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综述及评述_余祖德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综述及评述_余祖德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综述及评述_余祖德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综述及评述_余祖德

2009年第6期

科技管理研究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M a n a g e m e n t R e s e a r c h

2009N o .6

收稿日期:2008-1-25,修回日期:2009-01-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572103)

文章编号:1000-7695(2009)06-0349-03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综述及评述

余祖德1

,陈俊芳

2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北京102249;

2.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52)

摘要:企业竞争力是怎样产生的,传统的理论总是力求用一种因素来作为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力量。文章在对国

内外企业竞争力来源理论综述并对各种理论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认为企业竞争力是综合性的,是多种因素决定的。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来源;综述;竞争优势中图分类号:F 270.7 文献标识码:A

1 企业竞争力概述

国外,最早提出竞争力的是美国学者P h i l i pS e l z n i c k ,他

用“d i s t i n c t i v e c o m p e t e n c e ”一词来表述公司在执行战略时的相关技能。尽管后来人们不断对竞争力进行研究,但至此还没形成统一的竞争力的定义[1]。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企业与政府研究中心S p e n c e(2002)教授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一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可贸易的能力[2]。世界经济论坛WE F(1994)把企业竞争力定义为“一个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主席G e o r g e .M .C .F i s h 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具有较竞争对手更强的获取、创造、应用知识的能力。美国《产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报告》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3]。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藤本隆宏认为,企业竞争力可以从三个层次来考察:即静态的能力、改善的能力、进化的能力。静态能力是指企业已经达到的竞争力水平;改善能力是指不断地维持和提高竞争力的能力;进化能力是指建立前两者能力的能力。

国内,中国社科院金碚教授是较早研究竞争力的学者之一,他认为“企业竞争力是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4]。《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联合课题组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或企业家们在各种环境中成功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

2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的演变

对企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存在分歧,也就导致人们对企业竞争力来源认识的不同。纵观国内外关于企业竞争力理论,可以概括为三种学派:其一、企业竞争力来源的内生论(资源观和能力观);其二、企业竞争力来源的外生论;其三、其它来源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国际竞争力理论)。2.1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内生论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内生论认为企业竞争力的来自于企业自身因素。依照形成竞争力内在因素的不同,分为竞争力的

资源观和竞争力的能力观。

2.1.1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资源观。资源观的基本观点是:企业的内在资源是构成竞争力的基础。最早认为资源是企业竞

争力的重要方面的是C h a m b e r l i n(1933)[5]

等,他们提出企业特有的资产或能力是使企业处在不完全竞争状态并获得经济租金(e c o n o m i c r e n t )的重要因素。最早明确提出竞争力资

源观的是P e n r o s e(1959)[6]

,他认为企业成长的主因是“组织剩余”(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s l a c k )存在不完全的市场,为发挥其经济效率,因此改变企业规模,这种所谓的剩余就是企业的

资源。在P e n r o s e 的理论基础之上,We r n e r f e l t (1984)[7]

明确地提出了“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企业资源可以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企业资源包括品牌、技术、优秀的员工、交易合同、机器、有效的程序、资本等,独特的资源如厂房规模、忠诚的顾客、生产的经验、领先的技术也能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企业通过资源获取竞争力的关键在于竞争者的“进入壁垒”,即“资源定位壁垒”,他认为战略涉及某种平衡———现有资源的利用和新资源的创造,购并可视为在一个较强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中获得资源(稀缺资

源)的活动,以此创造资源优势。G r a n t (1991)[8]

认为企业的外部环境是变化的,并且是不能为企业所控制,并给出了企业通过控制自己的资源去获取利润,其给出了决定竞争力的五个维度:进入壁垒(专利、品牌、报复能力)、垄断(市场份额)、垂直讨价还价能力(企业规模、财务资源)、成本优势(加工技术、制造规模、低成本进货)和差异化优势(品牌、产品技术、营销与服务)。

B a r n e y(1991)[9]

对竞争力的资源观理论进行了总结与扩展,指出:资源包括企业所有可以控制的资产、潜力、组织过程、信息与知识等,可以划分为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三类,战略性的资源必须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

模仿性和难以替代性。D a v i d J .C o l l i n s(1995)[10]

等指出价值的评估不能局限于企业内部,而要将企业置身于其所在的产业环境,通过与其竞争对手的资源比较,从而发现企业拥有的有价值的资源。B a r n e y(2001)指出资源观在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家精神、营销和国际贸易等五个方面的应用,探讨了资源观与演化经济学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经所的金碚博士在《竞争力经济学》中提出了将企业拥有的资源(人力、原材料、土地、技术、资金、组织、社会)作为竞

余祖德等: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综述及评述

争力的要素之一。

2.1.2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能力观。竞争力来源的能力观的主要观点就是将竞争力作为企业的某种能力。对于竞争力的能力的认识有三种观点:动态能力、核心能力和组织能力。

(1)动态能力。动态能力的主要观点认为企业是知识的集合体,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知识的积累和学习。该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P e n r o s e(1959)[6]的著作《企业成长理论》, P e n r o s e提出了企业是“知识集合体”的观点,并认为知识积累和企业可能性边界扩张的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企业内在成长是动态的,新知识的积累则主要是经济活动内部化的结果,内部化的过程节约了企业稀缺的决策能力资源。在P e n-r o s e的思想基础之上,R i c h a r d s o n(1972)[11]创造性地提出了“能力”的概念,并用其来指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企业的具体活动都以能力为基础。而明确提出“动态能力”概念的是T e e c e(1997)[12]等,其将动态能力定义为“整合、构建和重置公司内外部能力,以适应快速的环境变化的能力”。C o l l i s(1994)[13]认为“动态能力”是相对于“普通能力”(操作能力)而言的,将其界定为“普通能力”(操作能力)的变化率的管理能力。C o n s t a n c e E.H e l f a t等(2003)[14]认为动态能力是有关适应和变革,是建立、整合或重构其他资源和能力。

(2)核心能力。最初提出核心能力概念的是美国著名学者P r a h a l a d(1990)等认为核心能力企业本质上是“能力的集合体”,表现为企业所特有的积累性学识,其载体有企业内部个体、企业组织和核心产品等,并经过积累就形成了获取竞争优势的异质性资源。核心能力决定因素:第一,技术因素,如生产技能和多种技术流派;第二,这些技术的整合与协调,如“积累性的学识”,“协调”和“有机整合”。将其因素进行细化,核心能力的体现在于:文化、技术、人力资源、信息和组织等因素。作为核心能力,其获取竞争优势的来源在于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体现在:①稀缺性;②延展性;③价值性;④难以模仿性。金碚博士将企业生存发展的能力:对环境适应性、对资源开发、控制、创新和不受物质资源本身约束的知识:创意、观念、战略、体制、经营等要素作为竞争力的要素。

