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治疗现状和进展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治疗现状和进展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治疗现状和进展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治疗现状和进展

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处理.精讲

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处理 周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100083 脊髓损伤的描述 残疾:丧失日常生活能力 截瘫:胸髓以下运动、感觉功能障碍 四肢瘫:颈髓以下运动、感觉功能障碍 脊髓休克:损伤平面以下感觉, 运动与反射( 深浅反射) 全失, 肌张力低下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肛门反射, 或阴茎海绵体反射, 或腱反射, 是休克恢复的最早表现 不全瘫:损伤平面以下感觉, 运动部分丧失 完全瘫:损伤平面以下感觉, 运动完全丧失 发生率 颈椎外伤占整个脊柱外伤的50 %以上 所有钝性创伤的 2 %~ 6 % 10 年近400 例-北医三院 十大错误 1. 误把神经原性休克当成低血容量性休克治疗

2. 错过早期激素治疗时机 3. 鞍区感觉及括约肌功能未查 4. 因做MR 及CT 而未能快速复位 5.X -RAY 检查不充分,范围不够 6. 脊髓损伤被其他脏器损伤所掩盖 7. 漏诊其他部位的脊柱损伤 8. 卧硬板床时间过长,翻身不及时 9. 颅骨牵引用于颅骨骨折的病人 10. 颅骨牵引用于牵张型损伤 早期处理 吸氧:面罩吸氧,浓度40 %PaO2 100 ,PaCO2 <45 气管插管:PaO2 /PaCO2 <0.75 抗休克治疗,血压>90/60mmHg

* 治疗错误可导致肺水肿、ARDS! 药物治疗: 继发性脊髓损伤8 ~72h 1. 甲强龙:首次剂量30mg /kg ,15 分钟 <3hrs,5.4mg /kg /hr × 24hrs, >3hrs <8hrs, 5.4mg /kg /hr × 48hrs, 2.GM-1: <72hrs, 100mg / d × 18 ~32d 影像学检查 32117 例创伤/740 例颈椎外伤/34 例漏诊/10 例不可逆性脊髓损害,最常见原因是X 线检查不充分及读片错误 创伤病人颈椎拍片指征 有神经损害症状及体征 颈部疼痛

最新脊柱脊髓损伤练习题

脊柱脊髓损伤 1、脊柱骨折病人在搬运过程中,最正确的体位是C A、侧卧位 B、仰卧屈曲位 C、仰卧过伸位. D、俯卧过伸位 E、半坐卧位 2、判断脊柱骨折脱位是否并发脊髓损伤,下列哪项检查最重要C A、X线摄片 B、CT C、MRI D、神经系统检查 E、腰穿作奎肯试验及脑脊液生化检查 3、脊柱骨折造成脱位并脊髓半横切损伤,其损伤平面以下的改变,是C A、双侧肢体完全截瘫 B、同侧肢体运动消失,双侧肢体深浅感觉消失 C、同侧肢体运动和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温觉消失. D、同侧肢体运动和痛温觉消失,对侧肢体深感觉消失 E、同侧肢体痛温觉消失,对侧肢体运动及深感觉消失 4、关于脊柱外伤与脊髓损伤的关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脊髓损伤节段与椎骨受伤平面不一致 B、胸椎较固定,所以胸椎骨的脱位多无脊髓损伤. C、有的病例表现为明显脊髓损伤,但X线片却无骨折脱位 D、屈曲型骨折脱位造成骨髓损伤最多见 E、椎管狭窄患者,脊柱创伤更易发生脊髓损伤 5、脊柱外伤造成脊髓休克,是由于A A、脊髓神经细胞遭受震荡,产生暂时性功能抑制,发生传导障碍. B、骨折片刺入脊髓 C、因脊髓受血肿等压迫 D、外伤后脊髓神经细胞遭破坏

