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天然产物农药课程论文修改版

天然产物农药课程论文修改版

天然产物农药课程论文修改版
天然产物农药课程论文修改版

天然产物农药课程论文

苯氧乙酸类除草剂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姓

吴小虎 学 号 2011301200607 专

应用化学

中国·武汉

二○一四 年 六

苯氧乙酸类除草剂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摘要:本文对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发展史,应用概况以及作用机理做了简要概述。主要介绍了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研究现状,检测技术和新进展。

关键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作用机理、研究现状、进展

1.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发展史

1941年合成了第一个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品种2,4-滴,1942年发现了该化合物具有植物激素的作用,1944年发现2,4-滴和2,4,5-涕对田旋花具有除草活性,1945年发现除草剂2甲4氯。此类除草剂显示的选择性、传导性及杀草活性成为其后除草剂发展的基础,促进了化学除草的发展。迄今为止,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仍然是重要的除草剂品种。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基本的化学结构是:

由于在苯环上取代基和取代位不同,以及羧酸的碳原子数目不同,形成了不同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品种。常用的品种见下表。2,4,5-涕(2,4,5-T)曾用作落叶剂大量使用过,因含有致畸物质二噁英而停用了。目前在中国使用的这类除草剂主要有2,4-滴和2甲4氯。 常见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品种

常见苯氧羧酸类除草剂

品种

通 用 名 化 学 名 应 用 作 物

2,4-滴(2,4-D)

2,4-二氯苯氧乙酸 禾谷类作物、大豆、牧草、草坪、非耕地 2甲4氯(MCPA) 2-甲基-4-氯基苯氧乙酸 禾谷类作物、碗豆、亚麻、

牧草、草坪、非耕地

2,4-滴丙酸

(dichlorprop)

2,4-二氯苯氧丙酸 非耕地、草坪 2,4-滴丁酸(2,4-DB) 2,4-二氯苯氧丁酸 大豆、花生、豆科牧草

2甲4氯丙酸(mecoprop) 2-甲基-4-氯基苯氧丙酸 非耕地

2甲4氯丁酸(MCPB) 2-甲基-4-氯基苯氧丁酸紫花豌豆

2.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应用概况及作用机理

2.1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应用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是在α-C上带有取代基的羧酸除草剂。取代基主要有苯氧基、芳氧基、杂环氧基苯氧基等。脂肪酸主要有乙酸、丙酸、丁酸等。除草剂的大规模应用可追溯到1942年,当时人们发现了2,4-二氯苯氧乙酸的除草活性并加以开发。中国从1956年开始在稻田、麦田使用2,4-滴防治杂草,随后2,4-滴迅速发展,类似品种相继被开发出来,按其结构特性被划分为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能和生长素一起通过控制草地和多年生阔叶杂草的生长来促进主栽农作物的生产力。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常被加工成酯、酸、盐等不同剂型,

其主要品种有2,4-滴、2甲4氯、2,4,5-三氯苯氧乙酸等,不同剂型的除草活性大小为酯>酸>盐,而在盐类中,胺盐>铵盐>钠盐(钾盐)。

2.2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属于激素类除草剂,在低质量浓度下,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高质量浓度下能杀死双子叶植物,但对单子叶植物影响很小。例如2,4-滴在质量浓度为0.5~1.0 mg/L时可用作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基质成分,质量浓度为1~25 mg/L时可防止果树落花落果,在较高质量浓度(1000 mg/L)下,可作为除草剂杀死多种阔叶杂草。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处理植物后,可被植物根、茎、叶吸收,并进行传导,如通过茎叶吸收的除草剂可通过植株的韧皮部向下传导至根部,而通过根吸收的除草剂可通过植株的木质部向上传导到达全株,促进植物体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胞过度分裂和伸长,从而阻碍物质运输,导致植物畸形并死亡。该类除草剂处理植物后表现的主要症状有:1)根系停止生长,不能有效吸收水分和无机盐;2)叶面皱缩,不能有效进行光合作用;3)叶柄弯曲畸形,养分不能顺利输送。从分子生物学的观点来看,这类除草剂应是干扰RNA、特别是r-RNA及蛋白质的合成。

二、笨氧羧酸类类除草剂的应用技术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应用方法、应用时期和应用量等,都随作物、杂草种类和处理方法而异。通常稻田的施药时期以水稻分豪末期(即主茎五至六叶期)为最适宜,过早或过晚都易产生药害,影响产量。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献输,在水稻三叶期,每亩喷2,4一滴零点一斤(按有效成分计算,下同)水稻出现节部肿大等药害症状,若每亩喷零点二斤,即出现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的筒状叶植株,这些植株比正常植株减产百分之十四左右。同时,为了提高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在稻田的除草效果,喷药前要把水层撤浅,使杂草充分露出,接受药剂。用药量在一般情况下每亩喷零点二斤左右即可。麦类作物应在分蔓期(即主茎四至五叶期)喷药,过早则容易产生与水稻相同的筒状叶等药害征状,过晚则麦苗已握郁闭,影响杂草接受药剂,因而降低药效。麦田除草的剂量以零点一五至零点二斤为宜。玉米田进行叶面处理时,应在玉米抗药力最强的四叶期进行,这样既可避免药害又能提高除草效果,常用剂量为每亩零点二斤左右。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和农垦部实验农场等单位两年来的实验证明,在玉米出苗前三至五夭,每亩用零点二至零点二五斤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不仗可以消灭多种非禾本科杂草,并对马唐、稗草等禾本科杂草也有明显的杀伤作用,有些不能杀死的杂草,根系也受到严重抑制。根据农垦部实验农场的实验证明,在玉米出苗前和四叶期进行两次处理的杀草效果可达百

分之七十点二至百分之九十一点六。此外,在以稗草、马唐等杂草为主的玉米地,用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进行一次出苗前土壤处理,再枯合进行~次出苗后耙地,杀草效果也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又广东湛江农垦局所属建投农场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在花生、甘薯等作物栽种前二十天喷洒2,4一滴,对消灭当地危害严重的香附子(莎草科)杂草效果很好。

在喷液量方面,主要应保证杂草能均匀附着药剂,由于各种施药器械的喷洒速度和霜滴大小以及处理方法的不同,单位面积的需液量有很大差别。一般叶面处理时如用手动喷雾器喷洒,每亩用液量一百斤左右,用OKC机动喷霜器,每亩五十斤左右;用飞机喷洒每亩仅需6一7斤即可。如进行土壤处理,喳液量需适当加大,以保证喷洒用量。水源缺乏的地方也可与半湿土均匀混拌后撒施。