(3)组织能力。将竞争力认为是企业的组织能力的是著名的美国企业管理史学家A l f r e d D.C h a n d l e r(1992),他认为现代企业基本的分析单位是企业和它的学习能力,企业能力是企业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获得的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技能,是企业内部组织起来的物质设施和人的能力的集合。

2.2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外生论

外生论认为企业是同质的,因此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基础是外部因素,如外部的环境、竞争者等。M i n t z b e r g,H.等(1998)[15]阐述了环境的独特方面与组织的特别属性间的关系,如:外部环境越稳定,组织结构越正规。环境决定了企业的生存条件,一方面,外部环境考验着企业;另外一方面,最终生存下来的企业说明具备竞争力,这个观点的代表人物是H a r m a n,M.T.(1977)等,他们认为竞争并不是组织之间有针对性的竞争与冲突,而是组织为了适应环境要求而展开的竞争,当企业适应环境要求时就会生存,反之就要遭到淘汰。

研究在产业环境中如何形成企业竞争力,或者研究在产业竞争情况下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始于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三步曲:《竞争战略》(P o r t e r,M.E.,1980)、《竞争优势》(P o r t e r,M.E.,1985)和《国家竞争优势》(P o r t e r,M E,1990)。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两个关于竞争力的模型体现出了他的观点:

2.2.1 五力竞争模型。其提出产业竞争者、供应商、买方、潜在加入者和替代产品构成了产业竞争的五种力量,相应地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在于新进入者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和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2.2.2 钻石理论模型。虽然是着重于研究产业竞争力,但是其所提出的产业竞争力决定因素:主要因素(生产因素、市场需求、关联产业、企业策略)、辅助因素(机遇和政府)还是企业微观层次的因素,最终反映的是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经所的金碚博士将生产力和市场力作为竞争力的决定力量,并且这一观点在国内有广泛的影响。后来又提出企业面临的各种关系:企业所处产业状况、与本企业相关企业的关系、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经济形势、社会政治环境企业构成竞争力要素之一;四川师院张超副教授认为效率、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构成了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2.3 其它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

2.3.1 竞争优势理论。根据P o r t e r,M.E.(2001)的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为客户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价值是客户愿意支付的价钱,而超额价值产生于以低于对手的价格提供同等的效益,或者所提供的独特的效益补偿高价而有余。波特分析竞争优势是从价值链的角度,在价值链上实施竞争战略,通过竞争战略创造竞争优势。

(1)价值链理论。迈克尔·波特对企业的活动进行了分析,并依照企业活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而进行了分类,其将企业价值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营销和服务)和辅助活动(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

(2)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三大竞争战略:①成本领先战略。成本在企业价值活动中广泛分布,在每一个价值活动中都会涉及到成本,成本领先是目标最明确的一种竞争战略;②标歧立异战略。标歧立异的实施不一定非得要采取重大措施,有时只需要采取微小的手段就可以实现差异化;③目标集聚战略。目标集聚也称专一化战略,集聚战略的企业选择产业内—种或一组细分市场,并量体裁衣使其战略为它们服务而不是为其它细分市场服务。集聚战略有两种形式:在成本集聚战略指导下企业寻求其目标市场上的成本优势,而歧异集聚战略中企业则追求其目标市场上的歧异优势。可以看出,目标集聚战略最终还是要通过成本领先和标歧立异战略来实施。

2.3.2 国际竞争力理论。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最著名的两大机构分别是世界经济论坛(W E F)和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 M D)。W E F和I M D认为国际竞争力是竞争力资产与竞争力过程的统一: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国际竞争力,所谓资产是指固有的(如自然资源)或创造的(如基础设施),所谓“过程”是指将资产转化为经济结果(如通过制造),然后通过国际化(在国际市场测量的结果)所产生出来的竞争力。1994年,世界经济论坛(WE F)在《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又将企业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在此定义中, WE F将其界定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

350

余祖德等: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综述及评述

能力,企业国际竟争力大小通过企业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

价格和质量来体现;企业只有生产和提供出低价格和高质量

的商品、服务,企业才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1998年瑞士国

际管理开发学院(I M D)确定通过生产效率、劳动成本、公

司绩效、管理效率和公司文化五个因素作为竞争力度量因素。

3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评述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的观点是不统一的,实际上,企

业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类型的企业其竞争力的来

源不可能是一样的。纵观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可以对其

进行综合评述见表1。

表1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评述

学派观点核心思想评 价

企业竞争力来源素的内生论企业竞

争力来

源的资

源观

资源是企业竞争

力的来源,因此

获取竞争力的途

径就是掌握资源。

体现了资源的重要性,尤其

是在资源稀缺的时代,资源

的地位难以取代;

过于片面,实践中,很多掌

握资源的企业不一定能取得

竞争优势,而很多没有资源

的企业却创造了竞争优势。

企业竞

争力来

源的能

力观

企业的能力是企

业竞争力的来源,

主要体现为动态

能力、核心能力

和组织能力。

由于企业的能力的三种基本

形式已经与知识联系在一

起,体现了知识是企业竞争

力的基础;

能力对于实现竞争力很重

要,但是资源的重要性也很

重要,尤其是在开放的市场

中,有时候能力是很容易模

仿和学习的,而资源却是先

天决定的。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外生论企业竞争力来源

在于外部环境,

即可能是自然环

境、也可能是社

会环境。

企业在确定竞争力的竞争策

略的时候,必须注意竞争力

的外在因素;

外因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但

不是决定力量。

其它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竞争优

势理论

企业竞争力来自

于创造的价值,

具体实现价值提

升的成本领先、

标歧立异、目标

集聚战略。

使得获取竞争力的策略更加

具体,便于企业经营者的操

作;

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很多,

如各种资源等。

国际竞

争力理

企业竞争力来自

面向世界的竞争

力。

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

企业在市场中都不敢忽视跨

国竞争对手的影响,在市场

日益开放的情况下更是如

此;

国际竞争力只是影响企业竞

争力的一个方面,国内的影

响也不容忽视。

4 结束语

理论界对企业竞争力的来源是存在分歧的,这可能与学者们所处的环境和时代有关,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资源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又开始意识到能力、价值创造、国际竞争的重要性。由于决定一个企业的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使得企业竞争力的来源是复杂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评价企业竞争力的时候,抓住主要的因素。有的企业在某一方面具有优势,并且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而有的企业同时具有多个方面的优势,综合形成竞争力。因此,在评价企业竞争力的时候,首先要弄清楚企业竞争力形成的主因,是一个还是多个,然后在主要因素的主导下,分别给出其评价指标,这样才能够比较合理地评价一个企业的行业领先地位或者国际竞争地位。

参考文献:

[1]P O R T E R M E.T h eC o m p e t i t i v eA d v a n t a g eo f N a t i o n s[M].T h e

M a c m i l l a n P r e s s L t d,L o n d o na n dB a s i n g s t o k e,l990:12.

