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Statistics for Management

课程代码:52105530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理论课,选修

适用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总学分数:3.0

总学时数:48 修订年月:2010年11月

编写年月:2009年9月执笔:谢湘生

课程简介(中文):管理统计学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核心课程,其内容包括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统计数据的描述、抽样与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分类资料的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等,本课程将管理统计学基本原理、实际管理问题和SPSS软件应用结合起来。

课程简介(英文):The course of statistics for management is a core curriculum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includes gathering and sorting out statistic data, describing statistic data, sampling and parameter evaluating, hypothesis testing, hypothesis testing for classified data, variation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etc. This course integrat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tatistics for management, practical problems in management and SPSS application into a whole.

一、课程目的

本课程所提供的统计分析方法是管理学、社会学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数量方法。正确掌握和应用管理统计学方法,对解决大多数管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及其相应的研究,都是重要的。本课程不仅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为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该课程所提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要的理论上、方法上、思路上和工具上的帮助和指导。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3学时)

理解管理统计学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掌握管理统计学的概念、特点、及描述性

统计与推断性统计意义;了解管理统计学的主要内容;了解管理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主要内容:管理现实中的统计应用;管理统计学的含义、特点与主要内容;管

理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统计数据收集与整理(8学时)

掌握总体与样本的概念;掌握数据的计量尺度与类型;了解常用的统计数据收集的方法及收集数据的质量要求;了解调查方案的设计基本思想;理解抽样调查的有关基本概念。

主要内容:总体与样本;数据的计量尺度与数据类型;获取数据的抽样调查方法;调查方案的设计;收集数据的质量要求——信度与效度的概念;常用的抽样方法简介。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概括性描述(5学时)

掌握样本数据的图形与表格表示的基本方法;掌握样本数据的集中趋势测度与离散测度的概念与方法;理解样本数据特征表示的综合图形方法-箱形图;了解样本

数据集合的峰度与斜度的概念。

主要内容:样本数据的整理与展示;样本数据集的集中测度;样本数据集合的离散特征;箱形图;样本数据集合的峰度与斜度

自学:用Excel或SPSS绘制条形图、饼图、直方图、茎叶图、箱形图;及用

Excel或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的方法。

第四章抽样与参数估计(8学时)

理解抽样分布的基本概念;掌握正态分布的概念与特征及掌握2分布、t分布、F分布的基本概念与特征;理解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与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理解参数估计量与估计值的概念;理解点估计的矩估计法与极大似然估计法并掌握总体均值与方差的矩估计量与极大似然估计量的计算;理解评估点估计量优良性准则;理解参数区间估计的概念;掌握正态总体或大样本下总体特征及总体比例的区间估

计方法并能应用于参数样本容量的确定。

主要内容:抽样与抽样分布;参数估计的基本概念;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点估

计的简单应用与利用区间估计确定样本容量。

其中有关计算与应用应尽量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并展开适当的案例分析讨论。

第五章假设检验(6学时)

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与原理;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掌握单个正态总体与大样本下一般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假设检验的方法;掌握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方法;掌握两个正态总体或大样本下两个一般总体均值比较的假设检验方法;掌握用

Excel或SPSS进行单个总体或两个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的方法。

主要内容: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单个正态总体与大样本下一般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假设检验;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两个正态总体或大样本下两个总体均值是否

相等的假设检验;利用SPSS(或Excel)进行假设检验。

结合案例教学来帮助学生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学习有关假设检验的方法

并理解如何应用参数假设检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第六章方差分析(6学时)

理解方差分析的有关概念与基本思想;理解单因素方差分析、无重复实验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及*重复实验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原理;掌握借助于SPSS统计软件进

行上述方差分析的基本方法。

主要内容:方差分析的概念与基本思想;单因素的方差分析的原理与计算;无重复实验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原理与计算;*重复实验的方差分析原理与计算;用SPSS(或Excel)进行方差分析。

结合案例教学与讨论来帮助学生理解方差分析的原理、学习用SPSS(或Excel)

进行方差分析并理解用方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章相关分析(4学时)

理解变量的相关关系的概念;掌握简单相关系数的计算;理解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原理;掌握用SPSS(或Excel)计算简单相关系数并对其进行假设检验的方法。

