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改善民生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精)

改善民生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精)

改善民生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精)
改善民生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精)

改善民生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发展同经济发展之间的严重不平衡,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贫富差距过大、失业率显著上升、贫困人口增加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就业难、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仍然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当前的民生问题入手,继而对改善民生问题的重大意义进行阐述,并回顾了我国五千年华夏文明中的民生问题,分析其无法彻底解决的根由,并依此提出几点改善民生的建议。

【关键词】改善民生经济建设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最为基本的民生问题——温饱已经得以解决,党和全国人民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新的民生目标而努力奋斗。然而,什么是小康社会?有专家学者曾指出,小康社会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过渡发展阶段。既然处于过渡阶段,势必会产生过渡时期特有的民生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及改善这一时期的民生问题,是我党和全国人民必须共同面对的一道难题。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社会存在的民生问题,首先就要正确认识我国目前所存在的主要民生问题;继而针对这些问题,果断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和改善[1]。就目前的中国社会来看,主要存在以下民生问题,这些民生问题集中的外在表现,无非是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以及就业难等社会难题。

第一个就是收入分配问题,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已是不争的事实[2]。虽然,政府已采取调整税收等一系列相关举措,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起到了积极作用,却依然阻止不了贫富差距拉大的势头[3]。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直接关系到住房难等一系列民生问题。

第二是我们的教育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教育乱收费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痼疾。总体上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和政策差异。一些地方

和学校出现的违反相关法律和政策的规定,擅自出台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和提高收费标准。同时也包括一些基层政府或有关部门,向学校或通过学校向学生的摊派和搭车收费。这个问题的集中体现,衍生出所谓的上学难的问题。

第三是农村医疗保障问题和医疗费用高,药品居高不下。虽然现在农村大多数人都买了医疗保险,但在报销的时候往往遇到不少麻烦。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困扰着大家,让人们小病拖下去,大病医不起,亦即人们常说的看病难问题。

第四是就业指标、社会保障问题和劳动者工作环境的问题,比如劳动者的生命保障问题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用多维视角和发展观的思维审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不难看出现象的背后有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多是发展中、前进中出现的,特别是在过渡阶段。

第五是安全生产的问题。安全生产问题是屡禁不止的难题,比如说矿难、瓦斯爆炸、食品安全问题。就近几年而言,我们国家非常重视食品安全。

第六是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就目前我们国家而言能源资源存在的问题是使用效率低,节约意识不强。就最近的电荒、煤荒、油荒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在资源能源的利用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当前我国主要存在以上六个方面的民生问题。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民生问题亟待解决,这里不一而足。

纵观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民生问题始终是关系社会稳定和统治阶级命运的根本问题。不同历史时期,民生问题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解决方式及程度也不尽相同。

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由于生产力极低,民生问题无非是保障生命安全、共同劳动以保证食物共享,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这种“大同”局面不复存在。

奴隶社会是阶级社会的开始,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和生产生活资料,是被奴隶主阶级奴役和剥削的工具。此时的民生问题表现为,奴隶阶级要求获取一定的人身自由和生产生活资料。在奴隶没有生产资料这个大前提下,彻底解决民生问题实属无稽之谈。

封建社会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和少量生产资料,民生就是解决减租和农民吃

饭的问题。其间,也出现过统治者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现象,诸如汉高祖的“休养生息”、光武帝的“光武中兴”、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王安石变法、明清“一条鞭法”、“地丁银”、“摊丁入亩”等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社会的相对稳定与和谐。但封建盛世和农民起义都无法改变封建制度的本质,也就无法彻底解决民生问题。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矛盾没有解决,又增加了西方列强、资本主义与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民生问题更加严峻,广大人民迫切希望获得土地和改变生活环境。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反对贫富不均,力图解决中国几千来遗留的民生问题。由于他们严重脱离群众,彻底解决民生的理想再次破灭[4]。

中国的民生问题初步得到解决应该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5]。1947年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真正解决了当时民生问题中的最重要的环节——农民的土地问题,继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建国到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中国共产党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主流是好的,但是也存在一些失误,极大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解决民生问题的步伐大大加快:“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要求到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实现小康;十七大则把民生问题和社会建设提到相当的高度,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再次具体而明确的指出了全面小康的民生目标。

刚刚召开的十八大,在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报告中,与“民”字相关的词汇频繁闪现,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极为重视。

从民生问题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重要性可以看出,大力改善民生问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对于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首先,改善民生有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同时也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公正有两个基本价值取向:一是共享,二是为每个人自由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而民生这个问题的改善与这两个基本价值取向息息相关,因为改善了民生才能共享,也只有改善了民生才能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提供基本的平台。

