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方翻译史

西方翻译史

西方翻译史
西方翻译史

西方翻译活动史

?中西译学界对西方翻译历史阶段的不同划分

?西方的翻译活动到底有多长的历史,

?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有哪些主要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主要译了哪些作品,提出了什么样的翻译理论,

?有多少翻译流派,

?今后可能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翻译在历史长河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西方翻译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的。

?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公元前三世纪前后,72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

?西方的第一部译作是约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可以说西方的翻译活动自古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对这两千多年的翻译史的分期,因人们的视角不同,所持的划分标准亦不同,观点颇不一致,所以,并无统一的结论。

?廖七一援引历史学者的三分法,着重翻译理论思想的演变,采用轻历史划分、重翻译思想界定、薄古厚今的原则,将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大致分为三大时期:古典译论时期,公元前3世纪至18世纪末;近代译论时期,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当代译论时期,20世纪初至今。

?潘文国则强调学科概念,以是否具有学科意识为依据,同样把西方翻译研究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古代的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到1959年,称作传统的翻译学阶段。第二阶段,从1959年雅可布逊(RomanJackbson)发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开始到1972年,称作现代的翻译学阶段。第三阶段,从1972年霍尔姆斯(James S. Holmes)发表“翻译研究的名与实”开始至今,是当代的翻译学阶段。

?姜秋霞与杨平从翻译研究所采取的方法来看翻译的理论发展史,把翻译理论研究史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经验期或前理论期、语言学理论期、多元理论期。(1)前理论期自公元前3世纪(西方约公元前3世纪;我国约公元3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末。翻译理论大多是对翻译实践的技巧性总结,缺乏理论的系统性。(2)语言学理论期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3)多元理论期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各种非语言学理论流派的出现,使翻译研究走上了综合性的学科发展道路。

?谭载喜更关注历史因素对翻译事业的影响,把西方翻译史划分为六个时期:(1) A",于公元前4世纪的肇始阶段;(2)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3)中世纪时期;(4)文艺复兴时期,(5)近代翻译时期,即17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6)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谢天振等依据每一阶段的主流翻译对象,对人类翻译发展史划分为三个阶段。

?1)从公元前250年左右《七十子希腊文本》的翻译活动开始,一直持续到16世纪的圣经翻译,这段时期我们把它命名为宗教典籍翻译阶段,这一阶段对翻译的探讨确立了人类关于翻译的基本理念,包括最基本的翻译方法论,如直译、意译、可译、不可译等问题。

?2)随着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学的确立,尤其是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之后,文学翻译开始成为翻译的主流,从而开启了以文学名著、社科经典为主要翻译对象的文学翻译阶段。在这一阶段,对翻译的理论探讨更加丰富和深人,并且产生了针对各种文类、体裁作品的翻译理论。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实用性质的非文学翻译(即实用文献的翻译)占据了翻译生产的主流,翻译发展为一个专门的职业,翻译理论意识空前高涨,翻译学科得到快速成长,由此开始了人类翻译发展史的第三阶段—实用文献翻译阶段。

?奈达(Eugene A. Nida)根据翻译思想的发展,把西方翻译史划分为四个时期:语文学翻译、语言学翻译、交际学翻译和社会符号学翻译。他把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翻译思想视作一个整体,从而与具有现代翻译思想的当代翻译作出区分。

?斯坦纳(George Steiner)认为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1)古典译论至18世纪末泰特勒和坎贝尔翻译“三原则”的发表,翻译论述及理论直接来自于翻译实践;(2)从施莱尔马赫至20世纪中叶,通过理论研究和阐释研究发展了翻译研究术语及方法;(3)二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以翻译语言学派的兴起为标志,将结构主义语言学和交际理论引人翻译研究;(4)20世纪70年代至今,新兴学派林立,跨学科研究蓬勃发展。’

?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认为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翻译观,更合适的做法是以翻译观念为依据来进行划分:?1)罗马时期的翻译,是为了丰富本国的文学系统,强调译作的美学标准,而不关注是否忠实;

?2)圣经翻译,翻译作为教义的武器,作为政治冲突的武器,译者既有美学的标准,也有福音传教士的标准;?3)教育与通俗语言时期,强调圣经翻译的教育功能,以大家都能够懂的语言来翻译;

?4)早期的理论家,由于印刷术的发明、新大陆的发现影响了社会文化观念,同样影响了翻译功能的改变,形成了较为严谨的翻译理论;

?5)文艺复兴时期,翻译是国家大事、宗教大事,译者是革命的活动者,不再是屈从于作者或原文的奴仆;?6)17世纪的翻译,作家为了寻求新的创作模式而翻译、模仿希腊的作品,译者与作者地位平等;?7)18世纪的翻译,译者关注翻译的道德问题,关注再创原作精神的问题;

?8)浪漫主义时期的翻译,肯定译者个人的创造力;

?9)后浪漫主义时期的翻译,译者屈从于原作的形式与语言,尽可能保留原作的特殊性;

?10)维多利亚时期的翻译,开始贬低翻译,不再把它看作是丰富本国文化的手段;

?11)使用古词,采取复古的原则,认为翻译应该恢复原作;

?12) 20世纪的翻译,翻译成为独立的研究对象。

?巴斯奈特认为,不要局限于狭隘的、固定的角度来研究翻译,而是要采取系统的、历时性的方法研究翻译。?巴斯奈特的划分颇具其个人特色,只是这种过细的划分,容易给人一种琐碎的感觉,不易看到整体的翻译史。?道勒拉普(Cay Dollerup )把欧洲翻译史划分为六个阶段。

?(1)圣经翻译阶段(1530年以前);

?(2)路德宗教改革到法国大革命时期(1530-1790),民族文学增长,翻译更加自由

?(3)法国大革命到二战时期(1789-1940),教育的普及、工业革命导致的贸易增长等因素促进翻译的繁荣,翻译成为一种职业,翻译的标准不断改进;

?(4)殖民解体到冷战阶段(1945-1970),技术、商业和科技翻译成为主流,译者的地位和可见性显著提高;

?(5)欧盟扩张到冷战结束(1970-1990),经过正式培训的译员加人翻译行业,翻译团体和翻译组织机构成立,翻译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6)新时期的翻译(1990-现在),各民族间的翻译量增长,电子工具、翻译记忆、网络等工具运用于翻译。?他的划分比较偏重20世纪欧洲翻译史的发展轨迹,对整体的西方翻译史的发展似乎并不那么关注。

?西方翻译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的。

?从广义上说,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七十二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圣经。

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

?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西方的第一部译作是在约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塞》。

?可以说西方的翻译活动自古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古代翻译

?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五世纪

?《圣经。旧约》/《七十子希腊文本》(Septuagint),西方古代第一部重要译作

?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

?里维乌斯.安德罗尼柯(Livius Andronicus)、涅维乌斯(Gnaeus Naevius)和恩尼乌斯(Quintus Ennius)、普劳图斯(Plautus)、泰伦斯(Terence)、马尔库斯.图留斯. 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贺拉斯(Quintus Horatius Flaccus)、昆体良(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

