他们所听到的一切,都是渺茫难凭。这个帝国自己产生出来,跟外界似乎毫无关系,这是永远令人惊异的。

十三世纪有一位威尼斯人叫做马哥·孛罗,他首先到那里去探寻,但是他的报告曾经被看做是荒诞无稽。到了后来,他所称关干中闰幅员和伟大的每一件事都完全被证实了。据最低的估计,中国有人口一万五千万,另一估计作为二万万,而最高的估计增加到了三万万。它的疆土自极北起,绵延到了南方和印度相接壤;东部为巨大无际的太平洋所限制,西部伸展到波斯和里海。中国本部呈现人口过剩的现象。在黄河和长江上,都有亿万的人民居在竹筏上面,能够适应他们那种生活方式的一切需要。这种人口数量和那个国家规定的无所不包的严密组织,实在使欧洲人为之咋舌;而尤其使人惊叹的,便是他们历史著作的精细正确。因为在中国,历史家的位置是被列入最高级的公卿之中的。大臣二名常常追随在天子的左右,他们的职务便是记录天子的一言一动,历史家便研究了这些记录而加以运用。这种历史的详细节目。我们用不着深入考究,因为这种历史本身既然没表现出有何进展,只会阻碍我们历史的进步。他们的历史追溯到极古,是以伏羲氏为文化的散播者、开化中国的鼻祖。据说他生存在基督前第二十九世纪——所以是在《书经》

所称唐尧以前;但是中国的史家把神话的和史前的事实也都算做完全的历史。

中国历史的第一个区域是在西北部——中国本部——黄河从那里的山巅发源;因为直到稍后的一个时期,中华帝国才向南方进展,而达到长江。在这种历史开始叙述的时代,人类还生活在野蛮的状态之中,那就是说在森林之中,吃的是果实,穿的是兽皮。人与人间并没有公认的一定法则。据称伏羲氏教人建筑居室;他又教人明了四季的顺序变迁,从事于物物的交换和贸易;他规定了婚姻;他教给人:“道”是“天”所授的;又教人养蚕、造桥和役使牛马。中国历史家对于这些制作的起源,各人有各人的说法,而且彼此大有出人。历史的进程就是这种文化的向南推进。以及一个国家和一个政府的创始。这样逐渐形成的巨大帝国不久便分裂成为许多邦国,互相交战不息,随后又团结为一个“全体”。中国的朝代屡经变更,现在执政的一朝通常指为第二十二朝。各个朝代既然这般一起一落,所以国内就有许多的旧京、故都。南京曾经有一个长时期作为国都,如今是北京,早先又是其他不同的城市。中国被迫和鞑靼人打了许多的仗,后者并且深入到过中国。秦始皇建筑长城——这一向被认为是一种最惊人的成就——用来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侵入。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而尤其是以攻击古文(特别是历史书籍和一般历史研究)著名于后世。他这样做,为的是要打算把以前各个朝代的记忆都消灭掉,他自己的社稷因此可以更加巩固起来。历史书籍既然被搜集起来,全给烧掉了,成百的文人,儒士就逃人深山,以便保全剩余下来的书籍。凡是被秦始皇捕获的文人、儒士,都遭到了和书籍相伺的劫运。这次焚书得了到处相同的结果,就是那些重要的典籍仍然被保全了。中国和西方的第一次联系是在西历纪元六十四年。据说当时有一位中国皇帝派了钦差去访西方的圣人。二十年后,据说有一位中国将军远到犹太,在西历八世纪的初叶,说是有第一批的基督徒到了中国,并且有碑石遗迹为后世游历中国的人所亲目看到过。西历一一〇〇年,据说中国得了西鞑靼人的帮助并吞了中国北部的一个叫做辽东的鞑靼王国。可是这次胜利反而给了这些鞑靼人进据中国的机会。在同样的情形下,中国人又引进了满洲人,双方在十六和十七世纪曾经屡次交战,结果是满洲人夺得了皇帝的宝座,成立了当今这个朝代。然而这个新朝代不能使国内有什么变更,这和早先蒙占人在一二八一年克服中国后的情形并没有两样,居在中国的满洲人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研究中国的学术。

现在让我们从中国历史上的这些年月日、转而探索那终古无变的宪法的“精神”。这个,我们可以从那条普通的原则—实体的“精神”和个人的精神的统一中演绎出来;但是这种原则就是“家庭的精神”。它在这里普及于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发展的这个阶段上,我们无从发见“主观性”的因索;这种主观性就是个人意志的自己反省和“实体”(就是消灭个人意志的权力)成为对峙;也就是明白认识那种权力是和

它自己的主要存在为一

..........体.,并且知道它自己在那权力里面是自由的。那种普遇的意志径从个人的行动中表现它的行动:个人全然没有认识自己和那个实体是相对峙的,个人还没有把“实体”看作是一种和它自己站在相对地位的权力——例如在犹太教内,那个“热心的上帝”作为“个人”的否定,是大家所知道的。在中国,那个“普遍的意志”直接命令个人应该做些什么。个人敬谨服从,相应地放弃了他的反省和独立。假如他不服从,假如他这样等于和他的实际生命相分离,那末,在这番分离之后,他既然不反求他自已的人格,他所受的刑罚也就不致于影响他的内在性,而只影响他外在的生存。所以这个国家的总体固然缺少主观性的因素,同时它在臣民的意见里又缺乏一种基础。“实体’简直只是一个人——皇帝——他的法律造成一切的意见。话虽如此,这样漠视意见并不含有任性,因为有任性就有意见——就是主观性和移动性,而是只有那个普遍的东西、那个实体,才有价值;那个实体仍然非常坚硬刚强,和其他一切都不相同。

因此,这种关系表现得更加切实而且更加符合它的观念的,便是家庭

..的关系。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在家庭之内,他们不是人格,因为他们在里面生活的那个团结的单位,乃是血统关系和天然义务。在国家之内,他们一样缺少独立的人格;因为国家内大家长的关系最为显著、皇帝犹如严父,为政府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一切部门。《书经》内列举五种义务,都是庄严而且不变的根本关系(五常):一、君巨;

二、父子;三,兄弟;四、夫妇;五、朋友。这里不妨随便提到的,“五”这个数目,中国人把它当做基本数目,就像我们的“三”那样屡见不鲜。他们有五种天然的元素(五行)—空气、水、土、金和木。他们承认天有四.方和一中心。凡建筑祭坛的神圣场所,都有四个坛和正中的一个坛。

家庭的义务具有绝对的拘束力,而且是被法律订入和规定了的。父亲走进房内时,儿子不得跟入;他

必须在门侧鹄立,没有得到他父亲的准许不得离开。父亲死后,儿子必须哀伤三年,不近酒肉。他经营的业务必须停止,就是国家的官职也不得不辞去引退。甚至方才承继大统的天子在三年期内也不得亲政。守丧期间,家庭中不得有婚嫁的事情。只有五十岁的人居丧可以比较从宽、使他不致哀毁过甚,伤及身体。上了六十岁的人更加可以从宽,而七十岁以上的人就仅仅以丧服颜色为限。对于母亲的恭敬,和对于父亲相同。英国使臣马卡特尼见清朝皇帝时,皇帝已经六十八岁了(中国人以六十年为一花甲)、可是他每天还步行到他的母亲那里去请安,行孝敬之礼。元旦朝贺并须向皇太后朝贺;就是皇帝本人也必须先向他的母亲行礼后,才可以接受百官的朝贺;皇太后可以随时告诫她的儿子。凡是关于皇室的一切上谕,都用她的名字颁行。儿子的德行不归于他本人,而归于他的父亲。有一次,宰相请皇帝封溢宰相的父亲,皇帝发出一条谕旨,内称:“方邦国之灾也,尔父实赈谷以济饥黎,何其仁也!方邦国之危也,尔父实奋身以相护持,何其忠也!邦国以政事委诸尔父,而法令修明,四邻辑睦,乾纲以振,何其敏也!朕今溢之曰:仁忠敏慧。”这里归于父亲的一切德行,都是儿子所做的,照这个办法(这和我们的风俗恰巧相反),祖宗靠他们的后嗣取得了光荣的尊号。但是和这相对待的,就是子孙如果犯有错误,家长(一家之主)就得负责;各种义务都是从下而上,绝少自上而下的。

中国人把生育子嗣当作一件大事,以便死后儿孙能够遵礼安葬,四时设祭,春秋扫墓。一个中国男子虽然可以娶妻数人,但是只有一人做得家庭的主妇,凡是庶出的子女必须把父亲的正室当作生母。如果妻妾都没有生下儿子,便可以招收他人的儿子来承继,以接替香火,因为祖宗的坟墓,每年不可以不去祭扫。做子孙的年年应当到祖墓那里去哀祭,许多人为了尽情哀伤起见,时常在墓边逗留一两个月之久。亡父的遗体每每在屋内搁置三四个月,在这个时期内,无论任何人都不得在椅上安坐或者在床上安眠。中国每一家族都有祠堂一所,全族每年聚集在祠堂内一次。在祠堂内,曾充显职高官的祖宗都悬有遗像,其他在族中较为次要的男女,都记名在神主牌位上;全族于是一同进膳,比较穷的族人由较富的来担任招待。据说有一位大臣信奉了基督教,不再按照礼节去祭祀他的祖先,因此大大地受到了他亲戚方面的攻击。在父子关系上通行的繁文缛节,同样地适用于兄弟的关系上。做哥哥的地位虽然次于父母,但是也应该受到弟弟的尊敬。

