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结晶紫染色液配制及使用说明

结晶紫染色液配制及使用说明

结晶紫染色液配制及使用说明
结晶紫染色液配制及使用说明

结晶紫染色液(1%)

产品说明:

结晶紫染色液(CrystalVioletStainingSolution)是一种组织或细胞染色时常用的可以把细胞核染成深紫色的染色液。结晶紫是一种碱性染料,可以和细胞核中的DNA结合,从而产生细胞核染色。产地:国产

提示:本品仅用于科研实验,不能用作医疗及临床诊断。

储存条件:阴凉处保存

关键词:结晶紫染色液,结晶紫染色液(1%)

结晶紫染色液(1%)相关染色产品:

常用染色剂及配制

常用染色剂及配制 供组织学诊断用的优秀常规染色剂,不仅须使细胞核和细胞浆有选择性着染,也要使结缔组织着色。苏木素-伊红染色的切片适当分色,可使这些结构得以区分,胞核表现为蓝色,胞浆和结缔组织纤维呈各种色调的粉红,因此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常规染色剂。 一、苏木素-伊红染色的基本原理 苏木素是最早用于生物学上的天然染色剂之一,百余年来,一直是生物学实验室最常用的组织学中细胞核的染料,它是从苏木树的树心中提炼出来的,为浅褐色结晶或淡黄褐色的粉末状物。易溶于乙醇、甘油,也可溶于热水。苏木素本身没有染色能力,它经过氧化后,能产生具有染色能力的苏木红,苏木红又称为氧化苏木素或苏木因。 苏木素变成苏木红的过程叫作“成熟”。成熟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把配制好的苏木素液在开口瓶中放置两个月以上,让其在日光和空气中的氧的作用下使之氧化。故一般地盛苏木素的瓶子放在向阳处,时间愈长,染色的效果愈好。常配制一大瓶,备长期使用。另一种方法是在苏木素液中加入氧化剂,如磺酸钠,过锰酸钾,氧化汞,双氧水等。用这种方法成熟与用第一种方法者不同的是,它放置时间愈长,染色的效果愈低。这是因为苏木红被继续氧化可生成无色的化合物,故一次不宜配制过多,还应放置40C冰箱内避光保存以延长使用时间。它的优点是配制后即可使用。 成熟的苏木素对组织并无亲和力,须加入含金属离子的媒染剂,才能达到染色的目的。一般用于明矾苏木素的媒染剂为钾明矾或氨明矾。主要是利用明矾中的铝离子和苏木红结合形成的铝沉淀色素为紫蓝色,对染色质有很大的亲和力,水和酒精都不能使其褪色。用于铁苏木素的媒染剂是三价铁离子,苏木红的铁沉淀色素为黑蓝色,不溶于水,因此,故不能配制大量含媒染剂的混合液,一般用时现配,或在染色过程中,先用铁明矾媒染,然后再染苏木素,如磷钨酸苏木素染色即是。 常规苏木素染色的对比染色是用伊红,也有采用焰红,因为焰红比伊红色泽更鲜明,此外还有采用橘黄G,比布里希猩红,波尔多红等作为对比染色。 苏木素-伊红染色,在组织病理学中,是一种日常使用最为广泛的常规染色方法。一张优质的染色切片,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各种不同的组织结构以此作为病理诊断的确切依据。再根据此染色切片所见,分别进行不同的特殊染色。 二、染液的配制 在实验室内常用的苏木素染液有以下几种,不同的仅是染色时间以及比较每种染色方法彼此的优缺点,不过各有优劣。 (一)苏木素染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1.Harris氏苏木素液 甲液:苏木素1g 无水酒精10ml 乙液:硫酸铝钾20g 蒸馏水200ml 丙液:一氧化汞0.5g 经典的配制方法是,先将甲液加热溶解后,密封待用,再将乙液加热溶解至沸,去火,待溶液仍处于小沸腾状态时再将甲液徐徐倾入其中,全部混合后,再使溶液在短时间内加热至沸腾,去火,最后,将氧化汞缓慢倾入溶液中(氧化汞一定要慢慢少量分次加入,切忌急躁。因氧化汞倒入后,溶液会迅速膨胀易沸出容器外而发生危险。)此时液体变为深紫色,待氧化汞全部放入后,再将溶液加温至沸腾片刻,立即将溶液放入流动的冷水中,并缓缓地连续摇晃至溶液完全冷却为止。隔夜后过滤,加入冰醋酸(按5%比例)混匀,再过滤后保存于

PH1237 标准革兰氏染色液实验与操作方法

PH1237|标准革兰氏染色液 Standard Gramˊs Stain Catalog No:PH1237Size:?4×100mL|?4×250mL Store at RT 简介 革兰氏染色法是丹麦医生Christain Gram于1884年所发明,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亦是一种复染法。未经染色的细菌,由于其与周围环境折光率差别甚小,故在显微镜下极难观察。染色后细菌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排列及某些结构特征,用以分类鉴定。通过此法染色可将细菌鉴别为革兰阳性菌(G+)和革兰阴性菌(G-)两大类。 细菌的不同显色反应是由于细胞壁对乙醇的通透性和抗脱色能力的差异,主要是肽聚糖层厚度和结构决定的。经结晶紫染色的细胞用碘液处理后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乙醇能使它脱色。在革兰阴性细胞染色中,乙醇或丙酮破坏了胞壁外膜、损伤肽聚糖层和细胞质膜,结晶紫和碘复合物从细胞中渗漏出来,当再用其他染色液复染时,显现红色。 红色染料虽然也能进入已染成紫色的G+细胞,但被紫色盖没,所以红色显示不出来。在革兰阳性细胞染色中,乙醇还能使厚的肽聚糖层脱水,导致孔隙变小,由于结晶紫和碘复合物分子太大,不能通过细胞壁,不易脱色,所以保持着紫色。 Standard Gramˊs Stain采用最经典的革兰染色配方,临床标本直接涂片,背景干净,胞核胞质对比强烈,胞内吞噬体清晰易辨认,细菌染色特征典型。 组份 名称4×100ml4×250ml Storage 试剂(A):结晶紫染色液100ml250ml RT避光 试剂(B):Gram碘液100ml250ml RT避光 试剂(C):脱色液100ml250ml RT 试剂(D):沙黄染色液100ml250ml RT避光 自备材料 1、接种环或挑取细菌的其他工具 2、酒精灯 3、载玻片 4、光学显微镜 操作步骤 (仅供参考): 1、涂片:取待检细菌,于载玻片中央涂成薄层或者或在载玻片上滴加少许无菌水,混合均匀,涂成一薄层。 2、干燥:涂片后在室温下自然干燥,也可在酒精灯上略加温,使之迅速干燥。 3、固定:手持载玻片一端,标本面朝上,在酒精灯的火焰外侧快速来回移动3~5次,每次1s,温度不宜过高,防止菌体蛋白变性,放置待凉后染色。也可以用甲醇或乙醇固定。 4、初染:滴加结晶紫染色液染色1~2min,清水冲洗去染色液。 5、媒染:滴加Gram碘液,并覆盖载玻片,室温放置1~2min,水洗。 6、脱色:滴加脱色液,摇动10~30s,直至流下的脱色液不出现紫色时为止,立即用水冲去脱色液,终止反应。

