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综合评审导言(一)

1综合评审导言(一)

1综合评审导言(一)
1综合评审导言(一)

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综合评审部分

文件筐应试指导

2171-1-3-2010

一、什么是文件筐

1、基本含义

文件筐测验,通常又叫公文处理测验,是评价中心最常用和最核心的技术之一。文件筐测验是情境模拟测试的一种,通常用于管理人员的选拔,考察授权、计划、组织、控制和判断等项能力素质。

2、一般做法

(1)要求:让考生在限定时间(通常为1~3小时)内处理文件(事务记录、函电、报告、声明、请示及有关材料等),内容涉及人事、资金、财务、工作程序等方面。

(2)条件:一般只给日历、背景介绍、测验提示和纸笔,考生在没有旁人协助的情况下回复函电,拟写指示,做出决定,以及安排会议。

(3)角度:人力资源总监(职位)

(4)评分:除了看书面结果外,还要求考生对其问题处理方式做出解释,根据其思维过程予以评分。(重点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3、应用情况

文件筐测验具有考察内容范围广、表面效率高的特点,因而非常受欢迎。1990年国外的一项调查表明,81%的评价中心都要采用文件筐测验选拔管理人员,使用频率居各种情境模拟测验之首。

文件筐测验是国外人才测评中常用的方法,在国内人才选拔中正逐渐运用。

二、谁来回复文件筐

【1、职位:人力资源总监】

【2、考察:一般能力】

【3、职位描述或说明书-自阅】

“人力资源总监”职务描述

职务名称:人力资源总监

直接上级: 总经理

直接下级:人力资源部经理、培训部经理

本职工作:负责公司人力资源的管理,为公司提供和培养合格的人才

工作责任:

一、业务职责

1、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拟定公司人力资源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2、组织制订公司用工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劳动工资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员工手册、培训大纲等规章制度、实施细则和人力资源部工作程序,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3、组织办理员工绩效考核工作并负责审查各项考核、培训结果。

审批经人事部核准的过失单和奖励单,并安排执行。

4、负责在公司内外收集有潜力的和所需的人才信息并组织招聘工作。

5、受理员工投诉和员工与公司劳动争议事宜并负责及时解决。

6、了解人力资源部工作情况和相关数据,收集分析公司人事、劳资信息。

7、审批公司员工薪酬表,报总经理核准后转会计部执行。

8、制订人力资源部专业培训计划并协助培训部实施、考核。

9、加强与公司外同行之间的联系。

10、代表公司与政府对口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机构联络。

二、管理职责

1、组织建设

(1)参与讨论公司部门级以上组织结构;

(2)确定下级部门的组织结构;

(3)当发现下级部门的岗位设置或岗位分工不合理时,要及时指出问题,作出调整,并通知人力资源部。

2、招聘及任免

A、用人需求

(1)提出直接下级岗位的用人需求,并编写该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提交给总经理确认;

(2)确认直接下级提交的用人需求(含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并提交总经理确认。

B、面试

(1)进行直接下级岗位的初试;

(2)进行直接下级的直接下级岗位复试,并做最后确定;

(3)组织参与面试的人员。

C、不合格员工处理

(1)提出对不合格直接下级的处理建议,提交总经理确认;

(2)确认直接下级提出的对不合格员工的处理建议,提交给人力资源部。

3、培训

(1)提出对直接下级的培训计划,提交总经理确认;

(2)确认直接下级提出的培训计划,提交人力资源部。

4、绩效考评

(1)提出直接下级的绩效考评原则,提交总经理确认;

(2)根据总经理确认的绩效考评原则,与人力资源部经理商讨并确定绩效考评方法;

(3)对直接下级进行考评,并进行考评沟通。将考评结果提交人力资源部。

5、工作沟通

(1)汇总工作报告,并与总经理进行信息沟通,同时将这些信息传递到直接下级;

(2)负责将公司的政策、原则、策略等信息,快速、清晰、准确地传达给直接下级;

(3)确定书面的交互式的工作通报制度,与直接下属进行沟通。

6、激励

(1)提议下级部门和直接下级的激励原则,提交总经理确认;

