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统计学_第二阶段练习

统计学_第二阶段练习

统计学_第二阶段练习
统计学_第二阶段练习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统计学》第6章至第9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根据概率的统计定义,可用以近似代替某一事件的概率的是( A )。

A 大量重复试验中该随机事件出现的次数占试验总次数的比重

B 该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占样本空间中基本事件总数的比重

C 大量重复随机试验中该随机事件出现的次数

D 专家估计该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2.下列事件中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随机事件的是( D )。

A 从一大批合格率为90%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一件产品是不合格品

B 从一大批合格率为90%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20件产品都是不合格品

C 从一大批优质品率为15%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20件产品都是优质品

D 从一大批合格率为100%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一件产品是合格品

3.假设A B为两个互斥事件,则下列关系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B )。

A P(A+B)=P(A)+P(B)

B P(A)=1-P(B)

C P(AB)=0

D P(A|B)=0

4.同时抛3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巧合有2枚正面向上的概率为( C )。

A 0.125

B 0.25

C 0.375

D 0.5

5.下列由中心极限定理得到的有关结论中,正确的是( D )。

A 只有当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时,样本均值才会趋于正态分布

B 只要样本容量n充分大,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就等于其概率

C 无论样本容量n如何,二项分布概率都可以用正态分布近似计算

D 不论总体服从何种分布,只要样本容量n充分大,样本均值趋于正态分布

6.在同等条件下,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相比较,其抽样平均误差( B )

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两者相等

D无法确定哪一个大

7.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 B )

A随着抽样数目的增加而加大

B随着抽样数目的增加而减少

C随着抽样数目的减少而减少

D不会随抽样数目的改变而变动

8.允许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D )

A抽样误差的平均数B抽样误差的标准差

C抽样误差的可靠程度D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

9.根据组(群)间方差的资料计算抽样平均误差的抽样组织方式是( D )

A纯随机抽样B机械抽样

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

10.若总体平均数X=50,在一次抽样调查中测得X=48。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抽样极限误差为2 B抽样平均误差为2

C抽样实际误差为2 D以上都不对

11.对于分层抽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不同类别的单位被抽中的概率可能不相等

B分层抽样误差只受层间方差的影响,不受层内方差的影响

C分层抽样在分层时应使各层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小

D由于在分层时使用了一些辅助信息,因此分层抽样违背了随机原则

12.从2 000名学生中按不重复抽样方法抽取了100名进行调查,其中有女生45名,则样本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为( B )

A 0.24%

B 4.85%C4.97%D以上都不对

13.从l,2,3,4,5,五个数构成的总体中不重复地随机抽取两个作为样本,则对于所有可能样本的样本均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样本均值的实际抽样误差的最大值为2

B样本均值为3的概率是25%

C样本均值为3的概率为40%

D以上都不对

14.抽样平均误差与样本容量的关系是(A )

A 样本容量越大,抽样平均误差越小

B 样本容量越小,抽样误差越小

C 样本容量越大,抽样平均误差越大

D 前述三个都不对

15. 抽样平均误差(μ)和抽样极限误差(Δ)的关系是(D )

AΔ大于或等于μBΔ小于μCΔ大于μD两者不存在必然关系

16.对于正态分布变量X,若

|

X

|

P

),

,

~N(2σ

μ

σ

μ+

X为 A

A0.68 B 0.95 C0.34 D 0.99

17. 根据以往的生产数据,某种产品的废品率为2%。如果要求95%的置信区间,若要求边际误差不超过4%,应抽取多大的样本?(A)

A47 B48 C24 D25

18. 我们希望从n个观察的随机样本中估计总体均值,过去的经验显示σ=12.7。如果希望估计μ正确的范围在1.6以内,概率为0.95,应抽取样本中包含的样品数位(D)。

A306 B307 C316 D317

19.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

A点估计比区间估计需要更大的样本容量

B点估计相对于区间估计更加准确

C点估计无法给出参数估计值的置信度和误差大小

D区间估计无法给出参数估计值的置信度和误差大小

20. 在简单重复随机抽样条件下,欲使误差范围缩小1/2,其他要求保持不变,则样本容量必须( B )

A增加2倍B增加到4倍

C 减少2倍

D 减少3倍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共计20分)判断句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样本空间是指随机试验出现的所有可能结果集合。√

2.基本事件也称作简单事件,一次随机试验的某个最基本的结果,基本事件是不可再拆分√的。

3.概率的定义方法有古典概率、试验概率和主观概率。√

4.概率的乘法公式)()()(B P A P AB P =中,事件A 、B 是互斥事件。×

5. 概率的加公式)()()(B P A P B A P +=?

