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隐喻的发展

隐喻的发展

隐喻的发展
隐喻的发展

1、传统隐喻理论

隐喻是什么?修辞学家说,隐喻就是一种修辞格,是一种修辞话语的手段。逻辑学家说,隐喻是一种范畴错置。哲学家说,隐喻性是语言的根本特性,人类语言从根本上来说是隐喻性的。认知科学家说,隐喻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近几十年来,人们对隐喻本质的认识较之传统的隐喻观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历史上第一位对隐喻现象进行系统论述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和《诗学》中的多处,他从隐喻的活动方式角度描述其特征。亚氏对隐喻的定义是:“就是把一个事物的名称转用于另一个事物,要么从种转向类或由类转向种,要么根据模拟关系从种转向种”(《诗学》)。根据这个定义,亚里斯多德又将隐喻的本质概括为词汇的替代:“隐喻是用一个陌生的名词替换,或者以属代种,或者以种代属,或者通过类推,即比较。”他说的替代的几种情况是:(1)以属代种,或以上代下,即用上义词代下义词。如There lies my ship (我的船躺在那里)。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解释,lie是属,lie at anchor是种(抛锚停泊),前者所指范围更广,其语义涵盖后者,但在这个句子里前者的语义等于后者。(2)以种代属,或以下代上,以下义词代上义词。如Truly ten thousand noble deeds hath Odysseus done(Odysseus做了足足一万个伟大业绩)。ten thousand (一万)这个数字在语义上属于“a large number ”,因为“大量”可以是上百、上千,也可以是数十万、数百万。因此,前者是种,后者是属,但前者实际上要表述的是大量的意思,因而是以种代属。(3)以种代种,或互代,是一个分类学上同一级的词代替另一个词。如With blade of bronze drew away the life /Cutting off the water with unwearied bronze/To draw aw ay(从中抽出)用来代替“to cleave”(裂开),cutting off 则用来指“to draw away”之意,两者都是“taking away”之意,在同一层次,可谓以种代种。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四类隐喻中,真正重要的是通过比例关系所作的“类推”(analogy),也可叫“proportional metaphor”(比例性比喻)。他也为此举了例子。

亚氏提到了明喻,认为是隐喻的一种。明喻指对两个基本上不相同的事物作比较,特别是这种比较因使用了引导词like或as使语义清晰显现,实质是替代或比较。

束定芳认为,亚氏定义的最大优点是发现了隐喻是一种意义转换的形式,隐喻涉及至少两个词或事物,其中一个在构成隐喻的过程中意义发生了变化。其定义的最大局限是将隐喻限制在名词上,排斥了其它词用作隐喻的可能性,因此也排斥了揭示隐喻的话语特性的可能性。因为承认动词和形容词等也可以用作隐喻,就必须承认只有在词语的组合过程中才可能生成隐喻的事实,同时,这一定义也无法将隐喻与相关的语言使用现象,如换喻、提喻等区别开来。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对亚氏的隐喻观作了总结:我们把隐喻定义为名词意义的转换,其特点有:第一,隐喻是一种借用;第二,借用的意义与本义相对应,也就是说,它原本属于其它单词;第三,我们求助于隐喻来填充语义的空白;第四,借用词取代了并未出现的本义词,如果这种词存在的话。

传统修辞学中另一个对传统隐喻理论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是法国修辞学家方达尼尔。在《话语的辞格》中,他把隐喻作为一种典型的辞格来分析。他指出,喻格不是关系本身,而是建立在关系之上的一种理据。比喻发生的关系是概念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借词的原始意义,另一方面是它被新赋予的意义。在他看来,喻格虽然由一个词组成,但发生在两个概念之间,通过两者之间的转移构成。因此,喻格建立在一种双重性的基础上。他还指出,由于相似与事物的特征有关,因此可以把这一特征转移到具有这种特征的事物的领域。隐喻可以取自我们周围的任何事物,真实的或想象的、思想的、道德的以及物理的实体,而且它们都可以用于所有的思想的实体。方达尼尔以“有生命的”(inanimate)为标准,把隐喻分成五类:属于某一有生命事物的特征向另一有生命的事物转移的隐喻;某一无生命但具物理性的事物的特

征向某一无生命但通常纯粹道德或抽象的事物转移的隐喻;从无生命事物向有生命事物转移的隐喻;从有生命事物向无生命事物转移的物理隐喻和从有生命事物向无生命事物转移的道德隐喻。这五种隐喻最终又可归为两类:两种事物间进行对比的物理性隐喻和在某一抽象的、形而上学的事物与某一物理事物之间进行对比的道德性隐喻。不管是前者向后者转移还是相反,两者的意义都因此受到影响。在对隐喻产生的原因解释中,方达尼尔提出被迫和主动使用隐喻的概念。他首先区分了“借用”(catechreisis)和辞格:“一般来说,借用指的是一种已经用于某一概念的符号用于一个该语言中没有符号或没有适当符号表达的另一个新概念的情况。”因此,凡是其用法属于被迫或必需的辞格,凡是产生词义的辞格都是借用。(1803)

2、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然而,更重要的是,隐喻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对隐喻认知特征的阐述最早、最明确、最系统的人是理查兹。理查兹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the omnipresent principle of language)”。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其实还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人们的日常生活会话中充满了隐喻,即使在严密的科学语言中,隐喻也随处可见。他对隐喻是这样描写的:“对一组事物用一个指称,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关系,其目的是方便区别与另一组事物之间的相似关系。”(胡壮麟36页)他提出隐喻实质是“互动”(interaction)的观点,认为,一个词语不仅仅是代替一个过去的可离散的印象,而是常见特征的综合。当我们使用隐喻时,我们对正在思考中的不同事物有两个想法,却由一个词或短语体现,其意义是它们“互动作用”的结果。所谓“互动”,是隐喻中的两个词义互相影响,互相启示,才能把握其意义。隐喻中两个词项或概念的相似点不一定都是预先存在的,而是通过互动创建的。认识到隐喻的主要作用是扩展语言,而且鉴于语言就是现实,隐喻的主要作用是扩展现实。它将两个成分并列,其互动带来新的维度。在这个意义上,隐喻创造现实,并在语言中保证现实的存在。主体和喻体之所以能够互动,就在于两个成分的概念中存在着“共同点”(ground)。从隐喻的字面上看,似乎只有本体和喻源两个成分,仔细推敲,它们都蕴涵共同点的概念成分。理查兹对隐喻的认识已摆脱了修辞学的传统理论,把隐喻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联系了起来。

