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

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

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
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

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

鲁洁

[摘要]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是“成人”。回归生活的德育要回归于人自身,而生活则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人之特殊生命活动。德育所回归的人是在生活实践中与他人、他物发生相互关系和作用的人,不是静止、孤立的实体。生活是人自己建构起来的,生活建构的结果,外在表现为生活方式,内在表现为人之品性。人就是他自己生活建构的结果,由是,生活论德育不是将人之至善追求诉诸孤立的人性改造,而是奠基于现实生活的改变。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就是引导生活的建构,它所指向的是更有利于人之生成和发展的好生活。道德教育要帮助学习者学会关注、反思、改变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建构的品质和能力。

[关键词]道德;道德教育;生活论德育

[作者简介]鲁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

一、道德:成人之道

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要引导人走上“成人之道”。中国古代道家经典中的“道”意味着一种本然性的存在方式。在《道德经》中“道”就是天地万物的本体,它是有所积聚而形成的,是积万物之理而成就的。“德”则是道所体现的人之内在本性。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于“道德”的解读是“道,所行之道,从行从首”,“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可见,古人在“道德”一词中所指涉的是一种人的本体性的存在方式,它关系到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方向。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教学生要“志于道,据于德”。《中庸》也有“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之说。这是因为道并非是虚无缥缈的,作为一种本体性的存在,它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中庸》所说的,“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无物不有,无时不然,所以不可须臾离也”。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也是把道德理解为与人的终极意义相关联的东西。他认为,道德所导向的是人的目的的实现。对他而言,“德性”并不仅仅是狭义上的道德品格,他在道德上所提出的是什么是人的目的、何种生活才是人类最好的生活等关系到人生的根本问题。从上述道德的本意来看,道德就是要使人按照人的本然存在方式去存在,它为人指明的就是成人之道。由道德的本意所阐发的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也就是要促使人循着做成一个人的目的去生活,自觉走到成人之道上来,如海德格尔所说的,“使人随时随地都要去他所是的存在”,它所关注的是怎样

使人活得更像一个人,它所确定的是人的生活原则、生活的根本方向,它所涉及的是整体生活的善,它最终要达及的是使人成为人。

因此,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怎样去做成一个人”的根本生存方式问题,而不是具体行为规范问题。道德、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是在引导我们以人的存在方式去生活。西方伦理学曾经舍弃古希腊的道德传统,将“应该怎样行动”的具体规范问题作为道德的根本问题。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中曾就此提出,没有美德(按:他所指称的美德是应该做什么人的道德)的指引,留下的很可能只是一些道德的碎片。

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究其根本而言就在于使其回到人自身,回到成人之道的原点上来。在生活论的视域中,道德就是人们所选定的特定的生活价值,道德教育就是要帮助人用道德作为参照点来确定生活的方向和道路,使人能够生活得“更像一个人”。其实,在道德产生以前,人就已经存在,并且也已经在以各种方式生活、生存着。人们要道德来做什么?道德只在于通过它所赋予的意义对于人的某种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凡被认定为道德的,就是为人们所肯定了的存在和生活方式,反之,则是被否定的。这样,某种处于社会无意识状态的人的存在和生活方式就转化为具有道德意义的存在和生活方式,在道德教育的导范下,人们选择去做某一种人,走某一种生活的道路而摈弃和否定另外的选择。应该看到,以评价和反思方式反映生活的道德,它的肯定或否定、它的辩护或批判往往赋予人和生活以特殊的意义,这种意义经常会超越生活的现实意义。志士仁人为了过有道德的生活、做有道德的人可以将生死置之度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就是这样的选择。每个人都是从小就想做一个“好人”,过一种好的生活。可见道德对于人们选择自己的存在方式和生活道路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

道德将它自己的意义赋予某种存在方式,意味着它把自己的规定性给予了这种存在方式。“道德的”也就是人生活和行为的一种定在。当某种原是本然的、自然的存在方式被认做是“道德的”,它就超乎了本然与自然,成了人所自觉设定的存在。道德教育的作用在使人得以自觉设定和筹划自己,使原本自然的、本然的存在方式因有道德灵魂的附体而成为自觉和自为的存在方式,以使客观的、自在的善和主观的、自觉的善相统一。人也就从自然性中走出来,走上了道德为他们铺设的成人之道。偶然的人成了必然的人。

进言之,偶然的人要能成为必然的人,就每个个体而言,就是要通过教育使道德对于人性的自觉设定植根于个体内在的良心和人生信仰之中,把一条成人之路构筑于人的内在的心灵。使人从内心感受到:“成为一个人”是自己值得追寻的目的,做成一个人是十分崇高和有尊严的事。对于自己的人生追求树立起价值的确定性和道义上合理性的信仰,并能从中产生恒久的精

神动力。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道德教育也在使这种自觉的人性设定成为衡量是非善恶的根本尺度,促使整个社会生活秩序都能朝着有利于人的生成发展、自由解放的方向运行,唯如此,社会才真正成为人的社会。

二、生活:人之生命存在方式

何为生活动物的生命存在方式是“生存”,只有人才有“生活”,生活是人之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离开了生活就不存在人。“生存”与“生活”不同,生存活动只是活动者的自然身体与外在自然物之间的交互作用的活动,完全是由自然所支配和规定的活动,纯属自然现象,而不是属人的现象。这种活动所可能产生的结果,只能是生理意义上的存活,生物学意义上的生长发展,而不可能有“人”的生成。“生活”是专指建立在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人的特殊生命活动。这也是人之自我生成活动,人只有在生活中才可能生成。

生活着的人是实践中的人。与自然的生存不同,生活是以人自己所选定的目的与价值为指向的活动,在生活实践中,人创造世界、改变世界,而人自身的生成与完善则是人在生活中所指向的终极目的。

生活中的人是自我生成的人。在生活中,人以他特有的目的性活动与世界发生关系,他力图使世界所发生的是人之自我生成和发展所需要的变化。在生活中人按照自己的目的将自己造就成人。人的本质也只在生活活动中才得以现实地展开。生活活动是人本身发展的动力,而人之现实生成则是这一活动的核心内容和结果。人的改变与生活的改变是同一的,要改变人就要改变生活。

生活着的人是与他的对象互动中的人、关系中的人。在生活中所进行的人与物、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一切交互活动也即是人自我生成的内在机制。生活视域中的人不是静止、孤立的实体。

在生活实践中出场的对象世界也具有属人性,它们从原本的自在状态中走了出来,成为了人化的世界,它构成了人之生长发展的现实条件,并记录着人性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它和作为主体的人之间相互关系构成了人的生活世界。人的生活世界就是生成人的世界。

