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语文必修四期末测试卷

高中语文必修四期末测试卷

高中语文必修四期末测试卷
高中语文必修四期末测试卷

高中语文必修四期末测试卷12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30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龋.(qǔ)齿讪. (shàn)笑脊. (jǐ)梁模棱. (léng)两可

B.粗糙. (cāo) 狡黠. (xié) 发酵. (jiào) 平上. (shǎng)出入

C.可汗. (hán) 针砭. (biǎn) 忌讳.(huì) 杳.无音信(yǎo)

D.论. (lún)语行.(háng)伍鸟瞰.(kàn) 屡见不鲜.(xiǎn)

2.下列各组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谛听伺候郁热萧条初出茅庐

B.厮守错湛冗旱袒护轻手摄脚

C.翡翠踉跄藏匿攫住理曲词穷

D.粗陋昏溃余荫淘醉分毫不爽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要努力利用外资的领域,继续投资环境,为外商在华投资提供法律,他们在我国合法经营的。

A.拓宽完善保障保护权力

B.扩大改善保护保障权益

C.扩大改善保护保障权力

D.拓宽完善保障保护权利

4.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保安员小魏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绝不让不法分子污染集邮市场环境”的誓言。人们称他是“护卫集邮环境的卫士”,确实是发自内心的溢美之辞。

B.“漫卷诗书喜欲狂”,老杜手舞足蹈的形象,归心似箭的情态,借一个“狂”字而毕现,即使李白读此句,也要为之拍案。

C.因为遗传基因就在脱氧核糖核酸分子长链上,那么,人们如果识别了这些密码,能不能通过增添或除去一些基因,有目的的改造生物呢?

D.新的投影仪、录像机进入教室对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便利。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一时间,漫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稍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讯

....。

B.各级党校应该树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学风,学员长期生活在其中,耳濡目染

....,才可能成为讲究实事求是的人。

C.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懂得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

因为二者是休戚相关

....,紧密相连的。

D.学校里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

....了。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交通研究所研制的能净化低标号柴油废气的过滤器,为环保作出了贡献。

B.商店公然出售盗版软件,对这种践踏出版法的行为,我们必须严厉打击。

C.高二阶段学习成绩提高得快慢,全在于认真听讲,科学地安排作息时间。

D.经过苦苦思索,我终于明白了张老师为什么要我学习绘画的原因。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元代戏曲有杂剧和南戏之分。著名的杂剧有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王实甫的《西厢记》。

B.由“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的文学称为现代文学。鲁迅的《阿Q正传》、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叶圣陶的《倪焕之》、老舍的《骆驼祥子》都是这一时期的优秀小说。

C.英国的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悲剧代表作是《哈姆莱特》、《麦克白》、《李尔王》和《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是一部优秀的悲剧作品。

D.“三言”指《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和《警世通言》三部作品;我国古代章回小说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离思五首(其四)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8.对这首诗的词句理解,不全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的字面意思是说,沧海无比深广,看到沧海之后,别处的水就引不起诗人的注意了。“沧海”,大海。

B.次句的字面意思是说,巫山的云为神女所化,美艳无伦,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

C.第三句是说,当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时,就懒于回顾了,表示他对女色没有多少眷恋之心了。“取次”,次第,一个个。

D.末句承上说明之所以以“懒回顾”,一半是因为尊佛奉道、修身治学,一半是因为失去了爱妻。

9.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说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像沧海之水一样深广、巫山之云一样美好,在世间是无与伦比的。

B.前两句写诗人与亡妻的感情很深,后两句却又说他“懒回顾”只是“半缘君”,似乎有点薄情。

C.这首诗先以比喻写怀旧悼亡之情,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以舒缓的语势,抒曲婉深沉之情。

