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区域经济学孙久文重点 (寝室合作完成)

区域经济学孙久文重点 (寝室合作完成)

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

城市化的内涵

1.、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2.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3.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4.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5.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6.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共同的作用力。

1.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城市化总是起步于农业基础良好的地区。

农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进入城市。

2.规模化和集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支柱。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为企业对规模化和集聚的追求而集中在城市发展。城市对企业的空间配置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拉力

3.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工业化造就了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为乡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

间;

城市文明能够为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

结论: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农村的推力、城市对企业和农村居民的拉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果推力大而拉力小则城市化速度缓慢大量的劳动人口滞留在农村;

如果拉力大而推力小,则说明城市化已基本完成。

城市化规律

1.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

提高而提高。

2.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

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是指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要规律性地经过若干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全过程呈现出S形运动轨迹。起步阶段工业化前期,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

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加速,城市化水平由30%持续上升到60%左右。

成熟阶段工业化后期,城市化减缓,城市人口比重大体稳定在70%一80%。

影响区位选择的四个机制

1.目标驱动机制

2.利益驱动机制

3.宏观调控机制

4.市场调控机制

产业布局的指向

概念:所谓产业布局指向是指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反映出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倾向。这是从产业自身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的布局。

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1.能源指向

2.原料地指向

3.消费地指向

4.劳动力指向

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6.高科技指向

7.无固定指向

地域合理规模概念:

企业生产装置和设备的最佳组合,会使生产能力和产量大幅度增加,产品成本下降,从而带来大规模的节约效益。具有这种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的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域的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的构成

1.企业的合理规模(企业的合理规模是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基础。)

企业的规模效益:1.单项设备的经济合理规模。2.联合企业的合理规模。

2.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主要由地域的环境容量来决定,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下列三点:

⑴资源要素的供给限度。⑵基础设施要素的容量。⑶管理要素的能力边界。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

1.产业聚集在某地的原因分析

⑴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这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聚集。

⑵为了共同使用基础设施,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⑶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2.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

(1)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2)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3)社会效益是否最大。

聚集与分散

概念:聚集与分散,也称集聚和消聚,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

1.聚集可分为功能聚集和非功能聚集

功能聚集: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

非功能聚集:指工业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服务功能以及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聚集2.聚集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高级阶段:则表现为各类工厂由于不同因素的作用而向某一个地域集中,包括第三产业与工业的聚集。

如何处理好聚集与分散的关系

1、工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按规律促进生产的空间集中。

2、不能过大,大并不等于强。

3、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小与活”。

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

(1)要求靠近市场。(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⑶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 (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6)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

(9)要求聚集性。(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的产出的增长。

经济发展则是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等在内的变化。2.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

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广,则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既包含经济因素又包含非经济因素的概念。

3.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一、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1. 产业结构随着社会分工的永远发展而有不断复杂化的规律--部门越来越多,部门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2.产业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有不断高级化的发展规律--资源的配置总是趋向从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的产业流向效率相对较高的产业。表现为:资源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传统产业部门流向生产力水平较高的新兴产业部门。

二、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1.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⑴配第定律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William Petty)。早在17世纪,他在其著名的

《政治算术》一书中描述了不同产业之间的,并将这种差异与劳动力就业

结构联系起来。

?他说: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这

种产业之间的收益差异会推动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能获得高收入的产

业流动。这就是所谓的配第定律。

⑵克拉克定律

?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通过对40多个国家的截面

和时序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

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

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

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此即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2.库兹涅茨法则(美)

?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

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

下降之中。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

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

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地下降。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

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

收入的比重。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各产业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及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结构特征所决定。

1.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2.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第二因素。

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化可分为三个过程。

1.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霍夫曼系数反映了重工业化程度,其计算公式: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2.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3.技术集约化,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

2.在地区生产中占在较大的产值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主导产业的发展

1.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要得到良好的发展,至少应该注意解决如下问题:

第一,选择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一个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其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第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载体。

第三,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进行扶持,为未来时期主导产业的升级和更替做准备。

地区主导产业的组成:

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1.主导产业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的,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核心,主导产业的升级是实现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

2.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个地区除了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外,还应该发展如下性质的产业,以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与主导产业直接产生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联系的产业。2.基础设施产业。3.为地方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

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

由上往下:服务业主导产业群主导产业基础设施产业区域资源基础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均衡增长理论

均衡增长的基本命题是:由于不发达地区存在着生产与消费的低水平的均衡状态,这些地区的经济要增长,就必须打破这种均衡状态,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同时得到增长。这个理论命题适用于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描述和开发。

