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叙事话语与意识形态的联系_基于_新闻调查_叙事视角的分析

叙事话语与意识形态的联系_基于_新闻调查_叙事视角的分析

叙事话语与意识形态的联系_基于_新闻调查_叙事视角的分析
叙事话语与意识形态的联系_基于_新闻调查_叙事视角的分析

理论视野

青年记者·2012年9月中叙事话语与意识形态的联系——基于《新闻调查》叙事视角的分析

● 成方舟

叙事话语是电视新闻故事内容表达的方式和技巧,“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世界就是由这一叙述话语规则构成的世界”。①而意识形态依据基本认知信仰来界定,这种基本认知信仰形成了群体成员间共有的社会表征的基础。也就是说,人们在种族和性别上的信仰,决定了他们的话语和其他社会实践。

因此,意识形态与叙事话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意识形态决定了话语的生产,话语中弥漫着意识形态,故而话语绝对不是中立的,新闻话语尤其如此。反之,话语也将反作用于意识形态的构建。语言能够不断通过人们耳熟能详的方式巩固意识形态,使现存的权力分配合法化,掩盖社会关系的对立。②

社会生活中权力的实施和维护,恰恰得益于这种语言与意识形态的联系。笔者以调查类节目的代表央视《新闻调查》为例,用叙事视角的分析方法,分析其中意识形态与叙事话语的相互作用与关系。

《新闻调查》叙事的交叉视角:

记者的个性与无个性

按照奈特的划分方法,叙事视角分

为非聚焦型视角(全知视角)和聚焦型

视角(又分内、外聚焦)。③新闻调查类

节目中,叙事视角本应属于有限的叙述

者视角(聚焦型),也就是说,出镜记

者是用个人的眼光、有限的而并非全知

全能的视角来对事实进行呈现,或者说,

至少它的叙述方式应当在接受者那里起

到这样的效果。④在央视官方网站《新

闻调查》的栏目介绍中,这种叙事策略

被表述为“以记者调查采访的形式,探

寻事实真相”。

事实上,实际的《新闻调查》与上

述的叙述策略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看

起来是一个出镜记者个人的有限叙事,

但是在这个叙事背后,观众却能相当明

显地感觉到某种全知全能的声音,某种

对真相与真理在握的自信,对是与非、

黑与白一清二楚的呈现。

更具体地说,《新闻调查》的叙事

视角是记者个性与抹去个性的交叉游

移:

1.记者不知真相、参与调查,是记

者个性的聚焦型视角。

2.叙述事件时(记者不在场),尤

其是以画面叙事时,记者又跃入场内还

原现场,无所不知、无所不在。这就是

记者抹去个性的非聚焦型视角(全知视

角)。

3.节目开始和结束时,主持人作为

事件缺席的在场者对事件进行评说,从

故事中抽离使其占有更大空间,从而体

现出较高的权威性。这同样是非聚焦型

视角(全知视角)。

与其他节目对比,《新闻调查》记

者被抹去个性的特点便有了明显的展

现。《新闻调查》所模仿的美国CBS电

视台节目《60分钟》没有专门的主持人,

系。‘微文化’既可能创造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公益文化,丰富和融入到主流文化中;又可能营造出一种琐碎、平实、无害的‘小众文化’,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还可能制造出一种消极、颓废、有害的反文化,消解和抵触主流文化。”吴小英也赞同这一看法,“微民们享受着草根英雄集体狂欢的快感,表现出对于传统价值观的嘲讽和解构。”

在“微时代”下,受众被不断地分流到各个“意见社区”,这些社区成员彼此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共同塑造着自己的社区文化,如同一个城堡,不仅防御着异见价值取向的渗透,也消减着传统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功效。这给传统的思想政治主旋律构

成了不小冲击,也对新时期的舆论引导

艺术和影响力提出了新的层次要求。怎

样才能在微空间的各个意见社区中最大

限度地发挥“微文化”的正向价值,也

是摆在众多“微时代”研究者面前的一

大课题。

【本文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2

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资助科研项目《“微时代”下以激发学

生自主性为导向的青年工作方法研究》

(项目批准号:CUGW110221)的阶段性研

究成果】

注释:

①陈艳艳:《微时代背景下的警察文化

建设》[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1期

②林群:

《理性面对传播的“微时代”》[J],

《青年记者》,2010年1月中

③杨威:《“微时代”中思想政治工作如

何突破》[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年

第4期

④隋红:《简析“微时代”的文化传播特

征——从以微博为首的“微媒体”说起》[J],

《大众文艺》,2010年第1期

⑤吴小英:《微时代视阈中高校网络德育

困境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年第4期

⑥陆小华:《新媒体观:信息化生存时代

的思维方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⑦周琪:《微时代下社会群体思想行为特

点透视》[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年

第4期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团委宣传部】

理论视野

29

青年记者·2012年9月中

每个记者就是节目主持人,即中国新闻界所说的“记者型主持人”。⑤记者讲自己找来的故事并体现个人特性,采用统一的聚焦型叙事视角,自身作为探案者(内聚焦)、分析者(内聚焦)或是旁观者(外聚焦)展开叙述。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国内电视是国营电视台,代表国家发言。大多数时候,它使意识形态能够以个性化的语言或形象呈现,但事实上有着模糊话语主体的效果。⑥

《新闻调查》交叉视角中官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民间与官方话语的置换

既然要发挥个性化评论的优势,为何又要抹去个人特征而使用全知视角呢?表面看来,这只是压缩了论辩、探究的空间,采取了一清二白的正义/非正义的过分明晰的结构。但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新闻调查》其实是运用了记者个性化的评论方式获得观众认同,似乎是表明其平民诉求,但其实不过是抹去了个人特征并模拟官方身份发言。

这个过程中,意识形态与叙事话语的关系被鲜明地体现了出来:主流的官方话语自然而然地渗透进文本的叙事

层,巧妙地实现了对前者的询唤;

⑦并且反过来使叙事话语在自然言语情形中构建出意识形态。以下分析《新闻调查》中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透视运城渗灌工程》是1998年所作的一个标志性的节目,用编导张洁的话说就是“1998年10月我们产生了榜样节目《透视运城渗灌工程》”,但节目中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明显,《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贺延光曾表示“《透视运城渗灌工程》反映的是一既普通又严重的社会问题……那主要责任人(片子里是升官了)承担责任与否、受没受处理都没有交代,最后的结语似有官话之嫌”。

《国家的孩子》曾在《新闻调查》

中播出,节目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上海、安徽的2000多名汉族孤儿被送往内蒙古大草原,交由牧民家庭领养的历史事件。主持人的结语是:“在寻访当年那些南方孤儿的过程中,人们说,草原上从来就没有什么孤儿,有的只是这些从南方来的‘国家的孩子’……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身上那种蒙古族和汉族的情结早已超越了民族和血缘的界限,他们生命中的一切都已融进这片辽阔的土地。”

这是一个能指和所指的叙述,官方传媒对历史的阐释无疑与当下的社会现实有着紧密联系:孤儿再生的机会由国家提供,母亲与国家的意义重合;民族团结的潜在话语是国家的凝聚力和爱国主义;而“康克清提议、乌兰夫安排”则不可辩驳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完成了意识形态的一次再度合法化过程。