这种家族的基础也是“宪法’的基础。因为皇帝虽然站在政治机构的顶尖上,具有君主的权限,但是他像严父那样行使他的权限。他便是大家长。国人首先必须尊敬他。他在宗教事件和学术方面都是至尊——这个后面当详加论列。做皇帝的这种严父般的关心以及他的臣民的精神—他们像孩童一般不敢越出家族的伦理原则,也不能够自行取得独立的和公民的自由——使全体成为一个帝国,它的行政管理和社会约法,是道德的,同时又是完全不含诗意的——就是理智的,没有自由的“理性”和“想象”。

天子应该享有最高度的崇敬。他因为地位的关系。不得不亲自处理政事;虽然有司法衙门的帮助,他必须亲自知道并且指导全国的立法事务。他的职权虽然大,但是他没有行使他个人意志的余地;因为他的随时督察固然必要,全部行政却以国中许多古训为准则。所以各个皇子的教育,都遵照最严格的规程。他们的体格要用有纪律的生活来锻炼强健,从能说话、学步的年龄起,他们便须专攻学术。他们的学业是由皇帝亲自来监督的,他们很早就知道,天子是一国之主,所以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应该做百姓的傍样。各皇子每年须受一次考试、事后有一个详细的报告公布,使得对他们深为关心的全国上下统统知道。因此,中国能够得到最伟大、最优秀的执政者,“所罗门的智慧”这句话可以用在他们身上;现在的清朝特别以它的精神和身体的灵活著名。自芬乃龙所著的《太里马格》行世以来、关于君主和君主教育的理想不知有多少,这一切理想都在中国实现了。欧洲不能产生什么所罗门的。中国正是这种政府适当的场所、而且有这种需要;因为全国臣民的公正、福利和安宁,都依靠这种责任政治的锁链上的第一环的牢固坚强。天子的行为举止,据说是最高度地简单、自然、高贵和近于人情的。他在言行上都没有一种骄傲的沉默或者可憎的自大,他在生活中,时刻意识到他自己的尊严,而对于他从小就经过训练必须遵守的皇帝义务,他随时要加以执行。除掉皇帝的尊严以外,中国臣民中可以说没有特殊阶级,没有贵族;只有皇室后裔和公卿儿孙才享有一种特权,但是这个与其说是由于门阀,不如说是地位的关系。其余都是人人一律平律,只有才能胜任的人做得行政官吏,因此,国家公职都由最有才智和学问的人充当。听以他国每每把中国当作一种理想的标准,就是我们也可以拿它来做模范的。

第二桩应加考虑的事情是帝国的行政

..管理。我们不能够说中国有一种宪法;因为假如有宪法,那末,各个人和各个团体将有独立的权利——一部分关于他们的特殊利益,一部分关于整个国家。但是这里并没有这一种因素,所以我们只能谈谈中国的行政,在中国,实际上人人是绝对平等的,所有的一切差别,都和行政连带发生,任何人都能够在政府中取得高位,只要他具有才能。中国人既然是一律平等,又没有任何自由。所以政府的形式必然是专制主义。在我们西方,大家只有在法律之前和在对于私产的相互尊重上,才是平等的;但是我们同时又有许多利益和特殊权限,因为我们具有我们所谓自由,所以这些权益都得到保障。在中华帝国内就不同了,这种特殊利益是不被考虑的,政令是出于皇帝一人,由他任命一批官吏来治理政事。这般官吏或者“满大人”,又分两类:一类是文官,一类是武官。后者等于我们的‘军官’。文官的品级高于武官,因为中国文官在武官之上。为了取得初等教育起见,设立得有初等学校;凡是政府官吏都受学校教育。像我们所谓大学的高等教育机关,大概是没有的。凡是要想取得高级官职的人必须经过几次考试,通常是三次。第一次和第二次考试成绩及格的才可以参预第三次,也就是末次的考试——这时天子亲自出席;末次考试及格的奖励,便是立即派到帝国的最高“国务院”里去。特别规定要知道的学科是国史、法学、风俗的科学,以及政府的组织和管理。除此以外,据说“满大人”还有极高的诗才。这一点我们自有方法来判断,特别可以引证亚培·累睦扎所翻译的《玉娇梨》〔或称《两表姐妹》);那里面说起一位少年,他修毕学业,开始去猎取功名。就是军队中的官佐也必须有若干心灵的修养,他们也要经过考试。但是如上文所述,文官实在比较要尊荣得多。每逢国有大典、天子便由二千名学士和二千名武官簇拥了出来(全中国内约有文官一万五千人,武官二万人)。“满大人’还没有取得官职的,仍然算是朝廷的人,每遇春秋节日、天子亲自领导耕种的时候,他们必须到场。这些官吏分为八品。天子左右的大臣是一品,各省的总督是二品,依此递降。天子治理国政、置有行政机关,任职的大半都是“满大人”。“国务院’便是其中最高的机关,在里边工作的都是最有学识和才智的人。其他各部的最高长官都从国务院中遴选充任。政府行事极为公开。属吏陈报国务院,国务院再禀明天子,天子的朱批记载在廷报上面。天了每每引咎自责;遇着皇子们考试成绩不良时,他一定严加训斥。政府各部和全国各地都派有御史一人,他的职务是把各事察告天子。御史是永久职,为大家所畏惮。他们对于有关政府的一切和“满大人’的公私行为,都严加督察,并且将报告直接递呈给天子,他们又有向‘他”谏议的权力。御史中以正直果敢著名的,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多的。例如有一位御史向暴君进谏,却被严词谴责。但是他并不因此气沮动摇,仍然再向天子进谏。预知不免一死,他特地带了棺材前去,以便被杀后归葬。据说有些御史,虽然经过酷刑的磨折,嘴不能够说话。还是用手指蘸了自己的碧血,在沙石上书写谏词。这些御史自成为另一种执法机关,来监察帝国全部。遇着国内有意外的事故发生,他的职务也由“满大人”们来负责办理。假如遇着饥荒、疾疫、谋反、教乱的发生,他们必须将事实陈报,但是无须等待政府有所命令,他们就应该立即相机办理。所以全部行政是由一个官吏网来包办的。各级官员被派往监督道路、河川和海岸。各事都经过十分仔细的安排。江河尤其受到深切的注意,《书经》内记载着天了的许多诰谕,谆谆以防河治水为言。各城门都派驻守卒一人,闾巷则通夜关闭。政府官吏必须随时应答上级机关的传询。每过五年,每一位“满大人”必须将他所犯的过失说明,交给一个监察部——御史台——审直他的说明书是否确实。如果犯有任何大罪而没有招认,那末,这位‘满大人”和他的家属都要受到最严厉的处罚。

从上述种种,可知天子实在就是中心,各事都由他来决断、国家和人民的福利因此都听命于他。全部行政机构多少是按照公事成规来进行的,在升平时期。这种一定的公事手续成了一种便利的习惯。就像自然界的途径一样,这种机构始终不变地、有规则地在进行着,古今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做皇帝的却须担任那个不断行动、永远警醒和自然活泼的“灵魂”。假如皇帝的个性竟不是上述的那一流——就是,彻底地道德的、辛勤的、既不失掉他的威仪而又充满了精力的——那末,一切都将废弛,政府全部解体,变成麻木不仁的状态。因为除了天子的监督、审察以外,就没有其他合法权力或者机关的存在。政府官吏们的尽职,并非出于他们自己的良知或者自己的荣誉心,而是一种外界的命令和严厉的制裁、政府就靠这个来维持它自己。譬如当十七世纪中叶的革命的时候,明朝最后的那位皇帝是很温和、很光荣的;但是因为他个性柔顺,政府的纲纪废弛了。国内的骚乱便难以遏止。叛党引了满洲人进来。那位皇帝即行自杀,以免陷入敌手、临死的时候,他还蘸血作书,在他女儿的裙边写了几行字,深恨他臣民的不义。一位随从的官吏

掩埋了他,然后也在他的墓前自杀。皇后和宫女们也跟着自杀了。明朝的末了一位皇子,被围困在一个遥

远的省份,终久被敌人擒获处死。其他一切侍从宫监也都纷纷自裁了。

再从行政转到中国的法制

..。我们看到:基于家长政治的原则,臣民都被看作还处于幼稚的状态里。不像印度那样,中国并没有独立的各阶层要维护它们自己的利益。一切都是由上面来指导和监督。一切合法的关系都由各种律例确实地加以规定;自由的情调——就是一般道德的立足点因此便完全被抹杀了。[1]家族中长幼尊卑间互相应有的礼节,都由法律正式加以决定,凡是违犯这些法律的,有时便要遭受严重的刑罚。这里要注意的,就是家庭关系的外表性,这几乎等于一种奴隶制度。每人都可以出卖他自己和子女;每个中国男子都可以购买他的妻妾。只有嫡妻是一个自由的妇人。侧室都是奴隶,遇着抄家充公时得被没收,就像儿童和其他产业一样。

第三点,各种刑罚通常是对肉体的鞭答。对于我们,这简直是加在荣誉上的一种侮辱;在中国就不同了,荣省感还没有发达。一顿笞打原是极易忘怀的,但是对于有荣誉感的人,这是最严厉的刑罚,这种人他不愿意他的身体可以随意受人侵犯,他有比较细致的感觉的其他方面。中国人就不一样,他们认不出一种荣誉的主观性,他们所受的刑罚,就像我们的儿童所受的教训;教训的目的在于改过自新,刑罚却包含罪恶的正当处罚。刑罚警戒的原则只是受刑的恐俱心,而丝毫没有犯罪的悔过心,因为犯罪的人对于行为本身的性质没有任何的反省。在中国人方面,一切罪过——无论违犯了家族关系的法则,或者是国家的法则——都对身体外部施刑。子女忤逆父母,弟弟不尊敬哥哥,都要受到鞭打的刑罚。儿子告他的父亲虐待,