中,事件A 、B 是独立事件。×

6. 一批布匹单位面积上出现的疵点数X 是连续性随机变量。×

7.当p=0.5时,二项分布为对称分布。√

8.标准正态分布变量|Z|<1的概率为90%。×

9.根据样本观察值所计算的样本特征值被称为统计量。√ 10.抽样分布是指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规律。√ 三、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欲了解某地高等学校科研情况: BD A 该地所有高等学校所有的科研项目是总体 B 该地所有的高等学校是总体

C 该地所有高等学校的每一科研项目是总体单位

D 该地每一所高等学校是总体单位

E 该地所有高等学校的所有科研人员是总体 2.下列属于原始数据的是( BDE )

A 统计部门掌握的数据

B 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数据

C说明总体特征的数据D还没有经过分组汇总的数据

E直接向调查单位登记得到的数据

3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有( ABCDE )

A确定调查目的

B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C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D确定调查方法和调查时间

E确定调查人员经费等

4.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指( BCE )

A在国民经济中作用重要的单位

B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所占比重比较大的单位

C全部单位中的一小部分单位

D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显赫的单位

E能反映总体基本情况的单位

5.下列应该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的有( BCE )

A 生产同种产品的三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

B 平均发展速度

C 前后工序的三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

D 平均劳动生产率

E 以复利支付利息的年平均利率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考虑一个n=4次实验和成功概率 =0.5的二项实验。

(1)利用二项概率分布公式求x=0,1,2,3和4的概率,并画出概率分布图。

(2)求x小于2的概率。

(3)求x小于或等于2的概率。

(4)验证x=0,1,2,3和4的概率之和等于1 (允许有四舍五入的误差)。

2某厂生产彩色电视机,按不重复抽样方法从一批出厂产品中抽取1%的产品进行质量检

验,取得如下资料:

(1)试计算抽样平均误差。

(2)给出电视机使用寿命95%的置信区间。

(3)如果规定彩色电视机的正常工作时间在12 000小时以上为一级品,试对该厂这批出厂产品的一级品率作出95%的置信区间估计。

3.对某型号电子元件10000只进行耐用性能检查。根据以往抽样测定,求得耐用时数的标准差为600小时。试求在重复抽样条件下:

(1)概率保证程度为68.27%,元件平均耐用时数的误差范围不超过150小时,要抽取多少元件做检查?

(2)根据以往抽样检验知道,元件合格率为95%,合格率的标准差为21.8%,要求在99.73%的概率保证下,允许误差不超过4%,试确定重复抽样所需抽取的元件数目是多少?如果其他条件均保持不变,采用不重复抽样应抽取多少元件做检查?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 注:本次作业主要针对4、6、8章相关知识点。 一、单选题(共11个) 1. 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 )。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2.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 )。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3.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B )。 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4. 2010年某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D )。 A、总量指标 B、变异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 5.根据同一资料计算的数值平均数通常是各不相同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D )。 A. 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 C. 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D. 没有关系 6.指数是表明现象变动的(B ) A. 绝对数 B. 相对数 C. 平均数 D. 抽样数 7.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一般是采用( A )作为同度量因素。 A. 基期质量指标 B. 报告期质量指标

C. 基期数量指标 D. 报告期数量指标 8.价格下降后,花同样多的钱可以多购买基期商品的10%,则物价指数为(B ) A. 90% B. 90.9% C. 110% D. 111.1% 9.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D ) A. 城乡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 B. 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 C. 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 D. 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 10.变量x与y之间的负相关是指(C ) A. x数值增大时y也随之增大 B. x数值减少时y也随之减少 C. x数值增大(或减少)y随之减少(或增大) D. y的取值几乎不受x取值的影响 11.如果相关系数为0,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C ) A. 相关程度很低 B. 不存在任何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 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多选题(共7个) 1.时期指标的特点是指标的数值(ADE )。 A、可以连续计数 B、与时期长短无关 C、只能间断计数 D、可以直接相加 E、与时期长短有关 2.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DE )。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统计学4章练习题+答案

| 第4章练习题 1、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A)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平均数 2、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 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 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 , D.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3、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称为(B)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平均数 4、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称为(C)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平均数 5、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例称为(A) A.异众比率 B.离散系数 C.平均差 D.标准差 6、四分位差是(A) ) A.上四分位数减下四分位数的结果 B.下四分位数减上四分位数的结果 C.下四分位数加上四分位数 D.下四分位数与上四分位数的中间值 7、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C) A.平均差 B.标准差 C.极差 D.四分位差 8、各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称为(C) A.极差 B.平均差 C.方差 D.标准差 | 9、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除以标准差后的值称为(A) A.标准分数 B.离散系数 C.方差 D.标准差 10、如果一个数据的标准分数-2,表明该数据(B) A.比平均数高出2个标准差 B.比平均数低2个标准差 C.等于2倍的平均数 D.等于2倍的标准差 11、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B)> %的数据 %的数据 %的数据%的数据 12、如果一组数据不是对称分布的,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对于k=4,其意义是(C) A.至少有75%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B. 至少有8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C. 至少有94%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D. 至少有9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统计学原理阶段练习三(整理)

