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史上的那些典故(1)

历史上的那些典故(1)

历史上的那些典故(1)
历史上的那些典故(1)

历史上的那些典故(1)

编著独孤三策

《历史上的那些典故》,是一位笔名独孤三策的作者写得一本历史典故大全,在本书里,作者介绍了历史上各朝各代最为经典的成语典故,以及他背后发生的真实故事,并以独特的现代视角,挖掘出一些现代主流历史学家和书本中所没有的观点。

本书原为作者专门为中小学生所写,作为一本横跨历史与语文的知识读本,但后来成年人的喜爱超过了他当初的设想。独孤三策的一句口头禅是,历史的上半部可以看正史,历史的下半部要看野史。历史学家们有义务告诉后人真实的上半部历史和下半部历史。

《历史上的那些典故》序言。

你知道中国有多少历史典故吗?你知道我们现在经常用的成语来源于什么朝代什么人吗?《历史上的那些典故》,让你看到中国经典历史的原汁原味,偶尔翻之,获益匪浅,回之有味,既可了解历史重大事件,又可领略典故的深邃,是青少年了解中国历史的普及读本,也是普及历史知识、提升语言能力和文学涵养的工具之书。回望十九朝,八千年历史精髓尽在此。

《历史上的那些典故》,是历史的快餐,更是文学的精髓。

历史引导我们思考,而不是让我们去高考。历史给我们知识,而不是仅仅是娱乐素材。历史激活了我们无限想象力。

看《历史上的那些典故》,可以看到历史的真相,看到历史呈给你的知识。

《历史上的那些典故》,上下八千年,前后十九朝,典中历史,史中名典,透过典故去看到一个真正的历史,历史可以很简单,历史可以很精炼。

一部八千年历史典故的百科全书。

一部以成语典故方式述书十九朝历史的书。

一部以社会历史事件和文学典故进行有效结合的书。

我们生活在一个历史泛滥的时代,因为有太多以历史的名义写小说的古装剧,有太多以小说的名义写历史的小说,《历史上的那些典故》让你重温历史上那些真实的、最富戏剧元性的经典画面,佛置身于事件现场,历历在目。

黄帝之前能者兴,夏商之时德者兴,西周之时礼兴之,春秋之时仁义起,战国之时兵者兴。然而,名臣、名帝,其晚年都是凄凉的,这是我们在正规的历史书上很难看得到的,所

以,要了解真正的历史,一定在历史的上半部看史书,历史的下半部看野史,带着典故看历史,带着思考破直相,粉饰的历史误人子弟,那么我们就在历史的真相中去学到经验。

在《历史上的那些典故》中,作者还详细列附了《各重要时代中国分界地图》、《诸子百家起源分析》《春秋战国名剑录》《春秋战国能工巧技传奇》《中国名将排行分析》《古代语言习惯变迁史》《古代服装与生活习惯的变迁》等有着作者独特观点的文章,看完之后让我们对历史人物的生活年代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从今天开始,我将在本博客连载《历史上的那些典故》,从历史传说开始,按朝代,说说历史上那些最为经典、最为精彩、最为有趣、也最为留连的故事。

古史有云

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盛极而衰

衰极而变《三国演义》开篇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一个周期中,一般也是到了非常强盛后而开始衰亡,衰亡到底谷后开始变革。

《太古和远古》

天地元始起

世界本无极

无极生太极

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无极者

道也易也

古代,人们把盘古也称为元始天尊,而道家则把盘古称为道的化身,道也被认为是无极。

无极,就是没有中心,没有边界,没有方向,是世界最原始的状态;后来经过碰撞运动,有了太空中心,就成为了太极;太极生两仪,便是由太极的分化形成天地的过程,两仪,泛指天和地,或阴和阳;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关于宇宙的演变,清代也有五阶段说法:“无极太虚气中理,太极太虚理中气。乘气动静生阴阳,阴阳之分为天地。未有宇宙气生形,已有宇宙形寓气。从形究气曰阴阳,即气观理曰太极。”

“太极两仪、道生一”最早源自《易经》的解说书籍,即《易传·系词》。《易传》是一部战国时期专门解说《易经》的论文集,其书源于孔子学说,具体成书于孔子后的学子之手。

据科学家的测算,地球开成于46亿前年,而地球生物则是在20亿年前产生的,6000万年前,地球上产生了哺乳动物,400万年前,产生了人类,250万年前进入旧石器时代,1万年前,中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很多远古传说,都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

夏朝以前,史学家一般将它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人类诞生以前,叫做太古,人类诞生之后到五氏末期即炎帝时,称为远古,黄帝王朝即五帝之时,称为上古。

夏朝以后,受各个朝代史学家的影响,划分各有不同,古代史学家一般把夏商周三代分为中古,近现代史学家则把夏商周秦汉晋南北朝皆分为中古,而把隋唐宋元明朝称为下古,清后称为近现代。

虽然神话和传说的真实性都不高,但神话感觉明显是不可能,而传说却是有迹可循。因此,一般有远古神话和上古传说之说法区别,说明上古的传说虽不一定是史实,却也为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提供一定的参考。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盘古挥斧

开天辟地

女娲抟土

造化为人

天地人皇

三皇开泰

天皇安部落

地皇定星辰

人皇分九州

世界的初始,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褐色的,宇宙处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

盘古开天,最早见于三国时徐整著的《三五历纪》。约公元前276万年(本年代是神话传说,不代表真实历史),传说盘古大帝生在黑暗团中,因不能忍受黑暗,手持盘古斧,把这一团混沌劈了开来。轻的气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气往下沉,就成了地。他为不使天地重新合并,继续施展法术。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经过1.8万多年的努力,盘古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