或者弟弟告他的哥哥欺凌,如果他是理直气壮

....,也得受笞一百,流徙三年;如果他的理不直,就要受到绞刑。假如儿子向父亲动手用武,要受炮烙的刑罚。夫妻间的关系,像其他家族关系一样,是极受重视的,如果妇女有不贞的行为——这因为妇女深居闺中,是极少发生的——应当受到严厉的谴责。假如做丈夫的不爱一家的主妇而偏爱一妾,遇到他的妻子告他虐待时,他也要受到严厉的谴责。每一位“满大人”都有用竹杖行使笞刑的权力;就是最高最尊的官吏——公卿、总督、甚至皇帝的宠臣——都可以遭受这种刑罚,皇帝的宠臣不因这种笞打而被疏远,被笞的本人也不把它当作一问事。英国晚近派往中国的使节,由王公群臣伴着从宫中回去的时候,礼部尚书为了清道起见,毫无礼节地用鞭子赶开拥挤的王公贵人。

讲到责任的问题,一桩蓄意的活动和无心的偶然的事件是不加分别的;因为中国人把偶然的事件和蓄意的活动认为同样严重。无意误杀他人,须处死刑。这样漠视无意和有意的分别,造成了中英两国间多数的冲突;因为英方假如被华方攻击——假如一只英国军舰,认为受了攻击,采取自卫行动,结果有一个中国人被杀死了——中国方面照例要求把那个开枪打死人的英国凶手处决抵命。无论什么人,凡是和犯人有任何联系的——尤其是犯上作乱、危害皇帝的大罪,——应当和真犯同受刑献——他的近亲全体都要被拷问打死。凡是著作禁书和阅读禁书的人都要照触犯刑律论罪。在这种法制情形下,私人所取的复仇方法也极特别。中国人受了伤害是非常敏感的,他们的本性又可以说是有仇必报的。为了达到复仇目的,被害的人并不把仇人暗杀,因为杀人的凶手,他的全家就要处死的;所以他就自己伤害自己,以便嫁祸于他的仇人。许多中国城市觉得必须把井口缩小,防止投井自杀的事情发生。因为无论什么人犯了自杀,法律上规定必须仔细调查他自杀的原因。自杀的人生前的仇人都要被捕去受严刑鞠讯,如果查出了一个人、由于他的凌辱而造成自杀案件的,这个人和他全家便都要处死。所以受人凌辱后,中国人宁愿自杀而不愿杀他的敌人;因为他既然终究不免一死,但是自杀后可以依礼硷葬,而且他的家属还有取得仇人家产的希望。责任和不负责任的情形是如此的可怕;每一桩行动上,它主观的自由和道德的关系是一概不顾的,在《摩西法律》中,故意、过失和偶然的区别也没有被明白地承认,可是对于无意误杀的人犯,仍然设有一种庇护的场所,可以容他避罪。中国的刑典中对于上下阶级间没有任何区分。有一位曾经建过奇勋的大元帅,因事被他人在皇帝面前说了他的坏话,就被按律定罪,罚在街巷间侦察扫雪的人是不是尽职。

在中国人的法律关系内,我们还必须往意到所有权的变迁,以及和它相连的奴隶制度的推行。作为中国人主要财产的土地,直到较晚的时候才被看做是国家的产业。从那时起,田租的全部收入,有九分之一依法应该摊归皇帝。后来,农奴制度成立了,它的创始人相传是秦始皇,就是他在西历纪元前二一三年建筑了长城,他焚毁了一切记载中国古代人民权利的书籍,又使中国许多独立的小邦加人了他的版图。他的战争使略得的土地都成为私有财产,而土地上的居民也跟着变成了农奴。在中国,既然一切人民在皇帝面

前都是平等的——换句话说,大家一样是卑微的,因此,自由民和奴隶的区别必然不大。大家既然没有荣

誉心,人与人之间又没有一种个人的权利,自贬自抑的意识便极其通行,这种意识又很容易变为极度的自暴自弃。正由于他们自暴自弃,便造成了中国人极大的不道德。他们以撒谎著名,他们随时随地都能撒谎。朋友欺诈朋友,假如欺诈不能达到目的、或者为对方所发觉时,双方都不以为可怪,都不觉得可耻。他们的欺诈实在可以说诡异巧妙到了极顶。欧洲人和他们打交道时,非得提心吊胆不可。他们道德放任的意识

又可以从佛教的流行得到证明;这一个宗教把’最高的”和“绝对的”——上帝——认为是虚无

..,把鄙视个性、弃绝人生,当作是最完美的成就。

这里我们便要讨论中国的宗教

..方面。在家族制度的情形下,人类宗教上的造诣只是简单的德性和行善。“绝对的东西”本身一部分被看作是这种行善的抽象的、简单的规则——永久的公正;一部分被看作是肯

定它的那种权力

..。除掉在这些简单的形态以外,自然世界对人类的一切关系、主观情绪的一切要求,都是完全被抹杀、漠视的。中国人在大家长的专制政体下,并不需要和“最高的存在”有这样的联系,因为这样的联系已经包罗在教育、道德和礼制的法律以及皇帝的命令和行政当中了。天子是一国的元首,也是宗教的教主。结果,宗教在中国简直是“国教”。这种国家宗教和喇嘛教的区别不可以不明了。喇嘛教并没有

发展成为一个国家,它所包含的宗教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的、大公无私的意识。所以中国

..的宗教,不是我.们.所谓的宗教。因为我们所谓宗教,是指“精神”退回到了自身之内,专事想象它自己的主要的性质,它自己的最内在的“存在”。在这种场合,人便从他和国家的关系中抽身而出,终究能够在这种退隐中,使得他自己从世俗政府的权力下解放出来。但是在中国就不是如此,宗教并没有发达到这种程度,因为真正的信仰,只有潜退自修的个人、能够独立生存而不依赖任何外界的强迫权力的个人,才能具有。在中国,个人并没有这一种独立性,所以在宗教方面,他也是依赖的,是依赖自然界的各种对象,其中最崇高的便是物质的上天。一年四季,农产的丰歉都靠着上天。皇帝是万姓的主宰——权力的依据——只有他是接近上天的;至于各个人民并没有这种特权。四季祭祀上天的人是他;秋收率领百官谢天的人是他;春耕求天保佑赐福的人也是他。这里的“天”如果作为‘自然的上宰”来讲(例如我们也说:“上天保佑我们!”),也可以比做我们所谓的“上帝”;但是这样一种关系还在中国人思想范围之外,因为在中国,那惟一的、孤立的自我意识便是那个实体的东西,就是皇帝本人,也就是“权威”。因此,“天”只有“自然”的意义。耶稣会教士顺从了中国的称呼,把基督教的上帝叫做“天”;但是因为这个缘故,他们被其他基督教派上控到了教皇那儿。教皇于是派了一位红衣主教到中国来,这位红衣主教便死在中国。后来又派了一位主教,规定“天”应该是用“天主”这个名词才对。人与天.的关系也是这样想象的,百姓和皇帝的行为善良,可以得福,假如多行不.义,就会招致各种的灾祸。中国宗教含有以人事影响天然的那种巫术的成分,就是认为人的行为绝对地决定了事情的途径。假如皇帝仁善,必然会有丰年;“天”一定降福的。这种宗教的第二方面,就是对于“天”的关系通常总同皇帝本人相连,同时他又操持着‘天”的各种专责。这就是百姓和地方上的特别福利。各省都有一位尊神隶属皇帝之下,因为皇帝所礼敬的只是那位普遍的天尊,至于上界的其他神灵都应该遵守他的法律。因此他便成了皇天和后土的正当立法者。那些神灵各受特殊的敬礼,各有一定的塑像。这些塑像没有达到艺术的尊严,绝不是代表崇高的精神,只是令人讨厌的偶像。因此,他们只不过是恐怖的、可怕的,而且是消极的;他们守护着——好像希腊神话中的河神、水妖和林仙那样守护着——个别的元素和自然的事物。五种元素(五行)每种各有一位尊神,各有一种特别的颜色。凡是据有中国皇位的朝代,也都依靠一位尊神,当前的这位尊神是黄色。同样地,各省、州,县,山、川、江,河,都有相当的神灵。这一切神灵都隶属于皇帝,在国家的“年簿”内,登记着职司守护全国江、河、山、川等等的官员和神灵。假如任何一区发生变异,那里的神灵便像“满大人’那样的被革职。神灵的庙宇多不胜数(北京一地约有一万),里边有者许多和尚或者尼姑,这班和尚、尼姑永不嫁娶,中国人遇有灾祸、疾病,都要同他们商量。但是在平时,一般人并不怎样敬重他们和那些庙宇。英国马卡特尼的使节甚至驻在一座庙里,这种庙舍常常被当作客栈来使用。皇帝有时下一道上谕,命令几千个尼姑还俗,或者命令和尚们就业,或者对庙产征税。这班和尚都会画符、念咒,骆邪、除魔;因为中国人的迷信是极深的。这种情形正由于缺乏内在的独立性而起,结果,便造成了和“精神”自由恰巧相反的势力。每逢有所举动—·例如择定屋基或

