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

概念: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填空、判断、选择: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一般以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蒲来尔(w·Preyer)的《儿童的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指从初生到成熟时期(一般指0—18岁)心理的发展。从初生到进入小学之前是广义的学前时期(0—6岁)。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这个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

学前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且是内容最充实的分支。

发展心理学的对象主要是儿童心理的发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各阶段也可以独立成为一些学科,如学前儿童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个体心理的发生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科学的学前儿童心理学,应该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应该完成两个主要任务:第—个任务是揭示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第二个任务是解释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的变化。

儿童心理学(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实践性表现在它和社会实践有密切的联系。它来源于社会实践,又必须为社会实践服务。1.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根源。2.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

一、概念:

1、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运用观察法了解学前儿童,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言语、表情和行为等,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2、测验法: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测验主要用于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也可用于了解不同年龄心理发展的差异。

3、调查访问法:是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儿童心理的表现。

4、自然实验法:儿童心理实验的一种方法。即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变化的方法。

5、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由于幼儿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往往用语言和表情去辅助或补充作品所不能表达的思想,所以脱离幼儿的创造过程来分析儿童作品,难以充分了解其心理活动。对幼儿作品的分析最好是结合观察和实验进行。也有一些比较成功的幼儿作品分析法,如“绘人测验”。

二、填空、判断、选择:

辩证唯物主义是我们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高指导原则,同时也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论原理。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遵循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活动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常用的实验法有两种,即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可以分为各种类型。以研究时间为标堆,可以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以研究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以研究课题为标准,可以分为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

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

根据不同的观察目的,观察的对象和范围有所不同以下各种抽样方式。 1.开

放式抽样 2.封闭式抽样3.时间抽样

所谓间接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并不是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心理表现和行为,而是通过其它途径来了解。其中包括调查访问法,问卷法等等。

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必须注意的问题:(1)制定观察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要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2)观察记录要详细、准确、客观。(3)对学前儿童的观察应反复多次进行。

一、填空、判断、选择:

人出生后的第一年,称为婴儿期。这一年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一些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人生第一年。

从初生到满月,称为新生儿期。

儿童先天带来了应付外界刺激的本能——各种各样的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有十多种。例如,吸吮反射、觅食反射、眨眼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惊跳反射、击剑反射、迈步反射、游泳反射、巴布金反射、蜷缩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一种本能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生物性活动,不是心理活动。条件反射既是生理活动,又是心理活动。条件反射的出现也可以说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发生。

儿童最早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或者说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决定于开始训练儿童建立条件反射的时间。

儿童出生后第1个月,心理已经发生。

儿童最初对外界的认知活动,突出表现在感觉的发生和视觉、听觉的集中上。

从满月到半岁,称为婴儿早期。

从半岁到周岁称婴儿晚期。

1—3岁称为先学前期。

1—3岁儿童学习使用工具有一个发展过程,大致经过四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完全不按用具的特点支配动作。第二阶段:不再连续变换新方式,进行同一动作的时间有所延长。第三阶段:主动去重复有效动作。第四阶段:能够按照用具的特点来使用它,并且能够根据使用时的客观条件改变动作方式。

人类特有的语言、表象、想象和思维活动,是在2 岁左右形成的。

独立性的出现是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的明显表现。独立性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上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

从3岁到6岁,是进入小学之前的时期,故称为学前期或幼儿期。

3—4岁是学前初期,也是幼儿园小班的年龄。其主要特点是: (一)生活范围扩大(二)认识依靠行动(三)情绪作用大(四)爱模仿

4—5岁是学前中期,也是幼儿园中班的年龄。其主要特点是:(一)活泼好动(二)思维具体形象(三)开始接受任务(四)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百年前和几十年前儿童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基本点,至今还适用于当代儿童,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稳定性。

在城市长大的儿童,与在偏僻农村长大的同龄儿童相比,其心理特征具有明显区别,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可变性。现行幼儿园的体制大多数是按幼儿的实际年龄。

超常儿童特点的是心理年龄大于实际年龄。

3岁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这说明这个时期孩子处于危机期。教育学上的“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的意思是最近发展区。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是本能。

孩子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是味觉。

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容易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

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转折期是必然出现的,但危机期不是必然出现的。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儿童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新生儿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言语开始出现萌芽最早是在6个月以后。

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是先学前期。

儿童的认生现象开始出现于5~6个月。

学前儿童思维的典型特点是具体形象性。

二、简答:

1 、1~3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

(l)学会直立行走; (2)学习使用工具; (3)言语和思维真正发生; (4)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2、3~4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

(3一4岁)在幼儿园称小班,其特点突出表现在:

(I)最初步生活自理; (2)认识依靠行动。认识活动是具体的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即“直观行动思维”。 (3)情绪作用大。心理活动情绪性极大,认识过程主要受情绪及外界事物左右,不受理智支配。 (4)爱模仿。模仿性突出,模仿也是幼儿主要学习方式。

3、4~5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

(I)更加活泼好动; (2)思维具体形象;(3)开始接受任务; (4)开始自已组织游戏。

4、5~6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

(l)好问好学,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大班幼儿思维仍是具体形象思维,但明显有抽象逻辑思维萌芽;

(3)开始掌握认识方法。出现有意地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已心理活动的能力,认知方面有了方法。运用集中注意的方法,有意记忆的运用。

(4)个性初具雏形。有较稳定的态度、兴趣、情绪、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不那么外露。

5、儿童心理在何时发生? 发生的标志是什么?

答:(1)新生儿期是心理发生的时期。(2)件反射的形成是心理发生的标志之一。出生两周左右的新生儿出现了食物性条件反射。感觉的出现也是心理发生的又一标志。新生儿有敏感的皮肤觉、嗅觉、味觉、听觉等感觉心理。

三、案例题:

3岁左右的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不再象以前那样听话了,一有机会便要采取独立的行动。比如,儿童往往要求自己穿衣、吃饭;爱说“不”或不让动手偏用手去摸,不知什么叫危险,什么叫不行。如果受到成人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

这个案例说明此时儿童心理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案例中这个孩子正处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表现;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产生。

一、概念:

l.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属于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关系。包括视、听、嗅、味、肤、动与平衡觉等。

2.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它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信息的加工,反映刺激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因此,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

3.视觉敏度: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4、视崖实验:为了证明小婴儿是否有深度知觉沃尔克和吉布森所做的实验。他们在一个平台上设计有立体图案的方格,使平台的一边看起来是深沟,让六个月以上的婴儿从浅的一边爬向深的一边,大多数婴儿爬至边缘处拒绝爬向深的一边或者转头回来,即使母亲在深的一边呼唤,婴儿也拒绝爬过去,说明6个月大的婴儿也具有深度知觉。

二、填空、判断、选择:

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两岁前依靠感知认识世界。感知觉在幼儿的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地位。

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趋势:(一)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二)感知过程趋向组合和协调(三)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 (四)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五)感知过程的效率不断提高

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一)原始的感知阶段 (二)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三)掌握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阶段。

视觉是儿童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儿童视觉的发展表现在视觉敏度和颜色视觉两个方面。视觉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一般所谓视力。整个学前期,儿童的视力不断增长。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据研究,最初的颜色视觉在出生后头几个月即已出现。

