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

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

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

儿童期(16岁以前)的成长经历

指导语:本问卷调查的是您儿童期(16岁以前)的成长经历。请根据您当时的体会从“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五个选项中选出最适合您情况的答案,如果您不是很清楚,请尽量估计。

在开始之前请交给受访者一份空白量表。

在16岁之前:

1. 当时家里没人关心我的饥饱。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 当时有人照顾我、保护我。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3. 当时家里有人喊我“笨蛋”、“懒虫”或“丑八怪”等。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4. 当时我的父母因为酗酒、吸毒或赌博而不能照顾家庭。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5. 当时家里有人重视我。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6. 当时家里没人管我衣着冷暖。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7. 当时我感到家里人爱我。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8. 当时我觉得父母希望从来没有生过我。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9. 当时家里有人把我打伤的很重,不得不去医院。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0. 当时我家的状况需要改善。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1. 当时家里有人打得我皮肤青紫或留下伤痕。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2. 当时家里有人用皮带、绳子、木板或其它硬东西惩罚我。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3. 当时家里人彼此互相关心。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4. 当时家里有人向我说过侮辱性或让我伤心的话。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5. 我当时受到了躯体虐待。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6. 我觉得我的童年比任何人的都完美。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7. 当时我被打得很重,引起了老师、邻居或医生等人的注意。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8. 当时我觉得家里有人恨我。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9. 当时家里人关系很亲密。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0. 当时有人以带有性色彩的方式触摸我或让我触摸他/她。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1. 当时有人威胁让我同他/她做性方面的事。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2. 我觉得当时我的家好得不能再好了。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3. 当时有人试图让我做或看性方面的事。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4. 当时有人猥亵我,如耍流氓、动手动脚等。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5. 当时我的心灵受到了折磨或虐待。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6. 当时有人关心我的身体健康。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7. 我当时受到了性虐待。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8. 当时家是我获得力量和支持的源泉。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在您的一生中,第一次性行为时您多大年龄?岁(如从来没有,填“88”)

二级《心理测验和常用量表》复习题(李元春)

心理测验和常用量表的应用 一.判断题 1.DSM—IV的5轴诊断系统主要以前2轴做出决断后3轴仅是补充信息。(×)在诊断的时候需要五轴综合判断,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不对的。 美国的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从精神科角度推荐使用多轴诊断系统,将上述不同层面得到的发现归纳,体现在诊断常规之中.这些轴分别是: 轴I::包括所有精神障碍(除了轴II中所列的障碍之外)以及其他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情况 轴II:包括人格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以及习惯性使用一种特定的防卫机制. 轴III::指在精神障碍之外还同时存在的任何一种躯体障碍或一般医学情况.被确认的躯体情况可以是精神障碍的病因(如肝脏衰竭导致谵妄),可以二者互动,交互影响(如胃炎继发于酒依赖),还作为后果(如与痴呆和艾滋病相关的肺炎),也可以没有关系如果一种躯体情况在病因上与精神障碍相关,那么精神障碍列为轴I ,而躯体情况既要列入轴I又要列入轴III. 轴IV::包括那些对精神障碍的发展和恶化有显著影响的心理社会及环境问题.一种事件或处境是否被评估为应激原,以临床医师对于应激状态的判断为基准.如果另外的具有与患者相似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境况的普通人可能体验为应激,就可以列入该轴. 轴V::"总体功能评估".临床医师判断患者在一个特定时间段中的总体功能水平(如评估当时的水平或过去1年中至少数月的最高功能水平).包括3大功能领域:(社会功能,职业功能和心理功能)."总体功能评估量表"是一个百分制的量表,100分为最高分,代表三个领域内均达最高水平. 2.当自由度逐渐增大时,t分布逐渐接近正态分布。(√) t分布——标准差已知时的样本平均数的分布。 自由度是指总体参数估计量中变量值独立自由变化的个数。 t分布也是一种对称分布,它只有一个参数,即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有以下特征:: (1)二者都是单峰分布,以0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 (2)t分布的峰部较矮而尾部翘得较高,说明远侧t 值的个数相对较多,即尾部面积(概

童年主要情节

1.故事情节:阿廖沙(即童年高尔基)很小的时候,父亲得病死了,母亲带着他回到外公外婆家。 阿廖沙母亲的到来引起了大舅米哈伊尔与小舅雅科夫的争斗,他们怕母亲来讨要嫁妆,闹着分家,一家人打成一团。阿廖沙初步认识到外公家弥漫着的相互仇恨的气氛。大舅捉弄老裁缝格里戈里,让侄子把烧得滚烫的顶针放在格里戈里手边,不料却被外公无意中戴上,外公把孙子抽了一顿。阿廖沙因为把桌布放到染桶里也被外公狠狠打了一顿,打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幸灾乐祸,连母亲也因害怕外公而不敢阻止他,只有外婆一人护着阿廖沙。打过阿廖沙后,外公来看他,给他讲起自己年轻时候在伏尔加河畔当纤夫时的情景,阿廖沙觉得外公像一朵云彩似的迅速地长大,由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变成童话中的大力士。挨打之后,阿廖沙结识了小伙子茨冈,他成了阿廖沙最好的朋友,每次阿廖沙挨打时,他总把胳膊伸出去帮他挡着。每逢礼拜六,他带着阿廖沙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他擅长跳舞,幻想着有一副好嗓子。阿廖沙非常爱他,但他却被两个舅舅强迫着扛承重的橡木十字架去坟地,中间绊倒后,被十字架压在下面,因失血过多死掉了。 茨冈死后,阿廖沙更加依恋外婆。睡觉前,给外婆开玩笑,外婆给他讲上帝与小鬼的故事。外婆是阿廖沙最喜欢的人。 “外婆到来之前,我仿佛在昏睡,仿佛躲在黑暗中。她的出现唤醒了我,使我见到了光明,她把我周围的一切联结起来,把这一切编织成色彩缤纷的花边图案。她很快就成了我终生的朋友,成了我最贴心的人。她最理解我,也是我最珍贵的人,这是因为她对世界充满了