者坟地等等——都要请教阴阳家。在《易经》中画有某种的线条,由此制定了各种基本的形式和范畴——

这部书因此便被称为“命书”。这种线条的结合被认为含有某一种的意义,从而演绎出种种预言、占卜。再不然,就是拿几块小木头抛到空中去,看它们降落的方式,来决定所问的吉凶。凡是我们认为是偶然的机会、认为是天然的联系,中国人却企图用巫术来解释或者实现;所以在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他们的没有精神性。

中国的科学

..所采取的形式,又和真正主观性的这种缺乏相关连。每逢提到中国的科学时,我们便听到一阵鼓噪,说它们是何等地完美和古老。如果作更进一步的观察,我们便看到各种科学是极受重视的,政府甚至还公共地当众加以揄扬和提倡。皇帝本人便站在文学的尖峰上。政府内设有一个机关,专门负责制作上谕,目的是要把上谕写得极其漂亮;这种工作也就变成了一件国家大事。“满大人”发出的布告里也得有同样典雅的文字,因为一件事情的形式必须和它内容的优美相符合。最高的政府衙门里有一个叫做翰林院。各翰林都是由天子亲自来考取的;他们居在宫里,行使秘书、国史编修、物理学家以及地理学家等等的职务。遇有新法律提出时,这个院就应该作报告。这种报告里必须详述设施的沿革作为一种引言;还有,如果这个法律或者牵涉到外国,那未,更须略述外国的情形。这样制成的典册,由皇帝亲自作序。在近代皇帝当中,乾隆尤其以科学的知识著名。他本人的著作极多,因为他汇印了中国历代要籍的关系,就越发显得出色了。被派校勘印书事宜的各大臣,是由一位皇子来领导的;等到全书从大家手里转辗再到乾隆手中时,如果有错误被他发现,他一概都要加以严厉的处罚。

各种科学,在这一方面,虽然似乎极受尊重和提倡,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可缺少主观性的自由园地、和那种把科学当做一种理论研究而的确可以称为科学的兴趣。这儿没有一种自由的、理想的、精神的王国。能够称为科学的,仅仅属于经验的性质,而且是绝对地以国家的“实用”为主——专门适应国家和个人的需要。他们的文字对于科学的发展,便是一个大障碍。或者,相反地,因为中国人没有一种真正的科学兴趣,所以他们得不到较好的工其来表达和灌输思想。大家知道,中国除了一种“口说的文字”以外,还有一种“笔写的文字’。后者和我们的文字不同,它并不表示个别的声音——并不把口说的字眼记录下来,却用符号来表示那些观念的本身。粗看时这似乎是一种很大的优点,并且曾经得到许多大人物的赞成——其中有一位便是莱布尼兹。但是实际的情形与这种优点恰好相反。我们第一只要考究这种文字方式对于语言的影响,我们便可以看出,中国因为语言和文字分了家,所以文字很不完善。因为我们“口说的文字”之所以成熟到了明白清晰的地步,乃是由于每种单纯的声音都有寻出符号的必要,随后阅读了这种符号,我们便懂得清楚地发音。中国人在文字中缺少了这一种正字拼音的方法,不能使声音的订正成熟到可以用字母和音节来代表清晰的发音。他们的“口说的文字”是由琐屑无数的单音字所组成,这些字每每包含不止一种意义。要把意义表白分明的唯一方法,全靠那联系、重读和发音——或快、或慢、或轻、或高。中国人的听觉,对于这种分辨,已变得极其敏锐。我发见Po这个字眼,讲起来可有十一种不同的意义;可指“玻璃”、——“使沸”,——“筛麦”,——“剖分’,——“泡水”,——“准备”,——“老太婆”、——“奴才’,——“一位开通的人”,——‘一位聪明的人”,——’一点”。至于他们的“笔写的文字”,我只须举出它对于科学发展的障碍。我们的“笔写的文字”学习起来很简单,这因为我们把“口说的文字”分析为约有二十五种发音,这样分析以后,语言成为一定,可能的声音数目有了限制,而含糊不清的中间声音就都被弃去了;我们只须学习这些符号和它们的结合就行了。中国就不同了;他们并没有二十五个这类的符号,而必须学习几千种的符号。在实用上所必需的符号数目计有九三五三个,如果把最近创造的合计起来,一共就有一〇五一六个;至于文字的数目,按一般书籍中它们表示的观念和它们的结合来计算,可以有八九万之多。

说到科学的本身,在中国人中间,历史

..仅仅包含纯粹确定的事实,并不对于事实表示任何意见或者理解。他们的法理学也是如此,仅仅把规定的法津告诉人;他们的伦理学也仅仅讲到决定的义务,而不探索

关于他们的一种内在的基础。不过中国人也有一种哲学

..,它的初步的原理渊源极古,因为《易经》——那部“命书”——讲到“生”和“灭’。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纯粹抽象的一元和二元的观念;所以中国哲学

似乎和毕达哥拉斯派一样,从相同的基本观念出发。[2]中国人承认的基本原则是理性

..—叫做‘道”;道为天地之本,万物之源。中国人把认识道的各种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学术;然而这和直接有关国家的各种科学研究

并没有联系。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孔子曾在耶稣前六世纪往见老子,表示

他敬重的意思。中国人虽然都可以任意研究这些哲学著作,可是更有一派人自己称为道士或者“道的崇拜者”,把这种研究作为专业。道士们与世隔绝,他们的见解里混杂有许多妄想和神秘的成分。例如他们相信:凡是得‘道”的人便取得了无所不包的、简直认为是无所不能的秘诀,并且可以发生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使得道的能够升天,永远不死(极类似我们曾经谈起过的那种万有的“仙丹’)。至于孔子的著作,更为我们所熟悉。中国几部经籍的出版,以及关于道德的许多创著,都出于孔子的手,至今成为中国人风俗礼节的根本。在孔子的主要作品中(这书已经译为英文),可以看到许多正确的道德箴言;但是他的思想中含有一种反复申说、一种反省和迂回性,使得它不能出于平凡以上。至于其他各种科学,并不被看作是科学,而作为知识的枝节来裨益实际的日的,中国人对于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以前虽然亨有盛名,但是现在却落后得很远。有许多的事物,当欧洲人还没有发现的时候,中国人早已知道了,但是他们不知道怎样加以利用:例如磁石和印刷术。就印刷术来说,他们仍旧继续把字刻在木块上、然后付印,他们不知道有所谓活字板。他们也自称发明火药在欧洲人以前,但是他们的第一尊大炮还是耶稣会教士们给他们造的。至于数学,他们虽然很懂得怎样计算,但是这门科学最高的形态,他们却不知道。中国人又有很多被认为是大天文家。拉普拉斯曾经探讨他们在这一门的成就,发现他们对于日蚀月蚀有一些古代的记载和观测。但是这

一些当然不能够构成为一种科学

..。而且这种观测又是很不切实,不能正式算做知识。例如在《书经》中,载有两次日蚀,相去一千五百年。要想知道中国天文学的实况,可以参考这个事实,就是几百年来,中国的日历都是由欧洲人编著的。起初,中国天文家继续编制历书,常常把日蚀月蚀的日期弄错了,以致编制的人受刑处死。欧洲人赠送中国的望远镜,被悬挂当作装饰品,而不知道怎样去加以利用,医药也为中国人所研究,但是仅仅是纯粹经验,而且对于治病用药,有极大的迷信。中国人有一种普通的民族性,就是模仿的技术极为高明,这种模仿不但行使于口常生活中,而且用在艺术方面。他们还不能够表现出美之为美,因为他们的图画没有远近光影的分别。就算一位中国画家摹拟欧洲绘画(其他一切,中国人都善于摹拟)

居然惟妙惟肖

....,就算他很正确地看到一条鲤鱼有多少鳞纹,满树绿叶有几种形状、以及草木的神态、枝丫的飘垂。——但是那种“崇高的、理想的和美丽的”却不属于他的艺术和技巧的领域之内。并且中国人过于自大,不屑从欧洲人那里学习什么,虽然他们常常必须承认欧洲人的优越。广州一位商人曾经定造一只欧洲轮船。但是奉了总督的命令,立刻拆毁掉,欧洲人被当做乞丐那样看待,因为欧洲人不得不远离家乡到国外去谋生活。还有一层,欧洲人正因为有了知识,不能够模仿到中国人表面上的和非常自然的聪明伶俐。他们的调制颜色,他们的金属制作,尤其是他们把金属铸成极薄的金箔的艺术,他们的瓷器制造,以及其他许多事情,欧洲人至今还不能搜长。

以上所述,便是中国人民族性的各方面。它的显著的特色就是,凡是属于‘精神”的一切——在实际上和理论上,绝对没有束缚的伦常、道德、情绪、内在的“宗教”、“科学”和真正的“艺术”——一概都离他们很远。皇帝对于人民说话,始终带有尊严和慈父般的仁爱和温柔;可是人民却把自己看作是最卑贱的,自信生下来是专给皇帝拉车的。逼他们掉到水深火热中去的生活的担子,他们看做是不可避免的命运,就是卖身为奴、吃口奴隶的苦饭,他们也不以为可怕。因为复仇而作的自杀,以及婴孩的遗弃,乃是普通的、甚至每天的常事,这就表示中国人把个人自己和人类一般都看得是怎样轻微。虽然没有因为出生门第而起的差别,虽然人人能够得到最高的尊荣,这种平等却适足以证明没有对干内在的个人作胜利的拥护,而只有一种顺服听命的意识——这种意识还没有发达成熟,还不能够认出各种的差别。