(2)根据总经理确认的激励原则,与人力资源部经理商讨并确定激励方法。

7、经费审核与控制

(1)依据财务制度审批下级部门的各项花费,并确认支出的合理性;(2)监督并控制下级部门的费用支出,并向总经理进行费用月报。

8、工作报告

(1)定期将自己的各项工作及下级部门工作以书面的形式向总经理报告。

9、表现领导能力

(1)指导、鼓励、鞭策下级,使下级能努力工作;

(2)有办法提升下级的工作效果和工作效率;

(3)能为下级描绘公司的战略意图和远大前景。

实例:

人力资源总监职位说明书

岗位名称人力资源总监岗位人员

所在部门集团总部岗位定员1人

直接上级汽车管理集团总裁所辖人员人力资源体系工作目标

具体工作职责:

1.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制订和推行人力资源部年度工作计划;

2.制订、执行、监督和完善公司各项劳动人事制度;

3.制订集团总部绩效考核制度,组织实施绩效考核,并对各部门及各子公司绩效评价过程进行监督控制,不断完善绩效管理体系;

4.制订薪酬、福利以及相关的激励保障制度;

5.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制订并执行人员招聘计划,建立和完善公司的招聘流程和招聘体系;

6.做好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负责制定后备人才选拔方案和人才储备机制。

7.制订并实施集团年度培训计划,建立内部培训师队伍;组织各子公司的交流活动;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调研和评估,督导各子公司开展培训工作。

9、解决人力资源部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工作。

10、负责协调劳资关系,与员工进行积极沟通;帮助各子公司建立积极的员工关系,处理劳资纠纷

和员工投诉。

任职资格:

教育水平本科以上学历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企业及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培训经历经营管理、法律、谈判技巧等培训

具备 5 年以上外企、大中型企业相关工作经验,熟悉国家劳动人事政经验

策法规;

了解财务、统计学、法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学等专业基知识

本知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知识,懂得各项业务的基本流程。

技能技巧1、熟练使用Microsoft Office专业办公软件;

2、熟练的英语读、写能力及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

3、熟悉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

4、具有较强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熟悉人力资源各个模块的实际操作;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判断与决策能力、商务谈判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文字处理能力。

5、良好的公关能力、敬业务实,处事冷静;具有良好的解决组织冲突艺术;具备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

其他:

使用工具设备计算机、一般办公设备、互联网络,内部网络。

个性特征1、高度的责任心、作风稳健,具备强烈的创业精神及开拓意识;

2、精力充沛,细致、果断、条理性强、勇于挑战;

3、勤奋、积极上进、讲究工作效率并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备注:

三、文件筐认识

1、任务:回邮件、回电话、回信函、面谈等;

2、接受者:人力资源经理(或主任、或总监)

3、来电者:部门下属——请示工作——授权

上级领导——指导工作——汇报

横向领导——协商工作——沟通

外部联络——探讨工作——坚持或妥协

4、回复内容:

(1)部门下属——请示工作:以授权为中心的程序,调查——协商——决策——授权——保障——改善。

(2)上级领导——指导工作:以汇报为中心的程序,调查——策划——准备——汇报——规避——注意。

(3)横向领导——协商工作:以沟通为中心的程序,调查——责任——分工——沟通——内协——外协。

(4)外部联络——探讨工作:以坚持或妥协为中心的程序,调查——检验——结论——坚持或妥协——落实——备忘。

5、回复的方向:

选择若干方向:回复与不回复;回复的不同态度;回复好的态度的不同策略等。

6、回复的扩展

涉及的方面就是广度:要多而关键;包括:部门方面,时间方面(过去和未来),地点方面(我处和周边),事件的方面(HR与非HR,HR内部各方面)等;

涉及的探究就是深度:要探而准确,包括:为什么?还为什么?;怎么办?再怎么办?