人只有在生活中才能意识到自己的属人性。首先,生活是人改变对象世界的感性活动,人也正是在这里才发现自己“人之为人”的实践本性,确认自己所具有的改变世界、改变生活的可能,从而意识到自己是一种与其他适应性存在不同的“人”;其次,在生活活动中,人的主体性在现实中得到展现,使他得以真实地感觉到自己作为人的自由自主性;再次,生活是个人间相互作用的活动,在这里他必然遭遇到同样作为主体的其他人,也会确实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共生性的联系,从中萌发出“类”的自觉。总之,人的诸种本质属性如实践性、自由自主性、

共生性等都只在生活中显现,生活如同一面镜子它照出了人的形象,使人找到“我是一个人”的感觉与意识,逐步实现人性的自觉。因为,存在是不能直接面对的,只能通过沉浸于世界之中来接近它。生活活动即是这种使人沉浸于世界之中的活动,在生活中人才得以直面自己,懂得什么才是堪称为人之存在。“既然人是从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的经验中吸取自己一切知识感觉等等,那就必须这样安排周围世界,使人在其中能认识和领会真正合乎人性的东西,使他能认识到自己是人”。[1]教育的作用也就在于要为人安排好他的世界,使人能从中认识和领会真正合乎人性的东西,使他认识自己是一个人。

生活的建构人不仅在生活中意识到自己是人,更为主要的是人只能在各自生活的建构中生成为人。因为,“生活”并非与生俱来、纯然天生的,它也不是现成地置放在那里,只要人跳进去就可以“生活”起来的。同样,生活也不是普适性的,可以袭用统一的模板批量生产出来的。就每个人而言,生活只能是自己为自己“量身定做”的,是自己设计、自己制成的。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意愿、自己的实际遭遇去创造自己的生活,在过什么样生活的问题上,别人的榜样和文化历史的积淀可以帮忙,也可能发生较大的作用,但最终都不可能取代每个人自己的建构。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生活是自己“发明创造”的。人在生活中生成,而生活则是由人作为主体建构起来的。

人通过他的生活建构活动不仅仅构建起了他所选择的生活,同时也构建了他自身。人怎样建构他的生活,他也就成为怎样的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的”[2]。人和他的生活是同一的,这是因为,生活的运作状况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而人的活动则是生活现实的对象化和显现。具体地说,一方面,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建构活动中所表现的就是自己的主观意愿、实际能力和现实关系,即是一个“我”;同时,这个“我”也只有随着这一活动而发生改变。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成为公正的人,通过节制成为节制的人,通过做事勇敢成为勇敢的人”[3];另一方面,既经建构起来的生活、生活方式又在时时处处影响和规定着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为此,人和生活是相互规定的。生活建构所实现的是双重的结果,外在实现为现实生活、生活方式,内在实现为每个人的个性特征、人格、人品。生活哲学所理解的人就是他自身生活建构的结果。

生活哲学既认为人就是他自身生活建构的结果,为此,在生活哲学的视域中,不再将人之至善追求诉诸于静态的、孤立的人性的改造,而是奠基于现实的生活建构活动。这也就是说,要改变和完善人之德性,既不能只从外部施加影响,同样也不能只是进行封闭式的自我修养,它只在人现实地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生活活动、生活关系的过程中才得以实现,这也是生活论德育和传统德育的重要区别。

三、道德教育:引导生活建构

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在于引导生活的建构。生活建构活动不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活动,就其本性而言,它是一种后天的习得活动。从人的本初状况看,他仅是作为一种被动体被抛入到既有的生存环境之中的,这时,人和他的周围世界都还只是一种自在的存在物,彼此之间并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的、生活意义上的关联;或者说,就生活而言,彼此之间还只处于某种潜在的关系之中。只是当人们按照自己的价值需求、现实能力等属于自己的尺度去和周围的世界发生现实的互动关系时,主体性的生活建构活动才在实际上发生,这时实存性的生存才转化为现实的生活。对于每个个体而言,从被抛入的实存的生存性存在到主体建构的生活性存在,它需要通过学习和经验的积累。这种主体建构活动也不是一次完成的,就整个人类而言,它永无终止,人类总是在追寻“更好”的生活;就个人而言,它则是一种伴随着人之生命始终的活动。从事这种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就在现实的建构活动中,同样也在各种学习和教育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为人所建构起的生活是各不相同的,俗话说,“人有不同活法”。首先,生活建构活动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人总是会对现存生活感到某种不满,从而要不断通过他的建构活动,使生活发生某种改变,同一个人在生活发展的不同阶段就会有不同的活法;其次,每个人都是按照各自不同的价值指向、目的追求来建构他们的生活,为此,现实的生活、生活方式总是多种多样的。这种生活的多样性既表明了生活的可变性和可发展性,也说明了生活的多种可能性和可选择性。教育、道德教育的存在也就是基于这种多样的可能性和可选择性。要使人在多样的可能生活中选择和实现一种好的生活,一种更有价值、更具意义的生活,并通过生活建构活动把自己造就成一个有德性的人,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引导就成为必要。

道德教育引导人去建构的是一种更好的生活。所谓更好的生活也即是较之现存生活更具人性的生活,是使人得以更好生成和发展的生活。只有在这种更好生活的建构活动中,人才有可能变得更好,人性的可能性才得以充分展现。为此,生活论意义上的教育引导是以人性的充分发展为其根本指向、终极追求的。

生活论德育引导人去建构和重构的是一种全面、丰富的生活。人的生活本该是全面和丰富的,生活中的人总是在和各种各样的对象发生着不同的关系,进行着多种样的活动,也正是在全面、丰富的生活中才有可能生成全面的人格、丰富的个性。教育不仅要关心引导学生建构好自己的学校生活,也要关心引导他们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以及其他各种公共生活的建构,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也要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文化娱乐生活、经济消费生活、公民的政治生活等。

教育要帮助学生不断地去丰富、扩大、提升自己的生活领域和生活境界。促使他们真正走进自己的生活,主动地承担各种不同的生活角色,引导他们在各种不同的生活建构活动中丰富自己的个性,提升自己人格。在现今的教育现实中,学生全面生活的重构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为,当今的学校教育只是以所谓的“学习生活”——用分数、考试等体制化的手段阉割了学生的全面完整的生活,剥夺了他们许多方面的生活权利。不仅侵占了他们的游戏、休闲、与同伴交往等生活的时间,甚至连日常生活都无法正常进行,一个孩子从清晨起床开始,他的一系列生活活动就由其他人来“代替”了,衣服已经披在肩膀上,牙膏已经挤在牙刷上,早饭已经放在桌子上,书包已经背在别人的肩膀上……留给他的唯一“生活”就是读书、考试。在这样的“生活”中成长,人格的萎缩、德性的缺失也就难以避免了。“把真正的生活还给孩子”,否则一切道德教育都会成为空话。

