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题目

中医题目

中医题目
中医题目

中医用药及护理

一、名词解释

1、怒则气上:

2、汗法

3、吐法

二、单项选择题:

1.升浮药的作用包括(ABCE )

A、发汗

B、涌吐

C、开窍

D、清热

E、解表

2.中药的性能内容(BCDE)

A、形色

B、性味

C、升降浮沉

D、归经

E、毒性

3.下列配伍关系中,不属协同作用的配伍有(BCDE )

A、相须相使

B、相畏相杀

C、相使相恶

D、相畏相使

E、以上都不是

4.毒性较强的药物,煎煮时应(A )A、先煎B、久煎

C、后下

D、与它药同煎

E、包煎

5.入汤剂宜另煎的药物是(B)

A、苦参

B、羚羊角

C、党参

D、沙参

E、太子参

6.下列需要后下的药物是(A )

A、薄荷

B、附子

C、乌头

D、牡蛎

E、石决明

7.中药的性能是指(C)

A、中药的功效

B、中药的性状

C、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D、中药的基本作用

E、中药的四气五味

8.研究中药的药性理论包括(ABCE)

A、中药的四气

B、中药的五味

C、中药的升降浮沉

D、中药的疏密

E、中药的归经9.以下服药方法中,错误的是(D)

A 辛温解表药应当温服

B 呕吐病人服药宜小量频服

C 泻下药以得下为度

D 消食药宜饭前服

E 对胃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

10.下列服药护理措施错误的是(D)

A、服发汗药后,应多饮热开水

B、滋补药宜在空腹服用

C、服泻下药应注意中病即止

D、服排石药后应卧床休息

E、婴幼儿服药可加少量糖

11.甘味药的作用是(B)

A、泄、燥

B、补益、和中、缓急

C、软坚、泻下

D、收敛固涩

E、渗湿、利尿12.下列不属于为升浮药作用的是(D )A、发汗B、涌吐

C、开窍

D、清热

E、解表

13.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或副作用,这种关系是中药“七情”中的(B )A、相恶B、相杀

C、相畏

D、相使

E、相反

14.一些有芳香气味,含挥发油的药物,煎煮时应(C )

A、先煎

B、久煎

C、后下

D、与它药同煎

E、包煎

15.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作用的药是(B)

A、桂枝

B、麻黄

C、香薷

D、紫苏

E、荆芥

三、判断题:

1.解表药宜武火急煎。(√)

2.药物的有毒和无毒具有相对性。(√)

3.中药煎煮前宜用冷水浸泡。(√)

4.服用人参时不宜喝茶和吃萝卜。(√)

5.咸味具有收敛固涩和利尿作用。(×)

6.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7.归经即所指药物作用的部位与现代解剖学的所指部位相同。(×)

四、填空题

1、中医用药“八法”通常是指汗、吐、下、、温、、消、补等八种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和、清)

五、简答题:

1、何谓“治未病”?

2、简述情志与健康的关系。

3、举例说明服药饮食宜忌。

4、什么是消法?试论述消法的护理方法。

5、简述解表药的主要功效和常用药物。

6.说出十种常用的剂型的含义。

7.试比较汤剂、丸剂的特点。

8.剂型的变化会影响方剂的治疗效果吗?请你举例说明。

9.简述下法的概念及护理要点。

腧穴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2、远治作用:在十四经所属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而且能治本经循行所涉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证,甚至具有治疗全身疾患的作用。

3、“骨度”折量定位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又称骨度分寸定位法。

二、填空题

1、风池定位是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2、人体腧穴大体上可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3、关元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3 寸。

三、选择题

1、两乳头之间的距离是( E )

A. 4寸

B. 5寸

C. 6寸 D .7寸 E. 8寸

2、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腧穴是( A )

A. 肺俞

B. 心俞

C. 肝俞

D.脾俞

E. 胆俞

3、内关穴位于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几寸处( B )

A.1寸B.2寸C.3寸 D.D.4寸 E.4寸

四、简答题

1、简述常用的指寸定位法。

答:常用的指寸定位法有三种:

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

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

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令患者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关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2、简述睛明穴的归经、定位及其操作注意事项。

答:睛明穴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目内眦角稍内上0.1寸凹陷处。

操作:嘱患者闭目,医生左手轻推眼球向外固定,右手缓慢进针,紧靠眶缘直刺0.5-1.0寸,不捻转提插。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本穴禁灸。

3、简述风池穴的归经、定位及其主治。

答:风池穴归经:足少阳经

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渊,鼻衄,耳鸣,耳聋,中风。

常用中医护理操作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一指禅推法:用拇指指腹或指端着力于推拿部位,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肘关节略低于手腕,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做屈伸活动。

2、水针法:也称穴位注射或穴位封闭,是将水剂药物注入穴位,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它是将针刺对经络、腧穴的反应和药物对人体的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作用。

3、晕针: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胸闷心慌,恶心,甚至四肢厥冷,出冷汗,脉搏微弱或神志昏迷,血压下降,大便失禁等晕厥现象,称为晕针。

二、填空题

1、直接灸可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

2、常用的双手进针法有指切进针法、挟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

3、常见的针刺意外有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气胸、大出血等。

三、选择题

1、揉法的频率是每分钟(A)

A. 120~160次

B. 90~100次

C. 80~90次

D. 70~80次

E. 50~60次

2、穴位注射时,四肢穴位的注射量是(D)

A、0.1~0.2ml

B、0.3~0.5ml

C、0.5~1ml

D、1~2ml

E、2~5ml

3、下列有关中药保留灌肠,错误的是(E)

A、屈膝侧卧,抬高臀部

B、肛管要细

C、药液温度40℃

D、插入深度10~15cm

E、滴速要快

四、简答题

1、擦法可用哪些部位进行操作?

答:擦法可用手掌大鱼际、小鱼际及掌根进行擦动。

2、简述针刺注意事项。

①患者在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体弱者(身体瘦弱、气血亏虚)

不宜用强刺激。孕妇、妇女行经期尽量不采用针刺法。

②针刺时尽量取卧位,进针后立即盖好衣被,以防感冒。

③针刺时严格按无菌技术进行操作,一个穴位使用一枚针,防止交叉感染。

④针刺时应避开皮肤瘢痕、感染、溃疡、肿瘤部位,有自发出血倾向者不宜针刺。

⑤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以及眼区、项部、脊椎部的腧穴应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角度,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⑥针刺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患者全身状态有无不良反应。

3、简述刮痧注意事项。

答:①室内空气流通,忌对流风,以防复感风寒。

②操作中用力适中、均匀,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方向单一。

③刮痧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④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食物。

辨证施护概述

一、名词解释

1.热因热用热因热用即用热性药物、温热护理法治疗护理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也就是用于真寒假热证。

2.寒因寒用寒因寒用即用寒性药物、寒凉护理法治疗护理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适用于真热假寒的病证。

3.塞因塞用塞因塞用即用补益药物和护理方法治疗护理因虚而闭塞不通的真虚假实证。4.通因通用通因通用即用通利的药物和护理方法治疗护理具有实热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

