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五章社会主义改造案例

第五章社会主义改造案例

第五讲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案例 1 由社会主义本质所想到的

案例呈现:20 世纪七八十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是一个物质匮乏和“票证”的时代。那年代有钱不一定能买到物品,必须两票兼备(即钞票和购物票),一切都是计划的。人民不能像我们今天这样随心所欲地买东西。邓小平继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慢了不是社会主义”之后,又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些朴实而又富有远见的话语,充分体现了他体察民情,知道什么是人们所需要的。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题中之意就是:按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只有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只有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才能实现共同富裕。1990——2001年间,GDP总值年增长9.3%,比同期世界2.5%左右的经济增长率高近7个百分点;2001年的GDP达95,933亿元,比 1990年增近2倍,排名也有1990年世界第十位、发展中国家的第二位,跃升到世界第六位、发展中国家的第一位。粮食、肉类、钢铁、煤炭、水泥、数字程控交换机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与那个“票证” 年代相比,我们不但可以随心所欲地购物,而且可以尽情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我们的外汇储备从1989年地50.5 亿美元已增加到2004年的6000亿美元、外资直接投资达500多亿美元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

案例讨论:(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我国经济有何指导作用?(2)如何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案例点评:经过长期探索和民情的体察,邓小平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慢了不是社会主义”,进而在南巡讲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共同富裕。”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也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为此,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具有相当高的战略意义。但问题是如何具体推进和实施这一理念。建立一个和谐社会的问题从本质说是一个改革的问题。虽然党中央已经实施了一些亲民的政策,但这只是在短期内有一定的作用,若没有制度上的参与机制,仅仅是领导人的亲民政策,远不能解决上述社会问题,更没有保障来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从政治上说,要实现和谐社会,关键是让各个阶层都有他们的渠道参与政治,反映问题,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只有建立一种公平的政治机制,才能达到政策上的和谐,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

案例 2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发展

案例呈现:邓小平同志一贯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著名论断。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邓小平同志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成功地经受住了来自经济、政治以及自然界的各种考验和挑战,努力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并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发展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要进一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必须靠发展;要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靠发展;要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和说服力,必须靠发展;要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必须靠发展;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也必须靠发展。因此,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将发展作为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的大问题,这是对“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邓小平同志一向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对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十五大深刻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明确了三个方面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并高度概

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思想。在带领人民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后,十六大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目标,是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坚持党的先进性统一起来。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要通过改革加快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用我们的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坚持党的先进性紧密联系起来,根据新时期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和历史使命,根据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这就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坚持党的先进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并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重要特征的思想,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十六大报告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案例讨论:(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哪些方面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2)如何认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案例点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案例 3 从数字看变化:中国成为世界发展最快国家之一

案例呈现:国家统计局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经济结构逐步合理。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 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01年的95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9.4%,超出世界同期年均增长率6.1个百分点,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产业发展方面,国家统计局认为,目前中国三大产业全面发展,买方市场基本形成。 2001年农业增加值达14610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1.85倍,比1989年增长六成,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从1978年到2001年,中国共安排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投资达67793亿元,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中国最大的两项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工程都实现了截流并进入施工高峰,其中小浪底工程已经发电;世界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广州蓄能水电站竣工;全长1262公里的第一条国道主干线京沪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此外,邮电通信设施发展迅速,覆盖面迅速扩大。2001年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已达1亿多户,位居世界第一位。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总体上基本实现小康。国家统计局称,从农村居民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34元,2001年达到2366元,其收人水平实现温饱有余,部分地区已实现小康。城镇居民200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

案例讨论:(l)从这些统计数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变化?(2)我国“成为世界发展最快国家之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案例点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根据世界银行 2002 年发布的数据,按照购买力评价法计算,1980年至2000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4%,仅次于美国;对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是4.7%,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

2001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 1990 年增长近两倍,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六位,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一,这标志着中国已名副其实跨入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这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事件,是一个人口众多、底子相对薄弱、国土辽阔的发展中大国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取得的一个值得骄傲的伟大成就。正是不自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大跨越,才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正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和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创造出比先前的经济制度更高的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案例 4 什么是社会主义?