主要内容: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简单相关系数的定义及计算;相关系数异于零的假设检验;用SPSS(或Excel)进行相关分析。

第八章回归分析(8学时)

理解回归分析的概念;理解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构成与基本假设;理解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最小二乘法;理解对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统计检验的方法;掌握用SPSS(或Excel)对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的方法并能应用于简单的管理实际问题;了解将一元非线性模型化为线性模型的方法;*了解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有关概念与估计方法;理解用SPSS(或Excel)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的基本方法。

主要内容: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及有关基本假设;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的最小二乘法;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判定系数;F检验、t检验;用SPSS(或Excel)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用SPSS(或Excel)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的基本方法。

上面标注*号的内容可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进行调整.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计算机的日益普及,深刻理解统计学课程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内涵,并能够灵活运用描述性统计学与推断性统计学方法解决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成为统计学发展的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要求我们的管理统计学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首先阐述清楚管理统计学各种方法的实际应用背景与其所解决问题的定位与对象,在此基础上强化基础统计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并选择相应案例运用统计软件进行计算与分析。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统计学思想,以及统计方

法所能够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与工具,并能够综合运用统计理论与其他经济、管理理论进行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的基本方式是:讲清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思路(舍弃证明过程的讲解与讨论)、主要用途和特点,通过例题讲明相应统计知识的应用,通过课堂演示和课后练习,使学生不仅有正确运用统计知识的能力,而且有运用成熟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寻找本专业问题规律的能力。

管理统计将着重采取案例研究、课程作业、小组讨论、计算机分析演示与课后上机练习等多种实践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分析的能力,及提高学生(按照国际规范)分析与研究管理问题的能力。

第4章开始每章应采用一个综合性的案例来介绍有关的统计思想与相应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演示SPSS(或Excel)进行统计分析的过程。并且建议各种统计方法都采用案例的方式引入。进行案例讨论之前,教师事先对案例讨论的具体过程进行充分的设计,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并向学生下发或详细介绍有关案例;案例讨论中,教师应把握讨论的进度及方向,进行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管理统计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案例讨论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

由于使用通用的电子表格软件或成熟的统计软件,因此并没有安排专门的实验课,但课堂教学中应强化运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的演示,并每种统计分析方法布置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的作业。此外在课程结束之前也可安排一次集中上机检查课的环节。

考试可采用闭卷方式也可采用开卷的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方法的理解、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与方法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考试题型应尽量多样化。

总评成绩:平时作业及案例讨论30%,考试占70%。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后续课程:

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建议使用教材:

胡培、王建琼,《管理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教学参考书:

[1]马庆国,《应用统计学:数理统计方法、数据获取与SPSS应用》,科学出版社,2005

[2]李金昌、苏为华,《统计学(修订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刘金兰,《管理统计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4]李金林,赵中秋主编,《管理统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5](美)格罗布纳等,《商务统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注:1、“课程代码”由教务处教研科统一填写;

2、“课程性质”按培养方案的“课程性质”及“必/选修”两栏填写;

3、“适用专业”按招生简章填写。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大纲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企业战略管理》阐述了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介绍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战略管理的系统和过程,以及战略管理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提出了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条件的方法,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战略目标;分析了企业战略的层次;剖析了组织结构与战略类型的选择、战略领导力及战略变革等问题。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对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的规律有较明确的了解;学会运用科学的的分析方法、制定策略和实施方案,为以后在实际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四、教学进度表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考勤、作用)占20%,期中考查占20%,期末考试占60%。 六、内容提要 项目一绪论(学时6) 学习目的:通过对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战略分析方法及战略管理相关概念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战略管理对于组织的重要性以及为后续学习提供基础理论知识。(理解能力) 学习内容:战略管理的本质,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战略管理的概念、特点及作用,战略分析方法、选择及评价的方法、战略实施及控制的方法,战略的概念、战略的结构、战略经营单位。 学习要求: 1.理解为什么说战略管理是整合性管理理论,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 2.理解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 3.了解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使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 4.了解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 5.理解战略管理的概念。 6.掌握战略管理的特点。 7.理解战略管理的作用。 8.了解战略分析方法。 9.了解战略选择及评价的方法。 10.了解战略实施及控制的方法。 11.了解影响战略管理系统设计的因素。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讲课教案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数:48,学分数:3)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阐述管理的理论、职能及管理方法等内容。本课程是企业战略管理、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后续专业课程理论上的先导,是工商管理学院各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准确地理解管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了解管理的主要职能,把握一些基本分析方法,能够运用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为今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管理概论 1. 管理的概念与特征(理解) 2. 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理解) 3?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了解) 4?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知道) 重点:管理的概念与特征,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难点: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二)管理思想的发展 1?科学管理的兴起 (1)传统管理思想的主要观点(理解) (2)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的主要观点(理解) (3)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的主要观点(理解) (4)科学管理对管理发展的贡献(了解) 重点: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的主要观点,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的主要观点 2. 行为科学的产生 (1)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观点(理解) (2)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观点(理解) (3)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观点(理解) (4)X、Y、Z理论的观点(理解) (5)行为科学理论的贡献(了解) 重点:人际关系学说的观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观点(理解),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观点(理解),X、Y、Z理论的观点 3?管理科学的发展