常用染色液配方

实验室常用染色液配方 1、吕氏(Loeffler)美蓝染色液 A液:美蓝(Methylene blue) 0.3 克95%酒精毫升 B液:氢氧化钾(KOH) 0.01 克蒸馏水100 毫升分别配制A液和B液,然后混合即成。 2、齐氏(Ziehl)石炭酸复红染色液 A液:碱性复红(Basic fuchsin) 0.3 克95%酒精10.O 毫升 B液:石炭酸(苯酚) 5.0 克蒸馏水95 毫升 将碱性复红溶于95%酒精中,配成A液。将石炭酸溶于蒸馏水中,配成B液。将两者混合即成。 3、结晶紫染色液(Huclker改订)A液:结晶紫(Crystai violet) 2.5 克95%酒精25.0 毫升 B液:草酸铵(NH4)2C2O4H2O 1.0 克蒸馏水100 毫升 将结晶紫研细后,加入95%酒精,使之溶解,配成A液。将草酸铵溶于蒸馏水,配成B液。两液混合即成。 4、路戈氏(LugoI)碘液(革氏鉴别染色用)碘1.0克碘化钾2.0克蒸馏水300毫升 先将碘化钾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再将碘溶于碘化钾溶液中,溶时可稍加热,最后加足蒸馏水量。 5、番红染色液(革氏鉴别染色用)番红O(Safranin O) 2.0克蒸馏水100毫升 6、孔雀绿染色液(芽孢染色用)孔雀绿(Malachite green) 5.0克蒸馏水100毫升先将孔雀绿研细,加少许95%酒精溶解,再加蒸馏水。 7、Dorner黑素液(英膜染色用)黑素(Nigrosin) 10.0克蒸馏水100毫升福尔马林(40%甲醛) 0.5毫升将黑素在蒸馏水中煮沸5分钟,加入福尔马林作为防腐剂,用玻璃棉过滤。 8、刚果红染色液刚果红(Congo red) 2.0克蒸馏水100毫升 9、稀释结晶紫染液(放线菌染色用)结晶紫染色液(同3) 5.0毫升蒸馏水95.0 10、乳酸石碳酸棉蓝染色液(真菌制片,短期保存)石炭酸10.0克甘油20.0毫升乳酸(比重l.21) 10.0毫升棉蓝0.02克蒸馏水10.0毫升将碳酸加在蒸溜水中加热溶化,加入乳酸和甘油,最后加入棉蓝,溶解即成。 11动物组织石蜡切片染色方法 苏木精-伊红(HE)染色:二甲苯Ⅰ, Ⅱ各10 min,依次进入无水乙醇、950 mL/L, 900 mL/L, 800 mL/L及700 mL/L的酒精各5 min,蒸馏水洗;入苏木精染液10 min,盐酸酒精分色4 s,自来水洗10 min;依次入700 mL/L, 800 mL/L及900 mL/L酒精各5 min,入伊红染液染色 10 min;入950 mL/L及无水乙醇Ⅰ, Ⅱ各5 min, 以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脂封片. 一、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⒈碘-碘化钾(I2-KI)溶液能将淀粉染成蓝紫色,蛋白质染成黄色,也是植物组织化学测定的重要试剂。 配方:碘化钾2g ;蒸馏水300ml ;碘1g 先将碘化钾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待全溶解后再加碘,振荡溶解后稀释至300mL,保存在棕色玻璃瓶内。用时可将其稀释2-10倍,这样染色不致过深,效果更佳。 ⒉苏丹Ⅲ(sudanⅢ或Ⅳ)能使木栓化、角质化的细胞壁及脂肪、挥发油、树脂等染成红色或淡红色,是著名的脂肪染色剂。 配方:(1)苏丹III或苏丹Ⅳ干粉0.1g ;95%酒精10ml ;过滤后再加入10ml甘油(2)先将0.1g苏丹III或IV溶解在50ml丙酮中,再加入70%酒精50ml。 (3)苏丹III 70%乙醇的饱和溶液。 ⒊1%醋酸洋红(aceto carmine)酸性染料,适用于压碎涂抹制片,能使染色体染成深红色,细胞质成浅红色。

抗酸染色——标准操作

抗酸染色 一、原理 本试剂盒采用WHO推荐的Ziehl-Neelsen法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内含有大量的脂质,包围在肽聚糖的外面,所以分枝杆菌一般不易着色,要经过加热和延长染色时间来促使其着色。但分枝杆菌中的分枝菌酸与染料结合后,就很难被酸性脱色剂脱色。齐-尼氏抗酸染色法是在加热条件下使分枝菌酸与石炭酸复红牢固结合成复合物,用盐酸酒精处理也不脱色。当再加碱性美兰复染后,分枝杆菌仍然为红色,而其他细菌及背景中的物质为蓝色。 二、试剂 石碳酸复红染液、酸性酒精溶液、亚甲蓝溶液 三、方法 1.涂片:参见各标本操作程序涂片,涂片后在室温下自然干燥,也可在酒精灯上略加温,使之迅速干燥,但勿靠近火焰