案例呈现: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大致有这么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照搬马克思、列宁关于社会主义论述的阶段。马克思之前,社会主义学说带有空想的性质,叫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把空想变为科学,叫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阶级关系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得出资本主义自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二是把无产阶级看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新社会制度的创造者。三是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正确道路,即在自己政党的领导下,把工人阶级组织起来,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

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强调一定要以实践而不是以书本作为认识社会主义的标准。列宁当时讲了两句有名的话语。第一句:“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了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第二句:“对俄国来说,根据基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社会主义。”之后,斯大林时代,创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这个模式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斯大林时代的社会主义是什么?就是强调公有制程度越高越好,强调实行计划经济,强调发展重工业,强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我们照搬了苏联的模式,也作了一些探索。但在这一阶段,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就停留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计划经济,是无产阶级专政制度。第二阶段,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当时仍然是认为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毛泽东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时期认为什么是社会主义,仍然受着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和限制,没有突破苏联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甚至将其作为社会主义的蓝本。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升华,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并深刻的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分析社会主义,认识社会主义,有三个主要的特点。第一,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最终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的体制;第三,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这个阶段,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基本是按照邓小平的分析和指示,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和要求去认识社会主义的。在实践中,把握以下几点,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第一点,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一特征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围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

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要求,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理念,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第二点,坚持不要争论“姓社”“姓资”的信念,用实践检验一切,只要能发展生产力就去试,就去闯,就去干。第三点,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案例讨论:(1)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具有哪些特征?(2)列宁、斯大林创建的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案例点评:科学社会主义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三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第二次,是列宁和毛泽东把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第三次,是邓小平使社会主义走向完善和发展。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对社会主义的实践,邓小平作了一个结论性的评价,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在这种背景下,对社会主义认识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在生产关系方面,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要建立单一的公有制,搞“一大二公”,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二是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高度的计划经济;三是农村集体经济管理追求集中和统一。当时,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就是这样一个水平。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随着实践的变化,认识也会随着变化,当前,最为主要的就是如何进行理论创新。在我们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前三个阶段的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来进一步研究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充实和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建立起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必将做出更科学,更完善,更符合中国实际的解释。

案例 5 “中国改革第一村”现状

案例呈现:24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以“包产到户”一举成名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先进典型。当年小岗村人因率先在全国打响“大包干”第一炮而震惊世界,江苏长江村在中国改革的长卷中还未找到自己的立锥之地;20余年后,小岗村居然成了长江村的扶贫对象,甚至连新老两代小岗村领导都要为此而亲自奔忙。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被判“现行反革命”的风险,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了“大包干”,正式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不无巧合的是,仅仅过了一个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1982 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正式为包产到户正名。截至6月底,全国有86.7%的生产队实行包产(包于)到户。一年后,中共中央又发布了《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改革的若干问题的通知》,对四年来的农村改革给予高度评价。文件决定改革人民公社体制,撤社建乡。至此,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5%。毫无疑问,小岗村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留下了自己光荣的一笔。资料显示,“大包于”给这小小的村子带来了巨大的变化。1979年10月,小岗村包于到户见成效,粮食总产量6.6万公斤,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1980年,小岗村产粮6.95万公斤,1997年增至38万公斤。全村年人均纯收人分别由原来的 22元增加到1997年的1300元。实践证明,大包干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小岗村无疑是中国农村改革进程中的一个典型标本。小岗村成名后,几乎每天都要应对各种“场面上的事”。各种参观访问、采访报道还是让小岗人应接不暇。很多人一提及土地刚分到户的那几年,语气中不无神往。粮价高,负担轻。人人都是一身干劲。”但是,小岗村自身的条件注定了小岗村很难走得更远。一位村干部详细分析了小岗进一步发展的困难和障碍。第一,小岗村是靠农业起步的,至今还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种粮几近赔本的今天.单纯依赖有限的土地资源很难实现二次飞跃。第二,村民们普遍有依赖思想,老是想靠政府扶持,这些年来小富即安,没有什么积累,集体经济到现在还是个空架子。小岗村的衰落与它自身的问题密切相关。小岗村的整体经济、村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与先进单位相比还有很大一段距离……由于受少数人不良倾向的影响,领导班子向心力差,导致了村民人心涣散,以至于小岗村在改革开放20多年来,没有及时有效地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使小岗村的经济始终在低水平上重复……

“以前有些村于部工作确实不大实在,尽会搞花架子”一位了解内情的村民介绍说,小岗村一举成名后,各地来村参观访问的人员常年不断,前几任村领导班子在荣誉面前并不是都很清醒,有的村领导见到记者和领导喜欢吹牛,乱放卫星,“明明没有一点企业,有的人就敢在领导面前自己‘造'企业”。他展示了一段前几年某位村领导的“吹牛材料”:今年已组建了3个公司,引进7个项目。这不,与某市新跃华实业有限公司合办的贵金属提炼厂,占地 1500 平方米的厂房正在兴建;昨天才拉来 80 多万元的设备;今年3月份,与某市汇丰公司合作的占地9亩的第一个企业小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首批产品已售出30万元;某国驻上海领事馆援助元兴办的综合养殖中心正在实施;环保产品汽车尾气净化器的两条生产线已经投产…… 这位村民气愤地说“什么3个公司。7个项目,连个影子我们也没见过!” 小岗人在积极寻找新的发展之路,虽然还说不清楚究竟该走哪一条路,才能突出重围,但求变、求发展的心情之迫切,却是显而易见的。甚至他们为走哪条路而发生的争议,也都是为了这个村庄的复兴。

