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8课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学案

第8课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学案

第8课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学案
第8课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学案

第八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编写:阳冬云审核:童传荣终审:徐成志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能力培养:通过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

【知识链接】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取得,与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长期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分不开,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自主学习】

一、四大发明

1、成就:

(1)造纸术:105年,东汉○1改进造纸术。

(2)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是印刷术的一大革新。

(3)火药:古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2。

(4)指南针:战国时期发明的○3“”,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后来制成指南针。○4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影响

(1)造纸术:经○5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3)指南针:传入欧洲,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4)印刷术:推动了欧洲○6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二、数学

1、《九章算术》

(1)时间:约成书于东汉。

(2)内容:采用○7记数法。

(3)意义: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记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计算工具: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从○8演变成算盘。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地区。

三、天文历法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9的国家。

2、《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3、创制了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10等。

4、郭守敬编订的○11《》,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三百年。

四、农学

1、西汉汜胜之的○1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朝王桢的○13《》和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四大农书。

2、《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在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总结了北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

五、医学方面

1、《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定,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著,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14“”。

3、《本草纲目》: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写成,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15“”。

【知识拓展与探究】

拓展一材料: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用拿来当药吃。”(1)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2)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拓展二16~18世纪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命运为什么会有不同?

拓展三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作出过哪些贡献?

【学习小结】

【达标检测】

1、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

2、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的是()A.毕昇B.徐光启C.石申D.郭守敬

3、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

A .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罗盘针

4、我国古代历法制定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发展的需要 B.统治者的提倡

C.科学家的爱好

D.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5、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历程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6、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

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

C.唐朝时期发明管状火器“突火枪”

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经普遍使用指南针

7、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

B.外国资本主义发展

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

D.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作用的发挥

8、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9、《三国演义》中有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下列哪一项不可能是当时的史实()

A.用“四诊法”为其号脉

B.使用了外科手术

C.查阅了《黄帝内经》

D.参考了《本草纲目》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材料二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

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

(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

(3)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印刷的《金纲经》卷首佛像画面精美。

材料二北宋时期,我国印刷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飞跃。据考古发现,当时采用新印刷术印刷的书籍,字体工整,装订精美,但也出现了个别文字方向颠倒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排版疏忽所致。

材料三英国哲学家培根指出:“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的力量和影响。”

(1)材料一中的“画面精美”,在当时采用了什么印刷技术?

(2)材料二中的印刷术的新飞跃是指什么?从材料中找出你的判断依据。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古代印刷术的发明对文化的传播有何意义?

【高考链接】

1、(2008·全国Ⅱ)古人云:“日之所照曰阳。”下列各项中,两者均属于“阳”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这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2、(2010·全国Ⅱ)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学习反思】

第八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蔡伦○2军事○3司南○4北宋○5阿拉伯人○6文艺复兴○7十进位制○8算筹○9天象观测○10简仪○11授时历○12汜胜之书○13农书○14万世宝典○15东方药物巨典【知识拓展与探究】

拓展一(1)旧中国愚昧落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2)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拓展二(1)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阻碍;科举制度、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阻碍先进技术发挥作用;(2)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重商主义,对外扩张等促进了西方科技的进步。

拓展三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造纸术、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促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

【达标检测】

1-5ACDAA 6-9DDDD

10、(1)明清(或16世纪)以前,中国的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以后走向衰落。

(2)三大发明的外传,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火药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军事基础;指南针为西欧人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征服创造了条件,加强各地的联系,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3)发达原因: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国家政权的支持和组织;民族融合,多民族的共同努力;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成果;科技成果的继承

与发展等等(其他观点,只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不能产生近代科技的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文化专制;实行闭关锁国;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科举制度的束缚等等。(其他观点,只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分)