5.同病异护,就是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一样,通过辨证,须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

6.异病同护,就是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同一性质的证候,往往采用相同的护理方法。

二、填空题

1.三因制宜护理的内容有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护理。

2.虚则补之的护理方法属于正护法。

三、选择题

四、简答题

1.简述辨证施护的程序。

答:辨证施护的程序有

(1)运用四诊方法收集辨证资料

(2)运用辨证方法分析判断病情

(3)运用整体观与辨证观提出护理问题

(4)根据三因制宜原则与方法制定施护措施

(5)运用中西医护理理论及时评价记录

(6)运用中医养生康复知识进行健康教育

2.简述辨证施护的原则。

答:辨证施护的原则有

(1)护病求本原则

(2)标本缓急原则

(3)扶正祛邪原则

(4)同病异护与异病同护原则

(5)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原则

内科常见疾病

一、名词解释

1.感冒:凡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导致肺卫功能失调,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称为感冒。

二、填空题

1.感冒的治疗以解表达邪为原则。

三、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区别依据的是(C)

A、恶寒发热的孰轻孰重

B、口渴与不渴

C、头身是否疼痛

D、脉象数与不数

E、舌苔的黄白等来辨别

四、简答题

1.简述感冒的辨证要点。

答:主要是辨别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普通感冒和时行感冒、常人感冒和虚人感冒。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咳嗽:是指由于六淫外邪侵袭,或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影响于肺,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的一种病证。

二、填空题

1.内伤咳嗽的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

三、选择题

1.治疗风寒咳嗽的主方是(D)

A、桑菊饮

B、桑杏汤

C、二陈汤

D、三拗汤合止嗽散

E、三子养亲汤

一、名词解释

1.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二、填空题

1.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痰为根本,

三、选择题

1.哮喘的治疗原则是(C)

A、祛邪化痰

B、扶正固本

C、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D、补肾化痰

E、宣肺平喘

2.哮病发生的“夙根”是(D)

A、饮食不当

B、情志失调

C、劳累过度

D、宿痰伏肺

E、禀赋薄弱

四、简答题

1.简述寒哮的症见及护治原则

答:症见: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或清稀呈泡沫状,口不渴,或喜热饮,面色晦暗带青,形寒怕冷,舌淡,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护治原则: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一、名词解释

1.胸痹是由于正气亏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胸痛彻背,背痛彻心,手足青冷。

二、填空题

1.气阴两虚型胸痹的治法是通阳散寒,养心安神。

三、选择题

1.寒凝心脉型胸痹的治法是(B)

A、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B、辛温通阳,开痹散寒

C、通阳散寒,理气通络

D、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E、益气养血,滋阴复脉

四、简答题

1.简述胸痹的病因病机

答:本病的发生与心、肝、脾、肾诸脏的盛衰有关。在心的气、血、阴、阳不足或肝、脾、肾失调的基础上,兼有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病理产物阻于心脉,在寒冷刺激,饱餐之后,情绪激动,劳累过度等诱因的作用下,使胸阳痹阻,气机不畅,心脉挛急或闭塞而发。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年迈体虚、饮食失常、情志所伤以及寒邪内侵。

五、病例分析题

患者,男,48岁。因突发左侧胸部剧烈疼痛就诊。症见左胸发作性绞痛,痛引左侧肩背,遇寒尤甚,心悸气短,眩晕,汗出肢冷,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紧。

请问:(1)诊断(含证型)(2)护治法则(3)代表方(4)护理要点

答:(1)胸痹(寒凝心脉)(1分)

(2)护治法则:辛温通阳,开痹散寒。(1分)

(3)代表方:当归四逆汤(1分)

(4)护理要点:(5分)

①病室宜温暖及阳光充足,注意增加衣被以保暖。保证休息。

②饮食宜温热性食物。

③汤剂宜温热服用。注意观察用药后的疼痛情况。

④针刺止痛要用温针法或灸法。

⑤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心理,保持稳定的情绪。

⑥及时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的时间。

⑦健康教育

一、名词解释

1.中风: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证的病证。

二、填空题

1.中风病位在心脑,涉及肝肾,病理基础为肝肾阴虚,病理因素为风、火、痰、瘀。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三、选择题

1.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代表方是(C)

A、参附汤

B、解语丹

C、补阳还五汤

D、涤痰汤

E、羚羊角汤

2.中风的病位在(A )

A.心脑B.肝脑C.肝肾D.心肾

四、简答题

1.中风的辨证及治疗原则是什么?

答:中风应辨中经络与中脏腑,中脏腑又分闭证与脱证。闭证为邪气内闭清窍,脱证为五脏真阳散脱。闭证又分阳闭与阴闭,而整个病期又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根据各期各证的主要病机和临床表现进行治疗。中经络宜平肝熄风、化痰通络,中脏腑闭证,治当息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泄热;脱证急宜就阴回阳固脱,对内闭外脱之证,须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兼挟,多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平肝熄风,化痰祛瘀与滋养肝肾,益气养血并用。恢复期配合针灸治疗。加强功能锻炼。

五、病例分析

赵某,男,48岁,平日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该患今晨因情绪激动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不语,神志昏迷,肢体强直,伴腹胀,便秘,舌有斑点,苔黄腻,脉弦滑。CT提示脑出血。血压为180/100mmHg。

请写出诊断、证型、治法和代表方、护理要点。

答:中风中脏腑(闭证)

证型:痰热腑实证。

治法:通腑泄热,熄风化痰。

方剂:桃仁承气汤加减。

护理要点:见教材。

一、名词解释

1.血证: 凡是因为人体的阴阳平衡失调,造成血液不循经脉运行,上溢于口、鼻、眼、耳诸窍,下泻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之外的病证统称为血证。

2.衄血:凡血液不循经脉运行,溢于口、鼻、眼、耳诸窍的称为衄血。

3.紫斑:血液溢于肌肤之间,皮肤出现青紫瘀斑、瘀点的病证称为紫斑。

三、选择题:

1.热邪犯肺型鼻衄的治则为:( C )

A.清肝泻火,凉血止血B.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C. 清肺泻热,凉血止血D.滋阴清热凉血止血

E.益气养血,摄血止血

2.胃火炽盛可导致哪几种血证?( B )

A.鼻衄、肌衄B.吐血、齿衄C.紫斑、尿血

D.尿血、便血E.咳血、紫斑

3.肝火犯胃型吐血的治则为:( A )

A.清肝泻火B.滋阴降火C.益气摄血

D.活血止血E.温阳健脾

4.吐血一证,其血来源于:()

A.肠、肺B.胃、食道C.肝、胆D.皮肤、肠E.膀胱、尿道

四、简答题

1.如何区分咳血与吐血?

