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贝聿铭的美学世界_吴卫

贝聿铭的美学世界_吴卫

贝聿铭的美学世界_吴卫
贝聿铭的美学世界_吴卫

 第15卷 第2期湖 南 大 学 学 报 (社会科学版)V o1.15,N o.2 2001年6月Journal of H unan U 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 on)Jun.2001贝聿铭的美学世界Ξ

吴 卫

(湖南大学建筑系,湖南长沙,410082)

[摘 要]结合贝聿铭的生平和经历,从考察他的建筑自然观、技术观和科学观高度,分析他的建筑美学观念和他在建筑设计实践创造过程中对美的追求,以及对美学方法的应用,从而总结出作为艺术巨匠的贝聿铭取得重大设计成果的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原因。

[关键词]贝聿铭;建筑设计;美学因素

[中图分类号]B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1763(2001)022*******

一 大师的轨迹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其父贝祖贻曾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行长,后调职至上海。贝聿铭(以下简称贝氏)初中就读于上海青年会中学,高中毕业自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1]1935年赴美国宾夕法利亚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改学土木工程,1940年贝氏以优秀的成绩毕业。40年代的中国遭日本侵略,国势艰厄,在其父规劝之下,贝氏暂留在美国史威工程公司(Stone and W eb ster Engineer Co rp.)工作。1942年,贝氏到哈佛大学攻读建筑学硕士学位,由于二战原因直到1946年才毕业。后来通过他40年的个人奋斗,创建了一个庞大的贝氏建筑王国,是继世界四大现代派建筑大师(格罗披乌斯、密斯、柯布西埃、莱特)[2]之后唯一在世便享有盛誉的华裔建筑艺术大师。

二 贝氏的建筑自然哲学

贝氏认为中国的艺术源于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他授引自然美的观念,试图为中国的现代建筑寻找新的方向。贝氏强调“天人合一”的人化自然(指人类认识活动所及的那部分自然),[3]天地人同源,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天人合一”中的“天”指自然,来源于中国古代朴素的道家自然观,[4]其强调建筑融合于自然之中的空间理念,影响着贝氏一生的作品。例如全国大气研究中心的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香山饭店借鉴中

国古典园林与江南民居,追求中国传统的自然美。如“香山饭店”的常春厅(1979~1982)(图1)。到其晚期作品中

,内庭依然是贝氏作品不可缺少的美学元

图1 香山饭店

素之一。他在手法上更着重于自然光的投入,使内庭成为光庭。如巴黎罗浮宫的玻璃金字塔(1983~1989)(图2)、香港中国银行的中庭(1982~1990) (图3),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1986年里根总统为表彰非美裔的美籍杰出人士,颁予贝氏美利坚自由奖。受西式教育,在美国执业,居住在纽约,我们可以想象贝氏受美国文化影响甚巨。但贝氏认为中国是他的根,惟有根深蒂固才能枝茂叶盛。虽然在美国受到了如此殊荣,但贝聿铭总是念念不忘祖国。北京香山饭店是贝氏个人对中国现代建筑的再次探索。借鉴中国古典园林与江南民居,体现贝氏追求中国传统

Ξ[收稿日期]2000-11-15

[作者简介]吴卫(1967-),男,福建福州人,湖南大学建筑系研究生.

图2 巴黎罗浮宫的玻璃金字塔(1983~1989

)

图3 香港中银大厦

自然美的倾向。贝氏认为一味求外的中国当今建筑界心态是扭曲的落后心态,他希望中国建筑界能回头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吸取发掘,树立中国自己风格的建筑。贝氏在他的建筑设计中不仅考虑构造本身,更关切环境。贝氏还非常注重生态持续发展,他十分赞誉中国政府现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反对经济大国掠夺第三世界国家的资源,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三 贝氏的建筑技术哲学

贝氏特别强调技术创新,他的每一件新作品几乎都是一项新技术的诞生和运用。贝氏的技术哲学观充分体现在其作品香港中国银行中银大厦(1982~1991),(图3),它是贝氏所有设计方案中最高的建筑物。著名的建筑评论家布雷克(Peter B lake )(美)赞赏香港中银大厦是自纽约市西格朗姆大厦以来最佳的玻璃幕墙大楼。这栋大楼充分体现了贝氏

在玻璃幕墙技术上的娴熟运用能力。将高科技与艺

术美融合一体是贝氏长期追求的目标。技术是改造世界的手段,贝氏利用最新的材料技术与施工技术,彻底改造现代建筑中的技术理念,将技术所带来的精细、一致、准确的理性美展示于世人,告诉我们技术会带来怎样的崭新的视觉和全新的美感,为提高美的认识能力提供坚实的物质手段和技术依据,为建筑技术美学提供了新的形式,充实了新的内容,在美国建筑技术史上写下了重要的篇章。当然,事物的发展过程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和险阻,一项

工程技术的发明总会伴随着失败的阵痛。当贝氏首

次采用玻璃幕墙在波士顿汉考克大厦(John H anecook Tow er )时,其所造成的问题几乎毁了他所有的功名。经此教训,贝氏在设计玻璃幕墙上技术创新,不断改进,才有今天享誉全球的中银大厦作品,缔造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的新纪元。贝氏承认自己受到高技派密斯的影响颇深,他善于用技术的美来勾画他的建筑蓝图;贝氏特别重视将不同的技术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新的技术。贝氏对技术管理中的人才管理,有独到之处。他建立了一个最佳的建筑设计群体结构,在他的贝氏王国里有十分合理的专业结构和一套良好的管理运行模式。

四 贝氏的建筑科学哲学

贝氏建筑师事务所可谓人才济济,有最佳技术人才资源,贝氏特别强调团队的重要与经验的累积。在贝氏建筑师事务所有许多超一流的建筑大师如柯柏(H en ry N icho ls Cobb )、福雷德(Jam es Ingo F reed )等,柯柏曾是哈佛大学建筑系系主任,汉考克大楼、洛杉矾第一州际世界中心都是柯柏的名作。他负责的设计方案尺度较大,多以城市规划为背景,如旧金山的布道弯规划、洛杉矶会议展览中心扩建、华盛顿犹太屠杀纪念博物馆等等。贝氏认为贝氏建筑事务所的最终成就全是大家努力的成果,彼此实在不分轩轾。贝氏一向以为设计科学是需要系统规划和系统管理的科学,他的机构(指贝氏建筑师事务所)更应该是全方位协同的有机系统。贝氏可以说在建筑界是天才人物,但他仍以真善为本,强调集体合作,协同共进的科学哲学观。贝氏还十分关注应用科学的研究,从他的每一件作品都能找到当时最新的工程技术及施工工艺成果。他认为建筑设计是一门设计应用科学,作为设计师要接受科学所带来的成果,但贵在如何去加以运用。