11、(1)雕版印刷术。

(2)活字印刷术。依据:“北宋”、“新印刷术”、“个别文字方向颠倒”、“排版”。

(3)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

【高考链接】

1.A

2.C

人教部编版八下历史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导学案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包括“两弹一星”、航天成就、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青蒿素的发现;了解杰出科学家的事迹,包括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等;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文化事业的主要成就。 【过程与方法】 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搜集和整理有关“两弹一星”的资料,学习查找和收集材料的方法;分析“两弹一星”、载人飞船等研制成功的意义,提高对现实的洞察力和对未来的预见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中,体会“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句话的含义,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 “两弹一星”的研制;籼型杂交水稻和青蒿素;“双百”方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难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1.“两弹一星”具体指的是什么?它的成功有何意义? 2.袁隆平为什么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3.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是谁? 4.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谁? 【新课导入】 (材料式导入) “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为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成就的取得,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阅读教材P90、P91,思考:

(1)“两弹一星”指什么?我国分别是何时取得这些成就的? 答案提示:“两弹一星”指: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取得成就的时间: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②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③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2)新中国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研制出“两弹一星”的,这与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的奋斗是离不开的,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哪些精神呢? 答案提示:艰苦奋斗、爱国敬业、甘于奉献,严谨细致,团结协作、敢于创新等。 (3)“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有什么意义? 答案提示: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阅读教材P92“材料研读”,思考:当时的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 答案提示: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中国面临非常恶劣的国际环境;为了打破美苏两个大国对核技

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第八课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第八课导学案 1 2 3 4⑻惟觉时之枕席,。 ⑼世间行乐亦如此,。 事权贵,。 《登高》 霜鬓.()浊.酒() 回:①渚清沙白鸟飞回. .日之高标 .恨繁霜鬓 .其心志 而不平 .秦久矣 .在肠胃 .独登台 .矣 .矣 (并序) 悯.然()转徙.() 枫.叶()萧瑟.() 霓裳 ..()红绡.() )谪.居() )间.关()呕哑 ..()

⑴委身 ..为贾人妇 ⑵使快.弹数曲 ⑶弦弦掩抑 ..声声思 ⑷银瓶乍.破水浆迸 ⑸秋月春风等闲 ..度 ⑹去来 ..江口守空船 ⑺如听仙乐耳暂.明 ⑻却坐 ..促弦弦转急 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⑴明年 ..秋,送客湓浦口 古义: 今义: ⑵因为 ..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 今义: ⑶老大 ..嫁作商人妇 古义: 今义: ⑷铁骑突出 ..刀枪鸣 古义: 今义: ⑸整顿 ..衣裳起敛容 古义: 今义: ⑹凄凄不似向前 ..声 古义: 今义: ⑺暮去朝来颜色 ..故 古义: 今义:⑻曲终收拨当心 ..画 古义: 今义: 4.解释下列多义词 言:①感斯人言. ②凡六百一十六言. ③自言.本是京城女 ④静言.思之 辞:①我从去年辞.帝京 ②不辞.小官 ③入不言兮出不辞. ④辞.达而已矣 转:①却坐促弦弦转.急 ②转.徙于江湖间 ③转.轴拨弦三两声 是:①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②白言本是.京城女 5.说明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 ⑴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⑵浔阳江头夜.送客 ⑶遂命酒. ⑷梦啼妆泪.红阑干 ⑸商人重.利轻.别离 6.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特点 ⑴感斯人言 ⑵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⑶转徙于江湖间 ⑷送客湓浦口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