D.这首悼念亡妻之作,抒写了至亲至深的夫妻之爱,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

10.对下面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感情什么颜色

圣野

你问我感情

什么颜色

当一个孩子

想他妈妈的时候

我猜想它是

像天一样

蔚兰

当一个游子

想他家乡的时候

我猜想它是

像菜花一样

金黄

当一个战士

想他刺刀后面的祖国的时候

我设想它是

像旗帜一般火红

A.诗人用“蔚兰”的天色,比喻孩子对母恩的感受,像蓝天一样无边无际,十分贴切。

B.用“金黄”的菜花,比喻春天的气息,使游子神往故乡的那股暖流,被刻画得活灵活现。

C.诗人用“火红”比喻战士卫国的赤诚,表达了伟大爱国者的心声。

D.全诗寥寥数语,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丰富多彩的感情,言尽意丰。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6题

原涉字巨先。祖父武帝时以豪杰自阳翟徒茂陵。涉父哀帝时为南阳太守。天下殷富,大

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时又少行三年丧者。及涉父死,让还南阳赙①送,行丧冢庐三年。由是显名京师。礼毕,扶风②谒请为议曹,衣冠慕之辐辏。为大司徒史丹举能治剧,为谷口令,时年二十余。谷口闻其名,不言而治。

涉自以为前让南阳赙送,身得其名,而令先人坟墓俭约,非孝也。乃大治起冢舍,用阁重门。初,武帝时,京兆尹曹氏葬茂陵,居谓其道为京兆仟③。涉慕之,乃买地开道,立表署曰南阳仟,人不肯从,谓之原氏仟。费用皆印富人长者,然身衣服车马纟免肯,妻子内困。专以振施贫穷赴人之急为务。人尝置酒请涉,涉入里门,客有道涉所知母病避疾在里宅者。涉即往候,叩门。家哭,涉因入吊,问以丧事。家无所有,涉曰:“但洁扫除沐浴,待涉。”还至主人,对宾客叹息曰:“人亲卧地不收,涉何心撤④此!愿彻去酒食。”宾客争问所当得,涉乃侧席而坐,削牍为疏,具记衣被棺木,下至饭含⑤之物,分付诸客。诸客奔走市买,至日日失皆会。涉亲阅视.已,谓主人:“愿受赐矣。”既共饮食,涉独不饱,乃载棺物,从宾客往至丧家,为棺敛劳俫⑥毕葬。其周急待人如此。

宾客多犯法,罪过数上闻。王莽数收系欲杀,辄复赦出之。涉惧,求为卿府掾史,欲以避客。涉欲上冢,不欲会宾客,密独与敌人期会。涉单车驱上茂陵投暮,入其里宅。因自匿不见人。遣奴至市买肉,奴乘.涉气与屠争言,斫伤屠者,亡。是时,茂陵守尹公新视.事,涉未谒.也,闻之大怒。知涉名豪,欲以示众厉俗,遣两吏胁守涉。至日中,奴不出,吏欲便杀涉去。涉迫窘不知所为。会涉所与期上冢者车数十乘.到,皆诸豪也,共说尹公。尹公不听,诸豪则曰:“原巨先奴犯法不得,使肉袒自缚,箭贯耳,诣廷门谢罪,于君威亦足矣。”尹公许之。涉此言谢,复服遣去。

(《汉书·原涉传》) 【注】①赙(fù):送财物助人办丧事。②扶风:疾风。③仟:同“阡”,田间南北向的通道。此处指墓前神道。④撤:通“歹食”“享”,享受。⑤饭含:在死者口中放入珠、玉、钱、米等物。⑥劳俫:劝勉。

11.比较下列两组词中加点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视”字相同,两个“乘”字也相同。

