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申论复习资料

申论复习资料

申论复习资料
申论复习资料

答案

:新时期大学生“上山下乡”运动

要把这件事办好,需要相关各方作出努力:

第一,政府要对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出台相应的扶持和鼓励政策。要建立和完善“上山下乡”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待遇、大城市户籍、优先提干、推荐考研等鼓励政策。拓展“上山下乡”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另外,要努力拓宽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成才的渠道,不能仅限于“村官”一种途径,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平台。

第二,农村要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搞清楚本地区哪些岗位需要大学生,需要什么专业的大学生,大学生来了能干什么,有什么发展前途,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提供什么样的生活条件和经济待遇等。

第三,作为大学生,一方面要把基础打牢,确有一些“真本事”,有专长,到农村能发挥作用,逐渐能独当一面;另一方面,也要有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

第四,基层单位要经常组织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参加各项社会活动,特别是结合他们的所学专业和实际需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促使他们的知识不断更新,经验不断丰富,能力不断增强。同时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必要的激励措施,对大学生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及时给予评价,对先进典型和突出人物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并作为进一步提拔使用的依据。

第五,社会要营造氛围。社会特别是媒体应该正确引导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要多将笔头和镜头对准农村和中小企业,多宣传那里发生的故事,多讴歌那里的先进人物。努力营造一个不尚浮华、脚踏实地的社会风气。

网络问政问题

上网访民意,下网解民忧——让网络问政切实发挥效力网络问政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形式,是网民也可以说是广大群众参与政治的一个新型而有效的平台。在广阔的互联网时代,正确进行“网络问政”,已经成为贴近民众、走群众路线的一种新要求,成为考量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政治智慧和行政能力的一项新指标,成为当前执政观念和政治文化的一个新变迁。

人民网近日关于“网络问政”的大型调查显示,近七成网友对“网络问政”充满期待,但同时也对“网络问政”的效果持观望、质疑态度。在回答“您相信官员通过网络回复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吗?”时,选择“不知道”的占51%,选择“不相信”的占21%,而选择相信的仅占15%。

不少网民反映,当前网络问政多停留于“问”和“听”,答复、督办、采纳则往往少有下文。如果“只听不办”,让网民“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那么网络问政无异于做秀。个别地方官员搞出来的动静很大,然而更多的似乎是为了展示其“亲民形象”。网络问政,要“问”有“答”;“问”只是动因,“行”才是目的。既“上网访民意”,又“下网解民忧”,切实解决群众通过网络反映的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是网络问政的主旨。

我们认为,要发挥网络问政的效力,宜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研究网络,熟悉网络,善于运用网络,学会用网民能够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开展网络交流。这是实现网络问政的前提和保障。

第二,通过网络征求民意不能仅仅限于中央政府的自觉行为,而且也应该成为每一级地方政府的自觉行为。要把通过网络征求民意形成机制。为此,各级政

府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放下架子,充分认识到网络已成为民众表达自身诉求、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通道,并遵循公开互动的原则,切实关注和体察民情民意。

第三,将“网络问政”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并真正督促落实。网络问政,要“问”有“答”。“问”只是动因,“行”才是目的。既要“上网访民意”,更要善于“下网解民忧”。要及时采取措施把网络中发现的问题转入现实工作渠道加以研究解决。

第四,给网友的答复、办理意见反馈、办理情况通报等需要有制度来规范保证。应积极尝试推行备案制、回访制、追究制等切实有效的制度。从法治的高度,明确官员必须履行的责任和承担的义务,将网民留言办理作为考核各级公务人员的常态工作,把办理效果的评价权交给广大网民,真正让这项好政策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大力倡导网络文明,规范网络行为。进一步推动网络建设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序化。将网络建设成新时代民意表达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标志性建筑”。

第六,作为网民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参政议政能力,既有感而发,如实反映信息,表达民意,又全局在胸,积极建言献策,提供真知灼见,给党和政府的决策作有用的参考,使网络真正成为“民意直通车”。

总之,有效开展网络问政是进入E时代的需要,是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社会和服务型政府的需要。通过网络问政的形式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纳计于民才能真正实践“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国家的决策也才能更加民主、科学。

:酒后驾车问题

整治酒后驾驶刻不容缓

在中国逐渐步入一个“汽车时代”之时,酒后驾驶导致的事故也越来越多,酒精正在成为越来越凶残的“马路杀手”。从去年12月成都的孙伟铭醉酒驾车撞死4人,到今年6月30日南京的醉酒司机张明宝驾车撞死5人,再到8月4日杭州的魏志刚酒后驾车撞死马芳芳等等,无辜行人被撞的悲剧一再上演。

酒后驾驶为何屡禁不止?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期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70.O%的人首选“司机有侥幸心理”,69.8%的人认为是“违法成本过低”,64.1%的人表示“公众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薄弱”,59.2%的人表示“公众普遍缺乏尊重生命的责任意识”,22.0%的人选择了“代驾市场没有形成规模”。

我们认为治理酒后驾车应将严惩、严查、严格教育相结合,具体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通过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体大力开展公共安全意识教育,增强广大群众尤其是驾驶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改变传统的酗酒陋习,杜绝侥幸心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交通安全氛围。

第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酒后驾车的违法成本。借鉴国际通行做法,修订酒后驾驶的认定标准,细化酒后驾驶的处罚标准,加大对酒后驾驶交通违法的惩戒力度并规范处罚操作。凡酒后驾驶发生重大事故或醉酒驾驶的,可提高车辆保险费率,纳入银行个人不良记录。

第三,加强执法检查力度,提升交通部门的管理水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酒后驾驶,无论涉及什么人,不管什么理由,都要一视同仁,

从严查处,绝不允许开口子,绝不搞下不为例。同时,公安民警对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不处罚、从轻处罚,或者为酒后驾驶违法人说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

第四,在全社会开展交通安全监督配合工作。如对于拒绝向驾车司机出售酒类的饭店进行奖励,在饭店、酒吧等场所设置酒精测试仪,出台政策鼓励酒后代驾等。

第五,把酒后驾驶、闯红灯等严重交通违法纳入文明城市测评和单位内部管理考核体系。

治理酒后驾驶已刻不容缓。为此,从8月15日起,公安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严厉整治“酒后驾驶行为”专项行动,对酒后驾驶行为,一律按《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上限处罚。但严厉整治不只是两个月的需要,而是民众长期的需要。严厉打击酒后驾驶违法行为应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实现常态化。只有让“酒后驾驶”成为永远有电的高压线,才能让马路上的行人在汽车社会中有充分的安全感。

