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学设计的撰写方法和技巧

教学设计的撰写方法和技巧

教学设计的撰写方法和技巧
教学设计的撰写方法和技巧

教学设计的撰写方法和技巧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如新

一、教学设计的内容和原则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原理,应用系统的方法,在把握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意等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教学起点和终点,将教学过程诸要素有序、优化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由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和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三个部分组成。

教学设计方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优化的教学设计方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根本保证和前提。通过对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和评价,又为科学修订教学设计方案提供必要的反馈信息,使教学设计方案更臻完善。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论为指导,对教学过程诸要素进行系统的规划,以求得教学过程这一系统的整体优化。教学设计实现了工艺化、范式化,因此,教学设计方案规范,可操作性强,便于交流。而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则不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的优点,往往表现出不规范、随意性强、以备知识内容为主线的缺陷。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重点是精心设计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尊重、展现和发展的活动内容与活动方式。教师在学段学期、学年教学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单元(或章节)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最终形成课时施教方案(教案)。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教学设计主要解决三个问题: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教师教得怎么样和学生学得怎么样?第一个问题是解决教学目标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解决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策略问题,即教与学的内容、方式、方法、手段等;第三个问题是解决教学评价问题。因此,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应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教什么”和“学什么”的设计。这是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其任务是通过分析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它要解决的问题是:①了解学生已有水平,确定学习的起点;

②根据教学的总目标,决定阶段性教学目标;③围绕目标差选择、组织教学内容。“教什么”和“学什么”的设计的核心是了解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决定解决问题的目标,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重点是研究学生的需求.及教学内容的状况以便编制教学目标。

第二部分,“如何教”和“如何学”的教学设计这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是形成教学质量的核心部分。“如何教”和“如何学”才能有效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首先涉及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然后在某些教学策略指导下,合理安排课的教学顺序,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优化组合运用各种教学媒体,这些都是教学活动过程的基本环节。

第三部分,“教得怎么样”和“学得怎么样”的教学设计。如果说,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的运用回答了“如何教学”的问题。那么在教学设计中,最后一个问题是“教学得怎么样”。它要求回答:阶段的或最终的教学结果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是教学设计的反馈——调控环节。其任务是测量、评判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为教学的反馈调控获取详实的信息。因此,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一个

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客观、科学的评价,教学设计工作将得到不断反馈、矫正而更趋完善。这部分工作,主要由形成性评价和一定阶段的总结性评价组成。

我们认为,新课程中的教学设计:它不是对课堂情境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只描述大体的轮廓,只明确需要努力实现的三维目标。它给各种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教学进一步开展的契机。

它不是外在于教师生命的“怪物”,而是教师生命力的载体和再现,它是教师构思教学的过程,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感悟和教育的理想、追求,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之光与创新精神,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

它不是一部已经定稿的剧本,而像是一部不能画上句号的手稿,它一直处于自我矫正、自我完善、自我否定的动态发展之中。它是课前的构思与实际教学之间的反复对话,是一次次实践之后的对比、反思和提升,至少,它的重要意义并不体现在课前的详细教案,而是展现于具体的教学过程、情境和环节之中,完成于教学之后。

它始终充满悬念,因而可能不断产生令人激动的亮点。唯其如此,它才能与教学现实实现真正的融合,并因此而丰富自己,获得旺盛的生命力,才有可能凝练为愉悦的、可供对话的文本。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于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有明确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学设计也就自然要以此为依据。

●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信息传播学、教育技术学和系统科学方法等都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设计具体环节的操作要求

(一)制定教学目标的方法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是预期学生在认知、技能、情意行为等方面应产生变化的具体的、明确的规定。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使师生的心理同步,思维定向,使师生的活动有共同的指向,成为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方向。在教学过程制约着教学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起着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作用。

教学目标设计要解决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那么就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学的起点要求是什么?(起点,即学习的起点能力要求);②教学的最终要求是什么?(终点,即最终要达成的目标);③从起点到终点的差距是什么?(目标差,即使能目标);④要使学生由起点到终点,需要教什么?(哪些内容)。

针对以上四个问题,教学目标设计应包括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分析、制定教学目标等基本内容。

1.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即分析学生。包括学生的态度分析、起点能力分析、心理状态分析、学

生背景知识的分析等等。通过分析,把握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1)学习态度的分析。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学习的每一种形式都发展为一种有关的态度系列,这种副产品常常比正式教给个人的初步技能更有调节的意义”。当学生对学习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时,将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高涨的学习热情,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人感知敏锐、观察细致、思维活跃,富于创新精神,记忆效率高涨。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一定要考虑学习态度对教学目标达成的影响。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一要明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二要分析不良学习态度产生的原因;三要考虑在教学设计中发展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学习态度属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应引起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真切的、必要的关注。教师要在实践中找到最佳的、最有效的方法,去转变学生不良的学习态度,激活他们的学习热情与智慧,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2)学习起点能力的分析。起点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技能之前,原有的知识技能准备水平。研究表明,起点能力与智力相比,对新的学习起着更大的决定作用。起点能力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内部前提条件,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成效。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策略的最重要的原则是学生必须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的85片以后才能进人下一步骤的学习。其目的就是确保学生在接受新知识前已具备适当的起点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诊断测验,平时作业批改和提问等方式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学生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要的起点能力。

(3)心理状态分析。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一些同学喜爱这些学科,一些同学喜欢那些学科,特别是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后,对理科学习感兴趣的男生明显多于女生,而女生又普遍对语言类学科充满兴趣(当然不是绝对的)。在同一学科的学习中,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如重难点、部分章节内容等等,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或特别感兴趣,或不喜欢;或因为理解起来很因难而表现出信心不足,产生心理障碍;或自认为知识简单,易于掌握而学习时粗心松懈……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都应细心分析至究。

(4)学生背景知识的分析。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总要与旧知识发生联系,即背景知识发生联系来理解和获取新知识。学生有利的旧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新知识,而不利的旧知识则妨碍获得新知识。因此,在分析学生背景知识时,既要注意分析有用的旧知识,又要重视分析那些不利的旧知识。不利的旧知识有:

①妨碍正确知识获得的错误知识(错误的概念、观念等)

②给新知识的学习带来困难的被遗忘的知识。

③对新知识产生干扰混淆的不清晰、末分化的知识。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积极采用那些有用的背景知识,学生实现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同时要尽量排除不利的背景知识。

2.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分析

这里要根据教学的总目标和学习的实际需要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分析的要点包括:(1)明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揭示教学内容、技能的相互关系,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智力因素、情意因素、德育因素,确定教学目标的类型、内容和相应的学习水平。

(2)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重点目标和难点目标,把握它们的隶属关系。

(3)要求内容选取恰当,适应多层次的需求。即内容的范围、深度既与学生的“现有水平”相衔接,又适合学生的“潜在水平”,有利于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同化”或“顺应”新知识。教学要求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正常的学习活动,能够基本掌握。

3.确定教学目标

(1)制定教学目标有如下要求:

①要从学生学习的特点出发,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教学目标是针对学生的最终学习结果而设计的,因此,任何一个教学目标设计只有在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与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最终体出为了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学目标还应具体、明确。如仅使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描述心理过程的术语来描述目标,就缺乏测量的具体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和可测性,削弱了目标的导向功能和评价功能。值得指出的是,思想目标和能力目标是许多教师在目标设计中最为空泛和不具体的,主要表现为缺乏实现目标的载体。例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能力目标,就缺乏实现这一目的载体,此目标可以出现在任何学科、任何课时的目标中,形同虚设,毫无价值。有了载体,不仅使目标变得“有血有肉”,同时也有利于促使教师挖掘教学内容中蕴藏的丰富的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素材。因此,具体的能力目标不如改为“‘根据多题一解和一题多解法’的探索,发展学生的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等为更好。

②从整体出发,处理好纵向、横向目标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不是孤立的,它往往同其他目标一起,共同构成教学目标系列,它既要考虑一个教学目标与同一课题或同一学科领域前后提出的内在之间的关系,又要考虑这一目标与其他学科正在实现的目标的关系,只有这样,教学目标才能形成一个整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目标时,应首先考虑学期、学年学生发展的终极目标的设计,在此基础上设计单元教学目标,然后再逐步分解落实,最终形成课时教学目标。目标设计切忌吃一节、剥一节,任意割裂整体目标,缺乏统一性和整体性。

③教学目标体现全面性。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是指目标的制定,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尽可能包容认知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思想目标和能力目标,即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维目标。设计要克服重知识技能目标而轻视其他目标的倾向,要关照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④教学目标应具有弹性。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制定一个适合全体学生的教学目标几乎是不可能,但教学又必须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来开展。因此,应确定教学目标的最低下限,并使目标在一定的幅度内波动。这样,既可以满足对大多数学生学习要求的规定,又可使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已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产生更大的学习积极性。

⑤教学目标的描述要力求科学。科学描述教学目标必须符合以下要求:第一,教学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描述教师教学行为的动词(如“培养”“对……进行……教育”等)不宜出现在教学目标中。

(2)教学目标应尽可能描述得明确具体,可以测量,不能含糊笼统。因此,通常用描述学生心理过程的术语和外显行为相结合的方式来描述。例如,仅有描述心理活动过程的术语“理解”,而缺乏与之相应的行为动词相匹配,使这一目标就显得过于笼统。此时在这一目标下若能再列出若干独立性说明,就可以使之具体化。如补充:能说出……的区别与联系;能辨别……的区别等。应当引起注意的是,在强调目标明确性的同时,也要防止目标过细、过碎,以至烦琐,否则容易导致教学机械呆板,限制师生的思维。

(3)教学目标的描述应反映学习结果的类型和相应的学习水平。

(4)教学目标的描述要体现出较强的情感驱动力,使目标具有吸引力和认同感。

(二)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是关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教与学的内容、方式、方法、手段等,由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设计、教体设计等组成。

1.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呈现方式,重难点的确定及处理、课内外练

习材料的选择等。

(1)教学内容的选择。

①要根据教学对象选择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可作适当着重选取达成目标的重点内容和学习上的难点内容,以便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选取与达成教学目标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尽量减少和消除教学的随意性;不选取或适当处理与目标有关而又为大多数学生所熟知的内容,避免浪费教学时间。要选取学生背景知识中己遗忘或混淆不清的知识内容和学生起点高且缺的知识技能内容,使学生在新知识学习过程中能顺利实现知识的顺应。

②要注意选择“策略性知识”,即关于如何学习的知识,探究性的知识,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而且会学。

③所选取的教学内容应体现科学性、基础性、发展性、可接受性、时代性、多功能性,要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基础性:观点正确、准确,依据确实,表述规范,不能有科学性的错误。

发展性:蕴含培养学生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运用的内容。

可接受性:教学内容的难度恰好落在学生通过努力可达成,在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上,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水果”。

时代性: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体现现代社会、将来社会所需求的知识。

多功能性:在同一教学内容中能达到多个教学目标。

重点:所谓的重点是相对的概念,就教材篇章结构而言是指教材内容重点。就知识类型而言,知识重点,指的是知识的“源”。知识的“源”具有理论性、基础性、结构性、典型性四个特性。与其他知识点相比,它是构成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

难点:所谓难点指的是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难点的形成,一是教材的因素,二是学生认识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教学设计,应主要以学生的难解、难以把握之点为真正的难点。

关键点:所谓关键点,指的是教材中对顺利地学习其他内容(包括重点、难点)起决定性作用的知识。关键点是与众多知识点相比较而突显出来的,是众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抓住了关键点往往在教学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重点、难点、关键点确定以后,要抓住关键点,精心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

(2)教学内容的组织、呈现方式。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要符合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认知规律,要按学生的认知次序安排教学内容。如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一般到特殊,或由特殊到一般的次序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或按知识的自身结构,加以逻辑系统的排列,使内容呈现自身价值。或按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或按科学过程来安排组织教学内容,后两种方法在理科科学素质教学中尤其重要。

这里有两点要十分注意:第一,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的情感;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联系学生的思想。第二,要“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动之以情、传之以神”。A.“晓之以理”,重在应用逻辑思维。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让学生掌握概念原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讲解概念与原理等这些“基本知识”时,教师着重于“晓之以理”。B.“导之以行”,重在应用操作思维。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探究学习,提高动脑动手的能力。示范实验与操作这些“基本技能”时,教师着重于“导之以行”。C.“动之以情”,重在应用情感思维(或称艺术思维)。让学生在审美立美中提升境界,学会想象。体验情感与态度这些“基本态度”时,教师着重于“动之以情”。D.“传之以神”,重在应用交往思维。在教学交往中要“画龙点睛”,传播出精神实质,让学生得其要领。领悟过程与方法这些“基本方法”时,教师着重于“传之以神”。

(3)课内外练习材料的选择。课内外练习材料选择的依据仍然是教学目标,所选取的练习材料应有助于目标的达成和巩固,而又不至于增加学生过重负担。教材中的习题、思考

题、讨论题是练习材料选择的重点,教师应做好课内外安排。若教材习题还不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巩固,可适当补充必要的练习材料。但补充的练习材料必须科学,不能有误导。难度适宜,数量适当;要有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要突出基础性和发展性,有助于双基过关、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它既包括教师的活动方式,又包括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习活动方式,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因此,教学方法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师如何教的问题,更要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而后者对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更为重要。要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优化的教学方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课型选择和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受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型等因素的制约,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型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型来选取和设计教学方法。

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特长。教学方法还受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师素质等因素制约。因此,在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和选择时,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知识内化,顺利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此外,要扬长避短,有利于发挥教师特长。

③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实现教学方法设计的组合优化。教学方法很多,如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阅读指导法、自主引导法、程序教学法、范例教学法、讨论法、发现法、欣赏法、扮演法、“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特殊的使用条件及范围。如“讲授法”,能在有限教学时间内传递大量信息,知识的系统性强,是教师使用最为广泛和基础的教学方法;“讨论法”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思维品质(如发散性思维等)的培养,适用于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实验法”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培养创造和实践能力,但耗时太多。由于不同的教学方法总有其适宜的范围和固有的局限,而一节课中的所有目标的达成,很难通过一种教学方法来实现,因此,必须考虑教学方法的组合优化,扬长补短,互为补充。当然,教学方法的设计与选择也要注意防止“点水”式的、形式主义的面面俱到。