其次,是有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对发展经济的意义很大,甚至无可替代。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的直接拉动力无非来自三个方面:外贸拉动、投资拉动和内需拉动[6]。在这三个经济动力当中,内需拉动最重要,它的份量占这三大动力总合的70%以上,而民生问题和内需拉动直接相关。故而民生问题的改善,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是否具有一种可持续的推动力。

再者,改善民生是确保国家社会的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但只要把问题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就可以确保这个社会的安全运行[7]。如果一个社会民生问题得不到改善,就会引发大面积的、种类繁多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繁荣与稳定的大局。

改善和解决民生问题是一项繁杂而庞大的工程,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基和前提。近年来,我党和政府在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8]。解决问题的对策很多,这里简单谈以下五点建议:

一是扩大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扩大消费的比重,增加对城镇低收入群众和农民的补贴。推进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

二是千方百计促进就业[9]。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就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10]。推进制度建设,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障待遇。

四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优化教育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五是推进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11]。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当前,劳动就业、物价房价、医疗卫生、入学教育、食品安全、收入分配、环保治安等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如此一来,改善

当前社会所存在的民生问题,全面建设和谐美好的小康社会便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田玉彗. 以人为本谋发展关注民生促和谐[J].理论探讨,2010,22(7:27-29.

[2] 霍海燕. 改善民生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探析[ J ].理论探索,2002, 18(3:36-38.

[3] 刘振江. 保障和改善民生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J].社会民生, 2012(1:23-25.

[4] 张枬.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M].上海: 三联书店, 1963:81-89.

[5] 张新鸿. 党的历史上解决民生问题的历程与启示[J].党史博采,2011,12(2:2-5.

[6] 黄团元. 转型创新是改善民生拉动内需的关键[J].视点, 2011,23(5:45-47.

[7] 杨洁. 论政策执行主体的优化问题[ 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4.

[8] 郑新立. 论改善民生与政府执行力的提升[J].改革与开放, 2012,8(2:3-5.

[9] 王建国.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8,(2:79-81.

[10] 王新华. 健全保障体系着力改善民生[J].高层论坛, 2012,10(4:12-15.

[11] 周继红, 杨贤勇. 浅谈我国医药企业发展现状及改革方向[J].企业战略,2012(3:39-41.

改善民生的论文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这一重要精神。 改善民生要帮民所需。结合“三项活动”的开展以及“三项制度”的建设,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深知民愿,多想群众所想,多帮群众所需。充分发挥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哪里工作最辛苦,哪里群众最需要,党员干部就出现在哪里,战斗在那里,要从一线工作论“英雄”,积极争当“雷锋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改善民生要与民建立感情。结合“结穷亲”活动,改善民生,帮助群众不是对群众的施舍,而是在深入基层,坚持扑下身子的工作态度,了解民情的基础上,通过与群众拉家常,问政于民,问计于民,从生产发展方面,实实在在的与群众共某出路共谋发展,与群众建立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党群干群感情,切实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 改善民生要树立良好心态。群众利益无小事,遇到问题迎难而上,切实把老百姓的“油盐柴米酱醋茶”当作国家大事儿来抓、当成自家事儿来干。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民生观、政绩观,摒弃“只干眼前有利的事儿”“只做见效快的事儿”等错误想法,切实把为“民办好事,为民办实事”作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做为一个大学生更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对于民生,我们自然有着深刻的体会。我们国家的民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加强对残疾人以及老人的福利,进一步提高养老金以及敬老金。对于退休员工的关注也有待提高,多采取措施提高退休员工的生活质量。另外,政府减免税务的措施也还有一定局限性,政府减免了房地产业的一些税务,但真正那些比较穷的务工人员是买不起如此高价的房子的,所以受益的人有限,政府应该把更多的投入花在这部分人身上。对于房地产业,很显然这是目前一个迫在眉睫的事,如何控制房价让大多数人买的起房是对政府的一个大考验。随着买车的人逐渐多起来,交通问题也日益突出,交通堵塞等问题直接影响民生,导致居民怨声载道,严重影响具名的生活工作,为此,应该积极推荐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完善公共措施,优化公共交通工具路线。总之,改善民生,道路还很长。 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二者是相辅相承的。经济发展是物质建设的物质保证,没有经济发展根本就谈不上搞好社会建设,更谈不上改善名声。而改善民生则是促进社会建设和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只有稳定与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正如中共十七大中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出的那样,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公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它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同时又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样,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 ——平罗县关注民生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注和改善民生,是今年“两会”的中心议题,也是 中共平罗县委十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今后我县工作的重点任务。近期, 党校调研组对平罗县关注和改善 民生问题,从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保四个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调研。 一、现实状况 (一教育情况总体良好,基本实现学有所教。一是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学85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 4所,九年制学校14所,小学63所,公办幼儿园3所,民办幼儿园7所。中小学在校学生39489名,其中,在园幼儿3348名。在职教职工2918名,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的13人,本科学历1328人,专科学历1136人,中专学历394人。区、市、县级骨干教师298名。全县学校占地面积212.7万平方米,生均占地6.56平方米;学校总建筑面积28.9万平方米,其中楼房面积9.9万平方米,平房面积19万平方米。全县设有 职业教育中心一所(整合了农业广播学校、农机学校、卫 生学校、通源驾校、电大工作站,各类培训中心3个,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13所,村级分校136所。全县基 本形成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 农科教相结合的教育网络体系。1998年6月,我县 顺利通过了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普九”验收;1999年12月,我县被评为全国“两基” 先进县;2001年又率先在全区通过“两基”复验;2003年12月,平罗县推进“两基” 工作,实施素质教育通过了石嘴山市人民政府的评估验收;2008年 6月,我县顺利通过“两基”国检;2008年11月,

