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药物化学习题三 第四章解热镇痛药和镇痛药)

药物化学习题三 第四章解热镇痛药和镇痛药)

药物化学习题三  第四章解热镇痛药和镇痛药)
药物化学习题三  第四章解热镇痛药和镇痛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习题456

第六节解热镇痛抗炎药 1.解热镇痛药解热作用的特点是 A.能降低正常人体温 B.仅能降低发热病人的体温 C.既能降低正常人体温又能降低发热病人的体温 D.解热作用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明显 E.以上都是 2.乙酰水杨酸的镇痛作用机制是 A.兴奋中枢阿片受体 B.抑制痛觉中 枢 C.抑制外周PG的合成 D.阻断中枢的阿片受体 E.直接麻痹外周感觉神经末梢 3.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机制是 A.抑制缓激肽的生成 B.抑制内热源的释放

C.作用于中枢,使PG合成减少 D.作用于外周,使PG合成减少 E.以上均不是 4. 阿司匹林不适用于 A.缓解关节痛 B.预防脑血栓形成 C.缓解肠绞痛 D.预防急性心肌梗死 E.治疗胆道蛔虫症 5. 下列药物中没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是 A.乙酰水杨酸 B.对乙酰氨基酚 C.吲哚美辛 D.布洛芬 E.萘普生 6. 可引起粒细胞减少的药物是 A.对乙酰氨基酚 B.布洛芬 C.吲哚美辛 D.乙酰水杨酸 E.普萘生 7.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预防脑血栓形成 B.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 C.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D.缓解牙痛 E.支气管哮喘 8.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胃肠道反应 B.凝血障碍 C.成瘾性 D. 过敏反应 E.水杨酸反应 9. 能引起瑞夷综合征的药物是 A.吡罗昔康 B.乙酰水杨酸 C.双氯芬酸 D.扑热息痛 E.保泰松 10.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是 A.使环加氧酶失活,减少血小板中TXA2生成 B.降低凝血酶活性 C.激活抗凝血酶 D.直接对抗血小板聚集 E.加强维生素K的作用

11.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是() A 扑热息痛 B 阿司匹林 C 吲哚美辛 D 布洛芬 E 双氯芬酸 12. 有一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膝关节疼痛已数年,时轻时重,行走不便,医生应首选下列那种药物 A.扑热息痛 B.阿司匹林 C.保泰松 D.布洛芬 E.吲哚美辛 13.一溃疡病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感冒发热,请问给下列哪种解热药最好 A.扑热息痛 B.阿司匹林 C.保泰松 D.布洛芬 E.吲哚美辛 14.胃肠道反应较轻的解热镇痛抗炎药是 A.阿司匹林 B.吲哚美辛 C.尼美舒利

药物化学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一、单项选择题 3-1、下列哪种叙述与胆碱受体激动剂不符: B A. 乙酰胆碱的乙酰基部分为芳环或较大分子量的基团时,转变为胆碱受体拮抗剂 B. 乙酰胆碱的亚乙基桥上位甲基取代,M样作用大大增强,成为选择性M受体激动剂 C. Carbachol作用较乙酰胆碱强而持久 D. Bethanechol chloride的S构型异构体的活性大大高于R构型异构体 E. 中枢M受体激动剂是潜在的抗老年痴呆药物 3-2、下列有关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E A. Neostigmine bromide是可逆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其与AChE结合后形成的二甲氨基甲酰化酶,水解释出原酶需要几分钟 B. Neostigmine bromide结构中N, N-二甲氨基甲酸酯较physostigmine结构中N-甲基氨基甲酸酯稳定 C. 中枢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用于抗老年痴呆 D. 经典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结构中含有季铵碱阳离子、芳香环和氨基甲酸酯三部分 E. 有机磷毒剂也是可逆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3-3、下列叙述哪个不正确:D A. Scopolamine分子中有三元氧环结构,使分子的亲脂性增强 B. 托品酸结构中有一个手性碳原子,S构型者具有左旋光性 C. Atropine水解产生托品和消旋托品酸 D. 莨菪醇结构中有三个手性碳原子C1、C3和C5,具有旋光性 E. 山莨菪醇结构中有四个手性碳原子C1、C3、C5和C6,具有旋光性 3-4、下列合成M胆碱受体拮抗剂分子中,具有9-呫吨基的是:C

A. Glycopyrronium bromide B. Orphenadrine C. Propantheline bromide D. Benactyzine E. Pirenzepine 3-5、下列与epinephrine 不符的叙述是:D A. 可激动α和β 受体 B. 饱和水溶液呈弱碱性 C. 含邻苯二酚结构,易氧化变质 D. β-碳以R 构型为活性体,具右旋光性 E. 直接受到单胺氧化酶和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的代谢 3-6、临床药用(-)- ephedrine 的结构是C A. (1S2R) H N OH N E. 上述四种的混合物 3-7、Diphenhydramine 属于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哪种结构类型:E A. 乙二胺类 B. 哌嗪类 C. 丙胺类

药理学考试重点精品习题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学习资料

第二十章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选择题 A型题 1、解热镇痛药的退热作用机制是: A 抑制中枢PG合成 B 抑制外周PG合成 C 抑制中枢PG降解 D 抑制外周PG降解 E 增加中枢PG释放 2、解热镇痛药镇痛的主要作用部位在: A 导水管周围灰质 B 脊髓 C 丘脑 D 脑干 E 外周 3、解热镇痛药的镇痛作用机制是: A 阻断传入神经的冲动传导 B 降低感觉纤维感受器的敏感性 C 阻止炎症时PG的合成 D 激动阿片受体 E 以上都不是 4、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的是: A 水杨酸钠 B 阿司匹林 C 保泰松 D 吲哚美辛 E 对乙酰氨基酚 5、可防止脑血栓形成的药物是: A 水杨酸钠 B 阿司匹林 C 保泰松 D 吲哚美辛 E 布洛芬 6、丙磺舒增加青霉素疗效的机制是: A 减慢其在肝脏代谢 B 增加其对细菌膜的通透性 C 减少其在皮肤小管分泌排泄 D 对细菌起双重杀菌作用 E 增加其与细菌蛋白结合力 7、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的机制是:

A 减少尿酸的生成 B 促进尿酸的排泄 C 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 D 抑制黄嘌呤投氧化酶 E 选择性消炎作用 8、阿司匹林防止血栓形成的机制是: A 激活环加氧酶,增加血栓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B 抑制环加氧酶,减少前列环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C 抑制环加氧酶,减少血栓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D 抑制环氧酶,增加前列环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E 激活环加氧酶,减少血栓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9、解热镇痛药的抗炎作用机制是: A 促进炎症消散 B 抑制炎症时PG的合成 C 抑制抑黄嘌呤氧化酶 D 促进PG从肾脏排泄 E 激活黄嘌呤氧化酶 10、阿司匹林与甲磺丁脲合用易引起低血糖反应是由于前者: A 从血浆蛋白结合部位置换甲磺丁脲 B 抑制肝药酶,减慢甲磺丁脲代谢 C 加快胃粘膜血流,增加甲磺丁脲吸收 D 酸化尿液增加甲磺丁脲在肾小管重吸收 E 以是都不是 11、保泰松降低强心甙作用的原因是: A 增加其与血浆蛋白结合 B 增加其排泄 C 减少其吸收 D 增加其代谢 E 增加其分布容积

药物化学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外周神经系统用药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莨菪类药物构效关系的叙述,()是错的 A.阿托品结构中6,7位上无三元氧桥 B.东莨菪碱结构中6,7位上有三元氧桥 C.山莨菪碱结构中有6β-羟基 D.中抠作用: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 E.中枢作用;东莨菪碱>阿托品>山莨菪碱 2.马来酸氯苯那敏属于下列()抗过敏药 A.氨基醚类 B.乙二胺类 C.丙胺类 D.三环类 E.哌啶类 3.(-)-去甲肾上腺素水溶液,室温放置或加热时,使效价降低,是因为发生了() A.水解反应 B.还原反应 C.氧化反应 D.开环反应 E.消旋化反应 4.异丙肾上腺素易被氧化变色不稳定的部分为() A.侧链上的羟基 B.侧链上的氨基 C.烃氨基侧链 D.儿茶酚胺结构 E.苯乙胺结构 5.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侧链氨基上被非极性较大烷基(例如异丙基或叔丁基)取代() A.对α1受体亲和力增大 B.对α2受体亲和力增大 C.对β受体亲和力增大 D.对β受体亲和力减小 E.对α和β-受体亲和力均增大 6. 盐酸普鲁卡因与NaNO2液反应后再与碱性β-萘酚偶合成红色沉淀,其依据为() A.因为有苯环 B.酯基的水解 C.第三胺的氧化 D.因有芳伯氨基 E.苯环上有亚硝化反应 7.阿托品在碱性水溶液中易被水解,因为化学结构中含有() A.酰胺键 B.内酯键 C.亚酰胺键 D.酯键 E.内酰胺键 8.关于拟肾上腺素药的一般构效关系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用的拟肾上腺素具有一个苯环和乙胺侧链的基本结构 B.苯环上引入羟基,作用强度增强 C.左旋体活性通常大于右旋体 D.α碳原子上引入甲基,通常作用强度增强 E.通常β受体效应随着侧链胺基上烃基的增大而增大 9.关于麻黄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与肾上腺素相似的升压作用 B.不能口服C平喘作用缓慢而温和D.性质较稳定E.平喘作用持续时间较长 10.溴新斯的明的化学名为() A.溴化-N,N,N-三甲基-3- [(二甲氨基)甲酰氧基]苯胺 B.溴化-N,N,N-三甲基-3- [(三甲氨基)甲酰氧基]苯胺 C.溴化-N,N,N-三甲基-1- [(二甲氨基)甲酰氧基]苯胺 D.溴化-N,N,N-三甲基-2- [(三甲氨基)甲氧基]苯胺 E. 溴化-N,N,N-三甲基-3-[(二甲氨基)甲氧基]苯胺 11.下列叙述中哪条是不正确的()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一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物的基础知识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而且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由于其特殊的抗炎作用,故本类药物又称为非甾体抗炎药。临床上一般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解热 解热镇痛抗炎药能使发热者的提问降低到正常,而对体温正常者几乎无影响。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当体温升高时,人体内的吞噬细胞活性增强,抗体的产生增多,有利于炎症的修复;并使大部分致病菌失去了最佳生长温度,有利于阻止进一步感染,故对一般发热患者可不必急于使用解热药;但热度过高和持久发热会使体力消耗,引起头痛、失眠、谵妄、昏迷、小儿高热易发生惊厥,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这时应用解热药可降低体温,缓解高热引起的并发症。但年老体弱者在高热骤然降下时,有可能因出汗过多而引起虚脱,故应严格掌握用量,避免滥用。 2、镇痛 解热镇痛药仅有中等程度镇痛作用,对各种严重创伤性剧痛及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对临床常见的慢性钝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或关节痛、痛经等则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3、抗炎、抗风湿 除苯胺类以外,其他解热镇痛药都有抗炎、抗风湿作用,主要用于炎症性疼痛及风湿热、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能控制症状,但不能根治,也不能防止疾病发展及合并症的发生。 4、控制感冒症状 以解热镇痛药为主的复方制剂常作为感冒用药用于控制感冒症状。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按化学结构可分为四类: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苯胺类,如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吡唑酮类,如安乃近、保泰松;其他有机酸类,如布洛芬、吲哚美辛,吡罗昔康、双氯芬酸、美洛昔康等。 常见抗感冒或解热镇痛的复方制剂有:快克胶囊、复方散利痛、泰诺、白加黑、百服宁日夜型感冒片、新帕尔克、银得菲等。 儿童感冒发热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泰诺林)、布洛芬混悬滴剂(美林)、对乙酰氨基酚栓(小儿退热栓)、尼美舒利颗粒等药物。在应用退热药时需注意,不要选用含阿司匹林和咖啡因的退热药,以防胃肠损伤及诱发瑞氏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第二节解热镇痛抗炎药物的适应症及使用方法 1、阿司匹林 【商品名或别名】巴米尔、阿辛 【适应症】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为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首选药品,小剂量服用可用于预防心肌梗塞、动脉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等。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确切的答案) 1、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效果好的一个主要原因是(B): A、压力高 B、吸附剂的颗粒小 C、流速快 D、有自动记录 2、下列溶剂中亲水性最小的是(C): A、Me2CO B、Et2O C、CHCl3 D、n-BuOH 3、纸上分配色谱, 固定相是( B ) A、纤维素 B、滤纸所含的水 C、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剂 D、醇羟基 4、利用较少溶剂提取有效成分,提取的较为完全的方法是( A ) A、连续回流法 B、加热回流法 C、透析法 D、浸渍法 5、某化合物用氯仿在缓冲纸色谱上展开, 其R f值随pH增大而减小这说明它可能是( A ) A、酸性化合物 B、碱性化合物 C、中性化合物 D、酸碱两性化合物 6、离子交换色谱法, 适用于下列( B )类化合物的分离 A、萜类 B、生物碱 C、淀粉 D、甾体类 7、碱性氧化铝色谱通常用于( B )的分离, 硅胶色谱一般不适合于分离( A ) A、香豆素类化合物 B、生物碱类化合物 C、酸性化合物 D、酯类化合物 8、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D)A? A、Me2CO B、Et2O C、CHCl3 D、n-BuOH 9、由高分辨质谱测得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38H44O6N2,其不饱和度为(C) A. 16 B. 17 C. 18 D. 19 10、从药材中依次提取不同的极性成分,应采取的溶剂极性顺序是(B) A、水-EtOH-EtOAc-Et2O-石油醚 B、石油醚-Et2O-EtOAc-EtOH-水 C、石油醚-水-EtOH-Et2O-EtOAc 二、用适当的物理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 1. 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述化合物, 以不同浓度的甲醇进行洗脱, 其出柱先后顺序为( C)→( A)→( D)→( B ) O O OH OH HO O O OH OH HO OH OH O O O O O glu O Rha O O OH OH O O CH3 A B C D

