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东区域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东区域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校级联考】江苏省泰兴市黄桥东区域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10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②______,猿鸟乱鸣

③______?松柏有本性!

④______,隐天蔽日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

⑥相顾无相识,______。

⑦______,江入大荒流。

⑧______,水中藻荇交横。

⑨《与朱元思书》中与《三峡》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相似意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一诗中有与《三峡》意蕴相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书写

2.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走近自然吧!黎明的第一缕晨[xī],带着淡淡的光辉,伴着清[cuì]的鸟鸣,随着云朵的[piāo]缈,洒在叶尖儿晶[yíng]的露珠上。

三、选择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很多未成年人纷纷加入网络游戏玩家大军,竟然到了漠不关心

....自己父母的地步。B.春节期间,在泰州老街、桃园、望海楼等景区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让

人们流连忘返

....。

C.阳春三月,微风还带着寒意。西湖边的垂柳却花枝招展

....,嫩叶满枝,翩翩起舞,仿

佛在迎候来自远方的早春客人。

D.胡思源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

....的精神值得每一个同学学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B.我们在心里由衷的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C.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昆虫记》,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了。D.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什么。

5.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__________。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芬芳献给他人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宽阔拥抱生活A.④②③①B.②①④③C.③②④①D.①④③②

四、名著阅读

6.名著阅读。

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A,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他个子清瘦,骨胳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寄予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

A是_____,在斯诺的眼中他是“狂热分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

7.综合性学习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喝水是人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饮水与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你作为班里的卫生委员,请配合学校的宣传教育,完成以下几项工作:(一)在“饮水与健康”主题班会上,老师让你做一个“饮水的重要性”专题发言。下面是老师为你提供的材料,请你从中提取二条主要信息。

(材料)

人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人体内2/3以上是水。水是传送养分至人体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循环的载体,是消化食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需的物质。水可以溶解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对维持人体组织的正常功能必不可少。喝足够的水可以预防感冒,使感冒患者

早愈。因为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足够地饮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可促使人体排除废物。

主要信息一:(1)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信息二:(2)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在宣传周里,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召开座谈会。请你从下面的谈话记录中总结出选择喝白开水的四个理由。(每空答案不超过3个字)

张师傅:我就喝白开水,接上自来水,用火烧开,晾凉了,就能喝了。

李小明:我爱喝白开水,清凉可口,无异味,喝完嗓子很舒服。

王医生:高温煮沸的自来水,能够杀死水中的微生物,我只喝白开水。

刘老师:研究表明,开水中的钙、镁元素对身体健康是有益的,我选择喝白开水。理由一:①________理由二:②_________理由三:③________理由四:④__________

六、诗歌鉴赏

阅读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8.“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可否改为“望”字?谈谈你的看法。

9.请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宜都记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①,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采色形容②,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③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④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⑤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注释:①纡[yū]曲:曲折。②形容:状态;样子。③书记:书本记载。④跻:临。

⑤叠崿[è]:即层叠的山崖。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至峡口百许.里(______)

(2)泠泠不绝.(_________)

(3)常闻峡中水疾.(_______)

(4)悉.以临惧相戒(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2.上文直接抒发了作者亲临“此境”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可用文中的哪两个字来概括?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卢惠龙的《雨丝如期而至》,完成后面小题

①雨丝如期而至,细细碎碎,却并不停歇。一阵一阵,随风飘忽。我的石屋被雨丝的沙沙声紧紧裹住。

②我小小的石屋,石块砌的墙,石板盖的顶,孤寂地横陈在花溪吉林村一座土山的半腰。石屋四周是包谷林。雨丝中,包谷林散发着阵阵泥土的气息,厚实黝黑的叶面,昭示这成片的包谷正在旺盛期,夜深时听得见包谷秆上蹿的拔节声。山脚是漠漠的水田,雨丝飘洒,翠绿的秧苗一阵阵随风起伏,像在深情地获取地母的营养。

③这是夏季了。夏季是生长的季节。水溪里的青蛙,这期间活泼极了。它们四肢饱满,四下里蹦跳,蛙声频率很高,包围我的石屋。青蛙常年生活在地底的洞里,季风带来雨水.它们便纷纷出洞。青蛙头的两侧有两个声囊,能产生共鸣,放大鸣叫。每每,一入夜晚,青蛙出来捕食,这时候就是它们的天下了。蛙声骤起,如鼓如鼙,如醉如狂,浓郁,浩荡,大肆将雨夜渲染。这明亮、雄浑而又神秘的音乐体积,生阴阳,孕万千,俨然一部熟悉、壮阔、悦耳的合唱。蛙鸣,蕴含着无有穷尽的生命密码,几乎就是大自然永远的歌咏,一首田野之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有蛙鸣就有播种的希望,有蛙鸣就有收获的喜悦!

