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党的几次重要会议

党的几次重要会议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近代中国社会演变和中国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人民解放的客观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实行民主集中制和有着严格的组织纪律的无产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举措: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和符合自身建设需要的章程;发动了工人运动和其他群众运动,并在实际斗争中获得了宝贵经验。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延安整风运动”:第一阶段,始于1942年2月;第二阶段,始于1943年9月

第一阶段,为全党普遍整风阶段。

普遍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延安整风运动的意义:纠正了党内存在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倾向;提高了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如何结合中国革命实际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水平。

成功实践、宝贵经验。

党的六届七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最重要的成果:《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历史决议》:总结历史及其基本经验教训;肯定了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全面详尽地阐述了历次“左”倾错误在政治、军事、组织、思想方面的表现和造成的严重危害;着重分析了产生错误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强调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方针。

“七大”召开的充分的思想条件:党的六届七中全会的召开;《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

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军事问题,对博古、李德在军事方面的错误进行了批评。

这个决议充分肯定了毛泽东等在历次反“围剿”中所创造的红军战略战术基本原则,明确指出: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此后,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以周恩来为团长,全权指挥军事。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军事领导,开始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中国共产党与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制定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规划了革命胜利后建立新中国的蓝图。全会强调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5年4月21日,党的“七大”预备会议在延安举行。

工作方针:团结一致,争取胜利

必须谨慎谦虚,不要骄傲急躁,全党要加强团结。

4月23日至6月11日

党的“七大”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隆重举行

重要发言: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朱德《论解放区战场》;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和关于讨论组织问题的结论;周恩来《论统一战线》

大会通过了关于政治、军事、组织方面的报告

大会决议的有关内容:

“七大”的中心任务: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要竭尽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反对黑暗的前途

“七大”提出当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新中国应当是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各革命阶级民主联盟的国家,即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大会通过的决议:

关于新民主主义的一般纲领:“七大”强调要允许资本主义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得到比较大的发展。

毛泽东指出:中国经济落后,“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

“七大”在当的文件上首次明确提出要以生产力标准来评判一个政党的历史作用

深刻地揭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规律

对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三项基本经验,即武装斗争、统一展现、党的建设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七大”把当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系统地总结了当领导武装斗争特别是抗日战争的经验

通过了新的党章

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党的“十大”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249人,当时全国有2800多万党员。党的十大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仍然号召全党“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继续进行“文化大革命”。大会修改的党章,其基本精神与九大通过的党章也是一致的,只是删去了林彪为毛泽东接班人的内容。不不过,在周恩来的努力和毛泽东的支持下,党的“十大”还是体现了两年来批判极左思潮、落实党的干部政策的某些成果。邓小平等一批自“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到打击和排斥的久经考验的老干部被选进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大”,总结了党和人民同“四人帮”的斗争,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并重申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任务。但是,“十一大”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因而是亟待开展的拨乱反正工作继续收到阻碍。

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

1941年3月:党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的提法

1941年6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野战政治部指示:要宣传“我党领袖毛泽东同志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关于中国革命的各项学说的主张”

1941年9月: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扩大会议进一步肯定了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

1942年7月1日:朱德发表文章指出:“我们党已经积累下了丰富的斗争经验,正确的掌握了马列主义的理论,并且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创造了指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的理论”

陈毅,指出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创立了“正确的思想体系”

1943年7月5日: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先使用“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1943年8月:周恩来在中央办公厅举行的欢迎会上指出:我们党在这三年中做了比过去20年还要伟大、还有更多成就的工作,这是全党团结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之下得到的。

总结: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制定了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

1978年底:召开了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纠正了“左”倾错误

工作重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新的历史时期鲜明的时代特征: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的转折点

《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当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任务已经胜利完成。

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经济特区的创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开始: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已在全面拨乱反正的同时开始启动。改革开放开始成为中国新的历史时期鲜明的时代特征。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20日,党中央召开十二届三中全会,对开展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全面改革进行研究和部署。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对此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1986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这是党制定的第一个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决议》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80年1月:专门成立党章修改小组。由邓小平、胡耀邦主持,胡乔木具体负责。修改草案第一稿

