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一):地球与地图 一

2018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一):地球与地图 一

2018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一):地球与地图 一
2018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一):地球与地图 一

2018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一)

地球与地图一

下图表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中三条纵线表示经线,三条横线表示纬线,a、b相交于点O。读图完成1

~2题。

1.如果图中的经纬度差都是5°,则()

A.图中四个方块所表示的面积一定相等

B.图中的三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长度一定都相等

C.图中的三条经线长度一定相等

D.图中O点一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2.如果纬线b刚好是北温带和热带的界线,则在O点上空俯视,所见的地球可能为下图中的()

下图为“部分地区经纬网图”。读图,回答3~4题。

3.C点在D点的()

A.东北B.西北C.西南D.东南

4.从A点飞往B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A.一直向东B.一直向西

C.先东北再东南D.先正北再正南

5.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A.820千米B.1 020千米C.1 220千米D.1 420千米

1 / 5

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

6~7题。

6.②地的地理坐标是()

A.(40°N,20°W)B.(40°S,20°E)

C.(40°S,20°W)D.(40°N,20°E)

7.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中纬度

B.③地位于东半球

C.④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

D.①②两点间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距离

(2017·吉林长春模拟)一架飞机从甲地(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抵达乙地(60°N,80°E)。据此回答8~9题。

8.飞机飞行航线()

A.一直不变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D.先向北后向南

9.这架飞机若以同样的速度,沿60°N纬线飞行,抵达乙地大约需要()

A.8小时B.12小时

C.16小时D.20小时

10.图中戈达瓦里河河口与高韦里河河口的直线距离约为()

A.700 km B.70 km C.1 000 km D.100 km

11.(2017·重庆名校联盟联考)有关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2 / 5

4

3 / 5

浅谈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策略

浅谈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策略 四川省邻水县第二中学袁冬 一、指导思想 高三地理复习应根据本校的实际,立足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要面向低、中档题抓训练,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要突出抓思维教学,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研究高考题,分析相应的应对策略,要更新复习理念,优化复习过程,提高复习效益。简单说就是: 依纲务本、全面复习、狠抓基础、培养能力; 面向全体、突出重点、分类推出、抓弱补缺; 启发诱导、精讲多练、知识建构、勤考勤练; 严谨、和谐、规范、高效。 二、时间及内容的安排: 1、按教研室下发的计划为准,结合本校实际,一轮在2月底3月初完成。 2、材料以一本资料为依托,同时编制符合学情的教案。 3、每专题进行一次专题过关测验。 4、每周可以进行一次小考卷训练。 5、内容安排:由于复习时间很紧,因此对复习的三轮策略调整为两轮,其中一轮不变,时间适当顺延,一轮中体现二轮的专题思想,二三轮合并更侧重考前模拟训练,同时复习内容不再以课本单元为序安排,而是在充分分析考纲、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按照学情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按学科知识体系重新整合复习内容。 三、复习目标 重视基础,稳扎稳打,不放过知识点的细枝末节,系统复习一遍;全面、系统、准确、熟练地掌握所有知识点。一轮复习保证懂、会、准。 1、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建议更多的采用理科的复习方法。○1运用图形知识的结构,提炼能力要求和具体方法○2精讲精练,通过典型题和变式图,结合区域实际,加强应用原理和方法的训练。 2、人文地理知识理解不难,但内容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内容多。此部分复习方法与策略要抓住下面几点:○1以实际问题作为切入点,统领人文地理知识○2结合区域特征,善于进行对比分析○3拓展知识面,适应现实中人文地理内容的迅速发展○4加强逻辑推理,学会科学表达。 3、区域地理要求学生在脑海中具有地球模型,有经纬网构成的易于定位和描述相互位置关系的模型。区域地理的复习使得学生不仅要关注地表的自然要素,还要关注这些自然要素影响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个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土壤、生物、矿产、工业、农业、城市、交通、人口等问题从此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关联成为学生地理思维的主线之一。应当做到当一个经纬坐标点给出的时候,学生的地理思维不仅会反映出这一点的位置,关于这一点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特征会源源不断地展现出来,甚至进一步深入的相关分析和预测也会形成。 四、具体措施 (一)、落实“六到位” 1、要讲到位,讲到学生的疑难点上,讲到知识的关键点上,讲到试卷的失分点上,讲到考纲的赋分点上。 复习课,注重知识的梳理,形成条理、系统的结构框架,专题过后学生头脑中要清晰。要讲知识的重、难点和学生容易错的地方,要引导学生对知识横向推广,纵向延伸。讲出题

