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学德育实效之思考

中学德育实效之思考

中学德育实效之思考

作者:李国荣张翠萍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8年第04期

中学生是人才的摇篮,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肩负着祖国人民的重托和历史赋予的使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智为人才素质之基础,体为人才素质之条件,美亦人才素质之重要内容,而德乃人才素质之灵魂。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人的一种基本素质,集中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与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与党的事业能否后继有人,与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兴旺发达,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为当代中学生展示才华、实现理想提供了崭新而宽阔的历史舞台,同时也对当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如此形势,如何明确并抓住机遇,不断革新德育手段,拓宽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充实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完善德育体系,以提高德育实效,是摆在当前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经过长期思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提高德育实效。

1.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力求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摒弃传统某些已过时的陈腐旧观念,与时俱进,树立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新观念。课堂教育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加以革新,拓宽和完善。在以把握课堂所授知识为前提下,更着重把握基本立场、观点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可以通过实例探讨、案件模拟、实事分析、热点交流等提高学生认识和解决人生和自己成长中重大问题以及分析纷繁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同时通过小课题调查、总结交流等形式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注重知行结合,学习与践履结合,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

2. 学校内部党支部、团委、班主任与政治教师合作要突破层与层的限制,共同合作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养成能力。开设业余党校、团校建设,引导学生了解党史,了解国情,了解党的优良传统等,明确自身的历史责任;加强班主任与政治老师之间的合作,相互反应和协作,督促培养学生自觉性和自律性;鼓励学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自觉形成正确的道德养成行为。寻求层与层的突破口,把党课搬到班级,把政治带到党校,团委建设可组织班主任牵头活动,班主任组织活动可找团委帮忙带领……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突出强化德育,学校要挖掘利用校内的宣传橱窗、黑板报、墙报等资源,还要注重开展各类有意义的德育活动,组织好学校的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国庆汇演、迎新联欢、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融组织性、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不仅仅限制在两个层面,而是多元化配合,对德育实效定会有很大提升。

3. 加强学校与学校协作,交流德育经验,互裨互益。不同学校采用不拘一格的德育形式,效果各一。而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非单一不变的,同一种德育模式在不同时期可能具有完全迥异的收效,这是纵向的;而同一种德育模式在不同学校亦然可能会有不同的收效,这是横向。因此要求德育工作者们必须时刻把握时代与社会之形式,进而适当调度德育各部分

内容与形式,创新德育方法。通过交流,广泛吸收德育经验,才能更多更早发现德育工作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从而加以避免,才能更多更早接受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4. 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积极拓展课外德育活动渠道和载体,并逐渐完善形成一个特色体系。可列为5点:

(1)加强与公益机构的合作。动员、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性活、志愿者服务活动和社会共建社区等活动如慰问敬老院、给孤儿院送温暖、为社区服务等;鼓励学生参加无偿献血活动,献出一片爱心,或许便能挽救一个生命,缔造一个奇迹;鼓励学生组织和参加慈善活动,对家庭经济困难同学、贫困山区和灾区等捐献一份爱心,伸出援助之双手;鼓励学生组织和参加爱心义卖,爱心捐赠等活动,为爱心筹资,铸就同一片蓝天下的美好,帮助有困难的人,给他们带去关怀与希望。

(2)加强与历史文化机构的合作。组织同学参观博物馆、烈士陵园等,让学生在参观过程中了解明白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了解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下转26页)(上接15页)和自豪感;了解伟人的革命事迹,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继承前辈们的革命遗志。可以不定期举行一些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展览,向同学们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与传统美德之魅力;邀请一些文化名人或革命先辈们开设一些讲座等,或者举办一些交流会,对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理解、对革命精神的进一步沿承、对爱国主义的进一步坚定等的促进都将会大有裨益。

(3)加强与企业单位的合作。学生通过工厂参观,企业访问等可以了解工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了解劳动者的劳动条件、生活条件,体会劳动者的艰辛和对职业道德的恪守。有助于学生提高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自觉性,培养社会公德,打造高尚的职业精神,树立新时代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让学生了解大众传媒介绍的实事热点,把握国家政策和国际形势,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明辨是非曲直,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对时事热点的把握,与时俱进,保证了学生思想的先进性,科学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奋斗。

(4)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合作。邀请交警到校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邀请公安干警对学生分析我国吸毒人员的实际,让学生明白毒品的危害性,抵制和远离毒品;在学校开设专栏进行法制宣传,“崇尚科学,反对邪教”;不定期进行一些法律知识竞赛、进行一些模拟法庭竞赛等,培养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自主学习,增强对法律的认识。

(5)加强与家庭的合作。学生的心理状况直接关系到道德观念的形成,而其心理概况与家庭密切相关。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重视并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积极作用,能够把学校和家庭双方统一起来,建立一种密切合作关系,对学生德育工作的进行将会得到很大的帮助。通过家庭关系和睦的建设,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端正并培养良好道德素质。透过学校这一纽带,也有助于家长清楚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