涉及的判断就是角度:要效而得体,包括:如果不是这样,如果不是那样(条件)?如果是谁,如果不是谁(做)?如果可能,如果不可能(有效)?所有的下一步的推进

7、专业化的回复

(1)以品质、行为、结果为维度的基本逻辑脉路;

(2)以三大基础(定编定岗定员定额、绩效管理、员工技能开发)和两大技术(工作岗位研究和人员素质测评)为奠基的基础理论体系;

(3)以劳动经济学和组织行为学为基础学科的专业基础;

(4)以规划统领的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为基本的工作体系;

(5)关注各章的体系、流程、原理、方法或方式(劳动关系管理中为方式,其他均有流程);

(6)以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开发和人力资本为组合的领域体系;

(7)以求才、用才、育才、激才、留才为主要的任务体系;

(8)以完善人、开发人、发展人为人本管理的核心要求、原则即衡量标准。

经济学原理第一章习题

第一章导言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种情况涉及权衡取舍() A、买一辆新汽车 B、上大学 C、星期天上午看一场足球比赛 D、睡午觉 E、以上各项都涉及 2、之所以要权衡取舍,是因为欲望是无限的,而资源是() A、有效的 B、经济的 C、稀缺的 D、无限的 E、边际的 3、经济学研究() A、如何完全满足我们无限的欲望。 B、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 C、如何把我们的欲望减少到我们得到满足时为止 D、如何避免进行权衡取舍 E、社会如何管理其无限的资源 4、除非一种行为满足下列条件,否则理性人就不会行事() A、可以为某人赚钱 B、符合伦理道德 C、产生了大于边际利益的边际成本 D、产生了大于边际成本的边际利益 E、以上每种情况都不是 5、提高税收并增加福利支付() A、证明了存在免费午餐 B、减少了市场势力 C、以损害平等为代价提高了效率 D、以损害效率为代价改善了平等 E、以上每一种情况都不是 6、假设你捡了20美元。如果你选择把这20美元用于看足球比赛,你看这场比赛的机会成 本是() A、没有,因为你捡到了钱 B、20美元(因为你可以用这20美元买其他东西) C、20美元(因为你可以用这20美元买其他东西)加上你用于看比赛的时间的价值 D、20美元(因为你可以用这20美元买其他东西)加上你用于看比赛的时间的价值,再加

上你在看比赛中买饭的成本 E、以上每一项都不是 7、对外贸易() A、使一国能以低于自己在国内生产一切东西时的成本拥有种类更多的物品 B、使一国可以避免权衡取舍 C、使一国可以更平等 D、提高了资源的稀缺性 E、以上每一项都不是 8、由于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如果会计师的平均薪水增加50%,而教师的平均工资增加 20%,我们可以预期() A、学生将从教育专业转向会计专业 B、学生将从会计专业转向教育专业 C、上大学的学生少了 D、以上每一项都不是 9、以下哪一种活动最可能产生外部性() A、学生坐在家里看电视 B、学生在宿舍里聚会 C、学生为了娱乐而读小说 D、学生在学生会吃汉堡包 10、以下哪一种东西产生的外部性能力最小() A、香烟 B、音响设备 C、防止疾病的疫苗 D、教育 E、食物 11、以下哪一种情况描述了最大的市场势力() A、一个农民对谷物价格的影响 B、沃尔沃对汽车价格的影响 C、微软对台式电脑操作系统价格的影响 D、一个学生对大学学费的影响 12、下列哪一种关于市场经济的表述是正确的() A、市场参与者仿佛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行事,产生了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 B、税收有助于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成本与利益 C、在有足够大的电脑时,中央计划者可以比市场更有效地指导生产 D、市场体制的力量倾向于在消费者平等地分配资源 13、美国工人享有高生活水平是因为() A、美国的公会维护了高工资

