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企业战略变革动因理论的述评与展望(潘安成)

企业战略变革动因理论的述评与展望(潘安成)

企业战略变革动因理论的述评与展望*

潘安成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大连,116024)

摘要:外部环境变化和组织演化是推动企业战略变革的重要力量。战略变革动因理论研究围绕着这两种变化之间动态力量转移而不断发展与完善。本文从组织与环境间动态匹配的视角,回顾了战略变革动因理论的发展历程,阐述了这些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研究假设,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初步地指出了对未来研究方向,以期推动运用行为科学方法对战略变革动因进行系统研究。

关键词:战略变革;动因理论;述评;展望

引言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和不断迅速变化的内外环境,企业必须进入新的市场领域,或逐步退出难以适应的现有市场。战略变革动因理论试图探索推动企业在不同市场之间进行战略转移的动力因素,从根本上为企业战略转型提供系统性指导[1]。战略变革动因是引起企业战略转型的一些关键因素,这些因素对于成功的战略选择与实施也起着决定性作用。根据传统战略变革动因研究所关注的动力机理来源,这些文献被分成两大研究阵营[2,3]:一是强调“强迫成长”(forced growth)的战略变革动因的外生理论(战略选择理论),二是强调“自主成长”(natural growth)的战略变革动因的内生理论(组织适应理论)。近年来,企业战略变革从依靠资本增减的传统模式向发展机遇选择的新型模式迅速地转变,尽管这与传统工业时代的战略选择范式转换存在某些异曲同工之处,由于环境变化与组织演化之间关系正发生着戏剧性变化,企业战略变革动因却发生了本质变化。那么,围绕着企业战略转型的历史背景,传统战略变革动因理论的发展依从什么样路径演化?如果能够把握这些理论的发展脉络,那么这将有助于在新形势下解析企业战略变革行为的动力机制,这对于推动战略变革动因理论发展更具有重要理论价值。本文将借助于组织演化与环境变化之间动态匹配的视角,回顾企业战略变革动因理论产生背景,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促进战略管理理论研究。

1企业战略变革动因的外生理论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企业战略变革动因的外生理论认为,引起战略变革的动力源主要来自于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如表1)。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包括市场需求状况和产业竞争环境,战略选择理论分别从市场结构变化、组织竞争关系变化以及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时机选择等探索企业战略变革动因。1.1 主要研究内容

在传统工业时代,企业内部运营环境变化相对稳定,而市场环境变化在驱使企业战略变革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特别地,市场需求结构变化状况往往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直接关系到企业战略选择及其实施。一方面,企业在实施战略变革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其所在行业的市场需求结构变化,从而制定和选择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通过对企业经营环境划分,Porter提出了着重分析特定行业的市场变化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潜在成长威胁[4],从市场结构层面揭示了企业战略变革的产业动因,例如:他给出了S-C-P模型[4],指出市场需求结构决定了战略变革类型,进而导致了企业绩效的变化。另一方面,产品(服务)的市场生命周期变化是影响企业战略变革动因的重要因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号70673010)

作者简历:潘安成(1970-),男,安徽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组织变革中战略管理(战略科学)、知识管理。

为了了解产品(服务)的市场需求变化状况,一些学者分析了产品(服务)生命周期对战略变革行为的影响等[3]。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随着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进入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逐渐成为企业进行战略变革的主要动因。在面对有限的市场资源竞争中,一个企业战略变革成功往往依赖于竞争对手的经营活动变化。“竞争的中心思想是企业间是相互依赖的,企业影响其他企业的活动并且对其做出反应,所以竞争活动的结果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对手的反应”(p.88)[4]。组织种群生态学理论认为[6],企业战略变革应该依赖于组织种群的密度和演化路径,组织种群之间的竞争关系是战略变革的基本依据,这种战略动力学具有较强的竞争依赖特征。Hannan的经验研究发现[6],基于组织种群生态学的战略变革动因理论主要收集相关组织种群竞争的历史数据,从竞争发展态势的角度进行战略变革,提出一系列战略进入和退出机制。