三、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最新进展

苯氧乙酸类化合物是最早使用的除草剂品种之一,在除草剂的品种和数量日益增长的今

天仍然是世界上产量较大的一个品种。近来,苯氧梭酸类除草剂的研究多集中在苯氧狡酸中

引进胺基或烷氧基,使其兼具醋或酞胺的性能。

引入胺基的有甲氨基(N一甲基一邻甲基苯氧乙酞胺),甲氧氨基【五2,(N一甲氧基一2一(邻氯苯氧基)丙酞氨〕,B一氯乙氨基(N一(日一氯一乙基一2,4一二氯苯氧乙酞胺,2一4磅/亩用于棉花、玉米、大豆、小麦地里除油菜类植物)以及低烷基氨基(V)(用于稻田除草)等。

值得一提的是把具有促进落叶性能的氰氨基(如氰氨基化钙用于棉花脱叫)及其衍生物

引入到分子中(N一氰氨基、邻氯苯氧乙酞胺除草剂),(IV)(防除葵、芥菜等)。

引进甲酞氨基时可使其兼具植物生长调节性能外(VII)(除草剂、生长调节剂)。此外还有引进芳胺基(VIII)(稻麦田除草剂),羟胺基和阱基等。

各种苯氧梭酞胺类的除草活力比较也曾进行过。

苯氧叛酸与醇作用生成醋类的研究有:生成叔丁醋(IX)(稻田除草,。.4kg/ha可杀死稗草),三氯丙烯醋(X)(双子叶除草剂)以及其它等。由丙块酸脂与酚作用制得的苯氧丙稀酸醋类(XI)可作为除草剂和生产调节剂。含磷的苯氧乙酸醋亦可作为除草剂(XII)。国内对有机磷除草剂的研究也正在进行。

上述介绍的在国外多数都获专利的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在苯环的对位上多含有氯,邻位上多含甲基或氯,与苯氧羧酸结合的胺或酵多含碳在1一5个以内。

近年来对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着重以下的研究:

(1)研究并使用了长侧链、高相对分子质量、低挥发性酯类。目前登记注册的2,4-滴酯类有乙酯、异丁酯、丁氧基乙酯、异辛酯等,其中以异辛酯的使用最为普遍;在英国等欧洲国家以及奥答疑呀往往将2,4-滴异辛酯与溴苯氰混用于麦类作物田。

(2)合成了2,4-滴乙二醇双酯与2,4-滴乙酰乙醇酸丁酯,前者的挥发性很小,渗透性强,渗入植物角质。

(3)制备以水为主要溶剂的新剂型See2,4-滴与See MCPA。这种剂型不仅显著降低挥发,而且大大减少二甲苯等有机溶剂的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四、苯氧梭酸类除草剂的检测技术

目前,对苯氧梭酸类除草剂检测技术的分析报道有薄层色谱、毛细管电泳、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以及酶免疫检测技术和其他生测技术等。

由于苯氧梭酸类化合物挥发性很差,不易气化,同时极性也较大,因此使用气相色谱检测之前需要衍生化,再结合气相色谱的检测器或质谱检测器测定。常用的甲醋衍生化试剂有重氮甲烷、甲醇一三氟化硼、甲醇一三氯化硼、三甲基硅基重氮甲烷一甲醇、氢氧化四丁基胺一碘甲烷等,但重氮甲烷和三氟化硼丁醇毒性较强,且整个操作步骤较烦琐、分析成本较高、单个样品的检测周期较长;薄层色谱法难以保证获得满意的重现性;使用毛细管区带电泳(CZE)胶束电动色谱(Mieellareleetrokinerieehromatogra-phy,MEKC)对除草剂检测的优势在于它有很高的理论塔板数,分离效率高。MEKC和CZE主要用于分析环境样品中的离子态除

草剂和极性药物的分离;酶免疫技术以其高灵敏度、快速、方便的检测越来越受到青睐,单克隆抗体可以给出准确到0.5mg/kg的检测结果,使现场筛选成为可能。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极性很强,挥发性弱,适合使用液相色谱进行分析,液相色谱的检测器类型相对较GC少,常用的是紫外检测器(UV)、荧光检测器(DAD)。酸性除草剂由于它们的酸性,在应用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分析方法时,适合采用大气压下电喷雾电离源(ESI)一负模式下进行检测分析。

五、苯氧乙酸类除草剂到农药、医药的研究

无论是医药或是农药产品,必须具有“选择毒性”,以能使功能不全的器官或有害的生物得以控制或恢复,从而对“正常”器官或非有害生物起到保护作用"尽管医药或农药产品在使用对象或形态上有相当差异,但“选择性”的要求则为一。

在农药中,苯氧乙酸类的2,4一滴和2甲4氯等为众所周知的“选择性”植物激素型除草剂"人们考虑以此类除草剂的基本结构为骨架,进行新农药和医药品的研发"此类除草剂作为配位体,与生物体内对应的受体或酶蛋白质发生作用,从而呈现生理活性"此类结构有否可能对其他对象物的相应结构及性质的蛋白质发挥作用,并由此开发新的农药或医药呢?对此,人们进行了研究。

结语:

近年来,新型除草剂的开发工作十分活跃,尤其光学活性农药将更加引人注目,我们相信具有高效、无公害的新型笨样羧酸类除草剂将继续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赵善仓,朱爱国,王建,郭长英. 2-甲基-4-氯苯氧乙酸在玉米植株、籽粒和土壤中的残留. 农药,2009,48(11).

[2]《苯氧羧酸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3]唐除痴,李煜昶,陈彬等. 农药化学. 489-500页.

[4]张玉聚. 除草剂应用与销售技术服务指南. 1998, 280-283页.

[5]莫汉宏,苏允兰,安凤春. 苯氧羧酸等除草剂在土壤中的结合残留.(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

[6]王铭琦,叶非.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新农药,2005年1期.

[7]张玉聚,张德胜,刘周扬,潘同霞,李菊梅.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药害与安全应用农. 农药,第42卷,第1期(2003).

[8] 岳永德. 农药残留分析[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8):309.

[9] 徐汉虹. 植物化学保护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168-187.

[10] HEDMAN K B, ERNE K, áKERBLOM M. Field Application ofPhenoxy Acid Herbicides[J]. Studie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1980(7): 73-77.

[11] 张一宾. 世界农药新进展[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25-43.

[12] SHIN H S, JUNG D G. Determination of Chlorine Dioxide inWater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J]. Journal ofChromatography A, 2006, 1123(1): 92-97.

[13] 杨胜勇, 王明学, 匡亮,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2,4-D对两种绿藻生长的影响[J]. 淡水渔业, 2005, 5(6): 28-30.

[14] GROSSMANN K. Mode of Action of Auxin Herbicides: A NewEnding to a Long, Drawn Out Story[J]. Trends Plant Sci, 2000(5):506-508.

[15] 吴文君. 农药学原理[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241-242.

[16] 王铭琦, 叶非.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新农药, 2005(1): 20-22.

[1]苏少泉 . 除草剂概论[J].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9:25-54.

[17]Grassmann K. Auxin herbicides: Current status ofmechanism and mode of action [J]. Pest Manag Sci.,2010, 66(2): 113-120.

