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汉语 王力版 第二学期音韵补充材料

古代汉语 王力版 第二学期音韵补充材料

古代汉语 王力版 第二学期音韵补充材料
古代汉语 王力版 第二学期音韵补充材料

古代汉语(下)补充材料及学习大纲

一.什么叫音韵学?

音韵学又叫声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专门研究汉语语音系统的,而且主要研究中国古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汉字读音及其变化,属于历史语音学范畴。它是中国传统的一门学问,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二.音韵学的分类

古音学以上古韵文(特别是《诗经》)和形声字为主要材料,研究上古时期语音系统的,称为古音学。

今音学“今音”应该叫做“中古音”,以《切韵》音系的韵书为主要材料,研究中古时期语音系统的,称为今音学(“今音”相对于“古音”而言,是传统说法)

北音学研究近古时期语音系统(特别是近古北方语音),建立起了“北音学”。

等韵学用等韵图来分析音节结构,探讨发音原理和方法的,称为等韵学。在等韵学的研究中常采用韵图的形式进行分析说明。

三.关于反切

反切:是我国传统的注音方法,用两个字辗转相拼出另外一个字的读音。基本原理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上下字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读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如:冬,都宗切;塑,桑故切;坚,基烟切;苏,素姑切。

有些反切与今音不合

东,德红切烹,抚耕切楚,创举切酱,子亮切青,仓经切

匡,去王切毁,许委切孤,古胡切

四.有关声母的概念

1.古人用汉字来表示声母,如[t][p] [m][l] 分别用“端、帮、明、来”这几个汉字来代表。这些代表字叫字母。

2、守温三十字母

唐末僧人守温借鉴梵文的拼读原理,对汉字的音读进行了认真全面的研究,最早创立了三十字母:不、芳、并、明、端、透、定、泥、知、彻、澄、见、溪、群、疑、精、清、从、邪、照、穿、审、禅、心、影、晓、匣、喻、来、日。

3、传统三十六字母

后经宋人增改为三十六个,这就是所谓的传统三十六字母。三十六字母大致反映了唐中期到宋初的汉语声母情况。

教材544页三十二声母大致反映的是上古汉语(先秦)的声母情况。

《切韵》《广韵》中的声母大致是三十五个,是反映了隋唐之际的声母情况。(三十二、三十五都是后来的学者根据相关材料推断出来的)

4、五音、七音

首先,音韵学家根据声母的发音部位的不同,把三十六字母分为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这叫做“五音”。宋以后,又从舌音里分出半舌

音,从齿音里分出半齿音,连同前面的五音合称“七音”。这以后,唇音又分重唇、轻唇,舌音又分舌头、舌上,齿音又分齿头和正齿。这样,三十六字母的发音部位就分出了十类。

5、清音、浊音、全清、次清、全浊、次浊。

根据声母的发音方法,音韵学家又把三十六字母分为清音和浊音两大类。清音是指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音。浊音是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辅音。

再根据气流的强弱或浊化的程度,古人又把清、浊各分为全清和次清、全浊和次浊。

全清是指发音时不送气、声带也不振动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次清是指发音时送气而声带不振动的塞音和塞擦音。

全浊是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次浊是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鼻音、边音和半元音。

五.有关韵母的概念

1、韵母

一个音节中声母之后的部分就是韵母。韵母最多由三部分组成:韵头、韵腹和韵尾。最少的只有韵腹一个部分。也就是说,韵腹是每个韵母必不可少的,而韵头和韵尾则不一定每个韵母都具备。

上古到中古,都没有任何一部书明确记载过当时汉语的韵母情况,我们今天得到的古汉语韵母都是根据相关材料推断出来的。

2、韵

音韵学上讲的“韵”,是不管有没有韵头或韵头是否相同的,只要韵腹和韵尾相同就是同韵。韵还要求声调也必须相同,否则就应分为不同的韵。如“东、董、送”韵腹和韵尾是一样的,在《广韵》中却分成了三个韵,就是因为声调不同。可见,我们今天所说的韵母与古代所说的韵是不相同的。