[1]用在这里的“道德的立足点”这个名词,它的意义是严格的,完全像黑格尔在他所著《法律哲学》内所给予的定义,就是指“主观性”的自己决定,对于“善”的自由判晰。所以读者请勿误会以后论及中国人时继续使用的各个名词,例如道德性、道德的政府等等;这些名词仅仅指道德这个字的浮泛而平常的意义——就是各种教训和命令的颁布,它的目的,在于产生善良的行为——而没能使内心判断的成分显著。——原编者

[2]参阅黑格尔《哲学史讲义》,第一卷第一三八页等处。

简评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讲解学习

简评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年出生于一个政府公务员家庭。1788年进入图宾根神学院学习。1793年毕业后,先后在伯尔尼和法兰克福当了七年的家庭教师。1800年到耶拿,与谢林共同创办《哲学评论》杂志。次年成为耶拿大学编外讲师,四年之后成为副教授。1807年出版他的第一部著作《精神现象学》。1808至1816年,他在纽伦堡当了八年的中学校长。在此期间完成了《逻辑学》。1816年,他被聘为海德堡大学教授。1817年,出版《哲学全书》,完成了他的哲学体系。1818年开始担任柏林大学教授,1821年出版《法哲学原理》。1829年,黑格尔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校长和政府代表,1831年死于霍乱。他在柏林大学的讲稿死后被整理为《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和《宗教哲学讲演录》。 《历史哲学》是黑格尔哲学的核心和中心,是一部有着最深刻影响的著作。黑格尔始终将思想与历史视为同一个过程,他自己的哲学就是历史的产物,必须历史地理解。离开历史的语境,黑格尔哲学及其意义就无法得到真正的理解。《历史哲学》是黑格尔1822年在柏林大学时做的世界历史哲学讲演录,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历史观。恩格斯不止一次地指出,黑格尔是一位有“巨大历史感”的思想家,赞扬“他是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一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尽管他的历史哲学中的许多东西,现在我们看来,十分古怪,如果把他的前辈,甚至把那些在他以后敢于对历史作总的思考的人同他相比,他的基本观点的宏伟,就是在今天也还值得钦佩。”德国哲学家勒维特说过,黑格尔的整个体系基本上是用历史术语思考出来的,在他之前没有别的哲学这么做。在黑格尔之前,还没有一个哲学家像黑格尔那样,试图全面把握历史的性质。正是黑格尔,第一个提出了“世界历史”的概念。但黑格尔并不是要写历史,而是要写历史的哲学。尽管他甚至被人指责为“历史实证主义”,但他决不是要实证地描述具体的历史进程,而是要提供一个全面理解人类历史的构架。 一、 二、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思想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思想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概括:

西方哲学的经典语录

西方哲学的经典语录 ###励志名言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西方哲学的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频道。 人生在世,不过是过路的旅客。——托马斯.阿奎那 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伏尔泰 人的本性就是追求个人利益。——亚当斯密 人人生而自由平等。——卢梭 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叔本华 人最容易忘记的是自己。——克尔凯戈尔 只有那些从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会跌入坑中。——泰勒斯 存有就是合理,合理的也都要存有。——黑格尔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叔本华 把精神说清楚是一个巨大的诱惑。——维特根斯坦 人们惧怕自由和责任,所以人们宁愿藏身在自铸的樊笼中。——弗兰茨.卡夫卡 我手中的灯笼,使眼前黑暗的路途与我为敌。——泰戈尔 思想不是你要它来它便来,而是由它自己决定它的来去。——叔本华 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苏格拉底 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泰勒斯

使一切非理性的东西服从于自己,自由地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去驾驭一切非理性的东西,这就是人的最终目的。——费希特 凡是现实(存有)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存有)的就是现实的。——黑格尔 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奥古斯丁 凡是活着的就理应活下去。——费尔巴哈 假如进化的历史重来一遍,人的出现概率是零。——古德尔 客观世界仅仅精神原始的,还没有意识的诗篇。——谢林 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叔本华 我们喜欢别人的敬重并非因为敬重本身,而是因为人们的敬重所带给我们的好处。——爱尔维修 人类的生命,并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尼采 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是的产物。——培根 权利的相互转让就是人们所谓的契约。——霍布斯 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康德 一切确定的皆否定。——斯宾诺莎 知识归根结底由经验而来。——洛克 没有物体,只有运动。——伯格森 一开始,问题就是要把纯粹而缄默的体验带入到其意义的纯粹表达之中。——胡塞尔

德国著名哲学家生平汇总及德国的哲学渊源

德国盛产哲学家的原因 一、思维方式及民族特点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严谨、一丝不苟的民族。并且德国人具有“逻辑思维”,是以逻辑推理为基础,强调事物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性认为事物的本质不变;非矛盾性认为事物不可能同时存在是与非;排中性认为事物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无中间性,听来具体而实在。 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的开讲词中说过,德意志民族重视理性的思辨,而且不止关心那些对生活有直接联系的问题而喜欢追求真理、灵魂的幸福,做形而上的思考,或许这就是德国成为“哲人的国度”的原因之一吧。 二、历史原因 众所周知,德国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各国君主都希望有思想来帮助国家强大,鼓励思想家发展,所以在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大哲学家。正如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一样。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 康德: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 马克思(Karl Marx,1818.5.5-1883.3.14,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 马克思: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支持他理论的人被视为

论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论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收入《全国大学生本科毕业论文精选精评·哲学卷》,周国平主编,北京·西苑出版社2002年) 内容提要: 本文旨在梳理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统一”思想在哲学史上的发展脉络,澄清这一思想自身的概念界定和论述方式,强调这一思想在理性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关键词: 历史逻辑现实统一历史的可能性绝对精神理性主义 一、问题的提出 正如恩格斯所说,“伟大的历史感”,是“黑格尔思想方法……的基础”,在黑格尔内容丰富体系庞大的哲学体系中,无论是逻辑学、自然哲学、历史哲学还是精神哲学,都贯彻着事物依据辩证法的运动发展轨迹,都体现着历史中绝对精神自我运动的逻辑和绝对精神发展中的逻辑在历史进程中外化的表现形式。在《哲学全书》导言中,黑格尔指出,哲学之最高目地就在于确认思想与经验的一致,并达到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达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在这里,黑格尔所指的“思想”、“经验”和“理性”、“现实”,对应的正是绝对精神自身运动的逻辑与世界变化发展的历史。因此,对黑格尔思想体系的真正把握,就不能离开对“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这一观点的理解。 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思想,其论述最早见于1807年发表的《精神现象学》,并在之后始终贯穿于他对哲学史、政治史等绝对精神发展进程的论述之中。在《历史哲学》的开头,黑格尔更是明确地提出:“哲学用以观察历史的唯一的‘思想’便是理性这个简单的概念;‘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历史因此是一个合理的过程。”(《历史哲学》绪论,三联出版社1956年,47页)并在全书中以这一观念为基础展开他对世界历史(主要是政治史思想史)的陈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这一观念的正式提出,对哲学和历史学研究的意义都是划时代的。正如柯林武德所说:“任何只读过《历史哲学》本身的人,都不能不认为它是一部深刻独创性的和革命性的著作,在书中历史学第一次充分成就地走上了哲学思想的舞台。”(《历史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129页) 对任何观念的考察,都不能离开其历史沿革与发展轨迹,而对黑格尔这样在哲学史上有着巨大和深远影响的哲学家,探究其基本思想轨迹的传承流变,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所以,本文的任务在于阐述三方面的问题: 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这一思想从何而来? 在黑格尔的体系之内这一观念意味着什么,如何表现其自身? 这种统一性的观点在整个理性主义的大体系之中意味着什么,占据什么样的地位,起到了何种影响?

西方哲学家经典语录

西方哲学家经典语录 人生在世,不过是过路的旅客。——托马斯.阿奎那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伏尔泰人的本性就是追求个人利益。——亚当斯密人人生而自由平等。——卢梭人的意识屈从于物化结构。——卢卡奇假如进化的历史重来一遍,人的出现概率是零。——古德尔客观世界只是精神原始的,还没有意识的诗篇。——谢林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叔本华我们喜欢别人的敬重并非因为敬重本身,而是因为人们的敬重所带给我们的好处。——爱尔维修人类的生命,并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尼采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是权威的产物。——培根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科学家在思想中给予我们以秩序;道德在行动中给予我们以秩序;艺术才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的把握中给予我们以秩序。——

卡西尔物体的意义是通过它被己身看到的方向而确定的。——梅罗.庞蒂我不能给自己或是别人提供那种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的快乐。这种快乐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也不能围绕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福柯科学性的语言游戏希望使其说法成为真理,但却没有能力凭自己的力量,将其提出的道理合法化。——利奥塔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叔本华人最容易忘记的是自己。——克尔凯戈尔只有那些从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会跌入坑中。——泰勒斯存在就是合理,合理的也都要存在。——黑格尔凡是活着的就应当活下去。——费尔巴哈在这个世界上,平等地待人和试图使他们平等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总是存在。前者是一个自由社会的前提条件,而后者则像托克维尔描述的那样,意味着“一种新的奴役方式”。——哈耶克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亚里士多德惊奇是哲学家的感觉,哲学开始于惊奇。——柏拉图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叔本华把精神说清楚是一个巨大的诱惑。——维特根斯坦

