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unit4 sectionB学案

unit4 sectionB学案

U n i t 4 W h y d o n’t y o u t a l k t o y o u r p a r e n t s?S e c t i o n B G r a m m a r F o c u s—1e(语法课)

【S t u d y-a i m s】

1.知识目标:会背本课时的单词和短语,学会询问他人遇到的问题及给出合理的建议。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句型询问他人遇到的麻烦并能给出合理的建议。

3.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们懂得要学会关心他人,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

4.文化意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差异。

5.学习策略:积极与让人合作,注意倾听,积极思考遇到问题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K e y&d i f f i c u l t p o i n t s】

1.重点:询问他人遇到的困难及给出建议。

2.难点:灵活掌握本课遇到的句型和短语,并能学以致用。

【L e a r n i n g p r o c e d u r e】

I.P r e-c l a s s

1.翻译下列短语

1.做运动

2.和朋友闲逛_____

3.独自一人消磨时间

4.看电影

5.读书 6和…打架

2.根据汉意完成下列句子

(1)我的父母给我很多学习上的压力。

M y p a r e n t s g i v e m e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a b o u t s c h o o l.

(2)我没有得到足够多的睡眠。

I d o n’t g e t___________.

(3)我和我的父母吵架了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 y p a r e n t s.

T a s k1:成长中的烦恼

E v e r y b o d y h a s p r o b l e m s s o m e t i m e s.d i f f e r e n t p e o p l e h a v e d i f f e r e n t p r o b l e m s.D o y o u h a v e s o m e p r o b l e m s i n y o u r d a i l y l i f e o r i n y o u r s t u d y?W r i t e t h e m d o w n. t o o m u c h h o m e w o r k.

c a n’t g e t g o o

d g r a d

e s

c a n’t c h o o s e s u b j e c t s w e l i k e c a n’t g e t e n o u g h s l e e p

h a v e t o o m u c h p r e s s u r e

o f t e n f a i l i n t h e e x a m s

h a v e n o e n o u g h m o n e y

h a v e n o t i m e t o w a t c h T V

h a v e a f i g h t w i t h m y b e s t f r i e n d s.

b e n o t i n t e r e s t e d i n....

T a s k2:贴心朋友

D o y o u h a v e a n y g o o d s u g g e s t i o n s? Y o u c o u l d… .

M a y b e y o u s h o u l d… .

I t h i n k y o u s h o u l d… .

I t h i n k y o u’d b e t t e r… .

Y o u s h o u l d n’t…

T a s k3:M y d a u g h t

M y d a u g h t i s J i a o A o, s h e i s 15 y e a r s o l d,s h e i s i n G r a d e N i n e

i n B e i h a i M i d d l e S c h o o l.S h e w i l l

e n t r a n c e e x a m i n a t i o n

f o r h i

g h

s c h o o l i n t h r e e m o n t h s.S h e h a s

a l o t o f p r e s s u r e.S h e h a s t o o m a n y

e x a m i n a t i o n s .s h e h a s t o c o m p e t e

w i t h h e r c l a s s m a t e s.S h e

s o m e t i m e s s t u d i e s t i l l m i d n i g h t,s o s h e c a n’t g e t e n o u g h s l e e p .I

t h i n k s h e s h o u l d l o w e r(减少)p r e s s u r e.O f c o u r s e w e h o p e s h e

w i l l g e t g o o d g r a d e s,b u t l i f e

s h o u l d n’t j u s t b e a b o u t g r a d e s.I

t h i n k s h e n e e d m o r e f r e e t i m e t o

d o a c t i v i t i

e s l i k e s p o r t s a n d

l i s t e n i n g t o m u s i c.T h i s c a n h e l p

h e r r e l a x a n d h e a l t h i e r.

W h a t’s m y p r o b l e m?

W h a t’s m y a d v i c e?

D o y o u h a v e a n y g o o d a d v i c e?