3、韵部

所有同韵的字汇集成一个部类,就叫做韵部。

4、韵目

从各韵部中选取一个代表字,作为该韵部的标目,这个代表字就叫韵目。如《广韵》把“东、同、童、僮、铜”等许多同韵字汇成一个韵部,取“东”作代表,“东”便是这个韵部的韵目。

韵书又把一韵之内而声母也相同的字归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小韵”。同小韵的字都同音。

5、韵摄

不管韵头和声调的不同,音韵学家把韵腹相近、韵尾相同或韵尾发音部位相同的韵归并成大类,叫做韵摄,又简称“摄”(“摄”即“统领”意)。如《广韵》二百零六韵被归并为下述十六摄:通、江、止、遇、蟹、臻、山、效、果、假、宕、梗、曾、流、深、咸。

6、韵类

系联韵书中反切下字得出的分类,叫做“韵类”,韵类要求韵头、韵腹、韵尾和声调都相同。

7、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按照韵尾的不同,音韵学家又把韵分为三大类:

以元音收尾或没有韵尾的,叫阴声韵,如上古“侯、歌”等部;

以鼻辅音〔m〕、〔n〕、〔ng〕收尾的,叫阳声韵,如上古“侵、真、东”等部;

以清塞音〔p〕〔t〕〔k〕收尾的,叫入声韵,如上古“缉、质、屋”等部。

8.有关《切韵》和《广韵》

现存最早韵书残卷的就是隋代陆法言公元601年写成的《切韵》。现存一些残卷,分别有“切一”“切二”“切三”“王一”“王二”“王三”等唐代写本残卷。

《广韵》,北宋真宗大中样符元年,即公元1008年,距《切韵》成书四百多年的时候.陈彭年、邱雍等奉旨重修《切韵》、《唐韵》。现在能见到的详本《广韵》共收字26194个,它的注释文字则有十九万多字,是我国保存完整的最早的韵书。

《广韵》中有206韵,根据学者的研究。《广韵》中大致有141个韵母。

9.了解上古声韵母归属情况。理解音韵学著作里古音的表述,如《汉字古音手册》

之部:李母能来奶孩子见母:九哥见军官

廖(古)来幽。(即来母幽部)口(古)溪侯。(溪母侯部)抱(古)并幽。(即并母幽部)都(古)端鱼。

10.王力先生的上古三十韵部(古音三十部)

六.古书注释材料

七.学习大纲

文选部分

第七单元史记(选)、第八单元狱中上梁王书报任安书报孙会宗书第十单元答李翊书送孟东野序第十一单元文心雕龙(选)、哀江南赋序、滕王阁序第十二单元吊屈原赋北山移文进学解要求:1、可以不看注释自如地今译2、注意文中所有特殊的字词(尤其是古今词义差别比较大的)3、注意文中的语法点(使动、意动用法、判断句及判断句的类型、宾语前置句及其类型等)4、注意文中的用字情况(所有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的对应情况)

通论部分

通论十五到通论三十

通论(十五)掌握《诗经》用韵的特点,什么是韵部和叶音,背熟古韵三十部(包括国际音标拟音),学会拼合基本的反切,如德红切。能理解相关著作中所标注古音的基本含义,如“答”字,古音为“端母缉部”,即在上古属于“端”声母,“缉”韵部;“辙”字,古音为“定母月部”,道理同上。

通论(十六)掌握字母、三十六字母、古音通假的概念,背熟三十六字母(包括国际音标拟音),掌握本节通论中所举的古音通假的例子。

注意使用补充材料,了解音韵学的基本知识。

通论(十七)掌握疏(正义)、笺的概念,掌握“曰、为、谓之、谓、貌、犹、之言、之为言、读为、读曰、读如、读若”等注释术语的含义。十三经注疏包含哪十三部书

通论(十八)掌握如字、衍文、脱文的概念,理解613页和619页上的古书材料。

通论(十九)掌握七政、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的概念和所包含的内容,掌握古代常用的纪年法。