表1企业战略变革动因的外生理论

Table1. Exogenesis Theories of the Antecedences of Strategic Change

市场结构理论组织种群理论超竞争理论兴起时间 1980s初 1980s中期 1990s中期

理论方法产业组织理论种群生态学实物期权、博弈论

驱动力市场需求变化竞争关系变化市场需求与竞争状况变化环境的变化稳定动态演化急剧变化

战略选择需求结构竞争位势战略时机

标志性文献Porter (1980) Hannan & Freeman(1989) D’Aveni (1994)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已经成为不变的规律,市场需求与竞争位势始终处于动态的急剧变化之中,企业战略变革所获取的竞争优势在这种超竞争环境下越来越依赖于战略时机选择[7]。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会促进这种战略投资选择,Kulatilaka和Perotti认为战略性投资的时机选择可以降低组织变革风险[8];通过对计算机行业中四个企业战略成功变革的案例研究,Bourgeois 和Eisenhardt指出战略变革时机可以提高行业进入壁垒,适时的战略变革可以阻止竞争对手的跟随和模仿战略[9]。在超竞争环境下,战略时机不仅为企业提高竞争位势,而且也可以为企业降低战略转型成本。因此,D’Aveni指出[7],战略变革时机对于组织成功的变革尤为重要,甚至认为战略变革时机本身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

1.2主要研究方法

因为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处于特定的产业组织环境下,所以,强调市场需求结构变化的战略变革动因理论主要借助于产业组织理论,运用产业组织理论来分析市场需求及产品需求结构变化是如何影响企业战略变革和实施过程[3,4]。Porter把产业组织理论方法引入了企业战略变革的动因分析,提出了“五力模型”[4];企业家在企业战略变革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 Casadesus-Masanell和Yoffie利用委托代理理论来分析市场需求变化对战略选择行为绩效的影响机制[10]。

组织种群竞争理论认为,企业之间竞争状态与关系显著地影响着战略变革行为。一方面,Burgelman 运用实证方法验证了企业战略变革行为的组织种群生态学原理[2];Baum和Singh运用以战略单元划分种群和以战略定位作为市场变化的导航器,进一步检验了战略变革行为的内在动力机制[11]。另一方面,在理论建模方面,由于基于组织种群竞争的战略变革动因理论强调了资源约束、企业间竞争关系变化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所以,博弈论方法被作为主要分析工具之一,用来分析企业之间竞争关系,探索这

种竞争状态变化是如何影响企业战略变革行为,例如,Sterman等运用博弈论思想,结合组织行为学方法很好地揭示了战略变革的动态行为机理[12]。

超竞争学派认为,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战略变革时机越来越成为企业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首先,在博弈思想上发展起来的产业层面上企业竞争关系方面,关于战略转型选择时机研究的一些文献运用博弈论方法来分析组织变革与竞争对手的战略反应行为之间关系,从而确定企业战略变革时机,以获取适时而动的先动优势或后发优势[13]。其次,由于经营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会导致战略投资机会成本的不可逆,实物期权理论可以用来解释战略选择动因的行为机理演化状态问题[14],例如,Kogut 和Kulatilaka运用实物期权方法,揭示了战略性投资不断创造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本质[15];Amram & Kulatilaka借助于实物期权方法有效地评估企业机会和投资价值 [16]。

2 企业战略变革动因的内生理论

企业战略变革必然触发组织演化与变革,而组织演化相应地会加速和进一步引发企业战略变革。企业战略变革动因的内生理论认为,组织演化不仅加速和推动了企业战略变革,而且从根本上保证了战略变革的有效实施。基于这种基本假设,组织适应理论从企业内部变化来寻找影响企业战略变革的动力机理(如表2)。

2.1 主要研究内容

组织资源能力演化所创造的动态能力是触发企业战略变革的重要因素。演化经济学认为[17],与外部经营环境变化一样,企业组织资源能力是历史演化的产物,并且存在着自身的演化路径,这种演化力量可能是推动战略变革的根本动力。Helfat研究发现[18],组织资源能力的演化力量推动了企业一系列的渐进式战略变革行为;Lovas和Ghoshal认为,组织演化并不是存在于战略变革之外,引导企业战略变革的五种因素是战略目的、员工、组织资产、组织结构与常规以及高层管理团队[19]。组织演化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动力机制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在战略变革过程中应该注意“组织基因”的丢失,注重现有组织资源能力的利用,避免盲目性变革给企业带来成长风险,企业战略预期与反应式战略改进所导致的组织动态均衡是企业战略变革的内在动力机理,战略变革也正是企业为了在竞争环境与组织潜在能力之间寻求适配[17]。Brown和Eisenhardt则认为,组织变化节奏是推动企业战略变革的根本动因,并且以从设备公司向计算机企业转变的HP为例,指出了战略变革更应该注意战略延续性,而不是理论上虚构的适时均衡[21]。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组织内部演化所产生不同的组织资源、能力和模式对推动企业战略变革具有重要影响。Bansal通过对加拿大石油与天然气业、采矿业以及林业中在1986-1995年间企业战略变革研究发现,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资源能力不同,战略变革的动因也存在明显差异[20]。

