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融危机管理中的财政政策研究

金融危机管理中的财政政策研究

金融危机管理中的财政政策研究
金融危机管理中的财政政策研究

金融危机管理中的财政政策研究

申请书

金融危机管理中的财政政策研究

1.选题意义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例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劵,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金融危机呈现多种形式混合的趋势。

运用政策来应对金融危机有它的必要性。金融危机是的爆发式全球性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因而无一国家能避免这一经济上的灾难。就上次美国次贷危机来说对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比较大,因而,美国次贷危机使得美国减少其进口量,从而中国的出口受损。其次,加大国内进口商品成本,尤其是原材料,因为美国的次贷危机导致的弱势美元,而国际市场的原材料大都以美元为计价因而原材料的进口价格上涨。早在2005和2006年,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中小企业,很多是没有科技实力,像服装、鞋帽、五金、玩具,这些恐怕有上万家企业都撤资了,像东莞,都转到了广西省那里去了,那是一个新的经济区。中小企业之所以有这些状况,是因为原材料上涨导致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价格优势变小,同时国家采取信贷紧缩政策导致的。最后,重创国内金融市场信心,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损失。总的来说,金融危机给我过带来巨大的影响,因而我们必须及时采取政策积极应对以此来减轻损失,尽快恢复经济发展。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工具分为调节社会总需求和调节社会总供给两大类。因为短时间内,社会的总供给变动较小,政策效果不明显有效,因而我们较多的运用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工具。调节社会总需求的工具又分为需求增减型政策和需求转换型政策。需求增减型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需求转换型政策包括汇率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可以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按照调节经济总量的要求划分可以分为扩张型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及中性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工具有五大类。第一税收,通过税收来调节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以及个人的收入与财富。第二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的增加或者减少是需求管理的一种有效办法,第三转移性支出。第四国债,国债通过其流动性效应和利息率效应来影响社会总需求。第五国家预算,通过中央预算收支规模的制定和差额的调整,发挥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财政政策其功能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协调功能、稳定功能。

因而,我们深入研究财政政策应对金融危机有现实的意义。

2.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和J.马库斯·弗莱明(J.Marcus Flemins)提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模型,简称M-F模型),即通常所说的经典M-F模型。该模型扩展了对外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政策效应的分析,说明了资本是否自由流动以及不同的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其目的是要证明固定

汇率制度下的“米德冲突”可以得到解决。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本结论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对刺激经济毫无效果,在浮动汇率下则效果显著;财政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对刺激机经济效果显著,在浮动汇率下则效果甚微或毫无效果蒙代尔在后来的一篇文章“资本流动和国家相对大小”中将数学模型推广到整个世界经济:首先证明了在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的效果并没有完全丧失,相反,货币政策效果传递到国外;其次证明了在浮动汇率下(以及资本完全流动)财政政策效果并没有丧失,而是传递到世界其他地区。

还有斯旺模型,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均衡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当实际经济运行偏离了内外均衡,当局必须运用经济政策进行调整。米德(1951)在其《国际收支》一书中对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外均衡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米德冲突”,他认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不能运用汇率政策,因此依靠单一的支出增减政策(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寻求实现内外均衡的过程中,会出现内部均衡目标和外部均衡目标发生冲突而难以兼顾。Swan(1955)进一步研究了内外均衡冲突,并提出了用支出增减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解决内外均衡冲突的思想,这一思想被称为“斯旺模型”。斯旺模型是在假定经济体不存在国际资本流动的前提下研究内外均衡冲突并提出政策搭配建议的。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采取的财政政策侧具有相同性。第一政府致力于支持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这是恢复经济强劲增长的前提条件。第二减税以刺激商品和服务消费,高收入者将适用新的较高税率,以支付政府近期的减税和额外支出。第三规范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和应对金融危机,措施将包括:防止大型企业要求中小企业实行“不合理的”折扣,并防止大型企业强制小企业向其出售商品。第四债务担保。欧元区成员国2009年年底前为银行5年期以下的新债务提供担保,以帮助增强投资者对收回投资及其回报的信心,降低银行借贷难度。这一担保适用于在欧洲联盟成员国范围内运营的所有金融机构。第五保护本国经济通过市场融资设立一个主权基金性质的“投资基金”,主要用于帮助资金陷入困境的企业,特别是避免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落入外资手中。此外,政府还将加大直接投资力度,加强银行贷款监管和减免税收,以刺激本国经济。第六规范相关立法比利时政府正在考虑采取其他一揽子措施应对危机。此外,比利时议会计划通过一些新法案,其中包括保护陷入困境的企业、加强对金融业和保险业监管的相关立法。第七发债挪威政府发表声明说,将于17日要求挪威议会授权政府发行3500亿挪威克朗(约合574.1亿美元)的政府债券,用来作为挪威商业资本流动的抵押。挪威中央银行也发表声明说,将向挪威较小规模的银行提供两年期流动资金贷款,以确保其正常运作。

3.主要内容、基本观点、研究重点和难点

包括五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几次金融危机的成因,以及因为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部分:介绍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工具,以及在上个世界20年代,70年代金融危机,以及亚洲金融风暴,和美国次贷危机的解决方案。

第三部分:介绍什么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按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什么类型,各种类型的政策效果。财政政策的工具,以及每种工具的运用。

第四部分:怎样运用财政政策,以及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搭配应用。

第五部分:对我国金融危机运用财政政策提出建议。

研究重点和难点:财政政策的具体运用以及如何让与其他政策进行搭配,还有就是财政

政策运用的效益评价。

4.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对财政政策动态均衡调整过程的研究运用几何图形法——一种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效力的新方法。通过假设前提来分析这一财政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且运用图形来分析各种财政政策工具对利率和国民收入的影响来分析如何运用怎样运用财政工具。

5.预期在哪些方面会有突破或实际应用价值

第一,首次对世界已经发生的金融危机进行系统的总结,并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做一系统的阐述,其次贯穿了几次金融危机各个国家的应对政策给以后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信息上的参考。

第二,对财政政策的研究,以及对不同政策的效益评价。给各国运用财政政策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参考,对财政政策的细致分析,加深了对这一政策的理解,更有助于群众理解政府实施这一财政政策的用心及其经济方向。