生活建构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道德教育的引导也是以确认每个个体在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然而应当认识到的是,在生活论的视域中,赤条条的个体是构成不了生活的,作为生命载体的个体都只能是他与自然、与他人、与自我的关系性存在。为此,生活中的任何主体性活动都必定是建立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基础之上的。生活虽是由主体所建构的,但生活却不是纯主观的产物。生活具有它自身生成、发展、变化的逻辑,生活的建构并非是可以随心所欲的。为此,教育的引导就要使人的主观生活期待、生活意志得以与生活的现实基础趋于统一。

作为主体性活动的生活建构,它是一种人的“自我实现”活动,也是以生成和提升主体人格为具体目标的活动。据此,教育要使每个人的发展可能在他自己所建构的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实现,使各具特点和差异性的个体人格得以生成。然而,需要澄明的是,在生活论德育的理念中,任何人的自我实现,任何主体人格的发展都以体现人之为人的存在,展现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为根本指向。

四、道德学习:学会关注、反思、改变生活

德育引导的根本要旨是在把人培养成自觉的生活建构者。为使每个人生活建构的品质和能力在教育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生活论德育所倡导的道德学习要使人学会的是:关注生活、反思生活、改变生活。

根据生活论的原则,人所要建构的更好生活必定是立足于现实生活的,为了使生活发生改变就必须弄明白现在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为此,道德学习要从关注现实的生活开始。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关注行为”。通过“关注”,自在的生活被主题化,原有的生活经历被置于意识状态中,成为学习者所明晰感知到的事物,从而有可能使之转化成为自觉学习的对

象。有关的生活遭遇、生活情景从思考中、记忆中被提取,在意识中被定格化地呈现,生活的经验在关注中被“再经验”,使经验得到深化。这种深化表现为,一是以往未被意识到的生活经历得以进入意识的层面;二是,原有的经验被赋予新的意义。如是,学习者与学习的对象在关注中建立起了更为密切、更为深入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他们之间的通道也就变得更为透亮和畅通。就此而言,道德学习首先要学会关注生活。

道德学习与知识学习不同,它所关注的不只是生活的事实,更为重要的是基于生活事实的生活意义;也即是说,它要在学生知道“生活是什么样”的基础上,学会去关注:“这样的生活有价值、有意义吗”,“它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这样的生活于我而言又意味着什么”等问题。

生活论德育视域中的关注不仅仅是知性、理性的活动,更涉及情感、愿望、体验等非理性因素。在生活的关注中,关注者投入的是整体的生命,敞开的是自己整个的精神世界。“关注”并非就是注意,它必须要有关心和操心。对于生活有越多的关心和操心,也就可能越多地发现生活中的真实,越能深刻全面地理解生活的意义。

道德教育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促使学习者去关注他们的生活,并逐步拓宽学习者的关注范围,创造条件促使他们去关注那些生活中易于被遗忘的角落,从而提升他们的关注品质,发展他们的关注能力。如在课堂上学习“我和父母的关系”这一主题时,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并回忆起他们和父母亲相处的种种生活经历。一个孩子说:一次下雨,我没带雨伞,妈妈送伞给我,一路上雨下得很大,我和妈妈同撑一把伞,妈妈总是把伞撑向我这边,到家时,她的身上却淋湿了……这都是为了使学习者更为深刻地存在于、植根于生活之中。生活的品质和意义,生活中的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也只有在这样的植根性存在中才得以充分展现出来。正如海德格尔所认为的,没有这种“植根”,人就不可能揭示实存的意义。

道德教育不仅要引导人通过关注而使人“在”生活之中,它的更进一步的任务还在于引导人对生活进行“反思”。反思使人得以“超越”于现存的生活,也即是“不在”现存生活中,以此生发出建构更好生活的愿望和指向。

生活的“反思”是将人原有的生活、生活经验置于一种被“探问”的位置和状态之中。它要探问的主题是:“现在的生活还有可能使它变得更好吗?”。这种探问基于人和生活的本性,人总是对于现存的生活存有某种不满与不足,总是在向往着一种更好的生活。这也就是利科所说的“实存的不足”,正是这种不足,人对生活也总是在反思和探问中,所探问的“并非是已拥有的,而是所缺乏的”。在探问中,现存的生活被打上问号,更好、更合乎人性的可能生活从问题中出现。探问与反思为人们提供了更为深刻的生活洞察力,使人得以穿透现存的生活,走出

现存的生活限定去寻求新的生活可能。

通过探问与反思的生活经验已经不再是原有的生活经验了,它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作为反思主体的每个自我也不再是原来的自我了,他在新的生活意义中发现了新的自我。生活论德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使学生逐步学会对自己的生活作出既是自主的,又是主体间性的、系统和清晰的探问与反思,并形成相应的能力。其中,引导学习者学会拓展、转换自己的生活视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我们每个个体都是生活在由他自己所编织起来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网络之中的,人就在这个网络所限定的场域中看世界、过日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活视域。生活视域规定了我们考察生活问题的立足点与方法,提供了理解生活的特定视角,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立场、观点、方法。生活视域之网不只是由个体直接经验知识编织而成的,人作为社会性的存在,每个人的生活视域都具有社会历史的内涵。为此,生活视域既是个体性的又是社会性的。

人总是在一定的生活视域中去反思生活的,反思也只有在一定的生活视域中才能进行。没有特定视域的人对于生活的考察就会是无所凭藉、飘忽不定,任何反思都无法进行。为此,视域之于反思既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然而,一个人的生活视域如果一旦被凝固化、绝对化,不能从原有的视域中跳出来,转换自己考察生活的立场和方法,生活的反思也会受阻。教育既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形成自己的生活视域,同样也要帮助学生在不断丰富和扩大生活领域,在多种主体间的对话和交往中、在学习人类所积累的各种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拓展和转换自己的生活视域。在教育的过程中,学习者对话、交往的对象不仅是“他人”,还有“前人”,在多方位的对话、交往中逐步学会站在不同立场、不同角度、懂得怎样去“换位思考”、从不同的参照点上去反思现在的生活,以期对现实生活的超越与重构成为可能。

对于生活的关注和反思都是指向于生活的改变—改善。德育意义上的生活改变,包括外在活动、关系层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包括内在意识层德性和人格的改变与提升。这两个方面的改变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是统一实现于整个生活重构过程之中的。为此,就生活论德育而言,生活的重构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手段,它是生活论德育关注的重点。

在生活论的视域中,生活不只是由“思想”构成,生活的改变也不是全由思想能左右得了的。一种新生活的构成,除了要有相应思想为指导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感性的活动、实际的行动去改变现实境遇、现实的关系。道德学习在这个环节上的主题就是“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和改变生活”。道德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模式,不能只是“说教”,而要涉足于改变现实生活的感性活动领域。引领人以实际的活动去重构生活,对于道德教育来说,这无疑是至为关键的一步。“人怎样表现自己生活的,他们自己就是怎样的”说明,真正确证“人是怎样的”不是他的言论,

