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演变

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演变

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演变
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演变

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演变

摘要

中国有着5000年的历史,经历过风风雨雨,伴随着历史的变迁、朝代的交替、行政组织的产生、管理者的转变,行政组织作为国家管理活动的载体,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自然也就有了行政组织的演变。中国行政组织的演变是不断地沿袭、继承中加以改变的。

关键词: 古代行政组织演变

中国素来以历史悠久著称于世,屹立于东方,不管在哪一个朝代,都会涌现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各类优秀的管理人才,还出现了汉、唐、宋、明、清等走在世界历史前列的强大王朝。历代统治者在国家治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当时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又有一些落后的制度。我们应该以史为鉴,鉴往知未来,掌握历史行政组织演变的规律,明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通过对秦朝至清朝的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作一些较浅的探讨。

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

(一)先秦时期

据史料记载,我国奴隶制时期的行政组织实行的是“亲贵合一”的组织原则,因而带有强烈的宗法色彩。奴隶主贵族的家族组织和国家行政组织是相通的,只有奴隶主贵族家族才有资格担任国家行政官员。这个组织原则反映了我国古代国家行政管理中的由家而国、由亲而贵的政治色彩。

商代王室百官总称多尹,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政务官,有“尹”、“卿士”等。二是事务官,有“宰”、“小藉臣”等。三是宗教官,有“多卜”、“占”、“巫”等。

周王室的官僚机构分为两大系统,即卿士寮和太史寮,卿士寮的职权是主管“三事”和“四方”,他们的长官初期的时候是太师或太保,中期以后是太师,其属官主要是“三司”即司徒、司马、司空。[1]

从先秦的行政组织体系来看,不难看出中央各机关之间已有了较为明确的分工,同时又各自平行以保证王权的集中。

(二)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 年,秦朝统一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秦王朝,首创在中国封建社会延续2000 多年的皇帝制度。为了巩固封建统一,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如“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等 ,建立了第一套比较完备的、系统的国家管理机构———金字塔式的中枢行政系统。[2]皇帝处于这一系统的顶端,拥有最高的行政、司法、军事、财政、人事等各方面的权力,“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且这些权力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其次是“三公”,为秦代国家的中央中枢决策机构,协调皇帝处理国家大事。“三公”即指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府。丞相府是

秦代中央最高的中枢决策机构,其职能是“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府为秦代中央最高军事机构,御史大夫为秦代中央最高监察机构。“九卿”作为秦代中央的行政执行管理机构,则位于第三层次,分别为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治粟内史、宗正、少府等,分别掌管皇室、警卫、礼仪、农业、司法、民族和外交事务等。[3]九卿也各有其属吏,上与三公府对口,下与郡县连接,将皇帝及中枢机构的决策,传达到具体的执行部门,并负责指导监督执行。可见皇帝的私人事务机构与国家行政事务机构互相混杂、交织在一起,是封建社会早期国家机构设置的一种特色。西汉中央机构的设置基本上是承袭秦制而略有变化,仍以“三公”、“九卿”各府为主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较秦代而言,西汉机构组织更为健全,职能更加完善,分工亦更细致。东汉时期的国家机构,仍大体承制西汉原则,但也作了一些调整。如东汉初“三公”各府机构名称已演变为:司徒府、太尉府和司空府(即西汉时的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府)。其中,太尉府作为东汉中央最高军事机构,位于“三公”之首,不仅掌管武事,同时也分管诸多行政管理事务,是东汉“三公”机构职权发生变化的标志之一。东汉时期国家机构设置变化的另一标志是尚书台成为中枢决策机构,架空了“三公”府。光武帝刘秀信任并重用身边的侍臣———尚书,使原归于少府寺的尚书台机构职权日益隆重。而尚书台“六曹”机构的设置,行政分曹办公,使行政机构的职能趋向完备,为以后“六部”制机构的设立奠定了基础。

(三)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权更替频繁,中央行政管理体制也比较混乱。其趋势是在东汉官制的基础上形成二相、八公、诸省、诸监、诸台、诸卿、诸卫等中央行政组织。北魏孝文帝继位后,曾于493年和499年两次颁布职员令,在中央逐步建立三省制。在沿袭东汉官制过程中,魏晋南北朝的八公: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二大(大司马、大将军)、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宋齐梁陈,并相因习,或为宰相,或为相国多非寻常人臣之职。[4]

(四)隋唐时期

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国家政权机构建设也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隋朝建国之初,统治者杂采南北朝时期其他各朝机构设置的体例,正式置设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的机构设置格局。[5]即中书省:拟制章奏,出纳诏令;门下省:主掌审核、驳诏及谏议,大凡中书省所拟之诏令章策,均要经门下省,发现失误处即行驳回,以减小过失;尚书省:中央最高行政事务管理机构,主掌“六部”。尚书省所辖“六部”,即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民部。唐朝建立后,唐初的国家机构大体上沿袭了隋代国家行政体制,中央机构以“三省”、“六部”为核心。到了唐代前中期,为强化君权“,三省”分权,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互相制衡,彼此牵制,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互相牵制变成了互相掣肘,造成了办事拖拉,互相扯皮,政令难行的恶果。鉴此,唐高宗便在太宗时合中书、门下于“政事堂”议事的基础上,又另置“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行使宰相的权力。“三省”长官官职不再轻易授人,中书、门下的职能范围开始缩小。唐玄宗时,为了解决因中书省事杂、文书冗滞所带来的冗弊和进一步加强皇权的需要,正式设立了翰林学士院。翰林学士院置建后,与“中书门下”共掌中枢,并逐渐侵夺了“中书门下”的部分权力。翰林学士与“三省”的长官们不同,他

们与皇帝的关系非常密切。[6]

学士们大都是皇帝的心腹,对皇帝是言听计从,所以,皇帝对他们比较放心,也容易控制和驾驭。从唐宪宗至昭宗末期,是唐朝宦官专权的鼎盛期,这股依附于皇权的恶势力,对它所依附的皇权构成严重的威胁。