[18]Zawierucha J E, Penner D. Absorption translocation,metabolism and spray retention of quinclorac in Digitariasanguinalis and Eleusine indica[J]. Weed Sci.,2000, 48(3): 296-301.

[19]牟仁祥,陈铭学.稻米中13种苯氧狡酸类除草剂多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测定.分析测试学报,2008,27(9):973一976.

常用生物农药介绍

常用生物农药介绍! 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属抗生素类杀菌剂,具较好的内吸性。防治苹果霉心病、轮纹病、炭疽病,用300-500倍液,在花期至膨果期前连喷2次;防治斑点落叶病,在落花后7-10天开始喷施,春梢期喷施2次,秋梢期喷1次,若能与波尔多液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4%农抗120水剂:属广谱抗菌素,对病害有预防和治疗作用。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用20倍液涂抹刮除病斑后的病疤,治疗效果可达80%以上;防治白粉病,在发病初期,用有效浓度100毫克/升药液进行喷雾,过15-20天再喷1次,如果病情严重,可缩短喷药时间的间隔期。 B.T杀虫剂:常用细菌农药,以胃毒作用为主,对鳞翅目害虫防治效果可达80%-90%。防治桃小食心虫于卵果率达1%时,喷施B.T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防治刺蛾、尺蠖、天幕毛虫等鳞翅目害虫,在低龄幼虫期喷洒1000倍液。 1.8%齐螨素乳油:属抗生素类杀螨杀虫剂,对害螨和害虫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不能杀卵。防治红蜘蛛于落花后7-10天两种害螨集中发生期喷洒5000倍液,持效期30天左右。对二斑叶螨、黄蚜、金纹细蛾也有较好的防效。

25%灭幼脲悬浮剂:属生物化学类农药,以胃毒作用为主,兼触杀作用,持效期15-20天。对鳞翅目害虫有特效,杀卵和幼虫,还能使成虫产生不育作用,生产上主要用于防治金纹细蛾,防治适期为成虫羽化盛期,使用浓度为2000倍液。该药尤其是对那些已经对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等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害虫,有良好防治效果。 20%杀蛉脲悬浮剂:属昆虫生长抑制剂,与25%灭幼脲相比,杀卵、虫效果更好,持效期长。防治金纹细蛾使用浓度为8000倍液;防治桃小食心虫,在成虫产卵初期、幼虫蛀果前喷6000-8000倍液。 杀蛉脲悬浮剂:属昆虫生长抑制剂,对鳞翅目害虫的卵、幼虫防治效果明显。防治金纹细蛾在其幼虫发生期使用2000倍液;防治桃小食心虫,在成虫产卵盛期、幼虫蛀果前喷洒1000-1500倍液。 鱼藤酮:属植物源杀虫剂,具触杀、胃毒、生长发育抑制和拒食作用。在蚜虫发生盛期初始,用2.5%鱼藤酮乳油750倍液喷雾。施药后的安全间隔期为3天。 25%杀虫双水剂:属于神经毒剂,具有较强触杀和胃毒作用,并兼有一定的熏蒸作用。防治叶螨,在若螨和成螨盛发期喷洒800倍液,可兼治苹果全爪螨、梨星毛虫、卷叶蛾等。用杀虫双水剂喷雾时,可加入0.1%的洗衣粉,能增加药液的展着性。

绿色化学结课论文

绿色化学论文 题目绿色化学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应用化学 年级 2012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2015年 10月26日 绿色化学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xxxxxxxxxxxxxx,xx,xxxxxx) 摘要:一个世纪以来,化学取得了十分辉煌的进步。同时,受传统发展观影响,化学工业向环境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给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随着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以及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绿色化学”的研究和实施正在全球兴起,并被认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绿色化学是20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现已成为当前化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而且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关键词: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而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称为绿色技术、环境友好技术或清洁生产技术,是利用化学原理来防止污染的一门学科[1]。其研究的目的为,通过一系列的原理与方法来降低或除去化学产品设计、制造与应用中有害物质的使用与产生,使所设计的化学产品或过程更加环境友好。绿色化学包括所有可以降低对人类健康与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化学方法、技术和过程。与传统的污染处理不同,绿色化学通过改变化学产品或过程的内在本质,来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使用与产生。这种方法是非常科学的, 因为物质的化学结构与其毒性具有内在联系。由于这个联系,绿色化学家可以设计或重新设计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使其具备所需的特性又避免或减少有毒基团的使用与产生。同时,绿色化学追求高选择性反应,极少生成副产品,甚至达到原子经济性,实现零排放。 1绿色化学的发展以及现状 20世纪末期,人们开始留意到可以通过化学方式减少化学污染,这种方式很快在西方国家推广起来。1990年美国国会率先通过了“污染预防法案”,明确提出“污染预防”这一新概念,并将其确立为国策。这种改变过去将污染控制着重于末端处理转向源头削减,并将废物的源头削减、循环回收利用和处理、处置三者结合起来,形成特有的一种“绿色意识”,加之化学面临的挑战,很快便出现了“绿色化学”这一新概念,这是化学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控制科学发展前沿课程论文报告

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课程名称控制科学发展前沿讲座教师姓名 研究生姓名 研究生学号 研究生专业 所在院系自动化学院 类别: 硕士 日期:

对智能控制技术的认识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材料、能源等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生产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复杂的控制系统,导致了控制对象、控制器、控制任务等更加复杂。与此同时,对自动化程度的要求也更加广泛,面对来自柔性控制系统(FMS)、智能机器人系统(IRS)、数控系统(CN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复杂系统的挑战,经典的与现代的控制理论和技术已不适应复杂系统的控制。智能控制是在控制论、信息论、人工智能、仿生学、神经生理学及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类高级信息与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是自动控制发展的高级阶段。 2 背景和意义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复杂的大系统,导致了控制对象、控制器以及控制任务和目的的日益复杂化。别一方面,人类对自动化的要求也更加广泛,面对来自旬电力系统、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智能机器人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核电站安全运行控制、航空航天及军事指挥系统等复杂性系统的挑战,传统的自动控制理论和方法显得已不适应于复杂系统的控制。能否建立新一代的控制理论方法来解决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已成为各国控制学术界所共同关心的热门研究课题。 近年来人们开始认识到,在许多系统中,复杂性不仅仅表现在高维性上,更多则表现在:(1)被控对象模型的不确定必;(2)系统信息的模糊性,信息模式;(3)高度非线性;(4)输入(传感器)信息的多样化;(5)多层次、多目标的控制要求;(6)计算复杂性和庞大的数据处理以及严格性能指标。自然,对于复杂系统需要在传统的控制理论基础上结合其它学科的知识,建立一种更有力的控制理论和方法,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智能控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和形成的。 人类对智能机器及其控制的幻想与追求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然而,真正的智能机器只有在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成为可能。人工智