无私的爱。这种爱使我感到充实,使我在艰难的岁月里充满了坚强的力量。”外婆知道的故事、诗歌、传说、童话多得不计其数,阿廖沙听的入了迷。一天晚上,家里突然失了火,家里人惊慌失措,外婆却非常勇敢,用一只空袋子蒙着头,身上批着马被,毫不畏惧地冲进火里,从里面抱出一只水桶大的盛满硫酸盐的瓶子,又镇定地指挥别人灭火。大火后,又忍着巨痛去接生孩子。 一开春,舅舅们就分了家,外公为自己买了一所新房,阿廖沙仍跟着外公外婆住。这是一段节奏平缓的日子,阿廖沙接触的人只有外公外婆。外婆向他讲述自己的身世。外婆也是孤儿,母亲一贫如洗,而且是个残废,为了生活,外婆跟随母亲四处流浪、乞讨,后来靠外婆织花边维持生活。外公也讲起小时候与法国兵相处的事情。这段时间外公开始教阿廖沙识字。外公老病复发,动手打了外婆,阿廖沙感到无法忍受。 宁静的日子很快被打破,两个舅舅为了分外公家产,联合起来到外公外婆家闹事,尤其是大舅米哈伊尔,喝醉酒就闹事,整夜在房子周围转来转去,带来帮手把马林果丛和酸栗树统统拔掉,捣毁浴室,砸坏玻璃。一次拿粗大的木根砸门,外公集合了两个房客及酒店老板的妻子对付他。为帮儿子,外婆的胳膊被舅舅打断,阿廖沙无比仇恨舅舅。 接下来又是一段单调的日子,外婆每天祈祷,外公也每天祈祷。阿廖沙认为外婆的上帝仁慈、有同情心,外公的上帝却拒人于千里之外,让人望而生畏。阿廖沙喜欢外婆的上帝,讨厌外公的上帝,故意

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优选参考)

焦虑自评量表 (SAS) 焦虑自评量表,无论量表的构造形式还是具体的评定办法,都与抑郁自评量表十分相似。它也是一个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用于评出焦虑病人的主观感受。 (1)项目、定义和评分标稚 SAS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其标准为:“1”没有或很少时间:“2”小部分时间:“3”相当多的时间;“4”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其中“1”“2”“3”“4”均指计分分数) 焦虑自评量表(SAS) 填表注意事项:下面有二十条文字(括号中为症状名称),请仔细阅读每一条, 把意思弄明白,每一条文字后有四级评分,表示:没有或偶尔;有时;经常;总是如此。然后根据您最近一星期的实际情况,在分数栏1~4分适当的分数下划“√”。 1.我觉得比平时容易紧张和着急(焦虑) 1 2 3 4 2. 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害怕) 1 2 3 4 3.我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惊恐) 1 2 3 4 4.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发疯感) 1 2 3 4 5.我觉得一切都很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幸(不幸预感) 4 3 2 1 6.我手脚发抖打颤(手足颤抖) 1 2 3 4 7.我因为头痛、颈痛和背痛而苦恼(躯体疼痛) 1 2 3 4 8.我感觉容易衰弱和疲乏(乏力) 1 2 3 4 9.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坐着(静坐不能) 4 3 2 1 10.我觉得心跳得快(心悸) 1 2 3 4 11.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头昏) 1 2 3 4 12.我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晕厥感) 1 2 3 4 13.我呼气吸气都感到很容易(呼吸困难) 4 3 2 1 14.我手脚麻木和刺痛(手足刺痛) 1 2 3 4 15.我因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胃痛或消化不良) 1 2 3 4 16.我常常要小便(尿意频数) 1 2 3 4 17.我的手常常是干燥温暖的(多汗) 4 3 2 1 18.我脸红发热(面部潮红) 1 2 3 4 19.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睡眠障碍) 4 3 2 1 20.我做恶梦(恶梦) 1 2 3 4 结果:1)原始分 2)标准分 (2)适用对象 SAS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同时,它与SDS(抑郁自评量