[2]A.M I C H A E L S P E N C E,H E A T H E R A H A Z A R D.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M].B a l l i n g e rP u b l i s h i n g C o m p a n y,U.S.,

2002(5):75-83.

[3]P r e s i d e n t's C o m m i s s i o no n I n d u s t r i a l 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G l o b a l C o m p e t i-

t i o n:T h eN e w's R e a l i t y[M].Wa s h i n g t o n D.C.,U.S.,G o v e r n-m e n t P r i n t i n g O f f i c e,1985:26.

[4]金碚.论企业竞争力的性质[J].中国工业经济,2001(10):

5.

[5]C H A M B E R L I NE D WA R DH.T h e T h e o r y o f M o n o p o l i s t i c C o m p e t i t i o n

[M].C a m b r i d g e:H a r v a r d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1933.

[6]P E N R O S EET.T h e T h e o r y o f t h e G r o w t ho f t h e F i r m[M].3r dE d i-

t i o n.O x f o r d:O x f o r d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1995.

[7]WE R N E R F E L TB.AR e s o u r c e-b a s e d V i e wo f t h e F i r m[J].S t r a t e-

g i cM a n a g e m e n t J o u r n a l,1984,5.

[8]G R A N TR M.T h eR e s o u r c e-b a s e dT h e o r yo f C o m p e t i t i v eA d v a n-

t a g e:I m p l i c a t i o n s F o r S t r a t e g yF o r m u l a t i o n[J].C a l i f o r n i aM a n a g e-m e n t R e v i e w,1991,33(3):114-135.

[9]B A R N E Y J.F i r m R e s o u r c ea n dS u s t a i n e dC o m p e t i t i v eA d v a n t a g e

[J].J o u r n a l o f M a n a g e m e n t,1991,(17):99-120.

[10]C O L L I S DJ,M O N T G O M E R YCA.C o m p e t i n g o n R e s o u r c e s,S t r a t-

e g yi n t h e1990s[J].H a r v a r dB u s i n e s s R e v i e w,1995(4):118

-128.

[11]R I C H A R D S O N GB.T h eO r g a n i z a t i o no f I n d u s t r y[J].E c o n o m i c

J o u r n a l.1972,82:883-896.

[12]T E E C ED A V I DJ,P I S A N O G A R Y,S H U E N A M Y.D y n a m i cC a p a-

b i l i t i e s a n dS t r a t e g i cM a n a g e m e n t[J].S t r a t e g i cM a n a g e m e n t J o u r-

n a l.1997,V o l.18I s s u e7:509-530.

[13]C O L L I SD A V I D J,M O N T G O M E R Y C Y N T H I A A.C o m p e t i n go n

R e s o u r c e s:S t r a t e g y i nt h e1990s[J].H a r v a r dB u s i n e s sR e v i e w.

1995,73(4):118-129.

[14]C O N S T A N E EEH E L F A T,M A G R A G E TAP E T E R A F.T h e d y n a m i c

r e s o u r c e-b a s e dv i e w:c a p a b i l i t y l i f e c y c l e s[J].S t r a t e g i cM a n a g e-

m e n t J o u r n a1,2003(24):997-1010.

[15]M I N T Z B E R GH,e t a l.S t r a t e g y S a f a r i,AG u i d e d T o u r T h r o u g hT h e

W i l d s o f S t r a t e g i cM a n a g e m e n t[M].N e wY o r k:T h eF r e eP r e s s,

1998.

作者简介:余祖德(1976-),男,汉族,湖北黄梅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讲师,专业为企业管理,研究方向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资源优化配置。陈俊芳(1945-),男,汉族,江苏宜兴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为企业管理,研究方向为供应链管理、资源优化配置、质量管理。

(本文责编:彭统序)

351

综合评价方法综述与比较

综合评价方法综述与比较 综合评价的概念:所谓统计综合评价,通常就是指多指标综合评价技术,它是利用一定的统计指标体系,采用特定的评价模型和方法,对被评价对象多个方面的数量特征进行高度的抽象和综合,转化为综合评价值,进而确定现象的优劣、类型或对现象进行排序的一种统计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盗用函数法、多元统计综合评价技术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此外像人工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灰色系统理论等新兴综合评价技术还在源源不断地涌现。 一简易的综合评价方法 (一),综合指数法 1,直接综合法概念:直接综合法是在确定一套合理的指标体系基础上,对各项指标个体指数进行相加,直接计算出综合评价指数。优点:公式简单易懂,指标数值计算简便。缺点:得到的数值比较粗糙,以此得到的数据进行评价结果精确度不高。 2,加权综合法概念:加权综合法是在确定一套合理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各项指标个体指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综合评价数值。优点:与直接综合法相比,加权综合法指标数值的计算考虑到了各指标的比重问题,将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以体现不同指标的不同重要程度。缺点: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的判断具有很大主观性。 (二) 功效系数法概念:功效系数综合评价法是指根据多目标规划的原理,把所要考核的各项指标按照多档次标准,通过功效函数转化为可以度量的评价分数,据以对被评价对象进行总体评价得分的一种方法。优点:方法简便和可操作性强是这种方法的优点所在。缺点:竞争力评价中,不同行业各指标的重要程度有所不同,而权数是由评判人员主观确定,因此科学性有所欠缺,往往评价结果与实际状况出入较大。 (三)综合积分法概念:综合积分法是对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的每个指标评分,将所有得分相加算出总分,作为综合评价数值的一种评价方法。适用范围:适用于定量分析且变量指标可以用数字表达的评价分析。优点:此法操作简单,结果与、易于理解。缺点:对各指标变量的评分比较主观,没有客观精确地评分公式。 二运筹学中综合评分法 (一)层次分析法概念:AHP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即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萨蒂教授于本世纪七十年代创立的一种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把一个复杂决策问题表示为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人们的比较判断,计算各种决策方案在不同准则及总准则之下的相对重要性量度,从而据之对决策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优点:1,系统性的分析方法;2,简洁实用的决策方法;3,所需定量数据信息较少;缺点:1,不能为决策提供新方案;2,定量数据较少,定性成分多,不易令人信服;3,指标过多时数据统计量大,且权重难以确定;4,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精确求法比较复杂; (二)模糊评价法概念:模糊评价法是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的一种方法。优点:(1)为定性指标定量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实现了定性和定量方法的集合。(2)在客观事物中,一些问题往往不是绝对的肯定或绝对的否定,涉及到模糊的因素,而且模糊综合判别评价法则很好的解决了判别的模糊和不确定的问题。(3)所得结果为一向量,即评语集在其论语上的子集,克服了传统数字学方法结果单一的缺陷,结果包含的信息丰富。缺点:(1)不能解决评价指标间相关造成的信息重复的问题。(2)各因素权重的确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3)在某些情况下,隶属函数的确定有一定困难,尤其是多目标评价模型,要对每一目标,每一个因素确定隶属函数,过于繁琐,实用性不强。应