也不只是他的思想,而是他的“实存过程”——他的生活方式。道德教育只有在使人的现实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更为合理,也即是更有利于人之生成和发展时,才可说是实现了它的最终目的。然而,这至关重要的一步,却又往往是道德教育中最为艰难的一步。这是因为在跨出这一步时往往会涉及人们的现实利益与现实遭遇。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尽管是“更好的”,却也往往会与人们的现实利益、与生活中的种种社会历史因素,诸如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乃至时尚潮流等发生矛盾。在生活重构这样的践行活动中,需要的不仅是学习者理性认识的提高,还需要他们具有相应的意愿、意志、能力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仅仅向学习者灌输关于道德的知识是没有用的,因为正如王秉豪2010 年4 月在“公民教育与心灵教育高层论坛”发言稿《德育的精神基础》中所提出的,“道德原则本身不能提供践行的足够动机”。

在这里,更多的动机和动力往往来自于学习者从切身实践中获得的感知、体验、体认等。由此可见,为解决践行的问题还需要从践行中去获取动力和相应的资源,“在践行中学习践行”这正是道德教育的独特之处,对于道德教育而言,“学”与“习”是永远不可分的,“学而时习之”也许正是道德学习的法则。而如何促使学习者改变生活的活动得以形成和发生,则是生活论德育需要努力去探索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6—16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68.

[3]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6.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Moral Education: Guide the Life

Construction

Lu Jie

Abstract: The fundamental mission of moral education is cultivate individuals. The moral education back to life should return to individuals. And individuals'life is a kind of special human's activities which base on the practice. The individuals that moral education should return to are related to other individuals and other things, rather than isolate others. The life is established by individuals, and its results can be performed as

the life-style externally and individual's moral character internally. So a individual is the result of his or her life. Therefore, the life moral education lays the individual's moral character on the fundation of the change of real life, rather than on the change of isolated humanity.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moral education is guiding the life construction, which means that moral education should benefits to the better lif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In a word, moral education should help students to learn how to concern, rethink and change their life so as to improve their capacity of lif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morality; moral education; life moral education

让学生在生活德育中成长

让学生在生活德育中成长 山东省招远市玲珑镇鲁格庄完小王翠娟李维博 每一个关切儿童的人都会希望儿童健康成长,因为对于个体而言儿童时代是光辉生命的起点;对社会而言,儿童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领导者,若要对社会有益,必须关心人类,关心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整个地球。儿童健康成长,德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为了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切实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与生活息息相关。 一、让德育回归基础,回归生活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的逐步深化的过程。以往的德育目标诸如少先队的呼号“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队歌中的“我们是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等等对于小学生显得有些抽象,如果进行书面考试,他们的德育成绩都不会错,但实际行动起来,又往往不尽人意,他们实际上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当然,这种情况是由多方面原因早成的。 当前,由于教育评价功能的异化,“考试”成为管理学校的最高“指挥棒”,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于是就有了“考、考、考,学校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口号。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把“好”还是“不好”与学生的考试成绩挂起钩来了,似乎分数是学生的生活全部,其他方面的发展都要在分数面前退避三舍。回到家里,家长还要给孩子请家教,孩子丝毫没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因此造成了部分学生高分低能,甚至出现了诸如马家爵杀母的事件。我们看一下生活中的实例:(一)幼儿园放学了,年轻的妈妈发现女儿的脸上有一道伤痕,立

刻找老师问个清楚:“我的孩子是给谁打的?”老师随即解释是小朋友之间发生了一点冲突,现在已经和好了。家长立即气愤得对自己的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你没有手啊,你不会打他?”由此,孩子也许不再会宽容别人。(二)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教育节目:孩子看到妈妈给奶奶洗脚,便也效仿妈妈给妈妈端来洗脚水,这又是一个怎样感人的生活场景呢?由此看来,教师和家长在生活中必须以身示范,让德育教育回归基础,回归生活。 二、走进生活德育,与自然对话 大自然的物态是博大精深的,雨雪冰雹、山川河流都能体现出自然力量的恢弘气势,大自然的奇妙景观,不仅给人们以美的陶冶,还给予人们以智慧的启迪。我们登上高山,畅游大海,在与高山、大海的对照中产生自身沧海一粟之感。从而会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他人。这是自然给予我们的深刻哲理。在生活德育中引领学生与自然情景对话: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沐浴和煦的春光,带领学生到郊外去踏青,写春景、绘春色,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炎炎夏日,蝉鸣蛙叫,让学生登山听鸟鸣,感受生命的可爱。金秋十月,桂花飘香,硕果累累让学生到野外看农民的丰收,体味劳动的收获;看秋风扫落叶,感悟树叶对根的回报。数九寒冬玉树银花,组织学生堆雪人,打雪仗,体验与自然的和谐快乐。 三、走进家庭生活,与父母沟通 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不可想象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却能成为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这样不仅会给父母精神安慰,而且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当父母在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

论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

论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 来源:当代教育论坛作者:仲小燕时间:2008-03-05 [摘要]本文提出了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的概念,阐述了德育生活化的理念是对知性德育的超越,德育生活化要使道德教育高于生活,注重把握道德生活的整体性,突出终身德育的理念;在实践中要构建生活德育化的机制,拓展生活德育化的内容,完善生活德育化的过程。 [关键词]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 一 德育生活化是指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要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体验道德魅力,培养德性,学会过道德生活,“在社会生活中让其成员不断能接受道德的约束,从他律走向自律,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样的生活环境设定和追求可称之为生活道德。当道德主体在社会生活中能体现道德,并自觉履行做人的责任时,可以称之为具有道德生活的人,这样的生活状态叫道德生活。”那么在倡导道德生活理念指导下的德育生活化应具备哪些特征呢? 德育生活化理念超越了知性道德教育。西方这种源远流长的观念都把道德看成是知识。苏格拉底曾有这样一句名言:“美德即知识”。杜威也有十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道德观念和关于道德的观念之间的区别,是讨论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凡是能够影响行为,使行为有所改进和改善的观念就是‘道德观念’;而‘关于道德的观念’则是人们对道德知识体系本身的认识,这种认识‘在道德上可以是漠不关心的’,因为‘在关于道德的观念、关于诚实、纯洁或仁慈的知识中,没有使这些观念自动地转变为良好的品格或良好的行为的性质。’”而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更是对这种“关于道德的观念”进行结构化的加工,使其学科化系统化、理论化,好像这种形态是道德存在形态的唯一,这种道德教育也是导致学生在知行脱节上的重要原因。直接表现为:学生反映老师讲的大道理我都知道,就是不知道生活中怎么实践,课上学的是一套规范知识,课后还是我行我素。久而久之,这样的道德教育方式生命力渐失。 德育生活化的理念即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是近年来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回顾以往德育课程中的道德教育,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基本特点:把道德看作一种知识,将道德表现为一种观念,以往的道德教育是一种“知识道德”的灌输教育,而获得这样的道德知识和观念或多或少成为接受学校教育的精英人士的某种“特权”。课程改革以后的德育大力提倡这样的理念,即道德存在于生活,生活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道德来源于生活,为了生活,道德教育要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需要拓展的是学生的坚强意志和意愿,而情感的培养、意志和意愿的培养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才能进行。真正有效的德育就是过道德的生活,陶行知曾写道:“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健康的生活便受健康的教育……我们可以说,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合理的生活是合理的教育,不合理的生活是不合理的教育;有目的的生活是有目的的教育;无目的的生活是无目的的教育。” 德育生活化要促使道德教育追随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新的特征。生活是德育出发的地方,也是德育最终要回归的地方。道德在生活之中说明道德教育要随着生活的流变而变化,生活具有过程性,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道德也同样不是静止不变的,它追随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呈现出新的特征。德育回到生活是指高于生活的德育回到生活,教育人过更加“真、善、美”的生活,过有理想、有追求的生活。德育生活化并非指德育等同于现实生活,不能让教育在生活中自生自灭,如果生活本

