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学生小群体的教育引导方法

浅谈学生小群体的教育引导方法

浅谈学生小群体的教育引导方法

作者:温燕萌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20期

摘要:学生小群体普遍存在于校园中,对其进行教育引导很有必要。本文运用教育学和群体动力学理论探索其教育引导方法,主要有:激励法、信任法、吸引法、诱导法、离间法等。

关键词:学生小群体引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7(b)-0146-02

学生小群体的存在,是校园中的一种客观现象,对学生小群体的教育管理只能通过“疏”、“引”,而不易“堵”,抑制其发展是没有用的,关键在于如何教育引导。对此,我们探索对学生小群体进行教育引导的方法,使其化消极为积极,让其负面功能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其引导方法主要有:

1 激励法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活动过程。对学生小群体进行教育激励,应从多个方面、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动机,在良好动机的支配下去自觉行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有效地激励学生小群体,可以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第一,注重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在实施奖金、奖品等物质激励的基础上,要实施较高层次的精神激励,使学生获得自尊的极大满足和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第二,群体激励与个体激励相结合。群体是由个体所组成,个体是群体中的个体,对群体的激励,个体会感到充满动力,对个体的激励,群体会得到正向发展。第三,奖励激励和惩罚激励相结合。奖励激励是常用的激励手段,但惩罚也是一种激励,惩罚使学生产生内疚感、负罪感,能使学生知错改错,抑制学生的不良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第四,口头激励和书面激励相结合。口头激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能做到及时激励,但书面激励会给学生更多的惊喜,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育激励必须注意措施的可行性和道德性。教育激励是一种“情境激励”,强调激励要因人而异、因材而施,针对不同的群体和个体的激励措施要具有可行性。教育激励措施应该遵循一种

善良的意志,即在激励意愿上充满善意,这样的教育激励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2 信任法

教育情境中的信任,可称作“教育信任”。信任是教育诸种关系中的最基本的关系,它存在于教育的一切互动之中。成功的教育必须建立在师生信任的基础上,信任缺失的教育是失败的。

对学生小群体的引导需要通过教育信任来进行。

2.1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为引导学生小群体创造条件

教师的信任应该与教育情境中学生个体和小群体建立直接的信任关系,教育信任应成为教师的真正需要和最基本的义务。学生小群体有了教师真正的信任,会激发学生潜在的动机,为完成教师给予的任务而付出努力。当然,教师的信任也具有冒险性,不一定能得到所有学生的理解和认同,但教师信任对学生来说具有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甚至消除学生的“本体性焦虑”,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教师的信任要主动、大胆,体现出关心和善意,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这样,教师在和学生交流沟通过程中,学生才会认同。教育信任是对学生的全方位信任,有了信任作为基础条件,教师对学生小群体的引导会得心应手。

2.2 教师赢得学生的信任为引导学生小群体创设环境

教师有天然被信任的先天基因,但并不是每个教师都可以获得学生的信任,并不是每个教师都可以获得每个学生的信任。赢得学生的信任,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建立在教师可靠的品格上,建立在教师可贵的专业技术水平上,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负责任上,也建立在教师能够为学生分忧解难的行动上。赢得学生信任的教师是幸福的,教师的“率先垂范”和“始终如一”是学生信任教师的重要因素。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教师对学生小群体的教育引导会有一个更好的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

3 吸引法

能吸引住学生,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对学生小群体的吸引,考虑正式群体的吸引和教师人格魅力的吸引很重要。

3.1 正式群体的吸引

正式群体是学生在学校参与的首要群体,每个学生都是正式群体中的一员。非正式小群体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正式群体不足以满足学生个体的多方面需求。学校组织中的班集体、班小组、学生会、共青团、寝室等正式群体建设得更出色,就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感受到了正式群体对自身成长成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性,就能吸引住了学生,从而减少非正式学生小群体。正式组织更应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反映,积极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需要的有益群体活动,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习提高,在活动中交往,从而增强正式群体的凝聚力和整合力,减少学生对非正式群体的依赖。

3.2 教师人格魅力的吸引

在小群体教育引导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接受教师的观点,首先要让学生接受教师这个人,就是要靠教师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对学生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号召力。小群体中学生都是具有个性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个性特征日趋明显,特别是消极型学生小群体的成员个性特征更为鲜明,要实现这类小群体的教育转化,教师需要有较强的人格魅力吸引住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可以通过“身正、学高、关爱、尊重、宽容”等人格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