浙大远程教育经济学第一章导言

第一章导言 一、名词解释 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求而言,人的需求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就需要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而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资源总是有限的,相对不足的资源与人类绝对增长的需求相比造成了资源的稀缺性。资源是稀缺的。一方面,一定时期内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同时人的生命也是有限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稀缺是由生产要素的稀缺所决定的。个人期望得到许多商品和追求许多目标。 机会成本: 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一种资源(如资金或劳力等)用于本项目而放弃用于其他机会时,所可能损失的利益。某项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而放弃掉的获利机会所带来的成本。 生产可能性边界: 也称生产可能性曲线,也可称为转换线。英文是produ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简称PPF。生产可能性边界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微观经济学: 有时也被称为价格理论(Price Theory),主要研究个体消费者,企业,或者产业的经济行为,及其生产和收入分配。 宏观经济学: 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理性人: 经济学里,“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通常简称为“理性人”或者“经济人”。西方经济学家指出,所谓的“理性人”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二、是非题 1、(√)如果社会不存在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导言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言 主要问题提示 1.稀缺性 (1)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2)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3)稀缺性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4)经济学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 (5)稀缺性的存在决定了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做出选择。 2.选择 (1)稀缺性的存在决定了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做出选择。 (2)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它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3.机会成本 (1)经济学是研究选择的,要选择就要有所舍弃,舍弃的东西就是机会成本。 (2)机会成本并不是实际上的支出,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支出。 4.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 5.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第二,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第三,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四,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3)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 第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 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6.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 (1)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定义。 实证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时超脱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

第一章 导言

第一章导言 一、名词解释: 稀缺性选择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际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二、填空题 1.是经济学产生的根源。 2.选择包括、、这样三个问题,它们被称为问题。3.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解决的问题是,中心理论成是。4.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解决的问题是,中心理论是。 三、选择题 1.经济学主要是研究: A、与稀缺性相关的问题 B、如何在股票市场赚钱 C、为什么无法作出选择 D、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 2.以下资源中,不属于经济学讨论的资源是 A、自然资源 B、资本资源 C、人力资源 D、人脉资源 3.当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时: A、政府必须决定谁的要求不能被满足 B、必须作出选择 C、必须有一套市场系统起作用 D、价格必定上升 4.选择具有重要性,基本上是因为: A、人们是自私的,他们的行为是为了个利益 B、选择导致稀缺 C、用于满足所有人的资源是有限的 D、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有限 5.经济学主要是研究: A、自由市场上的价格 B、面对稀缺性而作出的资源分配决定 C、把收入分配给个人 D、政府对私人部门的影响 6.时间: A、不是稀缺资源,因为永远有明天 B、与资源分配决策无关 C、对生产者是稀缺资源,但对消费者不是 D、对任何人都是稀缺资源 7.在一个市场经济中,由——来回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经济学基本问题 A、销售者 B、购买者 C、企业和政府之间自由的相互作用

D、企业和家庭之间自由的相互作用 8.在市场经济中,回答“为谁生产”这个经济学基本问题的是: A、想买但又买不起的人 B、买得起但又不想买的人 C、想买又买得起的人 D、需要但又买不起的人 9.经济学理论不能用于研究: A、为什么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加容易戒烟 B、提高香烟税对香烟消费量的影响 C、回学校学习并考取学位对一个人工作前途的影响 D、降低所得税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10. 如果一国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内部生产() A. 只能通过减少一种商品的生产来增加另一种商品的生产; B. 是高效率的生产; C. 资源被平均分配给所有商品的生产; D.有些资源被闲置; 11. 一种行为的机会成本是指() A. 为这种行为所花费的钱; B. 为这种行为所花费的时间的价值; C. 当你不必为这种行为付钱时就等于零; D. 投入这种行为全部资源的其它可能的用途; 四、判断题 l.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2.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因而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3.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产量是既定的,永远无法增加。 4.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相同的。 5.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何一点都是现有资源条件下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 6.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迫使人们在生产和消费时必须作出选择。 7. 选择要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基本问题,这属于资源利用问题,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8.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的利用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的配置。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