布莱克(Black)对互动理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理论把隐喻作为语义现象放到句子层次进行考察,认为隐喻是本体和喻体之间词义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新的意义产生的过程。在相似点的创新上,提出隐喻的“过滤作用”(filter),认为隐喻从义框(隐喻的另一成分,用于输出隐喻意义)带入的是“相关的常见意义系统”(a system of associated commonplaces)。如Richard is a lion。义框lion有多种意义,在与Richard互动中,与Richard相关的能用得上的语义得到了强化,用不上的则被过滤。这种过滤在两个成分方面都进行,即隐喻中的两个成分都发生了互动。由此,他描写了两个成分互动的过程:○1主要主语的存在激发听者从第二成分的特性中进行选择;○2请听者构建适合主要成分的平行的含义复合体;○3反过来激发在第二成分中引起平行变化。这是互动论的关键。理查兹表述为“词语的互相活动”(interanimation of words)。

雷迪(Michacl Reddy)1979年在“传导隐喻:语言中关于语言的框架冲突的个例”提出传导隐喻(Conduct metaphor)概念。基本论点是:说话人将思想(物件)置于词语(容器)中,将它们(顺着管道)传送至听话人,然后听话人将思想/物件从词语/容器中取出。传导隐喻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关人类交际以及语言和隐喻本质的哲理:隐喻的原生地是思想不是语言,语言是我们对世界以普通的、常规的方法进行概念化的主要的而且不可分割的部分。我们日常的行为反映了我们对经验的隐喻性认识。随着传导理论的被接受,人们发现了日常

的、常规的概念隐喻系统,开始认识到是隐喻系统构筑了我们日常的概念系统,包括绝大多数的由日常语言体现的抽象概念。这一巨大的隐喻系统的发现摧毁了传统的对本义语言和修饰语言的区分。

莱考夫和约翰逊继承了雷迪的思想,他们也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pervasive),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是隐喻性的。他们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就隐喻而言,莱考夫认为,隐喻不是语言的表面现象,它是深层的认识机制,组织我们的思想,形成我们的判断,使语言结构化,从而有巨大的语言生成力。在人们思想底层有一个隐喻网络,它形成认知图,以认知者的物质经验为基础,构成认知者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莱考夫称之为“认知拓扑学”(Cognitive topology)。他认为,抽象思想不是按客观世界的空间物理特性构筑的,其特性是主观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由认知者通过他的认知图投射到世界。他设想,隐喻将源域的认知图(The cognitive maps)投射到目标域(本体)上,从而使目标通过喻源被置于空间的物质的经验之中。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在喻源的概念和感知层中起中介作用的图式也在目标中活化了。根据这个观点,隐喻图式是一种抽象表达,它将一个抽象域的概念(知识)结构,建立于另一个更为具体的义域的感觉(可感知的)基础上。莱考夫和约翰逊对一些语言表述进行归纳,发现隐喻不局限于亚里士多德的词语替换,而是人类对世界的看法可以用不同义域的观念表达,一个义域的概念可以被另一个义域的概念隐喻化,如“争论”概念已经隐喻化“争论是战争”:中苏双方展开了论战/秋菊打官司/他辩论的方式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唇枪舌战可见,我们从概念上用战争的词语来说争论系统地影响了争论的方式。

以莱考夫为代表的语言学家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隐喻展开的研究成为构建主义阵营的代表。当代隐喻理论可以粗略地分作非构建主义(nonconstructivism)和构建主义(constructivism)两大阵营。非※※构建主义学派侧重于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运用的产物,注重的是隐喻性表达与语言系统之间的关系,而构建主义理论关心的是隐喻化(metaphorization)思维过程,强调了隐喻性表达的认知价值。非构建主义的主要代表是以Chomsky为首的转换生成语法学派,其研究目标是找到可以生成无限句子的规则并将它们以形式化的逻辑符号记录下来,因而语言的规则性对于该理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隐喻被看作是背离语法规则的语言现象(linguistic deviations)。

人类使用隐喻,可以分出被动与主动两种情况,被动就是人类在认识事物时,由于思维能力的限制,或者由于语言中缺乏现成的词语或表达方式,而不得不另用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其结果就是隐喻。惠尔赖特(P.Wheelwright 162:148)指出,原始时期的拟人手法并不是一种有意或者好玩的事,原始人并不像我们现在这样已知一个无生命的世界,他拥有不是一种有生命和无生命截然分界的世界,而是一个介于两者之间的模糊不清的世界。同时,当时的语言中也很少有表达抽象概念的词汇,因此他们对世界的描述不可避免地要借用描写人本身及其活动的词语。所谓主动使用隐喻的情况,就是使用者事实上已经认识到两种事物之间的差别,或者语言中存在着现成的词语或表达法,但为了更好地传达他的意思,获得更好的交际效果,他选择了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2479)

3、韩礼德的语法隐喻

当代种种语言学理论分属两大思潮,一是以人类学为本的语言学传统,一是以哲学为本的语言学传统。在前者中影响较大的应数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其倡导者是韩礼德(M.A.K.Halliday)。韩礼德1925年生于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他在伦敦大学主修中国语言文学后,1947-1949年来华深造,在北京大学罗常培先生指导下研究汉语历史语言学,1949

-1950年专攻现代汉语,导师为广州岭南大学的王力先生。回英国后,在剑桥大学的弗斯(Firth)教授等著名语言学家的指导下,对我国14世纪用北方官话译述的《元朝秘史》进行了语言学分析。1955年获博士学位。

韩礼德的学术思想首先是在以英国语言学家弗斯为首的伦敦学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弗斯非常赞同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的观点:语言的功能是组织人类的共同活动,“它是活动的方式而不是反映的工具”。由于人类群体的活动不是千篇一律的,对语言的理解要联系“语境”。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涉及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两大流派的对立。自索绪尔关于“能指”和“所指”之间任意性关系的论断后,语言界因研究重心的不同而自然形成了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两大流派。形式主义语言学选择语言系统(即能指)本身为研究对象,假定语言系统不受其它因素影响而具自治性(autonomy)。功能主义语言学则选择所指即意义为研究对象。他们从语言与世界、语言与思维以及语言与文化等关系中探求意义的奥秘。首先,韩礼德认为,语言是一个社会意义系统,意义实际上是一种潜势(potential),可以体现为不同的语言形式;反之,同一语言形式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体现不同的意义。在这些论述的基础上,韩礼德提出意义潜势与语言形式之间的体现关系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受其他因素如语境或社会关系等影响的。也正因如此,韩礼德认为意义与语言形式常常交织在一起。第二,韩礼德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出发提出,所谓语法应定义为可接受性(而非乔姆斯基所说的规则性),那些看似不合乎传统语法规定的句子,只要它们能恰当地帮助完成交际便是可以接受的,亦即为“合乎语法的”。第三,韩礼德认为,与其说是语言形式控制或决定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不如说是人际关系或社会结构决定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因为语言结构的选择最终取决于说话人所处的社会语境或者他所想要维系的社会关系。