再如2011年8月6日播出的《被质疑的红十字》,调查曾经轰动一时的“郭美美事件”。节目导视中提出了三个问题“红十字会和郭美美究竟有没有关联”、“红十字标志是否被利用来牟取私利”、“一个20岁女孩的炫富为什么会引发红十字会信任危机”作为节目框架。但在节目中只有第一个问题得到了明确的解答。随着后两个问题追问的逐渐深入,看似记者仍旧为公众积极调查,其实在全知视角下,官方话语已经完成了与民间话语的置换。记者站在公众角度提出问题,赢得了信任,但随着叙事视角的转化,在不知不觉中受众的参与和思考被压缩,接受了官方话语的解答,焦点问题被淡化、偷换而草草收场。

结 语

《新闻调查》中作为舆论监督的话语,是新闻自由在当下语境的延伸与转化,它的具体意义与其说是经典新闻学意义的、非权力机构对权力机构的监督与批评,不如说是通过民间话语与官方话语的置换所达成的对权力运行中离轨

行为的制衡与纠错机制。⑧话语的置换强化了“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的媒介形象,弱化了“为政府说话”的真实立场。

很明显,在《新闻调查》中,叙事视角的游移正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意识形态的渗透,叙事话语在这里成了一种意识形态的“文本实践”。⑨《新闻调查》文本通过记者同时运用个性化手段吸引受众(聚焦型)又为实现官方话语抹去个性(非聚焦型)的叙事视角,让受众认为自己是意识形态的“主体”,用阿尔都塞的话来说就是“误认了自身”,⑩使得官方话语在其中顺利完成了与民间话语的置换。从而将主流的意识形态自然而然地渗透进叙事文本层,使叙事话语在民间语境中构建出官方意识形态。

综上所述,在对《新闻调查》的分析中,意识形态控制着叙事话语,而叙事话语也帮助建构了现存的意识形态。看似通过记者采访调查得出的事实真相,实则含而不露地表达了各种意识形态意义,对读者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注释:

①【美】罗伯特·C·艾伦编,麦永雄等

译:《重组话语频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7页

②辛斌:《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批评语言学》,《现代外语》,1996年1月,第21~26页

③石长顺:《电视新闻编辑与制作》,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158页

④倪文尖:《新闻调查类节目镜头应该属于“有限的叙述者”》,《新闻记者》,2005年10月

⑤谭天:《中美电视调查性报道比较——以〈60分钟〉和〈新闻调查〉为例》,《湛江师范学报》,2007年8月第28卷第4期

⑥⑦⑧凌燕:《可见与不可见: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文化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⑨孙卫华:《论构成媒介文本分析的方法体系》,《当代传播》,2009年第1期

⑩【英】利萨·泰勒 安德鲁·威利斯著,吴靖 黄佩译:《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30页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深度报道 叙事特点分析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叙事特点分析 以“深度报道全国首例特大地沟油案”为案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注重过程性、深刻性,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特点,因此,如何将新闻事实讲好,需要通过叙事来整合新闻信息,把握报道的局部与局部、局部与全局之间的关系。在这起震惊全国的特大地沟油案中,也通过新闻叙事的手法,即“故事”、“叙事话语”和“叙述行为”三个方面对新闻事实的介绍呈现。 首先是主播的画面,一开始就交待了事件的重要信息:深恶痛绝的地沟油走上餐桌,在今年8月22日,公安机关侦破了特大非法制售地沟油的案件,在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审理。正如导视一样,交待信息并引出具体的新闻事实。 首先从报道的情节和细节上来看,这起地沟油案件被侦破,20多名犯罪嫌疑人被提起公诉,随后便对这起案件进行深度挖掘,即“这起案件是如何侦破的?”“犯罪嫌疑人又是如何制售地沟油的呢?”通过这两个提问随即把视线转到去年3月份。这里的叙事方式是一种倒叙的方式,找准了时间的切口,有了结果再去分析过程。当时宁波市宁海警方接到群众举报,有人利用餐厨垃圾煎炸废油,炼制地沟油。根据这个线索,警方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随着侦破工作的继续,警方顺藤摸瓜把销往外省的中间人和山东济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的犯罪嫌疑人以及一些违法的粮油经销商抓获。而后又提出问题“在侦破这一案件后,围剿地沟油的这一行动又路在何方呢?”并且对地沟油的来源和危害做出分析,指明应该如何治理地沟油。 深度报道的特点之一就是事实材料不那么完整,因此要通过捕捉典型细节来连贯,通过细节也有利于报道的节奏快慢有致。整个报道的细节主要是叙述侦破格林生物能源公司时的视频语言,里边有悬念的设置,有报道的波澜,把人和人、事与事之间的冲突都展现出来了。该公司收购地沟油为什么要测试酸价?为什么经常有大量的白土运进格林公司?这都能引起读者急欲知其结果的迫切期待心理,当然这正是叙事手法的运用,有意铺设新闻事件如何发展的疑端,随着情节的发展,事情原委会逐渐清楚,做出释悬,满足观众的心里期待。还有就是里边的矛盾冲突,在侦破格林生物能源公司时,侦破过程情节波折,通过新闻事实的事件本身来设置冲突。首先是警方掌握的证据与犯罪嫌疑人当时的说法完全不一致,也即是有了对立的双方,而且双方存在分歧,尤其是警方在跟踪该公司出厂的油罐车时被犯罪嫌疑人发现,被对方车辆猛打方向挤出去,拦住了。这使得报道气氛紧张,形成波澜。 从这则深度报道的情节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它在“故事”上的叙事艺术。好的“故事”叙述总是遵循着一个呈现冲突的戏剧性过程,电视丰富的画面和声音更是凸显了这一点,而且故事里的悬念又推动了叙事的发展,正如之前所提到的,这种事件发展的矛盾和悬念使观众处于期待中,从而关注节目的进程。这档《新闻调查》对全国特大地沟油案的深入分析一开始就把公众利益和犯罪嫌疑人的利益对立,从审判现场到侦破回顾再回到审判现场,处处安排兴奋点,观众也好似跟随记者的镜头,和警方一起进行调查,最终才慢慢掌握事实的全部,走向节目尾声。 从叙事话语和叙事行为上,依旧少不了戏剧性的悬念和冲突,并且运用各种镜头语言和人物采访,将画面、解说和现场同期效果相结合,用细节还原了收集、炼制以及买卖地沟油,加工成食用油的事实真相,结构清晰,在最后一板块还针对专家做采访,分析地沟油的来源和危害,通过这一个过程,把侦破这一特大制