“以民为本”和“以人为本”的联系和区别

“以民为本”和“以人为本”的联系和区别 中国最早出现“民本”思想是在《古文尚书·五子之歌》中,其中写道,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维邦本,本固邦宁。”这是中国史书最早记载民(老百姓)是立国之本的思想。从此,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法、墨等诸子百家,一直到封建社会末期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几乎都主张和宣传“民本”思想,从而使之成为中华文化中影响最广,延续最久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政治信念。现代提出“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民为本”,说明我们对“人” 的理解更为深刻在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的“民”是相对“君”和“官”而言的。而“以人为本”的“人”是集体名词,是与物相 对应的。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存在的“人”是现实的人, 是生活在社会之中,具有各种社会关系,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创造 着社会历史的主体。这样的人是由所有个体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社会有机系统,是个人、群体和的有类的有机统一。在当代中国,“人”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其中,人民是“人”的核心,是由所有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以及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所结合而成的最大群体。可见“人”的 内涵和外延都达到和超过了“民”,从内容和形式上来看“以民为本”远远没有达到“以人为本”的高度和境界。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有积极的方面,它包含着合理的内核,

承认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要力量,人民利益是根本的。但“民本” 思想也受到其所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纵观历史,历代的民本思想,都是以肯定和维护封建社会制度为前提,目的是巩固皇权统治。尽 管在个别思想家的著作中,也可以找到一点历史唯物主义和近代民 主思想的萌芽,但由于缺乏先进生产方式的土壤,“以民为本”的 思想始终没有走出封建意识形态的思想范畴。今天,科学发展观中 的“以人为本”是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在 继承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注入了新的内涵而形成的一个崭新的科 学概念。党中央把“以人为本”确定为执政兴国的基本理念,这表明,我们治国理政必须要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关注民生, 必须对社会全体成员负责。 人类历史的全部事实证明,人的本质是构成社会关系,不断 地劳动和创造。由个人组成的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的主体。人民 是人类文明和一切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改造世界,推动历 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因此,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 民是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性、创造性、积极性。 同时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表现了人又是发展的客体,是社会生产力 的对象和目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把它确定为科学发展观 的核心。这表明,党主张在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时,为谁发展,靠 谁发展,如何发展,都应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发展成果理所当 然由全体人民共享,并最终惠及社会全体成员。而将这一“人”作 为发展主体,和目标的理念,都是“以民为本”所不能涵盖的。