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 规范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农药登记试验管理,规范农药登记试验行为,确保农药登记试验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真实性,保证农药登记评审工作的科学、有效,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为申请农药登记提供数据而进行的试验,包括产品化学、药效、毒理学、残留和环境影响等试验。 第三条农药登记试验单位开展农药登记试验应当遵循本规范。 第二章组织和人员 第四条农药登记试验单位(以下简称“试验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配备试验单位负责人、试验项目负责人(试验技术负责人)、质量保证人员、试验人员、档案管理员、样品管理员等。 第五条试验单位负责人应当为法定代表人或者取得法人授权的人员,主要职责包括以下方面: (一)全面负责试验单位的建设和组织管理,确保试验单位能够履行本规范; (二)配备相应的设施、仪器设备、材料和人员,确保项目及时正常开展; (三)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留存每位工作人员的任职资格、培训情况、经历和工作职责的记录; (四)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加强业务培训;

(五)组织制修订标准操作规程,保存所有版本及修订记录,确保按最新版本执行; (六)设立质量保证部门,任命质量保证人员,并确保其履行职责; (七)制定并及时更新试验主计划表,掌握各试验项目的进展,每个试验项目启动前任命试验项目负责人,在多场所试验中根据需要任命试验分项负责人; (八)确保试验项目负责人、试验分项负责人、质量保证人员和试验人员之间信息交流通畅; (九)监督试验项目负责人书面批准试验计划,并提供给质量保证人员; (十)建立计算机系统,并按照本规范要求进行系统验证、运转和维护; (十一)提供良好的安全防护措施; (十二)与委托方签订委托协议或合同,明确试验计划、完成期限等,及时将协议或合同、样品封样编号及产品名称、试验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预计启动和完成日期、试验地点等信息上传至农业部规定的农药管理信息平台。 第六条试验项目负责人应当对试验全过程和最终试验报告负责,主要职责包括以下方面: (一)批准试验计划,确保试验计划满足委托方的技术要求;核查试验条件,确保满足试验要求; (二)及时向质量保证人员提交试验计划副本,在试验过程中与质量保证人员保持有效沟通; (三)确保试验人员可随时获取试验计划,并按照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或试验准则开展试验,确保安全防护措施执行到位;

(整理)先正达农药详细介绍.

先正达世高讲论 产品名称:10%世高水分散粒剂 产品规格:50克×100袋,10克×50袋×8盒 主要成分:10%苯醚甲环唑 农药登记证号:LS99008 分装登记证号:LS99008-F01-142 分装批准证书号:HNP32057-D3301 执行标准号:Q/320583GQB08-2003 产品特点:内吸广谱杀菌剂,可防治各类黑斑病、黑星病、炭疽病、早疫病、斑点落叶病等大多数高等真菌性病害,具有强治疗效果和长持效期的特点。使用方法: 作物防治 对象 用药量使用方法 安全 间隔期 梨树黑星病稀释6000-7000倍保护性防治:从嫩梢至10毫米幼果期,每隔7-10天喷一次药。随后视病情,每隔7-10天喷一次药。 或与其它药剂交替使用。 30天 精品文档

治疗性防治:发病4天内喷一次药;每隔7-10天再喷一次,或与其它药剂交替使用。 西瓜炭疽病50-75克/亩发病前或初期,叶面喷雾。3天大白菜黑斑病35-50克/亩用足量的清水稀释药剂,发病时开始叶面喷施,每隔14天左右再喷一次。21天番茄早疫病67-100克/亩用足量的清水稀释药剂,在发病前进行第一次叶面喷雾,每隔10天左右再喷一次。7天苹果树斑点落叶病稀释1500-200倍发病初期喷第一次药,每隔7-10天再喷一次。30天 注意事项: 1、勿让儿童接触本品,加锁保存。不能与食品、饲料存放在一起。 2、施药时,应穿长袖衣、长裤、靴子,带面罩和手套。请勿在施药现场吸烟和饮食。 3、施药后,彻底清洗防护用具,洗澡,并更换和清洗工作服。 4、本产品对鱼及水生生物有毒,勿将药液或空瓶子弃于水中,避免影响鱼类和污染水源。 5、使用过的空包装,用清水冲洗三次,压烂后土埋,切勿重复使用或改作其他用途。 6、未用完的制剂应保存在原包装内,切勿将本品置于饮料容器内。 7、本品应贮藏在避光、干燥、通风处。贮藏温度应避免低于-10℃或高于35℃。 精品文档

工业工程结课论文1

新时代下我国工业工程的发展应用研究 摘要:工业工程主要是通过优化和重新组织工作系统的方法, 达到提高效率的 目的, 是一种不需要投资或只需少量投资就能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通过分析工业工程在我国应用及发展的基础上, 借鉴国外工业工程实施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实施与应用工业工程的设想, 并对我国工业工程的未来应用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工业工程;应用;发展;探讨 0引言 工业工程在国外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美国五大工程学科之一。它融工程和管理于一体, 对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工业工程( IndustrialEngineering, IE) 是以规模化工业生产及工业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 以优化生产系统,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效益为追求目标, 在生产制造技术、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等科学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交叉边缘学科。在改革开放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之后, 中国的经济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从过去的资金引进,转变成为现在对技术、管理、人才的引进, 其中也包括对工业工程的引进。 1工业工程思想在高校改革中的应用 工业工程思想,亦称IE 意识,是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而逐步形成起来的基本思想,反之又使IE实践符合其科学规律,产生具有指导作用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也可叫做IE 的灵魂,或称之为IE 精神。IE 意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即成本和效率意识,问题和改革意识,工作简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意识,全局和整体意识,以人为中心的意识。树立工业工程思想(IE意识)比掌握工业工程方法和技术更为重要,这种思想意识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对高校改革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不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我国高校的改革必须在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上全面展开,这种改革绝不是资源的简单重组,换汤不换药,而是对现有资源进行更合理的优化配置,达到系统的整体优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这既符合工业工程思想(IE意识) ,也是我们高校改革的目的之所在,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思想指导实践,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高校改革的各项具体工作中,能否牢固树立工业工程思想( IE 意识) ,自觉运用和贯彻工业工程思想,是高校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的关键。 2工业工程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中国工业工程(CIE) 诞生后,经过20 多年的发展,已经在千百家企业不同程度地应用了工业工程,相当数量的企业应用效果显著。涉及到汽车、钢铁、机械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 摘要: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可以采用兴趣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信息化教学, 探究性教学等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是:

1、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2、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教师在课程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 3、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师对教学批判反思的能力,这些与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发展。 二、传统化学教学对有效教学的不利影响 1、教学目标的设定只重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提高。 传统的教学目标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对于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化学知识,教师会组织和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和巩固,认为学生做对题了,化学就学好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由于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变化,以至于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不但达不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反而还容易让学生产生“熟能生厌”的厌

化工学科前沿结课论文 (3)