叙事性新闻稿

篇一:新闻叙事性探究 新闻叙事性探究 摘要新闻叙事是以新闻叙事文本为对象,通过新闻学、叙事学等方法对新闻进行叙事描述。本文着重探究了新闻的叙事性,首先对新闻的叙事性进行了基本的界定,然后讨论了新闻叙事的策略,主要是从叙事者、叙事视角、细节策略等角度讨论。 关键词新闻;叙事;倾向性 1 新闻叙事性的概念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叙事是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旺盛的生命力。新闻是以传递新近变动的事实为目的,新闻强调客观、理性,注重信息的社会价值,主要关注的是社会、民族、国家等公共领域。而叙事是从作品文本的特定排列中抽取出来并按时间顺序重新构造的一些被叙述的事件,包括这些事情的参与者,简单的说是连续的几个事件。叙事以其可读性强,形象生动的特点而倍受人们的喜爱,它具有跨越时空的深远意义。 新闻要告知信息,包括何时、何地、何人,发生了人么事情,怎么发生的。这要是在说明、转述事件的结果,而叙事更多的是描述和展现,它复现的是一个完整程,具有时间的动感、有场景、有人物、有细节描写,也有背景,即人物活动的环境。叙事与新闻是同源的。古代的历史家同今天的新闻记者是一脉承的。历史家的职责就是如实地记载当时发生的事实,就像今天的记者如实地报道新一样,所不同的是,古代的传播工具和传播渠道没有现代发达,所以传播的范围不如现在广泛。 新闻叙事性就是运用文学手法,将新闻事实以叙述叙事的方式现给读者,赋予新闻以一定美感效应的新闻表现形式。它注重细节的描绘、人物的刻画场景的再现、背景的交代等,把新闻事实当作一个叙事叙述出来,既指报道新闻叙事指报道新闻的叙事性技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闻叙事性既是新闻文本呈现的一种特点又是新闻的一种存在状态和一种传播的态度,新闻叙事性是新闻媒介为了适应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自身进行的调整,是一种新的新闻存在方式,所有的新闻都可以被叙事性。新闻叙事性虽然是从受众的需求出发,注重平民化、大众化,增加了软新闻比例,但是新闻叙事性是新闻出现的一种趋势和存在状态,它有注重软新闻,表现出通俗化,平民化的一面,但是它不等同于软新闻,也不是新闻的通俗化、平民化,它只是通过这些内容和形式的表现来实现新闻带给受众的心理满足感。 2 新闻的叙事策略篇二:论电视剧表现元素在叙事性新闻中使用 论电视剧表现元素在叙事性新闻中的使用 摘要:《新闻调查》作为央视一档极具品牌价值的新闻评论栏目,在我国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影响。一个严肃的新闻节目,在45分钟的时长里仅深挖一个事件,它如何能持久地抓住观众的神经,使观众在观看时不觉时间飞转,却在兴趣盎然的关注中获得一种收视快感呢?答案是它的故事性叙事手法的运用。既然现在的很多新闻选题也有故事性,那么电视剧中的表现元素和制作手法能不能在叙事新闻中使用呢?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关键词:表现元素电视剧制作手法 一个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只是给一次成功有效的新闻传播提供了一个粗毛坯,如何对其进行雕琢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新闻调查》的成功说明,一个具有情节的新闻事件要成功传播就要尽力施展电视媒体运用声像手段展开叙事之能事。而在电视的种种节目形态中,电视剧无疑在叙事上运作得最为成熟和老练。因为电视剧对观众强大的吸引力,各大电视台的节目单上大有“剧行天下”之势;某些电视剧因其成功的叙事处理而让亿万电视观众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期待与它的约会,形成万众期待共分享的盛大阵势。 一、故事性内容与叙事手段——内容与形式的划分 在寻找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之前有必要首先要清晰地划分一下电视剧与新闻中各自的内容与形式。

《新闻调查》节目分析

《新闻调查》节目分析 新闻传播学院10广电班黄露1006010138 节目形态 节目类型:深度新闻评论类节目。《新闻调查》的成立时建立在《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上的。当年由于《焦点访谈》节目播出时长太短,受客 观原因限制,对新闻的调查不能够太深入,所以为了要成立一档能够 深入调查新闻事实的栏目,《新闻调查》应运而生。 节目时长:45分钟,这较之前的《焦点访谈》多出了十几二十分钟,这使得记者对新闻的采访深度和报道的张度都有所提高。 节目播出时间:(首播)周六21:30-22:15,(重播)周日0:15-1:00、2:45-3:30、4:15-5:00 14:10—14:55 节目播出方式:录播形式。 节目口号: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 节目定位:比《焦点访谈》更深层次的解剖社会问题的大型深度节目。它以记者的调查行为为表现手段、以探寻事实真相为基本内容、以做真正的调 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崇尚理性、平衡和深入的精神气质。 拍摄方式:双机拍摄,一台拍采访对象,一台拍记者。这样,一方面能够真实地记录下采访对象的行为言语,又能够客观地记录记者的提问和评论。 拍摄后期也可以在两个机位之间相间选取画面剪辑拼接,如此可使得 节目更加真实可信,提高了片子的记录性特点。 节目内容 选题:选题方向:《新闻调查》选取的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节目的选题。主要有以下类型:1、全面深入的重大新闻事件背景调查2、国计民生改革热点话题难点疑点解惑3、大时代背景下一波三折的新闻故事。例如,98抗洪三部曲,在《新闻调查》历史上留下了里程碑式的记录。《保卫荆江》全国收视率排名第六,创下了《新闻调查》的收视纪录。 选题来源:l、观众来信、来电、来访、手机短信、电子邮件。 2、通讯员及固定“线人” 3、自主策划 4、内参资料 5、各部委新闻办 6、各地联动媒体信息通报 7、互联网 8、报纸、电台等其他媒体 叙事方式:1、《新闻调查》的叙事方式是多角度分析一个新闻事件,并进行递进式分析的。比如当年《新闻调查》做了一期关于《宏志班》的节目, 就将人们的关注点引到了城市贫困的问题上,这对于当时社会只关注 农村贫困的问题是有突破性的,可以说它的叙事角度是很新颖的。而

一句话新闻 练习题

1.(河池)请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新华社珠峰大本营 5月22日电(记者张景勇边巴次仁)红色测量觇标竖立在地球之颠,珠峰脚下的6个交会测量点同时展开峰顶连测;GPS测量设备、冰雪深雷达探测仪在峰顶开始工作……22日11时08分,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迎来决战时刻:我国登山测量队员成功登顶,珠峰测量顺利展开。 2.(湖北荆门)自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宣布对部分台湾水果实施零关税后,5月中旬首批零关税水果登陆福州,接着亮相上海,京城百姓也纷纷议论何时才能吃上零关税台湾水果。5月30日一早,进入北京物美华天大卖场选购水果的顾客发现了一件新鲜事。在他们平时熟悉的水果柜台上,突然出现了几块醒目的大牌子,上面写着“台湾水果展卖”。那一排排摆放整齐、新鲜饱满的水果仿佛正向京城百姓宣告:“大陆同胞,我们来了!” 请将上述消息写成一句话新闻,20字以内。 3.(湖北随州)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相关问题。 新华社6月1日电国家林业局宣传办主任、新闻发言人曹清尧1日在国台办例行记者会上说,向台湾同胞赠送大熊猫的相关工作已经开始。这对大熊猫一旦确定后,我们将公开为大熊猫征名,按照以往习惯,大熊猫将采取双名制,即乳名和大名,均为两个汉字,在大陆征集乳名,在台湾征集大名。 ①根据提供的消息提取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 ②你有兴趣为这对赠台大熊猫取名吗?试一试。 雌熊猫雄熊猫 乳名 大名 4.(咸宁)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在第十五次“全国助残日”来临前夕,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介绍,作为社会最困难群体,我国残疾人就业状况明显改善。截止目前,全国处于就业年龄段的2500万残疾人中,就业人数已达2193.6万人,其中,城镇已就业残疾人累计达到430.4万人,农村达1763.2万人,1000 多万贫困残疾人解决了温饱问题。 5.(邵阳)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中所透露出来的信息。 近日,由青海省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建的巡山队已到达可可西里保护区腹地,全面开展2005年春季反盗猎大搜捕特别行动。 春季是盗猎案件多发期。怀着幼仔的母藏羚羊开始集群,雄性藏羚羊也处于体质较差的时期,行动相对迟缓。以往盗猎分子经常疯狂猎杀藏羚羊。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才嘎近日向记者介绍说,主力巡山队将从南线长江源头地区到达可可西里腹地及青海、新疆、西藏3省(区)交界地带,在藏羚羊集中的重点区域进行反盗猎大搜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字) 6.(益阳)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不超过15字的标题。 新华社消息大陆各地台商对连战大陆行给予高度关注。许多台商认为此举增进了台商在大陆发展事业的信心,并对连战访问成果寄予厚望。 在北京经营房地产的台商黄紫玉说,连战此次来访是拥有台湾民意背景的。共产党与国民党的高层会晤对话,让台商今后可以更加放心地在大陆发展自己的事业。在连战的祖籍地漳州市,台商协会常务副会长、龙海市鞋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高百合说:“连战此行必将