宦官专权,皇权逐渐被架空,唐朝的统治急速滑向衰败。总之“,唐代统治者将国家行政管理机构与宫廷事务机构截然分开,职能分工更趋细致、明确,逐渐形成了系统”,反映出唐代统治阶级在治国经验方面的积累和政治上的成熟。但本质上仍是集权,皇权仍然得不到有效的制约。

(五)宋元时期

宋元在中书省内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事物,号称“二府”。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作为副贰,还把唐末五代设置过的枢密院和三司使定为常设官员,以枢密院分取宰相的军政大权,以三司使(又称“计相”)分取宰相的财政大权。宋朝设官之制,名號、品秩一切用唐。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元朝的中央统治机构有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中书省是最高行政部门,右、左丞,参加政事等,统称丞相。中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枢密院掌兵权,设院使、副使。御史台掌司法、设御史大夫。[7]

(六)明清时期

内阁六部制是明清两代的中央集权体制。明朝统治者鉴于“权臣乱政”和中书省丞相权力过大而危机皇权的教训,改革旧制,废除丞相制度,以内阁制代替沿用了1500 多年的宰相制度,由皇帝直接统帅六部。通过提高六部的地位,皇帝可以更有效地指挥各部的工作,同时,又便于把全部权力高度集中于君主之手,进一步加强皇权。总之,内阁只是明朝中央最高的辅政机构,其职能是顾问、参谋、决策等,而六部才是明朝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分任朝政最高一级行政机关,其职能是执行、管理、协调各项政务。

清朝前期中央政权的行政机构在形式上承袭了明朝的机构体制,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仍是主要的行政管理机构。清王朝于雍正年间新设置了一个中枢机构———军机处,逐步取代满贵族议政的制度,削弱了内阁承旨出政的权力,使之成为一个徒有虚衔,却又不得干预机务的经办例行公事的机关。随着许多机密大事、军国要务都由军机处办理,内阁宰辅已是名存实亡。军机处则成为清朝皇帝维护君主专制体制的得力工具,行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的职能,这些改变有利于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加强和皇权强化的需要。[8]同时“,在这种体制下,中央政府的行政、军事、财政、司法诸权均集中于皇帝一身,国政治理是优是劣也完全视皇帝个人的素质与能力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

二、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一)先秦时期

商周时期,特别是在西周时期,普遍实行分封制度。所谓“分封”就是封邦建国,把天下划分为若干区域,分封给宗室子弟和功臣,让他们代表周王朝对这些地方进行直接的统治。西周前期曾进行过两次大分封,第一次是在武王克商后,第二次是在周公东征后。第二次大分封后,分封成为一种常规制度,直到西周中、

晚期,王室还陆续分封过一些诸侯。

(二)秦汉时期

秦统一后,郡作为军事防备区历史相应结束,而转变为中央和县之间的一级地方政府。郡守既是军事长官,也是行政长官,另设郡丞、郡尉协助管理行政和军事事务。郡县乡里的地方行政体制最终定型。秦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来增至四十郡。郡是地方上的最高行政机构,其长官有郡守、郡尉和监御史等。郡守掌管郡中军事,监御史负责监察工作。一郡之内辖若干县,设县令或县长,掌管全县政务。另设县尉掌管军事,设县丞协助县官并负责司法。一县之内分为若干乡,设三老掌管教化,啬夫管司法和征税,游徼管理治安。乡以下的基层组织是里,设里正和监门。郡县的长官亦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郡县制的推行对于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套统治机构,好像一张庞大的权力网,从中央到郡、县、乡、里以至什、伍,层层控制,整个权力集中到中央,再通过中央集中到皇帝,对提高行政效率和维护国家的统一有着显著的作用。

西周前期,郡国大量增加,中央不易统辖,试图采取一套新的建制。汉武帝时,在全国设立了十三个州。中央向地方派遣刺史。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州部”,每个州部设刺中史一人,代表皇帝监察地方,使各级地方官吏和豪强不敢过分违法行事。另设司隶校尉部,管理畿辅及其附近地区。东汉时,省并朔方刺史部,改交刺史部为交州,又为各刺史部设立固定的治所。州的演变过程表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的矛盾。西汉初置州之际,便有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州置刺史,刺史可以监督郡太守,但他的职位比太守位低。东汉末改刺史为州牧,一跃而成为封疆大吏遂失去了立州的本意,使州最终失去了它原来的重要作用,变成了和郡一样的机构。

(三)魏晋南北朝

北魏孝文帝即位后曾于439和499年两次颁布职员令,在地方上,则主要是接受汉族地主李冲的建议,废除了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所谓三长制是一种基层管理体系,即五家为邻,立一邻长,五邻为里,立一里长,五里为党,立一党长。[9]邻长、里长和党长就是“三长”,三长的职责就是检查户口,监察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三长制的实行,有利于抑制豪强隐匿户口,逃避租役,有利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社会的稳定。

1、隋唐时期

唐初州郡较多,太宗时虽有并省,贞观十三年就有州府358个,比隋时几乎增加了一倍。这样多的郡府,若不加以区划,便很难妥善管理。故贞观元年在并省州郡后,因山川形变,将全国分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南、江南、剑南、岭南十道。开元二十一年又在十道的基础上,将山南道分为东西两道,把江南道分为东道、西道和黔中道,另外,又在关内道里的京师周围划出京畿道,在东都洛阳的周围划出都畿道。

2、宋元时期

行省制度创立于元朝,行省不是监察性质的区划,也不是纯粹的地方行政的派出机构。中书省和行中书省统辖路和直隶府州。行省之下为路、府、州、县,设总管、府尹、州尹、县尹,又都各设“达鲁花赤”(管民营),由蒙古人担任。为了扭转地方权力过盛的不良影响,宋代推行了路的制度。宋代的路的制度确定

于太宗淳化五年,其后颇有变动。通常人们按照元丰末年来区划,定为23路,各路统辖若干府、州、军监,府州为前代旧制军为与军事有关的地方。监则设于坑冶、铸钱、牧马、产盐等地区。宋朝各路的划分,显示出这一时期的地理情况和以前又有了不同,唐代十道南北各半,宋朝二十三路中长江、珠江流域居十五路,黄河流域只有八路,虽说是因为宋朝与唐朝的版图不同,但长江和珠江流域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宋代以文臣任州郡长官,另设“通判”以牵制之,将全国划为十五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提举常平等四司,临时指派朝官兼领。[10]

3、明清时期

明朝不设中书省,京师附近以直隶为名(南北两直隶),在两直隶处,于元代各行省另派承宣布政使,因而所在的行省就被称为承宣布政使司。不过习惯上仍称“行省”。终明之世,两直隶及十三布政使司。

到了清代,仍沿明时旧制,虽继续设置承宣布政使司,但一般都以省或行省相称。清初废南直隶之名

参考文献:

[1]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双怀《中国古代的行政体系》,2010.