组织行为理论认为,组织学习是促进企业战略变革的主要动力。Schilling等指出企业运用“干中学”来提高组织现有常规的“学习曲线”适应能力[23],进而有效地推动战略变革;Zollo和Winter则认为“故意学习”可以使企业目的性地发展组织动态能力,从而避免组织刚性带来的成长陷阱[24]。针对组织学习和整合组织能力难以转移的问题,Garvey和Alred指出“指导式学习”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这种学习方式鼓励和促进非正式和开放式学习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避免“学习近视”和战略性短视行为的发生[25]。战略变革要求企业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由于组织粘性,组织学习尽管能够改变战略愿景,却难以扔弃过时的组织能力,所以,de Holan和Phillips认为组织忘记虽然在短期内会损害企业绩效,但是从长期利益来看会增强企业活力,对企业战略变革产生显著影响[26]。de Holan和Phillips进一步指出,

组织忘记是企业战略变革的加速器[26]。因此组织忘记理论是对组织学习理论进行一种必要补充。

表2企业战略变革动因的内生理论

Table2. Endogenesis Theories of the Antecedences of Strategic Change

资源能力演化理论组织学习理论组织复杂理论兴起时间 1980s初期 1990s初期 1990s后期

理论方法资源观、演化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复杂性科学、智能计算方法

驱动力动态能力组织学习能力自组织过程

外部环境稳定动态变化急剧变化

战略选择资源能力增减组织动力学战略景观适合度(fitness)标志性文献Nelson &Winter (1982) March (1991) Kauffman (1995)

企业战略转型是一个复杂组织行为,企业战略变革是由组织资源能力与组织学习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自组织力量驱动的。在这种情况下,战略转型既包括企业资源能力转变,又包括组织学习机理变化。Macintosh和Maclean运用复杂理论重新解释了企业战略变革的动因机理,提出了战略变革行为转变的三阶段框架:通过表达和重构组织规则来调控转变过程、打破目前系统均衡并采取相应步骤使之转移、以及使企业进入正负反馈促成的自组织过程[27]。Robertson认为企业依赖这种自组织过程,可以改进企业战略变革和不断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28];Axelrod和Cohen进一步指出内部选择过程产生自适应能力,这种自适应能力可以保证企业持续成长,失败的企业战略转型并不能形成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自适应系统[29]。Boisot和Child以中国企业为例,研究发现,作为具有复杂自适应系统的企业战略变革行为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提高自组织能力[30]:一是降解组织复杂性,二是借助于战略联盟等形式来吸收组织复杂性,这样可以为企业创造发展机遇和规避风险。

2.2 主要研究方法

组织资源能力变化的企业战略变革动因理论,为了探索组织资源能力所产生的“动态能力”对企业战略变革学行为的影响机制,主要运用演化经济学和资源观理论进行分析。一些学者从企业微观层面把战略转型作为连续变化过程,这种连续性变化为企业战略变革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借助于演化经济学方法分析战略变革行为微观机理。例如,Barnett把演化推理方法引入战略变革研究之中[22];通过对Intel 公司中战略变革动因分析,Burgelman发现,驱动企业战略转型的整合演化框架是以“变异-选择-维持-竞争”的微观演化机制为基础[2]。另一些学者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把组织资源能力演化也相应地划分为不同阶段,从而可以探索在不同演化阶段,不同资源能力在驱动战略变革过程中起着不同作用。例如,Bansal借助于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剖析了组织资源能力演化对战略变革行为的影响[20];Neergaard 给出了组织资源能力变化的“局部权变模型”[31]。

组织学习理论认为,企业战略变革是由组织变革行为过程所推动与贯彻的,企业战略变革是根植于组织行为。企业战略选择的行为机理是依赖于组织学习,是以组织变革中大量行为主体学习为基础的[32],因为组织行为主体是有限理性的,所以,组织主体的学习行为是以“满意中放弃原则”(satisficing principle)来推动战略变革和贯彻具体战略。因为行为科学被广泛运用到战略变革动因理论研究之中,学者们运用行为科学方法从不同侧面提出了企业战略变革动因理论,例如,Schilling等的“干中学”理论[23]、March的探索性与开发性学习理论[33]、以及de Holan和Phillips的组织忘记理论[26]等。