统计学原理(专)阶段练习3 一、单选题 1. 下列不是“统计”一词涵义的是( B )。 A.统计活动 B.统计资料 C.统计科学 D.统计分析 2.最早的统计学流派是( B )。 A. 国势学派 B. 政治算术学派 C.数理学派 D.描述统计学派 3.人口普查中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C)。 A.确定调查的范围 B.确定调查的单位 C.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 D.登记的方便 4.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C)。 A.年龄 B.身高 C.籍贯 D.工资 5.下列是数值变量的是( A )。 A.企业数 B.企业所有制形式 C.企业名称 D.企业注册地址 6.按月平均法计算的各季度的季节指数之和为(B)。 A.100% B.400% C.1200% D.360% 7.统计分组是数据整理的基本步骤,统计分组是( A )。 A.定性的分类 B. 定量的分类 C.品质分类 D.数量分类 8.划分离散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上下限( B )。 A.相等 B.是相邻的两个整数 C.重叠 D.间断 9. 一家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2007年比2006年增长了10%,2008年比2006年增长了15%,则2008年比2007年增长了( C )。 A.26.5% B.5.0% C.4.5% D.25.0% 10.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D )。 A.116.7% B.100.5% C.85.7% D.99.5% 11.平均发展水平是( A )。 A.各期发展水平的序时平均数 B. 各期发展水平的加权平均数 C.各期定基发展速度的平均数 D. 各期定基速度的平均数 12.指数是( B )。 A. 绝对数 B. 相对数 C.平均数 D.综合数 13.如果某种产品的销售量上升10%,销售价格下降10%,则销售额( C )。 A. 没有变化 B. 有所增加 C.有所减少 D.无法判断

应用统计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3年01月15日15点07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3年03月14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1. 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 C ) A.抽象的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3.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 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 ( C )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5.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6.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 B )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 7.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 B ) A.调查的组织形式 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D.调查资料的来源 8.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 期限为()。

统计学各章节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各章练习题答案第1章绪论(略) 第2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2.1 (1)属于顺序数据。 (2)频数分布表如下: 服务质量等级评价的频数分布 服务质量等级家庭数(频率)频率% A1414 B2121 C3232 D1818 E1515 合计100100 (3)条形图(略) 2.2 (1)频数分布表如下: (2)某管理局下属40个企分组表 按销售收入分组(万元)企业数(个)频率(%) 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11 11 9 9 27.5 27.5 22.5 22.5 合计40 100.0 2.3 频数分布表如下: 某百货公司日商品销售额分组表 按销售额分组(万元)频数(天)频率(%) 25~30 30~35 35~40 40~45 45~50 4 6 15 9 6 10.0 15.0 37.5 22.5 15.0 合计40 100.0 直方图(略)。

2.4 (1)排序略。 (2)频数分布表如下: 100只灯泡使用寿命非频数分布 按使用寿命分组(小时)灯泡个数(只)频率(%)650~660 2 2 660~670 5 5 670~680 6 6 680~690 14 14 690~700 26 26 700~710 18 18 710~720 13 13 720~730 10 10 730~740 3 3 740~750 3 3 合计100 100 直方图(略)。 2.5 (1)属于数值型数据。 (2)分组结果如下: 分组天数(天) -25~-20 6 -20~-15 8 -15~-10 10 -10~-5 13 -5~0 12 0~5 4 5~10 7 合计60 (3)直方图(略)。 2.6 (1)直方图(略)。 (2)自学考试人员年龄的分布为右偏。 2.7 (1