药物化学课后作业及课堂练习

第一章 1.列举几种临床常用的全身静脉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又称为非吸入麻醉药,大多为水溶性的盐类。药物通过静脉注射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进入中枢神经产生作用。麻醉作用迅速,不良反应少,为主要的全麻药。但麻醉的深浅程度较难控制。 临床常用的静脉麻醉药有: (1)早期:巴比妥类: 硫喷妥钠(Thiopental Sodium)海索比妥钠(Hexobarbital sodium) 优点:作用快 缺点:安全范围窄 (2)近年:非巴比妥类: 盐酸氯胺酮(Ketamini Hydrochloridum)化学名:为2-(2-氯苯基)-2-甲胺基环己酮盐酸盐。 依托咪酯(Etomidate) 羟丁酸钠(Sodium Hydroxybutyrate) 2.为什么说lidocaine的化学性质比procaine稳定 利多卡因的局麻作用强与普鲁卡因两倍,且穿透力强。其比普鲁卡因稳定是由于分子结构中有酰胺键,由于邻位两个甲基的空间位阻作用,对酸、碱均较稳定,不易被水解。 3.按化学结构分类,局麻药分为哪几类?各有哪些主要代表药物? 局麻药的主要结构类型及代表药物 类型结构药名 生物碱可卡因 脂类普鲁卡因

酰胺类利多卡因 酮类达克罗宁 醚类普拉莫卡因氨基甲酸酯类庚卡因 4.简述局麻药的构效关系。 局麻药的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 I为亲脂性部分,可为芳烃或芳杂环,而以苯环作用最强。苯环邻对位上引入给电子基团例如氨基等可使活性增强。苯环邻位上引入取代基可增加位阻,延长作用时间。苯环氨基上引入烷基可增强活性。 II为中间连接部分,此部分决定药物的稳定性。X可为O、NH、CH2 、S等n=2、3时局麻作用好,有支链局麻作用强。 麻醉作用强度:麻醉作用持续时间: III为亲水性部分,通常为仲胺或叔胺。好的局麻药,分子的亲脂性与亲水性间应有适当的平衡,即应有一定的脂水分配系数。一般来说,具有较高的脂溶性,较低的pKa值的局麻药通常具有较快的麻醉作用和较低的毒性。

最新镇痛药和解热镇痛抗炎药培训讲学

镇痛药 定义:镇痛药——减轻或消除疼痛,但不影响意识和其他感觉。 分类: (1)麻醉性镇痛药(阿片类镇痛药、成瘾性镇痛药)——吗啡、可待因、哌替啶等 (2)非麻醉性镇痛药——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PS: 疼痛: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使患者痛苦的一种症状,是伤害性刺激通过痛觉神经传至中枢,经大脑皮质综合分析产生的一种感觉。 疼痛的分类: 镇痛药的分类: 属麻

一、吗啡及其相关阿片受体激动药 吗啡、可待因、哌替啶等 二、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 喷他佐辛、布托啡诺、丁丙诺啡 三、其他镇痛药: 罗(颅)痛定、曲马朵、布桂嗪(强痛定) 吗啡及其相关阿片受体激动药(一)——吗啡 一、体内过程 1、p.o,首关消除大(生物利用度F约为25%),皮下和肌肉注射吸收较好。15-30min起效、镇痛维持4-6h 2、血脑屏障通过率较低,但足以发挥作用。 二、作用机制 激动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激活中枢“抗痛系统”而产生镇痛作用,使得P物质减少。