第一章导言 一、名词解释: *供给法则、*收入——消费曲线、*需求交叉弹性、*经济学中的“均衡”的含义、*供求规律、*边际储蓄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商品的均衡价格、*比较静态分析、*需求弹性、稀缺、经济学、实证分析、规范分析、需求、需求量、需求法则、供给弹性、蛛网周期 二、单选: 1、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个人的生财之道 2、“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3、一个经济体系必须作出的基本选择()。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4、下列哪个陈述不属于实证分析范畴的()。 A、1990年的海湾危机引起石油价格上升,并导致了汽油消费的饿下降 B、“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拉开了中国居民收入的贫富差距 C、穷人应该不纳税 D、美国经济比俄罗斯经济增长的更快 5、经济均衡是指()。 A、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经济行为或经济状态不在改变 B、无论发生什么情况,这种状态都将处于稳定状态 C、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并不会发生 D、规范分析中才使用的范畴 7、市场的出现要求()。 A、某一产品的买卖双方可以彼此交流信息 B、买卖双方必须通过某种形式的通货来实现交换 C、政府必须介入并对双方的活动予以调整 D、上述答案均不正确 8、如果商品市场存在过剩,那么()。 A、现行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B、消费者愿意按照现行价格购买的商品量多于可以销售的商品量; C、按照现行价格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

浙大远程教育经济学第一章答案

第一章导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请各位同学自己查阅教材) 二、是非题:1-5:√√×××;6-10:√√×√√;11-15:√√××√ 三、选择题: 1-4 CBDB; 5-8 BCBC 四、简答题 1、在西方经济学中,成本一般指厂商在组织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即为获取一定经济成果而支出的一切费用,它不仅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辅助材料、固定资产折旧、员工工资等费用,还包括资本的保持——利息、土地租金——地租、——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利润(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利润,是指生产成本中的“正常利润”)。这样的成本也称为生产费用。而机会成本则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用于生产另一种产品时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例如,企业主用自己的资金办企业的机会成本就等于他把这笔资金借给别人可能得到的利息。企业主自己当企业经理的机会成本时他到别处就业可能得到的报酬。生产A产品的机器转向生产B产品,B产品的机会成本时生产A产品时得到的利润收入。显然,生产费用所体现的成本与机会成本是有区别的,因为机会成本并不是生产中直接支出的生产费用。但二者也是有联系的,考虑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都是为了考察利润或者说经济活动的效益,如果B产品的生产成本(生产费用)不变,生产A产品的成本上升从而获得的利润下降,则B产品的机会成本下降;生产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越高,说明这种生产的效率或者说效益就越低。相反,生产一种有用物品的机会成本越低,表明这种物品生产上的效率就越高。 2、“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都是生产效率问题,但前者纯粹是从生产技术的角度考虑技术的可行性问题,比方说生产一定产品,应当投入多少劳动力,多少设备,但经济效率还需要考虑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如何使用生产要素次啊能使得生产成本更低。技术上有效率的不一定是经济上有效率的。例如,某一工程仅从技术角度考虑的话,则投入一定数量劳动力再加上少量先进的设备就是有效率的。然而,如果劳动力工资很低,而先进设备却十分昂贵,则从经济效率考虑,宁可更多用劳动力,用些简陋的老设备代替先进设备,这样会更合算些。反之亦然。一般说来,越是稀缺的资源,其价格越昂贵,则采用这种资源进行生产,成本越高,经济效率越低。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习题详解(第1章 导 言)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 第一章导言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请解释下列概念 稀缺性机会成本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需求与需求量供给与供给量需求价格弹性均衡产量和价格 答:(1)稀缺性 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限,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之为“经济物品”。这样,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从稀缺性出发,经济学家一般认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提供消费。” (2)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更有利的用途时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 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从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 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上。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能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这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缘由。 (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说明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它不涉及价值判断的问题。实证分析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提出的命题是可以测试真伪的,如果这个命题是正确的,那么,它必须在逻辑上站得住,并且还要与经验证据相符。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中,采用的主要是实证分析方法,