?哲罗姆(St. Jerome)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

?奥古斯丁(St. Augustone)

?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了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日后西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神学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同等的地位后来超过世俗文学

中世纪翻译

?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到15世纪文艺复兴

?卡西奥多鲁(Cassiodorus)的猎园寺(Vivarium)

?格列高利一世(Gregorius I)建立第一所官方翻译机构

?曼里乌.波伊提乌(Manlius Boethius)翻译介绍希腊哲学思想

?巴格达“翻译院”、托莱多“翻译院”

?希斯庞努斯(Johannes Hispanus)、冈狄萨尔维(Dominicus Gundisalvi)等

?民族语翻译:《圣经》等

?但丁的《论俗语》和《食宴》:翻译和民族语的论述;可译性问题的讨论

?利奥纳多.布鲁尼(Leonardo Bruni):译序;《论正确的翻译方法》

?尼古拉斯.封.维尔 (Nicolas von Wyle)

?杰弗利. 乔叟(Geoffrey Chaucer)

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

?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思想和文学革新的大运动,也是西方翻译史上的一次大发展。

?翻译活动达到了前所未见的高峰。翻译活动深入到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个领域,涉及大古代和当代的主要作品,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

?在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顺从民众的意愿,采用民众的语言,于1522至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开创了现代德语发展的新纪元。

?在法国,雅克.阿米欧(Jacques Amyot)先后用了十七年(1542-1559年)时间,译出了普鲁塔克的《希腊罗

马名人比较列传》(简称《名人传》);艾蒂安. 多雷(Etienne Dolet): 《论如何出色的翻译》,提出5条翻译原则:

?译者必须完全理解所译作品的内容;译者必须通晓所译语言和译文语言;译者必须避免逐词对译,因为逐词对译有损愿意的传达和语言的美感;译者必须采用通俗的语言形式;译者必须通过选词和调整次序使译文产生色调适当的效果。

?乔治.查普曼(George Chapman)1598至1616年译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约翰.弗罗里欧(John Florio)1603年所译蒙田的《散文集》。

?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的翻译出版社则标志着英国翻译史上又一次大发展。它以其英语风格的地道、通俗和优美赢得了"英语中最伟大的译著"的盛誉,在长时期里成为英国唯一家喻户晓、人手一册的经典作品,对现代英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乃是西方(主要是西欧)翻译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标志着民族语言在文学领域和翻译中的地位终于得到巩固,同时也表明翻译对民族语言、文学和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

近代翻译

?十七世纪下半叶至十二世纪上半叶

?法国:夏尔. 巴特(Charles Batteux),《论文学原则》第5部分探讨翻译问题

?德国:奥古斯特. 威廉. 斯莱格尔(August Wilhem Schlegel);歌德(Geothe);弗里德里希. 斯莱尔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论文《论翻译的方法》;威廉.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 《按语言发展的不同时期论语言的比较研究》、《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于人类精神结构的影响》

?英国:约翰. 德莱顿(John Dryden),《德莱顿论文集》:翻译是艺术;翻译必须掌握原作特征;翻译必须考虑读者;译者必须绝对服从原作的意思;翻译可以借用外来词;翻译费为三类:词译,释译和拟译。乔治.

坎贝尔(george Campbell)和亚历山大. 弗雷泽. 泰特勒(Tytler)的翻译三原则;纽曼(Newman)与阿诺德(Arnold)的关于翻译问题的大讨论

?俄国:普希金,别林斯基

现当代翻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二次大战后,西方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生产得到发展,经济逐渐恢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这是翻译事业繁荣兴旺的物质基础。

?翻译的特点:

?首先是翻译范围的扩大。传统的翻译主要集中在文学、宗教作品的翻译上,这个时期的翻译则扩大到了其他领域,尤其是科技、商业领域。

?其次,翻译的规模大大超过了以往。过去,翻译主要是少数文豪巨匠的事业;而今,翻译已成为一项专门的职业,不仅文学家、哲学家、神学家从事翻译,而且还有一支力量雄厚、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队伍承担着各式各样的翻译任务。

?再者,翻译的作用也为以往所不可企及。特别是在联合国和欧洲共同市场形成之后,西方各国之间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和交往日益频繁、密切,所有这些交际活动都是通过翻译进行的,因为翻译在其间起着越来越大的实际作用。

?最后,翻译事业发展的形式也有了很大变化和进步。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兴办高等翻译教育,如法国、瑞士、比利时设有翻译学校或学府,英、美、苏等国在大学高年级开设翻译班(Translation Workshop),以培养翻译人员;

?(二)成立翻译组织以聚集翻译力量,最大的国际性组织有国际翻译工作者联合会(简称"国际译联")以及国际笔译、口译协会和各国的译协;

?(三)打破传统方式,发展机器翻译。

?第三点是新时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自1946年英美学者首次讨论用计算机做翻译的可能性以来,翻译机器的研制和运用经过近四十年的曲折历程,已日益显示出生命力。它是对几千年来传统的手工翻译的挑战,也是翻译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革命。

?主要翻译理论家:奥尔特.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翻译的课题》;郝伯特. 托尔曼(Herbert Tolman),《翻译的艺术》(The Art of Translating);波斯盖特(J. P. Postgate),《译论与译作》(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s); 斯图尔特.贝茨(E. Stuart Bates) 《现代翻译》(Morden Translation); 纽波特(A.

Neubert);韦努蒂(L. Venuti); 斯内尔霍恩比(M. Snell-Hornby); 罗曼. 雅各布森;列维(Levy); 萨瓦里(Savory); 纽马克(Peter Newmark);苏珊. 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 莫娜. 贝克(Mona Baker); 哈蒂姆;赫曼斯;芒迪;奈达;勒夫维尔;道格拉斯. 鲁滨逊(Robinson); 埃德温. 根茨勒(Edwin Gentzler);

沃尔夫兰. 威尔士(Wilss); 汉斯. 弗米尔(Hans J. Vermeer); 克里斯蒂安. 诺德(Nord)

?乔治. 穆楠(Mounin); 詹姆斯. 霍姆斯(Holmes); 图里(Toury);费道罗夫;巴尔胡达罗夫;

西方译论简介

?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家是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他首次把翻译区分"作为解释员"(ut interpres)和作为演说家(ut orator)的翻译。西塞罗是从修辞学家、演说家的角度看待翻译的。所谓"作为解释员"的翻译是指没有创造性的翻译,而所谓"作为演说家"的翻译则是指具有创造性、可与原著媲美的翻译。这样,西塞罗便厘定了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从而开拓了翻译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园地。

?自西塞罗以来,西方翻译理论史便围绕着直译与意译、死译与活译、忠实与不忠实、准确(accuracy)与不准确(inaccuracy)的问题向前发展。

?在古代,除西塞罗的直译和意译的两分法外,

?还有昆体良的"与原作竞争"和哲罗姆的"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之说;

?有奥古斯丁的《圣经》翻译凭"上帝的感召"和他的有关语言符号理论。

?在中世纪, 有波伊提乌的宁要"内容准确",不要"风格优雅"的直译主张和译者应当放弃主观判断权的客观主义观点;

?有但丁的"文学不可译"论。

?在文艺复兴时期,有伊拉斯莫的不屈从神学权威、《圣经》翻译靠译者的语言知识和路德的翻译必须采用民众语言的人文主义观点;

?有多雷的译者必须理解原文内容、通晓两种语言、避免逐字对译、采用通俗形式、讲究译作风格的"翻译五原则".