2.固定:常用高温进行固定。即手持载玻片一端,标本面朝上,在灯的火焰外侧快速来回移动3~4次,共约3~4秒。要求玻片温度不超过60℃,以玻片背面触及手背皮肤不觉过烫为宜,放置待冷后染色 3.染色 3.1 滴加石碳酸复红染液盖满玻片,染色10分钟或更久,无需加温 3.2 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冲去染色液,沥去标本上剩余的水 3.3 滴加酸性酒精溶液盖满玻片,脱色1-2分钟,如有必要,需流水冲去溶液后,再次脱色至痰膜无可视红色为止 3.4 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冲去染色液,沥去标本上剩余的水 3.5 滴加亚甲蓝溶液,染色30秒钟 3.6 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冲去染色液,沥去标本上剩余的水,待玻片干燥后镜检 3.7 一张染色合格的玻片,痰膜肉眼观察为亮蓝色,无红色斑块 四、结果判定 1.干燥后油镜观察300个视野(观察时间不少于4min),抗酸性细菌呈红色,其它细菌或细胞呈蓝色

常用染色液配制

常用染色液配制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1.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 A液:结晶紫,95%乙醇25mL。 B液:草酸铵,蒸馏水1000mL。 制备时,将结晶紫研细,加入95%乙醇溶解,配成A液。将草酸铵溶于蒸馏水,配成B液。两液混合静止48h后,过滤后使用。 2.鲁格尔氏(路戈氏)碘液 碘,,蒸馏水300mL。先用3~5mL蒸馏水溶解KI,再加入碘片,稍加热溶解,加足水过滤后使用。 3.脱色液:95%乙醇;或丙酮乙醇溶液:95%乙醇70mL,丙酮30mL 4.沙黄(番红)染色液 %沙黄(番红)乙醇溶液:沙黄(番红),95%乙醇100mL。 此母液存放于不透气的棕色瓶中,使用时取20mL母液加80mL蒸馏水使用。 5.%美兰染色液 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 6.吕氏碱性美蓝色染色液 A液:美蓝,95%乙醇30mL。 B液:,蒸馏水100mL,分别配制A液和B液,混合即可。 7.瑞氏染色液 瑞氏染料粉未,甘油3mL,甲醇97mL。将染料放乳钵内研磨,先加甘油,后加甲醇,过夜后过滤即可。 8.5%孔雀绿水溶液(芽孢染色用) 孔雀绿,蒸馏水100mL。先将孔雀绿放乳钵内研磨,加少许95%乙醇溶解,再加蒸馏水。 9.黑色素水溶液(荚膜负染色用) 黑色素10g,蒸馏水100mL,40%甲醛(福尔马林)。将黑色素溶于蒸馏水中,煮沸5min,再加福尔马林作防腐剂,用玻璃棉过滤。 10.硝酸银鞭毛染色液 A液:单宁酸,,福尔马林(15%),1%,蒸馏水100mL。 B液:,蒸馏水100mL。 将AgNO3溶解后,取出10mL备用,向其它的90mL硝酸银液中加浓氢氧化铵,则形成很厚的沉淀,再继续滴加氢氧化铵到刚刚溶解沉淀成为澄清溶液为之。再将备用的硝酸银慢慢滴入,则出现薄雾,但轻轻摇动后,薄雾状的沉淀又消失,再滴入硝酸银,直到摇动后,仍呈现轻微而稳定的薄雾状沉淀为之。如雾重,则银盐沉淀出,不宜使用。 11.改良利夫森(Leifson’s)鞭毛染色液 A:20%单宁(鞣酸);B:饱和钾明矾液(20%);C:5%石炭酸;D:碱性复红酒精(95%)饱和液。 将以上各液于染色前1~3d,按B加到A中,C加到A、B混合液中,D加到A、B、C混合液中的顺序,混合均匀,马上过滤15~20次,2~3d内使用效果较好。 12.石炭酸复红染色液 A液:碱性复红,95%乙醇10mL;B液:石炭酸(苯酚)5g,蒸馏水95mL。 先将染料溶解于乙醇,将苯酚溶于水,AB两液混合即可。

革兰氏染色液配制

革兰氏染色液 保质期:2-8度一年.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媒染剂碘液进入菌体后与结晶紫结合,革兰氏阳性菌对碘与结晶紫摄取量多且牢固,不易被酒精脱色。革兰氏阴性菌对碘与结晶紫摄取量少,不牢固,易被酒精脱色。为观察方便,脱色后再用一种红色染料如碱性蕃红进行复染。阳性菌仍带紫色,阴性菌则被染上红色。 操作步骤: 1、标本处理: (1).有菌部位的标本,如痰液、粪便、各种拭子、创面等可直接涂片。(2).无菌部位的标本,如脑脊液、胸水、腹水、胆汁、尿液、关节液等,应取适量标本(最高可达5-7ml),经3000rpm 离心10min.,取沉渣涂片染色。 2、涂片制作:菌液涂片时,用接种环沾取菌液点在载玻片上,标本可直接在玻片上涂布;菌落涂片时,先取生理盐水一滴,置玻片上,用接种针挑取菌落在盐水中涂布。制作的涂片应自然干燥,并经火焰固定,固定的温度不宜过高,以玻片背面接触手背不烫为准,否则可能使细菌形态改变。将固定后的涂片进行染色。 3、染色方法: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酒精脱色程度,如脱色过度,则阳性菌可被误染为阴性菌;而脱色不够时,阴性菌可被误染为阳性菌。此外,菌龄也影响染色结果,如阳性菌培养时间过长,或已死亡及部分菌自行溶解了,都可能会呈阴性反应。 (1).加上结晶紫后,染色1分钟,水洗。 (2).加上碘液后染色1分钟,水洗。 (3).加上95%酒精,摇动玻片,根据涂片厚度,脱色约30-60秒,水洗,吸去水分。

