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智能化用药监测系统和抗生素应用软件在减少可预防药物不良事件中的作用

智能化用药监测系统和抗生素应用软件在减少可预防药物不良事件中的作用

智能化用药监测系统和抗生素应用软件在减少可预防药物不良事件中的作用
智能化用药监测系统和抗生素应用软件在减少可预防药物不良事件中的作用

智能化用药监测系统和抗生素应用软件在减少可预防药物

不良事件中的作用

翟晓波何志高(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上海 200120)

[摘要]目的:对“智能化用药监测系统”和“CPM-抗生素理想曲线版(2.0版)”研发成功后的成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某院呼吸内科为实验组,以另外3家

医院呼吸内科为对照组。在实验组中,以“智能化用药监测系统”和“CPM-

抗生素理想曲线版(2.0版)”审查3个月时间段内的处方,将审查出的“禁忌症”警示以及抗生素剂量错误进行整理,但暂时不干预。3个月结束后,将结果反

馈给医生并进行用药教育。再以同样方式审查另外3个月时间段内的处方并将

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并监测前后各3个月时间段可预防的药物不良事件。在

对照组中,对同样前后3个月时间段内的可预防药物不良事件进行监测但始终

不进行干预。结果:在实验组中,发现可预防药物不良事件19例,“智能化用

药监测系统”在前3个月时间段内共审查出各种“禁忌证”219条,“CPM-抗

生素理想曲线版(2.0版)”共审查出抗生素剂量错误59例;后3个月时间段内,只发现可预防药物不良事件3例,审查出各种“禁忌证”67条,抗生素剂量错误24例。在对照组中,前后3个月时间段内分别发现可预防药物不良事件21

例和23例。实验组可预防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下降,而对照组没有变化。结论:当处方违反“禁忌症”或存在抗生素剂量错误时,能够分别被“智能化

用药监测系统”和“CPM-抗生素理想曲线版(2.0版)”识别,并能降低呼吸内科可预防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智能化用药监测系统;CPM-抗生素理想曲线版(2.0版);禁忌症;诊断;检验值;可预防药物不良事件

The effect of developing the intelligent prescription screening system andantibacterial-application software in decreasing preventable adverse drug eventsZHAI Xiao-bo, He Zhigao (Shanghai Dongf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1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intelligent prescription screeningsystem” and “antibacterial-application software” after its successful. METHODS Selected the respiratory medicine of a hospital as the experiment group, and the respiratory medicine of the other

three hospitals as the contrast group.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intelligent prescriptionscreening system” and “antibacterial-application software”examined prescriptions of threemonths and regulated the “contraindications” or antibacterial dose errors, but nonintervention, then returned the results to the doctors and gave the relative education. Examined prescriptions of another three months using the same methods to intervene and surveyed preventable adverse drug events of the two period. In the control group, surveyed preventable adverse drug events of the same two period without any intervention.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9 preventable adverse drug events were discovered , and the “system” examined 219 “contraindications” and “antibacterial-application software” examined 59 antibacterial dose errors during the first three months’ period. Only 3 preventable adverse drug events were found out, and 67“contraindications” and 24 antibacterial dose errors were examined during the second three months’ period. In the contrast group, 21 and 23 preventable adverse drug events were found out during the same two period. The incidence of preventable adverse drug events declined evidentl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re was no change in the contrast group. CONCLUTION When prescriptions in which “contraindications” and antibacterial dose errors are present, they can be found out by the “system”and “antibacterial-application software”, and the incidence of preventable adverse drug events are able to be declined in the respiratory medicine.

KEY WORDS: intelligent prescription screening system; antibacterial-application software;contraindications; diagnosis; laboratory value; preventable adverse drug events

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s, ADEs)是指与用药相联系的损害,ADEs

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预防的,比如给老年患者静脉滴注成人常规剂量阿米卡星而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因为阿米卡星成人常规剂量相对于老年人过大;又比如,给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静脉滴注30%脂肪乳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因为30%脂肪乳高脂血症者禁用。目前认为,因违反禁忌症和给药剂量不正确等用药错误所致的ADEs是可以预防的[1]。美国每年因ADEs耗费1360亿美元,有14万人因此而死亡,其中约有一半是可以节省或避免的[2][3]。笔者对某院

呼吸内科和消化内科可预防的严重ADEs进行的相关研究表明,平均每例使住

院时间延长了19.3天、住院费用增加了12578元[4]。鉴于可预防ADEs危害之巨大,如何通过信息技术降低其发生率成为研究热点[5]。而现有的“用药监测系统”主要审查药物相互作用,是否有重复用药,药物和溶媒是否有配伍禁忌;对药品剂量的审查只限于超过极量或低于常规剂量;只实现了禁忌症和患者年龄链接,如对18岁以下者使用喹诺酮类提出警示,而对绝大多数禁忌症完全不能审查;不能根据患者肾功能、疾病状况审查抗生素剂量。显然其主要缺陷是不能针对病人疾病状况做到个体化合理用药监测[6],没有将药学信息与病人临

床实际紧密和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智能化。因此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对用药监测系统进行革新。

笔者和大通医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联合研发出“智能化用药监测系统”,和呼吸内科、博龙医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出“CPM-抗生素理想曲线版(2.0版)”。并对其能否降低可预防ADEs进行验证。

1. 方法

1.1 “智能化用药监测系统”研发思路及运行方式

目前很多医院已经建立医生工作站,实现处方和病历电子化,其中诊断录

入完全采用了ICD-10编码系统,检验信息系统也已经完全实现了电子化,这些条件为实现“禁忌症”与病人的病情诊断、实验检查结果相链接提供了必要条件。

笔者从某院1200种药物的药品说明书中收集“禁忌症”。在数据库的构建过程中,发现对“禁忌症”的表述比较抽象或者不全面,往往与临床实际脱节。举例来说,“A药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用”,严重肾功能不全本身包含丰富的内容,而应按照ICD-10编码系统将其解读为尿毒症、尿毒症性脑病、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性心包炎、尿毒症性心肌病、尿毒症性心肌炎、尿毒症性心脏病、尿毒

症性神经病、溶血-尿毒症性综合征、肾外性尿毒症等[7];另外,肌酐清除率<30ml/min可确定为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15ml/min可确定为肾功能衰竭[7]。“B药肾功能不全者禁用”,除包括上述ICD-10编码系统的诊断外,还

有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挤压综合征、急性肾炎、急性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血管炎性肾小球肾炎、IgM肾病等;而肌酐清除率<50ml/min可定义为肾功能

不全[7],因此将肌酐清除率公式设置在“系统”内,使之根据病人性别、年龄、肌酐值自动计算出肌酐清除率,以此作为判断肾功能不全、严重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衰竭的标准。“C药高脂血症者禁用”,高脂血症按照ICD-10编码系统可解读为复合性高脂血症、其他高脂血症、视网膜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等;而

总胆固醇>6.22mmol/L,或者甘油三酯>2.26mmol/L可判断为高脂血症[7]。类

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目前医院的HIS处方信息以天为单位导入到专用服务器上进行预处理,处理在后台运行不会影响医院正常网络系统。待条件成熟后再嵌入到医院的网络

系统,进行同步监控。

1.2 CPM-抗生素理想曲线版(2.0版)的功能

输入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血肌酐值、给药剂量等,就可通过设在计算机内的药代动力学公式计算出抗生素的药-时曲线,峰、谷浓度等。对时间依赖性抗生素,显示T>MIC,参考值70%以上判断剂量偏大,参考值50%以下判断剂量偏小。对浓度依赖性抗生素,显示Cmax与MIC比值,参考值小于4,