T a s k4:L i s t e n i n g(1c-1d)

T a s k5: T e s t

翻译下列句子

1.在学习方面,父母不应该给孩子太多的压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昨天我和我的朋友吵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学校我必须和我的同学竞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虽然你和你的父母生气了,但你必须找他们谈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完全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质的质量分数学案及检测

9—3溶质的质量分数(2)学案 例1:配制450g 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用 98%浓硫酸多少毫升?(浓硫酸的密度1.84g/cm 3) 解:设需用98%浓硫酸的体积为V V ·98%·1.84 g/cm 3=450g ╳ 20% V=49.9mL 答:需用98%浓硫酸的体积为49.9mL 例2:某学生用36.5g 盐酸与一定量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恰好反应,产生了4.4g 二氧化碳气体,该盐酸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设参加反应的盐酸中溶质氯化氢的质量为X 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 73 44 X 4.4g X=7.3g 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该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20% 73 X 4 4 4.4g = 7. 3g 36.5g ╳100%=20%

练习:下表是实验室所用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计算: (1) 欲配制14.6%的稀盐酸1000g ,需用这种盐 酸多少毫升?(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 13g 锌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理论上可 制得氢气多少克? 9—3溶质的质量分数(2)课堂检测 1、 用10mL 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 1.84g/cm 3),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 (密度为1.14 g/cm 3),应加多少毫升水?最后能得到稀硫酸多少毫升? 2、配制300g 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用质量分数为38%(密度为1.19g/cm 3 )的浓盐酸和水各

多少毫升?

3、将一定质量的金属锌投入到63.7g 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你据此分析计算: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 H 2 质量 (g 反应时间(t )

信息技术 - 第八册计算机教育学习学案及教案(全册)-四年级

信息技术-第八册计算机教案(全册) -四年级 教学计划 一、教学大纲对本年级本学科的基本要求: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还原方法;认识常用的图片文件格式;掌握用AcDSee软件浏览图片的操作方法;认识电子邮箱的作用;学会申请电子邮箱;学会收发电子邮件;认识电子邮件的格式;掌握在“outlookExpress”软件中设置电子邮件帐号的操作;学会用“outlookExpress”发送电子邮件;掌握在邮件中插入附件的操作方法;学会绘制简单的图形;掌握自选图形格式的设置;掌握表格的插入方法;会在表格中输入文字;掌握在表格中插入和删除行列的方法;会简单修饰表格的方法;了解分栏的方法;了解打印预览的功能;学习制作贺年片。 二、对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简要分析: 本学期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收发电子邮件;学习用woRD制作表格;页面设置和制作贺卡。 1、文件的删除; 2、图片的浏览; 3、申请电子邮箱; 4、收发电子邮件; 5、学做邮票; 6、制作课程表; 7、表格的修改; 8、页面设置; 9、学做贺卡。 三、对本年级学生学习情况的基本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的功能及简单操作已经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也已经学会用woRD处理文字的简单操作,对网络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如何上网;最重要的是学生对学习计算机这门课程兴趣浓厚,对于进一步的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进度 略 第一课文件的删除

教学目标: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和还原方法 教学重点: 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和还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删除文件 1、删除硬盘中的文件 如删除“画1”这个文件的方法是: 选定“画1”这个文件, 单击工具栏中的删除按钮, 弹出“确认删除文件”对话框; 单击“是”。 2、删除软盘上的文件 如删除软盘上图像文件“房子”的方法是: 将软盘插入软盘驱动器中, 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双击软驱图标,打开软盘窗口;右击需要删除的文件“房子”,再单击菜单中的“删除”命令; 在弹出的“确认文件删除”对话框中单击“是”。 二、回收站的操作 1、还原文件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案(习题有答案)