(4).加上蕃红后,染色1分钟,水洗。 (5).吸干或在空气中凉干后,油镜镜检。 4.结果观察:紫色为革兰氏阳性,红色为革兰氏阴性。 注意事项: 1.标本涂片不能太厚,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 2.玻片通过火焰温度不能太高。 3.若涂片较厚,应延长脱色时间,直至不再出现紫色为止。 4.碘液变透明,则不能使用。 5.水洗时动作要轻柔,沿载玻片对角线方向用洗瓶冲洗,以免把菌体冲掉。 革兰氏染色液如果用量少,买现成的比较话算,如果用量大,自己配起来也溶液,就是试剂种类多了点。其配制方法如下: (1)结晶紫(crystal violet)液:结晶紫乙醇饱和液(结晶紫2g溶于20mL95%乙醇中)20mL,1%草酸铵水溶液80mL 将两液混匀置24h后过滤即成。 (2)卢戈(Lugol)氏碘液:碘0.33g,碘化钾0.66g,蒸馏水100mL。先将碘化钾溶于少量蒸馏水中,然后加入碘使之完全溶解,再加蒸馏水至100mL即成。配成后贮于棕色瓶内备用,如变为黄色即不能使用。 (3)95%乙醇:用于脱色,脱色后可选用以下(4)或(5)的其中一项复染即可。 (4)番红溶液:番红O(safranine,又称沙黄O)2.5g, 95%乙醇100mL,溶解后可贮存于密闭的棕色瓶中,用时取20mL与80mL蒸馏水混匀即可。

标准革兰氏染色液

标准革兰氏染色液 简介: 革兰氏染色法是丹麦医生Christain Gram 于1884年所发明,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亦是一种复染法。未经染色的细菌,由于其与周围环境折光率差别甚小,故在显微镜下极难观察。染色后细菌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排列及某些结构特征,用以分类鉴定。通过此法染色可将细菌鉴别为革兰阳性菌(G +)和革兰阴性菌(G -)两大类。细菌的不同显色反应是由于细胞壁对乙醇的通透性和抗脱色能力的差异,主要是肽聚糖层厚度和结构决定的。经结晶紫染色的细胞用碘液处理后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乙醇能使它脱色。在革兰阴性细胞染色中,乙醇或丙酮破坏了胞壁外膜、损伤肽聚糖层和细胞质膜,结晶紫和碘复合物从细胞中渗漏出来,当再用其他染色液复染时,显现红色。红色染料虽然也能进入已染成紫色的G+细胞,但被紫色盖没,所以红色显示不出来。在革兰阳性细胞染色中,乙醇还能使厚的肽聚糖层脱水,导致孔隙变小,由于结晶紫和碘复合物分子太大,不能通过细胞壁,不易脱色,所以保持着紫色。 Leagene Standard Gram ˊs Stain 采用最经典的革兰染色配方, 临床标本直接涂片,背景干净,胞核胞质对比强烈,胞内吞噬体清晰易辨认,细菌染色特征典型。 组成: 自备材料: 1、 接种环或挑取细菌的其他工具 2、 酒精灯 3、 载玻片 4、 光学显微镜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涂片:取待检细菌,于载玻片中央涂成薄层或者或在载玻片上滴加少许无菌水,取菌与 的水混合均匀,涂成一薄层。 编号 名称 DM0015 4×10ml DM0015 4×100ml DM0015 4×250ml DM0015 4×500ml Storage 试剂(A): 结晶紫染色液 10ml 100ml 250ml 500ml RT 避光 试剂(B): Gram 碘液 10ml 100ml 250ml 500ml RT 避光 试剂(C): 脱色液 10ml 100ml 250ml 500ml RT 试剂(D): 沙黄染色液 10ml 100ml 250ml 500ml 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1.吕氏(Loefflev)美蓝染色液 A液:2%美蓝(Methylene blue)95%酒精溶液 B液:10%KOH溶液 取A液30ml、B液0.1ml与100ml蒸馏水混合。 2.石炭酸复红染色液 A液:4%碱性复红(basic fuchsin)95%酒精溶液 将碱性复红在研钵中研磨后,逐渐加入95%酒精,继续研磨使其溶解、 配成A液。 B液:5%石炭酸溶液 取A液10ml、B液90ml混合即可。一般可将此溶液稀释5-10倍使用。 但稀释液易变质失效,一次不宜多配。 3.革兰氏(gram)染色液 (1)草酸铵结晶紫染液: A液:1%结晶紫(Crystal violet)95%酒精溶液 B液:1%草酸铵(Ammonium oxalate)溶液 取A液20mlB液80ml,静置48/小时后使用。 (2)路哥氏(Lugol)碘液: 碘片1.0g、碘化钾2.0g、蒸馏水300ml 先将碘化钾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将碘片溶解在碘化钾溶液另,待碘全部 溶解后,加够水即成。 (3)95%酒精溶液 (4)蕃红(沙黄)复染液: 2.5%蕃红(Safranlne O)95%酒精溶液。 取此液10ml与90ml蒸馏水混匀即成。 4.芽孢染色液 (1)5%孔雀绿(Malachite green)溶液。 (2)0.5%蕃红溶液。 (3)苯酚品红溶液 称取11g碱性品红溶于100ml无水酒精中。 再取上述溶液10ml与100ml 5%的苯酚溶液混合,过滤备用。 (4)黑色素(nigrosin)溶液 10%黑色素溶液,置沸水浴中30min后,滤纸过滤二次,补加水到100ml,

7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1)

微生物实验报告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及形态观察 一、目的要求: 1、熟悉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掌握革兰氏染色法。 3、掌握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染色结果和形态特征 二、器材和器皿: 1、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2、革兰氏染色液、香柏油、二甲苯 3、显微镜、擦镜纸、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等 三、实验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 创立。未经染色的细菌,由于其与周围环境折光率差别很小,在显微镜下极难观察。染色后细菌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排列及某些结构特征,而用以分类鉴定。革兰氏染色属复染法。 该染色法所以能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是由这两类菌的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所决定的。 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质,而且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低,故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菌就被脱色,再经蕃红复染后就成红色。 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且交联度高,类脂质含量少,经脱色剂处理后反而使肽聚糖层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呈现蓝紫色。 四、实验步骤: 1、取载玻片用纱布擦干,涂菌的部位在火焰上烤一下,除去油脂。 2、涂片: 液体培养基:左手持菌液试管,在酒精灯火焰附近5cm左右打开管盖;右手持接种环在火焰中烧灼灭菌,等冷却后从试管中沾取菌液一环,在洁净无脂的载玻片上涂直径2mm左右的涂膜,最后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灼灭菌。 固体培养基: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无菌水,再用接种环取少量菌体,涂在载玻片上,使其薄而均匀。 3、晾干:让涂片在空气中自然干燥。 4、固定:让菌膜朝上,通过火焰2-3次固定(以不烫手为宜)。 5、染色:在菌膜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液,染1min。 6、水洗:用蒸馏水轻轻冲洗涂片上的染色液,用吸水纸吸干。简单染色结束可观察细胞形态。 7、媒染:滴加1滴碘液,染1min,水洗。 8、脱色:吸去残留水,连续滴加95%乙醇脱色20-30s至流出液无紫色,立即水洗。 9、复染:滴加蕃红复染约2min,水洗。至此,革兰氏染色结束。