④充分体现启发式。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者,心求通而末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朱嘉)《学记》又进一步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三个原则,即“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能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施加压力;指明学习的途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启发式”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先进的现代教学思想。它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善于营造“愤、悱”的教学氛围(如引起认知冲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展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这种教学思想的实质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它符合教学规律,是对一切教学方法提出的共同要求。因此,在进行教学方法设计时,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都必须体现启发式。要用好启发式,其关键是“愤、悱”教学情境的营造,把握住最佳的启发时机。

⑤突出思维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设计的核心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设计。教师应注意解决学习活动中,学生应思考什么、如何思考和如何质疑等问题。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与思、思与疑总是紧密相连、不可或缺的,且思、疑与问题也总是联结在一起的。而问题、质疑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因此,教学方法设计中,必须牢牢抓住思维这个核心,设计出有质量的问题和激发学生质疑的灵活多样的方法。讨论式教学方法作为合作学习的一种表现形式,最能展现学生不可的思维活动,值得教师认真研究

和广泛采用。

(2)教学组织形式设计。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有集体授课(班级授课为主)、小组教学(讨论、个案研究、角色扮演、模拟等不同形式)和个别化教学(自学辅导)。由于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对教学活动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教师应了解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特点和局限性,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学生),恰当地选择和运用。

班级授课因便于教学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所以是当前主的教学组织形式。但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难以让所有学生的主体得到展现,而小组教学和个别化教学却能克服上述弊端,小组为合作学习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因此,即使是采用班级授课也可考虑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穿插必要的小组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小组教学,尤其是小组讨论,教师要对组员的构成作精心配搭,以使讨论和合作学习能顺利开展。

3.教学媒体设计与选用

教学媒体是指在传播知识或技能过程中显示信息的工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教学的媒体,如教材、教具、模型、标本等、学具、黑板、实验等;另一类是现代教学媒体,包括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及CAI课件等。教学离不开教学信息的传输,而教学信息传输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取决于传播教学信息的载体。要优化设计教学媒体,使之产生效果,就必须恰当选择媒体和使用媒体。

(1)如何选择媒体。要使教师在选择教学媒体时做到客观、准确,最好用系统方法来选择。其基本思路是:

①分析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能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并确定教学目标的类型(是认知型、动作技能型还是情感态度型)

②列出实现目标所需的教学活动。

③选择刺激种类。应依据对学生的年龄、阅读能力及本特征的分析,决定选择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刺激种类。此外,目标所要求的最终行为结果也是考虑的因素。

④列出备选媒体。根据刺激种类,列出备选媒体,它们能传递所选择的刺激。但这一步并不是为教学活动选择媒体,而是做出一个备选媒体范围,供以后选择。其目的是保证某一媒体更能适合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活动,而不至于将其遗漏。如传递印刷文字的媒体,可列出教科书、板书、幻灯、投影及计算机CAI课件等。

⑤选择理论上的最佳媒体,此时所选媒体不受实际因素的限制。教师可根据媒体的一般选择原理来判断某一媒体对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而言是不是理论上最好的媒体。

⑥选择最终的媒体。教师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及教学活动等因素,还要考虑某些实际因素。如物质条件是否具备,教师是否能熟练使用和操作等。经过理论与实际因素的综合分析,就可以选出适宜的最终媒体。

(2)选择媒体的原则。基本原则是:根据教学媒体对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所具有的潜在能力进行选择。

其他原则包括:

①没有一种媒体对所有教学目标都是最佳的。因此,应根据不同教学目标选择与之适应的最佳媒体,并力求媒体组合优化。

②每一种媒体都有一定的特点和功能,这些特点和功能便决定了这种媒体适用于某一教学情境。因此,应根据教学情境,选择与之适应的教学媒体,使媒体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功能。

③根据学习的类型、学习等级和学习者的能力与心理特征选择媒体。

④许多媒体能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刺激,要根据教学环境选择。

⑤在允许的条件下,应变化所使用媒体的种类,使媒体选择体现多样性。

⑥对所选择的媒体,教师应熟悉其特点和功能,并能熟练使用和操作。

⑦选择和运用媒体,是教学的手段而非教学的目的,应当防止为选择而选择,为运用而

运用的形式主义的做法,要敢于取舍,使之更好的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3)媒体的功能和特点:

①展示事物、形成表象。

②创设情境,建立共同经验。

③提供示范,便于模仿。

④呈现过程,解释原理。

⑤设疑思辨,解决问题。

显然,上述①②适宜知识学习,③适宜技能学习,⑤属智力技能学习。因此,应根据教学目标类型,选择具有功能的媒体。例如,对应于实验技能目标,就宜选择实验媒体。

现代教学媒体的特点:

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现代教学媒体由于其优异的特点,堂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了解现代教学媒体的特点扬其长,避其短,更好发挥其功效。

录音属于以时间因素组织信息媒体,它的表现力受到时间顺序的影响。其优点是生动、感人,能借助语言、音乐及音响的组合、轻重缓急表现事物的特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但即逝,不便考察。

幻灯、投影的最大特点是能以静止的方式表现事物的特性,使学生详细地观察放大的清晰图像或事物的细节。此外,可以大大提高教学信息传输的密度,增大该学容量。

电影、电视的表现力极强,它以活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动听的旋律呈现事物正在变化的过程,形象逼真,能系统地描经的运动形式,空间位移、相互关系及形状变换。

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CAI课件)具有高速、准确、储存能模拟逼真的现场、事物发生的进程,且动静结合,表现力强。

(4)合理使用媒体。所选出的媒体要发挥其最佳功效,其身教学媒体的合理使用。①多媒体的组合优化。鉴于各种媒体有不同特点,各有其适应性和局限性,而媒体之间往往有互补性,即各种媒体的局限性又可用其他媒体的适应性来弥补。因此,应采用多媒体的组合优化教学。在理科实验教学中,要特别注意CAI课件与实验媒体的组合优化,切忌用CAI 课件取代实验媒体,使实验教学丧失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功能。要实现多媒体的组合优化,其前提是:a.不同通道的信息要一致或有联系,否则会造成干扰;b.不同通道的信息并不是越多越好,单位时间内信息量过大,超过了学生的接受率,反而会降低效果。

②选择恰当的传媒冗余度。学生对信息顺利整合,很大程度依赖于媒体的恰当冗余度。学生要形成信息的整体联系,前后信息必须同时保持在大脑中,经整合才能进行。为了保证信息分析、整合,媒体传递信息速度不能太快。因此,在进行媒体设计时,应考虑传媒的冗余度。此点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电子黑板)制作中尤为重要。

③选择适合学生思维水平的传媒符码。传媒的显示必须以某一特定的符号(符码)为形式。传媒符码可分为语言和外部言语两大类,也可分为模拟符码(例如舞蹈动作)、数序符码(印刷、语言、文字)、形状符码(图画、图表、图解)。形状符码容易储存,容易记忆,且易迁移。在运用传媒符码时,应与学生思考时所用的符码一致或接近,学生就能有效思考。例如,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时,不能仅采用数序符码,把CAI课件制成单一的电子黑板使用,如能与形状符码相结合,能借助图画、图解等思考,其效果必然会更好。因此,在进行教学媒体设计时,也应考虑传媒符码的选择。