④当雨丝飘忽,蛙鸣如潮时,我的心沉淀下去,静静地融入大自然的夜。我闭了眼,恍惚,万象在傍。动与静,虚与实,远与近,升为一种生命状态。这时候,我犹如处于一种亦真亦幻的情景中,仿佛摘一根草茎放到嘴里咀嚼,总有山野泥土的味儿,清香的,苦涩的。这情景.可以体味,可以触摸,并与人性纠结,呈现一种毛茸茸的真实。我们.

每个人,是不是都生活、生存于一种规定的情景中呢?无论是一种怎样的情景。情景好像就是一种宿命,就是我们念兹在兹以至生死与之的,己身所属的情景。这样,情景就是我们每个人终身的襁褓了。我此时此地的情景,在雨夜里,在蛙声中,就像一幅写意山水,有一股气荡漾其间,氤氲环绕,诠释生命。

⑤对了,这时候,大抵需要确认的是,我们不必过于自负,人类其实并不是这个星球的唯一主人。人类要给大自然以恩泽,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就像《鱼王》里的那个伊格纳齐依奇,他看见柳叶尖上,一滴露珠凝敛不动,都以为是露珠因害怕自己的堕落会毁坏这个世界。这就是一种敬畏了,敬畏我们生死与之的情景。再深一步说呢,我们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敬畏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如果没有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对地球的尊重,人对自己的尊重也是没有保障的。

⑥至此,内心曾经的一些东零西碎仿佛慢慢平息,获得一种透悟的解脱。

⑦雨丝依旧飘洒,我屋顶的青石板沁润了一圈一圈的水渍,有浓有淡。雨声听着听着小了下去,不一会儿,又急促起来,响亮起来,也许它会彻夜不歇的。而蛙声呢,像浪潮拍岸,渐渐有了规律。唔,山的呼吸浓烈,水的气息可辨,这是一种原本,一种落定,是大自然的脉动,一种浸淫了的博大气象。

13.请你说说第①自然段“裹”字的妙处。

14.文中第③自然段详细描写蛙声有什么深意?

15.本文长短句结合.以短句为主,很有特点。请以第④自然段画线句为例,说说这样的语言表达有什么好处。

16.第⑤自然段画线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17.读完全文.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题。

九、作文

18.请你以“,我成长中的一座桥”为题,选择你最擅长的一种文体,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父爱”“母爱”“赞美”“挫折”等,再写作文。⑵用你最擅长的文体表达积极真挚的感情。⑶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①征蓬出汉塞②晓雾将歇③岂不罹凝寒?④重岩叠嶂⑤谁家新燕啄春泥⑥长歌怀采薇。

⑦山随平野尽⑧庭下如积水空明⑨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⑩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蓬、歇、罹、凝、嶂、啄、薇、急湍”等字词容易写错。

【点睛】

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

2.曦、脆、缥、莹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规范常用汉字的能力。解答这道题,要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书写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注意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功能外,还要注意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的写法,对常见的、易写错的多音多义字应重点关注。本题要注意“曦”和“莹”的写法。

3.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A.漠不关心: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不能带宾语,使用错误。B.流连忘返:留恋不舍,忘记返回。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C. 花枝招展:意为花枝迎风摆动,婀娜多姿。比喻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垂柳”不是花,适用对象错误。D. 不耻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虚心请教而不认为有失体面。适用对象错误。据此,答案为B。

【点睛】

词语(成语)正确使用。首先对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4.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项,一面对二面,去掉“是否”。B项,重复累赘,去掉“在心里”。C项,指代不明,“他”是指“王宾”还是指“张凯”不清楚。D项,正确。据此,答案为D。

5.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的排序。

可以根据前后对应关系进行甄别。语段中“莲叶”的特点是宽大,可以和“宽阔”对应;“荷花”有香气,可以和“芬芳”对应;“莲子”是种子,可以和“孕育”对应;“藕”埋在污泥里,可以和“寂寞”对应。所以排列顺序是④②③①。

故选A。

6.周恩来,原因是: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无私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要在阅读的基础上,对名著的文学常识、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及历史意义等内容进行梳理和记忆。必要时可以写读后感来强化识记重要的内容。《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其中作者认为周恩来是个“狂热分子”,主要体现在他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屈不挠的精神等方面。