通论(二十)掌握品、阶、勋、爵的概念,掌握唐代科举和清代科举的不同(唐代读书人是直接参加中央级考试,每年都考,中不中进士都被称为进士),掌握明清科举的四级考试(资格试和三次正式考试,三次考试第一名的称谓)

通论(二十一)掌握古代对贵族妇女、贵族男子的称谓,古代氏的几种来源,对一般人称呼的别号、地望、官职、排行,称呼君主的谥号、庙号、年号、尊号(掌握书中所提到的例子)。

通论(二十二)自己画图掌握古代建筑的基本形制和常见名称(堂、户、牖、序阁等),了解中国的五谷、六谷等包含什么作物,古代三牲等的概念,古代和肉食有关的一些名词。

通论(二十五)了解句读的含义,古代句读错误的类型。学会给古代文选(白文)加上现代标点。

通论(二十七)掌握赋和别的文体的区别,赋可以分为哪几类。

通论(二十九、三十)什么叫古体诗和近体诗、平水韵、206韵,古体诗和近体诗用韵的差别,五言律诗的平仄的四种格式及其组合变化(能分析一些诗歌的平仄),什么叫粘、对、失粘、失对、拗句、拗、救(能理解书上所举的拗、救问题,书上所举的诗歌例证)。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篇目与习题

一、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 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 (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 (四)引申义分析例(下) 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 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收字()个,按()分卷,依()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收字()个,全书分()卷,按()排列。 6.《词诠》作者是(

),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 》,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 》。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1.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 )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 2.记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即:“一曰指事,……;二曰……。” 3.记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概念和书上的古字形。 4.什么是“亦声”? 5.记住书上举例的字,如:“难、权、而、忘”等字的本义。 6.掌握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的概念和例字。 (三)古今词义的异同 1.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有三种情况:(问题:古今词义的异同有哪些情况?)(1)古今意义基本未变:如:“马、牛、羊、山、水”等;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七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六 判断句,也字 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在秦汉以前,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而是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来帮助判断。例如: 制,岩邑也.。(左传隐公元年) 虢,虞之表也.。(左传僖公五年)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 有时候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字表示提顿,然后再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例如: 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战国策?赵策三)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养生主) 在先秦时代,有些“是”容易被人误解为系词,实际上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或谓语。例如: 是.吾师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 在这两个例子中,“是”字用作主语,“吾师”“社稷之臣”是谓语。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未测四) (今天就是这样。) 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在这两个例子里,“是”字用作谓语,“今日”“武王”是主语。 在判断句中,人们所判断的不限于人或物,有时候是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在前面叙述过了,然后用指示代词“是”字或“此”字复指,使意义更为明确。例如: 无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 在第一个例句里,“是字复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情,其余由此类推。 但是,字古代汉语里,这种用来复指的指示代词往往不用。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是)君之所知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寡君是愿也。(左传僖公四年) 在第一个例子里,“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主语,“寡君是愿也”是谓语,其余由此类推。 有些判断句由于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已经在上文出现,所以省略主语,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对话里。例如: 对曰:?翳桑之饿人也。?(左传宣公二年) 子曰:?隐者也。?(论语?微子) 子曰:?非吾徒也。?(论语?先进)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谓语前面重用副词“乃”字来加强肯定,用副词“非”字来表示否定。先看用“乃”字的判断句: 吾乃梁人也。(战国策?赵策三) 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四) “乃”字表示的肯定的意味强,而且往往带有辩白或申明的口气。这种用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边(是)”“就(是)”,因此在现代汉语里的书面语言里,“乃”字哈可以加在“是”的前面,说成“乃是”。 再看用“非”字的判断句: 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弓上)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四) 管仲非仁者与?(论语?宪问) 这种用法的“非”字虽然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但是,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复习提纲PDF.pdf