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童年虐待的关系

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童年虐待的关系目的1.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童年虐待情况。2.探讨首发抑郁症 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3.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童年虐待的关系。方法纳入92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根据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得分将其分为伴童年虐待抑郁组(64例)和不伴童年虐待抑 郁组(28例),并纳入90例健康对照。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抑郁程度,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试(RBANS)、Stroop 色词测验(SCWT)、持续操作测验(CPT-IP)评估认知功能,采用CTQ评 估虐待情况(当CTQ中的5个临床分量表任意一个大于临界值,本研究即视为伴有童年虐待)。结果1.抑郁组童年虐待总分、情感忽视、躯体忽视、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得分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2.两组认知功能测验比较显示,抑郁组RBANS总分、注意、即刻记忆、延时记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Stroop单字时间、单色时间、双字时间、双色错误数、双色时间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PT结果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3.抑郁组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HAMD总分与即刻记忆(β=-0.210)、言语功 能(β=-0.238)等成负相关,与Stroop单色时间(β=0.283)等成正相关;年龄与视觉广度(β=-0.238)、延时记忆(β=-0.285)、RBANS总 分(β=-0.189)之间成负相关,与Stroop双字错误数(β=0.183)、Stroop双色错误数(β=0.341)之间成正相关;受教育年限与即刻记忆(β=0.449)等成正相关,与Stroop单色时间(β=-0.237)等成负相关。 4.伴童年虐待抑郁组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情感忽视与言语功能之

抑郁自评量表_心理测试题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抑郁自评量表_心理测试题,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抑郁自评量表_心理测试题 篇一:抑郁自评量表(SDS) 一、题目 x为反向评分项分数□□ 二、简介和记分 抑郁自评量表(SDS)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是由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的WilliamW.K.Zung于1965年编制的,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抑郁自评量表之一,用于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 抑郁自评量表(SDS)由20个陈述句组成。每一条目相当于一个有关症状,按1-4级评分。评定时间跨度为最近一周。20个条目反映抑郁状态四组特异性症状: 1.精神性-情感症状,包括抑郁心境和哭泣; 2.躯体性障碍,包含情绪的日间差异、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性欲减退、体重减轻、便秘、心动过速和易疲劳;

3.精神运动性障碍,包含精神运动性迟滞和激越; 4.抑郁的心理障碍,包含思维混乱、无望感、易激惹、犹豫不决、自我贬值、空虚感、反复思考自杀和不满足。 抑郁自评量表(SDS)为短程自评量表和问卷,能有效地反映抑郁状态的有关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情况,评分不受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并且操作方便,容易掌握,因而应用十分广泛,可用于心理咨询中判断来访者的抑郁程度,也可特别应用于综合医院以发现抑郁症病人。 评分说明:SDS按症状出现频度评定,分4个等级:从无或偶尔、有时、经常、总是如此。若为正向评分题,依次评分粗分1、2、3、4。反向评分题(前文中有x号者),则评分4、3、2、1。总分在20—80分之间。 SDS评定的抑郁严重度指数按下列公式计算:抑郁严重度指数=各条目累计分/80(最高总分)。指数范围为0.25~1.0,指数越高,抑郁程度越重。 Zung氏等提出抑郁严重度指数在0.5以下者为无抑郁; 0.50~0.59为轻微至轻度抑郁;0.60~0.69为中至重度抑郁; 0.70以上为重度抑郁。(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195) 三、解释和常模(有划分) 解释

监管场所中有童年期躯体情感虐待史羁押人员的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论著· 监管场所中有童年期躯体情感虐待史羁押人员的 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o custody personnel with childhood emotional and physical abuse 杨亚明1,郑爱明2,张慧颖3,杨浩1,徐波4,包青松 4 YANG Ya-ming ,ZHENG Ai-ming ,ZHANG Hui-ying ,YANG Hao ,XU Bo ,BAO Qing-song 1.江苏省宜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4200;2.南京医科大学;3.哈尔滨医科大学;4.宜兴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摘要:目的改善监管场所羁押人员中有童年期躯体情感虐待史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对心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评估。方法经过虐待史调查和心理评估,建立羁押人员心理团体咨询小组,同时建立19个配对对照组,由注册心理咨询师进行8次团体辅导心理,比较干预前后及干预组与对照组心理测量结果的差异。主要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及因子分得分差值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经心理干预后,前后自身对照各因子得分差值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前后大多数因子分 差值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干预组与配对对照组比较,干预前后2次SCL-90评估中大多数因子分差值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监管场所中有童年期躯体情感虐待史的羁押人员进行一定的系统的心理干预是需要的,能有效地改善其心理健 康水平。 关键词:监管场所;羁押人员;躯体情感虐待;童年期;心理干预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257(2013)02-0132-03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o custody personnel with childhood emotional and physical abuse YANG Ya-ming *,ZHENG Ai-ming ,ZHANG Hui-ying ,YANG Hao ,XU Bo ,BAO Qing-song * Yix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Jiangsu ,214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of custody personnel with childhood emotional and physical abuse in prisons ,and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childhood abuse and their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 19persons of custody personnel with childhood emotional and physical abuse were selected a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group and 19persons as control group ,they received 8times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by 10registered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teachers.The difference of the data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as compared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assessment was performed with SCL-90and factor score difference.[Results ]I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every factor of SCL-90scale in intervention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s ,while in control group on most factors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ignificant .Comparing the control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 ,the differ-ences on most factors were significant both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s.[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s needed for custody personnel with childhood emotional and physical abuse in prisons ,it can improve their mental health levels. Key words :Prisons and organs in charge of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Custody personnel ;Emotional and physical abuse ;Child-hoo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基金项目:无锡市卫生局立项(项目编号:2009- XM0908)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儿童期受虐待产生的社 会危害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1-2],有学者发现,受虐待的儿童成年后暴力犯罪率是没有受虐待儿童的 2倍[3]。另有研究发现,父母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忽视而导致的人格缺陷等心理问题也使其反社会行为的发生概率增高。由此,如何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已成为目前研究的新领域 [4] 。我们通过调查监 管场所羁押人员目前的心理症状以及童年期躯体情感虐待史,有针对性地进行团体心理干预后,探讨其干预效果,从而为监管场所开展羁押人员心理矫治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1.1研究对象的总体来自某监管场所2010年3月10日—6月10日新入所的全部羁押人员,全部为男性,共计172人。 1.1.2调查问卷本研究采用童年期虐待问卷[4]和 症状自评量表(SCL-90)[5],童年期虐待问卷由哈尔滨 医科大学张慧颖等设计, 4种虐待经历,每种经历有10道题目左右,有1道答为“经常”的,即认定为此种经历 为 “经常”(得分为1),以此类推,有一道答为“有时”的,即认定为此种经历为 “有时”(得分为2);只有全部答为“从来没有”的,认定为无(得分为3)。SCL-90是2 31职业与健康2013年1月第29卷第2期Occup and Health ,Jan.2013,Vol.29,No.2