[2] 司马迁. 史记[M] .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3] 班固. 汉书[M] . 北京:中华书局,2000.

[4] 蔡放波. 中国行政制度史[M] . 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

[5] 李琪. 中国古代行政中枢的沿革与中央集权制的关系研究[J] . 史学理论研究,1997 ,

[6] 陈振. 宋史[M]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7] 萧一山. 清史[M] . 北京:中华文化出版事业社,1974.

[8] 李渡. 中国历代中枢权力机构沿革略论[J ] . 政治学研究,2004 .

[9] 刘媛.中国古代官制的变化,2011.

[10]夏曾佑.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2003.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知识讲解

历史专题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1.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 (1)秦:郡县制。 (2)汉: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3)隋:州、县两级制。 ⑷唐:道、州、县三级。 宋: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 ⑹元: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⑺明: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 ⑻清:省、道、府、县 2. 演变特点: (1)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一级行政区变化较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 (史实: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史实: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唐朝的藩镇;元朝的行省制。一级行政区变化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元为行省;县级基本未动。) (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元代以前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或山川形便);元代以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或犬牙交错)。 (元以前: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元后:“犬牙交错”原则, 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的吻合。各自的优点: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交流发展和形成独立的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犬牙交错”原则: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实力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强化中央集权。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抗御自然灾害;对内部交通、文化交流产生了不良影响。) (3 )深层特征: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主动性与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 (4 )整体特征:二级三级制是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主体;局部而言:县是中国历史最稳定的一级政区;州的地位不断降低。 3. 对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整体评价: ⑴积极: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便于征发徭役、兵役,征收赋税,管理地方治安;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评述:以政治为目的为主,加强中央集权,遏制地方割据;维护了农耕经济的稳定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思想上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专题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专题综合提升 专题一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历程地位原因 春秋战国儒学创立和发展时期儒家思想受到 统治者的冷落 “仁政”“德治”等主张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 矛盾,但在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年代,其主 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需要 秦朝儒学处于受压制时期“焚书坑 儒”,儒家思 想受到压制 秦统一后,儒生依旧遵守旧的主张,非议郡县 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能 为统治者服务 汉代儒学改造时期儒学处于独尊 的地位 在继承先秦儒学“仁”“仁政”等思想的基础 上,增加了“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 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 集权的需要 宋明儒学处于转型和成熟时期儒家思想正统 地位依然如故 经朱熹、王守仁等人汲取佛、道的精华,儒学 完成了更为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体现了唯 心主义的内容,逐渐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儒家 思想发生了转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儒 家思想走向了极端,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专题二古代中国科技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

深化理解古代中国的文学、书画、戏曲艺术成就所反映的时代特色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整理编订《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出气势恢弘的时代。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华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山水画开始形成;书法逐渐进入自觉阶段。 (4)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荣;绘画同时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风格多样;楷书、草书书法艺术成就辉煌。 (5)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元代统治的黑暗及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元曲成为主要艺术形式,戏曲走向成熟。 (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曲走向繁盛;抒发个人心意的文人画盛行。 专题三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特点的差异 (1)中国的传统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中国传统科技严格上讲是经验科学、描述科学。西方近代科技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相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中国传统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中国传统科技善于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然而缺少揭示现象背后本质的机制;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了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中国传统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中国传统科技大多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实用性强,但缺乏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科技大都重视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探索,主要采取观察和实验方法。 (4)中国传统科技主要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专题四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欧洲启蒙运动 政治条件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 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 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 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 经济条件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受到封建 制度束缚 欧洲重商主义和殖民掠夺政策加速了资 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 思想条件明清之际理学和心学成为官方哲学, 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使中国封建 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 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 播,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性质本质上仍属于封建思想的范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首饰简史(中)

薛涛 人称“扫眉才子”的便是唐代的薛涛,她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

朝四大女诗人。薛涛的经历也和古代众多奇女子一样坎坷,她经历了入乐籍,脱乐籍,终身未嫁,是唐代最著名的“女校书”。薛涛做有《牡丹》诗: 去年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牋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这首《牡丹》出自薛涛之手,此诗将牡丹拟人化,用倾诉衷肠的口吻描述,新颖别致,亲切感人,有醉人的艺术魅力。历史中关于薛涛的感情生活也有记载,尤其是她与元稹的一段不了了之的情感。寄情于诗,知她者,唯有牡丹。 唐代时期,牡丹栽培开始繁盛,而牡丹花也有“花之仙”的美称,各种牡丹花图样、纹样的饰品也层出不穷。下图为唐代银质的牡丹花钗。