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精编版

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 1.美蓝染色法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适量的美蓝染色液,经1—2min,水洗,沥去多余的水分,吸干或烘干,镜检。 2.革兰氏染色法 (1)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经1—2min,水洗。 (2)加革兰氏碘溶液于抹片上媒染,作用1—3min,水洗。 (3)加95%酒精于抹片上脱色,约30s---1min,水洗。 (4)加碱性复红液(或沙黄或稀释石炭酸复红液)复染10---30s,水洗。(5)吸干或烘干,镜检。革兰氏阳性菌呈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3.抗酸性染色法 (1)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较多量的石炭酸复红染色液,在玻片下以酒精灯火焰缓缓加热,至发生蒸汽即止,维持微微发生蒸汽,经3—5min,水洗。 (2)用3%盐酸酒精脱色,直至标本无色脱出为止,充分水洗。 (3)用美蓝染色液复染约1min,水洗。 (4)吸干或烘干,镜检。抗酸性细菌呈红色,非抗酸性细菌呈蓝色。 以下方法也可:即在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石炭酸复红染色1min,水洗,用1%美蓝染色液复染约20s,水洗。 对光观察,标本务必全呈蓝色,在火焰上烘干、镜检。抗酸性细菌呈红色,非抗酸性细菌和背景呈蓝色。 4.瑞氏染色法

(1)抹片自然干燥后,滴加瑞氏染色液于其上,为了避免很快变干,染色液可稍多加些,或看情况补充滴加,经1—3min,加约与染液等量的中性蒸馏水或PBS液,轻轻晃动玻片,使与染液混匀,约3min左右,直接用水冲洗(不可先将染液倾去),吸干或烘干、镜检。细菌染成蓝色,组织、细胞等物呈其它颜色。 (2)另一方法抹片自然干燥后,按涂抹点大小,盖上一块略大的清洁滤纸片,在其上轻轻滴加染色液,至略浸过滤纸,并看情况进行补滴,维持不使变干;染色3--5min,直接用水冲洗,吸干或烘干、镜检。此法使染色液经滤纸过滤,可大大避免沉渣粘附于抹片上影响镜检观察。 5.姬姆萨染色法 (1)于5ml新煮过的中性蒸馏水中滴加5—10滴姬姆萨氏染色液原液,即稀释成为常用的姬姆萨氏染色液。 (2)抹片经甲醇固定干燥后,在其上滴加足量的染色液或将抹片浸入盛有染色液的染色缸中,染色30min,或者染色数小时至24h,取出水洗,吸干或烘干、镜检。细菌呈蓝青色,组织、细胞等呈其它颜色。视野常呈淡红色。 6.克利特氏荚膜染色法 (1)染色液配制 ①美蓝溶液美蓝1g,95%酒精10ml,蒸馏水100ml。将美蓝溶于酒精内,再加蒸馏水混合。 ②碱性复红溶液碱性复红0.03g,95%酒精1ml,蒸馏水99ml。将碱性复红溶于酒精内,再加蒸馏水混合。 (2)染色法 ①涂片经火焰固定后,滴加美蓝溶液,将玻片至火焰上面加热至发生蒸汽为止。 ②水洗,以碱性复红溶液复染15—30s。 ③水洗后、吸干、镜检。

增强革兰氏染色液

增强革兰氏染色液 简介: 在革兰阴性细胞染色中,乙醇或丙酮破坏了胞壁外膜、损伤肽聚糖层和细胞质膜,结晶紫和碘复合物从细胞中渗漏出来,当再用其他染色液复染时,显现红色。红色染料虽然也能进入已染成紫色的G+细胞,但被紫色盖没,所以红色显示不出来。在革兰阳性细胞染色中,乙醇还能使厚的肽聚糖层脱水,导致孔隙变小,由于结晶紫和碘复合物分子太大,不能通过细胞壁,不易脱色,所以保持着紫色。 Leagene Enhanced Gram ˊs stain 采用最经典的革兰染色配方进一步改进,使用复红复染液替代沙黄染色液,增强了染色效率,用于极难染色的细菌。临床标本直接涂片,背景干净,胞核胞质对比强烈,胞内吞噬体清晰易辨认,细菌染色特征典型。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涂片:取待检细菌,于载玻片中央涂成薄层或者或在载玻片上滴加少许无菌水,取菌与 的水混合均匀,涂成一薄层。 2、 干燥:涂片后在室温下自然干燥,也可在酒精灯上略加温,使之迅速干燥。 3、 固定:手持载玻片一端,标本面朝上,在酒精灯的火焰外侧快速来回移动3~5次,每 次1s ,温度不宜过高,防止菌体蛋白变性,放置待凉后染色。也可以用甲醇或乙醇固定。 4、 初染:滴加结晶紫染色液染色,清水冲洗去染色液。 5、 媒染:滴加Gram 碘液,并覆盖载玻片,室温放置,水洗。 6、 脱色:滴加脱色液,摇动,直至流下的脱色液不出现紫色时为止,立即用水冲去脱色液, 终止反应。 7、 复染:滴加复红复染液染色,水洗。 8、 干燥。镜检:置油镜观察。 编号 名称 DM0016 4×10ml DM0016 4×100ml DM0016 4×250ml Storage 试剂(A): 结晶紫染色液 10ml 100ml 250ml RT 避光 试剂(B): Gram 碘液 10ml 100ml 250ml RT 避光 试剂(C): 脱色液 10ml 100ml 250ml RT 试剂(D): 复红复染液 10ml 100ml 250ml 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革兰氏染色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与革兰氏染色法 胡雪芳 201300261033 【实验目的】 1.学习显微镜的结构、各部分功能和使用方法 2.学习细菌制片方法 3.学习细菌染色原理和方法 4.巩固无菌操作技术 5.学习图像结果的规范表示 【实验原理】 1.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 现代普通光学显微镜 利用目镜和物镜两组透 镜系统来放大成像,故又 常被称为复式显微镜。它 们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 统两大部分组成。在显微 镜的光学系统中,物镜的 性能最为关键,它直接影 响着显微镜的分辨率。而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常配 置的几种物镜中,油镜的图1. 显微镜的构造放大倍数最大,对微生