2020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常见天气系统(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 常见天气系统 一、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气旋(较稳定)经过我国江西省某城市前后该城市的气压、风向和最高气温随时间变化情况。据此完成第1~2题。 1.推测该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为(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东南向西北 2.该地6日气压最低的原因是( ) A.大气降水较多 B.受冷气团控制 C.盛行上升气流 D.地面辐射强 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图示城市3—5日风向为东南风,说明该气旋位于城市西部;6日城市无明显风向,可能正处于气旋中心;7—9日城市为西

北风,说明气旋位于城市东部;则该气旋移动方向是自西向东。第2题,该地6日无明显风向,可能是盛行上升气流,而无水平方向大气运动所致。气流上升运动最强烈而导致近地面气压最低。某天气系统过境后,家住我国南方的刘老师打开手机中的天气预报软件,获得了当地从昨天到接下来一周的天气资料。完成第3~4题。 3.上述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4.关于图中所示各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昨天大气污染较为严重 B.今天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 C.明天大气保温作用较好 D.周二白天洗车店生意较好 答案3.B 4.B 解析第3题,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呈上升态势、风力减小,最可能是暖锋过境,受暖气团控制而气温回升。第4题,昨天西南风5~6级,大气污染物因风大而不易存留,一般污染不会很严重,则A项错误;今天受单一暖气团控制而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则B项正确;明天为晴天,所以大气保温作用较弱,则C项错误;周二为小雨天气,不适宜洗车,

高考地理一轮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据下图1,判断1~2题: 1.在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中,穿越长江的有() A.3条B.4条C.5条D.2条 2.沿江分布铁路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长江航运功能强B.沿江地形制约 C.沿江经济落后D.沿江人口稀少 【解析】1选C,2选A。该题组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都穿越了长江。第2题,由于长江航运功能强,是我国的黄金水道,所以,沿江铁路较少。 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图2)。据图回答3~5题。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青藏高原 B. ①为四川盆地 C.①为黄河谷地 D. ①为喜马拉雅山 4.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A.有喀斯特地貌分布 B.具有广阔平原 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5.关于①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D.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解析】3选B,4选A,5选C。第3题,关键是通过空间定位判断①①①①①①分别位于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汉江、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第4题,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第5题,渭河谷地是一个地堑。 读“某区域示意图”(图3),完成6~7题。 6.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①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①污染浪费严重①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7.该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暴雪 B.沙尘暴 C.咸潮 D.赤潮 【解析】6选D,7选C。第6题,图示地区为我国的珠江口地区,该地区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再加上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导致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第7题,冬季,珠江注入南海水量少,海水容易倒灌,形成咸潮。 下图是“我国某省城市分布图”(图4),读图回答8~10题。 8.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 A.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B.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 C.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D.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晚 9.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A.以旅游业为主B.以轻工业为主 C.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D.以金融、贸易为主

【小初高学习]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每日一题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其应用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其应用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采取地膜覆盖的方式栽培作物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预防病虫害等方面。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加了太阳辐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参考答案】1.A 2.C 解题必备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其应用 1.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

2.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温室气 体排放增多→ 大气吸收 的地面辐 射增多 → 大气逆辐射 增强,保温 作用增强 → 气温升 高,全球 气候变暖 (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①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反季节农业,利用玻璃温室育苗等。塑料薄膜、玻璃能使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棚内或室内,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把热量传递出去,从而使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内。 ②人造烟雾、浇水防冻。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常用人造烟雾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里的农作物免遭冻害。浇水可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水的比热容大,浇水可减小地表温度下降的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 ③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3)利用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①高海拔地区(以青藏高原地区为例)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 弱作用弱 →太阳能丰富 ②内陆地区(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气候较为干旱→ 晴天多、阴 雨天气少 → 大气的削 弱作用弱 →太阳能丰富 ③湿润内陆盆地(以四川盆地为例)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课时规范练11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课时规范练11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高考题组 (2018海南卷,19~20)下图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000毫米的高值区。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 ) A.海水流动快 B.有暖流经过 C.太阳辐射强 D.靠近陆地 2.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冬季海面蒸发更强,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海域冬季( ) A.降水少 B.辐射强 C.海气温差大 D.风力强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影响蒸发的因素主要包括气温、湿度、风速以及蒸发面积等。图示蒸发量高值区延伸方向与日本暖流位置一致。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明显,B项对。从海水流动看,暖流沿线海水流动速度近似,但辐射差异大,故A项错;从太阳辐射看,比辐射更强的低纬蒸发量还大,C项错;从海陆位置看,更靠近陆地的海域辐射量较小,D项错。第2题,暖流对流经海域海水有增温作用,冬季更加明显,使得流经海域温差大,蒸发强烈,C项对。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主要位于东海海域,比渤海、黄海降水 量大,辐射较弱,A、B两项错;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远,风力比渤海、黄海小,D项错。 3.(2015四川卷,1)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此次航行中,最可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是( )