?在十七至十九世纪,有巴托的"作者是主人"(译者是仆人)、译文必须"不增不减不改"的准确翻译理论;?有德莱顿的"直译"、"意译"、"拟作"的翻译三分法和翻译是艺术的观点;

?有泰特勒的优秀译作的标准;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备的通顺"等翻译三原则,

?有施莱尔马赫的口译和笔译、文学翻译与机械性翻译的区分;

?有洪堡的语言决定世界观和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理论;

?有阿诺德的"翻译荷马必须正确把握住荷马特征"的观点。

?在二十世纪,有费道罗夫的翻译理论首先"需要从语言学方面来研究"、翻译理论由翻译史、翻译总论和翻译分论三部分组成的观点;

?有雅克布逊的"语内翻译"、"语际翻译"、"符际翻译"的三类别;

?有列维的"翻译应为使读者产生错觉"、"翻译是一种作决定的过程"和

?加切奇拉泽的"翻译永远是原作艺术现实的反映"、"文艺翻译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文学翻译理论;

?有弗斯、卡特弗德的翻译在于"语言环境对等"的语言学翻译理论;

?有奈达的"等同的读者反应"和"翻译即交际"的理论。

?推荐阅读: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2005年,商务印书馆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

西方翻译杂志列表

刊名创刊时间出版周期出版地点

?The Bible Translator 1950 一年四期英国

?Index Translationum 1951 一年一期法国

?Fremdsprachen 1951 一年四期德国

?Traduire 1954 一年四期法国

?Mechanical Translation(M.T.) 1954 一年二期或四期美国

?Bab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1954 一年四期匈牙利/德国/比利时?Le Linguiste 1955 双月刊比利时

?Journal de Traducteurs1966年后改为Meta 1955--1966 一年四期加拿大?Technical Translation Bulletin 1960 一年三期英国

?ATA Notes 1960 不定期美国

?Automatisering en Taalkunde 1961 不定期荷兰

?The Incorporated Linguist 1986年后改为The Linguist 1962 一年四期1986年起为一年六期英国

?Bulletin de l’ATIO1962 一年四期加拿大

?Der Ubersetzer 1963 月刊德国

?T.A. Informations 1965 不定期法国

?Meta: Journal des Traducteurs 1966 一年四期加拿大

?American Translator 1966 一年四期美国

?Language and Autommation 1970 一年四期美国

?Translation Review 1978 一年三期美国

?Nouvelles de la FIT/FIT Newsletter 1968/1982 不定期/季刊比利时

?Machine Translation(前称 Computers and Translation) 1985 一年四期Dordrecht ?Journal of Translation and Textlinguistics 1987 一年四期美国

?Notes on Translation 1987 一年三期美国

?Traduction,Terminologie,Rédaction ( TTR) 1987 一年二期加拿大

?Targe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1988 一年二期以色列?Professional Translator & Interpreter 1989 一年三期英国

?The Interpreters’ Newsletter1991 一年一期意大利

?Translation and Literature 1991 一年二期英国

?Perspectives: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1993 一年二期丹麦

?The Translator: Studi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1995 一年二期英国?Terminologie et Tradution 1995 不定期卢森堡

?Interpret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Interpreting 1996 一年二期荷兰

?Translation Studies Abstracts 1998 一年二期英国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A Multidiciplinary Journal for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 2000 一年二期匈牙利

世界翻译大会

届次时间地点主题

? 1 1954 巴黎(法国)

? 2 1956 罗马(意大利)译者的著作权,翻译协助改进技术词汇

? 3 1959 波恩(德国)翻译质量

? 4 1963 杜布罗夫尼克(克罗地亚)国际译联十年

? 5 1966 拉提(Lahti ,芬兰)翻译:艺术与职业

? 6 原定于布拉格,因故取消翻译:民族间的纽带

?1970 斯图加特(德国)

?7 1974 尼斯(法国)翻译:民族间亲近的力量

?8 1977 蒙特利尔(加拿大)翻译:一种职业

?9 1981 华沙(波兰)今天和明天翻译的使命

?10 1984 维也纳(奥地利)翻译及其社会地位

?11 1987 马斯特里赫特(荷兰) 翻译:我们的未来

?12 1990 贝尔格莱德(南斯拉夫)翻译:创造性的职业

?13 1993 布赖顿(英国)翻译:沟通的核心

?14 1996 墨尔本(澳大利亚)新视野(New Horizon)

?15 1999 蒙斯(比利时)翻译:变革(Translation: Transition)

?16 2002 温哥华(加拿大) 翻译:新世纪新思想(Translation: New Ideas for

a New Century)

?17 2005 坦佩雷(芬兰)翻译工作者的权利(Rights On!)

?18 2008 上海(中国)翻译与多元文化

国际翻译日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T r a n s l a t i o n D a y

?国际翻译日于1991年由国际译联设立,是全世界翻译工作者的节日。为了纪念早期西方《圣经》学家、《圣经》拉丁文本的译者圣杰罗姆(347-420),翻译日定在他的生日,即9月30日。自1992年起,国际译联根据全球翻译行业的发展,每年提出一个翻译日主题,并在第一季度面向全球发布。世界各地的翻译组织和翻译工作者纷纷在这个节日举行庆祝活动,彰显翻译的重要性,表达职业自豪感。

从1992年开始,FIT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每年会提出不同的翻译日主题。

?附:历届国际翻译日主题

?1992 – Translation — the vital link(翻译——至关重要的纽带)

?1993 – Translation, a pervasive presence(翻译,无处不在)

?1994 – The many facets of translation(翻译面面观)

?1995 – Translation, a key to development(翻译,发展之关键)

?1996 – Translators and Copyright(翻译与版权)

?1997 – Translating in the Right Direction(翻译的正确方向)

?1998 – Good Translation Practices(翻译的成功经验)

?1999 – Translation — Transition(翻译-转变)

?2000 – Technology serving the needs of translation(服务于翻译需要的技术)

?2001 – Translation and ethics(翻译与道德)

?2002 – Translators as agents of social change(翻译工作者是社会变革的促进者)

?2003 – Translators' rights(翻译工作者的权利)

?2004 – Translation, underpinning multilingualism and cultural diversity(翻译:多语并存与文化多元性的基石)

?2005 – Translation and Human Rights(翻译与版权)

?2006 – Many Languages — One Profession(多种语言——同一职业)

?2007 –Don’t Shoot the Messenger!(请勿迁怒于信使!)