导言课教案人教版教学文案

前言与同学们谈历史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学习历史的作用和学习历史的方法,增加学生对历史这门进入初中以来新的课程地理解和兴趣,并要求学生撑握学好历史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历史的重要性和学习历史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我们要接触一门新的课程,这就是历史课。对于历史,大家并不陌生,说它新也不新,因为我们在小学学习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以及通过日常的电影、电视剧等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有的同学肯定又有疑问了,什么是历史呢?这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它都学习些什么呢?学习历史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怎样学习历史呢? [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历史 1、谈古论今 根据自己的认识谈什么是历史?你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小故事,可以是人物、事件、古代的遗留下来的物品。比如我们看到的铜钱和景泰兰……等等。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提示关键词语:过去、现在、将来) 2、教师总结学生所学的,然后小结 历史是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我们这里所学的历史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也可以这样说历史就是过去时。归纳:历史指的是人类社会过去发生的事情。(强调重点词语:人类、过去)通俗地说,历史系某时某地由某人进行的某事或出现的某物。时、地、人、事、物,加上因、果,就是构成历史的诸要素。我们首先学习的是中国历史,即讲述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内容。 二、为什么学习历史 1、名人论史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西汉)司马迁 历史就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英)莎士比亚历 史使人智慧。──(英)培根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唐)李世民 2、展现历史 运用多媒体展现中国历史的大致发展过程。(四大发明、长城、瓷器、唐诗宋词、近代中国圆明园遗址、中国近代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些要着重展示) 3、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呢? 同学们根据刚才所看到的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呢? 先让学生讨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1)懂得道理;(2)学会做人;(3)变得聪明起来。

第一章 导 言

第一章导言 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主要围绕“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展开,关键的概念是:稀缺性、选择、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 1、稀缺性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产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2、选择与资源配置 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产生经济物品,以便更好的满足人类的需求。它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三个问题。 选择是如何使用稀缺资源问题,即把稀缺资源用于那种途径,在不同用途之间分配稀缺资源就是资源配置。经济中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则是对资源配置的具体化经济学产生于这三个问题,也就要解决这三个问题。 3、资源利用 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的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它包括三个相关的问题,即“充分就业”问题、“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问题、“通货膨胀”问题。 4、经济学的定义 其定义是:研究在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在西方经济学中这一定制度就是市场经济制度。 二、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研究经济学的方法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之分。用实证方法研究经济学称为实证经济学,用规范方法研究经济学称为规范经济学。这一部分的关键概念是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价值判断。 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三、实证分析方法 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经济问题就是要形成一套理论,所以实证分析方法也就是形成理论的方法。 具体来说,在运用实证分析法来形成理论时有四个步骤: 第一、确定经济变量的含义。经济学中研究的许多经济现象都是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 第二、提出假设。假设是理论适用的条件。 第三、假说。假说是对两个或更多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 第四、对假说的校验。 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一

一、填空题 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__________有限性。 a.绝对 b.相对 提示:稀缺性既是相对的(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又是绝对的(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它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问题。 2、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又有政府适当干预的经济制度被经济学家称为________。 a.混合经济(现代市场经济) b.计划经济 提示:混合经济不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混合,而是对市场经济的改进。 3、西方经济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a.计划经济 b.市场经济 提示: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西方经济学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 4、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研究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a.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资源配置、价格理论或均衡价格理论、个量分析 b.整个经济、资源利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量分析 提示: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则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5、单个经济单位是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_______________。 a.个人与家庭 b.家庭与企业 提示:家庭是经济中的消费者和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企业是经济中的生产者和生产要素的需求者。 6、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假设家庭和企业经济行为的目标分别是实现_________。 a.满足程度或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 b.利润最大化、满足程度或效用最大化 提示: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与企业的经济行为就是研究家庭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消费,以实现满足程度的最大化,以及企业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7、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研究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a.整个经济、资源利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量分析 b.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资源配置、价格理论或均衡价格理论、个量分析 提示: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则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8、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a.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提示:根据不同的标准,经济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第一章 导言:什么是经济学(1)