答:咳血与吐血均为血液经口而出的病证,但两者有以下区别:

(1)病位不同:咳血的病位在肺与气道;而吐血的病位在胃与食道。

(2)血色不同:咳血之血色鲜红,常伴泡沫痰液;吐血之血色紫暗,常混有食物残渣。(3)伴随症状不同:咳血之前多伴有喉痒,胸闷之兆,血常随咳嗽而出;而呕血常伴胃脘不适、恶心等症状,血随呕吐而出。

(4)出血后症状不同:咳血之后常持续多日的痰中带血症状,但大便不黑;而呕血则无痰中带血症状,而大便常呈黑色。

(5)旧疾不同:咳血的病人常有咳嗽、肺痨、喘证或心悸等旧疾;而呕血则往往有胃痛、胁痛、黄疸、鼓胀等既往史。

五、病例分析

1.李某,男,干部,50岁。患肝炎病多年,胁痛,口干口苦,今晨突然吐血,血色鲜红,量约200毫升,心烦易怒,舌质红绛,脉弦数。

写出、诊断、证型、治法和方剂、护理要点。

答:诊断:血证。

证型:吐血-肝火犯胃。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方剂:龙胆泻肝汤。

护理要点:见教材

妇科常见病证辨证施护

一、名词解释

1.月经先期:月经先期系由气虚不固或热扰冲任,血海不宁,导致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或半月余一行的月经病。

2.胎漏:由于母体与胎儿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冲任气血不调,胎元失固,在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者,称“胎漏”

二、填空题

1.中医妇科把女性的特有疾病概括为经、带、胎、产、杂五类。

2.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因是肾气亏虚和肝气失调

3.痛经的基本病机可概括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通。

4.气血瘀滞型痛经的护治法则是行气化瘀止痛。

三、单选题

1.治疗血寒凝滞型月经后期的代表方是(A )

A、温经汤

B、大补元煎

C、乌药汤

D、逍遥散

E、补中益气汤

2.下列关于痛经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多发生于绝经前后的女性

B、痛经无虚证

C、中医学所指的痛经包含西医学中的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

D、痛经又被称为崩漏

E、痛经一般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3.下列关于胎动不安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E )

A、阴道流血夹有血块时,应检查是否有妊娠组织

B、胎原不良者,应说服其去胎益母

C、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D、应保持大便通畅

E、不慎跌仆受伤者,应及时使用治伤药物

四、简答题

1.简述肾气不足型胎漏、胎动不安的证候表现、护治法则及代表方。

证候表现:妊娠期,阴道漏红,量少色淡,腰酸腹坠,头晕耳鸣,神疲肢倦,小便频数,眼眶黯黑,或有流产史,舌淡,苔白,脉沉滑尺弱或沉弱。护治法则:固肾安胎,佐以益气。代表方:寿胎丸。

中药学问答题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 1.试述《新修本草》、《证类本草》的写作时代、作者、载药数、分类法和主要价值。 答: 《新修本草》成书于唐代,为苏敬、李等集体编撰。收药844种。采用自然分类法。 本书不仅反映了唐代药学的最高成就,而且对我国后世药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并很快流传国外;图文并茂,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政府颁发的药典。 《证类本草》成书于北宋,作者唐慎微。载药1558种。属自然分类法。本书除了系统地集录《本草》以下唐宋各家医药名著外,还收辑了经史传记、佛书道藏等书中有关的药学史料;是我国现存明代以前流传下来的最完善的本草学专著,为中药研究和临床工作者重要的参考书。 2.何谓中药? 答: 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和保健作用的物质。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1.药物炮制的目的是什么?举例说明之。 答: (1)消除或减少药物的毒性、烈性的副作用。如巴豆去油。 (2)改变药物性能,增强药物疗效。如生地制熟、延胡索醋制。 (3)矫嗅、矫味,便于服用。如水漂海藻。

(4)便于制剂、煎服和贮藏。如磁石烧煅。 (5)消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使药物洁净。如枇杷叶去毛。 第四章药性理论 1.药物性能理论包括哪些方面?说明四性的含义和临床意义。 答: 中药性能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内容。四气亦称四性,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药性。其中寒与凉、温与热分属于同一种药性,仅有程度不同,寒凉药多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用治阳证、热证。温热药多有散寒、温里、助阳等作用,可用治阴证、寒证。掌握了四气理论,临床就可根据“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四气应用原则,有针对性地选用具有某种性质的药物,或将几种不同性质药物配合起来应用。 2.寒凉药、温热药各有何功效? 答: 寒凉药: 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凉肝息风功效; 温热药: 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通经脉,回阳救逆等功效。 第五章中药的配伍 5.试述相须、相使、相杀、相畏、相恶、相反的含义。 答: 相须: 就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

中医养生问答题

1、中医养生学的概念: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 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2、《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中医养生学问答题 1、上古的三大奇书是什么?如何认识周易? 答:(1)包牺氏、神农氏、黄帝、尧、舜 (2)《周易》着眼宇宙天地,立足人类自身,在认识宇宙运动变化规律中,探讨生命的奥秘,懂得生与死的缘由和规律。《周易》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穷天人之际,探讨宇宙、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机理,进而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 2、道家养生思想是什么? 答: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及动形达郁的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儒家养生思想是什么? 答:儒家强调精神调摄(“心以体全,亦以体伤”、“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行则从礼、君子三戒)、注意身体护养(注意起居有时、劳逸适度、饮食有节等)、倡导饮食卫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则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贪。”) 4、佛家养生思想是什么? 答:佛家养生思想的传入:有调身、调气、息心静坐的方法,静坐气功,人体由地、水、火、风和合而成,地为骨肉,水为血液,火为人之体温、热量,风为呼吸。“四大调和”佛学讲求调理人与自然、社会的“互存关系”,重视环境调养,植树造林,行医施药等公益事业。佛家有很多戒律,如五戒、十戒、普萨戒等。 5、天年和寿命有什么区别? 答:(1)天年,就是天赋的年寿,即自然寿命。人的生命是有一定期限的。古代养生家、医家认为在百岁到百二十岁之间。《素问·上古天真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2)寿命是指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老化以至死亡前机体生存的时间,通常以年龄作为衡量寿命长短的尺度。 6、养生的基本观念有什么? 答: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互涵、协调平衡、正气为本。 7、养生的基本原则有什么? 答:畅通经络、协调脏腑、清静养神、节欲葆精、调息养气、综合调养、持之以恒。 8、环境如何进行分类? 答:(1)按环境的形成划分: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内科学】