1980年2月:提交十一届五中全会讨论。第一次修改

1980年5月:第二次修改

1980年7月:第三次修改

1982年7月下旬:到北京扩大会议,共130余人到会,会议进行了六天。为党的十一届七中全会做准备

1982年8月6日:党的十一届七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华国锋主持了会议

会议决定了十二大的召开时间,并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公开宣布

恢复中共八大那样把自己的代表大会完全公开在全国人民面前的好传统

审议并通过了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二大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改草案)》,并决定将这两个文件提交党的十二大审议

1982年8月30日:党的十二大预备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确定了大会四项议程

选出了由252人组成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

选举赵紫阳为大会秘书长

大会主席团选举产生了由31人组成的主席团常务委员会

通过了宋任穷代表十二大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所做的审查报告

通过了大会日程

筹备工作圆满完成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有关内容:出席大会的代表1545人,候补代表145人,代表全国3900多万名党员

大会议程有:

1、审议通过中央委员会的报告,确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

2、审议通过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3、按照新党章规定,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会议由大会主席团和主席团当务委员会主持

开幕式大会邀请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列席

80年代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发展上的重要年代。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人民在80年代的三大任务。在这三大任务中,核心是经济建设,它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思想

9月2日至4日:代表们用了三天时间,进行热烈讨论,代表们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心情舒畅,会议气氛十分活跃

5日下午:大会主席团举行会议;大会副秘书长胡乔木就代表们在分组讨论中对十一届中央委员会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草案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以及据此对报告和党章草案进行修改的情况做了说明;会议通过了关于十一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草案和《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决议草案,并且决定将这两个决议草案提请大会通过

6日下午:举行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十二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批准胡耀邦代表十一届中央委员会所做的报告;通过了十一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关于学习这个章程的决议

10日和11日上午:举行全体会议,进行中央委员会正式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的选举;大会民主选出中央委员210名,中央候补委员138人,组成新的中央委员会;根据新党章的规定,选出委员172人,新成立了党史上过去没有过的中央顾问委员会;选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33人

11日:十二大闭幕,李先念致闭幕词

9月12日至13日:党的十二届一中全会召开;选举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邓小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邓小平为主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陈云为第一书记

1980年至2000年: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前10年(即80年代)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

后10年(即90年代)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根本任务

通过了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清除了十一大党章中“左”的错误

对党的性质和党的指导思想,对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总任务,对党在国家生活中如何正确地发挥作用,都做了马克思主义的规定

党中央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

十二大党章的特点是:

(1)有了一个内容比较充实的“总纲”,比较完整地、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党的性质和当的总任务,对党在国家生活中如何正确地发挥领导作用,都做了具体的规定。

(2)对党员和党的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要求,比过去历次党章的规定都要更加严格。

(3)根据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新党章强调从中央到基层的各级组织都必须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4)新党章对改善党的中央和地方组织的体制,对加强党的纪律和纪律检查机关,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都作了许多新的规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十三大的突出贡献: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十三大: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民主法制建设

会议的两项重要准备:

1、人事问题:老一辈革命家带头推进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

进一步加快实行年轻化的步伐,尤其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班子

2、起草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报告:要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的改革的性质讲清楚,阐明我们的改革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而不是搞资本主义,加快和深化改革;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日程,是十三大的主题和基调

党的十三大的历史贡献: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阶级阶段的两大特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消灭,国家经济实力有了巨大增长,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有了相当发展。

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10亿多人口,8亿在农村。生产力落后,生产社会化程度还很低,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还很不发达。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核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大会对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作了进一步阐述

大会明确提出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并对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作了规定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党的十三大永载史册:系统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进一步明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定加快建设和深化改革的蓝图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

谈话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要在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前提下,大胆地进行试验。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到达共同富裕。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三)强调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邓小平反复强调:现在就是好机会。要抓住机会加快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经济不但要抓住机遇,而且还要依靠科技和教育。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

(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邓小平反复告诫说,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不但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绝不能掉以轻心。

(五)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要注意培养人,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

(六)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邓小平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南方谈话的意义: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对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的科学回答;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到新阶段的有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党的十四大的召开