三、药理作用——中枢作用和外周作用 (一)中枢作用 (二)外周作用 1.镇痛: 小剂量(皮下注射i.h ,5~10mg )对 各种疼痛均有效;剂量需个体化 2.镇静、欣快感 消除疼痛引起的不良情绪,用药后常 1.平滑肌: 兴奋胃肠平滑肌,张力↑,蠕动↓ 抑制胆汁、胰液和肠液分泌 便秘 回盲瓣和肛门括约肌张力↑

四、临床应用 1.镇痛:除晚期癌症以外,一般短期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的剧烈疼痛,剂量需个体化 (1)胆绞痛和肾绞痛:与阿托品合用。 (2)心肌梗死性心前区剧痛—镇静和扩血管 (3)神经性疼痛疗效差(神经压迫性疼痛) 3.止泻:使推进性胃肠蠕动减慢,用于非细菌性、消耗性腹泻,对急、慢性腹泻均有效。细菌感染需加

某公考研专业课系列《药物化学》内部训练-第三章参考答案

第三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E 3) D 4) C 5) D 6)C7) E 8) A 9) C 10) E 二、配比选择题 1) 1.C 2. D 3.A 4.E 5.B 2) 1.B 2. C 3.A 4.E 5.D 3) 1.D 2. C 3.E 4.B 5.A 4) 1.D 2. A 3.E 4.C 5.B 5) 1.C 2. A 3.E 4.D 5.B 三、比较选择题 1) 1.B 2.D 3.C 4.A 5.B 2) 1.A 2.C 3.A 4.B 5.D 3) 1.C 2.A 3.B 4.C 5.B 4) 1.A 2.D 3.B 4.C 5.D 5) 1.B 2.D 3.A 4.D 5.D 四、多项选择题 1) ACD 2) ABDE 3) BDE 4) ABCD 5) BE 6) ACDE 7) AC 8) ABCE 9) BCE 10) ABC 五、问答题 1、相同点:①合成M胆碱受体激动剂与大部分合成M胆碱受体拮抗剂都具有与乙酰胆碱相似的氨基部分和酯基部分;②这两部分相隔2个碳的长度为最好。不同点:①在这个乙基桥上,激动剂可有甲基取代,拮抗剂通常无取代;②酯基的酰基部分,激动剂应为较小的乙酰基或氨甲酰基,而拮抗剂则为较大的碳环、芳

环或杂环;③氨基部分,激动剂为季铵离子,拮抗剂可为季铵离子或叔胺;④大部分合成M胆碱受体拮抗剂的酯基的酰基a碳上带有羟基,激动剂没有;⑤一部分合成M胆碱受体拮抗剂的酯键可被-O-代替或去掉,激动剂不行。总之,合成M 胆碱受体激动剂的结构专属性要大大高于拮抗剂。 2、生物碱类肌松药具有非去极化型肌松药的结构特点,即双季铵结构,两个季铵氮原子相隔10~12个原子,季铵氮原子上有较大取代基团,另外多数还都含有苄基四氢异喹啉的结构。以此结构为基础,人们从加速药物代谢的角度,设计合成了苯磺阿曲库铵(Atracurium Besylate)为代表的一系列异喹啉类神经肌肉阻断剂。Atracurium Besilate具有分子内对称的双季铵结构,在其季铵氮原子的β位上有吸电子基团取代,使其在体内生理条件下可以发生非酶性Hofmann消除反应,以及非特异性血浆酯酶催化的酯水解反应,迅速代谢为无活性的代谢物,避免了对肝、肾酶催化代谢的依赖性,解决了其他神经肌肉阻断剂应用中的一大缺陷——蓄积中毒问题。在体内生理条件下Hofmann消除反应可简示如下: x=吸电子基团 3、氮上取代基的变化主要影响拟肾上腺素药物对a受体和β受体作用的选择性。当氮上甲基取代时,即肾上腺素,对a受体和β受体均有激动作用,作用广泛而复杂,当某种作用成为治疗作用时,其他作用就可能成为辅助作用或毒副作用。肾上腺素具有兴奋心脏,使心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收缩血管,升高血压,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等主要作用。临床主要用于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和支气管哮喘的急救。不良反应一般有心悸、不安、面色苍白、头痛、震颤等。将甲基换作异丙基即为异丙肾上腺素,为非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对a受体几无作用,对心脏的β1受体和血管、支气管、胃肠道等平滑肌的β2受体均有激动作

药物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凡具有治疗、预防、缓解和诊断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并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化合物,称为(A) A. 化学药物 B. 无机药物 C. 合成有机药物 D. 天然药物 E. 药物 2. 下列巴比妥类药物中,镇静催眠作用属于超短时效的药物是( E )A.巴比妥B.苯巴比妥C.异戊巴比妥D.环己巴比妥E.硫喷妥钠 3. 有关氯丙嗪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在发现其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同时,也发现其具有抗组胺作用,故成为三环类抗组胺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B.大剂量可应用于镇吐、强化麻醉及人工冬眠 C.2位引入供电基,有利于优势构象的形成 D.与γ-氨基丁酸受体结合,为受体拮抗剂 E.化学性质不稳定,在酸性条件下容易水解 4. 苯并氮卓类药物最主要的临床作用是( C ) A. 中枢兴奋 B. 抗癫痫 C. 抗焦虑 D. 抗病毒 E. 消炎镇痛 5. 氯苯那敏属于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哪种结构类型( C ) A.乙二胺类 B. 哌嗪类 C. 丙胺类 D. 三环类 E. 氨基醚类 6. 卡托普利分子结构中具有下列哪一个基团( A ) A.巯基B.酯基C.甲基D.呋喃环E.丝氨酸