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尚没有人类,此后经过若干万年,女娲觉得世界缺少人气,就抟捏黄土造了人,但一个个抟土造人太累了,于是就拿绳子把泥浆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

女娲造人之后又过了很长很长时间,到了三皇统治的原始社会中后时期,大约在公元前8万年—公元前1万年之间,甚至更前,基本处于旧石器时代末期。

关于三皇流传有很多版本,因为是传说,有人把女娲wā、伏羲xi、神农列为三皇,也有人倾向于把三皇类比于盘古一样的人物:天皇、地皇、人皇。传说中每一皇统治了一万八千年,每一个皇都做了一件伟大的事情,天皇安定了各个部落,地皇确定了日月星辰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人皇把世界划分了九个大州。

有巢氏出

构木为巢

燧人氏起

钻木取火

伏羲八卦

结网猎渔

经过三皇的5万4千年后,中国进入了原始社会中后期,即远古的氏族时代,也即是新石器时代,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5000年开始。传说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分别是前后五个著名氏族首领。关于三皇五帝有很多版本,唐代史学家司马贞把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定为三皇,并补充到《史记》中,成了古代史学家比较主流的版本,然而,现代学者考究,连史祖司马迁都未能给三皇记传,可见三皇确实是一种传说。

氏族时代从公元前150世纪开始,到公元前30世纪左右,在这一万二千多年间,我估计至少有几十个朝代几百个氏族部落存在,但其中最有名的,却是五氏,其它的人物在浩瀚的历史大流中因无重大事件留传下来,以至于没人记得。而五氏中的帝王,也是多如牛毛,而

其中的开朝帝王,才得以扬名历史。

关于五氏的传说是这样的。

公元前1万年前时,出了个有巢氏,有巢氏学着鸟儿的样子,在树上造小屋,这样住人就安全了,人们把这叫做构木为巢,中国原始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

到了公元前90世纪左右,人们不知道用火,东西都是生吃,茹毛饮血,后来,燧人氏发明了用尖锐的木头与石头钻出火星,这就是钻木取火;

公元前78世纪左右,伏羲氏发明了八卦,用绳子结网,用网去打猎。传说伏羲和女娲原来是兄妹,后来结成了夫妻。

伏羲氏之后,女娲氏一族继承了伏羲王朝,建立了女娲氏王朝。伏羲女娲王朝、炎帝王朝是目前传说中最长寿的二个王朝,每个王朝大约都有2000年。

神农氏出

号为炎帝

遍尝百草

农耕药经

到公元前大约30世纪时,氏族时代最后一位首领是神农氏,号为炎帝,传说神农氏发明了用耒耜lěi sì耕地,种植五谷,还亲自尝过各种野草野果,教人们农耕,编写药经,传说是神农第一次发现了茶叶。这就是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关于炎帝与神农氏的关系,还有一种说法,约在公元前50世纪左右,首先炎帝魁隗氏kuí wěi 继女娲氏之后创建了一个朝代,其继任者世称炎帝,炎帝魁隗氏王朝经过六七代后慢慢衰落,这时,同宗的另外一个部落神农氏起,经过战争的此消彼长,逐渐取代了炎帝魁隗氏王朝,并继承了炎帝称号,建立了炎帝神农氏王朝。我们现在经常提起的那个神农氏,应该就是炎帝神农氏王朝末期的一位。

历史上的十大奸相

历史上的十大奸相 历史上的十大奸相 0分 标签:奸相名相丞相宰相提名 回答:2 浏览:2266 提问时间:2008-02-22 15:04 之前老虎有提过十到名相,今天我就来提一下十大奸相,注意!我这里的“相”是广义上的,也就是说不局限于“丞相”!宰相也行!最好是能把名字,朝代,以及获得“提名”的理由能简单说明一下! 共2条评论...相关资料: 两宋风云27奸相秦桧.mp3 更多资料>> 最佳答案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爱问知识人的观点 揪错┆评论┆举报爱答知识人 [神] 十大奸相 一)庆夫———春秋鲁国贵族,“庆夫未死,鲁难未已”即源于此。(二)赵高———秦朝宦官,原系赵国贵族,“指鹿为马”者即为赵高也。(三)梁冀———东汉大臣专横朝政、贪得无厌,所掠财产竟相当于全国半年租税。(四)董卓———东汉凉州豪强,承帝时任并州牧掠夺白银逾百万,后被吕布所杀。(五)来俊

臣——唐武则天时酷吏,“请君入瓮”即是此人手段也是其下场。(六)李林甫——唐朝权臣,玄宗时任礼部尚书兼中书令,位高一时。(七)秦桧———北宋历任御史中臣等职,以莫须有罪名将名将岳飞杀害。(八)严嵩———明朝大臣,嘉靖中任吏部尚书,官至太子太师。(九)魏忠贤——明朝宦官,为害一时,最为凶残。(十)和坤———原在清庭銮仪卫当差,因逢迎献媚,为乾隆所宠。 回答:2008-02-22 15:08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咳```回答的人少了点~~~ 不过谢谢回答的朋友~ ~ 这为爱答知识人朋友,总体上列举的还可以,除了来俊臣和魏忠贤本人认为不是宰相外,其他都挺符合要求的,本人也不喜欢提了问并且有人已经回答了的问题而把问题撤消,所以就采纳了这个答案!再次谢谢回答的朋友,爱答知识人,还有老虎! 共5条评论...以下是特别推荐给您的相关问题奸相贾似道 被宰于何处?中国第一奸相是谁?信口雌黄的人!----黄奸相 #zhitouads1{border:1px solid #CBE8AE; margin-top:10px; padding:10px 0px; width:688px;display:none;}