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

2.内尔森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3.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4.大推动理论

(二)非均衡增长理论

核心观点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不具备全面发展的资本和资源,均衡发展是行不通的,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产业或区域,以此带动和扩大其他产业或区域经济的发展。

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1.无论是增长过程还是发展进程,其本质都是不平衡的。

2.发展政策的任务不是取消,而是维护不均衡,使不均衡的链条保持活力。

连锁效应

1.前向关联效应

2.后向关联效应

3. 旁侧关联效应

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

基本观点: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相反,它将首先出现在某些具有优势条件的地区,如沿海港口、主要城市、交通要道、资源富集地等,这些就是经济空间的中心--增长极。增长极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增长极具有两种效应:一是极化效应二是扩散效应

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1.增长极模式

2.发展轴模式

3.网络型模式

(产业转移)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的规律:

1.由于处于发展的传统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金、技术都很缺乏,所能够发展的大多是技术简单、劳动密集的低水平的产业部门,与高梯度地区存在着明显的技术水平上的差距。

2.由于资源耗竭而产生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转入新的产业部门,改善部门结构。

3.由于区位条件变化而产生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产业机制,加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改善区位条件。

4.由于环境恶化而影响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转入新的生产技术,改善生产环境。

5.由于体制原因造成的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发展机制,改善部门的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第一章导论

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的许多理论和方法都成为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组成部分,是微观经济理论,它要解决的主要是厂商如何进行布局才能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的问题。

(一)古典区位理论

研究各种经济活动布局在什么地方最好,传统区位论研究的是如何在一国国内进行生产布局。

区位理论早期代表人物有杜能、韦伯、克里斯泰勒、廖什等。

1.农业区位论

杜能是区位理论的创始人,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他从运输费用和空间距离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区位地租随市场空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从而阐明

了农业生产类型围绕市场而呈现的空间变化规律。

杜能农业区位论是在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孤立化方法研究而形成的。

⑴理论的假设

第一、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第二、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第三、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第四、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

第五、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

第六、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因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所以农场主选择最大的地租收入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主要生产蔬菜、鲜奶及草莓等易腐难运的产品。

第二圈——林业圈。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

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在所有耕地上种植农作物,以谷物(麦类)和饲料作物(马铃薯、豌豆等)的轮作为主要特色。

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为谷物(麦类)、牧草、休耕轮作地带。

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此圈是距城市最远的谷作农业圈,也是最粗放的谷作农业圈。

第六圈——畜牧业圈。生产谷麦作物仅用于自给,而生产牧草用于养畜,以畜产品如黄油、奶酪等供应城市市场。

2.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20世纪初,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他从空间的角度,考察了运费、劳动费用、集聚等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作用,讨论如何通过选择工业企业的区位来降低工业生产成本。

⑴理论的假设

第一、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第二、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第三、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花费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⑵研究方法

第一阶段是寻求运费最低点,

第二阶段是寻求劳动费用最低点

第三阶段是综合分析聚集效应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并对选定的工业区位作进一步的修正。

所谓聚集效应是指由于那些在生产或分配上有着密切联系或在布局上指向性相同的产业按一定比例与规模集中布局在拥有特定优势的区位所产生的生产成本降低的效果。这主要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扩大生产规模等方法来实现的。

聚集效应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聚集的产业或企业的种类与结构;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聚集的规模。

3.胡佛的运输区位论

⑴分析了运输费用的结构。

?运输费用分为线路运营费用和站场费用。

?运费率递减规律

1.每吨公里的运费随着货物运输距离的增加而相对递减。

?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的区位理论

1.大城市工业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⑵研究了运输方式和运输费用之间的关系。

?就站场费用而言,水运最大,其次是铁路和公路运输。

?运行费用则相反,公路最大,其次是铁路和水运。

?一般站场作业费用低、线路运输费用高的运输方式适合于短距离运输;站

场作业费用高、线路运输费用低的运输方式进行长途运输较有利。

公路适合于短途货物运输,水运有利于远距离的货物运输,而铁路适宜于中长途货物运输。

(二)现代区位论

1·市场区位论

?市场区位论的诞生,标志着古典区位理论向现代区位理论的转化。

?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

大的区位。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商品销售问题日益突出,这时在考虑生

产成本与运费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

排。1·市场区位论

奥古斯特·廖什(August Losch)的市场区位理论把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来研究区位理论,