唐代已远逝于历史深处,但牡丹雍容华贵的美学精神,则一直流传了下来。今人做的牡丹花图案的饰品也遍及首饰的各个门类,如下图。

太平公主 在太平公主面前,现在的富二代、官二代恐怕都弱爆了吧,这个女人,爸

妈兄弟侄子统统是皇帝,别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怕是集万千富贵一身,且看图中的太平公主,雍容华贵,一身华服,周身的牡丹图案以及头上的牡丹头饰更是将她衬托得仿佛置身牡丹花丛。不光太平公主周身牡丹,就连屏风上所画也是牡丹,可见牡丹在唐代是很受推崇的。 为什么牡丹在唐朝那么受欢迎呢?很简单,唐人以丰腴美。相对于芍药菊花等骨感美女,牡丹体态雍容富丽,正如周敦颐老先生所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开得胖乎乎的,正合当时崇尚丰满健美的审美观念,受到狂热的赞扬是理所当然的了。其实,牡丹有很多种类,色彩也很丰富,每一种颜色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比如白牡丹,在高贵中兼有清丽脱俗之感,现代首饰设计中,银质饰品就有白牡丹的特点,而牡丹也常被用作饰品设计的创意元素,如下图中项链所示。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篇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历程的特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历程的特点: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不断被加强。对中国努力实现现代化的认识:中华民族为实现现代化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中国历史发展主旋律:追求大一统(文化思想) 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的积极作用:利于多民族统一的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认识:是培养封建官吏的。 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民主与法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民主需与法制相辅相成。 宰相:秦汉开始设立,历代逐渐削弱宰相权力,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本质是君主专制的加强。 秦汉清采取文化措施的根本目的:加强思想控制,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和社会稳定。影响:形成文化专制,禁锢人们思想,不利于社会发展。 中国近代政治体制变化趋势: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资产

阶级民主逐渐走向人民民主。由二战的提高国家地位的因素:为世界多做共享/承担国际责任。 促进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因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政策适当;人口迁移美国发展之路对我国的启示:要坚持民族独立;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维护国家统一1894—1919 年间中国社会发展的认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的历程。 新中国建设与发展历程的认识:是曲折艰难的。党和政府一直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影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殖民掠夺;资产阶级革命;科技革命;工业革命;政府对经济的调控。 15世纪至19世纪英国发展过程中折射出的实际历史发 展趋势:资本主义的诞生与确立。 造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原因:西方先确立了民主的政治制度;率先丰富了自然科学知识;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影响英美发展的共同因素:先进的政治制度;先进的科 学技术的应用;和平的环境;适当的经济政策和改革。 近代欧洲发展的历程带给我们的启示:我们应该解放思想;完善法制;变革制度;科技创新;加强合作。

中国首饰发展简史上

《首饰简史》 娥皇女英 那么,在上古神话时期,娥皇女英,甚至精卫、嫦娥、女娲们到底戴什么

首饰呢?唯有兽骨、木和碎陶片。 尧帝的两个女儿,一个叫娥皇,一个叫女英,同嫁舜帝为妻。后来舜死于南巡途中,二女哭着去找,泪染青竹,竹上生斑(潇湘竹、湘妃竹,也就是南方的斑竹,原来是她们二位哭出来的物种);伤心欲绝,跳了湘江,化为神,人称湘君、湘妃或湘夫人。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潇湘神》描述了上古第一幕伤情: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作为上古传奇悲情姐妹花,老爸和老公都是最高领导人,娥皇女英的出身和归宿尊荣无比,世无其俩。她们的衣饰,自然也代表了时代潮流。但毕竟那是原始社会,茹毛饮血之后,骨头用来做饰品。一般女子披头散发,唯有殷实人家才能将头发束起来。束发品普遍有三种:笄、巾帻和冠帽。其中能称为首饰的,只有笄。那时制作笄,材料主要是骨、木、石、蚌、竹、玉等,从式样来说,有棒形、柳叶形、长方形、椭圆形等,笄首装饰不同的图案、花纹,甚至兽首,但总体以简单质朴为主。无关审美,只因工艺所限。 笄后来演变为簪和钗,进而发展出步摇与华胜。及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出嫁了。随着时代发展,头饰渐渐弱化,即便结婚这等隆重之事,也几乎只盘发、绾髻,不再花钿满头了,这多少令人惋惜。但也不意味着发簪在今天就一定会消亡,如下图这支,古朴而又时尚,难保不会开启新的潮流。

西施 身姿绰约、容貌姣好、素手纤纤......多美好的词语都不足以形容这样一

个如水的女子,她的美,或许只有她的名字可以概括——西施。是的,图中这个溪边浣纱的女子就是四大美女之首西施,那时她还只是一名乡村浣纱女,唯一特别处就是有沉鱼之貌。 这样一个纤细柔弱的女子,你能想像得出她日后为越国复国立下了旷世之功吗?吴、越江山已成旧事,而西施的容颜却一直美在世人心底。 真正的美能超脱时空岁月,恰如女人的首饰。且看西施头上的梳篦,在今天看来也是那么精巧、美观。 梳篦是梳理头发的用具,也可插在头发上作装饰。春秋战国时期,梳篦以竖长方形造型为主,但梳背雕镂日趋精美,梳齿也日益细密。这只造型别致的骨质梳篦,由梳背与梳齿两部分组成,梳背雕刻头相背、身相连的动物形象,梳背下端与梳齿上端均有钻孔,可能由榫卯方式连接,梳齿雕刻细密,工艺精湛。 动物形象历来是中国首饰设计常用的元素,但植物形象就更加普遍,如下图中的这把用作头饰的梳子,背上可不分明是一朵“花”么!

浅谈新中国政治制度改革及其发展历史

浅谈新中国政治制度改革及其发展历史 公管院 09 行政管理 03090223 陈明 新中国建国已逾60年,值此祖国花甲有余之际,我仅以一学生的角度浅析一下祖国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进程并就“党政分开”这一政策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还望老师批评和指正! 1、新中国建国以来政治制度改革侧重点回眸 (1)党政关系改革 虽然十二大提出了党政分开,但党政关系改革正式启动应该是在十三大以后。十三大报告指出,党政分开即党政职能分开。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思想领导。政治领导亦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和向国家政权机关推荐重要干部。党对国家事务实行政治领导的主要方式是: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通过党组织的活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十三大以后,开始试行党政分开的改革,各级党委撤销了与同级政府部门重叠对口的职能部门,大量事务性和行政性的工作开始由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承担。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简单地运用西方多党制条例下的党政关系来理解党政分开的改革,看不到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通过共产党)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先发规定了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二是认为实行平党政分开哦就会削弱党的领导,看不到党政分开即党政职能分开,是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改变,不仅不会削弱反而会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这两种倾向都表明雪球符合我国国情的党政分开的运行机制是个尚需继续探索的课题,同时还应看到,党政分开阻力重重还有深层次的原因。这待会儿再详细阐述。 (二)关于大部制改革 大部制改革按照业内专家的提法,是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和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