书山有路 古代汉语复习提纲 一、文选 (一)《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烛之武退秦师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楚归晋知茔祁奚荐贤子产不毁乡校 (二)《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赵威后问齐使江乙对荆宣王 (三)《礼记》:大同 复习要求: 1、所有文章要能逐句翻译、并能解释句中的重点词、文中的重点句; 2、识别其中的通假现象,即指出通假字并写出对应的本字。 3、齐桓公伐楚祁奚荐贤大同要求能够背诵(即默写) 二、通论 (一)汉字 1、什么是“六书”?它是如何分类的?象形自与指事自如何区分?形声自与会意字如何区分?前四书与后两书如何区分? 2、举例说明什么是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三者如何相区分? 3、《说文解字》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作者是谁?什么时代的人?此书共收字多少? 4、《说文解字》是怎样解说一个字的?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二)汉语中的词 5、可以将汉语的词按照哪些角度作不同的分类? 6、举例说明什么叫单音词、复音词、单纯词、合成词? 7、举例说明单纯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8、举例说明合成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9、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古汉语中的同义词? 10、举例说明古汉语中的代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11、在王力的语法系统中,“者”、“所”属于什么词?它们与一般代词有何不同之处? 12、如何区分“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 13、什么是谦称和尊称?古书中有哪些常见的谦称和尊称? (三)词类活用知识 14、什么叫词类活用?主要有哪几类词存在着词类活用现象? 14、什么叫动词的使动用法?它与动词的一般用法有什么不同? 15、什么叫名词的使动用法? 16、什么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7、什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18、什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9、什么叫名词直接作状语?怎样区分名词是作主语还是作状语? 20、名词作状语又可细分为哪四种情况?试举例说明。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特别是词义的发展和演变 1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 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 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 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 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 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3一、填空: 1、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⑴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 多按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⑵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再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⑶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部首又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全书共收字47035个,是清代以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释字体例是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收字四万八千多个,比《康熙字典》 多收了一些近代的方言字和翻译用的新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3、《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 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等主持。 4、《汉语大字典》由徐中舒、李格非、赵振铎等主编,全书共八卷,收单字56000字,是目前收字最多的字典。 《汉语大词典》由罗竹风主编,1986年出版第一卷,全书共十二卷,5000万余字,收词目三十七万条左右。 5、《新华字典》目前最常见的字典。现代汉语释义《现代汉语词典》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收古汉语常用字3700多个,收难字2600多个。在释义中重视词义的概括性和各个意义之间的内部联系,注释简单易懂。 6、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7、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8、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 全书106卷,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 9、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12、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B、加上词头词尾。 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 13、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文字学主要凭字形辨别本义。 14、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 1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16、押韵分为三种:A、句句押韵。 B、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如《诗经》 C、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 17、《诗经》押韵主要格式: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18、古韵指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现在被分为三十部。《诗经》押古韵。 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江有诰《诗经韵读》、王念孙《诗经群经楚辞韵谱》 19、注解古书开始于汉代。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与练习题(适合王力版教材)

古代汉语笔记,根据王力的书整理的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12、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B、加上词头词尾。 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 13、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文字学主要凭字形辨别本义。 14、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 1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16、押韵分为三种: A、句句押韵。 B、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如《诗经》 C、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 17、《诗经》押韵主要格式: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18、古韵指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现在被分为三十部。《诗经》押古韵。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江有诰《诗经韵读》、王念孙《诗经群经楚辞韵谱》 19、注解古书开始于汉代。 20、注解常见的情况有下列四种: A、释词。 B、串讲。把一句或几句连串起来讲解。 C、通释全章大意。使文章的意义更为明确。 21、常见古书术语:

王力 古代汉语 文选复习要点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重点篇目: 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 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四)引申义分析例(下)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 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 ),收字( )个,按(

王力《古代汉语》考研笔记(免费下载)