化工新技术结课论文 ---煤炭直接液化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煤炭直接液化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摘要】我国煤炭储量丰富,煤液化制油技术是缓解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原油供应不足的措施。而催化剂在煤直接液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煤炭直接液化用催化剂的分类,催化原理以及应用前景及进展。论述了铁催化剂、超微高分散性催化剂、微生物酶催化剂在煤液化方面的研究。以推进煤直接液化的工业应用。 【关键词】煤炭直接液化催化剂进展

0.引言 世界上煤的储量比石油丰富得多,有可能成为未来燃料的主要来源[1]。煤直接液化能够提供分子量比原煤低,H/C原子比比原煤高的液体燃料, 仍是广泛研究的从煤制备洁净液体材料的重要途径[2] , 公认的比较成功的煤直接液化工艺有两段或多段工艺和煤油共处理工艺,近年来还有铁基催化剂、超微高分散性催化剂、微生物酶催化剂、煤与废塑料在直接液化应用中的研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一种煤直接液化工艺开发的成功与否, 取决于其采用的催化剂。根据煤直接液化工艺的特点, 可将煤液化催化剂分为两大类: 一类用于从煤直接生成液化油, 另一类用于将液化油进一步提质制备满足市场需要的运输燃料油。 1.煤直接液化的原理 煤直接液化是煤在一定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加氢转化的过程[3],煤分子中的一些键能较小的化学键发生热断裂,成较小分子的自由基。在加氢反应中所使用的循环油通常采用H/ C较高的饱和烃,在加压时又有相当量的气相氢溶于循环油中,两者均提供使自由基稳定的氢源。由于C—H键比H—H键活泼而易于断裂。因此,循环油是主要的供氢载体,催化剂的功能是促进溶于液相中的氢与脱氢循环油间的反应,使脱氢循环油加氢并再生。在直接液化过程中,煤的大分子结构首先受热分解,而使煤分解成以结构单元缩合芳烃为单个分子的独立的自由基碎片。在高压氢气和催化剂存在下,这些自由基碎片又被加氢,形成稳定的低分子物。自由基碎片加氢稳定后的液态物质可分成油类、沥青烯和前沥青烯等三种不同成分,对其继续加氢,前沥青烯即转化成沥青烯,沥青烯又转化为油类物质。油类物质再继续加氢,脱除其中的氧、氮和硫等杂原子,即转化为成品油。成品油经蒸馏,按沸点范围不同可分为汽油、航空煤油和柴油等[4]。催化剂的作用是吸附气体中的氢分子,并将其活化成活性氢以便被煤的自由基碎片接受。煤直接液化是生产液体燃料的替代品和煤基材料的重要方法,是煤炭高效洁净利用技术的方向之一。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研究和发展,煤直接液化技术已基本成熟。要使煤炭直接液化达到商业可行的目标,开发有效、环境友好和成本低廉的催化剂是关键技术之一。 2.煤直接液化用催化剂 2.1煤直接液化用催化剂的分类 作为煤炭直接液化催化剂,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钴(Co)钼(Mo)、镍(Ni)催化剂;第二类是金属卤化物催化剂,如ZnCl2、SnCl2等;第三类是铁系催化剂,包括含铁的天然矿石、含铁的工业废渣和各种纯态铁的化合物(如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硫化物)。研究表明,第一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高,但这类催化剂价格比较昂贵而且丢弃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因此用后需要回收。第二类金属卤化物催化剂属酸性催化剂,裂解能力强,但对煤液化装置有较强的腐蚀作用。第三类铁系催化剂活性/价格比高,进入灰渣对环境没有污染,是目前煤炭直接液化催化剂研究的重点方向。 2.2催化原理 催化原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铁基化合物及钼的化合物, 而这两种类型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又都与硫有关, 因为硫在煤液化中的加入都促进了这类催化剂活性的提高。黄铁矿在煤液化中的催化作用早为大家所公认,穆斯堡尔谱测定铁硫化物催化剂在煤液化时的转化机理表

农药剂型大全

原母药 原药 TC 母药 TK 液体剂型 水剂 AS 微囊悬浮剂CS 可分散液剂DC 乳油 EC 水乳剂 EW 微乳剂 ME 油剂 OL 悬浮剂 SC 可溶液剂SL 超低容量剂 UVL 滴加液 MA 固体剂型 干悬浮剂DF 粉剂 DP 细粒剂 FG 颗粒剂 GR 大粒剂 GG 微粒剂 MG 可溶性粒剂 SG 可溶性粉剂 SP 中国农药剂型名称及代码 水分散粒剂WG 笔剂 CA 可湿性粉剂WP 可溶性片剂WT 用于种子处理的剂型 干拌种剂DS 悬浮种衣剂 FS 种衣剂 SD 湿拌种剂WS 其他剂型 气雾剂 AE 块剂 BF 缓释剂 BR 电热蚊香液 EL 电热蚊香片 EM 电热蚊香浆 ET 烟剂 FU 乳膏 GS 压缩气体制剂 GA 丸剂 PT 毒饵 RB 喷射剂 SF 片剂 TA 追踪粉 TP 熏蒸剂 VP 1

主要剂型 一、乳油EC 二、微乳剂ME 三、水乳剂EW 四、可湿性粉剂WP 五、可溶性粉剂SP 六、水分散粒剂WG 一、乳油 (一)、乳油的概念 乳油是农药基本剂型之一,它是由农药原药按规定比例溶解在有机溶剂 (如苯、甲苯)中,再加入一定量的农药专用乳化剂而制成的均相透明油状 液体,加水形成稳定的乳状液。 优点:加工过程简单、设备成本低、配制技术容易掌握,有效成分含量 高,储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药效高。 缺点:使用大量的易燃、有毒有机溶剂,加工储运安全性差,使用时气 味大,对环境相容性差。因此乳油的发展方向是高浓度乳油,部分代替有机 溶剂的水基型制剂。 (二)、乳油的加工工艺 1、组分及要求:凡是液态或在常用有机溶剂中易溶解的农药原药一般均可加工成乳油;对水溶性较强的原药,加工成乳油较为困难,需使用助溶剂。原则上,乳油含量越高越经济。 溶剂对原药起稀释和溶解作用,要求对原药溶解度大,与原药相容性好,来 源丰富成本低,闪点高,常用溶剂如 :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类化合物。 乳化剂是乳油配方筛选的关键,常用复配乳化剂,多为非离子型与阴离子型十二烷基苯 磺酸钙的混合乳化剂。 助剂能提高溶剂对原药的溶解能力,常用的如醇类、酮类、乙酸乙酯。 2、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jit与七大浪费

“现代生产与物流管理”课 程论文 基于JIT思想的相关课题研究报告 授课学期2015学年至2016学年 第2学期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学号20144008 姓名王欢 交稿日期5月8日 成绩 阅读教师签名 日期