5

91 第2期 吴 卫:贝聿铭的美学世界

五 贝聿铭的建筑美学

贝氏不仅将自己的作品当做雕塑一般赋予其生命,凝聚其设计才华,而且贝氏也热爱其他艺术家的雕塑作品(图4)。他曾在40年代用巨资购买当时一位雕塑家的作品,安置在他的建筑中。此举在今天似乎没有什么不寻常之处,但在60年前现代派建筑横行时则是十分令人不可思议的“超前艺术消费”行为。比起70年代在建筑物中设置艺术品风潮早了20多年。这点也特别突显出贝氏的艺术素养与品

味,以及他对美的追求。贝氏对美的孕育,在其60岁时才结出硕果。1978年正值贝氏61岁生日,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图5)落成,使贝氏名声大噪,其声誉真是如日中天。可谓“花开独谢早,久伏必飞高”。当人们参观东馆时,无不臣服此一壮丽的设计。贝氏认为建筑美在于简洁、大方、合理和有秩序性。贝氏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化花样,哗众取宠,建筑应是千秋大业,要对社会、历史负责,而且贝氏从不为自己的设计辩说

,

他认为建筑物本身就

图4 贝氏欣赏的雕塑家亨利摩尔的作品

图5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是最佳的宣言。贝氏在建筑上精益求精,对形式、空间、建筑与技术的不断研究,是其建筑水准不断提高

的重要原因,是其作品历久弥新的精髓所在,这正是促使贝聿铭在建筑史上名垂不朽,其作品屹立长存的主因。文艺复兴时代产生如米开朗琪罗式的“三合

一”(建筑师、雕塑家、画家)的大师人物;中世纪专业分工制度建立各业自行其是;工业革命后更加速了分工,使得建筑的艺术性为之减弱不少。当今之世能将建筑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建筑师,华裔美籍的贝聿

铭当属个中翘楚。[5]

在其建筑生涯中的60余件作品中,他秉持文艺复兴的传统,安置了近50件的艺术品,其中有许多世界级艺术家的创作作品,令其建筑与艺术品相得益彰。贝氏设计的建筑物作品中除了香港中银大厦之外都没有底座部分,建筑物象是从地面直接“生长”出来的。贝氏的空间设计优雅无比,其建筑强调空间性,而且是以有机的多向为主,当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时,自有各种不同的感受。贝氏的建筑美学深刻主导着其建筑艺术的性质。贝氏坚信建筑师不应只以设计建筑为唯一的思想,因为一个好的建筑师应该有更宏观的思维,让建筑物与艺术品相结合,共同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今天,价值观混淆,建筑师更有责任为建立秩序而努力。建筑是最公共的艺术。建筑师……应该改善实质的精神的环境。历史昭示,建筑是生活与时代的镜子。希腊人的民主观念反映在卫城;罗马人的组织能力,可以从广场与拱道验证。从设计一幢住宅,到规划一个城市,我们这一代有责任创造属于我们的建筑……”,[6]这是1979年贝氏接受美国建筑学会金奖时的演说辞,这段话充分体现其建筑哲学观——建立秩序、改善环境、创造建筑。由此也可以看出,贝聿铭的成功主要原因在于其个人坚厚的设计艺术功底,真善的设计艺术追求,良好的设计艺术修养,团队的设计艺术精神,顽强的设计艺术风格。

[参 考 文 献]

[1] 黄健敏.贝聿铭的艺术世界[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2] 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工学院,天津大学.外国近现代建筑

史[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3] 关士续.自然辩证法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4] 周道生,曾长秋,谭超武.中国文化概论[M ].长沙:中南工业大

学出版社,1999.

[5] 黄健敏.阅读贝聿铭[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6] 王天锡.贝聿铭[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6

91 湖 南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

中西方审美比较

中西方审美比较 摘要: 以前不论东方或西方,人们很少谈说事物的美与不美,而更多的是和谐与不和谐,人们以“和谐”为美的最高理想,追溯到中西方古典审美,可以说这是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但由于民族历史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对和谐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中国主要彰显主题的“心理和谐”,以实现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与大自然的心灵沟通,偏向于人伦“心理”;而西方人是实现对客观世界“形式和谐”的把握,在视觉的理想美形式中表征人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和具有宗教神圣内涵的形象再现,是偏向于外向形式“物理”。西方常常把审美对象的超验品性与具有宗教色彩的“神”或“上帝”联系起来,注重“美”与“真”的共同点,他们审美最高境界就是人神之和的“形式和谐”;而在中国注重发现审美形象的象征功能,并常常把这种象征与具有人伦色彩的道德伦理联系比附起来,注重“美”与“善”的共同点,我们的审美最高境界就是“入世”与“出世”相平衡的“心理和谐”。 关键词:东西方审美异同主体 审美是一个现代不可回避的话题,而中西方审美的差异也是不可避免的生存情景。在摘要中已经简单介绍中西方审美的大体异同点,下面我具体选取了几个典型的例子来阐述,我主要是先从观念上总体阐述中西审美的比较,而后从绘画具体分别介绍的。 一、观念上 在谈到中国文化的代表,首先想到的就是儒家的孔子和道家的老庄,他们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所以我就通过介绍他们的思想来具体表现。孔子对通过审美展现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评价,是以宗法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来衡量的。他认为人生最高的目的就是“克己复礼”,达到以“仁”为核心的“圣人境界”。因此儒家的理想人格培养过程,就是把社会性宗法体制的共同性要求内化于自我人格心理的过程。而表现在艺术审美中就是提倡以宗法社会的道德精神为美之本,把“成教化,助人伦”作为艺术的最高目标,从而抵达伊内心的和谐容纳现世情感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理想美境界。道家所崇尚的审美理想,是一种超越了自然物质形式的审美心理状态,即在心与物浑然一体的和谐统一体验中,使人的精神从一切实用、利害乃至逻辑因果的束缚中超脱出来,达到一种“虚”、“静”、“明”的自由审美境界。而且中国的绘画向来不受到政治的牵连的,绘画通常是文人墨客的喜好,或民间工艺者的手艺活,文人墨客修身养性,游遍