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1、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制,推行县制,建立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 2、战国末期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和以法治国的理论。 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君主专制,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国家政权的统治格局。 4、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汉武帝的大一统(国家高度的统一)措施:政治方面改革官制,加强皇权;重视选拔人才;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解决王国问题强化完善封建法制。军事方面出兵匈奴;进军南越。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儒崇法。 经济方面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平抑物价。西汉后期政治黑暗,地方势力迅速发展,出现外戚专政。东汉建立后,进一步加强皇权。但由于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后又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中央集权遭到破坏。魏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但大小国家都奉行专制主义原则。这一时期三省六部制日渐形成。 5、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发展运作程式:中书省(政令草拟)→门下省(政令审批)→尚书省(行政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作用:通过设三省,将宰相一分为三,实现了君权对相权的削弱;同时这种体制也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2)科举制的确立和发展 (3)府兵制的改革完善等。唐中叶以后,藩镇权限增大,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加之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加速了唐王朝的衰落。唐亡后,割据势力更加发展,演成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中央集权再次遭到破坏。 6、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军权: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政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管理地方政事;财权:派转运使到地方管理财政。 7、元朝:行省制度的有效实施。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实行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又在中央设宣政院,专门管理西藏事务。 8、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内容: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长官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由皇帝亲自控制指挥。这一措施,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进一步强化了以皇权为代表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历时10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吏和百姓的监视。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并凌驾于司法部门之上,受皇帝直接领导,互相制约,构成皇权专制的可靠支柱。这一措施具有独创性,表明皇帝对自己的统治缺乏信心。它的出现,标示着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和专制制度的腐朽反动性加强。在地方废除行省,设三司,分掌地方行政、司法、军政。三司是朝廷在省里的派出机关,互不统属、分权鼎立,互相控制,遇有重大事宜,由三司合议,上报中央部院,从而便于中央垂直领导,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其结果形成

明代首饰发展史讲解

明代首饰 社会背景: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强盛的时代,文化发展的总势趋于保守。其金银器制作一改唐宋以来或丰满富丽、生机勃勃;或清秀典雅,意趣恬淡风格,而越来越趋于华丽、浓艳,宫廷气息愈来愈浓厚。那器形的雍容华贵,宝石镶嵌的色彩斑斓,特别是那满目皆是的龙凤图案,象征着不可企及的高贵与权势。由于君主制的原因各地藩王及藩王家族墓,开国功臣墓,所出金银首饰其实都以宫样为主。从元人手中接过封建社会接力棒的明代,其金银首饰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一改宋元金银首饰的草根本色,雍容华贵,宫廷气十足。明代金银首饰在名称上有了细致的分别,大大小小的簪钗各有其名,且由于髻(金丝发罩)的出现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组合关系,而首饰的插戴之满,是明代女子的妆束风格。 对宝石的热情,元代已经开始了——新朝统治者带来对所谓“回回石头”的喜爱,此风遂盛。郑和携归珠宝,或者可以说是推波助澜。湖北钟祥明梁庄王墓出土的金镶宝簪钗不妨作为一证。而《明史》卷八二《食货六》说到嘉靖中期以后,“太仓之银,颇取入承运库,办

金宝珍珠,于是猫儿睛,祖母绿,石绿,撤孛尼石,红剌石,北河洗石,金刚钻,朱蓝石,紫英石,甘黄玉,无所不购。穆宗承之,购珠宝益急”;万历中,“帝日黩货,开采之议大兴,费以鉅万计,珠宝价增旧二十倍”;成书于万历年间的《五杂组》卷一二列举当日为世人所重的各种宝石,而曰“皆镶嵌首饰之用”,定陵以及大抵同时的藩王墓葬所出头面多以珠宝为饰,金银首饰的镶玉嵌宝,正是到了明代才大为兴盛。蒲松龄《七言杂文》咏银匠中的“簪顶牢箝石榴子”,“金镶蝴蝶闹纷纭”,便都是具体式样的描绘。宋元金银首饰多出自民间工匠之手,可明内廷设专为皇家打造首饰等金银器物的银作局关于题材,大致可以说,宋元多选择清新活泼的自然景物,明代则更倾向于把花草禽鸟组织为各种祥瑞图案。而以纹样中各个物事的谐音构成吉祥之意,也正是在明代才开始广为流行。佛教艺术以及佛教人物中的妆束和器具也是明代首饰取材的一个来源,除挑心、掩鬓外,还有佛手簪、禅杖簪等,式样细巧别致,是从世俗化了的神佛世界中生长出来的装饰趣味。而这些都可以说是以所谓“宫样”引导时代潮流。 而宫样的雍容华贵,在明代始终是为人们所钦羡、所追仿的。工艺特点: 1、雍容华贵,宫廷气十足。。 2、民间首饰追求求善,求真,求美和迎祥祈福的心理。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资料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 划演变

历史专题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 (1)秦:郡县制。 (2)汉: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3)隋:州、县两级制。 ⑷唐:道、州、县三级。 宋: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 ⑹元: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⑺明: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 ⑻清:省、道、府、县 2.演变特点: (1)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一级行政区变化较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 (史实: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史实: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唐朝的藩镇;元朝的行省制。一级行政区变化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元为行省;县级基本未动。) (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元代以前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或山川形便);元代以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或犬牙交错)。 (元以前: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元后:“犬牙交错”原则,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的吻合。各自的优点: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交流发展和形成独立的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犬牙交错”原则: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实力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强化中央集权。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抗御自然灾害;对内部交通、文化交流产生了不良影响。) (3)深层特征: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主动性与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 (4)整体特征:二级三级制是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主体;局部而言:县是中国历史最稳定的一级政区;州的地位不断降低。 3.对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整体评价: ⑴积极: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便于征发徭役、兵役,征收赋税,管理地方治安;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评述:以政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政治制度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解读时空坐标 1.运用史料实证,探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近代史 上的作用。 2.从时空观念出发,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所 建立的人民政权所产生的深远意义。 3.从家国情怀的角度,体会新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知识点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1)背景: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诞生,其标志是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正式建立。 (2)目的:防止袁世凯独裁。 (3)内容 ①以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为原则。 ②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③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 (4)作用: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北洋政府时期的政党政治 (1)开始:辛亥革命后。 (2)转折:1913年春“宋教仁案”发生和二次革命被镇压。 (3)失败:袁世凯窃取大总统职位,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此后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4)影响:袁世凯走上帝制之路,但不久被迫取消帝制。中国陷入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