统计学_第二阶段练习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统计学》第6章至第9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根据概率的统计定义,可用以近似代替某一事件的概率的是( A )。 A 大量重复试验中该随机事件出现的次数占试验总次数的比重 B 该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占样本空间中基本事件总数的比重 C 大量重复随机试验中该随机事件出现的次数 D 专家估计该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2.下列事件中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随机事件的是( D )。 A 从一大批合格率为90%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一件产品是不合格品 B 从一大批合格率为90%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20件产品都是不合格品 C 从一大批优质品率为15%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20件产品都是优质品 D 从一大批合格率为100%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一件产品是合格品 3.假设 A B为两个互斥事件,则下列关系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B )。 A P(A+B)=P(A)+P(B) B P(A)=1-P(B) C P(AB)=0 D P(A|B)=0 4.同时抛3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巧合有2枚正面向上的概率为( C )。 A 0.125 B 0.25 C 0.375 D 0.5 5.下列由中心极限定理得到的有关结论中,正确的是( D )。 A 只有当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时,样本均值才会趋于正态分布 B 只要样本容量n充分大,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就等于其概率 C 无论样本容量n如何,二项分布概率都可以用正态分布近似计算 D 不论总体服从何种分布,只要样本容量n充分大,样本均值趋于正态分布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 注:本次作业主要针对4、6、8章相关知识点。 一、单选题(共11个) 1、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得指标就是( C )。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2、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得比重之与( C )。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3、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得指标有( B )。 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4、 2010年某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就是( D )。 A、总量指标 B、变异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 5、根据同一资料计算得数值平均数通常就是各不相同得,她们之间得关系就是( D )。 A、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与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调与平均数≥算术平均数 C、调与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D、没有关系 6、指数就是表明现象变动得( B )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抽样数 7、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一般就是采用( A )作为同度量因素。 A、基期质量指标 B、报告期质量指标 C、基期数量指标 D、报告期数量指标 8、价格下降后,花同样多得钱可以多购买基期商品得10%,则物价指数为( B ) A、 90% B、 90、9% C、 110% D、 111、1% 9、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D ) A、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得变动趋势 B、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得变动趋势 C、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得变动趋势 D、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与服务项目价格得变动趋势 10、变量x与y之间得负相关就是指( C ) A、 x数值增大时y也随之增大 B、 x数值减少时y也随之减少 C、 x数值增大(或减少)y随之减少(或增大) D、 y得取值几乎不受x取值得影响 11、如果相关系数为0,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C ) A、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关系 C、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多选题(共7个) 1、时期指标得特点就是指标得数值( ADE )。

统计学原理02-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 1、统计工作各个阶段的顺序是() A、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C、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调查 D、统计分析、统计整理、统计调查 2、确定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 A、确定调查对象 B、确定调查目的 C、确定调查项目 D、确定调查时间 3、经常调查与一时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A、调查的组织形式 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D、调查资料的来源 4、统计调查按调查的组织形式划分,可分为() A、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B、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C、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D、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 5、1990年7月1日零点的全国人口普查是() A、一次性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B、经常性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C、一次性调查和全面调查 D、经常性调查和全面调查 6、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7、普查工作可以()。 A、经常进行 B、只能组织一次 C、普遍进行 D、根据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 8、所选择单位的标志总量占全部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例,这些单位就是 ()。 A、调查单位 B、代表性单位 C、重点单位 D、典型单位 9、调查时间的含义是()。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进行调查的时间 C、调查工作期限 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10、补充和订正普查的结果可以借助于:() A、统计报表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11、普查是专门组织起来的一次性全面调查:(甲)只是用来调查时点社会经济 现象的某一时刻总量;(乙)一般用来调查时点社会经济现象的某一时刻总量,但也用于对时期现象的调查。规定普查标准时间:(丙)是对时期现象的调查而言;(丁)是对时点现象的调查而言。() 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12、股民对股市市场的意见资料收集的方法:(甲)报告法;(乙)问卷调查。高 等教育成本调查收集资料的方法:(丙)采访法;(丁)报告法。()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13、(甲)查验商店食品的质量(是否假冒伪劣);(乙)农产量抽样调查对“测 框”实割实测;(丙)农牧场清点牛羊头数。哪些是直接观察法?()A.甲B.甲、乙C.甲、丙D.甲、乙、丙14、对播种进度,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运种类等进行调查,大中型 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指标(新增固定资产,新增生产能力或效益),属于:(甲)时点现象;(乙)时期现象。可采用:(丙)一次性全面调查;(丁)经常性全面调查。() 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15、钢材积压的数量、工业生产设备拥有量、科技人员分布和使用状况的统计指 标、城镇居民住房面积,属于:(甲)时点现象;(乙)时期现象。这些现象的调查形式应采用:(丙)全面调查(普查),并且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 (丁)调查主要以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为依据,可用报告法收集资料。()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16、对占煤炭开采量75%的大矿井进行劳动生产率调查;调查几个铁路枢纽,就 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统计机关在拥有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各大城市的超市零售价格水平进行系统调查。这些都是:()

统计学1-3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统计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属于统计总体的是() A.某县的粮食总产量 B.某地区的全部企业 C.某商店的全部商品销售额 D.某单位的全部职工人数 B 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D 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B 4.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D 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B 6.总体的变异性是指()。 A.总体之间有差异 B.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差异 C.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总体单位之间有差异 B 7.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B 8.某年级学生四门功课的最高考分分别是98分、86分、88分和95,这四个数字是()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标志值 D 9.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社会总产值 B.产品合格率 C.产品总成本 D.人口总数 B 10.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产品的产量 B.产品的出口额 C.产品的合格品数量 D.产品的评价 D