中国现当代美学三大家美学观点之历史比较

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之一,他对我国的美学科学体系的建设有重大贡献,最重要的是他建立了一个他自己的美学体系并在我国美学发展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朱光潜美学思想的渊源 朱光潜的美学思想虽然发源于康德,但对他的美学观念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两个学说:一个是克罗齐的美学思想,一个是王国维的美学思想。朱光潜在英国留学期间对西方美学史进行了极为深入、细致的钻研,谙熟西方美学史上的客观派和 主观派的美学论争。他并不赞同其中的任何一派,认为这两派的观点、体系都有偏颇之处。他主张调和、折中这两派并超越这两派的思想,但无法做到。当时他的主导思想是克罗齐的美学思想,即把主客观统一于心。他认为自然界元所谓美与不美,美是人们心中的看法,即欣赏,你认为它是美的,那么它就美,你认为它不美,它就不具备美的特性,美丑完全在于人的心。他说:“美是创造出来的,它是艺术的特质,自然中无所谓美。在觉自然为美时,自然就已告成表现情趣的意象,就已经是艺术品。”在他这里,欣赏就是表现,就是创造,就是艺术,这是一系列的等式。它具有以下特点:不用抽象地思考,不起意志和欲念;必须在观赏的对象和实际人生之间隔出一段距离;在无意中把我的情趣移注于物;模仿在想象中所见到的动作姿态,使人体器官起特殊的生理变化。这些特点融会了克罗齐的直觉说、布洛的距离说、立普斯的移情说、谷路斯的内模仿说等,形成了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欣赏思想。另外,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思想能在中国形成很大影响,还有其美学的历史根源。他和王国维的美学思想都源于康德。王国维认为欲望是人的生活本质,人因为有欲望并受到压抑而觉痛苦,要想解脱痛苦,惟有美。因为美是没有任何功利性的。朱光潜的美学欣赏思想和他是一致的。 (二)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对时代的影响 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思想问世之时,正值日本帝国主义者占领东北,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时代。他的美学理论只能使文艺成为超现实、超阶级、超道德、超功利的东西,而人则成为超然于物表和世外,清净无为,不带人间烟火气的“神仙”。在那样一个危急的时刻,很多青年看不到出路,彷徨无所依,朱光潜的美学思想正好成了一些人的解脱良药,成了他们逃避现实的精神家园。 (三)朱光潜的美学思想的对立面 和朱光潜的美学思想相对立的是以鲁迅为代表的另一条美学路线。鲁迅早期的美学思想主要是受王国维、尼采和El本的厨川白村的影响,在哲学基础上都认为是外界物质力量压抑人的生命而产生苦闷,这种苦闷的象征即是文艺。后期的鲁迅翻译了俄国的普列汉诺夫等人的著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理论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但他毕竟是从文艺理论这方面来谈美学的,并不是纯美学。所以,当时的美学领域还是由王国维、朱光潜的思想影响着。要想清除其影响,必须在哲学的基础上,对美学的根本问题加以清理和批判。这项重要的工作是由蔡仪先生担当起来的。 二、20世纪40年代美学的代表——蔡仪 20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日益扩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日益成熟。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进行了总结,虽然主要阐述的是文艺政策和文艺理论,但也提出了美学上的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这样,旧美学的矛盾、弱点就暴露了出来。批判旧美学,建立新的美学体系就成了当务之急。这一时期蔡仪先生出版了《新美学》一书,构建了新的美学体系。 蔡仪的新美学体系的主要观点就是:美应该在美的事物本身去寻找,既不能求诸外界,也不能在人心中寻找。这便确立了唯物主义的美学观点。当时唯心主义在美学领域还占统治地位,而朱光潜是各种唯心主义美学理论的译介者和综合者,所以,蔡仪对朱光潜的美学思想进行了集中批判,同时建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美学观。主要批判内容有以下几点。

暴力美学

暴力美学 一、暴力美学的产生 暴力美学”原指起源于美国,在香港成熟(现在又有向美国转移的态势)的一种电影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1] 。最通俗的说法就是,将暴力的动作场面仪式化。其特征表现为:创作者往往运用后现代手法,要么把影片中的枪战、打斗场面消解为无特定意义的游戏、玩笑;要么把它符号化,作为与影片内容紧密相关的视觉和听觉的审美要素。这类影片更注重发掘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的形式感,将其中的形式美感发扬到炫目的程度,却忽视或弱化了其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功能。对“暴力美学”的界定由于所持话语立场和视角的不同而呈现出定义的种种差异。大体有三种言说方式: 一种说法,认为所谓“暴力美学”不过是就文本有暴力呈现的文艺现象、特别是影视作品中的暴力现象“约定俗成”,在这一视域下才有“暴力电影”之说。“‘暴力美学’作为一个新兴美学范畴,直到20 世纪90 年代以后才开始在学界流行起来,经过20 年的发展历程,暴力美学在电影中基本上已经具备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含义。”[1]这一说法实际上是沿用了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郝建教授的观点,而且我们在近期的电影批评文章中发现,类似说法大多认同郝建的观点。郝建认为“‘暴力美学’是个新词,直到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后才流行起来,最初似乎是香港的影评人在报刊的影评中使用的。延续至今,这个词有了 它约定俗成的特定含义。它主要是指电影中对暴力的形式主义趣味”。[2] 另一种说法,认为所谓“暴力美学”是文艺作品对暴力进行“包装”“修饰”后的产物,凸显的是暴力的形式美,是文艺作品的“暴力叙事”,这是一种结构主义批评视角。近五年来有关电影“暴力美学”的评论文章多数都认同这一观点。事实上,这一观点基本上与郝建教授的思想一致。“它(暴力美学)主要发掘枪战、武打动作、杀戮或其他一些暴力场面的形式感,并将这种形式美感发扬到美丽炫目的程度;有的时候,导演还故意用暴力、血腥的镜头或者情景来营造一种令人刺激难受的效果。最初,这不是一个严格的理论术语,而从形式感出发的批评术语。”[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所谓“暴力美学”不过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是一种将暴力美化、风格化、游戏化,以供大众消费的“美学”。此种说法试图将“暴力美学”理论化,至少是把它视为一种“理论话语”、“学术术语”。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即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的张蜀津的《论“暴力美学”的本质与美学意味》。他认为“暴力美学”从其艺术谱系看已然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美学形态”;“‘暴力美学’”专指肇始于希区柯克惊悚片中仪式化暴力场面和新好莱坞影片中暴力风格化的从萌芽到自觉,再到吴宇森‘英雄系列’影片将暴力场面的形式美感和风格化程度发展到极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削弱社会道德教化功能和意识形态功利色彩的一种较为成熟的电影美学形态。在这里,‘暴力美学’不仅仅是指将暴力进行‘美化’,一切将暴力风格化的处理(这里将昆廷?塔伦蒂诺对暴力的高度写实也视为一种风格化处理)都可称为‘暴力美学’”。[3] 就像产生“暴力美学”的后工业社会的多元化特点一样,“暴力美学”也因不同国家(地区)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呈现出一种同时包含同质因素和异质因素的