A.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 B.非洲以南→南海 C.南海→台湾海峡 D.台湾海峡→青岛 答案A 解析4月5日荣归,航行时间在此之前。根据图中航线位置,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航段主要在西 风带范围内,顺风顺水,A项对。非洲以南→南海之间在南半球是东南信风带,不是顺风,赤道是无风带,也难利用,B项错。南海→台湾海峡时段,大概在春季,风力不明显,C项错。台湾海峡→青岛时段,季风不明显,不是利用风最方便的时段,D项错。 模拟题组 (2019山西河津二中月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气候分布图,线条a、b为洋流。读图,完成4~6题。 4.洋流a的名称及流向分别是( ) A.巴西暖流流向西北 B.南赤道暖流流向西北 C.加那利寒流流向东南 D.北赤道暖流流向西北 5.在b处海域放置一批带标志的漂流瓶,下列海域中,最有可能先见到这些漂流瓶的是( ) A.加勒比海 B.阿拉伯海 C.几内亚湾 D.白令海 6.夏季,我国上海从甲国进口一批矿产,走最近航线在海洋航行的过程中( ) A.一路顺风顺流 B.先顺流后逆流 C.先逆流后顺流 D.一路逆风逆流 答案4.B 5.C 6.A 解析第4题,据图中气候、河流、赤道及海陆分布相关信息,可以判断该地为南美洲东部局部地区。洋流a穿过赤道,应为南半球的南赤道暖流,因受陆地形状的影响而向西北方向流动,故选B项。第 5题,b位于南半球大西洋西岸,阿拉伯海位于北印度洋,白令海位于北太平洋,距b海域远,因此难 以先见到;b处洋流为巴西暖流,与西风漂流、本格拉寒流、南赤道暖流形成中低纬环流,因此最有 可能先见到漂流瓶的是几内亚湾。加勒比海也位于大西洋,但漂流瓶顺着洋流到达加勒比海会比到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技巧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技巧 一、统揽全局、突出重点 当前绝大部分地理综合复习课的基本教学程序为首先实行专题知识的全面梳理,其次是典型例题讲解,最后是少量随堂训练,能够用“专题”、“系统”、“全面”、“少练”四个词组来概括。 不过地理学科内容多,考试范围广,“求全”、“求保险”的复习思路,似乎面面俱到,但实际上只能是浅尝辄止,最后什么都不能落实。“求全”的复习过程必然挤掉“水平训练”这个重要环节,考生吃的多为“夹生饭”,综合水平培养是建立在不扎实的根基上的。所以,与其“求全”导致不落实,不如化繁为简,突出重点、难点,就某些核心问题举一反三,持续训练,或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现在一套综合水平测试卷的有限题量,使得命题者一般会从核心知识与水平上设计题目。考生若能将地理学的核心问题真正领悟并能熟练使用,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地理科的考试以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内容为主。高中地理知识的核心应围绕“人地关系”这个主线。譬如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宇宙环境”的核心是人类生活的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地球的形状、质量、自转与公转运动所带来的昼夜更替、地方时差、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尤其是地球运动带来的自然现象更是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至于诸如恒星与星云、彗星、流星等恐难进入核心之列。 从近三年“文科综合水平测试”的试卷中能够看出,第一单元中的日照图判断,昼夜长短的判别,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区时与日期的计算等一些与人类生活、生产相关的问题一直是高考命题专家们眷恋的情结。再如第三单元“海洋环境”,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曾多次涉及海水的盐度、洋流,如2001年的文综选择第12题,2002年的文综选择第11题。我们在复习第三单元时,应明确其核心应该是海水的温度、盐度、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洋流的成因等,海洋资源的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经纬网及其应用试题