关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论文

关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论文 大专生毕业作业作业提纲 题目名称:《关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研究》 作业提纲: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在经济建设中的突出贡献已备受人们关注。中国近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那些新兴的中小企业息息相关。但同国有企业和跨国公司相比,中小企业有其自身的缺陷和障碍,而只有通过加快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步伐,增强国际竞争力,才能有效地克服这些障碍。本文在对中小企业及其国际竞争力进行论述后,对从中小企业自身和政府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现阶段的不足,提出了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主要内容 19 世纪及20世纪上半期,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小规模生产只是工业化早期的特点,进入中后期,大型企业将占统治地位。然而,近几十年世界发展的事实是不但在发展中国家,而且在被大企业左右的发达国家,中小企业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它们与大企业一道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快车上两个不可缺少的车轮。近几年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不断得以提升,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成为理论界与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培育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是理论界一直都在探索的问题。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并且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企业集群引起人们的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已逐渐发展、壮大,不容我们忽视。所以本文以提高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中心,阐述了相关理论及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关于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文章与书籍逐步多了起来。 林汉川、魏中奇在《中小企业存在与发展》一书中着重探索了中小企业的在理论、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共生模式与战略、中小企业的群落理论、中小企的产业与区域定位、中小企业的生命模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与战略体系、小企业的核心能力培养、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以及中小企业的政府支持体系等题。史忠良在《小企业发展研究》中,从政策角度指出: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政府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这种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创环境、进行产业导向、提供政策扶持和形成服务体系上。严红、李青在《小企业经营宝典》中,针对小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冲突问题上进行了论述。如小企业的成长之路、小企业的经营战略、用人之道、营销策略理财战术、创新、全球化经营等专门作了阐述。 综上,国外学者对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得比较深入,但是他们的 研究背景大多以欧美国家的中小企业为主。针对中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得不多。 2 中小企业及国际竞争力概述 目前在中国,中小企业不仅仅是一个概念问题,而且是一个如何界定企业规模的实践问题:中小企业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大企业而言的概念。加入 WTO,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希望,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形势下,研究和探索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特点及发展现状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当前,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变得尤为重要。

企业竞争力理论探究综述

企业竞争力理论探究综述 作者简介:冷沙(1987-),女,四川泸州人,贵州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其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在整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本国企业实际,对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和理论进行综述和分析,并对我国企业提升竞争力进行了探讨,以求为我国企业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内涵;竞争力理论;评 一、竞争力的内涵 美国《产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报告》中指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李显军,2002);其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力的表现形式来分析企业竞争力内涵的。张志强、吴健中(1999)认为,企业竞争力实际上是一个通过比较而得到的相对概念,它由三个部分组成:企业现实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潜在的、未来可能拥有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将潜在竞争能力转化为现实、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其主要是从与竞争对手相比较的角度展开,侧重于企业外部竞争环境。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金碚(2004)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

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和条件。开始从外部竞争环境、内部资源和自身能力综合的角度定义竞争力,且越来越关注企业如何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本文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一个多层次含义综合性的范畴,即企业竞争力就是企业在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中,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同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合理地将所拥有的资源转化为产出的能力,以占有更多市场,创造价值,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等,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二、竞争力理论 (一)基于产业结构分析的竞争战略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教授(1980),其竞争力理论主要从竞争战略理论阐述了企业在产业内部如何进行定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取得更高的收益。波特认为,在产业环境中存在着五种基本力量:市场上同业竞争者的力量、潜在入侵者的力量、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买方的议价能力。企业如果想在同行业内形成并获得战略优势,首先必须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充分利用这五种基本力量之间的关系,并推动这几种力量向自己有利的方向转变。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波特竞争力理论的重要贡献

企业绩效评价理论综述及实践应用

企业绩效评价理论综述及实践应用 来源:中国期刊网更新时间:2010-7-2 点击数:89 绩效评价起源于西方国家的商业实践,它经历了结果评价,侧重于行为过程的评价,最终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并与公司发展战略融为一体的过程。总的来说,绩效评价的演进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平均主义思想下的赏罚调剂阶段、主观评价阶段、德能勤绩评价阶段、量化考核与目标考核阶段。每一阶段的绩效评价系统都由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企业的管理要求所决定,绩效评价的差异性集中体现在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上。彼得·德鲁克为代表的鼓吹派,在其代表著作《管理实践》中提出了“评价,否则放弃”;反对派的代表人物戴明,在《质量管理》中猛烈抨击了绩效评价,列举多项绩效评价的“罪状”,认为绩效评价有可能使员工误入歧途,使管理偏离方向。我国企业经过多年的实践,对此也都褒贬不一。 西方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流派 企业绩效是企业期望的结果,是企业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人是绩效的主体,产生绩效的结果与人的态度、知识、工作环境等因素有紧密联系。同时,由于理论界对绩效概念以及绩效评价标准等存在不同的理解,因而产生了不同的绩效评价模型和流派。 行为绩效评价法。美国的坎贝尔是行为绩效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认为绩效是那些与组织目标有关的、并且是可以根据个人能力进行评估的行动或行为。他设计的绩效评价模型主要包括五个基本维度:财政管理、人事管理、信息管理、领导目标管理、基础设施管理。他对因特定作业而产生组织成效的绩效行为与因其它方式而产生的组织成效的绩效行为进行了区分;其所指的作业绩效与为履行职责所从事的作业活动相关联,更多地渗透在组织所规定的角色行为里。他将绩效划分为八个方面:职务特定作业绩效、职务非特定作业绩效、写作和口头交流、努力、遵守纪律、为团体和同事提供便利、监督与领导、管理,并用这些因素来描述所有职务的绩效结构。 绩效产出评价法。伯纳丁等人吸收了早期卡纳的成果,在1995年提出了绩效产出评价法。他们认为绩效是员工最终行为的结果,是员工行为过程的产出,强调产出结果的重要性。他们将绩效理解为任务的完成、目标的实现以及结果和产出等指标,认为个体执行作业活动的成效是员工作业绩效的主要变异来源,个体在知识能力上的差异更多地影响作业绩效,培训和经验对提高员工作业绩效有着直接的帮助。