第一章导言:什么是经济学 参考资料【1】中国二千年前的资源“稀缺”观 资源有限论,或资源稀缺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出发点。其实,资源“稀缺”观点在中国历史上早就有了。2000年前的战国后期的韩非和荀况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资源稀缺论者。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一前233年),韩国人,先秦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荀况(约公元前296年一前219年),赵国人,战国末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韩非和荀况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2000年前的中国古汉语里还没有“资源”一词。在韩非的著作里,和“资源”相当的词语是“货财”。尽管他用的是“货财”这样一个概念,不过其涵义却和现代经济学资源稀缺论中的“资源”概念几乎完全相同。他所说的“货财”既包括天然存在的自然资源,如“草木之实”、“禽兽之皮”,也包括人类劳动创造的产品。他也没有使用“稀缺”一词,而是用与“多”反义的“寡”字来表示稀缺之意。虽然他用的是“寡”字,但意思却和“稀缺”没什么区别。 但是,韩非所谓的“寡”即资源稀缺的经济思想涵义却和现代经济学的资源“稀缺”论有很大区别。现代经济学所谓的资源稀缺,是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而言的。而韩非所谓的“寡”,则是相对于当时社会实际必需的消费品量而言的。当每个人实际必需的消费品量是一定的时候,人口的多少则决定着社会实际需要的消费品总量。所以,在韩非眼里,资源稀缺即“货财寡”只是相对于当时由于人口激增而引起的社会需要的消费品总量的急剧膨胀而言的,即由于“人民众”而导致了“货财寡”。 现代经济学认为资源稀缺是一个从来就有并将永恒存在的经济现象。韩非则认为“货财寡”是一个历史性的现象。他认为上古人口很少的时候,货财就不是稀缺而是有余,只是因为后世人口激增,才产生了稀缺现象:“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而且韩非还认为,货财寡的现状绝不是人类不可改变的。只要遵循客观规律,讲究科学,搞好农业生产和各种经济活动,即使没有优越的自然资源,人们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获得更多的财富收入:“入多,皆人为也,——人事,天功,二物者皆人多,非山林泽谷之利也。” 不过,在对资源稀缺所导致的社会后果问题的看法上,韩非则和现代资源稀缺理论的观点一样。现代资源稀缺论认为,由于资源稀缺或有限必然导致人们“围绕着争夺资源而进行无情的竞争”。韩非也这样认为:“古者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现在则因为“人们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严罚而不免于乱。” 荀况是韩非的老师。他也是一个资源稀缺论者。并且和现代经济学一样,是直接以人的欲望的无限来定义“稀缺”的。他认为,追求个人欲望的最大程度的满足,是人的本性:“人生而有欲”,“夫人之情,目欲綦(注:綦,极)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人们“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是,是人之情也。”在肯定人的欲望没有止境的同时,荀况认为满足人们需要的财物却是“寡”的即有限的、稀缺的,因此产生了人们之间为财富而进行的争夺:“欲多物寡,寡则必矣。” 但是荀况所说的“物”,只是指可以直接用来满足人们消费需要的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并不包括自然物,不包括自然界天然存在的那些资源。他认为天地间自然资源是十分充足的。“物寡”即可供人类享用的财物稀缺的原因,是因为人们没能组织好自己的生产活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导言(习题)

第一章导言 一、解释下列概念: 1.生产可能性边界 2.微观经济学 3.宏观经济学 4.实证经济学 5.规范经济学 二、选择题 1 .经济物品是指 ( )。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2.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一点表示 ( )。 A.通货膨胀; 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能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产出水平。 3.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 )。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 y 物品生产才能 增加 X 物品的生产; 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D.经济能力增长唯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4.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 A.1982年8月联储把贴观率降到 10%; B.1981年失业率超过 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在已超过30000美元。 5.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属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 )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 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 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 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 6、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 A、互相对立的 B、没有任何联系的 C、相互补充的 7、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 A、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 C、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 8、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 ) A、市场出清 B、市场失灵 C、完全理性 9、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 A、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10、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 ) A、研究方法的不同 B、研究对象的不同 c、研究范围的不同 三、判断题 1 “只有控制货币量才能抑制通货膨胀”这是一个实证表述的例子。() 2 “中国应该限制私人小汽车的发展”这是一个实证表述的例子。() 3 “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学一门经济学课程”这是一个规范表述的例子。() 4、“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5、经济学根据其研究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6、实证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