经纬网及其应用难易程度:★★☆☆☆高考频度:★★☆☆☆西北通道是指从北大 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以往因冰封影响,航 2题。运受限,但未来有望实现通航。读图,回答1— 1.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甲地沿最近的线路飞往乙地,则该飞机飞行方向是 B .先西北,后西南 A.一路正西 C.先东北,后东南 D .先西南,后西北 (cos 70°≈0.342)2.图示区域西北通道的长度约为3 330 km D. B .13 500 km C.5 000 km .A1 800 km 【参考答案】1.B 2.C 1.利用北极星判断纬度 1 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是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或者说就是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如上图中角Φ即为A地的纬度数) 2.东西经度与东西半球的区别

注意:180°经线西侧为东经度,东侧为西经度;160°E经线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20°W—0°为东半球的西经度,160°E—180°为西半球的东经度。 3.地球表面上对称点的确定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南北纬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B(40°S,20°W)。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A(40°N,20°W)与C(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南、北纬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D(40°S,160°E)。 4.经纬网判定“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确定南北方向 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2)确定东西方向 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分别在东西经,如图所示: 5.经纬网判定“距离” (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下图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 表千米(φ111×cos 根据经度差定纬度长度: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φ(2)。),如图中AC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两点不在同一经线,也不在同一纬线上,计算两点间距离时需要进行模糊估算。①可以C)若A、(3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

2020届高考地理大一轮试题第五章课时规范练6地质循环与内力作用作业(湘教版)

课时规范练6地质循环与内力作用 模拟题组 (2018云南师大附中模拟)瓦屋山(左图)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海拔最高为3 522米,垂直高差近1 000米,孤峰状的山体拔地而起,山顶面平坦如桌台,周边悬崖陡壁围绕,地质学家誉其为“中国桌山,人间仙台”。瓦屋山顶部由坚硬的玄武岩组成,下面是数百米厚的石灰岩。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据此完成1~2题。 1.右图中,能代表瓦屋山顶部岩石类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瓦屋山顶成“桌台状”,其形成过程中经历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A.岩浆活动、侵蚀作用、固结成岩、沉积作用、断裂上升 B.岩浆活动、断裂上升、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 C.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岩浆喷发、断裂上升、侵蚀作用 D.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岩浆侵入、断裂上升、侵蚀作用 2.C 1题,根据材料,瓦屋山顶部岩石为玄武岩,为岩浆岩中的喷出型岩浆岩。根据图中箭头方向,三类岩 石都能形成岩浆,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即只有一个指向的箭头。图中丁为岩浆,乙为岩浆岩,B正确。第2题,瓦屋山顶为玄武岩,下面是石灰岩,属于沉积岩。说明石灰岩形成早于玄武岩。石灰岩是沉积岩,先有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然后才有岩浆活动,喷出地表,形成玄武岩。周边悬崖陡壁围绕,说明桌状山是断裂上升后,受外力侵蚀形成平坦“桌台状”山顶。形成过程中经历的地质作用依次是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岩浆喷发、断裂上升、侵蚀作用,C正确。 (2018湖北荆州质量检查)大陆边缘是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海深在0~3千米,大陆边缘的地壳一般属于陆壳性质,但厚度往往小于大陆内部的地壳,有宽有窄。根据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分为稳定型(A图)和活动型(B图和C图)两大类。读大陆边缘类型示意图,完成3~5题。