(1)管理科学的特征(理解) (2)西蒙管理决策理论的主要观点(理解) (3)管理科学的贡献(了解)重点:西蒙管理决策理论的主要观点4.现代管理理论的进展 (1)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了解) (2)现代管理理论的最新思潮(了解) (三)管理原理 1. 管理原理的特征 (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理解) (2)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了解) 2. 系统原理 (1)系统的概念(理解) (2)系统原理要点(理解)重点:系统原理的要点 3. 人本原理 (1)人本原理主要观点(理解) (2)人本原理对企业管理的意义(了解)重点:人本原理的要点 4. 责任原理和效益原理 (1)责任原理的观点(理解) (2)效益的含义(理解)难点:责任原理的观点 5. 伦理原理 (1)管理伦理的内涵(理解) (2)伦理道德对企业的重要性(了解)难点:管理伦理的内涵 (四)决策 1. 环境研究 (1)环境研究对决策的意义(理解) (2)组织环境的主要内容(了解)重点:组织环境的主要内容 2. 决策的类型与特点 (1)决策的概念(理解) (2)决策类型与特点(了解)重点:决策的类型难点:决策的概念 3. 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了解) 4. 决策的方法(掌握)重点:决策的方法 (五)计划 1. 计划的类型与作用 (1)计划与决策的关系(理解)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

Management Accounting Module syllabus Unit Name: Management Accounting Unit Code: ACCT 103 Credits: 3 1. Unit description This course tends to train the students for fundamental skills in management accounting, accompanies with the applications in management decision making, devising planning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You will be expected to develop the expertise in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control to assist management in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organization's strategy On the completion of the course, you will become familiar with the basic terminology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You will be exposed to the contemporary enterprises management accounting practice to enhance the problems-solving ability. On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module, learners will be able to: ●Explain the key theories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such as 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etc. ●Apply the basic theories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to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enterprises differentiation analysis and product pricing in particular. ●Be familiar with the modeling the organization's cost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puts and outputs of the resources involved in the production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it provides. ●Use inductive and deductive reasoning about past and future outcomes for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efforts in management.

现代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现代企业管理学 二、课程编码: 三、学时与学分:40/2.5 四、先修课程:无 五、课程教学目的:让学生全面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六、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管理与环境 §1企业概述 §2 现代企业制度 §3 管理概述 §4 企业环境 §5 演变中的管理理论??????? 第二章战略管理 §1 战略概念 §2 战略分析 §3 总体战略 第三章决策科学与艺术 §1 决策概念 §2 现代决策方法 第四章计划管理 §1计划概念 §2目标管理法 §3 网络计划法 第五章组织管理 §1 组织概念 §2 组织的设计

§3 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4 权力分配 §5 新型组织 §6 组织变革 第六章管理沟通 §1管理与沟通 §2人际沟通 §3团队沟通 §4 组织沟通 §5 公共关系 第七章领导艺术 §1领导与领导者 §2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3 领导者的素质 §4领导行为艺术 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 §1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2 人力资源计划 §3 招聘 §4 选择 §5 人力资源开发 §6 职业计划 §7 培训 §8 绩效评价 §9 报酬和福利 第九章控制与激励 §1 控制的概念 § 2 控制的方法 § 3 内部控制 §4 激励理论