改善民生必须遵循三个“优先原则”解读

改善民生必须遵循三个“优先原则” 近年来,民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个层面共同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同样,如何才能够有效地改善民生,也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而且是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此而言,要想真正有效、大面积、大幅度地改善民生,就必须遵循以下三个“优先原则”。 第一个原则,就公共投入总的顺序结构而言,应当以民生问题为优先。 政府的主要职能应当维护社会公正、改善民生,保证社会经济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而政府的主要职能是通过公共投入来实现的。就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而言,应当以民众的基本需求为基本着眼点,应当以基本民生问题为优先。这是一个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公共投入总体上的合理安排和布局。正如胡锦涛指出,应当“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公共投入优先顺序的合理与否至关重要。这起码表现在:其一,民生的根本性改善取决于公共投入结构是否合理。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社会群体和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面临着大量的风险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所以,一个社会的正常存在和顺利发展,有赖于一个前提的存在——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即:基本生存和基本尊严的保障。而民生状况的改善又有赖于公共投入的力度和投入结构本身的合理。其二,政府的公信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投入是否以民生为优先。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定位应当是公共服务型的政府。而公共投入优先顺序的颠倒,必然意味着公共服务的不到位,意味着政府基本职责的缺位。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的公信力必然会受到损伤。 由是反观我国一个时期以来的公共投入结构,则呈现出一种明显不合理的状况: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呈现出一种明显颠倒的状况,很不正常。这几年虽然有明显好转,但由于积重难返,民生状况的根本性改变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一方面,用于基本民生如社会保障、义务教育以及公共卫生方面公共投入比例过小,在世界各国当中位于后列的位置。这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势”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另一方面,形成明显对比的是,用于非民生如行政成本、基本建设等方面公共投入的比例过大,在各个国家当中位于明显前列的位置。比如,公款用车、公款吃喝、公款出国等行政成本以及各种形象工程等的支出位居世界第一的位置。再比如,我国对于基本建设的冲动一直没有得以根本遏止,相反,不时表现出种种“大跃进”的态势。像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基本建设固然十分重要,但不能脱离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基本民生的具体状况去一味追求世界第一。现在有的落后省份的高速公路规划甚至同发达国家英国持平。类似做法的结果,不但挤占了现有改善民生的资金,甚至由于依靠大量贷款因而透支了未来改善民生的资金;不仅无助于民生的改善,而

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对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最根本的就是要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人民的愿望,增进人民的福利,维护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的权利。我国古书中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管仲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在西汉刘向编成、汇辑管仲众多思想观点的《管子》一书"霸言"篇中,记述了管仲对齐桓公陈述霸王之业的言论。其中有一段这样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意为霸王的事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也是以人民为根本的;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 如今,以人为本是我党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问题,并把改善民生作为基本国策。首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以人为本的思想自始至终地贯穿于这三个组成部分之中。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的革命理论,人的解放和以人为本既是它的出发点、根本点,也是它的最终归宿点。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并论证未来共产主义理想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时期,他们一直高度重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着不懈的研究、探索。这说明,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与历史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间有着内在的密切关系,它实际上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是每个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最高原则和根本内容。党的这一宗旨,鲜明地昭示党是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宗旨也要求共产党人应当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在任何时期任何情况下都应首先想到党和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自觉地让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改善民生。再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时刻关注民生、维护民权、发扬民主,永远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自始至终贯彻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观,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历史唯物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宗旨、把党性和人民性有机统一起来,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大贡献。最后,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为核心。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

智慧民生构建以人为本

智慧工程谋新亮点民生福祉谱新篇章 (修改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从1978年的17.4%发展到现在的近50%,开始进入城市化社会。但是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和人口的急剧增长也给城市的管理、资源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考验。资源短缺、空间冲突、环境污染、管理滞后以及缺乏包容力等众多现实问题和挑战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探索和实践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难题,突破城市发展瓶颈。信息化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智慧城市的建设因此进入城市管理者的视线,是新一轮城市发展转型的创新引擎,也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智慧民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兴起为智慧民生建设推波助澜。佛山在2010年就提出了“智慧佛山”发展战略,以市民一生幸福安康为重点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为“智慧佛山”建设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市民的衣食住行将享受着智慧服务带来的便利。 一、佛山智慧民生切实改进公众生活方式 目前,佛山在智能卫生、智能交通、智能教育、智慧社区、智能社保、智能文化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社会关注度高的领域,实现率先突破,让市民畅享便捷、高效、舒适和多元的

生活,切实提高民众幸福指数。 佛山智慧民生建设图 (一)智能卫生使公众医疗更加便捷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提高电子诊疗普及率。佛山率先开展卫生部基于市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成为国家居民健康卡的首批试点地区。目前佛山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发放全市医疗卫生机构通用的健康卡已达到116万张,功能建设和应用取得初步成效。佛山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国家卫生信息化标准制定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方案的出台提供了先行做法,积累了有益经验。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提升医疗效率。佛山区域电子病历

坚持以人为本 着力改善民生 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和谐保证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为企业科 学发展提供和谐保证 作者单位:川煤集团芙蓉公司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民群众得实惠”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芙蓉公司党委把“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为公司科学发展提供和谐保证”思想贯穿于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始终,通过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突出重点,采取措施,落实责任,狠抓整改,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效果。 一、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的思想共识 公司党委一班人充分认识到,企业发展必须依靠职工,发展成果应由职工共享。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改善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置。要注重安全生产的投入,不断改善职工安全生产环境,大力发展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减轻职工劳动强度。要转变先生产后生活的管理思维模式,大力加强职工“两堂一舍”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着力改变煤矿“黑脏乱差”现象。要着力解决职工群众在生产、生活、工作等方面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好扶贫解困和职工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特别是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要本