7.(一)①水是维持人体组织正常功能的基本条件。② 喝足够的水可以预防感冒,使感冒患者早愈。(二)①方便②可口③讲卫生④有营养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考查对文本材料的概括和重要信息的提取。本题可依据文本中的“人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水可以溶解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对维持人体组织的正常功能必不可少”“喝足够的水可以预防感冒,使感冒患者早愈”这些语句提炼概括作答。(2)考查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四个人谈话的角度不同。“我就喝白开水,接

上自来水,用火烧开,晾凉了,就能喝了”——方便的角度;“我爱喝白开水,清凉可口,无异味,喝完嗓子很舒服”——好喝可口的角度;“高温煮沸的自来水,能够杀死水中的微生物,我只喝白开水”——讲究卫生的角度;“研究表明,开水中的钙、镁元素对身体健康是有益的,我选择喝白开水”——营养的角度。据此根据题目要求概括作答。

8.不能。因为“窥”是从缝隙中看的意思,表现出竹林幽深茂密,意境清幽;“望”则是向远处看的意思,境界开阔疏朗,与诗歌整体意境不合。所以不能改。

9.这首诗写了四处场景: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向檐、云出窗里,生动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

【解析】

8.试题分析:本题涉及到古诗的“炼字”技巧。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写出的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诗句中的“窥”不能改为“望”:因为“窥”是从缝隙中看的意思,表现出竹林幽深茂密,表现的意境是幽深的;“望”则是向远处看的意思,与诗歌整体表现的意境不合。据此理解作答。

9.试题分析:体味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诗歌的意象来确定诗文的感情基调,从诗歌所表现的意境中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古典诗词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大多较为含蓄,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这首诗作者抓住“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向檐飞”“云出窗里”这几个意象,生动传神地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美,表现了作者自在闲适的心境。据此理解作答。

10.(1)表示约数(2)停止(消失、断绝)(3)快(4)都

11.(1)一到那里,感到特别欣喜,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2)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俗事政务的人也会流连忘返。

12.“欣” “惊”

【解析】

10.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绝”是“停止,消失”;“疾”是古今异义词,“快”的意思。

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既(已经)、欣然(高兴的样子)、始(才)”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戾(至,到达)、经纶(筹划、治理)、窥(看)、反(通‘返’)”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梳理文章所写的内容,并结合具体的语句,从中筛选出符合题意的词语作答。本文描绘了宜都的山水优美景色,表达了作者的欣喜和惊异之情。根据“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这一语句筛选出“欣”字作答;根据“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这一语句可筛选出“惊”字作答。

【点睛】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参考译文:

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纡回。两岸高山重重地遮挡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壁上的石头的颜色和状态,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林木高而茂密由冬到春四季都如此。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人们)所称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袁山松说:“常常听说峡中的水流很快,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

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还没有人称赞山水美丽。到我来实地登临这地方,一到那里,感到特别欣喜,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那层叠的山崖、秀丽的山峰,奇特的结构,异常的形状,确实很难用言辞来叙说。山林里树木耸立,繁荣茂盛,竟在云气的外面。抬头欣赏高山远树,俯身观看江中倒影,愈熟悉这风光愈感到美好。留连了两晚,还没察觉忘了返回。(我)亲眼看见亲身经历的,(还)没有过。已从中高兴地欣赏到了这种奇特的景观,是山水有灵气,也该惊喜千古以来终于遇到知己了!”

13.写出了雨丝的稠密和石屋的小。

14.夏季雨水增多。于是水中精灵蛙便登场了,作者在蛙鸣如潮的描写中浸透着丰收在望的喜悦!

15.短句精练,表达了多个意象的重叠,在有限的字句中给人们以更加丰富的想象。16.提醒我们要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敬畏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从而共创人与自然的和谐。17.我们应学会欣赏大自然,体会生活中的美,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解析】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上下文以及字词的本义,分析该字词的表达效果。“裹”字有一种紧紧缠绕,密不透风的感觉,用在第①段的语境中,充分说明了雨丝的细密;雨丝本给人一种柔弱之感,现在却包裹了房子,足见房子之小巧,更为形象生动。据此理解作答。