幼儿期,儿童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继续发展。

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更主要在于颜色视觉与掌握颜色名称的联系。实际上,

颜色视觉与有关颜色概念的掌握已不可分。

爱玛斯(Eimas1971)用“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来判断儿童的听觉表现,

最早发现感觉协调现象的是魏泰默(Wertheimer,1961)。许多人认为,感知协

调现象是后天获得的。事实证明,儿童从很小开始,已出现视听协调现象。

一些实验说明,听觉影响视觉的活动。

触觉是学前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2岁以前,触觉在认知活动中

占有更主要的地位。触觉不但在学前儿童认识物体中起重要作用,触觉在学前儿童

人际关系的形成,特别依恋关系的形成,也起重要作用。学前儿童更多依赖于身体

的接触来建立依恋关系。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

儿童从出生时起就有触觉反应,天生的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射,防御反射,抓

握反射等等,都可以说是触觉的表现。

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初是通过口腔的活动进行的。后来才是手的触觉探索。

通过口腔的触觉探索可以进行学习。

整个人生第一年,婴儿的口腔触觉都是一种探索手段。

触觉探索主要通过手来进行。学前期是手的触觉探索活动产生的时期,其产生

和发展经过若干阶段。(一)手的本能性触觉反应。儿童生后即有本能性触觉反应,

抓握反射即是手的触觉表现。 (二)视触的协调。视触协调主要表现在眼手探索活

动之协调。眼手协调活动是婴儿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探索

活动开始。其出观大约在生后5个月左右。

婴儿期也已经出现听觉和触觉的协调。

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极低,痛觉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

动觉的发展使婴幼儿的动作越来越准确。

很小的婴儿,已经能够辨别不同的形状。鲍厄(1966)对50—60天的婴儿进行

训练,结果说明婴儿已形成了形状知觉的恒常性。范兹(Fantz,R.L.1963)的实验

说明,婴儿已能区别两种水同形状。苏联文格尔的研究说明, 4个月以内的婴儿具

有形状知觉的恒常性。实验表明,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的辨别有程度上的差异。

苏联的研究认为,6个月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鲍厄(1966)研究说明在有一

定背景的条件下,婴儿已有物体大小知觉的恒常性。杨期正等的实验(1979),说明,

幼儿用词概括形状的能力,比知觉的概括发展晚。

根据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规律性趋势,3岁以后,儿童对物体属性的知觉发展到

了系统化阶段。

幼儿在前几年所积累的感知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学会按社会通用的感知标准去

反映物体的属性。

空间知觉主要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位置以及机体自身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

包括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

皮亚杰等人的许多研究材料都说明,儿童先学会辨别上下方位,然后能够辨别

前后,最后才会辨别左右。

测量婴儿深度知觉的常用工具是吉布森等创设的“视觉悬崖”。实验说明幼小

的婴儿已有深度知觉。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的发展意味着学前儿童知觉的

发展进入一个较完善的阶段。知觉发展的这种重大质变,3岁后比较明显。幼儿期知

觉的最重要变化,是知觉逐渐发展为独立的,有相对稳定的目的方向的过程,也就

是开始形成有意的、自觉意识到的观察。一、观察的目的性二、观察的持续性三、

观察的概括性

丁祖荫的研究(1964)也说明,儿童对图画的认识逐渐概括化。他提出,对图画

认识的发展可分4个阶段。 1.认识“个别对象”阶段。 2.认识“空间联系”阶段。3.认识“因果关系”阶段。 4.认识“对象总体”阶段。该研究指出,幼儿对

图画的观察主要处于“个别对象”和“空间联系”阶段。

幼儿的观察最初是依赖外部动作进行的,以后逐渐内化为以视觉为主的知觉活动。根据苏联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幼儿期形成了三种基本的知觉方法。1.知觉认同。

2.归入标准。3.塑造模型。

三、简答:

1、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一般趋势?

答:(一)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二)感知过程趋向组合和协调。(三)感知

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四)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五)感知过程的效率不

断提高。

2、幼儿观察发展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l)观察的目的性加强;(2)观察的持

续性延长;(3)观察的细致性增加;(4)观察的概括性提高;(5)观察方法的形成。

3、影响婴幼儿视力的因素。答:受遗传环境影响,视觉经验是促进视觉发展的

必要因素,影响视力减退的条件: (I)光线照明; (2)户外活动和身体锻炼; (3)

坐姿不良。

4、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答:(1)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 (2)从思维

的概括性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3)掌握知觉和观察力发展阶段.

5、简述“视觉悬崖”实验。答:“视觉悬崖”的实验过程:“视觉悬崖”是一种特

殊的装置,造成儿童的一种视觉印象:前一侧是浅滩,后一侧是深滩。实验时,母

亲轮流在两侧呼唤婴儿,实验记录婴儿的爬向。说明婴儿已有深度知觉。

6、简述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3)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4)从大

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四、论述题

1.幼儿教师如何根据感知觉的规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答:(一)适应现象。 (l)感

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适应现象。 (2)幼儿园各班活动室应有通风换气设施和制度,以保证

空气清新。

(二)对比现象。 (l)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

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的对比,分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种教师在制作和使用直观

教具时,掌握对比现象的规律,对提高幼儿感受性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不同分

析器的感觉,也会因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在视觉感性方面较明显。在组织

幼儿观察活动时,不应有喧哗声,教师的声音也不应太大.

(三)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影响因素有: (l)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包括颜色、形状、声音和强度差别,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

背景中分离。教师要运用背景与对象关系的规律,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示,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教材重点的部线条、粗字体或彩色笔,使

它们特别醒目;教学指挥棒与直观教具的颜色不要接近。 (2)对象的活动性。在固

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易知觉为对象据此,教师应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

活动玩具及幻灯、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 (3)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

视觉刺激中,凡距离上接近或形态上相似的各部分容易组成知觉的对象;在听觉上,

刺激物各部分在时间上的组合,即“时距"的接近也是分离知觉对象的重要条件。据此,教师绘制挂图时,为突出需要观察的对象或部位,周围最好不要附加类似的线条

或图形,注意拉开距离或加上不同色彩;凡说明事物变化或发展的挂图,更应注意每

一个演进图的距离;教师讲课声音应抑扬顿挫。 (4)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结合。

人的知觉是在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中的。由于词的作用可以使幼儿知觉的效果大大

提高,直观材料加教师讲解,幼儿才能很好理解。据此,教师对直观材料的区别,必须

和言语讲解结合起来。

2.试述学前儿童观察发展的一般规律答:(l)观察的目的性加强; (2)观察的

持续性延长; (3)观察的细致性增加; (4)观察的概括性提高; (5)观察方

法的形成。 (分析说明略) 五、案例题:

要求幼儿辨别三角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往往让幼儿边看边用手沿着三角形和正形的边缘摸它们的轮廓,同时每次摸到拐角处的时候,要求说出角的数量,如一个角、二个角等,这样的活动安排,效果往往比较好.请分析这样做的理由.

答:这样做是合理的.视觉、听觉、动觉等相协同活动有助于儿童对物体的空间知觉.特别是在视觉、手的触觉、动觉的协同活动中儿童对几何图形的知觉效果是最好的,可以多角度地认识物体.单一地用视觉或触觉会造成儿童知觉错误率的提高。

一、概念

1、注意: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能动的状态,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特点。

2.定向性注意:由婴儿与生俱来的生理反应,主要是由外物的特点引起的,又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占据的地位日益缩小,但不消失。

3.选择性注意: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

4.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的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是不自主的、被动的注意。

5.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必要时还需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有意识支配的,主动的注意。

6、习惯化:个体对反复出现的剌激慢慢熟悉, 从而减少反应的现象。

二、填空、判断、选择:

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一、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二、无意注意的发生发展早于有意注意的发生发展。

儿童的注意最初只有无意注意。

随着语言和认识过程有意性的发展,在幼儿期,有意注意开始发展。有意注意的发展,使儿童的注意发生更大变化,同时,使儿童心理能动性大大增强。

注意,从它的发生来说,是一种定向反射。

几种常用的测量新生儿及幼小婴儿注意的指标:觉醒状态、习惯化、心率变化、瞳孔扩大、吸吮抑制

新生儿已经对刺激物有一定的选择性反应。

新生儿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偏爱。 .对简单鲜明图案的偏好。2.对人脸的偏好。