第8课《百家争鸣》导学案 一.老子 1.学派: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2.思想主张: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__________;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__________的。老子在政治上主张“________”。他的学说集中在《________》一书,这部书成为道家经典。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政治方面:核心思想是“________”,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________,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他反对________,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都会稳定。 2.教育方面:创办________,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__________”,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在教学中,注重________教育和__________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3.文化方面:孔子在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________和________作出了巨大贡献。 4.影响:孔子不仅是古代的________、________,还是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由弟子整理成《________》一书。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三.百家争鸣 1.背景:_______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渐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________”。 2.代表思想家 3.意义: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8.木兰诗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新词,能准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2、掌握文言重点词的含义,并能够准确的翻译课文。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诗歌的主旨。 【相关链接】 文学常识: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编的《》,是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和《》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二者异曲同工,交相辉映。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听教师范读,听准字音,听清节奏; (2)正确、流畅、放声地自由朗读; (3)指名几位同学朗读,师生共同纠错并评价。 2、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不会的字词小组商量。(1)给加点字注音。 机杼()可汗()鞍鞯()辔头() 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 戎机()金柝()策勋()十二转() 红妆()磨刀霍霍()著()我旧时裳() 云鬓()扑朔()雄雌() 3、初读感知,了解木兰。 (1)说说你以前所了解的木兰,你认为花木兰的故事之所以被人们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2)课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形象?你喜欢吗?跟小组同学说说喜欢的原因。 4、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试译课文。 【合作探究】 1、开篇写“惟闻女叹息”的作用是什么?从下文看,木兰叹息的是什么? 2、本文写木兰代父从军,征战多年,只用了短短的六句话,你知道作者这样谋篇有什么目的吗? 3、文中描写了一个代父从军的女英雄形象。有的同学读后会问“她在军营中十多年,真的没人发现她是女子吗?文章这样写是否有失真实”。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4、文中结尾是吟唱者的赞词,有何作用? 5、谈谈你对《木兰诗》主题的认识。 【拓展提升】 一、下面是豫剧《花木兰》选段的唱词,读一读,回答问题。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喝喝穿。你要不相信,就往这身上看,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学习目标】 1、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 史实。为进一步理解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奠定基础。 2、通过学习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斗争的内容,认识到这些斗争都是维 护我国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敌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学习重点】 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知识梳理】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开辟荆榛逐荷夷”) 1、明朝后期,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 2、收复台湾 年,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归祖国。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3、清朝设置,隶属福建省 (1)时间:年 (2)意义: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巩固了。 二、康熙帝组织抗击沙俄──雅克萨之战: 1、背景:17世纪中期,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建城堡。 2、经过:帝命令清军两次攻打,被迫投降。沙俄政 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3、中俄《尼布楚条约》 (1)时间和地点: 年,中俄双方代表在进行谈判,经过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 (2)作用: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和流域包括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的领土。 【学习自测】 1、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郑成功包围赤嵌楼②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③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④清军进入台湾⑤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⑥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A. ①④⑤③②⑥ B. ③⑤④②⑥① C. ④①③⑤⑥② D. ⑥③①⑤④② 2、“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赞颂的是 A.戚继光抗倭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康熙帝抗俄 3、戚继光和郑成功的共同之处是 A抗击了当时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C巩固了明朝的统治秩序D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 4、“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张学 良先生对一位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这位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康熙帝 D.左宗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教案

课时教案 课题:第8课百家争鸣第课时总第个教案 课型:新授编写时间: 年月 日 执行时间: 年月 日 课程目标: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 响。 知识与能力 掌握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上的成就和诸子百家的代表人 物及主要思想;区分各派的政治主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唯物辩 证观点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收集诸子百家各派学说的资料,感知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 以辩论法展开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在辩驳中抓住问题的关键,清 楚表达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孔子和战国诸子百家对后世及世界文化的深远影 响,增进民族自豪感;学习孔子和诸子百家在当时社会大变革的 时代,敢于独立思考、创新的勇气,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批注: 教学重点:孔子及其历史贡献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和教师通俗易懂的语言、 深入浅出的讲授,使学生初步认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 内在联系。百家争鸣的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 教学用具:PPT 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体展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 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故事法、讨论法、列表法等,展开课堂教学 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导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科技文艺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学生回 答之后,教师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方面也有重大成就,出 现了孔子、老子等思想家和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对后世乃至世 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新课教学 (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采用故事法,让学生讲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然后提问: 这个故事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学生回答:反对暴政或提倡“仁” 的思想。 教师进而提问:“仁”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学生从人际关系和