在语义观上,韩礼德认为,意义既是外在的(out there),同时也是内在的(in here),即人类经验的物质层面与意识层面相结合的结果。这样,人类表达意义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意义的过程(semogenesis),也解释了韩礼德所说的意义与表达形式胶着在一起难以明确区分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他还认为,意义本身必然是相对的,是说话人构建的过程,而词汇语法层面作为“内容层面”与“表达层面”之间的接面也为语言构建一个可能世界提供了物质基础,他尤其推崇前苏联心理学家V ygotsky关于人类知识的构建性(即社会性)的观点。韩礼德革新传统意义的理论,强调在语篇而不是在词汇或句子层面上看待意义。在词汇层面或句子层面上讨论意义与指称问题时人们所能认识到的只能是语言与世界、语言与意识或语言符号之间的那种片面的、孤立的关系,在语篇层面上讨论同类问题时人们就是在文化范畴下全面地、综合地审视语言、思维和世界之间的关系。从词汇或句子层面研究意义问题时语言学家们即使会考虑到人类社会文化等语境因素对意义的影响或决定作用,也只能是具体的或琐碎的(trivial)而非抽象的或元理论的(metatheoretical)。韩礼德的语义理论为他的语法隐喻理论提供了依据。

韩礼德对语法隐喻的性质、功能、阐释和归类等都有独到见解。在谈到隐喻和语言的关系时,他指出隐喻性的表达必然是相对某种非隐喻性的或“字面”表达形式而言的,只不过韩礼德更倾向于使用“一致的”(congruent)这一术语来替代“字面的”。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是系统功能语法中所确认的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其中前两者的实现与语法系统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韩礼德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并分别从其语法体系中的及物性系统和语气/情态系统角度探讨语法隐喻。概念语法隐喻来自讲话者所作出的以下选择过程:(1)选择过程的类型,即从物质、心理、关系、言语、行为和存在六种过程中挑选其一;(2)选择与该过程有关的功能成分;(3)选择能体现这些功能的词类。每一次选择都会导致一致的和非一致的体现形式之分,而非一致的体现形式便是我们所说的概念语法隐喻。请看例子:

[1a]The fifth day saw them at the summit.

[1b]They arrived at the summit on the fifth day.

[2a]A lot of leaves have collected on the roof.

[2b]The roof has collected a lot of leaves.

[3a]I roomed with Jack in college for two years.

[3b]I lived in the same room with Jack in college for two years.

在以上三组例子中,[b]相对来说是“一致的”表达形式,而与它们相对的各例则是语法隐喻。其中[1a]的隐喻程度最复杂,因为此句对过程、功能成分和词类的选择都是隐喻性的;[1b]的物质过程在[1a]中变成了心理过程;they变为them,由动作者变成了眼睛看到的现象;the fifth day则由环境成分变成了一个感知者;唯一没有改变的是at the summit仍然保留了环境成分的功能。[2a]的隐喻性体现在第二步和第三步选择上面,而[3a]的隐喻性则例子第三步选择;因此它们的隐喻程度依次递减。

语言的人际功能在英语中由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来实现,因此人际语法隐喻又被分为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1)语气系统在于表达语言的言语功能(speech function),即人们希望通过讲话所达到的目的。韩礼德认为,根据言语交际的性质,其可以形成陈述(statement)、提问(question)、提供(offer)、命令(command)四种基本的言语功能。一般来说,前两个功能分别与“陈述语气”和“疑问语气”相对应,而后两者则与“祈使语气”对应。换言之,实现这四种言语功能的“一致的”语法形式分别是传统语法中所说的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但是在实际交际过程中,讲话者经常视语境因素或文化因素的需要而选用“非一致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功能。例如Iwouldn?t…if I was you,I?ve a good mind to和She?d better…等业已公式化的言语功能句就其根源来说都是隐喻性的。(2)情态系统中的语法隐喻。韩礼德指出,情态意义的表达方式有主观和客观取向(orientation)之分,也就是说,情态成分可以表明讲话者对命题的主观态度或意愿,也可以表现某种客观存在的可能性或必然性。另外,主客观取向又有显性(explicit)和隐性(implicit)之分,这就形成了四种情态取向:

显性

主观

隐性

取向

显性

客观

隐性

实际例子如下:

[4]I think Mary knows. (显性主观)

[5]Mary …ll know. (隐性主观)

[6]It?s likely Mary knows. (显性客观)

[7]Mary probably knows. (隐性客观)

一般来说,隐性情态取向通过情态副词、情态动词或谓语的其他延伸部分表示,而显性的情态取向则由小句形式表示。前者是一致的词汇语法表达形式,而后者则是非一致的,即隐喻性质的。这一点可以从附加疑问句(tag question)的形式中得到验证:

[8]I think she knows,does she?

[9]It?s likely that she knows ,does she?

我们之所以不对主句设问,原因就在于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表示命题的小句,而是将情态意义伪装成了命题,换言之,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情态意义,在语法层上形成了一个隐喻结构。所以韩礼德说,明显主观的和明显客观的情态取向形式严格地讲都是隐喻性的。