市场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市场竞争分析 竞争是自然界和经济社会的普遍规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供给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长。社会经济告别了供给短缺的现象,市场供求矛盾的主要方面由生产供应转为消费需求,生产供应转变为供给竞争。在这种环境中,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才能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实际供应商,才能获得经营绩效。 消费需求是市场分析的基础和营销活动的对象,供应竞争则是市场分析的关键和取得经营绩效的唯一途径。越来越多的企业不仅重视对消费需求的研究、分析,同时也意识到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实际上,离开了实际竞争能力,任何市场机会都不可能转化为企业的经营绩效。因此,竞争分析在市场分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市场竞争的概念 所谓企业竞争,就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商品生 产者和经营者为了争取实现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并获得有利的产销条件而发生争夺、较量、对抗的经济关系。 市场竞争分析实质上是对竞争对手和自身实力的分析,分析的过程也就是—个“知己知彼”的认识过程. 1. 确认企业所处的产业竞争市场类型 市场竞争体现于各产业市场,体现于同类产品和服务的经营过程。具有明确主营业务的企业,其市场竞争集中在以产品和服务划分的行业领域。现代经济理论把市场竞争模式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在现实的社会经济中,完全的竞争市场

模式几乎不存在,完全垄断的时常模式仅限于极少数行业,大部分产业或行业基于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模式。基于不同的市场竞争模式,各企业的竞争分析存在差别。 2. 分析识别竞争者 一个公司成为一个企业实际的和潜在的竞争者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但是在市场竞争中必须认准现有的竞争对手和潜在的竞争对手。判断的标准有: (1) 当其他企业以相似的价格向相同的用户提供类似的产品与服务时,企业就可以将 它视为竞争者; (2) 如果公司或企业实力雄厚,则可以更加广义地把凡是翻造经营相同产品和同类产品的企业都看成是自己的竞争者, (3) 那些提供相同局部产品(如零部件厂)也是竞争者; (4) 与本企业可能争夺原材料、资金的企业,同样是竞争者。 在市场竞争中的策略,在产品质量及服务、价格、销售渠道和促销手段等方面,本企业和竞争对手之间进行比较,判断各自有什么优势和劣势,从而可以改变自己的劣势,才能处于有利地位。 3.分析判明对手的目标 在识别出主要竞争对手和他们的竞争策略之后,要进一步探索、断定竞争对手的目标,也就是竞争者在市场上追求什么;他们的行为推动力是什么。企业在市场上追求的目标是很广泛的,尽量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利润)是一个基本目标,围绕着这个基本目标,可以

(完整版)评价方法综述

评价方法综述 综合评价是指对以多属性体系结构描述的对象系统作出全局性、整体性的评价,即对评价对象的全体根据所给的条件,采用一定的方法给每个评价对象赋予一个评价值,再据此择优或排序。 常用的综合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定性评价方法,包括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Delphi法)。这类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可以利用专家的知识,结论易于使用的优点,但是主观比较强,多人评价是结论难收敛,适合于不能或难以量化的大系统,简单的小系统。 (2)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包括经济分析法和技术评价法,分别通过价值分析、成本效益分析、价值功能分析,采用NPV(Net Present value)、IRR(Internal Rate of Retum)等指标和通过可行性分析、可靠性评价等。该方法含义明确,可比性强,但是建立模型比较困难,只适用评价因素少的对象。 (3)多属性决策方法(Multi Attribute Decesion-makingMethod,简称DADM),这类方法通过化多为少、分层序列、直接求非劣解、重排次序法莱排序与评价,具有描述精确,可以处理多决策者、多指标、动态的对象的优点,但由于隶属刚性的评价,无法涉及模糊因素的对象。 (4)系统工程法,包括评分法、关联矩阵法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eess,简称AHP),前两者具有方法简单、容易操作的优点,但只能用于静态评价;AHP法的可靠度比较高,误差小,但评价对象的因素不能太多(通常不多于9个)。 (5)模糊数学方法,包括模糊综合评价、模糊积分、模糊模式识别等,能克服传统数学方法中的“唯一解”的弊端,根据不同可能性得出多个层次的问题解,但不能解决评价指标间相关造成的信息重复问题,隶属函数、模糊相关矩阵等的确定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6)物元分析方法与可拓评价,可以解决评价对象的指标存在不相容性和可变性的问题。 (7)统计分析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具有全面性、可比性、客观合理的优点,但都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没有反映客观发展水平。

激励性评价策略研究综述

一、激励与教学 现代教育评价是一门多学科的边缘学科。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研究和应用现代教育评价以来,在教育评价理论研究和教育评价实践中,对激励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并从现代教育评价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在一些方面运用了激励理论。 1.“激励功能”概念的提出【1】 我国在现代教育评价研究和实践中,参考、借鉴、吸收相关学科有关激励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提出“激励功能”。现代教育评价的“激励功能”,是“激发评价对象情感,鼓舞斗志、振作向上的功效和能力”。“依据设定的评价目标,……作出客观的价值判断,肯定成绩或进步,指出缺点与不足,指明产生的成绩进步或缺点不足的原因,从而激励评价对象主体的意识情感,促使其精神振奋,在提高教育、教学或学习质量的更高层面上,产生……动机,”【2】 2.多指标整体综合激励和全过程激励的思想 目标到达度评价模式,是我国应用很广的评价模式之一。根据这一模式,开展教育评价,首先要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既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更是引导激励评价对象努力争取达到的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将目标激励,发展成为多指标群体激励,将局部激励,拓展成为整体综合激励,大大拓宽了目标激励的范围,提高了目标激励的效能。 现代教育评价特别强调过程评价,强调在过程中随时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评价对象,使评价对象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随时得到激励,从而大大提高激励的功能。 3.自我激励的思想 外界的激励固然具有重要意义,但自我激励更是最直接、最经常、最有效的激励因素;就是外界的激励发挥作用,也需要变为主体的内部动因。现代教育评价特别重视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评价对象自我认识的过程。因为是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所以评价结果极易被自我认同和接受。良好的自我评价结果,会鼓舞评价对象自己向更高目标前进;不好的评价结果,更会使评价对象自己产生危机感,促使评价对象振奋精神奋勇上进;因而自我评价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 二、激励理论运用于小学生评价的意义 激励理论是英文“Theory of Motivation”的意译,是研究激励、激励因素、 激励与行为的关系,以及通过激励激发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一种理