E、脊髓上、下行神经传导束断裂 6、第十胸椎压缩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损伤的脊髓是C A、胸段脊髓 B、胸腰段脊髓 C、腰段脊髓.D腰骶段脊髓 E、骶段脊髓 7、学生在训练时,倒立不稳,枕部触于垫上,出现双上肢麻木,活动无力,头稍歪向一侧,不敢转动。估计为何种损伤B A、环椎前脱位 B、环椎单侧半脱位. C、枢椎齿突基底骨折. D、环椎后弓骨折 E、环椎后脱位 8、患者颈椎外伤截瘫,查体:双上肢屈肘位,屈肘动作存在,伸肘功能丧失,损伤部位是在D A、2~3颈椎之间 B、3~4颈椎之间 C、4~5颈椎之间 D、5~6颈椎之间. E、6~7颈椎之间 9、枢椎齿突基底部骨折,但无移位,环椎亦无移位。枕颌吊带牵引两周后,颈痛减轻,活动范围增加。3周后离床活动,6周后颈痛再次加剧,活动明显受限,并逐渐出现四肢无力与瘫痪,这种迟发性瘫痪的原因,是E A、迟发性血肿压迫 B、椎管内纤维质增生压迫 C、脊髓血运障碍 D、黄韧带增厚 E、环椎迟发性前脱位. 10、从汽车上摔下,头后枕部着地,颈部活动受限,下颈椎压痛明显,四肢弛缓性瘫,躯干感觉平面在胸骨柄以下,痛、温觉消失,不能自行排尿,诊断首先考虑D A、颈椎间盘突出症 B、颈椎骨折脱位并颈髓损伤. C、颈部软组织损伤 D、颈椎骨折脱位并臂丛神经与腰骶丛神经损伤 E、胸椎骨折并脊髓损伤 11、女性,20岁。因外伤致第4、5颈椎骨折并发颈髓损伤,四肢呈弛缓性瘫痪,高热40℃,持续数日不降,应采取何种降温方法D A、口服A、P、C B、冬眠疗法 C、使用抗生素 D、物理降温. E、以上都不是 12、建筑工人不慎坠楼,腰剧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二便功能障碍。经X线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分析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分析 发表时间:2017-04-14T17:09:15.23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作者:张峻 [导读]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在临床上该种病征较为特殊,该种病征一般通过CT或X线检查后。 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黑河 1643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通过核磁共振(MRI)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之间我院收取的3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病患,以上所有病患均经过X线或CT等检查后,结果显示为病患未发生骨折,但是通过MRI检查后显示所有病患存在不同程度的颈髓受损,分析以上所有患者通过MRI检查后的表现。结果:所有35例病患中,经过MRI诊断后结果显示:(1)脊髓信号存在改变情况如下:3例脊髓未变化;17例髓内存在水肿;8例髓内出血;2例脊髓软化和囊性;(2)脊髓变化形态:11例颈髓损伤后肿胀;17例脊髓损伤后存在压迫且发生变化;6例损伤后脊髓发生萎缩。结论:MRI是临床上诊断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最可靠、准确性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关键词】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MRI;表现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在临床上该种病征较为特殊,该种病征一般通过CT或X线检查后,无脊髓损伤或骨折等情况发生,但是病患临床特征为脊髓受损,通过MRI可以对病患损伤的位置、范围或脊髓异位等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亦能对其颈椎椎体或软组织损伤的情况进行清晰的显示,为临床上治疗和诊断提供准确的治疗依据[1],本文的研究方向是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应用MRI诊断的效果,并对其影响进行详细的阐述,整理相关材料作如下总结: 1材料与方法 1.1患者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上半年我院收取的3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病患,以上所有病患均经过X线或CT等检查后,结果显示为病患未发生骨折,但是通过MRI检查后显示所有病患存在不同程度的颈髓受损,所有病患中女性11例,男性14例;年龄趋于22—77岁,均龄是(50.2±2.3)岁;以上所有病患均排除存在脊髓功能性障碍、外伤或因身体的其他病因引发不同轻重的脊髓受损。 1.2MRI检查方法 以上所有病患均应用MRI扫描仪,MRI由GE公司提供,型号:HDX3.0TM,扫描位置为:TE12ms和TR500ms以及T1WI矢状面;FOV150×250,重建后FOV200×256;对病患的横轴位实施T1WI扫描。 1.3分析图像 首先对患者受损的原因和受伤后的临床特征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及时准确的确认病患颈髓损伤后是否存在椎管出血或水肿等情况;在扫描后仔细的对病患的影像进行分析,包括:脊髓的目前形态、脊柱软组织损伤的情况或椎体骨质是否受到损伤。 2结果 所有35例病患中,经过MRI诊断后结果显示:(1)脊髓信号存在改变情况如下:3例脊髓未变化;17例髓内存在水肿;8例髓内出血;2例脊髓软化和囊性;(2)脊髓变化形态:11例颈髓损伤后肿胀;17例脊髓损伤后存在压迫且发生变化;6例损伤后脊髓发生萎缩。 3MRI结果以及信号的联系 3.1脊髓水肿 17例水肿病患通过MRI检查后而脊髓内存在异常信号,且呈T1WI低信号而T2WI高信号,以上充分说明存在水肿,水肿较轻高度为一个椎体,严重的患者跨越2—3个椎体,本次研究中最严重的水肿患者范围可达到第6颈椎椎体的水平面,且脊髓存在较为严重的水肿。 3.2脊髓出血 8例脊髓出血病患通过MRI检查后显示,脊髓内存在异常信号,且呈T1WI信号略低而T2WI高信号,并且可见其内部存在小点片状,说明脊髓出血。 3.3椎体改变 所有35例病患中,11例通过MRI检查后显示T2WI存在低信号而T2WI提示高信号,充分说明:椎体体骨损伤,但无椎体压迫改变等影像。 3.4椎间盘改变 21例病患(53个椎间盘髓核突出),对应的硬膜囊平面和脊髓受到压迫。其中C4/5和C5/6椎间盘突出最多。 3.5椎旁软组织 9例病患存在前纵韧带增厚,存在明显T1WI信号略低而T2WI高信号,充分说明水肿,且肌肉内存在类似异常信号。 4讨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因老年人颈椎功能发生退行性改变后,易摔倒后发生,造成损伤的机制可分为两种即:过性颈椎滑脱,该种情况因受到暴力的屈伸后发生,而外力是引发损伤的直接诱因;另一种为颈髓发生持续性和压迫性损伤,发生该种病征的主要原因是交通意外或高处坠落等[2]。据相关数据显示,发生颈脊髓损伤最多的位置在C5平面,而C4则是颈椎发生生理性最前突的位置[3]。通过MRI临床上诊断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是临床上准确性较高的检查方式,能早期的对脊髓损伤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显现,可以通过信号改变的情况及时对预后的指标进行评估,故检查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优势,是CT和X线无法取代的。通过MRI对其进行检查主要表现:①水肿,脊髓供血动脉受到挤压或损伤后,发生局部血循环障碍,故引发水肿,而水肿多为水份组成,因此在MRI中常见T1MI 为等信号,而T2MI多为条片状信号以及高信号表现;②挫裂伤,主要表现为出血和水肿,MRI显示,T1WI髓内信号呈不均匀表现或高混杂等信号,因脊髓出现胀大,出血的位置容易发生脊髓软化,而一旦发生该种特征,预后的效果较差;③周围组织损伤,通过MRI可以对前纵韧带发生的损伤或棘间韧带以及颈后部肌肉损伤具有提示的作用,如前纵韧带挫伤为伸伤而颈后部肌肉为过度曲屈损伤,可以对临床上制定合理的牵引提供指导的意义,亦可以减少发生二次损伤[4]。 通过以上的阐述充分的说明,MRI不仅能清晰的反应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后引发细微的病理改变,亦能确定其病变的位置、水肿的位置、肿胀的程度以及判断脊髓内是否发生出血;对前纵和棘间韧带发生损伤、颈后软组织和椎体发生挫伤能及时地做出判断,故该种