历史典故的成语

历史故事成语: 战国: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 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 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寓言故事成语: 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叶公好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画蛇添足滥竽充数亡羊补牢杯弓蛇影 买椟还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杞人忧天 动物成语大全 〖鼠〗鼠目寸光鼠肚鸡肠鼠窃狗盗投鼠忌器獐头鼠目胆小如鼠 〖牛〗牛鬼蛇神牛刀小试牛鼎烹鸡汗牛充栋对牛弹琴九牛一毛 〖虎〗虎视眈眈虎口余生虎头虎脑虎背熊腰虎头蛇尾虎落平阳虎穴龙潭放虎归山谈虎色变如虎添翼骑虎难下为虎作伥与虎谋皮 藏龙卧虎狐假虎威羊入虎口狼吞虎咽龙行虎步龙吟虎啸龙争虎斗龙盘虎踞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降龙伏虎 〖兔〗兔死狐悲兔死狗烹狡兔三窟鸟飞兔走守株待兔 〖龙〗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马精神龙凤呈祥画龙点睛来龙去脉攀龙附凤群龙无首降龙伏虎一龙一猪老态龙钟笔走龙蛇龙潭虎穴 叶公好龙望子成龙车水马龙人中之龙 〖蛇〗蛇蝎心肠画蛇添足惊蛇入草龙蛇混杂杯弓蛇影牛鬼蛇神打草惊蛇虚与委蛇笔走龙蛇春蚓秋蛇 〖马〗马到成功马不停蹄马革裹尸一马当先老马识途汗马功劳万马奔腾犬马之劳万马齐喑一马平川天马行空快马加鞭走马看花 信马由缰蛛丝马迹兵荒马乱人仰马翻人困马乏鞍前马后人强马壮猴年马月青梅竹马单枪匹马招兵买马心猿意马悬崖勒马千军万马香车宝马 指鹿为马害群之马厉兵秣马塞翁失马盲人瞎马脱僵之马金戈铁马 〖羊〗羊质虎皮羊肠小道羊入虎口亡羊补牢虎入羊群歧路亡羊顺手牵羊 〖猴〗猴年马月沐猴而冠尖嘴猴腮杀鸡吓猴杀鸡儆猴 〖鸡〗鸡毛蒜皮鸡鸣狗盗鸡飞蛋打鸡犬不宁鸡犬不留鸡犬升天闻鸡起舞杀鸡吓猴杀鸡取卵偷鸡摸狗鹤立鸡群小肚鸡肠鼠肚鸡肠

中国古代的40个典故

中国古代的40个典故 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役此伏彼起,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形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兵营中的运筹帷幄,交际场合的战略比武,给咱们留下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前史典故。 1烽烟戏诸侯(图三) 在西周末年,糊涂的周幽王为赢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吝在城中扮演以烽烟向诸侯请教的闹剧。效果,少数民族犬戎攻击西周,复兴烽烟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完毕。从此周皇帝的威望一泻千里,呈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形势。2尊王攘夷齐桓公在效果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随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抢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桓公上台后,垂青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施行革新,总算国富兵强。春秋时期,周皇帝的方位一泻千里,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壮的诸侯趁机发起吞并战役,强逼别的各国供认其霸主方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帜,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全国”,变成春秋时期榜首个霸主。3闻名华夏传闻楚庄王在推广霸业的进程,曾率军在周王室地址的洛邑城外张牙舞爪,并遣使问九鼎的巨细轻重。鼎标志王权,庄王闻名,标明夺权之心。

4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争,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招待他,他承诺如晋楚发作战役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忙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撑宋国与楚国发刁难立,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化而大胜。5一举成名(图四) 相传楚庄王临政三年整天作乐,不睬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风闻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样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举成名。”然后整理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构成大治形势。6谙熟门路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恳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略;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恳求救兵,管仲跟从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导游引着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领路而化险为夷。7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屡次建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以为自个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屡次躲避,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羞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洽,变成同生共死的友谊。8坐而论道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法,能善谈用兵之道,连爸爸也难不倒他,自以为是全国无敌。赵奢以为他是坐而论道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代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竭力对立,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9

中国比较著名的历史事件

中国比较著名的历史事件 中国比较著名的历史事件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东汉!25年到220年,25年东汉建立73年班超出使西域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200年官渡之战208年赤避之战三国!220年到280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230年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263年魏灭蜀265年西晋建立(魏亡西晋!265年到316年,280年东晋灭吴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东晋!317年到420年,317年东晋建立383年淝水之战南北朝!420年到589年,420年南朝宋建立 494年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隋!581年到618,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统一南北方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611年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

义爆发唐!618年到907年,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627年-649年贞观之治713年-741年开元盛世1/6页755年-763年安史之乱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五代!907年到960年,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北宋!960年到1127年,960年北宋建立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1125年金灭辽南宋!1127年到1276年,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1140年宋、金郾城大战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元!1271年到1368年,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1276年元灭南宋明!1368年到1644年,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结束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16世纪中期戚继光抗日倭1553年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爆发清!1636年到1911年, 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73年三藩叛乱开始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71年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9世纪四五十年代

小学生必须知道的55个历史典故

小学生必须知道的55个历史典故 1、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鲧(gun)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e)”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6、“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qi)的后裔。

7、“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ren)、太甲”三王执政,亲作《伊训》、《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9、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并称。纣创造了“炮烙”、“虿(chai)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10、姬昌,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hong)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著有《周易》,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11、殷商“谗言进用,忠良远黜(chu)”,比干被挖心、萁(qi)子装疯、微子出走,周武王兴兵伐纣,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焚,奸臣恶来、费忠被斩首,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鲁,后有周公辅成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12、周幽王千金难求妃子(褒姒)笑,烽火连台戏诸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都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太子即位,为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历史故事成语大全