B.两个“视”字相同,两个“乘”字不同。

C.两个“视”字不同,两个“乘”字相同。

D.两个“视”字不同,两个“乘”字也不同。

12.与“从宾客往至丧家”中“从”的用法、意义相同的项是

A.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B.小惠未彳扁,民弗从也

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

13.专以振施贫穷赴人之急为务

A.专门把救济穷人、赶往人们着急的地方去当做自己的任务。

B.专门把救济穷人,替人们排忧解难当做自己一定要作的事。

C.专管救济穷,把替人们排忧解难当做自己一定要作的事。

D.专管救济穷人,赶往人们着争的地方做当作自己的任务。

14.宾客争问所当得

A.宾客们抢着问原涉应当买些什么东西

B.宾客们抢着问原涉自己应当得到什么东西

C.宾客们争论着,问原涉应当买些什么东西

D.宾客们争论着,问原涉自己应当得到什么东西

15.对原涉显名京师的原因分析得正确的两项是

A.原涉的祖父曾是有名的豪杰。

B.原涉的父亲是享有二千石俸禄的南阳太守。

C.大司徒史册推荐他,说他有处理繁难事务的才干。

D.原涉遵从传统,在庐冢守孝三年。

16.对原涉这个人有下列四种看法,你认为比较客观准确的是

A.原涉重传统,守孝道,是封建社会中一般民众的代表。

B.原涉重义轻生,解人急难,在他身上体现了劳动人们的美好品德。

C.原涉的身上既有某些美好的品德,又染有较重的游侠习气,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形象。

D.原涉虽有某些好品德,但他是太守后,任侠使性,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纨绔子弟。

三、(12分)

阅读下段短文,完成17-20题

锌与人体

在人类的食物中,不论是动物性食物还是植物性食物,几乎都含有锌,但品种不同含锌

量有很大差异。一般情况下,动物性食物内锌的生物活性大,较易吸收和利用;植物性食物含锌少,且难以吸收和利用。?这是因为谷物中含有较多的植酸(6-磷酸肌醇),能与锌结合成难溶性植酸盐,阻碍锌的吸收;?而发酵后的食物中植酸(6-磷酸肌醇)已被破坏,因此鼓励提倡食用发酵食品。另外,食物越是精制,烹调过程越是复杂,锌的丢失也越严重。在天然食品中,含锌的食物源较广,各种瘦肉、动物肝脏、蛋类、花生、核桃、杏仁、可可中锌含量较高,一般都在20毫克/公斤左右,尤以牡砺肉与鲱鱼中含锌量最高,超过1000毫克/公斤,可称“含锌食品之冠”,请注意选食。

人们已知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会伴有维生素的损失,如谷物在精制过程中B族维生素损失较多;现在人们又注意到,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一些必需微量元素的丢失也十分可观。分析表明:将小麦精制成上等面粉后,仅保留了原小麦21%~31%的锌。从营养学的角度看,“食不厌精”的观点是片面的。有资料表明,在我国儿童中微量元素锌及铁缺乏占有相当比例,这是因锌、铁摄入不足以及生物利用度差所致。此外,由于植物性食物中的植酸在机体内可同锌结合面干扰肠道对锌的吸收,所以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国家易出现锌缺乏症。Prasad等人曾经证明,中东、南美、印度等以谷类为主食的国家中,因锌摄入不足,出现生长迟缓、性机能减退及贫血症等患者,病人血清锌浓度仅为正常人的2/3,而在用锌治疗后取得了奇迹般的疗效。

现已知缺锌会使人产生味觉减退与厌食,但过量摄入锌同样会损害味觉系统。在口服锌剂进行治疗的成人中,也有味觉减退和味觉障碍发生者,患者告知其吃食物的感觉“味同嚼蜡”。此时只有立即停止补锌才可恢复,这说明过量摄入锌同样会损害味觉系统。

酸性介质可促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如烹调中使用醋可明显提高钙、铁、锌等的利用度。多种微量元素的乳酸盐、氨基酸盐较易被人们吸收,因此发酵乳制品──酸奶制品也是被充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良好来源。

总之,人体缺锌时,对锌的吸收率会大大提高,因此,补锌后疗效显著。待症状改善后,应及时调整口服锌的服用量,最好停药而借助富锌食物来补充。

17.对第1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所有的食物中都含有锌,不过,品种不同的锌的含量也不同,各种瘦肉、动物肝脏、杏仁、可可等食物中锌含量较高。

B.鼓励提倡食用发酵食品,是因为发酵后的食物中植酸被破坏,利用锌的吸收。

C.牡砺和鲱鱼因其锌的含量最高,超过1000毫克/公斤,而被称为“含锌食品之冠”。

D.即使是富锌食物,越是精制,烹调过程越是复杂,锌的丢失也越严重。

18.对画线句子的观点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饮食传统之一“食不厌精”是我国儿童微量元素锌及铁缺乏症产生的主要原因,应从小改变饮食习惯。