【知识要点】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浓稀、有色溶液的颜色都可以粗略的表示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多少,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准确地表示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多少。 1.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数学表达式: 特点:无单位、是个比值、一般不受温度的影响等。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其中S为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2.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以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为例分析: (1)计算: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 (3)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4)溶解:将量好的水倒入盛有称量好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5)装瓶、贴签: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备用。 操作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下: 说明:如果用液体溶质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其步骤为:计算→量取→溶解→装瓶、贴签。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二、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几种类型1.根据定义式的基本计算 (只要已知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例如:20克硝酸钾完全溶解在60克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可得 ==25% 注意: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其中S为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2.溶液的稀释和浓缩问题的计算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运算,无论是用水或用稀溶液来稀释浓溶液,都可计算。 (1)用水稀释浓溶液 设稀释前浓溶液的质量为m,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释时加入水的质量为n,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则可得m×a%=(m+n)×b% (2)用稀溶液稀释浓溶液 设浓溶液的质量为A,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溶液的质量为B,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两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则可得A×a%+B×b%=(A+B)×c% (3)蒸发水进行浓缩 设浓缩前稀溶液的质量为m,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蒸发水的质量为n,浓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则可得m×a%=(m-n)×b% 说明:如果采用加入溶质的方法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那么可以根据: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集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集(必修)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七年级历史教案

第21课大一统气派和中华民族的象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明清北京城和皇宫,培养平面和空间概念,以及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绘图的能力。 2、了解长城的建造、作用以及起止点,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知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故宫和长城的资料、图片,认识故宫建筑形式的雄伟、庄严,布局严谨、和谐。 2、展示和收集有关长城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通过相互交流学习,感悟长城的文化意义和精神象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长城和故宫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通过对长城的学习,感受先民的伟大的气魄和坚毅的精神,体会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凝聚力等精神的象征。 通过讨论长城及其周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带来的危害,感受到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 明清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和巩固时期,在专制统治不断强化的同时,经济和科技文化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气势宏伟、堪称东方建筑艺术和建筑奇迹的作品,北京的故宫和长城正是其杰出的代表,凝聚了这一时期的文化特性、本质及精华,折射出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浓郁色彩,展示了我们大一统国家的气派,同时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三、学情分析 故宫和长城是我国保存较好的两座文化遗址,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多数学生都听说过。但是课前经过调查,去过北京的学生很少,因此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采用了材料收集、教师引导、图片观察、小组交流、畅谈感悟、体会突破三维目标。? 教学重点 故宫和长城。 教学难点 通过对它们的学习和了解,如何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自豪和崇敬之心,如何理解故宫和长城展现了明清大一统的气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加强学科渗透,增强学习历史的现实性。精讲深化、设疑讨论、列表分析。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法指导 问题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步骤: 自学检测 做《导与练》上的填空和选择题

信息技术基础的学案6.1.2

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 6.1 信息集成(上机实践) 一、学习目标 1.通过信息集成实践更好的理解信息集成的过程的含义,体验信息集成四个阶段 2.了解常见的信息集成工具的分类及代表性的信息集成工具的工作环境 3.掌握网站制作的过程,并能熟练使用FrontPage2000进行网页制作 4.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感情交流习惯 二、知识要点 FrontPage软件知识介绍:FrontPage是Microsoft公司制作的,很受欢迎的网页制作工具。 1.“FrontPage2000”界面主要有“标题栏”、“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视图工具栏”、“编辑区”、“状态栏”等组成。 2. FrontPage2000 中的“编辑区”是我们制作网页的舞台。在这里,网页以三种状态显示: (1)普通视图——显示网页的编辑状态,可以设置文本、插入表格和图像、插入各种网页元素。(2)HTML视图——显示自动生成的HTML语句,此时可以用HTML语言来编辑和修改网页(3)预览视图——模拟显示编辑完的网页,供编写者查看。 3.“菜单栏”——“查看”命令——“视图栏” 视图栏提供了浏览、组织或编辑网页的几种方式: (1)“网页”视图提供编辑网页的方式 (2)“文件夹”视图提供显示和组织站点中文件和文件夹的功能 (3)“报表”视图提供了统计和分析站点中文件和超链接的功能 (4)“导航”视图显示站点中的导航结构,即网页间的链接情况 (5)“超链接”视图显示了各个网页的超链接情况 (6)“任务”视图列出站点中要完成的任务 三、网站制作知识介绍 1.网站也叫做站点,是网页等一组网络资源的集合,我们把制作的所有素材和网页集合成一个网 站,便于维护和管理。新建站点:文件——新建一个站点——只有一个网页的站点 2.利用表格布局网页:表格在网页中有定位和设置网页布局的作用,利用表格可将各块内容分类 列出,使网页清晰美观、富有条理。用表格布局时,表格边框粗细应设置为0。菜单