作答参考

精神文明建设问题

第一题:

给定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缺乏规范,是非观念、善恶观念、美丑界限混淆。缺乏爱心,对自身之外事情冷漠,事不关己则高高挂起。

二是受金钱至上观念和不良风气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客观存在,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

三是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道德底线缺乏,法律意识淡薄、政策观念淡薄、环境意识淡薄;

四是自私自利、冷漠歧视、破坏公物、破坏公共秩序等有损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

第二题:

造成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的原因有:

第一,社会的公德自觉性水平还不高,在行为举止上忽视个人自身,面对漠视和践踏社会公德的行为时缺乏维护道德的勇气和信心。

第二,我国法律和制度在社会公德、公民道德方面的不完善。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诉求和需要多元化使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形成部分矛盾。

第三,少数人公共道德意识不足,影响并带动周围人群。

第四,一些人价值观、人生观发生异化。随着市场经济这种文化理念向其他领域的逐步渗透,重个体利益轻集体利益、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价值诉求不断被强化,加之西方文化中消极因素的侵入,社会的价值观不断发生变化,对于某些社会行为的评价失去普遍公认的准则。

第三题:

“老汉砸车”反映了当前管理部门和有关机构职能缺失的问题。因此,管理部门和有关机构应该反思老汉砸车行为。如果不是相关政府部门对交通安全漏洞长期忽视,就不会引起群众如此的愤怒。政府职能缺失的地方很可能导致群众以非理性的行为造成社会的不和谐。闯红灯是道德缺失的表现,其代价或许是无辜

生命的丧失,政府部门必须先行。

砸车已经危害到公共安全。老汉砸车可能导致车毁人亡,影响周围很多围观群众的安全,老汉的行为已经涉嫌故意毁坏财物或者危害公共安全。

第四题:

针对提升公民道德水平,特提出以下措施:

一要重视和加强公民公德意识教育。积极同违反公德的行为作斗争。树立积极维护公德的意识,使自己的人格逐步走向完善。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公民道德教育的深化。

二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建立系统的维护社会公德的法律法规。

加强对公德建设的立法,对超越一定限度的不道德行为进行惩罚,并使遵守和维护道德的行为不至于付出太大代价,使人们在公德行为举止上有法可依。

三要政府积极倡导道德建设。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核心内容,具体到行为文明,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乱搭乱建乱摆摊点、不乱扔果皮烟蒂纸屑、不乱倒垃圾、不损坏公共设施、不参与赌博、不搞封建迷信等。引导群众自觉遵守公民道德。

反腐败问题

作答参考

第一题:各位来宾,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

早上好!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谨代表重庆市政府,就原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张搜、原执行局局长鸟小青等人涉嫌严重违纪事件的情况向全社会通报。

原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张搜和原执行局局长乌小青简介(年龄、学历、任职经历等),二人的违纪情况和处理结果。其他涉案人员的情况。

总结该案件的影响、教训等,说明今后市政府在预防、惩治司法拍卖环节腐败的举措。

发布会结束,谢谢大家。

第二题:

目前官员外逃已从过去的因案发仓促个人出逃‘发展到有准备、有预谋的家庭成员全体出逃;除少数因东窗事发·I一是决定出逃外,一般都要经过一年以上的准备时间,或者更长时间。他们首先选择好在国外的定居点,将配偶、子女以及财产转移到国外;二是在腐败行为尚未暴露之前,借教育群众要对党和国家忠诚迷惑外界,极力掩饰;三是一旦感觉到风吹草动,有东窗事发前兆,便迅速抽身外逃,与家人“会师”国外。

第三题: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遏制官员腐败的关键,为此:

首先,要积极开展面向各级官员的廉政警示教育。通过举行预防职务犯罪的报告、讲演等活动,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从思想上防止腐败萌茅的滋生。

第二,完善各级检察机关的执法行为规范。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涉嫌腐败的官员进行认真核查。一经查实,要严厉惩处,绝不姑息。

第三,实行官员财产申报政策,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自觉接受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效防止官员以权谋私,携赃款举家外逃。

第四,及时向社会公布政府对腐败官员的查处情况,彰显国家惩治腐败的决

心和力度,给腐败官员以强烈的心灵震慑。

第五,对于主动向检察机关进行问题申报,退还赃款赃物的官员,检方可根据自首和立功

情况的相关规定,对他们从轻处理。从而增强腐败官员的自省意识和自首意识.第四题:

日前,重庆万盛多所学校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在廉政警示教育课后主动向检察机关进行问题申报,退还违法所得11万余元。

这一事件说明,惩治腐败,除了依靠检查机关立案查处,依法严惩外,积极开展廉政警示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这能从思想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腐败人员常常心存侥幸心理,结合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实例开展反腐廉政教育,能够给以权谋私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慑,及时给他们敲响警钟,促使他们自我反省,主动向检查机关交代问题,积极退赃,争取宽大处理。对于没有腐败行为的官员,也能促使他们继续保持廉政作风,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

但是,另一方面,廉政教育一定要务实,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对于主动交代问题的相关人员,还应进行深入的调查核实,避免某些人员借口积极退赃,隐瞒更大的犯罪事实。还有,对退赃者、应进行必要的“隐私保护”,以免走漏消息,给某些腐败分子毁灭证据创造可能。

此外,政府部门的财务拨款及使用情况必须公开,接受广大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不给腐败分子创造机会和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遏制腐败。

第五题:

构筑防止“裸官”外逃的篱笆

“稞官”,是指那些配偶、子女以及财产都已转移到国外,自己独自留守国内的领导干部。一旦感觉到风吹草动,有东窗事发前兆,他们便会迅速抽身外逃,溜之大吉。令人忧虑的是,“裸官”并非个别现象,而是一个具有一定数量的群体。“裸官”虽并不能直接等同于腐败证据,但领导干部将自己的家人及财产转移到国外,至少可视为一种腐败的信号,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那些时刻准备外逃的官员对党和国家的背叛,其危害是极其严重的。一些“裸官”一在腐败行为尚未暴露之前,一方面在台上教育群众要对党和国家忠诚;另一4>-面,自己却悄然安排好了退路,随时准备“胜利大逃.亡”,与家人“会师’’国外。‘‘裸官”一旦外逃,势必给国家的政治、经济造成严重损害,同时也损害了党的形象。