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治疗分析

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3-08-02T15:56:59.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4期供稿作者:肖尚领陈思嘉翟景光 [导读] 先行前路还是后路手术非常重要,这方面文献较少。 肖尚领陈思嘉翟景光(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 476600)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4-0117-02 【摘要】目的评价下颈椎骨折脱位前后路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15例,随访12~21个月,平均17个月,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Frankle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固定节段稳定,融合率100%,脊髓减压充分。脊髓功能Frankle分级平均提高1级。结论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可使脊柱良好复位、牢固固定,脊髓减压充分,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关键词】颈椎损伤前路后路手术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21~65岁,平均49.5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4例,重物压砸伤3例,道路交通伤8例。受伤部位:C4/5 2例,C5/6 9例,C6/7 3例,C4/5及C5/6 1例。新鲜损伤14例,陈旧性损伤1例;单侧小关节绞锁5例,双侧小关节绞锁10例。本组脊髓损伤分级:按照美国脊柱脊髓损伤学会1992年根据Frankel分级修订的标准(即ASIA分级):A级4例,B级6例,C级3例,D级2例。 1.2手术方法局麻或气管插管全麻下先行颈后路手术,术式包括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或全椎板切除椎管扩大成形术。减压范围为C3~7椎板至小关节突关节内侧。同时在牵引下用骨膜剥离器撬拨将交锁的上下关节突复位。随后将患者改为仰卧位,肩下垫枕保持颈部轻度后伸。颈丛麻醉或全麻下行前路手术。颈右侧斜切口或横切口进入并显露病变椎体前部。透视定位以后用颈椎椎体撑开器撑开椎间隙将椎间盘、骨折碎片及骨折严重的椎体切除,将脱位的椎体复位,复位满意后取自体髂骨植骨,钛板内固定。 1.3术后处理术后应用抗生素3~5天预防切口感染,甘露醇250ml每日2次快速点滴,地塞米松30mg每日1次,3天后停药,同时给予神经营养药物,这样可预防脊髓水肿促进神经恢复。术后24~48小时拔除引流管,在颈托保护下进行四肢功能锻炼。颈前部切口7天拆线,颈后部切口10天拆线。术后7天、3个月、半年拍摄颈椎正侧位X光片。 2 结果 手术时间为4.5±0.5h,术中出血200~500ml(平均360 ml)。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没有出现感染及不愈合情况。2例术后声音嘶哑,2个月后恢复。因呼吸困难,需气管切开8例中,ASIA分级A级4例,B级4例,术后脱离呼吸机时间3天至6个月。术后无脊髓损伤加重和ASIA分级的下降。术后感觉恢复3~20(平均12.7)个平面,脊髓功能平均提高1级。相邻节段固定为1例。术后X线、CT显示所有患者均恢复颈椎椎体的正常序列,随访12~21个月, 平均17个月。4~8个月(平均5.5个月)X线片证实植骨均融合, 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物有松动、移位、断裂或脱落。 3 讨论 颈椎骨折脱位常发生于下颈椎,合并有小关节绞锁时,脊髓和神经根被卡压在下位椎体的上缘与上位椎体的下关节突和椎板之间,这种卡压对脊髓及神经根的危害非常大,多伴随不同程度的脊髓或神经根损伤,如果病人出现截瘫症状,则需要早期手术,以便尽快恢复颈椎椎体的序列,解除椎体对脊髓或神经根的压迫,为脊髓或神经根的功能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防止进一步的机械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1]。 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伴有关节突交锁的患者,闭合牵引或手法复位外固定是最古老和传统的方法。难以复位的可能性,复位中或后可能出现的神经功能恶化,长期卧床或外固定所带来的并发症以及后期较高的颈后凸畸形是其突出的缺点[2]。随着现代内固定和外科技术的发展,其运用范围已越来越小。 对于颈椎三柱损伤严重,单纯的前路和后路手术均不能达到减压和稳定要求的;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椎间盘损伤,往往伴随间盘损伤后突入椎管,关节突关节绞锁的;椎体爆裂性骨折合并双侧关节突绞锁或骨折,闭合复位后极不稳定的;损伤节段的前后方都有致压物不能采用闭合复位的,应选择同期前后路联合入路。后路解除小关节绞锁,切除下陷的椎板骨折块,恢复颈椎的正常序列和稳定性。前路减压切除损伤的间盘或椎体取大块髂骨植骨+钢板固定,为椎体和间盘切除术后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前路支撑结构。因此,前后方同时减压,复位和固定方能达到治疗的要求。 先行前路还是后路手术非常重要,这方面文献较少。陈得玉等认为,对单纯脱位而无明显间盘突出者,应先行后路手术复位减压固定,复位时操作必须轻柔,避免暴力,以防加重脊髓损伤,对有明显椎间盘破裂突出椎管,并引起脊髓受压的不全瘫痪者,则应先行前路减压,然后经后路复位固定,再行前路植骨钢板固定,以避免医源性瘫痪加重[3]。 总之,同期前、后路手术的优点是充分减压为脊髓神经的恢复创造了条件,复位和坚强固定恢复了脊柱的正常序列,缩短了治疗期,利于早期康复锻炼,节省了病人的费用。但手术创伤大,患者耐受力差;术中变换体位,麻醉时间长。尚须解决的问题是,能否通过前路复位、坚强固定和植骨融合,达到一次解决难复性骨折脱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家顺,贾连顺.当代颈椎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94-106. [2]Hadley HN. Initial closed reduction of cervical spine fracture-dislocation injuries[J]. Neurosurgery, 2002, 50:44-50. [3]陈得玉,贾连顺,谭军,等.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J].骨与关节损伤,2002,17(2):97-79.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疗效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脊髓损伤,随着磁共振成像(MRI)的普及、诊断技术的提高及脊髓损伤基础研究的进展,其治疗方法也由最初的非手术治疗逐渐转变为手术干预,手术方式亦有前路和后路可供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本科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1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为36~72岁,平均53.6岁。受伤原因:车祸伤6例,醉酒后跌伤1例,骑车摔伤8例。7例伤前有颈肩痛和四肢麻木、乏力不适;颈椎屈曲性损伤4例,过伸性损伤1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h至22d,平均10.2h。 1.2神经功能评价本组术前均为不完全性颈脊髓损伤,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躯干及四肢疼痛、麻木、感觉减退或者消失、肌力减退和括约肌功能障碍,Hoffmann征阳性9例,Babinski征阳性5例。术前JOA评分(5.3± 2.5)分。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Cord Injury Association,ASIA)残损分级:B级8例,C级5例,D级2例。 