2017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8课教学设计雨点儿

《雨点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师) 2、了解雨水对花、草的作用。(学生)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 (一)猜谜语,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注意听,看谁听得认真、猜得准确: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雨) (二)通过谈话,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1、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呢?(大雨、小雨、雷阵雨、毛毛雨、狂风暴雨。) 2、同学们平时观察得真仔细,知道那么多雨呢!那么你观察过大雨是什么样的吗?(有时伴着雷声闪电,像用盆往下倒一样,落在地上的雨水汇成溪流。) 3、这种雨在夏天常见,小雨在什么季节下?(春天、秋天。) (三)揭示课文题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出示课文题目)

大家注意看“儿”这个字,单独时读二声,在这里和“点”连起来读儿化音,跟老师读。(出示雨点儿图)多可爱的雨点儿啊!你要把它读得可爱一点儿。(范读、指读、全班读。) 指导读题,指导读好儿化音,同时读出它的可爱。(如果我们把“点”和“儿”读得快一些,舌头卷起来,就更好听了,再来试试吧!) 二、感知全文。 (一)过渡:这么可爱的雨点儿,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想知道吗?快打开书翻到这一课吧! (二)提出自学要求。 1、自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组长领着学习这一课的生字宝宝。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读得对的小组能得到5颗星。) 2、运用学过的方法记忆生字。在介绍字的同时,为部分字找一找朋友。 3、齐读词语。 4、反复游戏,巩固认字。 (1)生字与音节找朋友,“小雨点儿”身上写音节,“大雨点儿”身上写字,把“小雨点儿”与“大雨点儿”连一连。再给“大雨点儿”身上的字找朋友(扩词)。 (2)让花更红。 师:小朋友,小雨点儿的本领可真不小,它能够使花开得更红,开得更艳。我们小朋友的本领也不小,只要你读对它,小雨点儿就会自动落到花朵上,花就会开得更大、更红了。 三、再读课文。 1、教师引语:将生字宝宝放在课文里,希望大家也能很顺利地将它们读出来。 2、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3、指名读,评议。重点指导“问”的读法以及对话时不同角色的语气。 四、指导书写。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标要求】 1、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2、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理解一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学习重点】 一战的原因、著名战役和影响 【自学导航】 1.1882年,由__ __、__ __和__ __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__ __分别与__ __、__ __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 2.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__ __。1914年,__ __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__ __在德国的支持下,以此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__ __一方作战。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__ __上进行,后来,战争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阵地战。由于死亡人数太多,__ __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德国企图打破僵持局面,但遭遇失败。 4.1917年,美国参加__ __一方作战;俄国十月革命后,__ __第一次世界大战。 5.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以__ __的失败而结束。 6.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__ __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__ __。这场战争持续时间长、规模大、使用新式武器、伤亡惨重。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__ __。 【合作探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教学设计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程标准对这一节的要求为: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学情分析】 在知识层面,初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在能力层面,学生课余查阅资料,分析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还不成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挖掘教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通过课前历史书籍的发放,微视频、图片等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学习本课,了解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历史基础知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 本课以《张学良口述历史》一书中,张学良内心独白为主线,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微视频、电子相册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合作探究,形成历史理解、史料实证以及此基础上的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抗战将士誓死保卫家乡的爱国情怀,理解张学良等爱国人士的进步立场,形成时空观念,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2、教学难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过程教学法、个别讲授法、课堂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2、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九一八事变——自责 局部抗战——欣慰 联共抗日——觉醒 西安事变——无悔

第8课百家争鸣

宁国市河沥溪初中“五航远行”教学模式七年级历史学科导学案

航 课堂练习: 1、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 于()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2、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具有环保意识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荀子 C.墨子 D.孟子 3、战国末期,主张“君主应凭借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 以巩固君主地位”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孙子 4、主张不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是 A.老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