7. 解热镇痛药按结构分类可分成( D ) A.水杨酸类、苯胺类、芳酸类B.芳酸类、水杨酸类、吡唑酮类C.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芳酸类D.水杨酸类、吡唑酮类、苯胺类 8. 临床上使用的布洛芬为何种异构体( D ) A. 左旋体 B. 右旋体 C. 内消旋体 D. 外消旋体 E. 30%的左旋体和70%右旋体混合物。 9. 环磷酰胺的作用位点是( C ) A. 干扰DNA的合成B.作用于DNA拓扑异构酶 C. 直接作用于DNA D.均不是 10. 那一个药物是前药( B ) A. 西咪替丁 B. 环磷酰胺 C. 赛庚啶 D. 昂丹司琼 E. 利多卡因 11. 有关阿莫西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临床使用左旋体B.只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C.不易产生耐药性D.容易引起聚合反应E.不能口服 12. 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机制是( A ) A.抑制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B.抑制粘肽转肽酶 C.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D.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E.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增加细胞膜渗透性 13. 关于雌激素的结构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 3-羰基 B. A环芳香化 C. 13-角甲基 D. 17-β-羟基 14. 一老年人口服维生素D后,效果并不明显,医生建议其使用相类似的药物

药物化学 1-3章习题及答案

第1-3章习题 一、写出下列药物的结构 地西泮奥沙西泮三唑仑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硫喷妥钠酒石酸唑吡坦 苯妥英钠普洛加胺氯丙嗪氟哌啶醇吗啡纳洛酮盐酸哌替啶盐酸美沙酮乙酰胆碱氯贝胆碱溴新斯的明阿托品肾上腺素盐酸麻黄碱沙丁胺醇 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西替利嗪 可卡因普鲁卡因利多卡因

1.盐酸普鲁卡因水溶液加氢氧化钠试液析出___沉淀,加热后产生___和___,加盐酸酸化析出___白色沉淀。 2.巴比妥酸无催眠作用,当___位碳上的两个氢原子均被取代后,才具有镇静催眠作用。 3.药物中的杂质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4.吗啡结构中B/C环呈___,___环呈反式,___环呈顺式,环D为___构象,环___呈半船式构象,镇痛活性与其分子构型密切相关。 5.托品结构中有___个手性碳原子,分别在___,但由于___无旋光性。。6.东莨菪碱是由东莨菪醇与___所成的酯,东莨菪醇与托品不同处仅在于6,7位间有一个___。 7.H1受体拮抗剂临床用作______,H2受体拮抗剂临床用作______。 8. 药物的命名按照中国新药审批办法的规定包括(化学名称)、(通用名)、(商品名) 9. 巴比妥类药物具有(5,5-二取代基环酰脲)结构,因而具有水解性。 10. 盐酸氯丙嗪注射液在日光作用下引起变质,其pH往往(降低) 12. 吩噻嗪类最容易发生的副反应:氧化反应。氯丙嗪光敏毒性是因此类药物易被氧化。 13.镇静催眠药随剂量由小到大,依次出现、、、等作用。(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 (参考答案: 1. 普鲁卡因;对氨基苯甲酸钠;二乙氨基乙醇;对氨基苯甲酸 2. 5 3. 在生产过程中引入,在贮存时产生 4.顺式;C/D;C/E;椅式;C 5. 3;1位、3位、5位;内消旋 6. (-)莨菪酸;氧桥基团 7. 抗过敏,抗溃疡)

药物化学第三章打印

第三章 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PPT 5) 第一节 拟胆碱药 一类具有与乙酰胆碱相似作用的药物 按其作用环节和机制的不同,可分为:胆碱受体激动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一、胆碱受体激动剂 1. 胆碱受体激动剂的分类 胆碱能神经系统中及其效应器上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称为胆碱受体。在早期研究中,发现位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存在胆碱受体,对毒蕈(xun )碱较为敏感,故这部分受体称为毒 蕈碱型受体(M 受体)。位于神经节细胞和骨骼肌细胞膜上的胆碱受体,对烟碱较为敏感,故这些部位的受体称为烟碱型胆碱受体(N 受体)。M 和N 受体分别属于G 蛋白偶联受体和离子通道两个超家族,他们在分子结构、生理功能、体内分布、信号转导等方面完全不同,但都可直接被ACh 所激动。ACh 作用于M 受体和N 受体,分别产M 样作用及N 样作用。临床上拟胆碱药主要用于手术后腹气胀、尿潴留;降低眼内压,治疗青光眼;缓解肌无力;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及其它老年性痴呆;大部分胆碱受体激动剂还具有吗啡样镇作用,可用于止痛;具有N 样作用的拟胆碱药还可缓解帕金森病。 胆碱受体激动剂应包括M 受体激动剂和N 受体激动剂,但后者只用于实验室工具药,故临床使用的是M 受体激动剂。按化学结构分类,M 受体激动剂可分为胆碱酯类和生物碱类。前者主要是 乙酰胆碱的合成类似物,后者是植物来源的生物碱及合成类似物。 2. 胆碱酯类胆碱受体激动剂 乙酰 胆碱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但在胃部极易被酸水解,在血液也极易经化学或胆碱酯酶水解。并且,乙酰胆碱的作用选择性不高,无临床实用价值。为了寻找性质较稳定,同时具有较高选择性的拟胆碱药物,从乙酰胆碱结构出发进行改造,获得了胆碱酯类M 受体激动剂。 氯贝胆碱(选择性M 受体激动剂) 选择性作用于M 受体,且S 构型异构体的活性大大高于R 构型异构体。 作用较乙酰胆碱长 不易被胆碱酯酶水解,临床主要用于手术后服气胀、尿潴留以及其他原因所致的胃肠道或膀胱功能异常。 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胆碱能神经兴奋时释放进入神经突触间隙的为结合于手提上的游离乙酰胆碱,会被乙酰胆碱酯酶(AChE )迅速催