(化学)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学案

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第1课时) 教学案 班级:初三( )姓名: 学科:化学 课型:新授 编者: 审核:备课组 【学习目标】 1、掌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将质量分数与溶解度进行对比,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2、掌握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 【学习重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基本计算 【学习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基本计算 【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自我,我沉着!) 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 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度 (填“>”、“=”或“<”).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物质. (3)t 2℃时,把100g 乙物质放入100g 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 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 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 饱和溶液. 二、先学(充实自我,我自强!) (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1、演示实验[实验9-5],观察现象,记录在书本第42页的表格中,并进行讨论: ① 对于有色溶液,可以根据 来粗略的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 ② 对于无色溶液来说,上述方法是否可行?如果不行,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知道这种溶液的浓度呢? 2、知识架构: (1)定义: . (2)计算公式: 3、练习: (1 (2)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克溶液,蒸干后得到2.8克氯化钾固体.试确定这瓶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三、后教(完善自我,我能行!) 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判断: (1)溶液加水稀释: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2)溶液加溶质: 0 t 1 t 2 温度/℃ 溶

教科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套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最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最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含两套完整教案可供选择)WORD版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北京人的发现 教学难点:北京人的特征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有关人类起源,无论是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谁是祖国境内最早的居民呢?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图片展示:分别展示《元谋人复原图》《元谋人使用石器图》《元谋人劳动复原想象图》 2.教师提问:(1)元谋人生活在哪里?(2)元谋人懂得哪些技术?(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提示:(1)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2)制作工具和使用火;(3)会不会制作工具。 3.教师小结: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目标导学二:北京人 1.图片展示:分别展示《北京人头盖骨》《北京人复原头像》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结合《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归纳北京人的生活地点和时间。 提示: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经测定距今约70万—20万年。 3.图片展示: 4.观察比较:观察北京人复原头像和现代人头像,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方法点拨:从北京人的头骨、前额、眉骨、颧骨、鼻骨、嘴部等方面进行分析) 提示:学生讨论回答。 5.教师补充: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6.图片展示:北京人制作的石器 7.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结合《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片,了解归纳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情况。 8.教师提问:为什么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提示:这是由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和环境的险恶决定的。 目标导学三:山顶洞人 1.图片展示: 2.教师提问:(1)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多少年?(2)他们的样貌有什么特征? 提示:(1)距今约3万年。(2)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3.分析比较: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进步在哪里? 提示:北京人的模样保留了猿的特点,山顶洞人则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的石器,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可用兽皮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有了美的意识。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则已会人工取火。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到我国历史的悠久,了解到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山顶洞人过着集体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案