远航5、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为政以德”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法治”6、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学院有140所。 当年传教士翻译的这部著作应是 A.《离骚》 B.《论语》 C.《道德经》 D.《孙子兵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 学派时期代表人物著作思想主张 儒家 战 国 《孟子》提出“”,要求统治者用“ 还主张自然资源利用。 荀子主张按去办事墨家战国主张“”、“”,支持正道家战国要顺其自然,“”。 法家战国末期主张,反对,提 提出建立国 布置作业: 完成基础训练 护达标检测: 1、以下是小丽同学对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内容进行的整理,其中错误的是:A.夏朝出现甲骨文 B.西周实行分封制 C.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D.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 2、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思想繁荣。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1)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列举各学派的名称及代表人物。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阅读后,请回答:

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 编制:审核:班级:姓名:时间:编号: 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课程标准】 知道“863”计划的制定;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定的必要性、紧迫性;3、探究计算机网络给青少年网民带来的影响; 【学习重点】863计划的制定 【学习难点】理解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 【学习方法】分析资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一、863计划 1、863计划倡导者是、、、。四位科学家的建议和邓小平的批示都是在年月做出的,所以称为863计划。 2、863计划纲要选择技术、技术、技术、技术、技术、技术、技术、技术八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1.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时代,以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 2.网络是一把,有利也有弊,如果网络使用不当,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我们提倡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 【合作探究】 1、中国现在的经济还比较落后,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钱去发展高新科技的研究? 2、你对互联网了解多少?请举例说明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课堂练习】 1、关于863计划说法错误的是 A、是由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议 B、由邓小平亲自作出批示 C、是在1986年3月开始的 D、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重点的八个领域包括生物技术、考古技术等 2.如今互联网已走进千家万户,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领域 B.人们可以利用网络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购物等 C.以因特网为主的数字化正改变着世界 D.网络生活有百益而无一害 3.下列是在一次有关计算机网络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的讨论会上产生的观点,不正确的是()A.利用网络可以查阅各种资料 B.网络不会给青少年网民带来危害 C.网络有利于青少年和外界的交流 D.利用网络可以进行购物 4.某地电视台播出了一则公益广告:一位父亲正苦恼让儿子上网担心他会上瘾,不让他上网又怕耽误他的学习。这则公告主要说明了()A.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要健康上网B.这位父亲害怕网络 C.中国上网的人数不断增加D.人类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 5.1986年3月,中国科学院几位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技术的建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及时作出决定,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后称“八六三计划”,下列成就在“八六三计划”制定后取得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导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 C.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D.“嫦娥1号”卫星发射成功 6.“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种说法如今已成为现实,你认为下面哪一个选项是实现这一说法的最佳方案() A.海洋高技术的应用 B.电气化技术的应用 C.生物技术的应用 D.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7、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一项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称之为:() A、科教兴国计划 B、863计划 C、星球大战计划 D、尤里卡计划 8、人类进入高度的信息化时代是在:() A、19世纪末 B、20世纪初 C、20世纪末 D、21世纪初 9、我国科学家建议中共中央要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的发展的真正目的是: (1)想出人头地(2)想表明他们有远见(3)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4)受历史使命感的驱使关注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A、(1)(2) B、(1)(3) C、(2)(4) D、(3)(4) 10、到2013年,我国上网人数已达6亿人,手机网民人数5亿,青少年占:() A、60%以上 B、70%以上 C、80%以上 D、90%以上 简答:我国863计划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学习反思】 科目一考试https://www.wendangku.net/doc/3215933568.html,科目一模拟考试仿真考试最新试题

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学案)