1.3影像学评价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颈椎X线、CT、MRI检查。发育性颈椎管狭窄6例(椎管中矢径/椎体中矢径小于或等于0.75),单间隙或多间隙椎间盘突出7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5例,黄韧带骨化或肥厚4例;脊髓MRI T2加权像高信号改变13例。 1.4手术方法局麻加基础麻醉强化,先行后路单开门法椎管扩大成形术减压。左侧卧位或症状严重侧在上,取颈后正中切口,起于枕外粗隆,止于C7棘突。切开项韧带,骨膜下剥离两侧的椎旁肌,边分离边局部麻醉,显露C3~C7棘突、椎板及小关节突内侧缘。剪除C3~C7棘突末端过长部分,于两侧椎板峡部开“V”形骨槽,上方一侧椎板咬透椎板全层,而下方一侧椎板仅咬透椎板外层皮质,并切断头尾侧相连的黄韧带,以下方一侧椎板为轴,由症状重的一侧向症状轻的一侧单开门。将门轴侧椎板皮质粗糙化,门轴处植骨。使用粗丝线将开门的椎板悬吊于门轴侧关节突关节囊上。明胶海绵覆盖已膨隆的硬膜囊,放置引流管,关闭切口。患者转为仰卧位,再次消毒,皮肤及皮下组织局部麻醉,取右胸锁乳突肌前内侧缘斜形切口,由内脏鞘及血管鞘之间进入。显露出椎体及椎间盘,椎前筋膜局部麻醉。定位后行椎体次全切除、刮除椎体后缘骨赘及骨化的后纵韧带(单间隙的刮除椎间盘至后纵韧带)。确认充分减压后,取髂骨或塞满碎骨块的钛笼植入,行椎间融合,椎体前方钛板固定。本组6例行单间隙椎间盘摘除取髂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术,9例行椎体次全切除加钛笼植骨钛板内固定术。 1.5术后处理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脱水、激素及营养神经治疗。术后24~48h拔除引流管。前路切口10d拆线,后路切口12d 拆线。术后5~7d佩戴支具下床活动或坐起,支具佩戴3~6个月。术后3、6、12、24个月门诊复查,行颈椎正侧伸屈位X线片、CT及MRI检查。 1.6疗效评价及统计学处理根据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终末随访JOA评分对脊髓损伤恢复情况进行评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疗效分析张成亮,刘加元,刘守正(沭阳县人民医院骨三科,江苏沭阳223600) 【摘要】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的1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通过随访比较手术前后的美国脊髓损 伤协会(ASIA)残损分级及JOA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脊髓功能均得到不 同程度改善,ASIA残损分级提高1~3级,JOA评分由术前平均(5.3±2.5)分上升至末次随访时平均(12.2±3.7)分。结论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具有减压充分、固定可靠、脊髓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关键词】颈椎/外科学;脊髓损伤/外科学;脱位/外科学;椎管/外科学;无骨折脱位型;椎管成形术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14-2098-02中图法分类号:R744文献标识码:A One stage combined anterior-posterior approach surgery for treating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with out fracture Zhang Chengliang,Liu Jiayuan,Liu Shouzheng(Third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Shuya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Shuyang,Jiangsu2236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one stage combined anterior-posterior approach surgery for treating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fracture.Methods From January2008to January2011,15cases of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fracture were treated by one stage combined anterior-posterior approach surgery.By follow up,the JOA scores and the AISA grade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Results All the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12-36months,aver-age18months.The spinal cord function in all cases were improved to varying degrees,the ASIA grades were increased by grade 1-3,and the JOA scores were improved from average(5.3±2.5)points before opertion to average(12.2±3.7)points at the last follow up.Conclusion One stage combined anterior-posterior approach surgery for treating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has the advantages of full decompression,reliable fixation and good recovery of spinal cord function. 【Key words】Cervical vertebrae/surgery;Spinal cord injuries/surgery;Dislocations/surgery;Spinal canal/surgery;Without fracture;Laminoplasty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诊疗分析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诊疗分析 导读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颈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吞咽不适感明显减少,食管刺激少,患者满意度提高。同时内固定物固定牢靠,未见松动、移位,脊髓功能获不同程度改善。?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是指病人外伤后存在颈髓损伤表现,但放射学检查并无颈椎骨折、脱位,属于颈髓损伤的特殊类型。1948年,Talor首次报道了部分病人颈椎过伸损伤后出现脊髓损伤表现。后来学者发现本病与颈椎退变等导致的颈椎管有效容积减少有关,目前关于本病的发病机制、治疗策略仍有争议。现在我们通过一例患者,来了解下整体的治疗思路。 病例回顾: 患者,60岁,明确的外伤史。以“颈部肿痛、活动受限伴四肢麻木、无力7小时”为主诉入院。自受伤以来神清,纳食正常,导尿管在位通畅,大便未解。 查体:颈围保护外观,颈椎生理曲度存在,颈椎屈、伸、旋转活动受限,颈部棘突及颈前区压痛;双侧耸肩正常,双侧三角肌肌力2级,双侧肱二头肌肌力:左侧3级,右侧3级;双侧肱三肌肌力:左侧1级,右侧1级。肘关节平面以下肌力为0级。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腱反射消失,双侧桡骨膜反射消失,双侧霍夫曼征阴性。平乳头以下皮肤痛觉消失、浅触觉减退、位置觉存在;双下肢肌力0级。双侧腹壁反射消失,提睾反射、海绵体反射及肛门括约肌反射消失。双下肢膝腱反射活跃、双跟腱反射存在,巴氏征、戈登征、踝阵挛、髌阵挛等病理征均未引出。 主要的辅助检查(图1-3):颈椎正侧位+张口位:未见明显颈椎骨折及脱位。颈椎MRI:1、颈脊髓损伤;2、C3/4急性椎间盘损伤伴前纵韧带损伤。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颈椎CT:未见明显颈椎骨折及脱位。