中西方诗歌的比较

中西方诗歌的比较 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同时诗歌也是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中西方诗歌迥然不同,分别体现了中西方的文化、艺术、美学、文论的综合成就。对中西诗歌进行比较既是文化交流的客观必要,也是研究和发展我国诗歌的主观要求。 中国的诗歌历来受到世界的关注,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是其标志特征,西方的诗歌同样的耀眼夺目,我们可以从数量浩大的诗作中发现许多不朽的传世之作。中西的诗歌虽然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但我们从中还是可以寻找到彼此的影子。中国的诗歌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西方的诗歌或多或少都受到中国诗歌的影响。中外、古今之间虽自成体系,但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并非完全隔绝。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一:中国古典诗词用词凝练,意境含蓄,诗画合一,形象生动的特点在交流中融入了英美现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先来比较下面的两首诗: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茵纳斯弗利岛 (爱尔兰)威廉·巴勒斯·叶芝 我就要动身去了,去茵纳斯弗利岛; 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 支起几行云豆架,一排蜂蜜巢, 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 从朝雾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 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去了,因为我听到, 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 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① 从上面的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意境和用词是非常相似的,“结庐”与“造屋”如出一辙,“采菊”与“种豆、养蜂”异曲同工,“山气”与后一首的中间四句的意境完全可以互相补充。两位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都是要离开这个充满痛苦的红尘世界,去过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表现了宁静致远的思想和远离尘嚣的真意。从写作手法上看,两者都用了近乎白描的艺术手法,没有加入主观色彩,客观真实地描写景物,直白地道出胸臆。体现出的是一种飘逸,洒脱的意境。这样的例子在中西方十个人中屡见不鲜。 相同点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中国古典诗词最大的特点是含蓄,生动凝练。气氛只用寥寥数字便可烘托,意境只需片言只语就可表达。英美现代诗歌的创作显现出含蓄、凝重、集中、富有感情的特点跟他们的诗歌理论受中国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甚至一些表达方式也基本相同。埃兹拉·庞德的名震西方诗坛的两句短诗《在地铁车站》含蓄、凝练,令人回味无穷:这些面庞在人群中涌现 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朵瓣瓣 这与中国古典的“人面桃花相映红” 、“杨柳青丝” 、“梨花带雨”的意境是大致相同的,

智慧树知到《世界文化美学导论》2019见面课答案

见面课:非洲艺术文化的审美解读 1、1、中非地区不包括: A:刚果 B:喀麦隆 C:加蓬 D:埃及 正确答案:埃及 2、2、西非南部森林和海岸地区人物雕像艺术风格更趋于A:类型化 B:几何化 C:写实化 D:抽象化 正确答案:写实化 3、3、非洲传统宗教内容包括: A:自然崇拜 B:祖先崇拜 C:图腾崇拜 D:部落神崇拜 正确答案: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部落神崇拜4、4、非洲艺术影响了现代派艺术家 A:马蒂斯 B:毕加索

C:莫奈 D:罗丹 正确答案:马蒂斯,毕加索 5、5、非洲未来主义afrofuturism尝试制造新风格 A:以非洲民族文化加上现代科技 B:以原始宗教加上生态伦理 C:以文化保守主义加上民粹主义 D:以爵士乐加上神秘图腾 正确答案:以非洲民族文化加上现代科技 6、6、非洲初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誉为“非洲的莎士比亚”,是尼日利亚作家A:戈迪默 B:库切 C:阿契贝 D:索因卡 正确答案:索因卡 见面课:从日本审美范畴演变看文化杂交影响 1、1、世界最早的长篇小说是 A:枕草子 B:三国演义 C:源氏物语 D:李尔王 正确答案:源氏物语

2、2、川端康成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被称为日本现代抒情文学经典的作品是A:乌托邦的想象力 B:雪国 C:挪威的森林 D:长日将尽 正确答案:雪国 3、3、占日本总人口98%的民族是 A:阿依努人 B:琉球人 C:大和人 D:毛利人 正确答案:大和人 4、4、日本最早的陶器可追溯到公元前一万年,属于 A:弥生文化 B:绳纹文化 C:平安文化 D:奈良文化 正确答案:绳纹文化 5、5、1872年出版的《美妙学说》的作者是 A:今道友信 B:中江兆民 C:西周

暴力美学论文1

论《杀死比尔》电影中的暴力美学 [内容摘要] 暴力美学现在是电影中非常流行的词语。本文从暴力美学的概念、暴力美学在影片中的应用、暴力美学的作用及其影响来对以《杀死比尔》为例分析了暴力美学在昆汀电影中的表现形式,并进一步总结出昆汀电影中暴力美学的独具特点。 [关键词] 暴力;美学;艺术;影响;美感 [引言] 在当今的电影节目中血腥场面、暴力场面越来越刺激人们的感官系统。暴力作为一种视觉上的行为。似乎在人类的视觉媒体一电影上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因此。电影中暴力美学也就应运而生.“暴力”与“美学”两个看似牛马不相及的概念,其中内在却存在着很深刻的联系.成为现在电影中非常流行的词语。 [正文] 一、解读暴力美学 所谓电影美学,就是美学原理在电视、电影领域的运用,暴力美学是电影中的语言。在向观众表现暴力的基础上运用美学的原理以及导演的美学修养。加之美学的因素,把暴力美化,使观众在视觉上可以接受导演们所表现出来的暴力感。暴力美学是个广义的概念,并非严格的美学概念,具有电影史意义的叙述风格形态,主要展示攻击性力量。展示夸张的、非常规性的暴力行为。电影中的暴力美学把暴力或血腥的东西变成纯粹的形式感,大致可分为两种不同形态:一是暴力在经过形式化、社会化的改造后。其攻击性得以软化。暴力变得容易被接受,比如子弹、血腥的场景经过特技等手段处理后。其侵害性被大大减少。在一些电影中,实施暴力的人代表正义,却蒙受冤屈。这种人物关系的设置也软化了暴力行为的侵略性。二是比较直接地展现暴力过程以及血腥效果.渲染暴力的感官刺激性,展现给观众赤裸的暴力镜头。以上的两种暴力在影片中表现的审美价值不同,社会效果也不一样。人有不同的审美需求.因此电影中的暴力美学的表现也是大不相同的。暴力是人的力量的一种表现形态,但人的力量不都是暴力,暴力以外存在更具有审美价值的其他形式的力量。表现和描述,其实影片中暴力的美化。是对美的另外的一种理解。另外的一种对美的诠释,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暴力的期待。是本能的一种想象性的满足。 暴力美学作为一种电影艺术的风格和表现手法,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它是以美学的方式,诗意的画面,甚至幻想中的镜头来表现人性暴力面和暴力行为。观赏者本身往往惊叹于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无法对内容产生任何的不适。 受“暴力美学”的影响,近年来出品的武侠电影和电视剧对暴力(武打动作)的处理也出现了舞蹈化、诗化、表演化的倾向,人们在观看武侠影视剧的时候,仿佛是在欣赏一场别开生面的武舞表演,血腥、凶残的暴力场面有时反倒呈现出一种视觉的美感,进而消解了暴力的残酷性。 二、《杀死比比尔》的暴力美学表现 乌玛-瑟曼在片中饰演一名叫“新娘”的女杀手,曾经是致命毒蛇暗杀组织的成员。她

