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档案学专业(120503)研究生培养方案

档案学专业(120503)研究生培养方案

档案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日趋加快,使得信息逐步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作为原生信息资源的档案,既是人类的历史文化财富,也是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开展档案工作,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在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培养高层次的档案管理人才,已成为档案事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档案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手法,品德良好,敬业进取的全面发展,具有扎实档案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对本学科发展中的前沿课题进行较深入研究并获得一定进展,满足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硕士学位

档案学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档案学的系统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和教案工作,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创新性或应用前景。

.博士学位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档案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宽广和坚实的基础,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学位论文要求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论文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均需达到相应的要求。

二、培养方向

档案学是研究档案工作及其组织管理的一门科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学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等学科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信息资源管理的范畴内,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已成为包括上述学科在内的信息管理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有:

硕士点: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经济与科技档案管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档案现代化管理、电子政务与档案管理等。

博士点:档案学基础理论与电子文件管理、企业档案管理、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等。

三、招生对象

.硕士研究生:已获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生,毕业年或年以上,并达到本科毕业同等学历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核合格,再经面试合格者。

.博士研究生:已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经博士生入学考试,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三年

博士研究生:三年

五、课程设置

课程建设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基础知识的拓宽、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学位论文的质量。本专业课程设置如下:

.硕士阶段

()类课程

英语

政治必修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政治选修课程

(选修范围: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三门任选一门。)

()类课程

信息科学原理黄奇孙建军

信息资源管理技术苏新宁

()类课程

120503C 档案管理原理与方法吴建华

120503C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罗辉

120503C 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颜祥林

()类课程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吴建华

中外档案学文献选读李刚

比较档案学罗辉

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研究景红

知识产权战略颜祥林

中外档案学史研究李刚

中国制度史研究李刚

政府出版物管理李刚

新媒体与数字阅读研究李刚

政务信息管理研究罗辉

.博士阶段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外语(一外为英语,二外选修:其中一外为其它语种,二外必修英语)“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前沿研究全体导师

档案学研究方法与学科范式吴建华

档案编研理论与方法李刚

电子文件管理专题研究景红

社会记忆研究吴建华

六、培养方式

.硕士生入学后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互选,确定指导教师,制定培养计划,由导师负责全部培养工作。

.博士生招生录取时明确导师,由导师负责成立指导小组,制定培养计划,由博士生导师和指导小组负责全部培养工作。

培养中应关心学生思想品德的成长,注重理论知识教育,强调外语能力和计算机技能的提高,重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践,鼓励多写论文,提高科学研究能力。

七、考核方式

.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考核为主,由有关教研室负责考核工作。

.专业课除笔试考核外,还要求写专题综述报告,以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把关

为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两个月内进行中期考核。由各系组织有导师参加的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情况,研究能力培养情况等进行全面考核。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做出评价,评定成绩,确定能否继续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博士研究生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需进行“理论基础与研究能力提升阶段”的考核。考核结果分别为:优秀(不超过);通过();暂缓通过(不低于)。详见《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

八、学位论文

撰写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认真选定论文课题,选题应力求在理论和实践上对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或本学科的发展有一定意义,论文题目确定后,应在相关教研室组织开题报告,由有关专家评定课题的可行性,并在导师指导下制定论文完成的进度表。

完成的论文应对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或突破,表现论文作者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对要通过计算机实现算法的论文,必须有正确的运行结果。

博士生在完成论文过程中,应定期作阶段性报告。入学一学期完成培养计划的制定,开题报告至少在答辩前一年进行,预答辩与正式答辩的时间间隔至少一个月。

九、学位论文检测与匿名评审

学位论文检测与匿名评审是提高研究生质量、规范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手段。

.学位论文检测在研究生院组织下统一进行。根据论文检测重复率的数值,分别做如下处理:

()<,可直接参加论文答辩;

()≤<,论文需修改,直至满足<的条件,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经系学位委员会讨论,推迟半年答辩。

.学位论文匿名评审由学院统一组织。为保证匿名评审有序进行,凡在当年月底前需进行论文答辩的研究生,均需在该年度月日前将定稿的论文文本交到系研究生秘书处。

匿名评审的专家、学者由学院统一确定。

匿名评审的结果如出现“不合格”或分数在分以下,经系学位委员会讨论,该研究生推迟半年答辩。

十、答辩和学位授予

正确执行论文评阅和答辩程序,也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严格按照《南京大学硕士、博士生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第五章和第六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硕士学位申请者在论文答辩前至少应有篇学术论文已在正式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如到答辩时尚未完成,可在一年内补足。

申请博士论文者应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篇。如在答辩时尚未完成量化指标,可在一年内补足。

十一、质量监测

.硕士研究生学分达到或以上;

.通过研究生外语学位考试;

.建立研究生个人教案档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全面实行中期考核、论文检测与匿名评审;

.在校期间硕士有篇以上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博士有篇以上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

.学位论文答辩通过;

.毕业后不定期的追踪调查,用人单位反映良好;

.了解对在校期间的培养工作意见,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