判断剂量偏小,参考值在4~8之间,判定剂量适中。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万古霉素等,如显示血药浓度超过中毒浓度,则判定其过量(8)。

举例来说,某患者为86岁老年男性,体重60Kg,临床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入院第八日查肌酐106μmol/L(59~104μmol/L),予阿米卡星0.4g 每天1次静脉滴注(第九日~第十一日)。第十一日,肌酐上升到146μmol/L。笔者认为,阿米卡星在体内过量是导致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原因。

以“CPM-抗生素理想曲线版(2.0版)”进行计算。按照痰培养结果在“细菌信息”中选择肺炎克雷伯氏菌,在“MIC”中选择敏感;在“病人信息”中输入年龄、体重、肌酐106μmol/L;在“用药信息”中选择阿米卡星,再选择药动学参数;阿米卡星400mg每天1次静脉滴注,将数据输入“均匀给药”中;最后点击“计算”,就可显示阿米卡星的药时曲线,如图1所示,阿米卡星Cmax 达到32.4mg/L,超过中毒浓度30mg/L,Cmax/MIC=8.09,大于8,因此判断阿米卡星过量。第十一日,患者肌酐上升到146μmol/L,将数据输入软件,同理显示阿米卡星的药时曲线,如图2所示,阿米卡星Cmax达到35.2mg/L,Cmax/MIC=8.79,因此判断阿米卡星有在体内蓄积的趋势。笔者建议停用阿米卡星,改用其他抗生素治疗,被采纳。第十七日,查肌酐下降为97μmol/L。1.3可预防ADEs收集方法

对相关病史进行研究,以病人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病情出现变化为信号,包括病人的不适主诉,出现异常的症状、体征,异常的实验检查结果和器械检查结果,根据Naranjo评分表(表3)判断是否属于ADEs[4]。因违反禁忌证、给药剂量不正确等用药错误而引发的事件可判定为可预防ADEs[4]。对每一个可能的事件,均由一个医生和一个药师单独进行评判,当在ADEs的存在与否、可否预防的评判上出现分歧的时候,则医生和药师两人进行讨论,从而达成一致,如不能达成一致,则请第三位医生或药师进行评判,做出最终的结论。对于这种方式评判的一致性,采用Kappa统计进行评估,分值在0.6以上说明评价结果相当可靠[9]。

1.4对能否降低可预防ADEs的验证方法

选择某院呼吸内科为实验组,以另外3家医院呼吸内科为对照组。在实验组中,以“智能化用药监测系统”和“CPM-抗生素理想曲线版(2.0版)”审查3个月时间段内的处方,对审查出的各种类型的“禁忌症”和抗生素剂量错误警示进行整理、归纳,但暂时不把警示结果告知医生。待3个月结束后,将结果反馈给医生,并与之进行协商和共同探讨,使医生基本理解和接受。再以同样方式审查另外3个月内的处方,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并监测前后各3个月时间段可预防ADEs。在对照组中,对同样前后3个月时间段内的可预防ADEs 进行监测但始终不进行干预。

1.5统计方法

比较实验组前后各3个月时间段内“禁忌症”警示下降率用X2检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可预防ADEs下降率用Fisher确切概率计算法。所有统计分析均应用SAS软件包。

2.结果

经过多层技术测试,质量控制以及相关专家的评定,如图1和图2所示,“CPM-抗生素理想曲线版(2.0版)”能根据患者性别、年龄、体重、肌酐、致病菌等审查抗生素剂量;如图4所示,“智能化用药监测系统”已具备与诊断、检验相关联的“禁忌症”警示功能。如表5所示,在实验组中,“系统”在前3个月时间段内,于7186张处方中审查出与检验值相关“禁忌症”195条,与诊断相关禁忌症24条,共219条,如表6所示,“CPM-抗生素理想曲线版(2.0版)”审查出抗生素剂量错误59例;在后3个月时间段内,于7175张处方中仅审查出与检验值相关“禁忌症”59条,与诊断相关“禁忌症”8条,共67条,抗生素剂量错误24例。“禁忌症”和抗生素剂量错误警示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7所示,在实验组前3个月时间段内,收治病人355人次,发现可预防ADEs19例,后3个月时间段内,收治病人351人次,发现可预防ADEs3例。如表8所示,在对照组前后3个月时间段内分别收治病人512人次和508人次,分别发现可预防ADEs21例和23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可预防ADEs的发生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于评价ADEs是否存在、是否可以防范,Kappa统计分值分别为0.72和0.74。

6.讨论

抗菌药物剂量过大,因血药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肝、肾功能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等;但如果剂量不足,因有效血药浓度不能维持足够长时间可能导致治疗失败。“CPM-抗生素理想曲线版(2.0版)”为临床药师指导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并且在应用过程中逐渐熟悉和掌握各种抗生素的使用特点。

目前各大医院的医生出于习惯和省事,往往在诊断录入中只写入一个ICD-10诊断,因此“智能化用药监测系统”只审查出与诊断相关的“禁忌症”32条,而与检验值相关的“禁忌症”却有254条。可见在目前的条件下,通过链接检

验值审查“禁忌症”是主要手段。由于检验监控数据各家医院存在一定程度的

差异,有人会担心其推广应用难度,而实际上每家医院只需要做一次相关检验

项目的匹配即可快速推广。目前医生在诊断录入中只写一个诊断的现象也是暂

时的,因为把诊断录入写完整不需要花费医生很多时间,相信随着医院对医生

诊疗规范性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种现象会逐渐改变的,因此会审查出更多的与

诊断相关的禁忌症。

由于对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成人常用剂量亚胺倍南/西司他丁或万古霉素,致使药物在体内蓄积而诱发精神失常或急性肾功能不全;由于在肾功能不全且不伴有低钾血症的患者中使用氯化钾而导致高钾血症;由于对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复方甲氧那明和复方可待因而诱发急性左心衰;由于对已有低钾血症的患者未停用呋塞米或氢氯噻嗪,致使低钾加重;由于在高脂血症患者中使用30%脂肪乳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这些ADEs是因给药剂量不正确或违反“禁忌症”而引发,因此都是可以预防的。实际情况证实了这一点,在实验组中,通过研发成功的“CPM-抗生素理想曲线版(2.0版)”和“智能化用药监测系统”审查出各种抗生素剂量错误和“禁忌症”,与医生进行沟通,促其改正后,随着审查出的抗生素剂量错误和“禁忌症”警示的显著减少,可预防ADEs发生率也显著下降。

参考文献:

[1]Kelly MS, Chad SJ, Byron Y, et al.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neurosurgical intensive care patients[J]. Neurosurgery 2006, 58(3):426~433

[2]Zandieh SO, Goldmann DA, Keohane CA, et al. Risk factors in preventable adverse drug events in pediatric outpatients[J]. J Pediatr 2008, 152(2):225-31.

[3]Nuckols TK, Paddock SM, Bower AG, et al. Costs of intravenous adverse drug events in academic and nonacademic intensive care units[J]. Med Care 2008, 46(1):17-24.

[4]ZHAI X B, BO S W, WANG H P, et al. Influence of time and costs of hospitalization by severe adverse drug events[J]. Chin J Pharmacoepidemiol(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7, 16(3):153~156

[5]Thomsen LA, Winterstein AG, S?ndergaard B,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incid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eventable adverse drug events in ambulatory care[J]. Ann Pharmacother 2007, 41(9):1411-1426.