在复杂性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组织复杂理论把组织活动看作智能体(agent)行为,借助于智能计算方法对企业战略变革行为进行模拟与仿真,试图探索在内外环境急剧变化情况下战略转型的内在机

理。例如,McKelvey指出基于agent模型的计算试验可以揭示战略变革动因[35]。其后,借用于Kauffman 的NK布朗适合度景观模型[35],一些学者从产业演化层面模拟企业战略变革的动力机理[30,36]和战略变革动因的差异性[36],另一些学者验证了自组织过程是企业战略变革动因[37]; McKelvey运用NK模型进一步检验了企业战略变革是复杂系统多重协同(multicoevolution)的产物[34]。

3 理论评述与最新进展

传统战略变革动因的外生理论从外部环境变化的视角,提出了针对不同的外部环境变化特征给出实施战略变革的理论依据。从市场结构理论向超竞争理论发展中,战略变革动因也发生根本性变化;基于组织种群生态学的战略变革理论从动态竞争的视角考虑了行业竞争环境和资源约束对战略变革的重要影响;在这种超竞争环境下,战略变革理论强调了战略时机变化对于组织变革的重要性(如表1)。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战略变革动因所产生的依据和标准进行了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分别揭示了战略变革机会的识别和时机的选择框架。然而,知识经济已经大大地改变了企业赖以成长的环境,战略环境也发生根本性变化,企业战略变革的实际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市场需求变化还是行业竞争关系变化尽管对揭示战略变革动因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战略变革理论却忽视了组织潜在变化对战略实施和结果的影响,所以难以保证企业转型过程中竞争优势持续创造,脱离组织演化视角来解决企业成长问题往往是短视行为,甚至会降低企业生存机会。

企业战略变革动因的内生理论认为,企业战略变革一般是由其内部各种力量在动态变化过程中的不均衡发展所推动的,这种组织演化力量往往体现在企业用较少的成本、投入和时间来获取较大竞争优势的过程。借助于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资源能力演化理论、组织学习理论和组织复杂理论分别从组织适应能力角度剖析了战略变革动因(如表2)。组织资源能力演化理论认为组织可得性资源的自身演化力量是促进企业战略转型的根本性因素之一;组织学习可以改进组织行为和企业演化路径,进而加速企业战略变革的步伐和促进新战略的有效实施;组织复杂理论提出为了避免企业进入混沌和突变阶段,由组织的局部和全局搜索活动形成的自组织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组织适应机制的战略变革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部经营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企业战略扩张冲动风险。然而,对于在动态市场环境中的企业持续成长来说,由上述三种理论为主导构成的组织适应学派并不是保证企业长期发展的充分条件,甚至会削弱企业进一步成长的发展后劲。首先,组织演化对企业战略变革具有路径依赖特性,在竞争范式转移过程中企业转型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能够完成的;其次,组织活动(演化、学习和自组织)在创造竞争优势的同时也潜在地增强了“组织惰性”,企业战略变革行为并不是完全被动的适应过程,这与组织适应的假设前提是自相矛盾的。因此,基于组织适应的战略变革动因理论难以从根本上揭示为企业持续成长的动力机制,特别地,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战略变革已经开始从依靠资本的增减来实现扩张的传统模式向战略并购式的扩张迅速转变,与外部经营环境变化规律不一致的战略转型必然被市场所淘汰。

无论市场环境变化还是组织能力演化都是推动战略变革的重要力量。经营环境是对企业战略变革起着重要影响的外部力量,对于企业战略变革而言,市场环境变化不仅包括其本身的不断变化,而且包括企业对市场环境选择所带来的新市场进入或者现有市场退出,而后者在推动企业战略变革过程中将越来越占据主要地位。企业战略变革意味着竞争环境也发生相应变化,首先,企业可以通过战略选择主动地选择企业生存环境,特别地,企业在考虑组织演化情况下的战略选择可以更容易选择有利于企业成长的市场环境;其次,企业战略变革并不仅仅是单向的变化过程,现有的战略变革动因理论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组织内部环境演化的影响,却运用线性方法考虑组织演化或把组织演化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