●市场区位理论将空间均衡的思想引入区位分析,研究了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结

构对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的影响。

●理论的主要观点

●⑴廖什认为区位选择的最终目标是寻取最大利润地点。

●⑵他认为区位空间达到均衡时,最佳的空间模型是正六边形。即均衡时单一市

场区以正六边形形状环绕每一生产中心或消费中心。

廖什市场区位论的特点

?它把生产区位和市场结合起来, 在理论上确定了能够获取最大收益的地

域。他认为企业应该尽可能地接近市场区,市场及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布

局的原则及目标,因此,廖什的理论被称为“最大市场学派”。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的重要性: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以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对市场区位体系的解释,在

区位理论的发展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进一步发展了区位理论,解释了为

什么区域会存在,它定义了依赖于市场区以及规模经济和交通成本之间的

关系的节点区。这样,不仅使区位分析由单纯的生产扩展到了市场,而且

开始从单个厂商为主扩展到了整个产业。

2·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又称“中心地学说”。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时,探索最优

化城镇体系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ller)和德国经济学家廖什提出。

?理论的中心内容:

?论述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之间的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

并用六边形图式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基本概念:

?中心地

?是指为周围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场所。

?在实际生活中,中心地可以是城市,也可以是城市内的商业中

心。

?中心地的等级:

?划分依据:提供职能种类的多少和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划分类别:职能种类少,服务范围小为低级中心地。职能种类多,服务

范围大的为高级中心地。

?高低级中心地之间的关系:即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高级中心地不仅有低

级中心地所具有的职能,而且有低级中心地所没有的较高级的职能。

?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为:

?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它拥有若干大小不同的城

镇。--中心地。

?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

的层层六边形,各级中心位于六边形的中心或边的中心与顶点

上。

?不同规模的中心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

?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采取三种模式分布。假定k为某级中心市场区面

积与低一级中心市场区面积的比值。这三种模式分别为:

?k=3,又称市场最优原则,它能保持市场组织最优,但不利于

交通布局;

?k=4,又称交通最优原则,它有利于安排交通路线,但由于相

邻两级市场去面积比值较大,不利于市场组织;

?k=7,又称行政最优原则,它有利于行政组织,但不利于组织

市场与交通。

?市场原则(三三制原则)

?首先确定一级中心地的六边形市场区;

?在它的六个角的顶端各布置一个二级中心地,并形成相应的六边形市场

区,其面积=一级市场区的1/3。

?依次建立三、四…..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

?优点:有利于组织商品销售

?缺点:(1)不便于组织交通联系。以一级中心地为起点向外辐射的交通

线路理应通过它的市场区的六个角的顶点,但这样布局的线路能够连接的

其它各级中心地的数量却很少;(2)一、二级之间的交通线路不经过任

何三级中心地;(3)一、一级中心地之间没有直接的通路,这与事实不

符。

?交通原则(四四制原则)

?为了弥补K=3的缺陷,提出了K=4原则,即交通原则。

?首先确定一级中心地及其六边形市场区;

?然后在六边形的六条边的中点各布局一个二级中心地,并形成相应的六

边形市场区。

?优点:便于组织交通,从一级中心地经二级中心的向外辐射线路可以穿越

三、四级,且一、一级之间的线路直达。

?缺点:增加了K值,给予市场组织带来一定困难。

?行政(管理)原则

?按K=3或K=4原则组织起来的城市体系,其共同的缺陷就是使经济区与行

政区完全脱节,因而经济中心也就不能兼任行政中心。

?要使经济区与行政区尽可能统一,这就提出了行政管理原则,即K=7原则。◎首先确定一级中心地及其六边形市场区;

◎然后在一级六边形市场的六个角上各布局一个二级中心地,并形成相应的六边形市场区。

◎这样就把每个大市场区划分为七个低一级的市场区。但这样一来,除一级市场信息区外,其余各级市场区已经不能保持六边形,而是五边形。

优点:经济区与行政区统一,便于行政管理。

缺点:K值过大,不利于组织市场供应和进行交通组织。

?高级中心地对远距离的交通要求大。因此,高级中心地按照交通原则布局;

?中级中心地按照行政原则作用较大;

?低级中心地的布局用市场原则解释比较合理。

第十二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

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概念

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一)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特点: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发展农业、矿业产品的出口,来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属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局限性: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国内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对于一国内部发落后地区,由于缺少发展的机会,只有开发某种资源优势才能启动经济发展。