历史故事成语大全 历史故事成语: 战国: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 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 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 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 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 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 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 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 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 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

(文与可) 二、寓言故事成语: 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叶公好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画蛇添足滥竽充数亡羊补牢杯弓蛇影买椟还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杞人忧天 三、动物成语大全 〖鼠〗鼠目寸光鼠肚鸡肠鼠窃狗盗投鼠忌器獐头鼠目胆小如鼠 〖牛〗牛鬼蛇神牛刀小试牛鼎烹鸡汗牛充栋对牛弹琴九牛一毛 〖虎〗虎视眈眈虎口余生虎头虎脑虎背熊腰虎头蛇尾虎落平阳虎穴龙潭放虎归山谈虎色变如虎添翼骑虎难下为虎作伥与虎谋皮藏龙卧虎狐假虎威羊入虎口狼吞虎咽龙行虎步龙吟虎啸龙争虎斗龙盘虎踞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降龙伏虎 〖兔〗兔死狐悲兔死狗烹狡兔三窟鸟飞兔走守株待兔 〖龙〗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马精神龙凤呈祥画龙点睛来龙去脉攀龙附凤群龙无首降龙伏虎一龙一猪老态龙钟笔走龙蛇龙潭虎穴叶公好龙望子成龙车水马龙人中之龙

有趣的中国历史典故有哪些

有趣的中国历史典故有哪些 历史典故,写的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发生的主要事件,陈述的也是时代的记忆和历史背景,不仅告诉我们很多道理,还 可以拓展我们的历史知识。以下是本人为大家准备的有趣的中国历史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老而不死是为贼 出自《论语》“宪问”篇 原文: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注释:原壤:鲁国人,孔子的旧友。夷俟:夷,有解释为蹲的,也有解释为箕踞,双腿分开而坐。俟,等待。夷俟是说他蹲着或坐着等在那里,很没有礼貌。孙弟:同逊悌。 译文: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骂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评析:据说原壤和孔子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老熟人,遗憾的是直到老了之后,原壤还是那么为老不尊。因此孔子才将他从小到老的一生加以数落,并指出这样为老不尊的老人简直就是害人虫。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体会到,每个人的年龄虽然随着日月的流逝会一天天增长,但是如果一个人不学习,不提高自己,那么不管年龄多么增长,他的素养也不会提高。因此我们应该以此警示自己:不要放松对学习和个人修养的追求,到老了还被别人看成是为老不尊的“贼”。人必自重,然后人重之。当然,也有人觉得孔子对这位原壤老人太过严厉了一点,如果他觉得那样度过一生也很快乐,我们又何必去苛求他呢? 现代社会讲究尊重多元文化,讲究尊重个性,所以许多时候,

对别人还是应该宽容一些为好。 鸡鸣狗盗 笔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成语“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 战国时候,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他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秦昭王将他留下,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不久,大臣们劝秦王说:“留下孟尝君对秦国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封地,有家人,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 秦昭王觉得有理,便改变了主意,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人软禁起来,只等找个借口杀掉。 泰昭王有个最受宠爱的妃子,只要妃子说一,昭王绝不说二。孟尝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那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报酬。这可叫孟尝君作难了,因为刚到秦国,他便把这件狐白裘献给了秦昭王。就在这时候,有一个门说:“我能把狐白裘找来!”说完就走了。 原来这个门客最善于钻狗洞偷东西。他先摸清情况,知道昭王特别喜爱那件狐裘,一时舍不得穿,放在宫中的精品贮藏室里。他便借着月光,逃过巡逻人的眼睛,轻易地钻进贮藏室把狐裘偷出来。妃子见到狐白裘高兴极了,想方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并准备过两天为他饯行,送他回齐国。 孟尝君可不敢再等过两天,立即率领手下人连夜偷偷骑马向东快奔。到了函谷关(在现在河南省灵宝县,当时是秦

百强名校高考语文备考_报应!古代历史上十大奸臣的最终结…

报应!古代历史上十大奸臣的最终结… 报应!古代历史上十大奸臣的最终结局 史上很多朝代是奸臣当道,祸国殃民,其罪行令人发指,或横征暴敛,挟天子以令诸侯,或偷奸耍滑,陷害忠良于不义,或当权干政,视国库民脂为己出,而往往是兼而有之,败坏朝纲,祸害忠良,贪赃枉法,卖官鬻爵[yù jué]是他们的共同本质。 而结局是民怨鼎沸,国力日衰,最终闹得是国将不国,这些奸臣无不是巨贪大腐,无不是千古罪人,实在应引今人为鉴,奸臣自古难有好下场,以下是十大奸臣的结局。 鳌拜——欺主乱政,囚死狱中 鳌拜(?——1669)出生于将门之家,自幼弓马娴熟,技艺高强。长大成人后,力大难制,性情凶暴,驰骋疆场,战功显赫,有“巴图普”(勇士)之称号,得以封官晋爵。 皇太极死后,鳌拜为年幼的清顺治帝即位发挥了重大作用,获得顺治帝信任,又以护卫太后有功而位至极品。康熙即位后,受顺治遗命,任其为四辅政大臣之一。 鳌拜居功自傲,逐渐变得骄横起来,不把年幼的康熙皇帝看在眼里。他擅杀大臣,私欲膨胀,结党营私,随时准备把持朝政,引起了康熙和孝庄皇太后的警惕。 首辅大臣索尼死后,鳌拜一心想占据此位,便逼迫康熙杀了政敌苏克萨哈一家大小,以首辅自居,更加放纵。他还常常在康熙面前斥责大臣,拦截奏章,权势已威胁到康熙的统治。 亲政以后的康熙忍无可忍,于1669年五月十六日设计逮捕了鳌拜。胸怀宽广的康熙没有杀他,也没有牵连更多的人,只是把他囚禁起来。不久,鳌拜死于狱中。 和珅——惊世巨贪,自作自受 和珅(1750——1799),字致斋,满州正红旗人。少年时贫穷而无所依靠,他的父亲是个不知名的副都统,但他的高祖尼雅哈有军功,因此和珅世袭了三等轻车都尉,不久被授为三等侍卫,当上了清乾隆皇帝的警卫。 和珅巧言令色,非常聪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很快青云直上,十几年时间内升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赏戴双眼花翎;后调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管理户部;乾隆五十三年封三等忠襄伯,赏紫缰;五十五年又赏给黄带,头上的官衔越来越多,连和珅本人也觉得厌烦了。