(5)组合运用教学媒体的操作要求

第一,正确选择媒体。教学媒体要符合科学性、教育性、直观性、艺术性和技术可行性的要求,以满足创设教学情境的需要。

第二,媒体组合恰当。媒体组合要适应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直观形象、化难为易、循序渐进、深化效果的需要。

第三,正确演示媒体。媒体演示要有①针对性。即要切合目标,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②启发性。要重在创设教学情境,切忌以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⑧必要性。媒体不是越多越好,切忌过泛、过滥;④连续性。多媒体演示要注意呈现教材内容的来龙去脉;⑤适时性。媒体演示或用于“验证”,或是用于“发现”,教师要心中有数,是先演示后讲解,还是先讲解后演示,或是边讲解边演示,教师也要心中有数,切忌讲解与演示脱节。

(三)教学评价设计的要求

教学评价设计是解决教得怎么样和学得怎么样的问题。其内容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设计。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是以学习目标的形成性评价为主。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其目的是对目标形成过程的诊断,通过及时反馈与矫正,形成更适合学生的教学,从而帮助师生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形成性评价设计应体现针对性、层次性、启发性、诊断补救性、多样性和适时性。

针对性:形成性评价应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有利于引导生成。

层次性:形成性评价应有层次,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到发展。

启发性:形成性评价耍突出启发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极性,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思维能力。

诊断性:形成性评价应具有诊断性,诊断目标的达成情况。

补救性:形成性评价应具有补救性,通过诊断,及时进行调整。因此,应考虑设计一些备用的、机动的形成性练习,及时提生,达到补救的目的。

多样性:形成性评价的形式应多样化。课堂练习、提问、板演、小测验、课后练习等都是很好的形式,教师可根据教选择。

适时性:根据教学需要,适时进行形成性评价,把握判断的最佳时机,便于及时反馈、矫正,调整教学。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教学单元、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斥评价。总结性评价是一种目标参照评价,其目的在于检测教学目标的达到成度,通常给出成绩或等第。设计时,应严格遵循教学目标,知识的系统性和覆盖面,要突出重点、突出思维能力考查。

教案的书写格式要求内容

教案书写规范和说明 [教学课题] [教学课型]:(说明:主要包括新授课(传授新知识和技能课)、习题课(或称练习课)、试卷讲评课、复习课;还有绪言课、综合实践课、实验课(包括边讲边实验、学生单一实验)、考查课等。 [学习目标]:(一般应写成通过??…学习活动,能说出(或能分析归纳出、概括出等)……。”注意不要使用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女口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学情分析]:就是所教授班级学生的情况分析,包含本次授课知识点分析、学生对本次所授知识点的理解情况、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有可能遇到的困难、课堂生成期望、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等等。 1、知识点分析:对于本次授课知识点内容要详细分析,包括知识点难度系数,那类学 生有可能接受那些学生接受不了,做到心知肚明。 2、学生以往知识储备情况:对于本节授课内容学生以往有那些知识储备,能为本节课所授内容提供那些帮助,同时由于以往认识对本次授课有可能造成那些障碍。 3、课堂生成期望值: 对于每次授课内容学生能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作为教师要详尽客观地分析预设,课堂达成目标有一个事先预计。 4、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措施 在教授知识的时候,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可能产生新的疑点难点,而这些疑点难点可以通过什么样的解决方法进行解决,这些也是我们事先要考虑的问题。 总之在撰写教案时,学情分析越完备详细,课堂生成度就会越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就会越好,反之亦然。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一般情况下,主体教材、带关键性的教材大多是重点。教学难点有两种情况:由概念和抽象造成的难,应努力使之具体化或形象化,尽量采用实验、教具或具体实例去说明;由复杂造成的难,就要把难点分散成几个简单部分,逐个解决。重点、难点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有时有重点无难点,有时有难点无重点,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教学方法]:是教师把自己的学识传授给学生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不应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方法。教师授课可采 用多种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卜案例法等等。既可以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也可以是几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1、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对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方法。 应用范围:在概念或理论教材的教学中,以及联系史实、结合生产实际等内容的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演示法:示范性的板书题目、表演实验、展示实物和模型教具、映示幻灯片或进行投影映示,以及播放(映)教学电影和录音、录像带等。 3、练习法:这是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辅以教师必要的讲述和总结的一种方法。 练习类型:口答(应该避免出简单的正误题”,;不要背定义、笔答、操作练习。)、笔答(文字简明、宜于写述(正误题、填空题、选择题等)、操作练习(包括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组装模型等)。 4、讨论法:讨论题要富于思考性,且一般容易产生不同的理解;或仅从某一方面说明难以概括出事物的本质。 5、自学辅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和参考书以获得知识。 学生任务:预习、自学、写提纲、摘录重点、勾划重点。

说明方法教学设计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五年级上册第三组“说明方法”教学设计 本组说明 本单元在同步阅读教材《走进书里去》安排了八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说明文。《鲸》《松鼠》和《使人伤脑筋的鸭嘴兽》介绍了有关动物的知识,向学生开启了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假如没有灰尘》和《水的语言》揭示了科学家的重要发现,阐释了自然现象有其自身的规律并与人类息息相关;《新型玻璃》介绍了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使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卧看牵牛织女星》介绍了有关天文的知识,展示了广阔的宇宙空间;《最早的桥》探索桥的历史,激发学生投身祖国建设的志向。 本单元说明文一方面是让学生了解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开篇明意、思路严谨、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特点,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另一方面,让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收集和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具有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的意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 设计理念 主题: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知道说明文的一般特点。 情景: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内容 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课文:《鲸》《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没有灰尘》。 2.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使人伤脑筋的鸭嘴兽》《最早的桥》《卧看牵牛织女星》《水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具有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的意识; 2.让学生了解说明的方法; 3.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 4.让学生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 一边出示介绍自然的图像,老师一边导入:这是海中巨无霸──蓝鲸,它的舌头重量比一头大象还重;这是漂亮、乖巧可爱的小松鼠在向我们招手;让我们闭上双眼,静静地听水演奏的音乐……这就是神奇而有趣的自然,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二、主题回顾 知识树

请示的写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请示的写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一、请示的概念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决断、指示、批示或批准事项所使用的呈批性公文。请示属于上行公文,其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二、请示的分类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请示分为以下三种:1.请求指示性请示;2.请求批准性请示;3.请示批转性请示。三、请示的结构、内容和写法请示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要求如下:1.首部。主要包括标题和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1)标题。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县人民政府关于的请示》;另一种是由事和文种构成,如《关于开展春节拥军优属工作的请示》。(2)主送机关。请示的主送机关是指负责受理和答复该文件的机关。每件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多头请示。2.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语等部分组成。(1)开头。主要交代请示的缘由。它是请示事项能否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上级机关批复的根据。原因讲的客观、具体,理由讲的合理、充分、上级机关才好及时决断,予以有针对性的批复。(2)主体。主要说明请求事项。它是向上级机关提出的具体请求,也是陈述缘由的目的所在。这部分内容要单一,只宜请求一件事。另外请示事项要写的具体、明确、条