一轮复习教案:地球与地图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讲地球和地图 教学目标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 4.说明海拔和相对高度,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的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解决地理问题 教学重点 1.应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判断方向、计算距离 2.理解并掌握地图的三要素:不同类型地图的方向的确定,比例尺的计算及缩放,注记、 图例的阅读与运用 3.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图出现频率较高,且综合性越来越强,侧重于与其他考点相结合考查,比如根据等高线确定修建水库的地址和规模,与气温垂直变化的相关计算,聚落与交通线和等高线的关系等。 考查方向: 1.以经纬网图为背景,考查距离的计算、方向及最短航线的判断 2.以经纬网图和区域地图为背景,考查比例尺的计算、方向的判断 3.以经纬网图和区域地图为背景,考查区域空间定位、地理位置的描述和评价、区域地理特征 4.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图出现频率较高,且综合性越来越强,侧重于与其他考点相结合考查,比如根据等高线确定修建水库的地址和规模,与气温垂直变化的相关计算,聚落与交通线和等高线的关系等。 教学过程 告知学生学生根据教材和以前掌握的知识完成《金版教程》上的“基础梳理”第一讲地球和地图 第一课时 要点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8万里)。 2.地球仪 (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假想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两极:地球仪上,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其中指向北极星的一端是地球的北极N;另一端是地球的南极S)。 3.经纬网 (1)经线和纬线的基本特点 (2)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3)几条重要的经线和纬线 ①重要经线: 0°经线和180°经线是东西经度界线; 20°W 经线和160°E 经线是东西半球划分界线。 ②重要纬线:赤道(0°纬线)是南北半球划分界线; 23°26′是热带和温带划分界线; 66°34′纬线是温带和寒带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中纬度界线;60°经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要点二经纬网的主要应用 1.定“位置” 2.定“方向”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主要知识点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主要知识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主要知识点》的内容,具体内容:地理的复习是一次记忆的翻新。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⑴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⑵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 地理的复习是一次记忆的翻新。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⑴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 ⑵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地面状况不同直接影响大气中的水热状况,表现在: ①海洋与陆地: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气温最高月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年降水量少,且比较集中。 海洋性气候日较差、年较差小,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较多,分配较均匀。 ②地形:A对气温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日较差)。 B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山脉往往是气候的分界线。 ③植被:裸地和植被覆盖地不同。④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

湿。 (二) 1、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大气受热过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 1.大气环流——具有双重性质: ①大气环流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之间发生热量交换和水分交换,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显著影响各地气候。大气环流通过气压带和风带以及季风环流导致各地的降水时空分布,与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因素)共同形成了各种气候类型(水热组全类型)。 ②大气环流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

高考地理新一轮总复习(课后+巩固+知能+提升)区域可持

【高考领航】2015届高考地理新一轮总复习(课后+巩固+知能+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 1-1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课时规范训练湘教版 一、选择题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新垦区( ) A.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 B.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 C.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 D.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 解析:选C。从图中看出,新垦区的边界与行政区的划分并不一致,区域内部表现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并与其他区域相互联系。 2.图中行政中心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 ) A.面状与点状B.线状与岛状 C.点状与岛状D.点状与面状 解析:选D。行政中心与新垦区分别为城镇地域与乡村地域,结合图可以得出,空间分布分别为点状与面状。 (2013·试题调研)读我国四大茶区分布图,回答3~4题。 3.关于四大茶区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大茶区1月份均温都在0℃以上 B.同一季茶叶采摘时间自南向北逐渐推迟

C.江北茶区和江南茶区以长江为分界线 D.自南向北,茶区土壤酸性呈增强趋势 解析:选B。江北茶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江南茶区延伸到长江以北;自北向南,茶区的土壤酸性呈增强趋势;受气候影响,同一季茶叶采摘时间大致自南向北逐渐推迟。 4.“南茶北引”过程中,茶叶在江北茶区易受到的自然灾害有( ) A.低温、冻害B.台风、寒潮 C.水土流失D.风暴潮、霜冻 解析:选A。江北茶区位置偏北,冬春季节易受寒潮、风雪、低温、冻害等影响。 (2014·山西朔州模拟)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5~6题。 5.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6.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 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解析:该题考查读图能力。由图可知,该地区三大产业产值比例变化的特点是第三产业产值比例上升快,成为目前的主导产业;第一产业产值比例持续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小。说明该地区10多年来,产业结构变化以第三产业拉动为主,产业结构逐渐转型并得到优化。该地区三大产业就业比例变化的特点是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并变化不大;第二产业比例最低,且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略有上升,但增幅小。反映出10多年来该地区第二、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吸收有限。 答案:5.D 6.D (2014·临沂质检)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回答7~8题。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计划(方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方案 地理备课组 一、指导思想 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认真研读《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卷说明》,紧紧围绕2011年的高考地理试题,研究试题的命题方式和特点,进一步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加强学法指导,争取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二、情况分析 1.教师情况:担任高三地理教学的五位老师,都任过高三地理教学任务,其中岳校长多年从事高三地理教学,经验丰富,对本组教学复课具有指导引领作用。 2.学生情况:本届高三文科共有13个班,10个应届班(其中2个实验班,1个艺术班,7个普通班),3个往届班。实验班基础相对较好,学习积极性较高;普通班少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近半数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不积极主动;补习班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三、备考依据 初高中地理教材、《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地理学科考试大纲》 四、工作目标 通过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一轮复习,要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识。 (2)能学会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用图。 (3)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4)能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简单的地理实例,做到活学活用。 (5)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地理实验题的研究。要作专题讲座。 五、具体措施 (一)钻研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整合。着眼教材,建立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1.分析考纲,把握考纲变化。 2.全面了解教材,把握重点。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 2017.8 一、指导思想 认真研究地理课程标准,仔细分析近几年高考题,尤其是新课标卷,广泛收集关于高考的信息,以考试动向为依据,以年级组、教研组的教学计划和方针为指导,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保证一轮复习扎实有效的进行。地理学科一直是文科生的瓶颈,高三复习更要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立足基础,构建知识网络。要面向低、中档题抓训练,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梳理知识,从微观上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广度。 二、复习进度 自2017年8月30日-----2018年2月31日 教学内容:(包括节假日约26周,每周5课时 130课时) 时间内容重点知识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和地图 8.30 第一讲1、地球 (重点:经纬网图中方向的判断、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最近航线的判断、两个日界线的应用、区时计算) 8.31—9.5 第一讲2.地图 (重点:地图上方向的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判读、计算、综合应用) 9.6—9.11 第二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结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重点:地球的普通性、特殊性,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9.12—9.13第一次月考 9.14--9.20第三讲地球的运动 (重点: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特征、黄赤交角及影响、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 第二单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9.21—9.27 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及地球表面形态 9.28—9.30 第二讲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10.8—10.11 第三讲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常见的天气系统 10.12—10.14第四讲气候类型及其判读 10.15—10.18第五讲水循环和洋流 10.19--10.20 第二次月考 第三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0.21—10.24 第一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四单元 10.25—10.26第一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0.27--10.30第二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0.31—11.3第三讲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 11.4—11.7第一讲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 11.8—11.10第二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第二单元城市与环境 11.11—11.14 第一讲城市空间结构