§5 激励体系 七、适用学科专业:非管理类经济学各专业 八、课时安排: 九、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小组模拟分析与讨论相结合 十、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孙焱林等着:《实用现代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参考书: 1.Chuck Williams. Management,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2000 2.Gareth R J, Jennifer M G, Charles W L H.Contemporary Management.2nd ed.Irwin McGraw -Hill Higher Education, 2000 3.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十一、课程考核方式 平常学习占20分,案例分析总评占20分,结业考试占60分,考试形式为开卷。

质量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质量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质量管理学课程代码: 英文名称:Quality Management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学时:3学分/54学时 开课学期:第6学期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 先修课程:数理统计,概率论,管理学原理 后续课程:无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顾世清 大纲执笔人:顾世清大纲审核人: 一、课程简介 质量管理是研究各类组织质量管理活动所具有的共性原理和基本工具,也是为组织质量管理者提供理论、原则、方法的实用科学。质量管理已经发展为一门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了现代企业管理、产品管理控制、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现代测试技术、技术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等多个学科知识。本课程在全面介绍现代质量管理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最新成果,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以质量管理体系、设计和制造(服务)过程质量控制、质量度量、质量改进为主线,系统介绍质量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1.质量管理学是管理类专业中研究基础操作问题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质量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生产、服务领域中具有分析、解决管理实务问题的能力。 2.本课程为学生继续学习和以后从事工商管理活动打下必要的基础。它在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增强学生对工商管理实践活动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的作用。 三、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2.掌握质量设计和建立质量体系的能力。 3.掌握制造质量和过程控制、质量诊断的基本能力。 4.掌握组建质量管理小组的基本能力。 5.掌握质量管理常用统计方法和运用计算机进行质量管理。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20190426234145)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代码:03013 课程名称:管理会计 课程类型:职业必修课 总学时: 74 讲课学时:44 实验(训)学时:30 学分:6 学分 先修课程:《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的分支,是一门新兴的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它运用一系列的会计方法,收集、分类、汇总、分析和 报告各种经济信息,借以进行预测和决策,制定计划,对经营业务进行控制,对业绩进行评 价,以保证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为此,本课程以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决策主体为对象,从 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需要出发,论述了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的基本理论 和方法。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将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 环境中,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 针、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的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 《管理会计》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先修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学生在初步掌握相关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管理会计》课程的学习,要熟悉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要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 技能,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管理会计知识进行社会实践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在经济管理尤其是微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已被人们充分认识,日益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统计学第四章作业及答案

第四章作业 一、判断题 1.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2.同一总体的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对比得到的相对指标是比较相对指标。() 3.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 年与1998年相比,甲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是乙企业的一倍,这是比例相对指标。() 5.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 6.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的数值大于100%,就说明完成并超额完成的计划。() 7.时期指标的数值可以累加。() 8.全国粮食产量与全国人口对比计算的人均粮食产量是平均指标。() 二、单项选择题 1.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 ( )。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2.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A.绝对数形式 B.相对数形式 C.平均数形式 D.百分比形式 3.某厂1996年完成产值2000万元,1997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 )。 % 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5.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质量指标 D.相对指标 6.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7.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8.如果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则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 A.累计法 B.水平法 C.简单平均法 D.加权平均法 9.某企业的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11%,执行结果提高13%,,则总产值计划完成提高程度为() %-11% B. C. D. 10.我国人口中,男女人口的性别比指标是()。 A.比例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A.工资总额 B.商业网点密度 C.商品库存量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11%113%100%111%113-100%113%111-