第8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基本特征其发展原因。 2.通过讨论归纳分析认识美国经济发展与自我调节和科技进步关系,从而证 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对国家生存发展重要性。 【教学重点】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受制于政治形势。战后美国经济的周期性发展,与 国际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 学习笔记(哦!原来预习这么轻松呀!) 【基础闯关】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A.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持续发展,其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是A.东部地区3、美国虽然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但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这种现象大约开始出现于A.20世纪50C.20世纪804、20世纪80A.经济地位下降5、新经济时代美国经济现状包括①低通胀②低失业率③财政赤字减少④高增长率A.①②③6、下面对于20高新技术迅速发展②对传统的产业进行了技术改造③经济发展速度比较低,远远落后于欧洲各国④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A.①②④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25请回答: (1 (2【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下列史实不符合... 美国国情的是 A.二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B.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 C.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中后期,美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 D.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严重 2、1974年—1975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引发此事的主要原因是 A.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美国经济地位下降 D.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其原因有①美国政府进行了社会经济的改革②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③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有利发展环境④完成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美国经济的发展 危机和经济 调整 新经济的出现 战后的繁荣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一年的9月18日晚,东北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在全国还有许多城市也在这一天拉响了警报,这是为了让人们记住1931年9月18日发生的“九一八事变”这个国耻日。你知道“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吗?为什么这一天让我们中国人没齿难忘,痛心疾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九一八事变 1.出示图片:图为日军占领吉林东北军军械厂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简单叙述九一八事变的大致经过。 提示:一是制造借口,柳条湖事件是日本为制造九一八事变炮制的借口;二是军事进攻,日袭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三是事变后日本快速侵占东北三省,并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3.教师提问:日本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学生讨论后) 4.教师归纳: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③国民党反动集团全力“剿共”,日本有机可乘。 5.教师强调:九一八事变的影响从两方面讲述。首先,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其次,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6.教师过渡: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面

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奋起抗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东北的抗日义勇军和杨靖宇的东北游击队,以及后来改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目标导学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教师提问:1935年,北平学生发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桌子了”的呼声,谈谈你对这一呼声的理解?他们又是如何做的? 提示1:日本占领东北后,于1935年策动了“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提示2: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示威游行,向群众宣传抗日,与国民党军警英勇抗争,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掀起了爱国救亡运动。 2.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歌曲——义勇军进行曲 3.教师强调:一二·九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目标导学三:西安事变 1.展示资料: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后,就致力于争取张学良所部的东北军和杨虎城所部的十七路军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全国抗日高潮的影响下,在红军前线政治工作的教育和争取下,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广大官兵都赞成“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救亡口号,主动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受到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政治主张和全国抗日潮流的推动,从1936年初,他们就实际上停止了同红军的战斗。4月,周恩来与张学良在陕北举行联合抗日救国的会谈。不久,工农红军与东北军的前线停止战斗,联合抗日。 2.教师提问:根据上述材料和教材内容,讨论回答: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①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民族矛盾的激化是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②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感召了张学良、杨虎城。③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之心是西安事变爆发的个人因素。④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围剿红军是西安事变爆发的直接原因。 3.教师讲述: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4.教师讲述:西安事变震惊了全世界,引发了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响。如何解决西安事变,当时就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一起看看材料。 日本侵略者:希望中国打内战 美英两国:主张和平解决,南京政府向张、杨妥协 苏联:主张和平解决,不希望中国打内战 国民党:讨伐派(亲日派何应钦)和和平解决派(亲英美派) 中国共产党:主张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 5.教师强调: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将阶级恩怨放到一边,从大局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并派周恩来等赴西安谈判。所以,西安事变之所以能和平解决,是当时各种政治力量较量的结果,也是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努力的结果。 6.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三、课堂总结

第八课《百家争鸣》公开课教案(区级获奖教案)