隐喻在广告中的体现、特点及其功能分析

摘要:作为人类思维机制的隐喻广泛存在于英语广告语篇中。文章重点探讨隐喻在英语广告中的特点和功能,发现广告中的隐喻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广告语篇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帮助认知、联想新产品,最终达到说服受众的目的,另一方面,它也是语篇衔接和连贯的隐性方式。 关键词:英语广告;语篇;隐喻;特点;功能 “广告”一词源自拉丁语“advertere”意指“转向”,是尽力引起我们注意的语篇。(AngelaGoddard,1998:6)广告商借助广告使自己的产品广为人知,广告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告语已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广告语,国外学者如:Vestergaard,T和Schroder,K (1985)、Tanaka,K(1994)等分别从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广告商是如何通过广告语而达到其交际目的的。在我国,赵静(1992)、黄国文(2001)等学者从词汇、修辞、功能语法的角度对广告词进行过研究。近年来,广告语的研究出现了一新的趋势。即从认知的角度来透视广告语,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广告语,而目前从认知语用的角度来分析广告中隐喻的例子却很少见。本文试图从这一新的角度以当代隐喻理论为基础,以报刊、杂志上的书面广告为语料,重点探讨英语广告中隐喻的特点及功能,期望能对广告语的创作提供指导,为人们正确解读广告提供帮助,同时丰富隐喻的语篇层面研究。 一、隐喻在广告中的体现 (一)隐喻的分类自Lakoff,G和Johnson,M的Metaphors WeLive By一书问世以来,隐喻不再被简单地视为一种修辞,而是隐喻概念。认知语言学强调人类的思维很大程度上是隐喻性的,人类认识和理解事物是对事物进行概念化、范畴化的过程,隐喻是其重要的工具。隐喻的实质是要以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Lakoff,G.&John,M.,1980:5)。即概念域A(始源域)是概念域B(目标域)。人们在感知和认识事物时总是以具体、熟悉的事物来理解抽象陌生的事物。如:在生活是旅行这一概念隐喻中,旅行是人们熟悉的事物,在旅行中,可能碰到障碍,旅行者可能越过障碍继续前进,到达终点,也可能半途而废。生活亦如此。生活中可能遇到困难、挫折,有些人迎难而上,硕果累累,而另一些人因害怕困难,一蹶不振。Lakoff和Johnson按隐喻的认知功能将概念隐喻分为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方位隐喻。所谓结构隐喻是指一种概念由另一种概念隐喻化地建构(Lakoff,G.&John,M.,1980:15)。始源域为目标域提供相对丰富的知识结构,通过始源域B的结构来理解目标域A。例如:我们通过运动和空间来理解时间,将时间视为物体,因此有如下的隐喻:I am looking ahead toChristmas.Time is flying by.Thanksgiving is com-ing up on u(sZoltan Kovecses,2002:33-34);所谓实体隐喻即给抽象的目标概念予实体地位,我们可以通过物体、物质和容器等来想象我们的经验,用其指称、量化和辨别经验的某些方面(ZoltanKovecses,2002:35)。如:Life has cheated me.Thecomputer went dead on me,我们将人的特征赋予非人的实体,通过自我参照来更好地理解目标域;所谓方位隐喻即通过人的空间方位感知来理解目标域,如上-下,中心-边缘,等。所以有如下的隐喻:I am feeling up.(Happy is up).He is really lowthese days.Sad is down.高兴是向上,悲伤是向下(Zoltan Kovecses,2002:34-36)。由分类可以看出隐喻的范围已扩大了。英语广告语中,隐喻的运用极其普遍。广告商利用隐喻来更好地实现其说服受众购买产品的目的。下面将具体分析这三大类隐喻中隐喻化的思维机制在广告语中的体现。 (二)广告中的隐喻1.结构隐喻Toyota moves forward as your partner.(theAtlantic Magazine,Sept.,2005)(你的伙伴丰田与你一起前进)Relax and enjoy,service comes fromthe heart when you fly.Cathay Pacific(.当您乘坐国泰航空公司的航班时,您就能轻松地享用来自心灵的服务)(转自吴克明,1995)It will take you asfar as your mind wants to go.(New Yorker Mag -azine,May 7,2005)(思想有多远,它会带你走多远。)在这些例子中,车子、服务、思维本身是

论英语学习中隐喻能力的培养

语言学研究 本栏目责任编辑:谢媛媛 英语教育和英语学习历来就是语言学家研究的话题之一。不同阶段,在不同语言学理论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不同方法。近年来随着认知隐喻学理论形成和不断发展,语言学家们提出隐喻能力与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一样,应作为外语学习重点,它对语言能力的掌握及交际能力的提高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此关于隐喻能力研究蓬勃发展,成果层出不穷。其研究内容大多数从英语教学角度探讨发展隐喻能力来推进教学改革的问题[1],教师在基础课,理论课中如何培养学生隐喻能力[2],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及设计评价体系应体现培养隐喻能力的要求[3],二语教学中隐喻能力培养对外语教师新要求[4],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从英语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运用认知隐喻理论及学习者认知规律探讨作为学习主体应该如何主动积极培养自身隐喻思维能力,促进师生有效互动使整个英语教与学达到较为理想效果。 1认知隐喻论简介 把隐喻研究突破传统修辞学层面上升到认知层面《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莱考夫和约翰逊[5]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存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是隐喻性的。他们对隐喻的定义为:隐喻本质是通过另一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他们认为隐喻由源域向目标域映射构成,即以一个比较熟悉易理解的源域向一个不被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的映射。“它是人类将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认知活动”[6]。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是通过大量的生活语料来说明隐喻普遍存在性。人们日常生活的隐喻性表达其基础为概念隐喻,即约定俗成的常规隐喻,是人类历史长期演变的认知结果,也是我们概念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概念隐喻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这三种隐喻共同特点就是以人们生活经历为基础,用一种熟知的领域经验去构建和理解另一个未知的抽象的领域知识,渗透了人们的思想,认知角度及世界观、人生观,广阔生活背景知识。形成隐喻思维习惯,培养隐喻能力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形成目的语思维真正掌握一门外语。 2隐喻能力 “隐喻能力”这一概念由丹尼斯提出,“学好一种语言的关键是要达到概念流利即要发展将语言的词、句子等表层结构和底层概念匹配起来的能力”[7],利托莫对“隐喻能力”提出了 四个方面,“使用隐喻的创造性,理解隐喻的熟练度,理解新隐喻的能力,理解隐喻的速度”[8]。对于隐喻能力的重要性,国内学者王寅指出“隐喻能力对于语言能力的掌握,交际能力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大,不可低估的影响这是由隐喻的性质所决定的。隐喻能力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认知主体中,能够识别、理解和创建跨概念域类比联系的能力,这里不仅包括能被动的理解、学的隐喻。而且还包括创造性的使用隐喻能力;更高目标还包括丰富的想象力和活跃的创新思维能力”[9]。这也正是他提出语言能力、交际能力、隐喻能力三合一教学观原因所在。胡壮麟也认为“对隐喻能力的掌握已成为第二语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10]。可见培养隐喻能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英语学习中学习者有意识的培养隐喻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理解创造隐喻而且可以形成目的语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下面就英语学习者如何在英语学习中提高隐喻能力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讨论: 2.1提高隐喻意识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以生活语言事实研究为基础指出隐喻无处不在,那么英语学习者应在学习中及生活中提高隐喻意识。龚玉苗认为,“隐喻意识指学习者对隐喻形式及功能的察觉程度和敏感程度”[11]。笔者认为,隐喻意识即学习者有意识形成隐喻思维的习惯。从隐喻形式上认识到隐喻无处不在,“隐喻是一种具有想象力的推理,在我们理解现实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它存在我们的思维,概念语言中,对于我们理解经验,建构概念框架和语义系统,解释意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9]。在学习词汇、句子等基础知识时,利用隐喻机制掌握一词多义;学习语篇时,分析其内在隐喻连贯机制,同时要注意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无论是电影还是广告都渗透人们隐喻思维能力的智慧;就其形成机制而言,认识到其背后认知文化及隐喻性表达的跨文化多样性;就其功能而言,隐喻是人类长期认知体验结果,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它在无形中指导着人们的思维,是学习英语极其有力的工具,帮助学习者形成目的语思维并深刻理解形成这种思维文化根源,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2.2课内学习中培养隐喻能力 很多学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从各方面培养学生隐喻能力。作为英语学习者,除了教师有意识指导外,作为学习主体者在培养听说读写语言能力时要积极主动地形成隐喻思维习惯,进而有效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收稿日期:2011-05-05修回日期:2011-06-25 作者简介:裴晓科,女,河北武安人,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 论英语学习中隐喻能力的培养 裴晓科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现代隐喻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思维,言语和行为的基础,同时隐喻的使用也是语言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熟练掌握一种语言的标志。该文以认知隐喻论为基础,探讨英语学习中隐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进而指出英语学习者应利用隐喻认知功能,以隐喻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在各方面培养自身隐喻能力真正学好一门外语。关键词:隐喻;隐喻能力;英语学习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39(2011)10-0347-02 347