图1:颈椎的张口位及侧位片 图2:颈椎MRI检查。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治疗体会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3-06-09T14:10:44.8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6期供稿作者:高杨赵刚 [导读]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是指影像学上不伴有颈椎骨折脱位的脊髓损伤 高杨赵刚(辽宁盘锦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 124000) 【摘要】目的评价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9月至2012年3月48例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入院时及术后随访时脊髓损伤程度按Frankel分级及JOA改善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获得9-62个月(平均27个月)随访,术后除Frankel分级A及B级患者各1例无恢复外,其余患者恢复1-4级。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分析颈椎原有的病变情况,针对脊髓受压迫节段选择合理术式对脊髓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关键词】颈椎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手术治疗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是指影像学上不伴有颈椎骨折脱位的脊髓损伤[1]。孙宇等[2]研究表明,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保守治疗的效果十分有限,手术治疗对远期脊髓功能的恢复产生积极影响。2005年9月至2012年3月,我院对48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35-76岁,平均49岁。根据患者对受伤过程的回忆及头面部皮肤外伤情况,分析颈椎的受力方向:过伸型损伤33例,屈曲型损伤10例,损伤机制不明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2h-14d,其中伤后2周内入院急性损伤患者44例,3周以上的陈旧性损伤患者4例。 入院时均有四肢及躯干不同程度的疼痛、麻木、乏力、感觉障碍,四肢肌力减退,多数病例存在病理征阳性的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体征。 所有患者行X线及MRI检查均无骨折脱位征象,X线片示颈椎退变30例,MRI检查提示有不同程度颈椎间盘突出者32例。大多数患者伴有原发疾病影像,表现为颈椎管狭窄(C4-6多见)22例,黄韧带肥厚16例,后纵韧带骨化10例。 1.2手术方法 依据术前临床表现、体征结合X线、CT、MRI确定脊髓受压的部位范围以及受伤前颈椎原有的病变,选择合理术式,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受伤后48h内手术5例,48h-7d手术30例,8-14d手术8例,15-21d手术1例,21d后手术4例。术前全部常规牵引、脱水、营养神经治疗,其中18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在伤后8h内行大剂量甲强龙冲击治疗[3]。 对于局限性脊髓腹侧受压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本组单节段MRI检查脊髓腹侧受压患者5例,行单节段突出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椎体前方钛板内固定术;两节段者23例,行两个突出椎间盘间椎体次全切除、椎间大块自体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椎体前方钛板内固定术;对于多节段(包括3节段及以上)、MRI提示腹背侧均有压迫者18例,行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其中5例伴有创伤性颈椎不稳,在行颈后路单开门手术的基础上加用不稳定节段侧块钢板内固定、门轴侧植骨融合。另有2例多节段脊髓受压、MRI显示脊髓变细呈串珠样改变,一期前后联合手术减压固定。术后佩戴颈托制动、预防感染、脱水、短期内应用激素、营养神经,指导康复锻炼,定期拍颈椎正侧位片复查。 1.3手术疗效判定 手术疗效评价标准,采用术后脊髓损伤程度按Frankel分级及计算JOA改善率。JOA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7-术前评分) ×100%。>75%为优,50%-75%为良,25%-49%为可,<25%为差。 2.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后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患者术前、术后脊髓功能改善情况(Frankel分级)见表1。术后除Frankel分级A及B级患者各1例无恢复外,其余患者恢复1-4级。患者术前JOA评分2-13分,平均7.4分;术后2个月JOA评分为8-15分,平均13.8分;末次随访时JOA 评分为9-16分,平均14.2分;本组患者JOA评分改善率术后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为63.2%、76.3%。 表1 脊髓功能改善情况(Frankel分级) 随访中无并发症发生,影像学复查未发现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融合节段12个月后均获得骨性融合。 3.讨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在临床上并非罕见,仅凭X线片容易造成漏诊误诊,随着MRI技术发展,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了质的飞跃[4]。党耕町等[5]认为该型损伤常在颈椎原已存在慢性退变的基础上发生,外力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因素。此类患者多为年龄较大伴有颈椎退变、椎管储备间隙减少的因素,轻微或中度外伤即可造成损伤,多为不完全损伤或中央管脊髓损伤比例高,易被漏诊或误诊[6],保守治疗效果差,早期选择合适术式手术治疗可去除引起颈髓损伤的机械压迫因素,使脊髓充分减压,改善脊髓血液循环,坚强内固定及植骨可恢复椎间隙高度,稳定椎体间的关系,从而防止或减少脊髓的继发损害,对脊髓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根据病因及损伤机制分为三大类:①颈椎间盘突出压迫型,此种因素所导致的颈髓损伤比例较大,颈脊髓损伤程度与所受暴力大小及椎间盘突出的程度有关。②颈椎退变型,多见于老年人,大多数为轻微外力引起的损伤,此种损伤常导致严重脊髓损伤,愈合也欠佳。③脊髓挫伤型,主要由颈部过伸型损伤所致,脊髓损伤可能与节段性颈椎间不稳有关,此类型损伤易误诊及漏诊。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治疗上首先要分析颈椎原有的病变情况,确定颈髓损伤的部位同时积极做术前准备,有手术条件的应尽早手术。手术时机把握得当可提高脊髓功能的恢复率,在伤后3-7d内手术减压尤其是在72h内手术有助于脊髓功能更好地恢复,此外还应结合影