第八课《百家争鸣》教案 教学设计思路: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热爱学校,爱护校园”是每一位学生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美德。但平时在校园内,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花木被折断、桌椅被破坏,门窗玻璃被打破等不文明行为。针对校园内破坏公物的不文明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了?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如何应对这种社会问题,2500多年的中国先贤也有他们的独到见解,就让我们今天进入第八课百家争鸣,看看先贤的智慧。 (板书)第八课百家争鸣 二、【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6页到39页的内容,掌握以下知识: 1.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和其在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 2.掌握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3.完成导学案学习内容(在6分钟内完成) 请学生自己举手发言,分享导学案学习成果,老师展示标准答案归纳总结。 自学完成后,这里将学生按小组分成几大学派制作诸子名片,分学派上台介绍本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著作,梳理本课的基本知识内容,最后由老师汇总,以表格方式展示。具体流程: 1、儒家:孔子(展示孔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孔子的基本资料,孔子:春秋末年鲁国人,名丘,字仲尼。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论语》。展示《论语》的句子:“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体现“仁”;《礼记》中: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体现“以德治国”。《论语》:子曰:“有教无类。”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体现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展示孟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孟子的基本资料,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民贵君轻”,代表作《孟子》。展示《孟子》内容:孟子曰:“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体现“仁政”;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民贵君轻”。 2、道家:老子(展示老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老子的基本资料,老子: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代表作《道德经》。 然后展示《道德经》的内容,分析老子的思想观点:“无为而无不为。”——体现无为而治;“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庄子:(展示庄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庄子的基本资料,庄子: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代表作《庄子》。展示《庄子》中的句子:“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翻译:无为,能利用天下,而闲暇有余;有为,被天下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 3、墨家:墨子(展示墨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墨子的基本资料,墨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代表作《墨子》。展示《墨子》内容:“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翻译: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反对不

精品学案——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导学案班级姓名第组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这一时期简单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 2.通过本课的学习,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 3.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二、自主预习 1. 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镇守长江中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年重建晋 王朝,以 为都城,史称东晋。 2.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四个王朝。 3.秦汉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经济发达,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4.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包括推广和改进梨耕,实行,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 5.南朝时的,人口众多,时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三、合作探究 1.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 2.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导学案 四、随堂演练 1.下列朝代都曾以建康为都城的是() ①东晋②西晋③西汉④南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3. 南朝时,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气候湿润 B.土地肥沃 C.社会安定 D.北方人南迁 4. 西晋从统一到灭亡持续了多少年() A.14年 B.36年 C.50年 D.37年 5.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B.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C.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D.北方人口多无地耕种 6. 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A.司马懿和司马昭 B.司马昭和司马炎 C.司马炎和司马睿 D.司马炎和司马昭 7.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A.东晋和北魏 B.东晋和前秦 C.西晋和前秦 D.西晋和北魏 8.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A.鲜卑族 B.匈奴族 C.氐族 D.羯族 五、课后反思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8课《雨点儿》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第8课《雨点儿》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读一读,连一连。 cǎi méi gèng lǜ dào 更彩没到绿 二、给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长 zhǎng cháng 1.猴子的尾巴长.()。 2.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数 shù shǔ 3.数.()不清的雨点儿落了下来。 4.今天第二节课是数.()学课。 三、拼一拼,写一写。 wèn bàn nǐ cóng 下雪了,我()在()空中飞舞的小雪花:“()们() yǒu yǒu 哪里来?你们()没()妈妈?” 四、数一数,填一填。 1.“问”字共有画,第一笔是。 2.“有”字共有画,第三笔是。 3.“半”字共有画,第五笔是。

4.“从”字共有画,第二笔是。 5.“你”字共有画,第五笔是。 五、把句子补充完整,再读一读。 1.雨点儿从。 2. 从对面走来。 3. 从。 六、读儿歌,完成练习。 小雨点儿,沙沙沙,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 小雨点儿,沙沙沙,落在鱼池里,鱼儿乐得摇尾巴。 小雨点儿,沙沙沙,落在田野里,苗儿乐得往上拔。 1.这首儿歌一共有句话。 2.根据儿歌内容连线。 花园里苗儿乐得往上拔 小雨点儿鱼池里花儿乐得张嘴巴 田野里鱼儿乐得摇尾巴 3.我也会写。 小雨点儿,沙沙沙,落在,。 参考答案 二、1.cháng 2.zhǎng 3.shǔ 4.shù 三、问半你从有有 四、1.6 、 2.6 丨