隐喻的逻辑特征

?科学哲学?隐喻的逻辑特征 3安 军 郭贵春 在科学哲学的历史传统中,隐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非逻辑或反逻辑的思维与语言现象,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典型代表的哲学派别更是严格地把隐喻排斥在经典逻辑的范畴之外。但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当代逻辑与认知科学的新发展逐渐揭示出一种事实:在认知主体的实际思维运作过程中,隐喻与逻辑绝非两种毫无关联的离散体;相反,两者在意义的暗示与牵连、概念的生成与转换、语言的理解与交流中互为表里、缺一不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双重意义上交叉互动,共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隐喻本质地蕴涵着深层次的认知内容,并生动地展现出相应的逻辑特征。 一、隐喻构造的分类学逻辑特征 隐喻不仅是概念意义发明、转换、理解与评价的有效载体,而且是整个语言系统生成、演化、嬗变、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它以一种独特的形态表达着隐含的分类逻辑真理,体现出分类逻辑本质性的动力学特征。这种特征源自伴随着人类对外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形成的认知与知识结构的格式塔转换。由于对语义单元逻辑内涵的重新排列整合,隐喻远远地超越了单纯进行风格修饰的修辞学功能。隐喻连接词“是”以语形上明确的或隐含的方式,在语句意义系统中对分类逻辑框架进行重组,构造出新的语用语境,从而通过一种曲折意义传达出特定意向的认知内容。 1.隐喻构造与分类学逻辑互为前提 这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隐喻构造“发生转移的两极也就是逻辑的两极”。(R icoeur,p.21)也就是说,隐喻的产生以由种和属所构成的分类学逻辑序列为基础性条件,是在由从属关系、协调关系、比例关系和平等关系等规则所支配的分类活动中形成的。如果不存在某种既有的逻辑分类学标准,所谓隐喻的概念是不能成立的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其次,逻辑秩序本身来源于对语义场系统的隐喻构造。由于语义场本身的性质是隐喻的,因此,从种属之间的逻辑区分到整套分类学逻辑的建立本质上也是一种隐喻构造。再次,隐喻打乱了原有的逻辑秩序,破坏了相关的分类活动,“将种的名称赋予属,将比例关系的第二项的名称赋予了第四项,或者相反,将比例关系的第四项的名称赋予了第二项。这样做既承认又违反了语言的逻辑结构。”(同上)这意味着,隐喻构造所形成的语言表层结构上的范畴错误,在事实上构成了处在描述与重新描述之间、既具有解构性又具有建构性的分类逻辑重组的中间环节。 2.隐喻概念的语义场结构在整体上表现为一种类型层级(type h i erarchy)结构 类型层级是一种特殊的语义网络,是根据概念所包含的意义的内涵与外延的一般性程度的层次建构起来的。在类型层级的层次结构中,当一个概念上移时,其意义的抽象性增强;当它下移时,其意义的具体性增 ? 001?3 本文系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课题“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研究趋势”(编号04JZ D0004)成果之一。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孙启耀杨珺 (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哈尔滨150001 )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概念隐喻的经验基础及其普遍性,进而对非语言现象---图片中的概念隐喻作了分析解释。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很多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得以发挥。这也证明了人类思维的确是隐喻性的。概念隐喻意义不仅以语言的方式传递,而且在非语言现象—图片中也有概念隐喻意义传递的现象。 关键词:概念隐喻;图片;传递 1.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有关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转喻进行再研究的文章俯拾即是。如果说前些年隐喻类文章大多围绕隐喻理论方面进行分析的话,而在最近两三年,隐喻研究趋向于研究隐喻和其他理论等结合。范文芳(2007;朱永生(2006 )等在语法隐喻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廖美珍(2007 )研究了语篇隐喻,刘乃实(2007 )把隐喻和计算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蓝纯(2003)对空间隐喻进行了研究,汪少华分别对伦理概念(2007)和时间概念(2006)中的隐喻分析研究;张祝祥(2007 )对颜色隐喻加以论述,陈家旭(2007 )分析了情感隐喻。以上对隐喻的研究属于语言层面,而对非语言层面的概念隐喻意义的研究还不多见。我们发现一些非语言现象诸如艺术、广告、宣传画中隐喻的研究还未见有论述,本文拟从概念隐喻入手,对图片中所包含的概念隐喻意义进行初步的探析。 2.概念隐喻理论 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语言在词汇层次上的修饰,是两个相似物体之间的比喻。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形成的认知方式。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不但渗透于语言中,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人们的普通概念系统本质上都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即为概念隐喻或隐喻概念(1980:3)。概念隐喻涉及两个基本要素:源域和目标域。人们倾向于用比较具体的概念(源域概念)来理解抽象的思想或概念(即目标域),从而形成隐喻理解。然而,以往有关概念隐喻的讨论都是以语言材料为基础的。人们对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意义的的传递与理解是否与语言中隐喻的理解是一致的?本文试图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