抑郁自评量表(SDS)

抑郁自评量表英文名称为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由William W.K.Zung于1965年编制,为美国教育卫生福利部推荐的用于精神药理学研究的量表之一,由量表协作研究组张明园(中华医学会精神卫生学会主任委员)、王春芳等于1986年对我国正常人1340例进行分析评定修订中国常模。该量表因使用简便,应用颇广。为自评量表,用于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1972年Zung氏增遍了与之相应的检查者用本,改自评为他评,称为抑郁状态问卷(Depression Status Inventory,DSI)。能全面、准确、迅速地反映被试抑郁状态的有关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本测验为短程自评量表,操作方便,容易掌握,不受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应用范围颇广,适用于各种职业、文化阶层及年龄段的正常人或各类精神病人。包括青少年病人、老年病人和神经症病人,也特别适用于综合医院以早期发现抑郁症病人。但如受试者文化程度较低或智力水平稍差则不能进行自评。目前在各大医院中被广泛使用。 注意事项: 下面有20条题目,请仔细阅读每一条,把意思弄明白,每一条文字后有四个格,分别表示: A:没有或很少时间(过去一周内,出现这类情况的日子不超过一天); B:小部分时间(过去一周内,有1-2天有过这类情况) C:相当多时间(过去一周内,3-4天有过这类情况) D: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过去一周内,有5-7天有过这类情况)施测时间建议:5-10分钟 1.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 2.我觉得一天之中早晨最好; 3.我一阵振哭出来或觉得想哭; 4.我晚上睡眠不好; 5.我吃得跟平常一样多; 6.我与异性亲密接触时和以往一样感觉愉快;

童年完整

阅读目标 1、初步了解高尔基,了解《童年》写作背景 2、通过阅读、交流学习,知道要抓住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来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学会运用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和环境描写对人物进行分析,并从中受到启发,珍惜生活。 3、熟读《童年》一书,对阿廖沙、外祖母和外祖父有自己的分析。 4、赏析精彩片段描写。 内容:我们的小主人公阿廖沙彼什科夫在小说中出现的时候,适逢其父病逝,但他年仅三岁,还不懂事,不知道丧父的痛苦。聪明善良的外祖母把阿廖沙和他母亲接到尼日尼城外祖父家中。但母亲很快又离开了。这是一个弥漫着小市民习气的家庭。在冷酷的生活中外祖母成了阿廖沙最知心、最亲近的人。外祖母年轻的时候。曾经残废的母亲流浪四方,靠织花边的手艺勉强户口。浪迹四方的她搜集和传唱了很多优美动听的民间传说和诗歌。外祖母那动人的歌声和优美的民间故事给小阿廖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刚到外祖父家不久,阿廖沙看到大人能把白布变成五颜六色的东西觉得很好玩,他在表哥的怂恿下把过节用的白布染成了黑色。结果喜怒无常的外祖父大动肝火,不顾外祖母的阻拦,把小阿廖沙狠狠打一顿。一天夜里,突然染坊失火,火势凶猛,无法扑救。这场大火把染坊化为灰烬。于是外祖父只好让两个儿子分家分家后,阿廖沙仍然跟着外祖父、外祖母一起过。外祖父交他认字,外祖母讲童话和故事,读诗给他听。不久,外祖父买了一所房子,在所有的房客中,阿廖沙最喜欢一个被称为化学家的人。此人衣衫褴褛,不修边幅,省上老带着化学试剂的气味。他落落寡欢,但对阿廖沙却非常和蔼。他要阿廖沙好好学写字,好把外祖母这些优美动人的故事记下来。阿廖沙则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想这位大朋友倾诉。可是好景不长,其他房客们和外祖父都认为这个勤勉的科学家搞“邪魔鬼道”,最后干脆把他撵走了。这事气的阿廖沙大叫:“你们全是混蛋!”这以后阿廖沙经常同车夫彼得伯伯一起玩。彼得伯伯常常给他讲起自己从前的主人——个女地主残酷摧残农奴的故事。不料,一天彼得伯伯在花园里自刎而死。原来他时常干些偷窃教堂的勾当,案发后畏罪自杀。小阿廖沙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阿廖沙的母亲从远方又回到外祖父家中。他教阿廖沙背诗,学算术。阿廖沙很聪明,他很讨厌书本上那些不合口法的,枯燥无味的诗。这时他能把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事情加上自己的想象,编成歌:“在我们大门口,无数孤儿和老头,哀号乞讨,到处奔走,讨来的都给了彼得罗芙娜,他卖了钱好买牛,在山沟里喝烧酒。”在得知母亲准备再嫁时,阿廖沙非常反感,可是又有什么办法!母亲嫁给一个破落贵族子弟。这个纨绔子弟很不成器,转眼之间就在赌场输尽了家产,成了穷光蛋。阿廖沙同他们一起过。看到继父喜新厌旧,百般虐待怀孕的母亲,心里十分气愤。阿廖沙开始正式上学了。他穿的母亲的皮鞋,而且没有《新约使徒传》这本神学课本,所以屡遭教师白眼。阿廖沙也想出一些恶作剧来加以报复。他学习很好,学校却打算开除他。幸好主教来学校视察,发现他聪慧过人,无所不至,露出欣赏之意,这才保住了他的学籍。他念完三年级的时候,因为成绩优秀学校奖给他好几本书。在念书期间,他又回到了外祖父家里。此时外祖父已经破产了,他变成了一毛不拔吝啬鬼,同外祖母分开过,就连茶叶也要一片片地平分。外祖母阿廖沙只好自己养活自己。阿廖沙放学后就走遍大街小巷捡破烂。这种街头生活是他结识了一批天真、正直的穷苦孩子,他们行动一致,配合默契,患难与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念完三年学之后,阿廖沙永远离开了学校,不久母亲又离开了人世。于是这个不幸的孤儿告别了饱尝善恶的童年,走向苦难的人间。 第一课时作业 一、填空题