11.下列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是() A.职工的工资 B.商品的价格 C.粮食的亩产量 D.汽车的产量 D 12.标志的具体表现是指() A.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或数值 B.如性别 C.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 D.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数值 A 13.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C 14.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百分数 A 15.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A.数量标注 B. 品质标志 C. 数量指标 D. 质量指标 B 16.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个工业企业; B.67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全部工业产品 C 17.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 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 D 18.下列哪个是连续型变量() A. 工厂数 B. 人数 C. 净产值 D.设备台数 C 19.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个工业企业; B.67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全部工业产品 C 20.统计工作过程不包括()。 A.统计调查 B.统计分布 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 B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一词的含义是()

统计学原理阶段练习

《统计学原理(专科)》阶段练习4 一、单选题 1. “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其基础是( A )。 A.统计活动 B.统计资料 C.统计科学 D.统计分析 2.“统计学”一词起源于( B )。 A.政治算术学派 B.国势学派 C.数理学派 D.描述统计学派 3.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C )。 A.确定调查的范围 B.确定调查的单位 C.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 D.登记的方便 4.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C )。 A.工人年龄 B.工人成绩 C.工人籍贯 D.工人工资 5.下列是离散变量的是( A )。 A.企业数 B.企业成本 C.企业产值 D.工资总额 6.按月平均法计算的各季度的季节指数之和为( B )。 A.100% B.400% C.1200% D.360% 7.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B )。 A.全国总人口 B.每一个人 C.每一户 D.每一个基层单位的人 8.划分离散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限必须( B )。 A.相等 B.不等 C.重叠 D.间断 9. 一家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2003年比2002年增长了10%,2004年比2002年增长了15%,则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 C )。

A.26.5% B.5.0% C.4.5% D.25.0% 10.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D )。 A.116.7% B.100.5% C.85.7% D.99.5% 11.平均发展速度是( A )。 A.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 B. 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的平均数 C. 各期定基发展速度的平均数 D. 各期定基速度的平均数 12.进行抽样调查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 A. 随机性原则 B. 可靠性原则 C.灵活性原则 D.准确性原则 13.如果某种产品的销售量上升10%,销售价格下降10%,则销售额( C )。 A. 没有变化 B. 有所增加 C.有所减少 D.无法判断 14.相关系数r与回归系数b的关系是( D ). A.相等 B. 不等 C. 没有关系 D. 具有相同的符号 15.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是按其( C )不同划分的。 A.反映对象范围 B.对比的基期 C.所表明的经济指标的性质 D.同度量因素 16. 要了解我国私营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B ) 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17. 变量数列的两个构成要素是( C ) A.一个是单位数,另一个是指标数 B.一个是指标值,另一个是分配次数 C.一个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 D.一个是总体总量,另一个是标志值 18. 已知两个总体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C )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最新版本

1. ( 多选题 ) 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 )。 (本题5.0分) A、各组频率或频数 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 C、各组组距的大小 D、各组组数的多少 E、各组组限的大小 学生答案:A,B 标准答案:AB 解析: 得分:5 2. ( 多选题 ) 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的多少取决于( )。 (本题5.0分) A、总体标准差的大小 B、允许误差的大小 C、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 D、总体参数的大小

E、抽样方法和组织形式 学生答案:A,B,C,E 标准答案:ABCE 解析: 得分:5 3. ( 多选题 ) 编制综合指数的原则是( )。(本题5.0分) A、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B、质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C、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 D、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质量指标作为同度因素 学生答案:A,D 标准答案:AD 解析: 得分:5 4. ( 多选题 ) 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及分组的程度, 可分为( )(本题 5.0分) A、简单表 B、一览表 C、分组表

D、复合表 E、单一表 学生答案:A,B 标准答案:AB 解析: 得分:5 5. ( 多选题 ) 次数分配数列()(本题5.0分) A、由组距和组数、组限和组中值构成的 B、包括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两种 C、包括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两种 D、可以用图表形式表现 E、可以表明总体结构和分布特征 学生答案:B,C,D,E 标准答案:BCDE 解析: 得分:5 6. ( 多选题 ) 下列哪些指标是序时平均数()(本题5.0分)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统计学各章练习