2015年01月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 试试题【中医内科学】 姓名科别考试日期 2015年01月日 一、选择题(答案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0题,总共20分) 1、虚喘以培补摄纳为主,宜( B ) A、补肺,宁心,补肾 B、补肺,健脾,补肾 C、补肺,补肝,补肾 D、补肺,健脾,宁心 E、补肺,健脾,补肝 2、胸痹疼痛,服药后难以缓解者,是胸痹 ( D ) A、轻症 B、顺症 C、重症 D、危症 E、以上都不是 3、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兼胸脘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可选主方 ( A ) A、柴胡疏肝散 B、血府逐瘀汤 C、栝楼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D、参附汤合右归丸 E、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4、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伴尖叫与二便失禁,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有力。可诊断为( B ) A、中风病风痰阻络证 B、痫病风痰闭阻证 C、郁病痰迷心窍证 D、厥证气厥实证 E、癫病痰气郁结证 5、智能减退,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明显减退,神情呆钝,词不达意,头晕耳鸣,懈惰思卧,齿枯发焦,腰酸骨软,步履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可诊断为( A ) A、髓海不足证 B、脾肾两虚证 C、痰浊蒙窍证 D、肝肾阴虚证 E、瘀血内阻证 6、由精神刺激诱发,突然昏倒,不知人事,呼吸气粗,口噤握拳,苔薄白,脉沉弦。可辩证为( D ) A、痰厥 B、血厥实证 C、血厥虚证 D、气厥实证 E、气厥虚证 7、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苔白厚腻,脉沉滑。可诊断为 ( B ) A、痞满湿热阻胃证 B、痞满痰湿中阻证 C、胃痛湿热中阻证 D、痞满肝胃不和证 E、呕吐痰湿中阻证 8、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可辩证为( C ) A、外邪犯胃证 B、痰饮内阻证 C、肝气犯胃证 D、胃阴不足证 E、脾胃气虚证 9、腹痛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冲作痛,伴胸胁不舒,腹胀,嗳气或矢气则胀痛减轻者,其疼痛属性为( E ) A、寒痛 B、热痛 C、虚痛 D、瘀痛 E、气滞痛 10、素有胸胁胀痛,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舌质淡红,脉弦。可辨证为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英文字母填入括号内,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与血的循行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A、肺脾肾 B、肝心肾 C、肺肝脾 D、心肺肝脾 2、诊断肺病最有意义的是( ) A、咳喘 B、少气 C、自汗 D、胸闷 3、实的含义主要是指() A、阳邪中人 B、阴寒内盛 C、体质壮实 D、邪气盛实 4、以下哪一项与心有关() A、开窍于舌 B、开窍于耳 C、开窍于目 D、开窍于唇 5、属于阴虚症状的是 A、自汗 B、气短 C、盗汗 D、水肿 6、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C、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D、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7、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的共见证是( )。 A、心烦 B.舌淡 C、盗汗 D、失眠 8、下列哪项不属内真寒外假热证( ) A、真寒假热证 B、阴盛格阳证 C.、戴阳证 D、阳盛格阴证 9、藏象学说以何为中心( ) A、五脏 B、六腑 C、脏腑 D、以上都是 10、七情致病,最易损伤的内脏是() A、心肝肾 B、肺脾肾 C、肝脾肾 D、心肝脾 11、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的是() A、津液 B、气血 C、肾精 D、肝血 12、“用热远热”是指( ) A、因时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以上都是

13、具有调节女子月经、男子排精功能的两脏是 A、心与肺 B、心与肾 C、肾与肝 D、肝与脾 14、气血两虚证的舌象是() A、舌体淡瘦 B、舌淡齿痕 C、舌尖芒刺 D、舌暗瘀点 15、不属于津液范畴的是() A、胃液 B、肠液 C、血液 D、泪液 16、下列各项,不属“八法”范畴的是() A、吐法 B、和法 C、攻法 D、温法 17、下列各项中,属于母病及子的是() A、肺病及肾 B、肝病及肾 C、肺病及心 D、心病及肝 18、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属于() A、反佐药 B、引经药 C、佐制药 D、佐助药 19、人体之气的运动,称作() A、气机 B、气化 C、升降出入 D、气机调畅 20. 主要与正气的强弱有关的是() A、居住的地域条件 B、工作环境 C、精神状态 D、以上均非 二、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英文字母填入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面色发黑所主的病证有( )。 A、肾虚 B、血瘀 C、寒证 D、失血 E、水饮 2、下列哪些是肝脾不调证的临床表现( ) A、善太息 B、苔白腻 C、脉象细涩 D、胁肋胀闷疼痛 E、便溏 3、阴阳学说中阴阳相互关系有( ) A、消长平衡 B、相成 C、相互转化 D、绝对平衡 E、对立制约 4患者正气未虚,以单纯祛邪法治疗有( ) A、表邪亢盛 B、食物中毒 C、食积胀满 D、崩漏难止 E、痰涎壅塞 5、属于中药七情配伍有以下哪几种()

中医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A.痰饮 B.悬饮 C.溢饮 D.支 姓名: A 型题(每题2分,共30分) 1温燥之邪多见于 2. 下列何气能全兼五气 3. 易损阳气,易袭阴位的邪气是 E.暑邪 4. 六淫中可直中少阴为病者是 E.寒邪 5. 凉燥发病多见于 D.秋中夏末 E .深秋近冬 6. 水饮停于肠间,属于 E.水湿医“三基” A.冬秋之季 B.夏末秋初 C.春夏之 计分: A.冬末春初 B.春末夏初 C.夏末初 D.秋末冬初 E .夏季 A.寒 B.暑 C.湿 D.火 E.风 A.湿邪 B.寒邪 C.风邪 D.凉 A.燥邪 B.暑邪 C.湿邪 D.火

A.阳盛格阴 B.阳盛则阴病 C.阴盛则 7. 七情之中,易伤肺的是 8与痰饮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9.“大实有赢状”的病理机制为 C. 气血不足,运化无力 10. 外感热病,高热、咳喘,烦渴,少气懒言,其病理变化属于 11. 阳盛格阴系指下列何种病理 机不达,胃浊上逆 袭阴位,逼阴于外 12. 因热极深伏,阳热内结而出现寒象者,其病理变化属于 13. “至虚有盛候”的病机是A.怒 B.忧 C.思 D.喜 E.恐 肾脾 A.心肝脾 B.肺脾肝 C.肺脾肾 D.心 E.肝脾肺 A. 邪气亢盛,正气不足 B. 实邪结滞,气血不 D. 正气强盛,邪气有余 E. 邪实正虚,虚实错杂 A.虚中央实 B.实中夹虚 C.由实转 D.因虚致实 E .实的病变 A.邪热内盛、 复感外寒, 内热外寒 B.阳热内阻,气 C.热毒内盛, 气随汗泄, 阴气不守 D.阳热内盛,乘 E.热邪深入, 阳气被遏, 格阴于外 D.阳虚生外寒 E .热极生寒