[6]GUO H, SUN Y, CHEN H B et al. Synchronized screening of medical orders for inpatients in tumor department by PASS[J]. J China Pharm(中国药房),2007, 18(14): 1117~1118

[7]YE R G, LU Z Y. Internal Medicine (内科学) [M]. 6th ed. Beijing: People’s Health Press, 2005,440~449,536~542,821~822

[8]LIANG Yong-jie, ZHAI Xiao-bo, HE Li-xian, et 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value of antibacterial-application software[J]. Chin Med J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8, 121(1):86~89[9]Brian JK, Brian LE, Michelle EA, et al. Medication errors and adverse drug events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 Direct observation approach for detection[J].Crit Care Med 2006, 34(2):415~425

图1阿米卡星Cmax达到32.4mg/L,Cmax/MIC=8.09 Fig.1 Cmax of amikacin was 32.4mg/L,Cmax/MIC=8.09

图2阿米卡星Cmax达到35.2mg/L,Cmax/MIC=8.79 Fig.2 Cmax of amikacin was 35.2mg/L,Cmax/MIC=8.79

表3 Naranjo评分表

Table 3 Naranjo judgement

是不是不知道

(1)以前是否有类似报道? +1 0 0

(2)使用可疑药物后药物不良事件是否出现? +2 -1 0

(3)停药或使用特异性拮抗药后是否改善? +1 0 0

(4)再次使用可疑药物后不良事件是否再次出现? +2 -1 0

(5)不良事件是否可用非药物的其它原因解释? -1 +2 0

(6)使用安慰剂后药物不良事件是否再次出现? -1 +1 0

(7)可疑药物在血液或体液中是否达到中毒浓度? +1 0 0

(8)剂量增加反应是否加重或剂量减少反应是否减轻?+1 0 0

(9)以前使用相同可疑药物是否出现过类似反应? +1 0 0

(10)药物不良事件是否有任何客观据? +1 0 0

当总分≥5分则判断为一次药物不良事件。

图4 “智能化用药监测系统”审查出与检验值相关“禁忌症”截图

Picture 4 “the intelligent prescription screening system” examined the “contraindication” which was connected with laboratory value

表5实验组前后各3个月时间段内“系统”审查出“禁忌症”一览表

Table5 the table of “contraindications”examined by the “system” dur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three months’perio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前3个月时间段后3个月时间段

与禁忌症有关的药物禁忌症类型警示次数与禁忌症有关的药物禁忌症类型警示次数

与检验值相关的禁忌症

10%氯化钾注射液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54 10%氯化钾注射液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18

氯化钾片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18 氯化钾片肾功能不全者禁用7

10%氯化钠注射液低钾血症者禁用 17 10%氯化钠注射液低钾血症者禁用6

注射用七叶皂甙钠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16 注射用七叶皂甙钠肾功能不全者禁用3

苯溴马隆片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12 苯溴马隆片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用7

30%脂肪乳注射液高脂血症者禁用 10 30%脂肪乳注射液高脂血症者禁用3

阿司匹林肠溶片活动性溃疡者禁用 10 阿司匹林肠溶片活动性溃疡者禁用4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Ⅱ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7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Ⅱ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用4

盐酸精氨酸注射液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7 盐酸精氨酸注射液肾功能不全者禁用3

螺内酯片高钾血症者禁用7

多潘立酮片胃肠道出血者禁用 7

吲达帕胺缓释片低钾血症者禁用6

阿卡波糖片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用5

吲哚美辛栓活动性溃疡者禁用 5 吲哚美辛栓活动性溃疡者禁用 2

格列齐特Ⅱ片肾功能不全者禁用5

聚磺苯乙烯钠散血钾<4mmol/L者禁用4

吲哚美辛栓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3 吲哚美辛栓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1

硝酸甘油注射液严重贫血者禁用 1 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严重贫血者禁用1

注射用顺铂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1

与诊断相关禁忌症

复方可待因口服溶液下呼吸道感染者禁用 11 复方可待因口服溶液下呼吸道感染者禁用 8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心力衰竭者禁用6

复方可待因口服溶液冠心病者禁用5

甲氧氯普安注射液便血者禁用2

合计 219 67

表6 “CPM-抗生素理想曲线版(2.0版)”审查出抗生素剂量错误一览表

Table6 CPM antibacterial-application software examined the dose error of antibacterials

前3个月时间段后3个月时间段

抗生素种类错误类型病例数病例数

头孢他啶剂量过大 12 5

左氧氟沙星剂量过大 12 4

头孢吡肟剂量过大 6 2

阿米卡星剂量过大 5 2

万古霉素剂量过大 5 2

亚胺倍南/西司他丁剂量过大 3 1

美罗培南剂量过大2

头孢呋辛钠剂量过小 14 8

合计 59 24

表7实验组前后各3个月时间段内可预防药物不良事件数量及引发的药物

Table 7 The incidence of various kinds of preventable adverse drug events and their caused drugs dur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three months’perio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干预前药物不良事件引发的药物干预后药物不良事件引发的药物高钾血症5例 10%氯化钾注射液,氯化钾片,螺内酯片高钾血症2例螺内酯片,氯化钾片

低钾血症加重4例 10%氯化钠注射液,吲达帕胺缓释片低钾血症加重1例 10%氯化钠注射液

上消化道出血加重2例多潘立酮片,阿司匹林肠溶片

急性左心衰2例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复方可待因口服溶液

肾功能不全加重1例注射用七叶皂甙钠

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

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阿米卡星注射液

急性心肌梗死 1例30%脂肪乳注射液

精神失常 1例注射用亚胺倍南/西司他丁

低血糖1例格列齐特Ⅱ片

合计 19例3例

表8对照组前后各3个月时间段内可预防药物不良事件数量及引发的药物

Table 8 The incidence of various kinds of preventable adverse drug events and their caused drugs during the same three months’period in the contrast group

前2个月药物不良事件引发的药物后2个月药物不良事件引发的药物

高钾血症6例10%氯化钾注射液,螺内酯片高钾血症7例 10%氯化钾注射液,氯化钾片,螺内酯片低钾血症加重5例氢氯噻嗪片,呋塞米注射液低钾血症加重7例氢氯噻嗪片,呋塞米注射液

白细胞减少加剧3例奋乃静片,甲硝唑注射液白细胞减少加剧2例格列吡嗪片,噻氯匹定片

血小板减少加剧2例甲硝唑片,噻氯匹定片血小板减少加剧2例噻氯匹定片

急性左心衰2例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急性左心衰1例复方甲氧那明胶囊

地高辛中毒1例地高辛片地高辛中毒2例地高辛片

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硫酸异帕米星注射液精神失常 1例注射用头孢吡肟深静脉血栓1例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

合计 21例 23例

[基金项目] 上海市卫生局科研课题(No. 2006087)

[作者简介]