婴儿注意的选择性带有规律性的倾向。这些倾向主要表现在视觉力面,也称为视觉偏好。

沙拉帕切克(1975)的研究指出,头3个月婴儿对简单几何形体的注意,有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第一,从注意局部轮廓到注意较全面的轮廓。第二,从注意形体外用,到注意形体的内部成分。

儿童注意的发展,和皮亚杰所提出的。“客体的永久性”的认识分不开。

1.5—2岁,儿童的表象开始发生。从此,儿童的注意和表象密切联系起来。

3岁左右,语言真正形成。语词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物,能够引起儿童的注意。语言的发生发展使儿童注意的事物又增加了一个重要而广阔的领域。

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无意注意。3—6岁儿童的注意仍然主要是无意注意。但是和3岁前儿童相比,幼儿的无意注意有了较大发展。幼儿的无意注意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2.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3—6岁儿童,随着知识经验和认识能力的发展,能够发现许多新奇事物和事物的新颖性,即与原有经验不符合之处。在整个幼儿期,新颖性对引起注意有重要作用。

幼儿期,有意注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水平低,稳定性差,且依赖成人的组织和引导。

幼儿的有意注意有以下特点: 1.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 2.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 3.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 4.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

三、简答

1、简述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

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无意注意的发生发展早于有意注意的发生发展。

2、简述新生儿注意的特征

(l)新生儿期注意的最初形态定向性注意出现。定向反射性注意在新生儿期出现,婴儿期较明显,成人也可观察到,这是本能的无条件反射,也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态。

(2)选择性注意的萌芽,视觉偏爱法研究表明选择性注意在新生儿期已经萌芽。视觉搜索运动轨迹的实验,也证明了新生儿选择性注意的萌芽。

3.幼儿注意的分散一般受哪些因素引起?

答:(1)无意注意引起的刺激干扰。

(2)长时间与某类活动造成的疲劳。

(3)幼儿的自控能力差。

四、论述题

1、分析影响幼儿注意力缺失的主要原因。并谈谈矫治对策。

答:原因:大脑皮质机能发育滞后;过度疲劳;注意转移能力差;对活动不感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无关刺激干扰太多;成人对活动的要求不明确对策:(1)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2)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3)要求具体明确专心完成一件事;(4)利用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有意注意。

一、概念

l.记忆: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恢复三个环节,其中恢复又分再认和再现两种形式。

2.记忆广度:单位时间内能够识记的材料的数量,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一般为7士2个信息单位,其增长受生理发展水平的局限。

3.工作记忆: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人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在幼儿期随年龄的增长,工作记忆的能力越来越高。

4、元记忆:指儿童对自己的记忆过程的认识或意识。

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的揭示遗忘规律的图象表示方法基本内容是: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简单说就是: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二、填空、判断、选择:

记忆是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的。儿童的想象和思维过程都要依靠记忆。儿童学习语言也要依靠记忆。儿童记忆的发展也影响儿童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儿童的意志行动,也离不开记忆。学前儿童的心理正在形成和初步发展,这时期各种心理过程逐渐联系起来,形成系统,而在这个过程中,记忆起着重要作用。

对前语言时期儿童(即还不会说话的儿童)的记忆,一般采用三种不同的测量指标。1.习惯化。 2.条件反射。 3.重学记忆。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一)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表明了记忆保持时间的不同。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属于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出现和发展稍晚。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幼年健忘”。3—4岁后出现可以保持终生的记忆。(二)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从记忆提取的方式看,可以分为再认和再现(回忆)。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全都是再认性质的记忆。从个体发生看,回忆是在2岁左右逐渐出现的。在整个学前期,回忆都落后于再认。回忆和再认的差距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小。(三)记忆容量增加。儿童记忆中所保留

的信息容量,起先是很小的,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容量逐渐增加。

1.记忆广度。记忆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数量。这个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据研究,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为7±2个信息单位(J.A.Miller,1956)。7岁儿童还没有达到7个信息单位的广度。

2.记忆范围。记忆范围的扩大是指记忆材料种类的增多,内容的丰富。随着儿童动作的发展,儿童和外界交往范围的扩大,活动的多样化,记忆范围也随之而越来越扩大。3.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新旧知识相联系,可使储存的新信息内容或成分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记忆的能力越来越提高。 (四)记忆内容变化。从记忆的内容看,记忆可以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言记忆。儿童记忆内容的出现,也有一定的客观趋势。

元记忆的发展是指儿童对自己的记忆过程的认识或意识的发展。

新生儿期是记忆发生的时期。新生儿的记忆主要是短时记忆,表现为对刺激的习惯化和最初的条件反射。1—3个月是长时记忆开始发生的阶段。3—6个月婴儿的长时记忆有很大发展。

6—12个月的婴儿再现的潜伏期明显地延长。8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出现工作记忆。

1—2岁儿童记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回忆(再现)的发展。再认形式的记忆发展较早。1岁半至2岁左右,语言真正发生后,再认的内容和性质也迅速发生变化。

3—6岁幼儿记忆的发展: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三、简答

1.3-6岁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答:(l)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4)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的方法逐渐发展;

2.简述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答:(l)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2)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3)记忆容量的增加(4)记忆内容的变化

3.1-3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再认的内容和性质发生变化,再认开式的记忆发展较早。语言真正发生后,再认的内容和性质发生迅速变化。②符号表象记忆产生,1岁以后,由于语言发展,儿童得以用符号进行表征,从而产生符号表象记忆。③短时记忆出现重要变化,由于语言产生而发生重大变化。④出现初步的回忆,用行动表现出初步回忆能力。明显表现有替成人找东西和延迟模仿。

四、论述题

1、幼儿的记忆有什么特点?谈一谈如何在活动中提高幼儿记忆的效果?

答:特点(1)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记忆、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为主,抽象记忆虽然有所发展但是却是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得很少。(2)首先,可以丰富幼儿的表象储存,让他们多观察身边的事物;第二,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重视幼儿抽象记忆和逻辑记忆的发展。第三,利用无意记忆和机械记忆,使得幼儿在无意记忆和机械记忆中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发展抽象记忆和逻辑记忆;第四,是帮助幼儿明确的了解到记忆的内容以及目的,这样对于有效的记忆也会有所提高。

2、结合幼儿记忆的特点和影响幼儿记忆效果的因素谈谈如何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记忆。

(1)帮助幼儿及时、合理的复习。(2)给幼儿的识记材料要形象,方法要有趣(3)帮助幼儿理解识记材料(4)让幼儿采用多种感官参与记忆过程

五、案例题

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幼儿教师花大力气教幼儿记住某首儿歌,有时候孩子们不能完全记牢,但他们偶尔听到的某个童谣,看到的某个电视广告,只需一两次

他们就对广告词熟记心中,结合幼儿记忆的这一现象,请你分析一下影响幼儿无意识记忆的因素。

答:在整个学前期,幼儿的无意记忆占优势,影响幼儿无意识记忆的因素有:客观事物的性质;客观事物与幼儿主体的关系;幼儿认知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以及活动的动机等。幼儿对看到的某个电视广告的广告词记忆效果较好是因为对广告词的记忆是一种无意记忆,电视画面具有具体生动、形象的特点,给予幼儿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广告词的简明的语言,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很容易成为儿童无意记忆的对象,而教师要求记忆的任务属于有意记忆。

第6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概念

1.表象: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据加工创造的程度,表象可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两种,具体表象和符号表象两种。

2、延迟模仿:当刺激物出现后,不是立即模仿,而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出现模仿行动。儿童的延时模仿和表象发展有关。这种行为发生在1.5---2岁之间。

二、填空、判断、选择:

遗觉表象在学前和学龄期较多出现。

遗觉象主要是视觉形象。

表征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

皮亚杰认为,表征发生于1.5—2岁之间。

幼儿表征发生的同时,还出现了几种新的行为模式:延迟模仿;象征性游戏;初期的绘画;初期的语言。

表征的发生,表现在儿童已不停留在单纯依靠实际动作,而是出现了内化的形象。幼儿期是以表征活动为主要心理活动特征的时期。表现在:从程序性表征向陈述性表征的发展;象征性功能的充分发展。

幼儿游戏的典型特点是象征性游戏。

一、概念

l.想象:对头脑中巳有的表象进行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性和新颖性是两大基本特征;主要处理图形倦鼠,是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人们头脑中的表征,不是词或符号;形成的新形象,可以是未曾感知过的,还可以是现实中不存在甚至不可能有的形象,但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无意记忆:是一种无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它是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梦和幻觉都是特例。

3.有意想象:是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据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4.再造想象: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其新形象一般是以前已经存在的。

5.创造想象: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具有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等特点。

二、填空、判断、选择:

1岁半至2岁儿童出现的想象的萌芽,主要是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的。

儿童在2岁以后,他的想象就迅速发展。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想象几乎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活动中。

幼儿的主要活动是游戏,特别是象征性游戏。

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2.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幼儿的想象活动主要属于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这种表现是:在活动中出现了有目的有主题的想象;想象的主题逐渐稳定;为了实现主题,能够克服一定的困难。但是,总的来说,6岁前儿童有意想象的水平还很低。

再造想象在幼儿期占主要地位。在再造想象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

幼儿再造想象的主要特点是:1.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2.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3.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在幼儿初期尤为突出。

儿童创造想象的发生,主要表现为能够独立地从新的角度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独立性。2.新颖性。

幼儿创造想象的特点:1.最初的创造想象是无意的自由联想,可以称为表露式创造。这种最初级的创造,严格说来还不是创造。 2.幼儿创造想象的形象和原型(范例)只是略有不同,或者在常见模式的基础上有一点改造。可以说,既是模仿,但又不是完全的模仿。 3.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表现在于:情节逐渐丰富,从原型发散出来的数量和种类增加,以及能够从不同中找出非常规性的相似。

幼儿想象夸张性的表现。幼儿想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喜欢夸张。(一)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

幼儿在想象中常常把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加以夸大。(二)混淆假想与真实。幼儿常常把自己想象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

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一)认知水平的限制(二)情绪对想象的影响(三)幼儿想象在认知中地位的制约(四)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3—4岁儿童想象的特点是自由联想性质的无意想象

4—5岁儿童想象的特点是无意想象中出现了有意成分。(一)想象仍以无意性为主 (二)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三)想象的目的计划非常简单(四)想象内容较以前丰富,但仍然零碎

5—6岁儿童想象的特点是出现有意的创造想象。(一)想象的有意性相当明显(二)想象内容进一步丰富,有情节(三)想象内容新颖性程度增加(四)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三、简答

1、简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答: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从想象的极大夸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2、简述幼儿无意想象的特点。答:(l)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在游戏中想象往往随玩具的出现而产生(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幼儿想象的过程往往也受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想象的方向随外界刺激的变化而变化,想象的主题容易改变。 (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主题无预定目标,不稳定,内容零散,所以想象的形象之间不存在有机联系。 (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不追求达到一定目的。 (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影响,幼儿想象不仅容易受外界刺激左右,也容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无意想象实际是一种自由联想,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

3、简述幼儿再造想象的特点。

答:(l)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 (2)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3)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

4、简述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及其特点。

答:(l)最初的创造想象是无意的自由联想,可以称为表露式创造; (2)形象和原型只是略有不同,或者在常见模式上略有改造;(3)发展的表现在于:情节逐渐丰富,从原型发散出来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从不同中找出非常规性相似。

5、简述2-3岁儿童想象的特点。

答:(l)想象活动完全没有目的,想象活动开展前不能形成想象的表象; (2)想象过程进展缓慢; (3)想象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 (4)想象内容简单贫乏; (5)想象依靠感知动作;' (6)想象依赖成人的言语提示,成人语言提示作用在于:①使有关表象活跃起来;②丰富想象内容。

6、简述3-4岁儿童想象的特点。答:基本上是无意的,是一种自由联想,主要表现: (l)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 (3)想象内容零碎,无意义联系,内容贫乏,数量少而单调; (3)想象受感知形象直接影响; (4)不追求想象成果,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7、简述4-5岁儿童想象的特点。答:无意想象中出现了有意成分,但仍以无意想象为主,具体特点: (l)想象仍以无意性为主,想象过程常随感知形象、外来因素和自己情绪而变化;(Z)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表现在出现了有一定目的、一定范围的自由联系; (3)想象的目的计划非常简单; (4)想象内容较以前丰富,但仍然零碎。

四、论述题

幼儿想象夸张性的原因。

答:既有认识水平的局限,也有情绪的影响等多种原因,一句话是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反映首先,认识水平的局限。其次,情绪对想象的影响。再次,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解释说明略)

五、案例题

1、幼儿在想象中常常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或某个成分,例如,画一个小孩放风筝,往往小孩的手给画得很长,甚至超出身体的长度.幼儿说话也喜欢夸张,例如:"我家花开得可大了,象桌子一样大".结合以上现象,请你分析一下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

答:幼儿想象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夸张,原因是多方面的:1.认知水平的限制,例如,幼儿在画一个小孩放风筝时,由于记忆中的形象较贫乏,对事物的特征掌握不完全,只感知到其中某些突出的特点,即用手放风筝,因此手就画得很长.2.情绪对想象的影响.自己喜欢的事物往往画得很大.3.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放风筝的小孩的手给画得很长的原因也可能是受表现力的局限使画面与事实不符。

2、小明说“我去了北京”,小红说“我去了黄山”,小丁着急的说“我去了海南”,其实他并没有去,小丁是在说谎吗?请分析。

答题要点:不一定。有可能是小丁把想象与现实的混淆。这是幼儿想象夸张性的表现。常常把自己想象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混淆了假想与真实。结合实践简要说明。

3、试用幼儿想象的有关特点分析下面两个例子,并指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例1:一个幼儿画小孩放风筝,把小孩子的手画得很长,比身子几乎长3倍。

例2:一个孩子的妈妈生病住院了,幼儿很想去看妈妈,但是,大人不允许。过了两天,幼儿告诉老师:“我到医院去看妈妈了。”

例1说明幼儿在想象中常常把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加以夸大。例2 说明幼儿常常把自己想象的事物当成真实的事情,即混淆假象与事实。以上两个例子说明幼儿的想象具有夸张性。

幼儿想象的夸张现象是其心理发展水平的反映。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主要有:1、认知水平的限制。2、情绪对想象的影响。3、幼儿想象在认知中的地位。4、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一、概念

l.思维: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基本特点就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2.客体永久性:即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确倍在眼前消失了的东西仍然存在。在这之前,物体在儿童眼前消失,他就不再找,似乎物体已经不存在。是儿童处于智慧的萌芽阶段的标志。

3、直观行动思维:直观行动思维又称直觉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

4、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依靠表象,即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

5、抽象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

是使用概括、通过判断和推理进行的。严格说来,学前期只有这种方式的萌芽。二、填空、判断、选择:

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思维的发生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

接照人类典型的思维的概念,个体思维发生的时间要在6、7岁以后,即学龄期。2岁以前,是思维发生的准备时期。

最初的语词概括的形成,是儿童思维的标志。

儿童概括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分三个阶段:直观的概括、动作的概括、语词的概括。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的思维最初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的思维。

儿童思维起先是外部的、展开的,以后逐渐向内部的压缩的方向发展。直观行动思维活动的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其活动过程依靠具体动作,是展开的,而且有许多无效的多余动作。在实际生活中,儿童对自己的行动结果不断作出分析和评价。