项清楚,以便上级机关给予明确批复。(3)结语。应另起段,习惯用语一般有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或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研究执行等。3.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个项目内容。标题写明发文机关的,这里可不再署名,但需加盖单位公章,成文时间年月日。四、撰写请示应注意的问题请示的写作首先要和报告文种相区别。在这个前提下,一要遵守一文一事的原则,主旨鲜明集中。二要做到材料真实,不要为了让上级领导批准而虚构情况,也不要因为没能认真调查而片面地摆情况,提问题;三要理由要充分,请示事项要明确、具体;四要语气要平实,恳切,以期引起上级的重视,既不能出言生硬,也不要低声下气,客客套套。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写作《说明的顺序》教案

〈〈抓住特征,有序展开------事物说明文写作指 导〉〉教学设计 一、设计指导思想: 1、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能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为此,本节课以训练学生“抓住事物特征,学会有序展开”为主要教学目标,通过“猜一猜”、“记一记”、“想一想”、“练一练”、“比一比”、“评一评”等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说明文有序展开的常用方法。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巧引竞争入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与合作,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各项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放在八年级上册上完第三单元(事物说明文)之后进行,学生通过教材已基本掌握了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说明文的写作训练,符合学情,效果较好。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归纳出抓住事物特征、进行有序说明的方法; 2、能够活学活用,通过推销小物品的形式,激发兴趣,快速提高写作能力。 四、媒体选择及辅助材料:多媒体投影,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导入新课)(出示PPT) 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吧“我家有一件小物品:它有一双耳朵,四条腿,一对眼睛,一个鼻子,还有一条尾巴,背上有一个小孔。我可喜爱它了!”为什么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答案呢?因为这篇小短文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那么,什么是特征呢?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异于其他事物的特点。好,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就来探究如何抓住事物特征、有序展开的方法。(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落实目标 板块一:抓住特征(出示PPT) 请你快速阅读导学案上的“知识速递”,牢记抓住事物特征的两种方法:

1、仔细观察(静态特征:如总体、颜色、神态、各部位特征等;动态特征)教师:我们不仅要学会抓住事物的静态特征,有时候也要学会抓住动态特征。如,小猪小猪黑糊糊,撅撅嘴巴呼噜噜;小猫小猫喵喵喵,四肢修长善跳跃。 2、比较分析(抓住本质特征) 在观察事物时,不仅要抓住事物的外部特征,更应该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因为本质特征决定事物的性质,更能体现出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如,同样是四足动物,小兔小兔三瓣嘴,前肢却比后肢短;大象大象耳朵大,长长鼻子像喇叭。 刚才,大家学习了抓住特征的两种方法,下面我们再以小猪存钱罐为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抓住特征,口头作文。 思考提示:(出示PPT) 1外形总体特征如何?给你的总体感觉怎样?2小猪由哪些部位组成,各有何特点?3小猪共有几个面构成?如何有序进行说明? 《小猪的自述》(出示PPT) 我是一只人见人爱的小猪存钱罐,圆嘟嘟、胖乎乎的,可爱极了。我身体的下面有四条粗短的腿,后面有一根卷起的小尾巴。背上有一个比一元硬币稍厚的长方形小孔,是放钱的地方。 我全身都是白里透红的,身体两侧刻着四个字:“招财进宝”。 我身体的前面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时时刻刻盯着主人手里的零花钱。大大的朝天鼻,向前拱起,鼻子下面有一张笑得十分开心的小嘴,还有一对竖起来的三角形大耳朵,好象在听音乐呢。 这篇短文的展开顺序是否合理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有序展开的方法: 板块二:有序展开(出示PPT) 请你快速阅读导学案上的素材(一至四),并归纳出事物说明文展开的四种常用方法。(四分法) 知识梳理:有序展开说明的常用方法(四分法) 1、分类别展开(把事物按照一定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逐类加以说明。分类标准一定要统一)

教师教案书写要求

教师教案书写要求 四季青镇中学 四季青镇中学教师教案书写要求 一、所有任课教师必须写教案,必须带教案上课. 二、教案字迹要工整,尽量不出现错别字. 三、教案必填项目不能空缺。如授课时间、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课题、教学反思等。 四、教学进度与授课时间应统一. 五、常规得新授课教案,应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课题:即章节标题或核心内容。 (2)授课时数:一般语、数、外以两课时为一个教学单元,其她学科一个课时为一个教学单元. (3)教学目标及要求:包括知识、能力、技能与思想教育等方面得目标及要求。 (4)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得重点、难点就是教案必不可少得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学重点、难点得把握应准确无误. (5)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6)实验仪器及教具:要写清实验所用仪器、器材得规格、数量.教具可填写模型、挂图、投影仪、电脑平台等。 (7)教学过程:就是教案得主要部分,应包括教学得主要内容及程序安排、时间分配.其中组织教学、复习导入、新授课、课堂练习、技能训练、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都应在教案中明确地体现出来.

(8)板书设计:应针对重点、难点、主要定理、公式等进行设计,要求精美、简洁、实用,能体现目得性、针对性、概括性、条理性、灵活性、审美性、感染性等特点。 (9)教学反思:课后及时把授课中得感受记录下来,以便今后进行改进。课后记录可以包括:教案得执行情况、教学目标就是否达到、教法得选择与应用效果如何、学生得反映、疑难问题、典型错误、经验体会、存在得问题、今后教学建议、资料索引等. 六、教案除新授课之外,还可补充其她课型。如: (1)习题课型(练习课型)教案要写出(或剪贴)精选得例题,提纲挈领地写出有关解题方法与解题规律或有关注意得问题。 (2)复习课型教案要在充分构思提炼得基础上,提纲挈领地写出每节复习课需要复习得范围、主要内容、知识要点与能力要求等。 (3)试卷讲评课型教案要在对学生答卷认真分析得基础上,提纲挈领地写出讲评得要点,特别就是容易出错试题得原因分析,解决得办法;知识得缺漏情况与查漏补缺得措施。只对答案不就是真正得讲评课。此类课型可把讲评样卷粘贴在本节教案后。 (4)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应包括:活动得时间地点、活动得目得、活动得过程、活动得注意事项与应该注意发生得危险或安全等内容。(5)阅读课、作文写作指导课(含作文评讲课)每次(两节课)可写一个相对系统得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或写作指导得教案.语文课内自读课与英语听力指导课可以编写成提纲式教案。除新课型教案应当相对详写之外,其余课型可根据教学实际,当详则详,当简则简,实用

《说明方法初探》微课教案

小学五年级年级上册说明方法初探 库车县第七小学郭莉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小学阶段常见的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 过程与方法了解这些说明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正确运用这些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这六种说明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背景:让学生了解四种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课文中作者怎样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自己的学习和习作中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学习了解说明文中运用的四种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这些说明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课教案 课型与课时 新授课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学习说明方法初探。在说明文中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那就必须采用相应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呢?我们都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有列数

字的说明方法,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还有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他们。 二、具体讲解: 1.先看举例子 举例子,就是列举出典型事例来说明的方法,他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陌生为形象。 例句:目前一只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鲸》 大家看着一段(),这一段就举例说明我国发现的鲸这个例子来具体形象的说明,鲸是一种巨大的动物。 2.列数字 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作用:使说明对象的特点更加精确、科学令人信服。 例句:1、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 2、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 3.作比较 是说明文中运用准确的数字来突出事物或事物的特征的说明方法。