解热镇痛抗炎药练习题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A1 1、可引起水杨酸反应的药物是 A、阿司匹林 B、非那西丁 C、保泰松 D、醋氨酚 E、羟基保泰松 2、哪一项不是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 A、胃黏膜糜烂及出血 B、出血时间延长 C、溶血性贫血 D、诱发哮喘 E、血管神经性水肿 3、不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是 A、阿司匹林 B、对乙酰氨基酚 C、羟基保泰松 D、吲哚美辛 E、舒林酸 4、解热镇痛作用强而抗炎作用很弱的药物是 A、吲哚美辛 B、吡罗昔康 C、布洛芬 D、双氯芬酸 E、对乙酰氨基酚 5、对解热镇痛抗炎药的正确叙述是 A、对各种疼痛都有效 B、镇痛的作用部位主要在中枢 C、对各种炎症都有效 D、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与抑制PG合成有关 E、抑制缓激肽的生物合成 6、阿司匹林没有哪种作用 A、抑制环加氧酶 B、抗炎抗风湿 C、抑制PG合成,易造成胃粘膜损伤 D、高剂量时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E、高剂量时也能抑制PGI2的合成

7、小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是 A、抑制磷脂酶 B、抑制TXA2的合成 C、减少PGI2的合成 D、抑制凝血酶原 E、减少花生四烯酸的合成 8、关于对乙酰氨基酚不正确的描述为 A、长期应用可致依赖性 B、口服易吸收 C、60%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D、过量中毒可致肝坏死 E、长期用药无肾损害 9、下列哪种药对胃肠道刺激最低的 A、对乙酰氨基酚 B、阿司匹林 C、布洛芬 D、吲哚美辛 E、保泰松 10、布洛芬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瑞夷综合征 B、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C、胃肠道反应 D、急性中毒可致肝坏死 E、水、钠潴留 11、关于布洛芬的体内过程不正确的叙述是 A、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 B、吸收量较少受食物和药物影响 C、主要经肝脏排泄 D、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E、血浆半衰期为2小时 12、既能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又有抗血栓形成作用的药物是 A、肝素 B、布洛芬 C、阿司匹林 D、喷他佐辛 E、哌替啶 13、宜选用塞来昔布治疗的疾病是 A、骨关节炎

重点推荐-药物化学各章练习题和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药物化学的研究对象是()。 A.中药和西药 B.各种剂型的西药 C.不同制剂的药进入人体内的过程 D.药物的作用机制 E.天然、微生物和生化来源的及合成的药物 2.药物化学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指()。 A.19世纪初至19世纪中期 B.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 C.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 D.20世纪30至70年代 E.20世纪70年代至今 3.下列不属于药物化学的主要任务的是()。 A.寻找和发现先导化合物,并创制新药 B.改造现有药物以获得更有效药物 C.研究化学药物的合成原理和路线 D.研究化学药物的理化性质、变化规律、杂质来源和体内代谢等 E.研究药物的作用机理 二、名词解释 1.合理药物设计 2.定量构效关系(QSAR) 3.药典 第二章药物代谢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Ⅱ相代谢的是()。 A水解反应 B乙酰化反应 C.甲基化反应 D.硫酸结合反应 E.谷胱甘肽结合反应 2.具有重要解毒作用的Ⅱ相代谢是()。 A 乙酰化反应 B氨基酸结合 C 葡萄糖醛酸结合 D 谷胱甘肽结合 E 硫酸结合 二、填空题 1.Ⅰ相代谢包括()、()和(),是极性()的反应。 2.前药是()。 第三章麻醉药 一、选择题 1. 属于全身静脉麻醉药的是()。 A. 恩氟醚 B. 麻醉乙醚 C. 氯胺酮 D. 利多卡因 E. 氟烷 2. 不属于吸入性麻醉药的是()。 A. 异氟烷 B. 氟烷 C. 布比卡因 D. 恩氟醚 E. 麻醉乙醚 3. 具有酰胺结构的麻醉药是()。 A. 可卡因 B. 普鲁卡因 C. 达克罗宁 D. 利多卡因 E. 丁卡因 4. 普鲁卡因的化学名称是()。 A. 4-氨基苯甲酸-2-二乙胺基乙酯 B. 2-(二乙胺基)-N-(2,6-二甲基苯基)乙酰胺 C. 4-氨基苯甲酸-2-二甲胺基乙酯 D. 4-(丁胺基)苯甲酸-2-(甲胺基)甲酯 E. 1-丁基-N-(2,6-二甲苯基)-2-哌啶甲酰胺 5.下列有关盐酸氯胺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身吸人麻醉药 B.含有酰胺结构 C.具有芳伯氨结构 D.服用后出现分离麻醉现象 E.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6.具有氨基酮类结构的药物是()。 A.达克罗宁 B.布比卡因 C.利多卡因 D.普鲁卡因 E.羟丁酸钠 7.与普鲁卡因性质不符的是()。 A.具有重氮化—偶合反应 B.与苦味酸试液产生沉淀 C.具有酰胺结构易被水解 D.水溶液在弱酸性条件下较稳定,中性及碱性条件下易水解 E.可与芳醛缩合生成Schiff’s碱 8.达克罗宁是以哪种电于等排体代替酯类局麻药结构中酯键的—O—而获得的()。 A.—S— B.—NH— C.—NH2一 D.—CH2一 E.一CH2NH— 9.下列叙述与盐酸利多卡因不符的是()。