(二)出口替代战略

概念: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的战略,是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应付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现代工业的一种内向型战略。

1.下游产业进口替代

从市场的消费品入手,由轻工业开始的工业化道路,分三阶段:第一阶段,消费品替代;第二阶段,中间产品替代;第三阶段,资本货物替代。

2.上游产业进口替代

上游产业指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如钢铁、化工等,上游产业发展需要投资大,对技术和劳动力要求高,生产规模宏大,必须在国家统一安排下,调集巨大人力物力财力才有可能实现。

进口替代局限性:表现在国家长期对民族工业的保护,使本国产品质量差,竞争能力低,资源配置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低下等,是一种发展处于低级阶段采取的战略。

(三)出口替代战略

含义:发展面向出口的产品,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来替代弄矿产品的出口,并利用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以廉价的产品打开国际市场。

低级出口替代:技术水平较低的产品,如食品、服装、玩具等;

高级出口替代:高档耐用消费品,如机械设备、电子仪器等。各国都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转化过程。

(四)工业赶超战略

主张以发展工业来带动经济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优先发展轻工业优点:利用其所需资金少、劳动密集型、原料来源广泛、产品的市场化程度高,在资金严重短缺的落后地区,以发展轻工业来积累资金。

优先发展重工业优点:奖励国家工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改善工业结构,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使工业化能够快速实现。

(五)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

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考虑,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强调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减少和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包括:增加生产、扩大生产性就业、增加对农业部门的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快资源的开发,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建立相应的制度。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区域~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区域定位

战略指导思想:一般要有区域的针对性,并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相一致。在初期发展的起飞阶段,发展工业、建立农业体系是发展的关键;在中期发展的成熟阶段,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创新是发展的关键;到后期发展的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充分就业、提高平均收入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区域定位:规定本区域在一个较大的区域范围内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区域~战略的目标体系

总目标:是区域在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总纲领,是区域进行规划、制定五年和年度计划的依据。

包括内容:

1.以经济效益为主的目标:充分利用一起可以调动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争取咋

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期间,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2.以社会公平为主的目标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尽最大的可能,兼顾社会公平。包括缩小地区和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就业等。

具体目标:

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口。

分阶段、分区域、分产业发展目标

1.分阶段目标:对总目标进行时段分解,依据事前划分的发展阶段,分步骤实施

总目标,具体指标应比总目标有所增加。

2.分区域目标:县和县级以上制定。还有中心区与边缘区。

3.分产业目标:最粗的一二三产业划分。

区域资源、条件评价

绝对量评价:经过调查、勘探与分析而确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不同等级的实物或价值数量,称为绝对量。

平均量评价:1.资源密度:反映一定地域空间的资源丰饶程度。2.人均资源拥有量:按人口平均的资源情况。

需求量评价:根据各类资源的数量,与现行的需求进行对比,可以反映资源供应情况和资源丰、谦程度。

综合评价:对某一个地区各类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数量进行综合评价,以获取一个总体概念,并作为区域定位的依据。1.资源综合优势度评价2.综合国力评价

区域产业结构的确定与重点发展产业的选择

产业结构的确定:

待开发地区:缩小第一产业,增大第二产业,着重发展加工工业。

成长阶段地区:第二产业不断发展,第三产业赶上来。

后工业化地区:产业顺序三、二、一,第三产业比重最高。

重点产业的选择:

1.应当有很高的区位商

2.在地区工业总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3.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4.要有比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怎么选:1)根据地区的自然资源情况;2)根据

地区的市场情况;3)根据产业扩张)

政策建议与战略设计

战略对策必须具备针对性,是针对区域内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提出来的,能够切实解决一些难题。

特征:有限性;系统性;阶段性。

名词解释

区域经济学: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我国区域经济学界一般主张将区域经济学划分为三大部分,即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关系、区域经济政策。

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人力资本: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区域经济增长: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还包括对人口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

区域经济开发:是指人类运用发展经济的各种手段作用于特定区域的区域经济过程。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社会进步、人们福利提高等在内的更为宽泛、更为深刻的过程。

增长极: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

地区主导产业: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地区生产的专业化:是指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新产业区: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结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产业集群相关知识)P126

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

要素禀赋理论:每个区域都应该专门生产本区域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并用于出口,同时进行那些本区域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

贸易条件: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输出商品价格与输入商品价格的比率,一般用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表示。(T=Px/Py*100%, T表示贸易条件。Px表示输出商品的价格总指数,Py表示输入商品的价格总指数。如果一个地区的T值不断增加,则意味着该区域输出商品价格总水平比输入商品的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幅度大,说明区域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反之则意味着区域贸易条件恶化)