申请及请示的写法

申请和请示是两种不同的行文用法:申请:是向上级或有关部门申述理由,请求批准。请示:是下级向上级请求指示。 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向上级或有关主管部门提出自己明确而具体的某种要求并申明理由,以期得到批准。申请的一般格式是: (1)标题包括事由和文件名称,如“申请购买××物资”。 (2)正文包括申请原因(含申请者有关方面的基本状况)、事项、理由和要求。 (3)结尾署明申请者和日期。写申请书,事项要明确,态度要积极,言辞要恳切,理由要充分。 请示属上行文。请示的作用在于请示工作要求上级批复。请示产生于事前,不可"先斩后奏",这是请示区别于报告的主要特征之一。 请示由标题、主送单位、正文、发文机关、日期构成。 1、标题 一般由请示单位、请示事由、文种或请示事由和文种组成。 2、正文 正文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①请示缘由:提出请示的原因和理由。②请示事项:提出有关问题要求上级指示或批准,有的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供上级机关参考。提出的请示,要符合有关方针、政策,切实可行,不可矛盾上交。③请示要求:应明确提出要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常用"是否妥当,请批示"、"妥否,请批示"、"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单位执行"等等。 请示与申请的区别: 1、申请是因业务或事务需要,按规定完成法律程序向上级或职能部门、管理机构、组织、社团说明理由,提出请求,希望得到批准的一种事务文书,也叫申请书或申请表。请示和申请都有请求原由、请求事项,但请示是法定公文,申请为专用书信,属于不同文种。 2、请示用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提出请求,下级只能在上级机关的职权范围内报请需要批准的事项。申请不仅用于下级向上级请求,不属于请求范围之内的事项,而且可用于不相录属的但按规定、法律程序必须向其请求的机关、单位、部门等。如专门办理有关业务的机构部门(银行、保险、公安、海关、土地管理、工商管理等)。 3、请示的行文对象固定,而申请的行文对象不定,请示的内容限于本系统,本部门的行政公务或政策问题,写法规范。申请的内容不以系统、部门为限,写法不强求一律,且常以填写有关部门印制的各种表格代替。 4、请示的作者是法定的机关、团体,而申请的作者可以是机关、团体,也可以是个人。机关、团体或个人向有关方面递交申请,有时必须按有关规定出具或提交有关证明、证件、文件等,而请示则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5、请示可以带附件,附件是请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对正文的补充说明或参考。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优秀教案——写作 说明的顺序

写作说明的顺序 【目标导航】 1.能够理解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含义及作用。 2.说明事物时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3.语言表达讲究分寸,用语准确,并力求多样化。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一、你有自己特别熟悉、喜欢的小天地吧?比如,你自己的房间,你在教室里的座位,校园里的某个角落……以《我的小天地》为题,写一个片段,向别人介绍它。不少于200字。 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顶盒、无线路由器……我们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层出不穷。选择一种产品,写一篇文章,介绍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不少于600字。 三、你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这几年来,你觉得周围的环境有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新课导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顺序很重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如果安排得当,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在写作中,当我们要把一个事物的外观、结构、布局写清楚,要把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得详细又不累赘,或者是要说明事物的制作过程时,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一点就是如何合理地安排说明的顺序。

【写作要求】 1.确定说明对象后,先考虑写哪些内容,再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注意准确使用方位词。 2.介绍产品时可以设想一个特定的受众,尽量用他能够理解的话语进行说明,也可采用问答的形式组织全文。 3.写事理说明文,要明确说明对象,写出它的变化。查资料,说明变化的原因。并注意安排好说明的顺序。 【技法点拨】 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在说明文中确立说明顺序很重要,或用时间顺序,或用空间顺序,或用逻辑顺序,还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1.说明顺序的分类说明文的顺序主要有以下三种: (1)空间顺序:即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像介绍一座建筑、一处园林、一片山水等。 (2)时间顺序:指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如果要介绍事物的发展情况,比如印刷术的发明与演进、汽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历史等,就适合采用时间顺序,介绍其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历史节点,显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有时候,为了说明事物的制作过程,或者撰写实验报告,我们也常常按照步骤或程序的先后顺序来写,呈现出“过程”来,这是一种特殊的时间顺序。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分别做出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运用于事理说明文中。 2.安排说明顺序的方法在正确地选择了合理的说明顺序以后,还要学会恰当地使用标志性的词语。 以空间为序的说明语段,要运用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东”“西”“南”“北”“里”“外”“左”“右”等。 以时间为序的说明语段,过程明晰,线索清楚,纵向排列明确有序。一般要运用表示时间或先后的标志性的词语。

中考复习之说明方法及作用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之说明方法及作用教学设计 金鹿中学文慧 教学目标: ⑴提高辨识说明方法的能力。 ⑵提高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的能力。 ⑶正确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 ⑷提炼答题技巧,并在实践中加以巩固运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辨别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难点:⑴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⑵正确区分说明方法“下定义”及“作诠释”。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习作。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准备活动:请同学板书听写字词并注音:“举例子”的“例”字,“列数字”的“列”字,形象生动的“生”字。“作比较”的“作”(作比较。做不能用在比较前面。作是作为的意思,做是动作本身,不能和比较同时存在。只能是作为比较对象。) 1.教师过渡:请结合刚才的活动猜猜今天我们会复习什么容,为什么? 2.关于说明文,你觉得我们要复习巩固哪些知识点?(明确《考标》) 3.出示学习目标: ⑴提高辨识说明方法的能力。 ⑵提高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的能力。 ⑶正确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 ⑷提炼答题技巧,并在实践中加以巩固运用。 一、辨识“方法” 1.展示学生习作片段,生读习作,找出所用说明方法并说明依据。 行健《西湖》片段: ①“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北宋大文学家轼曾留下这样的诗句,以赞美西湖冠绝群芳。 ②西湖四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形态近似与一个等轴的多边形。 晓玲《九乡》: …… 神女宫洞口一株石树矗立,周围是繁茂的钟乳石花簇拥,、琼花相互掩映,如精灵朝圣一般。洞顶有怪石飞悬,似七夕鹊桥凌空飞架。更有挂满石花的石柱,成为“石花宝柱”,由于泉水从上面的石壁沥沥淌下,故形成了层层叠叠的“龙鳞”……

请示的写法要求【精品】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请示的写法要求》的详细参考,好的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请示,对于下级机关工作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现在还有人在需要写作请示的时候说“打个报告”,甚至还有人使用编造的“请示报告”文种。这就更加需要认清请示的特点,注意请示与报告的区别,掌握请示的写法。 第一节请示概述 请示是机关单位经常使用的一种陈请性上行文。本节着重介绍请示的概念、特点和类型,并与报告作比较。 一、概念 办法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7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之前,请示和报告在工作实践中经常出现混淆不清的错误。其后,尽管国家已有权威的规定,但在实际中还是出现不少错误。应当指出,自国务院提高发文机关规格于 0年8月24日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后,就不能再现出现上述的错误了。 二、特点 请示的特点可以在与报告的比较中看出。 (一)陈请性。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的公文,行文内容具有请求性。而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或者要求的公文,具有陈述性。 最全面的参考写作网站(二)求复性。请示的行文目的是请求上级批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要求作出明确答复。而报告的目的则在于使上级掌握某方面或阶段的情况,不要求批复。 (三)超前性。请示行文时机具有超前性,必须在事前行文,等上级机关作出答复之后才能付诸实施。而报告则可在事后行文,也可在工作进行过程中行文,一般不在事前行文。 (四)单一性。请示事项具有单一性,要求一文一事。而报告可以一文一事,也可以一文数事。 三、类型 请示的分类主要是根据行文的目的和内容的不同来进行的。通常可分为两种。 (一)事项性请示。这种请示是下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审核批准某项或者开展某项工作的请示,属于请求批准性的请示。这种请示多用于机构设置、审定编制、人事任免、重要决