中医试题及答案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试题 一、选择题: 1、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C A、化生精气 B、储藏精气 C、实而不满 D、藏而不泻 E、满而不实 2、小肠的功能是:A、 A、受盛化物 B、排泄糟粕 C、受纳腐熟 D、运行水液 E、通调水道 3、胃的生理功能是:D A、受盛化物 B、传化糟粕 C、主持诸气 D、受纳腐熟 E、通调水道 4、“主液”的腑是:C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5、与血液生成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C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6、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是:E A、精 B、气 C、血 D、津 E、液 7、元气运行的道路是:E A、心脉 B、胸腔 C、全身 D、脉外 E、三焦 8、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C A、精 B、气 C、血 D、津 E、液 9、具有行气血作用的气是:B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经气 10、具有司呼吸作用的气是:B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经气 11、血瘀致痛的特点是:B A、胀痛 B、刺痛 C、重痛 D、空痛 E、走窜痛 12、久病畏寒的主要病因是:D A、风邪袭表 B、寒邪内侵 C、湿邪外袭 D、阳气虚衰 E、阴液亏损 13、酸痛的常见病因是:C A、火邪窜至经络 B、寒邪阻滞经络 C、湿侵肌肉关节 D、气血亏虚 E、风邪窜至经络 14、脾胃气虚的面色是:A A、面黄虚浮 B、面色萎黄 C、面目一身俱黄 D、面色青黄 E、面色青灰 15、满面通红的病机是:C A、阴虚火旺 B、虚阳上越 C、邪热亢盛 D、真寒假热 E、阳气暴脱 16、面色发黑的主病是:B A惊风B、寒症C、气虚D、血虚E、热证 17、病人肢体软弱,行动不便属:C A、瘫痪 B、痹病 C、痿病 D、痫病 E、中风后遗症 18、囟填的原因是:B A津液亏损B、肾精亏损C、邪热亢盛D、外感风邪E、先天不足 19、按“五轮学说”心属:A A、血轮 B、风轮 C、气轮 D、水轮 E、肉轮 20、劳力过度主要伤及:A A、气 B、血 C、精 D、神 E、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精编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 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中医基础理论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 2.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人体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界相互统一 3.有机整体的“中心”是:五脏,有机整体的“主宰”是:心。 4.“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理论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5.构成世界的本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是:精气。 6.精气概念源自于:水地说。气的概念源自于:云气说。 7.精气首见于着作:《管子》 8.阴和阳代表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 9.《内经》所说的阴阳属性的征兆是:水与火 10.昼夜分阴阳,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下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 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脏腑

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 6.脾统血的含义是 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7.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A.心阳 B.肺气 C.脾气 D.肾阳 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脉 B.筋 C.髓 D.骨 9.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10.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 A.阴盛慎用寒药 B.阳虚慎用寒药 C.冬季慎用寒药 D.假寒慎用寒药 11.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 A.水谷精微 B.肾精 C.冲任气血 D.命门之火 1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A.生发、柔和 B.阳热、上炎 C.长养、化育 D.清静、收杀 13.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 A.肝的疏泄作用 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膀胱的气化作用 D.肾的气化作用 14.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 A.气滞 B.气逆 C.气不降 D.气脱 15.分布于面颊部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阳小肠经

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1

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填空题】 1.根据阴阳的属性与可分性,昼夜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是_____,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_____。 2.根据阴阳属性及可分性,五脏之中,脾为_____,肝为_____. 3.心火之气有余,既可乘袭______,又可反侮______。 4.滋水涵木法又称______法、______法。 5.脾的生理特性包括_____和______。 6.五脏化五液,其中心之液为_____,脾之液为____。 7.五脏与五体的关系:心主______,脾主______。 8.人身有“四海”,其中______为髓海,______为气海。 9.“血海”既指:______,又指_______。 10.肝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 11.脾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12.肝肾之间的关系称______同源,又称______同源。 13.能行气血,司呼吸的气是______,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 ______。 14.血液的运行,津液的输布靠气的______作用,其无故流失是因为气的______作用减弱。 15.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______气,又称______气。 16.津液的排泄途径,除呼吸、大便外,还有______、_______。 17.“气机失调”中气降太过上升不及者,称______,气的内外出入受阻,称______。18.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______,与肢体寒温和活动关系密切的气是______。 19.“血为气之母”具体表现在______和______等方面。 20.津对气的关系,体现在_______、_______。 21.气对津的作用,除气能行津外,还能_______、_______。 22.十二经脉循环流注始于________,终于______经。 23.手太阴肺经起于______,于_____交手阳明大肠经。 24.称为“十二经脉之海”的是______,称为“五脏六腑之海”的是_______。25.足阳明胃经接_______经,交_______经。 26.足少阴肾经起小趾下,于______交_______经。 27.分布于下肢的经脉中,交大椎、入缺盆的是_______、______。 28.连舌本,散舌下的经脉是______经,挟舌根两旁的经脉是______经。29.与督脉会于颠顶的正经是______经和______经。 80.______经入上齿,_______经入下齿。 31.六淫中具有趋下特性的是_______,最易伤及人体下部的是_______。32.寒邪易致疼痛,系因________、________所致。 33.燥邪最易伤的脏是_______,最易损伤的物质是______。 34.暑邪致病,最易损伤的物质是_______和_______。 35.六淫中易致气机阻滞的是_______邪,易致筋脉挛急的是______邪。 36.湿性粘滞,易伤______阳,而且病程_______。 37.情志伤脏,其中喜伤______,惊伤_______。 38.六淫之中称。百病之长”的是______,可全兼五气的是_______。 39.饮泛于肌肤称______,停于胸胁称_______。

中医学习题集

第一学期 第一部分绪论、阴阳五行学说、藏象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四部经典著作是( A ) A.《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B.《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 C.《黄帝内经》、《脉经》、《针灸甲乙经》、《神农本草经》 D.《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 2、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药学专著是( B ) 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本草纲目》 D.《伤寒杂病论》 3、《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C ) A.黄帝 B.神农 C.张仲景 D.华佗 4、《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C ) A.张仲景 B.孙思邈 C.李时珍 D.刘河间 5、“金元四大家”中创立“补土(脾)派”的是( B ) A.刘河间 B.李东垣 C.朱丹溪 D.张子和 6、“金元四大家”中刘河间代表的是( A ) A.寒凉派 B.滋阴派 C.补土派 D.攻下派 7、中国的“国医节”是( B ) A.2月11日 B.3月17日 C.6月17日 D.9月11日 8、《本草纲目》一书记载药品数为( B ) A.1991种 B.1892种 C.2000种 D.1109种 9、五行中木的特性可概括为( A ) A.曲直 B.炎上 C.从革 D.润下 10、五脏中五行属金的是( D ) A.心 B.肝 C.脾 D.肺 11、五色中红色对应的五行是( B ) A.木 B.火 C.土 D.金

12、自然界中具有运动、明亮、温暖、兴奋等特性的事物可概括为( B ) A.阴 B.阳 C.土 D.金 13、五味中入心的是( B ) A.酸 B.苦 C.甘 D.咸 14、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B )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神志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宣发肃降 15、可以统摄血液在血管中运行的是( C ) A.心 B.肝 C.脾 D.肺 16、可以推动血液运行的脏腑是( A ) A.心 B.肝 C.脾 D.肺 17、具有储存血液的功能的是( B ) A.心 B.肝 C.脾 D.肺 18、心在体合( B ) A.骨 B.脉 C.皮 D.爪 19、心在液为( C ) A.泪 B.涕 C.汗 D.唾 20、过度喜悦可伤及的脏腑是( A ) A.心 B.肝 C.脾 D.肺 21、心开窍于( A ) A.舌 B.目 C.耳 D.鼻 22、控制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的脏腑是() A.心 B.肝 C.脾 D.肺 23、有“朝百脉,主治节”功能的脏腑是(的) A.心 B.肝 C.脾 D.肺 24、鼻塞不通,时流清涕可以确定生病的脏腑是() A.心 B.肝 C.脾 D.肺 25、外邪最易侵袭的脏腑是() A.心 B.肝 C.脾 D.肺