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德育方案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方案 学生的生活环境离不开广阔的社会。有资料显示,我们学校4小时的正面教育不如社会1小时的反教育。因此,只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协调与配合,共同构建德育教育网络,才能保证青少年德育工作的真正落实。就此,我结合学校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调与配合,家长是重点。 在农村,家庭教育是个“薄弱”环节。搞好家庭教育,重要的是家长要 懂得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使他们能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充分发挥 家庭教育在三者协调与配合中应有的职能。因此,我校向家长提了几点建议: 1、家长定期与学校交流学生情况,把握学生思想动向; 2、家长应充分支持并配合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 3、家长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合作伙伴,应成为重要的教育力量; 4、学校密切合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此外,我校还不断采取主动措施,认真做好家与校的联系工作,如定期 做好家访工作,指导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此外,为了增进家长对学校 的了解,我们充分地利用校刊的窗口作用,及时、准确地把校内的新事件、 新现象传达给家长。本学年,我校还建议家长以书信形式,给学校的各项工 作尤其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活动提高 了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老师们也学习了不少科学 适用的德育工作方法,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血液。 二、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调与配合,社会是难点。 正如胡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所指,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 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因此,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的协调与配合应在党委、政府的统筹规划下,积极协调宣传、科教、文化、公安、体育、卫生等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的 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优化社会育人环境,切实保证 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

小学数学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数学中的xx渗透 太和中心小学xx 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作为自己工作的首要任务。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德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借助xx数学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祖国,是每个民族的灵魂。爱社会主义祖国,是中国人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情感。进行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 育是小学数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我国有着灿烂的古代文化,当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必然会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结合珠算教学,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劳动 人民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器”,它不仅具有计算功能,而且在启迪思维,开发右脑,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即使在当今计算机时代,它还占有一席之地。 我国还有许多数学家,对世界数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故事,也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如刘徽、祖冲之、陈景润……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介绍。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用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和说服力的数据和材料,让他们了解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幅度,感受祖国发展的时代脉博,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热情。 二、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 数学课中的活动教学,它将自主权全部交还学生,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去发现,支求索,这样不仅活生生对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非常重视的。数学活动中,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随外可见。如我在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口算时,就充分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我在板书这一例题时,就让学

生自己动手摆小棒。由于每个学生都只带了10捆小棒(即100根),所以无法独自一人完成。有一个小组的同学把他们小组4个人的小棒合起来发现还不够,大多数同学都束手无策,这时,有一个同学灵机一动,他邀请旁边小组的同学和他们组联合起来摆小棒,成功了。其他各组的同学也都合作起来。这样,就培养了小组内部的团结协作精神,同时让学生明白组与组之间也需要团结协作。 三、沟通联系,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数学教材中各部分知识之间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紧密联系,这些都充满着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例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在知识的纵向发展方面,可以通过数学知识的产生,揭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产、生活的关系,知道知识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际,渗透一些“实践第一”的观点。 在知识的横向联系方面,可以围绕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大与小、多与少、加与减、乘与除、积与商的变化、正比例与反比例”等内容,渗透一些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观点。还可以通过一些应用题的改编练习,分数应用题的解答,应用题的一题多解,以及几何初步知识等内容,渗透一些辩证统一的观念。使学生在知识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四、示范导行,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数学课上,教师和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辅 导“后进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学生的示范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工整以及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作用体现在,课上教师要注意发现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用实例来激励其他同学。例如:对上课认真听讲,学习认真刻苦,作业正确、整洁,思考问题机智灵活等方面的同学,教师要及时表扬,为其他同学树立学习

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摘要:在教师队伍中存在不少“重教轻育“的教师,他们或者只重视教学,不重视育人,认为育人是政治教师、班主任的事;或者只会教学,不知如何利用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内容。实际上,每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学科教材是德育的载体,发挥学科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不断渗透德育内容,以汇成一股持久的德育合力,从而适应素质教育的育人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数学教师应如何渗透德育呢? 关键词:德育渗透运用数学史料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挖掘德育素材紧密联系实际提供数学欣赏提倡竞争合作 数学是普通教育开设的主要课程之一,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他的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但是中学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不像文史科那样集中,而是蕴藏分散在各章节之中,教师如何挖的准,渗透得不露痕迹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运用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1.数学是最古老的科学,是古今中外无数数学家及数学工作者和仁人志士不畏艰辛,努力探索,刻苦追求而形成的一门科学。数学的历史,就如同人类的文明史一样源远流长。它以“读一读”的方式编入了初中数学教材,是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唯一显性德育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应紧扣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悠久历史,正确评价我国优秀数学家的伟大成就,这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教材和有效途径。 2.通过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和编拟既联系实际又有思想性的数学题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除了用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外,还应注意通过教科书的引言、插图、例题和习题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的有关内容,并随时收集有关资料、数据,编拟数学题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有机的插入爱国主义素材,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其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在数学教学时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和世界上有重大贡献的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及从事数学研究的辛勤劳动、刻苦钻研、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精神,引导学生克服满足于现状的思想,培养和训练他们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使他们懂得为人类进步做贡献才是人生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从而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与此同时,数学是有理性的艺术,充满理想精神,它教人诚实、正直,从数学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只要一个命题没有被证明,它就不能纳入到真理宝库中,而不管命题提出者的资历和声望如何。倘若命题得到证明,那他的真理性便得到认同,不存在人微言轻的现象,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 二、利用数学本身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主要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的教育。 1.初中数学充满物质的观点 数学学科充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办法,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三个基本特点。由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往往掩盖它来源于客观现实的物质性,在数学教学中,如果不注意提示他的物质性,就会使学生陷入唯心论形而上学的迷惘之中,误认为数学不是来源于客观现实,而是由少数“天才”数学家在头脑中臆造出来的。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出来的。” 2.初中数学充满对立统一规律的因素 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也是辩证法的核心。中学数学中充满着对立