企业管理教学大纲培训课件

《企业管理》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全球性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现代企业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就对现代企业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新的课题,迫切需要大批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又富有创新精神,善于经营,能够开创新局面的企业管理人才。 一、教学目的、任务 《企业管理》是研究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企业运行机制及其管理规律和方法的科学。企业管理作为管理学科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全面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各类企业进行企业管理的相关问题,为日后进一步学习、理论研究和从事实际企业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的具体要求 (一)从我国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把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融合于企业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之中,对企业的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教学和表述,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教学体系和结构。 (二)为了适应目前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客观需要,教学内容应置于管理学科发展成果的最前沿,并尽量反映我国优秀企业在创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新经验,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突破,以体现时代性和超前性原则。 (三)在教学中体现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原则,把企业的经营管理与生产力标准结合一起,使学生明确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进行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和增强企业实力、活力、竞争力等深层次的活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线。 (四)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模型和企业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适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各种数学分析方法和应用计算机进行企业管理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要有计划地组织一些课堂讨论。 (二)课后常留有思考题、题目尽量联系当前企业管理实践中的问题,供学生思考。 四、教学效果检查 本课程共计54学时。课程考核由案例分析、课程论文和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各部分成绩所占比例分别为20%、30%、50%。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数:48,学分数:3)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阐述管理的理论、职能及管理方法等内容。本课程是企业战略管理、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后续专业课程理论上的先导,是工商管理学院各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准确地理解管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了解管理的主要职能,把握一些基本分析方法,能够运用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为今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管理概论 1.管理的概念与特征(理解) 2.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理解) 3.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了解) 4.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知道) 重点:管理的概念与特征,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难点: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二)管理思想的发展 1.科学管理的兴起 (1)传统管理思想的主要观点(理解) (2)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的主要观点(理解) (3)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的主要观点(理解) (4)科学管理对管理发展的贡献(了解) 重点: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的主要观点,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的主要观点 2.行为科学的产生 (1)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观点(理解) (2)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观点(理解) (3)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观点(理解) (4)X、Y、Z理论的观点(理解) (5)行为科学理论的贡献(了解) 重点:人际关系学说的观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观点(理解),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观点(理解),X、Y、Z理论的观点 3.管理科学的发展

(1)管理科学的特征(理解) (2)西蒙管理决策理论的主要观点(理解)(3)管理科学的贡献(了解) 重点:西蒙管理决策理论的主要观点 4.现代管理理论的进展 (1)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了解)(2)现代管理理论的最新思潮(了解)(三)管理原理 1.管理原理的特征 (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理解) (2)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了解) 2.系统原理 (1)系统的概念(理解) (2)系统原理要点(理解) 重点:系统原理的要点 3.人本原理 (1)人本原理主要观点(理解) (2)人本原理对企业管理的意义(了解)重点:人本原理的要点 4.责任原理和效益原理 (1)责任原理的观点(理解) (2)效益的含义(理解) 难点:责任原理的观点 5.伦理原理 (1)管理伦理的内涵(理解) (2)伦理道德对企业的重要性(了解) 难点:管理伦理的内涵 (四)决策 1.环境研究 (1)环境研究对决策的意义(理解) (2)组织环境的主要内容(了解) 重点:组织环境的主要内容 2.决策的类型与特点 (1)决策的概念(理解)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

理论类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高级管理会计 一、课程概况 所属专业:会计学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课程代码: 开课学期:6学分:2 学时:34核心课程:否 学时分布 教学团队 拟使用教材: 卡普兰,阿特金森著;吕长江译《高级管理会计(第3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

社,2007.5 国内(外)现有优秀教材: [1]郭晓梅,《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刘运国,《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冯巧根,《高级管理会计》,南京大学出版社。 [5]赵贺春,冯文红,《高级管理会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学习参考资料 1. 《会计研究》;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 二、课程描述(300字以内) 《高级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面向会计学、财务管理等高年级学生开设课程。它是现代会计学体系中的重要分支,是一门技术性、实用性、综合性很强的新兴边缘学科。它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特有基本职能,成为企业管理者有效地控制现在、科学地规划未来,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有用工具,也是财会、经济、管理等方面人才必备的专业知识。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会计的理论、主要内容和方法,现代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相关信息。 四、教学要求 授课教师将按照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有关要求做好课程教学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课表规定的时间、地点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将根据本大纲要求,认真备课完成教案与讲稿编写等各项课前准备工作;授课过程力求内容充实、概念准确、思路清晰、详略得当、逻辑性强、重难点突出,力戒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同时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课堂教学效果信息的反馈,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

统计学第四章习题答案 贾俊平

第四章 统计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4.1 一家汽车零售店的10名销售人员5月份销售的汽车数量(单位:台)排序后如下: 2 4 7 10 10 10 12 12 14 15 要求: (1)计算汽车销售量的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 (2)根据定义公式计算四分位数。 (3)计算销售量的标准差。 (4)说明汽车销售量分布的特征。 解: Statistics 汽车销售数量 10 Missing 0 Mean 9、60 Median 10、00 Mode 10 Std 、 Deviation 4、169 Percentiles 25 6、25 50 10、00 75 单位:周岁 19 15 29 25 24 23 21 38 22 18 30 20 19 19 16 23 27 22 34 24 41 20 31 17 23 要求; (1)计算众数、中位数: 排序形成单变量分值的频数分布与累计频数分布: 网络用户的年龄