教案怎么写

教案怎么写 写教案要几个步骤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八.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怎样进行,复习那些内容?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时间? (四)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2.需用多少时间? (五)作业安排

1.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如何撰写一份出色的教案 教案是备课内容简要而有序的记录,是支持教师上课的范本,简单说,教案是教师备课的备忘录。新的课程改革环境中,如何撰写教案,才能带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 教案在常规教学中的应有的作用 首先,要打破传统教案的固定、僵化模式,允许教案因人、因课程、因教学内容而异,倡导书写个性化、创新性教案。同时要改变教案检查的传统理念和标准,重新界定教案的功能和地位。书写教案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迎合检查而是为了促进教师实现个性化的教学;不是苛求环节的完备与否而是充分张扬教师的个性;不是约束教学活动的范式而是促进教学生成的载体。唯其如此,才能调动教师写教案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倡导教案“留白”。所谓的教案“留白”,就是指教案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具体来说就是教案的书写在内容上不要过于详尽,形式上不要过于琐碎,结构上不要过于封闭和程式化,而是要体现出内容上的概要性、形式上的模糊性和结构上的不确定性,以便能够适 应新情境、容纳新内容、确立新策略,为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共振、互生新知、互建新情留有余地。这样的教案能够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张力”,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保持一种宽阔的思路和开放的观念,更容易纳入新的内容,适应新的情境,随时改变原有的设计,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态化。 教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四点: 一是每次教学的基本计划,明确本次教学的目标及教育资源的使用计划; 二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学活动必须按教学准备有序有效实施; 三是教学研究的成果,教案是对教材、学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成果; 四是教学实施的工具,教学过程中教案是参照系,可以提示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标、思路,帮助教师有效完成每一次教学。 教师写好教案应做到以下方面: 一、项目填写要齐全、教学环节要完备。教案项目包括题目、教具、教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目标、任课班级、授课时间等,一般都有固定表格,填写

请示的写法与格式

请示的写法与格式 请示的写法与格式 1.标题 请示的标题有两种形式:一是标准公文标题,即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如《市商业局关于增设社会商业科的请示》;二是由事由+文种构成。如《关于海 关车辆养路费缴纳标准问题的请示》。 拟写请示标题,关键是写好“事由”。要明确、简括地表达出请示的核心内容,以便上级机关准确了解和把握,及时作出有针对性的批复。 2.主送机关 请示的主送机关原则上只能是一个直接上级。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请示不得直接送领导者个人。 3.正文 正文是请示的核心内容,必须写得充分、明确、具体,要写清以下几点内容:请示缘由。这是请示写作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请示的目的能否得以顺利实现。因此,必须给予充分重视。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将请示的原因和背景情况,或请示问题的依据、出发点及思想基础交代清楚。写法上一般采用叙事和说理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叙事要精练,说理要透彻,力戒繁冗累赘。 请示事项。即请示的具体内容。要将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指示、批准或批转的具体问题或事情全盘托出,请求上级机关作出答复。写好这一部分,一要明确,即直截了当,明白显露。是请求上级机关对某项工作作出指示,还是对处理某一问题作出批准,抑或是请示批拨资金或物资等,必须明确无误地予以表达,令人一目了然。切忌含混晦涩,隐约其辞,亦不可拐弯抹角,言此意彼。二要具体,即对于请示事项的陈述,一定要细致入微,清晰可鉴。若请求批拨资金,则应写明总计需用资金数额多少?已筹到多少?尚需领导解决若干,切忌笼统空泛。若请求批拨物资,应将品名、型号、规格、数量等要素写清楚。有时亦可提出本单位对解决问题的观点和方案,并表明倾向性的意见。 结语。请示的结尾,一般用较为固定的结语,以示对上级机关的尊重。要讲究规范,通常用“特此请示,请予批准”(请求批准的请示)、“妥否,请批示”(请求指示的请示)、“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批转性请示)等习惯用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请示的结语绝对不能出现“报告”字样,免致混乱,延时误事,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落款 落款,即请示机关的署名,并加盖公章。如标题中已标明请示机关名称,则只需加盖公章。 成文时间。写明请示实际发出日期。要用汉字写全年、月、日。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二《说明的顺序》教案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二《说明的顺序》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掌握说明文写作的一些基本顺序。 过程与方法:说明事物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 序(或用时间顺序,或用空间顺序,或用逻辑顺序,或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说明顺序的安排和说明目的、对象、内容有 很大的关系。 教学重点: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教学难点: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教法学法:讲解法,示例法,实践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1.掌握说明文写作的一些基本顺序。 2.理解说明顺序的安排取决于说明对象的特征,并合理安排说明 顺序。 3.学以致用,在言之有物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序。 二、文题展示就你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写一篇事物说明文,介 绍其特征和功能,很多于600字。 三、写作导航 好的内容,必须有恰当的表现形式。为了把事物的特征说得准确、清楚、明白,必须合理地安排说 明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以及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地点的转换。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 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比如中学课本中有一篇《景泰蓝的制作》,它就是按照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中“做胎――掐丝――烧制―― 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的时间顺序来说明的。《中国石拱桥》中的桥梁是按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介绍的:旅人桥——赵州桥— 卢沟桥——江东桥——长虹大桥。 空间顺序,就是按照事物空间存有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 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 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山水风景等,常用 空间顺序。如《故宫博物院》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先概括说明故宫 建筑物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具体介绍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直到御花园,而在介绍每一座建筑物的时候,则又按照 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这样安排就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 也是最合理的顺序。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或由概括到具体,或由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一一介绍说明。 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 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 来说明。 合理的说明顺序应该符合理解规律,应根据事物本身的条理和其 固有的特征灵活安排。所以,要采用哪种说明顺序不是随意安排的,而 是要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灵活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绝大部分文章不会仅仅采用一种说明顺序,往往 整体上采用一种说明顺序,在局部则交叉使用几种说明顺序,从而使 说明更加透彻。

教案编写规范及要求

教案编写规范及要求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职业学院教案编写规范及要求 教案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必备教学文件。为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院要求教师上课(所有的理论课和实验、实训等实践课)必须有教案,并且为了确保教案的编写质量,特制定本规范和要求。 一、教案的内涵 教案是为实现教学大纲而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是教师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为了实现一定阶段预期的课程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安排,也就是教师为每一知识点(群)的教学实施而制定的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实施方案。 编写教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案构成要素制定详细的授课内容和教学实施步骤,并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必要说明。 编写教案要处理好应该教什么和学什么(目标),如何教和如何学(策略),教的怎样和学的怎样(评价)的关系。 编写教案首先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实践课还应钻研实验或实训指导书),弄清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各章节(或各实践单元、项目或课题等)的具体内容、要求、重点和难点,以及形成能力的基本要求。其次要注意广泛阅读本门课程相关资料,了解本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对课程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第三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 二、教案与讲稿的区别 教案是授课教师教学过程的设想与计划,它不同与授课讲稿。讲稿是教师的讲课稿,是丰富和细化教案中具体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对教案的具体化。讲稿是对全部讲授内容的具体组织与表达,是讲授内容的文字描