让德育走进现实生活,在生活中感受德育

让德育走进现实生活,在生活中感受德育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生活的德育要以社会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为途径,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中介,以学生日常生活为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生活知识和技能,体验生命的意义,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成为热爱生活、言行一致,有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新时代小学生。现实生活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归宿。学生不断自我完善,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现实的或未来的生活质量,真正的教育就是帮助学生适应并超越现实的生活,创造未来可能的生活。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成新的德育内容。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现实生活状况,了解学生的道德基础状况,这样的道德基础是在什么样的现实生活背景下形成的,然后帮助学生确定可行的发展目标,寻找行之有效的自我完善的办法。教师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要敏感,要敏感于学生的行为,要敏感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要敏感于学生的行为变化,真切地把握学生在生活中的尴尬、压力和恐慌,并在这种把握中寻找到学生品德发展的最佳生长点,针对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指导,帮助。最后在帮助学生适应生活的同时,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高的追求。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让德育走进社会,“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通过社会生活的体验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生活道德教育理念或者说回归生活的理念是品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脱离生活——像道德教育的知识化、理想化、泛政治化、成人化等是造成目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差的重要原因,在实际的生活经验、生活过程之外进行道德教育是不可能成功的,新教材的编写就体现了鲜明的生活教育理念。那么,在具体的实践中,中小学教师还有一些不甚明确的问题,比如到底应如何回归生活,回归生活是否意味着完全以生活取代道德教育,回归什么样的生活,还要不要道德知识的传递和道德思维、判断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角色应该发生怎样的转变等等。在这里,本文拟结合课改实际尤其是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误区,谈谈对以上问题的看法。一、道德教育回归什么样的生活、怎么回归道德教育到底应回归什么样的生活,是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普遍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对此,我们的回答是:一是要直面真实的生活,让儿童了解生活的真实面貌,不可对生活进行任意涂抹或者掩盖,应该让儿童知道生活中不仅有真善美,还有假恶丑,不仅有欢笑和快乐,还有泪水和痛苦,生活中不仅有种种幸福的体验,还有各种艰难的磨砺;二是要密切结合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生活经验,(本

德育形式生活化,才能潜移默化提素养-德育

德育形式生活化,才能潜移默化提素养- 德育 德育形式生活化,才能潜移默化提素养 职业学校学生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学校工作中起着导向和保证作用。抓好德育工作,要从管理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等各方面入手,才能为学校打造徳技双优的优秀中职人才奠定基础。让德育寓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让德育生活化是保证的与效果的重要方面。 一、学生入校,首先要接受军训,通过军训让学生迅速摆脱初中留下的不适应中职教育的不良习惯,着力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顽强的工作作风,养成纪律严明,吃苦耐劳,严谨求实的学习、工作作风。 二、学生入校后从衣着、发饰、按时上下课、饭后收拾餐盘等最基本的要求入手,通过班会、级部会议、校会、校园文化教育等形式让学生学习、了解校规校纪,思想上统一认识,明确遵守校规校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同时组织值班人员、班主任、教师、学生会成员全方位检查,检查结果及时通报班主任,班主任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褒扬优点,纠正不足。检查结果公示并与班级量化挂钩,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意识。 三、学校每天利用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和中午、下午、晚上站队时间,要进行思想教育和时事评论,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让学生时时提醒自己,以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促进好习惯的养成。 四、学校无小事,事事育人;学校无闲处,处处育人。学校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创设了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学校有健全的教育宣传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等,校风、教风、学风、励志名人字画、学生自创墙报、才之秀明星等张挂在校园醒目的位置,学校的每一处设施都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爱国、励志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校的广播站,小记者站课余时间的宣传报道,为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学校树立了正确的舆论导向。 1