从空间合成理论看身体名词的隐喻认知

从空间合成理论看身体名词的隐喻认知 孔 光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六系河南洛阳471003) 摘 要:不同文化背景下身体名词隐喻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它们应当经历类似的认知过程。本文借助Fauconn ier的空间合成理论,从认知角度探讨了身体隐喻的类型。研究发现,根据类属空间从输入空间纳入基本结构的不同,身体名词的隐喻可以聚合为四种类型:类比型、凸显型、逻辑型和转换型,从而佐证了人类隐喻认知具有共通性的假说。 关键词:合成空间;类属空间;隐喻;身体名词 中图分类号:H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544(2004)0120031204 Abstract:M etapho rs of body noun s take on differen t featu res in differen t cu ltu res,bu t they shou ld share the sam e cogn itive p rocess.T h is paper p resen ts a cogn itive discu ssi on of m etapho rs of body noun s w ith in the fram ew o rk of Fauconn ier’s b lending space theo ry(1995).M etapho rs of body noun s in differen t cu ltu res fall in to fou r catego ries: analogical,raised①,logical and tran sferring,acco rding to differen t structu res in the generic space in suppo rt of the hypo thesis of m en’s sam e m etapho rical cogn itive p rocess. Key words:b lending space;generic space;m etapho r;body noun s 1.引言 当代认知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熟知领域向未知领域的映射,是人类认知外部世界的重要工具,人类的概念系统建立在隐喻之上。人们所熟知的身体名词在人类认知活动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L akoff(1980)把身体名词的隐喻归为“物质和实体隐喻”(m aterial and en tity m etapho r),其功能是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范畴化。在以往的隐喻研究中,偏重于强调特定文化对隐喻的影响,认为文化具有鲜明民族特性,是在特定自然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进而研究不同语言隐喻中所表现出的特定文化背景因素。身体名词主要用来例证不同文化背景下隐喻的差异性,但对身体隐喻共性研究被长期忽略。Fauconn ier(1995)的空间合成理论(b lending space theo ry)建立在心理空间的基础上,可以对隐喻的推理机制进行细致的、程序化的描述和解释,能够在考虑文化差异的同时研究隐喻的共性,标志了当代认知理论的最新进展。国内对合成空间理论还处在介绍和描述阶段,利用空间合成理论具体分析隐喻的文章并不多见。基于此,本文拟通过合成空间的理论探讨人类身体名词隐喻思维的共通性,同时试图提供一个利用空间合成理论研究具体隐喻的范例。 2.理论框架 Fauconn ier的空间合成理论(1995)可以对隐喻建构过程中的推理机制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和解释。Fauconn ier于1985年出版了专著《心理空间》,提出了心理空间(m en tal space)的概念。合成空间理论正是在心理空间合成性和灵活性的基础上提出的。“心理空间是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构建的小概念包(concep tual packet)”(Fauconn ier&T u rner,1996:84)。心理空间可建立起一系列的概念,如时间、信念、愿望、可能性、虚拟、位置、现实等。人们的日常交流就是由话语不断激活的心理空间进行有机联系的结果。Fauconn ier(1997)认为隐喻过程由两个输入空间开始,进而产生第三、第四空间,即合成空间和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②。认知和语言过程是在合成空间内完成的,合成空间的核心是其层创结构(em ergen t structu re),它在一定意义上既大于又小于两个输入空间。小于是因为它只纳入两个输入空间的部分结构,在将输入空间的结构纳入合成空间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例如“W alls have ears.”作为输入空间的“ear”,本身有很多属性,如形状、大小、位置、功能等。但此处纳入合成空间的只是它能听声音的功能属性。大于是因为它同时合并了两个空间。第四空间是指中间类属空间,它纳入了适用于两个输入空间的基本结构框架。Fauconn ier 和T u rner认为L akoff的两域映射只是多空间投射的一个特例。合成空间建立在心理空间的基础上,它在哲学上区别于以往的成分分析和组合,它经常包括现实输入空间中并不存在的成分。因此在合成空间中可以解释一些两空间映射中看不到或解释不清的现象。为方便起见,本文将情感经验和文化经验单独列入辅助空间。下面用图1(见下页)来说身体隐喻的推理机制。为了清楚理解图1,下面以一常见英文隐喻为例进行说明。如“T he ch ild is the app le of h is eye.”汉语中类似的表达是“小孩是他的掌上明珠。”图1中,人的身体作为一个整体进入原域空间,所有外部空间进入目标域空间,人体和外部空 [7]冯胜利.汉语韵律句法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8]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9]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0]洪堡特.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M].姚小平译.长沙:湖南教育出 版社,2001.作者简介:唐琼玲,广西师范大学外语部讲师,研究方向为英汉对比、英语教学。 收稿日期 2003202210 责任编校 彩 吟

汉语口语隐喻词汇特点研究

汉语口语隐喻词汇特点研究 在人类的日常言语交际过程中,语言中的隐喻随处可见。本文着重分析了汉语口语隐喻的词汇特点,指出这些口语隐喻与人体词汇、动物词汇及网络创新词汇密切相关,并在不同的语境中拓展出各自不同的隐喻意义。口语隐喻使语言鲜明简洁、生动活泼,可以提高语言的感染力,还可以委婉地表达出说话人的用意。 标签:汉语口语词汇隐喻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是日常语言中随处可见的现象。许多学者通过频度分析发现,人们在每分钟的言语交际中平均使用1.80个新隐喻和2.08个旧隐喻,假设每人每天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在说话,那么一个人在60年的生涯中就要制造出多达4,700,000个新隐喻,使用21,140,000个旧隐喻(Gibbs,1994;引自蓝纯,2006:112~113)。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Richards(1936:90)就曾指出,我们只要稍作观察,便不难发现隐喻在语言中无所不在,在任何语篇的每三句话中,就会有一个隐喻出现。隐喻的原理就是用熟悉的事物来形容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事物,这也正是口语表达要求所在。本文将在借鉴现代隐喻理论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汉语口语隐喻的词汇特点。 二、口语隐喻的词汇特点 词汇隐喻发生在两类事物之间,认知语言学理解为意义范畴的投射:“人们的思维之所以会不自觉地将两个概念域相提并论,以具体的、清晰的概念去认知和理解那些相对抽象的,缺乏内部关联的概念,使后者似乎具有具体事物特征,正是利用了两个概念域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认知方式”(赵艳芳:1995:36)。汉语口语隐喻主要有以下特点:(一)人体词汇 人对事物的认识首先是从自身开始的。在人类语言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表达周围事物及人类自身的各种思维,人们依据“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体验主义哲学思想,把对自身人体部分的认识运用到外部事物中,以具体喻抽象,简单喻复杂。在汉语表达中,身体及身体其他部位的隐喻相当丰富,有些隐喻从喻体到喻义一致,有些部分一致,有些却不相同。在日常言语交际过程中,人们大量使用人体词来形象地表达出自己对某一事物或他人的观点及看法。 本文试以汉字“头”及“脸”为例,探讨口语中这些词所含有的隐喻意。《新华字典》对“头”的定义如下: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汉语里与“头”有关的词语或成语较为丰富,在日常语言交际中,人们常使用的有关“头”的词汇大多使用了“头”的隐喻义,如:“头一回”指第一回;“头号人物”指非常重要的人;“事到临头”指接近;“崭露头角”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又如:(1)他是我们学校的头。 (2)这日子啥时才是个头啊? (3)鸡都叫头遍了,你怎么还不起床啊? (4)小心点儿,他们可是一头的。 通过分析可知,例(1)中的“头”喻指领导,例(2)中的“头”喻指苦日子的结束,例(3)中的”头”喻指鸡第一次叫,例(4)中的“头”喻指同一战线、联盟、同盟等。