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一、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④ 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图示地区是我国湖北省长江的荆江河段,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缓慢,且多洼地,易积水。 答案:A 2.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 A.深挖河道B.修筑大堤 C.植树造林D.退耕还湖 解析:深挖河道能破坏河流的输沙平衡,侵蚀大堤,不可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湖虽然可取,但属于生态措施。 答案:B (2013·贵州六盘水模拟)干旱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危害最大、频率最高的灾害之一,2010年伊始我国西南地区5个省市又遇到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给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灾害。结合下图回答3~4题。 2010年3月25日全国气象干旱分布图

3.图中H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出现了特大干旱,其直接原因是() A.高原地形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下渗多 C.持续高温少雨 D.受准静止锋影响 解析:读图可知,H为西南地区,造成特大干旱的直接原因是持续高温少雨。 答案:C 4.有关我国干旱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西北地区无旱灾现象 B.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与西南地区干旱频率都较高 C.干旱多发区都分布在平原地区 D.旱灾发生频率高与人类活动无关 解析: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与西南地区都是季风气候区,受季风不稳定的影响,容易产生旱涝灾害,所以干旱频率都较高;我国西北地区降水较少,也有旱灾现象;干旱多发区有平原、也有山地;旱灾发生与自然和人类活动都有关。 答案:B (2013·试题调研)图中圆圈为台风系统,该系统分为四个区域,短箭头表示风,长箭头表示台风整体移动方向。读图回答5~6题。 5.若假期坐船旅行,不幸处在该台风的控制区域,则最危险的区域是() A.I B.Ⅱ C.ⅢD.Ⅳ 6.右图中选择的逃生路线(虚线箭头)应该是() A.甲路线B.乙路线

第一轮复习地球和地图教案设计

集体备课(一)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 第1.1节地球和地球仪 考情分析: 该专题在高考中每年都有涉及,多以提供空间区位为主,然后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一般在高考中涉及本专题知识和能力的题目难度较大,因此在本专题复习中可以适当设置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以适应高考的要求。 考点呈现: 1.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时区的划分及日界线 2.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识别经纬线、经纬度、两极、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本初子午线;依地图上所给时区和日界线,推算出两地的时区、区时及日期。 3.利用经纬网解决定位、定向、计算距离等相关问题。 应试策略: 本专题题目难度较大,因此,对于本专题的复习,一方面要通过复习巩固已有的知识成果,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将问题实质从复杂的背景材料中提炼出来,透过现象看本质,另一方面要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内容精析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 (2)大小: 平均半径: 6371 km,赤道半径:6378km,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注:任何纬线长度、半径的计算问题 在赤道上经度相差1o,其对应的弧长为111km,同理,在所有经线上,1o弧长也是111km,利用这一原理可以算出地表两点的实地距离。在纬度为a的纬线上1o弧长为111cosa.