《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

第二张点古希腊时期,有链接;第五张点笔筒;之后的那张点德国古典美学时期;第10张点关于喜剧发生的探讨;第14张点左小角图片;之后点第三点;就完了,按照稿子的顺序讲,你自己再看看稿子和PPt,尽快把两者结合起来! 《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 西方的审美形态在诞生之日就与艺术体裁密切相连,如悲剧和喜剧开始时都是戏剧剧种,后来才上升为相对稳定的审美形态,这种情况导致了西方的审美形态比较容易界定的特点。但除了这种有形的体裁特点外,西方的审美形态仍然有其深厚的人生境界的底蕴。我们今天将来探讨西方基本审美形态中的悲剧与喜剧。 悲剧理论与喜剧理论的历史回顾 (一)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 悲剧艺术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古希腊时代,悲剧创作就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悲剧家,以后在近代乃至现代,悲剧艺术仍然历久不衰。与悲剧艺术的繁荣相适应,西方的悲剧理论也十分丰富和发达。其中,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尼采以及马克思等人都对悲剧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古希腊时期,在西方美学史上,出现了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亚里士多德。他在《诗学》中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对于悲剧的情节、人物以及悲剧艺术的审美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探讨。他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这可以说是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当然,从今天的眼光看来,这个定义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因为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如此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显然是由于古希腊悲剧对于人物行动的描写远远超过了对于性格的塑造,这一点显然并不适 用于解释近现代的悲剧艺术。但无论如何,这种概括反映了当时的悲剧创作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在于他对悲剧艺术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的深刻分析。他认为,悲剧能够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陶冶。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悲剧主人公遭受到的痛苦并不是由于他的罪恶,而是由于他的某种过失或弱点,因此他的遭遇就会引起我们的同情和怜悯;而他又不是好到极点,而是和我们类似的,因此才会使我们担心自己由于同样的错误或弱点而受到惩罚,由此就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和不安。当然,这些怜悯和恐惧的体验如何能够引起我们灵魂的净化,尚且缺乏令人信服的理论说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也因此引起了人们的持久争议,但其理论贡献仍是不容抹杀的。这主要表现在他不仅指出了悲剧对于人的灵魂的净化作用,而且抓住了人们在欣赏悲剧时所经历的由消极情感(怜悯与恐惧)到积极情感的转化过程。尽管后代的思想家对于这个过程提出了日益精细的理论说明,但亚里士多德所发现的悲剧感的这一根本特征却始终没有被推翻,并且构成了悲剧理论研究的核心。 到了德国古典美学时期,黑格尔提出了悲剧发生于“矛盾冲突”的理论,使美学史上对于悲剧实质的探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黑格尔对悲剧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把辩证法运用到了对于悲剧现象的分析之中。他认为,悲剧的产生源于理念的分裂。理念在一般情况下是和谐、静穆的,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却会产生分裂与矛盾,这种分裂和矛盾会导致理念的内在冲突,并推动理念的运动和发展。理念冲突的显著表现就是人们的伦理观念和道德理想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描写这种冲突正是悲剧艺术的使命。与亚里士多德不同,他并不认为 悲剧的发生是由于悲剧主人公的过失所致。而且,黑格尔的精辟之处在于,他看到了悲剧冲突的双方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又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他以索福克勒斯的著名悲剧《安提戈涅》为例说明,国王与安提戈涅的冲突就是国法与家法之间的伦理力量的矛盾冲突,这两种伦理力量都是合理而片面的。国王与安提戈涅分别代表着国家利益和血缘亲情,所以,

2017年4月高等教育美学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037)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美学的根本问题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一命题出自蒋孔阳的 A.《美学新论》 B.《美的历程》 C.《美学散步》 D.《新美学》2.“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说明 A.肉体享受高于精神享受 B.精神享受高于肉体享受 C.精神享受与肉体享受密不可分 D.肉体享受与精神享受毫不相干 3.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 A.审美形态 B.审美经验 C.审美关系 D.审美活动 4.审美发生的“生物本能说”中影响最大的理论家是 A.席勒 B.达尔文 C.康德 D.卢卡奇 5.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体现在 A.呈现、构成、评价三个阶段 B.呈现、创造、评论三个阶段 C.惊异、体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 D.惊诧、感受、澄明三个基本环节 6.最具有人的本质性的存在方式是 A.审美活动 B.审美经验 C.审美关系 D.审美评价 7.提出“劳动先于艺术”的理论家是

十部经典杀手电影,完美诠释暴力美学

十部经典杀手电影,完美诠释暴力美学 十、疾速追杀导演:大卫·雷奇,查德·斯塔尔斯基主演:基努·里维斯,迈克尔·恩奎斯特,阿尔菲·艾伦,威廉·达福讲述一位失去一切的退休杀手约翰·威克,只身杀到纽约向黑帮寻仇的故事。影片节奏很快,镜头构图很棒插曲很带感。杰森斯坦森式的暴力美学超赞,在雨里打斗向黑客帝国致敬。 九、杀死比尔导演:昆汀·塔伦蒂诺主演:乌玛·瑟曼,刘玉玲,千叶真一讲述了一个女杀手因曾被比尔血洗婚礼而踏上复仇之旅的故事。该片包含了黑帮、杀手、血战、复仇等在动作片中常见的元素,或许应该说是昆汀本人统一的风格烙印。也是一部充满杀戮的血腥之作,加上精彩的电影配乐,构成了这一部暴力美学的经典之作。八、致命黑兰导演: 奥利维尔·米加顿主演:佐伊·索尔达娜,迈克尔·瓦尔坦,克利夫·柯蒂斯影片讲述佐伊·索尔达娜饰演一位冷酷的女杀手,她的目标是为自己的父母展开复仇,干掉毒品大亨唐·路易斯。前边比较紧凑精彩,后边感觉虎头蛇尾了,总体来看还不错。故事稍显俗套,但影片节奏紧凑,动作戏和大场面依然过瘾。七、生死狙击导演:安东尼·福奎阿主演:马克·沃尔伯格,凯特·玛拉,迈克尔·佩纳,丹尼·格洛弗,伊莱亚斯·科泰斯影片讲述了鲍勃在总统街头演讲充当隐形狙击 手暗中保护总统,演讲那天,突然会场遭到枪手袭击,总统