现代家庭道德教育调查报告

现代家庭道德教育调查报告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道 德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家庭内部的和睦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社会良好风俗 习惯的形成和国家的安定团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 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就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生教育。因此,家长的 道德修养、教育方法以及家庭教育的环境,都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具大的影响。 一、现代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误区。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的学习目的。,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 本人的考察,我,学生的学习目的严重的主观性和不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在:认识到 了未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如此大的群体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 以后在事业上能。学生学习目的的不性主要为思想与行动的不。调查结果表明, 37%考大 学的学生中有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显现出的性,而是呈现出消极等待的学习。 1、重智育,轻德育。一项调查表明:12-17岁孩子的家庭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观念相当突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往往把“智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 他们看来,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就好,深信“分数代表一切”。在这种教育观念指 导下,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提出严格甚至苟刻的要求,至于子女有什么兴趣、爱好和能力却 看不到,当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思想道德等方面出现问题时却视而不见或不以为然,疏 于引导、矫正,错过德育时机。 研究近年突出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不难发现与其家庭教育中忽视德育的误区密切相关。家长在子女少儿时期过于溺爱、袒护子女,管束松散,放任自流,必然导致子女日后自私、任性、孤傲的性格特征,为青少年时期的走上犯罪之路埋下祸根。 2、重学校,轻自身。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教师的作用被提升到一个新的认识 高度,但相当数量的家长未能客观地看待孩子教育的社会系统功能,未能正确地评估学校 教师的作用与能力,过分依赖学校,过分期望教师,这种教育观念无疑是片面的,与农村 学校教育现状产生矛盾。 听了一周的语文课,发现老师讲课期间常插入诸如此类的话:这个字、词很重要,考 试的时候常会考到;这个句子注意它的翻译,考试会可能有所涉及;这种阅读理解题需要同 学们好好看看,高考经常会出现类似的题型…… 诚然,学校承担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发展的责任,但不应看作学 校承担教育学生的全部责任。有些家长把教育子女的全部责任推给学校,推给教师,忽视 自己言传身教的作用,使家庭德育流于形式。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发表时间:2014-04-09T14:27:10.077Z 来源:《新疆教育》2013年第6期供稿作者:韩海河 [导读] 挖掘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 河北省涉县新北关小学韩海河 摘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决定着我国人文素质的发展状况。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抓好德育教育。从教育的方向性和倾向性来看,只要有对儿童的教育就有德育的培养,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 一、挖掘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就能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 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强化应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不仅在于数学应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德育教学的渗透,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更要符合学生的心理。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从研究学生的心理着眼,从创设学生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入手。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更应充分把握好学生的好奇心理,才能收到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效果。如在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后,我设计“小小商店”购物活动,通过由易到难的三次活动,使学生亲自体验如何使用人民币,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态度和交往的能力。又如教学“比例尺”时,课前我向学生介绍按“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以及按“比例尺”绘制图纸,在建筑、科研、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等等。通过简明扼要的介绍,学生把所学新知识同现实生活、今后的学习和国家的建设联系在起来,明确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产生学好知识的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动机。 三、在评价中渗透,让评价承载德育的功能评价的导向作用无疑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建立起到至关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将德育因素渗透于评价中,让评价承载德育的功能,效果将会出乎意料之外。比如,教师经常用“如果先让同学说完,你再发言,将会更好!”“如果你能让同学先来,会显得更有礼貌!”“懂得保护小动物,你真棒!”等语言,学生将会朝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努力和发展,德育的效果自然是水到渠成。渗透生活、生产常识、金融投资常识、市场竞争常识等,引导学生处处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以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利用数学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早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方面。比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而且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的规律(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我启迪学生,你们个人就象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你们所处的班集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你们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的纪律,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就会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就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是基础学科,它的对象是小学生,而小学生的认识特点是从无到有,从感知到认知,从抽象到理念,所以小学数学很讲究阶梯性、阶段性。这就要求小学生学习数学时必须坚持不懈、刻苦努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在把知识串接连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力,使学生具有雷锋的钉子精神和意志力,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解答和解决问题中,使学生明确认识到,问题和困难属于同一概念,没有困难也就没有问题,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磨炼吃苦耐劳的品质,培育坚忍不拔的意志,在解题的实践中养成认真的、不懈探索的科学态度。比如,有些学生作业马虎,或是计算不准确,或是书写不规范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在进行作业评讲的同时进行了如下的思想教育:作业马虎,会对你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造成很大的困扰。比如如果有的同学将来担任会计,在书写数字时,误点了小数点或丢了一个0,这将给国家、人民和自己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教导学生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数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各种工程、机器的研究设计,电子计算,卫星上天等科学事业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是通向科学的必经之路。我们只有从小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和认真学习的好习惯,才能为学生掌握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培养学生成为科学家,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更好地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服务。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生活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316333890.html,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生活化” 作者:毛在春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29期 【摘要】新课程的改革内容对教师的教学思想进行了一定的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要顺应教育的发展,构建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通过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生活化”的要求进行一定的分析,同时结合实例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生活化”,是学生在课堂中将生活和学习进行一定的统一和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价值。 【关键词】道德法治教育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216-02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生活化”的改进,是响应了新课标改革的号召,利用这种教育方式对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同时促进了政治课堂回归到生活中。老师对学生在进行课堂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对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学习体验进行一定的关心,在课堂中营造一种生活化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让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进行观察,促使课堂生活化的发展。 一、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生活化”的要求 “生活化”教学对教学的方式进行了一定的要求,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一定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实际情况,在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授课的时候要和国家的政治,经济事件进行结合,同时要和学生周围发生的事情,学生的生活,教学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行一定的联系 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把生活作为基础,把学科知识作为支撑,从而形成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生活化”。 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生活化”的措施 1.将生活化导入到新课中 在将生活化导入到新课的过程中,要融入一些生活的气息,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实际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兴趣进行了一定的激发,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进行教育的时候,结合现实生活,将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到课堂中来进行教学。例如老师在给学生进行’“唐山大地震”的讲解的时候,学生们怀着严肃的心情进行听讲,教室里非常的安静,快到 上课的时候给学生们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发地震时人们为了求生不放弃一丝希望的影片视频,每一个孩子或者成年人那种撕心裂肺的哭声在学生们的耳边进行回荡,就在这时,上课铃声响

让德育之花在生活中绽放——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

让德育之花在生活中绽放——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完善,加强学生的德育素养就成为了大量教学工作 者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和片面追求教学成绩的影响,导 致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而忽略了学生的德育培养。 基于此,本文就解析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师德育观念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具备良好的意志力,因此处处的需要教师的引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为学生传授德育教 育的过程中,往往掌握不到具体的办法,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渐渐忽略学 的品德修养培养,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改变自身的德育观念,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的过程 中逐步渗透学生的德育培养,随时要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认真落实国家 新课改教学理念,通过与学生建立平等和互相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使学生与教 师相互融为一体,让良好师生关系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师建立 的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里,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成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实现 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其次,教师在创新自身的德育观念时,要结合学生的实 际状况,尊重学生的个体唯一性和整体差异性,遵循我国“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正确的处理育人与育德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在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知识素 养的培养十分重要,但只有在培养知识素养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才能为我国输送大量的合格 人才。但是在面对学生小升初的压力,以及如今教育只重点关注成绩的环境下, 德育教育往往会被教师以及学校所忽视,因此,作为小学教育教学一线工作者, 我深刻意识到德育教育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因此,改变自身的教育教 学观念,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强化教学目标,以便真正实现将德育教育与知识教 育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智慧与品德并进,避免成为只为成绩而学 的考试机器。 二、将德育教育实现生活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这点运用到教师的教学中一点也不为过,否则 光传授知识而不进行实践,将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小学德育教育离不开生活 化的教学,只有将德育教育与生化话完美的融合,才能发挥出德育教育的真实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加强学生日常行 为规范的制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按照行为规范进行纪律约束,进而突出学 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式,久而久之,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以便于将 德育教育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针 对文章内容中出现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多动脑,多思考的良好习惯,学生每完成一道复杂的题型,要即时给予学生精神性奖励,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 维模式,从而使其养成积极主动学习、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在学校的德育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爱护环境的良好生活习惯。其次,学校要定 期的举办表彰大会,结合学生的品德素养以及在校的表现,为学生颁发德育奖状,告诫其他学生要向获奖的学生进行学习,进而把本校建设成讲文明,树新风的德 育学校。再次,教师也可在班级当中积极开展学生德育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 己在学习和生活过程当中养成的品德素养,教师在学生分享的过程当中,要进行

2020年生活德育家庭实践活动方案

生活德育家庭实践活动方案 为做实生活德育,引导家庭生活向着更健康、更有品质的方向前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经研究,学校决定开展生活德育家庭实践活动。 一、活动范围及要求。 1.活动参与人员:全体姬家小学学生和家长。 2.活动时间: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四、五月份,参与活动,养成习惯。 第二阶段:2020年6月——2021年4月,活动深入,让习惯生根发芽。 3. 要求: (1)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下面三项活动。