历史典故的成语

历史典故的成语: 背水一战(韩信) 负荆请罪(廉颇) 破釜沉舟(项羽) 指鹿为马(赵高) 如鱼得水(刘备) 图穷匕见(荆柯) 才高八斗(谢灵运) 千金买骨(郭隗) 惊弓之鸟(更羸) 一字千金(吕不韦) 退避三舍(重耳) 完壁归赵(蔺相如) 四面楚歌(项羽) 纸上谈兵(赵括) 东窗事发(秦桧) 初出茅庐(诸葛亮) 宝刀不老(黄忠) 围魏救赵(孙膑) 一鼓作气(曹刿) 七擒七纵(诸葛亮) 草木皆兵(苻坚) 毛遂自荐(毛遂) 讳疾忌医(蔡桓公)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杀妻求将(吴起) 为了谋得将军的职位,不惜杀害自己的妻子。比喻为了追求功名而不惜伤天害理,为了成功不择手段。含贬义。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吴起为了取得鲁国信任,不惜杀死来自敌国(齐国)的妻子以获得将军位。后比喻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指鹿为马(赵高) 一饭千金(韩信)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约法三章(刘邦) 手不释卷(刘秀) 十面埋伏(项羽) 多多益善(韩信) 孺子可教(张良) 破釜沉舟(项羽) 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 老当益壮(马援) 萧规曹随(萧何) 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 鞠躬尽瘁(诸葛亮)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吕蒙) 七步成诗(曹植) 过其实(马谡) 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挂印”是离任、辞官的意思;“封金”是把金银财宝封存起来,表示不想接受。 单刀赴会(关羽) 闻鸡起舞(祖逖) 东山再起(谢安) 洛阳纸贵(左思) 画龙点睛(张僧繇) 胸有成竹(苏轼、文同) 江郎才尽(江淹) 牛衣对泣 牛衣对泣,典故名,成语,典出《汉书·王章传》。汉代王章为诸生学于长安,生病无被,躺在牛衣中,向妻涕泣、诀别。遂用“牛衣对泣”等谓夫妻共守贫穷,或形容寒士贫居困厄的凄凉之态。 唇亡齿寒 "唇亡齿寒"是一则成语故事,出自.本篇故事讲晋国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虞王贪恋晋王送给的玉石,保马,答应借路给晋国.虞国大臣宫之齐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谏虞王,但他不听,让晋国经过虞国去灭了虢国.结果,晋国在灭掉虢国回来时顺势消灭了虞国."唇亡齿寒"意思是说有许多事物之间就像嘴唇与牙齿一样是相互依存的,如果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同样,虢国被晋国消灭了,虞国就会失去支持和依托,也很难逃脱灭亡的命运.

中国常用的历史典故

中国常用的历史典故 导读:中国常用的历史典故20则 1 钱可通神 唐朝宰相张延赏有一次过问一场冤狱,要有关狱吏十天内查明判决。第二天一早,他见案头放着一份小贴子,上写:“钱三万贯,乞不问此狱。”他大怒,把案子催得更紧。第三天,又见有小帖子,写明“钱五万贯”。他更加光火了。要求两天内结案。第四天,又见小帖子,写明“钱十万贯”。这一下,他气馁了,说道:“钱到十万,已可通神,我还管得了吗!”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后以“钱可通神》极言钱的诱惑力之大。 2 骑猪 唐朝武则天时,河内王武懿宗,率军去赵州一带打仗。懿宗听说敌方有数千骑从北而来,便弃甲而逃,其实当时双方相距还有七百里之遥。后来懿宗回师京都,置酒庆功。张元一在武则天面前写诗嘲笑他,有“忽然逢着贼,骑猪向南窜”之句。武则天问:“懿宗难道没有马吗?为什么要骑猪?”张元一说:“骑猪是是夹豕走也。”按:豕即猪,豕与屎同音,夹豕走,意思是来不及大便,夹着大便就逃走。见唐孟棨《本事诗。嘲戏》、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后以骑猪指仓皇逃跑。 3 鸟尽弓藏 把鸟射完以后,弓就用不着了。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后怀疑韩信