地点:北京

出席人员:正式代表1989人

主要任务: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14年的伟大实践和基本经验,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开幕式

主持:李鹏

议程:江泽民代表十三届中央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大会审议并批准了江泽民代表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

闭幕时间:1992年10月18日下午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

大会提出了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二)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

整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是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有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十四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向纵深发展,其内容包括财税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外贸体制改革、投资融资体制改革等。

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经济体制开始稳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十五大:作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决策,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进一步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提出了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对我国跨世纪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

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

党的十五大的筹备:对报告稿中确定的跨世纪行动纲领、主要任务、方针政策等许多问题进行了反复讨论;根据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精神和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委讨论的意见,起草小组又多次对报告稿进行了认真的修改

党的十五大的召开:提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提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的实践。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论述的理论依据。

目标: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报告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闭幕会:批准了江泽民同志代表十四届中央委员会所作报告;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

修正案》的决议;通过了中纪委的工作报告

党的十五大: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是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大会。

党的十五大的伟大意义

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才能够正确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十六大的筹备: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2002年11月7日举行第一次会议

以举手表决方式通过了由江泽民同志等32人组成的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名单

以举手表决方式通过了丁关根、罗干、曾庆红、王刚为大会副秘书长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代表资格的审查报告

报告内容:审查报告

中央确定党的十六大代表名额为2120名,分配到各选举单位的名额为2120名

各选举单位共选举产生代表2120名,其中因病去世2人;因工作严重失误或存在违纪问题,同意本人辞去代表资格2人;因严重违纪,被撤销代表资格2人。实有代表2114名

全国38个选举单位的代表选举工作符合中央规定的程序,2114名代表资格有效

参照十五大的做法,中央邀请了40名特邀代表出席党的十六大,特邀代表具有正式代表同样的权力

十六大代表:先进性、广泛代表性

列席人员:

不是十六大代表的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不是十六大代表、特邀代表的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不是十六大代表、特邀代表的党内部分老同志,以及其他有关同志共284人

回忆来宾:

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党外人士

担任过国家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党外人士

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

以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常委中在京的党外人士和部分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共152人

十六大大会日程:11月8日上午开幕;11月14日上午闭幕

出席预备会议的代表2118名:由24人组成的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成员名单;由236人组成的大会主席团成员名单;胡锦涛为大会秘书长;十六大的议程

十六大的议程:

听取和审查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

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选举十六届中央委员会

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党的十六大的召开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发展要有新思路

改革要有新突破

开放要有新局面

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八大任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化市场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主要任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稳定

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建设: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国防和军队建设

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贯彻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国际形式和对外工作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中共十六大第二次会议

关于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草案)

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草案)

通过了大会选举办法

中共十六大第三次会议

代表团差额预选: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提请各代表团酝酿

11月11日:各代表团对大会主席团通过的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进行了充分的酝酿

11月12日下午、13日上午:十六大各代表团分别对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和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进行了预选。预选采用差额选举办法

11月14日上午正式选举:198名委员、158名候补委员组成的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21名

党的十六大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

江泽民同志代表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强调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同意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刘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同意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意报告关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改革的部署;同意报告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部署;同意报告对国际形势的发你系和提出的对外工作的各项方针

党章修正决议:党的代表性;党的指导思想当的奋斗目标;坚持各种制度(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党章:申请入党的基本条件: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

党的十六大的伟大意义:

党的十六大——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是我们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部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替)

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为主题。

分析国际国内形势

总结基本经验

阐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界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等重大问题

对各项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统一

总结过去与规划未来的统一

立足国情与面向世界的统一

巨大成就:

1、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

2、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

3、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刘宁注意、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主导思想——历史性贡献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选举产生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3年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

2003年7月1日,进一步动员

保持党员先进性:2005年1月,部署并展开。

2006年6月30日,总结。

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概念的提出:既坚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又总结了我国长期发展的经验教训;既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正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科学发展观的概念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进一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为何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什么、发展的成果惠及谁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完善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新的升华。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十大方面:

(1)推动全党和全国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巩固和发展全党全面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3)继续推进各项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4)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5)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6)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以反“台独”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全面推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8)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

(9)积极发展全方位外交,努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10)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