公文写作:请示的写法及范文

请示的写法及范文 请示的标准格式 1、掌握请示的用途: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决断、指示、批示或批准事项所使用的呈批性公文。 2、了解请示的分类;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请示分为请求指示的请示、请求批准的请示。 3、重点掌握请示的写法: (1)标题。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另一种是由事和文种构成。 (2)主送机关。请示的主送机关是指负责受理和答复该文件的机关。每件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多头请示。 (3)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语等部分组成。 1)开头。主要交代请示的缘由。它是请示事项能否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上级机关批复的根据。原因讲的客观、具体,理由讲的合理、充分、上级机关才好及时决断,予以有针对性的批复。 2)主体。主要说明请求事项。它是向上级机关提出的具体请求,也是陈述缘由的目的所在。这部分内容要单一,只宜请求一件事。另外请示事项要写的具体、明确、条项清楚,以便上级机关给予明确批复。 3)结语。应另起段,习惯用语一般有“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或“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研究执行”等。 (4)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个项目内容。标题写明发文机关的,这里可不再署名,但需加盖单位公章,成文时间××××年××月××日。 4、掌握撰写请示应注意的事项: 第一,要正确选用文种; 第二,要做到一文一事。 第三,要避免多头请示。 第四,要避免越级请示。 5、掌握报告与请示的区别 第一,具体功用不同; 第二,内容含量不同; 第三,行文时机不同。

201X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教案新人教版

写作说明的顺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指导学生通过学习和写作训练,学会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过程与方法 说明事物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或用时间顺序,或用空间顺序,或用逻辑顺序,或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练笔,让学生懂得说明顺序的安排和说明目的、对象、内容有很大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什么是说明顺序,知道有哪几种说明顺序。教学难点 懂得说明顺序的安排和说明目的、对象、内容有很大的关系,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说明文介绍事物或者阐明事理,目的都在于让人获得知识。如何才能把只是讲得既清楚又明白呢?除了需要准确抓住事物的特征,讲究说明方法外,还要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合理的说明顺序,有助于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的特征,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规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合理地安排说明顺序。二、文题展示 1.你有自己特别熟悉、喜欢的小天地吧?比如你自己的房间、你在教室里的座位、校园里的某个角落等。以“我的小天地”为话题,写一个片段,向别人介绍它。200字左右。 2.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顶盒、无线路由器……我们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层出不穷。选择一种产品,写一篇文章介绍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不少于600字。 3.你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这几年来,你觉得周围的环境有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三、写作指导1.(1)确定要说明的对象,然后思考从哪个角度进行说明,应该介绍哪些内容。(2)写作中合理地使用空间说明顺序,准确把握方位词,使说明内容一目了然。

教案的书写格式要求

教案书写规范和说明 [教学课题] [教学课型]:(说明:主要包括新授课(传授新知识和技能课)、习题课(或称练习课)、试卷讲评课、复习课;还有绪言课、综合实践课、实验课(包括边讲边实验、学生单一实验)、考查课等。 [学习目标]:(一般应写成“通过……学习活动,能说出(或能分析归纳出、概括出等)……。”注意不要使用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如“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 [学情分析]:就是所教授班级学生的情况分析,包含本次授课知识点分析、学生对本次所授知识点的理解情况、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有可能遇到的困难、课堂生成期望、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等等。 1、知识点分析:对于本次授课知识点内容要详细分析,包括知识点难度系数,那类学生有可能接受那些学生接受不了,做到心知肚明。 2、学生以往知识储备情况:对于本节授课内容学生以往有那些知识储备,能为本节课所授内容提供那些帮助,同时由于以往认识对本次授课有可能造成那些障碍。 3、课堂生成期望值: 对于每次授课内容学生能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作为教师要详尽客观地分析预设,课堂达成目标有一个事先预计。 4、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措施 在教授知识的时候,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可能产生新的疑点难点,而这些疑点难点可以通过什么样的解决方法进行解决,这些也是我们事先要考虑的问题。 总之在撰写教案时,学情分析越完备详细,课堂生成度就会越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就会越好,反之亦然。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一般情况下,主体教材、带关键性的教材大多是重点。教学难点有两种情况:由概念和抽象造成的难,应努力使之具体化或形象化,尽量采用实验、教具或具体实例去说明;由复杂造成的难,就要把难点分散成几个简单部分,逐个解决。重点、难点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有时有重点无难点,有时有难点无重点,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教学方法]:是教师把自己的学识传授给学生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不应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方法。教师授课可采用多种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案例法等等。

《写作 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和教案

《写作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 【目标导航】 1.能够理解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含义及作用。 2.说明事物时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3.语言表达讲究分寸,用语准确,并力求多样化。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课前自主学习】 一、你有自己特别熟悉、喜欢的小天地吧?比如,你自己的房间,你在教室里的座位,校园里的某个角落……以《我的小天地》为题,写一个片段,向别人介绍它。不少于200字。 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顶盒、无线路由器……我们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层出不穷。选择一种产品,写一篇文章,介绍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不少于600字。 三、你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这几年来,你觉得周围的环境有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新课导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顺序很重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如果安排得当,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在写作中,当我们要把一个事物的外观、结构、布局写清楚,要把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得详细又不累赘,或者是要说明事物的制作过程时,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一点就是如何合理地安排说明的顺序。 【写作要求】 1.确定说明对象后,先考虑写哪些内容,再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注意准确使用方位词。 2.介绍产品时可以设想一个特定的受众,尽量用他能够理解的话语进行说明,

也可采用问答的形式组织全文。 3.写事理说明文,要明确说明对象,写出它的变化。查资料,说明变化的原因。并注意安排好说明的顺序。 【技法点拨】 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在说明文中确立说明顺序很重要,或用时间顺序,或用空间顺序,或用逻辑顺序,还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1.说明顺序的分类说明文的顺序主要有以下三种: (1)空间顺序:即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像介绍一座建筑、一处园林、一片山水等。 (2)时间顺序:指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如果要介绍事物的发展情况,比如印刷术的发明与演进、汽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历史等,就适合采用时间顺序,介绍其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历史节点,显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有时候,为了说明事物的制作过程,或者撰写实验报告,我们也常常按照步骤或程序的先后顺序来写,呈现出“过程”来,这是一种特殊的时间顺序。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分别做出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运用于事理说明文中。 2.安排说明顺序的方法在正确地选择了合理的说明顺序以后,还要学会恰当地使用标志性的词语。 以空间为序的说明语段,要运用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东”“西”“南”“北”“里”“外”“左”“右”等。 以时间为序的说明语段,过程明晰,线索清楚,纵向排列明确有序。一般要运用表示时间或先后的标志性的词语。 以逻辑为序的说明语段,可使用“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的词语。 3.选择说明顺序的标准一篇说明文采用何种说明方法,一般应考虑以下两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