第三,对财政政策的深入研究为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同其他政策相结合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陈共.财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06

[2] 姜波克杨长江.国际金融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4

[3] 邹东涛.金融危机考验中国模式[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 乔治·索罗斯.索罗斯带你走出金融危机[M].机械工业出版社

[5] 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金融危机史[M].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案例

一、案情 1998年俄罗斯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继5月19日股价和债市价格大幅下跌后,8月份,国内经济恶化,8月17日,俄罗斯政府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被迫宣布实行新的卢布“汇率走廊”,使得俄金融市场投资者的心理防线崩溃,最终引发了一场俄独立以来积蓄以久的、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 1998年8月17日,俄政府及中央银行发表了“联合声明”,对俄国内出现的金融危机采取“三大措施”,具体内容包括: 1.扩大卢布汇率浮动幅度。放弃1997年11月11日宣布的1998~2000年“外汇走廊”,即6.2卢布兑1美元,浮动幅度正负15%。从8月17日起,这一走廊扩大到6~9.5卢布兑1美元,卢布在此范围内浮动。外汇市场当天的成交价,即是央行的官方汇率 2.延期清偿内债。1999年12月31日前到期的国家短期债券转换成新的国家有价证券,期限和收益率等条件另行公布。在转换手续完成前国债市场停止交易。前些时候,俄政府曾号召国债持有者在自愿基础上将债券转换成7年期和20年期的外汇债券,利率在12%以上。但在700多亿美元的内债市场上,响应者寥寥,同意转换的债券,仅有44亿美元,没能解决内债问题。 3.冻结部分外债。俄商业银行和公司从国外银行、投资公司等处借到的贷款、用有价证券作担保的贷款的保险金,以及定期外汇契约,其支付期冻结90天。同时禁止国外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卢布资产。政府强调,“冻结”不涉及政府借的外债。 “三大措施”出台后,俄国内金融危机并未得到缓解,相反,对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1.金融市场上出现汇市乱、股市跌、债市瘫的局面。卢布同美元的比价由8月17日的6.3:1暴跌为9月9日的2 2.4:1,贬值257%,6天后又反弹为8.9:1。升值150%。俄罗斯交易系统股价综合指数从上年的230点跌为约40点;日交易额从危机前的近亿美元跌至最低时期的数十万美元。进入欧洲企业500强的俄罗斯14家工业企业的股票总市值由一年前的1140亿美元缩水为160亿美元。俄债市停业近4个月,4360亿卢布国债券的重组方案迟迟未能实施,政府债券在国际市上的市值仅为面值的6%。 2.受冲击最大的是尚处于“婴幼时期”的银行系统,其总资本、存款和贷款均减少了1/3。1998年第三季度,俄1500家银行中有590家亏损。在即将开始的银行系统重组中,近一半银行将被迫宣布破产。 3.金融危机使卢布贬值70%,失业人数大幅上升,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由年初的1/5增至年底的1/3,90%以上的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金融危机中的流动性变化及管理

金融危机中的流动性变化及其管理 胡志浩(《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4期) 【摘要】通过这次危机中美国流动性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流动性的理解不能再停留于传统的数量指标和单一利率水平分析上,流动性必须是一种对经济金融运行状况的全面考察。风险状况、货币环境、金融市场环境、金融创新都是影响流动性形成的重要因素。即使美国已经开展了积极的救助措施以应对危机,但风险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的恶化使得美国的流动性恢复尚需时日。金融管制让我国免受了本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坚持市场化改革仍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面临危机,我们可以将流动性管理与市场化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这对我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关键词】金融危机 风险 流动性 一、引言 从流动性内涵所对应的金融体系层次来看,流动性可以分为资产流动性、市场流动性、银行体系流动性和全社会的整体流动性状况四个层面。对于流动性被考察的主体而言,流动性还可以相应地划分为内部流动性和外部流动性两个范畴。关于金融危机所导致的流动性风险问题,IMF在2008年4月的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流动性可以从市场流动性和融资流动性两个角度来考察,并且这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这种关联现实地表现为流动性的“自我强化”1。 现实经济中,市场流动性、银行体系流动性容易相互交织,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流动性螺旋。并且,在这个螺旋式运动中,金融创新的出现也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例如,银行资产可以迅速地在金融市场被证券化转让,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分散功能也使得融资活动似乎更加便捷可行,从而整个经济体的融资便利性将在流动性螺旋中被迅速放大。 而一旦流动性螺旋的运行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断裂,流动性的膨胀将嘎然而止,整个经济体的流动性将迅速掉转直下,朝着紧缩的方向螺旋式下降。这一过程已经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美国引发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信贷危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时,金融市场、银行体系和整个宏观层面的流动性状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原来在市场上本 1这种“自我强化”表现为市场流动性与融资流动性之间的滚动扩张与交替收缩。

(资金管理)营运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营运资金管理

营运资金管理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可用于计算营运资金的算式是()。 A.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B.流动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C.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 D、速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选项C正确。 2、把流动负债划分为自然性流动负债和人为性流动负债的标准是()。 A.占用形态的不同 B.金额是否确定 C.形成情况 D.利息是否支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以流动负债的形成情况为标准,可以分为自然性流动负债和人为性流动负债。选项C正确。 3、下列各项中,属于自然性流动负债的是()。 A.应付账款 B.应交税费

C.应付职工薪酬 D.短期借款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短期借款是要经过人为安排才形成的负债,所以不是自然性流动负债。选项A、B、C正确。 4、下列属于营运资金特点的有()。 A.来源具有多样性 B.数量具有稳定性 C.周转具有长期性 D.实物形态具有变动性和易变现性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所以数量不具有稳定性,周转也是短期性的。正确答案为A、D。 5、某公司在营运资金管理中,为了降低流动资产的持有成本、提高资产的收益性,决定保持一个低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据此判断,该公司采取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是()。 A.紧缩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 B.宽松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 C.匹配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 D.稳健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紧缩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下,企业维持低水平的流动