新闻调查主持人

社会学的角色理论把角色扮演的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对角色的期望、对角色的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阶段,也就是说,在明确了某一角色的社会期待和自身的角色意识之后,角色的担负人就需要进入并承担起这个角色,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传统的角色理论把这一过程称为角色扮演。角色理论研究者之所以使用“角色扮演”这样一个词汇来定义这个过程是由于他们认为社会舞台和戏剧舞台有着高度的类似。 可以说社会这个大舞台为每一个角色赋予了明确的地位,并由此为他们设计好了具体的角色行为。本文将以中央电视台以冷静、客观、理性著称的新闻栏目—《新闻调查》为例,探讨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行为。 一、开放式的“漂流”调查———以控制论的视角来看 《新闻调查》主持人的角色行为,可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调查”。“调查”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为了了解情况而进行考察(多指到现场)”,那么套用这个概念,《新闻调查》主持人的行为可以概括成为是到新闻现场去获取信息并形成意见。用这样的一个视角去比较,我们可以总结出《新闻调查》主持人为代表的记者型主持人区别于其他主持人的特征:首先,记者型主持人的语言传播活动是在新闻现场而不是在演播室内完成的;其次,记者型主持人在事先对于所要报道的事件是出于未知的态度,因此才要到现场“了解情况”,所以他在报道中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过程是彼此相容的,获取、加工信息的过程同时就是传播信息的过程;而演播室主持人作为广播电视传播的“最后一棒”,通常而言是手边或头脑中已经有了比较成形的节目文稿或提纲,其传播的过程是在演播室里对已有的文稿在有声语言方面进行二次创作。 那么,作为《新闻调查》的主持人,其角色行使的主要途径便是“调查”,调查的起因就是对所报道的事件存在着未知因素,要通过调查对这些未知因素进行求解,从而“探寻事实真相”。正是由于有了调查的空间和必要,调查行为才能据此以记者型主持人的人格化传播方式合理展开。在这一层面上,我们能够总结出《新闻调查》主持人最重要、最明显、最具区分特征的角色行使方式,就是在电视业界被称为“漂流式”的调查———具体而言,《新闻调查》的证据与结论都不是在事先全部知晓的,而是伴随着调查行为的开展一步步浮出水面的,好比在江河上漂流,虽然可以事先大致确定一个草拟的路线图,但是一旦付诸实践,则更多的还

新闻的叙事视角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016922835.html, 新闻的叙事视角分析 作者:韩晓梅 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02期 【摘要】新闻是一种向受众报告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叙述。本文主要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 称叙事方面入手,借用有关叙事视角理论,对采用第一和第三人称叙事的新闻作品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分析为新闻报道视角的选择与运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闻叙事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在叙事学的研究中,小说的叙事性早已为人熟知,许多叙事学著作研究也有关于小说的叙 事本质、特征和方法等内容。新闻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叙事”,因此也应该具有叙事性。可是新闻与小说又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也就提示我们新闻的叙事性与小说定有较大差异,如此一来对新闻的叙事性和叙事视角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新闻的叙事性 按照通常解释,叙事就是对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真实或虚构事件进行叙述。所谓“事(事件)”是指有目的的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及其结果。而历史就是将无数的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组合,对历史的部分或全体描述就为历史叙述。因此历史叙述和新闻叙述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对真实事件的记述,只不过,历史是记述过去的事件,新闻是记述最近发生的事件。可以说,今天的新闻有可能就是以后的历史。 从以上关于叙事的解释我们可以认为新闻就是一种“叙事”,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对公众来说有知晓意义的事件进行报道。这里的“报道”当然建立在叙述之上,或者就是叙述。所不同的是,新闻的叙事往往要求按照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来进行,文学可以虚构故事,而新闻必须恪守真实这一生命线,真实性是新闻叙事与虚构性叙事的本质区别。 二、第三人称叙事视角分析 就当下而言,在进行新闻写作时多采用第三人称的方法叙事。也就是说通过隐藏了的“我”来对受众传播自己的观点或者所掌握的信息。采取隐藏的“我”来讲述新闻时,记者多是以一种较为客观、较为清醒的旁观者角度来描述对象,是典型的限知叙事类型。因为采用的是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所以第三人称叙事能够在纪实性的文本(如新闻)中增加文本的可信度,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主观判断带来的偏颇,同时也让读者能够信任记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与客观性。第三人称的叙述者是非常为人所熟知的,他钻进了每个人的大脑……叙述者可以在某个章节采纳某个人的观点,然后又转向另一个人的观点。①能很好的使用第三人称叙事的新闻报道或者说新闻作品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在作品中我们难以发现叙述者的痕迹,他总是藏于幕后

新闻与文学的区别之

新闻与文学的区别之 新闻叙事与文学叙事的差别 新闻与文学,这两种有着各自发展轨迹和历史的两种文体,近来又出现了相互交融的争议。为了让这两种肩负不同使命的文体保持自己的纯洁性,为其划清泾渭的学者很多。然而随着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社会对文学和新闻的需求开始显现出新的特点,也有很多呼声要求两种文体取长补短。因此,厘清它们的差异,把握它们的基本目的和原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新闻与文学大有裨益。 80年代中期,叙事学理论开始被逐步介绍到中国,特别是杰姆逊在北大的演讲,带来了中国叙事学的繁荣。从新闻叙事角度研究新闻以及新闻与文学的差别,成为又一有效手段。 一、叙事目的的差异 在《新闻叙事学》里认为,“叙事是一种思维和表述方式,它能够引领我们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新闻正是利用“叙事”的方式将“事实”这个本源进行传递和表述,从而影响人的价值观。新闻叙事策略是为了完成叙事行为,达到一定的叙事效果而使用的话语构建策略。”新闻的叙事目的,简单来说,就是将事实进行传递,获得一定的传播效果。因而,新闻叙事在视角、叙事模式、叙事速度的选择上,均以传播效果、和新闻价值实现的最大化为目标。 在这一追求中,无论不断更新的新闻报道手段有了多少文学化的趋向,新闻的真实性始终是其底线。而这一目的又统摄了新闻的叙事表达,整个叙事框架都将围绕着新闻“事件”来展开。 文学叙事从来不标榜自己的叙事“真实”。它选择的叙事模式,在根本上是为了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而不是围绕某一件事件,努力还原其真实面孔。虽然,同新闻一样,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也来自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但是作者可