XX经营现状与核心竞争力分析报告

更多免费资料,尽在 宝钢经营现状与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宝钢总体经营现状分析——SWOT分析 一个企业要在竞争中获胜,既要全面审视自身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还要了解自身区别于其他竞争者的优势和弱点,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扬长避短,趋利弊害,在竞争中始终处于有利的地位,乃至挑战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一)分析方法简介 宝钢总体经营现状分析采用的是SWOT分析方法。SWOT是“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四个英文词的字头缩写。SWOT分析法实际上就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企业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其中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 (二)宝钢经营现状分析 ◆S:优势(Strengths) 优势,并不是指企业具有什么能力,而是指企业较之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 ....所具有的不可 匹敌、不可模仿的独特能力 ....;一个企业的优势,不仅是指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指在哪些方面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 宝钢优势分析: (1)宝钢管理比较规范。宝钢沿用宝钢集团的管理模式,一切按照标准化且在宝钢集团控制下组织生产,宝钢于2001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2)宝钢业务高效。宝钢拥有一支在为用户提供提货、储存、加工、发运、到达送货一条龙服务上具有丰富经验的业务队伍。 (3)仓储规模较大。在规模上,宝钢处于行业竞争者的地位,仓库规模大则仓库应变能力、机动能力强,具有较大的回旋余地。 (4)宝钢服务功能比较齐全。除仓储外,宝钢已有较为系统的加工1、运输、维修能力,能为用户提供一些辅助的服务,逐步实现钢铁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管理,逐步 减少流通中间环节,逐步减少重复运输,为用户降低物流成本。 (5)宝钢每年的储运来源较为稳定。宝钢每年的储运来源为:宝钢股份出口钢材产成品集配40万吨,宝钢股份以及宝钢国际所属钢材供应单位定金制产成品50万吨, 外地钢厂产品40万吨。并占到宝钢股份厂外铁路发运量的90%以上。 (6)领导创新意识强。在交大欧姆龙宝钢项目组与宝钢领导的多次交谈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宝钢的领导层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进取心强、有闯劲、敢于冒险的领 导队伍,他们对自身的能力充满信心,愿意为宝钢的进一步发展承担责任和风险。 (7)设备能力较同行业的民营企业强。宝钢是国有企业,资金实力相对雄厚,它的设施配备比较齐全、先进,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比民营企业要占优势。 (8)宝钢拥有良好社会信誉。宝钢是从宝钢集团中分出来的,以宝钢多年的优秀品牌,再加之宝钢十年来兢兢业业的努力,宝钢已在客户的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9)宝钢是宝钢国际的子公司。宝钢国际能够给予宝钢资金、技术以及业务上的大力支持,同时宝钢国际优秀的品牌给宝钢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 (10)宝钢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地理位置对于一个储运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宝钢在地理位置上紧靠宝钢股份,这一点对宝钢给宝钢股份提供便利快捷的物流服 务提供了优惠的条件。 (11)宝钢拥有部分素质的较高的员工。宝钢有136名员工来自宝钢股份,他们参加过宝钢投产,十分了解宝钢股份生产工艺,非常熟悉宝钢股份产成品储运质量要求 且经过严格考核上岗。这是宝钢优良的人力资源。 ◆ W: 劣势(Weakness) 所谓劣势,指的是企业较之竞争者在某些方面 ....的缺点与不足。劣势是多方面的,如规模1包括冷轧、热轧和酸洗,目前宝山地区的同类型企业仅有宝铁拥有如此全面的加工能力。

五大企业的竞争力分析

苹果公司公司历程:苹果电脑公司由斯蒂夫·乔布斯、斯蒂夫·盖瑞·沃兹尼亚克和Ron Wayn和郑文轩在 1976年4月1日创立。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库比提诺,核心业务是电子 科技产品,近几年,它似乎开始如同IBM一样,开始向着服务提供商转变。目前全球电脑 市场占有率为8.3%。苹果的Apple II于1970年代助长了个人电脑革命,其后的Macintosh 接力于1980年代持续发展。最知名的产品是其出品的Apple II、Macintosh电脑、iPod 数位音乐播放器和iTunes音乐商店,它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 苹果公司logo 1977年苹果正式注册成为公司,并启用了沿用至今的新苹果标志。同时,苹果也获得了第 一笔投资——Mike Markkula的92000美元.苹果股份有限公司(Apple Inc.,简称苹果公司,NASDAQ: AAPL,LSE:ACP),原称苹果电脑(Apple Computer)。 1976年,由斯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简称沃兹)创立。在当年开发并销售Apple I电脑。 1977年,发售最早的个人电脑Apple II。 1984年,推出革命性的Macintosh电脑。 2001年,推出iPod数位音乐随身听。 2003年,推出最早的64位元个人电脑Apple PowerMac G5。 2005年6月6日,斯蒂夫·乔布斯宣布下一年度将采用英特尔处理器。 2007年1月9日,苹果电脑公司正式推出iPhone手机,并正式更名为苹果公司。 2008年1月15日,苹果公司在MacWorld2008展会上发布MacBook Air笔记本电脑,它是目前市面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 2008年12月30日,世界权威的品牌价值研究机构——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举办的“2008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年度大奖”评选活动中,苹果公司凭借良好的品牌印象和品牌活力,荣登“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榜单”大奖,赢得广大消费者普遍赞誉。 2010年5月26日,超越微软,成为世界上市值最大的高新科技公司。 苹果电脑主要的硬件产品有: iPod classic、iPod、iPod nano、iPod shuffle、iPod mini、iPod touch(音乐播放器) PowerBook、iBook、MacBook、MacBook Pro、MacBook Air(笔记本电脑) PowerMac、eMac、Mac Pro、iMac(个人电脑) Mac mini(小型台式电脑) ipad 平板电脑 20英寸、23英寸或30英寸Apple Cinema Display(显示器) 24英寸Apple LED Cinema Display(显示器) Xserve、Xserve RAID(服务器) iSight(Webcam)(电脑摄像配件) AirPort Extreme(54Mbps 802.11g base station)(网络连接设备) iPhone(移动电话) Apple TV (家庭电视终端) 苹果新产品 iPod shuffle3: 09年秋季的iPod发布会上,苹果向世人展示了功能更强大的iPod touch 3,增加了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doc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与深化,人的综合素质不断的提高,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企业面临的竞争异常激烈,企业的寿命也越来越短。我国加入WTO 以来,面对国外企业强劲涌入我国市场,我国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面对现状,我国企业寻求长期生存与发展之路尤为紧迫。面对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我国企业有挑战,也有机遇。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国外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思想打造我国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去迎接挑战,成为我国企业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之一。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创新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这为中国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环境的变化,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大企业入住本国,这些企业所带来的全球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对我国企业的管理方法与体制的革新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何才能确保企业在众强林立的市场环境中更好的生存发展,关键点就是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针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探讨和研究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一个热门话题,现代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归根结底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核心竞争力拥有五个特点,即:价值性、难以模仿性、独特性、难以替代性、可延展性。一个企业要想培育自身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从内部培养和外部获取两方面入手。内部培养这一块主要的就是要不断对企业内部职能各个领域的优势和劣势进行综合评价和整合,从而明确企业的竞争地位,进而帮助企