B.食物在加工过程中,维生素及一些必需微量元素会损失,食物的营养价值降低,“食不厌精”的观点是片面的。

C.常年吃精细食物,会使人血清浓度降低,出现贫血症状,有的仅为正常人的2/3。

D.作者以小麦的精制过程为例,证明精制过程不但会使锌的含量大大降低,而且使维生素B的含量损失殆尽。

19.对有关“补锌”问题的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牛奶中虽然含锌量不少,但不易吸收,而发酵乳制品──酸奶制品却是补锌的良好来源。

B.补锌过量后,吃食物时的感觉会是“味同嚼蜡”,应立即停止补锌才可恢复。

C.酸性介质可促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故烹调时可多使用醋来提高钙、铁、锌的利用度。

D.人的机体具有较强的调节功能,当锌含量不足时,会从食物中大量摄取,一旦满足之后,又会自动停止,以保持平衡。

20.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动物性食物内锌的生物活性大,易于吸收利用,所以提倡多吃动物性食物,少吃植物性食物,以免出现锌缺乏症。

B.对出现生长迟缓、性机能减退及贫血症的患者,可通过用锌治疗来取得奇效。

C.现已知缺锌会使人产生味觉减退与厌食,专家通过研究分析,认为过量摄入锌也有可能损害味觉系统。

D.人体对微量元素的需求有度,要合理补充,儿童生长迅速,对锌的需求量大,但最好借助富锌食物来补充。

第Ⅱ卷

四、(18分)

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

诗可以怨

司马迁举了一系列“发愤”的著作,有的说理,有的记事,最后把《诗三百篇》笼统归于“怨”,也作为一个例子。钟嵘单就诗歌而论,对这个意思加以具体发挥。《诗品·序》里有一节话:“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序》结尾又举了一连串的范作,除掉失传的篇章和泛指的题材,过半数都可以说是“怨”诗。至于《上品》里对李陵的评语:“生活不谐,声颓身丧,使陵不遭半辛苦,其文亦何能至此!”更明白指出了刘勰所谓“蚌病成珠”,也就是后世常说的“诗必穷而后工”。

还有一点不容忽略。同一件东西,司马迁当作死人的防腐溶液,钟嵘却认为是活人的止痛药和安神剂。司马迁《报任安书》只说“舒愤”而著书作诗,目的是避免“姓名磨灭”、“文采不表于后也”,着眼于作品在作者身后起的功用,能使他死而不朽。钟嵘则强调了作品在作者生时起的功用,使他和艰辛冷落的生涯妥协相安;换句话说,一个人潦倒愁闷,全靠“诗可以怨”,获得了排遣、慰籍或补偿。

随着后世文学体裁的孽生,这个对创作动机和效果的解释也从诗歌而蔓延到小说和戏剧。例如周楫《西湖二集》卷一《吴越王再世索江山》讲起瞿佑写《剪灯新话》和徐胃写《四声猿》:“真个哭不得,笑不得,叫不得,跳不得,你道可怜也不可怜!所以只得逢场作戏,没紧没要,做部小说……发抒生平之气,把胸中欲歌欲哭欲叫欲跳之意,尽数写将出来。满腹不平之气,郁郁无聊,借以消遣。”李渔《笠翁偶寄》卷二《宾白》讲自己写剧本,说来更淋漓尽致;“予生忧患之中,处落魄之境,自幼至长,自长至老,总无一刻舒眉。惟于制曲填词之顷,非但郁籍以舒,愠为之解,且尝僭作两间最乐之人……”李渔承认他剧本里欢天喜地的“幻境”正是他生活里局天脊地的“真境”的“反”映──剧本映照了生活的反面。

大家熟知弗洛伊德的有名理论:在实际生活不能满足欲望的人,死了心作退一步想,创造了文艺来,起一种替代品的功用,借幻想来过瘾。假如说,弗洛伊德这个理论早在钟嵘的

三句话里稍露端倪,更在周楫和李渔的两段话里粗见眉目,那也许不是牵强拉拢,而只是请大家注意他们似曾相识罢了。

21.开头所说钟嵘加以具体发挥的“这个意思”是指司马迁的什么观点?(不超过15字)

22.按照下面的要求,对第二段开头画线的句子进行分析

①“同一件东西”指的是。(不超过4个字)

②“防腐溶液”指的是

③“止痛药和安神剂”指的是

23.文末说:“弗洛伊德这个理论早在钟嵘的三句话里稍露端倪”,这指的是钟嵘的哪三句话?