教学容: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杯水中放入一匙糖和放入两匙糖都能形成糖水,但这两种溶液一样吗?显然后者比前者要甜,浓度要大.但这种比较方法太粗略,不能准确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究竟含有多少溶质,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准确地知道溶液的组成,这就需要用到我们这节课中学到的知识. 【课前复习】 ※会做了,学习新课有保障 1.下列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A .食盐 B .熟石灰 C .二氧化碳 D .硝酸钠 2.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 ,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关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 A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0 B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20∶21 C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10 D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21∶10 3.将50 g 食盐水恒温蒸发掉25 g 水(溶液仍未饱和),则溶液中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溶解度变大 B .溶剂质量不变 C .溶质质量不变 D .溶液由稀变浓 4.将20克蔗糖放到80 g 水中,搅拌后完全溶解,此时所形成的溶液中蔗糖占溶液的百分比是多少? 答案: 1.选B 2.选C 3.选C 、D 4.蔗糖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比为100g g 20×100%=20%. ※先看书,再来做一做 1.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它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2.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步骤. 3.80 g 质量分数为15%的NaNO 3溶液里含有NaNO 3__________克,在这种NaNO 3溶液中加入20 g 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4.欲将80 g 质量分数为20%的NaOH 溶液稀释到质量分数为10%,需加水____________g . 【学习目标】 1.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2.会利用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式进行有关计算. 3.学会根据需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基础知识精讲】 ※课文全解 一、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分数是用来描述物质组成的一种方法.实质上就是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百分比,可用下式表示:

信息技术基础的学案3.1

第三章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 第一节信息加工概述 制作人:马庆辉 学习目标: 1.了解信息加工的基本知识; 2.理解手工加工信息和计算机信息加工方式的异同; 3.理解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的特征。 知识要点: 一、信息加工的过程和方式 1.信息加工的概念: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 研究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原始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2.信息加工的目的:发掘信息的价值、方便用户使用。 3.为什么要对收集到的信息(原始信息)进行加工呢? 信息加工是信息利用的基础,也是信息成为有用资源的重要条件:(1)在大量的原始信息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假信息、伪信息,只有通过认真的筛选和判别,才能避免真假混杂; (2)我们收集来的信息是一种初始的、零乱的、孤立的信息,只有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和排序,才能有效的使用; (3)通过信息的加工,可以创造出新的信息,使信息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4.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1)记录信息; (2)加工信息; (3)发布信息; (4)存储信息。 5.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 (1)人工加工的方式 特点:所需工具较少,方法灵活,使用方便。 不足:有时不但繁琐、容易出错,而且费时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

(2)计算机加工方式 二、计算机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类型 1、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1)根据信息类型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件或者自编程序; (2)信息录入; (3)信息加工; (4)信息输出; (5)信息存储。 2、计算机信息加工的类型 利用计算机加工信息有三种形态 第一种是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信息的编程加工); 第二种是基于大众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 第三种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 自我评价: 1.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2.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 3.利用计算机加工信息有三种形态:第一种, 第二种,第三种。 4.信息加工的目的:。 5.信息加工有以下几个环节:A. 加工信息、B.记录信息、C. 存储信息、D. 发布信息; 请你分析以下资料,指出各工作流程分别属于信息加工的哪一个环节。 2006年9月28日下午,我校举行了校教职工男女混合4*400接力赛,参加小组有:高一年级组、高二年级组、高三年级组。裁判员将各小组的比赛成绩记录于规定的参赛项目成绩记录表中,这是信息加工的_____环节;然后裁判员再对这些比赛成绩进行分析、排序等工作,排出名次,这又是信息加工的_____环节;裁判员将这比赛的结果抄了一份送到广播员处,广播员播出成绩,这属于信息加工的_____环节;另将各参赛小组比赛成绩的原材料整理成册送到体卫处存根,这又属于信息加工的_____环节。 6、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分析和研究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7、比较人工方式和计算机加工方式的异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材分析】 本课简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重点叙述了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隋初经济的繁荣难以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公元前475年。1000多年过去了,经过了“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又经过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新的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2.讲授新内容

板书: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提问:为什么说是同归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随国公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因怕时运随之而走,去掉“走之”,称为“隋”。于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重新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板书:1.隋朝的建立时间;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提问:南北朝的王朝顺序和重要年代 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由北周替代。东魏由北齐替代。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时间581年,定都长安。(副板书) 南朝为宋、齐、梁、陈,都以建康为都,建康就是今南京市。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方。晋王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是灭陈大军的统帅之一。(副板书) 板书:(581—589—618) <1>隋朝统一的原因 <2>隋朝统一的意义 提问:看图隋朝的疆域四至。(相当于现在中国除去内蒙西藏的领土大小。南边到越南,东边到朝鲜交接,北边到内蒙南边,西边到新疆以西。)