亚洲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 课程考核论文 课程名称:风险管理 论文题目:亚洲金融危机案例分析姓名:孙浩 学号:914113590125 成绩: 亚洲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目录 1.案例简介 (2) 2.原因分析 (6) 3.启示 (9) 4.参考文献 (11) 一、案例简介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始于泰国货币危机,早在1996年泰国经常贸易项目赤字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8.2%,为了弥补大量的经常项目赤字和满足国内过度投资的需要,外国短期资本大量流入房地产、股票市场,泡沫经济膨胀,银行呆账增加,泰国经济已显示出危机的征兆。 1997年5月中旬,以美国大投机家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投资者对泰铢发动猛烈冲击,更加剧了泰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7月2日,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泰国宣布放弃自1984年以来一直实施的固定汇率制度安排,改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泰铢即贬值20%,这标志着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由于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也面临着与泰国相似的一些问题,再加上所谓的“接触传染”效应以及国际投机者的不断狙击,危机开始蔓延到整个东南亚。 7月11日,菲律宾首先步泰国后尘,宣布允许比索在更大范围内与美元兑换,比索当天贬值11.5%,利率一夜之间猛升到25%;

同一天,马来西亚则通过提高银行利率阻止林吉特进一步贬值。印度尼西亚被迫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贬值了14%。一向稳健的新加坡元也于7月18日跌至30个月以来的最低点1.4683新元兑换1美元;8月14日,印尼宣布汇率自由浮动,当天印尼盾再次贬值5%;8月16日,马来西亚林吉特暴跌了6%,跌至24年来的最低点。东南亚外汇市场的震荡,使投资者信心受挫,外资大量撤离,东南亚股市也因此低迷,泰国货币危机由此逐步发展成为更为广泛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港元联系汇率制也接受了严峻的挑战,香港特区政府采取果断对策,成功地捍卫了港币联系汇率制度,但是,由于利率飙升,香港股市为此受到较大冲击。 继泰国等东盟国家金融风波之后,台湾的台币贬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机第二波,10月17日,台湾货币当局在经济状况良好,经济项目盈余,外汇储备充足,有能力维护新台币稳定的情况下,突然主动放弃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当日,新台币兑美元的汇价即跌至29.5,为10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不仅进一步动摇了投资者对东南亚的信心,加剧了东南亚金融市场的混乱,10月28日,香港恒生指数再次下探,自1996年来首次跌破1万点,最低见到8775.88点,跌幅达13.7%。至此,与8月份最高点相比,香港股市跌幅几乎过半。 11月,韩国汇市、股市轮番下跌,掀起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第三波。11月20日,韩国中央银行决定将韩圆汇率浮动范围由2.25%扩大到10%,至此韩国开始成为亚洲金融风波的新热点。截至12

汇丰银行应对金融危机的管理经验与启示

拥有140余年经营历史的汇丰银行(HSBC)是当今世界上著名跨国银行之一。与众多国际知名大型银行出现大幅亏损、信贷资产质量恶化、股价暴跌等不佳状况相比,汇丰银行在金融危机、经济下行中依然保持着较好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展现了良好的危机应对能力。2008年,汇丰银行的资本收益率为5.17%,股价跌幅为44.81%,而同期花旗银行资本收益率为—31.9%,股价跌幅为77.02%。 笔者以为,汇丰银行车免于全球金融危机靠的不是危机叫采取的临时应急措施,而是其日常经营中长期采取的经营管理经验,展现了强人的应对冲击的能力。 一、主要做法与经验 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汇丰银行结合自身国际化、集团化、全能型的特征,逐渐形成了与其自身特点相适应的丰富而独到的管理体系、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使其长期保持经营业绩的可持续性和管控风险的有效性,极大地增强了应刘危机的能力。 1.健全的管理体系 管控能力是决定银行经营状况、风险水平的重要因素。成立至今,汇丰不断健全管理体系,形成了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体系,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科学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加强独立性建设。汇丰董事会中独立

非执行董事占比高达66.7%,高于美国、英国、法国等同主要企业独立董事62%、34%、2Q%的占比,而对于集团监察委员会、新酬委员会等需要保持独立性的部门,均完全由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这有利于独立董事发挥其特有的价值,对公司决策作出独立客观的判断。二是建立董事评估机制。在明晰职责边界的基础上,汇丰还通过聘请专业评估公司对其董事会效能进行评估,主要是评估董事会及其下属委员会和个别董事的履职表现。由于加强了独立性评估,董事的尽职勤勉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汇丰著名的“三级内部控制”包括程序与制度、管珲层与合规指导、内部审计,不但控制严密,且配合有序。其中独立权威的内部审计最具特色,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审计部门的地位很高。审汁部门直接向管理层和董事长报告,且有进入各业务条线或板块的自由和权利。如果被审计的业务部门对审计结果有不同意见,经沟通仍不能达成一致,审计可以不采纳业务部门的意见。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整改建改会得到高度的重视,每一条都会得到执行,如果审计意见没有得到及时整改,可能会对责任人的前途产生严重影响。—:是制定审计日程表的方法科学。主要是通过风险计算器(risk calcttlatot,RC)识别和计量审计对象的风险,对不确定性进行排序,以风险高低决定审计的顺序和频率,高风险多审,低风险少审,但每个个体至少4年之内被审计一次。在风险的识别和计量过程小,要考虑个体风险和分类风险以及风险特征的变化,并且.采用当前和未来的风险,而非全部采用历史风险。风险计算规则包括:RC分数=内在风险+最近一次审

案例:东南亚金融危机与香港金融保卫战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香港金融保卫战 一、9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东南亚经济 在1994年12月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后,一些经济学家就指出东南亚可能发生金融危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克鲁格曼(P·Krugman )指出,东亚奇迹并不是来源于总生产能力的增长,而是由于过度的投入、过高的投资、过速的资本流入、过量的人工资本输出,这种模式下形成的所谓“经济奇迹”是不会长久的。 1995年9月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刘遵义(Larry·Lau)、1996年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戈尔斯坦(M·Goldstein)都指出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可能会发生金融危机。 遗憾的是这些中肯的意见并未受到有关国家的重视,经济问题未能得到有效、及时地解决,经济不平衡现象愈演愈烈。 因美元对日元升值不已,使得与美元挂钩的泰铢强劲,导致泰国贸易账户恶化。同时,被地产市场泡沫掩盖的泰国银行体制坏账问题十分严重。泰国经济高度依靠外资特别是日本资本的大量流入,刺激了股市和地产市场上扬。日本经济衰退,亦严重影响到泰国。一方面日资大量撤出泰国,另一方面,泰国对日本的贸易出口大幅减少,贸易账户更趋恶化。外贸赤字持续上升。其他东南亚国家也大致相同,