第一章绪论 一、判断改错题 1、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所以它不关心,也不研究个别现象 的数量特征。 2、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科学。 3、品质指标,是由名称和数值两部分组成的。 4、三个员工的工资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 5、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质的特征,因此,可以用文字来表述。 6、连续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 7、指标体系是许多指标集合的总称。 8、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 9、只要有了某个指标,就能对总体进行完整、全面的认识。 10、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 11、时点指标均无可加性。 12、总量指标数值随总体范围大小而改变。 13、某厂年计划产量比去年提高8%,实际只提高5%,因此只完成计划的50%。 14、将若干个指标数值相加,即可得到指标体系的数值。 15、强度相对指标越大,说明分布密度越大。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及以上正确答案) 1、下列各项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 A.性别 B.年龄 C.职务 D.民族 E.工资 2、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有( )。 A. 厂房面积 B.职工人数 C.产值 D.原材料消耗量(单位:千克) E.设备数量 3、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有( )。 A.实体指标 B.客观指标 C.时期指标 D.主观指标 E.时点指标 4、在全国的工业普查中,有( )。 A.工业企业数是数量指标 B.设备台数是离散变量 C.工业总产值是连续变量 D. 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是连续变量 5、某市工业企业状况进行调查,得到以下资料,其中统计指标是( )。 A.该市职工人数400000人 B.企业职工人数4000人 C.该市设备台数75000台 D.市产值40亿元 E.某企业产值20万元 6、商业网点密度=全市商业机构数/全市人口数,它是()。 A.比较相对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E.平均指标 7、下列指标中的比例相对指标是()。 A.某厂工人中,技术工人与辅助工人人数之比为4∶5 B.某年全国高考录取与报考之比是1∶2 C.存款利息率 D.家庭收支比 E.甲地人均收入是乙地的3倍 8、间班组竞赛,结果甲组产量是乙组的2倍,废品总量中甲组占70%,说明()。 A.甲组产品质量优于乙组 B.甲组产品质量不如乙组 C.甲组废品率比乙组低 D.乙组废品率比甲组低 9、列指标类型中,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有()。 A.强度相对指标 B.比例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百分比 E.产品合格率 10、统计研究的方法有()。 A.大量观察法 B.时间数列分析法 C.统计分组法 D.指数分析法 E.综合指标法

统计学原理第二章练习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 1.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单位。(X) 2.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X ) 3.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V ) 4.报告单位是指负责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两者有时一 致,有时不一致,这要根据调查任务来确定。(V) 5.统计调查人员以调查表或有关材料为依据,逐项向调查者询问有关情况,并 将答案记录下来的统计资料调查方法是直接观察法。(X) 6.对某地区银行职工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时,银行的每个职工是调查对象。(X) 7.统计表中主词和宾词是可以互换的。(X) 8.银行职工的姓名、性别、工资和籍贯都是品质标志。(X ) 9.一个总体只能有一个指标。(X ) 10.张明同学的期末考试总成绩为476分是统计指标。(X ) 11.调查时间就是开始调查工作的时间。(X ) 12.全面调查仅限于有限总体。(V ) 13.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X) 14.对全国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 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V ) 15.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标志值较大的单位。(V ) 16.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的工作重点来确定的。(X) 17.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其调查结果都可以用于推算总体指 标。(X )18.统计整理即是由对现象的个体认识过渡到对现象的总体认识阶段,也是由感 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V )19.无论是变量数列还是品质数列都是通过现象的数量差异以反映现象的本质 区别。(X ) 20.由于离散型变量不能用小数表示,因此只能以单项数列来表现资料。(X) 2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X ) 22.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X ) 23.确定全距可以保证总体中每一个单位在分组时不被遗漏,因此,组距与组数 在确定时必须满足组距与组数的乘积大于全距这个条件。(V )24.统计资料的表达方式有统计表和统计图,由于统计图形象生动,因此,统计 资料的表达主要是统计图而非统计表。(X )

统计学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的含义有三种,其中的基础是() A.统计学B.统计方法 C.统计工作D.统计资料 2.对3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30名职工B.3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C.每一名职工D.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3.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某人的年龄B.某人的性别 C.某人的体重D.某人的收入 4.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额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5.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情况,下列哪个是统计指标() A.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B.该地区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D.该地区职工从事的工种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概括为() A.数量性B.同质性 C.总体性D.具体性 E.社会性 2.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是() A.大量观察法B.归纳推断法 C.统计模型法D.综合分析法 E.直接观察法 3.下列标志哪些属于品质标志() A.学生年龄B教师职称C企业规模D企业产值 4.下列哪些属于离散型变量 A年龄B机器台数C人口数D学生成绩 5.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独立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6.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是指() A.在同一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对调 B.在研究目的发生变化时,指标有可能成为标志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