由于事后追逃“裸官”遣返的成本高昂,不如把防线前移,修筑好防止‘‘裸官”外逃的篱笆。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防止“裸官”外逃,必须加强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要教育广大干部深入、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正理解和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使共产主义的理想深深地扎根于自己的脑海里、铭刻在自已的心目中,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长堤。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理想不变、信念不失、宗旨不忘、传统不丢、本色不改,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无限忠诚。

防止“裸官”外逃,必须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针对干邵容易犯错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及时制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完善规章,建立制度,为实施有效的管理监督提供制度保证。特别是要针对已暴露出的在干部管理监督上存在的薄弱点甚至空白点,从机制、管理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大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将监督的关口前移。尤其要

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及时纠正。除了对领导干部工作时间内的表现要监督外,还要强化对领导干部工作时间以外活动的监督管理,努力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领导干部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跟到哪里。

防止“裸官”外逃,关键是要从制度上切断贪官外逃的退路。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因公因私出国的管理,包括出国培训及因私出国护照的管理,对领导干部出国实行严格审批制度,对其直系亲属出国留学、定居实行申报备案及公示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家庭财产公布制度,领导干部必须定期向社会公布家庭财产及收入情况,及时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要加强对党员干部廉政情况的分析,对于群众反映比较大的干部,出国应从严控制。

总之,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从根本上杜绝“裸官”外逃现象,是从严治党,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惟有如此,才能有效打击腐败分子,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公务员考试申论 议论文事例素材积累

议论文事例素材积累(一) 湖北华图夏青青 100分的申论考试中议论文通常占35分—40分,很多同学谈作文色变,在写作文的过程没话说尤其是脑海中没有事例可举来论证观点。我们都知道,举例论证离不开事例,甚至在开头的时候也可以利用事例来引出中心论点,所以事例在议论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总结一些常用的事例。 一、诚信篇 1、立木为信 秦国时,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金。”老百姓议论纷纷,但无人行动。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后有一人将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铜),一分也没少。 2、烽火戏诸侯 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褒妃一笑,不顾众臣反对,竟数次无故点燃边关告急用的烽火台,使各路诸侯,长途跋涉,匆忙赶去救驾。结果,被戏而回,懊恼不已。幽王从此便失信于诸侯,最后,当边关真的告急之时,他点燃烽火却再也没人赶来救他了!不久,便死于刀下,亡了西周。 3、海尔砸冰箱 创业伊始,海尔提出“真诚到永远”的理念,以高质量、高品质实现企业对用户的诚信承诺。1985年,海尔总裁张瑞敏的一位朋友在厂里买一台冰箱,结果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朋友走后,张瑞敏把400多台冰箱检查了一遍,发现共有76台存在缺陷。当时冰箱的价格是

800多元,相当于一名职工两年的收入。张瑞敏说:“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欺瞒消费者。”他亲自抡起大锤子砸下了第一锤!很多职工流着眼泪砸了冰箱。然后,张瑞敏告诉大家——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4、孙氏兄弟信守承诺,按时发放农民工工钱 2010年2月10日,在北京当包工头的哥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把工钱发到农民工手上,不顾风雪,提前返乡途中遭遇车祸一家五口身亡;在天津的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来不及处理哥哥的身后事,赶在腊月二十九返乡,将33.6万元工钱一分不少地送到60余位农民工的手中。 5、青岛大虾事件 2015年10月4日,南京的朱先生和四川的肖先生,在青岛一家名为善德烧烤用餐时,各自都点了一份虾,点餐时菜单上标价38元,结账时,店老板却按每只虾38元的价格收费,经过多方协商后,最后两人分别给了烧烤店老板2000元和800元的餐费后离开。 6、毒疫苗事件 2016年3月11日,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查获了一起毒疫苗案件,在社会上引起悍然大波。2010年以来,庞某卫与其医科学校毕业的女儿孙某,从上线疫苗批发企业人员及其他非法经营者处非法购进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全国18个省市,涉案金额达5.7亿元。“问题疫苗”事件在舆论场中引发较大的恐慌情绪。北大教授称这种疫苗或致人死亡。很多婴幼儿接种此类疫苗后出现不良症状。 7、电信诈骗—徐玉玉事件 山东省临沂市一名家境贫寒的准大学生徐玉玉因接到骗子的诈骗电话,被骗走9900元学费,在当天傍晚与父亲报警返回时,该名女生突然昏厥,尽管在医院抢救两天多,仍因呼吸心脏骤停离世。

【国考指南】历年国考申论主题及命题趋势分析

【国考指南】历年国考申论主题及命题趋势 分析 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专业考试,公务员考试怎样的考题才能在彻查考生能力的同时有效地对考生的水平及实力进行区分,怎样的试卷组成才能不仅能沿袭考试中的经典题型在原有的基础之上不断改革创新,做到真正地与时俱进。 下面,小编就和广大考生来一探究竟,一起来分析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申论主题的变化及规律,以便考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申论更积极地进行申论备考。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以上试卷考查的是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弘扬主题,属于文化领域。材料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都有涵盖,谈到了当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困境,取得的成绩,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市(地)以下试卷考查的是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繁荣发展主题,属于文化领域。总的来说,文化主题不敏感,可以考查的角度较多,应加强重视。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以上试卷考查的是社会心理问题,属于社会领域。材料阐述了当前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各种社会矛盾多发、竞争压力加大、工作节奏加速、部分国民心理疾患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开始凸显。 市(地)以下试卷考查的是社会心态主题,也是社会领域。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体制转轨的社会转型期,可以说这一过程伴随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主题的变迁更是响应科学发展观的号召,无论省级还是地市都紧紧围绕科学来展开论述,指出了科学应该以人为本,满足人性化的需求。 2016国考申论试卷聚焦“以民为本”。将“民之所想,民之所盼”体现得淋漓尽致,不管是主题还是材料,都非常“接地气”,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让每个人都能有话可说。就整体而言表达出这样的意境:国家的崛起和强大、中国梦的实现是与每个中国民众密不可分的。 2017年国考申论试卷以“水智慧与城市发展”为主题,从城市水系建设入手,谈到河流水系规划理念、水生态文明建设、“水生态+扶贫”模式等,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揭示水的特点、智慧等,共涉及社会、文化、生态三个领域。而水的智慧与中国传统文化渊源颇深,能为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提供诸多指导。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副省级)以“想象力”为话题,材料主要以事例型为主,其他为辅。在题目设置上,采取五道题目模式。总体而言,稳中有变。 地市级以“有与无”为话题,材料主要以事例型为主,其他为辅。在题目设置上,采取五道题目模式。总体而言,难度加大,尤其是最后的文章写作。