世界最著名的60位哲学家简介

中外60位重要哲学家简介 1. 泰勒士(Thales,约前624—前550),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的“水是万物的本原”被认为是西方第一个哲学命题。他也被看作是哲学唯物主义的先驱。 2.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80—前500)生于伊奥尼亚海域的萨摩斯岛。毕达哥拉斯派的创始人和首领。该派提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是众多的、不变的,他们认为数目是最智慧的,和谐是最美好的,并认为灵魂不朽。 3. 老子(前571—前471)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其核心观念是“道”,提出了天道无为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4. 释迦牟尼(Sakyamuni, 公元前565—前485)佛教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意译“义成就者”,尊称释迦牟尼。印度人。佛陀的思想代表了当时一定阶层的利益和看法。主要学说有:四谛说、缘起说、无常、无我论、业报轮回论和涅磐论。生前并无著作,死后他的言行由弟子们记录整理汇编为经、律、论三藏。 5.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学以“仁”为核心,崇尚“忠恕”之道,又以孝悌为仁之本。他相信天命,又重视人为;在教育上主张因材施教;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符其名;提倡德治和教化。主要著作有《论语》。 6. 巴门尼德(Parmenides,约前540—前470)生于爱利亚,爱利亚派的哲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著有《论自然》一书。他指出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区分:意见之路按众人的习惯认识感觉对象;真理之路则用理智来进行辩论,“是者”就是真理的对象。 7.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前535—前475)出生于爱菲斯王族。是爱菲斯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火转化成万物是火的消耗和熄灭,万物转化成火是火的充裕和燃烧。著有《论自然》一书,现有残篇留存。 8. 苏格拉底(Socrates,约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雅典人。他的几个重要的哲学命题是“认识你自己”、“德性即知识”。他是把哲学的对象从自然转向人类的伟大哲学家。他的生平事迹和思想主要由他的学生整理在《回忆录》中。 9.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末战国初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学说和思想收录在《墨子》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目。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兼爱非攻②天志明鬼③尚同尚贤④节用。

西方最伟大的30位哲学家

中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圣贤 (注:本文乃根据哲学家的成就、贡献及深远影响所整理,属个人观点) A,西方最伟大的30位哲学家 一,古希腊时代: 1泰勒斯——有记载的第一位西方哲学家、古希腊7贤之一。水, 2毕达哥拉斯——西方理论数学的创始人、“数学鼻祖”、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发现者、毕达哥拉斯学派创始者。数,3赫拉克利特——流变思想的发现者。 火,逻各斯, 提出“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切都在流变之中”。 4巴门尼德—— (1)所提出的“存在”使哲学摆脱了用具体物质形态说明世界本原的原始朴素形式,是认识史的重要进步; (2)“基于逻辑的形而上学”的创造者;

【即创造了一种形而上学的论证形式,这种论证曾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后来大多数的形而上学者的身上,直迄黑格尔为止】; ——或者说,巴门尼德在对逻辑推理领域中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见解方法。 (3)提出“要么存在着存在,要么存在着不存在”; (4)埃利亚学派创始者; 5芝诺——斯多葛学派创始者。被亚里士多德誉为“辩证法的发明者”。 提出了增强思辨能力、提高思维境界的“芝诺悖论”。 6-7留基波、德谟克利特——肯定了空间存在、提出了原子概念。其原子理论:不仅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也是超越了古人思想的科学理论。 8-10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三杰。【古希腊7贤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就有他们三位】 11伊壁鸠鲁——成功地发展了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的享乐主义,并将之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结合起来。

【注:只有不了解哲学的人,或者可悲的人,才会把伊壁鸠鲁的享乐主义与贬义的享乐行为(如纵酒、纵欲)相挂钩!】 12普罗提诺——整个古希腊哲学伟大传统的最后一个辉煌代表。 (1)其学说融汇了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的思想以及东方神秘主义的流溢说; (2)其思想对中世纪神学及哲学有很大影响。 二,中世纪 13圣.奥古斯丁——把哲学与神学调和起来,以新柏拉图主义论证基督教教义。 (1)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2)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 (3)对于新教教会,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

黑格尔历史哲学

黑格尔认为,客观存在的世界在否定历年世界的基础上的诞生,而又经过自身的否定回归到绝对精神,历史哲学是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关于民族国家问题,黑格尔认为,个人是民族国家的组成部分,个人需要服从民族国家的利益;在不同的民族之间,黑格尔认为,不同民族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他的关于东方人、希腊罗马入和日耳曼人的差异就是最着名的观点。关于世界历史,出于其整体哲学观的需求和康德普遍史观念的影响,黑格尔是一位典型的世界主义者。在《历史哲学》和《法哲学》中均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其世界主义观念,即世界历史的发展将可能在民族利益面前承认而流血的过程。这一观点,事实上为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为所谓的自由民主事实侵略扩张提供了依据。 观察历史的方法有三种: (一)原始的历史 关于第一种历史,只要举出一两位着名的历史学家,便可以给人一个确定的典型。 例如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和其他同样的历史学家们。他们的叙述大部分是他们亲眼所看见的行动、事变和情况,而且他们跟这些行动、事变和情况的精神,有着休戚与共的关系。他们简单地把他们周围的种种演变,移到了精神观念的领域里去,这样外在的现象便演成了内在的观念。诗人以同样的方式,运用他感觉中的资料造成他的观念。 当然,这些原始的历史学家也利用别人的报告和叙述,因为一个人决不能耳闻目见一切的事情。不过他们只把这些资料当作是一种组合的元素,这和诗人受赐于已经成立的语言文字的遗产,又是同样的情形。历史着作家把飘忽的片段联系在一起,然后把它们藏在泥摩息尼神庙之中,使它们不朽。各种稗史、民歌、传说都不能列在这种原始的历史里面。这些稗史、民歌、传说所表现的历史的意识还在朦胧的状态,所以它们属于观念朦胧的民族。这里我们要研究的民族,是已经知道他们是什么,和他们在做什么的民族。当真看见的和可以当真看见的现实,是有坚实的基础的,而产生这些稗史和诗歌的那个飘忽模糊的成分,它是没有坚实的基础的,等到各民族的个性发达成熟,这些稗史和诗歌在历史上的权威就不能存在了。 (二)反省的历史 第二种历史可称为反省的历史。这种历史的范围是不限于它所叙述的那个时期,相反的,它的精神是超越现时代的。在这第二类历史之中,可以分出各种显然不同的门类。 不同的门类。 (一)研究历史的人大都目的在对于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或者整个世界 的全部历史——简单的说来,就是对于我们所谓普遍的历史,考察它的梗概。在这里,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历史资料的整理。进行工作的人用了他自己的精神来从事这种整理工作,他这一种精神和材料内容的精神不同。因此,那位作家在叙述各种行动和事变的意义和动机时,他所依据的若干原则,以及决定他的叙事方式的若干原则,是特别重要的。这种反省的治史方法,及其连带的聪明的表现,在我们德国人中间,真是种类万殊。每一位历史学家都是别出心裁,有他自己的特别的方法。一般来说,英国人和法国人知道,必须怎样写历史,他们比较上多半站在普遍的或者民族文化的立场。 年同服尔细人作战。” (二)第二类的“反省的历史”可以称为实验的历史。当我们研究“过去”的时代, 研究遥远的世界,这时候一种“现在”便涌现在我们心头——这是精神自己活动后产生的,作为它自己劳苦的报酬。历史上的事变各各不同,但是普遍的、内在的东西和事变的联系只有一个。这使发生的史迹不属于“过去”而属于“现在”。所以实验的反省,它们的本质虽然是非常抽象的,但是它们属于“现在”是确确实实的。它们使“过去”的叙述赋有“现在”的生气。这些反省是不是真有兴趣、真有生气,当然全看着

黑格尔的经典句子

黑格尔的经典句子 2017-04-161.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2.存在即合理。 3.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4.人们往往把任性也叫做自由,但是任性只是非理性的自由,人性的选择和自决都不是出于意志的理性,而是出于偶然的动机以及这种动机对感性外在世界的依赖。 5.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它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 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7.个性像白纸,一经污染,便永不能再如以前的洁白。 8.什么是悲剧?悲剧就是善的冲突。 9.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乃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抑他人的伟大使之与他人相齐。 10.无知者是最不自由的,因为他要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黑暗的世界。 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 11.对现实的抽象就是对现实的毁灭12.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多的利益和为了这

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过多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 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 13.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14.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光顾他。 15.一个人如果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东西算作自己的发现,这也很接近于虚骄。 16.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17.智慧之鸟的猫头鹰,在文明的暮色中才开始起飞。 18.谁中途动摇信心,谁就是意志薄弱19.个性像白纸,一经污染,便永不能再如以前洁白。 20.爱情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只停留在性欲上,而且显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秀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的精神和另一个人达到统一。 21.运伟大之思者,必行伟大之迷途22.如果你生活是一种无法抗

黑格尔的经典名言

黑格尔的经典名言 导读:世上大概有两种人,“一种人毕生致力于拥有,另一种人毕生致力于有所作为。”一心渴望拥有,一旦没有达到目的,就会失落、痛苦和绝望。心无旁鹜,专心于事业的追求,就会忘掉许多烦恼,找到许多努力过程中的快乐。默默耕耘的人其实是最智慧的人。 如果你生活是一种无法抗拒的、无法改变的痛苦里,那么这种痛苦将是你的幸福!给自己一个希望和勇气,大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慷慨的说句“大不了就是一死”! 存在就是合理 Only in the state does man have a rational existence. 一句哲理在年轻人嘴里说出和在老年人嘴里说出是不一样的。年轻人说的只是这句哲理本身,尽管他可能理解得完全正确。而老年人不只是说了这句哲理,其中还包含了他的全部生活! 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 对现实的抽象就是对现实的毁灭 一个拥有真正美的心灵总是有所作为的,并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精神的生命不是表现为害怕死亡,与荒芜保持绝对的距离,而是表现为承受死亡,并在死亡中保存自身。只有当精神在一种相当绝对的支离破碎状态下重新找到自己,他才赢得它的`真理。精神作为这样一种肯定的事物,并没有逃避否定的事物……同样,当虚假成为真