抑郁自评量表简介

量表的内容 1.我感到情绪沮丧、郁闷 2.*我感到早晨心情最好 3.我要哭或想哭 4.我夜间睡眠不好 5.*我吃饭像平时一样多 6.*我的性功能正常 7.我感到体重减轻 8.我为便秘烦恼 9.我的心跳比平时快 10.我无故感到疲劳 11.*我的头脑像往常一样清楚 12.*我做事情像平时一样不感到困难 13.我坐卧不安,难保持平静 14.*我对未来感到有希望 15.我比平时更激怒 16.*我觉得决定什么事都很容易 17.*我感到自己是有用的和不可缺少的人 18.*我的生活很有意义 19.假若我死了别人会过得更好 20.*我仍旧喜爱自己平时喜爱的东西 【项目与评分】: 该量表包含20个项目,采用1礴分的4级评分法,其中10个项目为顺向, 即:1二无;2二有时;3=经常;4二持续;其余10个项目为反向,即:1=持续; 2二经常;3二有时;4二无。 “*”为反序计分项目。 【结果分析】: 方法一:病情严重程度指数目字O项评分累加分180)*100%。病情严重程度指数:50%以下无抑郁;50%~59%为轻度抑郁;60%~69%为中度抑郁;70% 以上为重度抑郁。 方法二:把各题的得分相加为粗分,粗分乘以1.25,四舍五入取整数即得 到标准分。抑郁评定的临界值为50分,分值越高,抑郁倾向越明显。 本软件系统采用两种方法的结合,把测评得到的总分乘以,.25,四舍五入 取整得到标准分,标准分在50分以下的为无抑郁症,标准分在50~59分之间的为轻度抑郁症患者,标准分在60~69分的为中度抑郁症患者,标准分在70 分以上的为重度抑郁症患者。

早在国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是M·A.汉密尔顿于1960年编制,1967年又发表了新版本。是评定抑郁状态时使用得最广泛最普遍的量表,原先仅有17项内容,几经修订,发展为24项。每项均有说明及评分指导,本量表是经典的抑郁评定量表,久用不衰,但方法简单,标准明确,可用于抑郁症、焦虑症等多种疾病的抑郁症状的评定,尤其适用抑郁症。而本项目研究是根据w.K.Zung于1965年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e一,-ratingoepressionscale,SDS)改编而成。它具有使用简便并能良好地反映抑郁状态及其变化等特点。 该量表还具有全面、准确、迅速地反映被试抑郁状态的有关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为临床心理学诊断、治疗以及病理心理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量表为短程自评量表,操作方便,容易掌握,不受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应用范围颇广,适用于各种职业、文化阶层及年龄段的正常人或各类精神病人。包括青少年病人、老年病人和神经症病人。也特别适用于综合医院以早期发现抑郁症病人。 w.K.Zung编制的量表也称做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一般在十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由20个问题组成,每一个问题代表着抑郁症的一个症状特点,合起来,可以反映出抑郁症的抑郁,心情、躯体不舒服的症状,精神运动,行为症状以及心理方面的症状。而且可以判断出抑郁的轻重的不同程度及有没有抑郁症状。 但是此量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使用前应注意以下几点:这是个自我评定量表,因此,要病人或怀疑心情不好的人自己评定,别人不要提醒,更不要加以帮助评定或提出意见,来改变病人的看法。如果看不内容时,别人可以给念,由病人自己评价是什么水平,有还是没有……此量表评定的时间,不是几小时,1一2天内的体会,时间范围一般应该至少是,周的时间,如果是第一次评定,最好是两周的时间为合适。 [1]青少年抑郁自评量表统计积分系统郑楠2008 10 [2]查尔斯·杰克. 了解心理测验过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人格因素在童年期虐待对成年女性抑郁影响的中介作用研究