?2008 – Terminology: Words Matter(术语学——词语至关重要)

?2009- Working Together(携手合作)

?2010- Translation Quality for a Variety of Voices(多样化的语言高质量的翻译)

中西译史比较

?共同点:

?首先,两者(指笔译)的滥觞及大规模的展开都与宗教文献的翻译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西方是《圣经》的翻译,中国是佛经的翻译。

?这一共性也正是主宰中西翻译界几千年之久的“原文至上”、“忠实原文”等翻译观的由来。

?当中国和西方古代的译者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圣经》和佛经文献的翻译中去时,他们绝对都是怀着非常虔诚心情把原文放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上,然后对着原文字斟句酌,逐行推敲,惟恐在翻译时稍有不慎而影响忠实地传递原文的思想,从而亵渎了上帝的旨意、佛祖的教诲。

?这种翻译观实际上一直延续到后来对文学名著的翻译,对社科经典的翻译。

?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由于职业翻译时代的来临,翻译的对象由原先的以宗教文献、文学名著、社科经典为主要翻译对象演进到了以经济、科技、媒体、商业、娱乐等非文学性质的实用文献为主要翻译对象以后,这种翻译观才遭到了挑战,并引发了译学研究者们的反思。

?这种翻译观至今还是大有市场,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种传统的翻译观目前仍然占据着主流地位。?其次,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翻译在传播知识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西方,如所周知,继巴格达翻译中心之后的西班牙托莱多“翻译院”的翻译活动,他们通过把阿拉伯人翻译的古希腊、罗马的自然科学著作、哲学、神学等古典典籍以及阿拉伯人自己的学术著作翻译成拉丁文,为西方世界提供了学习的源泉。正是通过阿拉伯人翻译的希腊罗马古典典籍,西方人才开始接触到了大量的古典文化,从而推动了自己的文艺复兴,也推动了西方封建社会在11世纪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对于中国来说,明清时期的科技翻译在传播西方的科技文献、促进中国的科技进步方面,同样也是居功至伟的。正是通过这一时期的翻译,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学、机械工程学、甚至兵器制造技术等方面的著作被大批引入中国,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

?再次,翻译对各国民族语言的确立和发展所起的作用,在西方和中国也都不乏明显的共同点。

?西方翻译史上,马丁·路德的圣经翻译对德语语言的统一和发展、对确立现代德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圣经》的英文翻译也同样对丰富英语的词汇、表现手段等,促进英语朝现代英语的发展,贡献卓著。?中国,佛经翻译对丰富汉语词汇所起的作用、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翻译对我国现代白话文的确立和发展所起的作用,等等。

?最后,无论中西,翻译在传递外来的社会文化价值观方面也同样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西方,譬如在文艺复兴时期之初以及在此时期之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发掘、传播和发扬,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古代希腊、罗马的经典文献的翻译,得益于欧洲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学作品、社科经典文献的翻译和出版。

?在中国,清末民初严复等人对《天演论》等西方社科名著的翻译,让国人认识了进化论等西方先进思想,而同时期开始的大规模的文学翻译则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国家的文学观念,至于五四前后起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那就更是从根本上刷新了国人的世界观,并最终导致国家社会制度的改变,其功用以“惊天动地”

形容之,都不为过。

?不同点:

?首先,由于宗教在中西两地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不一样,在西方,宗教有着严密的组织,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甚至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西方圣经翻译的影响与佛经翻译在中国的影响就不可同日而语。

?在中国,佛教尽管也曾经得到最高统治者的信奉和支持,但它从来也不曾成为一种全民的宗教行为,它永远也不可能凌驾于皇权之上。

?其次,由于中西两地的民族特性差异,中华民族比较务实,而西方民族崇尚思辨,这使得两地翻译理论的发展路径也有所不同:

?西方翻译理论较早就出现了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思想、洪堡的语言哲学思想,以及本雅明的解构翻译思想。?而中国的翻译理论则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一直停留在实践经验感悟的层面,这也就是为什么发展到当代翻译研究后,两者在理论趋向上的分叉会越来越大的原因。

?阅读书目:

?《中西翻译简史》谢天振等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完整版)西方翻译简史

第一章绪论 (一)翻译史发展 1.西方最早译作 广义上:约公元前3C,72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利山大城翻译《旧约》,《七十二子希腊文本》;严格意义上:约公元前3C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 2.西方翻译历史上六次高潮(六个大的阶段): 1)公元前4C末,盛极一时的希腊努力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但当时希腊文化优于罗马文化,对罗马有巨大吸引力。到了公元前3C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问世。 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普劳图斯、泰伦斯。2)罗马帝国后期至中世纪初期,是宗教性质的。 《圣经》由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必须译成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接受。到公元4C达到《圣经》译成拉丁语的高潮,以哲罗姆与382和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定本,标志《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3)早在9-10C,大批叙利亚学者到雅典,把大批希腊典籍译成古叙利亚语,带回巴格达。 在巴格达,阿拉伯人又译成阿拉伯语,巴格达一时成为阿拉伯人研究古希腊文化中心。 中世纪中期,11-12C间,西班牙托莱多,把大批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这是史上少有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托莱多成为欧洲学术中心,西方翻译史第三次高潮。 4)14-16C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场思想和文学革命大运动。 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采用民众语言,与1522-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法国文学家阿米欧译出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不锈文学译作。 英诺斯译出《名人传》,查普曼译《伊利亚特》《奥德赛》,弗洛里欧译蒙田的《散文集》。 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翻译出版则标志英国翻译史又一大发展。“英最伟大译著” 文艺复兴时期,标志着民族语言在文学领域和翻译中地位巩固。 5)文艺复兴后,17C下—20C上半叶,仍涌现大量译作。最大特点是,翻译家们不仅继续 翻译古典著作,而且对近当代作品也发生兴趣。 6)二次大战后以来翻译活动, 特点是:翻译范围扩大;翻译规模大大超过了以往;翻译的作用也为以往所不可企及。 主要体现在:兴办高等翻译教育;成立翻译组织以聚集翻译力量; 打破传统方式,发展机器翻译,成为新时期翻译发展一个重要的标志。 (二)翻译理论的发展 1.西方最早翻译理论家是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首次把翻译区分为“作为解释员”和“作为演说家”的翻译两种基本方法,并因此开拓翻译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园地。 在古代:西塞罗的“直译”和“意译”;昆体良的“与原作竞争”; 哲罗姆的“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之说; 奥古斯丁《圣经》翻译凭“上帝的感召”和他的有关语言符号理论; 波伊提乌的宁要“内容准确”,不要“风格优雅”的直译主张和 译者应当放弃主观判断权的客观主义观点; 但丁的“文学不可译”论。 文艺复兴时期:伊拉斯谟的不屈从神学权威、《圣经》翻译考译者的语言知识; 路德的翻译必须采用民众语言的人文主义观点; 多雷的译者必须理解原作内容、通晓两种语言、避免逐词对译、 采用通俗形式、讲究译作风格的“翻译五原则”。