9.3《溶质质量分数》学案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出题人:韩俊峰审核人:崔鹏课型:新授课出题时间:2012-12-10 知识点: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教材p41“实验9-5”。 试管编号溶液颜色比较溶剂质量 /g 溶质质量 /g 溶液质量 /g 溶质的质量分数 1 2 3 [讨论与交流]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是什么?是否精确? [小结]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与之比。 2.计算公式: ()()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100% ()()+() [实验]教材p42“实验9-6”。 氯化钠的质量/g 水的质量/g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 90 20 80 二、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实验]农村选种用的盐水是16%的氯化钠溶液,请用两种方法配制80g这样的溶液。 实验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药品:氯化钠、20%的氯化钠溶液、水。 方法一: 方法二: [小结]: 1.用固体溶质配制溶液所用仪器:。 配制步骤:、、。 2.用浓溶液稀释配制稀溶液的依据:不变。 用浓溶液稀释配制稀溶液所用仪器:。 配制步骤:、、。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1.已知溶液和溶质的质量(或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练习]教材p45“习题1”。 2.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例题]教材p43“例题1 ”。 [练习]教材p45“习题4、7”。 4. 7. 3.关于溶液稀释或浓缩问题的计算。[例题]教材p43“例题2 ”。 [小结]1.依据:不变。 2.计算公式:。 [练习] 1.教材p45“习题2”。 2.配制500ml20%的稀硫酸需要98%的浓硫酸多少ml?(已知20%的稀硫酸的ρ=1.14g/cm3,98%的浓硫酸的ρ=1.84g/cm3)。 4.关于溶液配制问题的计算。 [小结]1.依据:不变。 2.计算公式:。 [练习]教材p45“习题3”。 3. 5.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例题]1.50g盐酸与锌完全反应,得0.2g氢气,求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2.某盐酸溶液100g,与13g含杂质5%的锌完全反应,这种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练习]教材p45“习题5、6”。 5. 6. 四、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比较 [讨论与交流] 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意义 条件 状态 计算式 单位 [小结]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关系: ()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 ()+()

七年级历史全册教案

七年级历史全册教案 七年级历史全册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的发现与距今的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使用石器和天然火以及北京人的群居生活: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发现地点,山顶洞人的石器、磨制技术和人工取火;山顶洞人过着氏族生活。 通过学习本课初步培养学生理解、认识历史领域内各种不同知识范围的能力以及观察、想象能力和比较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阅读,可以接触考古知识、神话传说、古史资料、历史地图、文物插图等各类与历史有关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重视历史课的学习。 2、过程与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这条主线进行讲解,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性有哪些”。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我国历史可