案例讨论:(1)小岗村20世纪末的“黄金岁月”说明了什么?(2)目前小岗村的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3)结合本案例谈谈如何理解“现阶段我国发展生产力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和紧迫社”?

案例点评: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学习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国家把一切都管起来,抑制了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上连续不断的阶级斗争,“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严重破坏,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贫困。打倒“四人帮”之后,规模巨大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拉开了改革的序幕。但是序幕拉开后,改革从哪里发端,从哪里突出,则是原来没有预想到的事。

第一个起到突破和发端作用的就是安徽凤阳小岗材的18户农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农民解决饥饿和求生的强烈要求,是向公社化发起的挑战,开启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先河。由于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全力支持,1982年和1983年的两个中央1号文件承认和赞扬它是“社会集体经济的经营形式”和“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小岗村也在改革之后经过了几年的农业丰收,取得良好收效,成为国内先进典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经营形式是要建立以家庭为经济单位、个体经营的农业大军,允许农民自由耕作,并在上缴有限的税收之后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空前广泛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民在自己的责任田精新细作,是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土地使用价值的最好方法。这个责任制解放了八亿中国农民,使中国农业走上了新的征程,短短五年的时间内,农民的收入翻了一番。农业始终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以及社会的稳定。

然而,小岗村的现状反映了我国农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即生产力比较落后。小岗村目前仍然没有摆脱贫困的帽子,新形势下又因生产力不发达成为“三农”问题的一个典型事例。小岗村与众多中国贫困落后乡村一样,先天资源不足,后天开发落后,经济增长缓慢,村民观念陈旧,增收乏力,这也成为我们小康建设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面落实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即大力发展生产力。现阶段在我国发展生产力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任重而道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农村干部要自觉遵循党的农村工作的基本准则,维护和实现好农民的利益。要把握国情,了解农村;尊重农民,关心农民生活,为农民群众多办实事;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

案例 6 “大跃进万岁”

案例呈现: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批评经济工作中的“右倾保守”现象,提出“我们就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同月,毛泽东在莫斯科提出要在十五年内钢产量赶超英国。12月,刘少奇向全国公布了十五年在钢铁和其他重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超英国的口号。1958年5月的八大二次会议肯定了当时全国出现的“大跃进”形势,认为中国正经历着“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时期。会议还调

整了“二五”计划的指标,钢产量由1200万吨提高到3000万吨,粮食从5000亿斤上升到7000亿斤。会后,“大跃进”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农业提出“以粮为纲”,要求5年、3年甚至1-2年达到12年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工业提出“以钢为纲”,将赶超英国的目标缩短为7年、5年以至3年。1958年8月,这些指标又进一步夸大了2倍。随后全国各行各业都出现了“浮夸风”,以及一些荒诞不经的口号。作为一场运动,“大跃进”错误直到1960年才得以有效地纠正,而作为一个口号和工作思考方式在20多年后才得以最终纠正。

到1958年6月初,国家计委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要点》,其中提出五年超过英国,十年赶上美国。这个文件得到了毛主席的首肯,并批示:“ 这是一个很好的文件,值得认真一读”。到了6月17日,又提出“两年超过英国”的报告,毛主席看后,非常高兴。人们既兴奋又茫然。兴奋的是落后的中国,能够超过英国、赶上美国,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茫然是大家不知道如何赶超,英、美国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无人所知。1958年7月份,从农业战线传来喜讯,各媒体先后刊登湖北省长风农业生产合作社,早稻亩产 15361 斤,放了一个大“卫星”。随即农业部公布夏粮产量同比增长69 %,总产量比美国还多出40亿斤。亩产万斤粮的消息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之后,各地区抓农业的领导干部,亲自抓“试验田”。秋收季节,亩产万斤粮的报道,便接踵而来,比比皆是。更有甚者,亩产不仅能够产万斤粮,而且还能够产十万斤粮。1958 年10月1日《天津日报》报道,天津市的东郊区新立村水稻试验田,亩产12万斤,并称在田间的稻谷上可以坐人,让群众参观。10月8日和10日两天,《天津日报》又分别报道天津市双林农场“试验田”,亩产稻谷 126339 斤的特大消息,一时轰动全国,可称得起亩产之最了。新立村的“试验田”,毛泽东主席亲自视察过,并且是肯定的事情,因此,在全国也就名声大噪了。徐水县在“大跃进”的过程中,曾经放了一亩地产山药120万斤、小麦12万斤、皮棉5000斤、全县粮食亩产2000斤等高产“卫星”,徐水县一时成为“大跃进”的明星。当时徐水县到处都是巨大的标语口号:“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1958 年 8 月 1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上研究了超英赶美、大炼钢铁和成立人民公社等重大问题。随后,会议精神很快就传达到基层单位。由 9 月份开始,在工业企业当中,打破了常规,为了完成全年的生产计划,实行大干苦战,每日工作 12 个小时。