西方翻译理论

一.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早期北美翻译学派) Development: ①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 began to study the human’s brain function in the translation . ②It also put forward the nature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translation ③It purposed many questions about epistemology which made a difference in the translation study and practice. ④It also doubt the standard of translation evaluation. ⑤The scholars in NATW subverted many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school and expressive form. ⑥It believed that 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literary criticism. While opening up new perspectives, the general approach as practiced in 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 might be characterized by a theoretical naive and subjective methodologies that tend to reinforce whatever theoretical values individual translators hold. 1.I. A. Richards Richards is a critic, linguist, poet, founder of New Criticism. He is often labeled as the father of the New Criticism, largely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his first two books of critical theory, The 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Practical Criticism. Richards’s initial premises remain intact: he still believed that the field consists of texts containing a primary body of experience that readers could discern; with the proper training, a consensus could be reached regarding what that experience might be. Richards’s aims were threefold: (1) to introduce a new kind of documentation into contemporary American culture; (2) to provide a new technique for individuals to discover for themselves what they think about poetry; (3) to discover new educational methods. 2. Ezra Pound Ezra Pound’s theory of translation focused upon the precise rendering of details, of individual words and of single or even fragmented images; Pound’s theoretical writing fall into two periods: an early imagist phase that, while departing from traditional forms of logic, still occasionally contained abstract concepts and impressions; and a second late imagist or vorticist phase that was based on words in action and luminous details; Pound's emphasis was less on the "meaning" of the translated text or even on the meaning of specific words. Instead, he emphasized the rhythm, diction, and movement of words; Pound supposes that we can have a creative translation besides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中西方翻译史对比

中西方翻译史对比 Western translation history 翻译在西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出现过5次高潮。 第一个高潮是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当时最著名的译作为《希腊文旧约圣经》(Septuagint). 据说该译作由72名学者在72天内从希伯来语译为希腊语,以满足讲希腊语的犹太人学习《圣经》的需要。与此同时,由于希腊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发展中的罗马,罗马文学家将荷马史诗《奥德赛》(Odyssey)和大批希腊戏剧作品译为拉丁语或用拉丁语改编希腊戏剧,打 开了欧洲翻译的局面,使古希腊文学得以传播和继承。 第二个高潮发生于公元4世纪至6世纪之间。它与基督教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圣经》 是基督教的经典,要传播基督教必须将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的《圣经》译为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所接受,于是各种译本相序问世,其中杰洛姆(Jerome)翻译的《圣经通用本》(the Vulgate)最具权威性。出于对宗教的狂热和对上帝的敬畏,当时许多译者认为忠实地传达 原文意思必须采用直译的方式,所以他们的译文难懂,而杰洛姆(Jerome)的思想比较开明,他坚持“在不损害意思的前提下,应当使译文符合译语的韵律和各种特征”,因此他的译文流畅自然,易于读者接受。 第三个高潮是11世纪至12世纪之间。由于基督教与穆斯林对彼此的文化深感兴趣,大 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希腊语译成古叙利亚语,西班牙的托莱多因翻译活动的繁荣 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这一高潮持续了近一百年。 14-16时机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思想、文学和艺术的革新,引 起了翻译的第四次高潮,翻译活动的高潮,又推动了思想、文学和艺术等众多领域的发展。 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将《圣经》译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德语,为现代德语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路德翻译《圣经》的原则之一是:“译者必须同家庭主妇、街上的儿童和市场上的 普通人谈话,了解他们怎么说话,在此基础上进行翻译,使民众明白并意识到有人在用德语 同他们谈话。”路德的这一原则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是圣经翻译摆脱宗教 思想的禁锢,顺应民意的重大突破。他的人文主义观点,无疑影响了《圣经钦定本》(King James Version)的译者。1611年英王詹姆士一世钦定的这一《圣经》译本,以通俗、优美、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详)

翻译学必读 1语文和诠释学派 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 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 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 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 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M.K.Halliday(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 和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 4目的学派 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Reiss,Vermmer,Nord 等。Reiss(1971,1988,2000)强调的是文本层面的对等,主张文本的类型和翻译策略结合起来;Holz-Manttari(1984)则认为在翻译过程是一个交际、互动的过程,涉及各种各样的角色。Vermmer(2000)继承并发展了Reiss的观点。 5文化学派the Culture School Even-Zohar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将文学翻译视为文化的,文学的和历史的过程或系统。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指的是更加注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其中,Lefevere (1992)逐渐从系统理论转向文化学研究,将翻译看作‘重写’的过程,审视围绕着翻译文本的意识形态冲突等课题。Simon(1996) 和一些女权主义者则重点研究文化学研究中的女性意识。后殖民主义文化学方向的代表人物是Bassnett和Trivedi (1999),他们认为,无论在殖民化的过程中还是在被殖民的社会,翻译都十分活跃。文化学派的研究有着各自的研究任务和各自的侧重点,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内容。 6解构学派 本雅明本人不属于解构学派,但他的著作《译者的任务》通常被看作解构学派对翻译研究的缘起和根据。本雅明率先指出,翻译不可能与原作相等,因为翻译过程已经改变了原作,况且,没有蜕变,也就不会产生‘后起的生命’。本雅明认为,译者的任务不是在目标语中复制原文,而是颠覆原语的体系,把潜藏于原文的精神内容表达出来。德里达则更进一步,在他的著作《巴别通天塔》中,翻译被看作一个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学界认为德里达将翻