人格因素在童年期虐待对成年女性抑郁影响的中介作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8-09-03T11:59:37.2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作者:位照国(通讯作者)戎笛声杨颖佳丘日阳李欣瑩[导读] 人格因素中介了童年期虐待对成年抑郁的影响;神经质人格完全中介了情感虐待和性虐待对成年期抑郁的影响。 (深圳市康宁医院? 广东深圳 518020) 【摘要】目的:检验人格因素在童年期虐待和成年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是否不同类型的童年期虐待对成年期抑郁的影响存在不同的中介机制。方法:从湖南两所大学抽取大学女生,完成儿童创伤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采用相关分析、结构性线性回归方程来检验人格因素在童年期虐待影响成年抑郁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共485人完成调查,16.6%有童年期虐待,忽视最常见;除躯体虐待外,其他所有童年期虐待因子都对抑郁总分有统计学意义的预测,控制人格因子影响后,忽视因子对抑郁总分的预测仍有统计显著性。结论:人格因素中介了童年期虐待对成年抑郁的影响;神经质人格完全中介了情感虐待和性虐待对成年期抑郁的影响,部分中介了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的影响,而外向性人格和精神质对除躯体虐待之外的其它童年期虐待因子均有部分中介作用;忽视可能有着不同于其它虐待类型的中介机制。 【关键词】人格因素;童年期虐待;抑郁;女性;中介作用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3-0348-03 1.背景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被列为全球疾病负担的第四位原因。在抑郁症的风险因素中,童年期虐待尤其引人注意。童年期虐待的定义是在18岁之前由监护人实施的虐待或忽视,通常包括: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国内研究发现童年期虐待的罹患比例在8.7%~26.6%之间[1]。Chapman等曾发现情感虐待对抑郁症终生罹患有强预测作用[2]。此外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期是人类大脑中枢神经网络的关键发展阶段,童年期虐待对人脑区域性神经网络构筑存在着影响[3],这种影响痕迹是深刻而持续终生的,对神经可塑性和神经元连接有负面影响,所以人格因素与童年期虐待的关系自然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人格特征是与抑郁症和童年期虐待有密切联系的重要风险因子[2]。研究发现神经质和外向性是抑郁症的风险因素[4],而童年期虐待可能通过与某些基因表型的相互作用影响神经质的形成[5]。作为早期负性经历,童年期虐待并不能直接激发抑郁症的发生。研究发现童年期虐待可能会通过其他中介从而间接影响成年期抑郁的发生[6]。但童年期虐待和哪些中介因素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目前并不完全清楚。我们认为童年期虐待可能是通过人格特征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成年期抑郁的发生,因此开展本研究来检验人格在童年期虐待和成年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并研究是否不同类型的童年期虐待对成年期抑郁的影响存在着不同的机制问题。研究将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童年期虐待与成年期抑郁之间的关系。 2.方法 2.1 对象 研究以中南大学和湖南第一师范大学大学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大学一年级中整班抽样抽取10个班进行问卷调查,参与者均完成童年期虐待、人格特征和抑郁的测量。入组标准:(1)大于18周岁;(2)健康;(3)无精神疾病病史。共计有622名学生参与了研究,由于性别因素对童年期虐待和成年抑郁有着明确的影响,为纯化研究,仅选取其中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入组筛选后共计有485名学生纳入研究。 2.2 工具 (1)童年期虐待:研究采用儿童创伤问卷(CTQ)来测量童年期虐待。CTQ是一项28条目的自评问卷,在中国人群中具有较好的信效度[7]。CTQ有五个因子: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2)人格: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量人格。EPQ是1975年出版的一项人格自评问卷,包括神经质、外向性和精神质。(3)抑郁:研究采用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成年期抑郁。SDS是由美国杜克大学William W.K. Zung设计的,用于测量抑郁障碍者的抑郁严重程度,计分指标为总分标准分。 2.3 方法 按照Kenny的理论[8],需要用结构性线性回归方程模型来验证变量是否存在中介作用,该结构方程模型建立的基本条件是中介作用的三方变量(自变量IV、因变量DV和中介变量MV)必须相互之间存在显著性的线性相关关系。分别建立IV对DV的线性回归方程、IV对MV的线性回归方程、和IV与MV对DV的线性回归方程。如三个回归方程均具有显著性,则能说明MV中介了IV对DV的影响,另外在纳入IV和MV 对DV的回归方程中,如果IV的系数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则说明MV起完全中介作用,反之IV的系数也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则说明M的作用是部分中介作用。我们的假设是EPQ在CTQ与SDS之间起中介作用。统计分析第一步是检验EPQ因子得分与CTQ因子得分和SDS标准总分之间是否存在线性相关,第二步是以CTQ因子得分作为自变量(IV),以EPQ因子得分作为可能的中介变量(MV),以SDS标准总分为因变量(DV),建立结构式线性回归方程,检验EPQ因子的中介作用。最后一步是为了验证结构式回归方程的分析结果,我们采用偏相关分析控制EPQ因子得分来分析CTQ因子得分和SDS标准总分之间的线性相关显著性。上述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0进行。选取双尾检验,取P值<0.05为显著性标准。 3.结果 3.1 研究样本年龄均在18~22岁,平均年龄18.83岁,其中68例(1 4.4%)SDS得分超过50分,79例(16.6%)报告有少一种童年虐待,CTQ阳性的案例中躯体忽视最多,情感忽视次之,忽视(躯体忽视、情感忽视)阳性者共有61例(77.2%),虐待阳性(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者有32例(57.0%),其中仅有一种虐待类型的阳性案例有64例(81.0%)。 3.2 除了躯体虐待之外,所有的CTQ因子得分与所有EPQ因子得分以及SDS标准总分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的线性相关,所有EPQ因子得分与SDS总分也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的线性相关(表1)。除躯体虐待,所有CTQ因子均显著预测了SDS总分,也均显著地预测了EPQ 因子得分(表2)。在CTQ各因子对SDS总分的回归方程中纳入EPQ的神经质因子后,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对SDS总分的预测具有高度统计学显著性,但所有虐待因子未发现显著性;在将EPQ因子逐一纳入CTQ各因子对SDS的回归方程中时,除躯体虐待外,其它CTQ因子均