由于依靠直接感知和实际行动进行,思维的内容仅限于感官所能及的具体事物。因此内容是表面的、片面的。

皮亚杰提出,儿童智慧(思维)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或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运算阶段,或把运算阶段分为独立的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是向成人学习社会上已经形成的概念。儿童掌握概念也可能在生活实践中进行。

学前儿童所掌握的概念,主要是日常概念,而不是科学概念,日常概念可不经过专门教学而在日常和别人交往中或个人积累经验过程中掌握。科学概念要经过专门教学才能掌握。

学前儿童主要依靠亲身经历来领会概念的内涵,他们通过和成人或其他儿童交往,通过自己的各种活动,在掌握语言的同时,就掌握了有关的概念。

三、简答

1、简要说明学前儿童思维方式发展变化的趋势。

答:(l)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主要特点是:

①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

②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

③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主观上无预定目的和行动计划。

(2)具体形象思维,依靠表象,即事物在头脑中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在直观行动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抽象逻辑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是通过概括、判断和推理进行的,是高级思维方式,严格说学前期只有这种方式的萌芽。

四、论述题

l.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变化。

答:思维发展中,动作和语言的作用不断发生变化: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作用则由小到大,可分三个阶段:

(l)思维活动主要依靠感知和动作进行,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

(2)思维主要以表象为工具,边做边说,语言和动作不分离在实际生活中,对自己的行动的结果不断做出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逐渐出现表象形式的行动口标和行动计划。

(3)思维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

2.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答:(1)幼儿主要使用感知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解决问题,所以幼儿在画画的时候常常出现“画到哪想到哪”,凭借已经出现与脑海的事物思考解决问题。

(2)幼儿思维的发展是由感知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这时候,孩子虽然具备了抽象逻辑思维,但是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不占有主导地位,所以孩子的思维是在具体操作中进行的。举例说明

3.皮亚杰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

答:皮亚杰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把智慧、认识、思维作为同意语,认为阶段的概念包括三个基本点:l.前后阶段顺序不变,但可加速或推迟;2.每个阶段有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决定该阶段的主要行为模式;3.各阶段前后连续,每个阶段的结构是整合的,有整体性。提出儿童智慧发展分三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运算阶段。7岁前处于前两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

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萌芽阶段,只能靠感知和动作适应外界环境。

(l)反射练习阶段;①天生的无条件反射带有练习因素的不断重复;②天生的反射通过练习而巩固;③天生的反射得到发展。

(2)最初习惯阶段,又称初级循环反应阶段:①形成条件反射即习得性动作;②初级的习得性动作变成自动性的动作,称为习惯性动作或初级的循环反应。

(3)有目的动作形成阶段,又称二级循环阶段:①视动协调后进入这一阶段,婴儿开始抓弄所见到的一切物体;②动作、兴趣相互影响,出现“循环反应”。

(4)方法与目的的分化与协调阶段:①动作目的和方法开始分化,动作明显地表现出它是达到目的的方法;②动作目的与方法之间开始协调。

(5)感知运动智慧阶段,又称三级循环阶段:①能在偶然中发现新方法,已开始探索达到目的新手段;②对偶然动作结果发生兴趣,开始对这种情境反复试验,不断变换方法,试验方法似乎带有系统性。

(6)智慧综合阶段,感知运动阶段的终结和向前运算阶段过渡:①用外部动作寻找新方法;②用头脑内部的动作达到突然理解和顿悟。

(二)前运算阶段

又称自我中心的表征活动阶段,又可分为两个小阶段:

(l)前概念阶段(象征性阶段),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功能。

①思维中的事物带有一般性、概括性;②认为个别成分并不是在整体中;③常运用“转导推理”;④是自我中心思维。

(2)直觉思维阶段,又称半逻辑思维,既能反映事物的一些客观逻辑,还受直接感知形象的理解。

(3)具体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主要区别有:①运算思维依概念进行,前运算思维依表象进行;②运算思维有可逆性,前运算思维具单向性;⑧运算思维具守恒概念,前运算思维没守恒概念;④运算思维渐非中心化,前运算思维只是自我中心;⑥运算思维具灵活性,前运算思维具呆滞性、固定性、刻板性。

五、案例题

一个幼儿能够正确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这里有六个苹果,我们两个人分,两个人要一样多,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苹果"。但是他不会回答:"3+3等于几"这样的问题。家长感到很奇怪。在大人看来,前者属于除法题,后者是加法,为什么幼儿会回答前者而不会回答后者?请你分析一下原因。

答:这种现象表明了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他不是通过算术公式来解决问题的,他之所以能回答前面的问题,是因为这个问题在他心中形成了直观的形象,而后一个题目仅仅是抽象的公式。

一、概念

l.语言: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是交流的双方共同使用的。每个民族都有其共同的语言,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2.言语:个人使用语言的过程,包括理解别人运用的和自已运用语言的过程。通过言语活动互相交往,交流思想。儿童言语发展,首先表现在掌握语言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能够越来越完善地运用语言来和别人交往。

二、填空、判断、选择:

幼儿发音的错误,大多数发生在辅音,而且集中在zh,ch,sh,z,c,s,l,此外,还有f,n,g,er,r,ang等,但所占比例较小。

发音的难点在于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学前儿童的词汇量,是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的。l岁左右,孩子才开始说出词,最初说出的词数量极少。到入学时,孩子已能掌握基本的口语词汇。也就是说他的词汇已足以保证他用口语和别人交往。

幼儿掌握语法结构,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往,模仿成人说话而进行的。幼儿对语法结构的意识出现较晚。

儿童的语言最初是对话式的。只有在和成人共同交往中才能进行。幼儿期对话语言有进一步发展。

3—4岁幼儿能主动讲述自己生活中的事情,但是在集体(如全班)面前讲话往往不大胆,不自然。4—5岁能够独立地讲故事或各种事情。5—6岁不但能够系统地叙述,而且能大胆而自然地、生动和有感情地进行描述。

口吃的心理因素。口吃是语言的节律障碍,说话中不正确的停顿和重复的表现。学前儿童的口吃现象,部分是由生理原因造成,更多则是由心理原因所致。口吃出现的年龄以2—4岁为多。2—3岁,一般是口吃开始发生的年龄,3—4岁是口吃的常见期。幼儿的口吃还可能来自模仿。

幼儿的自言自语有两种形式:1.“游戏语言”。2.“问题语言”。

三、简答

l.简述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趋势。

答:言语活动包括:

(l)对语言的接受,即感知理解过程;

(2)发出语言,即说或写。这两种过程,不同步。

(3)语音知觉发展在先,正确语音发展在后;

(4)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

2.简述学前儿童言语发生的阶段。

答:(一)前言语阶段(生后第一年)。这是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包括:①说出词的准备,包括发出语音和说出最初的词;②理解词的准备,包括语音辨别和对词的理解。(二)言语发生阶段(1-3岁)。言语发生的标志是说出最初的词和掌握其意义。具体标志:①用最不严格的标准衡量,初步理解词的意义;②持续地、自发地使用一些词,且这些词必须是成人语言中的词而非自造的;③词带有概括的意义,而不是只代表某一事物;④掌握10个词左右。

(三)基本掌握口语阶段(2/3岁-6/7岁),在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方面都迅速发展,为入学后学习语言打下基础。

3、说明幼儿词汇发展的特点。

答:(一)词汇数量的增加。(二)词类的扩大。

(三)词义的深化。(四)不同词类词义的发展。

四、论述题

1.举例说明鼓励言语创造性应注意的问题。

答:鼓励幼小儿童言语的创造性,就要在和儿童言语交往过程中,适应幼儿言语的特点,这些特点包括:(l)语音、语调特征:①高音调;②夸张的语调。(2)句法特征:①句子较短;②较少修饰形式;③较少复合句、从属句,层次少;④实词较多,虚词较少。(3)语句特征:

①较多疑问句和祈使句;②言语较清晰、较流利;③较多重复。(举例略)