论题一:消除浪费JIT的关键内容。指出一些浪费的根源,并讨论如何消除这些浪费。 1.1精益生产(简单介绍JIT基本概念和该理念的来源) 1. 1 .1精益生产综述 首先,谈到JIT就不得不先来介绍一下精益生产这个概念。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根据其在一项名为“国际汽车计划”的研究项目中,基于对口本丰田生产方式((TPS: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的研究和总结,针对当时美国大量生产方式过于臃肿的弊病,于1990年提出的制造模式。其核心思想就是及时制造、消灭故障、消除一切浪费、向零缺陷、零库存进军。表2-1对精益生产方式与大批量生产方式进行了比较。 1.1.2准时化生产综述 JIT即准时化生产((JUST IN TIME)是精益生产方式的核心和支柱,它的基本思想就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这也是“JUST IN TIME”(JIT)一词所要表达的本来含义。它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人、设备、材料等投入要素的有效使用,消除各种无效劳动和浪费,确保在必要的时间和地点生产出合适数量和质量的品,从而实现以最少投入得到最大产出的目的。

1.1.3准时化生产的基本手段 JIT生产方式为了达到其所设定的目标,主要实施3个手段。 1、适时适量生产。 2、弹性配置作业人员。 3、过程质量保证。 1.2七大浪费(对企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浪费现象进行分类) 所谓浪费,在JIT生产方式的起源地丰田汽车公司,被定义为“只使生产成本增加的生产诸因素”,也就是说,凡是超过生产产品所绝对必要的最少量的设备、材料和工作时间的部分都是浪费,不增加价值的活动更是浪费。有些浪费是显形的、看得到的,而更多的则是隐性的,如库存积压、超期报废、搬运损伤、资金积压和利息损失等。消除浪费是精益生产的核心任务和出发点,精益的观点把生产中的浪费归纳为七种类型,如表2-2。 1.2.1减少浪费对企业的重要性(见下表分析)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 如何运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2. 化学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3.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化学史教育 4. 如何让化学史走进中学课埻 5. 怎样看待化学家的作用 6. 中国炼丹术为何未发展成为科学化学的成因分析 7. 现代美国化学研究领先地位的确立及其原因 8. 信息时代的化学教育前景 9. 关于化学发展的历史分期探讨 10. 现代化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1. 论中学历史教材中应增加科学史的仹量的必要性 12. 化学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3.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14. 提高学生的化学自学能力 15.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6. 略论在化学教学中如何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 17. 略论课埻提问的设计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18. 略论非智力因素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19. 如何运用化学实验发展学生能力 20. 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21. 中学化学课埻教学转化为社会实践的途径 22. 网络环境下的化学教学实践及思考 23. 浅谈数学知识在化学教学和学习中的应用 24. 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25.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26. 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测量与评价研究 27.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种方法 28. 化学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

29. 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30. 计算机辅劣教学在化学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31. 课埻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32. 论中学化学新教材的特点及教法 33. 优化课埻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34. 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埻教学效率 35. 在化学教学中倡导创新精神 36. 中学化学课埻教学转化为社会实践的途径探索 37.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38. 从教学理念更新到教学行为探索 39. 环境教育与中学化学教学 40. 浅谈中学化学计算题中数学知识的应用 41. 我国农药使用现状及环境影响分析 42. 浅谈我国中学教育模式与高考制度的关联性及利弊 43.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 44. 中学生的早恋调查及分析 45. 中学厌学的家庭、社会原因分析 46. 义务教育阶段对辍学生的对策研究 47. 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兴趣 48. 如何提高中学生化学实验的劢手能力 49. “研究性学习”在化学教育中的实践 50. 农村沼气的开发利用研究 51. 浅议大气臭氧层破坏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52. 浅议温室效应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53. 浅谈村、镇建设的规划与耕地保护 54. 浅议化学兴趣(提高)班教学的组织与实践 55. 乡村化学教材的编排与使用调查研究 56. 启发性教学”在化学教育中的实践 57. 环境保护兴趣组的组织与实践 58. 大气污染物(如粉尘)对农作物的影响调查与分析

电子与通信工程前沿技术系列讲座结课论文

电子与通信工程前沿技术 系列讲座结课论文 姓名:XXX 学号:XXXXXX 院系:XXXXXX 指导老师:XXXXXX 电子与通信工程前沿技术系列讲座结课论文 第一讲先进信号处理理论及在无线通信、多媒体等领域中的应用 这次报告主要讲了四方面的内容: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压缩感知理论框架、无线通信系统信号处理领域和多媒体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陈老师结合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理论及压缩感知理论,介绍了这些先进信号处理理论的发展研究状况,并通过实例给出了相关理论在无线通信和多媒体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接着,他讲述了自己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郑州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等院校联合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进展。 第二讲未来通信技术——认知无线电与协作通信 穆晓敏讲课的主要内容有:当前频谱利用现状、静态频谱分配的瓶颈及解决方案以及当前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向我们介绍了互联网+、智慧城市、人工智能(AI)、工业4.0、

DT时代等相关内容。 认知无线电技术已经向“网络与系统”的框架转变,为增强认知能力、降低认知成本,协作手段成为必然。物理层链路技术面临进一步提升性能的“瓶颈”,通过不同网络元素间的多维度协作提高系统整体性能是下一阶段移动通信系统增强的主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对环境背景信息和用户业务特征的广泛感知是智能化协作与联合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认知无线电与多维度协作通信的结合将成为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讲智能可穿戴设备概念、基于纺织纤维的可穿戴式产品 文老师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概念以及文老师所创建公司研发的基于纺织纤维的可穿戴产品。 智能可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最早的可穿戴设备用于军事、户外运动、人体检测等。苹果手表、微软手环和谷歌眼镜是当前最热门的智能穿戴设备,国内也涌现出大量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厂商,像小米手环等。 在不久的将来,智能可穿戴设备将成为人体的一部分,就像皮肤、手臂一样。在更远的未来,手机可能只需向人体植入芯片,而Siri将能直接通过对话帮你打电话,帮你订餐馆,了解你的一切隐私,跟你的亲密程度甚至超过你的家人——可能谷歌眼镜和苹果手表都不再是植入人体的芯片了,他们已经成为人体基因的一部分,可以参与人类的繁衍和进化。 第四讲嵌入式系统的开发

农药登记资料要求内容

农药登记资料要求 第一章总则 1.1为科学评价申请登记的农药产品,规农药登记申请资料,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登记管理办法》,制定本要求。 1.2农药登记申请资料包括登记试验资料及评估报告、农药产品质量标准及其检测方法、标签和说明书样、综述报告、与登记相关的其他证明文件、产品安全数据单、申请表、申请人证明文件、申请人声明、参考文献等。 申请资料引用的文献或者数据应当注明著作名称、刊物名称及卷、期、页等;未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应当提供资料所有者许可使用的证明文件。外文资料应当按照要求提供中文译本。 1.3登记试验资料包括产品化学、毒理学、药效、残留和环境影响等试验报告及评估报告。因安全性、稳定性等原因在使用时添加指定助剂的农药产品,应当提交添加该助剂的农药样品完成的登记试验资料。 本要求第三章至第七章明确了化学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卫生用农药的登记试验资料要求。 1.4农药原药(母药)、制剂、卫生用农药、杀鼠剂、登记变更和用于特色小宗作物的农药等登记资料要求见附件1~6。 药效试验区域选择应当符合附件7的有关规定。残留试验的作物分类和试验点数应当符合附件8和附件9的有关规定。