身边的衣索比亚主教被杀。鲍勃被当成暗杀者遭遇警方追捕,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出幕后的真凶,为自己洗刷罪名的故事。这是一部谍中谍式的电影,不过主角换成了狙击手。影片突出了阴谋论、侦探潜伏、枪支爱好者、逃生控的大爱,女主出场都很惊艳,身材太火辣。六、刺客联盟导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主演:詹姆斯·麦卡沃伊,安吉丽娜·朱莉,摩根·弗里曼,克里斯·帕拉特,马克·沃伦,康斯坦丁·哈宾斯基,特伦斯·斯坦普,托马斯·克莱舒曼电影讲述一位青年韦斯利 所遇到的麻烦事,他有一个令人生厌的老板和一位经常忽视他的女友,直到他遇到了杀手福克斯,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紧接着韦斯利的父亲就遭到了谋杀,福克斯招募他加入进了一个秘密组织。安吉丽娜·朱莉主演影片,又美又帅,片中她动作戏都自带燃点,偶而展露红唇笑笑,又委实美得冒泡。影片虽然剧情和逻辑有点“神”,但是动作戏出彩。很多经典 片段,大饱眼福,剧情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五、V字仇杀队导演:詹姆斯·麦克提格主演:娜塔丽·波特曼,雨果·维文,约翰·赫特,斯蒂芬·瑞,斯蒂芬·弗雷,詹姆斯·麦克提格,威廉·塔普利,克里斯托弗·福什讲述了一个关于自由、民主、 对人民洗脑改造、独裁政府的故事。影片很符合现代人所缺少的侠骨柔情,有很强烈的代入感,影片整个复仇计划安排的缜密精细,完美如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仅在视觉上就已经令人叹为观止。四、杀手代号47导演:泽维尔·杨思主演:

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部分作品赏析

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部分作品赏析 贝聿铭名言精选 建筑是有生命的,虽然它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蕴含着人文思想。 人类只是地球上的匆匆过客,唯有城市将永久存在。 让光线来设计。 “一个城市,并不等于就是一堆建筑物,相反的,是由那些被建 筑所围圈,所划分的空间构成。” 如果房间与自然隔绝的话,就无异于坟墓。 贝聿铭简介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 的一段时光。其父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祖怡。10岁随父亲来到上海,1935年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大学和哈 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 作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被人描述成为一个注重 于抽象形式的建筑师。他喜好的材料只包括石材、混凝土、玻璃 和钢。

作为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设计了大量 的划时代建筑。贝聿铭属于实践型建筑师,作品很多,论著则较 少,他的工作对建筑理论的影响基本局限于其作品本身。 贝聿铭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优秀的建筑家”。 1983年,他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建筑 奖。 作品风格 在美国的许多大城市中,都有贝聿铭的“作品”。他设计的波士顿肯尼迪图书馆,被誉为美国建筑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还 有丹佛市的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纽约市的议会中心,也使很多人 为之倾倒。费城社交山大楼的设计,使贝聿铭获得了“人民建筑 师”的称号。 在贝聿铭设计的那么多的建筑物中,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大 厅最令人叹为观止。美国前总统卡特称赞说:“这座建筑物不仅 是首都华盛顿和谐而周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之间 日益增强联系的艺术象征。”贝聿铭的作品不仅遍布美国,而且 分布于全世界。我国北京西山有名的香山饭店,也是贝聿铭设计 的,它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大成,设计别具一格。1984年5月间,美国在凤凰城举行建筑学会年会,几百名建筑师和来宾,从500个候选建筑物中选出13个建筑物授予年度荣誉奖,贝聿 铭设计的香山饭店名列榜上。 贝聿铭还应法国总统密特朗的邀请,完成了法国巴黎拿破仑

贝聿铭的建筑作品中的中式情结

贝聿铭的建筑作品中的中式情结 摘要:贝聿铭是当今举世公认的建筑设计大师。他的众多设计作品中都或多或少的流露出他的中式情结。文章从隐性的和显性的两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现代建筑、中式情结、隐性、显性 abstract: ieoh ming pei is a master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the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many of his works are more or less showed his chinese complex. this article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to this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keywords: modern architecture, chinese style complex, recessive, dominant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贝聿铭是当今举世公认的建筑设计大师,他的设计作品遍布世界。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的背景下,贝聿铭的建筑以其独特的空间造型优雅地屹立当地,完美地体现了设计师的个性特点和建筑作品与场所的共融。 贝聿铭,1917年生于广州,1927年随全家迁到上海,1930年母亲病逝,1932年后随祖父贝理泰生活,1935年赴美学习建筑,之后一直生活、工作于美国。他的祖父贝理泰秉承儒家思想,经常会带贝聿铭和他的弟弟、妹妹回苏州,到他的私家花园——狮子林游玩。于是,青少年时代的贝聿铭既接触到了上海的繁华与摩登,又

贝聿铭罗浮宫玻璃金子塔赏析

贝聿铭罗浮宫玻璃金子塔赏析 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他在建筑中借用古埃及的金字塔造型,采用了玻璃材料,金字塔不仅表面面积小,可以反映巴黎不断变化的天空,还为地下设施提供了良好的采光,创造性地解决了把古老宫殿改造成现代化美术馆的一系列难题,取得极大成功,享誉世界。这一建筑正如贝氏所称:"它预示将来,从而使卢浮宫达到完美。" 塔高21米,底宽30米,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二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200吨,其中玻璃净重105吨,金属支架仅有95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设计之初: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 为此,法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它国家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1]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当密特朗总理以国宾的礼遇将贝聿铭请到巴黎,为三百年前的古典主义经典作品卢浮宫设计新的扩建时,法国人对贝聿铭要在卢浮宫的院子里建造一个玻璃金字塔的设想,表现了空前的反对。在贝的回忆里,在他投入卢浮宫扩建的13年中,有2年的时间都花在了吵架上。当他于1984年1月23日把金字塔方案当作“钻石”提交到历史古迹最高委员会时,得到的回答是:这巨大的破玩意只是一颗假钻石。当时90%的巴黎人反对建造玻璃金字塔。 创作始末:人们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把古迹变成艺术大市场,而贝聿铭却希望“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他反对一切将玻璃金字塔与石头金字塔的类比,因为后者为死人而建,前者则为活人而造。同时他相信一座透明金字塔可以通过反映周围那座建筑物褐色的石头而对旧皇宫沉重的存在表示足够的敬意。自认因卢浮宫而读懂了法国历史观的贝聿铭并不难从埃菲尔铁塔中读出建筑的命运:建筑完成后要人接受不难,难就难在把它建造起来。因此他不惜在卢浮宫前建造了一个足尺模型,邀请6万巴黎人前往参观投票表示意见。结果,奇迹发生了,大部分人转变了原先的文化习惯,同意了这个“为活人建造”的玻璃金字塔设计。 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21米,底宽30米,耸立在庭院中央。它的四个侧面由673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2000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200吨,其中玻璃净重105吨,金属支架仅有95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而且称“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获得殊荣:同一年,他还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奖。这个奖是一九七九年由「凯海」基金会设立的一项世界性最佳建筑成就荣誉奖金,每年颁发一次。贝聿铭是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五人。这个奖是近几十年来的工作加起来评估的。