(2)根据定义公式计算四分位数。 Q1位置=25/4=6、25,因此Q1=19,Q3位置=3×25/4=18、75,因此Q3=27,或者,由于25与27都只有一个,因此Q3也可等于25+0、75×2=26、5。 (3)计算平均数与标准差; Mean=24、00;Std、Deviation=6、652 (4)计算偏态系数与峰态系数: Skewness=1、080;Kurtosis=0、773 (5)对网民年龄的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分布,均值=24、标准差=6、652、呈右偏分布。如需瞧清楚分布形态,需要进行分组。

1、确定组数: ()lg 25lg() 1.398111 5.64lg(2)lg 20.30103 n K =+ =+=+=,取k=6 2、确定组距:组距=( 最大值 - 最小值)÷ 组数=(41-15)÷6=4、3,取5 3、分组频数表 网络用户的年龄 (Binned) 分组后的直方图:

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015 学时:72 学分:3分 适用对象:高职高专 选修课程:专业基础必修课 考核要求:闭卷考试(学生考核成绩为100分,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5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胡楚图、丁明利、张可器主编,《企业管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1月 左昌鸿主编,现代企业管理概论,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4月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企业管理学是研究企业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一门实用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该课程是经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会计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必修课程。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加强企业管理是我国企业面临的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因此,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当今企业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新趋势,培养学生的基本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以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企业管理学课程非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学习本课程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加深对管理职能的理解,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践性较强。在教学中应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讨论,练习,测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积

极性与参与性、互动性,使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管理思想及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2、深刻理解并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的正确理念,方法观,以指导其管理实践和工作实践。 3、系统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基本方法、基本规律,培养学生从事管理工作的实际能力。 4、全面了解企业管理的各环节和流程,包括企业管理原理和制度、企业战略、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生产运作、流通过程管理等,使学生将来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法律资料]《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三年制专科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 管理学原理课程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共48学时。考试课。3学分。 管理学原理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达到能够运用所学的管理学原理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管理学理论的演变过程;管理学的结构和基本内容。 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技巧与方法;战略管理的基本内容;组织文化与决策过程。 3.熟练掌握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与功能。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主要参考教材 先修课程:无 教材名称:《管理学原理》,王春利、李大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参考资料:《管理学》,邢以群,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管理学原理》,杨文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管理学》,徐国华,赵平,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三、课程内容 绪论 1.管理的定义 2.管理的性质 3.管理学的结构和内容 第一章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主要内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形成及发展以及对管理学的贡献;西方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科学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霍桑实验;人际关系理论阶段:X理论、Y理论、Z理论;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管理过程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数学学派、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经验与案例学派、权责理论学派;中国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国外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 重点:霍桑实验;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经验与案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 难点:X理论、Y理论、Z理论。 教学要求:了解中国的传统管理思想;了解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背景;掌握各历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编写日期: 教研室: 适用专业:会计学专业 课程类型:专业课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管理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 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的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运用案例教学,加强对学生分析和解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以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重点掌握管理会计的定义、职能和内容;熟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和联系;了解管理会计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趋势;一般了解管理会计原则和管理会计机构。 【基本内容】 一、管理会计的含义 二、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四、管理会计的地位及其组织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重点掌握:成本的主要类型,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的含义、特点、内容,进一步分类,降低途径、项目、相关范围,成本性态分析目的与方法,各种决策成本的定义;一般掌握边际利润。 【基本内容】 一、成本及其分类 1.管理会计中成本的概念 2.多种成本的分类 二、成本性态与相关范围 1.成本性态的含义 2.成本按其性态分类 3.相关范围的意义 三、成本性态分析 1.成本性态分析的含义与目的 2.成本性态分析程序 3.成本性态分析方法