申论复习资料分析

申论获得高分必须注意的九要九不要(转) 1)要有正确的分析视角──(符合题目要求的)公务员的视角。这种视角要体现在观点、论述、用词等各个层面。 2)要首先弄清楚哪些社会热点有可能是申论主题,要注意有针对性深入思考积累。 3)备考申论最好先认真阅读一本或几本好的参考书。申论参考书目前最推荐《樊政讲申论》,高守国的书以及《万能宝典》也值得参考。 4)对策的提出要全面、深入、准确而且一定要有切合实际的可操作性。写申论文章的时候,可以对如何才能施好对策进行深入分析。 5)作答申论要先看后面的作答要求(即题目要求),要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选择对给定材料的精读和泛读。 6)申论文章的主题要鲜明、准确、新颖,要有理智、郑重的写作态度。 7)申论文章语言要丰富有文采,要条理清晰,要具有较强的层次性、逻辑性。可以适当运用比喻、引用、排笔等修辞。 8)分析题要“一分为二”的全面、深入把握问题的实质。要尽量上升分析高度,比如联系科学发展观等。 9)要主次得当,申论文章要突出和把握好重点。不要过多的“标语口号”、“漫谈”式的空话套话。 1)不要简单的认为“答案都在材料里”,而应该在平时就对申论常见主题有一定的思考。(概括题除外。) 2)不要将一些存在较大争议的观点牵强的引入文中,千万不能出现认识上的错误。 3)不要有非理性的或是夸张的感情色彩。不要通篇仅仅是发人深省,而应该重点分析解决办法。 4)概括题不要占用过的时间,注意分配好作答时间。 5)不要过多的将时间花在看《半月谈》等报刊上,这种积累有大海捞针之嫌。 6)不要有绝对化的、偏激的语言。不要有过分的长句和长篇段落。不要将过多的描述性、记叙性语言写入申论文章。 7)分析题不要单纯“就事论事”,不要仅仅停留在给定材料涉及的思想内容。 8)不要使用牵强的修辞。修辞运用不恰到好处还不如不用。 9)不要字迹潦草、过多的涂改 这才叫申论!看完它,准过(我才找到的,真得非常好) 管理提醒:(静夜悠思) . (09-9-8 10:39) 一、吃透材料,阅读之前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乱七八糟的东西看成是一个整体。不论考试题目有什么要求,总是离不开三个问题,原因,现状,对策。 分析材料的时候要问自己五个问题: 1.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 3.问题的表现是什么, 4.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5.对策是什么。

申论试题构成要素分析

申论试题构成要素分析 导读:本文申论试题构成要素分析,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2010年国家公务员备考已经到了暑期黄金阶段,中的申论考试是一种具有综合性创新性的写作活动,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在于能否理解给定材料的内容和关系,而想要准确理解给定材料的内容,体现对给定材料的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应了解申论试题是怎样组成的,是从哪里剪取材料形成一个完整试题的。申论在九年来的发展变化中,已固定下来一些基本构成要素,锤炼出一套特定的格式。打开申论试题密封袋,首先看到的是试卷封面的注意事项,包括分数、时间限制、答题位置、限定书写工具及使用方式等,其中,答题时间一项,是申论作答的基本运行条件之一,目前各级各地申论考试答题时间一般为150分钟(个别地方采用120分钟),即两个半小时;其后是试卷的主体部分,包括试题、答题卡、答题稿纸等。 申论考试中的阅读资料非常之重要,是完成申论作答的基础,给定资料是作答的基本依据,所有的题型、所有的答案都要从资料中引申得出,这是申论考试试题最本质的特点。因此,只要吃透材料、理清规律,就一定能得出所有的答案。基本围绕同一主题,是指这些文字材料或图表大体上都在阐述同一个问题,围绕一个中心,遵守一个边界,单条材料彼此之间具有或大或小的关联性。之所以说是“基本”、“大体上”,是因为,材料并不都能说明问题、表达中心思想,有的

材料独立看有一定意义,放在全部材料的整体中却无关宏旨,与材料整体所反映出来的信息——给定资料的主题关系不大,甚至游离于中心之外,像是开市民会议从路边随意拉来的平头、中等个,有点相关性就都给堆在一起;但是材料与整体主题之间、材料彼此之间的关联性一定存在,所有材料大致不会逸出整体主题的边界。 申论考试中所给出资料可以归为三大类 理论性资料:理论性资料是对客观事物和实践的抽象概括,形式可以是知识、定理、规律,可以是原则、方法、概念、论断,也可以是言论、思想观点,其表现为论述性的语句。在申论考试的给定资料中具体表现为: (1)引述经典——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引述定律——价值规律就是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商品之间等价交换。 (3)引述文章言论——光明日报载文:“不良的社会风气,负载着颠倒的价值观念,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一定的负面导向作用。……既要坚持强大的正确舆论导向,又要有机制和体制层面的得力措施,才能有效地整治不良社会风气。” (4)引述谈话言论——D部长:相对于西方民主国家来说,实事求是地说,我国目前所谓党政统一的领导体制肯定更有效。 (5)引述法律条文——《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资料近六年国考申论归纳概括题题型汇总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资料:近六年国考申 论归纳概括题题型汇总 归纳概括题是申论五大题型中的基础题型,已经是国考必出题型,虽然所占分值低,但是其能力考察非常重要,其他题型都是此题型的加成。因此,了解此题型的特点,对于考生攻克此题型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性。 一、归纳概括题型追溯 1.国考归纳概括题型近5年考察的题目梳理 2013副省(无) 2013市地 (二)根据“给定资料4~6”,请你概括目前汉语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15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2014副省: 一、“给定资料2”揭示了当前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请对此予以归纳概括。(10分) 要求:全面准确,分条归纳,不超过150字。 二、读读“预先失败”这一概念在“给定资料4”中的含义。(10分) 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2014市地: 一、“给定资料3”是F市实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的工作大事记,请据此对F市所做工作进行分类总结。(15分) 要求:分类合理,内容全面。不超过200字。 二、“给定资料4”反映了转型期青年人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请指出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10分) 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 2015副省: 一、请在“给定资料1”的三处横线上各填一句话,使该资料的结论语义连贯完整。(10分) 要求: (1)准确、全面、精炼;