Development Economes(TOKYO):EIU Country Report,1996年、1997年为预测数。 1996年时,光在曼谷就有相当于200亿美元的房子卖不出去,房地产价格的崩溃其实无可避免。令人担忧的是,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据银行业贷款总额的50%。到1997年,一半以上的房地产相关贷款是坏账!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坏账从1990年的770亿铢猛增到1996年的1420亿铢。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办公楼宇的空置率达 25%,还有大量的在建项目。 同时,东南亚各国的外债迅猛增长,短期外债比重过大。 二、金融危机的爆发 1997年5月,国际货币投机商(主要是对冲基金及跨国银行)开始大举沽空泰铢。炒家沽空泰铢,分为三个步骤:(1)以泰铢利率借入泰铢;(2)在现汇市场卖出泰铢,换入美元;(3)将换入的美元以美元利率借出。当泰铢贬值或泰铢与美元利率差扩大时,炒家将获利。 一开始,泰国央行与新加坡央行联手入市干预,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动用120亿美元吸纳泰铢、禁止本地银行拆借泰铢给投机商、大幅调高利率以提高炒家资金借贷成本,等等。但对泰铢汇率的攻击潮水般地袭来,货币投机商狂沽泰铢,泰铢兑美元的远期汇率屡创新低。1997年6月19日,坚决反对泰铢贬值的

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以朗姿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一、引言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统计,截止2012年底,我国约有万户企业,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对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创造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全国65%的发明专利、80%的新产品开发由中小企业完成。因此,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往往失败率很高,截止2012年底,全国中小企业中停产、歇业、倒闭的大约占到总数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经营规模较小、发展时间较短,受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些中小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往往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资金的贫乏和对资金管理的随意是失败的核心原因。 (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研究概述 营运资金管理通常是指公司的流动资产管理和为维持流动资产而进行的短期融资活动管理。营运资金管理主要涉及营运资金适用数量和营运资金筹资的最佳方式,通过营运资金的政策涉及,使两者适度结合,达到最佳营运资金管理效果。在营运资金管理中,需考虑该资

产(除现金外)变现所需要的时间及该资产变现比率的稳定程度。营运资金管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营运资金的筹措管理和营运资金的运1用管理。营运资金的筹措管理主要指企业利用内部资金转移机制实现资金的最佳配置;营运资金的运用管理主要在于确定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营运资金的最佳持有水平。 (二)企业资金流转的状况 企业要想发展有就要管理好企业的营运资金,因为企业的运营资金是企业的资金管理的基础,企业的经营情况也是主要靠运营资金的支持,它对于企业的日常管理以及企业的流动货物支出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考核企业财务风险的指标。尤其是在目前我国许多的企业都面临着资金的短缺问题,尤其是企业的运营资金的矛盾日益突出,可以说这种现象已经影响企业的发展. 二、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营运资金低效运营 1融资困难 周转资金严重不足中小企业内外部融资环境不完善是引起融资难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渡过了创业的初期阶段,并已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壮大主要取决于融资结果。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金融扶持

泡沫经济典型案例分析及金融风险防范(一)

泡沫经济典型案例分析及金融风险防范(一) 摘要: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而爆发。从1636年荷兰郁金香狂热到2007年的金融海啸,几乎十年一轮回,危机像摆脱不了的魔鬼,困绕着各国经济发展,并且几乎所有的危机都从流动性过剩开始,接着出现投机热,最终形成泡沫,而后发生崩溃。每一次经济衰退几乎都与资产泡沫的形成和破灭有着必然联系。资产价格的崩溃将引发大面积的违约,并进一步演变成金融危机。从经济发展史上几次典型的泡沫经济入手,分析泡沫经济与金融风险的强相关关系,提出金融风险防范的建议。 关键词:泡沫经济;典型案例;金融风险;防范繁荣和破产,有序和无序,记忆和失忆,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历史重复上演着惊人相似的一幕。没有一次危机与前一次相同,但是有一些可以应用的普遍原则,忘记这一点就会自担风险。资产泡沫形成与膨胀导致银行风险不断累积,进而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断上升。“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而爆发。”1]1980年以来发生在12个国家和地区的16次较严重的金融危机中,有12次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资产泡沫。然而,每一次经济衰退几乎都与资产泡沫的形成和破灭有着必然联系。资产价格的崩溃将引发大面积的违约,并进一步演变成金融危机。 一、泡沫经济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从1634年的“郁金香狂热”到1719年的“密西西比泡沫” 从“郁金香狂热(Tulipmania)”到“密西西比泡沫(MississippiBubble)”,上演了经济发展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泡沫经济。荷兰从1634年持续到1637年的“郁金香狂热(Tulipmania)”通常被认为有记载的最初的投机泡沫。郁金香泡沫所炒作的只不过是一种商品,牵涉到的人数有限,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泡沫经济。在荷兰郁金香泡沫迸裂80年后,1719年出现了著名的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堪称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泡沫经济”。 “密西西比泡沫”的起因可以说是金融制度变革的结果。约翰·劳(JohnLaw)在法国历史上第一次尝试了金融创新产品“债转股”实验和大规模的纸币发行。1717年8月,约翰·劳组建西方公司,首先以减息优惠条件替政府偿还债务,借以取得向政府发行银行券的权利,然后用政府的债务作抵押发行股票,政府用银行券向公众还本付息,公众则用银行券购买约翰·劳公司股票。在王室的支持下,约翰·劳一方面大量发行纸币,另一方面大肆扩张公司业务,并且将巨额国债转变为公司的股权,同时允诺高额的股息。因此,信用与实际经济相互促进与扩张,公司的股票急剧上升。1719年7月25日,约翰·劳取得了皇家造币厂的承包权。为了取得铸造新币的权力,印度公司发行了5万股股票,股票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连续疯狂窜升了13个月,涨幅超过了20倍。由于货币的大量供应,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最终人们对股票失去信心,导致股市崩盘,危机的到来是必然结果。1720年5月股市开始崩溃,连续狂跌13个月,跌幅为95%。上演了人类历史上一次最早、最经典的泡沫经济。它最典型、最直接揭示出泡沫的本质特征,在乐观预期的刺激下,信用过度扩张和股票价格上涨相互刺激的典型特征2]。 密西西比泡沫是由货币的大量供应造成的,而经济发展并没有真正达到这个水平,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最终人们对股票失去信心,导致股市崩盘,危机的到来是必然结果。 (二)从1980年代日本的泡沫经济到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从1950年代起,日本经济步入了高速发展期,在1956—1973年期间,经济增长速度平均为9.3%,是当时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1980年代中后期,由于连年巨额贸易顺差,美国与日本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为了缓解美日贸易矛盾,1985年9月,美日等五个发达工业国家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PlazaHotel)签定了“广场协议”,旨在降低美元对日元等货币的汇率。“广场协议”的签定直接导致了日元的急剧升值,在“广场协议”生效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日元快速升值达20%。另一方面,为缓和对美贸易关系,日本必须振兴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基于以上两种原因,日本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