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抓住那些既事关全局又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认真办好几件职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努力创建职工群众满意工程。通过广泛深入的学习实践活动,使公司领导班子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的思想共识。 二、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的七项举措 通过大调研、大讨论活动,公司党委形成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问题要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发展必须安全的思想,依靠科技治灾,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和职工 安全思想教育及素质培训,认真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切实保障职工身体和生命安全。二是保持职工收入稳定和适当增长。要按照职工收入低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和低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原则,不断提高职工收入。三是增加投入,改善装备,大力发展采煤和掘进机械化,减轻职工劳动强度。四是加大对生活后勤的投入。重点抓好职工“两堂一舍”改造,职工澡堂力争在两年内完成地砖化,工作服公管化,室内安装空调,实现冬暖夏凉。职工班中餐食堂全部收归各矿统一管理,逐步提高班中餐标准,保证班中餐吃在井下、吃在班中。加强职工宿舍的改造和管理,逐步实现职工单身

调研报告:关于完善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调查与建议

关于完善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调查与建议 近10年来,宁海在县、乡两级人大积极探索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工作并在推广与完善中取得显著成效,为浙江乃至全国创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依法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推动全社会参与共同治理提供了引领和示范。今年3月9日至10日,省人大常委会在该县举行现场交流会,研究部署在全省市、县、乡三级人大全面推行票决制工作。省委党校进修二班第四小组学员自春季入学来一直认真收集票决制相关问题、梳理对策建议,在相关老师的指导与带领下,3月27日至30日还集体赴宁海、武义等地专题调研,总结关于完善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做法和经验,形成了一些认识体会和深度思考。 一、宁海县票决制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基本内涵: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是指政府在广泛征求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意见建议基础上提出实事工程候选项目,经同级人大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上,以投票表决方式决定正式项目,交由政府组织实施,并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监督的制度。 2、追根溯源:票决制的做法,1871年成立的巴黎公社就曾采用过。当时由巴黎20个区群众普选出来的86名公社委员,在对公社所有重大事项的决策中一律采用票决制。作为无产阶级首次执掌政权的民主尝试,这一做法得到马克思的充分肯定,其重大的突破是分解党内决策与执行的权力。

3、法律依据:我国地方组织法第九条明确规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13项职权,可简单归纳为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人事选举权三大职权。乡镇人大作为最为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提交乡镇人代会由人大代表审议决定,更能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法精神。由于我国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对乡镇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只作原则性规定,且缺乏具体范围,导致长期以来重大事项决定权在乡镇人大很少被运用,其制度优越性没有充分发挥。 4、主要做法:为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宁海县专门成 立票决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及相关工委、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等单位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政府办公室,负责项目收集整理、讨论初选、提交初审,以及后续的项目建设计划书印发,配合“两代表一委员”监督检查助推等具体工作。各乡(镇、街道)也分别成立有关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人大主席(工委主任)、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任副组长。宁海县票决制的工作流程,一般分为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初定、项目审议票决、项目监督评估三个阶段,具体包括项目征集、项目初定、项目审议、项目票决、项目监督、项目评估六个环节:①项目征集。政府通过网络、书面、座谈、调研等多种方法,广泛征求以人大代表为主体的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一般每年8、9月启动,公开征集时间不少于一个月。县、乡人大要依靠“两代表一委员”,依托代表联络站、履职平台等多种形式,着力提高民意的广泛性。②项目初定。本级政府按照候选项目体现公益、民生、普惠、可评,适合票决和要素保障条件可行性,以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对征集到的

加强创新社会治理 保障改善民生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课程的考试 90分

加强创新社会治理保障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课程的考试 90分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共 5 小题,总分: 50 分) 1. ()是以政府等公共部门为主提供的,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供全体公民共同消费与平等享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A.社会服务 B.公共服务 C.社会救助 D.公共管理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之间的矛盾。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 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社会生产力不足 3. 我国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的社会治理体制。

A.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制度保障 B.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 C.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政策保障 D.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社区参与、法治保障 4. 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A.教育强国 B.科技强国 C.创新强国 D.理论强国 5. 坚持综合治理,不仅要依靠法治,同时还要重视()。 A.道德教化 B.严厉惩处 C.社会奖励 D.群众谴责 三、判断( 共 5 小题,总分: 50 分) 1.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正确 错误 2. 所有的经营者、生产者和销售者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正确 错误 3.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应有之义。 正确