中医内科学试题

南方医科大学 中医药学院2006 学年秋季学期考试 2004 级中医学本科 《中医内科学》试卷( A 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年级 ____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 2007-1-22 学时数:3 答卷时间:120 分钟负责人:马剑颖 单选配伍多选填空名词解问答病例分合题型题题题题释题析计满分100 得分 评卷 人 一、单选题 1、阴寒凝滞型心痛的主方为: A.瓜蒌薤白白酒汤 B .乌头汤C.当归四逆汤D.桂枝甘草汤 E.以上都不是 2、眩晕的主症是: A.头晕 B .眼花 C .头晕、耳鸣D.头晕、眼花 E .以上都不是 3、水肿的发病机制为: A.肺失通调 B .脾失转输C.肾失开合D.膀胱气化不利E.以上都是 4、哮病发作时症见喘咳胸满,但坐不得卧,痰涎涌盛,喉中哮鸣,咯痰粘腻难出,舌 苔厚浊,脉滑实。治宜选用: A.苓桂术甘汤B.五苓散合五皮饮C.射干麻黄汤D.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 E .以上都不是 5、心胆气虚所致不寐的主方是: A.安神定志丸B.琥珀多寐丸C.交泰丸 D.酸枣仁汤 E .养心汤 6、热淋的主方应该是: A.石韦散 B. 八正散 C.沉香散 D. 小蓟饮子 E. 程氏萆解分清饮 7、张某,女,54 岁。近 1 月来常有饥饿感,饭量明显增加,但体重反而下降 5 公斤,伴烦热口渴,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治疗主方应该是:

A.白虎加人参汤 B. 小承气汤 C. 金匮肾气丸 D. 沙参麦冬汤 E.玉女煎 8、消渴病的常见并发症是: A.中风B .视瞻昏渺C.胸痹心悸D.痈疽E.以上都是 9、五磨饮子适用于喘证之: A.上实下虚证 B. 痰浊阻肺证 C.肝气乘肺证 D. 表寒里热证 E. 痰热遏肺证 10、阳明头痛常选用的引经药为: A.葛根、白芷 B. 柴胡、川芎 C. 藁本、吴茱萸 D. 羌活、蔓荆子 E.苍术、细辛 11、证见咳嗽声重,气急咽痒,痰白而稀,恶寒发热,肢体酸楚,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证属: A.风热犯肺 B.风寒袭肺 C. 燥热伤肺 D. 痰湿犯肺 E. 痰热蕴肺 12、便血鲜红, 大便不畅, 或有腹痛, 口苦, 苔黄腻, 脉滑数, 证属: A.下焦湿热 B. 脾不统血 C. 脾胃虚寒 D. 肠道湿热 E. 胃热壅盛 13、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唇舌淡,脉细。证属: A.气虚 B. 血虚 C. 气秘 D. 热秘 E. 冷秘 14、中风病中的中脏腑与中经络鉴别要点是: A.有无神志障碍 B. 有无口眼歪斜 C. 有无语言不利 D. 有无肢体瘫痪 E.有无口角流涎 15、对黄疸最有诊断意义的临床特征是:: A.身黄 B. 苔黄 C. 小便黄 D. 目睛黄 E. 爪甲黄 16、鼓胀的病机重点是: A心脾肾功能失调 B. 脾肺肾功能失调 C. 肝脾肾功能失调 D. 心肝肾功能失调 E. 心肺肾功能失调 17、主张眩晕“无痰则不作眩”,提出“治痰为主”的学者是() A. 张景岳 B. 朱丹溪 C.张仲景 D. 孙思邈 E. 陈无择 18、“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出自() A.《内经》 B. 《金匮要略》 C. 《医宗必读》 D. 《丹溪心法》 E.《景岳全书》 19、某男,24 岁,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尤甚,伴有头晕目眩,心中烦热,口干,舌红少苔,脉细弦或细数。治疗方剂首选() A.芍药甘草汤 B. 化肝煎 C. 丹栀逍遥散 D. 一贯煎 E. 柴胡疏肝散 20、痢疾初起,兼有表证,首先选用() A.香连丸 B. 桃红饮 C. 白头翁汤 D. 芍药汤 E. 活人败毒散 21、下列哪一项不是肺痨的临床特征() A.身体消瘦 B. 咳嗽咯血 C.喉间痰鸣 D.潮热盗汗 E. 有传染性 22、下列哪项不是痉病的证候特征? A.项背强直 B .四肢抽搐C.意识丧失 D.角弓反张 E .以上都不是 23、提出“泻南方,补北方”痿病治法的是: A.《内经》 B. 《中藏经》 C. 《千金要方》 D. 《丹溪心法》 E. 《景岳全书》 24、痰饮内停型呕吐的最佳治疗方剂是: A.香砂六君子汤 B .理中汤加吴茱萸C.旋复代赭汤