理的一个环节,它也不再是一个虚假的东西。 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光顾他。 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一个人如果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东西算作自己的发现,这也很接近于虚骄。 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 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多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过多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 智慧之鸟的猫头鹰,在文明的暮色中才开始起飞。 个性像白纸,一经污染,便永不能再如以前洁白。 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运伟大之思者,必行伟大之迷途 谁中途动摇信心,谁就是意志薄弱 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西哲主要哲学家思想汇总(精)

米利都学派: 泰勒斯:水是世界的本质 阿那克西曼德:存在是世界的本质 阿那克西美尼:空气是世界的本质 ¥赫拉克利特: 1.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2.逻各斯: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把逻各斯作为重要的概念引入哲学。 1)什么是逻各斯? A. 万物必须依据和遵守的尺度或比例、普遍原则或必然性,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规律”。 B.有时候他也指普遍理性。 C.逻各斯不仅永恒存在着,且万事万物都根据逻各斯生成。 D.逻各斯是普遍适用的。 2)引入逻各斯的意义: A.逻各使得知识有了可能性。早期希腊哲学从朴素的辩证法的角度出发,断定世界万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然而如果一切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知识就没有了立足的依据。逻各斯作为不变的规律,使得知识有了可能性。 B.逻各斯的介入,使得赫拉克利特的哲学有了某种二元式的结构:处于永恒运动变化中的世界万物与不变的逻各斯。 C.在后来的哲学研究中,逻各斯及由其衍生出的

逻辑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 3)人一次也不同踏入同一条河流。 生与死、醒与睡、少与老是同一的”、“向上的路和向下的路是同一条”、“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我们踏入又不踏入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又不存在”等等。 局限:只关注河流在变化,忘记趟水过河的人也在变化。4)赫拉克利特哲学的影响: 讲义P205 南意大利哲学 毕达哥拉斯学派:数是世界的本质 爱利亚学派:爱利亚学派的影响 (先驱)克塞诺芬尼:一神思想 (创始人)¥巴门尼德: 存在: 作为存在和作为思想是一回事。 巴门尼德的影响: 芝诺: 阿基里追不上乌龟 “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是芝诺针对伊奥尼亚派的变化本原观提出否认运动可能性的四个论证之一,即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的悖论:设想奥林匹克赛跑冠军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乌龟先爬一段路程,当阿基里斯跑完这段路程时,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路程,当阿基里斯跑完这一段时,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一追一爬,以至无穷,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这个悖论说明,运动中的事物没有快慢之分。 飞矢不动 “飞矢不动”是芝诺为反驳变化本原观而提出的否认运动可能性的四个论证之一: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夏商周秦汉(西汉,东汉)晋(西晋,东晋)北朝( 前秦,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南朝(宋,齐,梁,陈和后梁)隋唐五代十国宋(北宋,南宋)先后与辽、金,西夏并存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商约公元16世纪-约公元前1066 周西周约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 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汉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 东汉 25-220 三国魏 220-265 蜀 221-263 吴 222-280 西晋 265-316 东晋十六国东晋 317-420 十六国 304-439 南北朝南朝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北朝北魏 386-534 东魏 534-550 北齐 550-577 西魏 535-557 北周 557-581 隋 581-618 唐 618-907 五代十国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6 后汉 947-950 后周 951-960 十国 902-979

宋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辽 907-1125 西夏 1032-1227 金 1115-1234 元 1279-1368 明 1368-1644 清 1644-1911 中华民国 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民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 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 禹 启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杼 槐 芒 泄

黑格尔的社会历史理论

一、文献资料 1、《马克思世界史观:文本、前沿与反思》——黄皖毅着(第一章) 马克思的新“世界历史”概念和世界史观的提出,是受到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深刻影响的结果,但是马克思所探讨的世界历史与黑格尔的世界历史不可同日而语。黑格尔对世界历史的本体、世界历史的分期、世界历史始于东方王国终于日耳曼王国的进程、作为部分的各个国家与世界历史整体的关系等都进行了阐述。黑格尔的“世界历史”实际上是精神的发展过程:“世界历史在一般上说来,便是‘精神’在时间里的发展,这好比‘自然’便是‘观念’在空间里的发展一样。”“世界历史可以说是‘精神’在继续作出它潜伏在自身本身精神’的表现。如像一粒萌芽中已经含有树木的全部性质和果实的滋味色相,所以,‘精神’在最初迹象中已经含有‘历史’的全体。”因此,黑格尔是在思辨、逻辑的领域内用绝对精神来规定世界历史,超越了历史学意义,提升到了哲学的层次,归根结底是抽象的,带有本体意义的。可以说,马克思只是继承了黑格尔“世界历史”术语以及一些基本形式,在内容上则已经发展出新质,是发前人之未发。 2、《新编历史唯物主义》——陈章亮主编(第一章) 人类要探求社会历史规律,必须打破用人性来解释历史的框架,黑格尔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他不是在人性之中,而是在他所构想的“绝对观念”中去探索历史事变的原因,用“绝对观念”的自我发展来描绘人类历史,把历史的进程看做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历史的内在规律决定的。黑格尔否认了历史人物的行为动机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的观点,认为在这些动机背后还有更深刻的动力。这一卓越的见解,为最终解决“历史之谜静指出了方向。但是,黑格尔的哲学是头足倒置的。当他进一步揭示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时,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把历史发展的动因归结为绝对精神。这是他用思辨的逻辑编织起来的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必然归宿。 3、《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赵家祥主编(概论第三节) 德国唯心主义者黑格尔的历史观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的哲学,是彻底的唯心主义的一元论。黑

德国哲学家康德经典名言30句

德国哲学家康德经典名言30句 1.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2.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3.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4.三样东西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希望,睡眠和微笑。 5.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 6.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7.一个人说出来的话必须是真的,但是他没有必要把他知道的都说出来。 8.越是处心积虑地想得到生活上的舒适和幸福,那么这个人就越是得不到真正的满足。 9.一个行为的道德性不取决于它的结果,而仅仅取决于该行为背后的意图。 10.一个人没有信心,第二天都不想起床。 11.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12.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 13.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14.如果竭尽自己最大努力仍然还是一无所得,所剩下的只是善良意志,它诚如沉睡的宝石一样,自身就发射着耀目的光芒,自身之内就具有价值。 15.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16.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17.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18.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 19.只要你尽职尽责,人们都会由衷地对你尊敬。

20.思想无内容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 21.对孩子的要求,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加以拒绝,就应该给予满足;如果有不答应这种要求的理由,那就不允许他耍赖。一旦拒绝,就不要改变。 22.经验虽然告诉我们某物是如此这般的状况,但并不告诉我们它不能是另外的状况。 23.美,是没有目的的快乐。 24.教育之目的就在于使人成为人。 25.当爱情需要我的时候我没有资格,当我需要爱情的时候,他却离我而去 26.假如我们像动物一样,听从欲望、逃避痛苦,我们并不是真的自由,因为我们成了欲望和冲动的奴隶。我们不是在选择,而是在服从。唯有自律,自律使我们与众不同,自律令我们活得更高级。 27.美最忌讳的是使人反感,而和崇高相去甚远的是令人失笑。因此男人最痛苦的是你说他无能,女人最讨厌你说她丑陋。 28.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 29.事实上只有三种人适合结婚:傻瓜、恶棍和牧师。牧师习惯受缚于义务,恶棍希望他的太太不贞,傻瓜则相信他的太太是忠实的 30.我已选择了一条路,将要终身实行;我要继续我的事业,任何事都不能加以阻挡。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表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表 ┏━━━━┯━━━━━━━━┯━━━┯━━━━┓┃朝代│ 起讫 │都城│ 今地┃ ┠────┼────────┼───┼────┨ ┃夏 │约前22世纪末至约│安邑 │山西夏县┃ ┃ │前21世纪初—约前├───┼────┨ ┃ │17世纪初 │阳翟 │河南禹县┃ ┠────┼────────┼───┼────┨ ┃ │约前17世纪 │亳 │河南商丘┃ ┃商 │-前11世纪├───┼────┨ ┃ │ │殷 │河南安阳┃ ┠─┬──┼────────┼───┼────┨ ┃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镐京 │陕西西安┃ ┃周├──┼────────┼───┼────┨ ┃ │东周│前770-前256 │洛邑 │河南洛阳┃ ┠─┴──┼────────┼───┼────┨ ┃秦 │前221-前206 │咸阳 │陕西咸阳┃ ┠─┬──┼────────┼───┼────┨ ┃ │西汉│前206-公元25 │长安 │陕西西安┃ ┃汉├──┼────────┼───┼────┨ ┃ │东汉│ 25-220 │洛阳 │河南洛阳┃ ┠─┼──┼────────┼───┼────┨ ┃三│魏 │ 220-265 │洛阳 │河南洛阳┃ ┃├──┼────────┼───┼────┨ ┃ │蜀汉│ 221-263 │成都 │四川成都┃ ┃国├──┼────────┼───┼────┨ ┃ │吴 │ 222-280 │建业 │江苏南京┃ ┠─┼──┼────────┼───┼────┨ ┃ │西晋│ 265-317 │洛阳 │河南洛阳┃ ┃晋├──┼────────┼───┼────┨ ┃ │东晋│ 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 ┃十六国 │ 304-439 │ - │ -┃ ┠─┬──┼────────┼───┼────┨ ┃南│宋 │ 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黑格尔哲学思想在德国古典哲学史上的地位