(2)在答题卡上按“可见,技术创新不仅……同时……因而……”的句式作答; (3)总字数不超过100字。 2015市地: 二、阅读“给定资料2”,在横线处填入这则资料的标题和三个部分的小标题。(10分) 要求: (1)准确、精炼; (2)标题和三个小标题须分条写,小标题要标注序号; (3)每条不超过20字。 2016副省 1、阅读“给定资料2”,概括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所关注的若干问题,及其所给出的具体建议。(15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 2016 市地 二、请你根据“给定资料2”,列出H市政府办理“市长信箱”群众来信的基本流程和要求。(20分) 要求:紧扣材料,全面准确,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三、根据“给定资料3”,回答下列问题: (1)T县政府的规定引发了社会热议,请你分析引发热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2)对于T县政府出台的规定,网友们有赞成有反对,请你对网友的意见进行梳理,概括他们赞成和反对的主要理由。(10分) 要求:紧扣材料,全面准确,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2017年副省 (1)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S市为建设美丽水系,打造优美环境实施了哪些主要措施?(10分) 要求:分条归纳;表述准确,完整;不超过150字 2017年市地 (1)根据“给定资料2”,阐述城市水系所具有的功能。(15分) 要求:准确,精炼,条理清晰;不超过150字。 二、国考归纳概括题特点分析 1.题目数量:

申论阅读材料的简要方法

申论阅读材料的简要方法 实际上,对材料的阅读理解,每个考生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能力,因为我们从小学就开始练习语文阅读。但是,申论和语文课文有相当大的不同,主要有三点: 1.语文课文都会围绕一个中心思想进行,而申论的材料,或者围绕一个中心,或者围绕两个中心来安排。 2.语文课文都是有合理的逻辑顺序的,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符合我们的阅读理解习惯。但是申论的材料,故意打乱了这种逻辑结构,分段给出,各段之间,在逻辑上并不遵守我们阅读理解的习惯。 3.语文课文每一段都会围绕它这一段的主题思想来展开论述,但申论材料,可能并不是这样,甚至有些段落,有些句子还是理解的干扰项,故意扰乱你对材料的理解,因此有不少的考生在阅读理解这个问题上栽跟头。 申论给出的材料近几年都是七千多字,要求考生在40分钟的时间内,把材料读完。经过测算,一个大学毕业生,在40分钟的时间里面,应该可以阅读完八千字左右的材料。可是,由于不少考生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阅读量。如果是阅读速度稍微慢点还没有关系,但极限时间是60分钟内读完材料。否则,后面的答题就会受到绝对的影响。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就有大量的考生,在材料阅读问题上吃了大亏。有很多考生,读了一遍材料以后,根本弄不清楚材料究竟描述什么问题,于是紧张地去阅读第二遍,才隐隐约约知道材料大概讲的是什么内容。为了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负责,再去第三遍阅读材料。三遍阅读之后,终于弄明白材料所讲的内容了,开始答题,可惜时间已经不够了,写了第一题第二题的答案,考试的终场铃声就响了!所以这一年有很多的考生没有时间把最后一道大作文题写完,甚至还没有开始动笔。不少考生只得了二三十分。 申论考试时间150分钟,推荐的时间安排是阅读材料40分钟,写作答案60分钟,四道题思考时间平均每题10分钟共40分钟,最后留10分钟检查。答案长度要求四道题总字数限制在大约2000字。根据测算,大学毕业生正常的写字速度,在60分钟时间内可以写大约2000字。如果阅读材料消耗的时间超过60分钟,最后写答案的时间就会不够。而考生在现场紧张的状态下,60分钟一般写不了2000字,因为他要边写边思考,不是单纯地写字。如果赶时间,在少于60分钟的时间里飞快地把答案写完,就会导致卷面潦草和错误增多。也有的考生写作速度很慢,远不能在60分钟的时间里把2000字的答案写完。这样的考生需要练习加快写作速度。还有的考生思考的速度很慢,总是要思考再三,才敢下笔,写的时候还要继续思考,结果时间往往不够。 如何加快写作和思考的速度,在作文题部分我会详细讲解,此处讲如何正确快速地阅读理解材料。采用三个小小的步骤就可以做到既快速又正确地阅读好材料: 1.先看题目再看材料。有很多考生,拿到试卷就按照试卷的顺序,先看前面的材料,看完了七千多字的材料,最后才看后面的问题。看完问题知道要做什么了,结果又忘了前面的材料是怎么说的了,于是只有回过头去第二遍阅读材料。时间就这样被浪费了。因此我建议,拿到试卷后,首先要翻到试卷的后半部分去看题目,看要回答哪些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材料,这样只经过一遍阅读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把答案找出来。但是有很多考生,在考场中非常紧张,不能够同时记住四道大题的内容。那么,我建议,还是应该先看完四道题目,看看题目要我们做什么,这样心里有了底和一个大概的印象,然后记住第一题的内容,带着第一题的问题去读材料。一般来说,第一题都是一道概括主旨题,需要把材料中各段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来,然后回答该题。在我们带着第一题的问题,把材料各段的主要意思归纳出来以后,就可以顺利答完第一题。回答接下来的问题时,也不用去第二次、第三次阅读材料了,因为采用上述方法,可以保证在做后面的题目时,只需要阅读相应的材料细节即可。采用这个小小的技巧,可以得到巨大的收获:不用读两遍材料就可以答完试卷,为我们节省大量的时间。因为再读一遍七千多字的材料需要花费考场上宝贵的30分钟左右的时间!方法虽小,效力宏大,切记,切实行之! 2.按段总结,简要标记。材料有七千多字,全部读完后再来总结,难度非常大。在考场中紧张的状态下,一次性地把七千多字全部记忆到大脑中是不现实的,然后对七千多字再进行完整的分析,就更不可能了,必定会导致分析不完全,不正确。因此正确的方法是:按材料段进行总结。每读完一段材料,就对该段及时进行总结,总结完该段后,再去阅读和总结下一段材料,这样,我们每次只需要把一段几百字的材料,记忆到大脑中,并只需要对这几