中西美学比较

中西美学比较 “中西美学是最为古老、最具特色而至今仍最有影响和活力的两大思想体系”。中西美学的理论基础不同,有学者认为西方美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人与人(社会)的审美关系之上的;中国美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人与物(自然)的审美关系之中的,是两种不同思想文化体系的美学:中国传统美学是经验美学、伦理美学和社会美学;西方传统美学是理性美学、宗教美学和心理美学。中西美学在研究方法上也相差甚远。在古希腊人崇尚思辨的社会风气引导下,西方美学家形成了喜欢用缜密精确、高度思辨的方式来研究美学,十分注重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对美学中的概念和范畴都有着严格的定义。在论证方法上,西方美学家也十分推崇抽象思维,擅长逻辑分析,一般都有坚实的哲学功底.因而常常喜欢从总体的哲学框架入手,去引发一定的美学命题和结构。而中国美学则是在感性直觉中体现出理性的思辨,是一种更加接近于艺术思维方式的个人体悟,是一种具象的抽象。它不重系统的著作,而重零星的感受,不重理论的分析,而重直观的欣赏}不重逻辑的分析,而重联想的丰富口]。因此,人们常常认为中国美学是一种经验美学,它主要立足于生动的审美经验,结合丰富的艺术实践.去探讨美的规律。其论证手段是直觉感悟,而不是推理判断。由于中国美学缺乏严格的美学范畴和严密的逻辑论证手段,因此中国美学很少有西方那样完整的美学体系和关于美学的宏篇巨著,许多美学观点只是散见于各种随笔和杂感之中。以至于有人提出中国古代是“有美无学叽“,甚至西方美学家鲍桑葵居然武断地认为中国、日本,甚至整个东方都“没有关于美的思辨理论机”,这种观点显然是过激的。虽然中西美学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风格迥异。但是只要我们对二者稍加深入研究,就不难发现,在面对许多重大美学问题的时候,其实中国和西方的某些观点和看法非常接近,甚至很多观点中国人提出的时间比西方人更早。这种现象从古希腊和中国先秦时期就开始了。 中西美学的三个主题是美、艺术和美感。在美的方面,中国古代的美是实用的美善和伦理道德的美善两个层次的,他们最终被定型为儒家的政治伦理模式和道家的自然宇宙论模式;古希腊的美是人体之美的观看对象,并将其提升到对上帝或彼岸的爱的追求。在艺术方面,中国古代的“艺”的地位一直不高,“乐通伦理”和“文以载道”成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主流;西方艺术精神的主流则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模仿论。在美感方面,中国儒家归之于合乎礼教的“众乐”,道家则归于与大自然相通的“至乐”和后来的妙 悟、兴趣;西方则一方面有非理性的“诗的迷狂”,另一方面有理性的“认识的快感”。在所有这些方面,中西美学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2015年4月自考美学真题

2015年4月美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审美现象背后体现的实质是人与世界之间的()。 A.认识关系 B.审美关系 C.实用关系 D.伦理关系 2.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应当是()。 A.心理学方法 B.社会学方法 C.哲学方法 D.文学方法 3.人的实践——存在向审美活动过渡的中介环节是()。 A.认识 B.欲望 C.情感 D.自由 4.《尚书·尧典》中提出的“诗言志”说大体上可划入西方艺术起源理论的()。 A.表现说 B.符号说 C.形式说 D.巫术说 【考点】艺术论(一)——艺术与艺术作品 5.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念,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艺术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的美学家是()。 A.巴门尼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泰勒斯 6.中国书法艺术能够通过线条、形状,表现一定的生命情调和人生境界,这种情调与境界属于艺术品结构中的()。 A.形式符号层 B.意境超验层 C.意象世界层 D.物质实在层 7.“载道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A.艺术起源

B.艺术本质 C.艺术功能 D.艺术存在 8.色彩的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表情性和()。 A.直观性 B.象征性 C.想象性 D.丰富性 9.审美对象和它所依据的客观事物相分离,说明审美对象具有()。A.非实体性 B.客观性 C.开放性 D.实体性 10.提出“劳动先于艺术、功利先于审美”的美学家是()。 A.卢森堡 B.列宁 C.斯宾塞 D.普列汉诺夫 11.审美体验的独特性就在于它是()。 A.对对象之意义与价值的概括 B.对对象的情慼体悟和价值品味 C.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D.客体洋溢美的意蕴的结果 12.在西方美学史上,神学色彩最强烈的是()。 A.古希腊美学 B.古罗马美学 C.德国古典美学 D.中世纪美学 13.齐白石画虾,能令我们感到满纸皆水,这涉及的想象类型是()。A.接近联想 B.类似联想 C.对比联想 D.类比联想 14.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人是()。 A.尼采 B.席勒 C.黑格尔 D.亚里士多德

日本动漫中的暴力美学

标题(黑体三号) 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土木专升本学号:3110625009 姓名:何隆 [论文摘要] 动漫美学是美学的分支,暴力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人类在文学艺术中乐意且擅长表现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文章通过对日本动漫电影从暴力美学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揭示动漫美学的实质,以及个人对日本动漫暴力美学的鉴赏性解析 何谓动漫美学,何谓暴力,何谓暴力美学 动漫美学是美学的分支。是由动漫行业的发展而分化处理德,动漫美学服务于动漫产业。动漫产业的发展影响着动漫美学的发展前景。 暴力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人类在文学艺术中乐意且擅长表现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 暴力美学(Violence esthetics)是指发掘、夸饰强力美学中强力审美形式的一个美学分支,它侧重强力视听的审美趣味和形式探索,由于过分强调强力视听审美形式,强调强力对人或非正义一方的安全及利益有害的“破坏性”展示,从而忽视或弱化了美学核心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功能。 日本动漫中的暴力美学 日本动漫的发展有几个重要的几段,1933年,日本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力与世间女子》,特点是美化日本军国主义,随着二战的战败,广岛的原子弹爆炸,本人认为这是探索期,巅峰是以末日为题材的动漫。此类电影中,有很深的反战情绪,同时又由于二战的战败,日本人深刻的欺辱感,在此类动漫中主人公往往都是获得超脱俗世的力量而挣脱世俗,无视法律,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其中充斥着暴力,毁灭,人命草菅。二战的结束标志是广岛的原子弹的爆炸,而这些主人公的结局也总是自我的毁灭,或者地球的毁灭。此类动漫还是日本动漫的发展初期,虽说是巅峰,可画风略显粗糙,制作也没有很精良。可是,粗糙的线条彰显着主主人公的无助和内心的矛盾,一颗想要变强的心。那些草菅人命,无视法律的毁灭的血腥场面何尝不是对广岛原子弹爆炸那一刻日本人绝望的呐喊呢!那时期的作品往往就是这样,用粗糙的线条表现人的内心中的不屈和呐喊。 而那些血腥暴力和毁灭交织的是我们真实的世界,真实的社会。懦弱强势,适者生存。这个时期的动漫将那时候真实的社会通过最典型的暴力呈现在我们面前。虽然都是些负面的信息,可是就像影子是人的投影一样,折射的是真实的生活。似有似无,却如此真实。有此暴力的美学如此自然,如此真实。存在即有原因,而暴力是一个社会时期最典型的社会实践,以暴力美学来描述的二战战败后日本的动漫,有此达到末日类电影的巅峰。 后面的几十年里,随着可以的发展下一次的巅峰是机战类动漫的出现,其中以高达和《EVA》为代表。两者分别讲述了战争和世界末日。同样的起因都是人类触碰了本不是人类该触碰东西。前者发现了新技术,后者发现了人类的始祖。