统计学第四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由反映总体单位某一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到的指标是() A.总体单位总量 B.质量指标 C.总体标志总量 D.相对指标 2.各部分所占比重之和等于1或100%的相对数() A.比例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结构相对数D.动态相对数 3.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4.76% B.95.45% C.200% D.4.76% 4.某企业计划规定产品成本比上年度降低10%实际产品成本比上年降低了14.5%,则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 A.14.5% B.95% C.5% D.114.5% 5.在一个特定总体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存在一个单位总量,但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标志总量 B.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但必须只有一个标志总量 C.只能存在一个单位总量和一个标志总量 D.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和多个标志总量 6.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指标的总体单位应是() A.大量的 B.同质的 C.有差异的 D.不同总体的

7.几何平均数的计算适用于求() A.平均速度和平均比率 B.平均增长水平 C.平均发展水平 D.序时平均数 8.一组样本数据为3、3、1、5、13、12、11、9、7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3 B.13 C.7.1 D.7 9.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 A.方差 B.极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10.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大小时,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 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 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 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 11.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12.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决定于总体次数的分布状况。在对称的钟形分布中() A.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C.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D.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众数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某地区人口数B.某地区死亡人口数C.某地区出生人口数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是使学生正确理解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其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汽车维修企业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二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好学上进、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二、课程设置说明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为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开僻了另一片天地,由于现代汽车维修企业具有服务性工业企业的特征,企业规模越大、人员越多,就越需要企业管理,毕竟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为此,在有关汽车维修专业开设了《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这门课,目的是为了在培养更多“懂管理的技术维修人员”的同时也培养更多“懂维修技术的管理人员。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属于专业基础课,为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适用于高职高专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了解、掌握维修企业管理知识。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36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章企业管理概论 1.1企业管理基本概念 1.2工业企业管理的发展过程 1.3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厂长/经理负责制 1.4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机构 重点掌握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机构,正确认识将来工作后自己的工作性质。 第二章企业经营管理 2.1汽车维修业现状及行业特点

2.2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管理 2.3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管理实务 重点掌握汽车维修业现状及行业特点,为将来步入社会作充分准备。 第三章生产技术管理 3.1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管理 3.2汽车维修企业的技术管理 3.3汽车预防维修制度 3.4汽车的维护和修理 3.5汽车检测与诊断 3.6汽车维修企业的科技管理 3.7技术责任事故及处理 了解汽车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重点掌握汽车的维修和修理及检测与诊断等。 第四章质量管理与质量检验 4.1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概述 4.2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 4.3汽车维修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 4.4汽车维修企业的质量检验 4.5汽车修竣出厂规定与验收标准 重点掌握汽车维修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对企业的质保体系有一定的理解。 第五章维修物资及设备管理 5.1汽车维修物资管理 5.2汽车维修设备管理 都作为简单掌握内容 第六章企业财务管理 6.1汽车维修企业的财务管理 6.2汽车维修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6.3汽车维修企业的营业收入 6.4汽车维修企业的成本管理与费用管理 6.5汽车维修企业的利润和分配 6.6汽车维修企业的财务报告 6.7汽车维修企业的财务分析

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成教版

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成教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成教版) (2014年3月修订) 课程名称(中文):行政管理学(英文):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课程类别:必修课适用层次:专升本 总学时:64 总学分:4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 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本课程是行政管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 2.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主要介绍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突出中国特色,强调理论性和应用性。教学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现代的科学的行政意识,提高运用行政管理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行政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 第一章导论 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行政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行政管理学的创立及其发展状况,掌握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了解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认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的重要意义。 重点与难点:重点:行政管理学的创立及其发展状况;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难点:如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 第二章行政环境 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行政环境的含义,行政环境的构成,认识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依性;认识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对行政管理的意义。 重点与难点:重点:行政环境的构成;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宗教、自然、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难点: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依性。 第三章行政职能 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行政职能的含义和特点、行政职能体系,掌握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演变情况,认识前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当代资本主义的行政职能;认识转轨时期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的必然性、必要性和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多学科相互渗透、互相经合的综合性学科。它突破了传统会计的界限,服务参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主要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所需的信息,对于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已成为工商管理各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经营预测、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标准成本法、全面预算及作业成本法等。Management Accounting is a important branch of modern accounting .It is a comprehensive discipline with multi-disciplinary interpenetration and interosculation, which breaks through the boundaries of traditional accounting, serves and participates in the internal operation &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mainly provides the information needed for managers to make decision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enhance economic efficiency.And Management Accounting becomes a major discipline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students. T 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cost behavior analysis ,variable cost method,cost volume profit analysis ,operational forecast,operational decision,long-term investment decision etc. - 4 -