【医疗药品管理】药物化学第三章外周神经系统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种叙述与胆碱受体激动剂不符 A. 乙酰胆碱的乙酰基部分为芳环或较大分子量的基团时,转变为胆碱受体拮抗剂 B. 乙酰胆碱的亚乙基桥上(位甲基取代,M样作用大大增强,成为选择性M受体激动剂 C. Carbachol作用较乙酰胆碱强而持久 D. Bethanechol Chloride的S构型异构体的活性大大高于R构型异构体 E. 中枢M胆碱受体激动剂是潜在的抗老年痴呆药物 2) 下列有关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Neostigmine Bromide是可逆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其与AChE结合后形成的二甲氨基甲酰化的酶结合物,水解释出原酶需要几分钟 B. Neostigmine Bromide结构中N, N-二甲氨基甲酸酯较Physostigmine结构中N-甲基氨基甲酸酯稳定 C. 中枢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用于抗老年痴呆 D. 经典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结构中含有季铵碱阳离子、芳香环和氨基甲酸酯三部分 E. 有机磷毒剂也是可逆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3) 下列叙述哪个不正确 A. Scopolamine分子中有三元氧环结构,使分子的亲脂性增强 B. 托品酸结构中有一个手性碳原子,S构型者具有左旋光性 C. Atropine水解产生托品和消旋托品酸 D. 莨菪醇结构中有三个手性碳原子C1、C3和C5,具有旋光性 E. 山莨菪醇结构中有四个手性碳原子C1、C3、C5和C6,具有旋光性 4) 关于硫酸阿托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现可采用合成法制备 B.水溶液呈中性 C.在碱性溶液较稳定 D.可用Vitali反应鉴别 E.制注射液时用适量氯化钠作稳定剂 5) 临床应用的阿托品是莨菪碱的 A.右旋体 B.左旋体 C.外消旋体 D.内消旋体 E.都在使用 6) 阿托品的特征定性鉴别反应是 A.与AgNO3溶液反应 B.与香草醛试液反应 C.与CuSO4试液反应 D.Vitali反应 E.紫脲酸胺反应 7) 下列合成M胆碱受体拮抗剂分子中,具有9-呫吨基的是 A. Glycopyrronium Bromide B. Orphenadrine C. Propantheline Bromide D. Benactyzine E. Pirenzepine 8) 下列与Adrenaline不符的叙述是 A. 可激动?和?受体 B. 饱和水溶液呈弱碱性 C. 含邻苯二酚结构,易氧化变质 D. ?-碳以R构型为活性体,具右旋光性 E. 直接受到单胺氧化酶和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的代谢 9) 临床药用(-)- Ephedrine的结构是

药理学——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药理学——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一、解热镇痛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 (一)共同特点 【共同作用机制】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所必需的环氧酶(COX),干扰前列腺素合成。 补充:COX有两种同工酶,即COX-1和COX-2。 补充:解热镇痛消炎药的分类 1.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对COX-1和COX-2均有抑制作用。 2.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选择性抑制COX-2,而对COX-1的抑制作用弱。 意义:胃肠道不良反应减轻。 代表药:尼美舒利、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罗非昔布等。 【共同药理作用】 一、解热作用 机制:抑制中枢COX,使PG合成减少; 特点:NSAIDs只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但不能降至正常体温以下,而且不影响正常人的体温。 二、镇痛作用 机制:抑制外周病变部位的COX 特点:对慢性钝痛有效,对急性锐痛、严重创伤的剧痛、平滑肌绞痛无效。无成瘾性。 三、抗炎作用 机制:抑制炎症局部的COX; 特点:对抗炎症早期的红肿热痛,不能防止炎症发展和后遗症 (二)常用药物 1.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药动学】 ◇吸收:口服后易从胃和小肠上部吸收。 吸收过程中和吸收后,可被胃肠黏膜、血浆、红细胞和肝脏的酯酶迅速水解,产生水杨酸,故阿司匹林的t1/2仅有15min左右。 水杨酸以盐的形式存在,具有药理活性。 ◇分布: 水杨酸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0%~90%; “阿依水、抢蛋白” 格列类、华法林、 被抢劫、被游离; 易过量、易中毒、 低血糖、低凝血。 游离型可分布于全身组织,也能进入关节腔、脑脊液、乳汁和胎盘。 ◇代谢:主要经肝药酶代谢。 ◇排泄: ①约25%以原形由肾脏排泄,其余与甘氨酸和葡萄糖醛酸结合后随尿液排出。 ②改变尿液的PH值,使碱化尿液,可加速排泄。 【药理作用】 一、解热镇痛作用 较强。适用于:感冒发热、肌肉痛、关节痛、痛经、神经痛和癌症患者的轻、中度疼痛等。 二、抗炎抗风湿作用 三、抑制血栓形成 二、抗炎抗风湿作用 ◇作用较强,但用量要比解热镇痛剂量大1~2倍,最好用至最大耐受量(口服每日3~4g)。 ◇急性风湿热患者服用后24~48h内退热,缓解关节红肿及剧痛,血沉减慢——因控制急性风湿热疗效确切,故用于该病的鉴别诊断。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只是对症,可使关节炎症消退,疼痛减轻。 三、抑制血栓形成: 注意:小剂量(100mg/日) 机制:抑制血小板中的COX-1,减少TXA2(血栓素A2)的生成。 应用:心血管恶性事件的一级预防,可降低心梗、脑梗发生率。 【不良反应】 乙酰水杨酸,抑制COX(PGE) 解热又镇痛,抗炎抗风湿; 抑制血小板,防治血栓塞; 不良反应多,为您扬名易。 “为”——胃肠反应 “您”——凝血障碍 “扬”——水杨酸反应 “名”——过敏反应 “易”——瑞夷综合征 1.胃肠道反应: 原因:直接刺激胃黏膜; 抑制COX-1,抑制胃黏膜PGs合成。 表现: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及畏食常见。