3.5 丨 4.4 、 5.7 亅 五、1.云彩里飘落下来 2.老师 3.妈妈家里走到公司 六、1.3 3.草地里小草乐得发新芽

第8课 载歌载舞 教学设计

第8课载歌载舞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认识“弹奏音符”、“弹奏鼓声”、“切换造型”等指令。 2、知道一个角色可以设置多个不同的造型。 3、掌握将库中的图片设置为舞台背景的方法。 4、认识“重复”指令,知道出现连续的相同指令或指令组合可以用重复命令进行简化,掌握编写循环结构程序的一般方法。 2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一定的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是由于他们正处在逻辑思维发展的起步阶段,过于严肃的编程任务会让学生产生枯燥感,扼杀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而Scratch本身内置了大量的卡通角色,声音素材,这些特性使得在Scratch中可以开展比较生动活泼的编程创意活动。另外,学生在前两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对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有了比较丰富的体验,这为本节课对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的认识和理解打好了基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编写演奏音乐和编写动画脚本。 教学难点:运用重复命令编写循环结构程序。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课前(循环播放《幸福拍手歌》) 教师先进行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我是来自江北二小的蒋老师,很高兴能和我们六(3)班的同学共度这段欢快的时光,那大家坐了这么久,下面就跟着蒋老师一起活动活动吧,请起立! ppt显示《幸福拍手歌》歌词,教师带领学生唱一唱、跳一跳。 活动2【导入】(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表现太棒啦!这么欢乐的氛围吸引了Scratch中的小猫,它也在跟着我们一起载歌载舞呢!你们看...(播放范例) 师:看完这段动画,你发现和之前你们做的动画有哪些不同之处啊? 【预设】生1:我发现背景不一样 师:恩!你的眼睛真亮,一眼就能看出舞台的不同(贴板书:舞台) 生2:这个动画有声音 师:你一定是个善于倾听的孩子。 那你有没有听出来有几种声音?没关系,我们再听一遍,谁来帮帮她? 生3:有钢琴、有鼓声 师:你耳朵真尖!有一种是1155665,这个叫主旋律(贴板书);还有一种是伴奏的声音(贴板书),这些交织在一起,音乐就更动听了! 师: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很能干,都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进行观察,了不起!那你还能发现其他不同的地方吗? 生4:猫在动 师:看!我们的同学厉害吧,最后一个不同被你找到了,猫的造型不同(贴板书) 师:同学们已经归纳地非常全面了!这节课我们就要来一一攻破这些难关,让小猫载歌载舞!。(贴板书) 活动3【讲授】(三)设计舞台 师:先打开Scratch,第一个问题来了,这样的舞台该怎么导入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26页,自学第二部分,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一,两分钟之后我要请同学上来展示你的学习成果(ppt出示任务一)

2018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第8课《百家争鸣》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老子和孔子及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通过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总结归纳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各派学说的理解和应用,掌握各派学说的观点,能够学为所用。 3.学习孔子和诸子百家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变革实践的勇气和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难点:各学派的政治主张 三、【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解题教师:本课我们要学习三个内容: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同学们说一说,本课我们要了解哪些思想家? 学生: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 (一)教材自读 1.老子简介 姓名──李耳时期、国家──春秋后期楚国人人物地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1)思想──主张人们应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2)政治──无为而治 片2:1.孔子简介 姓名──名丘、字仲尼时期、国家──春秋后期鲁国人人物地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2.孔子有哪些政治思想主张? (1)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2)政治──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片3:3.孔子有哪些教育成就? (1)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2)教学中注重德育与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4.孔子有哪些文化成就? (1)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如《诗经》《春秋》。(2)思想记录在《论语》一书中。 片4:孔子的学说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片5:完成表格: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提示主要内容,其他内容找学生补充。 (二)合作析疑 1.你能举出哪些事例(成语)体会老子的思想──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2.孔子的政治主张在当时为什么不能实现?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例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 3.结合课后活动1,说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你的学习有哪些指导意义? 4.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堂小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