试论隐喻能力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2012年第·6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 总第131期 Jun2012 [摘要]论文探讨了隐喻能力的定义,提出可以通过掌握多义词学习、谚语和习语的理解、文化教学和语篇分析来提高隐喻能力,进而更好地促进英语词汇学习。 [关键词]隐喻能力;词汇学习;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6-0145-02试论隐喻能力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蒲婷艳 (华商学院,广东增城511300) 词汇是语言的信息载体,是语言不可缺少的有机组 成部分,在英语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的英语词汇大概以500000个来计算,与此同时,大量的新词汇又被创造出来描述人们遇到的新事物、新经历。但是这种扩大不是任意的,是建立在人隐喻认知方式上的。作为认知和语言的纽带,隐喻在词汇的形成和演变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有必要将认知隐喻理论引入英语词汇学习,从认知视角学习词汇,以培养隐喻能力,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一、隐喻能力的内涵 对于隐喻能力的内涵,国内外语教育研究者给出了的阐释。littlemore对隐喻能力作了详尽且合理的探讨,将之定义为四个方面的能力,即英语产生的独创能力、理解一个隐喻多层含义的能力、正确理解原创性隐喻的能力和轻松、准确、及时理解隐喻的能力。我国学者胡壮麟曾指出:“对隐喻能力的掌握是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可见,隐喻能力是学习者学习语言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学习者是否掌握一门语言的重要标志。在以往的语言学习中,许多学习者没能意识到隐喻在思维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隐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映合规律认识不足,简单认为这类现象是理所当然的,没有加以分析就推入到惯用法或固定搭配当中,死记硬背,导致背而不熟、记而不牢、用而不活。 二、隐喻能力的培养 隐喻是通过始源域的具体概念来认知目标域的抽象概念的一种映射。人类总是参照具体、较熟悉的始源域来认识和理解另一个抽象的、不熟悉的目标域,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推理模式,并形成了概念认知的隐喻对应。有了概念隐喻及其通过映射形成的对应,我们就可以很好地认知、理解词汇。所以从理论上说,隐喻的认知功能对词汇记忆和理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为词汇的隐喻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 1.学习词义,培养隐喻能力意识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英语常见的一词多义现象,英语中很多词汇的词义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经隐喻的催化作用,又有了一些新的含义,如“头”(head)本义是身体上部的头骨,包括了口、眼、耳、鼻和脑,可以引申为抽象意义的某个位置或地方的领导(the head of a state,the head of a government etc.),又被引申为物体的顶部或上端(the head of a pin,the head of a mountain),还可以用来表示空间概念(the head of Mississippi)。 这些引申意义是如何从一认知领域映射到另一所想表达的事物的认知域的呢?头的位置处于身体的上方,它是我们智力的起源,组织和控制着我们的行为和思想。我们利用事物的相关性进行联想,“the head of Mississippi”可能指的是密西西比河在地理位置上最高那个点,如果我们在这个最高点切断了水源,其他的地区就会干旱然后消失。这与人体的头部和其他身体部分关系是一样的。当我们直立的时候,头是身体最高的部分,如果把头切断了,其余的身体部分也会随之死亡。由此我们可知,隐喻普遍存在于英语词汇中,除了一词多义外,英语词汇中各种构词法,如前缀、后缀、派生及合成等都具有一定的隐喻性。我们在词汇学习过程中要重视隐喻在语言中的普遍性以及抽象概念表达的隐喻性,不断地培养隐喻意识,进而生成外语的自学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 2.注重西方习语,培养隐喻能力 不同语言的习语提炼自不同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理解和正确使用习语都是很大的挑战。 表1英汉习语对比 众所周知,牛的胃是很大的,所以我们用牛饮来形容可以容纳很多水。但是西方国家却不这样认为,他们 145 ··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 Serial №241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朱建新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 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 ZHU J ianx in (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 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 统,三是语言学传统。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Richards 对隐喻的论 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 论”。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 )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 )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参见林书武,1997) 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很显然,此句并不是