企业战略管理B教学大纲

《企业战略管理B》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0711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 学时32 学分 2 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法方向)、会计学、农林适用专业经济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 I大纲文本 、课程内容 (一)战略管理概论 1?战略管理的本质 2? *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 3?战略管理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4?战略管理过程 5?战略管理系统 6?战略管理者 7? *战略管理中的重要概念思考题 本章案例福特汽车公司概况 (二)△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概述 2? *宏观环境因素分析 3? *产业竞争性分析 4? *产业内部结构分析——战略集团 5? *竞争对手分析 6? *市场信号辨识思考题 本章案例福特汽车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三)* △企业的内部环境分析 1?企业内部环境 2?企业独特竞争能力分析 3?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的方法 4?企业财务分析思考题 本章案例福特汽车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 (四)* △企业使命与战略目标 1?企业使命 2?环境、战略、能力的匹配 3?战略目标思考题 本章案例福特汽车公司的使命及战略目标案例课程 (五)* △公司战略选择 1 ?稳定发展战略 2.发展战略 3.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方式 4.防御战略 5.战略组合与战略选择实践 思考题

本章案例福特汽车公司的战略选择 六)* 公司国际化经营战略 1.公司国际化经营的原因及特点 2.国际化经营的环境因素分析 3.公司一般国际竞争战略的选择 4.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 5.影响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的因素 6.国际战略联盟 思考题 本章案例福特汽车公司的全球战略 (七)* △经营单位竞争战略选择 1.成本领先战略 2.差异化战略 3.集中化战略 4.选择一般竞争战略的原则 5.中庸战略 6.产业结构与竞争战略 思考题 本章案例百事可乐公司与可口可乐公司的竞争 八)战略评价方法及战略选择过程 1.*增长率一市场占有率矩阵法 2.*行业吸引力一竞争能力分析法 3.*生命周期法 4.*产品一市场演化矩阵法 5.*PIMS 分析 6.汤姆森和斯特克兰方法 7.战略选择过程 思考题 本章案例福特汽车公司的战略评价 案例课程 九)* 制定职能战略 1.市场营销战略 2.财务战略 3.生产(作业)战略 4.研究与开发战略 5.人力资源战略 思考题 本章案例福特汽车公司的职能战略 十)*战略与组织结构 1.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2.组织结构设计的随机制宜理论 3.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4.组织结构类型的选择 思考题 本章案例福特汽车公司的组织结构十一)领导与战略1.领导的涵义 2.领导理论 3.领导者能力与战略的匹配 思考题 本章案例福特汽车公司的领导者 (十二)* 战略控制

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素质学分数2 1.课程名称(中文)药事管理学 (英文) Pharmaceutical Administration Science √□ 专业素质教育□非专业素质教育□ 特殊素质教育 2.课程类别√□ 必修□ 选修□自修; □核心素质教育√□ 非核心素质教育 3.课程学时 总学时: 36理论教学学时: 36实践教学学时: 0及其分配 4.适用院系 生命科学学院制药工程系 、专业 5. 先修课程预 《药物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合成反应》《制药化工过备知识程与设备》《化工原理》《仪器分析》 二、本门课程的意义、作用及教学目的、要求 1、本门课程的意义、作用 意义:药事管理是国家对药学事业的综合管理,是药学事业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管理的总称。药事管理学是药学与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哲学等 学科互相交叉渗透而形成的综合性边缘学科。药事管理涉及到药学事业的各个方面及 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价格、广告、使用等环节,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现已发展 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现代药 学实践中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原理、方法;明确管理与药品安全有效的关系规律; 熟悉药事组织和药品质量管理;掌握药事法律、法规和药师行为准则。是药学专业医 药事业管理方向、国际医药贸易方向的专业必修课。 作用:根据本科教学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的原则,使学生运用药事管理的 基本知识分析药学实践活动,以奠定实际工作基础。 2、教学目的及要求 目的: 【专业素质】 知识目标: (1)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2)使学生在掌握药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了解药事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