【2019联考】—申论学科:第25天复习资料

【2019联考】—申论学科:第 25天复习资料 粉笔公考·官方微信

【2019联考】—申论学科:第25天复习资料 方法二:联系小题的主题+浏览全篇资料验证 【例】(2013国考·地市级)请以“让……大放异彩”为题,写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35分) 要求:(1)用恰当的文字替换“让……大放异彩”中的省略号部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具体的文章标题;(2)主题应与“给定资料”相关,但素材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切忌空谈对策;(3)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语言流畅;(4)字数800~1000字。 【审题】 1.针对题目没有限定范围,也没有小题未使用的材料,老师将讲解一个“秒杀”技巧,可能不一定适用于浙江省考,但是适用于大部分的省份和联考(吉林也属于联考的范畴)。 2.“主题应与‘给定资料’相关,但素材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说明观点必须来源于资料,而举的例子不能全部来源于资料。 3.通过审题,首先要找到“要让XX大放异彩”;其次,要找到“为什么要让XX大放异彩”;最后再说明如何“让XX大放异彩”。但是这样的思路类似于“没说”,比如本题基本上不知道到底要让什么大放异彩,且题干没有限定范围,此时不要将资料1到资料8看一遍,有一个快速的解题方法,即先看小题的题干,小题的题干等于全篇(联系小题的主题+浏览全篇资料验证)。 (一)如何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请你谈谈“给定资料1~3”对做好这方面工作有哪些启示。(20分)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二)根据“给定资料4~6”,请你概括目前汉语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15分)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三)根据“给定资料7”,指出法国在保护本国文化方面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10分)要求:条理清楚,全面准确。不超过300字。 (四)假如你是H县文化局的干部,要在有村官和社区工作人员参加的培训班上做一次关于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讲座,综合“给定资料8”中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应该重点讲哪几方面的内容?(20分)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分条作答,观点明确,有针对性,不得摘抄原文。不超过300字。 【审题】 1.第一题:“给定资料1-3”说明范围明确,讲述的是基层文化关乎传统文化,即主要是文化建设的对策。 2.第二题:汉语是传统文化的一种,本题主要谈论的是问题。 3.第三题:“本国文化”即本土文化/本民族文化,本题要求找对策。

申论素材积累:23个精选“特色名词”

1.“两个一百年” 说明: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双引擎 说明: 一是打造新引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是改造传统引擎,重点是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补齐“短板”,助力中国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双引擎”还如“做好XXX这篇大文章”,可以成为解决问题、写文章的思路——论述中注意介绍清楚“双引擎”是什么。 3.双创 说明: 近年省考申论中常常会出现的名词,与乡村振兴、青年的人生选择和价值等结合较为紧密。 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4.“两个倍增” 说明: 一个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倍增; 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 概述来讲就是“国富民强”。 5.两免一补 说明: 指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对象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的贫困家庭学生。 6.“三去一降一补” 说明: 针对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改革主要涉及到产能过剩、楼市库存大、债务高企这三个方面,为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推行“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7.“三严三实” 说明: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 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8.“三共”原则 说明: 是“一带一路”的建设思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9.“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说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0.四大考验 说明: 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11.四大危险 说明: 关注的是领导干部面临的“危险”

申论综合分析题的特点与题型分类

申论综合分析题的特点与题型分类 综合分析题与公务员实际工作贴近,着重考查报考者的分析问题能力,因此,在近年的公务员考试尤其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中的比重逐年增大。那么综合分析题到底有哪些特点?包括哪些题型?在本文中公务员考试专家从综合分析的含义入手,阐释了综合分析题的特点并以历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为例解读了综合分析题型的分类。 一、综合分析的含义 分析是指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而综合分析是对材料所反映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二、综合分析题的特点 1.从命题意图看,此题型旨在对报考者的能力作出综合评价,要求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这就决定了这类题型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创新性和综合性。 2.从命题形式看,此题型提供的材料,或是重大社会现象,或是引用重要论断。解答这类问题时,无固定模式可循,无现成答案可搬。这就决定了综合分析题具有新颖、多样、灵活的特点。 3.从答题标准看,答案可以多元化,标准答案只提出考核重点和评分要求,“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着重从论述观点是否正确,阐述是否合乎逻辑等方面考查,这就决定了此类试题具有要求全面、突出能力考查、难度较大、报考者普遍感到棘手的特点。 三、综合分析题型分类 综合分析类的试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对词语或句子含义的分析 这主要是指对文中的某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所包含意义的理解。如: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三大题第1小题:

“给定资料5”对内地省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口号提出质疑。请对此进行分析,谈谈你的见解。(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2009年天津、湖北、陕西等省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三题: “给定资料6”中中国人民大学C教授认为,“人肉搜索”是一把双刃剑。请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深入,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2009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三题: 给定材料6中温家宝总理与网民交流时一句话,“就业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生计,也关系到人的尊严。”请结合材料,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与认识。 (二)对观点态度的分析 这主要是指对文中某人的心态、观点等进行分析。如: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二大题第1小题: 对“给定资料3”中林老板的心态进行分析,并指出他的心态所反映的本质问题。(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不超过200字。 2009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三题: 给定资料9、10中,L教授和T教授在解决水资源问题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这两种看法是什么?你对此怎么评价?理由是什么?(20分) 2009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二题:

申论备考方案与备考计划

申论备考方案与备考计划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申论备考方案与备考计划》的内容,具体内容:申论考试的复习准备可以分为基础复习、重点复习、模块提升和冲刺巩固四个阶段,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申论备考方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申论备考方案申论理念之能力提升很多... 申论考试的复习准备可以分为基础复习、重点复习、模块提升和冲刺巩固四个阶段,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申论备考方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申论备考方案 申论理念之能力提升 很多考生对申论存在错误认识,认为申论不用复习也可以拿到高分。其实,申论不仅需要复习,而且复习还必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短期的突击式复习也有作用,但毕竟作用有限,想要在申论上取得高分,必须依仗能力的提升。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明确指出:"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并且明确规定了各级职位的能力要求。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能力的提升也非一朝一夕之功。从实际考试来看,申论越来越倾向于考生实际工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把握能力的考查,只有真正具备各项能力的考生,才有可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只有经过了认真准备和复习,才有可能金榜题名。 申论理念之科学训练 考生的第二个错误认识,就是不重视对申论题目的练习。公务员考试有句话叫:"失行测者失公考,得申论者得公考。"相比行测来说,对于大部

分考生而言申论的提升空间往往更大。从这个意义上讲,申论已经成为通过笔试的充要条件,而"练"则是实现这一条件的必要条件。在短短150分钟的作答时间内,考生需要阅读6500多字的材料,寻找要点,书写2000余字的答案;需要大脑高速运转,思维与文字结合的天衣无缝,这是要有一定强度的训练才能做到的,"眼高手低"是申论的大忌。 申论理念之反模式化 考生第三个错误认识,就是认为申论背背所谓的"万能模板"和"万能对策",考试时照着模板套用即可。这样生搬硬套的结果必然是申论考试的失败。 近几年,在申论阅卷上,对于套路化的答案打击越来越严厉——一旦出现套路化的文章,作文直接划归为四类文的最低档,基本没有翻身的机会。申论是一系列思维方式、能力水平、作答方法的集合,任何单一的组成要素都容易陷入套路化,只有放在复习、作答的全过程中,放在阅读材料、提炼要点、加工要点的所有环节中去审视,才能避免陷入套路化的"枷锁"之中。 申论备考计划 基础复习阶段 这一阶段要达到的效果是掌握申论基础知识,了解最新理论热点。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能力的提升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复习初期,考生需要全面了解申论,明晓申论考试考什么、怎么考,熟知申论考试的命题规律、材料特点、题型种类、作答要求,建立对申论的基本认识,然后掌握科学的备考方法,做好复习计划。