谋反,把他抓起来。韩信说:“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已定,我是应该死了。”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又《越王勾践世家》也载有范蠡的话:“飞鸟尽,良弓藏。”后以“鸟尽弓藏”为事后拋弃有功之人的典故。 4 屏风误点 三国时,曹不兴给孙权画屏风,不小心,误点了一滴墨,便将它画成一只苍蝇。孙权看到后。以为是真苍蝇,用手去赶它。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曹不兴》,后以“屏风误点”形容画艺高超。 5 蒲柳先秋 晋代人顾悦之与简文帝同岁,但头发早白了。简文帝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经霜弥茂。”意思是我像蒲草与柳叶一样,一到秋天就萎落;你像松树和柏树,虽然经历霜雪,却越来越茂盛。简文帝说他答得很好。见《世说新语。言语》、《晋书。顾悦之传》。后以“蒲柳先秋”为体质弱的典故。 6 弃席 春秋时,晋国的重耳在外流亡二十年,不少人跟随他出生入死。后来,他加国为晋文公。在途经黄河边时,下令把原来的生活用品如席蓐(卧具)笾豆(食具)等都丢掉。凡是手足胼胝,面目黧黑的人都走在后面。跟随他流亡的人中有个叫咎犯的.听后大哭。重耳问他:“回国应该高兴,你为什么样哭呢?”咎犯说:“你所丢弃的,正是流亡中赖以生活之物和出生入死的功臣,我能不感到悲哀吗?”重耳当即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 (1)庆父:春秋时期鲁国贵族,鲁庄公的弟弟。他惯于挑拨离间,先后杀了两个国君,后来自缢身亡。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就源于此。 (2)赵高:秦朝宦官,原为赵国贵族,他与李斯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六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不久又杀死李斯,自任丞相,后又谋害胡亥,立子婴为帝,后被子婴诛杀。 (3)梁冀:东汉大臣,两个妹妹分别为顺帝、恒帝皇后,顺帝死后,于梁太后合谋,先后立冲、质、恒三帝,专横朝政20年。他掠夺的财产相当于全国半年租赋。159年,恒帝诛杀粱氏一家,梁冀自杀身亡。 (4)董卓:初为琼州豪强,汉灵帝时任州牧,凶残异常。公元189年,率兵入洛阳,毒杀少帝,另立献帝,自立太师,“挟天子以令诸侯”,后被王允、吕布杀掉。 (5)来俊臣:唐朝武则天时酷吏,因告密受宠,任中丞,后因得罪武氏诸王和太平公主,被武则天处死。成语“请君入瓮”讲的就是他和右丞周兴之事。 (6)李林甫:唐朝权臣,玄宗时任礼部尚书兼中书令。他有“口有蜜、腹有剑”之称。在任19年中,唐王政事败坏,终于酿成“安史之乱”。 (7)秦桧:北宋历任御史中丞等职。靖康二年,被金军掠至北方,不久遣归,充当内奸。他勾结党羽,专横权势,力主投降,以“莫须有”待得罪名杀害岳飞及其子岳云等抗金名将,为后人唾弃。 (8)严嵩:明朝大臣,嘉靖中任吏部尚书,官至太子太师,以其子世蕃等为爪牙,操纵国事,在任时大半军饷被他侵吞。1562年,御史周应龙,林润相继弹劾世蕃,严世蕃被杀,抄出黄金10000余两,白银200余两,严嵩被革职,不久病死。 (9)魏忠贤:明代宦官,万历年入宫。1620年,他被任为司礼秉笔太监并监管东厂,网罗死党,杀害东林党人扬涟、左光斗等正直官吏。 (10)和珅:原在清廷銮仪卫当差,因逢迎献媚,为乾隆所宠,官至文华殿大学士。乾隆死后,嘉庆帝宣布他20条罪状并令其自杀,被抄家,家产约值8亿两黄金,等于朝廷10年收入。二十四节气 一、申遗成功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中国的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同时也是传统历法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历史渊源 公元前1200年的殷商时期,有用甲骨文记载,反应四季变化的“四方风”。该篇甲骨文中用四个方向的风为春夏秋冬定义,于是有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最早的渊源。 在战国时期《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已经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的名称。这八个节气是24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将一年清晰的划分为四季。 二十四节气的完整提出,则是在西汉刘向编著的《淮南子》中。在这部著作中,以天体运行规律为依据,第一次完整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并说明了确定的方法。 自1645年清朝《时宪历》开始“二十四节气”采用定气法计算。定气法按太阳运行的位置为准,“二十四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 所到达的位置。现代“二十四节气”沿用定气法,具体节气时间由专家测算。以紫金山天文台颁发的《天文年历》为准。1.一字千金

法不容情的历史典故

法不容情的历史典故 百度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法不容情的历史典故》的范文,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对网友有用。 篇一: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围魏救赵(孙膑):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 退避三舍(重耳):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 负荆请罪(廉颇):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予自己严厉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纸上谈兵(赵括):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一鼓作气(曹穗):后多喻趁锐气旺盛之时一举成事或鼓足干劲,一往直前。 意思是作战是靠士兵的勇气的。 千金买骨(郭隗):意指十分渴望和重视人才。 讳疾忌医(蔡恒公):隐瞒疾病,不愿医治。 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卧薪尝胆(勾践):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惊弓之鸟(更羸):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毛遂自荐(毛遂):比喻自告奋勇,范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一鸣惊人(齐威王):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不耻下问(孔子):意思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班门弄斧(鲁班):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秦:一字千金(吕不韦):一字千金,一个字值千金,原指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 指鹿为马(赵高):指着鹿故意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 焚书坑儒(秦始皇):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比喻对文化和文化人的摧残。 图穷匕见(荆轲):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揭竿而起(陈胜、武广):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 指人民起义。 汉:四面楚歌(项羽):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破釜沉舟(项羽):比喻决一死战。 十面埋伏(项羽):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庄周梦蝶 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一,物我两忘。《庄子》中有一寓 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梦 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所以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 蝶化为庄周。 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 唐李商隐名作《锦瑟》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仅仅当时已惘然。”诗中额联即用此典。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宰相肚里能撑船 “宰相肚里能撑船”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宽宏大量。这个成语的出 现还和宋代政治家王安石有很大关联呢! 相传,宋朝宰相王安石的婚姻一直不美满,丧偶、再娶、又离异。为此,他感慨良多,作七绝以抒发心底的惆怅:春日春风有时好,春 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发,花开又被风吹落。 他中年丧偶后,曾一度不想再娶,后经人撮合,娶一妾名姣娘, 但是并没有把她扶为正室。姣娘出身名门,十分聪慧,琴棋书画、诗 词歌赋,无一不精,是一个色艺双全的才女。婚后,王安石身为宰相,又忙于革新变法,故淡于夫妻生活,令姣娘十分寂寞。姣娘正当妙龄,空对日月,日子一长便耐不住寂寞与家中的一名年岁相仿的仆人勾搭 成奸。这事传到了王安石的耳里,王安石很生气,有心训斥姣娘,法 办仆人,但又苦于无凭证。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姣娘与仆人在屋内*,当时王安石在门外,里面不时传来姣娘的浪笑之声。当时情况下,王安石忍住了自己 的愤怒,他也怕自己的家丑外扬,于是他假装在离屋子很远的地方发