西方翻译史概括

Translation and Gender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women's Movement and the Idea of Gender Simon de Beauvoir wrote in 1949"on ne nait pas femme, on le devient". E.M.Parshley translated this in 1953 as "one is not born, but rather becomes a woman". Beauvoir suggests that a girlbaby is turned into a woman by the society she grows up in and in response to the expectations that society has of women. The final product 'woman' is a result of education and conditioning, and differs according to the dominant influences she is subject to in the culture. Gender refers to the socio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both sexes. Feminist thinkers of the late 1960s and early 1970s developed the term in the interests of examining and understanding women's socialized difference from men, and their comitant cultural and political powerlessness. Women and Language Many feminists think that language is not only a tool for communication but also a manipulative tool.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questions about women and language: The reformormist approach: view conventional language as a symptom of the society that spawned it. The radical approach: view conventional language as an important cause of women's oppression, the medium through which women were taught and came to know their subordinate place in the world. (Cameron 1985) The women's movement of the late 1960s and early 1970s focused on two aspects of women's difference: First, it tried to show how women's difference from men was in many ways due to the artificial behavioural stereotypes that come with gender conditioning. Second, the movement de-emphasized differences between women, stressing instead shared experiences, their commonality, their solidarity. Gender and 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Gender awarenes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poses questions about the links between social stereotypes and linguistic forms, about the politics of languag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 about the ethics of translation, and about reviving inaccessible works for contemporary readers.I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ultural context in which translation is done. Experimental Feminist Writing and Its Translation The radical feminist writing of the 1970s was experimental. It was radical as it sought to undermine, subvert, even destroy the conventional everyday language maintained by institutions such as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publishing houses and the media, dictionaries, writing manuals, and the 'great works' of literature. Thus, they took on the radical position of attacking language itself, rather than just the messages carried by the language. Radical feminist writing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has been experimental in that it explores new ground, seeking to develop new ideas and a new language for women. The theory is that the language women have at their disposal will influence their creativity, affecting their ability to think in revolutionary terms and their capacity to produce new work. Experiments have blossomed in every Western European and North American country, and in all languages due to the fact that writers are deconstructing different languages as well as different cultures, which require feminist attention in different places. Translating Experiments with Language When the grammar of a language such as French dictates that nouns, adj. and participles need to be gender-identified, feminist writers can subvert this gender requirement and the symbolic system that underlies it by applying the grammar system differently. This could mean feminizing words to give them new meanings. Similarly, when the syntax of a language or its conventions of style are too restrictive for women's new vision. the writer can change it.

西方翻译简史

西方翻译简史 西方翻译史约两千年。这段历史为我们积累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前人的翻译经验,批判地吸收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方法,以便继续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西方翻译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的。从广义上说,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七十二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西方的第一部译作是在约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塞》。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在公元前三世纪问世,因此可以说西方的翻译活动自古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整个西方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西方翻译活动简介 (一)古代西方翻译 纵观全过程,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前后曾出现过六次高潮或可分为六个大的阶段。首先是肇始阶段。公元前四世纪末,盛级一时的希腊奴隶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起来。但是,当时的希腊文化仍优于罗马文化,因而对罗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翻译介绍希腊古典作品的活动可能即始于这一时期或始于更早的时期。然而,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确已问世。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后来的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大文学家都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的史诗和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米南德等人的希腊戏剧作品。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了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日后西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两大转向 三大突破 1)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西方翻译研究开始从一般层面上的对两种语言转换的技术问题 的研究,也即从“怎么译”的问题,深入到了对翻译行为本身的深层探究。提出了语音、语法、语义等一系列的等值问题。当代西方翻译研究中的等值论等研究,虽然有它的局限,但它对翻译所作的微观分析,无疑使人们对翻译的过程和目标,看得更加清楚了,更加透彻了。 2)当代西方的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翻译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把目光投射到了译作的发起者、翻译文本的操作者和接受者身上。它借鉴了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等理论,跳出了对译文与原文之间一般字面上的忠实与否之类问题的考察,而注意到了译作在新的文化语境里的传播与接受,注意到了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传递行为的最终目的和效果,还注意到了译者在这整个的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当代翻译研究的最大突破还表现在把翻译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研究者开始

关注翻译研究中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因素。他们一方面认识到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性质,另一方面又看到了翻译研究这门学科的多学科形式,注意到它不仅与语言学,而且还与文艺学、哲学甚至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翻译研究最终关注的当然还是文本在跨文化交际和传递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文化问题,诸如文化误读、信息增添、信息失落等。 两大转向 1)语言学派的转向 2)从文化层面来审视翻译的转向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理论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出现了一批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结构理论、转换生成理论、功能理论、话语理论、信息论等理论的学者,他们把翻译问题纳入到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从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义学、符号学、交际学等角度,提出了相对严谨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开拓出了翻译研究的新领域,给传统的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他们是当代西方翻译史上名副其实的翻译理论家,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雅 可布逊(Roman Jakobsor)尤金?奈达(Eugen A. Nida )卡特福特(J.C. Catford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 从严格意义上而言,是这批学者对翻译问题的学术探讨,揭开了当代西方翻译史上的理 论层面。

西方翻译史

西方国家有着悠久的翻译传统。而从某种意义来说,西方的(以致人类的)文明应归于翻译工作者。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翻译都是一项极其古老的活动,语言的翻译几乎同语言本身一样古老。 西方的翻译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的。西方的翻译活动自古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纵观翻译全过程,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前后曾出现过六次高潮或可分为六个大阶段:肇始阶段、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中世纪中期、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大战结束以来的翻译活动。 肇事阶段 西方古代翻译,除《圣经.旧约》的希腊语翻译外,主要包括古罗马时期的拉丁语翻译,自公元前三世纪共和国中期起,迄公元五世纪罗马提过覆灭为止。 中世纪翻译 中世纪历史一般从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时算起,到15世纪复兴时止。就翻译论而言,主要有三大标记,初期的翻译家波伊提乌、中期的托莱多“翻译院”和末期的民族语翻译。 中世纪初期,翻译的内容已开始古代后期那种清一色的宗教内容,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提倡翻译介绍古希腊哲学著作,这一时期的重要人物有卡西奥多鲁、格列高丽一世和波伊提乌。卡西奥多对翻译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大量收集手稿,组织僧侣抄写各种神学作品和世俗作品,并进行研究和翻译。最早组织官方翻译机构的是格列高丽一世,建立了一所官方的翻译机构,处理官方日常事务,这本身就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 而这一时期的中心人物是波伊提乌,他不仅对翻译介绍希腊哲学思想作出了贡献,而且对翻译理论也有自己的见解。他的观点可归纳为: (一)内容与风格互为敌对,要么讲究风格,要么保全内容,二者不可兼得。 (二)翻译以客观事务为中心,译者应当放弃主观判断力。 他的观点与古代斐洛有相同之处,但他更倾向于翻译实践,主张翻译凭实践而不是理论,于是西方翻译发生了重大转折,重视严格的客观主义和实用主义。虽这样,还是翻译中较为流行的观点,其突出人物有阿尔弗烈德国王和阿尔弗里克。前者对原作采取一种随心所欲的态度,认为译者应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取舍,这一观点赋予翻译以极大的灵活性。而后者为了使译文通俗易懂,常常删减原文内容,多意译少直译。 中世纪中期翻译以阿拉伯与西方作品的互译为最早,巴格达的翻译最为活跃,使其获得阿拉伯“翻译院”的称号,其翻译的主要作品有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盖伦和希波克拉底等人的哲学和科学名著。托莱多“翻译院”有三大特点:翻译活动始终得到教会的资助;翻译作品主要是希腊作品的阿拉伯译本,其次是阿拉伯语原作和希腊原作;托莱多是当时西班牙的教育中心和穆斯林学术中心。其大规模的翻译标志着基督教和穆斯林教之间罕有的一次友好接触,带来了东方人的思想,并形成了当时西班牙以至西欧的教育中心。 中世纪末期,百姓对民族语言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民族语翻译首先与《圣经》有关,但其翻译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大规模的民族翻译是随着中等资产阶级的出现和民族主义的高涨而开始的。各国的翻译活动都在向前发展,但英国发展的特别慢,主要是因为译者的地位低下,翻译选材也是个问题。但也涌现一批著名的译者:约翰.特雷维萨、威廉.卡克斯顿。这段时间,另一大类翻译是宗教文献翻译,其中最著名的有奥斯伯恩.博克兰姆和维克利夫。 总的来说,西方翻译史在中世纪主要有三个特点显著的阶段,但在这一时期,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仍没有系统的,特别是在波伊提乌发表了不注重理论的客观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观点之后,翻译理论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停滞状态。翻译界们一方面重复以前的翻译观点,一方面就民族语翻译提出新的见解:翻译必须严格模仿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文法;翻译必须尊重