体,这种研究假设往往是不切实际的[1,22];再次,基于外部环境变化的战略变革动因理论并没有考虑企业战略转型中经济与时间成本,这种带有某种“空想”成分的企业战略变革很难有实际操作性。

近年来,关于战略变革动因的外生理论(即企业战略选择理论)与内生理论(即组织适应理论)开始进入相互渗透和融合阶段。围绕着对企业战略变革动因的探索,上述两种动因理论在概念上开始发生新的变化。Gottredson等人指出,战略变革首先应该考虑战略实施,相应地,探索企业战略变革驱动力量的视角也应该从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向关注组织内部演化上转移[38];Hart和Sharma则认为组织内部演化所产生的新资源能力可以开启新的战略机会窗[39]。如果不能把这两种动因理论很好地对接起来,那么也就不可能系统地分析当前情形下促进企业战略转型的动力机制。关于企业战略变革动因研究的两种理论又以什么样的方式走向融合?源自于理论生物学的协同演化思想为系统地探索战略变革动因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34,35]。Henderson & Stern[40]通过对美国20年间PC行业发展的实际调研,验证了企业战略转型过程中的协同演化机制;潘安成[41]对141家中国企业近三年的发展状况研究发现,组织能力与柔性战略对企业成功地实现战略变革来说是互补性协同演化关系。Huygens等人[42]从协同演化视角分析了组织适应与竞争环境之间关系;Murmann运用协同演化的方法分析了美国印染业中组织种群竞争关系[43]。因此,协同演化视角为当前解决企业战略变革动因问题提供了较好的分析框架。

4 研究展望

在企业战略转型时期,识别和适时地把握内外环境变化给企业所带来的发展机会是驱动企业战略变革的原动力。借助于产业组织理论形成的战略变革动因理论主要是分析企业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借助于组织种群理论的“适者生存”思想则把行业竞争引入战略变革动因分析之中,超竞争理论强调战略变革时机对企业成功转型的重要作用;而强调组织适应的战略变革动因理论则根据企业组织适应能力的变化,分别探索了动态能力、组织学习及自组织过程对推动企业战略变革行为的影响,并且指出它们可以逐步地引导企业向具有成长潜力的市场转移。目前,在企业边界越来越模糊的背景下,企业战略变革的高失败率现象引发了人们对现有战略变革动因理论的进一步反思,也促进了人们进一步探索一种兼顾战略选择与组织适应之间协同演化的战略变革动因理论。那么,如何从协同演化视角系统地揭示新形势下企业战略变革动因?

企业战略转型不仅要考虑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给所带来的发展机遇,而且也要考虑组织演化动力对战略变革产生的重要影响,内外环境之间协同演化机制是推动企业战略变革的动力源。这种协同演化机制根植于企业运营的内部组织环境、外部战略环境、以及两种环境动态演进关系之中,然而,现有关于战略动因研究的外生和内生理论在这三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又因为战略选择理论与组织适应理论研究角度是完全不同,所以传统战略变革动因理论不可能从更高层次上同时兼顾两种环境之间动态演进。为此,根据Andrews关于战略管理的3C(coherence, consistency, consonance)标准[44],我们认为,关于企业战略变革动因的未来研究将分别在组织、战略以及两者之间协调等三个层面展开深入地探索。

首先,借助于二面性组织理论,探索组织动态模式的运营原理必将成为当前研究企业战略变革动因的新趋势之一。在影响企业战略变革的组织商务模型层面,内外环境变化的协同演化框架要求这种模型既能进行开发性学习、增强渐进性创新能力以提高赢利水平,同时又能进行探索性学习、提高突破性创新水平以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商务运营模式,企业商务模型只有同时具有较强的商务拓展与提升能力,才能有利于顺利地推进企业战略变革。由于渐进性与突破性创新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战略逻辑[2],以Tushman和O’Reilly为代表的学者最近提出了“二面性”(ambidexterity)思想[45],这种兼顾渐进性与突