生声音(其实是故意用一个竹竿把树上的乌鸦惊走了),以便让屋内偷 情之人得悉。果不其然,屋里面的男的从后窗逃跑了。事后,王安石 假装没事,仍与姣娘谈笑自如。过了几天,正是中秋之夜,王安石便 想借着过节规劝一下姣娘,让她老实安分点。于是王安石便写给她一 首诗:日出东来还转东,乌鸦不叫竹竿捅。鲜花搂着棉蚕睡,撇下干 姜门外听。 姣娘是个绝顶聪明之人,很快就品出了诗中的含义。她其实早不 想这么生活下去了,于是她便回信给王安石道:日出东来转正南,你 说这话过半年。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 王安石本意是想规劝姣娘,得到信,看了信中姣娘所吐露的心声,便想:自己年已花甲,而姣娘正值青春年少,七情六欲乃人之常情, 不能求全责备。于是他就把姣娘叫到自己跟前问明了姣娘的愿望。最后,王安石便一纸休书把姣娘休了,同时赠她白银若干两,让她和仆 人远走他乡过日子去了。 当这件事情在朝中和市井中慢慢传开之后,王安石的所作所为不 但没有被人非议,反而得到了人们的尊敬。人们赞扬他道:“真是宰 相肚里能撑船啊!”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东窗事发 “东窗事发”这个成语比喻密谋败露。它的缘起是基于一个传说。 宋代大奸臣秦桧,为降金国,尝与其妻王氏,于东窗下密谋定计,以害民族英雄岳飞。 据传,桧先于帝前诬飞谋反。时有几位大臣,如大理寺卿薛仁辅、枢密使韩世忠,皆为岳飞鸣冤,使之有所顾忌。 一日,桧独坐于东窗之下,为害飞之事,踌躇不定,委决不下。 王氏适至,问曰:“夫君为何事愁眉苦脸,犹豫不决?”桧遂告以此事,并与之商议。王氏自袖中取出一柑,以手掰之,将一半递与桧,曰:

中国历史典故

中国历史典故 1、炎黄子孙: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ī)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得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得祖先,因为黄帝与炎帝就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自称“炎黄子孙”。 2、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因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完成了治水得大业。 3、桀骜不驯: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é)就是历史上著名得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4、烽火戏诸侯:周幽王千金难求妃子(褒姒)笑,烽火连台戏诸侯,付出了沉重得代价,国都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太子即位,为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5、春秋五霸:东周在历史上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第一个称霸得齐桓公,与后来得晋文公(重耳)、宋襄公、秦穆公、楚庄公一起,在历史上被称为“春秋五霸”。(后两位也有说就是吴王阖闾与越王勾践) 6、管鲍之交:指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得两位贤臣管仲与鲍子牙之交。 7、秦晋之好:指秦穆公帮助流亡在秦国得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并将自己得女儿文嬴(yíng)嫁给了重耳,成就了“秦晋之好”。 8、问鼎中原:鼎就是古代国家权力得象征,楚庄公问鼎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问鼎中原”源于此。 9、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历经22年,复仇雪恨灭吴国,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 10、商鞅变法:商鞅(yāng),原名公孙鞅,秦孝公期间,其通过变法使秦国变得强大,但因执法惹了太子,太子(秦惠文王)即位后用车裂之刑(五马分尸)将其处死,可谓商鞅

法不容情的历史典故

法不容情的历史典故 篇一: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围魏救赵(孙膑):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退避三舍(重耳):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负荆请罪(廉颇):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予自己严厉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纸上谈兵(赵括):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一鼓作气(曹穗):后多喻趁锐气旺盛之时一举成事或鼓足干劲,一往直前。意思是作战是靠士兵的勇气的。千金买骨(郭隗):意指十分渴望和重视人才。讳疾忌医(蔡恒公):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卧薪尝胆(勾践):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惊弓之鸟(更羸):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毛遂自荐(毛遂):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一鸣惊人(齐威王):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不耻下问(孔子):意思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班门弄斧(鲁班):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秦:一字千金(吕不韦):一字千金,一个字值千金,原指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指鹿为马(赵高):指着鹿故意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焚书坑儒(秦始皇):焚毁典籍,坑杀书生。比喻对文化和文化人的摧残。