西方翻译简史第一部分资料讲解

西方翻译简史第一部 分

西方翻译简史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2004 西方翻译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六次高潮(六个大的阶段): 肇始阶段:公元前四世纪末,盛极一时的希腊奴隶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但当时希腊文化优于罗马文化,对罗马有巨大吸引力。翻译介绍希腊古典作品的活动可能即始于这一时期。到了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问世。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大文学家都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史诗和希腊戏剧作品。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后世西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来重要的桥梁作用。 第二次高潮涌现于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是宗教性质的。《圣经》由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必须译成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接受。因此,在较早时期就有人将《圣经》译成拉丁语,到公元四世纪达到高潮,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译本,以哲罗姆于382至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定本,标志《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第三次翻译高潮中世纪中期,即11-12世纪之间,西方翻译家们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这是史上少有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也是西方翻译史第三次高潮。托莱多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翻译及学术活动延续了达百余年之久,影响深远。

第四次翻译高潮 14至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思想和文学革新的大运动,也是翻译史上的一次大发展。特别是文艺复兴在欧洲各国普遍展开的16世纪及随后一个时期,翻译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翻译活动深入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国领域,涉及到古代和当时的主要作品,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 在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顺从民众的意愿,采用民众语言,于1522-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开创了现代德语发展的新纪元。在法国文学家阿米欧先后用十七年(1542-1559)的时间,译出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简称《名人传》,成为法国乃至整个西方翻译史上一部不朽的文学译作。在英国诺斯于1579年译出《名人传》,查普曼于1598年至1616年译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弗洛里欧于1603年译得蒙田的《散文集》,都是英语文学译著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翻译出版则标志着英国翻译史又一大发展,被誉为“英语中最伟大的译著”,成为英国惟一家喻户晓、人手一册的经典作品,对现代英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之,文艺复兴时期乃是西方翻译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标志着民族语言在文学领域和翻译中的地位得到巩固,同时也表明翻译对民族语言、文学和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 第五次翻译高潮文艺复兴后,从17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西方各国的翻译继续向前发至,涌现大量译作。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翻译家们不仅继续翻译古典著作,而且对近当代作品也发生了很大兴趣。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哥德等大文豪的作品都被一再译成各国文字,东方文学的译品也陆续问世。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中西译论因其不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和语言文化习惯形成了彼此相异的译论体系。西方翻译理论有着严格的方法论、精确的理论描述、细腻和定性定量的分析。战后西方翻译研究更是欣欣向荣,翻译流派异彩纷呈,翻译大家层出不穷,翻译思想、翻译方法、研究角度日新月异。译介和引进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成果,加强中西译论的交流与对话,无疑对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研究大有裨益。 正如奈达所说,翻译理论应“兼容并包,利用多种手段来解决翻译中的种种难题”。积极地了解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打破翻译研究的地域、学科、流派的限制,形成跨学科综合、多元互补的研究格局,汲取一切译论研究成果,这无论对初涉译事的后生或对有相当经验的译者应该说都不无裨益。 西方翻译理论也包括古典译论、现代译论、当代译论,尤其是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更是流派林立,如美国翻译培训派:策德内斯:创立培训班的前提、里查兹:翻译的理论基础、庞德:细节翻译理论、威尔:翻译的矛盾;翻译科学派:乔姆斯基:语言的“内在”结构、奈达:翻译中的生成语法、威尔斯:翻译的科学、德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趋势;早期翻译研究派: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利维.米科和波波维奇、霍姆斯、勒非弗尔、布罗克与巴斯奈特;多元体系派:传统语言学和文学界限的瓦解、通加诺夫:文学的演变、佐哈尔:系统内部文学的联系、图里:目标系统;解构主义派:福科:解构原文、海德格尔:重新认识命名、德里达:系统的解构主义理论、解构主义理论的影响、解构与创译。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大家包括奈达(三个发展阶段、对等概念、逆转换理论)、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翻译的界定与分类、翻译等值的条件与可译性)、威尔斯(翻译是一门科学、翻译是交际过程、翻译方法的定义与分类、文本类型与翻译原则)、纽马克(语义结构、翻译原则、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斯坦纳(翻译是理解的过程、语言的可译性、翻译的步骤)、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的定义及实质、翻译理论的定位、语义与翻译、翻译的层次)、费道罗夫、v.科米萨罗夫的翻译理论、穆南(语言与意义、“世界映象”理论与可译性、意义交流与翻译、可译性与限度)、塞莱丝柯维奇和法国释意理论(释意的基本问题、翻译程序与评价标准、释意理论与翻译教学)。另外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也典型地体现在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及其它以“解构为方法论”,以及以对“权力话语”的关注为重点的各种翻译理论,代表性的译论家有西门、巴巴拉.哥达德、凯特.米勒特、艾德里安.里奇、玛丽.艾尔曼、桑德拉.吉尔伯特、苏桑.格巴与埃莱娜.西苏、罗宾逊、巴斯奈特、特里弗蒂、韦努蒂、尼南贾纳、斯皮瓦克、霍米.巴巴、根茨乐、玛丽亚.提莫志克、本雅明、德里达、保尔.德曼、欧阳桢、Luise Von Flotow, Denison Norman, Graham Joseph F, Van Gorp Hendrik, Asad Talal, Brisset Annie, De Lotbinière-Harwood Susanne, Cheyfitz Eric, Chamberlain Lori, Spivack Gayatri Chakravorty, Niranjana Tejaswini, Mehrez Samia, Jacquemond Richard, Rafael Vicente L., Williams Patrick, Laura Chrisman, Vieira Else Ribeiro Pires, Sengupta Mahasweta, Lambert José, Franco Aixelā J avi er, Von Flotow Luise, Kathleen Davis. 李文革在《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中将西方的翻译理论划分为三个阶段:语言学阶段、结构主义阶段和解构主义阶段,比较简洁地概括了西方译论的整体发展历程。与此同时,他又从类型上对翻译的文艺学派语言学派、翻译研究学派、翻译阐释学派、翻译的解构主义学派,美国翻译培训班学派、法国释意理论派等八个派别进行了逐一论证,分析和研究。具体来说,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包括:20世纪以前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如俄国翻译的文艺学派、前苏联翻译的文艺学派,以及20世纪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 翻译的语言学派包括布拉格学派与雅可布逊、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美国结构学派与奎因、交际理论与奈达和威尔斯、德国功能派与诺德、前苏联的语言学派与费道罗可和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研究学派则包括早期翻译研究学派与霍姆斯、多元系统学派与埃文——佐哈尔、描写学派与图里、文化学派与勒弗维尔和巴斯奈特、综合学派与斯奈尔——霍恩比、女权主义、“食人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翻译的阐释学派包括两种翻译途径与施莱尔马赫、阐释学翻译模式与斯坦纳、阐释学理解观与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翻译的解构主义流派包括“异延”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德里夫、“纯语言”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本亚明、解构主义翻译策略与韦努蒂。美国翻译培训班学派包括翻译培训班的理论基础与理查兹、细节翻译理论与庞德、翻译的矛盾观与威尔。法国释意理论派则包括释意理论的基本问题、翻译程序与翻译评价标准、释意理论与翻译教学 西方翻译理论的渊源表现在三大模式探究,两千多年的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史是霍拉斯等人开创的。霍拉斯(Horace)拒绝绝对的忠实和对等。西塞罗(Cicero)认为译者“不应以僵化的理念为原则来指导翻译中的模仿”。杰罗姆(Jerome)代替了意义“独尊的”单元翻译观,进入了西方古典译论的鼎盛时期。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所创立的诠释派对意义求本溯源,反对对<圣经>的神权论教条主义解释。 研究西方翻译理论就应该研究它的梗概、变迁和发展,并从历史的角度对西方翻译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陈述了自己意见,既吸收当代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力求突出重点,对西方翻译领域各历史时期尤其是对20世纪以来领域的代表人物、代表译作、思想流派以及重要历史事件等加以叙述与评论,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相互间的促进、演变和发展过程,作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和讨论,对于翻译思想和理论发展的性质及方向,又阐述了自己的基本认识和见解