中山大学汉语史与古文字专业03及04年博士生入学古汉语试题(部分) 古汉语试题(汉语史、古文字专业通用) 03年 翻译《汉书-师丹传》 04年 一、据《左传》一段文字,分析“于”、“以”用法。 二、标点并翻译《左传》中一段文字。 三、简述下列出土材料的大意及语言学价值。(碑刻) 四、失记。 前两个题是《国语》中的材料,一段是曹刿问何以战,第二段是标点并翻译”庄公观社“。第三题是段墓志材料。问题一:隶定并标点。问题二:概述大意,并指出汉语史研究的价值。 清华大学2001年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古代汉语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简牍2、汗青3、帙4、付梓5、句读6、衍文7、文、字8、《马氏文通》9、押韵10、破读二、请简答并举例(每题4分,共20分。)1、连绵字2、三十六字母3、反切4、今体诗及其特点5、十三经注疏三、填空。每空0.5分,共30分1`中国古代研究语言的学问称作(),包括()、()、()三个部门。2、汉字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其形体演变大致经历了()时期、()时期、()时期、()时期、()时期、()时期。3、迄今发现最早的系统汉字是()年前的(),是()世纪末在()出土的。4、说文解字是()时期的()撰写的中国第一部字典。书中把所受的万余字分成()部首,以()为正体,兼收()、()。5、“六书”始见于(),一般指()()()()()()。6、汉字记录汉语的基本特点是()。汉字基本上属于()文字,严格讲现代汉字是()文字。7、清正确读出下面的地名、人名:龟兹月氏吐番镐京涪陵米芾女娲皋陶单于?食其8、请分析下面汉字的音节结构 |声|韵|调|9、填补空缺书名作者成书年代价值———————————————————————————————————广雅疏证说文解字注中原音韵——————————————————————————————————— 四、请回答。每字0.5分,共10分,第二题酬情加5—10分 1、指出下面词语的本义写、书、题、临、陵、天、鄙、即、既、因 2、请为下列几组汉字正确标音,并试解释形声字声符变读的原因。 帝谪虹豇贡扛坻邸馥愎 五、分析句子结构。共10个单句,每句1分。共10分 1、五侯九伯女实征之 2、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3、大哉尧之为君! 4、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5、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7、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8、老臣窃以为媼之爱燕后贤于长君。 六、请指出句中词类活用现象。每题1分。共5分 1、疆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 2、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4、人不能以死免其君我谬之不详赦之以劝事君者 5、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七、标点并翻译。15分 1、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匿且擢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2、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者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媼尊长安君之位而日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媼为长安君计短也固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君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三)

第五单元古书的注解、标点和翻译 一、十三经的书名及其注疏者。 二、解释:传、笺、疏、章句、衍文。 三、古书注释术语“曰”、“谓”、“犹”、“貌”、“之言”、分别填入下面的括号里。 1、《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郑玄注:“籍()也。” 2、《魏风马牛不相及?伐檀》:“实之河之侧兮。”毛传:“侧,()时也。” 3、《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王逸章句:“崔嵬,商()。 4、《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何晏集解:“同门()朋。” 四、问答题: 1、古书注解中的“谓”和“谓之”有何不同? 2、古书注解中的“读为”、“读曰”同“读若、读如”有何共同点?有何不同点? 五、下面的四段古文各有三种不同的标点,其中只有一种是正确的,请在正确的标点后打√。 1、《世说新语?雅量》: ○1谢公兴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语,徐向局。 ○2谢公兴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语徐向局。 ○3谢公兴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语,徐向局。 2、《荀子?修身》 ○1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压受谏而能诚,难欲无进,得乎哉? ○2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压,受谏而能诚,难欲无进,得乎哉? ○3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压受谏而能诚,难欲无进,得乎哉? 3、《吕氏春秋?别类》: ○1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物多类,然而不然,故亡国僇民无已。 ○2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物多类,然。而不然,故亡国僇民无已。 ○3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物多,类然而不然,故亡国僇民无已。 4、王充《论衡?问孔》: ○1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 ○2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 ○3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 六、改正下面句子中的译文。 1、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即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译文]远方的人不服,就搞好德政教化而把他们招来;他们既来到这里,就会安心地住在这里。 2、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孟子?许行》) [译文]在这个时候,禹在外治水八年,三次经过自己家门却没有进去,他虽然想亲自耕种,能得到吗? 3、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孙子?谋政》) [译文]所以善于用兵的人,屈服于人家的兵力,就不能战斗了。 4、事智者则法败,用力者寡则国贫。(《韩非子?五蠹》) [译文]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多,法制就要败坏;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少,国家就要贫弱。 七、标点翻译下列古文。 1、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战之曰胡兄之国也子方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已遂不郑郑人袭胡取之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乐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什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二人说皆当也厚者为战薄者见疑则非知也难也处之则难也(《韩非?说难》) 2、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书荣乐之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离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西伯幽而演易周旦类而制礼不以隐约