物的研究最为重要,与其他物镜相比,油镜的使用方法比较特殊,需要在载玻片和镜头之间加滴镜油,这主要有如下两方面的原因:1.1增加照明亮度 油镜的放大倍数可达100x,放大倍数这样大的镜头,焦距很短,直径很小,但所需要的光照度却很大。而从显微镜的结构看,从承载标本的玻片透过来的光线,因介质密度不同(从玻片进入空气,再进入镜头)有些光线会因折射或全反射,不能进入镜头,致使在使用油镜时,会因为射入的光线较少,物像显现不清。所以为了不使通过的光线有所损失,在使用油镜时须在油镜与玻片之间加入与玻璃的折射率(n=1.55)相仿的镜油(通常用香柏油,其折射率为1.52)。 1.2增加显微镜的分辨率 显微镜的分辨率和分辨力是指显微镜能辨别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最小可分辨距离越小,分辨率越高。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光学显微镜的最小可分辨距离受光的干涉现象及所用物镜性能的限制,可表示为: 最小可分辨距离= λ2NA 式中:λ为光源光波长,NA为物镜的数值孔径值。 光学显微镜的光源不可能超出可见光的波长范围(0.4~0.7μm),而数值孔径值取决于物镜的镜口角和玻片与物镜间介质的折射率,可表示为: NA=n*sin? 式中:?为物镜镜口角的半数,它取决于物镜的直径和工作距

GUS染色液配制

G U S染色液配制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一染色液配制 1)X-Gluc母液:X-Gluc,用N-N-二甲基酰胺(DMF)配成20mM的贮存液,分装成每管100μL,保存于-20℃。 2)X-Gluc基液(50mM PBS,)。配制方法: 50mM NaH2PO4·100ml; 50mM Na2HPO4 100ml共同溶解; Na2EDTA (10mM,372mg), Triton-100(%,100μl), K3 [Fe(CN) 6] (铁氰化钾)(,) K4 [Fe(CN) 6] (亚铁氰化钾)(,) 染色液:50μl X-Gluc母液+450μl基液 需要试剂:5-溴-4-氯-3-吲哚-β-葡萄糖苷酸酯(X-Gluc); N-N-二甲基甲酰胺(DMF) ; NaH2PO4; Na2HPO4 ; Na2EDTA ;Triton-100; K3 [Fe(CN) 6] (铁氰化钾); K4 [Fe(CN) 6] (亚铁氰化钾) 二染色方法: 1.将准备好的试材浸泡在染液,于25—37℃保温1小时至过夜。 2.叶片等绿色材料转入70%乙醇中脱色2—3次,至阴性对照材料呈白色。 3.肉眼或显微镜下观察,白色背景上的蓝色小点即为Gus表达位点。

三实验原理 适宜的反应条件下,β- 葡萄糖苷酸酶(GUS)可将X-Gluc水解成蓝色物质,因此具有GUS活性的部位或位点呈现蓝色或蓝色斑点,可用肉眼或显微镜观察到。 gus基因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报告基因,是β-D-葡萄糖苷酸酶(gus)基因,其表达产物β-葡萄糖苷酸酶 (GUS)能催化裂解一系列的β-葡萄糖苷酸,它可以将5-溴-4-氯-3-吲哚-β-葡萄糖苷酸酯(X-Gluc)分解为蓝色的物质,也可以将4-甲基-伞形花酮-β-D-葡萄糖苷酯(4-MUG)分解为蓝色物质。其检测方法简单、快速、灵敏、稳定,且背景活性低。 gus基因的最大优点是它能测定外源基因表达的具体细胞和组织部位,这是其它报告基因所不能及的。 四注意事项 用于染色的植物材料的制备方法要因涉及的特定组织和器官的不同而异。例如,拟南芥的根、花和叶片以及烟草幼苗的根就可以不作任何预处理而直接染色。但是像烟草和马铃薯这些植物的茎和叶就必须在染色前切成薄片(1- 3mm)。当操作大的组织和样品时,可以选用真空渗入法来帮助底物和酶渗入细胞。

革兰氏染色液配制

革兰氏染色液配制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革兰氏染色液 保质期:2-8度一年.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媒染剂碘液进入菌体后与结晶紫结合,革兰氏阳性菌对碘与结晶紫摄取量多且牢固,不易被酒精脱色。革兰氏阴性菌对碘与结晶紫摄取量少,不牢固,易被酒精脱色。为观察方便,脱色后再用一种红色染料如碱性蕃红进行复染。阳性菌仍带紫色,阴性菌则被染上红色。 操作步骤: 1、标本处理: (1).有菌部位的标本,如痰液、粪便、各种拭子、创面等可直接涂片。 (2).无菌部位的标本,如脑脊液、胸水、腹水、胆汁、尿液、关节液等,应取适量标本(最高可达5-7ml),经3000rpm?离心10min.,取沉渣涂片染色。

2、涂片制作:菌液涂片时,用接种环沾取菌液点在载玻片上,标本可直接在玻片上涂布;菌落涂片时,先取生理盐水一滴,置玻片上,用接种针挑取菌落在盐水中涂布。制作的涂片应自然干燥,并经火焰固定,固定的温度不宜过高,以玻片背面接触手背不烫为准,否则可能使细菌形态改变。将固定后的涂片进行染色。 3、染色方法: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酒精脱色程度,如脱色过度,则阳性菌可被误染为阴性菌;而脱色不够时,阴性菌可被误染为阳性菌。此外,菌龄也影响染色结果,如阳性菌培养时间过长,或已死亡及部分菌自行溶解了,都可能会呈阴性反应。 (1).加上结晶紫后,染色1分钟,水洗。 (2).加上碘液后染色1分钟,水洗。 (3).加上95%酒精,摇动玻片,根据涂片厚度,脱色约30-60秒,水洗,吸去水分。 (4).加上蕃红后,染色1分钟,水洗。 (5).吸干或在空气中凉干后,油镜镜检。 4.结果观察:紫色为革兰氏阳性,红色为革兰氏阴性。 注意事项:

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附录二:常用固定液和染色液的配制 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1. 番红水液 番红0.1g溶入蒸馏水,定溶至100ml。 2. 番红酒液 番红0.5g或1g溶入50%酒精,定溶至100ml。 3. 固绿染液 固绿0.1g溶入95%酒精,定溶至100ml。 4. 碘-碘化钾染液 碘化钾溶入100ml蒸馏水,再加入1g碘,溶解后即可使用。 5. 苏丹Ⅲ(或Ⅳ)染液 将0.1g苏丹Ⅲ或Ⅳ溶解在50ml丙酮中,再加入70%酒精50ml。6.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原液A:将3g碱性品红溶入100ml 70%酒精,此液可长期保存。原液B:将10mlA液加入到90ml 5%苯酚水溶液中。 原液C:将55mlB液加入到6ml的冰醋酸和6ml的38%的甲醛中。染色液:取C液20ml,加45%冰醋酸80ml,充分混匀,再加入1g 山梨醇,放置14天后使用,可保存3年。 7. 间苯三酚染液 将5g间苯三酚溶入100ml 95%酒精(若溶液呈黄色,即为失效)。 8. 中性红染液

将0.1g中性红溶入100ml蒸馏水,用时稀释10倍。 9. 钌红染液 将5~10mg钌红溶入25~50ml蒸馏水,现用现配。 10.龙胆紫染液 将0.2g龙胆紫溶入100ml蒸馏水。现常用结晶紫代替。必要时可将医用紫药水稀释5倍后代用。 11.铁醋酸洋红染液 先将100ml 45%醋酸水溶液置入200ml的锥形瓶中煮沸,移去火苗,然后慢慢地分多次加入1g洋红粉末(切记不可一次倒入)。待全部倒入后,再煮沸1~2min,并悬入一生锈的小铁钉于染液中,过1min 后取出,使染色剂略含铁质,以增加染色性能。静置12h后过滤于棕色瓶中备用(置于避光处)。 12.苏木精染液 苏木精的配方很多,常用的有如下3种: 配方Ⅰ:苏木精水溶液 0.5g苏木精溶入100ml煮沸的蒸馏水中,静置24h后可使用。 配方Ⅱ:代氏苏木精(Delarfield’s haematoxylin) 甲液:苏木精1g + 无水酒精6ml 乙液:硫酸铝铵(铵矾)10g + 蒸馏水100ml 丙液:甘油25ml + 甲醇25ml 分别配制甲、乙两液,将甲液一滴滴地加入乙液中,充分搅拌后,放入广口瓶中用纱布蒙住瓶口,置于温暖和光线充足处7~10天,再加

抗酸染色概要(1)

夹层杯抗酸染色制片法概要 一:标本的预处理:消化和离心 1.将标本至于夹层杯中加消化液消化至液体清亮(2~5分钟可灭活细菌)(若是其它 容器取痰的,可小心的在痰上加些许消化液,待痰不再粘附其上后转入夹层杯)(夹 层杯可装液体不超过杯身三分之二)(非痰类标本亦须加适量消化液消化)。 2.将本杯置于离心机内对称平衡放稳,以4500转/分钟转速离心5分钟,弃去液体(轻 快的倒掉),放在干片机内烘烤(干片机提前开启至60度)。 二:染色:初染和洗脱和复染 1.加A液在60度温度下染色5分钟。 2.B液脱色(尽量将红色脱净)。 3.C液复染一分钟。 (每次弃去染色液后需以缓慢小水流沿杯壁将杯中剩余液体洗清沥干)。(加染液液量以可覆盖膜片为适量) 三:制片:取片和阅片 1.将染色后的片子烘干。 2.用取片针顶起杯底纳米膜片,用镊子夹出,轻轻印干水分,用中性胶倒封于玻片上, 弃去保护膜。(水分将会影响胶水对膜片的粘附) 3.阅片。(可利用“红十字”找寻视野) 四:注意事项 1.膜片上的细菌的保护:本制片法的原理为通过离心沉降并烘烤将目标菌粘附在膜片 上后进行染色,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避免直接冲刷、液体剧烈振荡、大力印擦等而将 膜上已粘附的细菌冲走,这些失误会严重影响阳性率。 2.各标本间的交叉污染:标记混淆、杯中液体互溅、液体转移等将会使结果严重不可 靠。 3.脱色的程度:脱色不完全将导致膜上非抗酸菌或其它物质也呈现红色,脱色过久过 重会影响抗酸杆菌所着色,二者都将影响后续镜检。 4.B液:其重要成分为酒精盐酸,易挥发,用完务必盖好盖子。 5.操作时间段的把握:请有效利用机器与时间间隔,避免标本堆积。

革兰氏染色液使用说明

革兰氏染色液使用说明 货号:G1060 规格:10ml/100ml 保存:阴凉处保存,保质期1年。 产品内容: 结晶紫;碘液;95%酒精;蕃红。 产品简介: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使孔径缩小,故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脱色后类脂外膜迅速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与碘复合物溶出,因此乙醇脱色后再经番红复染,呈红色。 操作步骤: 1.涂片固定 菌液涂片时不可过于浓厚,干燥、固定。固定时通过火焰1-2次即可,不可过热,以载玻片不烫手为宜。 2.染色 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是:

(1)加上结晶紫后,染色1分钟,水洗。 (2)加上碘液后染色1分钟,水洗。 (3)加上95%酒精,摇动玻片,根据涂片厚度,脱色约20-60秒,水洗,吸去水分。 (4)加上蕃红后,染色1分钟,水洗。 (5)吸干或在空气中凉干后,油镜镜检。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酒精脱色程度,如脱色过度,则阳性菌 可被误染为阴性菌;而脱色不够时,阴性菌可被误染为阳性菌。此外,菌龄 也影响染色结果,如阳性菌培养时间过长,或已死亡及部分菌体自行溶解, 都常呈阴性反应。 3.结果观察: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以均匀分散 开的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为准,过于密集的细菌,常常呈现假阳性。 注意事项: 1.标本涂片不能太厚,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若涂片较厚,应延长脱色 时间,直至不再出现紫色为止。 2.玻片通过火焰温度不能太高。 3.碘液变透明,则不能使用。 4.水洗时动作要轻柔,沿载玻片对角线方向用洗瓶冲洗,以免把菌体冲掉。

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

实验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一、目的要求 1、学习制染色片技术,学习简单染色的原理和方法。 2、初步掌握细菌涂片方法及革兰氏染色法步骤。 二、实验原理 细菌的菌体很小,活细胞的含水量在80%~90%,因此对光的吸收和反射与水溶液相差不大,所有观察其细胞结构必须染色。根据实验目的不同,可分为简单染色法、鉴别染色法和特殊染色法等。本实验只学习前两种。 简单染色法是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此法操作简便,适用于菌体一般形态的观察。 革兰氏染色法是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C.Gram所创立的,是细菌学上最常用的 鉴别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该染色法所以能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是由这两类菌的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所决定的。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质,而且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低,故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菌就被脱色,再经蕃红复染后就成红色。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且交联度高,类脂质含量少,经脱色剂处理后反而使肽聚糖层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 三、实验器材 菌种:培养24小时的大肠杆菌 染色剂和试剂:石炭酸复红染色液,革兰氏染色液(草酸铵结晶紫染液、卢戈氏碘液、95%乙醇、石炭酸复红液等),香柏油、二甲苯 器材和器皿:显微镜,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擦镜纸,吸水纸,火柴,小烧杯,玻片架、试管、小滴管等 四、操作方法 1、简单染色: (1)涂片:取干净的载玻片一块,滴一小滴生理盐水于载玻片中央,严格按无菌操作程序,挑取大肠杆菌于载玻片的水滴中,调匀并涂成薄膜。注意滴生理盐水时不宜过多;涂片必须均匀;涂布面积直径约1.5cm为宜;挑取菌种时切勿将培养基挑破。 (2)晾干:让涂片自然晾干或者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文火烘干。 (3)固定:手执玻片一端,让菌膜朝上,通过火焰2-3次固定(以不烫手为宜)(4)染色:将固定过的涂片放在搁架上,加复红染色1-2min。 (5)水洗:染色时间到后,用自来水冲洗,直至冲下之水无色时为止。注意冲洗水流不宜过急,过大,水由玻片上端流下,避免直接冲在涂片处。 (6)干燥:将洗过的涂片放在空气中晾干或用吸水纸吸干。 (7)镜检:先低倍观察,再高倍观察,并找出适当的视野后,将高倍镜转出,在涂片上加香柏油一滴,将油镜头浸入油滴中仔细调焦观察细菌的形态。 2、革兰氏染色: (1)涂片:涂片方法与简单染色涂片相同。

常用染色剂的配方

常用染色剂的配方 常用染色剂的配方 (一)天然染料 1、苏木精(Hematoxylin)苏木精是从南美的苏木(Haematoxylon campechianum)干枝中用乙醚浸制出来的一种色素,是最常用的染料之一。苏木精不能直接染色,必须暴露在通气的地方,使他变成氧化苏木精(又叫苏木素)后才能使用,这叫做“成熟”。苏木精的“成熟”过程需时较长,配置后时间愈久,染色力愈强。被染材料必须经金属盐作媒剂作用后才有着色力。所以在配制苏木精染剂时都要用媒染剂。常用的媒染剂有硫酸铝按、钾明矾和铁明矾等。苏木精是淡黄色到锈紫色的结晶体,易溶于酒精,微溶于水和甘油,是染细胞核的优良材料,他能把细胞中不同的结构分化出各种不同的颜色。分化时组织所染的颜色因处理的情况而异,用酸性溶液(如盐酸—酒精)分化后呈红色,水洗后仍恢复青蓝色,用碱性溶液(如氨水)分化后呈蓝色,水洗后呈蓝黑色。 2、洋红(Carmine)洋红又叫胭脂红或卡红。一种热带产的雌性胭脂虫干燥后,磨成粉末,提取出胭脂红,再用明矾处理,除去其中杂质,就制成洋红。单纯的洋红不能染色,要经酸性或碱性溶液溶解后才能染色。常用的酸性溶液有冰醋酸或苦味酸,碱性溶液有氨水、硼砂等。洋红使细胞核的优良染料,染色的标本不易褪色。用作切片或组织块染都适宜,尤其适宜于小型材料的整体染色。用洋红配成的溶液染色后能保持几年。洋红溶液出现浑浊时要过滤后再用。 3、靛蓝洋红(Indigo carmine)是由木蓝(Indigofera)提出的靛蓝(Indigo)加上亚硫酸钠而成。为蓝色酸性染料,作为细胞质的染色剂。常与苦味酸合成苦味酸靛蓝洋红(picro-indigo-carmine),呈绿色,可与碱性品红作对比染色。 4、地衣红(Orcein)是由地衣(Lecanora parella)中取得的染料,可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染色。植物细胞学中应用较多,尤其对于某些植物的染色体染色,效果比醋酸洋红更好。配制方法与洋红相似,通常也多溶入醋酸中(2.2%)染色。现在已多用其人工合成染料。 (二)人工染料 人工染料,即苯胺染料或煤焦油染料,种类很多,应用极广。它的缺点是经日光照射容易褪色,苯胺蓝、亮绿、甲基绿等更易褪色。在制片中注意掌握酸碱度,并避免日光直射,也能经几年不褪色。 1、酸性品红(Acid fuchsin)酸性品红是酸性染料,呈红色粉末状,能容于水,略溶于酒精(0.3%)。是良好的细胞制染色剂,在动物制片上应用很广,在植物制片上用来染皮层、髓部等薄壁细胞和纤维素壁。它跟甲基绿同染,能显示线粒体。组织切片在染色前先浸在带酸性的水中,可增强它的染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