1.5申请人应提供1份纸质文件原件,按附件中的资料分类和项目排序,编排目录和页码,中文字号不小于宋体4号字,英文字号不小于11号,用A4纸以单册或分册装订。同时提交电子文档,电子文档应当与纸质文件的容一致。 1.6申请新农药登记,应提供有效成分标准品2克,主要代物和相关杂质标准品0.5克,原药(母药)样品100克(毫升),制剂样品250克(毫升)。 1.7 申请相同农药登记应进行相同农药认定,相同农药认定规见附件10。 1.8农药名称应当使用中文通用名或简化通用名,不得使用商品名称。新农药登记应当提供有效成分中文通用名称命名依据。农药名称命名原则见附件11。 1.9农药产品有效成分含量和剂型的设定应当符合提高产品质量、保护环境、方便质量检测和有效使用的原则。农药产品有效成分含量设定原则见附件12;农药制剂不同剂型产品质量规格及其理化性质项目见附件13。国家标准中未规定的剂型,应当提交剂型确定依据或说明。 1.10农药产品毒性按急性毒性分级,农药产品毒性分级标准见附件14。 1.11本要求未涉及的特殊情形,按照《农药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补充资料。 1.12农药登记资料由农业部所属的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保存。农业部批准登记的新农药登记资料永久保存;其他产品的登记资

化学史结课论文

结课论文 课程名称:化学史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课时:30学时 上课学期: 班级: 姓名: 学号: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 门捷列夫对化学这一学科发展最大贡献在于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他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现根据国家标准称为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既元素周期律。他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从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统化的任务。他还在表中留下空位,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门捷列夫叫它类硼、类铝和类硅,即以后发现的钪、镓、锗)的性质,并指出当时测定的某些元素原子量的数值有错误。而他在周期表中也没有机械地完全按照原子量数值的顺序排列。若干年后,他的预言都得到了证实。门捷列夫工作的成功,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攀登科学高峰的路,是一条艰苦而又曲折的路。门捷列夫在这条路上,也是吃尽了苦头。当他担任化学副教授以后,负责讲授《化学基础》课。在理论化学里应该指出自然界到底有多少元素?元素之间有什么异同和存在什么内部联系?新的元素应该怎样去发现?这些问题,当时的化学界正处在探索阶段。近五十多年来,各国的化学家们,为了打开这秘密的大门,进行了顽强的努力。虽然有些化学家如德贝莱纳和纽兰兹在一定深度和不同角度客观地叙述了元素间的某些联系,但由于他们没有把所有元素作为整体来概括,所以没有找到元素的正确分类原则。年轻的学者门捷列夫也毫无畏惧地冲进了这个领域,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工作。 他不分昼夜地研究着,探求元素的化学特性和它们的一般的原子特性,然后将每个元素记在一张小纸卡上。他企图在元素全部的复杂的特性里,捕捉元素的共同性。但他的研究,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可他不屈服,不灰心,坚持干下去。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又走出实验室,开始出外考察和整理收集资料。1859年,他去德国进行科学深造。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了物理化学,使他探索元素间内在联系的基础更扎实了。1862年,他对巴库油田进行了考察,对液体进行了深入研究,重测了一些元素的原子量,使他对元素的特性有了深刻的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前沿体验课结课论文

学科前沿结课论文: 故障诊断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故障诊断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大学里开设的课程总是异彩纷呈,可以无限地满足我们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似乎无论我们对哪一方面感兴趣,总可以在琳琅满目的课程条目中找到自己的归宿。然而,本学期我院开设的学科前沿专题,却在众多的课程中独领风骚,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其专业性、尖端性,在学术领域给我们打开了新的窗户,使我们眼前一亮。 学科前沿是指某一学科中最能代表该学科发展趋势制约该学科当前发展的 关键性科学问题、难题及相应的学说。在短短三周的时间里,我们有幸参加学习了电气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方面五位最优秀的老师的讲座。一周两位老师,一百分钟,一个领域;两节课,一项前沿研究,无疑全是精华中的萃取,而对于我们学生而言,则更是一场知识盛宴,带给我们完全优于课本,来自时代尖端的知识风暴。下面我将就自己这三周的所学,总结每位老师讲授的前沿知识,并着重介绍故障诊断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 学科前沿体验课小结 王书涛老师讲授的光纤传感前沿专题,分析了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光纤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与传统的各类传感器相比!光纤传感器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如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耐腐蚀,便于实现多路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耗电少等。应力、温度、气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光纤传感器,而光纤光栅传感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光纤传感技术。光纤陀螺仪、光纤电流传感器是比较成熟的光纤传感器,已成功地实现了商业化。在最后,讨论了在应用光学动态发展中光纤传感器的技术与商业发展趋势。 时培明老师讲的故障诊断,对故障诊断的发展进行回顾,并对国内外故障诊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和归纳,同时指出了目前各种智能诊断方法和技术的特点及局限性。具体讨论了基于过程历史数据法中支持向量机。最后指出了智能故障诊断今后的发展趋势,即基于机器学习的集成型智能故障诊断系统。 侯培国老师讲授的汽车发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世界汽车工业的快速持续发展,目前全球汽车保有量已从2009年的9.8亿辆跃升至2010年的10.15亿辆。据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升至25亿辆。节节攀升的汽车保有量伴随着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突显,使得汽车工业面临严峻的挑战,新能源

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doc

附件6 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农药登记试验管理,规范农药登记试验行为,确保农药登记试验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真实性,保证农药登记评审工作的科学、有效,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为农药登记提供数据而进行的产品化学、药效、残留、毒理和环境影响等试验。 第三条农药登记试验全过程,包括人员、设施、设备、材料、试验设计、质量保证、记录和报告等应遵从本规范。 第二章组织和人员 第四条承担农药登记试验的机构(以下简称试验机构)应具有明晰的组织体系架构,至少应包括试验机构管理者、质量保证部门、试验项目负责人(多场所试验的主要研究者)、试验人员、档案管理员、样品管理员等。 第五条试验机构管理者应为法定代表人或者取得法人授权,主要职责包括以下方面:

(一)确保试验机构具有履行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以下简称质量管理规范)的声明。 (二)确保配备足够数量人员以及相应的设施、设备和材 料,保证试验项目及时正常地进行。 (三)确保留存每位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培训情况、 经历和工作职责的记录。 (四)确保每位工作人员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接受必要 的岗位培训。 (五)确保建立适当的、可行的标准操作规程,所有标准 操作规程都得到批准和执行。 (六)确保设立质量保证部门,任命专职人员,并保证其 依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履行职责。 (七)确保在每项试验项目启动前,任命试验项目负责人。 (八)确保在多场所试验中,根据需要任命主要研究者。 (九)确保多场所试验中试验项目负责人、主要研究者、 质量保证人员和试验人员之间信息交流通畅。 (十)确保试验项目负责人书面批准试验计划。 (十一)确保质量保证人员可以获取试验项目负责人批准的试验计划。 (十二)确保保存所有标准操作规程历史卷宗。 (十三)确保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 (十四)确保主计划表及时更新与管理。 (十五)确保机构的供应满足相应登记试验的需要。 (十六)确保被试物、对照物和试验样品标示明确。

生物源农药

生物农药简介 一、生物农药的提出及其优越性 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带来了许多问题,如昆虫产生抗药性并导致农药使用剂量的不断加大,在粮食、水果、蔬菜中产生残留,由于生物富集作用而使以这些农作物为食物的野生和家养动物的残毒加大。因此,一些国家很早就已经开始研制一系列选择性强、效率高、成本低、不污染环境和对人畜无害的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及其基因产生或表达的各种生物活性成分,制备出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环卫昆虫、杂草、鼠害以及调节植物生长制剂的总称,是利用自然界有益的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制成杀虫、防病的生物制品,通过胃毒、触杀等方式达到消灭病虫害的目的。死亡后的虫体携带有昆虫病原微生物,能够继续扩散传播。连续使用会造成昆虫疫病的流行,达到有效控制虫口密度的目的。其对人畜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无残留,不破坏粮、瓜、果和蔬菜等作物的色、香、味。可应用于作物生长的任何时期,包括蔬菜成熟时发生的虫害,不影响蔬菜的上市。并且具有很强的专一性,只对靶标害虫作用,对害虫天敌及其他有益生物不产生影响,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二、生物源农药的概念 1.定义 生物源农药(biogenic pesticides)亦称生物农药或生物源天然产物农药,生物源农药是指直接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从生物体提取物质作为防治病虫害的农药。 其狭义概念,指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天然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作为农药。 广义概念,还包括按天然物质的化学结构或类似衍生结构人工合成的农药。 其定义可表述为:生物农药是控制和调节各种有害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过程,在保障人类健康和合理的生态平衡前提下,使有益生物得到有效保护,有害生物得到较好的抑制,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特殊生物活性物质,环境相容性是这个概念的核心特征。 2分类 生物源农药按其来源分为: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按其用途分为:生物源杀虫剂、生物源杀菌剂、生物源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2.1植物源农药主要类型 1植物毒素:指植物产生的对有害生物具有毒杀作用的次生代谢产物; a.具杀虫作用的植物毒素:除虫菊素、鱼藤酮、烟碱等; b.具有杀菌作用的植物毒素:大蒜素、黄蒿酮、硬尾醇等; c.具有杀草作用的植物毒素:核桃醌、独脚金萌素、香豆素等。 2植物中的昆虫拒食剂:印楝素具拒食作用。 3植物内源激素:调节自身生长的植物激素:乙烯、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芸薹(tái)素内酯等; 4调节昆虫生长发育的昆虫激素:主要为蜕皮激素。 5转基因植物:如抗虫棉等。 2.2动物源农药主要类型 1昆虫内源激素:天然保幼激素及天然保幼激素类似物、蜕皮激素等。 2昆虫信息素:性信息素、产卵忌避素、报警激素等。 3昆虫忌避剂:避蚊胺、避蚊醇等。 4节肢动物毒素:由节肢动物产生的用于保卫自身、抵御敌人、攻击猎物的天然产物。如:沙蚕毒素、蜂毒肽、黄蜂毒素等。 5昆虫天敌:各种寄生性、捕食性天敌。如植绥螨、寄生蜂等。 2.3微生物源农药主要类型 1微生物源杀虫剂:多杀菌素、阿维菌素、浏阳霉素、岭霉素和昆虫病毒等。 2微生物源杀菌剂:又称为农用抗菌素。灭瘟素、春雷霉素、井冈霉素等。 3微生物源除草剂:杂草菌素、细交链孢霉素、茴香霉素、鲁保1号等。 3特点 1)大多数生物源农药对哺乳动物毒性较低,使用中对人畜比较安全。

农药液体制剂讲解

水剂AS是有效成分或其盐的水溶液制剂,药剂(分散相/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水(介质/溶剂)中的真溶液制剂。 可溶性液剂SL是均一、透明的液体制剂,用水稀释后,形成真溶液,也就是说,药剂亦是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介质中。 SL的组成:活性物质、溶剂、助剂。 SL外观是透明的均一液体,用水稀释后活性物质成分子状态或离子状态存在,且稀释液仍然是均一透明的液体。它的表面张力要求在50mN/m以下。产品常温存放两年,液体不分层、不变质,仍保持原有的物理化学性质以保证药效的发挥。 1.有效成分2.水分的测定3.酸碱度测定3.3溶液稳定性制剂(在54℃±2℃,14d后),用CIPAC标准D水在30℃±2℃下稀释静置18h后,过45um筛,只能有痕量沉淀和可见固体颗粒。3.4持久起泡性,特定时间下,泡沫毫升数,4.稳定性 4.10℃稳定性(在0℃±2℃,7d后),固体/液体的分离物<0.3ml 4.2快速贮存稳定性(54℃±2℃,14d后)如需要还要测定杂质,碱度或pH值范围等

5.与水互溶性 5.1试剂和仪器标准硬水:342mg/L。量筒(100ml)、移液管、恒温水浴。 5.2试验步骤 用移液管吸取5ml试样,置于100ml 量筒中,用标准硬水稀释至刻度,搅拌均匀,将此稀释液置于30℃±1℃水浴中,如稀释液均一,无析出物为合格。 微乳剂ME是一个自发形成的热力学稳定之分散体系。狭义的微乳剂定义为由油组分-水-表面活性剂构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单相体系,是热力学稳定的、胀大了的胶团分散体系。广义上定义为透明或半透明经时稳定的分散体系。微乳剂的性质如下。 (1)外观为透明均匀液体。 (2)液滴微细其半径一般在0.01~0.1μm之间 (3)物理稳定性好组成合适的微乳剂不会发生液滴凝聚作用,而且加热时液滴增大的过程是可逆的 1.有效成分———农药原药 (1)有效成分的种类和要求①有效成分在水中的稳定性及防分解措施②生物活性生物活性要好,且水的存在不会影响药效结果。③液态农药流动性好,便于配制,贮藏也较稳定。原药含量高时,体系中油相比例相对变化较小,有利于配制,且乳化剂用量相应减少,成本降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