2.结合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特征,谈谈如何促进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答:对话言语的发展和独白言语的发展。(l)儿童的语言最初是对话式的,只有在和成人互相交往中才能进行;(2)幼儿期对话言语有进一步发展;(3)对话言语的发展是和儿童与成人关系的变化,以及儿童活动的发展相联系的;(4)独白言语是在幼儿期产生的,是随活动丰富和发展,独立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讲述自巳的知识经验的需要而产生,同时也是认知能力特别是思维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3-4岁幼儿能主动讲述自己生活中的事情,但集体面前胆怯;4-5岁能独立地讲故事和各种事情;5-6岁能系统、大胆、自然、生动、有感情的讲述。情境言语的发展和连续言语的发生。(1)3岁前儿童的言语主要是情境言语;(2)3-4岁幼儿的言语仍带有情境性;(3)4-5岁幼儿说话常是断续的,不能说明事物现象、行为、动作间的联系,只能说出一些片断;(4)6-7岁儿童已能连贯、完整地说话,开始从叙述外部联系到叙述内部联系;(5)随年龄增大,情景言语比重下降,连贯言语比重上升。讲述逻辑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讲迷的主题逐渐明确,层次逐渐清楚。具体发展过程为;(1)3-4岁幼儿的讲述常常主题思想不明确,层次不清;(2)3-4岁往往是单纯对现象的罗列,主题不突出,这时期言语表达的顺序性、完整性、逻辑性发展较快;(3)4-5岁差别不大;(4)5-6岁儿童在看图讲述中往往过于具体和琐碎,妨碍了突出主要的情节。最后,儿童逐渐掌握言语表情技巧。促进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应注意: (1)激发幼儿言语发展的需要; (2)讲究教法; (3)鼓励言语创造性.

3、分析幼儿口吃的心理因素?谈谈如何矫正幼儿的口吃?

答:心理因素: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开始说话后找不到应有的语词继续表达。可能来自模仿。

矫正:解除紧张是最重要的方法。耐心的等待孩子把话说完,不讽刺讥笑孩子。多给孩子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要点稍加分析。

4、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如何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

答:(1)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

(2)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3)把言语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

(4)教师良好的言语榜样。

(5)注重个别教育。

对各要点分别加以分析。

五、案例题

1、最近,小华的母亲非常着急,4岁的小华出现了口吃的现象,尽管母亲多方矫正,甚至取笑打骂都无济于事.请分析一下小华出现口吃的原因,以及矫正儿童口吃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答:3、4岁是儿童口吃的常见阶段,口吃的原因有些是生理原因,但是更多的是心理原因所致。心理原因之一是说话时过于急噪、激动和紧张。3、4岁的儿童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节奏的障碍。原因之二是出于模仿。儿童期是好模仿期,对他人口吃出于好奇,就模仿口吃。矫正口吃的重要原则是解除紧张。小华母亲采取取笑甚至打骂的方法是错误的。这不但不能矫正口吃,反而会加剧儿童紧张心理,导致儿童不愿说话甚至形成孤僻等不良个性。

2、某中班幼儿回家后告诉妈妈“幼儿园的围墙倒了……,压了许多小朋友”,“送到医院去了。”第二天,老师告诉妈妈墙并没有倒,只是幼儿园内搞基建,为了不影响幼儿出入大门,在院子旁破了一截围墙,便于工程车出入。在幼儿的口语中,经常会出现与实际不符的现象,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在有意说谎。请你根据所学的幼儿心理知识分析:家长的观点是否正确?此类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答题要点: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与幼儿的认知特点有关

A、幼儿记忆准确性差

B、想象有时与现实混淆

C、时间知觉发展较晚,时间概念不能很好把握与运用。对幼儿认知的每个特点稍加分析。

一、概念

1、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论”: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提出的情绪分化论由她通

过对一百多个婴儿的观察,提出的关于情绪分化的较完整的理论和0-2岁儿童情绪分化的模式。她认为,初剩婴儿只有皱眉和哭泣的反应。这种反应是未分化的一般性激动,是强烈刺激引起的内脏和肌肉反应。3个月以后,婴儿的情绪分化为快乐和痛苦。6个月后,又分化为愤怒厌恶和恐惧。比如,眼睛睁大、肌肉紧张,是恐惧的表现。12个月以后,快乐的情绪又分化为高兴和喜爱。18个月以后,分化出喜悦和妒忌。

2. 道德感: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形成

道德情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

3、美感: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儿童对

美的体验也有一个社会化过程。婴儿从小喜好鲜艳悦目的东西以及整齐清洁的环境

4、理智感: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这是由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这

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儿童理智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适时地给幼儿提供恰当的知识,注意发展他们的智力,鼓励和引导他们提问等等教育手段,有利于促进儿童理智感的发展。

二、填空、判断、选择:

著名的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提出,婴儿天生的情绪反应有三种:1.怕。2.失持3、怒。

初生婴儿的情绪是笼统不分化的,1岁后逐渐分化,两岁左右,已出现各种基本情绪。

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安斯沃思提出1—1.5岁儿童依恋行为发展的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无顾虑的依恋。第二种,回避的依恋。第三种,反抗性的依恋。

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三、简答

1. 简述儿童情绪社会化趋势的表现。

答:(l)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3)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2. 简要说明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答:从情绪的进行过程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支配。随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越来越强。这种发展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l)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3)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3.简述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

答: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是最有代表性的理论。他认为:

初生婴儿只有未分化的一般性的激动,表现为皱眉和哭的反应;

3个月时分化为快乐、痛苦两种情绪;

6个月时,痛苦又进一步分化为愤怒、厌恶、害怕三种情绪;

12个月时,快乐情绪又分化出高兴和喜爱;

18个月时,分化出喜悦与妒忌。

4.如何形成孩子良好的依恋?

答:形成孩子良好的依恋应注意的问题

(l)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母子接触; (2)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 (3)父母亲与孩子间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 (4)父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及时作出反应。

四、论述题

1. 从积极的教育态度的角度,结合实际对孩子情绪的培养加以阐述。

答:(1)肯定为主,多鼓励进步(2)耐心倾听孩子说话

(3)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结合实际说明略)

2.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情绪

答: (l)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2)成人的情绪自控; (3)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 (4)引导孩子控制情绪; (5)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举例说明略)

3.请设计一个教学情景(要求:与培养学前儿童的情感有关)

答题要点:要求学生设计的教学情景要突出对孩子情感的培养这个主题,

可以是积极的、鼓励的,也可以是批评的,有效惩罚的。

五、案例题

1、3岁的小明上床睡觉前非要吃糖不可,妈妈一个劲地向他解释睡觉前不能吃糖的道理,小明就用高8度的嗓门哭起来,.妈妈生气地说: "再哭,我打你",小明不但没有停止哭叫,反而情绪更加激动,干脆在床上打起了滚请你分析一下引导儿童控制情绪的方法。

答:引导儿童控制情绪的方法有:(1).转移法。对于小明睡觉前想吃糖的不合理要求,可以通过转移他的注意力的方法,儿童的注意力是容易转移的;

(2).冷却法。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可以采取暂时不理睬的方法,孩子自己慢慢地会停止哭叫。(3).消退法。对孩子的消极情绪可以采用条件反射消退法。小明妈妈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无异于火上加油。使孩子的情绪更加激化.