破性创新的“二面性组织”(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或二面性商务模型(ambidextrous business model)可以成功地兼顾内外环境之间协同演化关系。这些研究为我们在组织层面分析企业战略变革动因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其次,如何理解战略扩张冲动和环境快速变化之间关系,因势利导地进行战略转型,实现内外环境两种力量在动态演化过程中融合,这将是从协同演化视角探索战略变革动因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这也是当前中国企业快速成长所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成功地进行企业战略变革是通过企业与环境在相互选择和相互改变过程中动态融合过程,只有企业与环境在状态与演化关系上保持连续性适配,企业才能与所选择的环境融为一体,不断增强生存能力和获取发展机遇。在战略层面,企业战略变革的动力机理更容易受到产生于组织理性与非理性相互作用中的组织动力影响,这种组织动力不仅仅是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内容与方向进行界定和引导,更重要的是能够加快战略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组织冲动。在企业战略转型时期,战略变革不仅要在组织运营模式与内容上支持内外环境之间协同演化,而且也应该考虑如何在组织动力之下战略冲动行为,也就是说,企业从在快速变化的内外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选择由这种动态的协同演化机制所导致的“能量与激情中的组织冲动战略(momentum strategy)”[46]。组织动力塑造了企业生存景观和潜在发展能力,而冲动战略必须是借势而上,这两种动态过程是在高速变化环境下融合,而不是静态的和线性的缝合。因此,在新形势下的战略转型过程中,企业战略选择不仅仅要考虑自身组织冲动的力量和所选择环境变化的潜在影响,还要考虑这种选择对战略变革之后两种力量的动态融合影响。组织冲动所产生的趋势和围绕组织冲击力顺势而做出的决策活动必然是影响企业战略变革的动力机理,这种驱动力既不是单向地粘贴在现有常规之中,又不会简单地替代相关组织活动。

第三,为了使组织模式与冲动战略间在时空中产生“共振效应”,探索企业转型过程中“战略性共振”[47]的实现机制问题将成为未来战略变革动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影响企业战略变革的协同演化机制中,战略变革中时机选择与动态融合对企业转型期竞争优势持续创造产生重要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两种力量融合过程中节律性与外部环境变化的节律性是否“合拍”,如果两者是同步的,那么组织运营动态模式与组织动力中冲动战略之间就会产生“战略共振”,就会使企业转型绩效大大地增加,产生“期间范围经济”。否则,会使企业在组织变革过程中产生“时间不经济”,甚至会给企业在快速变革过程中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可能是大多数企业战略转型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在当前知识经济所导致的内外环境变化不断加剧情况下,企业战略转型的时机与整合不仅是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大大地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例如,调整企业战略转型中协同演化力量的交替转换时机以及整合,是可以在动态融合过程中为企业实现“战略性共振”,这样既可以促使组织演化与环境变化之间节奏上“合拍”,又可以为企业在动态演化中创造“共振效应”,从而大大增强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Sull DN. Closing the gap between strategy and execution[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007, 48(4): 30-38

[2] Burgelman RA. Strategy as vector and the inertia of coevolutionary lock-in[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2, 47: 325-57

[3] Jr. Carlos J. Strategic Logic[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4] Porter ME. Competitive Strategy[M]. New York: Free Press, 1980 .

[5] Barney J.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1): 99-120

[6] Hannan MT, and Freeman JH. Organizational Ecology[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7]D’Aveni R. Hypercompetition: Managing the Dynamics of Strategic Maneuvering[M].NewYork:Free Press,1994

[8] Kulatilaka N, Perotti E. Strategic growth options[J]. Management Science, 1998, 44(8): 1201-30

[9] Bourgeois LJ, Eisenhardt KM. Strategic decision processes in high velocity environmentsL Four cases in the microcomputer industry[J]. Management Science, 1988, 34: 816-35

[10] Casadesus-Masanell R, Yoffie DB. Wintel: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J].Management Science,2007,53:584 – 98

[11] Baum JAC, Singh JV. Organizational niches and the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al mortality[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4, 100: 346-80

[12] Sterman JD, Henderson R, Beinhocker ED, et al.Getting Big Too Fast: Strategic Dynamics with Increasing Returns and Bounded Rationality[J].Management Science, 2007,53: 683 - 696

[13] Pacheco-de-Almeida G, Zemsky P.The Timing of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J]. Management Science, 2007, 53: 651 - 666

[14] McGrath RG. A real options logic for initiating technology positioning investment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7, 22: 974-96

[15] Kogut B, Kulatilaka N. options value, uncertainty, and the investment decisions: Investing in opportunity[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4, Winter: 52-71

[16] Amram M, Kulatilaka N. Real Options: Managing Strateic Investment in an Uncertain World[M]. Cambridg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9

[17] Nelson RR,Winter SG.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M].Cambridge MA:Belknap Press,1982

[18] Helfat CE. The SMS Blackwell Handbooks of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Emergence, Development, and Change[M]. Maldan MA: Blackwell, 2003