以为了达到某种效果对事实本身修改加工,或者大胆想象。“事件”本身的修辞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文学作品里,呈现的“事实”并不是叙事的目的,而是作者主体意识的载体,是作品抒情主体的主体意识的承载者。 二、叙事文体的差异 在叙事学里,叙事有三种形态:文学叙事、历史叙事、新闻叙事。文学叙事是种“艺术叙事”。新闻叙事虽也有“艺术化”的手法,但由于目的不同,大体是种“客观叙事”。有学者曾经用“叙事张力”来区别两者。所谓的“叙事张力”,是指叙事模式自身的表现力。也就是说,叙事文体是可以区别于叙事角度、叙事模式等,独立表现叙事特征的一个方面。 从事文学写作的人们应该都有这样的体验,无论自己将要下笔的是何种文体,艺术灵感、自由想象总是最最宝贵的创意来源。 文学叙事,因其艺术性,其实并没有普适的叙事类型,因而有学者称其为“非类型叙事”。这种叙事文体可以任由叙事者根据叙事者的主观意愿、表达情感的需要、艺术风格等采取各种各样的叙事文体。就像文学本身涵盖面很广一样,文学叙事的艺术手法是丰富多彩的,是只需服从叙事者思想表达、艺术追求的需要,而没有类型约束的,是自由化、个性化叙事。这种叙事文体本身就可以是审美的对象,并且带给读者的是超越了所述事件本身的情感体验或者艺术魅力。 再来看新闻叙事。相对于文学叙事,无论新闻报道本身的种类有多少,它的各种文体有一定的规范性,并且在创作新闻作品的时候,“艺术灵感”虽然重要,但围绕的中心仍然是事实本身,并且有着严格的原则性考量。 新闻叙事在本质上是一种“类型叙事”。如前所述,新闻叙事虽也可采取不同的叙事模式,但是文体并不是完全服从于叙事者的主观意图和叙事需要。不同的新闻叙事文体都是为了展现事实的不同层次和深度,因而本身并不能成为审美对象。如果新闻叙事采用的文体和写作方式激发了读者的“艺术想象”,并且带给读者的审美感受超越了其真实力量,那么这个新闻作品本身就会受到原则性的质疑。毕竟,还原真实才是新闻的初衷。 有的研究者认为,“近20年新闻形式创新的主要表现是:内容讲求意境与深

新闻调查之分析

自1996年5月17日第一期节目播出,《新闻调查》已经走过了十年的风风雨雨,其中历经了三次改版,栏目形式的成熟稳定、个性特征的清晰明确,使《新闻调查》逐渐成为央视的品牌栏目。由于其独特的新闻视角、深度调查的节目形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度被认为是社会的良知受到广大观众尤其是精英阶层的追捧。但是,十年后中国的媒体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地方电视台的迅速崛起、中央电视台内部新闻资源竞争的白热化,使得今天的《新闻调查》面临着十年前同样的境遇:如何在绝境中探询新的途径,如何在陈旧中摸索出新的形式。 一、选题策划标准 选题往往是节目的灵魂,作为央视的品牌栏目,选题标准的明确化和清晰化,往往是决定栏目长久风格的重要因素。因此选题策划是一个节目在运行之初,首先要做的工作。而一个节目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前期策划。 《新闻调查》是中国电视界较早成功引入“策划”理念的栏目,于1998年成立了专业的策划组。对选题是否具有独家性、资料信息是否准确、方案是否可行进行敲定,并根据新闻线索及所收集的资料确定节目样式、基本结构、采访提问和镜头的设计等等。关于《新闻调查》选题标准应该准确我觉得应该确定为以下五点: 1、事件性 《新闻调查》作为一个深度的调查类新闻栏目,所报道的新闻事件必然是为众人所关注,具有过程性、曲折性和故事性。首先,所报道的新闻事件必然具有某种焦点性因素,无论是重大的社会热点,还是深刻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对于缺乏重大性和重要性的选题无法在心理诉求上满足观众,也无法体现《新闻调查》一贯所承担的社会道义。其次,过程性、曲折性和故事性是决定节目是否具有可看性的重要因素。英美传媒业甚至是学术专著中都将新闻事件称作“故事”,将制作新闻节目称为“讲故事”,其根本在于电视要想吸引受众,视听表现的可能性必须强调。[1]过程性为节目的深入挖掘提供了可能性,不至于调查很快走向终结,曲折性是保证节目悬念丛生的关键,而故事性则能为节目编排提供较大的活动余地,吸引观众深入了解事件真相、参与事件的思考,否则无力支撑《新闻调查》45分钟的节目长度。 2、代表性 也可以认为是选题的影响力。《新闻调查》面对的是全国上十亿观众,因此其选题应该是反映广大的公众生活,与公众的利益相关。它应该能代表某一个社会阶层、代表某一个社会群体,代表某一种社会观念。反映出某一个社会现象、揭示出某一种社会问题、体现出某一种价值观。最终是能在更广泛的程度上引起观众的共鸣与思考,以达到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目的。 3、深度性。 《新闻调查》作为一个调查类栏目,其吸引观众且能运作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其深度

(完整版)一句话新闻练习题

压缩语段练习题 1.(河池)请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新华社珠峰大本营5月22日电(记者张景勇边巴次仁)红色测量觇标竖立在地球之颠,珠峰脚下的6个交会测量点同时展开峰顶连测;GPS测量设备、冰雪深雷达探测仪在峰顶开始工作……22日11时08分,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迎来决战时刻:我国登山测量队员成功登顶,珠峰测量顺利展开。 2.(湖北荆门)请将上述消息写成一句话新闻,20字以内。 自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宣布对部分台湾水果实施零关税后,5月中旬首批零关税水果登陆福州,接着亮相上海,京城百姓也纷纷议论何时才能吃上零关税台湾水果。5月30日一早,进入北京物美华天大卖场选购水果的顾客发现了一件新鲜事。在他们平时熟悉的水果柜台上,突然出现了几块醒目的大牌子,上面写着“台湾水果展卖”。那一排排摆放整齐、新鲜饱满的水果仿佛正向京城百姓宣告:“大陆同胞,我们来了!” 3(咸宁)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在第十五次“全国助残日”来临前夕,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介绍,作为社会最困难群体,我国残疾人就业状况明显改善。截止目前,全国处于就业年龄段的2500万残疾人中,就业人数已达2193.6万人,其中,城镇已就业残疾人累计达到430.4万人,农村达1763.2万人,1000 多万贫困残疾人解决了温饱问题。 答; 4.(邵阳)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中所透露出来的信息。(不超过15个字) 近日,由青海省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建的巡山队已到达可可西里保护区腹地,全面开展2005年春季反盗猎大搜捕特别行动。 春季是盗猎案件多发期。怀着幼仔的母藏羚羊开始集群,雄性藏羚羊也处于体质较差的