美国金融危机管理的货币政策操作_张细松

第18卷第1期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18No.1 2012年2月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Feb. 2012美国金融危机管理的货币政策操作 张细松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金融危机的产生与不当的对待资产价格泡沫的货币政策操作有密切关系。在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中货币政策操作及国际协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多种方式融资、国债工具的提供、增加市场流动性以及防止大量金融机构倒闭是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中货币政策操作的基本特征。金融危机中货币政策操作存在政策反应太慢或太快、市场以及负面效应等风险,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也有效率不高、稳定性不足和可持续性不强等方面的不足。因此,为提高货币政策金融危机管理的效率,一方面要改进货币政策的操作,另一方面要加大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力度。 关键词:美国金融危机;危机管理;货币政策操作;国际协调 中图分类号:F831.59;F8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1?0115?06 内生于金融体系的金融危机都有一个共性,即其根源是源于危机前的经济金融状况良好时的过度信贷扩张和风险承担,在金融市场上表现为信贷和资产价格的“繁荣—萧条周期”。在经济景气时段,这种过度状况往往被强劲有力的经济增长所掩饰。当经济运行到难以承受这种过度时,其对金融、对经济的巨大杀伤力就充分呈现出来,始则导致显著地偏离长期均衡的金融失衡和经济恶化、衰退,随后以金融动荡、灾难的方式释放金融失衡,表现为金融的过度繁荣与过度萧条的交替①。策源于美国的这场金融危机有其内生的信贷繁荣——萧条周期性的一面,这种信贷繁荣——萧条周期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的周期非对称性效应是有密切关联性的。风险积累过度因为信贷扩张、资产价格膨胀呈现出金融失衡。实际上,这种失衡是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一种非均衡和经济失衡,其根源都是与不当的货币政策有密切关系,即与在对待资产价格泡沫的不当的货币政策操作有紧密关系[1]。与传统的信贷繁荣——萧条周期极为相似,美国次贷市场的爆炸性的、不可持续的增长导致了其自身的崩溃,即次贷危机。 本文首先通过对美国金融危机中货币政策操作措施与特征的分析,总结危机中货币政策操作存在的风险以及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不足,然后从改进货币政策操作和加大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力度两个方面提出提高货币政策危机管理效率的建议。 一、美国金融危机中货币政策 操作的措施与特征 (一) 危机中的货币政策操作措施 1.危机初期的货币政策操作措施 自2006年8月美联储停止加息以来,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调控处于真空时期。美联储在观察经济时局的变化,他们并不明确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向。在这期间,美国经济增长形势乐观,美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下跌。实际上,美国次贷危机越来越严重,美联储举棋不定,并没有实施反危机的货币政策。据估算,假如美国政府在2007年中期前后采取强力救市措施,不仅不会形成恐慌性金融危机和“大衰退”,政府支付的净成本也可降至略高于后来美国拯救房市的直接成本,同时可能因此减少恐慌导致的数万亿美元社会成本。总体看,危机初现阶段美国货币政策是“不作为”的,其丧失了有效化解重大危机的历史机遇。 收稿日期:2011?08?05;修回日期:2011?12?13 基金项目:教育部2009年应急课题《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研究—基于近30年数次全球性危机治理的视角》(2009JYJR039);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及微观规制政策研究》(ZR2011GL008); 山东财经大学2010年博士基金项目《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基于地区经济周期差异视角》(2010030) 作者简介:张细松(1974?),男,湖北黄冈人,经济学博士,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货币政策.

营运资金管理历年真题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 历年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营运资金管理中,企业将“从收到尚未付款的材料开始,到以现金支付该货款之间所用的时间”称为()。(2007年) A.现金周转期 B.应付账款周转期 C.存货周转期 D.应收账款周转期 2.持有过量现金可能导致的不利后果是()(2004年) A.财务风险加大 B.收益水平下降 C.偿债能力下降 D.资产流动性下降 3.某企业全年必要现金支付额2000万元,除银行同意在10月份贷款500万元外,其他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为500万元,企业应收账款总额为2000万元,则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为()。(2008年) A.25% B.50% C.75% D.100% 4.下列各项中,属于现金支出管理方法的是()。(2005年) A.银行业务集中法 B.合理运用“浮游量” C.账龄分析法 D.邮政信箱法 5.根据营运资金管理理论,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应收账款成本内容的是()。(2007年) A.机会成本 B.管理成本 C.短缺成本 D.坏账成本 6.下列各项中,属于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是()。(2003年) A.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B.客户资信调查费用 C.坏账损失 D.收账费用 7.在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明确规定了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率等内容的是()(2004年) A.客户资信程度 B.收账政策 C.信用等级 D.信用条件 8.企业评价客户等级,决定给予或拒绝客户信用的依据是()。(2008年) A.信用标准 B.收账政策 C.信用条件 D.信用政策 9.假设某企业预测的年赊销额为2000万元,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为45天,变动成本率为60%,资金成本率为8%,一年按360天计算,则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为()万元。(2006年) A.250 B.200 C.15 D.12 10.采用ABC法对存货进行控制时,应当重点控制的是()。(2003年) A.数量较多的存货 B.占用资金较多的存货 C.品种较多的存货 D.库存时间较长的存货 11.以下各项与存货有关的成本费用中,不影响经济进货批量的是()。(2006年) A.专设采购机构的基本开支 B.采购员的差旅费 C.存货资金占用费 D.存货的保险费 12.在计算存货保本储存天数时,以下各项中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2005年) A.销售税金(营业税金) B.变动储存费 C.所得税 D.固定储存费 13.下列各项中,可用于计算营运资金的算式是()。(2009年) A.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B.流动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C.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