翟晓波 (1968年),男,学士,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 临床药学

E-mail: Xiaobo_zhai@https://www.wendangku.net/doc/3f14851507.html,

智能化用药监测系统和抗生素应用软件在减少可预防药物不良事件中的作用

作者:翟晓波, 何志高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上海200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3f14851507.html,/Conference_7012687.aspx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抗生素得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抗生素可以治疗各种病原菌,疗效可靠,使用安全。但由于个体差异以及长期大剂量地使用等问题,也可引起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等不良反应。 (一)毒性反应就是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最为常见得反应,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造血系统、肾脏、肝脏、胃肠道与局部等方面: 1、神经系统抗菌药物对神经系统得影响可表现为多方面,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得损害,有神经症状、亦有精神病样发作。多见于氨基威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等,以及新霉素,多粘菌素B等。 对中枢神经得影响:青霉素类全身应用时如剂量过大、浓度过高或注射速度过快时,药物对大脑皮层可产生直接刺激而引起癫痫样发作、甚至死亡。鞘内注射任何抗菌药物均可引起一些反应如头痛、背与下肢痛、颈项强直、发热等反应,严重者甚至发生抽搐与昏迷。如注入剂量为常用量,此类反应一般可于1至数小时内消失,如剂量过大则可发生下肢软弱、尿潴留、大小便失禁与惊厥等较严重反应。 第八对脑神经损害:就是氨基糖重要副作用之一,各种氯基糖甙类抗生素均可能引起耳蜗或前庭损害或二者兼而有之。前庭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平衡失调、眩晕、恶心、呕吐及眼球震颤等,常有暂时性;而听力减退后则尚缺少有效措施助其恢复。母亲孕期或哺乳期应用过耳毒性抗生素;后先性耳聋者系由于耳毒性抗生素所引起。故对老年及小儿患者、肾功能不全以及属高敏体质者,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应慎用。有条件时宜进行电测听及前庭功能监测。 对周围神经得影响:多粘菌素类及基糖甙类注射后可引起口唇及手足麻木,严重者伴发头晕、舌颤等。氯霉素长期口服或滴眼可引起视神经炎,可同时伴有多发性神经炎、口服大剂量B族维生素可使症状减轻。 神经—肌肉接头阻滞:氨基糖甙类、多粘菌素类等胸腹腔内放入较大剂量、或大剂量静注,可发生呼吸抑制与四肢软弱无力,严重者可因呼吸肌麻痹而致呼吸骤停,老年、重症肌无力、肾功能不全以及同时应用乙醚等麻醉剂者尤易发生。应用新斯得明(肌注或静注0、25-1、0mg)对氨基糖甙类引致者可望有效。 精神症状:青霉素G、氯霉素、链霉素等偶可引起精神症状,表现为短暂得精神失常、濒危感、幼视、幼听、忧郁、狂躁、猜疑、失眠、夸大或癔病样发作等。磺胺药偶亦可臻精神失常。一般不经任何治疗即可于短期内恢复正常。 其它:氨基糖甙类静滴或肌注后尚有发生肌痉挛,累及面、咀嚼肌、胸腹肌、指趾等,经予以氢化可地松、钙剂、苯巴毕妥等治疗后缓解。含氟喹诺酮类可引起头晕、头痛、忧郁等。 2、造血系统氯霉素对造血系统得毒性最为常见,可引起红细胞生成抑制所致得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溶血性贫血兼有毒性作用及过敏因素。主要见于氯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当氯霉素得血浓度>35μg/ml时即可使红细胞生

妊娠期和哺乳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妊娠期和哺乳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1.FDA对抗微生物药在妊娠期应用时的危险性分类 A. 在孕妇中研究证实无危险性。 B. 动物中研究无危险性,但人类研究资料不充分,或对动物有毒性,但人类研究无危险性。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氨曲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磷霉素,两性霉素B,特比萘芬,利福布丁,乙胺丁醇,甲硝唑,呋喃妥因, C. 动物研究显示毒性,人体研究资料不充分,但用药时可能患者的受益大于危险性。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氯霉素,克拉霉素,万古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氟胞嘧啶,磺胺药/甲氧苄啶,氟喹诺酮类,利奈唑胺,乙胺嘧啶,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 D. 已证实对人类有危险性,但仍可能受益多。 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 X. 对人类致畸,危险性大于受益 奎宁,乙硫异烟胺,利巴韦林 2.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妊娠前期:从女性发育成熟到卵子受精时期。在此阶段,使用药物一般比较安全,但在体内半衰期很长的药物可能会影响胚胎正常生长。 (2)受精第一日至第十四日:在此阶段,如果药物导致大量胚囊细胞受损会导致胚胎死亡。如果仅少量细胞受损则不会影响其他细胞最终分化发育成为正常个体。 (3)受精第十五日至妊娠三个月左右:此时期是经典的致畸期。由于各种器官、躯干、四肢在这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分化,所以极易受到包括药物毒性在内各种致畸因素影响,而且 药物毒性作用越早,发生畸形的可能性就可能越严重。 (4)妊娠三个月至分娩:胎儿组要器官基本分化完成并迅速生长发育,在此阶段,药物致畸的可能性大大下降,但有些药物仍可能影响胎儿组织器官的发育和功能。 2.青霉素类抗生素:这类抗生素能妨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能促使细菌细胞膜分解,又能 抑制其合成,对许多敏感菌有杀菌作用。 (1)妊娠期:通过单纯扩散的机制透过胎盘,孕母血液中游离的青霉素浓度可较脐血中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摘要】目的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合理的用药抗生素;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 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1 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现如今医疗纠纷频发、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以及用药成本过高等,已成为多数国家、地区面临的问题,我国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合理用药的实践步履艰难,进展迟缓,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实际上,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

抗生素常见不良反应

抗生素常见不良反应 抗生素的毒性反应临床较多见,如及时停药可缓解和恢复,但亦可造成严重后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氨基糖甙类损害第八对脑神经,引起耳鸣、眩晕、耳聋,大剂量青霉素G或半合成青霉素或引起神经肌肉阻滞,表现为呼吸抑制甚至呼吸骤停。氯霉素、环丝氨酸引起精神病反应等。 ②造血系统毒性反应:氯霉素可引起再障性贫血;氯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新生霉素等有时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 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先锋霉素Ⅳ、Ⅴ、Ⅵ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头孢菌素类偶致红细胞或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细胞增加。 ③肝、肾毒性反应:妥布霉素偶可致转氨酶升高,多数头孢菌素类大剂量可致转氨酶、碱性磷酸脂酶Ⅰ和Ⅱ、多粘菌素类、氨基甙类及磺胺药可引起肾小管损害。 ④胃肠道反应:口服抗生素后可引起胃部不适。 如恶心、呕吐、上腹饱胀及食欲减退等。 四环素类中尤以金霉素、强力霉素、二甲四环素显著。 大环内脂类中以红霉素类最重,麦迪霉素、螺旋霉素较轻。 四环素类和利福平偶可致胃溃疡。 ⑤抗生素可致菌群失调,引起维生素B族和K缺乏;也可引起二重感染,如伪膜性肠炎、急性出血肠炎、念珠菌感染等。 林可霉素和氯林可霉素引起的伪膜性肠炎最多见,其次是先锋霉素Ⅳ和Ⅴ。急性出血性肠炎主要由半合成青霉素引起,以氨苄青霉素引起的机会最多。另外,长期口服大剂量新霉素和应用卡那霉素引起肠粘膜退行性变,导致吸收不良综合症,使婴儿腹泻和长期体重不增,应预重视。少数人用抗生素后引起肛门瘙痒及肛周糜烂,停药后症状可消失。 ⑥抗生素的过敏反应:一般分为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型反应、药热、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变态反应性心肌损害等。 ⑦抗生素后遗效应:指停药后的后遗生物效应, 如链毒素引起的永久性耳聋。许多化疗药可引起"三致"作用。利福平的致畸率为4.3%,氯霉素、灰黄霉素和某些抗肿瘤抗生素有致突变和致癌作用等。 1