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的叙事策略分析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雾霾现象越发严重,媒体大都从雾霾的危害性、提前预警、防治等角度展开新闻报道,缺乏对雾霾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深度报道。在雾霾新闻大势平淡无奇的情况下,深度调查《穹顶之下》一播出就脱颖而出。《穹顶之下》是柴静以个人名义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没有央视这一“砖红”后台的支持,该纪录片更敢“亮剑”,更能接近真相。 关键词: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穹顶之下;叙事视角;叙事风格;叙事结构 一、视听新闻作品的叙事结构 任何新闻作品都有叙事结构,新闻作品的结构是新闻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和总体安排。叙事结构是新闻作品的骨架,关系到新闻作品的整体风貌和传播效果。视听新闻作品的结构包括外部结构、内部结构和符号结构三个层面。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视听新闻作品都应依据是否恰当地反映新闻事实的内在联系;是否有利于新闻作品主题的表达;是否符合观众的接受能力与接收习惯三个准则来选择最适宜的结构。 二、柴静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的叙事策略分析 (一)叙事视角 法国结构主义理论学家兹韦坦?托多洛夫把叙事视角分为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三种形态。①全知视角是指叙述者可以对事件进行全景式全方位描述,能够引导受众发现事实真相和本质;内视角是指叙述者受到视域的限制,能参与到新闻事件中来,传其观感和体验;外视角是叙述者不参与事件本身,只是客观冷静记录事实。 柴静在《穹顶之下》雾霾调查中存在着四种身份:一是生活在社会上与大多数人一样的普通人;这是第一人称内视角,柴静生活在煤炭大城临汾,很早就受到雾霾的伤害,在这件事上她更有发言权。二是在开头作为孩子的母亲出现;这属于第三人称的内视角,是以一个母亲关爱孩子的口吻表达对雾霾的憎恶。三是在调查过程中以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出现;柴静全程参与各种调查,混合使用全知视角和内视角。四是在直播过程中顶着主持人的帽子带着受众的身子和所有听众一样进行平等的对话,这是外视角。这四种身份在恰当时机交叉出现,拉近了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同时也强化了信息的可信度和真实性。 (二)叙事风格 在直播现场,柴静穿着白色休闲衬衫和牛仔裤上阵,整个舞台上只有戴着扩音器的她和用来展示调查结果的大屏幕,灯光也是低调的暗蓝色,没有任何多余的舞台美化设施。这种极简式的场景布置营造了一种非常适合闲谈的环境和氛围。柴静是一个非常擅长讲故事和引导人讲故事的记者。视频的开头她讲了自己爱孩子的小故事,用亲情故事开头是非常人性化和煽情化的开篇,能引起女性朋友的共鸣。虽然涉及个人情感,但柴静依然是很平静甚至是面带微笑地诉说自己经历,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让人感觉非常亲切随和。 采访中和实地调查中,柴静总能抓住那些最有冲突,最能抓人眼球的画面和情节。她的声音始终是轻柔而不失坚定的,温和而不乏冷静的,这让柴静的冷静和客观凸现出来,为其调查的可信性加分。 (三)叙事结构 1、外部结构。《穹顶之下》结构条理,层次分明,包含开头、中间和结尾三大部分。开头讲“雾霾事件”调查的动机,其次通过“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三个问题引出这部作品的中间部分,中间部分是这部作品的核心部分。结尾部分总结整部作品,把解决问题落实到行动中来。结尾展示的倡议环保动画短片,在形式和主题上与开头遥相呼应。 2、内部结构。《穹顶之下》的内部结构是以“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这三个问题为主线展开的,三个问题呈递进关系,是内部结构的主要逻辑线。 “雾霾是什么?”这一问题,柴静运用提出问、做出回答、反驳答案进一步说明的方法

最新如何分析电视节目资料讲解

如何分析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分析是高考影视编导专业的基本考试科目之一。和影视作品分析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其特殊性。 考查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笔试协作的形式,即当场观看一段15-30分钟的电视节目,如《艺术人生》、《新闻调查》或一段电视散文、纪录片,然后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电视节目分析文章。活着直接回答试卷上已根据此节目和形式提出的问题。 第二种是以免试综合考查的形式出现的,同样是当场观看一段或一期电视节目,然后直接回答考官根据此节目的内容或形式提出的问题。 考查目的: 考官主要是想通过此项科目了解考生对于电视节目片的主要构成和内容形式的综合识别、判断能力、以及对节目编排=节目设计方法的了解和把握力,同时也考查了考生的分析、应变和写作能力。

一、什么是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是指电视台各个频道为了使观众收视方便,把节目按内容分成版块,并且每个版块都有一个名字,而且在一定的时间内播出的形式。】 二、电视节目的特质和特征 1.电视节目的特质 2.电视节目的特征 三、电视节目的分类 1.新闻类节目,包括口播新闻、录像新闻、专题新闻,以及访谈新闻、调查等。 2.教育类节目,包括文化教育类、社会教育类等类型。 3.文艺类节目,包括专题文艺、综合文艺、晚会节目以及各种文艺专栏等。 4.体育类节目,包括体育比赛、体育新闻、体育知识、体育心上、健身健美等。 5.服务类节目,包括衣食住行、卫生保健、就业、征婚、气象、交通旅游、购物、烹饪、家庭工艺、房间布置等。

四、电视节目分析的角度 1.内容 主要分析节目的内容丁文是否贴近节目受众,是否具有自身特点。 例如:《东方时空》,节目定位鲜明,各小节目风格各异,各有侧重,构成一个立体的较全面的“时空报道”。节目的内容定位表现为节目的宗旨、性质、内容、功能、受众范围、文化品位、民族与地方特色等。 分析时刻就其中一个侧面着重进行。 2.结构 主要分析节目怎样开始、发展、结束的逻辑过程。节目的起承转合是否严密,线索是否清晰等。 3.制作 (1)摄像。分析摄像师是否善于运用镜头取景,并掌握镜头的运动规律,是否取得呵护要求的节目的素材。 (2)照明。分析照明师是否掌握电视与舞台上照明的不同要求,并按照导演的意图不管,能否使摄像机准确地拍摄到多情调场景。 (3)录音。分析录音室能否针对每一种不同性质的节目,恰当的运用录音设施,使录音的节目能反映其精华。 (4)剪辑。分析剪辑师画面镜头租借是否合理,各种特技画面是否到位。(5)合成。分析图像、语言、美术、影响、音乐等多种电视元素是否按照一定的章法,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分析节目制作时,要特别关注片头、片尾部分,分析片头是怎样出

读书笔记:作为话语的新闻

《作为话语的新闻》 ◆本书研究思路 ◆详细分析 一、早期研究成果 1、美国:从宏观的新闻见证者叙事,到微观社会学。 美国早期的新闻研究具有奇闻轶事或者说资料文献式研究的特点,即作者们通过对典型个案的研究勾勒出新闻制作者的日常生活和日常工作,同时对媒体新闻提出建议或批判。 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新闻研究小组对600个小时以上的电视新闻进行录像并分析,爱泼斯坦对报纸新闻和电视新闻研究的研究。爱泼斯坦的研究揭示了美国报纸是如何处理像五角大楼文件、越南战争、黑豹党、水门事件等主要全国性议题,以及电视台工作人员是如何搜集、选择、再现新闻的。 这一时期的研究大篇幅地介绍了新闻媒体机构的大体组织结构,如公营或私营体系、内部管理、编辑和其他新闻工作者的分工与等级、新闻采集的日常工作等等。但是我们还是不了解,新闻记者是如何理解这些新闻环境、他们对新闻环境的理解是如何影响新闻事件的再现以及新闻话语的生成。于是就需要对新闻制作过程进行更密切的考察