3.国民政府的“训政”时期 (1)开始:1928年。 (2)表现 ①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②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党政府总揽执行。 ③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 (3)实质:一党专政。 (4)结束:1948年,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 知识点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1.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 (1)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2)建立: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 (3)性质: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大众。 (4)作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2.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 (1)措施 ①中国共产党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 ②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 ③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 (2)作用:这些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3.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的人民政权 (1)举措 ①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 ②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 (2)作用: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古代中国文化区域划分及中国概念的演变

古代中国文化区域划分及中国概念的演变 按非洲起源说:大约在20万年前,我们这些现代人的祖先不知什幺原因,开始从非洲向全世界迁徙;大约在2-3万年前,他们到达了中国现在的区域。中国幅员辽阔,山河纵横,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极大,于是他们在这里逐渐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古代中国文化体系。图1:现代人类扩散路线图 图2:古代文化区域图 一、古代中国的6大文化区域(一)东北渔猎文化区大兴安岭以东、燕山以北的现代中国东北地区,古时河流众多、森林茂密,那里人们发展出了以捕鱼与狩猎为主的渔猎经济文化。(二)蒙古游牧文化区大兴安岭以西、阴山以北、天山以南,由于山脉阻隔,降雨量锐减,形成了带有沙漠性质的蒙古草原,那里的牧人习惯逐水草而居,过着迁徙不定的沙漠式游牧生活。(三)西北丝路文化区从天山到西藏北部、青海一带,雪山高耸,高原矗立,平坦处为一片片草原和沙漠。沙漠中又有孤岛相似的绿洲,每一个绿洲往往就是一个小城市,里面的居民则过着丰足的农业生活。在汉唐时期,这里是中国通往中东的陆上通道,又称西域。而早在上古时期,这里就形成了以新疆为主的平原游牧民族和以青海、西藏为主的高山游牧民族。(四)西南高山文化区现在的云南、贵州、广西及藏南地区是我国的高山文化区,即地理上的横断山脉地区。这里高山林立,民族众多,往往一个山里住着好几个民族。山顶上住着一种人,山腰上又住着一种人,谷地里还住着一种人。这些居民往往根据地形不同,有不同的生活形态。山顶上的居民,用羊和青稞交换谷地出产的蕈类和小米,而山腰则往往作为马帮和盐客来往的要道。中原的居民,也通过这些狭窄谷道或河流,与他们进行经济往来,将中原的文化和讯息带到此地。(五)两河中原文化区古中国的农业地带主要集中在两河中原文化区,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专题检测

专题1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模拟)雅斯贝尔斯认为,公元前 800 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 600 至前 300 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文化史家借用这一概念,将春秋战国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 ) A.结束分裂完成统一B.社会转型全面完成 C.文化走向基本成型D.儒学兴起成为大宗 解析:选C。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处于诸侯争霸的分裂时期,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不能说社会转型全面完成,故B项错误;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的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华文化走向基本成型,故C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还不能称为大宗,故D项错误。 2.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 ) 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B.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C.礼乐与法制并举D.强调思想文化专制 解析:选B。君主专制政体开创于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故A项错误;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是其门客之集大成的著作,兼采儒、墨、名、法等战国诸子百家思想,故B项正确;《吕氏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其中并没有法制和礼乐,故C 项错误;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的史学和文学巨著,如此规模兼收并蓄和博采众长,突出和强调的也不可能是思想文化专制,故D项错误。 3.(2018·达州高三诊断)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孟子说“君子之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材料在此强调的县( ) A.“文”B.“君” C.“礼”D.“心” 解析:选C。据材料“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可知孔子主张恢复周礼以及材料孟子的主张“以礼存心”可知材料强调“礼”而不是“文”,故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指的是君子而不是“君”,故B项错误;据材料“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可知,材料在此强调存心的内容,而不是单指“心”,故D项错误。 4.(2018·衡阳高三联考)春秋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霸。写史本应直笔“纪事”,孔子则曲笔作《春秋》以“讲礼”,惩恶扬善,使“乱臣贼子惧”。故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梁启超也认为《春秋》“只能作经读,不能作史读”。这是因为孔子著《春秋》( ) A.严重背离客观历史事实 B.偏离了儒家的礼乐传统 C.带有强烈个人政治观点 D.违背了统治阶级的意愿 解析:选C。材料未体现孔子著《春秋》严重背离客观历史事实,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写史本应直笔‘纪事’,孔子则曲笔作《春秋》以‘讲礼’”,可知孔子著《春秋》以“惩

中国古代饰品鉴赏大全

【独具匠心,流光潋滟;巧夺天工,美仑美奂】中国古代饰品鉴赏大全 第一章:簪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笄:是古人用来簪发和连冠用的饰物,后世称为“簪”。《说文》:“笄,簪也”。在古代,女子插“笄”,被视为标志成年的人生大事,还需要举行仪式,称为“笄礼”。簪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簪的材料以骨为主,汉代开始出现象牙簪,玉簪,还在簪头上镶嵌绿松石。唐宋元时期的簪则大量用金,银,玉等贵重材料制作。银簪的制作工艺有錾花,镂花及盘花等。盘花是用细银丝编结而成。簪头的雕刻有植物形,动物形,几何形,器物形等,造型多样,其图案多具有吉祥寓意。另外簪头造型做扁平一字型的成为扁方,原为满族妇女用的大簪,也是簪的一种。 一、簪篇 簪的用途有二: 一为安发, 二为固冠。 簪在古代是男女通用的,杜甫有诗“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皇帝在节日里赐给大臣的礼物通常是——簪。古代时规定罪犯不许带簪,就是贵为后妃如有过失,也要退簪。因为簪还象征着尊严。 华夏男子用簪的历史400年前在血泊中戛然而止, 亡国之人何谈尊严? 第二章 现在只有从白云观道士的装扮上感受到曾经的华夏衣冠了。 唐·金玉呈祥 簪:簪是笄的发展,在头部盛加纹饰,可用金、玉、牙、玳瑁等制作,常常作成凤凰、孔雀的形状。 擿:簪中的一种,将头部做成可以搔头的簪子称为擿zhi4。