妊娠期各类抗菌药物如何选择

孕期如何选用抗菌药物 常常遇到孕妇或家属咨询,哪些抗菌药可以用,哪些抗菌药不能用?医生是不是用错药了?其实,没有绝对安全的抗菌药,也没有绝对禁忌的抗菌药。例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作用,妊娠期避免应用;但在有明确应用指征,且患者受益大于可能的风险时,也可以在血药浓度监测下慎用。今天就谈谈这个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FDA妊娠期分级标准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根据药物对胎儿的致畸情况,将药物对胎儿的危害等级分为A、B、C、D、X 5个级别: A类:在人类有对照组的研究中,证明对胎儿无危害。包括多种维生素,孕期维生素制剂,但不包括大剂量维生素制剂。 B类:动物实验中证明对胎仔无危害,但尚无在人类的研究;或动物实验证明有不良作用,但在人类有良好对照组的研究中未发现此作用。 C类:尚无很好的动物试验或人类的研究,或者动物实验对胎儿有不良作用,但在人类尚缺乏可利用的资料。很多在妊娠期常用的药物属于此类。 D类:已有证据证明对胎儿有危害,但在孕期应权衡利弊,在利大于弊时,仍可使用。如苯妥英纳、卡马西平等。 X类:已证明对胎儿的危险明显大于任何益处。例如:治疗痤疮的异维甲酸,可致胎儿中枢神经系统、面部及心血管的多种畸形。 二、妊娠期抗菌药的应用原则 妊娠期感染时用药可参考FDA分类,权衡用药后患者的受益程度及可能的风险决定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A类:妊娠期患者可安全使用;B 类:有明确指征时慎用;C 类:在确有应用指征时,充分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选用;D 类:避免应用,但在确有应用指征且患者受益大于可能的风险时严密观察下慎用;X 类:禁用。 三、孕妇可选用的抗菌药物 1、β-内酰胺类 绝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它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抑制药,属于B类。 本类药物毒性低,对胎儿及母体均无明显影响,也无致畸作用者,妊娠期感染时可选用。 特别品种: 头孢匹罗:可通过人的胎盘屏障,禁用!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C类。在动物的研究中证实对胎儿有副反应:致畸或使胚胎致死或其他,但在妇女中无对照组或在妇女和动物研究中无可以利用的资料。 2、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阿奇霉素,属于B类。 特别品种: 克拉霉素:C类。可通过胎盘。动物试验显示本药对胚胎及胎仔有毒性作用,故妊娠期妇女禁用! 特别提醒: 红霉素有肝毒性,不宜长期使用。虽未证实,但有资料显示:长期使用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畸形的风险,可能会造成婴儿的幽门狭窄。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头孢菌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73例有头孢菌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找出不良反应的原因,并采取相关预防措施。结果49例患者不良反应的症状为皮肤瘙痒、皮疹和静脉炎,所累及器官为附件和皮肤,所占比例为67.1%,所占比例最高,38例患者因为使用头孢呋辛钠这种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52.1%,所占比例最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医生在使用头孢菌素类的抗生素时要注重监测不良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标签:头孢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应用分析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这种药物能够对细菌细胞壁造成破坏,繁衍期杀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而且对人体也基本没有毒性,其抗菌谱广,耐青霉素酶,与青霉素这种药物相比过敏反应较少,因此该种药物为低度、高效的广泛应用抗生素[1]。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是对不良反应的个案进行总结,并研究其发展规律、发生规律、诊断方法、临床特征以及防治措施的方法,防治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临床的安全用药作用重大,而我国对抗生素的滥用较为普遍,这会造成细菌耐药性的迅速增长,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的增加[2]。为减少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造成的不良反应,对其进行研究分析,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73例有头孢菌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讨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73例有头孢菌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男性32例,女性41例,13例患者为0~10岁,1例患者11~20岁,10例患者为21~30岁,11例患者31~40岁,10例患者为41~50岁,10例患者51~60岁,8例患者为61~70岁,10例患者71~80岁,21例患者为单独用药,所占比例为28.8%,52例患者为联合用药,所占比例为71.2%。 1.2方法观察患者不良反应所累及的系统和器官,分析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具体药物,并分析患者在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注意事项。 1.3统计学分析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字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系统49例患者不良反应的症状为皮肤瘙痒、皮疹和静脉炎,所累及器官为附件和皮肤,所占比例为67.1%;11例患者的症状为

抗生素常见不良反应

抗生素常见不良反应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抗生素常见不良反应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 与用药目的无关的由药物引起的机体反应称为不良反应。其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等。副作用属药物固有反应,正常量出现较轻微。毒性反应指药物引起的生理生化机能异常和结构的病理变化,严重程度随剂量增加或疗程延长而增加。抗生素的毒性反应临床较多见,如及时停药可缓解和恢复,但亦可造成严重后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氨基糖甙类损害第八对脑神经。引起耳鸣、眩晕、耳聋;大剂量青霉素G或半合成青霉素或引起神经肌肉阻滞,表现为呼吸抑制甚至呼吸骤停。氯霉素、环丝氨酸引起精神病反应等。 2、造血系统毒性反应;氯霉素可引起再障性贫血。氯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新生霉素等有时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先锋霉素Ⅳ、Ⅴ、Ⅵ可引起白细胞

减少,头孢菌素类偶致红细胞或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细胞增加。 3、肝、肾毒性反应。妥布霉素偶可致转氨酶升高,多数头孢菌素类大剂量可致转氨酶、碱性磷酸脂酶Ⅰ和Ⅱ、多粘菌素类、氨基甙类及磺胺药可引起肾小管损害。 4、胃肠道反应。口服抗生素后可引起胃部不适,如恶心、呕吐、上腹饱胀及食欲减退等。四环素类中尤以金霉素、强力霉素、二甲四环素显着。大环内脂类中以红霉素类最重,麦迪霉素、螺旋霉素较轻。四环素类和利福平偶可致胃溃疡。 5、抗生素可致菌群失调,引起维生素B族和K缺乏。也可引起二重感染,如伪膜性肠炎、急性出血肠炎、念珠菌感染等。林可霉素和氯林可霉素引起的伪膜性肠炎最多见,其次是先锋霉素Ⅳ和Ⅴ。急性出血性肠炎主要由半合成青霉素引起,以氨苄青霉素引起的机会最多。另外,长期口服大剂量新霉素和应用卡那霉素引起肠粘膜退行性变,导致吸收不良综合症,使婴儿腹泻和长期体重不增,应预重视。少数人用抗生素后引起肛门瘙痒及肛周糜烂,停药后症状可消失。 6、抗生素的过敏反应。一般分为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型反应、药热、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变态反应性心肌损害等。 7、抗生素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的后遗生物效应,如链毒素引起的永久性耳聋。许多化疗药可引起"三致"作用。如利福