镇民生实事建议汇报

**镇民生实事建议汇报 县政府办公室: 我镇接到通知后,镇党委政府领导非常重视,专门召开了会议,面向全体机关干部和各村、镇直各部门征求意见,并要求参会人员回到各自单位征求意见,真正将群众关心、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事反映上来。现将我镇征求的建议汇报如下: 1、加大标准化良田改造力度,扩大改造面积 2014年**镇通过标准化良田改造项目建设,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高。2015年希望能够继续加大标准化良田改造力度,加大财政投入,扩大改造面积,进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培肥土壤提升地力、配套桥涵闸站渠完善基础设施,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出率,形成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格局。 2、改善中小学生在校食宿条件 近几年,**镇中小学校改造升级多集中在教学与办学条件,对学生改善学生食宿状况,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关注不够,学生就餐、住宿条件简陋。建议集中改善中小学在校食宿条件,为在校学生生活和健康成长,提供整洁卫生的环境条件。 3、加大农村县乡道路整修力度 95年村村通工程修建的道路,目前已大部老化,残破不堪,需要资金扶持进行修建。有些路段年久失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有些农村小学上下学道路还未硬化,群众反映强烈,亟待解决。 4、加大农村环境卫生财政支持力度 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经过一年的攻坚,已进入正常保洁阶段,保洁员队伍的稳定,保洁工具更新,除草剂、喷雾器等设备配备等,成为现阶段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希望能够继续加大环境卫生财政支持力度,巩固环境卫生成果。 5、改造农村幼儿园,提高教育质量,规范收费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幼儿园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班额人数严重超标、办园层次差距大、没有统一收费问题,建议加大农村幼儿园改造力度,制定配套政策,加大财政扶持,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规范收费。 六、文明渠、三干渠治理问题。 文明渠、三干渠是我县的主要干渠之一,在农田灌溉,农业丰收丰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当前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提高,当前河渠的现状已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希望能够对以上河渠进行升级改造,增加水量输送能力。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心得体会演讲稿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不仅是党和各级政府工作的长期指导方针,也是煤矿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 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是我们党在立足于科学发展观的意义上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它强调把人作为最高的价值主体,强调发展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到第一位。这无疑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它的提出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执政理念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对于煤矿工人来说,贯彻以人为本方针,也等于是一场变革,需要完成一个从指导思想到操作层面的逐步转变。 首先是“教育人引导人”与“尊重人理解人”的转变。 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12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以人为本的新闻观进行了明确的阐述。他说,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要大力宣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着力营造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良好氛围,深刻阐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要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现实的人,是群体的人,又是个体的人;以人为本的“本”,就是人的利益。对水电检修工作来说,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不断增长的事业发展需求。做到既坚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尊重人关心人,就要尊重员工的知情权,理解员工的意愿,关心员工的利益,帮助员工排忧解难;就要把对员工由过去的思想教育层面,拓展到为员工服务,在尊重理解关心帮助中发挥教育引导鼓舞鞭策的作用,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是“为员工服务”与“作为员工服务”的转变。 工作方式的转变,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转变角色就是要从“为员工服务”,转到“作为员工服务”。只有把我们自己作为普通员工,你才能把自己与员工放在平等位置,才能更深刻体会员工的需求,所做的各项工作才能容易被员工接受,员工才会感觉你不是居高临下说教,才不会出现“隔膜”和“距离远”的问题。  以员工服务员工,以平等视角关注员工的关注,思考员工的思考;从民生的视角关注社会变化,从人生的经历中解读人生的需求,这是一种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体现。

论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

二、论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30分) 1、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 民生是和谐社会之基,科学发展之要。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关系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1)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的核心内容。坚持科学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只有做到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为科学发展的主力军,在发展中实现团结和谐、共同富裕,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客观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一切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因此,只有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目的才能真正达到。 (3)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中,有许多涉及经济结构、发展质量、社会效益、节能减排、人均享有、生态环境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如何改善民生的问题。 (4)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党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 总之,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 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改善民生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精)