玉搔头:玉簪的别名“玉搔头”,有一则香艳的故事。传说汉武帝宠爱乐师李延年的妹妹,有一日他顺手从李夫人头上拔下玉簪来搔头,竟惹得其他妃嫔宫女纷纷购买玉簪,一时玉价飞涨。簪子发展到明朝,已经花样百出,不仅样式翻新,质料也层出不穷。 1、金簪 商·金筓 黄金 规格:长27.7厘米,头宽2.9厘米重108.7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藏。 此金筓截面为钝三角形,头部较宽,从头至尾逐渐缩小,尾部有长约4毫米的榫状小钉。全身光洁、朴素无纹,造型极为简单、质朴。相对于隋唐以至明清之后所出的各种龙、凤、松、竹、梅、宝石等金簪钗,显得那么简单稚嫩,朴素无华。由此我们能推断出:商代金筓更注重于实用功能,其装饰性稍弱,工艺水平还比较落后,尚停留在简单模仿的初步阶段。 金筓头部约5厘米处有一明显断纹,全身也有许多细小的凹陷,并不是十分光滑。但色泽仍较为明艳。 明·云凤纹金簪 永乐十四年 长15.3cm金簪以金丝垒成卷草纹样衬底,其上用金丝做成立体的如意云纹,一只凤凰翱翔其间。凤凰与云纹皆用细如发丝的金丝垒成。

高中历史必修 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1)夏朝,建立王位世袭制度。(我国最早产生的政治制度) 2)启继位,王位世袭制确立。标志:我国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从此进入“天下为家”的时代。 3)周朝,实行分封制。表现:把土地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4)西周,实行宗法制。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关系: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5)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 6)秦朝建立的皇权制度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特点: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帝独裁;神化皇权。(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障) 7)秦朝,实行郡县制。 8)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9)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于战国初期,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 10)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利弊。利: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 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弊:①皇帝权威的加强,大大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②严酷的刑法使阶级矛盾激 化,大规模农民战争爆发。 中央集权 11)两汉,郡国并行制。 12)隋朝,州县两级制。 13)唐朝,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14)北宋,参知政事。枢密使。 15)元朝,行省制。(标志: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省制的开端) 君主专制 16)秦朝,设置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全国军务) 17)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初步形成。尚书(实权)、中书、门下。18)隋唐,三省六部制确立。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始于隋,发展完善于唐) 19)宋朝,设参知政事,设三司(管理财政),枢密院(最高军政机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单元) ◇【考试说明】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3、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知识整合】 一、知识点梳理: 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①、社会处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期,处于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时代; ②、私学兴起,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的影响; ③、封建经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 儒家:孔子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学思结合”、 “当仁不让于师”。 评价——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论”。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评价——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荀子哲学思想——①“仁义、王道”、“君舟民水” ②“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评价——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道家:老子哲学思想——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②、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 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4、简述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①、春秋末产生,其创始人是孔子,提倡“仁”“礼”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

古代行政区划名称

古代行政区划名称 1.古代地区名 【西河】秦晋之间的一段黄河。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如,《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如,《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如,《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如,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左】淮水东面。如,《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如《汉书》曾提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再如,《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如,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如,《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如,《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如,《雁荡山》:“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如,《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雕。”(这里特指两广一带)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如《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荣。”《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气”指

浅谈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变迁史

浅谈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变迁史 摘要: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中华各族人民几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注重色、香、味、意、形的中国菜特点;在与外域的友好交流中不断丰富着自己的饮食文化,并深深影响着东亚地区的饮食文化。 关键字: 饮食文化餐制主食 中国有句俗语: 民以食为天。在人们对吃的孜孜追求的几千年里,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中国也获得了“烹饪王国”的美誉,成为世界三大美食国之 一。"由于笔者对美食有着特别的喜好,所以想结合中国古代历史,谈谈我国饮食文化的演变。 一、先秦时期四大菜系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南北两地各自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差异渐显,北方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地方风味菜鲁菜;南方,占有“鱼米之乡”的楚人利用优越的自然资源,再与南夷特色相结合,形成了苏菜的雏形。 而在西部,李冰治水后的“天府之国”吸引了大量移民,与古蜀国的饮食习俗相结合,形成了川菜的雏形。相比之下,粤菜的出现相对较晚,汉高祖被册封为越南王时,利用珠江三角洲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可供食用的动植物品种繁多,水陆交通四通八达的优势,建立了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饮食比较发达,使“飞、潜、动、植”皆为佳肴,并流传至今,形兼收并蓄的饮食风尚,产生了粤菜。 二、秦汉的饮食文化——中华饮食文化形成时期