童年主要情节

故事情节:阿廖沙(即童年高尔基)很小的时候,父亲得病死了,母亲带着他回到外公外婆家。 阿廖沙母亲的到来引起了大舅米哈伊尔与小舅雅科夫的争斗,他们怕母亲来讨要嫁妆,闹着分家,一家人打成一团。阿廖沙初步认识到外公家弥漫着的相互仇恨的气氛。大舅捉弄老裁缝格里戈里,让侄子把烧得滚烫的顶针放在格里戈里手边,不料却被外公无意中戴上,外公把孙子抽了一顿。阿廖沙因为把桌布放到染桶里也被外公狠狠打了一顿,打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幸灾乐祸,连母亲也因害怕外公而不敢阻止他,只有外婆一人护着阿廖沙。打过阿廖沙后,外公来看他,给他讲起自己年轻时候在伏尔加河畔当纤夫时的情景,阿廖沙觉得外公像一朵云彩似的迅速地长大,由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变成童话中的大力士。挨打之后,阿廖沙结识了小伙子茨冈,他成了阿廖沙最好的朋友,每次阿廖沙挨打时,他总把胳膊伸出去帮他挡着。每逢礼拜六,他带着阿廖沙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他擅长跳舞,幻想着有一副好嗓子。阿廖沙非常爱他,但他却被两个舅舅强迫着扛承重的橡木十字架去坟地,中间绊倒后,被十字架压在下面,因失血过多死掉了。 茨冈死后,阿廖沙更加依恋外婆。睡觉前,给外婆开玩笑,外婆给他讲上帝与小鬼的故事。外婆是阿廖沙最喜欢的人。 “外婆到来之前,我仿佛在昏睡,仿佛躲在黑暗中。她的出现唤醒了我,使我见到了光明,她把我周围的一切联结起来,把这一切编织成色彩缤纷的花边图案。她很快就成了我终生的朋友,成了我最贴心的人。她最理解我,也是我最珍贵的人,这是因为她对世界充满了无私的爱。这种爱使我感到充实,使我在艰难的岁月里充满了坚强的力量。”外婆知道的故事、诗歌、传说、童话多得不计其数,阿廖沙听的入了迷。一天晚上,家里突然失了火,家里人惊慌失措,外婆却非常勇敢,用一只空袋子蒙着头,身上批着马被,毫不畏惧地冲进火里,从里面抱出一只水桶大的盛满硫酸盐的瓶子,又镇定地指挥别人灭火。大火后,又忍着巨痛去接生孩子。 一开春,舅舅们就分了家,外公为自己买了一所新房,阿廖沙仍跟着外公外婆住。这是一段节奏平缓的日子,阿廖沙接触的人只有外公外婆。外婆向他讲述自己的身世。外婆也是孤儿,母亲一贫如洗,而且是个残废,为了生活,外婆跟随母亲四处流浪、乞讨,后来靠外婆织花边维持生活。外公也讲起小时候与法国兵相处的事情。这段时间外公开始教阿廖沙识字。外公老病复发,动手打

贝克抑郁自评量表

贝克抑郁自评量表 贝克抑郁自评量表是专门评测抑郁程度的。整个量表包括下面21组项目,每组有4句陈述,每句之前标有的阿拉伯数字为等级分。可根据一周来的感觉,把最适合自己情况的一句话前面的数字圈出来。全部21组都做完后,将各组的圈定分数相加,便得到总分。依据总分,就能明白无误地了解自己是否有抑郁,抑郁的程度如何。 贝克抑郁自评量表 抑郁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位于世界150种常见疾病的第4位,并有进一步提升的趋势。全世界范围内,有三亿四千万抑郁症患者。它对人的劳动能力具有非常严重的损害,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绩效、人际交往以及日常生活,更有约10%~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自杀死亡。有专家甚至声称,我们正处于一个"抑郁的时代"。 折叠题目 (一) 0.我不感到悲伤。 1.我感到悲伤。 2.我始终悲伤,不能自制。

3.我太悲伤或不愉快,不堪忍受。 (二) 0.我对将来并不失望。 1.对未来我感到心灰意冷。 2.我感到前景黯淡。 3.我觉得将来毫无希望,无法改善。 (三) 0.我没有感到失败。 1.我觉得比一般人失败要多些。 2.回首往事,我能看到的是很多次失败。 3.我觉得我是一个完全失败的人。 (四) 0.我从各种事件中得到很多满足。