)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有三种含义,其基础是()。 (1)统计学(2)统计活动(3)统计方法(4)统计资料 2.一个统计总体()。 (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3.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 (1)一包谷物的重量(2)一个轴承的直径(3)在过去一个月中平均每个销售代表接触的期望客户数(4)一个地区接受失业补助的人数 < 4.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1)指标(2)标志(3)变量(4)标志值 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1)员工年龄(2)员工性别(3)员工体重(4)员工工资 6.现要了解某机床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该企业的产量和利润是() (1)连续变量(2)离散变量(3)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4)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7.劳动生产率是() | (1)动态指标(2)质量指标(3)流量指标(4)强度指标 8.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方法经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1)统计分组法(2)大量观察法(3)综合指标法(4)统计推断法 9.()是统计的基础功能。 (1)管理功能(2)咨询功能(3)信息功能(4)监督功能 10.()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1)真实性(2)及时性(3)总体性(4)连续性 11.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 (1)差异性(2)综合性(3)社会性(4)同质性 12.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 (1)威廉·配第(2)阿亨瓦尔(3)凯特勒(4)恩格尔 13.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 (1)抽象的量(2)具体的量(3)连续不断的量(4)可直接相加的量14.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学术用语的是() (1)政治算术学派(2)社会统计学派(3)国势学派(4)数理统计学派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及答案 题目1 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 选择一项: a. 个体指数 b. 平均指数 c. 综合指数 d. 平均指标指数 正确答案是:综合指数 题目2 重点调查所选的重点单位,必须是在调查对象中() 选择一项: a. 具有较大标志值的那一部分调查单位 b. 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单位 c. 按随机原则选出的调查单位 d. 填报调查数据的填报单位 正确答案是:具有较大标志值的那一部分调查单位 题目3 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10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95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单选) 选择一项: a. 1025 b. 1050 c. 1100 d. 1150 正确答案是:1050 题目4 零售物价指数为103%,商品零售量指数为106%,则商品零售额指数为()(单选)

选择一项: a. 109% b. 110% c. 103% d. 109.18% 正确答案是:109.18% 题目5 下列不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指标有() 选择一项: a. 平均单位成本 b. 人口出生率 c. 人口死亡率 d. 人口密度 正确答案是:平均单位成本 题目6 时间序列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多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时间,即现象所属的时间 b. 指标数值,即表现现象特点的各项指标数值 c. 指标名称 d. 计量单位 e. 计算公式 正确答案是:时间,即现象所属的时间, 指标数值,即表现现象特点的各项指标数值题目7 以下分组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多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性别

b. 年龄 c. 职业 d. 月收入 e. 职称 正确答案是:性别, 职业, 职称 题目8 在时间序列中,各指标值相加后无意义的有()(多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时期数列 b. 时点数列 c. 绝对数时间序列 d. 相对数时间序列 e. 平均数时间序列 正确答案是:时点数列, 相对数时间序列, 平均数时间序列 题目9 我国财政收入,2003年比上年增加2787亿元,这是()(单选)选择一项: a. 发展水平 b. 增长量 c. 发展速度 d. 增长速度 正确答案是:增长量 题目10 相关关系是社会经济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单选) 选择一项: a. 在数量上不确定的相互依存关系 b. 在数量上确定的函数关系

统计学第三章练习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合适的统计量是( D )。 A.极差 B.平均差 C.标准差 D.离散系数 2.如果峰度系数k>3,表明该组数据是(A )。 A.尖峰分布 B.扁平分布 C.左偏分布 D.右偏分布 3.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1200名学生,法学院有800名学生,医学院有320名学生,理学院有200名学生。上面的描述中,众数是( B )。 A.1200 B.经济管理学院 C.200 D.理学院 4.某班共有25名学生,期末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分数分别为:68,73,66,76,86,74,61,89,65,90,69,67,76,62,81,63,68,81,70,73,60,87,75,64,56,该班考试分数下四分位数和上四分位数分别是(A)。 A.64.5和78.5 B.67.5和71.5 C.64.5和71.5 D.64.5和67.5 5.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A )。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中位数>平均数>众数 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D.众数>平均数>中位数 6.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是( B )。 A.方差 B.极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7.在离散程度的测度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A )。 A.极差 B.方差 C.标准差 D.平均差 8.在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不能直接比较它们的标准差,因为两组数据的( D )。 A.标准差不同 B.方差不同 C.数据个数不同 D.计量单位不同 9.总量指标按其反应的内容不同,可分为(C )。 A.总体指标和个体指标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北大版统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简版