2020年整理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复习提纲.pdf

学海无涯 古代汉语复习提纲 一、文选 (一)《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烛之武退秦师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楚归晋知茔祁奚荐贤子产不毁乡校 (二)《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赵威后问齐使江乙对荆宣王 (三)《礼记》:大同 复习要求: 1、所有文章要能逐句翻译、并能解释句中的重点词、文中的重点句; 2、识别其中的通假现象,即指出通假字并写出对应的本字。 3、齐桓公伐楚祁奚荐贤大同要求能够背诵(即默写) 二、通论 (一)汉字 1、什么是“六书”?它是如何分类的?象形自与指事自如何区分?形声自与会意字如何区分?前四书与后两书如何区分? 2、举例说明什么是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三者如何相区分? 3、《说文解字》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作者是谁?什么时代的人?此书共收字多少? 4、《说文解字》是怎样解说一个字的?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二)汉语中的词 5、可以将汉语的词按照哪些角度作不同的分类? 6、举例说明什么叫单音词、复音词、单纯词、合成词? 7、举例说明单纯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8、举例说明合成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9、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古汉语中的同义词? 10、举例说明古汉语中的代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11、在王力的语法系统中,“者”、“所”属于什么词?它们与一般代词有何不同之处? 12、如何区分“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 13、什么是谦称和尊称?古书中有哪些常见的谦称和尊称? (三)词类活用知识 14、什么叫词类活用?主要有哪几类词存在着词类活用现象? 14、什么叫动词的使动用法?它与动词的一般用法有什么不同? 15、什么叫名词的使动用法? 16、什么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7、什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18、什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9、什么叫名词直接作状语?怎样区分名词是作主语还是作状语? 20、名词作状语又可细分为哪四种情况?试举例说明。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特别是词义的发展和演变

古代汉语译文(王力版)