一季度中医三基三严考试试题

2017 年一季度中医三基三严考试试题 科室: 姓名 :3 ?按五行生克规律肝之“母”是 (B ) A ?心 B ?肾 C ?肺 D ?三焦 E ?脾 4 ?按五行生克规律脾的“所不胜”是 (C ) A .心 B .肺 C .肝 D .肾 E .胃 5.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所制定的治疗方法是 ( B ) A .扶土抑木 B .益火补土 C .泻南补北 D .培土制水 E .佐金平木 6.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为 ( B ) A .苍黄 B .萎黄 C .黄胖 D .阳黄 E .阴黄 7.吐痰白滑,量多易咯,多属 ( B ) A .寒痰 B .湿痰 C .风痰 D .燥痰 E .热痰 8.舌体软弱,屈伸无力者,称 ( B ) A .短缩舌 B .痿软舌 C .吐弄舌 D .强硬舌 E .颤动舌 9.按五轮学说,上下眼睑属于 ( E ) A .血轮 B .风轮 C .气轮 D .水轮 E .肉轮 10.观察病人面色的关键,在于区分 ( B ) A .主色与客色 B .善色与恶色 C .常色与病色 D .客色与病色 E .主色与病色 11.既能平肝阳又能清肝热的药物是 ( A ) A .石决明 B .牡蛎 C .夏枯草 D .龙胆草 E .刺蒺藜 12.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的药物是 ( A ) A .川芎 B .延胡索 C .郁金 13.开窍力强,寒闭.热闭均用的药物是 香 D .牛黄 E .郁金 14.治疗膏淋、白浊的首选药是 ( E A .车前子 B .滑石 C .泽泻 15.具有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消肿功效的药 ( B ) A .薄荷 B .牛蒡子 C .蝉蜕 D .升麻 E .葛根 16.能宣畅气机,清利湿热的方剂是 ( E ) A .五苓散 B .三仁汤 C .八正散 D .平胃散 E .猪苓汤 17.葛花解醒汤的功效是 ( E ) A .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B .消导化积,清热利湿 消酒湿,理气健脾 E .消食和胃,清热散结 18.清气化痰丸的功效是 ( A ) A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B .清热泻火,攻逐老痰 湿化痰,理气和中 E .清热润燥,理气化痰 D .乳香 E .丹参 ( A ) A .麝香 B .冰片 C .苏合 ) D .扁蓄 E .萆薢 分数: .单选题(每题 5 分,共 20分) 1.根据阴阳的可 分性,前半夜为 ( B ) A ?阴中之阳 B ?阴中之阴 C ?阳中之阴 2.“阳病治阴”的治疗原则适用于 ( A ) A ?阴虚阳亢 B ?阳虚阴胜 C ?阳气暴脱 D ?阳中之阳 D ?阴损及阳 E .阴中之太阳 E .阳损及阴 C .消痞除满,健脾和胃 D .分 C .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D .燥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五)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英文字母填入括号内,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将温病分为新感与伏气两大类进行辨证施治的医著是:( C ) A.《温热论》B.《温病条辨》C.《温热经纬》D.《温疫论》E.《湿热病篇》 2、五行相生的顺序是 ( B ) A. 火、木、土、金、水 B.木、火、土、金、水 C. 金、火、木、土、水 D. 火、木、金、水、土 3、“实”的含义主要是指( D ) A、阳邪中人 B、阴寒内盛 C、体质壮实 D、邪气盛实 4、以下哪一项与心有关( A ) A、开窍于舌 B、开窍于耳 C、开窍于目 D、开窍于唇 5、属于阴虚症状的是( C ) A、自汗 B、气短 C、盗汗 D、水肿 6、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C ) 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C、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D、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7、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的共见证是( D )。 A、心烦 B.舌淡 C、盗汗 D、失眠 8、下列哪项不属内真寒外假热证( D ) A、真寒假热证 B、阴盛格阳证 C.、戴阳证 D、阳盛格阴证 9、藏象学说以 ( A ) 为中心 A、五脏 B、六腑 C、脏腑 D、以上都是 10、七情致病,最易损伤的内脏是( D ) A、心肝肾 B、肺脾肾 C、肝脾肾 D、心肝脾 11、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的是( A ) A、津液 B、气血 C、肾精 D、肝血 12、“用热远热”是指( A ) A、因时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以上都是 13、具有调节女子月经、男子排精功能的两脏是( C ) A、心与肺 B、心与肾 C、肾与肝 D、肝与脾 14、气血两虚证的舌象是( A ) A、舌体淡瘦 B、舌淡齿痕 C、舌尖芒刺 D、舌暗瘀点 15、不属于津液范畴的是( C ) A、胃液 B、肠液 C、血液 D、泪液 16、下列各项,不属“八法”范畴的是( C ) A、吐法 B、和法 C、攻法 D、温法 17、下列各项中,属于母病及子的是( A ) A、肺病及肾 B、肝病及肾 C、肺病及心 D、心病及肝 18、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属于( D ) A、反佐药 B、引经药 C、佐制药 D、佐助药 19、人体之气的运动,称作( A )

临床医学问答题举例

问答题举例 肿瘤的相关病因有哪些? 1)环境因素(外在):化学因素(烷化剂、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氨基偶氮类、亚硝胺类、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素、金属如镍、铭、砷)物理因素(电离辐射、紫外线、局部物理刺激)生物因素(病毒、寄生虫) 2)机体因素(内在):遗传、内分泌、免疫 肿瘤的常用检查方法有哪些?(回答5项即可) 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 4.影像学检查 5.内镜检查 6.病理形态学检查支气管肺癌的相关病因有哪些? 1.吸烟 2.职业致癌因子:包括石棉、无机砷化合物、二氯甲醚等 3.空气污染 4.电离辐射 5.饮食与营养 6.其他:家和、病毒感染、真菌毒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失调以及家族遗传等因素。 早期临床特点是什么? 咳嗽、痰中带血、胸痛以及发热等。 影像学诊断主要方法有那些? 1.常规X线检查 2.CT检查 3.磁共振成像 4.内镜检查 5.核医学和超声波检查 6.实验室检查 恶性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1.局部表现:1.肿块 2.疼痛 3.溃疡 4.梗阻 5.浸润与转移2.全身症状 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手术治疗 2.抗癌药物疗法(简称化疗) 3.放射疗法(放疗) 4.生物治疗 5.中医中药治疗 外科非特异性感染又称什么? 也称化脓性感染或一般性感染,占外科感染的大多数。常见有疥、痈、丹毒、急性淋巴结炎、急性乳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腹膜炎。致病菌有金黄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外科感染按病变性质分为哪些感染? 1)特异性感染:由特异的病菌和真菌引起的感染,如结核病、破伤风、气性坏疽等(致病菌:结核杆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炭疽杆菌) 2)非特异性感染(又称化脓性感染或一般性感染,占外科感染大多数)疖、痈、丹毒、急性乳腺炎、急性阑尾炎等,有化脓性感染的共同特征: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致病菌:金黄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 简述急性阑尾炎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主要病因:1)阑尾管腔阻塞,阑尾管腔的阻塞最常见的原因是淋巴滤泡的明显增生,粪石也是常见原因之一。 2)细菌入侵,致病菌多为肠道内的各种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临床特点有哪些? 临床特点:1)右下腹压痛 2)腹膜刺激征象 3)右下腹包块 4)其它 什么是外科感染? 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手术、器械检查等并发的感染。 常见病菌种类有哪些? 结核杆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膜梭菌、炭疽杆菌

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3

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三 【A型题】 1.虚喘以培补摄纳为主,宜 A.补肺,宁心,补肾 B.补肺,健脾,补肾 C.补肺,补肝, 补肾 D.补肺,健脾,宁心 E.补肺,健脾,补肝 2.胸痹疼痛,服药后难以缓解者,是胸痹 A.轻症 B.顺 症 C.重症 D.危症 E.以上都不是 3.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兼胸皖胀闷,得暧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可选主方 A.柴胡疏肝汤 B.血府逐瘀汤 C.栝蒌薤 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D.参附汤合右归丸 E.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4.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伴尖叫与二便失禁,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有力。可诊断为 A.中风病风痰阻络证 B.痫病风痰闭阻证 C.郁病痰迷心 窍证 D.厥证气厥实证 E.癫病痰气郁结证 5.智能减退,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明显减退,神情呆钝,词不达意,头晕耳鸣,懈惰思卧,齿枯发焦,腰酸骨软,步履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可诊断为 A.髓海不足证 B.脾肾两虚证 C.痰浊蒙 窍证 D.肝肾阴虚证 E.瘀血内阻证 6.由精神刺激诱发,突然昏倒,不知人事,呼吸气粗,口噤握拳,苔薄白,脉沉弦,可辨证为 A.痰厥 B.血厥实证 C.血厥虚症 D.气厥实证 E.气厥虚症 7.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苔白厚腻,脉沉滑。可诊断为 A.痞满湿热阻肺证 B.痞满痰湿中阻证 C.胃痛湿热中阻证 D.痞满肝胃不和证 E.呕吐痰湿中阻证 8.呕吐吞酸,暧气频繁,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可辨证为 A.外邪犯胃证 B.痰饮内阻证 C.肝气犯胃证 D.胃阴不足证 E.脾胃气虚证 9 ?腹痛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冲作痛,伴胸胁不舒,腹胀,暧气或矢气则胀痛减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一)