[19] Lovas B, Ghpshal S. Strategy as guided evolutio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 875-896

[20] Bansal P. Evolving sustainability: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corpora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5, 26: 197-218

[21] Brown SL, Eisenhardt KM. The art of continuous change: Linking complexity theory and time-paced evolution in relentlessly shifting organization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7, 42: 1-34

[20] Barnett WP. The dynamics of competitive intensity[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7, 42: 128-60

[23] Schilling MA. et al. Learning by doing something else: Variation,relatedness, and the learning curve[J]. Management Science,49(1):39-56,2003

[24] Zollo M, Winter SG. Deliberate lear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2, 13: 339-51

[25] Garvey B, Alred G. Mentoring and the tolerance of complexity[J]. Futures, 2001, 33: 519-30

[26 de Holan PM, Phillips N. 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 The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al forgetting[J]. Management Science, 2004, 50: 1603-13

[27] Macintosh R, Maclean D. Conditioned emergence: A dissipative structures approach to transformatio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20: 297-316

[28] Robertson DA. The complexity of the corporation[J]. Human Systems Management, 2004, 23: 71-78

[29] Axelrod R, Cohen MD. Harnessing Complexity: Organizational Implications of a Scientific Frontier[M.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0

[30] Boisot M, Child J. Organizations as adaptive systems in complex environments: The cases of China[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9, 10: 237-52

[31] Neergaard P. Environment,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accounting[C].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European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Systems, Versailles: HEC, 1992

[32] Cyert R, March JG. 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Firm[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63

[33] March J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1, 2(1): 71-87

[34] McKelvey B. Avoiding complexity catastrophe in coevolutionary pockets: Strategies for rugged landscapes[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9,10: 294-321

[35] Kauffman SA. At home in the universe: the search for the laws of self-organization and complexity[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36] Lenox MJ, Rockart SF, Lewin AY. Interdependency, competition, and industry dynamics[J]. Management Science, 2007, 53(4): 599-615

[37] Gavetti G. Levinthal D. Looking forward and looking backward: Cognitive and experiential search[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0, 45: 113-137

[38] Gottfredson M, Puryear R, Phillips S. Strategic sourcing: From periphery to the core[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5, 83(2): 132-39

[39] Hart SL, and Sharma S. Engaging fringe stakeholders for competitive imagin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2004, 18, 1: 7-18

[40] Henderson AD, and Stern I. Selection-based learning: The coevolu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selection in high-velocity environment[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4, 49: 39-75

[41] 潘安成. 战略选择、组织适应力对企业绩效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 管理科学,2007, 20(4):14-22

[42] Huygens M, et al. Co-evolution of firm capabilities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on: Investigating the Music industry, 1877-1997[J]. Organization Studies, 2001, 22: 971-1011

[43] Murmann JD. Knowledg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Coevolution of Firms, Technology, and National Institution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44] Andrews KR. 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Strategy[M]. Dow Jones-Irwin: New York, 1980

[45] Tushman ML, O’Reilly CA. 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s: Managing evolution and revolutionary change[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6, 38(4): 8-30

[46] Jansen KJ. From persistence to pursuit: A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of momentum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strategic change[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4, 15: 276-294

[47] Brown S, Blackmon K. Aligning manufacturing strategy and business-level competitive strategy in new competitive environments: The case for strategic resonanc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5, 42(4)

Reviews and Advances in the Theories of Strategic Change Antecedences

PAN An-cheng

(School of Managemen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 China)

Abstract: Changes in both external environments and internal contexts are critical forces to drive strategic change. Recently, central agendas in the theories of strategic change are shifting from focus on change outside to equal focus on both external to internal changes. This paper, after reviewing the vein of the existing theories of strategic change antecedences from a dynamic matching view of organiz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points out the historical contexts resulting in these theories, suggests that the co-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pens up the landscape of current theories of strategic change antecedences,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will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antecedences’ dynamic integration under the co-evolutionary mechanism for Chinese firms’ rapid growth.

Keywords: Strategic change; Antecedences; Reviews; Advances

作者简历:潘安成(1970-),男,安徽人,博士,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在《管理科学学报》和《中国管理科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五篇。

研究方向:组织变革中战略管理,知识管理。

联系人:潘安成;联系地址:大连市凌工路2号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邮编:116024;

电话:0411-84708391,135********;EMAIL:anche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3b15507844.html,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