(2)做好记录,保留影像资料,并把过程性资料制成美篇、抖音等,并与5月20日——5月29日上传成果给,学校评选,六一儿童节进行表彰。 二、活动内容 手机把许多家庭的好时光掏空了。刷手机,离不开手机,是许多父母,以及部分学生最难改变的事情。改变“手机控”,需要全家人共同约定,坚定行动。 1. 全家齐动手,设计制作一个存放手机的固定场所,命名为“养机场”。 2. 家庭成员共同商定,每天在同一时段全部将手机放进“养机场”,起始阶段时长至少 1 小时。 3. 每个家庭可根据实施情况,共同约定延长手机存放时间。 4. 手机存放期间,家人可共处、可独处,做一些有趣或有意义的事情。

健康的家庭,需要有一些全家人在一起做的事情。厨房有味道,是幸福家庭的样貌之一。以食为媒,进行食育,了解食物的,全家人一起做饭,一起用餐,可以养成健康的饮食方式,增进家人间的沟通理解,培养良好的家庭关系。 1. 全家人每周一起精心准备 1 次正餐。 2. 保持创造,试着学做一道新菜。 3. 做饭要变换分工,每个人要获得不一样的体验。 4. 可根据家庭实际,共同约定、适当增加全家人一起做饭次数。 读书是促进一个人进步的重要方式,可以使人过一种更高级的生活。但全民阅读量低,许多家庭不阅读,也是我们要迫切改进的事实。爱上阅读,绝不是一件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事情,尤其是起始阶段犹如攀岩,是一个不断攻坚克难的过程。 1. 全家人一起,每周固定两个时间段,每次至少 1 小时,静下心来读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行德育教育 教书育人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育人的德育教育,贯穿于学校的所有工作之中,当然应该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其中,占据着学校工作绝大部分时间的课堂教学,是实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历年来的各科教学大纲也明确强调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实行思想教育。小学数学大纲也明确指出:“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实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行思想品德教育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行德育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结合教材内容,介绍相关科学家的事迹和我国数学事业的伟大成就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绝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备课,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也可结合教材,通过介绍相关科学家的事迹和我国数学事业的伟大成就,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如我在教小学数学第十册《圆周率》一节时,圆周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而又陌生的概念,我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量出课前准备的几个圆形物体的周长和直径,并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进而我引出了圆周率的概念,同时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穿插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通过介绍数学家的生平及光辉事迹,不但能够激励学生学习数学家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的精神;学习他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同时他们为我国的科学事业所取得的成绩,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又使学生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记忆更牢固,真可谓一举多得。 二、编写故事例题 教材中的一些例题虽也具有德育教育思想,但不明显。所以,我就在不改变题型模式的情况下,把它改编成一个个趣味小故事,使学生在趣中动脑思考,乐中求知,同时又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如我在教学生学习已知圆和半径或直径,求圆的面积这个类型的应用题时,我把例题改编成这样的形式:爸爸要砌一个半径为3米的圆形花坛,可爸爸对圆的知识知道的比较少,你能帮爸爸算一算修这样一个圆形花坛需要占多大的面积吗?通过这道例题的教学,不但使学生明白该怎样做,更重要的使培养了学生的助人为乐品质,同时又使学生明白从现在起就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能为祖国、为家乡做出贡献。再比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在三月文明礼貌月活动中,附小学校四年级同学做了45件好事,而我们五年级同学做了60件好事,请算一算,五年级同学做的好事比四年级同学多几分之几?把学生生活中的事编成一道道相关的数学故事题,表现给学生,学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人的智力和品德是彼此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一个整体,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基础工程,现在的小学生是21世纪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小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小学作为基础教育要重视小学生智力的发展,更要重视儿童品德的培养,根据数学学科特点,要抓住义务教育教材的优势,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突出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强调了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技能转变为体现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面和世界观,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在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同时,要注重渗透一定的德育教育,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有效载体,以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小学生是人格开始形成的基础阶段,适时适度的品德教育将为形成、发展、巩固小学生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多地只能借助于各种复杂的渗透的方式完成,由此产生的影响最终将变成人的内在稳定的心性品质。当今的数学课堂开始注重德育的渗透,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同时也关注学生人格培养,这是每位数学教师的责任。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渗透德育,下面试结合自已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一、抓住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数据、材料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教学中,蕴藏许多德育教育因素,充分发挥这些因素所具有的教育功能,自觉地结合教学内容,用有意义的说服力的数据、材料和教材之外的各种信息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用数学史上的光辉成就的材料,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的重大贡献,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祖先以高度智慧所创造的价值,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用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和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力度,感受祖国发展的时代脉膊,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热情。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插图和应用题,教学时可以选择富有教育意义、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数学史料等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

道德教育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与操作

道德教育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与操作 当前,生活化教学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是否所有课程都必须全面走向生活化我们暂且不论,但品德课却是天然地与生活结合在一起的,或者说,生活化是品德课程改革的真正归宿。下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初步认识。 一、品德课生活化教学辨义 1、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品德课生活化,具体地讲,是指品德课的内容来自生活,通过展现典范事件的过程或瞬间,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的背景、事件、经历和问题中自主探究、自主建构。教学体现“范例性”和“引导性”功能,注重学生多样性活动和交往的需要。品德课的生活化教学为教与学创设了重组与拓展的广阔空间,它较之以往的品德课堂应实现以下三大变化。 一是要变以德育为轴心的演绎性学习为经验积累。人的经验是在充满暗示的社会生活中,在面对事件并作出自主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教学不是向儿童诠释生活,而是重在通过学生重温生活事件,在生活画卷的引领之下,认识和理解生活,形成正确的态度,积累鲜活的案例。经验需要在特定的关系中生成,如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学生与文化的关系,这些“生活世界”的基本关系,构成学生丰富而变化的生活。

二是要变德育范畴内的学科活动为综合性学习,即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儿童的发展需要为基础进行教学。生活化的品德课堂涉及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如时间、空间、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会活动,如日常生活、文化、经济、政治等活动;社会关系,如人与人的关系、社会规范、规则、法律、制度等。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是跨学科的内容组合。HttP:// 三是要变一维的时空单一的形式为多样性多元化的开放。首先是学习时空的开放,课堂不仅仅在教室,家庭、学校、社区或家乡都可以成为课堂。其次是教学内容的开放,学生社会生活的背景或生活领域有教育意义的内容都可以开发成为学习对象。第三是教学方式的开放,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活动方式学习,如利用现代传媒、再现生活事件、文艺表演等多种资源等都可综合运用。第四是学习评价的开放,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答案不追求唯一,允许多元。 2、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课堂结构特征 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课堂结构,以主题呈现、案例引导、活动操练、情境感悟、问题拓展为基本特征。 ——主题呈现。主题是结合性的学习活动内容,是内容标准的具体化,是对某一生活现象和社会现实的概括。每一主题都内在地体现不同的设计维度,达到不同内容维度的整合。即按照“前后衔接,螺旋上升”、“由近及远,由浅入深”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