100条历史典故,读懂古中国

100条历史典故,读懂古中国 2015-10-21 此文收录了100个历史典故,从黄帝时期至南宋。存下来,慢慢看。 1、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鲧(gun)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e)”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6、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qi)的后裔。 7、“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ren)、太甲”三王执政,亲作《伊训》、《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9、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并称。纣创造了“炮烙”、“虿(chai)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10、姬昌,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hong)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著有《周易》,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11、殷商“谗言进用,忠良远黜(chu)”,比干被挖心、萁(qi)子装疯、微子出走,周武王兴兵伐纣,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焚,奸臣恶来、费忠被斩首,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鲁,后有周公辅成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12、周幽王千金难求妃子(褒姒)笑,烽火连台戏诸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都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太子即位,为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13、东周在历史上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第一个称霸的齐桓公,与后来的晋文公(重耳)、宋襄公、秦穆公、楚庄公一起,在历史上被称为“春秋五霸”。(后两位也有说是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14、“管鲍之交”指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的两位贤臣管仲和鲍子牙之交。 15、“秦晋之好”指秦穆公帮助流亡在秦国的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并将自己的女儿文嬴(ying)嫁给了重耳,成就了“秦晋之好”。 16、鼎是古代国家权力的象征,楚庄公问鼎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问鼎中原”源于此。 17、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历经22年,复仇雪恨灭吴国,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 18、范蠡(li),是勾践成霸业的主要谋士,跟随勾践20多年,殚精竭虑。相传范蠡献美女西施(美人计)于吴王夫差,使其沉于美色,越由此灭吴。勾践成霸业后,尊其为上将军。但范蠡认为:“大名之后,难以久居”,认为越王“可与同患,难与处安”,后隐退到陶邑经商,身家巨万,人称为“陶朱公”,被后世商人奉为保护神。 19、“三家分晋”:春秋时期,晋国的兵力虽然强大,但“政出多门”不能统一力量重振霸业,多年后被“韩、赵、魏”三家分割而亡。 20、商鞅变法:商鞅(yang),原名公孙鞅,秦孝公期间,其通过变法使秦国变的强大,但因执法惹了太子,太子(秦惠文王)即位后用车裂之刑(五马分尸)将其处死,可谓商鞅“作茧自缚”。

姓秦的名人

姓秦的名人 阅读精选(1): 秦姓 一、有三种: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的后裔,以国名为氏。相传颛顼帝有个孙女叫女修,有一天,她捡到一只燕子蛋,吃下去后就怀孕了,生下了儿子大业。大业之子大费(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姓嬴。伯益的后人有个叫大骆的,他的庶子非子被周孝王封在陇西秦亭为附庸国,让他恢复嬴姓,称为秦嬴。秦国之后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并进一步统一了全国。秦灭后,王族子孙以国名作为姓氏,称为秦氏。 2、出自姬姓,为文王的后裔,以邑为氏。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后裔食采于秦邑,其后有以邑为姓,称秦氏,史称秦姓正宗。 3、古代大秦人来中国,有的就以“秦”为氏。大秦即罗马帝国。东汉、晋朝时大秦皆曾遣使来中国通好,有留居不归者,以“秦”姓传也。古时西域称中国为秦,之后西方国家通称中 国为支那,即“秦”音之变。 二、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秦氏主要分布于今河南、陕西、山东、湖北、河北等省。西汉初,高祖刘邦采纳娄敬的推荐,迁徙关东大族充实关中,秦氏有一支自鲁徙居扶风茂陵。这支秦氏人丁兴旺,官宦众多,西汉时有秦袭等5人同时任郡守一级的官,故世号“万石秦氏”。

秦末有秦同,从刘邦击项羽有,被封为彭侯,是知山东秦氏于西汉处有迁至今江苏者。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秦氏还分布于今甘肃、四川、山西等省。宋、元、明时期,秦氏有迁至今广西、安徽、贵州、福建、北京、上海等省市者,历清至近现代,分布地更广,还有不少人移居海外。 三、郡望堂号 【堂号】 “三贤堂”:因孔门七十二大贤中有秦祖、秦商、秦非、秦冉四位。三,不是普通地说一二三,而是指多数的意思。 “乐善堂”:孔子因为看到七十二大贤中,姓秦的竟占了四位,夸奖秦氏好道乐善,所以又叫“乐善堂”。 “养真堂”:秦氏好道乐善,能注重养真(本性的善),所以又叫“养真堂”。 “忠孝堂”:秦琼的后人因为秦琼是唐朝开国元勋,既忠且孝,因名“忠孝堂”。 “淮海堂”:宋代词人秦少游的后人因为秦少游著有《淮海集》传世,所以叫“淮海堂”。 “五礼堂”:清刑部尚书秦蕙田,立朝30年,刚介自守,著有《五礼通考》,因名“五礼堂”。 【郡望】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置郡,治所在平襄。 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置郡,治所在晋阳。

五个著名的历史典故

十五个著名的历史典故

一、高山流水 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无论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现某一主题或意象时,钟子期必能领会其意。一日,伯牙与钟子期共游于泰山之阴,逢暴雨,二人止步于岩下。伯牙心情郁闷,于是弹奏了一会琴。 琴曲起初表现的是雨落山涧的情景,接着模拟山流暴涨和岩土崩塌之音。每段曲弹奏完毕,钟子期“辄穷其趣”,把曲中意象说的穷极通透。伯牙于是离开琴而叹道:“善哉,善哉,阁下能听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里能隐藏的了我的音声呢”于是二人成为人生知己。但《列子》中并无伯牙因钟子期离世而从此不再鼓琴的内容。”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弹。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也指乐曲绝妙。

二、庄周梦蝶 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一,物我两忘。《庄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化为庄周。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 唐李商隐名作《锦瑟》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中额联即用此典。

三、倾国倾城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 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