最新药物化学---练习题附加答案教学内容

药物化学练习 1.以下哪个药物的光学异构体的生物活性没有差别(E )。 A.布洛芬 B.马来酸氯苯那敏 C.异丙肾上腺素 D.氢溴酸山莨菪碱 E.磷酸氯喹 2.下列叙述中哪条是不正确的(A )。 A.脂溶性越大的药物,生物活性越大 B.完全离子化的化合物在胃肠道难以吸收 C.羟基与受体以氢键相结合,当其酰化成酯后活性多降低 D.化合物与受体间相互结合时的构象称为药效构象 E.旋光异构体的生物活性有时存在很大的差别 3.下列叙述中有哪些是不正确的(E )。 A.磺酸基的引入使药物的水溶性增加,导致生物活性减弱 B.在苯环上引入羟基有利于和受体的结合,使药物的活性和毒性均增强 C.在脂肪链上引入羟基常使药物的活性和毒性均下降 D.季铵类药物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没有中枢作用 E.酰胺类药物和受体的结合能力下降,活性降低 4.药物的解离度与生物活性的关系(E )。 A.增加解离度,离子浓度上升,活性增强 B.增加解离度,离子浓度下降,活性增强 C.增加解离度,不利吸收,活性下降 D.增加解离度,有利吸收,活性增强 E.合适的解离度,有最大活性 5.下列哪个说法不正确(C )。 A.基本结构相同的药物,其药理作用不一定相同 B.合适的脂水分配系数会使药物具有最佳的活性 C.增加药物的解离度会使药物的活性下降 D.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是影响其作用时间长短的因素之一 E.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应具有较大的脂溶性 6.可使药物的亲水性增加的基团是(B )。 A.硫原子 B.羟基 C.酯基 D.脂环 E.卤素 7.影响药效的立体因素不包括(D )。 A.几何异构 B.对映异构 C.官能团间的空间距离 D.互变异构 E.构象异构 8.药物的亲脂性与生物活性的关系(C )。

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一、A型题 1.药物的副作用是: A. 用药剂量过大引起的反应 B. 长期用药所产生的反应 C. 指药物在治疗量时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D. 指药物的毒理作用,是不可预知的反应 E. 属于与遗传有关的特异质反应 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药物的不良反应 A. 副作用 B. 后遗效应 C. 特异质反应 D. 停药反应 E. 选择性 3.部分激动药物的特点是: A. 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有较弱的内在活性 B. 与受体有较弱的亲和力,有较强的内在活性 C. 与受体有较弱的亲和力,有较弱的内在活性 D. 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有较强的内在活性 E. 与受体无亲和力,有较弱的内在活性 4.A药较B药安全,正确的依据是: A. A药的LD50比B药小 B. A药的LD50 比B药大 C. A药的ED50 比B药小 D. A药的ED50/ LD50比B药大 E. A药的LD50/ ED50比B药大 5.受体激动剂的特点是: A. 对受体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B. 对受体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C. 对受体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D. 对受体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E. 能使受体变性,失去活性 6.受体竞争性拮抗剂的特点是: A. 对受体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B. 对受体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C. 对受体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D. 对受体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E. 能使受体变性,失去活性 7.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可能激动受体,也可能阻断受体,取决于: A. 效价强度 B. 效能高低 C. 剂量大小 D. 机体不同状态 E. 是否有内在活性 8.以下有关药物量-效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药物的量-效关系指药物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 B. 药物的量-效关系在药理学研究中常用浓度-效应关系表示 C. 药物的量-效关系有量反应与质反应的量-效关系 D. 药物的量-效关系曲线中刚引起效应的浓度称阈浓度 E. 药物的量-效关系曲线中段较陡提示药效较温和 9.药物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说明: A. 受体结构发生改变 B. 作用机理发生改变 C. 有激动剂存在 D. 有拮抗剂存在 E. 效价强度增加 10.药物副作用 A.与药物的选择性低有关 B. 并非药物效应 C. 是不可避免的 D. 一般较严重 E. 常在大剂量用药时发生 11. 药物的效价强度是: A. 值越大则强度越大 B. 与药物的效能相平衡 C. 是不可避免的 D. 一般较严重 E. 常在大剂量用药时发生 12. 有关内在活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高职药理学练习题

高职第一学期药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复方感冒药中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是(C) A.麻黄碱 B.右美沙芬 C.对乙酰氨基酚 D.苯海拉明 E.罗痛定 2.药理学是研究( D ) A.药物代谢动力学 B.药物效应动力学 C.药物临床应用 D.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与原理的科学 E.药物对机体的效应 3.可作用于机体,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称为(A) A.药物 B.制剂 C.剂型 D.生物制品 E.生药 4.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的科学称为, A.药物学 B.药效学 C.药物化学 D.药动学 E.配伍禁忌 5.新药是指(多选)项 A.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B.改变剂型的药品 C.改变给药途径的药品 D.增加新的适应证的药品 E.制成新的复方制剂的药品 6.药物的副作用是哪种剂量下产生的: A.中毒量 B.治疗量 C.极量 D.最小中毒量 E.有效量 7.增强机体器官机能的药物作用为 A.苏醒作用B.兴奋作用C.预防作用D.治疗作用E.防治作用 8.某患者因病高热,医生给予阿司匹林退热,此药物作用称为 A.对因治疗B.对症治疗C.局部作用D.预防作用E.毒性作用 9.某患者患肺炎,医师给予抗生素治疗,这种药物作用称为 A.对因治疗B.对症治疗C.局部作用D.预防作用E.毒性作用 10药物的吸收过程是指 A.药物与作用部位结合 B.药物进入胃肠道 C.药物随血流分布到各 组织器官 D.药物自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E.药物从胃肠道进入体内 11口服给药主要在吸收 A.胃 B.小肠 C.大肠 D.肝脏 E.舌下 12排泄的主要器官是 A.皮肤 B.肺脏 C.大肠 D.肝脏 E.肾脏 13.具有首关消除的给药途径是() A.静脉注射 B.肌内注射 C.直肠给药 D.口服给药 E.舌下给 药 14由于反复用某药,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必须用较大剂量才可呈现应有的治疗作用,此称为: A.耐受性 B.耐药性 C.高敏性 D.特异性 E.成瘾性 15乙酰胆碱释放后作用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