齐桓公伐楚 翻译:鲁国国王僖公既位四年的春季,齐国国王(齐桓公)率领个诸侯国侵略蔡国,蔡国被击溃,便讨伐楚国。楚国国王派人对(来犯的)军队说道:“你们居住北方,我们居住在南方,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啊,没想到你们来到我们的地方,为什么啊?” 管仲回答说:“以前姜太公命令我的先君太工说:‘所有的诸侯国,你都可以讨伐它,用(这办法)来监督它们辅佐周朝王室。’(并)赐给我先君鞋,东可以到海,西可以到黄河,南可以到穆陵,北可以到无棣。你们楚国进贡的包茅没有进贡,(周朝)国王祭祀缺乏供应,没有东西用来滤酒,我就是来征收的。周昭王南巡却没有回去,我问你这是怎么会事。”回答说:“贡品没有进贡,是我国君的错误,哪敢不进贡呢?周昭王不回去的事,你请到汉水边去问吧!”联合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夏季,楚国国王派(大夫)屈完到联军那。联军后撤,驻扎在召陵。齐侯(齐桓公)布阵好联军军队,和屈完一起乘车检阅。 齐侯(齐桓公)说:“岂是我要这么做,是发扬先君好传统(合作精神),和我们联盟吧,如何?” 回答说:“您若以德安抚诸侯,谁敢不服?您若用武力,楚国将把方城作为城墙,汉水作为城隍,你们虽然人马众多,没有地方施展的!”屈完和各诸侯国签定盟约。 晋灵公不君 不知道是否有心理学家专门研究过历史上的暴君的心理,这种研究肯定很有意思。在平常人看来,暴君们的言行举止都有些异乎寻常,按正常人来说是匪夷所思的。比如,夏桀的宠姬妹喜爱听裂帛声,建造过“酒池肉林”;商纣王的酷刑“金瓜击顶”、“炮烙”、“虿盆”、做人的肉羹。活剖孕妇等等。晋灵公弹射路人、杀厨子游尸的举动,仅仅用一般的残暴、狠是难以说明的,恐怕总有些变态心理,或者歇斯底里症一类的精神病,才能解释他的怪癖行径。如果真是这样,除了治病、关进疯人院之外,没有任何办法让他改邪归正,或者像赵穿那样,将其杀掉,以免危害更多的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致命的痼疾就在于,无论所滑的“天子”多么愚笨、痴呆,无论多么残暴、缺德,无论多么变态。病入膏育,都是“神圣”的,不可冒犯的,不可弹劾讨伐的,否则,便会犯下各种“罪行”:欺君,亵读,犯上作乱,直至弑君。而且,这些罪行都是弥天大罪,不可赦免,甚至可以诛灭九族。至今想起这些,依然让人不寒而粟、切齿痛恨!天子也不过是吃人饭拉人屎的家伙,说不定智商还很低,凭什么就可以骑在千万人的头顶上拉屎撒尿,作威作福?他们凭什么就能比百姓聪明能干。具备当“领袖”的才能,如果说这世上真有什么天才的话,多半也没有那些享尽人间荣华富贵。骄横得不可一世的“天子”们的份儿。虽然有此痼疾,但让人感叹不已的是,无论在那个时代,只要有昏情残暴的暴政。苛政存在,就有敢于诤言直谏的义士出现,并有敢于弑君的勇士出现,前者如赵盾,后者如赵穿。他们明知自己的行为将要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甚至还包括以自己亲人的生命为代价,依然大义凛然,慷慨陈词,视死如归。这些词语,只有用在这些义士、勇士身上才是沉甸甸的、掷地有声的、名实相符的。其实,敢于直谏、敢于弑暴君,已远不止是一种一时冲动的个人行为,更不是宗教信徒的迷狂。它是一种非常清醒的、理智的选择,是不得不如此的抉择。有时,明知暴君不可理喻,有时明知自己的行动无异于以卵击石,自投罗网,如荆柯刺秦临行前所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但是,它们所体现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永恒的正义,即决不向残暴专制、黑暗腐朽屈膝让步的决心。正如希腊神话传说中的西西弗斯明知自己推上山的巨石要滚下来一样,依然坚持不懈地推下去。人类的精神和行动的意义,就在过程之中显示了出来,结果则是次要的了,甚至并不重要了。面对残暴和死亡而敢于挺身而出,这种行为表示了一种严正的抗议,表示了一种不屈的精神。翻看历史,这种抗议和精神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就好比光明和黑暗从来都是相随相伴,哪一方都没有消失过一样。也许,光明和黑暗永远都会这么抗衡下去,直到人类不再存在。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译文 九月甲午日,晋侯和秦伯合兵围困郑国,因为郑伯曾经对待晋侯没有礼貌,并且怀有二心亲近楚国。晋国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军队驻扎在汜水南面。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势危急了!倘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兵一定退去。”郑伯听从了他的话。烛之武推辞道:“我的壮年,还不及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郑伯说:“我不能及早重用您;现在碰到急难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与练习题(适合王力版教材)