颈椎骨折脱位病人的护理

颈椎骨折脱位病人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1-07-15T08:18:50.5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5期供稿作者:曾清莲胡梅珍[导读] 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致残性损伤常合并脊髓损伤,多数为车祸、高空坠落所致。 曾清莲胡梅珍(新余市人民医院江西新余338025)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5-0356-01 【摘要】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致残性损伤常合并脊髓损伤,多数为车祸、高空坠落、暴力打击或砸伤所致,以致出现损伤平面以下完全失去功能造成瘫痪。由于病情突然,患者在心理上、精神上难以承受,往往表现出悲观失望、焦虑烦燥,因此要求我们医护工作者不仅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较高的专业水平,还要对病人做好心理护理、精神护理,为患者的康复奠定基础。 【关键词】颈椎骨折瘫痪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 颈椎骨折脱位常采用前路减压手术治疗,以解除骨折碎骨片突出椎间盘,脱位的椎体对脊髓的压迫,我科自2006年1月—2010年11月共行颈椎前路减压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颈椎前路带锁钛板系统内固定术共青团中央32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32例,男26例,女6例,年龄10—52岁,均为颈2—6受伤,其中颈椎骨折20例,颈椎脱位12例,入院时尾骶部已经形成2度压疮8例,受伤原因:车祸18例,坠落伤8例,击伤6例。由于受伤直接损伤脊髓,使受伤平面以下躯体的咸觉、痛觉、触觉、温觉及运动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等,经过我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及护理,无一例有并发症出现,12例好转出院,20例症愈出院带压疮入院者均症愈出院。 2 护理 2.1心理护理:患者因突然发生意外致使截瘫,使患者心理和生理承受很大的压力,由于长时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疗效因而患者立产生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甚至产生自杀念头。因此我科护理人员理解病人,主动与病人接触,通过勾通,关心体贴患者,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康复护理。 2.2体位护理和体温监测:颅骨牵引病人保持头、颈、肩一致性活动,防止颈椎错位,翻身时要一个人固定头部,一个人搬动身躯,保持牵引绳与躯干在同一轴线上,颅骨牵引钢针口处滴75%酒精4-5滴,每日更换敷料一次。由于脊髓损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病人容易发热,腋下体温大于38.5度,即给予物理降温,高热给予4度冰盐水300毫升低压灌肠。 2.3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2.3.1压疮和预防和护理 a.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头部垫软枕,腰背部垫软枕臀部垫气圈,两腿下垫软枕,踝部垫小棉圈。 b.受伤早期每2小时翻身一次,以后根据病情好转改为3—4小时翻身一次。 c.床铺保持清洁燥,皮肤经常清洗,排泄物及时处理。 2.3.2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a.严格无菌操作消除感染机会。 b.对留置导尿者,导尿管每周更换一次,引流袋每日更换一次,尿道口每日消毒二次,并用生理盐水加庆大梅素膀胱冲洗每日1—2次,每周验尿常规2次,每四小时开放尿管,以便建立反射性膀胱和自律性膀胱。 c.康复期双下肢肌力为1—2级时,给予训练排尿,热并按摩膀胱区,观察排尿情况,有22例经过上述方法能自行排尿。 2.3.3 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预防肺炎,应经常鼓励并积极协助病人咳嗽、排痰,分泌物多时有窒息的危险,应及早作气管切开,及时排痰,使患者呼吸道通畅,吸痰后可滴入a—糜蛋白酶以防肺部感染。 2.3.4 便秘和大便失禁的预防和护理 做好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如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豆类、肉、鱼等,忌辛、辣、煎、炸食物,嘱多饮水,食蜂蜜,多吃香蕉,以防便秘。如发生便秘者,用开塞露塞肛,必要时戴手套挖出粪便,以解除病人的痛苦,防止粪便中毒,大便失禁时用止泻药并保持肛门皮肤清洁。 2.3.5 预防肌肉荽缩及关节挛缩 指导并协助功能炼,每日作出2次肌肉按摩和关节活动,以防肌肉荽缩和发生关节挛缩畸形,足部用软枕支垫使踝关节保持90度位置,防足下垂。 2.3.6 预防烫伤 截瘫病人因感觉丧失,可发生烫伤和冻伤,给患者慎用热水袋,擦澡、洗脚水等温应低于正常人,一般不做热敷,如病情需要,以50度为宜,灌肠温度为39度。 3 讨论 颈椎骨折脱位致高位截瘫病人因病程长,长期卧床,并发症多,我们在工作中如护理不当,随时危及生命。我们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法,配合医生采取可靠有利的护理措施,做好床头交接班,做好并发症的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工作,使患者配合治疗、护理,可以取得满意疗效,我科四年来32例,12例好转出院,20例症愈出院。