案例:泰国的金融危机

案例:泰国的金融危机 一、泰国金融危机的爆发 1971 年到1991 年,泰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7. 9 %,1991 年至1996 年的年均增长率则达到8 %,这种持续高出世界经济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使得泰国成为继“亚洲四小龙”之后的“第五小龙”。而且长期以来,泰国通胀率一直有效地控制在3%~6%之间。国民经济增长和运行绩效可谓骄人。 然而,1997年,泰国却爆发了金融危机。 1997 年2月初,国际投资机构掀起抛售泰铢风潮,引起泰铢汇率大幅度波动。于1997 年2 月开始向泰国银行借入高达150 亿美元的数月期限的远期泰铢合约, 而后于现汇市场大规模抛售, 使泰铢汇率波动的压力加大, 引起泰国金融市场动荡, 泰国央行为捍卫泰铢地位, 仅在1997 年2 月份就动用了20 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才初步平息。3 月4 日,泰国中央银行要求流动资金出现问题的9 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增加资本金82. 5 亿铢(合3. 17 亿美元) ,并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坏账准备金的比率从100 %提高到115 % ~120 % ,此举令金融系统的备付金增加500 亿铢(合19. 4 亿美元) 。泰国央行此举旨在加强金融体系稳定性并增强人们对金融市场信心, 然而不但未能起到应有的稳定作用, 反而使社会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心下降,从而发生挤提,仅5 日、6 日两天,投资者就从10 家出现问题的财务公司提走近150 亿泰铢(约兑5. 77 亿美元) 。与此同时,投资者大量抛售银行

与财务公司的股票, 结果造成泰国股市连续下跌,汇市也出现下跌压力。在泰国央行的大力干预下,泰国股市和汇市暂时稳定下来。进入5 月份,国际投资机构对泰铢的炒卖活动更趋猛烈。5 月7 日,货币投机者通过经营离岸业务的外国银行,悄悄建立了即期和远期外汇交易的头寸。从5月8 日起,以从泰国本地银行借入泰国铢,在即期和远期市场大量卖泰铢的形式,在市场突然发难,沽空泰国铢,造成泰国铢即期汇价的急剧下跌,多次突破泰国中央银行规定的汇率浮动限制,引起市场恐慌。本地银行和企业及外国银行纷纷入市,即期抛售泰铢抢购美元或叙作泰铢对美元的远期保值交易,导致泰国金融市场进一步恶化, 泰铢一度兑美元贬至26. 94 ∶1 的水平。面对这次冲击,泰国中央银行加大对金融市场的干预力度,动用约50 亿美元的外汇进行干预,并取得日本、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不同形式的支持。同时,泰国中央银行又将离岸拆借利率提高到1000 % ,令投机泰铢成本倒增,又禁止泰国银行向外借出泰铢。在一系列措施干预下,泰铢汇率回稳,泰国中央银行又暂时控制了局面。6 月中下旬,泰国前财长辞职,又引发金融界对泰铢可能贬值的揣测,引起泰铢汇率猛跌至1 美元兑28 泰铢左右。泰国股市也从年初的1200 点跌至461. 32 点,为8 年来的最低点,金融市场一片混乱。7 月2 日,泰国中央银行突然宣布放弃已坚持14 年的泰铢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同时,央行还宣布将利率从10. 5 %提高到12. 5 %。泰铢当日闻声下跌17 % ,创下新低。泰国金融危机就此爆发。

汇丰银行应对金融危机的管理经验与启示

拥有140余年经营历史的汇丰银行()是当今世界上著名跨国银行之一。与众多国际知名大型银行出现大幅亏损、信贷资产质量恶化、股价暴跌等不佳状况相比,汇丰银行在金融危机、经济下行中依然保持着较好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展现了良好的危机应对能力。2008年,汇丰银行的资本收益率为5.17%,股价跌幅为44.81%,而同期花旗银行资本收益率为—31.9%,股价跌幅为77.02%。 笔者以为,汇丰银行车免于全球金融危机靠的不是危机叫采取的临时应急措施,而是其日常经营中长期采取的经营管理经验,展现了强人的应对冲击的能力。 一、主要做法与经验 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汇丰银行结合自身国际化、集团化、全能型的特征,逐渐形成了与其自身特点相适应的丰富而独到的管理体系、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使其长期保持经营业绩的可持续性和管控风险的有效性,极大地增强了应刘危机的能力。 1.健全的管理体系 管控能力是决定银行经营状况、风险水平的重要因素。成立至今,汇丰不断健全管理体系,形成了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体系,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科学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加强独立性建设。汇丰董事会中独立