2.地球仪:把地球缩小做成模型叫地球仪 (1)地轴:转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地球仪是绕着一根轴在转动。这根轴代表了地球的旋转轴――地轴,它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2)北极、南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3.纬线 定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 圆圈,叫做纬线。 特点:①除极点外,所有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②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 特殊纬线: 赤道:0 o;南、北回归线:23o26′N;23o26′S; 南、北极圈:66o34′N;66o34′S;低纬、中纬和高纬:低 纬(0o—30o)、中纬(30o—60o)、高纬(60o—90o) 作用: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按纬线确定东西方向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一点,也没有最西的一点,只有两点进行比较时,才有东西之分。 4.纬度 定义:给纬线标定不同的度数,就是纬度。 纬度的确定: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 度为北纬,以南为南纬。 纬度的几何含义: R为地球半径,纬线m的度数为α。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根据北极星的仰角可以计算某地的纬度 5.经线(图1-1-4) 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特点:①所有经线都是半圆;②长度相等 特殊经线:180o;0o;20oW;160o E 作用: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按经线确定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则相反,它是地球上最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北方。 6.经度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每日一题 巴西 新人教版

巴西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2017届陕西联考)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咖啡最理想的种植条件是温度介于15℃~25℃,全年降雨量1 500~2 000 mm,还要有肥沃的土壤,最理想的海拔为500~2 000 m。 (1)简述巴西咖啡分布特点,并分析咖啡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2)比较分析里约热内卢与巴西利亚气候特征的不同成因。 (3)分析亚马孙河口为什么不能形成大型城市群。 【参考答案】(1)咖啡主要分布于南回归线附近的巴拉那河沿岸和东南沿海部分地区(里约热内卢与巴西利亚之间的地区)。其有利自然条件是:纬度较低(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气温较高,热量充足;地形以高原为主(位于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东南边缘),海拔较高,夏无酷暑;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小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和巴拉那河的河水提供了比较充足的水源;土壤肥沃。 (2)从气候类型上看,巴西利亚属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里约热内卢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里约热内卢地处东南沿海,东南信风的迎风海岸,使该地降水多;沿岸还有巴西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巴西利亚位于内陆,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使该地形成了明显的干湿季。 (3)亚马孙河流域气候湿热,人口稀少;热带雨林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农业,没有良好的农业基础;流域内经济落后,缺乏城市发展的广阔腹地;交通运输欠发达,基础设施薄弱。 【详解详析】(1)图示咖啡种植主要分布在南回归线附近的巴拉那河沿岸和东南沿海地区,根据文字材料和气候资料可判断,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热量充足,水源充足,地形海拔适中,土壤肥沃。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1 城市空间结构

课时规范练21城市空间结构 基础巩固 (2017全国Ⅲ卷,4~6)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1~3题。 1.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 2.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 3.该城市的空间形态最有可能()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2.A 3.C 1题,地铁是客运的一种方式,其站点等级高低取决于客运量,与周边地区的人流量有直接关系,与用地面积、信息化水平、环境质量关系不大。第2题,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地铁站点密集、服务等级高,客运量非常大,同时甲、乙、丙站点沿线与内环线相交,交通便利,靠近城市几何中

心,是城市的核心区域,应为中心商务区。第3题,图中显示有多个地铁一级站点,是其所在区域的中心。城市的发展出现了多个核心,城市的空间形态就会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2019陕西西安三次调研)读新疆十二五城镇发展格局示意图,完成4~5题。 4.下列有关新疆城镇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是决定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 B.城镇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的绿洲 C.城镇集群带在矿产资源丰富地区 D.城镇发展轴主要沿河流规划建设 5.新疆城镇体系中() A.伊宁和喀什是同级别的地区级中心 B.阿勒泰也具备乌鲁木齐的城市功能 C.库尔勒服务范围能完全覆盖阿克苏 D.不同等级城市应保持均衡发展态势 5.A 4题,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地区,水源是影响城镇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山麓地带的绿洲地区有灌溉水源,人口稠密,城市较多,B项对;地形、矿产资源不是影响城镇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A、C两项错;城镇发展轴主要沿山麓地带分布,D项错。第5题,根据中心地理论知识分析,伊宁和喀什都是50万人口以上的区域中心城市,级别相同,A项对;乌鲁木齐是省级行政中心,城市级别高于阿勒泰,城市功能多于阿勒泰,B项错;库尔勒和阿克苏级别相同,库尔勒的服务范围不能完全覆盖阿克苏,C项错;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等级越低数量越多,因此不同等级城市不能保持均衡发展态势,D项错。