古代汉语练习题 壹、古代汉语被动句 一、问答: 1.什么是被动句? 2.古代汉语的被动句有哪几种类型? 二、下面的句子哪些是被动句? 1.是狼为虞人所窘,求救于我。(中山狼传)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3.秦王复击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 4.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心为鲧、禹笑矣。(韩非子·五蠹) 5.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6.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8.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禀禀也,窃为陛下惜之。(论积贮疏) 三、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和意义: 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 2.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答李翊书) 3.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 4.今不取,后世心为子孙忧。(季氏将伐颛臾) 5.士卒多为用者。(陈涉起义) 6.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 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北冥有鱼) 8.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汉书·贾谊传) 9.其母上书言于王曰。(秦于赵兵相距长平) 10.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羽传) 12.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郑伯克段于鄢) 13.随亡于荆,吴并于越。韩非子·说疑) 1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15.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訾于民。(更法) 16.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冯谖客孟尝君) 贰、习惯句式·成分省略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习惯句式并说明其意义: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2.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3.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4.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 5.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子路从而后) 6.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七十四章) 8.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韩信拜将) 9.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北冥有鱼) 10.与不谷同好,如何?(齐桓公伐楚)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12.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天论) 13.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14.沛公曰:“孰与君少长?”(史记·项羽本纪) 15.王以为何如其父?(秦于赵兵相距长平) 16.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秦于赵兵相距长平) 17.是岂不足为政邪?(柳子厚墓志铭) 18.向见雷将军,方知足下军令矣,然其如天道何?(张巡守雍丘) 二、说明下列句子中省略了哪些常见的句子成分: 1.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韩信拜将)2.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韩信拜将) 3.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韩信拜将)

古代汉语复习要点下

古代汉语复习要点(下)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讲过的篇目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十八)古书的注解: 1.了解古注的重要性和发展概况。了解《诗经》、《史记》三家注、《汉书》、《三国志》、《老子》、《庄子》、《楚辞》等名著在唐代以前的名家注解。 宋代著名的注解家是朱熹,著有《周易本义》、《诗集传》、《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楚辞集注》等。 2、名词解释:疏、正义、传、笺。(P676)传注体、义疏体、章句体、集解体。 3.阅读677页上半《十三经注疏》的书影,了解其中的内容和体例。 4.古注的方式:注音,释词,通句、解事,评说。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5.名词解释:衍文、脱文。(P680) 6.古书注解的术语有哪些?分别是什么意思? 答:(1)曰,为,谓之使用这三个术语时,被解释的词语总是放在“曰、为、谓之”的后面。它们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这三个词语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叫做”。 (2)谓用“谓”的时候,被解释的词放在“谓”的前面。“谓”的作用是用后面的话说明前面词语所指的范围或比、影射的事物。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指”、“是说”的意思。 (3)貌,之貌这两个术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说明被释的词是表示事物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 (4)犹,犹言“犹”的作用是表示注释与被释词语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只是近似。用“犹”的时候,往往是用近义词作注,或者是用引申义训释本义。略等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 (5)之言,之为言,之犹言这三个术语的作用是表示“声训”,注释时必然是用声音相同或近似的词来作训解。声训也是古人寻求同源词的一种方法。 (6)读为,读曰,读若,读如这几个术语都是用来注明音读的,“读为”和“读曰”一般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读若、读如”主要作用是注音。 7.如字,一种注音法。当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法的时候,要按照习惯上最通常的读音读,按照最常用的意义解释,叫如字。例如“好”有上声和去声二音,当注为“好,如字”时,表示“好”在此处读常用的上声,意为“美好”)。常用来为一些多音多义或有异读异解的字注音,强调在特定的上下文里被释的字要按它的本音来读。 8.本节通论部分所举的例子都要看懂。 9、要了解《十三经注疏》的大体内容。 (十九)古书的标点问题: 1、古文不标点断句的原因 A与书面语产生之初的特点有关①简略②和口语一致 B与早期古籍的成书与流传方式有关①口头流传成书②口耳相授流传 C与文言语言的特点有关 ①对称性②多虚词③节奏鲜明④押韵 D与故事的学术风气有关。训诂之风,崇古之风。 2、句读是古人读书时候断句用的符号。在一句话完了的地方,在字的旁边加一个点或一个圆圈,这叫“句”,在一句话没有完,但读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停顿的地方,就在字下面加一个点,这叫“读(dòu)。”合起来就叫“句读”。 3.刻书有句读是从宋朝开始的。

《古代汉语》(王力)期末考试笔记整理

《古代汉语》(王力)期末考试笔记整理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35629学习资料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35629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 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四)引申义分析例(下)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 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 ),收字( )个,按( )分卷,依( )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 ),收字( )个,全书分( )卷,按( )排列。

王力古代汉语笔记整理完整版学习资料

王力古代汉语笔记整 理完整版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