改善民生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发展同经济发展之间的严重不平衡,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贫富差距过大、失业率显著上升、贫困人口增加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就业难、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仍然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当前的民生问题入手,继而对改善民生问题的重大意义进行阐述,并回顾了我国五千年华夏文明中的民生问题,分析其无法彻底解决的根由,并依此提出几点改善民生的建议。 【关键词】改善民生经济建设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最为基本的民生问题——温饱已经得以解决,党和全国人民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新的民生目标而努力奋斗。然而,什么是小康社会?有专家学者曾指出,小康社会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过渡发展阶段。既然处于过渡阶段,势必会产生过渡时期特有的民生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及改善这一时期的民生问题,是我党和全国人民必须共同面对的一道难题。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社会存在的民生问题,首先就要正确认识我国目前所存在的主要民生问题;继而针对这些问题,果断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和改善[1]。就目前的中国社会来看,主要存在以下民生问题,这些民生问题集中的外在表现,无非是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以及就业难等社会难题。 第一个就是收入分配问题,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已是不争的事实[2]。虽然,政府已采取调整税收等一系列相关举措,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起到了积极作用,却依然阻止不了贫富差距拉大的势头[3]。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直接关系到住房难等一系列民生问题。 第二是我们的教育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教育乱收费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痼疾。总体上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和政策差异。一些地方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民以食为天 寓教于乐 烹饪文化知多少 一、必答题 请说出中国的 “四大菜系”:(答对加100分,答错不加分) “八大菜系”:(答对加200分,答错不加分) 二、抢答题 请说出“豫菜”中的十大名菜:(答对加100分,答错扣100分) 三、辩论题(前两轮胜出的队为答辩正方,其余队为反方) 背景材料 “豫菜是八大菜系之母”引争议 过年期间,守在家中看电视的人,很有可能注意到这个新闻:2月1日,央视新闻频道播放《八大菜系掌勺人》栏目。 这是央视新闻频道首次比较全面地介绍豫菜文化。展示了鲤鱼焙面、葱烧海参等十大传统豫菜,以及豫菜领军人物樊胜武自创的阿五炒饭、阿五豆腐等特色菜品。 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对此进行了同步报道,微博引述主持人的话说:“豫菜是中国各大菜系的渊源,烹饪界的许多权威人士认为,豫菜是八大菜系的‘母亲’。” 消息一出,一时间引来不少争议,陕西美食网友“老妖带你吃西安”(简称“老妖”)则直接叫板央视,发微博说“天下之菜源于陕”,将中国烹饪文化地位之争推向高潮。 凤凰网等门户网站纷纷报道该事件,陕西、河南等地的专家学者也加入到这场烹饪文化论战中,豫菜以及中国烹饪的历史文化受到空前的关注。 餐饮协会副秘书长:豫菜不是中国菜的妈,而是姥姥 针对陕西网友的一些说法,河南省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近日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 其常务副秘书长张海林,以40年研究中国烹饪文化之功力撰写“21条”,以《我们应该知道的一些历史》为题,介绍了河南、中国烹饪以及豫菜的历史点滴和文化印记。 他介绍说,“现存最早的蒸汽熟物的器皿是陶甗,出土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是由陶甑和陶鬲组合而成。这就是中国蒸的起源。中与和为中原烹饪文化之本,为中华文明之本。”反驳了“老妖”提出的“甑”是最早用蒸汽加热食物的器具之说。 对“老妖”引用的《吕氏春秋》中的《本味篇》,张海林表示,其作者正是中国最早烹饪理论家伊尹,河南杞县人。“中国有史以来或称中国第一筵是夏启的钧台之享,地址在河南禹州市钧台坡。” 他认为:“豫菜不是中国菜的妈,但中原、中州、河南的烹饪文明是中国烹饪文化的主干和母本,应该是姥姥。” 正方:“天下之菜源于陕” 反方:“豫菜不是中国菜的妈,而是姥姥”

坚持以人为本 着力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 民生为本,民富为先。改善民生是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愿望和期待,也是我们谋发展、思稳定的根本目的和动力。我们始终坚持群众第一、民生优先的原则,把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有限的财力优先向民生倾斜,集中力量办好各族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大事、实事,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一、把“富民安居”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 安居才能乐业,安居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保障住有所居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是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2009年以来,我县通过实施牧民定居、抗震安居和廉租房建设,大力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1560户牧民实现标准化定居,新建廉租住房240套、抗震安居房873户。今年,自治区提出实施“富民安居”工程,这为我们加快住房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将以棚户区改造、危房改造为重点,在农区,用5年时间完成1500户农村危房改造,完成3500户牧民标准化定居,确保5年内在地区率先实现全部牧民标准化定居;在城市,用5年时间新建300套廉租房,对1205 户居民实施棚户区改造。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广大群众的住房问题得到更好解决,使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二、把“富民兴牧”作为改善民生的依托,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要实现农牧民增收致富,与全疆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但是我县农牧业发展最大的瓶颈就是工程性缺水,丰富的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良好的水土资源优势不能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转化为农牧民的现实收入。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以自治区实施的“富民兴牧”工程为契机,重点抓好:一是控制型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库容2.3亿立方的吉勒布拉克水电站建设,确保2012年建成使用;今年开工建设库容3亿立方的哈拉托别水库,2015年前建成使用;力争库容6200万立方的加郎尕什水库明年开工建设,2013年前建成使用,这些工程建成后,即可实现我县水资源的年调节。二是水利灌溉体系建设。加快推进9个大中型灌区的新建和续建以及660公里渠系建设,3年实现干支斗渠全防渗,5年构建完整的水利灌溉体系,开发、建设饲草料地20万亩,解放下潮地、恢复弃耕地15万亩,总播面积达到80万亩,农牧民人均耕地由现在的7亩增加到15亩,土地收入增加一倍。三是节水灌溉。通过大面积推行膜下滴灌实现节水、节肥、节约劳动力和农牧民增收的目标。今年底,膜下滴灌将达到18万亩,“十二五”末全县节水面积达到总播面积的80%以上。 三、把“劳有所得”作为改善民生的根本,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就业关于千家万户的生计和发展,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为使更多的人实现就业,我县除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政策措施外,不断加大解决就业问题的力度。2009年,对城镇无业人员,我们多渠道拓展就业岗位,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工矿企业稳定就业、服务行业灵活就业等多种途径实现就业610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对农村富余劳动力,我们通过完善“政府引导、免费培训、多方输出、全程服务”的工作机制,立足矿山企业就业一批,围绕项目建设转移一批,依托小城镇建设吸纳一批,组织外出务工输出一批。