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24 中国地理

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4 中国地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2题;共84分) 1. (4分) (2017高二下·泉港期末) 下图为我国某水库常年平均月均水位变化和月入库水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水库所在地区最可能是() A . 淮河流域 B . 太行山区 C . 松花江流域 D . 青藏高原 (2)下列关于该水库所在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B . 该水库水位随着入库水量的增加而升高 C . 6-8月水库水位在持续升高

D . 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多于出库水量 2. (2分) (2015高二上·南昌期中) 下图为某岛屿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该岛位于() ①东半球②西半球③北半球④南半球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3. (6分) (2017高二下·济南期末)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台湾岛东部与西部人口密度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 气候

B . 地形 C . 水源 D . 土壤 (2)据观测,台北冬季降水比较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A . 气候活动频繁,形成降水 B . 东南风遇到地形阻挡形成降水 C . 沿岸洋流水温高,蒸发水汽多 D . 西北风遇到地形阻挡形成降水 (3)台湾比较丰富的资源有() A . 渔业资源、水力资源、森林资源 B . 油气资源、森林资源、渔业资源 C . 耕地资源、油气资源、农林资源 D . 水力资源、耕地资源、渔业资源 4. (4分)我国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 . 北方 B . 南方 C . 青藏高原 D . 阶梯的交界处 5. (4分)(2018·浙江模拟) 2017年3月11日,广西发现特大型稀土可年产200万吨开采一百年。根据自然资源属性分类,稀土属于() A . 水资源 B . 气候资源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地球和地图详细教案

第一单元地球 第1.1节地球和地球仪 考向指径 1.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时区的划分及日界线2.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识别经纬线、经纬度、两极、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本初子午线;依地图上所给时区和日界线,推算出两地的时区、区时及日期。 内容精析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图1-1-1)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这一形状产生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地球的形状。 天边的闪电也能证明地球的形状。 【例1】如图1-1-8所示, N为北极点,大圆为赤道,假如一架飞机分别沿弧 ACB、AMB和ANB路线飞行,则飞行路线最短的是哪一条? 【解析】弧ACB、AMB和ANB均为通过球心大圆的半圆,如果把地球当成一个球 体,则,ACB、AMB和ANB三条弧线的长度是相等的,但考虑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 道略鼓不规则的椭球体所以在这三条线路中以ANB最短。 【答案】弧ANB (2)大小: 平均半径: 6371 km,赤道半径:6378km,极半径:6357千米;赤 道周长4万千米。 坐地日行八万里 注:任何纬线长度、半径的计算问题 在赤道上经度相差1o,其对应的弧长为111km,同理,在所有经线上,1o弧长也 是111km,利用这一原理可以算出地表两点的实地距离。在纬度为a的纬线上1o弧长 为111cosa. 2.地球仪:把地球缩小做成模型叫地球仪 (1)地轴:转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地球仪是绕着一根轴在转动。这根轴代表了 地球的旋转轴――地轴,它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2)北极、南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 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3.纬线(图1-1-2) 定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特点:①除极点外,所有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②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 缩短 特殊纬线: 赤道:0 o;南、北回归线:23o26′N;23o26′S;南、北极圈:66o34′N;66 o34′S;低纬、中纬和高纬:低纬(0o—30o)、中纬(30o—60o)、高纬(60o—90o) 作用: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按纬线确定东西方向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一点,也没有最西的一点,只有两点进行比较时,才有东西之分。 4.纬度 定义:给纬线标定不同的度数,就是纬度。 纬度的确定: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为北纬,以南为南纬。 纬度的几何含义(图1-1-3): R为地球半径,纬线m的度数为α。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根据北极星的仰角可以计算某地的纬度 【例2】2005年5月11日清华大学送给中国亲民党主席汉白玉日晷作为礼物,日 晷是我国古代利用太阳投影指示时间的一种工具。它由晷盘和晷针组成,晷盘正反两 面都有刻度,安放在石台上,晷针安装在晷盘中央与盘面垂直(如图4)。当太阳移 动时,晷针在盘面的影子,也随之变动,古人以此来确定时间的变化。据此回答1-3 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