业管理者在生产和产品设计研发决策中提供相关的参考。核心竞争力可以帮助一个企业快速的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帮助企业迅速的整合相关资源,进而完成组织既定战略目标。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表现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首次出现在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中,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组织累积性资源和学识,特别是那些灵活运用、整合这些资源的独特能力。企业赖以生存、发展、壮大之基就是核心竞争力,它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质。 首先,它具有异质性,它组织内独一无二,有别于其它的。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表现和认定,如联想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刷新理念,华为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优先,中集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是物美价廉等。而核心竞争力还表现为一个行业、一个企业内的独有性,它是其他行业、企业所买不到、偷不来、带不走的有形或无形的企业财富。 其次,它具有不易识别性。它可能是有形的,可度量的,也可能是无形的,不可度量的。通常核心竞争力比较容易从企业外部得到评价,常用的一种做法,称为“对标”,即企业将自己的产品及经营管理方式与先进的企业进行对比,通过一堆堆的数据分析,以帮助企业找出差距,精确获得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而选定的一系列对比分析指标可以是公司规模、持续盈利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经营管理水平、国际化程度、抗风险能力等方面。 另外,它具有动态性。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动态着的过程,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尤其在企业有一定的全方位积累之后,企业如何发展,如何培养其新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涉及规模效益、产品差异化水平、

风险评估理论方法研究现状综述

风险评估理论方法研究现状综述 【摘要】统计分析近15年来风险评估研究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的风险评估研究位于世界前列。另外,总结比较常用的风险评估理论方法主要是模糊理论、层次分析法、灰色理论等。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目前风险评估理论方法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新动态,列举多种风险评估理论方法的结合使用情况。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举出风险评估理论方法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风险评估理论方法今后的发展提出四点看法。 【关键词】风险评估;评估理论;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0引言 对于风险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16年的共同海损(General Average)制度和公园前400年的货船抵押制度,这些原本是保险思想的雏形,但是保险思想也是风险思想的一种[1]。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一个步骤,也是风险管理最为重要的步骤,风险管理国际标准ISO31000对其的定义是:风险评估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定的全过程[2]。目前风险评估的基本思想是对风险进行分析测量,确定风险值的大小或风险等级,为之后的风险控制提供参考的依据。近些年来,逐渐对各种投资、项目、灾害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等越来越重视,所以风险评估的研究一直是个研究热点。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研究成果众多,因此,分析总结风险评估理论方法的研究现状对该研究及其今后的发展十分有必要。 为了解和掌握近些年中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作者采用文献统计的方法对2000—2014年美国工程索引EI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风险评估的论文进行检索,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风险评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新动态进行了归类、汇总和相关分析。 1风险评估研究成果与分析 学术论文是衡量某一学术研究领域发展动态的重要根据之一,且目前国内外关于风险评估学术论文已非常多,但还没有统计过学术论文的数量。为了更加直观形象地反映近15年来风险评估研究的现状,作者在EI Compendex数据库中以“Risk Assessment”为关键字检索了2000—2014年的文献共计90102篇,按照论文发表的年份和作者所属的国家或地区(取前15名)进行了统计分析,如图1、图2所示。

经营现状与核心竞争力分析

第三部分宝铁经营现状与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宝铁总体经营现状分析——SWOT分析 一个企业要在竞争中获胜,既要全面审视自身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还要了解自身区别于其他竞争者的优势和弱点,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扬长避短,趋利弊害,在竞争中始终处于有利的地位,乃至挑战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一)分析方法简介 宝铁总体经营现状分析采用的是SWOT分析方法。SWOT是“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四个英文词的字头缩写。SWOT分析法实际上就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企业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其中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 (二)宝铁经营现状分析 ◆S:优势(Strengths) 优势,并不是指企业具有什么能力,而是指企业较之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 ....所具有的不可 匹敌、不可模仿的独特能力 ....;一个企业的优势,不仅是指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指在哪些方面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 宝铁优势分析: (1)宝铁管理比较规范。宝铁沿用宝钢集团的管理模式,一切按照标准化且在宝钢集团控制下组织生产,宝铁于2001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2)宝铁业务高效。宝铁拥有一支在为用户提供提货、储存、加工、发运、到达送货