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蛙声”在劳动人民的眼中是丰收的象征,文章第③自然段详细描写“蛙声”,从侧面表达了作者对未来丰收的期盼与欣喜之情。据此理解作答。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散文语言特点的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分析句式结构,结合上下文内容与具体语境对句子进行分析。短句就是结构简单的句子,多个短句的叠加,让句子富有节奏感,韵律感,整齐而有气势。第④自然段画线句采用骈散结合,通过精炼而准确的四字短句描述,使得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清晰明确,勾勒出一幅夏天雨夜静谧、安详的画面,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随着作者一同感受细雨的温存。据此理解概括作答。16.试题分析: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这类试题,不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思,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分析其深层意思。文章第⑤段主要讲存在于地球上,自然中的

任何一个个体都应该对自然,对万物拥有一种敬畏,只有敬畏与我们共存的一切,不去亵渎他们,我们才会懂得尊重我们的同类,才能生活的更加自由、快乐。结合段意,此句旨在表达人类需要对地球乃至所有生命怀有一颗崇敬之心,学会和谐相处。据此理解作答。1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散文主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用文段的关键句(特别是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加以概括即可。阅读全文,文章的行文思路是一开始听见雨声,体味雨声,聆听着雨声感觉自己与自然合二为一,感悟到自己应该对自然存在一种敬畏,从而获得精神的享受与提升。作者描述的事物都是与身边的生活、大自然相联系的。因此本文主题的关键词有“敬畏”“自然”“生活”,把握这些关键词,用一个表意明确的句子作答即可。

【点睛】

归纳文章的主旨,在具体的操作中,还可以利用一点小技巧:(l)紧扣文题。有许多文章,文题就是文章的主旨。(2)注意文中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文中的议论有的是揭示人物品质,有的揭示事件意义,有的直接揭示文章的主旨。文中抒情句其实已包含了作者的情感态度,显示了作者的倾向性,这些都有助于对主旨的理解。(3)注意文中一些特殊句子。如矛盾句、反问句、警句等,往往与主旨密切相关。

18.参考例文

书,我成长中的一座桥

漫步于林间,恍然以至溪旁。流水汨汨,我心明净;流水汨汨,料想难过。溪边,何去何从?

隐约中,大禹治水三国家门而不入,让我深深感受到一种与自然斗争的勇气,一种对事业的责任,让我肃然起敬。你,大禹,带着这样一种勇气,这样一种责任,与群众同甘共苦,终于征服了自然灾害。阅读着你的传说,感受着你的精神,成长中不会缺少动力。书,让自卑的我重新找回自信,将胆怯的我悄悄送至桥上。

隐约中,眼前一片绿色,那样鲜艳,那样明亮。睁开眼,是另一片天地;一瞬间,已不是“少年不知愁滋味”,而是“我有笔如刀”的志满意得。书,让久遭挫折打击的我看到胜利的阳光,将自信的我送到对岸。

隐约中,我静坐桌前,品一盏香茗,阅一卷书籍。。茶香沁入心底,指腹在字间划过。是伯夷、叔齐尽国忠、隐居首阳的释然?是陶渊明誓守南山的田园之乐?是“建安七子”志趣相投的人生快感?还是……唉,或许都不是,没有古人经历的沧桑,没有他们领悟人生的释然,只有在平淡中渐渐成长。书,让我在平淡的生活中寻到真情为茫然的我悄悄筑起一座

桥。

隐约中,夏桀荒淫,将江山送人。商纣残暴,败坏臣纲无视祖纪,民心尽失。春秋五霸,百家争鸣。血肉之争,何时尽?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未出草庐知三分天下也好,含恨九泉终归司马也罢。优胜劣汰,自古如此。一时得势,不代表永久,一次战败不代表久远!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读史书,让我在成长之路上不会迷失方向。书,让柔弱的我找到生活的航标,为年少的我扫清前行的障碍轻松地走在桥上。

书,伴我成长;桥,助我过溪。莫道汨汨流水急,莫言此溪定难过。千淘万漉虽辛苦。渡过溪来始到春。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是“,我成长中的一座桥”。本题中的核心词语是“桥”。桥是什么?根据题目中的提示,这里的桥,不是现实生活中供人们行走的实体的桥,这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可见,补题内容是非常宽泛的,可以是生活中的人、事、物、情、精神、品质、意志等。整个题目来看,这个“桥”,让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顺利。在生活中,人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沟坎”,“桥”是你走向成功,健康成长的基石。在这之中,或许演绎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或许倾诉着令人难忘的情思,或许寓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总之选择符合题意的素材,讲述“桥”的故事,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作文。文题较适合写记叙类的文章。

【点睛】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是关键,可以说是决定作文成败。补全题目常用方法:①避生就熟。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补题时,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②化大为小。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点,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③补题时能运用修辞的要用上修辞,使文章题目更灵动,更有吸引力,同时也显示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