妊娠期抗生素的使用

妊娠期抗生素 头孢菌素类(第三代)该类抗生素与青霉素类极为相似,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也比较小。比青霉素类更为优越的是其抗菌谱广,对酸及各种细菌产生的b-内酰胺酶稳定,过敏反应发生率低,第一代头孢菌素有一定的肾毒性,第二代肾毒性较低,第三代对肾脏已基本无毒性,孕妇怀孕全过程可予应用。头孢哌酮钠,头孢他啶钠等。 大环内酯类该类抗生素是抑菌剂,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但有其特点:对一般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很有用,对支原体,衣原体,弓形体也很有效;血药浓度不高,但组织分布与细胞内移行性良好,毒性低,变态反应少,是孕期可安全使用的抗生素,怀孕全过程可予运用。对青霉素过敏合并呼吸道感染的孕妇可首选此类药物,如阿奇霉素。 抗厌氧菌及抗滴虫药该类药物经动物实验证明,对细菌有致突变作用,故对人类亦有危险。妊娠头三个月内要避免应用,以防引起胎儿畸形。如甲硝唑,替硝唑。 妊娠期慎用的抗菌药物(C类) C类药物仅在动物实验研究时证明对胎儿致畸或可杀死胚胎,未在人类研究证实,对孕妇用药需权衡利弊,确认利大于弊时方能应用。 氯霉素类该类抗生素可通过胎盘在胎儿体内蓄积,因胎儿肝脏中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故对此类药物的解毒功能受到影响;孕后期用药新生儿出生后可出现呕吐,厌食,腹胀,最终可导致循环衰竭,称为“灰婴综合征”,故孕早中期慎用,孕晚期禁用。 喹诺酮类该类药的毒性低,无致畸致突变作用,但可引起年幼动物的关节病变,影响软骨发育;对神经精神方面也有影响,故妊娠期避免应用。如氟哌酸,环丙沙星等。 磺胺药该类药物可通过胎盘进入胎体,与胎儿血中胆红素竞争血浆蛋白的结合部位,使血浆游离型胆红素增高,血浆游离型胆红素为酯溶性胆红素,可渗入血脑屏障,致胎儿脑损伤或出生后新生儿核黄疸,故妊娠期避免应用。如磺胺嘧啶,复方新诺明等。 抗菌中草药大青叶有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故量大可导致早产,孕妇慎用;板蓝根和大青叶属同类植物,也应慎用。 妊娠期禁用的抗菌药物(D类) D类药物对胎儿的危害有确切证据,除非孕妇用药后有绝对效果,否则不考虑应用。 氨基糖苷类有耳,肾毒性,肾清除能力差,药物浓度个体差异大,易致血药浓度升高;内耳淋巴液中药浓度高。婴儿出现听力障碍主要与用药量有关,与妊娠月份的关系不大,但其发生率为3%-11%。该类药物妊娠全过程避免应用。如链霉素,卡那霉素等 四环素类该类药物是典型的致胎儿畸形药物。孕早期使用可致胎儿四肢发育不良和短肢畸形;孕中期致牙蕾发育不良,先天性白内障;孕后期引起孕妇肝功能衰竭,故整个孕期应禁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四环素,土霉素等。 红霉素酯化物该类抗生素可导致孕妇肝内胆汁淤积征和肝实质损害,引起转氨酶升高,肝肿大及阻塞性黄疸等其发生率高达40%,这可能与酯化物的高敏反应有关,该类药物妊娠全过程避免应用。如依托红霉素(无味红霉素),琥乙红霉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抗生素;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1]。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2]。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3]。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 1 过敏反应

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5],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以及氧化、分解、聚合、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作用,或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多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为特异高敏体质。 1.1 过敏性休克此类反应属Ⅰ型变态反应,所有的给药途径均可引起。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引起此类反应,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之间还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前一定要先做皮试。 1.2 溶血性贫血属于Ⅱ型变态反应,其表现为各种血细胞减少。如:头孢噻吩和氯霉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1.3 血清病、药物热属于Ⅲ型变态反应,症状为给药第7~14天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伴关节周围水肿及发热、胃肠道黏膜溃疡和肠局部坏死。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和链霉素均可引起以上反应。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等抗菌药物还可引起药物热。 1.4 过敏反应这是一类属于Ⅳ型变态反应的过敏反应。如:经常接触链霉素或青霉素,常在3~12个月内发生。 1.5 未分型的过敏反应有皮疹(常见为荨麻疹)[6]、血管神经性水肿、日光性皮炎、红皮病、固定性红斑、多形性渗出性红斑、重症大疱型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多见于青霉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林可霉素等;内脏病变,包括急慢性间质性肺炎、支气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一、药物不良反应(advense drug reactions,简称ADR)的定义:WHO国际药物监察合作中心规定: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的过程中,给予正常用法、用量的药物所出现的任何有害的、非预期的和与作用目的无关的反应。 我国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对不良反应定义为: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或有害反应。 明确:药物不良反应是: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正常用量下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的反应,属于药源性疾病范畴。 反之:不合格药品,非正常用法,非正常用量,只要三者出现其中之一的情况下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反应则不能称之为药物不良反应,而是医疗差错,甚至是构成医疗事故。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 据报道,1958年~1962年间,发生于西欧的反应停事件,导致8000多例海豹婴儿的出生,给无数家庭带来难以言喻的痛苦。在我们的日常医疗过程中,几乎每天都有ADR发生,据FDA报道,2005年ADR报告总数为464068份。轻者造成患者不适,重则引起死亡。 三、预防ADR的意义: 只要对ADR有了正确的了解,ADR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其意义在于: 1、从医人员的职业道德的要求:人们将医务人员称之为白衣天使,其扮演着人类健康守护神的角色,担负着救死扶伤的职责,这一神圣的职业要求医务人员将ADR降低到最低限度,减轻患者痛苦,恢复其身心健康。 2、行业竞争的需要:民营医院不具备公立医院拥有的品牌优势和政策优势,无法与之竞争,而如今的民营医疗机构,数量众多,良莠不齐,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狭缝中生存发展,必须狠抓医疗质量,积极预防并减少ADR。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一)、青霉素类 青霉素类是通过抑制菌体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因人体细胞无细胞壁,青霉素对其几乎无影响。又因青霉素抗菌谱很广。所以深受患者欢迎。成为临床最常用的抗生素之一。但由于近年来大剂量、高浓度使用青霉素现象增多,其不良反应屡见发生。青霉素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妊娠期如何选用抗菌药物

妊娠期如何选用抗菌药物 妊娠期是妇女独有的一段特殊时期。如用药不当,对孕妇、胎儿、及新生儿均可产生不良影响。为了便于孕妇谨慎、安全地选择药物,现将常用的抗微生物药物按照孕期的安全性分类列出(见表1)。美国FDA根据药物对胎儿的危害性将其分为以下5级: A级:在设有对照组的药物研究中,妊娠首3个月的妇女未见到药物对胎儿危害的迹象(并且也没有在其后6个月具有危害性的证据),该类药物对胎儿的影响甚微。 B级:在动物繁殖研究中(并未进行孕妇的对照研究),未见到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或在动物繁殖性研究中发现药物有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并未在设对照组、妊娠首3个月的妇女中得到证实(也没有在其后的6个月具危害性的证据)。 C级:动物研究证明药物对胎儿有危害性(致畸或胚胎死亡等),但尚未设对照的妊娠妇女研究,或没有在妊娠妇女及动物并进行研究。本类药物只有在权衡对妇女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之后,方可使用。 D级:有明确证据显示,药物对人类胎儿有危害性,但尽管如此,孕妇用药后绝对有益(例如用该药来挽救孕妇的生命,或治疗其他较安全的药物无效的严重疾病)。 X级:对动物和人类的药物研究或人类用药的经验表明,药物对胎儿有危害,并且孕妇应用这