《中医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 ()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 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脏腑 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 6.脾统血的含义是() 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7.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A.心阳 B.肺气 C.脾气 D.肾阳 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脉 B.筋 C.髓 D.骨 9.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10.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 A.阴盛慎用寒药 B.阳虚慎用寒药 C.冬季慎用寒药 D.假寒慎用寒药 11.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 A.水谷精微 B.肾精 C.冲任气血 D.命门之火 1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A.生发、柔和 B.阳热、上炎 C.长养、化育 D.清静、收杀 13.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 A.肝的疏泄作用 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膀胱的气化作用 D.肾的气化作用 14.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

解剖问答题 广州中医药大学

答题:1、掌浅、深弓各自的位置及构成如何?答:掌浅动脉弓位于掌腱膜与屈指肌腱之间,一般由尺动脉的终支和桡动脉的掌浅支吻合而成。掌深动脉弓位于骨间掌侧筋膜与骨间肌之间,一般由桡动脉的终支和尺动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2、上腔静脉入口处阻塞时,上腔静脉系的血液如何取側支径路流回心脏?上腔静脉入口处阻塞时,上腔静脉系血液取下列侧支经路流回右心房:上腔静脉左、右头臂静脉左、右胸廓内静脉左、右锁骨下静脉→左、右腋静脉→左、右胸外侧静脉→左、右胸腹壁静脉左、右腹壁上静脉脐周静脉丛、网左、右腹壁浅静脉→左、右大隐静脉→左、右股静脉附脐静脉左、右腹壁下静脉→左、右髂外静脉肝门静脉左、右髂总静脉肝血窦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上腔静脉→奇静脉→半奇静脉→左腰升静脉→左腰静脉左髂外静脉→左髂总静脉右腰升静脉右腰静脉右髂外静脉→右髂总静脉食管静脉丛→胃左静脉→肝门静脉→肝血窦→肝静脉脾静脉上腔静脉系椎静脉丛下腔静脉3、有一患者因外伤,造成第四胸椎骨折及脊髓右半横断损伤。请你推测病人脊髓受损的节段及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并解释其原因。答:①推测病人脊髓受损部位在第六节段胸髓。②脊髓半横断,可出现布朗-色夸综合征(Brown-sequard syndrome)。即病人在右侧下半身的本体感觉及精细触觉消失,出现闭目难立征,(因损伤右侧薄束)。左侧约在肋弓平面以下的皮肤痛、温觉消失(因损伤右侧脊髓丘脑束)。右下肢硬瘫,右侧膝反射及跟腱反射亢进,右侧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右侧出现病理反射,如Babinski征(因损伤右侧皮质脊髓束)。4、试述参与手指运动的肌肉及其神经支配,手的皮肤感觉神经的分布。(1) 肌肉及运动神经肌肉名称运动神经拇长展肌、拇长伸肌、拇短伸肌、指伸肌、示指伸肌、小指伸肌桡神经拇长屈肌、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正中神经拇对掌肌、指浅屈肌、第1、2蚓状肌指深屈肌尺神经、正中神经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对掌肌拇收肌、第3、4蚓状肌、骨间肌尺神经(2)皮肤感觉神经①手掌及手指掌面: 手掌内侧1/3及小指与环指尺侧掌面尺神经浅支手掌外侧2/3、桡侧三个半指掌面及其中、远节指骨背面正中神经掌支鱼际外侧部桡神经浅支②手背及指背: 手背桡侧半、桡侧两个半指背(示、中、环指桡侧半中、远节指骨背面皮肤除外)桡神经浅支手背尺侧半、尺侧两个半指背尺神经手背支5、从胃癌病人的右侧足背静脉输入抗癌药,请问此药物经何具体的循环途径到达胃?答:右侧足背静脉→右小隐静脉/右大隐静脉→右腘静脉→右股静脉→右髂外静脉→右髂总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及其分支→左、右肺毛细血管→左、右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腹腔动脉(1)经胃左动脉→胃(2)经脾动脉→胃网膜左动脉、胃短动脉→胃(3)经肝总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胃网膜右动脉→胃(4)经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胃右动脉→胃6、口服过量Glucose,需经什么器官和具体血液循环途径从尿排出体外? 答: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空、回肠毛细血管吸收→小肠静脉→肠肠系膜上静脉→肝门静脉→肝血窦→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房室口→右心室→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及其分支→左、右肺毛细血管→左、右肺静脉→左心房→左房室口→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左右肾动脉→左右肾→左右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7、患者因两天前不慎挤压鼻根处的疖肿,出现高热,头痛症状。经检查:左侧眼球运动障碍,左眼直接和间接瞳孔对光反射均消失,而右侧瞳孔对光反射存在。临床诊断为“海绵窦炎”。试用所学过的解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为何鼻部疖肿会引起“海绵窦炎”?(2)为何“海绵窦炎”会导致眼球运动障碍?(3)为何出现左眼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答:(1)鼻部的静脉血由面静脉收集,面静脉在口角以上部分无瓣膜,可通过内眦静脉借眼上静脉与海绵窦交通。挤压疖肿,可导致细菌栓子沿上述交通途径达海绵窦,引起“海绵窦炎”。(3分)(2)眼外肌收缩使眼球产生运动。支配眼外肌运动的神经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展神经,它们经过海绵窦外侧壁或海绵窦內,再通过眶上裂达眶内。海绵窦炎可损伤上述神经,然

中医学期末总复习问答题部分(精)

问答题 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有三个基本特点,即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 2. 什么叫滋水涵木法? 答:又称滋肾养肝法或滋补肝肾法。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 精血相互滋生,相互转化。所以滋水涵木法是指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 3. 维持心主血脉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答:⑴三个基本条件: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管通畅。 ⑵临床意义:心主血脉功能正常时,气血运行通畅,脏腑功能正常。若心火旺,则面赤舌红;若心气不足,则血脉空虚,脉象细弱无力;若心脉为瘀血所阻,则面色与舌色均较黯。 4. 肺的生理功能? 答:①肺主气、司呼吸;②肺主宣发和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 5. 气的生理功能表现在哪五个方面?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答:①推动作用:若气的推动作用减弱,可见生长发育迟缓和早衰,脏腑经络功能减退②温煦作用:若温煦作用失常,则可出现畏寒肢冷、脏腑的功能减退 ③防御作用:若防御功能减弱,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易患疾病或患病后不易痊愈④固摄作用:若气的固摄功能减弱,可致出血、自汗、尿失禁等 ⑤气化作用:若气化功能失常,可影响到气、血、津液的代谢,导致各种代谢病理变化。 6. 湿邪的致病特点表现在哪四个方面?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 答:①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影响脾胃的运化和气机升降功能,出现腹泻、胸闷、水肿等症。 ②湿性重浊:湿留关节,则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沉重不举; ③湿性黏滞:一是湿病症状的黏滞性;二是湿病病程的缠绵性。 ④湿性趋下:致病易伤机体下部,如湿邪为病的水肿,多以下肢较明显。 7. 七情的致病特点表现在哪两个方面?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 答:①直接伤及内脏: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②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馁;悲(忧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