作进行了社会层面的分析。1 其中,菲什曼研究了新闻记者报道事件的几大步骤,即他们是如何发现新闻事件、如何把它们理解为富有意义的事件、如何调查这些事件的真相以及如何把这些调查结果组织为一篇新闻报道。他底盘探讨了新闻机构本身的约束、新闻编辑室的运作、新闻采访路线和推行报道以及查证事实的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工作他了解了新闻记者们常常带走各自采访辖区权威部门的文献与资料,在此基础上再对新闻形势进行界定。菲什曼由些得出结论:制作新闻的方法和对外部新闻来源以及文献的依赖导致了记者们都带着意识形态去描绘这个世界,他认为这种意识形态并不植根于新闻制作人员的社会经济和认知条件。2 2、英国:美国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始从语言学和结构学的角度研究新闻话语与 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伴随着语言学的突破和话语分析学的出现,英国的媒体研究出现了新的突破:开始从语言学和结构学的角度研究新闻话语与意义形态之间的关系。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学者和机构是:斯图尔特霍尔、康奈尔、唐宁、格拉斯大学媒体研究小组。 格拉斯哥大学媒体研究小组对媒体中的坏消息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重点是电视新闻制作人员报道罢工或行业争端所采取的策略。通过对新闻节目的仔细分析,他们指出社会上对这些罢工的主流看法通过拍摄镜头的多少、角度、采访技巧及其他策略在新闻报道中得到了微妙的支持。这就是说,工人们的观点在电视屏幕上得到展示的机会更少,或者被投射在令人更难以置信的环境之中。在他们的第二项研究中,对用词风格的分析显示,工人只是被系统地再现为不断提出要求的人物,而其管理人员则被建构为不断地提出解决方案的人物。 另外,唐宁指出在对妇女和少数民族报道中,这些类似的方法、过程同样存在。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媒体具有重构社会现实观念的本性,复制社会主流力量和观念。 3、德国:在美、英研究基础上,对大众传播和语言措辞进行系统分析,还关注了 新闻所具有的意识形态上的含义。 其中,斯特拉斯奈尔和尼夫卡的研究具有代表性。斯特拉斯奈尔在自己出版的被认1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第7页 2

话题类视听新闻的叙事要点分析

话题类视听新闻的叙事要点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反映社会现象的话题类新闻作品大量涌现。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通常是对社会上的热门话题或现象进行报道,通过层层剖析,透过复杂难辨的现象找出本质原因进行分析,有效解决社会难题。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与事件类视听新闻作品的区别在于一个调查对象是现象,一个调查对象是事实。前者反映的是一个面,后者反映的是一个点。换一个方式说,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内容更为大而广,一个事件点不足以支撑起新闻事件与新闻价值,多个新闻点才能组合成完整的新闻。 一、叙事结构:立足内容,选取骨架,强化立意 叙事结构是视听新闻作品的一种框架结构,它构建了作品的组织构造,筛选组合新闻素材,涉及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叙事表达上的过渡与照应等,从而将叙事的顺序和风格展现给听众。对视听新闻作品的整体风貌和传播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画皮画虎难画骨,叙事结构就是一篇作品的骨架,支撑起整个作品表达呈现的方式,所以在采编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时,要根据核心内容选择适当的立足点和结构呈现方式。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的结构主要有以下三种:内部结构、符号结构和外部结构。 下面以《抗生素的警告》为例分析其叙事结构。《抗生素的警告》是《新闻调查》于2009年5月报道我国医药领域滥用抗生素现象的一期节目。在《抗生素的警告》中采用纵深式结构,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层层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找出原因,解决现象的问题。内部结构则是采用递进的方式,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直击滥用抗生素的本质。符号结构则是在采用声音、画面、图表、字幕四种元素的同时运用到动画片《格列夫游记》的片段和电影《恐怖地带》片段,以多样的表达手段生动形象讲明了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加深受众的理解认知程度,有效避免了单一的视听传播效果出现。 在《抗生素的警告》中外部结构主要有以下三部分来呈现,开篇先将抗生素滥用的现象经过解抗剂列入黑名单展现出来,先提出美国《纽约客》杂志上关于超级细菌的报道,并指出这不是美国独有的现象,在中国也存在此类现象,从而引出节目的主题。中间部分即主体从抗生素的耐药性,进一步推断为什么抗生素会失效,通过抗生素刚发现的治疗效果对比,层层深入分析抗生素失效的原因。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微观世界的失衡,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更进一步剖析导致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制药业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医院追求效益滥用抗生素以及病人对灵丹妙药的传统观念。通过深层次剖析,并提出解决措施:改革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和改变传统的治病观念。最后节目深化主题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科学使用,造福下一代来加深受众的印象和理解,一层层的深入剖析,诱导观众跟随思考,使节目余味悠长,发人深思。 好的作品离不开好的结构。合理选择谋篇布局的方式,作品的表达效果将会显著提高。作品结构的精心安排可以增强作品本身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除上述纵深式结构外,还有聚合式、辐射式等,不同的结构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在CBS《60分钟》在《Private Matters》一期中采用聚合式结构,视野开阔,事件的焦点集聚在隐私权上,分类展现和展现同一事件的不同側面,归纳逻辑,全面集中展现保护隐私的主题。好的作品结构会提升作品的表达效果。但是作品的结构不可以随意设置,它要按照自身固有的表达规律,合理选择。好的作品想要将表达准确传达给听众就要遵守以下三个原则:能否恰当地反映新闻事实的内在联系;

作为话语的新闻

《作为话语的新闻》 van dijk 第一章新闻研究 尽管看起来客观公正(要求主播不带个人感情),P5虽然许多新闻记者坚信新闻仅仅是给出事实而不发表意见,但真正的新闻稿都具有表达观点这一特征。 P11新闻通过误解、敏感化、戏剧化、升级等四个阶段的叙事所形成的对最初问题的解说不断强调了行为的异常,进而凸现固定成见的正确性。 P12 媒体从本质上说就不是一种中立的、懂常识的或者理性的社会事件协调者,而是帮助重构预先制定的意识形态。 拍摄镜头的多寡、角度、采访技巧及其他策略 电视新闻的文本报道和视觉报道通过用词风格等策略p13甚至新闻语言都表达了对新闻所涉及人物的微妙的肯定或否定的感情色彩。 对社会现实观念的重构是媒体所具有的本性 不仅仅停留在对主体进行社会学分析的层面上,而是对新闻进行语言学研究,经由对话语进行细致分析,从而找出新闻语言对 P14新闻中的句法结构可以起到强化或弱化事件的作用 新闻标题的语言特征以及新闻内容的意识形态分析。斯特拉斯奈尔(Strassner)编著的论文集。电视新闻研究著作(1982) 语义和风格处理分析新闻文本和视觉信息之间的关系 语言风格和修辞的运用对新闻话语进行类型学研究的方法律格尔(Luger,1983) 新闻话语的语言和意义西德(Textwissenschaft) 新闻话语的结构分析、新闻制作约束和其中隐藏的意识形态 第二章新闻结构 一话语分析 (一)话语分析的发展 1历史背景:修辞学 2从俄国的形式主义到法国的结构主义 3社会语言学和言语人种学: 1)海姆斯的社会语言学论文集:分析文本和谈话的结构(Hymes,1964) 2)贴有人种学标签的研究很快对正式和非正式的话语类型分析产生了兴趣 4会话分析:研究重点从抽象、正式和虚构的句子过渡到在社会环境中真正的语言使用 5文本语言学:文本语法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中得到启示;Tannen,1982 6融合与新发展: 1)(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人工的) Intelligence AI):从记忆的角度进行分析 2)其他学科:法律话语分析等 (二)话语分析的原则 1文本和语境p26 1)话语分析的主要目的 2)两个描写视角:文本视角和语境视角 2话语描写的各个层次:语法 音位描写、词形描写、句法描写和语义描写 语义学:如何规定语义单位的含义……组成更大语义单位的含义;意义(内涵)和所指(外延)