第一章总论 1、单选题: (1)b (2)c (3)a (4)b (5)a (6)d (7)d (8)b (9)d (10)d (11)c (12)a (13)c (14)d (15)d 2、多选题: (1)a.c.e (2)a.b.d (3)b.e (4)c.e (5)b.d.e (6)a.b.c (7)a.c.e (8)a.b.c.e (9)b.c.e 3、判断题: (1)×(2)×(3)√(4)√(5)× 第二章统计设计 1、填空题: (1)第一、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2)整体设计、专项设计 (3)全阶段设计、单阶段设计 (4)长期设计、中期设计、短期设计 (5)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6)总体数量、概念、具体数值 (7)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 (8)数量指标、质量指标 (9)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10)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科技统计指标体系、社会统计指标体系 2、多选题: (1)b.e (2)a.d (3)a.b.c.e (4)a.c.e (5)b.d (6)a.b.c (7)c.d (8)a.b.c.d (9)a.b.c.d.e 3、判断题: (1)√(2)√(3)×(4)√(5)√ 第三章统计调查 1、填空题: (1)准确、全面、系统 (2)基础资料 (3)全面、非全面、经常性、一次性、组织方式不同 (4)核心、原始资料 (5)国民经济(或国家)、地方、专业 (6)原始记录、统计台账 (7)一次性、全面 (8)全面、非全面 (9)原始、次级 (10)范围 (11)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12)普查、全面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13)明确调查目的 (14)调查单位 (15)调查表、表头、表体、表脚、单一、一览 2、单选题: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题答案

第五章动态数列 一、判断题 1、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2、定基发展速度反映了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反映了现象比前一期的增长程度(应为逐期发展程度)。(×) 3、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4、环比速度与定基速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 5、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直接求得的,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6、用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只取决于最初发展水平和最末发展水平,与中间各期发展水平无关。(√) 7、呈直线趋势的时间数列,其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应为增长量)大致相同。(×) 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两种方法,即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这两种方法是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划分的。(√) 9、平均发展速度是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也是一种序时平均数。(√) 10、增长量与基期发展水平指标对比,得到的是发展速度指标。(×) 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不连续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2、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8.12%、6.42%、5.91%、5.13%,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A、 8.12%×6.42%×5.91%×5.13% B、 8.12%×6.42%×5.91%×5.13%-100% C、 1.0812×1.0642×1.0591×1.0513 D、 1.0812×1.0642×1.0591×1.0513-100% 3、某企业某年各月月末库存额资料如下(单位:万元)4.8,4.4,3.6,3.2,3.0,4.0,3.6, 3.4, 4.2,4.6, 5.0,5.6;又知上年末库存额为5.2。则全年平均库存额为() A、 5.2 B、 4.1(首末折半法) C、 4.133 D、 5 4、已知某地粮食产量的环比发展速度1998年为103.5%,1999年为104%,2001年为105%,2001年对于1997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16.4%,则2000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 A、 103% B、 101% C、 104.5% D、 113% 5、下列指标中,属于序时平均数的是() A、某地区某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B、某地区某年人口增长量 C、某地区“八五”期间年均人口递增率 D、某地区人口死亡率 6、某银行1月1日存款余额为102万元,1月2日为108万元,1月3日为119万元,则三天平均存款余额为() A、 102/2+108+119/2 B、(102+108+119)÷3 C、(102/2+108+119/2)÷3 D、 102+108+119 7、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 ) A.逐年增加 B.逐年减少 C.保持不变 D.无法做结论 8、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是()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 9、时间数列是()

统计学原理 练习题(2)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地人均财政收入是() A相对指标 B平均指标 C数量指标 D总量指标 2、某企业计划产值比去年提高5%,实际提高7%,则其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为() A、71.43% B、2% C、101.9% D、140% 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 A、各组次数的影响 B、各组权数比重影响 C、各组标志值和次数共同影响 D、各组标志值 的影响 4、变异指标是说明标志值分布的() A、集中趋势 B、变动情况 C、一般水平 D、离中趋势 5、已知甲、乙两厂工人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10元、15元,则平均工资的代表性() A、甲厂小于乙厂 B、两厂相同 C、无法判断 D、甲厂大于乙厂 6、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相除等于() A、环比发展速度 B、定基增长速度 C、环比增长速度 D、定基发展速度 7、某公司的工业产值,每年都增加15万元,则该企业工业产值的环比增长速度() A、年年下降 B、年年保持不变 C、无法做结论 D、年年增长 8、人口死亡数是() A、时点指标,实物指标 B、时点指标,总量指标 C、时期指标,质量指标 D、时期指标, 实物指标 9、说明现象在较长时间内发展的总速度指标是() A、平均发展速度 B、定基发展速度 C、定基增长速度 D、环比发展速度 10、权数的权衡轻重作用,说到底是体现在() A、权数的绝对值 B、权数的相对值 C、权数的平均值 D、权数的标志值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强度指标的有() A、人口密度 B、商品流通费用率 C、人均粮食产量 D、人口自然增长率 E、人均国民收入 2、下列属于平均指标的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