以追溯到一百七十多万年以前,以此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2)通过认清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这一真理,培养学 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2、难点:认识劳动在人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导语一展示远古人类的头部模型。设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人类头部模型?那时侯,我国境内有哪些远古人群?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阅读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导语二播放一段有关远古人类社会生活的课件,然后提问:该片段反映了我国远古人类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请大家预习课文。 导语三人从哪里来呢?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人由神创造的,像西方的“上帝造人说”,我国的女蜗造人。二是人是古猿进化而来的,你同意哪一观点?学完了本课,你或许可能找到答案。 (二)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 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最早的人类是什么人?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学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的学案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的学案 设计老师:化学备课组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 1、让学生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各自计算方法; 2、让学生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相互换算关系。 二、学习重点 让学生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相互换算关系。 三、学习难点 让学生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相互换算关系。 四、学习方法:小组讨论、具体事例法等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引入】:初中我们学习了溶质质量分数的表示方法,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溶质的物质的量的表示方法,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相互换算问题。 例题1:已知37℅的H2SO4溶液的密度为1.28g.cm-3,求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方法一:解:根据题意得: 取100g该溶液来计算, m(H2SO4)==100g×37℅ n(H2SO4)==m(H2SO4)/M(H2SO4)==37g/98g.mol-1==0.37mol V[H2SO4(aq)]==m[H2SO4(aq)]/p[H2SO4(aq)] ==100g/1.28g.cm-3 ==78.12ml ==0.07812L C(H2SO4)==n(H2SO4)/V[H2SO4(aq)] ==0.37mol/ 0.078L ==4.8mol.L-1 答:37℅的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8mol.L-1方法二:解:根据题意得: 取1L该溶液来计算, V[H2SO4 (aq)]==1L==1000ml==1000cm3 m(H2SO4) ==V[H2SO4 (aq)].p[H2SO4 (aq)].W(H2SO4) ==1000cm3×1.28g.cm-3×37℅ ==473.6g n(H2SO4)==m(H2SO4)/ M(H2SO4) ==473.6g/98g.mol-1 ==4.8mol C(H2SO4)==n(H2SO4)/V[H2SO4(aq)] ==4.8mol/1L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李洪波 一教学任务及目标 1、完成七年级下册所学内容; 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测试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县乡镇中学中等行列。 二、基本情况分析 1 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考成绩如下: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多数学生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没有课外阅读材料。 2 教材分析 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这一单元的8节正课,在人教版旧教材中大多能找到对应的内容,也能在新课标中找到对应的知识点。只有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略显例外。新课标中,有关隋朝的内容比较少,只是在科举制度和科学技术部分略有涉及。但是,想要学生明白唐朝为何“繁荣”、如何“开放”,仅仅从唐朝历史的角度去陈述,恐怕略显苍白。因此,教科书设置了《繁盛一时的隋朝》这一课。课文用“南北重归统一”“大运河的开通”两个子目,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介绍了隋朝的发展情况,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唐朝的繁荣与开放打下了基础。 关于科举制的创立这一内容,原有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虽有涉及,但一般不会展开。鉴于新课标将科举制作为内容标准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科书特意安排了一整节课来讲述科举制的诞生、完善与影响。与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新课标此前没有谈到中国古代官制的内容。了解中国古代如何选官、如何任官,对学生学习其他知识很有帮助。例如,对本课内容的探讨,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唐诗成就为何辉煌,唐诗创作为什么能够步入黄金时代。 为了突出主题“繁荣与开放”,这一单元的课,对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民起义以及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包括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唐末农民战争等传统教材经常写到的内容,较少涉及。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设计(第1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设计(第1课时) 设计者:陈勇 教学内容 教学分析

教学准备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两杯蔗糖水。 提问:怎样知道,哪杯糖水更浓呢? 回答:可通过尝味道,越甜的糖水越浓 再问:溶液的浓稀都可通过尝味道比较吗?(通过生活经验引入要探究的问题,激起学生探究欲望。) 二.实验探究,获得新知。 1、课件展示实验内容: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20ml的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1g、0.5g、2g固体硫酸铜,探究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溶液依据是什么? 分组进行实验探究 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三种溶液溶质含量不同,可根据溶液颜色深浅来判断浓稀。

2、引导分析,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组成中的什么有关? 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溶液的浓稀与溶质含量多少有关。 3、提出问题:溶液的浓稀与溶剂的量有关吗?能设计实验证明吗?多媒体展示实验内容:将1g 硫酸铜分别溶于5ml、10ml、15ml水中,判断溶液的浓稀。 引导思考,溶液的组成变化与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设计方案。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溶液的浓稀与溶剂的量有关,溶质相同时,溶剂越多,溶液越稀。 讨论小结: ①溶质质量增大,溶剂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变大,溶液会变浓。 ②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变小,溶液会变稀。 ③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大,则溶液质量变大,溶液会变稀。 ④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少,则溶液质量变小,溶液会变浓。 4、设问:对于有色溶液可以根据溶液的颜色来比较溶液的浓稀,如果无色溶液呢? 学生思考困惑--- 讲述:要准确比较溶液的浓稀就必须准确知道一定量的溶液里究竟含有多少的溶质,即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我们介绍溶质的质量分数。 板书: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信息技术基础的学案7.1