非执行董事占比高达66.7%,高于美国、英国、法国等同主要企业独立董事62%、34%、2Q%的占比,而对于集团监察委员会、新酬委员会等需要保持独立性的部门,均完全由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这有利于独立董事发挥其特有的价值,对公司决策作出独立客观的判断。二是建立董事评估机制。在明晰职责边界的基础上,汇丰还通过聘请专业评估公司对其董事会效能进行评估,主要是评估董事会及其下属委员会和个别董事的履职表现。由于加强了独立性评估,董事的尽职勤勉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汇丰著名的“三级内部控制”包括程序与制度、管珲层与合规指导、内部审计,不但控制严密,且配合有序。其中独立权威的内部审计最具特色,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审计部门的地位很高。审汁部门直接向管理层和董事长报告,且有进入各业务条线或板块的自由和权利。如果被审计的业务部门对审计结果有不同意见,经沟通仍不能达成一致,审计可以不采纳业务部门的意见。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整改建改会得到高度的重视,每一条都会得到执行,如果审计意见没有得到及时整改,可能会对责任人的前途产生严重影响。—:是制定审计日程表的方法科学。主要是通过风险计算器( )识别和计量审计对象的风险,对不确定性进行排序,以风险高低决定审计的顺序和频率,高风险多审,低风险少审,但每个个体至少4年之内被审计一次。在风险的识别和计量过程小,要考虑个体风险和分类风险以及风险特征的变化,并且.采用当前和未来的风险,而非全部采用历史风险。风险计算规则包括:分数=内在风险+最近一次审计的评级+距最近一次审计评级的时

案例:俄罗斯的金融危机(1997-1998)

俄罗斯金融危机(1997-1998) 一、进程与原因 俄罗斯从1997年10月到1998年8月经历了三次金融危机。 第一次金融风波发生在1997年10月28日至11月中旬之间。俄罗斯于1996年起对外投资开放,1997年是俄罗斯经济转轨以来吸入外资最多的一年。但是外资总额中直接投资只占30%左右,70%左右是短期资本投资。 1997年10月韩国爆发的金融危机立即对俄罗斯金融市场产生连锁反应。结果,自1997年10月28日到11月10日间由于大量抛售股票,股价平均下跌30%,债市和汇市也纷纷告急。当时央行拿出35亿美元拯救债市,以维持国债的收益率吸住外资。虽然国债收益率上升至45%,但外资依然撤走了100亿美元。 第二次金融大波动发生在1998年5月~6月间。具体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政府危机引起投资者对俄罗斯政局不安;第二、俄罗斯严重的财政、债务危机引起投资者心理恐慌;三是议会修改政府的私有化政策。 面对上述不断发生的金融市场动荡,政府当时采取的对策主要有以下三条: 首先,保卢布,办法是提高利率,同时抛售美元干预汇率。 其次,由举借内债转向举借外债。 第三,延长整个债务的偿还期。 1998年8月,俄罗斯又爆发了更为严重的第三次金融大波动。这次金融大波动的直接诱因是由于政府贸然推行三项强硬的稳定金融措施:第一项,扩大卢布汇率浮动区间;第二项,延期90天偿还到期外债;第三项,转换内债偿还期。 这三项措施一公布,股票大跌而停摆,卢布汇率猛跌,后来,央行宣布任由卢布自由浮动,卢布汇率失守,股市更是一泻千里。到8月28日,俄国综合指数所包括的100种股票的市价下跌85%。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 第一节营运资金治理概述 一、营运资金的定义及特点 二、营运资金的治理原则 财务经理的大量时刻都用于营运资金的治理。企业进行营运资金治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保证合理的资金需求;(2)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节约资金使用成本;(4)保持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 三、营运资金治理战略 (一)流淌资产投资战略 注意一个比率:流淌资产--销售收入比率。依照这一比率的高低,可将流淌资产投资战略分为两类。

(二)流淌资产融资战略/陈老师的图解简单明了 1.期限匹配融资战略 【注意】流淌资产的分类:永久性流淌资产和波动性流淌资产。 永久性流淌资产和固定资产以长期融资方式(负债或权益)来融资,波动性流淌资产采纳短期融资方式融资。 【特点】收益和风险居中 2.保守融资战略 长期融资支持固定资产、永久性流淌资产和部分波动性流淌资产。 公司试图以长期融资来源来为波动性流淌资产的平均水平融资。 【特点】风险低,收益低 3.激进融资战略 公司以长期负债和权益为所有的固定资产融资,仅对一部分永久性流淌资产使用长期融资方式。短期融资方式支持剩下的永久性流淌资产和所有的波动性流淌资产。 第二节现金治理 一、持有现金的动机 (一)交易性需求: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下应当保持一定的现金支付能力。 (二)预防性需求:企业为应对突发事件而持有的现金。企业为突发事件而持有的现金要紧取决于三方面:一是企业愿冒缺少现金风险的程度;二是企业推测现金收支可靠的程度;三是企业临时融资的能力。 (三)投机性需求:企业为抓住突然显现的获利机会而持有的现金。 除了上述三种差不多珠现金需求以外,还有许多企业是将现金作为补偿性余额来持有的。补偿性余额是企业同意保持的账户余额,它是企业对银行所提供借款或其他服务的一种补偿。 二、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 (一)成本模型 持有现金是有成本的,最优的现金持有量是使得现金持有成本最小化的持有量。模型考虑的现金持有成本包括如下项目: 1.机会成本 现金的机会成本,是指企业因持有一定现金余额丧失的再投资收益。 舍弃的再投资收益即机会成本属于变动成本,它与现金持有量的多少紧密有关,即现金持有量越大,机会成本越大,反之就越小。 2.治理成本 现金的治理成本,是指企业因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而发生的治理费用。例如治理者工资、安全措施费用等。一样认为这是一种固定成本,这种固定成本在一定范畴内和现金持有量之间没有明显的比例关系。 3.短缺成本 现金短缺成本是指在现金持有量不足,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加以补充所给企业造成的缺失,包括直截了当缺失与间接缺失。现金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现金持有量的减少而上升,即与现金持有量负相关。 成本分析模式是依照现金有关成本,分析推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其运算公式为:

财务管理第七章营运资金管理练习(附标准答案)