一.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1.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 2.头孢菌素类: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3.万古霉素类: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 4.氨基糖苷类:能与细菌的30S亚基结合,影响蛋白质合成的多个环节而发 挥抗菌作用 5.四环素类:与细菌核蛋白替30S亚基单位结合,阻止肽链延伸 6.大环内酯类:能与敏感细菌的50S核蛋白体亚基可逆性结合,通过抑制新 合成的肽基tRNA分子从核蛋白体受体部位移至肽酰基结合部位,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7.克林霉素类:能与细菌核蛋白体的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而 抑制蛋白质合成。 8.氯霉素类: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可逆性结合,抑制酰肽基转移酶,从 而抑制肽链的形成 9.利福平:抑制DNA依赖的RNA聚合酶,阻碍mRNA的合成 10.喹诺酮类:抑制DNA回旋酶和拓朴异构酶Ⅳ,阻碍敏感细菌DNA的复制 11.磺胺类: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干扰叶酸代谢 12.甲氧苄胺嘧啶(TMP):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干扰叶酸代谢 13.多粘菌素B:破坏细菌的细胞外膜脂质双层结构,使膜通透性增加,胞内 成分外漏导致细菌死亡 14.两性霉素B:选择性地与真菌细胞膜的固醇部分结合,在细胞膜上形成孔 道,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导致胞内成分外漏,造成细胞死亡。细菌的细胞膜不含固醇,故对细菌无作用。 二.药品别名--最新版 药品正名药品别名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悉复欢注射液 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洁罗维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瑞科沙 多索茶碱葡萄糖注射液…………………………………舒志 硫酸奈替米星葡萄糖注射液……………………………..布拉欣 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力深 阿奇霉素氯化钠注射液………………………………欣匹特 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济舒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凯兰欣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强舒西林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海可拉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邦他唑仙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凯韦可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菌得治 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先锋Ⅴ 注射用炎琥宁………………………………………………..沙多力卡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先舒 注射用阿洛西林钠………………………………………..阿乐欣 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艾尔嘉

抗生素常见不良反应

抗生素常见不良反应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抗生素常见不良反应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 与用药目的无关的由药物引起的机体反应称为不良反应。其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等。副作用属药物固有反应,正常量出现较轻微。毒性反应指药物引起的生理生化机能异常和结构的病理变化,严重程度随剂量增加或疗程延长而增加。抗生素的毒性反应临床较多见,如及时停药可缓解和恢复,但亦可造成严重后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氨基糖甙类损害第八对脑神经。引起耳鸣、眩晕、耳聋;大剂量青霉素G或半合成青霉素或引起神经肌肉阻滞,表现为呼吸抑制甚至呼吸骤停。氯霉素、环丝氨酸引起精神病反应等。 2、造血系统毒性反应;氯霉素可引起再障性贫血。氯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新生霉素等有时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先锋霉素Ⅳ、Ⅴ、Ⅵ可引起白细胞

减少,头孢菌素类偶致红细胞或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细胞增加。 3、肝、肾毒性反应。妥布霉素偶可致转氨酶升高,多数头孢菌素类大剂量可致转氨酶、碱性磷酸脂酶Ⅰ和Ⅱ、多粘菌素类、氨基甙类及磺胺药可引起肾小管损害。 4、胃肠道反应。口服抗生素后可引起胃部不适,如恶心、呕吐、上腹饱胀及食欲减退等。四环素类中尤以金霉素、强力霉素、二甲四环素显着。大环内脂类中以红霉素类最重,麦迪霉素、螺旋霉素较轻。四环素类和利福平偶可致胃溃疡。 5、抗生素可致菌群失调,引起维生素B族和K缺乏。也可引起二重感染,如伪膜性肠炎、急性出血肠炎、念珠菌感染等。林可霉素和氯林可霉素引起的伪膜性肠炎最多见,其次是先锋霉素Ⅳ和Ⅴ。急性出血性肠炎主要由半合成青霉素引起,以氨苄青霉素引起的机会最多。另外,长期口服大剂量新霉素和应用卡那霉素引起肠粘膜退行性变,导致吸收不良综合症,使婴儿腹泻和长期体重不增,应预重视。少数人用抗生素后引起肛门瘙痒及肛周糜烂,停药后症状可消失。 6、抗生素的过敏反应。一般分为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型反应、药热、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变态反应性心肌损害等。 7、抗生素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的后遗生物效应,如链毒素引起的永久性耳聋。许多化疗药可引起"三致"作用。如利福

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属于对各种细菌以及各类微生物产生抑制和杀灭作用的物质的统称,主要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两大类型。其中抗生素属于真菌、细菌以及放线菌属这类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其在高浓度时可以有效抑制和杀灭其他可使人体发生病变的病源微生物。 女性在处于妊娠期和浦乳期时,尽量避免使用一切抗菌药物,以免对胎儿和幼儿的生长发育造成损害,但若是孕妇或产妇不慎遭到细菌或病毒感染,不得不进行抗菌治疗时,就需要慎重选择科学合理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减少疾病和药物对母体及胎儿或幼儿的身体损伤。本文主要探讨关于女性处于妊娠期时,对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具体过程如下所示。女性处于妊娠期可选用的抗茵药物女性处于妊娠期,对于抗菌药物的选择,需要选择毒性低,对胎儿无不良作用并且不会对胎儿造成畸形的高安全性抗菌药物。目前临床医学推荐的抗菌药物主要有三大类,分别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以及大环内酯类。以上药物具体内容为(1)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具有与青霉素类相似的作用机制、理化特性和临床作用,但该类药物相对于青霉素类而言,其具有抗菌更广泛的优势,对酶和对酸稳定,并且无任何肾毒性制,没有造成胎儿畸形的危害。目前,临床医学上常用的头孢菌素类主要有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钠、头孢噻肟钠、头孢唑林钠、头孢氨苄以及头孢拉定等几款药物;(2)青霉素类:青霉素类具有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的作用,而人类与各大哺乳动物的细胞并无细胞壁,因此青霉素类对人体的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同时对处于妊娠期女性的肝肾功能影响也相对较小,对胎儿也无致畸性的效果。但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比较起来,其具有抗菌谱窄,却不耐酸的不足点。另外,青霉素类对各大细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并不稳定,同时还具有不能口服这一缺陷,并容易出现过敏现象。为了使该药物能够有效的发挥其抗菌功效,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分析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分析 发表时间:2016-05-09T09:43:45.97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2期作者:张璐琳 [导读] );不良反应多累及皮肤及其附件;不良反应涉及的抗生素中,以头孢菌素类所占比例最高(P<0.05)。结论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可引起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合理用药,避免发生滥用现象,提高临床用药安全。 张璐琳 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市人民医院云南楚雄 675000 【摘要】目的对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用药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将2013年1 月-2015年12月,调查统计的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统计发现,本组患者中,61-76岁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P<0.05);不良反应多累及皮肤及其附件;不良反应涉及的抗生素中,以头孢菌素类所占比例最高(P<0.05)。结论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可引起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合理用药,避免发生滥用现象,提高临床用药安全。【关键词】抗生素;不良反应;合理用药;临床分析 临床上抗生素属于一种常用药物,主要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药效作用主要为抑菌杀菌,临床预防治疗过程中的利用率较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药物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均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抗生素也不例外。近几年,随着抗生素滥用现象日益严峻,使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用药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的目的,对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统计调查中资料为获得明确诊断的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患者,共计选择其中的8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完整,证实为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 1.2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统计调查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 1.3 数据处理 在数据处理工作中,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患者年龄等计量资料经(±s)形式表示,统计分析中,计量资料对比接受t 检查,计数资料对比接受Χ2检验,P<0.05视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视为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 本组86例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患者中,包括有男性40例(46.51%),女性46例(53.49%),显然男性与女性患者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年龄集中在11-76岁之间,平均(38.9±11.5)岁。其中11-16岁者共计11例(12.79%),17-30岁者共计11例(12.79%),31-40岁者共计7例(8.14%),41-50岁者共计8例(9.30%),51-60岁者共计22例(25.58%),61-76岁者共计27例(31.40%),显然61-76岁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P<0.05)。 2.2 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与临床表现 经统计发现,86例不良反应患者中,累及皮肤及其附件者所占比例最高(P<0.05),临床表现主要为红肿、皮疹、皮肤瘙痒、荨麻疹等。详见表1。 表1 86例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与临床表现 3 讨论 临床上,由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比较常见,发生率较高,经分析发现,诱发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体质、药物本