答:“。”

24.上文前半篇论述了“诗可以怨”的两点意思,后半篇又说到周楫、李渔、弗洛伊德。后半篇这么写论证了什么观点?(不超过20字)

答:

25.下列各项中,反映了与上文相同观点的三项是

A.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杜甫)

B.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C.欢愉之词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韩愈)

D.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E.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晏几道)

F.古之圣贤不愤则不作矣。(李贽)

G.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

五、(12分)

26.根据下文语境,在文中两条横线上各写一个恰当的句子。(4分)

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

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

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

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

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千枝秀,

月亮说,我透明的心灵多坦荡,

海燕说,。

太阳说,。

27.扩写下面句子中的并列分句(4分)

学好语文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一,;其二,;其三,。

28.根据所给材料,概括文字主旨,不超过28字。

据调查,多数学生上学的目的是为了“学本领”;排在第二位的是“将来找个好工作”;“考大学”也是许多孩子想上学的动机。因为“学习有兴趣”、“学校较好玩”和“喜欢读书”,而上学的比例比较低。高中学生只有4.3%是因为“喜欢读书”而上学。过半数的小学生认为学校知识对生活有较大用处,而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绝大多数认为学校的知识没用。

六、(60分)

29.阅读下面一段话,以“幸福”为作文内容,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不限文体,不少于800字。

人生幸福,是人生自身出力造成的,非是上帝的赐,也不是听其自然所能造成的。……若是听其自然所能成就,何以世界各民族的幸福不能一样呢?

──陈独秀

参考答案

1.A (B黠xiá C砭biān D鲜xiān)

2.D 聩陶(A无错、B湛─勘冗─亢摄─蹑)

3.D

4.B(A过分夸奖,不合语境;C改为“既然”;D改为“给”)

5.B (A不合语境;C只能用于人的关系;D不合语境)

6.B (A主宾搭配不当;C不合逻辑;D杂糅)

7.C (《威尼斯商人》是喜剧)

8.C (“没有多少”就为“绝无”)

9.B (尊佛奉道,修身治学,对元稹来说,都不过是心失所爱,悲伤无法解脱的一种感情上的寄托,因此,“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所表达的忧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说“半缘修道”更觉含意深沉。)

10.D (全诗多用比喻,并无象征手法。)

11.D (①视,检查②管理③依仗④辆)

12.C (从,使动用法,使…从 A跟随 B听从 D向)

13.B (“专”,专门:“赴人之急”意译为“替人们排忧解难”)

14.A (“争”,抢着;“当得”,应当买)

15.D (A、B是一般的情况介绍 C此在“显名”之后)16.C (A不能算民众代表;B 评价过高;D贬得太过)

17.A (A中“所有事物都含有锌”与原文“几乎都含有锌”不符)

18.B (A中对原因解释有误,应该是锌、铁摄入不足以及生物利用度差所至)

19.D (原文中无根据,且与事实不符)

20.D (A“少吃植物性食物”无根据;B中所列症状并非都因缺锌引起,?所以用锌治疗未必都有奇效,C“有可能”不当,从第3段看,过量摄入锌损害味系统,已被证实)

21.不朽之作是由“愤”、“怨”而生

22.⑴文学作品;⑵作品在作者身后的功用;⑶作品在作者生时的功用

23.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奂。

24.“诗可以怨”,反映了文学创作的普遍规律。

25.A、C、F

26.我飞翔的人生多崇高,我火红的青春放异彩。

27.其一,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其二,可以提高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培养美好的情操;其三,可以训练,提高多种思维能力。

28.喜欢读书而上学的孩子太少,大多数中学生感到知识“学非所用”。

29.略。

相关文档