2.试用婴儿情绪发展的相关特点分析下面子3个案例。

例1:一个3岁的孩子由于得不到心爱的玩具而哭泣,这时妈妈给他一块糖,他立即破涕为笑。

例2:新入园的幼儿,看着妈妈离去时,会伤心地哭,但是妈妈的身影消失之后,经老师引导,很快就愉快地玩起来。如果妈妈从窗口再次出现,又会立刻引起幼儿的不愉快情绪。

例3:新入托的一个孩子哭着要妈妈,会引得早日习惯了托儿所生活的孩子们都哭起来。

例1说明婴幼儿的情绪是非常不稳定的,易变是其主要特点。婴幼儿的两种对立情绪,常常在很短时间内互相转换。例2说明婴幼儿情绪和情感具有情境性的特点,其易变性与此有关。婴幼儿的情绪情感常常被外界情境所支配,某种情绪往往随着某种情境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情境的变化而消失。例3说明婴幼儿的情绪情感易受感染,其易变性亦与此有关。即情绪情感非常容易受周围人的情绪和情感的影响。

一、概念

1、意志:指成人按造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2.意志行动:一种特殊的有意行动,其特点不仅在于自觉意识到行动的目的和行动过程,而且在于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因此儿童行动的自觉意识性的发展,要经过比较长的过程。整个学前期,儿童的意志行动也只是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

二、填空、判断、选择:

意志的发生发展使学前儿童认识过程的有意性发生和加强。

儿童意志的发生,是以大脑皮质有关部分的成熟作为生理基础的。

大脑皮质的额叶是意志行动的器官。

三、简答

1.简述幼儿意志行动的发展表现为哪几个方面?

答:(一)行动目的和动机的发展。(二)行动过程中坚持性的发展。(三)自制的发展。

2.简要说明学前儿童有意运动的特点。

答;有意运动是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主动去支配自己的肌肉运动,例如,伸手去拿杯子,用脚去踢球等等,它是意识到的运动。有意运动是条件性的动作反应。有意运动有两个特点: (l) 人在完成某一有意运动时,在头脑中预先产生了运动的目的; (2) 有意运动是后天学会的。

四、案例题

1、幼儿玩开汽车的游戏时,往往陶醉于开汽车这个过程,他实际上不追求"汽车"真正地开动,请你用幼儿行动的目的与动机之间的关系的原理解释这一现象。

答:幼儿行动的动机往往是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往往是一致的。尤其在游戏活动中,动机和目的的关系,是直接一致的关系。在开汽车这一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动机是为了游戏,他要以他就不追求"汽车"真正地开动了。

2、3岁前的孩子常有一个“坏毛病”:无论拿到什么东西,玩一玩,摆弄摆弄之后,马上放到嘴里去。您认为这是孩子的“坏毛病”吗?教育中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答题要点:(1)儿童口的探索,在3岁前可以作为手的探索的补充手段。(2)不要给孩子过小的可以放进口中的物品和玩具;不要给孩子坚硬的物品玩;不要给孩子不卫生或含有毒素的东西玩。结合实例分析。

一、概念

l.个性: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要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主要看他的言行表现,而在言语和行为两者中,行为表现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个性。

2.自我意识: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

二、填空、判断、选择:

2岁左右,个性逐渐萌芽。3—6岁是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

个性开始形成(发生)的主要标志。一、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二、心理活动倾向性的形成三、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四、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五、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弗洛伊德把儿童个性划分为五个阶段,他提出在学前年龄的人格发展阶段是:口腔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7岁)。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意识是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区别之所在。个性的形成有赖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而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是个性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我意识表现为对自己的认识、态度和行为的调节。它包括三种形式,即自我认识(狭义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内我调节。

掌握“我”字是自我意识形成的主要标志。

动作的发展是儿童产生对自己行动的意识的前提条件。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它可以包括三种形式:掌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社会性比较,即从与别人比较中对自己作出评价;自我检验,或狭义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大约从2—3岁左右开始出现。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和幼儿认知及情感的发展密切联系着。(一)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二)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三)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

苏波特斯基的研究发现,幼儿对作品的评价有相当大的偏向性。

一般情况下,幼儿总是过高评价自己。

三、简答

1.个性开始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答;一般把3-6岁作为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标志有四方面: (l)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 (2)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3)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 (4)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2、试述列昂节夫关于幼儿个性形成的理论。

答:(1)列昂节夫是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2)幼儿期是个性最初开始实际形成的时期,这是个性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之一,在这一时期幼儿的个性自发形成。(3)青年初期是个性形成的另一重要时期,也是自觉地积极的锻炼自己的个性的时期。

四、论述题

1.试述学前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对其心理和行为发展的意义。

学前期儿童的一些个性特点对他们后来的发展有很直接的影响,成为个性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学龄前期儿童个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儿童日后的发展。也可以说,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特点,都可以在我们小的时候找到根源。这也提醒教育者,要注意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学前期儿童个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需要、动机、兴趣、气质、性格及能力的发展各方面。(对各要点稍加分析)。

2、试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答: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表现为:(l)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儿童由1岁前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到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2)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孩子会叫妈妈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更重要的是15个月已经开始知道自己的形象。(3)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自我于是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名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时,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4)自我意识各方面发展(3岁后),在知道自己是独立个体的基础上,逐渐开始了简单的,对自已的评价;进入幼儿期,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已开始发展。幼儿期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有个基本的规律,即3-4岁期间,儿童自我评价发展迅速;4-5岁期间儿童的自我控制发展迅速,而自我体验的发展相对较平稳,趋于渐变状态。

3、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并说明前三个阶段儿童表现出什么特点,给教育者带来了哪些启发?

埃里克森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的理论”,对人一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第一阶段: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第二阶段:自主对羞怯、怀疑。第三阶段:主动对内疚。第四阶段:勤奋对自卑。第五阶段:同一对角色混乱。第六阶段:亲密对孤独。第七阶段:创造对停滞。第八阶段:完善对失望。特点:第一阶段是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大约是零至一岁或一岁半的儿童,其社会性信任主要不是依靠营养的数量,而是在于和母亲关系的质量。启发:(略)。第二阶段是自主对羞怯、怀疑从一岁或一岁半至三或四岁。这阶段儿童学会各种动作,学说话,做事,从而产生自主感,另一方面儿童又本能的觉得依赖过多而羞怯,感到怀疑。启发:(略)。

第三阶段是主动对内疚从三四岁到五六岁,这时期儿童变的活泼,有更大的能量,自己能做出判断,并提出许多问题。启发:(略)。

五、案例题

1、一两岁的孩子经常拒绝成人的帮助,比如:自己吃饭、自己洗手、做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来”这体现了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什么特点?成人应如何对待幼儿的这种行为?

答:(1)这是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独立性发展的表现。

(2)应该遵循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积极、正确的引导孩子的独立性发展。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结合实例对各要点稍加分析。

2、儿童在2、3岁的时候经常说"我的",开始不让人家动他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孩子逐渐会用"我"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答:儿童会说"我"这是自我意识萌芽的重要指征。1岁前的儿童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不能把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来,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当儿童学会正确使用我这个词时,可以说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了。

一、概念

1.气质: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反应的大小)、平衡性(兴奋或抑制的优势)及灵活性(转换的速度)、指向性(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倾向于内心世界)方面。气质的特点包括天赋性、遗传性、稳定性。

2.性格: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的特点包括对现实稳定的态度、惯常的行为方式。

3.能力: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通过人的活动体现出来;反过来,能力又是成功完成活动的条件。

二、填空、判断、选择:

传统的气质类型是古希腊医生希波克利特提出的。他把气质分为四种类型:抑郁质,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

切斯(Chess,H.1967)等人把儿童(主要是婴儿)划分为三种类型。1.易带的孩

子。2.难带的孩子。3.迟缓的孩子。

布拉泽尔顿(Brazelton,T.B.1969)的三种气质类型:一般型,活泼型,安静型。

儿童出生时已经具备一定的气质特点,这些特点在整个儿童时期是相对稳定的。但是,气质也不是不变的。

气质无所谓好坏。

儿童的性格是在儿童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

气质差异对婴儿性格的萌芽有所影响。

成人的抚养方式和教育在儿童性格的最初形成中有决定性意义。

两岁左右,随着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出现了最初性格的萌芽。

幼儿期的典型性格也就是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幼儿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是:(一)好动(二)好奇、好问(三)好模仿(四)好冲动

学前儿童的能力,可以从几个角度分析。(一)运动、操作能力和智力

(二)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三)主导能力和非主导能力

能力(包括智力)和知识不可分割地彼此联系着,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对学前儿童来说,知识和智力教育都不可偏废。

能力和性格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性格影响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力也会影响人的性格特征,如爱好倾向,自信心等等。

人的智力发展到一定年龄停止或接近停止。在这个年龄之后,智力趋向衰退。有的研究指出,智力到26岁停止增长,26—36岁之间保持不变,随后则下降。由此形成一条智力发展曲线,其中最高的一段称为高原期。

人生头几年是智力发展非常迅速,甚至是最迅速的时期。由此形成先快后慢上升的儿童智力发展曲线。

三、简答

1.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是什么?