132系统精讲-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第三节 脊柱及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

1.患者男性,40岁,腰5~腰6骨折合并截瘫,对其护理时不正确的措施是 A.做好心理护理 B.提高自理能力 C.防止压疮发生 D.少食水果、蔬菜以防腹泻 E.多饮水以防泌尿系感染 【答案】:D 【解析】:考察护理措施。应为截瘫患者提供富有营养的易消化饮食,鼓励病人多吃水果蔬菜,多饮水以防便秘。 2.患者男性,40岁,腰5~腰6骨折合并截瘫,如护理欠佳,最易出现的并发症是 A.压疮 B.关节畸形 C.便秘 D.泌尿系结石 E.肢体挛缩 【答案】:A 【解析】:考察截瘫的并发症。记忆性内容,需掌握。截瘫长期卧床的病人,骨突起部位的皮肤长时间受压,易发生压疮。 3.下列关于脊髓休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组织形态学上无病理变化 B.脊髓仍保持完整 C.脊髓损伤中最轻的一种 D.垂直暂时性的功能障碍 E.脊髓的连续性中断 【答案】:E 【解析】:脊髓休克是指脊髓受到强烈震动,脊髓仍保持完整,从组织形态学上无病理改变,只是出现暂时性的功能障碍,短时即可恢复。

4.患者女,56岁。8天前自高处坠地致颈椎骨折并截瘫。检查:颈椎5、6区压痛,颈6脊髓平面下感觉运动完全丧失,尿潴留。体温38.8℃,呼吸困难,有痰鸣音。为防止发生致死性并发症,最重要的措施是 A.勤翻身,受压处垫气圈 B.留置导尿管 C.高蛋白、高热量饮食 D.气管切开吸痰 E.物理降温减低耗能 【答案】:D 【解析】:考察护理措施。疼痛、长期卧床、呼吸肌麻痹等因素均可导致呼吸不畅,发生坠积性肺炎,甚至呼吸衰竭。该患者颈椎骨折并截瘫,呼吸困难,有痰鸣音,为预防坠积性肺炎,应给予气管切开及吸痰以改善呼吸状况。 5.患者男性,21岁,环椎裂开骨折伴颈髓损伤。治疗时应用激素的主要目的是 A.降温 B.解除脊髓受压 C.减轻脊髓水肿 D.利尿 E.防止脊髓受损 【答案】:C 【解析】:脊髓损伤病人应用激素治疗(地塞米松静脉点滴或甲泼尼松龙冲击疗法),可减轻脊髓水肿。 6.脊柱骨折急救搬运的基本原则是 A.始终保持脊柱中立位 B.始终卧硬板转运 C.不可背驮运送 D.不可抱持运送 E.不可坐位检查和运送 【答案】:A