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

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4-03-25T15:40:52.403Z 来源:《中医学报》2013年12月第28卷供稿作者:刘晓瑛1陈冬妹2刘晓瑜3 [导读] 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 刘晓瑛1陈冬妹2刘晓瑜3 1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水边卫生院江西吉安331409; 2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人民医院江西吉安331409; 3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中医院江西吉安343700 【摘要】 目的:是为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主要从药物的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749 05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 8999(2013)12 0169 01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有些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常见的不良反应有:1过敏反应 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以及氧化、分解、聚合、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作用,或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多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为特异高敏体质。 1 1过敏性休克,此类反应属Ⅰ型变态反应,所有的给药途径均可引起。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引起此类反应,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之间还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前一定要先做皮试。 1 2溶血性贫血,属于Ⅱ型变态反应,其表现为各种血细胞减少。如:头孢噻吩和氯霉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1 3血清病、药物热,属于Ⅲ型变态反应,症状为给药第7~14天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伴关节周围水肿及发热、胃肠道黏膜溃疡和肠局部坏死。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和链霉素均可引起以上反应。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等抗菌药物还可引起药物热。 1 4未分型的过敏反应,有皮疹(常见为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日光性皮炎、红皮病、固定性红斑、多形性渗出性红斑、重症大疱型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多见于青霉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林可霉素等;内脏病变,包括急慢性间质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肝炎、弥漫性过敏性肾炎,常见于青霉素类、链霉素等。复方新诺明还可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 2毒性反应 抗生素药物的毒性反应是药物对人体各器官或组织的直接损害,造成机体生理及生化机能的病理变化,通常与给药剂量及持续时间相关。 2 1对神经系统的毒性,如: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出现癫痫样发作。青霉素和四环素可引起精神障碍。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类和四环素可引起耳和前庭神经的毒性。链霉素、多粘霉素类、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可造成眼部的调节适应功能障碍,发生视神经炎甚至视神经萎缩。 新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可引起精神系统不良反应。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可能减少突触前乙酰胆碱释放或加强了突触后受体抑制作用,可诱导肌无力危象。 2 2肾脏毒性,许多抗生素均可引起肾脏的损害,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的最主要不良反应是耳肾毒性。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第3代头孢菌素的半衰期均有不同程度延长,应引起临床医生用药时的高度重视。 2 3肝脏毒性,如:两性霉素B和林可霉素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大剂量四环素可引起浸润性重症肝炎,大环内酯类和苯唑青霉素引起胆汁淤滞性肝炎,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噻吩和头孢噻啶及青霉素中的苯唑西林、羧苄西林、氨苄西林等偶可引起转氨酶升高,链霉素、四环素和两性霉素B可引起肝细胞型黄疸。 2 4对血液系统毒性,如:氯霉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中毒性粒细胞缺乏症,大剂量使用青霉素时偶可致凝血机制异常,第3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羟羧氧酰胺菌素等由于影响肠道菌群正常合成维生素K可引起出血反应。 2 5免疫系统的毒性,如:两性霉素B、头孢噻吩、氯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对机体免疫系统和机制具有毒性作用。 2 6胃肠道毒性,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常见。可引起胃肠道反应的药物如:口服四环素类、青霉素类等,其中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等药物即使注射给药,也可引起胃肠道反应。 2 7心脏毒性,大剂量青霉素、氯霉素和链霉素可引起心脏毒性作用,两性霉素B对心肌有损害作用,林可霉素偶见致心律失常。 3特异性反应 特异性反应是少数患者使用药物后发生与药物作用完全不同的反应。其反应与患者的遗传性酶系统的缺乏有关。氯霉素和两性霉素B进入体内后,可经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使血红蛋白转变为变性血红蛋白,对于该酶系统正常者,使用上述药物时无影响;但对于具有遗传性变性血红蛋白血症者,机体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即使使用小剂量药物,也可导致变性血红蛋白症。

抗生素常见不良反应

抗生素常见不良反应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 与用药目的无关的由药物引起的机体反应称为不良反应。其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等。副作用属药物固有反应,正常量出现较轻微。毒性反应指药物引起的生理生化机能异常和结构的病理变化,严重程度随剂量增加或疗程延长而增加。抗生素的毒性反应临床较多见,如及时停药可缓解和恢复,但亦可造成严重后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氨基糖甙类损害第八对脑神经。引起耳鸣、眩晕、耳聋;大剂量青霉素G或半合成青霉素或引起神经肌肉阻滞,表现为呼吸抑制甚至呼吸骤停。氯霉素、环丝氨酸引起精神病反应等。 2、造血系统毒性反应;氯霉素可引起再障性贫血。氯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新生霉素等有时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先锋霉素Ⅳ、Ⅴ、Ⅵ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头孢菌素类偶致红细胞或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细胞增加。

3、肝、肾毒性反应。妥布霉素偶可致转氨酶升高,多数头孢菌素类大剂量可致转氨酶、碱性磷酸脂酶Ⅰ和Ⅱ、多粘菌素类、氨基甙类及磺胺药可引起肾小管损害。 4、胃肠道反应。口服抗生素后可引起胃部不适,如恶心、呕吐、上腹饱胀及食欲减退等。四环素类中尤以金霉素、强力霉素、二甲四环素显著。大环内脂类中以红霉素类最重,麦迪霉素、螺旋霉素较轻。四环素类和利福平偶可致胃溃疡。 5、抗生素可致菌群失调,引起维生素B族和K缺乏。也可引起二重感染,如伪膜性肠炎、急性出血肠炎、念珠菌感染等。林可霉素和氯林可霉素引起的伪膜性肠炎最多见,其次是先锋霉素Ⅳ和Ⅴ。急性出血性肠炎主要由半合成青霉素引起,以氨苄青霉素引起的机会最多。另外,长期口服大剂量新霉素和应用卡那霉素引起肠粘膜退行性变,导致吸收不良综合症,使婴儿腹泻和长期体重不增,应预重视。少数人用抗生素后引起肛门瘙痒及肛周糜烂,停药后症状可消失。 6、抗生素的过敏反应。一般分为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型反应、药热、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变态反应性心肌损害等。 7、抗生素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的后遗生物效应,如链毒素引起的永久性耳聋。许多化疗药可引起"三致"作用。如利福平的致畸率为4。3%,氯霉素、灰黄霉素和某些抗肿瘤抗生素有致突变和致癌作用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