答:在儿童性格差异日益明显的同时,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l)活泼好动;(2)喜欢交往;(3)好奇好问; (4)模仿性强;(5)好冲动。

2.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答:(l)操作能力最早表现,并逐步发展;(2)语言能力在婴儿期发展迅速,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 (3)模仿能力发展迅速,是幼儿学习的基础; (4)认识能力迅速发展,是幼儿学习的前提; (5)特殊能力有所表现; (6)创造能力萌芽。

四、案例题

小红易于察觉别人不易察觉的事情,比较敏感。在活动中不喜欢说话,不易于与陌生人接触,比较畏缩。她的情绪不易于外露,比较孤僻。小雷性子很急,喜欢活动量大的活动,爱逞能,反应快,易冲动。克制不住自己,难约束。小敏学东西理解事情快,上课积极举手发言,比较活泼,灵活。对自己感兴趣的课注意力集中。善于和小朋友交往,根据他们的特点,请判断小红、小雷、小敏的气质类型。你是怎么判定的?

答题要点:

小红属于抑郁质。小雷偏于胆汁质。小敏偏于多血质。判断依据:抑郁质的人的特征行为孤僻,多愁善感,情绪不易外露等。胆汁质的人直率热情,易于冲动,情绪明显表露于外等。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容易接受新事物等。

各要点稍加分析。

一、概念

1、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也是顺序性和方向性的统一。

2.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儿童心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3.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

指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现,所以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4.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和最佳期

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形成某种能力、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5.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指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称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时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方面。

6.最近发展区:是儿童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最近发展区大小是心理发展潜能的标志,也是可接受教育程度的标志,在儿童心理发展每一时刻都存在,同时又不断变化,因人而异。

二、填空、判断、选择:

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特点是它的进步性。学前儿童心理的变化则总是在进步。学前儿童的记忆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思维的发展也是如此;无论是心理过程式个性方面,都向着更高级的方向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偶尔也出现短肘的停顿,或类似倒退的现象。只要耐心等待和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是孩子在前进中的倒退,他在酝酿着新的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是:1.从简单到复杂。(1)从不齐全到齐全。

(2)从笼统到分化。

2.从具体到抽象。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概括化。

3.从被动到主动。(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

4.从零乱到成体系。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下列方面;(一)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二)不同方面的发展不均衡(三)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

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是辩证统一的,在连续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质变,构成了发展的阶段性,阶段特征之间的交叉又体现了发展的连续性。

一般来说,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情况有各种差别,构成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可变性。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是相对的,表现在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化,其变化是有限度的。

在处理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问题上,要反对片面性。只有全面地、辩证地理解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相互关系,才能够真正把握住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实质。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指儿童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主观因素则指儿童心理本身的特点。主客观因素又总是处于相互作用中。

遗传决定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认为儿童的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被决定了,心理发展只不过是这些先天东西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而不能改变它。霍尔说过:“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环境决定论。这种理论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归结为环境教育机械作用的结果。行为主义者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华生有一句名言:“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豪商,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

二因素论。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因其明显的片面性和绝对性而难以服人。为了比较全面地解释儿童心理的发展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折衷的观点,后被统称作“二因素论”。例如,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R.S.Woodworth)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

相互作用论。这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持这种观点者不仅承认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而且指出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

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和生理成熟。

遗传素质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应作具体的和综合的分析。

总之,可以认为,脱离了社会环境因素,遗传的生物因素就不起作用,脱离了生物因素,社会因素也无从起作用。因为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心理),没有反映的机制(生理基础)也不能有反映。

三、简答

1、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答:1.从简单到复杂。(1)从不齐全到齐全。(2)从笼统到分化。2.从具体到抽象。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概括化。3.从被动到主动。(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4.从零乱到成体系。2.怎样理解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答:(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是指各阶段发展的顺序,每一阶段变化的过程和速度,大体上都是稳定的、共同的。(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可变性是指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受外界条件,主要是社会和教育条件的制约,社会和教育条件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既是稳定的,又是可变的。

四、论述题

1.试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答: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指儿童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主观因素则指儿童心理本身的特点。主客观因素又总是处于相互作用中。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主要有:一、生物因素(一)遗传因素。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初的自然物质前提。正是在遗传素质的物质基础上,开始形成和发展儿童的心理。(二)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为生理发展。生理成熟主要依赖于机体族类遗传的成长程序,有一定的规律性。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格赛尔(A.Gesell)的双生子爬梯实验,是说明生理成熟对学习技能的前提作用的有力例证。二、社会因素。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儿童周围的客观世界,就是儿童所处的环境。环境可以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主要指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作用。

(一)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二)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的最重要因素。综上所述,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和儿童的脑及儿童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分不开的。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制约。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作为自然物质前提的遗传和成熟因素和作为心理反映源泉的社会因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着。

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客观因素影响的过程。儿童心理本身也积极地参与并影响这个发展过程。儿童年龄越大,主观因素对其心理发展的作用越大。幼儿期,儿童心理主观因素对其心理发展的作用已经相当明显。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笼统地说包含儿童的全部心理活动。具体地说,包括儿童的需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自我意识以及心理状态等。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需要。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只有正确认识它们的相互作用,才能弄清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

3.举例论证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重大意义。

答:首先,游戏是最符合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活动。①游戏是解决幼儿心理内部矛盾的最佳途径。②举例论证。③游戏能满足幼儿好奇好动好模仿的心理。④举例论证。)

其次,游戏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

举例说明游戏能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等多种心理能力。

4、如何理解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

答案要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只有正确认识它们的相互作用,才能弄清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一)、充分肯定客观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不论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如何变化发展,矛盾的双方都是在生理成熟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环境和教育的反映。但是,环境和教育只有在充分调动儿童心理内部积极性、因势利导时,才起作用。(二)、不可忽视儿童心理的主观因素对客观因素的反作用。儿童心理对生理成熟的反作用。儿童心理对环境的影响

(三)、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循环

客观因素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心理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客观因素的变化,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的循环过程,始终伴随着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

(四)、活动与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相互作用

儿童心理发展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在儿童的活动中发生的。只有通过活动,外界环境和教育的要求才能成为儿童心理的反映对象,才能转化为儿童的主观心理成分。只有在活动中,儿童的需要才可能产生,新需要和旧水平的内部矛盾运动才能形成。同时,也只有通过活动,儿童才有可能反作用于客观世界。

五、案例题

1、某幼儿园一群家长围在一张幼儿一日活动计划表前议论纷纷。:"一天才这么两节课,其它都是游戏和活动,我们花钱让孩子上幼儿园是让他来玩的?"请你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分析一下幼儿园的做法对不对。

答题要点:幼儿园的安排是合理的。活动和交往对学前儿童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游戏活动更是促进儿童发展的最好形式。儿童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发展和表现出来的,其心理矛盾也是在儿童活动中产生和转化的。上课当然也是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但它替代不了儿童的游戏和交往。所以,幼儿园的安排是合理的,而家长的看法是片面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