第五章第一节练习 一、【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可用于计算营运资金的算式是(CD)。 A.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B.流动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C.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 D.非流动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非流动资产总额 二、【多选题】企业在持续经营过程中,会自发地、直接地产生一些资金来源,部分地满足企业的经营需要的自然性流动负债,如( ABC)。 A.预收账款 B.应付职工薪酬 C.应付票据D.根据周转信贷协定取得的限额内借款 三、【判断题】销售边际毛利较高的产业,紧缩的流动资产投资战略可能提供更可观的收益。( ×) 四、【单选题】采用宽松的流动资产投资战略的特点是( D)。 A.较低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 B.较高的运营风险 C.较高的投资收益率 D.较高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 五、【单选题】某公司在融资时,对全部固定资产和部分永久性流动资产采用长期融资方式。据此判断,该公司采取的融资战略是( B )。 A.保守型融资战略 B.激进型融资战略 C.稳健型融资战略 D.期限匹配型融资战略 六、【单选题】某企业拥有流动资产500万元(其中永久性流动资产为300万元),长期融资400万元,短期融资250万元,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C)。 A.该企业采取的是期限匹配融资战略 B.该企业采取的是保守融资战略 C.该企业采取的是激进融资战略 D.该企业收益和风险均较低

第五章第二节练习 一、【多选题】企业在确定为应付紧急情况而持有现金的数额时,需考虑的因素有(BD)。 A.企业销售业务的季节性 B.企业临时举债能力的强弱 C.金融市场投资机会的多少 D.企业现金流量预测的可靠程度 二、【单选题】运用成本模型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时,下列公式中,正确的是(B)。 A.最佳现金持有量=min(管理成本+机会成本+转换成本) B.最佳现金持有量=min(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短缺成本) C.最佳现金持有量=min(机会成本+经营成本+转换成本) D.最佳现金持有量=min(机会成本+经营成本+短缺成本) 三、【单选题】某公司持有有价证券的平均年利率为5%,公司的现金最低持有量为1500元,现金余额的回归线为8000元。如果公司现有现金20000元,根据现金持有量随机模型,此时应当投资于有价证券的金额是( A)元。 A.0 B.650O C.12000 D.18500 四、【判断题】在随机模型下,当现金余额在最高控制线和最低控制线之间波动时,表明企业现金持有量处于合理区域,无需调整。( √) 五、【单选题】下列关于现金回归线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C)。 A.现金最优返回点的确定与企业可接受的最低现金持有量无关 B.有价证券利息率增加,会导致现金回归线上升 C.有价证券的每次固定转换成本上升,会导致现金回归线上升 D.当现金的持有量高于或低于现金回归线时,应立即购入或出售有价证券 六、【多选题】“收支两条线”是资金采取的一种管理模式,下列有关企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的表述正确的有(ABCD)。(新教材该内容已删)A.不允许有私设的账外小金库 B.所有收入的现金都必须进入收入户 C.所有的货币性支出都必须从支出户里支付 D.严禁现金坐支 七、【多选题】下列属于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有(BCD )。 A.收支两条线模式B.拨付备用金模式 C.内部银行模式D.财务公司模式

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 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及其效果评述1 2007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了一场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09年全球GDP 增长率将降至0.5%,其中发达国家的增长率为-2%。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刺激经济举措,以应对二战后最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全球经济刺激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数额之巨,为世界经济史上所罕见。在危机刚刚爆发之后,主要经济体应对金融危机政策的着力点在于救助金融机构,防止金融危机再度恶化。金融危机很快波及到实体经济,主要经济体应对措施的着力点在于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阻止经济下滑,促进经济复苏;金融危机已将全球经济带入了未知的境地,展望未来,主要经济体刺激政策的着力点还落在扶植新兴产业,提前谋篇布局,抢占制高点。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恢复市场信心,促使经济回暖,但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全球经济走出衰退,尚需要更多的后续政策支持,现有经济刺激政策中的缺陷将在未来逐渐凸现。 主要经济体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 1. 金融救助方案 金融机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金融 1 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专题报告。参与讨论并提供材料的成员包括:张明、姚枝仲、李众敏、郑联盛、曾省存、马锦。执笔人为何帆。 June. 1, 2009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214345477.html, Policy Brief No. 09038

稳定报告》估计,全球金融体系因亏损导致的资产减记约为4.4万亿美元。按照2008年的水平计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的减记规模相当于37年的官方发展援助,美欧金融机构的资产减记规模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GDP)总和的13%。 危机爆发以来,主要经济体“三管齐下”,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方入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规模和非常规的政策,实施全面的金融救市方案。第一,从资产方来看,危机之后金融机构亏损严重,不得不低价抛售金融资产,导致金融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救助的办法是政府出资购买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第二,从负债方来看,危机之后金融机构纷纷“惜贷”,导致金融市场上流动性短缺,救助的办法是各国央行通过各种形式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试图缓解信贷紧缩的困境。第三,从所有者权益来看,遭受损失的金融机构不得不减少自由资本金,甚至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救助的办法是通过直接向有问题的金融机构注入资本金,实施“国有化”控股。 美国的金融救助政策最早强调购买不良资产。2008年10月,美国政府通过的紧急经济稳定法案(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ct)中就包括高达7000亿美元的不良问题资产救助方案(Troubled Assets Relief Program,TARP),用于购买金融机构问题资产以及帮助金融机构注资。为了向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流动性,美联储还推出了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相对而言,美国在向金融机构直接注资方面,因为担心有“国有化”嫌疑,表现较为迟疑。欧洲在金融救助政策方面则较强调政府通过注资获得金融机构股权。比如,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三国向富通集团注资112亿欧元,英国向苏格兰皇家银行等三大银行注资370亿英镑,法国向六大私营银行注资105亿欧元等。在这些注资方案中,以英国的方案最具代表性。英国向本国银行注资后获得的是银行的优先股股权,因而英国政府虽然是被注资银行的股东,但不干预银行的经营活动,只享有优先分红的权利。英国政府还承诺,一旦对这些问题银行的注资在未来获得盈利,会把这部分盈利注入社保体系。在问题更严重的冰岛、瑞典,政府甚至直接接管金融机构,实施完全的国有化。欧洲各国政府一般不直接购买金融机构的“有毒资产”,现在看到的案例主要是2009年3月7日英国政府接手该国第三大银行莱斯银行集团2600亿英镑的“有毒资产”,作为交换条件,政府对该行持股从现阶段的43.5%上升为65%。日本的金融机构经营较为保守,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损失相对较少。日本也采取了收购不良资产、注资等方式帮助出问题的金融机构,但规模相对较小。比如,日本用于收购金融机构问题资产的资金约为10万亿日元(约1000 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