黑格尔哲学思想在德国古典哲学史上的地位 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同一。 围绕这个基本命题,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黑格尔在论述每一个概念、事物和整个体系的发展中自始至终都贯彻了这种辩证法的原则。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惊人的大胆思考之一。 他的著作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创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认为:“ 绝对观念” 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世界的运动变化乃是“ 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结果,认为他自己的哲学就是“ 绝对观念” 的最高表现,普鲁士王国是体现“ 绝对观念” 的最好国家制度。所以黑格尔的哲学是为普鲁士专制制度辩护的,但是在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提出了有价值的辩证法思想,认为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过程,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而其内部矛盾乃是发展的源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辩证法哲学思想在黑格尔1788年进入图宾根神学院深造的几年里,受I.康德、B.斯宾诺莎和J.-J.卢梭等人的思想影响。在大学时期的生活和学习,引导他开始研究政治和宗教,并对现实进行批判。他把哲学家与民众联系起来,把批判的锋芒同时指向宗教和专制制度。此时,黑格尔尚未形成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仍然认为宗教高于哲学,认为哲学作为反思的思维不能把握生命和精神的无限性。这一看法不同于他以前的观点,到耶拿以后,黑格尔很快又放弃了这一观点,转入论证绝对知识。黑格尔在耶拿时期,是他把自己的理想变为体系的一个转折点。1801年黑格尔写了《费希特和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异》一文,参加当时的哲学争论。这是黑格尔发表的第一篇哲学论文。 黑格尔这一时期还发表了一些批评康德、费希特和F.H.雅各比等人的著作。这些人的哲学被黑格尔看作主观的反思哲学、需要克服的片面性哲学,因而必须把它们同以总体为基础的“真正的哲学”区别开来。 1805年开始写《精神现象学》,于1807年3月出版。它标志着由康德开始的德国哲学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也标志着黑格尔已经成为一位成熟的和独树一帜的哲学家。黑格尔在这部巨著中划时代地提供了一部人类意识的发展史。它从内容上将人类意识发展分为5个阶段。①意识,②自我意识,③理性,这3个阶段属于主观精神;④精神,即客观精神;⑤绝对精神。黑格尔的整体观和伟大的历史感,均体现在这部意识发展史中。《精神现象学》作为人的意识发展诸阶段的缩影,深刻地揭示了人的个体发展及人类社会发展两个方面的历史辩证法。 在纽伦堡,黑格尔完成了另一部巨著即1812、1813、1816年先后分3 卷出版的《逻辑学》。这部著作的重要意义和它出版后遭到的冷遇形成鲜明的对照。它只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才得到了正确的理解、改造并加以应用。在黑格尔的体系中,《逻辑学》占有核心的地位。除了《精神现象学》之外,

名人哲学家黑格尔名言最有名的一句话经典语录大全

名人哲学家黑格尔名言最有名的一句话经典 语录大全 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沉没于其中的任务,方可有所成就。——黑格尔 真理诚然是一个崇高的字眼,然而更是一桩崇高的业绩。如果人的心灵与情感依然健康,则其心潮必将为之激荡不已。——黑格尔 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尔 婚姻实质上是伦理关系。婚姻是具有法定意义的伦理性的爱。 无知者是最不自由的,因为他要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黑暗的世界 一个拥有真正美的心灵总是有所作为的,并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现实中无法解决的困惑,就到哲学里去寻找答案。

目标有价值,生活才有价值。 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黑格尔 世上大概有两种人,“一种人毕生致力于拥有,另一种人毕生致力于有所作为。”一心渴望拥有,一旦没有达到目的,就会失落、痛苦和绝望。心无旁鹜,专心于事业的追求,就会忘掉许多烦恼,找到许多努力过程中的快乐。默默耕耘的人其实是最智慧的人。——黑格尔 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黑格尔 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记取历史教训。 无知者是不自由的,正因和他对立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凡是存在的事物就天然具有合理性… 青春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间。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一个拥有真正美的心灵总是有所作为的,并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乃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抑他人的伟大使之与他人相齐。 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黑暗中一样,看不清什么东西。 只有一个人能理解我,但他也不能完全理解。——黑格尔 一句哲理在年轻人嘴里说出和在老年人嘴里说出是不一样的。年轻人说的只是这句哲理本身,尽管他可能理解得完全正确。而老年人不只是说了这句哲理,其中还包含了他的全部生活!——黑格尔 只有那些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处的人,才会没有出头之日。 任性和偏见就是自我个人主观的意见和意向,——是一种自由,但这种自由还停留在奴隶的处境之内。

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名言“人,诗意的栖居.....阅读附答案

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名言“人,诗意的 栖居.....阅读附答案 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名言“人,诗意的栖居”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和向往的时候,我们回顾中国传统的居住文化和人文情怀,这种追求诗性、寻求心灵轻盈与静谧,乃至回归明净无瑕精神家园的思想与之异曲同工。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比西方文化更早地追求着以诗性和精神家因为目标的人居理想。强调诗性、追求精神居所和理想家园的情怀,使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思想能超然于现实而达到心灵与自然的静默和融合。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对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诗性智慧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如《诗经·硕鼠》从“逝将去汝,适彼乐土”到“乐国”“乐郊”,提出了建立“乐土”、“乐国”、“乐郊”的美好理想,人人平等、幸福,再也不会过哀伤悲叹的日子,是早期的“乌托邦”思想的萌芽,有似后世的《桃花源记》所期待的蓝图。从人居环境的角度来讲,中国古代文人山水诗、山水画所表达出来的诗意情怀,就足以反映中国人几千年不变的“诗意栖居”的梦想。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山水田园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为主,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图景,以表达对宁静平和

生活的向往,以实现心灵的皈依。东晋陶渊明的作品,经典地表达了古代中国人追求“诗意栖居”的理想。他的田园诗,是其人格精神的外化,他写景物重在写意,只追求平和悠闲的心境与恬淡朴素的物境的融合,呈露出浑然天成的大境界。因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所以,著名的《桃花源记》便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自给自足”“路不拾遗”的“世外桃源”之境,成为中国古人追求自然本性的社会梦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画是同源的,经常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宋代欧阳修提到:“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明代画论专家李贽也有这样的评价:“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诗不在画外,正写画中态。”究竟什么样的画最能表达“诗意栖居”的理想境界,宋代山水画论专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的一段话给我们很好的启迪,他说:“世人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凡画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很明显,可居、可游的画境,是笃爱山水的人们实现自身理想和满足自身精神欲望的理想境界。宋代著名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大大小小几百个村落形态,多为可居可游之境,充分表达出理想居住之境的引人入胜和优美宜人。古代众多的山水画和村居图中表达的居住胜境充分表达了中国人追求“诗意栖居”的美

从黑格尔的“世界想象”看他的历史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a13776949.html, 从黑格尔的“世界想象”看他的历史观 作者:吴礼明 来源:《社会科学动态》2019年第06期 摘要:在《历史哲学》中,黑格尔把人类世界分为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和日 耳曼世界。在谈论这个世界之前,黑格尔以其哲学大师的浪漫和智慧先给世界历史一个活泼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黑格尔的历史观是其认识论、方法论的现实支撑。正由于其建构了以“希腊世界”为起点,以“日耳曼世界”为终点的理性世界发展逻辑,才使他独具历史感的唯心主义哲学得到世界历史验证。这个历史观不仅造成“欧洲中心论”在近代人类世界的长期盛行,也给人类文明的正常交流带来深远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黑格尔;欧洲中心论;世界观 对于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学界普遍认为“逻辑学”是黑格尔哲学的基础,马克思认为“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秘密所在,这都是确定无疑的事实。然而,不管是“逻辑学”还是“精神现象学”,在理论构建之前都会受到黑格尔对人类世界及其历史发展的认识的影响。我们认为,黑格尔的历史观是其认识论、方法论的现实支撑,是人们打开黑格尔哲学体系大门的另一把钥匙。在此,我们仅从黑格尔对人类世界的一个“想象”出发,一窥人类世界及其历史在黑格尔心中的轻重地位。 在《历史哲学》中,黑格尔把人类世界分为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和日耳曼世界。在谈论这个世界之前,黑格尔以其哲学大师的浪漫和智慧先给世界历史一个活泼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 正由于黑格尔把人类世界分为四个,他对人类世界及其历史的想象和比喻也设有四个。我们分别做一说明: 一、东方世界——历史的幼年时期——哲学史之外——纯有 黑格尔指出:“在地理的概况里面,我们已经举出世界历史的大概路线。太阳——光明——从东方升起来。光明是一种简单的对自己的关系,它虽然具有普遍性,同时却又在太阳里有一种个性”。① 根据人类世界的发展历史,黑格尔是不能否认世界历史起源于东方的。因此“我们必须从‘东方世界’说起”②,而历史又“必须从中华帝国说起,因为根据史书的记载,中国实在是最古老的国家。”③然而,在黑格尔的“逻辑”及之后的论述中我们发现,这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路线与“哲学历史”的发展路线是完全不一致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