新闻调查

《新闻调查》播出节目《天价住院费》,以下为节目内容。 被采访人: 富秀梅患者翁文辉的妻子 翁强患者翁文辉的长子 于玲范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外科重症监护室主任 郭小霞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 丁巾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输血科主任 杨慧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纪检委书记 高松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物价科科长 谭文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 王雪原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外科重症监护室医生 马育光水利部总医院原副院长心外科专家 翁小刚患者翁文辉的三子 演播室: 去医院看病对很多家庭来说都很让人发愁,因为现在昂贵的医药费已经成为了沉重的负担。前不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位观众向我们反映,他的家人在医院住了67天,光住院费就花去了将近140万,平均每天花去2万多。这么高额的费用,是不是真的?如果是,钱又是怎么花掉的?《新闻调查》记者对这一事件展开调查。

解说:翁文辉生前是哈尔滨市一所中学的离休教师。一年前74岁的翁文辉被诊断患上了恶性淋巴瘤。因为化疗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今年6月1号,他被送进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心外科重症监护室。之后的两个多月时间,他的家人在这里先后花去139万多元的医药费。高昂的医药费并未能挽回病人的生命。 富秀梅:真是,老头儿这死的真是死不瞑目,不是说他死了以后闭不上眼睛,就是我们家属到现在为止我每想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睡不着觉,我心跳马上就加快。 解说:在老伴住进医院重症监护室的两个月时间里,医院给富秀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两件事:买药和交钱。 富秀梅:六点钟不打电话,七八点钟护士长打电话交钱每天,开始6月1号 6月2号两天交了十八万块钱,三号就马上就通知交钱,当时我们为了救人根本没有想别的,从此以后就是每天交五万块钱,每天,第二天早早的又要交钱。 解说:富秀梅保留着二个月来在医院给老伴交费的每一张收据。67天住院时间,他们共向医院缴纳了139万7千多元。平均每天将近2万1千元。 富秀梅:我们从来没欠过医院一分钱,只要他提出这个药,不管是多贵,我们都是想尽办法,就是你要从他身上去割肉我都得让他割,为了给老头儿治病是不是。 解说:翁文辉夫妇以前都是中学教师,自己远没有能力拿出这么多钱看病。父亲的医疗费主要是由他们经商的大儿子翁强承担。 记者:这样每天几万块钱的花费对于中国的绝大多数家属估计都是无法承受的。 翁强:如果从做儿女的来讲呢,你说付出几百万我认为就是几千万它也值,它不像是一个生意,所以那个时候我们肯定不会考虑它有多大的经济效益或者有多大的价值,或者有多大的意义,对我来讲一分钟,只要能挽救一分钟,我都不会放弃的。 解说:几百万元的花费没能挽回老人的生命。今年8月6日,翁文辉因抢救无效在医院病逝。在料理后事准备和医院结帐时,一个意外的发现让翁家对那一摞巨额的收费单开始产生了怀

(完整版)《新闻调查·以生命的名义》

《新闻调查·以生命的名义》分析 (广电0802杨柳叶青) 片子立论 《以生命的名义》以男男同性恋这一艾滋高发群体作为切入点,进而调查对其作为艾滋病感染的第二大群体存在的干预工作。 然而,看过片子后,存在的疑问是,片子重点并不十分明确,它既想要讲男男同性恋的问题,又想要通过其来调查他们作为高危群体对艾滋病防治工作带来的困难;既有在片子中给人以对同性恋群体的隐约偏见,又想要给人们传递消除偏见的信息。想要两者兼得的情况下,或者说通过同性恋群体的切入点来反映艾滋病妨预工作,而且“以生命的名义”片名,会让人有这样一种印象:无论男男同性恋是怎样的群体,都以其作为生命的个体/群体的存在对艾滋病传播带来的隐患,多少存在偏见的意味,如若正常看待,何必强调需要“以生命的名义”来证明呢?告诉观众我们要在“以生命的名义”为前提条件下来接受这一事实吗? 记者表现 柴静: 她是电视机里那个有着光洁的高高的额头的女子,那个清汤挂面的头发不时地垂下遮住面颊的女子。柴静在采访中绝大多数提问的时候都是面带微笑,带着女性记者特有的温柔,用心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这使得她的新闻中有了柔软的一部分,柔软的这一部分,会让观众产生一种对人感同身受的理解和同情。《以生命的名义》中柴静问小江:“你为什么特别想让他唱这首歌(《我愿意》)呢?你觉得这首歌传达的是什么呢?”她让小杨在采访现场再次唱了这首歌,摄影师给了两人双手十指紧扣的特写,在略带沙哑的歌声里,观众感受到了同性爱人之间浓浓的爱意,这份爱与异性恋的爱情一样的美好。 然而同时,柴静也不缺乏记者刚性的一面,她不回避让人尴尬尖锐的问题,会不断地追问下去直到采访对象说出她想要的回答。片中柴静追问重庆市渝中区计生办的周生建:“这部分人(指男男同性恋者)是同性恋人群当中更为敏感的一群人,他们甚至是打击刑事犯罪的一个对象,你是一个政府的官员,你怎么来对待这个群体?” 片子的末尾柴静说道:“在这里(抗击艾滋的战场之上),科学、关爱、理解终将取代愚昧、歧视和偏见。”有着“新闻女侠”之称的柴静用她坚定的眼神,平静的叙述带给了观众波澜起伏的感动。 制作精良 《新闻调查·以生命的名义》在选题上就具有了天然的拉动力,同性恋群体,同时又是艾滋高发人群,容易吸引观众,将他们带入情感的意蕴空间。 1.提示视窗: 如今眼花缭乱的电视节目实在难以让看电视的人心平气和。对任何节目来说,观众的流失可能就在一二十秒之间,如何把握前奏和开头就显得十分重要。 “他们(同性恋者)同时也是艾滋高发的潜在人群。比一般男女要高十几倍或者几十倍,风险从何而来?安全套在大多数人眼中意味着性而不是安全。干预如何进行?艾滋病是一个很急的事儿,不能等。”短短二十秒的视窗,就包括了同性恋、艾滋病等敏感话题,节奏感强、内容紧凑,有紧迫感、有悬念,足以吸引观众眼球,锁定节目。视窗的信息量足够,让观众不仅知道节目讲什么,更应该让观众产生想知道结果是什么的冲动。 2. 采访对象选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