西方翻译史

西方翻译简史 一、西方翻译简史 1第一次翻译活动高潮(公元前3世纪) 罗马文学三大鼻祖之一的安德罗尼柯于公元前3世纪翻译的拉丁文版《奥德赛》被视为西方翻译史上最早的译作。其后的一些大文学家们也都开始尝试用拉丁语翻译或改写希腊戏剧作品,从而掀起了西方历史上第一次翻译高潮。这一阶段的翻译活动将古希腊文学介绍到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2第二次高潮(罗马帝国后期) 圣·哲罗姆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成为定本,标志着《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同样重要的地位。 3第三次高潮(11-12世纪) 出现了大规模的翻译活动:西方翻译家把大批阿拉伯语作品译成拉丁语,在翻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4第四次翻译活动高潮(文艺复兴时代晚期) 翻译活动已经深入到思想、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同时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翻译家和译作。英王詹姆士一世1611年命人翻译的英文钦定本《圣经》则标志着英国翻译的一 次飞跃。这部译着至今仍被奉为英语语言的经典之作,对英语语言和英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第五次次高潮(17-20世纪) 这一时期的翻译比文艺复兴时期稍为逊色,但仍有大批西方文学名著被翻译出来,此时东方的一些优秀文学作品也开始被译成各国文字。 6第六次高潮(二战时期,一直延续至今)。 二战以来,世界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科技领域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翻译的范围随之大大扩展,科技和商业翻译日趋成熟。各种国内、国际翻译协会和团体的组建,为集中翻译力量多出翻译精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人们对机器翻译的研究也已正式提上议事日程。虽然目前计算机翻译的质量远远不如人工翻译,但其速度却是人类无法比拟的,这无疑对人工翻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未来的世纪里计算机到底能不能代替人脑还是个谜。 二、西方翻译理论和翻译活动、翻译名家 1最早的翻译家 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 1)翻译的定义(解释家和演说家---直译与意译) 2)意义(开创翻译的先河) 昆体良的“与原作竞争”和哲罗姆的“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之说; 奥古斯丁的《圣经》翻译凭“上帝的感召”和他的有关语言符号理论。 中世纪, 有波伊提乌的宁要“内容准确”,不要“风格优雅”的直译主张和译者应当放 弃主观判断权的客观主义观点;有但丁的“文学不可译”论。

西方翻译简史第一部分

西方翻译简史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2004 西方翻译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六次高潮(六个大的阶段): 肇始阶段:公元前四世纪末,盛极一时的希腊奴隶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但当时希腊文化优于罗马文化,对罗马有巨大吸引力。翻译介绍希腊古典作品的活动可能即始于这一时期。到了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问世。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大文学家都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史诗和希腊戏剧作品。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后世西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来重要的桥梁作用。 第二次高潮涌现于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是宗教性质的。《圣经》由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必须译成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接受。因此,在较早时期就有人将《圣经》译成拉丁语,到公元四世纪达到高潮,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译本,以哲罗姆于382至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定本,标志《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第三次翻译高潮中世纪中期,即11-12世纪之间,西方翻译家们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这是史上少有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也是西方翻译史第三次高潮。托莱多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翻译及学术活动延续了达百余年之久,影响深远。 第四次翻译高潮14至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思想和文学革新的大运动,也是翻译史上的一次大发展。特别是文艺复兴在欧洲各国普遍展开的16世纪及随后一个时期,翻译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翻译活动深入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国领域,涉及到古代和当时的主要作品,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 在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顺从民众的意愿,采用民众语言,于1522-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开创了现代德语发展的新纪元。在法国文学家阿米欧先后用十七年(1542-1559)的时间,译出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简称《名人传》,成为法国乃至整个西方翻译史上一部不朽的文学译作。在英国诺斯于1579年译出《名人传》,查普曼于1598年至1616年译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弗洛里欧于1603年译得蒙田的《散文集》,都是英语文学译著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翻译出版则标志着英国翻译史又一大发展,被誉为“英语中最伟大的译著”,成为英国惟一家喻户晓、人手一册的经典作品,对现代英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之,文艺复兴时期乃是西方翻译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标志着民族语言在文学领域和翻译中的地位得到巩固,同时也表明翻译对民族语言、文学和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 第五次翻译高潮文艺复兴后,从17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西方各国的翻译继续向前发至,涌现大量译作。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翻译家们不仅继续翻译古典著作,而且对近当代作品也发生了很大兴趣。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哥德等大文豪的作品都被一再译成各国文字,东方文学的译品也陆续问世。 第六次高潮西方翻译的第六个大发展是第二次大战结束以来的翻译活动。这一新时期的翻译从范围、规模、作用直至形式,都与过去任何时期大不相同,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首先好是范围的扩大。传统的翻译主要集中在文学、宗教作品的翻译上,这个时期的翻译扩大到其他领域,尤其是科技、商业领域。其次是翻译规的模大大超过了以往。过去,翻译主要是少数文豪巨匠的事业;而今,翻译已成为一项专门的职业。再者,翻译的作用也为以往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