案例讨论:(1)什么是社会主义?(2)如何认识大跃进时期的社会主义?(3)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探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案例点评:1958 年初,由中央领导人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参加人员之广、声势之大,真可谓历史上少有。大跃进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但是它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1958 年以后,一直作为一面红旗高举若干年,对这次大跃进的经验与教训,应当认真地总结与思考。首先,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去抓经济建设是不可取的。大跃进对一个曾经因为落后挨打的中国人来说,本来是个美妙的字眼。中国又是个大国穷国,不跃进行吗?国家领导人明确的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就企图通过几个运动、几场人海战术,就可以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用几年的时间,就可以超过英、美等国家。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放手发动群众,搞个大跃进。进入 1959 年后,各个工业企业废品增多,事故频出,火灾不断,事实证明,良好的愿望,并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只有尊重和掌握经济发展规律,尊重科学技术,靠先进的管理,才能高速发展经济。其次,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1958 年大跃进,最惨痛的教训是脱离了实事求是的精神,说大话搞弄虚作假。农业放高产“卫星”,亩产万斤粮,甚至12万斤粮食,又有那个是真实的呢?全民大炼钢铁,浪费了大量的能源,砍伐了树木,所炼出来的钢铁都是豆腐渣形状的废物,根本没有用处。在农业方面,粮食产量比1957年只提高3.4 % ,比前五年的平均产量增幅3.8%还略少了一些,这样的产量怎么能够谈上大跃进呢?

案例 7 市场经济姓“社”还是姓“资”

案例呈现:2002 年春天,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根本上回答了当时中国思想理论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掀起了改革开放的强大势头。从此,中国经济作出重大调整,驶入快速发展的车道。这股势头,一直保持到了今天。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率平均在 9 %左右;十年来,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了前所未有的改革与发展的新气象:1994 年,我国开始尝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务院确定了百家试点企业名单。1995年我国经济提前实现翻两番的目

标,并制订了“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口号。1996年,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既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又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这一年的夏天,香港回归。百年国耻,一朝扬眉。1998年,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战胜了史无前例的特大洪水。这一年在金融危机席卷亚洲的危急时刻,中国成功抵御了金融风暴的冲击,在国际上赢得了崇高声誉。1999年,我们迎来伟大祖国的 50 华诞,澳门继香港之后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前进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问题和曲折。从 1989 年下半年起。“左'的东西就有些抬头了。有人说;“改革开放要收一收,该抓阶级斗争了。”有人说;“乡镇企业是不正之风的风源,经营机制有资本主义的。”对于经济特区、对于乡镇企业、对于外资、对于个体户,出现了不少不利的传言,不少人的思想产生了迷茫。当时争论的焦点有两个:一个是姓资问题,再一个就是市场经济问题。1990年2月22日,北京某大报发表文章,提出了这样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质问:“推行资本主义化的改革。还是推行社会主义改革?”作者主张凡事都要问一问姓社姓资,并且强调说这是改革道路上两个方向、两条道路的斗争、1991年3月22日,上海《解放日报》发表文章,不同意上述论调。文章指出“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但是,这篇文章遭到了猛烈的指责。一些杂志发表文章说:“不问姓社姓资,必然会把改革开放引向资本主义道路而断送社会主义事业。”正是在人们心头充满疑云,“左”的东西干扰视听的关键时刻, 1992 年 1 月至 2 月,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邓小平在谈话中旗帜鲜明地反击了“左”的思潮,批驳了“左”的谬论。他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杜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担主要是防止‘左'。右的东西有,动乱就是右的!‘左'的东西也有。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