一条龙服务上具有丰富经验的业务队伍。 (3)仓储规模较大。在规模上,宝铁处于行业竞争者的地位,仓库规模大则仓库应变能力、机动能力强,具有较大的回旋余地。 (4)宝铁服务功能比较齐全。除仓储外,宝铁已有较为系统的加工1、运输、维修能力,能为用户提供一些辅助的服务,逐步实现钢铁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管理,逐步 减少流通中间环节,逐步减少重复运输,为用户降低物流成本。 (5)宝铁每年的储运来源较为稳定。宝铁每年的储运来源为:宝钢股份出口钢材产成品集配40万吨,宝钢股份以及宝钢国际所属钢材供应单位定金制产成品50万吨, 外地钢厂产品40万吨。并占到宝钢股份厂外铁路发运量的90%以上。 (6)领导创新意识强。在交大欧姆龙宝铁项目组与宝铁领导的多次交谈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宝铁的领导层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进取心强、有闯劲、敢于冒险的领 导队伍,他们对自身的能力充满信心,愿意为宝铁的进一步发展承担责任和风险。 (7)设备能力较同行业的民营企业强。宝铁是国有企业,资金实力相对雄厚,它的设施配备比较齐全、先进,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比民营企业要占优势。 (8)宝铁拥有良好社会信誉。宝铁是从宝钢集团中分出来的,以宝钢多年的优秀品牌,再加之宝铁十年来兢兢业业的努力,宝铁已在客户的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9)宝铁是宝钢国际的子公司。宝钢国际能够给予宝铁资金、技术以及业务上的大力支持,同时宝钢国际优秀的品牌给宝铁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 (10)宝铁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地理位置对于一个储运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宝铁在地理位置上紧靠宝钢股份,这一点对宝铁给宝钢股份提供便利快捷的物流服 务提供了优惠的条件。 (11)宝铁拥有部分素质的较高的员工。宝铁有136名员工来自宝钢股份,他们参加过宝钢85.9投产,十分了解宝钢股份生产工艺,非常熟悉宝钢股份产成品储运质 量要求且经过严格考核上岗。这是宝铁优良的人力资源。 ◆W: 劣势(Weakness) 所谓劣势,指的是企业较之竞争者在某些方面 ....的缺点与不足。劣势是多方面的,如规模小、产品品种少、市场面狭窄、资金不足、产品粗糙、促销不力等。 1包括冷轧、热轧和酸洗,目前宝山地区的同类型企业仅有宝铁拥有如此全面的加工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报告评述及展望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 学术论文发表时间:2018-08-10 08:30论文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3514568293.html, 论文发表者:毕业论文网点击:84次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英文标题】The Research on the Enterprise's Core Competencies YU Qun-e, MENG Y u (1.Finance Schoo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angzhou 310012, China。2.Finance Study Center, Southwest Univers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 【英文标题】The Research on the Enterprise's Core Competencies YU Qun-e, MENG Yu (1.Finance Schoo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angzhou 310012, China。2.Finance Study Center,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engdu 610074, China> 【标题注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度重点工程<02JAZ790011) 【文章日期】2004-01-06 【作者】虞群娥/蒙宇 【作者简介】虞群娥,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院,浙江杭州 310012;蒙宇,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074 虞群娥<1964-),女,浙江宁波人,教授,博士生;蒙宇<1976- ),男,四川成都人,博士。 【内容提要】自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与哈默尔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以来,日益引起了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根据国内外大量的相关文献,系统地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快递企业竞争力综述

课程作业——我国快递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我国快递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姓名: 学号: 学院: 2013年07月01日

我国快递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摘要:从分析我国快递业市场现状入手,进而分析了快递企业竞争力指标构建、服务质量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通过分析得出民营、国企发展的优劣势。 关键词:快递企业;竞争力体系;服务质量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express industry market, and then analyzes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express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index of service quality; final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private, state-owne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Keywords: express enterprise;competitive power system;service quality 0引言 快递服务需求旺盛,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国民经济及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但是,我国快递市场的迅速发展为我国快递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的同时,由于自身的不足以及跨国快递公司的冲击,我国快递企业也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在中国快递市场上,活跃着国内的快递企业和国外的国际快递公司国内的快递企业主要有邮政特快专递(EMS)、民航快递(CAF)、中铁快运(CRF)、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顺风速运、申通快递、宅急送等,国外的国际快递公司主要以(DHL)敦豪,FedEx(联邦快递),UPS(联合包裹)和TNT(天地快运)这四家国际快递巨头为代表如何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促进我国快递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快递服务业发展的热点话题[1]。同时,目前民营快递企业自身也存在着资金、技术缺乏,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目。民营快递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必须加大力度培养自身的竞争力[2]。 2我国快递业市场现状 2.1快递业发展的新形势 (1)市场规模前景看好。快递行业的利润前景广阔,目前国际上50家最大零售商业跨国采购集团当中,有2/3已进人我国,在我国的采购金额已达到200多亿美元。2010年,中国物流市场将达到11972亿元,每年保持20%的增长速度;国际快递市场目前的规模是200亿元,每年的增长在30%以上。电子“网购”交易额的不断攀升与交易次数的日趋增加,给快递配送提供了可持续地发展空间。

国家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述评

收稿日期:2004-08-12 基金项目:广东省社科特别委托重大项目 广东国际竞争力研究 (231) 作者简介:商春荣(1963-),女,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与市场理论. 参见以下相关文献:金碚 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 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 ;任若恩 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 竞争力的初步研究 ;任若恩 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研究 ;樊纲 论竞争力 ;邹薇 关于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测度与理论研究 ;郭克莎 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及缩小差距的途径研究 ;张金昌 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夏清华 从资源到能力:竞争优势战略的一个理论综述 ;金碚 竞争力经济学 。 国家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述评 商春荣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摘 要:概述了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关于国家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种类与特点,并对各评价法进行了评论 与比较。重点对IMD 和WEF 两权威机构的评价法进行比较和评价。 关键词: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国家竞争力;国家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 2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202(2005)01-0041-07 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始于美欧等发达国家。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欧洲国家、日本于80年代初开始了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通常关于国际竞争力研究与评价分三个层次:企业竞争力(Firm Competitiveness)、产业竞争力(Industry competitiveness)和国家竞争力(Nation competitiveness)。国家竞争力是国际竞争力研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国外学术界,关于国家竞争力评价有两个权威机构,一是总部设在日内瓦的 世界经济论坛 (World Economic Forum,简称WEF),另一个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 tution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简称I MD),二者都对工业化国家和一些重要的发展中国家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WEF 自1980年起每年将评价结果出版并定名为 全球竞争力报告 ,1985年起IMD 与WEF 合作出版其评价结果 世界竞争力年鉴 ,1996年后IMD 独立出版竞争力报告。欧美等国政府十分重视国家竞争力的研究,90年代,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建立了国际竞争力促进或协调机构,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 官、产、研 密切合作,共同研究、促进国家竞争力的提高。 国内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初期的研究多是进行国家竞争力的研究。1989年,原国家体改委与WEF 和IMD 合作,1993年将中国的部分数据纳入 全球竞争力报告 ,1994年加入该报告的分项目比较,1995年参加该报告的全部项目比较并进行全球竞争力排序[1]。1992年3月改革出版社出版了由狄昂照、吴明录承担的国家科委的重大软科学课题 国家竞争力的研究 研究报告,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专著[2]。1995年以后国际竞争力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有关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逐渐增多 。和国外相比,有关的研究多限于学术界,政府机构进行的竞争力研究比较少。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第4卷)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 ION ) No.12005(Vol.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