申论答题技巧:正确提炼要点的方法

申论答题技巧:正确提炼要点的方法 备考事业单位申论,考生在作答时一定要对给定材料进行深入地分析、提炼、加工。如何快速的从给定材料中提炼要点呢?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给考生们进行讲解。考生们在做题时,首先要学会定位,从材料中寻找到有用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归纳;然后凝练、归纳,化繁为简,最后完成对要点的提炼。下面针对申论题目的特点,归纳出两种方法。 1.勾画重点 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材料中对于要点的表述清晰,不需要考生进一步归纳和演绎就能判定出来的要点。对于这类给定材料,最直接简便的方法就是利用自己习惯使用的符号或记号,边读材料边对关键词句进行勾画和标识,必要的话可把重点词汇写出来,这样既可以清晰明了地审阅材料内容,又方便对要点的提炼加工,从而在微观上为组织答案提供依据。这些要点根据题目的不同可能包括措施、影响、原因等等。 【例题】 假定“给定资料4~9”是你在调查研究中获取的信息,请你依据这些资料归纳出一份情况汇报提纲,以供领导参阅。(25分) 要求:分条归纳,内容全面,表述准确,逻辑清晰;不超过400字。

2.概括关键词 在申论考试中,很多题目的要点并非那么明显,还需要考生根据材料进行归纳、演绎或引申发挥。但考生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引申发挥并不是说可以凭空想象,而是建立在给定资料内容基础上的适度阐释和推断,因此答案要点还是要依据材料,不脱离于材料。 对于这类材料要点的提炼,主要是通过概括关键词来完成的。这种方法主要是对阅读给定资料过程中的问题表现和措施做法等进行概括和总结,用简练的语言代替较长篇幅的叙述,方便要点的查阅和整合。 【例题】 请根据给定资料归纳出所反映问题。(15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归纳全面,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历年国考申论真题及解析

历年国考申论真题及解析 历年国考申论真题及解析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是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的青年外事工作科员,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取率67%,这样的效果,是在我的意料之中的。 下面是20天行测申论突破80分的详细方案: 在讲方案之前,我需要先和你分享4个理念,否则这些方案根本不会帮助到你: 第1个理念:你要相信你可以考上。我在家里举办的每期10个人的公务员考试培训班,他们第一次来到我家时,我问他们:“你们想考上公务员的请举手。”10个人都举手了,我又问:“一定要考上公务员,相信自己能考上的,请举手。”结果都不举手了,他们说:“考上公务员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各位朋友,当你在做一件事情时,你如果认为很难,甚至根本办不到,也许做了也不会有结果时,你还会不会去做?会不会付出100%的努力去做?所以,我首先要帮你建立信心,只有这样你都会付出100%的努力去学习和考试。我以我自己的经验和在家里以及网上指导过的1200多考生的经

申论复习资料

答案 :新时期大学生“上山下乡”运动 要把这件事办好,需要相关各方作出努力: 第一,政府要对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出台相应的扶持和鼓励政策。要建立和完善“上山下乡”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待遇、大城市户籍、优先提干、推荐考研等鼓励政策。拓展“上山下乡”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另外,要努力拓宽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成才的渠道,不能仅限于“村官”一种途径,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平台。 第二,农村要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搞清楚本地区哪些岗位需要大学生,需要什么专业的大学生,大学生来了能干什么,有什么发展前途,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提供什么样的生活条件和经济待遇等。 第三,作为大学生,一方面要把基础打牢,确有一些“真本事”,有专长,到农村能发挥作用,逐渐能独当一面;另一方面,也要有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 第四,基层单位要经常组织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参加各项社会活动,特别是结合他们的所学专业和实际需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促使他们的知识不断更新,经验不断丰富,能力不断增强。同时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必要的激励措施,对大学生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及时给予评价,对先进典型和突出人物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并作为进一步提拔使用的依据。 第五,社会要营造氛围。社会特别是媒体应该正确引导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要多将笔头和镜头对准农村和中小企业,多宣传那里发生的故事,多讴歌那里的先进人物。努力营造一个不尚浮华、脚踏实地的社会风气。 网络问政问题 上网访民意,下网解民忧——让网络问政切实发挥效力网络问政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形式,是网民也可以说是广大群众参与政治的一个新型而有效的平台。在广阔的互联网时代,正确进行“网络问政”,已经成为贴近民众、走群众路线的一种新要求,成为考量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政治智慧和行政能力的一项新指标,成为当前执政观念和政治文化的一个新变迁。 人民网近日关于“网络问政”的大型调查显示,近七成网友对“网络问政”充满期待,但同时也对“网络问政”的效果持观望、质疑态度。在回答“您相信官员通过网络回复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吗?”时,选择“不知道”的占51%,选择“不相信”的占21%,而选择相信的仅占15%。 不少网民反映,当前网络问政多停留于“问”和“听”,答复、督办、采纳则往往少有下文。如果“只听不办”,让网民“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那么网络问政无异于做秀。个别地方官员搞出来的动静很大,然而更多的似乎是为了展示其“亲民形象”。网络问政,要“问”有“答”;“问”只是动因,“行”才是目的。既“上网访民意”,又“下网解民忧”,切实解决群众通过网络反映的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是网络问政的主旨。 我们认为,要发挥网络问政的效力,宜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研究网络,熟悉网络,善于运用网络,学会用网民能够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开展网络交流。这是实现网络问政的前提和保障。 第二,通过网络征求民意不能仅仅限于中央政府的自觉行为,而且也应该成为每一级地方政府的自觉行为。要把通过网络征求民意形成机制。为此,各级政