改善民生要把握好三个原则

改善民生要把握好三个原则 朱步楼 “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所谓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计,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人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社会的公正公平、权益诉求、社会安全、生态环境、精神满足、幸福指数等等,同样也是民生的重要内容。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影响整个国家改革发展大局。把改善民生放在战略的高度,作为政府工作的重心,既是坚持执政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既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动力,也对各级政府以改善民生作为工作重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政府必须改变职能,更新发展理念,改进工作作风。 改善民生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也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既要发挥政府作用,又要引导全社会参与。改善民生,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调节收入分配,扩大社会就业,加强社会管理等,要切实强化政府在政策、规划、投入方面的职责,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逐步解决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贵”和“难”的问题。与此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参与机制,把那些适合通过市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交给各类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社区等基层组织承担,通过市场化竞争激励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还要鼓励全体公民参与慈善捐赠、社会捐助活动,弘扬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激发全社会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积极性。 二是既要坚持尽力而为,又要做到量力而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改善民生有不少新的需求和期待。我们一方面要尽最大努力,解决群众迫切需要且又有可能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做好改善民生的工作,在呼应群众的民生期待中决惠民之策,行惠民之举,确保每个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确保每个困难家庭学生不因贫失学,确保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确保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使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成效。同时,也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量力而行。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稳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文化权益和民主权利,决不能不顾政府财力超前过急地要求,更不能举办劳命伤财的所谓“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那样,不仅不利于真正解决民生问题,而且会损害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三是既要解决突出问题,又要建立长效机制。民生问题是历史的、具体的、动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对改善民生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民生的标杆越来越高,改善民生需要作出长期不懈的努力。各级政府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在解决影响民生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花气力。例如,要坚持富民优先,促进就业惠民、创业富民、社保安民,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要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要增加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步伐,解决好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以政府为主导不断扩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增加廉租房房源,让所有低收入家庭做到“住有所居”;要从人口老龄化的实际出发,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切实做到“老有所养”。与此同时,还要将一系列富民、惠民、安民的政策措施加以规范化、制度化,上

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改善民生 十七大报告最有创意与最为核心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式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重要成果,是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基本依据。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解决了几个重大问题: 一是解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二是解决了社会经济发展中人和物的关系问题; 三是解决了人和人的关系问题; 以人为本有三层逐渐递进的含义: 1、以人为本不是以物为本。 2、发展应当是以绝大多数人为本,不是以少数人为本。 3、发展应当是以无数个具体平等权利的个体人为本,不是 以没有个体人平等权利边界的笼统的社会整体为体。 一、以人为本,不是以物为本 人是发展的目的,经济是发展的手段。 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以人为本的发展,才是正确与合理的发展,人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的发展才是发展最终目的。 以人为本理念并不意味着否定经济的极端重要性,而是让经济发展更具有合理性,能真正为人所用,为民生改善所用。我们

绝不能盲目追求GDP的增长,要推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以人为本是以绝大多数人为本,而不是以少数人为本 1、以人为本的人是指绝大多数人,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 2、以绝大多数人为本的重大意义 (1) 只有坚持以绝大多数人为本的发展才能改善民生 民生的含义:民生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十七大提出改善民生的目标: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民生的四大基本问题: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举、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 具体讲民生有三个个方面逐渐递进的内容: 一是民众基本生计状态和基本尊严的底线; 二是民众要有基本的发展机会和能力; 三是民众要有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福利待遇; (2) 坚持以绝大多数人为本的发展,不仅对社会有益,对经济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经济发展的动力(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外贸、消费。 (3) 只有坚持以绝大多数人为本的发展,才能形成有效的持续的社会整合和社会合作,才能形成社会合力。 衡量贫富差距常用的四个指标:基尼系数、城乡收入差距、地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