人体转喻化的认知特点

2008年12月第4期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Educati onal Research on Foreign Languages &A rts Dec .2008No .4  人体转喻化的认知特点 王 敏 (绍兴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摘 要: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考察利用人体概念化的转喻现象,发现人体转喻化是利用人的功能特征对其他事物进行概念化的过程,其特点为凸显人体的某种功能特征。人体转喻化分为四类,其凸显的功能特征包括:某人体部位的动作、抽象智力功能、抽象情绪和心理功能,及人体部位的重要性。 关键词:人体;转喻;功能特征 作者简介:王敏(1979-),女,湖北钟祥人,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与语义学。 一、引 言 人体是人类认知和概念化的基础。认知语言学认为“大脑的认知是以自身为基础向外扩展的,大脑的思维开始于大脑所存在的,与外界发 生作用的人的本身。”(赵艳芳2001:6)根据人体中心说,“一切都是从人的自身出发,引申到外界事物,再引申到空间,时间,性质等等”(沈家煊1994.4)。卢卫中(2003.11)指出,人类的这一认知规律,决定人体隐喻化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概念的基本途径之一。对于人体隐喻进行研究的学者颇多,如王文斌(2001)、程淑贞(2002)、李树新 (2004)、李瑛和文旭 (2006) 等。在各种认知能力中,一种主要和普遍的认知 能力是想象(i m aginati on ),即把一些概念映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以想象为机制的隐喻和转喻是概念化的重要手段。利用人体概念化的另一途径则为转喻。对于人体的转喻化,学者论述不多。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考察人体概念化中转喻现象,并分析其理论基础和认知特点。 二、转 喻 Lakoff &Johns on (1980:36)认为转喻主要 具有指代功能,即用一个物体代替另一个物体, 同时还具有加强理解的作用(李瑛2006.3)。Lakoff 又指出“转喻是认知的基本特征之一,人 们常用易于理解和感知的事物的一个方面指代整个事物或事物的另一个方面”,“转喻的喻体和本 体之间的映射产生于同一认知模式中的概念域”(1987:288)。关于转喻和隐喻的区别,Ungerer &Sch m id 认为转喻涉及词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邻 近关系(a relati on of contiguity ),而隐喻则是建立在相似性(si m ilarity )和类比(comparis on )之上(2000:115)。Gibbs 强调隐喻和转喻必须区分开来(2001:36)。虽然二者都涉及事物之间的映射,但隐喻涉及两个概念域,用一个概念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域,而转喻只涉及一个概念域,两事物之间的映射是发生在同一概念域中。综上所述,转喻的映射发生在同一概念域中,其主要作用是加强理解和指代功能。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邻近关系,其心理认知机制是凸显性。李勇忠认为在认知过程中,某个概念域是多 个次域组成的矩阵域(matrix domain ) (2005.6)。人体域也是一个矩阵域,是由诸多的次域组 成的主域。对人体特征进行范畴化认识的结果是,把人体分别从外部物理特征(包括形态特征、大小特征、空间特征、位置特征)以及功能特征(包括具体的动作特征、抽象智力特征、社会功能特征)多方面进行归类,从而形成组成人体域的诸多次域。“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是人类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文旭,江晓红2001.4)为什么对人体要从外部物理特征和功能特征两方面去认识,这是因为“讨论指称意义的时候,直观现象和功能都是决定因素”(汪榕培2000:19)。 本文的语料来源于《英语谚语荟萃》和《格 7 1

隐喻作为一种文化特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隐喻又堪称是语言的精华,因而隐喻在体现语言的文化特征方面,比之其他语言成分,就更具有典型性。 隐喻的文化特色,无不与其丰富多彩的来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英两国不同的地理环境都有不少反映其特点的隐喻,两国独具特色的文学作品也产生了大量的隐喻;两个民族各自的生活习惯、思维观念,亦无不反映在生动、形象、活泼的隐喻中。有时两个民族相似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使得一些隐喻表现出某些相似的文化特征。 语言是跨文化交际中最主要的手段。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难免不遇到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隐喻及其应用、翻译问题。隐喻翻译实际上是如何在译入语中处理由译出语的隐喻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文化特征的问题。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近期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不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 3.话语理解各层面的隐喻认知 3.1 词汇层面 词汇是语言的载体和具体体现,是话语构成的基本要素,也是话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 词语的隐喻义可分两种:一种是在生活中灵活应用而生成的;一种是语言中已经广为接受的隐喻意义,是较为固定,为人的习惯思维。例如,我们谈论“钱”时常会用到“水”的相关用语。如“水流(current)”,可喻指“流通的货币”;“结冰(freeze)”到了货币概念域则喻指“(资产)冻结”,同时可对应的还有“融化(melt)”,映射到货币概念指“换成现金”;deposit在“水”这个概念域指“沉积”,映射到货币概念域指”资金沉积,存钱”;draw可意指“抽水”,也可喻指“取钱”。“水”是人们所熟知的概念,对于描述水的一系列概念,人们不会感到陌生。当通过隐喻思维与货币概念的相关方面联系在一起时,在理解前概念的作用下,要理解后面的货币概念相关词汇就不再是难题。 “You chicken!”he cried ,looking at Tom with contempt.”中chicken指鸡,在中国是受欢迎的动物,但在国外就不一样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在国外变成一个贬义词,意指“胆小怕事的人”“You chicken!”he cried ,looking at Tom with contempt.”你这个胆小鬼!”他轻蔑地看着汤姆道。在翻译时考虑到文化背景,则不会出现语用失误,否则会笑话百出,贻笑大方。

隐喻意义及其理解的具身性考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d7823795.html, 隐喻意义及其理解的具身性考察 作者:吴媚余涛 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19期 摘要:意义是语言研究的核心问题。隐喻意义的获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隐喻理解主要 是对隐喻意义的理解。以往的隐喻理解理论没有理清隐喻及其意义的本质。认知语言学的具身理论为隐喻及其意义的理解开辟了新的視角。隐喻的意义及其理解需要具身经验及与身体相关的意象图式。 关键词:隐喻理解具身性身体经验 1.引言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的修辞手法,更是一种促成人类思维、推理和想象的认知工具,隐喻性的语言表达源于人类概念系统中存在的隐喻思维方式(Lakoff,1987)。通过隐喻思维,人们以身体经验为基础,利用一个认知域中的经验理解另一认知域的经验,利用具体的、熟悉的事物理解和体验抽象的、陌生的事物(Lakoff& Johnson,1980)。隐喻利用身体经验和基本感知范畴理解更深层次的概念,身体性概念和身体经验在隐喻认知中起着核心作用。人的身体在体验认知和对客观世界的概念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隐喻的具身性在隐喻理解研究中理应得到进一步凸显。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出发,尝试考察隐喻认知过程中隐喻意义及其理解的具身性。 2.隐喻理解的传统观点 传统观点对隐喻理解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主要包括隐喻理解的“比较观”“相互作用观”和“语用观”(刘正光.2005:1-8)。 隐喻理解的“比较观”源于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对明喻的缩减。据此,理查兹提出了隐喻的三个方面:主旨、载体和基底。比如,在“Power is poison”中,“power”是主旨,“poison” 是载体,二者之间的相似点是基底。根据理查兹的观点,理解“主旨”与“载体”之间的相似点是理解隐喻的关键,对隐喻意义的理解主要是对“基底”的理解。布莱克对理查德的理论进行了批判,他认为隐喻理解的“比较观”没有明确指出听话人是如何理解隐喻的,任意两种事物都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一方面“比较观”难以明确一个特定隐喻的“相似点”,另一方面对有些隐喻意义的理解并不需要寻找相似点。 布莱克进一步提出了隐喻理解的“相互作用观”。布莱克认为,主旨和载体之间不仅具有相似性,二者之间还由于差异性而产生张力性,主旨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创造出相似点,布莱克将这种观点发展为隐喻理解的“相互作用观”。这种观点存在不足之处:“载体”的特征具有多样性,对“载体”特征理解的不同造成了隐喻意义的模棱两可。列文森根据语义特征提出了另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