1.我不能从各种事件中感受到乐趣。 2.我不能从各种事件中得到真正的满足。 3.我对一切事情不满意或感到枯燥无味。 (五) 0.我不感到有罪过。 1.我在相当的时间里感到有罪过。 2.我在大部分时间里觉得有罪。 3.我在任何时候都觉得有罪。 (六) 0.我没有觉得受到惩罚。 1.我觉得可能会受到惩罚。 2.我预料将受到惩罚。 3.我觉得正受到惩罚。

(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整理

选择题: 1.提出父性原理与母性原理的心理学家是( b ) A.皮亚杰 B.河合隼雄 C.劳恩菲尔德 D.拉扎鲁斯 2.将“正常”看作不存在心理病理问题的是下列哪种心理健康判断标准?( c ) A.理想状态的标准 B.统计学的标准 C.病理学的标准 D.适应过程的标准 3.为从出生到6岁儿童设计的,其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发展任务,检查出儿童在动作、语言和社会性等发展方面的明显迟滞的是( a ) A.丹佛发展筛选测验 B.韦克斯勒学前儿童智力量表 C.麦卡锡儿童能力量表 D.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 4.条件反射理论的创始人是( d )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5.依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d ) A.皮亚杰 B.拉扎鲁斯 C.劳恩菲尔德 D.鲍尔比 6.罗杰斯的______是人本主义心理疗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b ) A.“沙箱疗法” B.“患者中心疗法” C.“非指导性游戏疗法” D.“行为治疗法” 7.理性情感治疗的主要目标是( c ) A.增强个体的责任感 B.使儿童建立正向的自我概念 C.增加幸福,减少痛苦 D.增加个体的自我效能 8.儿童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和协调的基本心理条件是 ( a ) A.正常的智力水平 B.适度的情绪反应 C.融洽的人际关系 D.统一协调的行为 9.下列哪一个理论不属于 ...行为主义理论( d ) A.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 B.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C.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D.弗洛伊德的精神动力学理论 10.世界上第一套智力测验量表是( b ) A.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 B.比纳—西蒙量表 C.韦克斯勒学前儿童智力量表 D.麦卡锡儿童能力量表11.皮亚杰认为,0-12岁儿童可能完成______个阶段的认知发展。( b ) A.三B.四 C.五D.六 12.现代心理健康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c )。 A.皮耐尔出版《一颗失而复得的心》 B.第一届国际心理健康大会成立 C. 康涅狄克州心理健康协会成立 D.比尔斯提出废除对精神病人的约束 1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根据儿童的______来归纳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 a ) A.年龄发展 B.心理发展 C.经验发展 D.思维发展 14.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认为人的大量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 模仿而获得的,不一定都要通过尝试错误学习和进行反复强化。这是( a ) A.社会学习理论 B.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C.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 15.增加幸福,减少痛苦是下列哪种理论的主要目标? ( d ) A.行为主义学派 B.个体心理学派 C.沟通分析理论 D.理性情感理论 16.妊娠期妇女营养不良、用药不慎或情绪过激,都会影响儿童的( c ) A.遗传因素 B.机体损伤 C.先天素质 D.生化改变 17.对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因素在理论上的探讨最具说服力的是( d ) A.“生物”模式 B.“心理”模式 C.“社会”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18.20世纪初,开拓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评估之先,制订了儿童“发展时间表”的心理学家是( d ) A.比尔斯 B.亨特 C.皮亚杰 D.格塞尔

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

儿童期(16岁以前)的成长经历 指导语:本问卷调查的是您儿童期(16岁以前)的成长经历。请根据您当时的体会从“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五个选项中选出最适合您情况的答案,如果您不是很清楚,请尽量估计。 在开始之前请交给受访者一份空白量表。 在16岁之前: 1. 当时家里没人关心我的饥饱。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 当时有人照顾我、保护我。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3. 当时家里有人喊我“笨蛋”、“懒虫”或“丑八怪”等。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4. 当时我的父母因为酗酒、吸毒或赌博而不能照顾家庭。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5. 当时家里有人重视我。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6. 当时家里没人管我衣着冷暖。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7. 当时我感到家里人爱我。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8. 当时我觉得父母希望从来没有生过我。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9. 当时家里有人把我打伤的很重,不得不去医院。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0. 当时我家的状况需要改善。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1. 当时家里有人打得我皮肤青紫或留下伤痕。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2. 当时家里有人用皮带、绳子、木板或其它硬东西惩罚我。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3. 当时家里人彼此互相关心。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4. 当时家里有人向我说过侮辱性或让我伤心的话。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5. 我当时受到了躯体虐待。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6. 我觉得我的童年比任何人的都完美。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7. 当时我被打得很重,引起了老师、邻居或医生等人的注意。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8. 当时我觉得家里有人恨我。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9. 当时家里人关系很亲密。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0. 当时有人以带有性色彩的方式触摸我或让我触摸他/她。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1. 当时有人威胁让我同他/她做性方面的事。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2. 我觉得当时我的家好得不能再好了。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3. 当时有人试图让我做或看性方面的事。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4. 当时有人猥亵我,如耍流氓、动手动脚等。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5. 当时我的心灵受到了折磨或虐待。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6. 当时有人关心我的身体健康。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7. 我当时受到了性虐待。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8. 当时家是我获得力量和支持的源泉。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在您的一生中,第一次性行为时您多大年龄?岁(如从来没有,填“8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