如何在申论材料中快速找到分论点

公务员考试中,申论写作题是每个考生最头疼的问题,考生往往通过给定资料和题干的分析,能够清楚的立意,但是却找不到可以论证的分论点。现在中公教育专家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在给定资料中寻找策论文的分论点。 方法详解: 第一步:确定给定资料的主题; 第二步:在材料中找到这一主题目前所面临的不好现状是什么,即问题,并且至少两个; 第三步:针对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例如2013年黑龙江省考作文题:“给定资料2”中提到“他们不仅要安身立命,他们也要有尊严,甚至还要抬头仰望天空。”这句话引发了你什么思考?请结合给定资料,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确定给定资料的主题是什么,纵观给定资料,都是在谈当今社会工人的问题,而且在题干中也提到“他们”,这里的“他们”指的就是工人。确定主题

后,我们进入第二步,找到材料中工人目前面临的问题。其实问题部分在我们小题目的第二题中已经出现,我们只需这一题的答案摘出来并整理一下即可。 问题包括: 1、工人在城市中享受不到与城市人相同的福利待遇; 2、工人在工作中得不到领导甚至社会的认同; 3、工人在工作中缺少创新。 下面我们就要进行第三步,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注意,在提出对策时我们也要考虑材料中给的内容。为什么新生代工人在工作中体现出不负责任、没有耐心、流动性大的问题呢?根本原因是他们还没有扎根城市,虽然与城市人一样生活在城市,但却不能与城市人享受同样的福利待遇,不能把城市当做自己的家乡来建设。我们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解决新生代工人的“归一”问题。 所以我们提出的对策为:

1、改革城乡二元化户籍制度,使新生代工人享受与城市人同等的福利待遇; 2、提高工人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认同感,明确工人在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3、建立创新激励体系,鼓励工人发挥创新精神,发挥在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

2020年申论对比分析题范文

申论对比分析题范文 在各地公务员考试中,申论试卷中综合分析题目的考察力度越来越大,考察的具体类型也越来越细,当然难度也越来越大,题型问法也越来越新颖。今天 ___专家将带领广大考生一起来探讨一种新颖的题型------比较型分析题。 以一道典型例题为大家具体说明。 材料内容:材料三介绍了美国教育方式的相关内容,材料四介绍了中国教育方式的相关内容。 题目问法:根据给定资料三、四,比较中美在教育方式上的不同,并谈谈你的观点。 通过题干的分析可以看出,本题有两问。第一问是比较中美教育方式上的不同点;第二问是谈谈你的观点。 很多同学在此会有疑问,什么是不同点呢?这是新问法嘛,而且还比较二者不同点,就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并且还让谈谈你的观点,这不是没有最难只有更难吗? 如何解决呢?给大家介绍两种方法来破解此种题型。

第一种是分别概括法: 一、美国的教育方式:罗列具体方式; 二、中国的教育方式:罗列具体方式; 三、我的观点是:谈谈二者比较后的优劣及怎么办。 参考答案: 一、美国的教育方式:1、大学实行学分制,根据爱好学择科目与专业,独立意识强;2、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发达,变换职业司空见惯;3、习惯用表扬来培养孩子自信心和自尊心,尊重个体差异; 二、中国的教育方式: 1、大学专业很固定,只能从事一种职业,忽视其他方面潜能;2、职业教育离社会需求差太远,需大力改革;3、怕学生骄傲而克制表扬,而表扬只是与最棒的比较; 三、我的见解是:以上的差异既有中西方文化不同造成的,也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导致的。所以取长补短,学习美国教育的经

验,培养孩子独自自主意识,推进教育改革步伐,提升中国教育质量。 第二种是总体概括法: 一、在大学教育方面,概括美国的特点和中国的特点。 二、在职业教育方面,概括美国的特点和中国的特点。 三、在儿童教育方面,概括美国的特点和中国的特点。 四、我的观点是:谈谈二者比较后的优劣及怎么办。 参考答案:略(鉴于篇幅限制) 通过这两种方法的梳理,大家对于综合分析之比较型分析的思路是否更清晰了,作答起来是否更有方向感了。同时 ___专家提醒考生再好的方法和思路也需要大家付诸实践、勤加训练才能转化成能力,乃至本能,进而提升申论成绩,梦圆公考。 申论考试随着命题稳中难度有所提升的趋势,各大题型考查越来越灵活,而难度增加系数最高的当然是综合分析题,其中难度更高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资料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行测、申论)完整版及职位表下载等最新资料详情点击:https://www.wendangku.net/doc/3e12594696.html,/guojia/index.php预祝大家考出好成绩。 一、民工荒 “民工荒”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除了表层上的劳资关系纠缠不清外,还有深层的体制问题,是近年公务员申论考试考查的热点话题。 1.“民工荒”现象的背景 今年春节长假结束后,“民工荒”成为各大媒体的一个“热门词汇”,连日来,珠三角频传“民工荒”,经历了去年初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这一现象令各方瞩目。 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政府首次将“新生代农民工”提法纳入中央正式文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2010年全国两会农民工问题继续成为代表关注的热点问题。民工荒现象所折射出的,除了表层上的劳资关系纠缠不清外,还有深层的体制问题。这样一个从微观到宏观都意味深长的问题,无疑会成为近年公务员申论考试的热点。 2.“民工荒”的表现和原因 从现实情况来分析,“民工荒”主要表现在企业招工难、技校和职业介绍机构劳务输出供不应求等方面,毋庸置疑的是民工荒的发生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必然结果。民工荒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工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以及城乡二元传统体制所造成的种种身份歧视,其具体原因包括: 一、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尤其是老龄化的趋势以及人口出生率的逐年下降,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呈反方向发展。这是“民工荒”出现的必然。 二、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中国的教育制度以及就业观念的变化,愿意做一线工人的人员比例必然减少,他们更期望以平等而有尊严的方式成为劳动者。 三、政府部门在政策与管理上的短视与限制。管理部门为了便于管理民工,时有歧视性条款出现,令民工缺乏归宿感,缺乏安全感。 四、民营企业主及其管理者的整体素质偏低,用工制度不够科学和不规范,欠缺人性化的管理。 五、我国实行的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城乡人口的界限和城乡分离的“二元社会结构”,形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加剧当前日益突出的城市“民工荒”。 3.解决“民工荒”问题的对策 解决民工荒问题方案的核心在于保障农民工权益,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第一,重新审视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长期以来,部分沿海地区主要依靠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在劳动力供求格局发生变化的新形势下,企业应注重改善工人劳动环境、提高工人工资待遇、加强工人的技能培训。 第二,建立供求信息对应的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已迫在眉睫。劳动力的无序流动,劳动力供需的信息不通畅加剧了“民工荒”,建立完善的劳动力供需信息网络,在劳动力输出地区与用工地区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等问题已提上了日程。 第三,地方政府应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农民工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政府用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财政资金要到位,同时应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