区域经济合作:是指经济主体为了谋求经济社会利益,而促使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流动和重新组合的过程。

经济区:是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区域经济发展:是对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设想、思路和谋划。

区域经济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安排,是战略思想的细化。

区域经济政策:区域政策是处理“区域问题在何处进行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政策。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

区域城镇体系: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具有不同职能、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体系。具有以下特征:

(1)关联性城镇体系的关联性是指体系内部各城镇之间有着合理的分工和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

(2)整体性由于城镇体系的各个城镇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经济社会联系,决定了各个城镇之间必然由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连结。

(3)层次性城镇体系的层次性包括行政级别层次和规模层次两个方面。

基础设施: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基础产业:工业中上游产品的生产,包括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属第二产业。

区域空间结构: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

经济区: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经济区划:在认识客观存在的经济区的基础上,根据特定时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对全国区域进行分区划片,阐明各经济发展的条件、特点和问题,指出他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发展方向,最终为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企业进行区域分析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区域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区域和产业发展的详细安排。它包括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镇体系等多方面内容。

投资环境:指存在于受资区域内,能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一切企业外部因素的总称。

地区形象塑造:对地区形象的科学的总结和设计,是将已经存在的地区特征归纳,总结出来,并设计出一个鲜明的表达方式,便于区内,区外公众对该区域的认识和了解。

十一章区域空间结构

1、核心区与外围区:P242核心区是指在全国经济或者区域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高的地区,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通常其人均GDP要大大高于其全国人均水平;外围区则是指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处于经济技术低梯度上,接受核心区的经济技术辐射而得到发展。

2、核心区与外围区的判断:P243通常用人均GDP的标准化值为标准。计算方法:

某地区人均GDP标准化值=(某地区人均GDP—全国人均GDP)/各省人均GDP的标准差

核心区:人均GDP标准化值大于0.5 外围区:小于—0.3 过渡区:介于—0.3与0.5之间

3、经济区划原则:P247(1)、经济区内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的相似性和区域差异性,这是划分经济区的一般原则。(2)、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与国民经济综合发展相结合,即地区生产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现结合,建立自己合理的产业结构。(3)、地区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相结合。(4)、经济区的界限尽可能与行政区界限一致。(5)、同级综合经济区之间在地理范围上不宜重叠或交叉,各同级经济区地域范围的综合覆盖上一级经济区的国土总和。

4、经济区划的基本依据:P250中国在体制转轨时期各地区内部发展矛盾及障碍的一致性与区域差异性。

十三章区域经济政策

1、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P272区域经济政策是政府处理区域性事务的工具和手段,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也是区域经济学应用性的具体体现。区域经济政策是由政府针对区域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它的着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它的必要性是纠正市场机制在资源的空间配置方面的不足,它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政策是一种典型的政府行为。

2、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P273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可以归纳为经济稳定化、资源配置高效化、分配公平化三种,即解决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使国民经济增长最快,资源的空间配置最优,区域间收入、福利、增长等方面的差别缩小。

(1)、稳定发展经济。由于发展水平高的中心区域与发展水平低的外围区域的对立存在,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在于两类地区的协调发展。

(2)、高效配置资源。要保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有重点地在区域间进行资源配置,以实现区域经济增长。实现生产要素空间流动韩国合理化和高效配置资源,是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

(3)、公平分配收入。缩小区域间在收入、就业、福利等方面的差异是各国、各级政府的责任。

3、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P275(一)、调节资源配置。政府对资源的配置是表现其对资源的所有权,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则使资源利用达到最大效益。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是使这两种配置结合起来,达到最优化。(1)、调节区域资源结合的形式(2)、调节区域资源配置的数量比例(二)、加快区域经济的要素流动。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为对区域要素流动的推动作用。(1)、劳动力的区际流动(2)、资本的区际流动(3)、技术的区际流动(三)、调整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通过区域经济政策来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以达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四)、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五)、加快区域社会发展,振兴文化、教育和科技

4、区域创新政策:P284区域创新政策是指国家经济政策、国家科技政策和地区产业政策的结合,是一个整合的概念。(一)、区域创新政策的作用领域(1)、基础研究领域(2)、基础设施建设领域(3)、主导产业领域(二)、区域创新政策的主要手段(1)、政府资助的地区研究与开发项目(2)、政府采购创新产品(3)、政府直接投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