设计简史论文:我最欣赏的设计师——贝聿铭

我最欣赏的设计师 解压密码https://www.wendangku.net/doc/3c4411679.html, 模板https://www.wendangku.net/doc/3c4411679.html,/moban/mb1/ ——贝聿铭(Ieoh Ming Pei)建筑大师贝聿铭,流淌华夏的 信仰 他是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被称为“建筑设计界的奇才”、“注重于抽象形式的建筑师”、“实践型建筑师”、“人民建筑师”,他是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他的设计是“突破性的设计”、“充满激情的几何结构”。他说:“在我身上东方和西方两个世界并存。”他有多变的设计不变的中国心。他就是建筑大师——贝聿铭。 一、背景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父亲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童年在上海和香港度过,传统家庭让他深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尤其是儒家观念。但香港的日子也让看到了一些西方的东西。18岁到美国,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他经常泡在图书馆,努力学习欧洲近代建筑知识,他日后作品所呈现的雕塑性就深受柯比意的影响。 1948年,贝聿铭受聘于房地产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担任他创办的韦伯?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两人配合,相得益彰。期间贝聿铭完成了许多商业及住宅群的设计,也做不少社会改建计划,使他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也奠定了他此后数十年的事业基础。 1960年,贝聿铭离开柴根道夫,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二、设计风格及美学 1、建筑融和自然 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给贝聿铭留下深刻印象,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主导了他以后的作品。创意是人类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结晶:第一,将内外空间相连,使自然融于建筑,让建筑与周围自然景观呈现相辅相成的格局。第二,“让光线来作设计”,着重自然光的的投入。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莫测。人与自然共存,而不仅仅是自然。 1988年后,贝聿铭不再接受大规模的工程,而选择小规模的建筑。他所设计的建筑高度越来越接近于地干线,这是向自然回归的另一体现。 2、形体与空间的灵活运用 结构在建筑中占有很大地位。贝聿铭曾说:“形体和空间的灵活运用应是建筑师的着力重点。谈到形体和空间的运用,就必须考虑光和人的移动。借着这两者,建筑的形体和空间才能获得生命,如果所有这些因素都考虑周全,便形成了成功的建筑。”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3、建筑材料考究 4、中西贯通 他贯通中西,建筑在与周围环境相融的同时保持中国特色。这使他在西方既有亲和力又显得与众不同。中国文化对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说:“在我身上东方和西方两个世界并存。我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会不时回忆我的出身背景,不这样做是很困难的。”但他绝不刻意突显这一点:“对我来

中西美学对比

美育中西美学对比 推荐阅读:[论文关键词] 中西方美学文化背景艺术形式和谐自然传神[论文摘要]对很多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来说,中国文化有无穷的魅力,它曾经在很多领域内处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它是唯一持有无数成就而又不间断的延续了数千年的文化.要广泛地、深入地讨论美学问题.不仅可以站在宏观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的艺术形象,而且能… [论文关键词] 中西方美学文化背景艺术形式和谐自然传神 [论文摘要]对很多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来说,中国文化有无穷的魅力,它曾经在很多领域内处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它是唯一持有无数成就而又不间断的延续了数千年的文化.要广泛地、深入地讨论美学问题.不仅可以站在宏观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的艺术形象,而且能从比较中寻求不同文化的发展规律,会更加突出中国艺术的重要性,领悟中国文化的实质.进而在当代学人的眼中树立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的形象的同时与西方绘画互补长短,逐步走出传统发扬传统。用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来引导我们指导我们的教学。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就能更深刻的理解中西美学在理论体系、具体范畴、表现方式、内在意蕴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差异.从而更准确的引导学生欣赏中外艺术作品. 在我们美术教学的欣赏课中,经常会引用一些中西方画家的作品,欣赏课的知识要点和具体的讲授内容一直以来没有一个准确的具体参考形式能从美学的本质上对东西方的文化背景、内容形式、形神绘制等艺术进行比较分析,使我们的脑海中理清教学脉络,更清楚传授知识的要点.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对待东西方不同的艺术特点和艺术语言时,能从美学的本质上以艺术的共同规律做深刻的富有特色的研究,而寻求跨文化的共同规律.会对学生认识我们中国艺术的无穷魅力会产生深远影响! 一、中西方美学的文化背景不同 在绘画作品中,一幅中国画和一幅西洋画,特别是古典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对比会产生巨大的差异,虽然它们都是中西方画家在头脑中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造活动而凝结的艺术意象但根本是不同的.也表明它们的外部世界不同,它们心理结构也不同.中西方人的外部世界和心理结构的差异表现在文化的各个方面,也表现在艺术和哲学上.由于哲学是人类心灵最核心、最精练、最明确的表现,艺术的最终差异也要追求到哲学的差异上。中国人的哲学反映:道、气、无、理、可以说全面抓住了中国哲学的根本核心。西方文化的前进往往是以否定之否定的方式前进,希腊是一个世界,中世纪是一个世界,近代是一个世界,当代又是一个世界.以毕加索、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当代西方艺术与古代世界和近代世界有明显差异。泰纳曾经在《艺术哲学》中说过:"希腊是一个美丽的乡土,使居民的心情愉快,以人生为节日."但是尼采却独具慧眼的看到了古希腊人的悲剧精神,其“日神说”与“酒神说”对现代西方的美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与中国人相比,西方人始终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不存在什么天人合一人人合一的可能性,具有典型的悲剧色彩。 (一)有与无 有与无的哲学观念,是中西方最根本的差异。西方以有为本,从有到实体;中国则以无为本,从无到有。依西方的有无观,无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生有的。"或者是永远存在,或者是跟本不存在"一个实体的宇宙,一个气的宇宙;一个实体与虚空对立,一个则虚实相生。这就是渗透与各个方面的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你看中国写意绘画是如此的虚实相间,往往留下一片空白。给予观者的感受是虚白上幻现的一花一鸟,一山一水,但却负荷着无限的深意。是澈透灵魂的安慰和惺惺的微妙领悟.进而产生了安定静穆和谐的天人关系,中国绘画画同时包含自己的弱点,失去了对空间的追求。以无为本,气的宇宙。捍卫了中国文化与自然的和谐。西方古典绘画是这样的写实,看看《最后的晚餐》看看《蒙娜丽莎》西方有与无的对立造就了进取、抗争、追求的精神,同时也含有弱点,在古代暗酝了命运的悲剧,当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