针对一段时间以来姓社姓资的论调横加干扰、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的情况,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此,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邓小平结合创办特区的实践,进一步指出;那些起劲地鼓吹问一问姓社姓资的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以深刻的智慧和巨大的理论勇气,冲破禁区,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从而解决了困惑中国多年的难题,给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了新的目标模式。

邓小平正是对大量经济现象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思考,从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他一语击破“左'的障眼法,把人们的思想从禁区当中解放出来。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邓小平由此发挥开来,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作了精辟的概括——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以紧迫的责任感,催促改革开放要大胆前进。他接连视察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谈话。这在外人看来,似乎是没有想到的惊人之举,而对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来说,却是经过深恩熟虑的一着棋。南方谈话关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精辟论述,关于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上“左”的新概括,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三个有利子”理论等,都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从理论上作出的新回答,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案例讨论:(1)市场经济姓“社”还是姓“资”?(2)关于“市场经济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的实质是什么?(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

案例点评:市场经济姓“社”还是姓“资”?其结论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不言自明的。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苏联解体、东欧各国发生了剧变、我国刚经过 1989 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的时候,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还是相当激烈的。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完全可以结合。因为我们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是经济运行的方式,是分配资源的一种手段.而不体现经济制度的性质。因此,这两种方式无论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还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都可以使用;公有制和国家宏观调控不仅互相兼容,而且公有制更有助于实现国家宏观调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说明我国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正确的选择。它不但没有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而且还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综合国力,更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勃勃生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经济运行特征的基本思想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经济建设的基本实践,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印象,甚至逐渐地形成一个共识,即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也因此被看做是具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特征的东西。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开始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也逐步建立了这样的计划经济体制。应当看到,不论是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还是在我国及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条件下,这一体制对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在较短时期内形成基本的经济基础和规模,是具有优势的。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社会生产、交换和经济关系日益复杂,这一体制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实践证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因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其实质而言,就是要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逐步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发展道路。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实践,既有效地发挥了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又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社会全面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关干“市场经济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的实质在于,还没有从根本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也就是说。还没有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案例 8 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的根本目的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案例呈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所以,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本质论,并没有用条条框框和模式去规范社会主义,而是从宏观上、从发展方向上,提示了社会主义是一个通过改革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

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越来越走向社会化、现代化,生产力已发展到高度发达的程度,但是生产资料却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就使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与日益发展的生产力之间产生了极其尖锐的矛盾。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有所缓解,但并没有真正消除,而且仍在逐步积累、发展着。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的阻碍,要求建立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以便解放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因此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在于社会主义制度能够解放生产力,能够以资本主义所没有的速度发展生产力。如果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发展得很慢,甚至停滞,就无法显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无法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生产力迅速发展,在经济建设上不仅超过与我国水平差不多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经过一段时间赶上并超过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这才是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少数人垄断着生产资料,多数人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这样,少数资本家就可以占有多数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剥削。在这种剥削制度下,资本主义社会表

现出极端的两极分化,一方面少数资本家积累的财富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尽管生活水平也提高,但与少数资本家简直无法相比。这种人剥削人、两极分化的制度,使资本主义社会成为最不平等、最不合理的社会。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实行按劳分配,从而消灭了剥削制度。两极分化是剥削制度下的产物,消灭了剥削制度,就能消除两极分化。目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着少数人收入过高的现象,这不是两极分化,而是分配政策调节不当。只要政策得当就可以逐步解决这个问题。消除两极分化,也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一部分人通过诚实的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及一部分有条件地区先富起来,带动未富的人和地区,达到共同富裕。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什么是共同富裕?邓小平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结合上,为我们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本质含义提供了一条科学的思路。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笔者的理解是,通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生产力角度讲的),通过“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从生产关系角度讲的),“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是从社会主义本质和理想目标角度讲的),关键就在“最终” 二字含义上。“最终”连结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趋向,是二者目标的统一。我们党所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有效地团结广大人民积极主动、不畏艰难地从事社会主义事业,并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把握了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根本目的和远大目标。而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则是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案例讨论:(1)如何达到共同富裕?(2)社会主义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案例点评:在深入认识和了解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后,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知道,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应该大胆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手段并不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完全可以大胆吸收和借鉴,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使用。坚持这个观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就不能操之过急,不能犯急性病。就要承认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用生产力标准,观察事物,判断是非,衡量得失。每实行一项方略,采取一项措施,都要从我国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比如,在现阶段,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其他经济成分存在和发展,以及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的方针,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就应当坚持,而不应有什么顾虑。坚持这个观点,同时又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牢记社会主义的目标。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困。这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最本质的区别。因此,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最终目标和阶段政策提供了理论指导,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实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