7.1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制作人:马庆辉 审核人:高峰 【学习目标】 1. 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过程,理解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及其重要意义 2. 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信息进行分类 3. 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思想 【知识框架】 管理对象: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设备、资金等) 管理内容: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控制、加工、协调 管理目的:有效的满足社会的各种信息需求 管理手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最佳配置 二、信息资源管理过程 各种信息资源管理活动都是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的:从具体需要出发,对信息资源按照一定的方法分类、组织和存储,继而提供方便的信息服务,与此同时还要不断进行更新与维护。 图书馆的工作流程,一般可以分为:采-分-编-藏-用-剔等几个阶段: 1.采,就是采购。 2.分,就是分类 3.编,就是编目。 4.藏,就是图书的上架管理。 身边的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过程 信息资源的分类组织 信息资源管理中的标准化思想和意义 信 息 资源 管理 概述 【知识要点】 一、 概念介绍 信息资源: 狭义来说,把信息资源等同于知识、资料和消息,即只指信息内容,指导信息本身或信息的集合。广义来说,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本章所述的“信息资源”,指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积累的有具体载体存储的信息,包括文本、图象、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表现印刷品、计算机文件、光盘产品、或者仅仅是其中的包含有相对完整内容的某个片段而已,也可以是数据库中特定结构的广义数据。 信息资源管理(IRM ):一方面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对文献、知识和信息管理的延伸和拓展,另一方面则是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信息已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这个背景下所发展起来的信息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9.3《溶质的质量分数》word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会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2.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教学过程 二、课堂检测 1.判断题(正确打“√”,不正确打“×”) (1)在100 g水里加入20 g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0%() (2)“10%的食盐溶液”表示100 g水中溶解了10 g食盐() (3) 10 g硝酸钾完全溶解于90 kg水中,得到10%的硝酸钾溶液() (4) 40 g 20%的NaCl溶液等分成四份,则每一份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5%()2.在用固体氯化钠配制一定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中,必须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酒精灯 B.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酒精灯 C.量筒、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 D.烧杯、药匙、漏斗、玻璃棒 3.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关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0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20∶21 C.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10D.溶液质量∶溶质质量=21∶10 4.浓溶液在用水稀释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A.溶液质量B.溶液体积C.溶质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 5.有40 g 5%的CaCl2溶液,若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10%,应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40 g 15%的CaCl2溶液B.把溶液倾倒一半 C.加入2 g CaCl2固体D.把溶剂蒸发掉20 g 6.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④⑤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D.②①④③⑤ 7.预防“非典”(SARS),家庭、学校经常使用过氧乙酸(CH3COOOH)作消毒剂,它是一种具有腐蚀性、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分解产生氧气,有杀菌、漂白作用。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市售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若要配制0.1%的该消毒液2 000 g,需20%的过氧乙酸溶液质量为。 8.20 ℃时将60 g NaCl放入150 g水中,充分搅拌,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g)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全套教案

信息必修(一) 课题: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 课时:1课时 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2、学情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能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能列举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对信息有较全面的认识。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与人类的关系;信息特征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亲历感官剥夺——你能坚持多久? [游戏] 请几位同学和老师做实验。等学生上来以后,让他面向墙壁静止等我的指令才能回头和说话。让其他同学保持安静并出示一张纸板,上面写着:请大家保持安静,看看他能坚持多久? [提问]:为什么有的同学只能坚持几十秒钟,而有的同学坚持的时间稍长? [学生]:因为他耐力不行 [学生]:因为被孤立,无法得到信息 [总结]:由此可见,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今天我们来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二、丰富多彩的信息 观察下图,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学生讨论]: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运动员比赛场景;奥林匹克运动会徽标;2008年奥运会口号。 [小结]: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