完整版2018 6脊柱损伤试题

脊柱损伤试题 姓名:得分: 1、脊柱骨折病人在搬运过程中,最正确的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屈曲位 C、仰卧过伸位. D、俯卧过伸位 E、半坐卧位 2、判断脊柱骨折脱位是否并发脊髓损伤,下列哪项检查最重要 A、X线摄片 B、CT C、MRI D、神经系统检查 E、腰穿作奎肯试验及脑脊液生化检查 3、脊柱骨折造成脱位并脊髓半横切损伤,其损伤平面以下的改变,是C A、双侧肢体完全截瘫 B、同侧肢体运动消失,双侧肢体深浅感觉消失 C、同侧肢体运动和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温觉消失. D、同侧肢体运动和痛温觉消失,对侧肢体深感觉消失 E、同侧肢体痛温觉消失,对侧肢体运动及深感觉消失 4、关于脊柱外伤与脊髓损伤的关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脊髓损伤节段与椎骨受伤平面不一致 B、胸椎较固定,所以胸椎骨的脱位多无脊髓损伤. C、有的病例表现为明显脊髓损伤,但X线片却无骨折脱位 D、屈曲型骨折脱位造成骨髓损伤最多见 E、椎管狭窄患者,脊柱创伤更易发生脊髓损伤 5、脊柱外伤造成脊髓休克,是由于 A、脊髓神经细胞遭受震荡,产生暂时性功能抑制,发生传导障碍. B、骨折片刺入脊髓 C、因脊髓受血肿等压迫 D、外伤后脊髓神经细胞遭破坏 E、脊髓上、下行神经传导束断裂 6、第十胸椎压缩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损伤的脊髓是C A、胸段脊髓 B、胸腰段脊髓 C、腰段脊髓.D腰骶段脊髓E、骶段脊髓 7、学生在训练时,倒立不稳,枕部触于垫上,出现双上肢麻木,活动无力,头稍歪向一侧,不敢转动。估计为何种损伤 . 、枢椎齿突基底骨折. C、环椎单侧半脱位B 、环椎前脱位A. D、环椎后弓骨折 E、环椎后脱位 8、患者颈椎外伤截瘫,查体:双上肢屈肘位,屈肘动作存在,伸肘功能丧失,损伤部位是在 A、2~3颈椎之间 B、3~4颈椎之间 C、4~5颈椎之间 D、5~6颈椎之间. E、6~7颈椎之间 9、枢椎齿突基底部骨折,但无移位,环椎亦无移位。枕颌吊带牵引两周后,颈痛减轻,活动范围增加。3周后离床活动,6周后颈痛再次加剧,活动明显受限,并逐渐出现四肢无力与瘫痪,这种迟发性瘫痪的原因,是 A、迟发性血肿压迫 B、椎管内纤维质增生压迫 C、脊髓血运障碍 D、黄韧带增厚 E、环椎迟发性前脱位. 10、从汽车上摔下,头后枕部着地,颈部活动受限,下颈椎压痛明显,四肢弛

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护理 颈椎骨折

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护理 颈椎骨折 定义:以头、颈痛,颈部筋肉紧张,活动受限,患者常用两手托住头部,局部压痛、肿胀,但后突畸形不甚明显为主要表现,发生在颈椎部的骨折。脊柱骨折多见男性青壮年。多由间接外力引起,为由高处跌落时臀部或足着地、冲击性外力向上传至胸腰段发生骨折;少数由直接外力引起,如房子倒塌压伤、汽车压撞伤或火器伤。病情严重者可致截瘫,甚至危及生命;治疗不当的单纯压缩骨折,亦可遗留慢性腰痛

颈椎共有七个组成,除颈1、颈2外,其他颈椎之间都夹有一个椎间盘,加上颈7、胸1之间的椎间盘,颈椎共有6个椎间盘。每个颈椎都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组成。椎体呈椭圆形的柱状体,与椎体相连的是椎弓,二者共同形成椎孔。所有的椎孔相连就构成了椎管,脊髓就容纳其中。椎弓根的上下缘各有一个凹陷,医学上称之为切迹。上下切迹相对形成了椎间孔,颈神经根就从此发出。通常颈神经仅占椎间孔的一半,因而不会受到挤压,但在颈椎错位、骨折、骨刺、韧带肥厚等病变时,椎间孔就会变小或相对变小,神经根就会受到刺激或压迫而出现手指麻木、疼痛等症状。 脊椎骨折临床表现 1、外伤后脊柱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压痛。 2、可有不全或完全瘫痪的表现。如感觉、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障碍等。 诊断依据 1、有外伤; 2、局部疼痛、活动受限、或瘫痪、压痛、畸形。 3、X线摄片有骨折。 治疗原则

1单纯性、稳定性骨折,卧硬板床休息及对症治疗。2、不稳性骨折、行急诊重定,或垫枕逐渐复位,必要时,手术植骨内固定。3、并发脊髓损伤,若保守治疗无效,行椎板减压、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手术护理 1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颈椎手术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患者担心手术会影响说话、进食,术后效果不满意及疼痛等。极易产生恐惧焦虑,悲观等心理反应。护士要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反应进行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介绍手术期间无痛及术后镇痛持续时间及止痛方法,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1.2 一般护理:术前一日洗澡,术日晨禁食水。 1.3 术前训练:无论哪种术式,由于术中和术后的患者体位等特殊要求,必须在术前认真训练,以使其适应,避免因此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训练内容包括 1.3.1 床上肢体功能锻炼:主要有上、下肢的伸屈,持重上举及手足活动,这种训练既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又可增加心搏量,从而提高患者术中对失血耐受力。 1.3.2 训练床上大小便:在床上进行适应性训练,以减少术后因不能卧床排便而发生尿潴留及便秘。 1.3.3 俯卧位卧床训练:颈后路手术患者俯卧位的时间较长,易引起呼吸道受阻。术前必须认真训练以便其能够适应,训练应循序渐进,开始每次10~30 分钟,每日2~3次,以后逐渐增至每次2~4小时,每日2~3次。 2.3.4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这种训练主要用于颈前路手术,因前 路手术的入路是经内脏鞘(包在甲状腺,气管及食管三者外面)与血管神经鞘间隙抵至椎体前方,术中需将内脏鞘牵向对侧,以暴露椎体前方(或侧前方)术前教会患者用自己的2~4指在皮外插入切口侧的内脏鞘与血管神经鞘间隙处,持续向非手术侧推移,可以用另一手牵拉,将气管推过中线,开始每次10~20分钟,逐渐加至每次30~60分钟,每日2~3次,持续3~4周。 颈短体胖者应加长时间,患者自己不能独立完成时可由护士或家属协助,这种训练可刺激气管引起反射性干咳,护士必须向患者或家属解释其重要性,达不到要求,可致术中损伤大,出血多,影响手术正常顺利进行。如强行手术易引起食道或气管损伤。 2术后护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