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期,整个中华民族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态势,此间我们与外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引进了繁多的食物品种。张骞出使西域后,通过丝绸之路引进了石榴、葡萄、胡桃、西瓜等水果,黄瓜、菠菜、胡萝卜、芹菜、扁豆、大葱等蔬菜,丰富了我们的饮食文化。 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豆腐也在此时被端上饭桌,据史料《本草纲目》的记载是刘姓嫡亲淮南王刘安首创。另外,我现在常用的酱油、豉、醋等都是这个时期产生的,东汉的豆豉应经开始大量产生,人工酿造的食醋也是在汉代产生的,当时称为“酢”。酱油则称之为清酱。 餐饮礼仪也随之建立起来了,比如如果有客人在调和菜汤,主人就要道歉,说是烹调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酱类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说是备办的食物不够。吃饭完毕,客人应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行瞻债物的碟子交给旁边伺侯的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品尝美食是很享受的一件事,所以很多繁文缛节在当今社会已经不讲究了。 三、饮食文化的高峰——唐宋 作为中国人最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饮食文化在发达繁荣,兼容并包的唐宋自然也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而发展起来,达到一个高峰。 唐代,麦、稻的地位逐渐上升。唐初期,麦作为一种主粮是比较奢侈的,且被认为是“杂种”。 唐代中期以后,由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饼食的普及,对麦作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唐德宗建中元年实行的“两税法”已明确将麦作为征收的对象,麦取得了与粟并驾齐驱的地位。宋代的主粮跟唐代大同小异,只是稻子变得越发重要,最终取得了现代作为中国主要谷物的地位。 过分讲究饮食的现象也尤唐为甚,菜肴分高、中、低三个档次。高档为宫廷宴用菜,最有名的要数烧尾宴了,烧尾宴是指士人刚做官或做官得到升迁,为应付亲朋同僚祝贺,必须请一顿饭。尚书令左仆射韦巨源在家设“烧尾”宴请唐中宗,肴馔丰美,世所罕见;宴会上的58道菜可以说是唐代市场上高档菜的代表。李公羹是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创制的保健食品,用珍玉、宝珠、雄黄、朱砂、海贝煎汁,每杯羹费钱三万!1相比宫廷菜的极尽奢华,中档的官吏日用

中国古代首饰的演变

中国古代首饰的演变-宝鑫珠宝 从发掘出土的文物小看,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中已出现了陶笄、骨笄以及骨簪等束发器。显然,新石器时期首饰的种类比旧石器时期“山顶洞人”洞穴中发掘的原始项链扩大了许多倍,也进步了很多,不仅有发饰、颈饰,还有许多装饰用的玉佩及梳头用的骨梳。到了殷商时期,社会的生产力进一步提高,首饰的种类及造型更为丰富,除了大量的木制、骨制首饰外,玉石及铜器也广泛应用在首饰制作中,首饰的造型精美,以雕刻、铸造的工艺方法制作为多。 周代的首饰在此基础广进一步发展了,由于分封制的确立,首饰的佩戴法也有了一定之规,在各种礼仪活动中人们所佩首饰都有一定的要求,在首饰的造型上,比前代更为生动细致。多以现实生活中所见的动物及人们幻想中的动物形象结合起来” 春秋战国时期战事频繁,服饰较前代有所变化。各国已经不完全遵守周太子的制度,首饰都是以简为主,多以腰间系带佩玉,发上佩以簪钗作为装饰。 秦汉时期服饰变化发展较快,西汉除年服饰以金铁串结而成的项链,显示出汉代金属工艺。前期的金首饰中,有金铁串成的项链数串,其中一串有小全珠193颗,小间的珠粒较大,并以小管压成15粒不等的珠联管,饰有100余颗模制的八方形珠,下垂一个花穗饰。整串项链均以金铁串成,造型别致,技艺高超。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首饰以假鬓、步摇为多,俗称珠松。这个时期的步摇、钿、钗、镊等头饰发展得更加完善。另外,手镯的使用已非常普遍,并已有许多有关手镯的记载。手镯有条脱、跳脱、腕阑、臂钗、钏镯等多种名称,造型也很丰富。 隋唐时期,按照《车服志》中所说,后妃及命妇的服饰中必佩首饰。如皇家服饰中有白玉双佩,十二钿、大小花十二枝等。皇太子妃的首饰中钿钗缁衣,首饰花减为九枝九钿;按照身份的不同,花钗树钿的多少也就不同。 隋唐妇女的发髻式样非常丰富,因此在妇髻上配有众多的首饰,常见的有梳、蓖、簪、钗、步摇、翠翘、搔头等。插载的钗梳多至十数种,除了金银骨玉的簪钗外,名贵的象牙也披用于制钿钗之用。当时,金粒镶工艺从黑海沿岸的希腊地区传到中国:用细小的金颗粒镶嵌在光滑或浮雕金属的表面,以形成各种图案的装饰艺术,这种工艺与金丝钿工装饰相结合,被广泛地应用在唐代的首饰制作中。 在唐代,盛行在脸部额间贴以花钿的装饰,隋唐时期项链的运用已很普遍,以金、玉等材料为多,较为典型的是在西安出土的隋大业四年的一件金项链,佩戴者是一个9岁的贵族小女孩,殉葬品豪华奢侈。项链的“链条”由28颗金珠构成,每颗金珠上都镶嵌着各色宝石,上有镶刻着鹿纹的蓝色宝石搭扣,下有双层项坠,一层由金镶宝石作成花形,另一层垂下一个滴露形的玉石。这件项链制作极其精致,在金玉宝石的搭配上取得丁良好的效果,显得高贵富丽,体现出隋代的钿金属工艺的高超水平, 璎珞,又称缨络。梵音为“枳由罗”,原为印度的一种饰物,多以线绳穿连花朵佩戴于头上或身上。随着佛教艺术的传人,在唐代大量出现,尤其以佛教绘画、泥塑、石雕中多见,并与我国原有的颈饰、配饰相结合,产生了更为复杂美观的样式。 宋元时期中首饰的发展已臻于完善,工艺水平也愈加提高。此时期妇女所用首饰种类繁多,宫廷命妇首饰仍袭前制,按等级分类,名称赂有不同。 宋代以后,巳出现了弹簧式的首饰结构,如宋代出土的弹簧式“套镯”,造型是以扁圆形的金银条做成螺旋圈,有的多达数十圈,在圈上还雕刻有相关的花纹。 明清以后的首饰,多为大家所熟悉,出土的首饰以及流传下来的首饰很多,明代命妇的首饰比前代更为丰富,如皇后礼服冠上饰九龙四风,加大小花十二枝,冠两侧各有十二博鬓,十二花钗,有的时期在此基础上还要加饰珠玉钢花、金龙翠云、并垂朱滴。皇太子妃、亲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